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德育
以美育德
以德育人
——浅谈小学音乐课程的德育渗透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为人民大众普遍接受和喜爱。众做周知,音乐课程属于美育领域。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音乐课程的德育作用也引起了我们的重视。音乐课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审美体验,还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完满和良好道德品质养成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音乐艺术具有感化心灵、震撼人心的力量。作为一名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的小学音乐教师,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发挥音乐课的德育功能,挖掘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开发利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将“音乐德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一、把握教学内容——德育元素的闪光点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尊重音乐学科的人文特征,每单元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通过一个人文主题组织起来:歌曲演唱、歌(乐)曲欣赏、音乐活动(实践、律动、歌表演等)、器乐演奏。作为教材执行者,教师要用心去开发教材中的可用因素,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将德育功能点滴渗透到教学中。
1、动情歌唱,用歌声润泽美好心灵
歌唱是孩子们乐于参加的音乐活动,也是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直接手段。童声纯净、清澈而优美,用纯净的童声唱出孩子们心中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教师应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牢牢抓住每一首歌曲所蕴含的德育元素,让歌唱更加深情。
以三年级下册演唱歌曲《小伞花》为例。歌词就非常直观地体现出其中的教育意义。初听范唱,老师引导孩子们把听到的歌曲编成一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生动的讲述把大家带入到情境当中,齐声夸赞:“歌中的小朋友真是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继而,我启发孩子用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来夸一夸这朵美丽可爱的“友谊花”。这样,节奏训练既解决了歌曲的节奏难点,又通过歌声唱美“友谊花”,将一个“雨中送同学”的小学生形象刻画的亲切又真实,树立起孩子心目中的好榜样。
类似这样歌词内容本身就富含德育价值的歌曲很多,诸如:《丰收之歌》教育孩子们热爱劳动、慷慨助人;《热爱地球妈妈》告诫人们要保护环境,为地球的生态平衡做出自己的贡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歌曲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需要我们去细心地发现。
《七色光之歌》这首歌曲曲调活泼欢快,热情歌颂了少年儿童积极向上、心怀梦想的阳光心态。课上,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曲调特点,用双声部的和谐声音表现出这一音乐形象,在演唱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唱准节奏和旋律,还要引导学生用歌唱去表达“成长在阳光下”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2、感悟欣赏,用旋律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学生在课堂上安静地聆听,养成“听”的好习惯,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感受力的提高尤为重要。能认真用心去聆听而不打扰别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德,而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把优美的旋律不仅听到耳朵里,还要“听”到心里,用音乐润泽孩子纯洁的心灵,让他们受到“真、善、美”的洗礼。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第一节音乐课我的教学内容都是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真的是一首伟大的乐曲:歌词的内容振奋人心、弱起小节蕴含的巨大力量、三连音就像吹响的冲锋号角„„这其中的德育价值真是不可估量。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了解国旗和“五颗金星”的含义,紧接着向学生提问:“你在哪些地方或场合见过国旗呢?”“每次伴随着国旗升起的音乐你了解吗?”随后,我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诞生年代和它创作的历史背景。最后,我带领学生模拟参加升旗仪式的场景。我问学生:“我们参加升旗仪式的时候该怎样做?”引导学生用庄严肃穆的仪表和神情去参加升旗仪式并演唱国歌。在教学中,我还从歌词内容、旋律特色上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感召力。通过对比,学生知道了三个层层递进的上行音“起来!起来!起来!”是吹响了民族抗战的前进号角。课堂上,学生们精神振奋、热情饱满,爱国之情被点燃起来。
歌曲的听赏在歌词意义的直观作用下,其中的德育元素较容易被发掘。而在听赏器乐曲的时候,教师要通过对乐曲情绪的充分感知,带领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爱和美好。例如:三年级小朋友在听赏手风琴独奏曲《微笑波尔卡》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用跳跃的舞步、拉手律动、面对面互相打招呼行礼等方式感受A、B两段乐曲的不同旋律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还感受到了友爱、礼貌、交流的快乐,由此带来的美好心境油然而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享受友善。
3、走心表演,用情境催化身心合一
在“音乐活动”模块,教师要根据单元主题组织一些音乐实践活动。这其中,走心的歌表演是情感生成的催化剂,让孩子自然表达、真情流露。
在教学古诗歌曲《游子吟》时,学生唱会歌曲之后,我组织他们开展了一个小型情景剧表演,让孩子通过“吟诵——表演——歌唱”的顺序来进行。课前,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的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成长中最难忘的亲子故事,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全班孩子深情朗诵《游子吟》,接着在昏黄的灯光下,扮演老母亲的孩子一边织补衣服,一边理额边的白发。在全班孩子的深情演唱中,孝老爱亲、感恩明理的教育效果水到渠成。
课堂教学中表演的运用要恰当,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从而脱离了课堂教学的“音乐性”。表演唱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歌曲的演唱中,对歌曲的情感处理、节奏把握有所促进的表演才不失为有效的表演。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用心”,而且要真正的“走心”,让表演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必要手段。
4、演奏训练,用和谐促进团结协作
器乐演奏学习其本身就需要学生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勤学苦练的精神。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学、多练,付出辛勤的劳动,具有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劲头,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艺术修养。
在器乐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让德育目标通过全部教学内容进行渗透。乐器的演奏训练中,教师要从课堂常规的规范做起,让学生听从老师的统一指挥,以培养学生遵守规范、尊敬他人的好习惯。在多声部演奏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学会与同伴合作演绎优美的旋律,培养学生从小具有大局意识。
二、选准教学方法——德育实施的落脚点
在实现音乐德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尝试丰富多样的教学 手段,以生动、活泼、新颖的教学方法不断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
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音乐故事的讲述不仅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作用,还富有德育价值。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将音乐与名人、音乐与历史、音乐家趣闻轶事等讲给学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如:音乐家聂耳的故事、阿炳与《二泉映月》、电影《红星闪闪》与红星歌„„这些人和事都饱含正能量,对孩子美好情操的陶冶和道德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音乐游戏是孩子们乐于参加的实践活动,但是很多老师苦于在游戏中学生不听指挥、随性自由,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其实,除去游戏本身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也很重要。让学生在游戏中乐而有序、动而有致,对于遵守规则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不遵守规则的则在游戏中施以“惩罚”,长此以往,不仅可以让音乐游戏有效开展,还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优化教学形式——德育渗透的生发点
音乐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以往那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打破。教师要大胆尝试新颖时尚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也巧妙抓住德育渗透的契机。
在教学歌曲《跳到我这里来》时,我带领孩子们来到了操场,进行集体舞表演的学习。整节课上,我没有教唱一句,而是把歌曲的两段分别编排成两组不同队形、不同动作的集体舞。学生们在感知队形变换和动作幅度不同的同时,对歌曲结构有了直观的掌握,让学唱变得简单又轻松。
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提高了歌曲学习的效率,对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也是大有益处的。因为队形编排的要求,学生在行进中为了保持队伍的完整流畅,要和前、后、左、右的小伙伴配合得恰到好处,不仅时间节奏要把握好,还不能随心所欲挑选舞伴。在整个舞蹈过程中,学生学会了顾全大局,懂得了互相协作,当队伍行进按照原计划进入指定位置时,学生们都会心地相视而笑,浓浓的友爱之情溢于言表。
四、创新教学拓展——德育效果的升华点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当教学重点得以落实、难点得以突破以后,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延伸活动,或者是歌词创编,或者是综合其他学科的艺术活动等。教学要巧妙设计好这一环节的活动内容,为课堂教学“画龙点睛”。在执教河南民歌《编花篮》时,我通过创设“去河南旅游”的情境,带着孩子们“上南山、采牡丹、唱民歌”。学生饶有兴致地学唱,将河南民歌的风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最后,当学生们和“河南姑娘”一起表演“采牡丹”的热闹场景之后,我启发学生:“同学们,河南有国色天香牡丹花,我们江苏有典雅芬芳的茉莉。我们的家乡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让我们用一首江苏民歌来向河南姑娘发出邀请,希望他们下次也来江苏看一看!”在优美的歌声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介绍家乡美景、美食,向“河南姑娘”“炫耀”自己的老家,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音乐家亨德尔说:“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恨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音乐艺术本身有强大的感染力,教学过程也储藏着巨大的德育功能。让音乐教学给学生美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在他们心灵中埋下道德的种子,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雪蕾.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3):74-75
[2]李秋君.以乐育人润物无声[J].新课程:小学,2013(9):49-4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江苏省邳州市运平路小学
尹静)
第二篇: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来到学校已经半年了,时间转瞬即逝,在这半年的教育教学中,我获得了很多我基本了解了三四年级同学们的性格特点,这也决定了我针对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音乐方式去引导他们,促进孩子们养成教育的发展。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三四年级的学生,对情感还是有些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细心的去引导,而且孩子们自觉性不强,需要老师慢慢的去鼓励他们。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感情教育因素,让他们更好的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教育: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教育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比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钓鱼岛事件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出《嘎子嘎》等一系列的抗日战争歌曲,细心讲解抗战时的真实故事,让学生们勿忘国耻,那时候的小嘎子用武器捍卫祖国,而现在的我们要用知识去武装自己,为祖国的繁荣增添光彩。在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去激情的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做到大胆、大声、大方。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把歌词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大胆、大声、大方的去演唱歌曲,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情感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刚接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些学生唱歌时不太敢唱,歌词全部含在嘴里,不敢发出声音,有的孩子甚至不会DO RE MI,因为不会,所以不唱,为了弥补这一缺失,我每节课都加入了音乐基础知识,不仅教DO RE MI,还教一些音乐基础知识考级的一些知识,使学生们认识更多的音乐符号,积累更多的音乐常识,让他们了解音乐、感受音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很棒”,通过歌谣的训练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型,只有学会了,才能唱的出来,才敢唱。上课时我会让学生大声回答问题,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小组竞赛、男生女生竞赛和个人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这半年下来,学生已经基本做到了敢唱,会唱,大声唱的几点要求。
三、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作用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感情美,来陶冶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要让学生兴中去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节拍、曲式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欣赏,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今年我们还参加了“古诗文经典诵读比赛”,班主任老师积极配合了音乐老师工作,每天中午都让学生出来排练,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舞蹈队和合唱队的孩子们互相学习,等到比赛的时候舞蹈队能唱出合唱队的歌曲,合唱队能跳出舞蹈队的动作,同学们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比赛的现场同学们见识到了其他的表演形式,比如武术、古筝,增强了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四、以鼓励的方式去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对于现在孩子们来说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了,人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了”,这句话对我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体现,比如:四年二班的杨心灵同学从我开始接班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孩子是个很自闭的孩子,上课时同学们都唱歌的时候他基本上是处于不张嘴的状态,后来我仔细的观察了他,发现他的耳朵有点问题,我找他们班主任了解了下情况,说这个孩子有点自闭,所以我上课时就让他周围的孩子去帮助他,小组练习的时候让他们小组多带着他唱歌,期中考试的时候,我说杨心灵,你不比别人差,你的音准没问题,只要你敢唱大声唱,胆子大一点,用老师教你的方法,自信的唱出来老师就给你优等,结果他唱的真的很好。有如:四年四班的王睿涵同学,刚上课时总接话,同学们就七嘴八舌说开了,说的他一无是处,我告诉同学们不要这么说他,每个人都会有闪光点,他可能上课纪律不好,学习不好,但是他可能劳动好,这就是他的闪光点,就他这点,我就应该鼓励他,表扬他,而不是一味的去说他,让他潜意识的就认为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大家给他点掌声,鼓励他一下,王睿涵哭了,从此上我的课他从不说话,很认真的唱歌。这就是鼓励的好处,不轻易否认每一个人,发现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让他们在今后的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五、管乐队风采,坚持就是胜利
今年我很荣幸被分到了管乐队和王佳老师一起管理这只使我们学校骄傲的乐队,现在乐队发展共有70余名队员了,其中有新学员,也有老学员说不想学了的,对于不想学乐器的学生,我会问明原因,细心教导让他们知道学习管乐的重要性,学习乐器可以增强乐感,开发左右脑,使学员更聪明,而且我们学校学习管乐是完全免费的,乐器也是音乐之帆捐助的,学校也给同学们创造了练习乐器的宝贵时间,最重要的是能在里面学会坚持,不会因为一点小小困难而退缩,困难是能克服的,如果现在能战胜困难,那么以后的路会比别人宽,见识的东西会比别人更多。有的学员听完后回归了乐队,可惜的是还有的学员表示家长不让,这让我很遗憾,今年我们还去武警十三支队演出,工人体育馆演出,让他们和明星,和音乐家们同台演出,这大大的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那份自豪,我和同学们说以后这样的机会还会有很多,那么同学们会好好练习吗?所有的孩子们大声说:“会”。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觉得自己很欣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乐器也不是一天能学会的,同学们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慢慢的学会了“坚持”,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六、进行安全教育提示
安全,是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人们都说安全无小事,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所以作为二年三班的副班主任,我在学生放学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走的我会让他小心车辆,注意安全,对于家长接的学生,我必须要见到家长在哪,我才会放孩子走,其他的孩子带回学校,等待家长来接,家长不来不能走。记得有一次下班,我看见513车站那看见三年级的两个孩子在那,我一问他们在等家长,于是我就领着他们回到了学校来等家长,外面车多行人多,并不安全。今年我还参加了管乐队了管理工作,在孩子们放学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注意安全,注意行人车辆。小学生对于安全的意识并不强,虽然每天就那短短的几句话,但是我每天都坚持的说下去,总会有人注意到安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的。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会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的坚持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趣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热爱音乐的有为新一代。
第三篇:音乐德育案例
音乐德育案例
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到: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因此,音乐绝不仅是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音乐来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其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
一、在合唱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歌曲是音乐教育中最普遍、最有渗透力和最有影响的艺术。如《我们多么幸福》、《中国自豪》、《东方绿洲》等有些歌曲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而这些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去挖掘、发现和理解,然后教授给学生,给学生唱什么样的歌曲,关系到塑造什么样的心灵的问题。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工作者为少年儿童谱写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诗一般的歌词深深地震撼着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伴随着他们健康成长。
合唱教学不仅教会学生如何用声音艺术去表现美,还通过歌曲认识了人生,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保卫黄河》这首歌合唱曲,就是从介绍作者创作时代背景入手,然后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表现主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并将感情溶入到作品的演唱中,引起共鸣,提高了演唱的效果。
在合唱教学实践中,要有重点地选择旋律优美的作品,使学生在旋律的欣赏中,体会、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无穷力量,使心灵得以净化,感情不断升华,从中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在欣赏《牧歌》时,那优美抒情、宽广悠长、悠扬飘逸的旋律,把学生带入了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在指导学生进行合唱训练时,严格要求学生声部分配中统一,在音量上做到力度均衡,准确演唱自己的声部,达到协调、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在集中训练时,要求做到动作迅速,守时守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掉拍,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强化了学生组织纪律性。
二、在器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它以自己独特的音波来穿透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五彩缤纷的感情波涛。如在教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时,教师通过讲述刘天华在演奏会上精彩的二胡表演,引得外国人赞不绝口的小故事,启发学生热爱和珍视我国民族音乐艺术遗产,并要努力继承和发扬光大。在分析乐曲时,启发学生从激情而富有动感的旋律中,附点节奏的不断运用和二胡顿弓、连弓的不断变化中,想象出人们那种热情奔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体会到人们追求光明的迫切心情和强烈愿望,以及对生活及前途的乐观自信,使学生懂得少年儿童就像初升的太阳朝气勃勃,应该从小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迷恋。当然需要学生有顽强的学习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仅靠一点点聪明
才智想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刻苦训练中锻炼意志,形成了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是科学文化的传递者,是学生的示范者,是心理卫生的工作者。作为教师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主动调整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统一,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
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小学音乐中的德育渗透
一 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
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二 寓德育于音乐课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
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三 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
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四篇:音乐德育论文-德育
音乐德育论文
音乐是一门感情艺术,音乐教育因此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感情教育。因为音乐因此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的感情美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动,所以音乐传授教养在德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当今小学生普遍喜欢音乐课,经由进程音乐传授教养,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革命理想、高尚情操和良康复品质,教育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德育。
一、把握课堂主阵地,进行德育教育。
在音乐传授教养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贯穿于音乐传授教养的各个环节,从歌曲的学习到乐理知识、视唱、律动、节奏训练、欣赏传授教养、器乐学习等等,随时都可进现出德育的火花,因此,咱们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教育。
现行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版面新鲜鲜活,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标,属显性教材,如《咱们多么幸福》《咱们从小讲礼貌》《每当走过老师窗前》《咱们的田野》……咱们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感悟总结出其思想精髓。还有些教材其思想性、教育性不是十分明显,如《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等,属隐性教材,这些教材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
2、巧设教法,创设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结合资料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的音乐名祖传记、名人与音乐的趣闻故事、作品等用故事情势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说,都会在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我在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先让学生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年夜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最终献出了幼小生命的悲壮故事。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这样学生在学唱中既能够有激情地进行演唱,也便于歌词的记忆。对于低年级儿童可结合教材进行律动表演、做游戏,恰当运用奥尔夫传授教养法,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品质教育,单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当本年夜力开展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各地普遍开设了课外兴趣小组、特长培训平不同形式的音乐课外活动,它也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康复途径。音乐课外活动包括合唱训练、舞蹈训练和器乐训练三年夜类,也是培养学生协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磨练意志,培养吃苦刻苦精神的最佳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学习之前首先要制订出严明的学习纪律,建立良康复的课堂常规,做康复学生的思想发开事情。因为该项活动需要一段周期方能见成效,所以要教育学生不克不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图新鲜,要学习解放军战士纪律严明,一切行动人指挥的良康复风格,制订阶段学习目标,养成刻苦学习、始终如一的精神,在合唱传授教养中,特别要求自我和集体的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因为合唱讲究的是整体艺术效果,而不是突出某个人的声音或某一部分,因此,队员要建立全局观念,要有整体意识,应把自己的歌声作为整体音响组成因素,注意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旋律、节奏、音准、速度、力度等的统一、和谐、均衡和饱满的和声效果。
三、在比赛评比中进行德育教育
为了创造良康复的校园艺术氛围,咱们学校要求每天课前预备时间“班班有歌声,年夜家开口唱”;每周一节班会时间进行节目表演,形式不限,要有记录;重年夜节日学校组织节目汇演,每学期举行一次合唱比赛,并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分组织的合唱、合奏、舞蹈比赛,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才艺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外出活动时,告诫学生要注意言谈举止,维护学校形象,在比赛中要发扬风格,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而培养学生团联互助的精神。每当捧上奖牌的时刻,学生们欢呼雀跃,尽情地品味着成功的愉悦,那种集体主义荣誉感更是溢于言表。经由进程这些活动,年夜年夜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团联互助、奋发图强的精神。
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在音乐传授教养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咱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挖掘并加以引导,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第五篇:小学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来到学校已经半年了,时间转瞬即逝,在这半年的教育教学中,我获得了很多我基本了解了三四年级同学们的性格特点,这也决定了我针对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音乐方式去引导他们,促进孩子们养成教育的发展。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三四年级的学生,对情感还是有些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细心的去引导,而且孩子们自觉性不强,需要老师慢慢的去鼓励他们。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感情教育因素,让他们更好的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教育: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教育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比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钓鱼岛事件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出《嘎子嘎》等一系列的抗日战争歌曲,细心讲解抗战时的真实故事,让学生们勿忘国耻,那时候的小嘎子用武器捍卫祖国,而现在的我们要用知识去武装自己,为祖国的繁荣增添光彩。在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去激情的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做到大胆、大声、大方。
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很棒”,通过歌谣的训练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型,只有学会了,才能唱的出来,才敢唱。上课时我会让学生大声回答问题,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小组竞赛、男生女生竞赛和个人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这半年下来,学生已经基本做到了敢唱,会唱,大声唱的几点要求。
三、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作用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感情美,来陶冶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要让学生兴中去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节拍、曲式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欣赏,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今年我们还参加了“古诗文经典诵读比赛”,班主任老师积极配合了音乐老师工作,每天中午都让学生出来排练,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舞蹈队和合唱队的孩子们互相学习,等到比赛的时候舞蹈队能唱出合唱队的歌曲,合唱队能跳出舞蹈队的动作,同学们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比赛的现场同学们见识到了其他的表演形式,比如武术、古筝,增强了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四、以鼓励的方式去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对于现在孩子们来说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了,人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了”,这句话对我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体现,比如:四年二班的杨心灵同学从我开始接班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孩子是个很自闭的孩子,上课时同学们都唱歌的时候他基本上是处于不张嘴的状态,后来我仔细的观察了他,发现他的耳朵有点问题,我找他们班主任了解了下情况,说这个孩子有点自闭,所以我上课时就让他周围的孩子去帮助他,小组练习的时候让他们小组多带着他唱歌,期中考试的时候,我说杨心灵,你不比别人差,你的音准没问题,只要你敢唱大声唱,胆子大一点,用老师教你的方法,自信的唱出来老师就给你优等,结果他唱的真的很好。有如:四年四班的王睿涵同学,刚上课时总接话,同学们就七嘴八舌说开了,说的他一无是处,我告诉同学们不要这么说他,每个人都会有闪光点,他可能上课纪律不好,学习不好,但是他可能劳动好,这就是他的闪光点,就他这点,我就应该鼓励他,表扬他,而不是一味的去说他,让他潜意识的就认为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大家给他点掌声,鼓励他一下,王睿涵哭了,从此上我的课他从不说话,很认真的唱歌。这就是鼓励的好处,不轻易否认每一个人,发现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让他们在今后的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五、管乐队风采,坚持就是胜利 今年我很荣幸被分到了管乐队和王佳老师一起管理这只使我们学校骄傲的乐队,现在乐队发展共有70余名队员了,其中有新学员,也有老学员说不想学了的,对于不想学乐器的学生,我会问明原因,细心教导让他们知道学习管乐的重要性,学习乐器可以增强乐感,开发左右脑,使学员更聪明,而且我们学校学习管乐是完全免费的,乐器也是音乐之帆捐助的,学校也给同学们创造了练习乐器的宝贵时间,最重要的是能在里面学会坚持,不会因为一点小小困难而退缩,困难是能克服的,如果现在能战胜困难,那么以后的路会比别人宽,见识的东西会比别人更多。有的学员听完后回归了乐队,可惜的是还有的学员表示家长不让,这让我很遗憾,今年我们还去武警十三支队演出,工人体育馆演出,让他们和明星,和音乐家们同台演出,这大大的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那份自豪,我和同学们说以后这样的机会还会有很多,那么同学们会好好练习吗?所有的孩子们大声说:“会”。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觉得自己很欣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乐器也不是一天能学会的,同学们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慢慢的学会了“坚持”,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六、进行安全教育提示
安全,是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人们都说安全无小事,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所以作为二年三班的副班主任,我在学生放学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走的我会让他小心车辆,注意安全,对于家长接的学生,我必须要见到家长在哪,我才会放孩子走,其他篇二:小学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音乐教育更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作为音乐教师,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唱歌曲《上学歌》时,让小朋友们懂得上学不迟到,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三、渗透情感因素,培养高尚情操。
在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
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在音乐欣赏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例如,歌曲《巧巧手》时,向学生讲歌词:“你帮我来我帮你,好像十个好朋友”时,就对小朋友们说,咱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手拉手这样咱们就是一个个的好朋友。让缕缕情丝与美好的歌声一道流进了学生的心田。因此,只有当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中,歌声才真挚动人,才具有生命力。
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
德育工作总结
孤山镇西街小学
李全斌
2012年6月篇三:小学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王亚峰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作为音乐教师,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唱歌曲《上学歌》时,让小朋友们懂得上学不迟到,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三、渗透情感因素,培养高尚情操。
在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在音乐欣赏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例如,歌曲《巧巧手》时,向学生讲歌词:“你帮我来我帮你,好像十个好朋友”时,就对小朋友们说,咱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手拉手这样咱们就是一个个的好朋友。让缕缕情丝与美好的歌声一道流进了学生的心田。因此,只有当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中,歌声才真挚动人,才具有生命力。
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篇四: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喻家小学 杨铖伟
来到学校已经好几个月了,时间转瞬即逝,在这几个月的教育教学中,我获得了很多,我基本了解了三四年级同学们的性格特点,这也决定了我针对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音乐方式去引导他们,促进孩子们养成教育的发展。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三四年级的学生,对情感还是有些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细心的去引导,而且孩子们自觉性不强,需要老师慢慢的去鼓励他们。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感情教育因素,让他们更好的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教育: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教育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比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钓鱼岛事件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出《嘎子嘎》等一系列的抗日战争歌曲,细心讲解抗战时的真实故事,让学生们勿忘国耻,那时候的小嘎子用武器捍卫祖国,而现在的我们要用知识去武装自己,为祖国的繁荣增添光彩。在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去激情的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做到大胆、大声、大方。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把歌词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大胆、大声、大方的去演唱歌曲,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情感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刚接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些学生唱歌时不太敢唱,歌词全部含在嘴里,不敢发出声音,有的孩子甚至不会doremi,因为不会,所以不唱,为了弥补这一缺失,我每节课都加入了音乐基础知识,不仅教doremi,还教一些音乐基础知识考级的一些知识,使学生们认识更多的音乐符号,积累更多的音乐常识,让他们了解音乐、感受音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很棒”,通过歌谣的训练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型,只有学会了,才能唱的出来,才敢唱。上课时我会让学生大声回答问题,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小组竞赛、男生女生竞赛和个人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这半年下来,学生已经基本做到了敢唱,会唱,大声唱的几点要求。
三、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作用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感情美,来陶冶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要让学生兴中去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节拍、曲式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欣赏,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今年我们还参加了“古诗文经典诵读比赛”,班主任老师积极配合了音乐老师工作,每天中午都让学生出来排练,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舞蹈队和合唱队的孩子们互相学习,等到比赛的时候舞蹈队能唱出合唱队的歌曲,合唱队能跳出舞蹈队的动作,同学们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比赛的现场同学们见识到了其他的表演形式,比如武术、古筝,增强了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四、以鼓励的方式去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对于现在孩子们来说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了,人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了”,这句话对我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体现,比如:四年二班的杨心灵同学从我开始接班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孩子是个很自闭的孩子,上课时同学们都唱歌的时候他基本上是处于不张嘴的状态,后来我仔细的观察了他,发现他的耳朵有点问题,我找他们班主任了解了下情况,说这个孩子有点自闭,所以我上课时就让他周围的孩子去帮助他,小组练习的时候让他们小组多带着他唱歌,期中考试的时候,我说杨心灵,你不比别人差,你的音准没问题,只要你敢唱大声唱,胆子大一点,用老师教你的方法,自信的唱出来老师就给你优等,结果他唱的真的很好。有如:四年四班的王睿涵同学,刚上课时总接话,同学们就七嘴八舌说开了,说的他一无是处,我告诉同学们不要这么说他,每个人都会有闪光点,他可能上课纪律不好,学习不好,但是他可能劳动好,这就是他的闪光点,就他这点,我就应该鼓励他,表扬他,而不是一味的去说他,让他潜意识的就认为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大家给他点掌声,鼓励他一下,王睿涵哭了,从此上我的课他从不说话,很认真的唱歌。这就是鼓励的好处,不轻易否认每一个人,发现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让他们在今后的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五、管乐队风采,坚持就是胜利
今年我很荣幸被分到了管乐队和王佳老师一起管理这只使我们学校骄傲的乐队,现在乐队发展共有70余名队员了,其中有新学员,也有老学员说不想学了的,对于不想学乐器的学生,我会问明原因,细心教导让他们知道学习管乐的重要性,学习乐器可以增强乐感,开发左右脑,使学员更聪明,而且我们学校学习管乐是完全免费的,乐器也是音乐之帆捐助的,学校也给同学们创造了练习乐器的宝贵时间,最重要的是能在里面学会坚持,不会因为一点小小困难而退缩,困难是能克服的,如果现在能战胜困难,那么以后的路会比别人宽,见识的东西会比别人更多。有的学员听完后回归了乐队,可惜的是还有的学员表示家长不让,这让我很遗憾,今年我们还去武警十三支队演出,工人体育馆演出,让他们和明星,和音乐家们同台演出,这大大的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那份自豪,我和同学们说以后这样的机会还会有很多,那么同学们会好好练习吗?所有的孩子们大声说:“会”。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觉得自己很欣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乐器也不是一天能学会的,同学们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慢慢的学会了“坚持”,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六、进行安全教育提示
安全,是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人们都说安全无小事,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所以作为二年三班的副班主任,我在学生放学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走的我会让他小心车辆,注意安全,对于家长接的学生,我必须要见到家长在哪,我才会放孩子走,其他的孩子带回学校,等待家长来接,家长不来不能走。记得有一次下班,我看见513车站那看见三年级的两个孩子在那,我一问他们在等家长,于是我就领着他们回到了学校来等家长,外面车多行人多,并不安全。今年我还参加了管乐队了管理工作,在孩子们放学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注意安全,注意行人车辆。小学生对于安全的意识并不强,虽然每天就那短短的几句话,但是我每天都坚持的说下去,总会有人注意到安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的。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会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的坚持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趣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热爱音乐的有为新一代。篇五: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李英新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作为音乐教师,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唱歌曲《上学歌》时,让小朋友们懂得上学不迟到,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三、渗透情感因素,培养高尚情操。
在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因此,在音乐欣赏中,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在音乐欣赏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例如,歌曲《我们的家园》时,向学生讲歌词:“你帮我来我帮你,好像十个好朋友”时,就对小朋友们说,咱们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手拉手这样咱们就是一个个的好朋友。让缕缕情丝与美好的歌声一道流进了学生的心田。因此,只有当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中,歌声才真挚动人,才具有生命力。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 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们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