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5 04:1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混合运算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第一篇: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信息窗1:去姥姥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中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节那天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

小红一家又是怎么做的?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放《常回家看看》的歌曲。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一生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买一件上衣和一条88元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条103元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姥姥的一身衣服需要多少钱?)

(3)买两条裤子需要多少钱?

(4)姥姥的上衣比姥姥的裤子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爷的裤子贵多少钱?

(6)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7)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8)一件上衣比两条裤子便宜多少钱?

小组讨论,班内集体订正。.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钱?

1、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

3、谁愿意展示你们的算法?(学生板前展示)

班内交流。

4、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

=215+88

=303(元)

(3)用竖式计算

112

215

+

+ 88

215

303

(4)口算(凑整百、整十)

5、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二)活动二: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三:总结归纳运算顺序并验证。

1、小结:观察算式的特点: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怎么算?(从左往右挨着算:先算前两个数,把得数写下来,用这个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

2、猜一猜:连加和加减混合一般是从左往右挨着做,那连减应该怎样算呢?

3、试一试:690-327-209=

(一生板书)

三、实践运用

发展能力

(一)以自主练习题为题材设计闯关活动。

1、第一关:变魔术。

小红来到姥姥家,跟哥哥小强玩起了变魔术的游戏。看,我有两张魔术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两道题。分组做,每组两道。姥爷说,这两道题,谁做对了,就奖励给谁一张魔术卡片。赶紧做吧。(做完的可以做其他两道)

2、第二关:乘车。

为了奖励同学们,姥爷决定带大家去养鸡场参观。想去吗?看!车站上发生了什么事?你能帮助他们解决吗?(观察,独立解决,交流展示自己的不同算法)

3、第三关:助人为乐。

一位邮递员叔叔也想请我们帮忙。走哪条路近?请帮他算一算。

4、第四关:开连环锁。

嘟嘟嘟,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养鸭场门口了。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开,学生分两组进行比赛,用时少、正确率高的为优胜奖。

5、第五关:参观养鸡场。(第83页第5题)

学生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并解答。

(二)对闯关活动进行小结,教师以评为主。

四、归纳总结

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进行反思,自我评价。

第二篇: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同级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乘除混合运算,学会解答同级两步混合运算。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同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归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同学们做什么呢?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67

问题:1.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15÷3×5= 53-24+38=

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23+6-11 2×8÷4 72÷8÷3

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课件显示)

问题:(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第2题哪错了?(3)第3题哪错了?

(4)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啊?

四、谈谈你的收获

五、课堂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六、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同级运算)

53-24+38 15÷3×5 =29+38 =5×5 =67 =25

第三篇: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一)》教学设计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赵小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环保节水教育。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畅所欲言)

一、旧知铺垫

1、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5×8÷50(32-5)÷9 4+16÷ 5

这三道题帮我们回忆了什么知识?(生回答后小黑板:出示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计算: ×

÷

说出你是怎么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

3、说一说下列各分数的具体含义,找单位“1”画线段图,说数量关系,再列式: ⑴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

⑵我班戴眼镜的同学占。(师:要爱护我们的眼睛)

⑶我国大约有 的城市供水不足。(师:节约水资源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4、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这节课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混合运算)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出示数学书上第56页图。

师:这是我们班上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①气象小组有12 人②摄影小组是气象小组的 ③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

师: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 师:我们要求是什么? 生: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师:题里直接告诉我们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没有)师:那航模小组的人数与谁有直接的关系,把它读出来。生: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的人数,还必须知道到什么?(摄影小组的人数)师:那摄影小组有多少人呢?(不知道)

师: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还必须想办法找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摄影小组的人数除了和航模小组的人数有直接的关系,还和谁有直接的关系?请您把它读出来。

生: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2)引导提问

师: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谁的 ?把谁看着单位“1”?(气象小组的人数),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了这样的1份,就是,表示摄影小组人数的分率。

(师生边说,老师边板书,画出对应的线段图)

师:在这线段图中,您还知道什么信息?(气象小组有12 人)(师板书出来12人)

师:根据线段图,你可以求出摄影小组的人数了吗? 生:12× =4(人)

师:有了摄影小组的人数4人(板书4人),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到航模小组的人数。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谁的 ?把谁看着单位“1”?(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哦,再次把摄影小组的人数看着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了这样的3份,就是,表示航模小组人数的分率。(师生边说,老师边板书,画出对应的线段图)师:您会求航模小组的人数的人数了吗? 生:4× =3(人)

(3)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

师:用手势给大家比比线段图的意思(先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着单位“1”,它的 是摄影小组的人数,再把摄影小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它的 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

师:请你把刚才的两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生: 12× × =4× =3(人)

师:我们先算12× 求到摄影小组的人数4人,再算12× 的积去乘,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分数连乘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师:(问)板书:

3、练习:

师:如果把题中“我们气象小组有12 人”改为“我们航模组有3人”,求气象组有多少人?您会做吗?请您在草稿本上画画线段图,分析出数量关系,先分步解答,再列出综合算式。生板演 3÷ ÷ =3× ÷ =4×3 =12(人)

师:我们先算3÷ 求到摄影小组的人数4人,再用4÷,求出气象小组的人数。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分数连乘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小结:观察综合算式,我们发现分数连乘和分数连除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连乘和连除运算顺序(一样),都是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其实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乘除后加减;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当然如果有简便算法的除外。

(接着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以同时进行约分。注意书写格式。)

4、看书:并齐读结论

(三)巩固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反馈,及时纠正)

1、完成书56页的试一试以及数学书57页练一练的第一题。请8名学生上台板演后集体订正。(强调:运算顺序特别是有括号的)

2、完成书57页的数学应用2——4题。如果时间充足则再完成数学故事的探究。(写出数量关系或画图后再解答)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反馈。师生小结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一)气象

12人

摄影

摄:12× =4(人)

航模

航:4× =3(人)?人

综:12× ×

=4×

=3(人)

答:略

第四篇: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设计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

3、-4两数的代数和,-4+3表示-

4、+3两数的代数和,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 应变成 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设计示例一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第五篇: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王银香

辅备人:张帆、杨凯靖、曾凡慧、徐德丹、龙天锦、杨英跃、杨伟、龙向荣、欧丽。

授课教师:王银香

备课时间:2018年5月14日 授课时间:2018年5月15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

能力目标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并能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难点: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教学过程 :

一、情景引入,复习回忆

1、出示湖北云梦风景图片及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

师: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处美丽的景区(出示图片),这是湖北省的云梦森林公园景色,那里崇山峻岭,风景优美,森林里到处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的草地。

这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表(出示表格),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谁来说?(先请2位学生说,再一起读一遍。)

师:我们把这些信息绘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口头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在本子解答。(反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2、提出问题:

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呢?你会列式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3、引出课题

比较:这些算式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合作探究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师:怎样计算这几个算式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选其中两种进行计算吗?

(1)尝试计算

(2)反馈评讲

反馈:A、说说解题思路先算什么?(指名说,同桌说)

B、观察这三种计算方法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比较归纳得出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C、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3)老师强调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用递等式计算,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例1(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过度语:森林多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好处呢?这云梦公园地处长江中下游,雨水特别充足(下雨动态图)。这么丰富的降水量都转化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的表格)一起读一读:“森林和周边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统计对比”。

师:仔细读这个表格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先让学生解读表格,再引导学生理解表格意思。)

(1)降水后,森林里的雨水储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分别是多少?(7/20、1/

4、2/5)把谁看做单位“1”?

(2)提出问题:

再来看看周边裸露地面的降水量转化情况:地表水11/20、其他2/5,那么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先想一想怎样解答,再做在本子上。

(3)尝试解决

(4)反馈评讲(课件上出示两种方法)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再比较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2+3/10-1/5 1/2+3/10-1/5 1-11/20-2/5 1-(11/20+2/5)=5/10+3/10-1/5 =5/10+3/10-2/10 =20/20-11/20-8/20 =1-(11/20+8/20)=8/10-1/5 =8/10-2/10 =9/20-8/20 =1-19/20 =8/10-2/10 =6/10 =1/20 =1/20 =3/5 =3/5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下载混合运算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混合运算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陕西省平利县城关镇小学殷诗英教学设想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课的开始就运用情境导入新课唤起学 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通过生活......

    混合运算教案

    小数除法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 会计算两步小数混合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 感受数学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

    混合运算教案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2、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

    《混合运算》说课稿

    《混合运算》说课稿 《混合运算》说课稿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式题。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3、培养......

    混合运算说课稿

    《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1、同一运算级别从左到右以依次计算;2、不同运算级别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混合运算说课稿

    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1 一、说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完成教科书第76页例1的教学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说课稿

    《混合运算》说课稿 《混合运算》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的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