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报告
经验交流报告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跟大家一起交流教学的心得和体会。在这里我从几个方面说说我的感受和做法,希望大家多提出宝贵意见。
一、多学习,多请教。这一点似乎对所有新教师都有指导意义。语文知识不像其他科知识那样固定,语文知识是非常灵活多变的,而且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丰富改变,所以在教学语文时,有些问题不是我们这些新手想解决就解决的,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不一定周全,我们的知识不一定能涵盖这个知识点,更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办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从哪里来,就要虚心地向老教师请教,多听老教师的课,看老教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好办法。
当然,虚心请教的对象不一定非是老教师不可,请教的对象很广,甚至包括你的学生。现在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词汇不断产生,教师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知道,学生知道的,教师不知道的这很正常。所以新教师切忌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所有的这些与语文这个学科的特点都有关系,所以要想教好语文,新教师必须虚心学习。
第二,认真备课,充分把握学科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把握住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同时,我觉得应该把课程、课堂和考试紧密结合起来。备课时如果想要面面俱到,可能会很累也会浪费时间,学生也掌握不了那么多,所以备课时抓住本节课要讲的重点,在课堂上多指导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把握住重点,不仅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也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能够消化。除了备好教材,我们都知道还要“备”学生。上某一课之前,一定要摸清大部分学生对这一课的认知水平,摸清学生的心理。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和把自己当成学生“设身处地”考虑的方法去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感受学生的心理,然后仔细分析这种认识,把它作为备课和自习任务安排的依据,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学语文要比教语文有乐趣。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就感很重要。在课堂上,可以想一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例子,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只要能够把知识点讲得透彻明了即可,可以列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便于学生记忆,引起学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是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去考虑,合理安排自习作业和假期作业,有时候这一节课不适合做题可以用来阅读,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完成任务而不致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语文来说,只有课堂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讲的知识也非常有限,需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充实自己,这样做不只是可以增加学生的积累,关键是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并以此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另外,能让给学生去做的事尽量让给学生,比如一些默写、作文的批改。有些环节可以放给学生,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狠抓细节。相对于数理化来说,语文更是一项“面子工程”,所以认真规范的书法对于提高语文成绩非常关键。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因此要在平时的书面作业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对书写潦草、态度不端正的同学采取措施以帮助其改正。同时,在平时的练习当中,也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规范,做到条理清晰、步骤完整,不至于在细节上失分。
以上几点是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点经验,仅是一已之见,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加以弥补。谢谢大家!
第二篇:高中语文学习经验交流材料
在这个期中考试中,我的语文附加题得了9.5,只差0.5分就得满10分了。因此,在这里很荣幸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经验。
多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与知识面。我们的附加题中经常出一些名著题。我建议大家多看一些对我们有益的中外名著,不要读浅显的书,这样不仅对附加题有用,对阅读、作文也有帮助。
多看、多背大集结。这次考试中也有很多题是从大集结里选出来的。因此我建议大家多看大集结。因为大集结对我们学习非常有用,并且对积累也很有帮助。我们还要对一些重点的地方加以记忆。这样
我相信,大家的学习能力一定能提升。
利用放假时期祖国的名山大川中走一走,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中走一走,领略祖国的风土人情,同时并在旅游中明白一些知识。这样也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我的经验就这么多,希望大家用一用我的学习方法。最后我祝愿大家学习能力提高。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开辟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报告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报告的题目是“学高为师,身正为法”。
我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6年多的年轻教师工作经验和教学方法还很浅薄。这次交流中我只是把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谈一谈。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不当和错误的地方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给与批评、指正。下面我以两个的方面来谈一谈。
一、班主任工作
我想干个好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责任心。毫无疑问班主任是一班之主,当领导把40来个孩子交到自己的手里,就是对自己的能力的一份肯定,我想有义务,也必须让领导放心。下要对得起孩子。初中阶段时一个人的黄金时期,他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就像白纸一样。我们当老师和家长的要在他们的上面会出最美的图案,不要因为我们工作上的失误而影响孩子的一生。中间要对得起家长。现在的孩子都使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在班级也就占四十分之一左右,有时我们可能认为放弃一个孩子,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孩子的家庭来说确实全部的希望,又是面对家长殷切信任的目光,我就觉得自己的肩上沉甸甸的,丝毫不敢怠慢,生怕因为自己教育不当造成家庭希望的破灭。
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给我的感触很深,也不是在思考,什么样的班级才能算一个好的班级,怎样把一个班才能带好。在送走几个班之后,我慢慢的摸出了一些套路,在带新班时总把自己的工作大体分成两大步。首先,抓住整体形成凝聚力。班主任要想尽一起切办法把所有的学生拢到一起。最简单的就是让班级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为班级尽自己该进的义务,为班级取得成绩而高兴。为自己给班级做出贡献而骄傲。只有这样才能叫做一个集体一个班级。我想要是班级形成一个整体,那么班主任也应该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班主任要融入这个班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发号施令者。我走进学生中的最有效的方就是利用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如“迎春长跑’”,“运动会”,“球类比赛”等,有些老师可能认为我们班不具备实力不用组织练了,练了也取不上名次。在我看来训练得到名次是第二个目的,而最主要的目的是和学生一起活动互相了解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02年在我刚参加工作时,接了初二、五班,没有凝聚力比较散,大部分男生好说好动,我想既然你们爱玩,那么我就和你们一起玩吧!于是我利用课活课一起和他们踢足球、打篮球。在学校组织的足球赛,迎春长跑等活动中我和队员一起训练、分析形式制定训练和比赛计划。慢慢地像李寒、张贵斌这样的淘气学生喜欢上了体育运动,在班级淘气的精力转移了些。几次活动都取得了好成绩很快就拉近了距离,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班级有了凝聚力。而很多同学在初中培养体育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受益非浅。一些同学篮球成了他们的特长,几名同学考上了体育专业,其中申祖龙同学凭借初中时锻炼的长跑能力,从几十名对手中脱颖而出通过了郑州铁路学院的体育测试。所以我认为和学生一起参加训练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其次,班级有了一定地凝聚力后,就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班风可以分为道德风气和学习风气。现在我们一再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材。应该肯定的是德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教育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人之初,性本善’我想没有天生的坏孩子,班级是一名学生带的时间比较长的一个地方,如果这里的风气、环境不好,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品质。我们当班主任的必须想方设法保证班级不能在成为影响孩子的染缸,保证不了那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在班级的道德风气建设中我采取的办法就是;很杀不良风气,打掉带头人。要时刻注意班级的新动向。密切关注身上有不良风气的重点生,当他们已有举动,就把他们的风气消灭在萌芽状态。这项工作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到细心耐心,要达到细心观察耐心教育。上学期我从学生上交给语文老师的日记中,发现班级有的同学在玩一种会‘抽’的游戏。我注意到这个游戏可能非常危险,马上进行了调查,在对玩游戏的同学的了解中我得知这真是个非常危险的游戏对孩子的伤害很大。我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分析讲解了游戏的危害性,让他们认识到危害,从而远离这种游戏。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几乎每天在睡觉之前都想一想当天班级发生的事。哪位同学有变化,哪位同学该找谈话了,谈什么,甚至说什么话都是想好了。这样才能使得工作达到细致入微。
另一方面石学风的建设,其实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当学生们思想单纯,不像一些不良的事物的时候自然就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了,反过来当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也就不会有很多的其他的事了。学习风气的好坏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也是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体现。一个班级没有练好的学习风气,所有学生的成绩肯定会打折,会给升学带来影响。我抓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带动法’一是用优势学科带动其他的学科。因为班主任的优势,我带的班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较好,很多学生也是数学较好,我也从正面引导他们从对‘数学’有兴趣到对‘学习’也有兴趣。二是用‘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充分发挥尖子生‘学习’优势,通过班会课学习方法的交流,一帮一的互助活动让一些不爱学习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气氛。当看到班级很多人都忙于学习,乐于学习的时候他们也会主动的参与过来。另外,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觉得有几点我们在应该做到:
一、注意言行、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一直想怎样的一个班主任才是一个好的班主任,才是一个在学生中能站得住脚的班主任呢?最后我想起了上大学时候校门口的两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真正体会到了它的意义。俗语说正人先正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也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先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我想办主任并不一定要有俊朗的外表,多才多艺的方能,但一定要有一个高尚的人格。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学生一定会了解到班主任是怎样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是否值得学习。当学生认为老师人品有问题时,那我们再好的教育也会毫无进展,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中有良好的形象,有一定的人格魅力那他的教育也会事半功倍。
二、是正视错误,巧妙处理
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大部分时间都与犯错误的学生打交道。那么我认为只有正确的看待学生的错误,才会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初中这个阶段正是一个人犯错误的高发期。我想,首先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有些老师看到某些学生犯了大错,感到很吃惊,‘这个学生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一定要狠狠的处理,他是不是不可救药了所产生这几种想法。其实我觉得孩子犯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是行为习惯、是好奇心,还是本质如此。只有找到原因才能选择巧妙的处理方法。我想在处理问题,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或开到谈心或批评教育。我想只要抓住成因方法得当,问题就会巧妙的处理。
总之,班主任是一个费心费神的工作我们只要做了就努力做好,不然就是费力不讨好!
下面我在简单谈一谈教学工作,如果把教学的教师教一线教师,那么我们一线就是课堂,我们作战得时间就是45分钟,一堂课一个堡垒,我们要一个个的把他拿下。只有抓住课堂,抓住学生才能在成绩上有所突破。我在课堂教学时高标准,严要求。尽自己的能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学生溜号是我常说的一句话是“看黑板” 常做的一个动作是“敲黑板”,达到所有的学生都认真抬头听讲,我才能讲下去。
另外,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有两点我很有心得:一是提问的艺术;提问是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他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最直接的方法。我想提问还有其他的目的,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学习差的同学就是让他们在学生和老师面前表现而建立学习的信心。有些同学学习浮躁,骄傲自满就应该用难的问题难住他们,使他们认清自己的不足。有些问题,在提问时要提问的适合的它的同学。如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可会可不会的问题最适合他们。这需要老师 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问题,才能有最艺术的提问。二是批评与表扬的艺术。教育界有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么我想好成绩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虚荣心,特别是孩子。06届初四有一个孩子王立军给我很深的印象,刚开始是的两次月考都是特差,他学习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可我并没有放弃,在一次上黑板做题时我提问了他一道很简单的商品打折销售的问题,他做对了。就这一点我给了大力的表扬,我说;‘看王立军家开了一个超市对商品打折问题做的就是好,这样的题会做了,将来当个大老板没问题’。在大家的笑声中他的脸红了,但我能感到他的内心还是很高兴的。在这以后他对这样的题型特别感兴趣,还单独问我几道复杂的打折问题。一种题型的会作激发了他学数学的灵感与渴望,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主动了很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达到五、六十分。在最后的中考中他竟然考了72分的及格分数。班级的一个特差率变成及格率给我感触很深,我想这应该就是那次表扬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注意表扬的艺术,每次提问都给一句点评如:‘你的思路很清晰’ ‘方法很巧妙‘等等。特别是补差班的时候,学生基础差,信心不足,当他们有进步,做对题时我大力表扬,即便做错了我也挑对的步骤表扬。他们也在我的表扬声中飞速的进步。这也是我在以后两年中考中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小秘决。相对表扬而言‘批评’我用的较少,‘批评’我给两种人。一是上课听课溜号,搞小动作说话的;二是下课不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对这两种同学绝不手软,每次批评都会让他们刻骨铭记在心。但在批评之后总给他们一点鼓励,让他们既认识自己的不足,有感受到老师对自己还是有希望的,不至于放弃学习。
在短短的几年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有多重。这种责任鞭策着我努力的工作着,“关山初度尘未洗,无需扬鞭自奋蹄”。我愿与各位同仁一道同心同德,为855农场教育的繁荣和发展再立新功。
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报告
宫传立
2009年2月26日
当前数学课改中的一些问题
1、关于课程目标
数学教学目标,以往的数学大纲是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几个方面作出规定,现在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出规定。两者比较来看,课程标准提得比较中性,数学学科的目标可以这样提,其它学科的目标也可以这样提;教学大纲更加注重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具体反映数学在学生发展中所具有的、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作用,因此数学学科的指点性更强,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操作性也更好些。
另外还应注意到,三维目标的科学性值得探讨。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方法也是知识,把方法从知识中独立出来缺乏科学依据。重视过程是对的,但把它与方法并列在一起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有失偏颇。实际上,过程应当指达到数学教育目标的过程,例如,学生掌握双基的过程,数学能力形成的过程,等等。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二是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过程,对教师而言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通过再创造来再现知识的原发现过程,即按照知识的原发展线索,复现知识的探究过程:知识结果的建立和扩展过程;值得研究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的提出过程;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的归纳、概念和证明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的猜想、尝试和形成过程;等等。对学生而言,则要加强对数学概念和原理(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的概括过程。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个别到一般,从片面到全面,其中,类比、联想、特殊化、推广等是主要的逻辑思维方式。所以,数学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通过丰富的、具体典型性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类比、联想、特殊化和推广等思维活动,经历概念的归纳和概括过程。
从思维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过程的核心是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概括过程。因为概括是在思想上将许多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经分离出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概括的过程,就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概括过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也是一个概括过程。学生从认识具体数学事例的感知和表象上升到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主要通过抽象与概括来实现。没有概括,学生就不可能掌握和运用知识;没有概括,学生就不可能形成概念,从而由概念所引申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就不可能被学生掌握;没有概括,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无法形成。因此,概括水平成为衡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高低的等级指标,思维能力通过概括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显现。
另外,作为课程目标,应当有客观的、可以界定的评价标准。由于过程可以因人而异,不同人的过程肯定不同,过程的优劣没有客观标准,是否达标就很难把握。把过程纳入到目标范畴,会造就教学评价中的相对主义,这也是一段时间以来流行“只要经历了过程,形成对知识的体验就可以,落实下来一点什么不重要,学到多少知识不重要”的主要原因。
2、数学课程内容――保持高标准还是降低标准?
一段时间以来,“大众数学”的口号在世界上被广泛宣传,而且被用来指导数学课程改革。因为讲平等,要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学习数学,因此降低数学课程内容难度成为世界改革的潮流。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发现了使数学能被一般大众所接受而简单地降低内容难度,不但没有提高大众的数学水平,反而大众数学水平的整体下降。显然,数学课程不能以人人学会作为设置理念,否则将是没有终点的退却。美国在倡导大中数学后,数学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学生在国际测试中不能令人满意的表现,大众数学水平的整体下降,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担心。全美教师联合会在2000年4月出版的课程标准修订版中,明确提出了“公平需要对所有学生都高要求并提供均等且优良的机会”。所以,大众数学不能以降低标准为代价,公平既表现在(高)标准的一致上,也表现在优良学习机会的一致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学生学习相对高深内容的期待,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重要影响,因为人都有一种不甘示弱、接受挑战的心理倾向。如果认为必须降低内容水平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心理暗示将使我们的下一代畏惧数学(他们会认为:我反正学不了,所以我也不必付出努力),成为低要求的受害者。
值得注意的是,要明确高标准的含义。例如,我们不能认为要求学生理解用“关系”语言表述的函数概念就是高标准。只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经过真正的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要求,才是高标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对数学学习的高标准。例如,不断地让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不仅记住事实和操作步骤,而且要思考并理解其原理;鼓励学生独立解答问题,探索用不同途径解答问题,并愿意坚持不懈地作出努力;出现错误时,要求学生不是改正错误了事,而是要思考出现错误的原因,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启发和鼓励学生使用类比、推广、特殊化等逻辑思考方法,自己尝试得出一些数学结论;经常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等等。
3“螺旋上升”的原则――这个螺旋该多大?
为什么要螺旋式安排数学内容及其学习过程?主要还是考虑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问题,因为“学习从属于发展”。同时,数学概念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得到表征,也为螺旋上升地安排学习内容提供了可能。例如,函数概念,可以直观地用描述性语言表征(初中阶段),还可以用关系语言来表征(大学阶段)。
如果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够,还没有能力认识更多的细节、更本质的内涵,这时要采用螺旋式;如果学生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就不应人为割裂认识的链条,更何况“学习能够促进发展”。教学既要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适应,又要尽最大努力将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发展水平”。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与能力发展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阶段;整个中学阶段以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初中阶段主要是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高中阶段主要是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其中,小学四年级10――11岁是从以具体形象成分为主要形式到以抽象逻辑成分为主要形式的转折点;初中二年级13――14岁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的开始;高中二年级前后16――17岁,思维和智力发展基本成熟。显然,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是考虑螺旋上升安排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以及课堂教学都要考虑年龄特征问题,根据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对学生提出适当的学习要求。不过,另一方面,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学生的发展,迁就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水平,不积极地引导学生发展也是不正确的。正如陈省身先生说的,“学生习惯于算而不习惯于推理。我们不能因为有这个困难而把它去掉。正是有困难,才需要我们去做。”因此,螺旋上升地安排教学内容,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
结合心理学成果和教学实践,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学生已经有了较高的逻辑思维发展水平,以及学生思维活动的连续性等方面考虑,我们认为,中学生有能力在一个相对连贯的系统中学习和掌握中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不需要人为地设置“螺旋”。特别是在中学,不应再在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内再搞小螺旋。例如,平面几何内容不应把“实验”和“论证”分开,搞“通过实验获得一个猜想,逻辑证明请听下回分解”;解析几何也不要分为“必修”(直线和圆)和“选修”(圆锥曲线);统计、概率的内容,从小学到中学搞四、五个循环更是没有必要。
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中,重要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是加强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问题。数学学科的特点是不同分支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时又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代数、几何、统计、概率以及离散数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数学概念可以用多种方式予以表达。建立这种连续性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螺旋上升地认识数学概念的意义之一。例如,比例关系的研究,在比和比例、百分数、比例尺、相似形、线性方程、斜率、统计图表、频率与概率等不同方面都可以得到认识。当我们利用基本的几何概念(如线性关系)来引入比例关系时,学生对比例关系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顺便提一下,加强“联系”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例如,我们可以在一个有意识地将不同分支串联在一起的知识系统中,为学生提供从不同数学环境中看到同一现象的机会;也可以在代数、欧式几何、解析几何、统计、概率等之中提供必要的、需要用多种知识和方法才能解决的综合性问题。
4“模块化”――如何兼顾数学内在的逻辑结构,真的需要“结构创新”吗? 数学课程的模块化是为了适应学分制而诞生的。学分制到底有什么好处,加强选择性是否一定要用学分制来管理,这些都是可以探讨的问题,这里只从模块化与数学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点思考。一个模块有相对固定的学时限制和容量限制。这样,这设定每个模块的内容时,就不能仅仅从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考虑,还要从学时限制考虑。因为这些限制,许多本来应一以贯之的内容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同时,为了拼凑课时,一些关系不大的内容被捏到同一模块中。显然,这样做破坏了数学的逻辑结构。为了有利于数学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数学课程不宜采用模块化方法。
另外,数学课程结构创新的提法必须慎重。陈省身先生曾经谈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以变得很少,就是这些内容,没有什么新的。”中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内容及其逻辑机构都是非常成熟的。结果创新很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关键是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创新,特别是素材的选择和知识发现过程的“再现”。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分科结构和综合结构哪个更好的问题。我们认为,分科结构和综合结构各有利弊,并不存在哪个更好的问题。重要的还是如何加强联系。从当前的教材编写实践看,因为没有充分地体现联系的素材和问题,综合结构因为造成知识链条的断裂(前一章讲代数,下一章安排几何,接着要安排统计),所以弊大于利。应当说,综合结构比分科结构更难组织,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实验、探索。
从内容顺序来看,可以考虑:工具性内容(如常用逻辑性用语、向量、算法等)在前;确定性数学在前,不确定性数学(统计、概率)在后;有限在前,无限(导数、积分)在后;代数(函数)在前,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在后;等等。
5联系实际和数学应用――如何理解?如何把握?
我们的疑问是:数学应用真的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吗?应当如何理解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应用?
陈省身先生说,“很多是教学学得深了才有应用”。联系实际,加强应用,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是否与当前的数学学习内容有直接关系,可以成为理解当前学习内容的基础;二是是否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协调。正因为此,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为“情境”而情境,所设置的学习情境与当前的学习内容没有多少关系,把“数学化”搞成了“去数学化”;二是情境复杂化,造成学生对背景理解的困难,干扰了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为了解决数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在数学内容的组织上,曾经出现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带动数学学习的方法,即给出一个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哪些新知识就引出哪些新知识,这样问题解决好了,新知识也学到手了。这与有人提出的数学课程可以用“经验课程”的方式设置,教材可以“情境化”的提法差不多。实践表明,这样组织数学课程内容,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有用等等,但是难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最终不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因此,在国际上,这样的做法已经。
从
数学实践看,纯粹用数学的形式化逻辑体系组织教材,因为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不一致,对于少部分能主动寻根究底的学生的学习影响不大(他们能主动地问“为什么”,主动探究结论成立的原因),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要求他们根据这种逻辑体系自己发掘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显然有困难,因为学生(甚至有许多教师)不能体会这种逻辑体系中所蕴含的数学思维过程,数学思想方法,常常以简单模仿记忆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容易导致教师照本宣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佛莱登塔尔提出“数学化”、“再创造”的概念。后来,荷兰的佛莱登塔尔研究所根据佛莱登塔尔的基本思想,他们认为,经验是学习的起点,真实的现象是概念形成的源泉。用真实的情境描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收集数据、讨论等活动,从中概括出数学问题,然后再进行数学的运算、推理、论证、解题等“传统的数学活动”,最终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由于一段时期以来,他的数学教育思想在我国倍受推崇,所以这一理论对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有很大影响。有人说,数学的逻辑体系是人为的,数学课程也能以“经验课程”的方式来组织,数学教材、课堂教学都要强调“情境化”,因此提出教材编写、课堂教学都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构建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学习或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解决相应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的熟悉知识”。
显然,这是“走另一个极端”的做法。有两个明显的问题需要考虑:一是知识的系统性如何保证?二是构建的生活情境是否恰当?是否真正能够反映当前知识学习的需要?
我们认为,数学课应当教数学,任何情境、联系实际、学生的探究活动等等,都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标准,因为心理学的研究早就表明,离开知识的掌握,学生的一切发展都将落空。无知者不仅无能而且无情。
6学生负担重――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 我国学生的负担确实非常沉重,他们的时间大部分都被所谓的“主课”占据,没日没夜地做题、做题再做题,为了应试在重复做一些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少意义的题目。投入和产出太不成比例了。
现在的问题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负担沉重?是因为课程繁、难、偏、旧吗?是因为教材内容多吗?是因为我们过度强调基础了吗?我们认为,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熟悉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发展情况的人都知道,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后,我国的数学课程、教材中,繁、难、偏、旧的情况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另外,数学教学中强调基础能够起到减轻负担的作用,因为一旦学生有了良好的基础,并形成了逻辑推理能力,那么他们就有能力自己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实际上,强调基础没有“过分”的问题,只有“不到位”的问题。
学生负担重主要来自教学。具体表现是:
(1)赶进度,3年的内容2年教完,拿出大量的时间进行中考、高考复习;(2)“注入式”教学盛行,大量采取“概念-例题-练习-习题”的教学模式,概念教学一带而过,讲解例题就是归纳题型,然后就让学生进行大运动量的机械重复训练。
(3)强调细枝末节,不注重基本概念;
(4)强调题型训练,注重解题技巧而不注重核心数学思想方法;(5)为了解题方便,擅自增加教学内容; „„
要真正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师水平(主要是教师本身的数学素养、把握学生数学思维规律的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最关键。因此,课程改革与教师培训比较是第二位的。
7改进教学――我们应该做什么?
当前,为了改进数学教学,特别值得强调如下几个方面:(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展示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人类社会长期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的数学概念、方法与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你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它概念的联系,就会发现他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因此,数学内在的和谐自然,也是增强数学课程亲和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努力选取那些与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结论和思想方法发生发展过程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在体现知识归纳概括过程中的数学思想、解决各种问题中数学的力量、数学探究和论证方法的优美精彩之处、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等地方,用适当的方式启发学生的美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不断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提问是创新的开始。以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通过恰时恰点的提出问题,提好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使他们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性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具体的,可以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问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度”。要做到“导而佛牵,强而佛抑,开而佛达”。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之一。
(3)思想性: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概括,引导学生领悟具体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
数学教学中注重思想性,就是要以数及其运算、函数、空间概念、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数学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为贯穿数学教学过程的“灵魂”,体现寻求一般性模式的思想和追求简洁与形式完美的精神等,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本质,体验数学中的理性精神,加强数学形式下的思考和推理训练。具体地,在核心概念的初学之初,利于“先行组织者”,在大背景下阐述它的地位和作用;在具体讨论某一内容之前,先引导学生明确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在小结时,不但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而且要从数学思想的高度进行概括和总结;等等。
(4)联系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逻辑的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而不同内容的联系性、数学思想方法的一致性则是严谨性的关键所在。利于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使不同的数学内容相互沟通,既是使学生建立功能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整体认识水平的需要,特别地,数学中应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经验交流报告
初中物理教学经验交流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让我代表我们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学校能给我这次机会,首先,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很惶恐。学校所有物理教师向大家学习交流,在各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面前谈论教学经为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验,着实有些惭愧。虽然,我在前面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暂时的小进步,但是我知道这样的进步只是暂时的,偶然的,幸运的,他们得益于各位领导和学都得益于近年来逐渐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得益于同学们的刻得益于各位同事的理解与帮助、校的关心和支持、苦努力学习。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只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根据新课向各位领导结合本学校的物理教学实际,程改革下物理教学的要求,和专家老师们汇报一下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共同的进步,学习,和大家一起交流、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到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给学生留好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我不知道在大家心目中什么是“好”的第一印象,我认 为,在刚开始的几节课后,你要给学生留下一个比较鲜明的严爱有加的老师,治学严谨、这是一个知识渊博、初步印象:这样的话,而且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他不但对学生严格要求,在今后相处的日子里大家都会用一种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懈怠。另外,作为一名教师在衣着、言谈上应该得体、大方。让学生
认可你就是一个人类文明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如果你给了,我想不管在以前有多么散学生这样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漫的学生,也应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就算没有大的改善和提高,至少也会在他们的心灵上形成一个非常强,那么,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烈的“触动” 助。
二、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证,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着重要的作用,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1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和老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化,形成平等、互助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参与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
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2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设计思路,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声音”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带乐器,并允许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讲解他对声有特性的理解。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
同学在不看见他的情况下猜出他的B同学站起来说话,A我让念时,同学是谁的?”A他是怎样判断出“我问大家:同学猜出后,B当名字,”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学生很轻松地“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把学习的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明白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
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引导学生亲历探究学习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物理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包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进而转化为自己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性发挥。因此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精神财富,经历物理问感受某些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例如,我在“透镜”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下列问)在生活2)在生活中我们怎么样将课本上的文字放大呢?(1(题:中我们又怎么样将课本上的文字缩小呢?然后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不认识两种透进而回答我提出的两个问题,同的镜子进行试验和探究,镜机器作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而且能够亲历实验过程,认识方法,可以让学生较好的感悟科学精神、培
养科学探究的态度。
四、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物理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预期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主要途径。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层次、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把握物理探究
优化教学环节就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全过程。
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课堂教学设计1在备学生、备目标、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要“还原”到学生的初始状态或原始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对客观题状态,进而激发使学生形成思维上的冲突,事物的感知和实际的物理规律,以便于让他们更加容易接纳新知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切实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 学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的兴趣,随着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但这种兴趣仅仅停留在表面,如若不及时深化,他们的学习热情会很快退去,因此,每节课的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一节课好的开头,等于把全体学生的心带进了课堂。开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课程的导入如果能够生动有趣,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台阶或过渡,讲究知识的铺垫、)由1(兴趣的目的。我觉得新课的导入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2(科学史实导入新课;)由生活3()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由演示实验导5()由小实验导入新课;4(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7()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6(入新课;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去想,认真去实践,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用分别带有方形、三角形、圆形小孔的三张白太阳光线射过这些小孔在地上会留下什么样的并提问:纸发给学生,光斑?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这样回答,跟几何图形一样。然后,让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观察光斑的形状,结果光斑都是圆形的。现象与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从而造成了悬念,学生的想象出现了差异,欲,自始至终带着这个问题主动进行探究学习。、提升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3 实验是引起学生质疑和检验假设是否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破除学生正确的重要途径。“错误前概念对物理知识学习的负面影实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能让学生建立正响”的过程中,是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确的物理概念和了解物理规律,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所以在物理教学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4﹪的试80近年来,物理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察,约有
我特别注因此在教学中,题是对课本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当然了,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然后将它们应用到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运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式。“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只有实际生活和物理计算中。)精选习题,及时批改,及1(所以在这一块,我采用的如下的方法:而且要求同学们在讲题的过程中能够说出这道题考查的哪一时讲解,)分层布置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2(点物理知识;间内多做一些拔高的习题,让所学的课堂知识能够适度的拓展和延伸,为今后高中的学习做好铺垫。对于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让他们在完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堂和课后作业)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和错题集,重视他们在巩固3(就可以了; 课堂知识及复习过程中的作用。5、课堂联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要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
更多地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并最终回归到社会生活中服务于社会。解决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也体验到了自身的这样既巩固内化了已学的知识,简单的生活问题,价值,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学生的视 野,体现课程标准中“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总之,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实施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摸索创新,并虚心向各位专家老师学习,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较快的适做个适应发展的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和能力,应教材以及学生的变化,教育者。再次恳请各位领导和以上是我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经验交流报告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经验交流报告
可久中学:梁玉兰
一、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编好学案,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备课是课堂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在每节课开始前,我们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系统科学地整理安排教学的内容,并提前编好每节课的学案。学案内容中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引导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物理学知识,关注物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
2、妙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我们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比如:要讲解影响电阻大小因素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正确,运用flash物理教学软件,将现有实验器材与多媒体视频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易学易懂,记忆深刻,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接触尽量多的物理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真正“落实”课堂教学效果。一堂设计很好的课如果缺少了落实,是很不完美的一节课,所以我在讲课的同时,我们会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我会及时提醒学生该掌握的内容一定要重点标记出来,该记笔记的也一定要记;二是尽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做题,时间一般10分钟为宜。“当堂达标训练”是对学生整节课学习情况的成果的展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某个重难点知识内容,精选课堂练习题,增强学生的理解。
4.教学方式做到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利用音乐、视频、图片、实验、小游戏等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形式如:小组合作、竞赛积分、动手探究、成果展示、我来当老师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作业设计”环节也体现多样化,有分层作业、自选作业、动手制作、合作作业等,改变
作业的“单调乏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抓好物理知识的复习巩固。
1.指导学生记好课堂笔记。笔记要求简练明白,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笔记的主要内容有:(1)记讲课提纲,解题思路,难于理解的重点及难点以及自己悟出的重要体会。(2)老师解决问题时提出的观点、论据与推导论证过程。精、巧、新的解题方法。(3)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疑难。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或结合点。容易发生错误和混淆的概念。(4)记要点,书上有的不必多记,可在笔记上留下空白,课后补记或对照课本复习。通过记笔记可使学生在听课时思想不易开小差,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持久,加强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另外,记笔记时要手、眼、耳、脑并用,使感觉器官和思维得到综合训练,提高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复习。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给学生做好复习指导,要求做到:(1)及时复习。课后应及时把老师讲的和板书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后翻开笔记,查找漏缺。当天学的知识,要当天复习清,决不能拖拉。(2)要紧紧围绕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律复习。思考它们是怎么形成与推导出来的?能应用到哪些方面?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有无其他说法或证明方法?它与哪些知识有联系?(3)要反复复习。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复习一次。学习一阶段系统总结一遍。期末再重点复习一次。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复习,形成的知识联系就不会消退。(4)复习要有自己的思路。通过一课、一节、一章的复习,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写成小结、列出图表、或者用提纲摘要的方法,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5)复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看书或问人,要先想后看(问)。(6)复习中要适当看点题、做点题。选的题要围绕复习的中心来选。在解题前,要先回忆一下过去做过的有关习题的解题思路,在这基础上再做题。
3.抓好基础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要巩固,尤其是物理定律、物理公式及单位、物理常量要熟记或牢记。具体办法有: 当堂巩固、下节课巩固、下周巩固、下月巩固等。当堂巩固, 就是在物理概念或物理公式讲解后, 让学生朗读或书写, 若有时间则下课前小考默写巩固。下节课巩固, 就是将上节课物理定律
或公式告知学生下节课要小考, 要学生自觉巩固。下周巩固、下月巩固亦如此。
三、做好习题及试卷的讲评。
习题及试卷讲评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始终在不断探索研究。在教学中我们一般把习题归为以下三类:(1)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考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进行分析讲评。(2)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习题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归到一起进行分析。(3)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一般可分为:①对概念、规律理解不透甚至错误;②审题时对题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③错误的思维定势;④模型建立失当;⑤过程分析错误;⑥数学运算错误等类型。
试卷讲评时一般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自查、互评。将考试的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查找自己出错的地方及出错原因,标出仍弄不等的问题。学生相互讨论,“兵教兵”,教师巡回指导,采集反馈学生自查互评的情况。这样,对于一般知识性错误就可得到初步解决。这个环节大约5~8分钟。也可以在考试完毕后接着将答案下发,让学生趁热打铁,进行自查、讨论、反思、改进。
2.总体评价。教师对于本次考试做简单概述,主要是对试题考查目标、难度的评价,学生的得分情况公布(有重点)、值得肯定的试卷和答卷中存在的问题等作一简单介绍,使学生了解本次考试的概况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应该注意的是,这个环节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2分钟左右。坚持表扬肯定为主,点出共性问题,引导到下一个环节。
3.讲评、指导。这个环节重点是根据阅卷后统计、归类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评析,这是讲评课的重点所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应抓住疑点和错点,引导学生领会答题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二是要评出错的原因、评出应注意的问题;三是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讲深讲透,举一反三,多问、多变、多解,培养学生反思、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要注意及时结合、展示学生的答卷(可投影、可传看、可板演、回答),肯定学生一些较好的解题思路。这个环节控制在15分钟左右。讲评形式要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让学生当讲评的“小老师”、让学生互相编写矫正性练习题、让学生写考后反思(最大的进
步和最大的漏洞,采取的措施和努力的目标等)。
4.拓展训练。一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知识,进行变式训练,最后进行拓展性训练。二是矫正个别错误、进行一般性训练。学生和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矫正改错,解决个别问题。三是针对共性问题,设置较有深度的训练题,提高层次、变换角度,进行拓宽性训练。这个过程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及时进行指导、反馈和评价。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
5.个别辅导。由于这种讲评课不是每道题都去详细地讲,因而还可能有少数学生对部分题目没有弄懂,这就需要老师通过个别辅导的形成来解决。个别辅导既可以在试卷讲评完之后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同时还要鼓励这些学生,让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的关爱,树立起考出好成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