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语言故事大西瓜教案设计
中班语言故事大西瓜教案设计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小老鼠的机智和勇敢。
2、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在看望奶奶途中发生的问题,并大胆表述。
3、喜欢听故事,能认真聆听故事。
大西瓜图片
1、谜语游戏,引起导入故事。
“没吃前是绿色、吃的时候是红色,吐出来的是黑色”它是一种水果,小朋友们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最喜欢吃它。
提问:谁来猜一猜?还有一只小动物,它有一个本领就是打洞,它最怕的就是猫。
师:今天王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小老鼠和大西瓜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这只小老鼠和大西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故事讲述至“还有半个留给奶奶吃吧!”
提问:
②??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觉得怎么样?
②发现了一片西瓜地,小老鼠做了什么?
③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为什么不吃呢?
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要留给奶奶吃,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呢?
2)小老鼠吃完了半个西瓜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让自己躲避火辣辣的太阳,他想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呢?猜一猜——出示图片,提问:
小老鼠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呀?
续讲故事至“小老鼠抱起半个西瓜——这可怎么办呢?”
提问:小老鼠又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聪明的小老鼠是用什么办法过小河的呢?
出示图片——
续讲故事至“小老鼠想了想,想了个办法——小家伙,我要吃掉你。”
幼儿大胆猜想帮助小老鼠的办法。
②生了什么事情?小老鼠遇到了谁?
②狡猾的狐狸是怎么说的?小老鼠觉得怎么样?
③要是小老鼠会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幼儿回答完后,提问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原来聪明的小老鼠急中生智,赶紧拿起半个西瓜皮狠狠的朝狐狸砸去,狐狸来不及躲闪,被打了个正着,又一脚踩到了西瓜皮,“啪”的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小老鼠战胜了狐狸,开心极了,又高高兴兴的朝奶奶家走去
3、完整的欣赏故事。
这个故事有趣吗?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听这个故事吧。
提问:你们喜欢这只小老鼠嘛?为什么喜欢它呢?
总结:故事中的小老鼠会把西瓜皮当西瓜帽、西瓜船,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用西瓜皮当武器对付敌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只聪明、勇敢的小老鼠。另外,它去看望奶奶时,而且还把半个西瓜留给奶奶吃,可以看出它很爱它的奶奶,是一只有孝心的小老鼠。所以我们的小朋友也应该像小老鼠一样,做一个有孝心,聪明,勇敢的小朋友。
第二篇:中班语言教案《大西瓜》(故事)
中班语言《大西瓜》(故事)
一、设计意图
本次我们班开设的主题是《炎热的夏天》,而在夏天最经常吃的水果就是西瓜,西瓜是非常解渴的水果,也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到、最常吃到的水果之一。外加本班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属于比较好的,特选取这个故事并借助问题的设置,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并通过活动的开展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老鼠机智、勇敢的角色形象。
2.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演故事,培养幼儿大胆表演的大大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故事 PPT一份、情景表演道具若干、西瓜图片一张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表演游戏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1.引题:教师出示西瓜,请幼儿谈谈西瓜有什么作用。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那平时大西瓜能用来干什么呢?
师:小朋友,你们讲了大西瓜有这么多作用,那等下我们要听的故事中是不是有更多的作用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更。(1)教师边讲故事,边进行启发性提问。小老鼠热得满头大汗,这时它心里会怎么想呢?
小老鼠吃完半个西瓜,它会把西瓜皮用来做什么呢?为什么? 另外的半个西瓜,它又该怎么处理呢?
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河面上什么都没有,小老鼠该怎样过河呢?
在河对岸小老鼠会遇到谁呢?它又该怎么处理呢? 狐狸想吃小老鼠,小老鼠会想什么办法对付狐狸呢?
(2)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故事里的西瓜都变成什么了吗?(变成了西瓜帽、西瓜船和对付狐狸的武器)
让幼儿尝试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3)噢,原来西瓜可以变成那么多东西,那么是谁让西瓜有了这么大的本领呢?(小老鼠)
(4)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老鼠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幼儿回忆故事并进行讲)
教师小结:故事中的小老鼠会把西瓜皮当西瓜帽、西瓜船,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用西瓜皮当武器对付敌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只聪明、勇敢的小老鼠。另外,它去看望奶奶时,而且还把半个西瓜留给奶奶吃,可以看出它很爱它的奶奶,是一只有孝心的小老鼠。
3.引导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动作练习,为情景表演做铺垫。
(1)咦!这么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讲讲吧!(鼓励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讲故事)
(2)教师带着幼儿边讲故事边进行简单的动作练习。(先理解下面词的意思,如小花小草蔫了、小老鼠劈西瓜、吃西瓜、搬西瓜、划过小河、狐狸摔得四脚朝天)鼓励幼儿大声地讲述并大胆的进行动作创编。
(3)教师:小朋友学的真棒,真像个小演员!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表演给伙伴们和爸爸妈妈们看呢?
4.引导幼儿进行情境表演。
(1)了解表演游戏时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场景、道具、演员)(2)看PPT了解故事中有哪些角色。(3)请部分幼儿上台表演故事。
教师介绍演员的位置并提出要求:①轻轻上台;②表演时不能说话,面朝观众,要有表情。③听故事进行表演;④幼儿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开始进行表演。⑤没有上台表演的幼儿,以配音的角色跟着老师讲述故事,并做小评委。
(4)表演结束后,让幼儿点评台上哪位小演员表演出色,什么地方表演得好,指出表演不够出色的小演员,为什么表演得不好,应该怎样表演?(让幼儿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小结点评。)
(5)请第二批幼儿上前表演,其他幼儿跟讲故事。5.活动结束。
谢幕:小演员们表演得真好,现在演出结束,我们一起给观众们
说再见吧!
五、活动反思
1.在活动前的早谈环节引导幼儿认识了一些夏天的水果,也在PPT的前面几张放置了西瓜的一些功能图片,如解渴、雕花、做灯笼等,引起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和形象生动的PPT图片展示,帮助幼儿尽快理解了故事的大致内容。此外,我还通过分段讲述、启发性提问,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并加以表达,既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让幼儿猜一猜,小老鼠过河后你觉得上了河岸的它会遇见什么呢?好些幼儿给出的想法五花八门,有的说是直接到奶奶的家,有的说是遇见大野狼,有的说是遇见恐龙,有的说是遇见老虎,有的说是遇见猴子等等。
3.在让幼儿集体讲述故事的时候,通过教师的起头,幼儿的补充,使幼儿对整个故事的情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我还鼓励幼儿对几个动词进行动作创编,既使幼儿掌握了词的含义,又为情景表演做好了相应的铺垫,通过动静结合的方法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4.在提供头饰给予幼儿进行表演的时候,幼儿的主体性虽然得到充分的体现,幼儿大胆自由地在台上表演,得以提升自信心,增强表现欲。在第一遍表演结束后,让幼儿自己进行点评,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得到锻炼。而活动中最大的不足在于,给予幼儿表演时,提供的道具并不够多,如背靠大树坐下吃西瓜时所需的大树、西瓜,均
未提供给幼儿。孩子们表演结束后,台下的幼儿还很感兴趣的举手想参加表演,但幼儿时间关系的原因,我匆匆的结束了活动。
第三篇:中班语言故事大西瓜教案
中班语言故事《大西瓜》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小老鼠的机智和勇敢。
2、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在看望奶奶途中发生的问题,并大胆 表述。
3、喜欢听故事,能认真聆听故事。
二、活动准备
大西瓜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谜语游戏,引起导入故事。
“没吃前是绿色、吃的时候是红色,吐出来的是黑色 ”它是一种水果,小朋友们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最喜欢吃它。
提问: 谁来猜一猜?(出示西瓜图片)还有一只小动物,它有一个本领就是打洞,它最怕的就是猫。(出示老鼠图片)
师:今天王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小老鼠和大西瓜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这只小老鼠和大西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故事讲述至“还有半个留给奶奶吃吧!”
提问:
② 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觉得怎么样?
②发现了一片西瓜地,小老鼠做了什么?
③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为什么不吃呢?
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要留给奶奶吃,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呢?(是一只有孝心的老鼠)
2)小老鼠吃完了半个西瓜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让自己躲避火辣辣的太阳,他想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呢?猜一猜——出示图片,提问:
小老鼠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呀?(原来小老鼠把西瓜皮当作帽子戴在了头上,哈哈,这下可凉快多了。)
续讲故事至“小老鼠抱起半个西瓜——这可怎么办呢?”
提问:小老鼠又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聪明的小老鼠是用什么办法过小河的呢?(故 事讲至稳稳当当的过了河。)
出示图片——(原来聪明的小老鼠又把西瓜皮做成了一艘西瓜船,然后划着西瓜船稳稳当当的过了河)
(4)续讲故事至“小老鼠想了想,想了个办法——小家伙,我要吃掉你。”
幼儿大胆猜想帮助小老鼠的办法。
② 生了什么事情?小老鼠遇到了谁?
②狡猾的狐狸是怎么说的?小老鼠觉得怎么样?
③ 要是小老鼠会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幼儿回答完后,提问
(小老鼠究竟有没有被狐狸吃掉呢?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只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出示图片狐狸摔跤,幼儿观察图片,发生了什么事?(狐狸摔跤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头冒星星,四脚朝天)原来聪明的小老鼠急中生智,赶紧拿起半个西瓜皮狠狠的朝狐狸砸去,狐狸来不及躲闪,被打了个正着,又一脚踩到了西瓜皮,“啪”的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小老鼠战胜了狐狸,开心极了,又高高兴兴的朝奶奶家走去
3、完整的欣赏故事。
这个故事有趣吗?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听这个故事吧。
提问:你们喜欢这只小老鼠嘛?为什么喜欢它呢?
总结:故事中的小老鼠会把西瓜皮当西瓜帽、西瓜船,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用西瓜皮当武器对付敌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只聪明、勇敢的小老鼠。另外,它去看望奶奶时,而且还把半个西瓜留给奶奶吃,可以看出它很爱它的奶奶,是一只有孝心的小老鼠。所以我们的小朋友也应该像小老鼠一样,做一个有孝心,聪明,勇敢的小朋友。
附故事《大西瓜》
夏天到了,小老鼠要去看望鼠奶奶。走在路上,大太阳火辣辣照着,小老鼠热的满头大汗。经过西瓜地,小老鼠买了一个大西瓜,它大口大口吃完了半个大西瓜,剩下的半个,小老鼠想:我要留给奶奶吃。小老鼠抱起半个西瓜,戴上半个西瓜皮当帽子,觉得凉快多了,又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小老鼠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宽宽的河水挡住了去路,这可怎么办呢?小老鼠想一想,有了一个好主意。它把半个西瓜皮做成一艘西瓜船,稳稳当当地过了河。上岸后,一只狡猾的狐狸出现了:“哈哈,小老鼠,我要吃掉你。”小老鼠赶紧拿起半个西瓜皮朝狐狸狠狠地砸去。狡猾的狐狸来不及躲闪,被打得头昏眼花,头冒星星。又一脚踩在西瓜皮上,“啪”的一声,摔倒在地。小老鼠战胜了狡猾的狐狸,心里开心极了,又高高兴兴地抱着半个西瓜朝奶奶家走去。
第四篇:中班语言:蚂蚁和西瓜
中班语言:蚂蚁和西瓜
中班语言:蚂蚁和西瓜
设计意图:
一块西瓜在蚂蚁看来,多么的庞大,多么的诱人!为了把好吃的西瓜带回家,蚂蚁们集体出动……先把家里装满,再痛快地饱餐一顿,最后还在西瓜上玩滑梯。蚂蚁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也是在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们的象征,蚂蚁和孩子之间总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一群小蚂蚁、一块大西瓜,对比强烈,故事简单而有趣,这也是作者精心的构思所在。孩子们一定会沉浸在这种简单的快乐中,同时,也会被蚂蚁们的勤劳、乐天,聪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感染。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小蚂蚁搬西瓜的不同方法。
2、感知同伴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
活动重点:大胆讲述小蚂蚁搬西瓜的各种不同的方法。
活动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ppt,西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价值分析:以搬西瓜为线索导入故事内容,引发兴趣。
1、夏天真热啊,吃西瓜一定能让我们很凉快,谁能搬的动这么大一筐的西瓜?
2、有几只可爱的小蚂蚁也碰到了和我们一样的情况,一起来瞧瞧发生了什么呢?
二、蚂蚁搬西瓜
★价值分析:理解故事内容,合理想象、大胆讲述帮助小蚂蚁搬西瓜的办法,知道合作力量大。
1、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
1)蚂蚁找到了一块这么大的西瓜心里面怎么样啊?(心情)
2)它们吃饱了那剩下的西瓜怎么办呢?(分享)
3)蚂蚁们成功了吗?这可怎么办呢?(合作)
4)蚂蚁家族都来搬西瓜可惜都没有成功,它们讨论决定只搬走西瓜瓤,把西瓜皮留下,想一想怎么把西瓜瓤取下来?(验证)
5)蚂蚁家族又犯愁了,取来这么多的西瓜瓤怎么搬回去呢?
小结:蚂蚁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搬西瓜,真是人多力量大啊!
三、合作力量大
★价值分析:亲身实践,进一步感知合作的力量大。
1、讨论:你喜欢这些小蚂蚁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都喜欢这群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乐于分享的小蚂蚁。
2、师幼一起搬西瓜。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教案设计
学院:教育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年级:07级 姓名:张瑞 学号:40715041
中班语言——萤火虫找朋友
一,课程一般信息:
1.活动名称:萤火虫找朋友 2.活动对象:中班 3.活动类型:语言
4.教师基本信息:学院:教育学院,专业:学前教育,年级:07级,姓名:张瑞,学号:40715041。
二,设计思路: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内容很好,不仅可以用它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还可以借它启发幼儿去帮助他人。这个活动首先用萤火虫的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讲述故事《萤火虫找朋友》,在幼儿听完故事后让幼儿分角色扮演。演完后,教师提出问题,为幼儿提供发言的机会,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再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编表演。我主要想运用这一故事启示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树立乐于助人的意识,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做到帮助他人。
三,活动目标:
1.幼儿能听懂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2.锻炼幼儿观察图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树立乐于帮助他人的意识。
四,活动准备:
1.投影仪,和故事相配的图片。2.故事中角色的头饰。3.歌曲《找朋友》。
五,活动过程:
1.让小朋友看图片,引出故事。
幻灯片上显示出萤火虫的图片。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 生:是萤火虫。
师:对了,小朋友们真聪明。萤火虫有个了不起的本领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大家仔细地看一看图,从图上能看出来吗?
生:我知道,萤火虫会发光。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对了,萤火虫的尾部到了晚上会发光。今天呢,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萤火虫的故事——萤火虫找朋友。
2.讲述故事。
萤火虫找朋友
在一个夏天的夜晚,萤火虫提着绿色的小灯笼,飞来飞去,找朋友。
萤火虫飞呀飞,飞到灯光下,看见几只小飞蛾,就说:“小飞蛾,你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小飞蛾说:“好吧!待会儿再跟你玩儿,我们要找小妹妹,你帮我们找找,好吗?”萤火虫说:“不,不,我要找朋友。”说完便飞走了。
萤火虫飞呀飞,飞到池塘边,看见了小青蛙,就说:“小青蛙,你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小青蛙说:“好吧!待会儿再跟你玩儿,我要找我的小弟弟,你帮我找找,好吗?” 萤火虫说:“不,不,我要找朋友。”说完便飞走了。
萤火虫飞呀飞,飞到大树下,看见了一只小蚂蚁,就对小蚂蚁说:“小蚂蚁你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吗?”小蚂蚁说:“好吧!待会儿再跟你玩儿,我迷路了,帮我照亮回家的路,好吗?” 萤火虫说:“不,不,我要找朋友。”说完便飞走了。
萤火虫到处找朋友,可是,它一个朋友也找不到。于是,他停在树枝上,伤心地哭了。大树公公听见了,就问萤火虫:“萤火虫,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萤火虫一边哭一边说:“我要找朋友,可是,一个朋友也没找着。”说完,它便对大树公公讲起了事情的前前后后„„
大树公公听后,对萤火虫说:“萤火虫,你不帮助人家,人家当然不会做你的朋友。”萤火虫听后,脸红了。
3.引导幼儿分角色扮演。
师:小朋友们,萤火虫都遇到了那些小动物呢?
生:第一次遇到小飞蛾,第二次遇到小青蛙,最后遇到小蚂蚁。
师:小朋友说的很对,萤火虫第一次遇到了小飞蛾(把小飞蛾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第二次遇到了小青蛙(把小青蛙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最后遇到小蚂蚁(把小蚂蚁的图片贴上去)。
师:下面老师想请几位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哪个小朋友愿意扮演萤火虫?请举手!
幼儿举手。
师:好,xx小朋友。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扮演小飞蛾? 幼儿举手。
师:好,xx小朋友。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扮演小青蛙? 幼儿举手。
师:好,xx小朋友。哪位小朋友愿意扮演小蚂蚁? 幼儿举手。
师:好,xx小朋友。最后一个角色,大树公公,哪位小朋友愿意演?好,xx小朋友。幼儿表演故事。
师:他们演得好不好?给他们拍拍手。
4.提问并让幼儿回答问题,然后进行创编表演。
师:萤火虫最后找到朋友了吗? 生:没有。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飞蛾,你愿意作萤火虫的朋友吗? 生:不愿意。师:为什么呢?
生1:他没有帮小飞蛾找妹妹。生2:他只顾自己找朋友,不管别人。
生:那如果你们是小青蛙和小蚂蚁,你们会不会做萤火虫的朋友呢? 生:不会。
师:也不会?那小朋友们知道萤火虫为什么找不到朋友了吧? 生1:他不帮助别人,没人愿意和他做朋友。生2: 他只想到他自己。
师:萤火虫找不到朋友这么伤心,我们帮帮他好不好? 生:好。
师:那你们说,萤火虫应该怎么做,大家才愿意做他的好朋友呢? 生:去帮助他们。
师:如果你是萤火虫,你遇到小飞蛾的时候,你怎么做,小飞蛾才会愿意做你的好朋友呢?
生:帮她找妹妹。
师:如果你是萤火虫,你遇到小青蛙的时候,你怎么做,小青蛙才会愿意做你的好朋友呢?
生:帮他找弟弟。
师:那如果你是萤火虫,你遇到小蚂蚁的时候,你要怎么做,小蚂蚁才会愿意做你的好朋友呢?
生:帮他照亮回家的路。
师: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我想请几位小朋友把你们刚才说的表演出来,谁愿意? 小朋友表演。
师:他们演得好不好?给他们拍拍手。看来,萤火虫变得愿意帮助别人以后,他就找到了很多好朋友。小朋友们愿不愿意有很多好朋友呢? 生:愿意。
5.活动结束,放歌曲《找朋友》,让幼儿自由活动,自己找朋友。
师:那现在小朋友们就离开座位,自己去找朋友吧!老师放歌曲《找朋友》。小朋友们自由活动,找朋友。
七,活动建议:
这里采用图片导出故事,主要是因为我想以色彩鲜艳的图片和图片上萤火虫身上的绿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另外也可以让幼儿对图片进行排序。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提供手偶来让幼儿进行表演,手偶可以是故事中出现的动物,也可以用故事中没有出现的动物来让幼儿创造性地发挥。不仅可以表演其中一段,也可以请小朋友完整的表演故事,甚至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丰富故事。需要注意的是,萤火虫是在晚上活动的,在进行创编故事时不要犯知识性的错误,幼儿想象萤火虫遇到了在白天活动的动物,教师还加以肯定。如果时间允许应让每位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
八,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们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找了几个好朋友。
九,活动评价:
这个故事能很好的启发幼儿树立乐于助人的意识。教师设计的让幼儿表演的这一环节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当然,这其中必然会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
十,板书设计:
在讲完故事后,向幼儿进行提问,根据幼儿的回答,先在黑板上贴上萤火虫的图片,再画出路线图,中间贴上萤火虫遇到的小动物的图片。具体设计如下:
萤火虫的图片
小飞蛾的图片→小青蛙的图片→小蚂蚁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