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原理

时间:2019-05-15 04:0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原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原理》。

第一篇: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原理

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之教育学原理

一、选择题

1.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3.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 必然要求 B 必然结果 C 心理前提 D 必要保证

5.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6.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7、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

9.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10.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A 学校课程 B 技能性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

1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2.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11.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而时习之

1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二、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2.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3.关于学校文化的界说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哪些?

5.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育学原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D

5、D

6、D

7、A

8、D

9、C

10、D

11、D 12.B

13、B

14、B

15、A

二、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哪些?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5.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

(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

(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1)原则的含义:启发性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不仅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3)举例,略。

3.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学校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籍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上一页 [1] 2

第二篇: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现代汉语

安全工作整改情况汇报

市中区运管所:

6月14日市中区运管所对乐山盟发运输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公司存在值班制度不完善;个别驾驶员未在安全责任书上签字;驾驶员岗前培训资料不规范;无公司隐患排查安排计划;公司人员调动后,领导机构不完善等5个问题,提出了严厉批评和帮助。要求公司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对存在的5个问题进行立即整改。公司老总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视,召开特别会议,要求迅速整改。现将公司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公司汛期值班制度和值班安排公示上墙;对公司汛期安全小组和领导机构进行了完善,也正式形成文件、归档。

二、对驾驶员安全责任书签字不完善的,我们进行了认真清理,也全部进行了重新签字归档。

三、对驾驶员的岗前培训考试资料,也进行了改正完善。并要求具体负责人员从此必须严格把关,凡不符合要求的资料,一律不许归入档案管理。

四、对隐患排查计划和安全教育培训,根据公示具体情况,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并形成了文字资料归档。

五、根据公司的人员变动,对公司的管理结构调整,也

在文件中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进行资料的归档。

在今后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公司将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尽量做好安全资料的收集和档案管理,把资料管理规范工作做好,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和档案资料工作的收集和完善,使公司的安全管理做得更好,让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乐山盟发运输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三及答案之现代汉语

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三及答案之现代汉语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 4.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正确。

来源:海文考研)。)。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大,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大,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ê-[e] B.j-[y] C.h-[x] D.b-[b]

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

A.[g]-[m]B.[b]-[p]C.[s]-[z]D.[t]-[k]

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A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A.[x]-[h] B.[t]-[d] C.[c]-[ch] D.[ts’]-[ts]

12.下列说法,()是最准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

14.用严式国际音标给汉字注音,只有()组要用到音标[a]。

A.装腔王高笑B.烟元面全捐

C.家牙打哈抓D.盖反外丹抬

15.对元音[y]和[u]在发音上的某些特点的描述,(A.舌位前后相同B.舌位高低不同

C.圆唇与否相同D.三个方面相同

二、名词解释

1.语音

2.音节

3.音素

4.音标

5.元音

6.辅音)是正确的。

7.发音部位

8.发音方法

9.音位

10.音位变体

11.音质音位

12.非音质音位

13.语流音变

三、下列说法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请改正不正确的说法。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同语言的意义相比,它并不重要。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英语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3.汉语拼音中的音素g,国际音标写作[k‘]。

4.发音时用力大小不同,音高就不一样。

5.物体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6.男子和女子声音的差别是由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

7.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音素,与上下牙齿的活动密切相关。

8.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阻。

9.音素a和ɑ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0.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的。

11.汉语拼音中ge和yue中的e,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但是同一个音位。

12.音素和音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一种语音系统有多少音素,就有多少音位。

13.同一个音位,可以包含几个不同的音素。

14.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非音质音位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5.不同的音位变体,可以区别不同的意义。

16.汉语拼音中t和k的区别是发音方法不同。

17.由于地域上的差异,音位组合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18.音素[u]和[y]的区别是圆唇与否不同。

19.一个音位包含多个变体,各个变体出现需要一定条件,这样的音位变体就是自由变体。

20.不同发音方法发出来的音素,就可以区别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A 5.D 6.B 7.C

8.C 9.D 10.A 11.B 12.A 13.B 14.C 15.C

二、名词解释

1.语音:语音是语音的物质外壳,语音得以存在的形式,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2.音节: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人们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语音片断。

3.音素: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4.音标:音标是记录音素或音位的书写符号。

5.元音:元音是发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6.辅音:辅音就是发音时呼出气流要受口部器官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7.发音部位: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口腔阻挡气流的部位。

8.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呼出气流的方式。

9.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形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它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

10.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一个音位的实际发音。

11.音质音位:音质音位就是由音质变化形成的音位。

12.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就是由音高、音重、音长等的变化形成的音位。

13.语流音变:语流音变就是就是音位组合时受相邻各个音素的影响或说话时的强弱、高低、快慢的不同而发生的语音变化现象。

三、下列说法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请改正不正确的说法。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同语言的意义相比,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3.汉语拼音中的音素g,国际音标写作[k]。

4.发音时,用力大小不同,音重就不一样。

5.物体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男子和女子声音的差别是由发音体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7.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音素,与舌的活动密切相关。

8.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或者改为: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阻。

9.音素a和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10.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的。

11.汉语拼音中ge和yue中的e,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但是同一个音位。

12.音素和音位是不对应的,一种语音系统的音素要比音位多得多。

13.同一个音位,可以包含几个不同的音素。

14.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非音质音位也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5.不同的音位变体,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6.汉语拼音中t和k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17.由于受邻音或说话速度等方面的影响,音位组合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18.音素[u]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19.一个音位包含多个变体,各个变体出现需要一定条件,这样的音位变体就是条件变体。

20.不同发音方法发出来的音素,如果是不同的音位,就可以区别意义。

第四篇: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及答案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判断题(共127题)

1.车轮在地面上纯滚动并以常速v前进,则轮缘上K点的绝对加速度αK=αnk=VKn/KP。-----------()

题 1 图

2.高副两元素之间相对运动有滚动和滑动时,其瞬心就在两元素的接触点。--------()

3.在图示机构中,已知ω1及机构尺寸,为求解C2点的加速度,只要列出一个矢量方程aC2=aB2+anC2B2+atC2B2就可以用图解法将aC2求出。---()

题3图 题4图

4.在用相对运动图解法讨论杆2和杆3上的瞬时重合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时,可以选择任意点作为瞬时重合点。--------()5.给定图示机构的位置图和速度多边形,则图示的akB2B3的方向是对的。---------()k2323

题 5 图 题 6 图 6.图示机构中,因为vB1=vB2,aB1=aB2,所以akB3B2=aB3B1=2ω1vB3B1。-------------()

7.平面连杆机构的活动件数为n,则可构成的机构瞬心数是n(n+1)/2。-------------()

8.在同一构件上,任意两点的绝对加速度间的关系式中不包含哥氏加速度。--------()

9.当牵连运动为转动,相对运动是移动时,一定会产生哥氏加速度。--------------()

10.在平面机构中,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上任一点的绝对速度均不为零。-------()

11.任何一种曲柄滑块机构,当曲柄为原动件时,它的行程速比系数K=1。----------()

12.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取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无死点位置;而取导杆为原动件时,则机构有两个死点位置。--------()

13.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只要原动件是滑块,就必然有死点存在。-----------------()

1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凡是双曲柄机构,其杆长关系必须满足:最短杆与最长杆杆长之和大于其它两杆杆长之和。------()

15.铰链四杆机构是由平面低副组成的四杆机构。()

16.任何平面四杆机构出现死点时,都是不利的,因此应设法避免。---------------()

17.平面四杆机构有无急回特性取决于极位夹角是否大于零。---------------------()

18.平面四杆机构的传动角在机构运动过程中是时刻变化的,为保证机构的动力性能,应限制其最小值γ不小于某一许用值[γ]。--------------------------()

19.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最小传动角γ曲柄与机架两个共线位置之一处。------------()

20.在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最小传动角γ现在曲柄与机架(即滑块的导 路)相平行的位置。

min

min

可能出现在可能出--------------------------()

21.摆动导杆机构不存在急回特性。-----------()

22.增大构件的惯性,是机构通过死点位置的唯一办法。------------------------()

23.平面连杆机构中,从动件同连杆两次共线的位置,出现最小传动角。----------()

24.双摇杆机构不会出现死点位置。------------()

25.凡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θ必不等于0,故它总具有急回特征。--------------()

26.图示铰链四杆机构ABCD中,可变长度的a杆在某种合适的长度下,它能获得曲柄摇杆机构。--()

题 26 图

27.曲柄摇杆机构只能将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摆动。-----------------------------()

28.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存在曲柄,则曲柄一定为最短杆。---------------------()

29.在单缸内燃机中若不计运动副的摩擦,则活塞在任何位置均可驱动曲柄。-------()

30.当曲柄摇杆机构把往复摆动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时,曲柄与连杆共线的位置,就是曲柄的“死点”位置。------------()

31.杆长不等的双曲柄机构无死点位置。--------()

32.在转动导杆机构中,不论取曲柄或导杆为原动件,机构均无死点位置。---------()

33.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其推程运动角等于凸轮对应推程廓线所对中心角;其回程运动角等于凸轮对应回程廓线所对中心角。---------------()

3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进行合理的偏置,是为了同时减小推程压力角和回程压力角。-()

35.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的最大值超过许用值时,就必然出现自琐现象。------------()

36.凸轮机构中,滚子从动件使用最多,因为它是三种从动件中的最基本形式。------()

37.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工作中,其压力角始终不变。--------------------()

38.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应在凸轮的实际廓线上来度量。--()39.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法向等距曲线。因此,只要将理论廓线上各点的向径减去滚子半径,便可得到实际轮廓曲线上相应点的向径。-----------------------()

40.两构件组成一般情况的高副即非纯滚动高副时,其瞬心就在高副接触点处。------()

41.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推程的始点、中点及终点存在柔性冲击。因此,这种运动规律只适用于中速重载的凸轮机构中。------------------()

42.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是指从动件在推程中按等加速运动,而在回程中则按等减速运动,且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43.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推程起始点存在刚性冲击,因此常用于低速轻载的凸轮机构中。----------------------()

44.在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时,对应的凸轮廓线是一条阿米德螺旋线。-----()

45.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运动时,必然不存在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46.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无论选取何种运动规律,从动件回程加速度均为负值。-()

47.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几何尺寸不同,但其形状总是相似的。---------------()

48.为实现从动件的某种运动规律而设计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当该凸轮制造完后,若改为直动滚子从动件代替原来的直动尖顶从动件,仍能实现原来的运动规律。------------------()

49.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位移变化与相应理论廓线极径增量变化相等。---------------()

50.设计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要求平底与导路中心线垂直,则平底左右两侧的宽度必须分别大于导路中心线到左右两侧最远切点的距离,以保证在所有位 置平底都能与凸轮廓线相切。-()

51.在凸轮理论廓线一定的条件下,从动件上的滚子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小。--()

52.在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如平底与从动件导路中心线垂直,平底与实际轮廓线相切的切点位置是随凸轮的转动而变化的,从导路中心线到左右两侧最远的切点分别对应于升程和回程出现vmax的位置处。----------------()

53.在盘形凸轮机构中,其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的位移变化与相应实际廓线极径增量的变化相等。----------------------------()

54.在盘形凸轮机构中,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的位移变化与相应理论廓线极径增量变化相等。-()

55.一对外啮合的直齿圆柱标准齿轮,小轮的齿根厚度比大轮的齿根厚度大。---------()

56.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pb1=pb2。--------------------------()

57.一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啮合角一定为20。--------------()

58.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59.一对相互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的安装中心距加大时,其分度圆压力角也随之加大。--()

60.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实际中心距恒等于标准中心距。----------------------()

61.渐开线标准齿轮的齿根圆恒大于基圆。-------()

6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同一基圆的两同向渐开线为等距线。---------------------()

63.一个渐开线圆柱外齿轮,当基圆大于齿根圆时,基圆以内部分的齿廓曲线,都不是渐开线。-()64.对于单个齿轮来说,分度圆半径就等于节圆半径。----------------------------()

65.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之内没有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些。--()

66.所谓直齿圆柱标准齿轮就是分度圆上的压力角和模数均为标准值的齿轮。--------()

67.共轭齿廓就是一对能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齿廓。--------------------------()

68.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就是使齿廓能保持连续传动的定律。------------------------()

69.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曲率半径处处不等,基圆处的曲率半径为rb。--------------()

70.渐开线齿廓上某点的曲率半径就是该点的回转半径。--------------------------()

71.在渐开线齿轮传动中,齿轮与齿条传动的啮合角始终与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相等。--()

72.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发生根切的原因是齿轮太小了,大的齿轮就不会根切。--()

73.用成形铣刀加工α=20,ha*=1,z=13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时,一定会发生根切 现象。--()

74.范成法切削渐开线齿轮时,模数为m、压力角为α的刀具可以切削相同模数和压力角的任何齿数的 齿轮。----------------()

75.齿数z>17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用范成法加工时,即使变位系数x<0,也一定不会发生根切。-()

76.变位系数x0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一定是标准齿轮。-----------------------()

77.一对正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也可以有负变位齿轮。--------------()

78.渐开线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较,其基圆半径rb加大了。-----------------()

79.渐开线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较,其分度圆齿厚S增大了。-----------------()

80.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不管是标准的,还是变位的,其齿顶压力角总比渐开线在齿根部分的压力角大。-----------------()

81.只有相互啮合的渐开线齿轮的变位系数x1,x2都是正值时,这对齿轮传动才叫正传动。--()

82.渐开线正变位外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较,其齿根高hf增大了。----------------------()

83.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在无侧隙传动且中心距a=m(z1+z2)/2时,则必定是一对 标准齿轮传动。()84.影响渐开线齿廓形状的参数有z,a等,但同模数无关。----------------------------()

85.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齿厚和齿槽宽相等的圆一定是分度圆。--------------------()

86.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大小两直齿圆柱齿轮齿形相同。------------------------------()

87.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A,分别同时与齿轮B、C啮合传动,则齿轮A上的分度圆只有一个,但节圆可以有两个。-----------()

88.m,α,ha*,c*都是标准值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一定是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89.标准齿轮就是模数、压力角及齿顶高系数均为标准值的齿轮。----------------------()

90.对于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来说,其齿根圆上的齿厚一定要以用sK=srK/r-2rK(invαK-α)进行计算,但式中sK,rK,αK必须分别用sf,rf,αf代替。-------------()

91.两对标准安装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轮齿数和压力角均对应相等,第一对齿轮的模数m=4mm,第二对齿轮的模数m=5mm,则第二对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必定大于第一对齿轮的重合度。--------()

92.因为渐开线齿轮传动具有轮心可分性,所以实际中心距稍大于两轮分度圆半径之和,仍可满足一对标准齿轮的无侧隙啮合传动。---------------------------()

93.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在节点处啮合时的相对滑动速度大于在其他点啮合时的相对滑动速度。()

94.重合度ε=1。35表示在转过一个基圆周节pb的时间T内,35%的时间为一对齿啮合,其余65%的时间为两对齿啮合。-------()

95.在所有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中,在齿顶圆与齿根圆间的齿廓上任一点K均满足关系式rK=rb/cosαK。---------------------()

96.α=20,ha*=1的一对渐开线标准圆柱直齿轮传动,不可能有三对齿同时啮合。-----()

97.用齿轮滚刀加工一个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如不发生根切则改用齿轮插刀加工该标准齿轮时,也必定不会发生根切。--()

98.两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不同,但基圆直径相同,则它们一定可以用同一把齿轮铣刀加工。-----------------------()

99.变位齿轮传动的中心距a’=(z1+z2)m/2+(x1+x2)m。------------------------------()

100.一个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和一个变位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它们能够正确啮合,而且它们的顶隙也是标准的。---------------()

101.一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同一个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是无法配对啮合的。--------()

102.齿数、模数分别对应相同的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和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后者的重合度比前者要大。-------()

103.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

104.周转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

105.行星轮系中若系杆为原动件可驱动中心轮,则反之不论什么情况,以中心轮为原动件时也一定可驱动系杆。--------------()

106.若刚性转子满足动平衡条件,这时我们可以说该转子也满足静平衡条件。----------()

107.设计形体不对称的回转构件,虽已进行精确的平衡计算,但在制造过程中仍需安排平衡校正工序。----------------------()

108.经 过 动平衡 校 正 的 刚 性 转 子,任 一 回 转面 内 仍 可 能 存 在 偏 心 质 量。-------------------------()

109.为了完全平衡四杆铰链机构的总惯性力,可以采用在AB杆和CD杆上各自加上平衡质量m和m来达到。平衡质量的位置和大小应通过计算求得。---------()

题 109 图 题 114 图

110.通常提到连杆机构惯性力平衡是指使连杆机构与机架相联接的各个运动副内动反力全为零,从而减小或消除机架的振动。--()

111.作往复运动或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可以采用附加平衡质量的方法使它的惯性力在构件内部得到平衡。----------------()

112.若机构中存在作往复运动或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则不论如何调整质量分布仍不可能消除运动副中的动压力。------------()

113.绕定轴摆动且质心与摆动轴线不重合的构件,可在其上加减平衡质量来达到惯性力系平衡的目的。----------------------()

114.为了完全平衡四杆铰链机构ABCD的总惯性力,可以采用在原机构上附加另一四杆铰链机构AB’C’D来达到。条件是lAB=lAB’,lBC=lBC’lCD=lCD’,各杆件质量分布和大小相同。-----------------()

115.机器中安装飞轮后,可使机器运转时的速度波动完全消除。------------------------()

116.为了减轻飞轮的重量,最好将飞轮安装在转速较高的轴上。------------------------()

117.机器稳定运转的含义是指原动件(机器主轴)作等速转动。--------------------------()

118.机器作稳定运转,必须在每一瞬时驱动功率等于阻抗功率。------------------------()

119.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一个假想质量(转动惯量),它的大小等于原机器中各运动构件的质量(转动惯量)之和。---------------------()

120.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一个假想质量(转动惯量),它不是原机器中各运动构件的质量(转动惯量)之和,而是根据动能相等的原则转化后计算得出的。------------------()

121.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力(矩)是一个假想力(矩),它的大小等于原机器所有作用外力的矢量和。----------------()

122.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力(矩)是一个假想力(矩),它不是原机器中所有外力(矩)的合力,而是根据瞬时功率相等的原则转化后算出的。---------------()

123.机器等效动力模型中的等效力(矩)是根据瞬时功率相等原则转化后计算得到的,因而在未求得机构的真实运动前是无法计算的。---------------------------()

124.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根据动能相等原则转化后计算得到的,因而在未求得机构的真实运动前是无法计算的。---------------------()

125.为了调节机器运转的速度波动,在一台机器中可能需要既安装飞轮,又安装调速器。--()

126.不论刚性回转体上有多少个平衡质量,也不论它们如何分布,只需要在任意选定两个平面内,分别适当地加平衡质量即可达到动平衡。---------------------()

127.为了使机器稳定运转,机器中必须安装飞轮。---()

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参考答案——判断题(共127题

1、答:F

2、答:F

3、答:F

4、答:F

5、答:F

6、答:F

7、答:F

8、答:T

9、答:F

10、答:F

11、答:F

12、答:T

13、答:T

14、答:F

15、答:T

16、答:F

17、答:T

18、答:T

19、答:T 20、答:F

21、答:F

22、答:F F

29、答:F F

36、答:F F

43、答:F F 50、答:T T

57、答:F T 64、答:F F 71、答:T T 78、答:F F 85、答:F F 92、答:F

23、答:F 30、答:T

37、答:T

44、答:F

51、答:F

58、答:F 65、答:F 72、答:F 79、答:T 86、答:F 93、答:F

24、答:F

31、答:T

38、答:F

45、答:F

52、答:T

59、答:F 66、答:F 73、答:T 80、答:T 87、答:T 94、答:F

25、答:F

32、答:T

39、答:F

46、答:F

53、答:T 60、答:F 67、答:T 74、答:T 81、答:F 88、答:F 95、答:F

26、答:F

33、答:F 40、答:F

47、答:F

54、答:T 61、答:F 68、答:F 75、答:F 82答:F 89、答:F 96、答:T

27、答:T

34、答:F

41、答:F

48、答:F

55、答:F 62、答:T 69、答:F 76、答:T 83、答:T 90、答:T 97、答:T

28、答:

35、答:

42、答:

49、答:

56、答:63、答:70、答:77、答:84、答:91、答:98、答:F 99、答:F 100、答:F 101、答:T 102、答:T 103、答:T 104、答:F 105、答:T 106、答:T 107、答:T 108、答:T 109、答:T

110、答:F 111、答:T 112、答:T 113、答:T 114、答:F 115、答:F 116、答:T 117、答:F 118、答:F 119、答:F 120、答:T F 127、答:F、答:F 122、答:T 123、答:F 124、答:F 125、答:F 126、答:121

第五篇:《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 思想品德 的活动,都是教育。2.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 课程。

3.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 本体 功能。

4.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 直观性 原则。

5.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 结构。

6.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 教学艺术。7.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D)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C)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就是(C)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4.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地变化和逐渐(B)A.个性化的过程 B.社会化的过程 C.人格化的过程 D.学习化的过程 5.依据《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职责是(D)A.教书 B.育人 C.传授知识 D.教育教学 6.学生的行为规范、公民意识、劳动态度等属于(D)A.心理素质 B.生理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思想品德素质

7.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就是(A)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8.活动课程的缺点是(A)

A.逻辑性较差 B.实践性较差 C.操作性较差 D.直观性较差

9.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对学生施加各种影响的教育活动就是(A)

A.社会实践 B.教育见习C.实习作业 D.社会研究 10.根据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D)

A.专业人员 B.特殊人员 C.雇员 D.公务员

11.决定教师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以及教师从事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的是(A)A.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 C.文化地位 D.学术地位 12.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B)A.生理素质 B.心理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思想品德素质

1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就是(B)A.劳动技术教育 B.美育 C.体育 D.德育

1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就是(B)A.课程大纲 B.课程政策 C.课程内容 D.课程方案 15.教育活动通过发挥本体功能所产生的效果就是(A)A.教育的正功能 B.教育的负功能 C.教育的简接功能 D.教育的直接功能 16.依据《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使命是(C)A.教书育人 B.传授知识发展智力 C.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D.双基教学

17.学生的经验、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属于(A)A.生理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心理素质 D.思想品德素质

18.有关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表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是(B)A.只有某种程度的正相关 B.只有某种程度的负相关

C.完全正相关 D.完全负相关

三、多项选择题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1.按照教育界的习惯,一般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AB)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文科课程 D.理科课程 2.影响人发展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先天的非遗传的各种因素和(AB)A.遗传因素 B.成熟机制 C.生理结构 D.生理功能 3.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中心与基础是(AB)A.师生的互动 B.师生的交往 C.双边活动 D.教书育人 4.循序渐进原则中的“序”是指(AB)A.教材的逻辑顺序 B.学生的认识顺序 C.教的顺序 D.学的顺序 5.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BC)A.发现 B.验证 C.总结提高 D.探索 6.学科课程的优点是逻辑性强和(CD)A.形象性强 B.直观性强 C.系统性强 D.简约性强 7.影响人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家庭和(AC)A.学校 B.动机 C.社会环境 D.成就水平

8.在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在教学中处于(AB)A.主体地位 B.中心地位 C.关键地位 D.重要地位

9.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CD)A.练习知识 B.应用知识 C.巩固知识 D.检查知识 10.学生学业测验评价方式一般有(AB)A.自由应答型 B.固定应答型 C.选择应答型 D.判断应答型 11.学科课程的缺点是(AB)

A.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B.容易造成学科分割 C.逻辑性较差 D.系统性较差 12.有关创造心理的研究表明,创造思维主要是(CD)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辐合思维 13.教学中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一般包括(AB)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活动作业 D.见习作业 14.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自学、讨论交流、(AB)A.启发指导 B.讨论小结 C.师生谈话 D.写实验报告 15.教育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从观察者的角度看,一般分为(AB)A.局外观察 B.参与观察 C.有目的观察 D.自由观察

四、判断题

1.教育内容就是课程,课程就是教育内容。(×)2.创新教育就是英才教育。(×)3.学生是能动活动的人。(√)

4.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规律表明,只要教师做好了教学工作,学生自然而然会获得良好的思想教育。(×)

5.教学基本功是教学艺术的前提和条件。(√)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6.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教育的外在功能。(×)7.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矛盾的。(×)8.过分追求成功往往限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9.在教育测量和评价中,从严格意义上讲,“课程评价”、“学业评价”、“测量”是同义词,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

10.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11.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特长和兴趣的教育。(×)

12.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说明,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和能力自然得到发展。(×)

13.对于正常学生而言,创造力不是呈现为“有”或“无”的状态,而是“大”与“小”的程度。(√)14.终结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更有意义,愈来愈受到教育评价的重视。(×)15.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五、简答题

1.学校教育内容有哪些特点

答:(1)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教育机构,有专职人员主持和管理,即通过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实施的专门的教育活动。

(2)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发展人的素质。(3)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的系统性教育活动。2.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答:(1)传播一定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法律规范,促使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以维系社会政治的稳定。(2)根据社会的政治需要,培养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政治管理人才,保证一定社会政治的巩固与稳定。(3)教育能够制造和传播政治舆论和思潮,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答:(1)取决于学校教育目的性、专门性、选择性、计划性的实现程度。

(2)取决于教育内容、特别是知识的质量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所采取方法的性质和水平。

(3)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取决于教师能否投入应有的工作热情和精力,以全身心地进行创造性地教书育人。

(4)取决于教育过程中能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4.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

答:(1)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3)自我调控能力。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如情绪、心境、言行等要有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4)自修科研能力。包括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和钻研探索的能力。(5)教育机智。这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原则,灵活机动地处理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种偶发事件,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抓住一切机会教育学生的艺术和技巧。

5.现代教育有哪些本体功能

答:(1)加速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通过培养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是教育最基本的本体功能,这一功能规定了教育的本质特性。

(2)传递和继承人类的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积累的财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人类的智力的物化和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对象化的物质文化,另一种是以文字、符号记载下来的精神文化。这两种文化能够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靠的是教育传承社会文化功能的发挥实现的。

(3)选择经验和人才。学校教育为培养人才而进行的社会文明的传递不是自发盲目进行的,而是通过严格的科学的筛选完成的。教育不仅选择知识,也要选择人才。学校教育所进行的人才选拔是一种竞争性的人才选拔。

6.从社会化的角度看,人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1)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适应现有政治制度和规范,并表现出相应的态度与行为的过程。(2)交往社会化,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个体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并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

(4)智力及能力的社会化。人的发展有无限的需求,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社会的需要。7.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

答:(1)“传道者”角色。教师承担着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其教育教学活动不是随意的。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

(3)示范者的角色。教师不仅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塑造学生,还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化学生,使学生在迁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4)管理者的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就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教师还可能是领导者。

(5)父母与朋友角色。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

(6)研究者角色。教师必须以一种发展变化的视角对待教育对象和内容,不断研究和创新。8.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

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素质教育不仅要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能力,主动寻找有用信息的能力,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应用新知识的能力,自我修养、激励、管理、控制的能力。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全面发展教育。

(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素质教育面向的全体学生,它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挑选、创设适合每一位儿童成长发展的教育方法,使每一位儿童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4)素质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成为学习、生活、管理的主人。

9.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社会物质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既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一定社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总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从总体上讲,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总是要求教育为其培养符合其要求的一定规格的劳动力(包括技术、管理人才),而这一劳动力的规格,就成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对劳动力的类型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制约着教育结构及专业设置,并影响着相应专业、层次的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

10.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能明确而长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人,因而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成果。(2)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保证了对人发展影响的主导性。学校是社会机构中专门培养人的场所,培养人是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

(3)学校教育具有选择性。学校教育可以从教育目的出发,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方式及手段的选择和整理,避害趋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尽可能地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选取合适的内容和合适有效的方法,使学校教育达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

(4)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每一门课的教学任务都有很强的计划性,同时学校教育活动中相应的教学安排、教学方法等也都有很强的计划性,从而保证将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获得相应的能力。

11.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答:(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献身精神。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必须付出全部心血,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搭桥。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是教师接纳认可学生的心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不仅依靠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还要依靠身体力行去感化学生。(4)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的使命又是为未来培养具有创造性素质的人才。

(5)团结协作,互勉共进。教师劳动的形式虽然是个体的,而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共同劳动的结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团结协作,互勉共进,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2.简述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和技巧。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现代教学已不限于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不仅是培养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体力。

六、论述题

1.试述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1.试述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答:(1)人的发展表呈现出历史性与社会性。人的发展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是相统一的。历史是社会的历史,社会是历史过程中的社会。个体的发展正是接受具有历史性的社会的经验而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所以,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

(2)人的发展呈现出顺序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发展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连续地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又具有阶段性,现代心理学将人的发展的顺序与阶段概况为六个时期:婴儿期(0-3岁),幼儿期(3岁-6岁),儿童期(6岁-

11、12岁),少年期(11、12岁-

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

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应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3)人的发展的呈现出稳定性与可变性。人的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性与阶段性是相对稳定的,即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顺序、速度及年龄特征是大体相同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由提供人成熟的生理基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顺序性所决定的。然而就个体发展而言,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却有一定的可变性。不同的生理状况、营养条件,会导致不同个体的身体发展的快慢和水平,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更会导致个体不同的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表明,教育适应了人的发展的阶段、顺序及年龄特征,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并且只有促进了人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对人的价值。

(4)人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性与差异性。个体的身心发展在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发展时,其速度和水平都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在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不均衡的。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也是不同的。根据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即人的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发展最快、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和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最佳的教育,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与不均衡性相联系的是在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儿童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5)人的发展的具有现实性与潜在性。人的发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表明了人的发展的巨大潜能,也表明了教育的巨大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学生,只要有好的教育方法,就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具有的教育信念。2.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该树立哪些科学的学生观

答;(1)学生是能动活动的人。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与其他职业劳动中加工的对象不同,他不是处于承受加工的被动地位,而是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主体。这种能动性与教师的教育方式一致时,就能成倍地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否则,就会削弱教育力量。所以,教师不可能无条件地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无论采取什么内容和方法教育学生,必须切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如果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论教师多么尽心,教育教学活动根本不能达到实质效果。

(2)学生是有发展潜能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尤其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快速成熟时期和生理发育的旺盛时期,所以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各方面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同时,学生身心在发展中出现的多种特征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教育实践中,有些教育者从学生某一时段或情境的表现出发,过早地对学生未来发展做出预见或定论,也是不正确的。

(3)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变成现实性还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唤起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认知的和情感的,道德的和审美的等。教育正是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多面性,才确定了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4)学生是完整的人。在教育理论中,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学生发展分成几个方面的指标;在教育实践中,为了构建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我们也把学生的身心素质分成几个方面。但是,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教师应树立“完整人”的学生意识,从整体发展出发,合理设置课程和方法,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达到整体发展的目的。

3.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教学评价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评价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进行教学评价,目的在于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评价的意义,还会提供虚假的信息,导致教学决策的失误。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评价方法要客观,不带偶然性;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态度要客观,不带主观性。这就要求以科学可靠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4分)

(2)全面性原则。教学效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树立全面的观点,从全面考察教学工作出发,进行多方面的检查评定。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作出片面的结论。贯彻全面性原则:一是评价标准具有全面性,使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教学目标的各项内容,防止突出一点,不及其余;二是收集评价信息要有全面性,做到听取多方面意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为分析判断和作出正确结论提供充足的依据;三是评价手段要有全面性,把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语言评价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参照,以求全面地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

(3)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要坚持指导教学实践的方针。所谓指导实践,就是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确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受评人员,使其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贯彻指导性原则:一是评价要有助于学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学校的工作引导到提高学生素质上来;一是明确评价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于帮助师生双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信息反馈要及时,便于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4)科学性原则。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坚持科学性评价原则,才能真正使评价发挥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评价的科学性不仅要求评价目标、标准的科学化,而且要求评价程序、评价手段和对评价信息处理的科学化。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一是根据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给以科学的顺序排列,使评价目标系列化;二是要从教与学统一的角度出发,经过调查研究,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立综合衡量教与学的统一标准体系;三是要及早使用科学的检测手段,并对获得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四要设计科学的评价程序,从制定评价计划、进行调查了解、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到作出评价结论和进行信息反馈,都应精心安排与设计;五要全面、系统、科学地分析教学质量。

4.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职业有哪些特点

答:(1)复杂性和繁重性。这一特点的内涵是指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复杂的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不是轻松的活动,而是繁重的脑力劳动。这是因为: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5)个体性和集体性。这一特点的内涵是指教师的劳动过程呈现为个体的性质,而劳动的结果又呈现出集体的性质。从劳动过程看,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以及对学生的集体培养都是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的。这种个体形式几乎使每个教师养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艺术和风格;从劳动结果看,教师劳动的效果体现在学生身上,而学生的进步并非某一个教师单独工作的结果,而是教师集体努力的成就。另外,在每个教师个体活动的背后,又有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劳动服务。所以说,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师个人努力与集体合作的结晶。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下载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原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原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原理试题

    教育学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制作人:毛燕庆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 期末作业考核 满分100分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 答: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2010年考研真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考研真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

    经济专业课考研试题

    第二章:供求定理 1、需求曲线(定义、图形) 影响需求因素 2、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定义 联系 区别(变动原因,几何图形) 3、供给曲线(定义、图形) 影响供给因素 4、供给曲线的特......

    教育学原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0、教育定义: 在中国古代,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战国时期思想家于思说:“修道谓之教。”教育家苟子认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