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全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孙丽梅
导读: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二、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主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引导幼儿“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述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
1、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
2、示范1教师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2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二)拼图讲述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四)除以上三种方法外,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四、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口语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言语,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
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唐娇丽
导读: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
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在游戏中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我想,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也算是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根据农村特点丰富农村幼儿园游戏内容
李华华
农村幼儿园的一个最大问题便是上课多、游戏少,即使有游戏,也莫过于“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几种,显得单调贫乏。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不重视游戏或不善于开展游戏;二是缺少玩具。如果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条件,挖掘、整理民间传统游戏,仍然可以将游戏开展得丰富多采。
一、搜集整理民间传统游戏
农村流传着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游戏,对这类游戏,教师要注意搜集整理。如锻炼身体,娱乐身心的民间游戏“追影子”、“剁白菜”、“收鱼网”、“跳皮筋”等等,只要有场地,幼儿随时都能玩起来。这类游戏中有些游戏不安全,如“斗鸡”,有时还有赌博性质,如“大纸板”,教师要注意区分和取舍,不可兼收并蓄。再如,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民间游戏。这类游戏对幼儿的语言表述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计数能力的发展都有好处。比如“接龙”游戏——《什么歌》,要求幼儿顺口说词:“我有一朵花”/“什么花”/“菊花”/“什么菊”/“京剧(菊)”/“什么京”/“北京”······幼儿接龙时,需要反应灵敏,知识丰富。像这一类型的还有“拍手歌”、“跳绳歌”等,而像走“对角棋”、“金木水火土”棋以及猜拳游戏,对幼儿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
二、因地制宜地开展其他游戏
幼儿园教师可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条件的优势开展多种游戏。
结构游戏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有的农村幼儿园缺少大型积木、积塑,但自然条件丰富,如泥、沙、竹木制品等,都是极好的结构游戏材料。可以组织孩子们玩泥,挑选粘性强的泥供幼儿捏动物、植物等形象;玩沙,选土石较少的沙置于沙坑中,幼儿可在此进行筑路、垒山等玩沙游戏,玩沙时要教育幼儿注意保护眼睛;玩拼棒游戏,即用竹筷,小木棒拼构物体的平面图象的游戏,这种游戏对幼儿构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很有益处;玩积竹游戏,南方农村竹资源丰富,有竹子做结构玩具很有前途。早在20年代,陈鹤琴先生就曾发明一种“竹圈”玩具,也就是现在的积竹玩具。用积竹构图新颖奇特,栩栩如生,既可立体建造房舍、飞机等,又可以在桌面构造各种花鸟树虫,这对幼儿构图能力的发展、大小肌肉的发育及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培养协作精神能艘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活动场地开展各种体育游戏,还可与幼儿一起自制多种体育玩具,如竹高翘、沙包、大竹圈等进行活动。
总之,农村幼儿园的游戏资源是丰富的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利用,就能为幼儿组织丰富多采的游戏。
浅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
周生柳
导读: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好引路人,为幼儿创设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好幼儿的引路人,为幼儿创设科学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还要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随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并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不断鼓励幼儿探索的勇气,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精神。
幼儿是好动、好奇、好问的,他们对周围变化万千的世界充满兴趣,同时,幼儿期又是人的一生中智能发展最显著的阶段,也是一生中提问最多的阶段,因此,我们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提倡“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然要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最终落脚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那么幼儿园如何实现幼儿科学教学任务,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精神。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
1、正确对待幼儿的发问。
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首先就要激发幼儿好奇心,当幼儿向我们提出问题时,我们应耐心倾听,因势利导地帮助幼儿解答问题,而且有意表扬爱提问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积极去观察,发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探索愿望,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以幼儿而言,教师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兴趣,期望常影响到孩子们从事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常参与幼儿的活动,与他们一同寻找,一同探索。
二、创设科学环境、提供充分的材料,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园天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只要为他们创设科学教育的良好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有效的指导方法,才能保证探索科学活动顺利的进行。
1、自然角
在班上自然角,为幼儿提供小动物,让幼儿亲自饲养,并在饲养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指导幼儿随季节变化,动手栽种多种植物,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季节特征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不同植物的不同特征,知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水、空气、土壤、阳光等。
2、科学壁画
为幼儿提供图片,与幼儿一起布置壁画,如表现神奇大海的《海底世界》,反映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美丽的春天》,《夏天的公园》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的熏陶。
3、科学小实验
为幼儿设计多种多样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如在认识溶解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水、盐、糖,让幼儿通过操作,知道糖和盐放进水里会溶解,能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精神。
三、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
1、在日常生活中
生活周围有许多事物,现象都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在操场上玩滑滑梯,可以了解速度和惯性的关系;吹气球、玩风车,可以了解空气无处不在。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2、在学习活动中
常识活动是最有利于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活动。是其它教育无法代替的。如黑暗中脱毛衣时,会看见“小闪光”,告诉幼儿这就是“摩擦生电”现象等。
3、在游戏活动中
让幼儿在玩游戏中学科学,在玩中用科学。如:通过动手玩天平,认识“平衡”现象,又如在开展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动脑、动手发明创造各种游戏材料:用塑料管制成听诊器,用可乐罐制成锅、茶壶等。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善于吸收,发现科技新信息、新动向,随时捕捉各种现象,抓住、利用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迪。
四、请家长配合,还幼儿接触,观察大自然。
在节假日,家长应多带孩子到大自然郊游,观察四季的更替,知道各季节的特征。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既发现了自然中事物的奥秘,又有满足幼儿的求智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经验。
总之,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好引路人,为幼儿创设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好幼儿的引路人,为幼儿创设科学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还要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随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并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不断鼓励幼儿探索的勇气,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会赏识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
王盛英
导读: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而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
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怎样充分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呢?传统的幼儿绘画是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画法步骤临摹,这种模仿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纲要精神提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本学期我依据《纲要》的指导要点,为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在指导幼儿绘画过程和评价幼儿作品上做了一些尝试。
一、指导幼儿的绘画过程
1、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我注重创设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相反,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当我让幼儿作意愿画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幼儿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统一模式的指导会让幼儿画出统一模式的画来,所以我针对性地适当在技能上给予指导。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幼儿自由添画,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赏识——评价幼儿的作品
1、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而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如展览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时提高了评价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使幼儿得到满足,产生快感,受到激励。
2、尊重幼儿。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总之,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如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刘 晖
导读: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二、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主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引导幼儿“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述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
1、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
2、示范1教师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2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二)拼图讲述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四)除以上三种方法外,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四、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口语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言语,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
第二篇: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三步走培养策略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三步走培养策略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只有具备了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幼儿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一、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敢说”的内驱力
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抚爱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使他们感受到尊重与爱护,逐步消除陌生感和胆怯情绪,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产生说话的愿望,愿意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并会感到自己被重视,进而产生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拥有自信的孩子在得到适时的语言表达的满足的体验后,更能激起“敢说”的欲望。因此,自信心就是激发幼儿“敢说”的内驱力。
(一)以尊重为前提,维护幼儿话语权
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中清楚地表明:儿童有法律赋予的话语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话语权受尊重的情况并不乐观。当孩子话多时,有的家长厌烦孩子“多嘴多舌”;当孩子与成人意见不一致时;有的家长责备孩子“不听话”、“捣乱”,而有的老师就可能认为是个别孩子“起哄”的结果,采取不予理会或是转移话题的态度。服从、话少的 “乖孩子”, 能得到成人更多的赞誉;持反对意见、爱辩驳的“多事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惹人爱。可见,幼儿话语权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就会造成幼儿自信心减弱,欠缺语言交流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说话的主动性就会被扼杀。尊重与维护儿童话语权对促进幼儿的口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拥有维护幼儿话语权的义务,要创建平等对话的师幼关系,搭建师幼互动的平台。要改变以往教师占据说话的中心位置,确保在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发挥幼儿言语的主体积极性, 同时自觉担负起向家长宣传“尊重与维护幼儿话语权”的责任。只有成人共同尊重幼儿话语权,幼儿的话语权才能真正得到维护。
(二)蹲下来倾听,呵护幼儿表达的愿望
蹲下来的动作很简单,但是,与以往我们成人居高临下地俯视幼儿相比较,却是我们教育观的转变,包含着我们对幼儿的尊重所呈现的下蹲方式也是我们对幼儿话语权的一种肯定态度。当我们选择俯身下蹲、与幼儿的眼睛平视时,我们还应真心流露出“渴望倾听”的神情,让幼儿真切感受到我们愿意倾听,这时他们大多数就会高兴地说出想说的话。与此同时,我们尤其要做到不推搪、不打断、不插话、不逼问,让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畅所欲言。而面对与教师说话胆怯的幼儿,我们蹲下的同时,不妨拉拉他的小手,或是摸摸他的小脸,亲切地说:
“说吧!老师可想听了!”或是说:“说来听听, 老师知道你的小嘴巴是有本领的!”让原本说话胆怯或平日不爱说话的幼儿,因受到鼓舞而逐步树立说话的自信心,从而促使言语水平的发展。“蹲下来倾听”是一种能让幼儿体会到来自成人关爱的方式,也是一种成人通往幼儿内心世界的方式。这一方式有利于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也能帮助幼儿点燃语言交往的自信火花。
(三)接纳幼儿想法,保护幼儿交流的自信心
面对爱提问、爱质疑或言语交流不顺利的幼儿,我们要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按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 纲要》)所说的那样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 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偶发性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适度的回应。对于幼儿的回答,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即使在我们看来是不准确、不完整的答案。而对于意见与教师不一致的幼儿,教师应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不妨当即请该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平等、尊重;而后采取与幼儿集体商议解决的方法,充分给予幼儿自行决策的机会,令幼儿更多地感受到自主、愉快。相信在“理解、平等、尊重”的师幼交往过程中,幼儿能不断地树立语言交往的自信心,激发“想说”、“敢说”的动力。
二、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孕育幼儿“爱说”的沃土
幼儿园是一个微缩的社会群体。在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营造适宜的语言交流氛围, 这是催生自信、自主、自由表达语言, 获得言语技能的平台, 也是培养 “ 尊重、接纳、友爱、共勉”品质, 形成良好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台。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语言氛围对幼儿口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为幼儿自由交谈创造条件, 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激发幼儿自发、自信地参与语言交流的愿望。在幼儿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中,《 纲要》也提到“ 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由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当然也包括幼儿有选择自由交谈的时间。因此,我们每日为幼儿增设一个自由说话的时间,保证幼儿有与自己朋友交谈、与老师交往的自主性,也有随意安排谈话内容的自由度。这时候教师既是支持者也是交流者,可以从旁关注他们交流的内容,也可以同伴的身份加入谈话。在此过程中,幼儿是谈话的主体,教师应 “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帮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在通过交互传递语言信息中体验交往情趣的同时,口语表达能力获得发展。
(二)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的个体特点,为每个幼儿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机会
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性,语言教育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要关注幼儿个体的语言能力发展。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的重要途径,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幼儿发音正确与否,词汇的掌握情况,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的层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发展幼儿的口语。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帮助任何幼儿学习语言的机会,要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幼儿的个别需要提供帮助。在学习中要确保幼儿人人都享有发言的权利,人人都有向老师提问的机会,人人都有表达所见所闻的空间,以激发他们“爱说”的欲望,促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口语发展水平上获得提高。通过与单独或少数幼儿谈话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比较具体的掌握每个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增加指导幼儿练习说话的机会,及时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错误并给予纠正。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家长和教师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从建立宽松、平等、温馨的活动氛围开始,引发幼儿良好的情绪,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鼓励其与人积极交往,从而促进儿童语言水平的提高。例如,我班上有位语言发展障碍的小男孩,说话不如同龄幼儿流畅,每发一音都要停顿,口型变化不清晰,发音位置在胸腔,字音发出时可以听到气流,韵母发音及模仿普通话的发音较为困难。在分析原因后,我对他进行了专门的教育训练。首先引导班内小朋友来关心这位小男孩,不讥笑他的发音,鼓励他与朋友和老师多说话;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都在大家面前表扬他,帮助他逐渐树立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其次,根据他个人的实际发展需要,我还设计并组织多种形式的、生动有趣的语音发声游戏,既带动了他的学习和进步,又活跃和丰富了集体的语言活动,提高了孩子们争当幼儿园“推普小天使”的积极性。现在,小男孩的普通话水平大大提高了。
(三)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交流氛围
爱与同龄孩子交流的幼儿,总是希望同伴倾听,得到同伴的肯定和回应。因此,在幼儿听说同步发展的过程中营造一种“你说我听,我说你听,敢于坚持自己观点,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自信地表达,文明评议”的谈论氛围,才可能满足幼儿语言交流的需要。首先,我们要允许幼儿说“ 不”,鼓励幼儿据理力争。主张幼儿坚持自己的观点, 敢于真诚地表达与老师、同伴或是集体不一致的想法,幼儿“想说”、“敢说”的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在集体谈话时, 只有重视“求异”,才能有“百家争鸣”, 才能推动幼儿口语表达的发展。其次,教育幼儿彼此学会倾听对方声音,积极尊重他人观点。随着幼儿口语的发展,其自尊心也日益增强,有时会以不文明的方式反驳同伴的观点。教师应引导幼儿逐步学会尊重同伴的发言权与抉择权,“有理说理”,不强求他人听从。在一次主题为 “如果昆虫都不见了”的讨论活动中,有的幼儿因为意见不一互相争执了起来。于是,我建议以两种不同意见分别成立 “ 益虫论坛”与 “害虫论坛”,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观点加入自己支持的论坛。在两组的辩论中,还展开了文明礼貌的评比,让幼儿懂得在他人发言时不插嘴,注意倾听,能为自己的队友加油打气, 也不向对方的同伴说不礼貌的话。从这以后,班内幼儿的言论也确实表现出了 “注重倾听、自由发言、文明辩论”。可见,只有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和自由、民主、和谐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搭建起人际交往中文明沟通的桥梁。
三、扩展语言经验——汇集幼儿 “ 能说”的源泉
幼儿的谈话内容来源于生活经验,通过语言的交流,幼儿获得来自多方信息的同时,也习得了更多的语言经验,而语言经验又反过来促进幼儿语言的交流。因此,语言经验的获得、运用、积累、再运用, 周而复始,就形成了幼儿语言学习的连贯模式,这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有效渠道。而在这其中,语言经验就成了汇集幼儿“能说”的源泉。
(一)拓展生活空间, 丰富幼儿语言素材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要从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扩大生活环境方面入手,以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切入点,丰富幼儿的语言素材。我们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大门,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使活动空间不断延伸,并创
设丰富的活动内容,拓宽人际交流的空间。例如,组织对外开展的主题宣传活动,师幼商议活动的主题与内容,选择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宣传对象,设计制作宣传单,以及到活动地点实施宣传活动。这不但丰富了幼儿的社会实践,还增进了幼儿交流的主动性。而与路人对话的环节,也促进了幼儿的自身语言的运用,有效地带动了其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随着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幼儿的阅历丰富了,词汇、句式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句子表述逐渐完整,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也获得了有效的发展。
(二)整合论文格式各种活动,提供幼儿表达条件
《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无论是哪一领域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游戏,都可以考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渗透语言教学,尝试在各领域教学的有机整合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听音乐编故事;在建构活动后,开展“小解说员”的评比活动等。又如,我班举办了一次“玩具新闻发布会”活动,这一活动有机整合了艺术、科学、语言领域三方面的内容。在开展主题为“小巧手”的环保小制作活动后,组织了“玩具新闻发布会”游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幼儿纷纷报名参加了此次玩具新闻发布会的“电视直播”活动,大家高兴地聚在师幼共同自制的“大彩电”前,一个接一个带着环保小制作“上电视”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发言人”介绍了自己玩具的名称、玩法和制作玩具的选材。有的幼儿在认真地介绍完后,还会问大家:“你们喜欢我的玩具吗?”随即在观众席上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次活动,不但满足了幼儿个体交流表达的需求,给予幼儿更多的表达机会,还有效地扩展了幼儿的语言经验,促进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优化语言教学, 提升幼儿语言技巧
在利用整合性教育活动发展幼儿语言表态能力的同时,还应发挥语言教学本身的价值,通过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因此,优化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及挖掘每一个语言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并注重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语言教学。比如,在句式练习中,学习关联词,培养幼儿语言逻辑性;在文学作品欣赏中,不但学习规范、优美的字词句,还初步理解及学习应用 “ 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丰富口头语言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在诗歌学习活动中, 鼓励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帮助幼儿在提炼口语表达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作品创作的成功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活动,能为幼儿提供学习规范语言的多种途径。而在有组织的语言活动中引导幼儿反复地练习,才能帮助幼儿正确运用语言和形成习惯。其次是在前者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如看图讲述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极其有效的活动之一。但是,怎样优化看图讲述活动,使其在组织活动中富于趣味性,充分调动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呢? 我们不妨尝试调整看图讲述活动组织中的策略,以寻求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活动中局部代入情景演绎法,即为幼儿提供故事情节中出现的道具,导入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引导幼儿将原本静态画面进行动态演绎,启发幼儿在模仿画面上角色的动态、表情的过程中,大胆发挥想象,积极创编角色间的对话。优化语言教学活动,关键是在教学中突出“以幼儿为本”的原则。要注重观察幼儿,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点,并从中帮助幼儿巩固日常生活中语言经验的积累及应用,培养幼儿创造性语言;经常组织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漫谈活动,鼓励幼儿敢于表达“假设”,培养幼儿创造性语言的应用能力。
(四)开展多种语言活动,给予幼儿交流机会
除优化幼儿园正规的语言教学活动外,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展示交流活动等渗透性的语言教育,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与表达的机会, 也是有助于提升幼儿语言应用能力的手段。例如我班通过“每日一句”、“每日故事”、“ 每日阅读”,每周组织情景表演、语言游戏,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 故事大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幼儿园各班、同龄级组中举办友谊赛, 大大调动了幼儿听说普通话的兴趣,也增进了不同年龄幼儿言语交往的技能。当然,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有很多。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从激发幼儿“敢说、爱说、能说”入手,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第三篇:上交《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推荐]
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的掌握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是整个幼儿语言训练的中心环节。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家庭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幼儿最温暖、自由、快乐的港湾,因此家长对培养幼儿的口语有很大的影响。
1、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
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环境,因为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及父母对幼儿教育的兴趣等,都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父母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
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父母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比幼儿说得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2、要耐心、认真听孩子说话
由于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常常不能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诉说,善于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把握孩子的思想脉络,理解孩子的意图,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说不明白而嫌孩子罗嗦,甚至严厉斥责孩子。有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刚刚一开口说话,没等孩子把意思表达充分,就简单地用“啊”、“哦”去敷衍,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断孩子的话。似乎孩子的话不值得认真对待,长此下去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遏制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孩子若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的语言环境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形成口
吃。孩子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父母不仅要耐心听孩子说话,还要鼓励并指导孩子说出完整的句子,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对话环境,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3、家长要与幼儿多交流,让幼儿有机会多说话
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指导孩子看图书讲述、续编故事等。如让孩子在观察那些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图画时,家长可提出问题来引导孩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比如,可问图画中有什么?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样不但启发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还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培养
幼儿入园后,为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良好环境。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和幼儿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能使幼儿想到什么说什么,能乐意把自己的疑问说给老师听,而老师也要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与回答,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对幼儿说的话必须是清晰易懂、精确的、连贯的和规范的,为了使幼儿掌握更多口语词汇,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及课外活动,这样可以为幼儿提供“演讲的舞台”,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要对某些发音不准的幼儿及时加以纠正,要大力培养幼儿有关听讲的能力和习惯。另外,在幼
儿语音上,语音不清和口吃是一些病理状态,应特别加以注意,适当给予关怀、处理和治疗。
2、老师应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让幼儿敢于说话
幼儿是幼儿园的主体,是各种幼儿活动的主体,当然在与老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把他们当成是谈话的主体,老师则主要发挥组织、参与、指导和帮助的作用。老师要时刻把幼儿放在说话的中心位置,融入到幼儿说话的情境中去,就必须先要拉近和幼儿的距离,通常情况下,老师每一个很小的动作和表情都可能成为维系幼儿情感亲近的纽带,比如在和幼儿说话的时候,最好是蹲下身来,可以握着幼儿的小手,轻挠他的脑袋,最重要的是方便投以幼儿真诚的目光,让他们感受到亲切和平等。做到这样,幼儿自然也会对你敞开他幼小的心灵世界,自然会把平时没敢说出的话主动向老师表达;同时,幼儿老师要保留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主动地参与或组织幼儿的各种游戏,在嬉戏中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在快乐的兴奋中也自然少了很多说话的顾虑。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进行观察,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进行指导。
3、用兴趣激励的方法让幼儿喜欢上说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的一个道理。如果能够用兴趣激励的方法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交流之中来,对培养
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肯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了解到幼儿的兴趣并进一步去激发它呢?这就需要我们的幼儿老师要时刻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要做到细心观察,从他们的只言片语和个别行为中去捕捉其兴趣取向,区别出共性和和个性的特征。比如,动画片应该几乎是所有幼儿都比较有兴趣的东西,老师就可以选择这样的话题展开整体的讨论;而对某些玩具来说,可能部分幼儿并不是很感兴趣,或许他更喜欢某一种小动物,那么老师就可以选择他所喜好的小动物与之展开针对性的交流。当然,能引导幼儿适当发展多方面的兴趣那是最好,这对促进他们喜欢上说话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幼儿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不仅关系到幼儿语言学习的本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整体智力发育。事实上,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正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作为父母就应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作为幼儿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寻求多方面途径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和喜欢说话,以此促进幼儿语言的健康发展。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言语,有选择地采用,随时随地、形式多样地对孩子进行训练,以期最大限度地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篇:培养3-4岁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3--4岁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导读:谈话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语言交往,即以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或讲等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一种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谈话活动。基于3-4岁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创设宽松的氛围使用谈话方法更有利于幼儿口语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它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让成人或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在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3至4岁的幼儿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形。也就是说3-4岁的幼儿是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最关键时期。但通过与3-4岁幼儿的接触后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以下现象:
3-4岁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有的幼儿能较好的用口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有的幼儿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却存在发音不清晰、语序颠倒、代词使用混乱、发单音节多于发多音节、用词不规范、语句不完整等现象。针对以上的现象,结合自己对语言教学活动的探讨,个人认为采用“谈话法”可以有效的促进3-4岁幼儿口语的发展。
谈话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语言交往,即以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或讲等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一种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谈话活动。基于3-4岁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创设宽松的氛围使用谈话方法更有利于幼儿口语的发展。
一、创设宽松的谈话氛围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抚爱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说话的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
二、在日常谈话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的重要途径,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幼儿发音正确与否,词汇的掌握情况,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的层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发展幼儿的口语。
(一)教师通过与单独或少数幼儿谈话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与单个幼儿或少数幼儿谈话中,可以比较具体的掌握每个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增加指导幼儿练习说话的机会,及时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错误并给予纠正。以下谈谈在个别谈话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幼儿发音不清晰、发单音节多于多音节
幼儿虽然已有3-4岁,但仍有个别幼儿口语发展较慢,出现发音不清晰或只发一个单词句。如我班有的小朋友,发音含糊不清,对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常说“不”“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指导幼儿慢慢的从发单音节的词发展到发多音节的词并放慢讲话的速度,要求幼儿将事情的大意用一句话讲清楚。
2、代词使用混乱
代词的使用对3-4岁的幼儿来说相对较抽象和较困难。他们较分不清“你”、“我”、“他”的关系。如:我班的小朋友在开学初哭着要找妈妈,可他却说“我要找你妈妈啦!”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们单独与他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拿出各自喜欢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指导孩子学说短句:“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是他的***”。从而让他分清三个代词分别所代表的对象。
3、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
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而语言又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由于3-4岁的幼儿思维能力较差,以至出现语言构思不严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正确等现象。如:有一个4岁的幼儿对我说“我有新笔,妈妈买的,昨天。”这就是幼儿因上述原因出现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指导教幼儿学习说话时应先想好,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来讲述一件事情,慢慢地幼儿会讲较短的一句完整的话了。
(二)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幼儿发展口语的另一主要的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口语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好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发音及病句。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的交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或纠正病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三、家庭中的日常谈话对幼儿口语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同时,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着丰富词汇、发展口语的很多有利条件。如:幼儿接触到的词句都是与具体事物、具体动作同时出现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语言多是常用的、反复出现的易于加深幼儿印象和理解。家长应善于抓住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的时机:在教幼儿穿衣服时,教幼儿正确叫出各种衣服的名称;在盥洗时,教幼儿说出盥洗用具、盥洗动作、面部或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带幼儿外出时,主动与幼儿交谈,向幼儿介绍所见到的能理解的事物,同时丰富有关词句。
四、做一名善听的老师
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述,从孩子的讲述中,你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
首先要细心,并善于引导孩子对你讲心里话的欲望
孩子的情感都是直接而且外露的,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忽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我没有不理不睬或急于哄孩子开心,而是引导他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我轻轻的跟他说,“告诉我今天和小朋友玩得怎样?”“为什么今天没有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吧?”
其次,当孩子向你倾诉时,你应该当一名好听众,先让他尽情地宣泄一番,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千万不要表露出不耐烦的精神。要知道孩子对十分敏感。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谈话内容的关注,我经常在孩子说话时使用“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有时还进一步询问有关细节,这会让孩子觉得你确实是在关注他,这样,他才会更乐意地向你倾诉。
平时,为培养孩子向老师倾诉的好习惯,我注意在平时发展与孩子亲密友好、互相信任的关系。有时还向孩子透露自己的需要及情绪,让孩子知道:原来老师的“心理话”都会对我说呀,我的话也要对老师说。最后我想说“做个善听的老师真好!
相关交流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口语表达能力在幼儿阶段的重要性
口语表达能力在幼儿阶段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而语言的表达是人类沟通的工具, 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流畅且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能力, 更能适应当代社会工作生活的竞争环境。幼儿阶段是语言系统形成的初步时期,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把握住幼儿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有利时机, 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使幼儿 “ 敢说、爱说、能说”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
一、引导幼儿“敢说”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动力
幼儿在受到平等交流时, 都愿意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并会感到自己被重视, 从而产生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拥有自信的孩子, 在得到适时的语言表达的满足的体验后, 更能激起 “ 敢说”的欲望。因此, 自信心就是激发幼儿 “ 敢说”的内驱力。(一)尊重为前提, 维护幼儿的话语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话语权受尊重的情况并不乐观。可见, 幼儿话语权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 就会造成幼儿自信心减弱, 欠缺语言交流的积极性, 不知不觉中说话的主动性就会被扼杀。尊重与维护儿童话语权对促进幼儿的口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二)蹲下身来倾听,当我们选择俯身下蹲、与幼儿的眼睛平视时, 我们还应真心流露出 “ 渴望倾听”的神情, 让幼儿真切感受到我们愿意倾听, 这时他们大多数就会高兴地说出想说的话。(三)接纳幼儿想法, 保护幼儿交流的自信心面对爱提问、爱质疑或言语交流不顺利的幼儿, 我们要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偶发性问题, 教师应及时给予适度的回应。相信在 “ 理解、平等、尊重”的师幼交往过程中, 幼儿能不断地树立语言交往的自信心, 激发 “ 敢说”的动力。
二、营造幼儿“爱说”的语言氛围,进一步孕育幼儿口语表达的沃土
幼儿园是一个微缩的社会群体。在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营造适宜的语言交流氛围, 这是催生自信、自主、自由表达语言, 获得言语技能的平台, 也是培养 “ 尊重、接纳、友爱、共勉”品质, 形成良好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台。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语言氛围对幼儿口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为幼儿自由交谈创造条件, 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我们应为幼儿 “ 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 激发幼儿自发、自信地参与语言交流的愿望。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在通过交互传递语言信息中体验交往情趣的同时, 口语表达能力获得发展。(二)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的个体特点, 为每个幼儿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机会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性, 语言教育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 要关注幼儿个体的语言能力发展。(三)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交流氛围爱与同龄孩子交流的幼儿, 总是希望同伴倾听, 得到同伴的肯定和回应。只有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和自由、民主、和谐的语言环境中, 才能搭建起人际交往中文明沟通的桥梁。
三、扩展幼儿“能说”的语言经验,进一步汇集幼儿口语表达的素材
幼儿的谈话内容来源于生活经验, 通过语言的交流, 幼儿获得来自多方信息的同时, 也习得了更多的语言经验, 而语言经验又反过来促进幼儿语言的交流。因此, 语言经验的获得、运用、积累、再运用, 周而复始, 就形成了幼儿语言学习的连贯模式, 这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有效渠道。而在这其中, 语言经验就成了汇集幼儿 “ 能说”的素材。(一)拓展生活空间, 丰富幼儿语言素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要从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扩大生活环境方面入手, 以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切入点, 丰富幼儿的语言素材。(二)整合幼儿教学的各种活动, 提供幼儿表达条件。无论是哪一领域的教学活动,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游戏, 都可以考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渗透语言教学, 尝试在各领域教学的有机整合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三)优化语言教学, 提升幼儿语言技巧在利用整合性教育活动发展幼儿语言表态能力的同时, 还应发挥语言教学本身的价值, 通过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 进一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因此, 优化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及挖掘每一个语言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 并注重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语言教学。比如,在诗歌学习活动中, 鼓励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帮助幼儿在提炼口语表达技能的同时, 也获得作品创作的成功体验。(四)开展多种语言活动, 给予幼儿交流机会除优化幼儿园正规的语言教学活动外, 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展示交流活动等渗透性的语言教育, 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与表达的机会, 也是有助于提升幼儿语言应用能力的手段。例如“六一”的表演活动等。当然, 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有很多。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 “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 从激发幼儿 “ 敢说、爱说、能说”入手, 是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奠定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