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镇一中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时间:2019-05-15 04:2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洱镇一中民族团结教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洱镇一中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第一篇:宁洱镇一中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宁洱镇第一中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第一章 民族团结 第一课 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第二,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第三,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因此说‚56个民族是一家‛。

在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中,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重要条件。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对祖国的和平和发展很重要;祖国的统一和独立,对国家的和平和发展很重要。宁 洱始终把团结稳定工作摆在首位,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做到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宁洱县内立有永垂千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伟大历史性胜利的见证,是坚持民族大团结的生动体现,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大力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举办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展,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当前,民族问题面临复杂而多变的新情况,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当家作主,在政治上完全平等,但历史上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所遗留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一有条件还会表现出来;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不少具体权益方面,尤其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各民族相互关爱‘情同手足,共同性不断增多但由于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相互了解不够,加上地区、城乡、民族之间人员流动加快,误会、纠纷不时出现;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但由于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执行政策片面偏颇等原因,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 事情时有发生;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遥相呼应,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昆明火车站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第二课 宁洱民族概况

宁洱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集‚老、少、山、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北依滇中腹地,南临东南亚周边国家,为滇南交通要冲。

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息、劳动和繁衍。居住着哈尼、彝、傣、白、拉祜、回等19个少数民族(世居民族15个)。各民族由于共同生活、共同劳作、共同开发建设宁洱,民俗文化互相交融渗透,博取各家之长,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放异彩的文化风貌,并各自形成以独特的文学、艺术、宗教、语言、风俗、服饰、饮食、节庆、建筑等历史文化系统。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层次、多角度地折射出宁洱县原始古朴、博大精深、琳琅满目和别具风格的多元文化色彩,造就了宁洱县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情以及色彩斑斓的民族节日,传统的十月节、火把节、芦笙舞、彝族祭山神习俗及哈尼山寨、彝族村寨、土掌房,与茶马古道相辅相成,形成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第三课 宁洱镇一中民族构成情况

宁洱镇一中现有教职工105人,汉族55人,占52.4%;少数民族50人,占47.6%,其中,彝族29人,占27.6%;哈尼族14人,占13.3%;白族3人,占2.9%;回族2人,占1.9%;傣族2人,占1.9%。

现有学生849人,汉族270人,占31.8%;少数民族579人,占68.2%。其中,彝族311人,占36.6%;哈尼族217人,占25.6%;傣族36人,占4.2%;白族12人,占1.4%;拉祜族9人,占1.1%;苗族4人,占0.47%;普米族3人,占0.35%;布朗族3人,占0.35%;傈僳族3人,占0.35%;佤族3人,占0.35%;蒙古族2人占0.24%;壮族2人,占0.24%;回族1人,占0.12%。

学校师生共有14个民族,各民族师生一起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教学相长,共同进 步。

第二章 各族人民大团结

第一课 宁洱城内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宁洱曾是一片水湾,是哈尼先民——濮人聚居的地方,称为‚水边的寨子‛,宁洱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 的故乡,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 民族自治县,是集‚老、少、山、穷‛为一体的国 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 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北依滇中腹地,南临 东南亚周边国家,为滇南交通要冲。居住着哈尼、彝、傣、白、拉祜、回、汉等19种民族。特殊的 地理位置和多民族聚居,决定了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确 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民族工作,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制定了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原中共普洱地委、专署于1950年底召开了全区首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并于1951年元旦,会议按照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在当时专区首俯普洱县宁洱镇举行了庄重的剽牛、喝咒水盟誓仪式,建立了由出席会议的各少数民族头人、代表和党政军领导共48人签名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这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硕果,是民族团结的历史丰碑,生动地体现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求翻身解放,盼发展进步的共同愿望。建碑几十年来,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始终恪守誓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团结幸福的新生活,建起了相互依存,情同手足,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使祖国这块边陲宝地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0年,刚解放不久的普洱专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同年8月,地委、专署动员组织了全区民族代表34人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于12月下旬返回到普洱。中共普洱地委根据边疆实际,为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按照团结进步、团结生产、团结对敌的指导思想,1950年12月26日至31日,在当时的专区所在地——普洱县城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来自全专区的15个县(含今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地区的沧源县)的各民族爱国上层人士、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共300多人,会聚一堂,共商民族团结大事。1951元旦,在宁洱县宁洱镇红场举行了隆重的‚剽牛‛‚喝咒水‛盟誓签字仪式,建立了‚民族团结誓词碑‛。碑为石灰石,宽66厘米、高142厘米。碑文刻着:‚我们26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碑下端是48位各民族爱国上层人士、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人分别用傣文、拉祜文、汉文签名。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伟大胜利的物证,是民族大团结的生动体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深远意义,是十 分珍贵的革命文物。

第二课 普洱民族代表晋京观礼

1950年底在普洱召开全专区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是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的。当时普洱专区共辖15个县,人口120万左右,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居住着哈尼、彝、拉祜、佤、回、傣、布朗、苗、瑶、壮、基诺、傈傈、汉等民族,分内七县和外八县。内七县即:景东、镇沅、景谷、墨江、思茅、宁洱、六顺。外八县即:车里(今景洪)、佛海(今勐海)、南峤(今勐海县勐遮一带)、江城、镇越(今勐腊)、澜沧(包括今澜沧、西盟、孟连)、宁江(今澜沧东部和勐海县勐往区)、沧源(1953年划临沧地区)。外八县直接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00多公里,是西南边疆国防前线。1948年以后,中共云南地下党领导的边纵游击武装进入滇南思普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地方临时人民政权。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但还有少部分边远地区,人民解放军还没有进去,人民政权未建立。这些地区佤、拉祜、傣、哈尼、布朗、傈傈、苗、瑶等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与境外民族同族同宗,经济、宗教、婚姻、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边民常出入国境互市、通婚、探亲访友,进行宗教活动。由于长期以来处于封建割据,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加之历史上各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很深。少数民族 和山区其他民族有隔阂,民族之间内部辄有矛盾,有的地方还经常发生仇杀械斗,各族土司头人、即是民族的统治者,又是民族和部落斗争中的领袖人物。在边远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仍然在起作用,即使是建立了政权的地区,头人在民族中的影响也还很大,还有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和奴化教育,传播崇洋思想。逃到境外国民党残部还不断派遣特务和武装残匪内外勾结,窜扰我边境。这些情况,反映了当时普洱专区边疆民族地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同时也说明,解放初期的思普边疆,对敌斗争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解放初期边疆工作有三项任务:清匪肃特、巩固边疆、民族工作。核心是民族工作。民族工作做好了,民族团结加强了国防才有巩固的基础。因此,当时边疆民族地区党政军领导的工作重心,始终是放在民族工作上,坚决贯彻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慎重稳进‛的方针。在敌我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错复杂的情况下,首先抓加强民族团结的工作,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扩大反美蒋爱国民族统一战线,连续取得了对敌斗争的胜利。1950年8月,动员组织了边疆民族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在动员工作中,有的民族上层人士思想有顾虑,不愿参加,有的佤族群众甚至提出要押人质才让头人去。通过反复动员、保证、押人质、做工作,终于在8月动员了34名民族头人及其代表,走出思普边疆到了首都北京,参加国庆周年观礼,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 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9月30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设宴款待了各族代表,并与各族代表进宴。在这次宴会上,朱总司令知道了拉勐和蔼可亲地挟菜给他吃,并对他说:‚回到西盟,要把这次观礼、参观的所见所闻,向各民族宣传。今后,要听共产党、毛主席的话,莫受残匪和坏人的挑唆,要勤劳耕织。‛10月1日,各族代表参加了国庆观礼,40万人民群众载歌载舞,高呼‚热爱毛主席、拥护共产党‛的口号。10月3日,普洱区少数民族观礼团代表与各省民族代表一起,在怀仁党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献旗献礼,我区代表召存信向毛主席敬献了代表傣族人民美好祝福的金伞。毛主席亲切地与我区少数派代表一一握手。当介绍到佤族代表拉勐时,毛主席特别关心地说:‚听说你们佤族有砍头祭谷的习惯,可不可以不用人头,用猴头、老虎头来代替?‛拉勐表示可以用老虎头来代表,可是老虎头不好捉。毛主席提议:‚还是由你们民族自己商量办吧。‛拉勐当即表示回去以后要和大家商量着改。11月29日,在西南军政委员会举行的宴会上,拉祜族代表李保举杯向邓小平等首长致谢时说:‚我们傈傈、拉祜人,祖祖辈辈不被看做人,没见过大官,没上过大桌子吃饭。现在我们能到北京拜见各族人民的救星毛主席,还参观了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祖祖辈辈没见过的东西我们见过了,没吃过的东西我们吃过了,我们回去一定要把亲身经历告诉家乡的老百姓,让阿瓦山的拉 祜、阿瓦人要听共产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把家乡建设好,到时请邓副主席、各位首长到家里做客。‛李保这一发自肺腑的话语由翻译译给邓小平听,邓小平拉着李保的手微笑地频频点头,并和蔼可亲地说:‚共产党为各族人民谋利益责无旁贷,搞好经济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要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西南建设好,把你的家乡建设好。‛邓小平高举酒杯,提议为各位代表、为各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干杯!此次晋京观礼活动为增进边疆与内地的了解和民族团结打下了思想基础。

第三课 载誉归来

1950年12月26日,普洱区赴京代表回到了宁洱县城,人们奔走相告。这一天,整个县城热闹非凡,周边十公里的人们都聚集到了县城。为了欢迎代表,从县城东门外排列出了一公里多的欢迎队伍,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当代表们走进城的时候,他们立即被欢迎的人群包围了。在大家眼中,北京是一个多么遥远而又神圣的地方,这些代表去过北京,见过毛主席,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大喜事,特别是人们看到代表们一个个容光焕发,知道他们身上穿的毛呢衣服是毛主席送的,更是觉得稀奇,有的人还亲手摸了摸他们的衣服。第一个走进城门的是拉勐,他包着红包头,穿着毛呢衣服,喜气洋洋地走着,后面跟着其他代表。赴京代表回到宁洱后,地委、专暑分别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听取汇报。在宴会上,代表们个个兴高采烈,畅所欲言,把晋京观礼的所见所闻汇报了一番。佤族代表说:以前我们只晓得中国人穿的、用的,只要是好东西都是洋人造的,中国不会造毛呢、不会造枪炮,现在明白了这是骗人的。毛主席送给我们的毛呢大衣就是中国造的。拉勐说:‚以前我只晓得卡佤人最多,啊约!汉人才多多有,我们一个寨子的人还不够两厢﹙指火车厢﹚拉。‛ 佤族代表还说:‚你们﹙汉族﹚和我们鼻子、眼睛长得都一样,洋人眼睛是蓝的,鼻子这样高,不是我们一家人。‛ 傣族代表说:‚只要我们团结,倒霉的是帝国主义。‛ 还表示:回去后要多种棉花、花生、菜子、修水利,增加生产。佤族代表还提出回去后要多种杂粮、山药,少种洋烟﹙鸦片烟﹚。大多数代表都说:帝国主义、国民党蒋介石把我们整到各个山头,互相不往来,互相残杀。现在共产党来了,红太阳出在我们这边……跟毛主席走,人多、热闹、有饭吃、有衣穿。表示今后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第四课 建立丰碑

中共普洱地委、专员公署根据上级通知,为增进边疆各民族对祖国的了解,消除民族隔阂,增强民族团结,积极动员各少数民族代表组成观礼团参加了北京国庆盛典。加深了 对伟大祖国的认识,更加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1950年12月26日,赴京观礼民族代表回到普洱。中共普洱地委根据边疆实际,正确贯彻中央的民族政策,按照团结进步、团结生产、团结对敌的指导思想,在普洱专区所在地的宁洱,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来自全区15个县的二十六种民族的头人、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共300余人,会聚一堂,共商民族团结大事。

会上,赴京国庆观礼代表、车里宣慰司议事庭长、车里县副县长、傣族代表召存信,传达了北京国庆大典盛况和10月3日晚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怀仁堂接见思普区民族代表的情况。会议用三天时间听报告和讨论。到会代表一致表示,要相信和拥护共产党、毛主席。要搞好民族团结,发展生产,保卫边疆。代表们说:帝国主义、国民党蒋介石把我们弄在各个山头,互不往来,互相看不起,互相残杀。现在共产党来了,太阳出在我们这里,民族不分大小,上上下下都是一个等级的人,毛主席告诉我们兄弟民族的,我们都要听,毛主席指出民族团结的道路,是我们民族渴望了多年而不能走到的,现在这条路在我们面前了,跟毛主席走,人多、热闹、有饭吃、有衣穿;跟蒋介石走,人少、黑暗、饿肚子、人会死。代表们在晚上不分民族携手狂欢,互相座谈,无拘无束,体现了建立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心愿,从而为建立‚民族团结 誓词碑‛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会议后两天酝酿讨论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的问题。傈傈族代表李保和拉祜族代表提出了大家永远团结不变心,要举行剽牛、喝咒水。当即得到各族代表赞同,并提出参加剽牛代表的名字,以示不忘。以后谁要闹不团结,就要他赔出石碑重的银子。地委书记张钧和专署领导在会上讲,要求要拥护共产党和毛主席,要讲民族团结,特别是建立团结碑的事,是要大家自愿的,不强迫,谁愿意的到时谁就签名,碑就建在红场。大家一致表示赞同。

会议尊重代表的愿望,决定于1951年元旦在普洱红场举行剽牛盟誓仪式,刻建‚民族团结誓词碑‛。按照佤族规矩,结盟发誓能否成功,还要看剽牛的结果如何来定,普洱区党政军领导十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心换心,取信于民。于是在1951年元旦,在普洱红场召开了千人大会,举行隆重的剽牛盟誓签字仪式。仪式开始,普洱区党政军领导讲话,念誓词,随即杀了一只大红公鸡,把鸡血滴进酒克碗里,党政军领导和各族头人、代表、轮流每人喝了一口鸡血酒,接着由西盟佤族头人拉勐剽牛。拉勐头人口念咒语,手持剽子又唱又跳,然后双手紧握剽枪,举过头顶,用力向水牛右肋巴血仓处剽去,牛倒左方,头朝南方,剽口朝上,拉勐头人和全体代表高兴极了(剽牛倒后的剽口朝上表示吉利,剽口朝下为不吉利),认为很吉利。拉勐头人高兴得又笑又跳又唱,拍手在地上打滚说:‚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定了,世世代代跟共产党。‛这时,会场上的傣族代表们喊着:‚水!水!‛的欢呼声,全场群众也跟着喊‚水!水!‛随后,代表们就用各民族自己的文字签了名字,不识字的请人代签,建立这块《民族团结誓词碑》。第五课 ‚丰碑‛的历史价值

一、历史性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云南边疆召开的‚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代表会议‛,是祖国西南边疆在党的领导下,翻身解放后的‚二十六‛种民族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民族团结盟誓会,在云南和全国也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民族团结誓词碑‛作了记载,给后代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民族团结珍贵实物。

二、人民性

1951年元旦建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时,以佤族剽牛喝咒水吃鸡血酒的民族仪式来会盟表示民族团结,得到了边疆各民族的支持拥护,达到了民族团结的目的,这是解放初期普洱专区地方党政军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典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少数民族。而当时的剽牛喝咒水是与民族团结大事紧密相关的,这种以民族形式举行盟誓所建立的团结碑,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它是党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取得伟大胜利和标志,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的民族革命文物。

三、革命性

古代的民族部落会盟碑,多为歌颂封建统治阶级的内容,谈不上什么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只有当代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调了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民族大家庭,表达了边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党,一心一德,团结到底跟党走的民族意志。誓词碑充满了民族激情和革命内容,提出了奋斗目标,又有各族首领慎重签名。所以说,这块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下,边疆各民族会盟立誓一心向党的宣言;是一份民族团结的盟约;是一篇珍贵的革命文献;是一块流芳百世的民族革命文物,它的重要历史价值就在于此。第六课‚丰碑‛的现实意义

‚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立60多年,它在边疆各族人民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以实际行动在实践着民族团结丰碑上的誓言。1951年1月。各县民族代表从普洱返回后,积极参加了广泛开展的民族团结运动。他们现身说法,宣传民族政策,宣传征粮肃匪、宣传抗美援朝,增强了祖国观念,树立了爱国思想,消除了民族隔阂,巩固了边疆国防。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还在于,它具有一种革命的感召力、凝结力,它能唤起边疆各 族人民,为加强民族团结,增强祖国观念,一心跟党,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巩固祖国边疆、建设祖国边疆而贡献力量。它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最好教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价值。一心向党的民族团结精神是这块碑的精髓。国家稳定要靠民族团结,国家建设要靠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也要靠民族团结。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一心向党的民族团结精神,一定要世世代代发扬下去。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就是凝结成这种精神的象征,它所辐射出来的光芒是永久的。第三章 践行民族团结誓言名人录

岩火龙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名代表岩火龙,在其父亲岩顶投靠国民党残部后,他苦口婆心地劝他父亲不要听信国民党的欺骗宣传,不厌其烦地把他参加国庆观礼和在其它大城市看到的强大的国防力量、欣欣向荣的经济建设讲给父亲听,要他父亲悬崖勒马,回到祖国的怀抱。当岩顶让岩火龙代表他去台湾时,岩火龙坚守地说:‚我只到北京,决不到台北!‛1951年9月2日,岩火龙穿上毛主席送给他的毛昵制服、皮鞋、戴好帽子,把各地赠送的纪念章都戴在胸前,把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将寨子里的群众召集起来,他对乡亲们说:‚兄弟姐妹们,国民党匪帮压迫我们兄弟民族,要我们骨肉分裂、互相仇恨,毛主席、共产党要我 们团结成一家,亲亲爱爱成兄弟姐妹,我们不跟毛主席走,还有什么路可走?共产党教我们学文化,建设幸福美满的生活;国民党土匪则要我们杀人,抢掠其他兄弟民族的财物。我的父亲投靠土匪,还要走,不准我们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我还有什么脸再去见毛主席,再去见那么多热爱和关怀我们的工作同志……‛他再也说不下去了。这位强悍耿直闻名的硬汉子呜咽了。最后,岩火龙躺在毛主席送给的毛毯上,盖上毛主席送的棉被,面对毛主席的画像,掏出手枪饮弹自尽。用他年轻的生命表达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反动势力的无限愤慨,用他的死唤醒自己的民族同胞。

李保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名代表、拉祜族头人李保,在被国民党残匪抓住后,把他绑在十字架上,用电触他四肢,要他供出我方情况,逼他投降为他们服务。这位同毛主席握过手的65岁的拉祜族头人的意志和信念,一点也不像他瘦弱的那样,铿锵有力地回答残部人员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他不但没吐露我方的半句情况,还大声痛骂国民党残部,列数他们的罪行。恼羞成怒的匪徒于6月初的一天把他推进挖好的土坑里,一边往身上埋土,一连发问:说不说?得到的仍是那句话‚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就这样,佤山人民的优秀儿子李保代办,怀着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无限忠 贞和对国民党的无比仇恨,被蒋军残部活埋于缅甸营盘,为西盟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世祥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字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哈尼族支系布孔人,宁洱县(今普洱县)凤出乡金鸡村农会主席。自小在穷苦的人群里长大,看着许多穷人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受尽了欺压和折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革命‛的种子,他努力学习,乐于帮助别人。

拉勐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字代表拉勐,赴京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佤族、澜沧县西盟邦箐佤族头人,澜沧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立碑仪式剽牛者。陶小生,会议主席团成员,自报朴满族,即布朗族,六顺县(今思茅市翠云乡下布朗族头人。观礼、盟誓后西盟佤族头人拉勐向佤族群众宣布说:‘毛主席的话,已当面告诉我了,他要我们佧佤山的人民团结起来,肃清土匪特务,保护我们伟大的祖国边疆。’‚我们只能听毛主席共产党的话,不能听特务的话。那些说我被共产党哄去杀死了的人,就是特务,他们制造谣言,破坏我们民族大团结,破坏我们抗美援朝,他们想吃人害人,我们不能听他们的话。‛

方有富 萧子生 李万学

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字的48名代表中还在世的三位老人。方有富,会议主席团成员,哈尼族布孔人,景谷县正兴区第七村民兵代表(今 属宁洱县宁洱镇谦岗村蚂蟥田寨),现任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协委员;萧子生,赴京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佤族,沧源县岩帅区联全乡中队副队长,现任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政协常委;李万学委员,会议主席团成员,瑶族,江城县瑶族代表。

第四章 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面向各族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长远大计。当今中国,广大青少年具备优良的素质和崭新的风貌,是值得信任的一代。我们相信,只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就一定能够结出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果实。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面向各族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 结,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学习,了解,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学,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与少数民 族平等相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上的困难,与他们建立友谊;坚决同制造民族分裂活动,挑起民族矛盾的人和行为作斗争。

作为革命老区和有着全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美誉的宁洱人,一定要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后 记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原立于宁洱镇红场,1985年加碑座移立于县人民政府大院内。1986年,由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1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17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并且将‚民族团结誓词碑‛一事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图册云南分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

中共思茅地委、行署于1991年元旦,召开了‚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40周年纪念大会,国家民委、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对这次纪念大会非常重视和关心,分别发来了贺电。领导同志为大会题了词;省人大 和省委统战部、省民委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地区的领导同志亲临大会指导;曾在思茅地区工作过的老领导,有的发来了贺电,有的撰写了文章,有的还亲自前来参加大会,曾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过名的7名代表也参加了纪念大会。这次纪念活动有力地宣传了‚民族团结誓词碑‛,提高了知名度,也充分体现出它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次会议将每年元旦确定为思茅地区‚民族团结活动日‛,随后,全区党、政、军、民、学都在此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活教材,地、县有关部门经常组织各族各界人士参观‚民族团结誓词碑‛,中小学和团组织也在碑前进行少先队入队、青年入团仪式,还创作了一批以‚民族团结誓词碑‛为内容的文艺作品,并成了新闻舆论单位采访的焦点,先后由中央、省、地电视台、报社等到实地采访报道,大大推动了我县及全区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001年元旦,是‚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50周年。为了加强对‚民族团结誓词碑‛的保护,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地、县决赛搬迁‚民族团结誓词碑‛,新建集收藏、展览、旅游、教育为一体的‚民族团结纪念园‛,并建成爱国主义团结教育基地。同时,地、县还将举行‚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50周年纪念活动。

2015年12月25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5周年 纪念活动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建碑65周年纪念大会、瞻仰民族团结誓词碑、‚民族团结进步论坛‛等一系列纪念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了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出席纪念活动并在民族团结进步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65年前,原普洱专区各少数民族头人、代表赴北京国庆观礼归来,为表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决心,26个民族的土司、头人、各民族代表和党政军主要领导48人,于1951年元旦在今宁洱县隆重举行剽牛盟誓喝咒水签字仪式,立下了‚新中华民族团结第一碑‛。65年来,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在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让‚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边疆各民族的自觉共识。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省关工委主任张宝三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在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字的方有富、李万学、萧子生及部分签字代表的亲属等参加纪念活动。

当天,由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普洱市共同主办的‚2015民族团结进步论坛‛上,来自国家、省、市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在誓词碑上签字的26个民族的代表等嘉宾,围绕‚各民 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民族·生态·文物‛议题,进行探讨发言,总结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5年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情感、推动民族发展,提升‚民族团结誓词碑‛在全国的影响力。

第二篇:宁洱镇一中教职工绩效考核细则(精)

宁洱镇一中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2013年1月13日五届四次教代会通过)

为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进一步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不劳不得”,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根据《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意见》(云教人〔2009〕59号)和《普洱市教育局关于转发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普教发[2009]96号)及《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宁教发[2009]1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和促进义务教育科学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职工绩效为导向,以”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绩效考评, 优酬优先”为标准,为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要求教师做实事,树形象,讲效率,比贡献,真正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教职工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广大教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广大教职工的主体地位,尊重广大教职工的劳动,充分体现教职工教书育人工作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周期性特点。

2、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完善绩效考核内容,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职工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3、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职工多劳多得,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引导并带动广大教职工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4、客观公正、简便易行。绩效考核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力戒繁琐,讲求实效,利于操作,简便易行。

二、考核范围、对象

我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工(含经县教育局同意离校顶岗培训和顶岗作业人员)。

三、考核主要内容

绩效考核主要以教职工所在岗位及承担的任务,履行职责情况为基本依据,主要考核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职工法定职责,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情况,以及完成学

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和教书育人,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

(一)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履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情况,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教育教学质量、班主任工作和其它工作方面的实绩。

(二)其他教职工(包括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履行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完成其它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服务教学、服务师生、服务学校等方面的实绩。

在考核中,教职工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妨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不得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凡违反此 “三个不得”,实行一票否决,直接进入“不合格”等次。

四、考核组织实施

(一)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胡武华(校长)

副组长:钟正伟(书记)、罗健(副校长)、李靖宇(副校长)、杨炎波(副校长)

成 员:李光映(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谢 芳(教务主任)、李 刚(总务主任)周时伟(教科主任)、王万荣(政教主任)、罗杰(政教副主任)、李明波(政教副主任)

李凤存(工会副主席)、陈俊才(办公室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李光映 副主任:李 刚、焦新梅

组 员: 文红瑛(语文组长)、李莉(数学组长、李少娟(英语组长)、王 杰(物理组长)韩云燕(政史地组长)、罗正伟(音体美组长)、陶保林(后勤组长)、黄红英(生化组长)、罗正斌(电教组长)

教职工绩效考核由领导小组委托办公室按规定进行。

办公室负责以下工作:

1、对书记、副校长及以下全体教职工进行考核。

2、按规定程序制定和报批学校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3、评定书记、副校长及以下全体教职工的绩效考核情况,按量化结果报批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等次。

五、考核时限、方法和程序

考核时限:每年9月至次年8月。

考核方法和程序:

根据教师、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和教职工不同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在县教育局指导下,组织实施学校绩效考核工作。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教职工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进行,适当听取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意见,通过指标要素测评,业务知识或技能测试、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等多种形式,完善对教职工绩效考核的载体,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每一个教职工的业绩和贡献。

绩效考核分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平时考核:由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即:随时将教职工个人的工作情况,考勤情况,获奖或受处分情况,完成临时安排的工作情况等一一记录在个人绩效考核专用档案。

年终考核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个人自评,将自评结果形成个人工作总结(含对照百分制量化表量化所得情况)提交单位考核领导小组,并在一定范围内由考核领导小组安排进行述职,同时进行互评。

(二)由教职工所在教研组对其进行初评,写出考核评语,明确提出考核分数和确定等级的初步意见后交学校考核领导小组。

(三)在教研组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核定教职工的综合得分,拟定考核等级,列表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四)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将每个教职工的绩效考核等级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

(五)根据公示结果,由校长签署考核意见,由单位考核领导小组存入个人档案。

(六)考核结果(含每个职工按等次核算所得奖励性绩效工资花名册)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整理、汇总报县教育局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审批备案、存档。

(七)县教育局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返回学校并由单位会计将奖励性绩效工资按个人所得总和一次性报请县人事和财政部门审核后划入个人工资银行帐户。

教职工对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接到学校考核结果通知的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申请复核,由考核小组在接到书面复核申请的1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复核意见,教职工如仍有异议,可在接到书面复核意见的10个工作日内向县教育局考核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请,由县教育局考核领导小组在接到书面申请后的10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六、考核经费、考核标准、等级的确定及考核结果的使用

(一)考核经费

学校从教育局核发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拿出70%的资金作为基础性绩效工资,30%作为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

(二)考核标准、等级的确定

绩效考核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各等级的基本标准如下(考核时必须用百分制进行量化,先定量再定性):

1、合格等级标准(百分制量化得分在60分以上):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履行岗位职责,工作认真,较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业绩较好。

2、不合格标准(百分制量化得分在59分及以下):

不能遵守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履行岗位职责,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有严重失误或违反“三个不得”制度中的任何一条。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结果评定为不合格。

(1)有严重违反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的;

(2)触犯国家法律;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延误教育教学工作;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

(3)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

(4)经常迟到、早退、缺课或请假超过国家规定履职天数的;

(5)从事有偿家教和违规从事教学、培训活动,或未经学校同意从事商业活动而较为严重地影响了本职工作的;

(6)无充分理由,拒不接受工作任务,或者敷衍拖拉,影响整体工作,造成较坏影响的;

(7)有乱收费现象的有关责任人。

(二)考核结果的计算和使用

[1]教职工绩效考核得分以教师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按百分进行制量化打分。

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并作为岗位聘用、职务晋升、培养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绩效考核结果在合格及以上的,全额发放教育局拨发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学校基础性绩效工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只发放教育局拨发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学校基础性绩效工资的50%。已发放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从本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扣除。

[2]教职工个人所得绩效工资=

个人所得基础性绩效工资工 +

七、考核细则:(附表)

八、其他具体事项

1、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绩效工资由县教育局统一考核。

2、校内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实际贡献等因素。

3、其它岗位月津贴:

(1)行政人员(年级组长靠行政计算):正常课时量以文件规定就低核算,其它非本职工作及行政值班每两小时1课时按超课时计算,多值多算。

(2)教研组长:每周1课时按超课时计算。

4、课时量标准:校长、书记:2节/周;工会主席、副校长:4节/周;处室主任:6节/周;处室副主任:7节/周;年级组长,团委副书记:8节/周,跨学科任课教师课时量就低计算。

5、学校考核小组对每个教职工的个人的工作情况,考勤情况,获奖或受处分情况,完成临时安排的工作情况等逐月逐一记录在个人绩效考核专用档案,并按月公布。

6、考核量化分数揭晓后,公示期7天,有意见要及时提出复核、申诉,由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重新复核、答复工作。

7、本《实施办法》由学校行政征集广大教职工意见起草并交教代会讨论通过,上报主管审核批准后执行。本《实施方案》试行一年,若情况发生变化,次年教代会再进行修改。

九、附件:绩效考核细则

附件

教职工姓名:项目职业 道德

工 作 量

宁洱镇一中教职工绩效考核细则

考核时间: 自评分: 考核得分:

因素

考核内容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年终由教研组考核小组组织评价,学校领导小组确认),如果合格率达不到50%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被上级机关处理过的, 将全额扣出奖励性绩效工资。

1、超课时发10元/节,负课时扣10元/作 节,学年全勤(无任何假的)发100元/量 人。

自考评评分 分

出 勤

2、迟到、早退扣10元/次;缺席扣50元/节,缺席学期累计超过10节,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每天按3节计算)

3、病假:①学年累计在10节内记假不扣奖励性绩效工资,11—30节内扣10元/节;②学年累计在31—100节内扣15元/节;③学年累计101节以上不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工伤、长期病休或特殊大病住院记假不扣奖励性绩效工资,其它每天按3节计算)

4、事假:①学年累计15节以内扣20元/节;②学年累计16—90节内扣25元/节;③学年累计91节以上不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并按国家相关规定扣出其它工资。(每天按3节计算)

以上各项以教务处和学校行政办公室统计为准,3、4项不包含国家法定假。

教 学 常 规

2、完成听课任务(10节/学期)。

3、完成作业批改任务。

4、每学年上一节公开课。

5、每学年上交一篇论文(教学论文或德育论文)。

6、学年开始有计划,结束有总结。

7、违反学校规定提前下课或安排与教学无关活动。

8、无严重教学事故。

(以上第一项完成不了每学期扣200元,第2至第8项出现扣50元每次)。

1、备课认真,教案齐全。

宁洱镇一中教职工绩效考核细则

项目 工 作 成 效

论文发表

教学奖(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平均 分

因素 考核内容

自考评评分 分

教学竞赛

代表学校参加上级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说课竞赛、课件制作比赛、教学设计比赛等获奖的,一等奖得10分,二等奖得8分,三等奖得5分,参加教研组安排的公开课得5分,不参加得0分。

国家级得10分,省级得8分;市、县级得分5分。(以教育部门发表 的刊物为准,不重复计算)

125班: 达满分的80%得30分;不达满分的80%得28分; 其它各班: A级:30

分;B级:28分;C级:26分;D级:24分。

125班: 达100%得30

分;不达100%得28

格 率

优 秀 率

体育教 师

其它教师

备注

分;

其它各班: A级:30分;B级:28分;C级:26分;D级:24分。

125班: 达50%得30分;不达50%得28分; 其它各班: A级:30分;B级:28分;C级:26分;D级:24分。

以中考或学校组织统测的满分率为标准,满分率为100%,得90分,100%以下95%及以上得86分,95%以下90%及以上得82分,90%以下85%及以上得78分,85%以下得74分

劳技、音乐、美术、书法、后勤人员,按学校要求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得 76 分。

1、上多个班、多个科目的,求平均数计算。

2、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科目中考或学年统考中,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只要其中一项达到乡镇第一,该年级学科任课教

师加10分/人,计算机2014届中考学校优秀率达到乡镇第一加任课教师10分。

3、各学科及格率、优秀率为0的,一律以24分/项计算。

4、九年级各层次各学科中考各率若低于次一层次班级各率的,一律以24分/项计算。

5、分级说明:各年级以中考或学年末统测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分别分A、B、C、D四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级以最高成绩为标准,在3分或3个百分点内A 级,然后再以余下部份的最高成绩为标准,在3分或3个百分点内B 级,以此类推,C级后余下部份全部定为D级。

班 主 任

1、学生人数工资(班级人数在45人及以下的50元/月,每超过1人在50元/月基础上加2元/月。

2、班级管理工资(100元/月,根据文明分扣分情况确定核发。文明分扣1分扣钱1元,扣完为止。

第三篇:宁洱县宁洱镇第一初级中学民族团结工作纪实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教育发展

——宁洱县宁洱镇一中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宁洱镇第一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创建于1989年,目前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5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89人,占学生总数的55.6%。有教职工102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4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0.2%。学校行政班子成员15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9人,占行政班子成员的60%。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事关教育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多年来,宁洱镇一中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定贯彻中央、省、市的各项民族政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对师生进行教育,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加强学习,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我校组织全体师生,深入学习《民

现了民族大家庭中多种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尊互爱、友好相处团结进步的局面。

学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首先是由分管后勤的副校长组织后勤职工深入了解各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根据饮食习惯,制定食堂工作计划、食谱,最后聘请食堂工作人员,切实做好教师学生的吃饭问题。学校还根据回族的饮食习惯,专门设立了清真餐厅,成立了餐厅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专门管理,聘请当地回族厨师。尤其加大对肉类采购的管理,坚决杜绝非清真食品进入回话师生的餐桌,使回族师生吃的放心、舒心,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加强与社区(村组)、家庭的联系,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为了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达到互信互爱,促进发展的目的,学校加强与社区(村组)、家庭的联系,学校不定期组织教师到“哈尼之乡”、“水湾之寨”、“佤山”等村社学习、交流宗教信仰、民族政策,同时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在发展经济和宗教方面的重要作用。每学期,凡是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学校都聘请德高望重的少数民族老人、少数民族干部参加,营造了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学校办学以来,加强与学校招生范围内各村社的联系,为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聘请各村党总支书记、村长为义务监督员,并与民主选举的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学校,义大家庭中,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民族关系。

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我为少数民族兄弟办实事”活动。我校充分利用每年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等活动,把民族团结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同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我为少数民族兄弟办实事”活动。近几年,学校与上海金山西林中学、昆明二中、普洱二中、江城国庆中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得到了各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累计捐款或联系捐款达6万余元,解决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同时,积极想办法、找路子,为没有升入高中的学生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与宁洱县等有关职业技术学校联系,动员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消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民族团结作了实事,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五、取得的成绩

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的领导,在上级领导、全体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民族关系和谐融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在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中考又取得全县乡镇中学第一的好成绩。600分以上34人,其中620分以上17人,高中录取172人。语文、政治、化学、物理、体育5个科目在中考中,平均分分别为

第四篇: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民族的名称及构成、我国56个名族分布的特点。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以及民族工作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三、教法

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

四、学法

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阅读法

五、课时:一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份小礼物,保证你们看了会喜欢。看!这是什么?(老师拿出一张人民币)你们带了吗?如果带了就和老师一起看人民币背面的文字。除了汉语拼音外,你知道它们是哪些民族的文字吗?(依次是:蒙、藏、维,壮)想一想,为什么要在人民币上印制少数民族文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民币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与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民币上印制少数民族文字,不仅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促进民族团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老师就想和同学们一起看看我们这个大家庭是如何相处,如何共同发展的。

讲授新课:

(一)我国的民族国情

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而灿烂的文明。那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1、我国民族的名称及构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1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

提问:那同学们知道我国56个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以及有多少自治区和自治州吗?

2、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人口少,但分布广。有5个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

[教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在中国,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2%,少数民族人口占8%。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汉族遍布全国,但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和高原地区。其中云南、贵州、广西和新疆是中国著名的多民族省区,云南更是我国民族数最多的省区。从各少数民族的分布来看,小聚居的特征表现得相当明显,如壮族主要集中在广西,藏族主要集中于西藏、青海和四川,维吾尔族主要集中在新疆,蒙古族主要集中于内蒙古、青海和新疆,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东部山地,黎族主要集中在海南,高山族集中于台湾,回族虽散布在全国,但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相互吸引,互相依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针对中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二)我国的民族关系

1、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教师讲解]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而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民族团结要求在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基础上,维护和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历来认为,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根本政策。为实现民族平等团结,我国保护少数民族的人身自由,保证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确认少数民族成分,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维护和促进民族大团结,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2、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措施:

写入宪法;西藏民主改革;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兴边富民行动;对口支援计划;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团结表彰会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要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最能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地位?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内容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政策)。

[教师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州、县三级。中国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3)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合乎民意,有很大的优越性。(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特色: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四)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1、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2、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3、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保证

(五)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1、公民(青少年)方面:

A.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自觉学习、宣传和拥护我国民族政策。

B.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讲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

C.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D.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E.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做斗争。

2、党和国家方面: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维护民族团结。D.发展先进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尊重、珍惜、保护和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

E.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八、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搞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作为我们个人也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九、布置作业

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分布情况以及各自的服饰、节庆、习俗。

十、板书设计

(一)我国的民族国情

1、我国民族的名称及构成:

2、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特点

(二)我国的民族关系

1、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措施: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内容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政策)。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四)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1、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2、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3、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保证

(五)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1、公民(青少年)方面

2、党和国家方面

第五篇: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一、二年级小学民族团结教案

田家寨镇永丰小学 二0一六年九月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习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反华势力和**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内容分析

1、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邓小平语)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习、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

2、培育民族情。每年春节,老师们把孩子带回家过年;每逢元旦、藏历年或星期天、节假日来临,藏汉师生们载歌载舞、演奏器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情谊之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写出“不及恩师对我情” 这样的诗句。每年,学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登狼山、看大海、观长江、去南京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科技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及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参观,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四、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习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五、教学措施

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国歌,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2、举办感知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

3、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

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发现和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

5、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关于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6、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宣传。

7、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月活动。

8、定期举办时事政治讲座,对学生进行国内外形势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

共八课时,第一课时

1、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3、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教学重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共八课时,第二课时

2、可爱的少数民族

教学目标: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说说讲讲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1.师: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

2.出示地图:刚才同学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其他的哪些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

4、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1.第一组同学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学生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2.第二组学生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三、结束部分,继续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2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2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共八课时,第三课时

3、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3、歌中唱到了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民族的结构。

1、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

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1)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 3)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3、民族分布。

1)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

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而且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学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一元纸币。了解上面的少数民族语言。

三、综合活动,深入了解。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本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

1、关于我国的少数民族你都了解哪些呢?你是什么民族的?

2、关于少数民族你还了解哪些? 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特色呢?”

3、师小结:刚才通过活动我们对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的表现都很精彩。那你想不想知道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呢?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课后同学们自由结组,自己动手创作一期以中华大家庭为主题的手抄报。全班同学合作办一期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小报,表达爱国之情。

共八课时,第四课时

4、我国的民族分布

教学内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域及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探究学习,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程序

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 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 国的 56 个民族,共同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二、分组汇报、探究。

1、看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居住区域。

2、探索学习: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有哪些?

3、交流学习。

三、活动延伸。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待客礼仪风俗。共八课时,第五课时 5.少数民族的分布

教学内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少数生活的地理环境,从而激 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少数生活的地理环境。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程序;

一、导入 我国 55 个少数民族有的居住在气候宜人的平原内陆,有的生活在 丛林密布的西南边陲,有的居住在终年积雪的世界屋脊,还有的生活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戈壁……你知道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吗?

二、分组探究。

根据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分为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等几个小组,多渠道搜集这些地区少数民 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资料。

三、分享研究

1、围绕“东北与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和东南地区”几个小组,进行汇报。

2、把小组同学的思考和发现与全班同学交流。

3、把同学们的发现汇总起来,完成书上表格。

四、师小结活动

6.各民族的居住;教学内容:了解各族民居;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的民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的;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程序;

一、导入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56个民族的建筑;

二、分组探究;

1、根据民族民居图,和小组同学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

2、师推荐网站中华民族建筑网;

三、研究分享;

1、竹楼组、碉楼组、蒙

6.各民族的居住

教学内容: 了解各族民居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的民居,从而激发学生热 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的民居。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程序

一、导入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56 个民族的建筑各有特色,仿若群星 落于九州。这些民族建筑是千百年来个民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展现了中华民族儿女的文化涵养和审美情趣。让我们背上行囊,去探 访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吧。

二、分组探究。

1、根据民族民居图,和小组同学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民居进行探 究,了解他的特点,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

2、师推荐网站 中华民族建筑网

三、研究分享

1、竹楼组、碉楼组、蒙古包组、各家土楼组、江南民居组交流课 前搜集的资料,讨论学习。

2、小组汇报、学习

四、搜集其他地区的一些特色建筑,其他时间汇报。共八课时,第七课时 7.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 睦相处。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 感到气愤。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 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春民族娃娃,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新疆好》(维吾尔族)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 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 3. 师: 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亲 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 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2.讨论交流: 《发展中的新疆》

三、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学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课后活动:搜集少数民族为祖国做贡献的事例。

8、民族区域自治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民族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2、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掌握一切从实际出 发,事实求是的基本观点。

3、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了解,理解并热爱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 展的政策。教学难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练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片断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提供的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识读、表 述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2.运用教材中的几幅插图,训练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3.通过畅谈少数民族地区大发展,培养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

二、自学指导:

1、我国 56 个民族主要分布地区及其分布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民族团结?

3、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下载宁洱镇一中民族团结教育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洱镇一中民族团结教育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团结教育 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六2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主题一:鸟瞰民族分布 教学内容:探究活动一: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域及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从而激发学生......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情感:......

    皮拉力一中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皮拉力乡第一中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实 施 方 案 皮拉力乡第一中学 二Ο一二年三月一日 1 皮拉力乡第一中学深入开展民族 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民族团结教育是......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5篇)

    丰都中心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教学内容:伟大的中华民族教学目标 : 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3、了解中国的......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

    四年级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主备人:陈永生 班级: 四年级 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祖国的全称,知道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 了解祖国面积和人口及在世界的位置。......

    五年级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五 年 级 民 族 团 结 教 案教师:曲波 1 五年级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五年级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主题一:鸟瞰民族分布 教学内容:探究活动二: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 教学目标:(1)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