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
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懂得独唱与合唱的区别。
重点:在于欣赏好《我的祖国》熟记旋律,回简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A B 两段的对比。
难点:学唱歌曲的A 部分,(注意:情绪,力度,速度)课前准备录音机、磁带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三、欣赏歌曲
3、听老师范唱,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讨论:歌曲可以分几部分?
5、两部分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6、第一部分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
7、试着让学生唱一唱,以加以体会。
8、讨论:这首歌曲你听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处理成独唱加合唱,独唱表达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9、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
10、第一部分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四、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根据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分领唱和合唱。)
五、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1)、视唱全曲,(2)、分组演唱
三、新课教学
(1)、默念歌词一遍(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3)、随琴在心里唱一遍。(4)、视谱((5)、学唱歌曲(6)、注意歌曲力度 整体演唱(1)、请学生担任领唱(2)、演唱全曲(3)、升华情感:说说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
(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
第二课
爱心的奉献
老鸟 小鸟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绕口令二部合唱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互相奉献爱心的美好情感。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合唱,从中享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住着许多漂亮的小鸟,因为鸟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成了鸟儿们的王国,鸟儿们每天聚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复习下滑音
三、音程练习:
1、单音程:
2、和声音程:(1)、视唱全曲,(2)、用鸟叫声“啾啾”唱一遍。
四、歌曲练习:
1、瞿希贤简介(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
2、整体听赏。
3、学习第二、三乐句。(小鸟们的歌声)(1)、随琴默唱歌词一遍(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用和谐的声音来演唱)
4、学习第五乐句。(老鸟们的歌声)(1)、随琴在心里唱一遍。(2)、合唱一遍,并加上拍手的动作
5、学习第一、四乐句(老鸟与小鸟的对唱)(1)、学唱第一句(老鸟的声音轻松宽厚,小鸟的声音轻巧圆润)(2)、学唱第四句(饱含深情)
6、学习第六乐句(群鸟欢歌)
7、整体演唱(1)、复听全曲(2)、简释绕口令歌曲:歌词简单重复(3)、演唱全曲(4)、升华情感:说说小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怎样照顾你的?父母年老时,你会怎么做?
(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
(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二部歌曲,并从中感受到了奉献爱心的美好和甜蜜,懂得了用纯洁善良的心灵来汇报社会和家庭。我们的生活将是充满爱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将是充满爱的世界。)
听赏
《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一)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二)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
(四)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复习歌曲《老鸟,小鸟》
2、听赏乐曲《美丽的花儿》、《飞来的花瓣》
3、领会其歌曲与乐曲的思想含义 教学用具: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
3,边听边想: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4,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5,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反馈)
6,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第一段
第三课 西南音韵
猜 调
教学目标: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2、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
3、听赏《猜调》
4、提问:(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生:对唱)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5、学唱歌曲:(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2)、跟伴奏唱歌词(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6、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7、课堂小结。
第四课 丰 收 乐 山乡的彩云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音程的概念。
2、通过教唱《山乡的彩云》培养学生
⑴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⑵正确的理解歌曲内容,恰当的表达歌曲的能力。
⑶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揭示其思想性、艺术性,艺术的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欢快活泼的节奏速度。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初听歌曲,感受艺术性。
出示问题复听作品、边听边思考:
(1)山乡的景色是怎样的?
(2)山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对‘‘千朵万朵落山窝’’有什么认识
(4)能不能想象出一幅改革开放之后的山乡巨变图?
2、揭示主题。
㈠、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指出衬词不读
㈡、讨论问题。
二、习唱歌曲:
㈠、分句听唱并分句赏析;反馈、矫正。
㈡、整体习唱与指导:
思考与讨论:
①:思考与练习之一。
②:衬词在歌曲中的表情作用。
③、为了把歌曲那活泼、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出来,哪些地方唱
强些?哪些地方唱轻些?
三、出示目标,并艺术的处理歌曲:
1、颁布目标。
2、艺术处理。
①独唱。
②领唱、齐唱、一唱众和。
栗子大丰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栗子大丰收》,体验农村人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
(2)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能听辨出主题2两次邀请安走势的直走乐器,并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名字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山乡晨曲
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学生交流观后感。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三、山乡的歌
1、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3、参与表现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这部分在演唱时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感情,总结出用抒情、激动地情绪和明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四、庆祝丰收过度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1、听赏《丰收锣鼓》
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A、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B、仔细聆听主题2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一遍: 唢呐 二胡 笙第二遍:二胡 笛子 扬琴 C、讨论归纳师: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资助评价。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栗子大丰收》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
第五课 音乐家贝多芬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
2、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
3、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2、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问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3 6 1)
三、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调式、速度、力度。(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第六课 京 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 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l)、说一说
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京剧的伴奏乐器
l)、说一说
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
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
2)、听一听
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3、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
生:(先评价大家说的,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3、京剧的表演形式
欣赏与分辨
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请你说说这出戏中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工夫?
生: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铁梅应该是花旦,奶奶是老旦的角色。其中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三、唱京剧《龙里格龙》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
2)、分旦角、生角唱词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5.自主设计表演
l)、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带上脸谱表演。
2)、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3)、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五、结束
播放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3、聆听《京调》,表演《说唱脸谱》,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学重难点 了解京剧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京剧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5.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二、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1.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情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作唱段内容简介。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唱会一句再唱下一句。一句一句学唱。
第一句:从开始到“不登门”。
第二句:从“虽说是”至“还要亲”
第三句:从“爹爹和奶奶”至“猜出几分”。第四句:从“他们和”到“红亮的心”。
演唱时指导学生用假嗓唱,音量不要大。分句演唱时,教师适当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拖腔处要提醒学生仔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味的关键。
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地跟唱。
三、课后小结
第七课 海峡两岸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感受中国民间音乐特有的风格,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南方山区茶园的迷人风光和人们劳动时的愉快场面,并了解茶的生长区域和茶乡的风俗民情。
2、通过模仿、律动等实践活动,学会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乐曲《采茶灯》,感受乐曲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
2、学跳简单的采茶舞蹈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民俗风情导入
教师从藏族舞蹈中献哈达奉酥油茶的动作引导学生思考美味的酥油茶的原料——茶叶的由来,启发学生进行简短讨论,为欣赏《采茶灯》做铺垫。
二、欣赏《采茶灯》
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2、展开讨论
用语言描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或用形体语言表现采茶姑娘挑担上山、下山、背茶篓的动作体态。
3、复听乐曲
观看茶乡的风光片,感受乐曲段落情绪的变化,想象各部分所表现的内容。
三、创设情景、综合表演
在律动的基础上随着《采茶灯》乐曲,相互合作,根据乐曲情绪综合表演。
四、拓展:欣赏茶艺表演
播放一段茶艺表演的录象或教师亲自进行茶艺表演,让学生品尝新沏的茶,师生共同讨论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六、跟着乐曲,“担”着茶筐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连贯的有感情的演唱《愿祖国花好月圆》,体验歌中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说愿望 师:我们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台湾回归,台湾同胞也时刻盼望着回到母亲的身边,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愿望?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二、朗读歌词
师:在这花好月圆的夜晚,让我们来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吧!(课件:《花好月圆》音乐)
1、师配乐朗诵歌词第二段。
2、请全体同学配乐朗诵歌词第一段,体验情感。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大陆小朋友 第二段:台湾小朋友
三、学唱歌曲
1、听琴哼曲
师:刚才我们有感情的朗诵了歌词,现在请同学们用声音来表现心中盼望回归的情感。
2、听琴唱谱
分男女生接龙演唱。
3、依谱唱词
师:同学们还能用什么不同方式来演唱歌曲呢?
4、合作演唱
分男女声对唱,一领众合,一部分哼唱、一部分演唱歌曲等。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将这美好的歌声录下来,寄给台湾的小朋友,大家共同期盼台湾早日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吧!
将师生演唱的歌曲录音。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台湾的民歌,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大陆和台湾血脉相连,那份感情是深深的台湾海峡割不断的!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我们祝愿祖国早日统一,愿祖国花好月圆!
第八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2、能够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的参与表演。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大家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他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
2、请你们告诉我这幕童话剧的名字和他的作者,今天我们栏目就是要请大家为这幕戏进行后期制作,首先,请你们完整地看一下这部影片,并结合你们学过的课文,想象这幕童话剧大致可以分为几段?
(课件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片)
二、体验探索
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
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
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
4、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
第一段 寒夜卖火柴
《悲歌》 第二段 五次点火柴
《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 第三段 冻死在街头
《梦幻曲》或《悲歌》 分组上台展示
三、综合表演
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
2、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
四、总结全课
第九课 邮递马车
教学目标:
1、欣赏、学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2、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和节奏稳定的特点,体验马车奔驰向前及赶马车邮递员愉快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级。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导入:
请学生帮老师来寄信,由此引出课题《邮递马车》,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
二、模唱练习:
2/4
0 05 |35 36 |56 5ⅰ|5ⅰ 54|24 2
|| 第一次跟师模唱要求唱出改变正常节拍的重音,唱准旋律的自由模进。即指导学生掌握和表现好歌曲所采用的音乐要素。
第二次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
三、歌曲教学:
(一)听听说说: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然后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听听动动: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三)听听唱唱:
1、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
4、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
1、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
2、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3、指导学生分两组,一组选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表现马蹄声响,并随音乐按节奏敲击伴奏,一组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
(1)5 - | 5 - | 5 - | 5 - | „„
WU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二、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单簧管演奏)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第一段: 单簧管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单簧管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5、讲解弱起。(B部分)
6、跟琴试唱歌词。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第二篇:湘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周雄华 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抒情、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2、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3、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猜调》、《太阳出来喜洋洋》、《欢乐颂》、《采茶灯》、《铃儿响叮当》
2、欣赏乐曲《我的祖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土耳其进行曲》、《邮递马车》、《雪橇》
教学措施: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创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单独辅导
2、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愤。
目 次
课 题 周 次 节 次 我的祖国 1 2 爱心的奉献 2 2 西南音韵 3-4 4 丰收乐 5 2 音乐家贝多芬 6 2 京调 7 2 海峡两岸 8-9 4 卖火柴的小姑娘 10 1 马车和雪橇 10-11 2 新年音乐会 11-12 2 选唱选听 12-13 3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懂得独唱与合唱的区别。
重点:在于欣赏好《我的祖国》熟记旋律,回简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A B 两段的对比。
难点:学唱歌曲的A 部分,(注意:情绪,力度,速度)课前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三、欣赏歌曲
3、听老师范唱,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讨论:歌曲可以分几部分?
5、两部分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6、第一部分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
7、试着让学生唱一唱,以加以体会。
8、讨论:这首歌曲你听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处理成独唱加合唱,独唱表达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9、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
10、第一部分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四、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根据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分领唱和合唱。)
五、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板 书 设 计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第一部分: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部分:赞美祖国的强大 自豪 课 后 小 结
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1)、视唱全曲,(2)、分组演唱
三、新课教学(1)、默念歌词一遍(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3)、随琴在心里唱一遍。(4)、视谱((5)、学唱歌曲(6)、注意歌曲力度 整体演唱
(1)、请学生担任领唱(2)、演唱全曲
(3)、升华情感:说说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
老鸟、小鸟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绕口令二部合唱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互相奉献爱心的美好情感。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合唱,从中享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住着许多漂亮的小鸟,因为鸟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成了鸟儿们的王国,鸟儿们每天聚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复习下滑音
三、音程练习:
1、单音程:
2、和声音程:(1)、视唱全曲,(2)、用鸟叫声“啾啾”唱一遍。
四、歌曲练习:
1、瞿希贤简介(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
2、整体听赏。
3、学习第二、三乐句。(小鸟们的歌声)(1)、随琴默唱歌词一遍
(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用和谐的声音来演唱)
4、学习第五乐句。(老鸟们的歌声)(1)、随琴在心里唱一遍。(2)、合唱一遍,并加上拍手的动作
5、学习第一、四乐句(老鸟与小鸟的对唱)
(1)、学唱第一句(老鸟的声音轻松宽厚,小鸟的声音轻巧圆润)(2)、学唱第四句(饱含深情)
6、学习第六乐句(群鸟欢歌)
7、整体演唱(1)、复听全曲
(2)、简释绕口令歌曲:歌词简单重复(3)、演唱全曲
(4)、升华情感:说说小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怎样照顾你的?父母年老时,你会怎么做?
(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二部歌曲,并从中感受到了奉献爱心的美好和甜蜜,懂得了用纯洁善良的心灵来汇报社会和家庭。我们的生活将是充满爱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将是充满爱的世界。)听赏 《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一)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二)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
(四)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教学重难点:
1、复习歌曲《老鸟,小鸟》
2、听赏乐曲《美丽的花儿》、《飞来的花瓣》
3、领会其歌曲与乐曲的思想含义 教学用具: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
3,边听边想: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4,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5,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反馈)
6,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第一段
猜 调 教学目标: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2、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
3、听赏《猜调》
4、提问:
(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生:对唱)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5、学唱歌曲:
(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2)、跟伴奏唱歌词(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6、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7、课堂小结。
山乡的彩云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音程的概念。2、通过教唱《山乡的彩云》培养学生
⑴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⑵正确的理解歌曲内容,恰当的表达歌曲的能力。
⑶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揭示其思想性、艺术性,艺术的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欢快活泼的节奏速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初听歌曲,感受艺术性。
出示问题复听作品、边听边思考:
(1)山乡的景色是怎样的?
(2)山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对„„千朵万朵落山窝‟‟有什么认识
(4)能不能想象出一幅改革开放之后的山乡巨变图?
2、揭示主题。
㈠、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指出衬词不读
㈡、讨论问题。
二、习唱歌曲:
㈠、分句听唱并分句赏析;反馈、矫正。
㈡、整体习唱与指导:
思考与讨论:
①:思考与练习之一。
②:衬词在歌曲中的表情作用。
③、为了把歌曲那活泼、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出来,哪些地方唱强些?
哪些地方唱轻些?
三、出示目标,并艺术的处理歌曲:
1、颁布目标。
2、艺术处理。
①独唱。
②领唱、齐唱、一唱众和。
板书设计:
山乡的彩云
──改革后的山乡巨变
──典型的节奏型
──衬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栗子大丰收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栗子大丰收》,体验农村人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
(2)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能听辨出主题2两次邀请安走势的直走乐器,并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名字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交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山乡晨曲
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学生交流观后感。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三、山乡的歌
1、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3、参与表现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这部分在演唱时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感情,总结出用抒情、激动地情绪和明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四、庆祝丰收过度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1、听赏《丰收锣鼓》
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A、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B、仔细聆听主题2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一遍: 唢呐 二胡 笙第二遍:二胡 笛子 扬琴 C、讨论归纳师: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资助评价。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栗子大丰收》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音乐家贝多芬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2、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土拨鼠》
2、欣赏贝多芬的部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问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3 6 1)
三、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调式、速度、力度。(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第六课 京调 课时:2—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 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l)、说一说
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京剧的伴奏乐器 l)、说一说
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
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
2)、听一听
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3、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生:(先评价大家说的,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3、京剧的表演形式
欣赏与分辨 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请你说说这出戏中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工夫?
生: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铁梅应该是花旦,奶奶是老旦的角色。其中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三、唱京剧《龙里格龙》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
2)、分旦角、生角唱词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5.自主设计表演
l)、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带上脸谱表演。
2)、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3)、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五、结束
播放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第六课 京调 课时:2—2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3、聆听《京调》,表演《说唱脸谱》,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学重难点 了解京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京剧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
5.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二、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1.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情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作唱段内容简介。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唱会一句再唱下一句。一句一句学唱。第一句:从开始到“不登门”。第二句:从“虽说是”至“还要亲” 第三句:从“爹爹和奶奶”至“猜出几分”。第四句:从“他们和”到“红亮的心”。
演唱时指导学生用假嗓唱,音量不要大。分句演唱时,教师适当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拖腔处要提醒学生仔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味的关键。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地跟唱。
三、课后小结
第七课 海峡两岸 课时:2—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感受中国民间音乐特有的风格,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南方山区茶园的迷人风光和人们劳动时的愉快场面,并了解茶的生长区域和茶乡的风俗民情。
2、通过模仿、律动等实践活动,学会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教学重、难点
1、欣赏乐曲《采茶灯》,感受乐曲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
2、学跳简单的采茶舞蹈
教学过程
一、民俗风情导入
教师从藏族舞蹈中献哈达奉酥油茶的动作引导学生思考美味的酥油茶的原料——茶叶的由来,启发学生进行简短讨论,为欣赏《采茶灯》做铺垫。
二、欣赏《采茶灯》
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2、展开讨论
用语言描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或用形体语言表现采茶姑娘挑担上山、下山、背茶篓的动作体态。
3、复听乐曲
观看茶乡的风光片,感受乐曲段落情绪的变化,想象各部分所表现的内容。
三、创设情景、综合表演
在律动的基础上随着《采茶灯》乐曲,相互合作,根据乐曲情绪综合表演。
四、拓展:欣赏茶艺表演
播放一段茶艺表演的录象或教师亲自进行茶艺表演,让学生品尝新沏的茶,师生共同讨论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六、跟着乐曲,“担”着茶筐走出教室
第七课 海峡两岸 课题:愿祖国花好月圆 课时:2—2 教学目标:
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连贯的有感情的演唱《愿祖国花好月圆》,体验歌中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说愿望 师:我们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台湾回归,台湾同胞也时刻盼望着回到母亲的身边,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愿望?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二、朗读歌词
师:在这花好月圆的夜晚,让我们来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吧!(课件:《花好月圆》音乐)
1、师配乐朗诵歌词第二段。
2、请全体同学配乐朗诵歌词第一段,体验情感。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大陆小朋友 第二段:台湾小朋友
三、学唱歌曲
1、听琴哼曲
师:刚才我们有感情的朗诵了歌词,现在请同学们用声音来表现心中盼望回归的情感。
2、听琴唱谱 分男女生接龙演唱。
3、依谱唱词
师:同学们还能用什么不同方式来演唱歌曲呢?
4、合作演唱
分男女声对唱,一领众合,一部分哼唱、一部分演唱歌曲等。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将这美好的歌声录下来,寄给台湾的小朋友,大家共同期盼台湾早日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吧!将师生演唱的歌曲录音。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台湾的民歌,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大陆和台湾血脉相连,那份感情是深深的台湾海峡割不断的!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我们祝愿祖国早日统一,愿祖国花好月圆!
第八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时:1—1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2、能够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的参与表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大家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他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
2、请你们告诉我这幕童话剧的名字和他的作者,今天我们栏目就是要请大家为这幕戏进行后期制作,首先,请你们完整地看一下这部影片,并结合你们学过的课文,想象这幕童话剧大致可以分为几段?
(课件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片)
二、体验探索
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
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
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
4、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
第一段 寒夜卖火柴 《悲歌》
第二段 五次点火柴 《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 第三段 冻死在街头 《梦幻曲》或《悲歌》 分组上台展示
三、综合表演
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
2、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
四、总结全课
第九课 邮递马车 课题:邮递马车 课时:2—1 教学目标:
1、欣赏、学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和节奏稳定的特点,体验马车奔驰向前及赶马车邮递员愉快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级。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导入:
请学生帮老师来寄信,由此引出课题《邮递马车》,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
二、模唱练习:
2/
05 |35 36 |56 5ⅰ|5ⅰ 54|24 2 || 第一次跟师模唱要求唱出改变正常节拍的重音,唱准旋律的自由模进。即指导学生掌握和表现好歌曲所采用的音乐要素。
第二次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
三、歌曲教学:
(一)听听说说: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然后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听听动动: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三)听听唱唱:
1、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
4、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
1、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
2、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3、指导学生分两组,一组选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表现马蹄声响,并随音乐按节奏敲击伴奏,一组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第九课 邮递马车 课时:2—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2/4
(1)5 - | 5 - | 5 - | 5 - | ……
WU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二、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单簧管演奏)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第一段: 单簧管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单簧管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5、讲解弱起。(B部分)
6、跟琴试唱歌词。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第三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七彩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迎宾曲》
2.唱:《唱着跳着走近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能用朝气蓬勃的歌声表现热情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家乡、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 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 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乐曲所具有的中华民族音乐特点,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教学重点
1. 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休止处的修饰处理。2.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现代感。■教学过程
一、以乐激情
1.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教师播放《迎宾曲》,请学生们在热情欢快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 请学生说说对《迎宾曲》的初步感受。3. 教师介绍歌曲表现的主题及时代背景。
(1)教师出示《迎宾曲》曲谱,请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并从歌词中分析判断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何时、何事、何地。
(2)观看影片《客从何来》片段,教师简介一年一度的“广交会”。4.视唱教材中《迎宾曲》的旋律片段。
5. 请学生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感受《迎宾曲》中与之相似的旋律,并用铅笔在书上的乐谱中做记号。
6. 请学生说一说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目的何在?
7. 教师小结:歌曲吸收了广东音乐的音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中外朋友在广州交易会上欢聚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同时,广东音乐素材的使用起到了传播民族文化、宣传家乡等方面的作用。
二、以歌传情
1.请学生再欣赏一首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说说情绪、内容等。2.学唱歌曲
(1)节奏练习: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请学生读读、拍拍,注意连线的读法。
2/4 ×
×× | ×
—
||
2/4 ×.
× | ××
×× ||
2/4 ××
× | ×
—
||
2/4 ×× 0 | 0×
×× ||(2)合唱练习:先请高、低两声部的同学分别找出自己声部中有连线和休止符的乐句唱一唱、合一合,最后再连贯、完整地唱出合唱部分。
(3)歌曲接龙演唱: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唱合唱部分。
教师领唱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在曲谱中有颜色的地方加入什么样的伴奏合适?(如拍手、声势、打击乐器、做动作等都可以)
分别请学生尝试在演唱中加入伴奏,听听、看看谁创作的效果好。(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唱熟第一部分歌曲)
选择较好的伴奏方式,完整地演唱歌曲。(4)歌曲处理
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试着将以学过的断音记号、连音记号标注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唱一唱,说说感觉如何。
有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会友
以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为蓝本进行歌词的改编,歌唱、赞美自己的家乡并以歌声热情地欢迎八方宾客的到来。
四、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丝绸之路》
《中国花鼓》 2.动: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教学目标
1.在《丝绸之路》、《中国花鼓》的欣赏中,初步感受中华民族音乐的风格及其魅力,知道“民族性即世界性”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通过创编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使学生在载歌载舞中体验动人的旋律,交流情感、加深友谊。■教学重点
通过对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欣赏《中国花鼓》、《丝绸之路》 1.欣赏《中国花鼓》
(1)简介弗里茨·克莱斯勒
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1875-1962),美籍奥地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生于维也纳,四岁学习小提琴,七岁首次公开演出,同年考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十岁时因成绩优异得金质奖章。十二岁毕业后进巴黎音乐学院深造。1887年赢得小提琴演奏大奖,曾脱离音乐生活五年,后在莫斯科举行音乐会。1901年在伦敦作初次演出,1904年伦敦爱乐协会授于他贝多芬金质奖。1915-1924年移居美国,广泛演出,声誉日隆。二十世纪初多次在世界各地作旅行演奏。
(2)唱一唱《中国花鼓》的主题旋律,并感受其中国音乐特点。
(3)初听乐曲,根据教材提示的旋律变化,感受乐曲的活泼、热烈的气氛。(4)听一听,连一连
(5)复听,引导学生说说乐曲的演奏形式、主奏乐器、伴奏乐器。教师小结:
这是具有东方风格的小品曲。作者克莱斯勒对中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旅行时,曾欣赏过当地中国移民表演的“华埠音乐”。克莱斯勒有感于中国艺人的演奏,于是选用了花鼓的前奏创作本曲。一般西洋作曲家在用东方旋律作曲时,总是采用速度徐缓的曲调,亦即东方风格舞曲的“咚、嚓、咚、嚓”的平板。而这首曲子则突破“徐缓平板”的模式,而采用了急速、华丽的细腻旋律,以及快速的节奏,既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又描绘了中国民俗中迎神大会上热闹、喧嚣的欢乐气氛。克莱斯勒曾
在1923年访问中国,并在上海等大城市举行了个人演奏会,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这首《中国花鼓》。
2.欣赏《丝绸之路》
(1)激 情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 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 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2)初听,采用电视片段“配乐”的方式进行欣赏。
(3)请学生说说乐曲的情绪、表现的内容、是哪个国家的音乐风格、由何种乐器演奏。(4)了解作曲家及音乐创作背景(5)复听
二、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1.复习歌曲
2.分小组创编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总结,选出优秀的动作组合。
三、小结本课,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奏:竖笛 《茉莉花》
2.动:采集与分享: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并能与同学一起合奏。
2.通过“采集与分享”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并且能在信息交流中了解一些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知识。■教学重点
1.“高音孔”的开闭。
2.四个音连奏要均匀、流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 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3.《茉莉花》(师生齐唱)
三、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 1.分声部学唱旋律 2.学习吹奏
(1)做“无声”的手指练习,提示学生的同步性、协调性。
(2)试一试,吹一吹。找出学习有困难的地方。学生讨论
(3)重点难点解决
“高音孔”的开闭,用左手拇指开闭。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四音连奏”的练习。找出乐曲中四音连奏的节奏、小节,进行反复练习。(4)分声部学习吹奏。
让学生轮流演奏第一、第二声部; 做重奏练习;
合奏。要求每一声部的学生做到节奏整齐,配合默契,音量均衡,音色、音准和谐统一。
四、采集与分享: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1.教师讲故事《三大男高音声援北京申奥》;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华民族音乐轰动维也纳金色大厅。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情况。3.分析判断指出“音乐桥”中相应的图片。
五、总结本课,师生再见!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 《手拉手,地球村》 听:《送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手拉手,地球村》来表达小朋友们对保护地球的强烈愿望。2.学生能意识到地球环境的危机,并在听赏活动中能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地球的美”,从而喜爱地球,愿意保护地球。
3.在充满深情的《送别》旋律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
(1)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2)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教学过程
一.地球的灾难——欣赏影片《后天》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庄,但是这个村庄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有可能即将毁灭,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片断。1.看
放映电影《后天》有关于地球上各种气候如龙卷风、洪水、冰川等气象给地球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害这一片断。2.谈
谈看完《后天》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话题转移到地球的灾难。3.想
师:地球为什么会遭到这些灾害呢? 观看有关于地球环境遭受破坏的录像片。
二、保护地球——演唱歌曲《手拉手,保护地球》
师: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不忍心看到自己温馨的家乡遭到灾害,甚至毁灭,面对这些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难道我们等待这些灾害的到来吗?不,保护地球是我们神圣的使命,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来保护地球吧!1.说出我们的愿望——歌词教学 说:
激发学生说出自己保护地球的想法。编:
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保护地球的想法说成第一部分
歌词。念:
以Rap的形式,师生合作念歌词(老师念括号里的部分)
3/4 ×0 ×0 × ∣×.× × ×
× ∣ ×
×
×
| 生:弯 弯
腰 丨捡.回 一个
希 | 望 师:(真
棒)| ×0 ×0 × ∣×.× × ×
× ∣ ×
×
×
| 生:手
拉
手 丨捡.出 一个
太 丨 阳
(你真 棒)|
× × × ×0 | ×0 ×.×
× | ×
×
× |
希 望 的 太
| 阳
就是
我 | 们
(真
棒)|
绿 色 的 长
| 河
就是
我 | 们
(真
棒)| ××× ××| ×0 × × × |×.× ×× |×
××
×|| 我们把 地球| 村,打 扮 得 |漂
漂
亮 |亮!(你真 棒)|| 2.歌唱我们的愿望—— 二声部学习听
CAI播放全曲
师:你能听出这是一首几个声部的歌曲吗? 奏
CAI播放两个声部的部分,请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打击乐器和节奏给二声部伴奏。唱——第一声部
随CAI唱第一声部旋律.师:请同学们跟着唱一唱,是否觉得声音太单薄,就像保护地球的小朋友力量不够,不够团结。
编——二声部旋律
师:地球村是我们共同的家乡,让我们用歌声唱出保护地球的决心,好吗?怎样让歌声更雄厚有力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起来创编“第二声部”好吗? a.CAI出示作曲秘诀
两声部的节奏,大体上要求一致。
两声部的旋律一般以协和的三、四、五度音程为主。结束时,一般要找到有终止感觉的音。b.师生合作作曲
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每两组同学创编一乐句进行比赛。老师到各组分别指导创编四、五度和相同度数的音,学生创编括号里的音。第一组 3/4 5 6 5 | 43 2 6 | 77
655 1 3 | 2|(67 1-)|(21 7)6 |(55)655(6 1)| 7| 4 3 2 6 | 77 655 23 | 1 ||(3)2 1-)|| c.成果展示
将优秀的作品输入电脑,说一说成功之处。唱——第二声部
a.跟琴分组视唱。
b.全班同学在二声部音乐里找到自己的声部视唱。
c.用la跟琴演唱两声部,要求声音的高位置的演唱及声部的协调。3.实现我们的愿望——歌唱全曲 倾听全曲
师: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群小朋友对保护地球的热情。哼唱全曲
跟CAI唱全曲。学唱全曲
师:你觉得最难唱的是哪一句?
注意指导学生八分休止、切分节奏、一拍附点节奏的演唱。演唱全曲用饱满的热情,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欣赏——《送别》 1.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2.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初听《送别》,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朗诵《送别》的歌词,体会诗此与音乐内容表达的情感。复听,轻声跟唱
四.心中美丽的地球村——课外拓展
师:小朋友们,地球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相信,在同学们的保护下,我们的地球村会装扮得更加美丽,请你们将你们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画下来好吗? 课后,请同学们将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用画笔画下来,且说出各自所画的地球村美在哪里。
第二单元
丝竹流韵
第1课时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准备:PPT、CD教学内容:
听:《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动:露一手——认识“江南丝竹”中的演奏乐器
教材分析:《欢乐歌》:江南八大曲之一,旋律明快流畅,起伏多姿,表达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紫竹调》:“紫竹调”是沪剧曲牌之一,由江南山歌、小调,经过长时间演化而逐步形成的,与江南丝竹的风格极为接近。
《卜算子.咏梅》:这是一首由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旋律中融入了昆曲的元素,全曲舒展激昂,既有江南音乐的甜美、婉约的风格,又不失迎风奥霜的刚劲气势。
《小巷风韵》:歌曲以苏州评弹的曲调为基础,并插以短小具有苏州评弹典型特点的间奏,从而赋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勾勒出江南古城粉墙黛瓦、垂柳轻舟的秀美画卷。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知识。感受民间戏曲与歌曲的完美结合,初步了解昆曲和苏州评弹这两种地方曲艺,激发学生对家乡江南悠久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感受“江南丝竹”:
1.欣赏《紫竹调》欣赏乐曲,说出乐曲的情绪风格、主要演奏乐器。揭示曲名,简介“紫竹调”2.介绍“江南丝竹”: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以及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主要乐器有笛、箫、笙、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3.师:下面我们来欣赏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欢乐歌》。欣赏《欢乐歌》,留心听以上几种乐器的音色。4.完成P31/露一手 三.欣赏、拓展“昆曲”、“评弹”
1.师:江南的地方戏曲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生回答(黄梅戏、越剧、昆曲等)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昆曲。
2.简介昆曲: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是一种融诗、歌、舞、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3.听赏昆曲《牡丹亭》选段【皂罗袍】4.欣赏《卜算子.咏梅》
4.简介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弹词的总称,产生于苏州,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5.听赏苏州评弹《笑中缘》6.欣赏《小巷风韵》 四.课堂总结:
第二单元 丝竹流韵第2课时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准备:PPT、CD教学内容:
唱:《水乡歌儿多》教学目标: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了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导入:1.播放《欢乐歌》(片段)请学生说出乐曲的名字、类别。说出乐曲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巩固对民族乐器的认识。三.学唱体验:
1.复习四年级时学唱的《忆江南》,说出歌曲的名字师:在你的印象中,江南是什么样的?回忆语文课文《水乡歌》,想一想:水乡(湾)多(船)多,(歌)多。师:今天我们来学唱歌曲《水乡歌儿多》2.听范唱,说出此时水乡孩子们的心情怎样?在歌词中,找到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3.学唱歌曲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反复听唱,指导有困难的乐句。完整演唱歌曲,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的形象。四.课堂总结:师:水乡是美丽的,水乡孩子是幸福的。课后找一找歌颂水乡的音乐作品。
第二单元 丝竹流韵 第3课时
教学准备:PPT、CD教学内容:
听:《外婆桥》、《姑苏风光》拓展:吴文化
教材分析:《姑苏风光》(大九连环.码头调):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的一段,整套《大九连环》是用5首江南流行的时调联结而成的民歌套曲,歌唱了江南名胜苏州一年12个月的美妙景致和风情民俗。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具有民谣风格的歌曲《外婆桥》,感受水乡孩子眼中家乡的变化,心中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2.通过欣赏《姑苏风光》,感受苏州方言的独特腔韵,品位吴越音乐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外婆桥》:1.全班齐唱《水乡歌儿多》,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孩子的细腻、羞涩的性格。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水乡孩子还有什么样的特点?2.欣赏《外婆桥》,学生跟音乐轻唱,然后回答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水乡孩子活泼可爱的个性,以及去外婆家的迫切心情。3.跟音乐轻唱歌曲 三.欣赏《姑苏风光》 1.简介歌曲:2.初听歌曲,留心歌词的读音。说说歌曲赞美了什么?3.复听歌曲,轻声哼唱。四.拓展了解——吴文化1.跟音乐轻声演唱《姑苏风光》,说出曲名2.师:苏州是江南有名的古城,古代时称为“姑苏”,苏州一带地区称为“吴”,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这一带的传统文化——吴文化3.简介吴文化:物质层面——有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美轮美奂的丝绸——苏锦,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文化层面——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4.在音乐声中,将图片与文字对应(写在作业纸上)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歌曲《外婆桥》,感受到水乡孩子对家乡的热爱。欣赏了歌曲《姑苏风光》,感受了苏州方言独特的魅力。下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再现北方民歌的特色与豪情
2、通过学唱《对花》和《唱得幸福落满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快情绪,并试着通过南、北方小调的对比,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
3、在欣赏《跑旱船》《山村来了售货员》、《革命将士出征歌》《兰花花》、《掏洋芋》的过程中,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同时,学会用秧歌步和着歌曲的节奏,参与“跑旱船”的表演,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展示庆典的场面 能熟练地用竖笛演奏几个变化音,通过三声部的简单合奏强化同学间相互配合的意思,达到声部间的和谐统一,气息、力度的一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节日里群众跑旱船的录象,了解跑旱船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起源及相关的知识。(2)初听《跑旱船》感受情绪(3)分解动作:秧歌步
(4)请学生跟着音乐跳一跳,再次感受情绪
(5)启发学生关注歌曲中滑音,任意延长音以及衬词的运用(6)再听全曲,请学生谈谈“哪些因素决定了歌曲的独特风格”
(7)结合“露一手”活动,模拟欢庆的场面:请学生两个人一组,分别扮演一个角色。跟着音乐走秧歌步(请部分同学模拟锣鼓和群众的喝彩,增加欢庆的气氛)
二、学唱歌曲《对花》
1、先回忆以前学过的一首《对花》,想想它的演唱形式(对答)
2、听新歌《对花》,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特点,3、练习:比一比南方北方小调的风格,用连线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再听歌曲,注意歌曲中的几个装饰音及下滑音的地方,以及符点,分别唱一唱。
4、跟琴分句学唱歌曲
5、跟琴完整唱歌曲
6、跟录音唱
7、分各种演唱形式唱
8、根据季节的变化创编新的歌词,并唱一唱,体会情绪
三、总结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再现北方民歌的特色与豪情
2、通过学唱《对花》和《唱得幸福落满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快情绪,并试着通过南、北方小调的对比,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
3、在欣赏《跑旱船》《山村来了售货员》、《革命将士出征歌》《兰花花》、《掏洋芋》的过程中,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同时,学会用秧歌步和着歌曲的节奏,参与“跑旱船”的表演,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展示庆典的场面 能熟练地用竖笛演奏几个变化音,通过三声部的简单合奏强化同学间相互配合的意思,达到声部间的和谐统一,气息、力度的一致。
一、教学过程
(一)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1、导入:出示民族器乐唢呐的图片,介绍唢呐的构造及吹奏姿势。
2、感受唢呐的音色:听唢呐的声音(选取一小段)
3、初听乐曲,启发学生凭借“标题”描述乐曲表现的情景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4再听乐曲,在每个“标题“出现的地方加上代表性的动作5分组开展模拟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购货山民的角色,用动作、表情再现山村售货员的形象
6、综合表演
二、学唱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
1、初听歌曲,谈谈自己的感受及歌曲的情绪
2、有感情到地朗读歌词
3、运用图片或VCD,展示满山坡丰收的场景,感受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4、跟琴分句学唱歌曲
5、注意切分音的唱法和后倚音的唱法
6、教师范唱“同音变尾“的乐句,请学生找找特点,并唱一唱
7、完整地跟琴演唱
8、跟录音演唱
三、总结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再现北方民歌的特色与豪情
2、通过学唱《对花》和《唱得幸福落满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快情绪,并试着通过南、北方小调的对比,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
3、在欣赏《跑旱船》《山村来了售货员》、《革命将士出征歌》《兰花花》、《掏洋芋》的过程中,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同时,学会用秧歌步和着歌曲的节奏,参与“跑旱船”的表演,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展示庆典的场面
能熟练地用竖笛演奏几个变化音,通过三声部的简单合奏强化同学间相互配合的意思,达到声部间的和谐统一,气息、力度的一致。
一、欣赏《兰花花》独唱版
(一)女声独唱版《兰花花》
1、介绍歌曲背景:陕北民歌《兰花花》以甜美流畅、开阔悠扬的信天游曲调咏厂唱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蓝花花。塑造了蓝花花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形象
2、初听《蓝花花》感受情绪是怎样的?说说你对蓝花花这个形象的印象
3、说明:“蓝格英英采”形容蓝得发亮耀眼
4、再次听全曲,更深切地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二、欣赏《蓝花花》钢琴独奏版
1、初听对比:女生独唱和钢琴独奏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在表现同一题材时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再听:主题旋律共变奏了几次?歌词没有了,但你听出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结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欣赏《掏洋芋》 初听歌曲:歌曲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情景?速度是什么样的?
2、再听:风格是什么样的?念白的声音要注意什么?
3、跟着音乐进行念唱合练,并模拟掏洋芋动作边唱边表演,体验念唱合作的乐趣,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四、小结
第四单元 滔滔多瑙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瑞士山歌、孤独的木羊人唱:幽静的山谷 教学的重点、难点:唱准弱起节拍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
3、听:瑞士山歌——在瑞士山区,牧人们常常用号角或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递各种信息。久而九之,他们竟发展出一种十分有趣而又令人惊叹的真假声交替的约德尔法。要求:让学生跟着音乐轻声模唱。这种唱法的特点是:演唱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了奇特的效果。再听:孤独的牧羊人——叙述了一个人牧羊人与老山羊、小山羊的对话,曲调生动活泼。歌曲的第一部分节奏紧凑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要求:说说歌曲中有哪些角色?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句? 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
4、学唱《幽静的山谷》听范唱,歌曲中平稳的旋律使你感受到什么?歌曲中起伏较大的旋律表现出什么?再听,学生可哼唱旋律,再唱歌谱轻声学唱歌词,注意一音多字的演唱,听唱结合唱准歌曲 分组巩固歌曲的演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爱尔兰风笛唱:我和小提琴动:采集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八三拍的韵律感,唱准弱起节拍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
3、听:爱尔兰风笛——是一种民族乐器的名称。是凯尔特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尔兰风笛的皮囊的另一端连着一根细管,这根细管是像笛子一样有出气孔的,双手通过控制那根细管上的气孔改变音高。要求: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相关文
化,再听赏曲例音响,交流听赏的感受,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再补充听赏其他用爱尔兰风笛演奏的作品。
4、学唱:《我和小提琴》听范唱,感受歌曲运用附点节奏带来的情绪变化。再听,学生哼唱旋律,再唱谱学唱歌词,分段练唱,注意唱准弱起节拍分三组进行表演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戏虐曲,水上音乐唱:土拨鼠 教学的重点、难点唱准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听;戏谑曲——选自巴赫《管弦乐组曲》第二首第七曲。巴赫一生的作品浩如烟海,他本人比较喜欢这首《戏谑曲》。初听,要求学生说出主奏乐器的名称。再听乐曲,要求学生说出弦乐器在哪一音区演奏,乐曲采用了怎样的速度。水上音乐——又称《水乐》《船乐》,是一部管弦乐组曲,据说是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为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演奏的,故有“水上音乐”的美名。要求:学生在老师提示下听赏乐曲,对不同的片段,作出不同的情绪反应,然后再交流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可跟着音乐踏步,感受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4、学唱:《土拨鼠》听:学生一面熟悉歌曲,一面跟着音乐拍一拍。再听,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并说说共分几句学生唱谱,师生接龙演唱歌曲旋律。看谱,结合听觉印象,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分组练唱。加上力度记号,如何来表现歌曲,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选择。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评价。
第五单元
南国风情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步步高》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的1.在欣赏、唱歌、律动、吹奏、创造等教学活动中,接触朝鲜、日本、孟加拉等亚洲国家具有的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扩大音乐文化视野从音乐中领略亚洲各地的人文风情。2.在鉴赏亚洲音乐的地域与风格特征时有一定的识别能力。3.能流畅地演唱歌曲《军迷团结一家亲》,熟悉本节课所介绍的歌,乐曲的主题,能唱、奏其中的部分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1.体验亚洲各地音乐的不同风格。2.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乐曲的主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课堂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游戏:听赏竞答。多媒体展示游戏内容,听赏音乐,参考风景图片竞答国家名称、音乐名称、风景名称。
竞答方法:1.说出国家名称得一颗星,风景名称得一颗星,音乐名称得两颗星,说出一种与这个国家相关的人文风情得一颗星。2.在音乐播放结束之后即可抢答。3.教师将清楚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活动中仔细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及时捕获具有亮点的教学资源信息,及时点评、总结。
三、欣赏与表现
1.欣赏女生独唱——《步步高》
⑴欣赏演奏的《步步高》,说出演奏乐器和所属国家的名称。
⑵欣赏女生独唱——《步步高》,教师启发学生尽情想象音乐所描述的情景。⑶学生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景,教师点评并小结。
⑷听老师演唱《步步高》的歌谱,学生将歌中所用的唱名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写出来 ⑸用课堂乐器将所写音列吹奏出来,揭示其调式音节为特有的“都节调式”。
⑹跟琴视唱另外一首用都节调式写成的民谣。2.学唱歌——《军民团结一家亲》
⑴学生听赏歌曲并思考、回答问题:听辨这首歌曲的节拍,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用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关系。
⑵简介歌曲。找出歌曲中模仿锣鼓声音的衬词,并在凳子上按节奏敲击,使歌曲更添生活的情趣,表现渔民劳动的快乐和乐观的精神。⑶出示《军民团结一家亲》乐谱,学唱歌曲。
⑷歌曲常常用朝鲜最富有代表性的乐器——伽耶琴与长鼓作伴奏(出示伽耶琴与长鼓的图片),学生自己选择音源,用长短不同的节奏,模仿伽耶琴与长鼓为歌曲伴奏。⑸分组运用歌唱、吹奏、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表现《军民团结一家亲》。⑹各小组交流创作表演成果,并总结关于“音乐的风格特征”。
四、教师总结
亚洲,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亚洲,是世界上居住人口最多的“村庄”。在这里,升起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在这里,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我们是亚洲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我们的邻居日本、朝鲜、泰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每个国家都有其风格独特的音乐。通过欣赏这些音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这些国家音乐文化的丰厚底蕴,而且还能领略到这些国家风土人情及人文习俗的缤纷多彩。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美丽语言,今天我们在 “亚洲音乐之旅”中领略到了日本、朝鲜、孟加拉国的音乐魅力。
南国风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五指山歌》、《牛角出来尖对尖》唱:《牛角出来尖对尖》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歌唱、律动、创造等音乐活动中,接触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具有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音乐,扩大音乐文化视野,借助音乐了解更多亚洲国家的人文风情。
2、能用轻快、依恋地感情演唱歌曲《故乡恋情》,用声势动作为不同风格的歌曲伴奏。
3、能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表现对邻邦国家音乐风格的理解,能区别泰国、印尼两国音乐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1、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
2、为不同风格的歌曲加声势动作。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卡片、打击乐、音响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走进亚洲国家
1、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去亚洲另外的两个国家泰国、印尼游览,多媒体出示亚洲地图,了解地理位置。
2、和学生共同讨论这两个国家的人文风情,说一说你对他们的了解。
3、媒体出示泰国“千佛之国”,印尼“千岛之国”风情图片,请学生连一连,辩一辩。
三、走进亚洲音乐
1、导入 师:“不同的国家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人文风情,更奇妙的是他们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音乐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
2、新歌教学 《牛角出来尖对尖》
1)请学生聆听《牛角出来尖对尖》,思考: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乐谱第一部分。提问:这部分有几个乐句?并跟琴用“lu”哼唱。3)用琴指导每句的弱起。
4)在读歌词与唱歌词中感受这一段在节奏、音程、旋律、力度、情绪五方面的特点。5)教师范唱第二段,感受与第一段在五个方面的不同处,并用卡片作对比出示出来。
6)学生完整唱第一、二段,情绪不段升华,但意犹未尽,教师范唱第三乐段,总结乐曲的结构形式为:A—B-A形式,复习D.C 和 Fine记号。
7)用轻快与依恋地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纠正升5和升4的音高。
3、拓展歌曲
1)学生唱歌曲A段,教师在每句结束处唱回声。2)师生互换,学生长回声,教师指挥提示。
3)请学生用身边的打击乐(圆舞板、沙球)为歌曲伴奏,听一听哪种节奏最合适。4)教师示范:回声用沙球、乐句用圆舞板。
5)和学生一起用打击乐表现,并加入身体语言(扭胯)
4、欣赏、表现《牛角出来尖对尖》 1)多媒体欣赏《牛角出来尖对尖》
这个词是爪哇语,原意为“用手操作”、“敲击”。现在即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也指由它演奏的音乐。2)复听音乐,思考:你对作品中哪几样乐器的音色有印象?教师出示若干打击乐器,找出类似的音色。3)学生用找出的打击乐试奏主要旋律,体验印尼人民节日的快乐。4)教师范唱另一首印尼民歌《我的小花园》,体验歌曲的情绪:活泼、优美地。5)用视唱法学唱歌曲主旋律。6)打击乐演奏主要节奏:ox xx xx x,重点解决弱起7)师生接口唱乐句,熟悉旋律。8)请学生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一人分奏一个音)
四、教师总结本课,结束教学。
音乐无国界。这节课,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亚洲国家泰国、印尼,领略了那里的迷人风光,并演唱了他们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找一找更多亚洲国家的歌曲,唱响我们亚洲人自己的歌.第六单元:《连绵白桦林》第1课时 编写意图:
本单元以“连绵白桦林”为题,展现东欧的异国风情: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绵延万里的白桦林,这里弥漫浪漫的气息,荡漾着民族觉醒的涛声。看天鹅湖上了掠影,升腾美丽的幻想。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听赏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俄罗斯民歌《故乡》、克罗地亚民歌《蓝色的雅德朗》,让学生感受这几个国家民族音乐的风格,并在“节奏回应”、“旋律创编”、“设计演唱形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进一步走进音乐世界,领悟音乐语言的特点。
通过欣赏《波兰舞曲》、《跳蚤之歌》、《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感受多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兴趣。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准备:PPT、CD 教学内容:
唱:《跳吧!跳吧!》听:《波兰舞曲》(肖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播放《四小天鹅舞曲》(片段),请学生说出曲名、曲作者以及国籍 师:本单元,我们将开始东欧音乐之旅。二.学唱《跳吧!跳吧!》: 1.乐句创编完整唱4句乐谱。2.揭示曲名《跳吧!跳吧!》 3.听歌曲范唱
4.学唱歌曲,教师指导。注意重音的演唱。三.欣赏《波兰舞曲》:
1.出示肖邦肖像图片,师:你知道这位作曲家是谁吗?是哪国人?(肖邦/波兰)肖邦(1810.3.1-1849.10.17)浪漫乐派的著名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其父为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自幼 深受波兰民间音乐的熏陶,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登台演出。12-19岁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5岁 开始发表作品,19岁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在此期间染上
肺病,1948年赴伦敦演出时,病情恶化,回巴黎不久逝世,享年39岁。师:下面,我们来欣赏肖邦代表作《波兰舞曲》的第一乐段。
2.听《波兰舞曲》第一乐段,思考:这一乐段表现怎样的音乐形象?
师:这一乐段表现了一群威武雄壮的波兰勇士,身着铠甲,腰佩战刀,雄赳赳地大步向前的形象。
3.简介《波兰舞曲》
这首乐曲作于1838年,别名《军队》,这是由于曲中的第一、二两主题的旋律,具有极为豪放、勇敢的军队性格之故。这是肖邦所写的最华丽、最灿烂的波兰舞曲之一。
传统的波兰舞曲就是以风格雄浑、豪放而著称的,显示出波兰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在这首波兰舞曲中更是集中体现了这一点。欣赏这首波兰舞曲时,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波兰的勇士们,那强健的体魄、豁达的胸怀、深刻而动人的虔诚融为一体,闪烁着大无畏的骑士精神。乐曲的构成为“A B A”三段体:
第一段:A大调。在这一段中,作者充分运用了色彩性变调,生动地刻画出一群威武雄壮的波兰勇士,身着铠甲,腰佩战刀,雄赳赳地大步向前。
第二段:从D大调至降B大调到C大调的频繁转调。本段之前有一个号角般宏亮的过门,紧接着出现的本段主题具有斩钉截铁般果断、刚毅的性格。第三段为第一段的严格再现。
4.完整欣赏《波兰舞曲》,分出段落。四.拓展了解肖邦的艺术成就以及其他作品
肖邦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
他的练习曲作品训练目的明确,艺术形象鲜明;他的圆舞曲作品,赋予温柔抒情的情感;他的前奏曲作品,可将风格迥异的个曲,自由结合为组曲;他的谐谑曲成为独立的作品感情激动、富裕戏剧性;他的马祖卡舞曲作品,曲调单纯、和声简朴、明朗欢快;他的夜曲作品,充满幻想、情调深沉。
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于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对比欣赏《圆舞曲》(肖邦)
第六单元:《连绵白桦林》第2课时
编写意图:
本单元以“连绵白桦林”为题,展现东欧的异国风情: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绵延万里的白桦林,这里弥漫浪漫的气息,荡漾着民族觉醒的涛声。看天鹅湖上了掠影,升腾美丽的幻想。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听赏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俄罗斯民歌《故乡》、克罗地亚民歌《蓝色的雅德朗》,让学生感受这几个国家民族音乐的风格,并在“节奏回应”、“旋律创编”、“设计演唱形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进一步走进音乐世界,领悟音乐语言的特点。
通过欣赏《波兰舞曲》、《跳蚤之歌》、《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感受多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兴趣。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准备:PPT、CD 教学内容:
听:《天鹅湖组曲》(管弦乐选段)、《波罗维茨舞曲》、《跳蚤之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感受:
1.师:东欧最大的国家是现在的俄罗斯联邦。追溯历史,也就是曾经的沙皇俄国、苏联。今天我们着重认识几位俄国的著名音乐家。2.柴可夫斯基与《天鹅湖组曲》
柴可夫斯基(1840-1893)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有: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约兰塔》,舞剧《天鹅湖》、《睡舅人》、《胡桃夹子》以及7部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是世界交响音乐方面登峰造极的人物之一。他在总结全欧洲音乐发展的基础上,以俄罗斯风格概括了贝多芬之后交响音乐的成就,建立了自己宏大的交响音乐体系。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最高成就之一,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师:今天我们重点欣赏舞剧《天鹅湖》中的两首配乐。*天鹅主题旋律由什么乐器演奏?表现怎样的音乐形象?
(双簧管演奏
曲调优美,既有哀怨、忧伤的情调,也表现出天鹅洁白无瑕、高贵庄重的神态。)
*四小天鹅主题富于跳跃感的节奏刻画出小天鹅怎样的形象?(四只小天鹅在湖畔嬉戏、玩耍,纯洁、天真的形象。)3.《波罗维茨舞曲》(片段)
简介:俄国作曲家鲍罗丁作曲,选自歌剧《伊戈尔王》。剧情:十二世纪在古俄罗斯的布基弗尔城,诺夫哥罗德大公伊戈尔和王子弗拉基米尔率军讨伐入侵的波罗维茨人,不幸战败被俘。在波罗维茨人的营地,王子和波罗维茨公主康恰柯芙娜相爱,而伊戈尔一心希望逃回祖国,以雪前耻。波罗维茨首领康恰可汗很欣赏他的刚强、豪勇,表示愿意释放他,但要他答应不再与波罗维茨人为敌,被伊戈尔拒绝。后来,伊戈尔得到了波罗维茨唯一的正教徒奥弗鲁尔的帮助,终于设法逃回了祖国。而王子弗拉基米尔也如愿以偿地在波罗维茨同康恰柯芙娜公主成亲,当了敌国的驸马。欣赏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
复听乐曲,了解回旋曲曲式结构:A B A C A D A 4.《跳蚤之歌》
作品介绍: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作于1879年。歌词选自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土德》第一部第五场中魔鬼梅菲斯托与一群朋友在酒店里所唱《跳蚤之歌》写成。边听边感受:全曲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近于朗诵的叙述性的曲调,含有明显的讽刺意味。钢琴伴奏中的顿音则生动地刻画出跳蚤的形象;
第二部分的音乐仿佛一支威严的颂歌,描写跳蚤当上大臣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神态,但随之而来的笑声揭穿了它狐假虎威的丑态。最后一段综合前两段的音乐素材加以发展,将歌曲推向高潮。全曲以掐死跳蚤的胜利者发出的爽朗笑声结束。除结尾外,全曲贯穿了嘲弄和轻蔑的笑声,大大增强了讽刺效果。
三.课堂小结:
师:这一课,我们认识了俄国的一位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欣赏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天鹅湖组曲》,还欣赏了《波罗维茨舞曲》和《跳蚤之歌》,这些都是俄罗斯最优秀的音乐作品。下节课,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俄罗斯音乐的特点与魅力。
第六单元:《连绵白桦林》第3课时
编写意图:
本单元以“连绵白桦林”为题,展现东欧的异国风情: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绵延万里的白桦林,这里弥漫浪漫的气息,荡漾着民族觉醒的涛声。看天鹅湖上了掠影,升腾美丽的幻想。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听赏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俄罗斯民歌《故乡》、克罗地亚民歌《蓝色的雅德朗》,让学生感受这几个国家民族音乐的风格,并在“节奏回应”、“旋律创编”、“设计演唱形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进一步走进音乐世界,领悟音乐语言的特点。
通过欣赏《波兰舞曲》、《跳蚤之歌》、《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感受多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兴趣。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准备:PPT、CD 教学内容唱:《故乡》、听:《蓝色的雅德朗》(克罗地亚)拓展:东欧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学唱《故乡》
1.导入:2.初听范唱,找出歌曲中有相同开头的乐句。3.学唱歌曲,教师指导。重点唱准#5的音高完整演唱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
三.拓展:东欧音乐文化学生自读P40/卷首语,说说你对东欧地区的简单认识。
师: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指东欧平原,在政治地理上指白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罗马尼亚等10个国家。下面欣赏几首东欧歌曲:
*《蓝色的雅德朗》*《白桦林》等苏联歌曲 师:东欧音乐主要来自民间音乐。东欧人忧郁敏感,情感极为细腻,音乐多以民族乐派著称,充满浪漫气息。四.本单元总结:
结束我们的东欧音乐之旅,简单检测。听音乐片段,说出曲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了解了怎样的东欧音乐文化。
第七单元:溯流探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北风吹
唱:小白菜
动:听一听,比一比 教学的重点、难点
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风情,并有感情地演唱民歌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
4、复习民歌的特点:。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多种体裁和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向阳花》 唱:《李玉莲调》《夜歌》 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旋律的特点来判断是哪个地域的民歌,了解三种不同的变换拍子,以整体艇长发学唱歌曲让学生喝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之情。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
4、听歌曲《李玉莲调》的录音,让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再听,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分组练唱。
5、听唱歌曲《夜歌》了解歌曲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拍子:四四拍、四五拍、四三拍。频繁的拍子变换,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的感觉。老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然后以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让学生和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分组巩固练唱。
6、听《向阳花》——钢琴独奏 找出与歌曲《李玉莲调》相似的旋律,再听,启发学生发现与感受其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微妙变化。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第三教时 教学内容 听:《梁山伯与祝英台》 唱:苏格兰的蓝铃花〉
教学的重点、难点
弱起节奏、一音多字的演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巩固上节课歌曲 4听:《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从远古始终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音乐情景逐步展开的线索。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在聆听主题时,学生可轻声哼唱,着重感受旋律富有起伏性的特点,感受乐句之间的衔接及语句的特点。哼唱主题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委婉、清丽的特色,相像音乐旋律的变化与动人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5学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 听范唱:感受苏格兰民歌的清丽流畅,语气轻柔婉转,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重点练唱一音多字的演唱。
6、分组练唱,互相点评。
教学后记: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中外民歌,通过比较演唱,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歌艺术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
第八单元 阳光年华
教学目标
1、以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机勃勃的情绪。
2、初步感受二声部,并唱一唱。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初步感受二声部。
难点:
1、以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准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时值。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第1课时
一、学唱《阳光年华》:
1、唱一唱:注意附点音符、前倚音,高音的位置等。
2、配乐朗诵歌词:要有不甘示弱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进取。
3、处理歌曲:用什么样的强弱关系,速度和演唱形式的选择,指导学生细腻地表达歌曲的丰富情感。
二、欣赏《初升的太阳》:
1、导入:知道我们每天做的广播操的音乐名称吗?《初升的太阳》,今天我们来听赏一首与它同名的乐曲,听一听它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旋律的感觉如何?
2、初听乐曲:听后师生交流。
3、介绍乐器:马头琴p70
4、听赏马头琴版、演唱版的《在水一方》:对比两种形式的不同效果。
5、说一说马头琴演奏特点:马头琴音色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色,善于演奏柔和细腻的抒情乐曲,特别适合于演奏悠长辽阔的旋律。
6、再听《初升的太阳》:合唱版和马头琴版,体会乐曲的段落,第一段自由的散已规整为为舒缓的四三拍节奏,马头琴的音色与演奏方法在人声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前后增加了重担呈现的欢乐热烈的草原牧歌式的曲调,形成对比性的带再现的三段体,丰富了对象征自由幸福的阳光的渴望与赞颂。
三、学唱《阳光年华》:
1、谈话:听了《初升的太阳》感受如何?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青春值得珍惜,用什么样的心情和行动度过。
2、用歌曲来表达出青春少年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思想感想。
四、整理下课: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唱一唱《初升的太阳》
过程与方法:全班分为一、二声部(教师参与第二声部),在练唱过程中要求字正腔圆,并将时值保持准确,以表现太阳出来时壮丽的情景和欢乐的心情。评价内容:(过程生成的随机问题——字正腔圆,时值保持)
二、导入
互动话题:彩虹,人人都见过。谁来说说彩虹?它有什么特点?(像桥,有七种颜色„„)听了你们有声有色的描述,我仿佛在自己的眼前又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是的,雨后的七色彩虹,是那样的美丽、生动,令人赞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色光之歌》——
三、学习歌曲《七色光之歌》
1、初听歌曲
互动话题:说说这首歌的情绪。(欢快、活泼„„)
A、学习一声部旋律。师范唱,生轻声跟唱)B、随琴学唱歌曲。C、互动话题:找出难唱的地方、特殊符号、解决的办法。(波音、下滑音等)D、全体同学完整唱。评价内容:(音高、时值、力度的解决)E、学习歌词,师生共唱。
评价内容:(咬字吐字、歌词“对位”的解决)F、互动话题:找出难唱的地方,同伴互助。(波音的字词、下滑音的字词等)G、全体完整唱并进行艺术处理。(情感与力度、情感与歌词的关系)H、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评价内容:(过程生成的随机问题)
2、赏析二声部。互动话题:(二声部的“色彩”)A、学习二声部旋律并带上歌词。评价内容:(声部的“均衡”)B、师生合作,感受合唱效果。评价内容:过程生成的随机问题)
五、课堂小结
互动话题:
1、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七色光之歌》。
2、二声部使这首歌带来的色彩与情感。
3、创编歌词、合作学习、拉歌比赛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芬芳茉莉
教学内容:
1、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
2、聆听歌曲《东边升起的月亮》
3、学唱《茉莉花》 教学目标:
1、聆听三首不同的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能用一两句说出它们在风格上的不同。
2、能学唱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两句,并选择其中一首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演。
3、欣赏并哼唱歌剧《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的月亮》,能说出它与哪首《茉莉花》的旋律相似。
4、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二声部合唱《茉莉花》,能背唱一段歌词,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体会歌曲的地方风格。、通过聆听和演唱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乐于收集与“茉莉花相关的资料,与同伴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授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 第二课时:聆听歌曲《东边升起的月亮》 第三课时:学唱《茉莉花》
第一课
教学内容: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 教学目标:欣赏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难点: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听《茉莉花》乐曲进教室。
2、引导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
3、通过听《茉莉花》乐曲,引导学生说出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音乐《茉莉花》进教室,让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以及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多层次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1、通过边听歌曲边欣赏画面,从小桥流水、美伦美焕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景启发学生进一步感受《茉莉花》的音乐风格。2、请学生观看教师表演舞,从中感受音乐的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茉莉花》的音乐,感受音乐风格、美感.]
三、感知、学习歌曲:
1、让学生模仿简单的舞蹈动作,伴随音乐表现出歌曲的美感
2、用“u”哼唱旋律。
3、歌词学习。
4、学唱歌曲
5、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设计意图: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了合作,同时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欣赏了解
1、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茉莉花》
(1)、方言演唱
(2)、东北唱法
2、阐明歌曲《茉莉花》在重要场合多次出现,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我国的形象。
⑴、了解关于茉莉花的故事。
⑵、观看张艺谋导演的2008北京申奥宣传片,出现了《茉莉花》演奏片段。
⑶、欣赏了解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特》片段。
⑷、欣赏了解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唱的《茉莉花》片段。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茉莉花》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东边升起月亮》,学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哼唱歌剧《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的月亮》,能说出它与哪首《茉莉花》的旋律相似。
2、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二声部合唱《茉莉花》,能背唱一段歌词,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体会歌曲的地方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歌曲。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听辨和我国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
2、简介它是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我们在下一节课将会欣赏到。
3、让学生说说他们对我国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认识、了解。
4、导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寓教于乐
1、初步聆听,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的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老师简介小调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4、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
5、学生自己演唱歌谱。
6、跟着奔走把歌词朗读一遍,并想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
7、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三、创造表现
1、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格演唱出来。
2、分小组讨论并示范,随机进行评价。
3、完整的演唱。
四、完美结课
随着《茉莉花》的音乐,结束新课。
板书设计: 《茉莉花》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 茉莉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 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为歌词不达意配旋律时,应注意小乐句与大乐句的关系 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听唱法、欣赏法、模唱法 教学用具: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拉完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拉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 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
7.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总结歌曲内涵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个江苏人,我们?(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
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8.尾声:宋祖英悉尼放歌(视频)
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国人。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也来跟着合唱队担任伴唱,感受那激动人性的场面。(起立)
四、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茉莉花》 教学反思:
第二课 足迹
教学内容:欣赏乐曲《小河淌水》,聆听乐曲《迪克西岛》,歌曲《妈妈格桑拉》,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目标:
1、能记住乐曲《小河淌水》的主题旋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乐曲的不同感受。
2、聆听乐曲《迪克西岛》,感受乐曲悠然自得的情绪,认识并听辨出短笛的音色。
3、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背唱歌曲《妈妈格桑拉》,并能以边唱边跳藏族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祝福妈妈幸福之情。
4、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歌曲欢快、喜悦情绪,并能用同伴用多种形式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背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2、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方法:示范法、讲授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
教学内容:《妈妈格桑拉》 教学目标:
1、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背唱歌曲《妈妈格桑拉》,并能以边唱边跳藏族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祝福妈 妈幸福之情。
2、培养学生创编能力和合作意识。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背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创编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授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1、师生问好。
2、师: 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回忆一首儿歌,先一起听一听,唱一唱。(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动画)师:大家唱得真好,老师也被歌声感染了,妈妈含辛茹苦地养 育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妈妈付出了很多。你们爱你们 的妈妈吗?(爱)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藏族小朋友唱给妈妈 的歌——《妈妈格桑拉》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 感!
二、新歌教学,体验情感
1、欣赏歌曲《妈妈格桑拉》 这首歌的情绪怎样的?(优美,深情)师:你们知道“妈妈格桑拉”是什么意思吗? 生: “格桑拉”是一句藏语,格桑是妈妈的名字,拉表示对 妈妈的尊敬。
2、教师范唱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听听老师给大家唱一唱?这次 大家也要带着问题来听,听一听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师: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生:(两个乐段)师:第一乐段深情的叙述浓浓的母子情深,唱出对妈妈的依 恋。第二乐段转为了呼唤音调好像心头爱妈妈的激情在起伏,涌 动。
3、学习歌曲旋律。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这首歌曲不仅旋律美,歌词也很深情,请大家带着对妈 妈的爱有感情地把歌词朗读一遍。
5、教师教唱歌词(重点指导第一部分最后一句让学生唱出激 动地内心情感唱的连贯圆滑,表现出涌动的情感)
6、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情感挖掘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唱了《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我们应 该怎样演唱才能唱出对妈妈无限热爱的情绪?(一要唱稍慢。二要注意旋律的强弱,歌曲的前部分是叙事,唱 弱一点,叙述浓浓的母子情深,唱出对妈妈的依恋。后半部分是 抒情,可以唱强点,好像心头爱妈妈的激情在起伏,涌动。)
学生齐唱。
师:歌曲的演唱形式是多样的,接下来,我们试着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的第二部分。(先单独练习轮唱部分)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师:我们都被妈妈的爱感动着,如果请你送给妈妈一句深 情的话,你会说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2,师: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亲手制作一张漂亮的卡片,写 上想对妈妈说的话和祝福,送给妈妈。让小小的卡片传递对妈妈 的爱。
五、编创活动:
1、教师编创引导,如:旋律创编可以采用重复或者是变化,可 以自己做决定,但是最后结束落在“do”音。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竖笛吹奏的方法进行即兴创编,教师 结合吹奏情况进行记录,然后一起唱一唱。
六、结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当了一把小作曲家,同学之间相互合 作,非常了不起,还学会了藏族歌曲《妈妈格桑拉》,也复习了 轮唱,在同学们的歌声里重温了妈妈的爱,让我们把祝福都唱进 歌里,送给天下所有的妈妈!板书设计:《妈妈格桑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小河淌水》;演唱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
教学目标:
1、能记住乐曲《小河淌水》的主题旋律,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2、感受歌曲欢乐、喜悦的情绪,并能与同伴多种形式表演。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乐曲与声乐曲的不同感受。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学唱《赶圩归来阿哩哩》。
1、简介作品:广西肥沃的民歌土壤滋养着音乐工作者不断创 作出新的优秀作品。80年代,古笛、黄有异联合创作出具有浓 郁的广西特色,表现彝族姑娘赶圩归来喜悦、欢快的心情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很快唱红了全国。《赶圩归来啊哩哩》为中 国文化部举办声乐比赛指定必唱曲目之一,编入全国音乐院校及 各大、中、小学音乐教材,联合国科教文卫组指定这首歌为亚太 地区音乐教材。圩是农村贸易集市地点,民间称为“圩”或“集 镇”。赶圩,又名“赶闹子”、“逢闹子”,是农村的交易习俗。至 今,广西壮族还保留着很古雅的传统风俗,盛装赶圩。广西各地 依然保留着赶歌圩的民间传统。每赶歌圩,成千上万的人就聚在 一起引吭高歌,场面蔚为壮观。人们还用歌传情、以歌择偶。彝 族的语言中“啊哩哩”是“OK”的意思,“啊哩哩”也是广西百 色隆林的方 言,意思是“姑娘”,“啊哩哩”也是当地的民族音乐 的一种曲调,这首歌因此取名“啊哩哩”,既有民族特色,也能让大家记得住。
2、创作背景: 1979 年冬天,壮族词作家古笛等一行到隆林德峨乡体验生活。当时正值圩日,只见彝族姑娘们身着五彩缤纷的服饰,欢天喜地 地选购自己喜欢的布料、小工艺品,然后结伴走回山寨。姑娘们 一路上欢声笑语、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古笛与歌舞团的几位编 导深受感染,决定以姑娘们赶圩归来路上的情景作为切入点,编 排一个彝族舞蹈,体现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翻天覆地的 变化,展示出党的好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于是,古笛和 黄有异写出了《赶圩归来啊哩哩》这个舞蹈的主题曲。1985 年全国举办首届少数民族声乐比赛,当时全国声乐赛事少,各路歌手跃跃欲试。大学刚毕业的广西歌手唐佩珠,很幸运地通 过选拔进入复赛。根据唐佩珠的声音特点,黄有异将舞蹈《赶圩归来啊哩哩》的主题曲改编成独唱歌曲。在这首歌曲中,采用彝 族音调作为发展素材,衬词“啊哩哩”更是运用巧妙,舞蹈性节 奏强,表现出彝族姑娘赶圩归来喜悦、欢快的心情。唐佩珠不负 众望,荣获“银雀奖”,成为广西第一位获得全国声乐奖的壮族歌 手。1987 年 12 月,同样是一曲《赶圩归来啊哩哩》,使她力压群 芳,获得了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声乐比赛金奖。
3、词作者简介: 古笛:壮族,1932 年出生,国家一级作家,歌舞剧《刘三姐》的 执笔者之一,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词作者,并以这些优秀 作品享誉国内外。
4、曲作者简介: 黄有异:广西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打击乐专家、国家一级 作曲。从事艺术创作已有55年,至今,他已发表作品5000 多首(部),获奖作品达227篇(次)。知名歌曲有《毛主席来 到我广西》、《青山里流出一条红水河》、和《赶圩归来啊哩哩》等。
5、学习歌曲:
(1)、欣赏北京哆来米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赶圩归来啊哩哩》。
(2)、教师弹奏主旋律,学生模唱主旋律二至三遍,要求边听、边唱边击拍。
(3)、学生按音乐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吐字准确。
(4)、配唱歌词,随时纠错。
(5)、教师弹琴,学生听琴学唱其他声部旋律,正确无误后配唱 歌词。
(6)、学生分声部练习,为合排、精排打好基础。
(7)、合排,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达到和谐统一。
(8)、再次欣赏北京哆来米少儿合唱团演唱的 《赶圩归来啊哩哩》。要求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要相互 配合,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使歌声在和谐中显出丰富的层 次,更加悦耳动听,更有艺术感染力,表现力。
(9)、全体同学用愉悦的心情,轻巧活泼、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 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6、综合表演: 针对歌曲舞蹈性节奏强的特点,请班上喜爱舞蹈的同学即兴舞蹈,部分学生用小乐器伴奏,其余同学合唱《赶圩归来啊哩哩》,使学 生品尝合作成功的喜悦,享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二、聆听《小河淌水》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之间的相 同与不同。
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
3、完整聆听乐曲《小河淌水》,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 形式上谈谈对乐器的感受。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一种表现形 式在表达歌曲的意境,感情上更细腻、更丰富?
4、教师简单介绍管弦乐《炎黄风情》组曲及作者鲍元恺。
5、再次聆听。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小河淌水》 《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迪克西岛》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迪克西岛》感受乐曲悠然自得的情绪,认识并听辨出短笛的音色。
2、能使竖笛准确地吹奏连音与跳音,中音与超高音的吹奏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能使竖笛准确地吹奏连音与跳音,中音与超高音的吹奏练习。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迪克西岛》。
1、导入:选择乐曲《口哨与小狗》的音乐片段,让学 生随音乐片段,让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的节拍做律 动,并模拟吹着口哨与小狗散步。教师和学生一起 回忆乐曲描绘的场景。
2、初听乐曲片段(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的情绪。在 《口哨与小姑》的活动环节,把两段音乐连在一起 播放,在律动中自然导入乐曲的聆听,请学生听后 议一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与《口哨与小 狗》在音色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再听乐器第一部分,认识短笛,记住短笛的音色。
(1)引导性设问:乐曲除了有口哨吹奏外,你还听 到了什么乐器在演奏?
(2)出示短笛的图片,认识短笛的形状、音色特点 及演奏姿势。
(3)听辨乐曲中短笛和口哨的音色,并用动作表达。启发学生当听到短笛演奏时,模拟短笛的演奏 姿势;当听到口哨吹奏时,随乐曲节拍走动,会吹口哨的学生可以试着吹一吹。
4、完整聆听乐曲,听出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
二、吹奏《箫》。
1、学习超高音吹奏:吹奏时,要加大吹奏的力度,口风要集中,但要控制好力度,否则容易吹出 刺耳的声音。(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2、学习跳音与连音吹奏:要掌握好断与连的吹奏 方法,吹出断、连的效果。断奏与吐奏相似,发音要迅速、短促,这样更有跳跃感。
3、练习两个声部配合练习。
三、课堂小结:音乐《迪克西岛》给你什么感受?“箫” 哪句不好吹?你想给同学哪些建议?
板书设计:《迪克西岛》 教学反思:
第三课 美丽的童话
教学内容:
1、学唱《木偶兵进行曲》,聆听《波斯市场》。
2、学唱《月亮姐姐快下来》,发声练习。聆听《魔法师的弟子》认识西洋乐器分类
(一)音乐短剧《魔法师的弟子创编与表演》。
教学目标:
1、听出《波斯市场》各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及主题3的主奏乐器,能随着音乐用节奏来表现主题4中的铃鼓声。
2、《魔法师的弟子》,哼唱并记住主题,知道节奏、速度、力度与主题情绪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片段编创音乐短剧并表演。
3、能自信地用进行曲速度与风格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
4、能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月亮姐姐快下来》,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达热爱生活、大自然的情感。
5、认识“西洋乐器”分类一种所呈现的乐器,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进行分类。教学重点:能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选择适当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记住主题音乐并知道节奏。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授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木偶兵进行曲》、聆听《波斯市场》
教学目标:
1、能自信地用行进速度与风格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
2、听出《波斯市场》各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及主题xxx ”的节奏来表现主题
教学重点:能自信地用行进速度与风格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教学难点:唱好弱起小节和半音。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管线乐《波斯市场》。
1、导入:直接从曲名、地理、风俗文化入手,点出课题《波斯市场》。
提出问题:波斯在哪里?你能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吗?你知道波斯有些什么特产吗?你估计波斯市场上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2、简单介绍乐曲作者的生平以及波斯的民俗风情。
3、练习。
A、完整聆听作品,听出音乐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请同学们用数字或图形来表示,边听边记录,并听出主题 1→2→3→4→5→6→2→3→ 1→3(尾声)。
B、主题2音乐出现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音乐的“重 音处”拍手,并用“啦”模唱旋律。
C、说出主题
大提琴),并随主题3的旋律的流动,做模拟竖琴奏动作。感受和表现旋律的特点。
D、当主题XX X”的节奏来表现,然后再用铃鼓敲击此节奏为音乐伴奏。
E、再次完整聆听乐曲,并根据自己对每个主题音乐的感受与理解,给每个小主题起一个小标题。
二、学唱《木偶兵进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聆听前设问:这首歌曲你是否似曾相识?与你听过的哪首乐曲的旋律相同?(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请学生边听边用手上的笔,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敲击。
2、复听乐曲,比较两首进行曲的异同。从表现形式、旋律、情绪、风格等音
从表现形式、旋律、情绪、风格等音乐要素上引导学生,请学生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听后,大家交流、总结。
3、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想听的乐句,分析歌曲的结构。
请同学们边听边把相同的乐句用相同的线条、图形、颜色标出来。
4、学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填上歌词后要注意解决的难点:
A、第一乐段弱起小节、两小节换气速度较快、歌词绕口。
B、(学唱时:放慢速度学唱,待咬字清楚了再加快速度到原速。)
B、升fa和还原fa的出现造成一小节里连续三个小二度,这一小节要多用琴带唱,要区 “静悄悄”与“就要出发”两处歌词在节奏上的不同,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唱错的词
5、巩固练习。教师琴带唱、随着伴奏曲练唱等。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聆听了《波斯市场》,学唱了《木偶兵进行曲》,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长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波斯市场》
《木偶兵进行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月亮姐姐快下来》,发声练习。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月亮姐姐快下来》,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达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发声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准确的歌唱习惯。教学重点:能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月亮姐姐快下来》。教学难点:唱好歌曲二声部 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引导学生注意上行时气息不要跟着上浮,喉头保持稳定,始终保持头腔高位置。
2、母音“mi”要坚持横音竖唱,“ya”的声音不要散。并注意连线的提示,声音要唱的连贯、流畅,最后一个音停止后,气息的支点才可以放松。
3、中速练唱。
练习音域:上行在1=C至1=f,下行练到1=b。
二、学习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
1、导入。
A、以小组用竖笛视奏歌曲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视唱,视奏能力。
B、聆听歌曲范唱,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2、歌谱学习。
A、采用分组自学、个别自学或集体自学或集体视唱的方法,学习齐唱部分的歌谱。
B、找出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并说说切分音在歌曲中的作用。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视唱带切分音的歌谱。
C、用竖笛吹奏齐唱部分歌谱。为下面的轮唱练习打基础、作铺垫。
D、集体吹奏齐唱部分两遍,第二遍演唱时,教师间隔一小节加入进来,与学生形成轮奏的效果
3、歌词学唱。
(1)按节奏、轻声高位置朗读歌词。
(2)学唱歌词。
4、轮唱练习。
(1)把学生分成两组,借助竖笛进行轮唱。要求学生关注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均衡。
(2)引导学生在每一小句的第一拍加上重音演唱,突出三拍子韵律。
5、乐器伴奏。
分组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比一比哪个小组表演的更好。
三、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二声部轮唱练习情况进行同学之间合作重要性教育。板书设计:
《月亮姐姐快下来》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魔法师的弟子》,认识西洋乐器分类
(一)教学目标:
1、聆听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哼唱并记住“扫帚拎水”的主题,知道节奏、速度、力度与主题情绪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片段编创音乐短剧并表演。
2、认识“西洋乐器分类
(一)”中所呈现的乐器,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听辩主题音乐并能听听在片段中出现的次数及力度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听辩主题音乐并能听听在片段中出现的次数及力度上的变化 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认识西洋乐器分类
(一)1、出示相关乐器图片。
2、回顾教科书中相关的作品,聆听其中乐曲片段,复习学过、认识的西洋乐器。听《彼得与狼》片段:
彼得主题(小提琴)、小鸟主题(长笛)、猫主题(单簧管)、鸭子主题(双簧管)、爷爷主题(大管)回顾《迪克西岛》片段:短笛等。
3、对照教科书提供的插图,归纳小结西洋乐器分类。二.聆听《魔法师的弟子》。
(一)、童话激趣,引入新课。
很久以前,古老的城堡里住着一位魔法师,他有一把神奇的扫把,只要他一念咒语,小扫把人什么都能干。嘘,魔法师开始施魔法了,我们来听听。聆听魔法师施魔法片段(创设神秘的情境)
魔法师有个小徒弟,每天要干很多的活。在师傅身边久了,他就偷偷的学起师傅的咒语。
(二).对比变化,感受聆听
1、聆听小扫把主题旋律
这一天,师傅出门办事了,而我们可怜的小徒弟还得把师傅那大水缸的水倒满。这时候,他灵机一动,他也想像师傅一样用咒语让小扫把替他干活。那他的咒语能不能有效呢?我们来 听听
(1)聆听大管主题,演唱旋律
(2)出示大管图片
(3)想象一下吹奏大管的样子用“崩”演唱旋律
2.聆听魔法师弟子发咒语命令扫把拎水片段
(1)小扫把主题出现几次? 用你的手指头来表示你听到的次数
(2)再次聆听
这音乐出现了3次,有什么不同?(音乐要素的变化)
小徒弟的魔法灵了,心情怎么样?
3.聆听水溢出片段
小魔法师看着小扫帚越干越起劲,自己便舒服的躺在师傅的椅子里不知不觉竟打起盹来。没想到这边,听:(片段)
你怎么感受到水溢出来了?什么乐器表现水溢出来了?这时候小徒弟的心情是怎么样?(乐器)
出示小提琴图片
讨论:水满出来,你怎么办?
4、观看砍扫把片段。情急之下,我们的小徒弟是怎么做的?
5、聆听复活片段。(渐强渐快)事情顺利吗?
6、聆听大水泛滥片段。如何表现大水泛滥?(力度、速度)
7、聆听结尾部分: 危急关头,魔法师回来了。两段音乐哪段代表魔法师回来?
8、作品结构简介。
《魔法师的弟子》是一首童话交响诗,作者是迪卡斯,《魔法师的弟子》是他创作于1897年,分序奏、谐谑曲及结尾三部分。
(二)、完整聆听
三、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
《魔法师的弟子》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短剧《魔法师的弟子创编与表演》
教学目标:聆听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哼唱并记住“扫帚拎水”的主题,知道节奏、速度、力度与主题情绪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片段编创音乐短剧并表演。教学重点、难点: 音乐短剧《魔法师的弟子创编与表演》 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魔法师的弟子》。
(一)、童话激趣,引入新课。
很久以前,古老的城堡里住着一位魔法师,他有一把神奇的扫把,只要他一念咒语,小扫把人什么都能干。嘘,魔法师开始施魔法了,我们来听听。聆听魔法师施魔法片段(创设神秘的情境)
魔法师有个小徒弟,每天要干很多的活。在师傅身边久了,他就偷偷的学起师傅的咒语。
(二).对比变化,感受聆听
1、聆听小扫把主题旋律
这一天,师傅出门办事了,而我们可怜的小徒弟还得把师傅那大水缸的水倒满。这时候,他灵机一动,他也想像师傅一样用咒语让小扫把替他干活。那他的咒语能不能有效呢?我们来模仿他们。
2.聆听魔法师弟子发咒语命令扫把拎水片段 小徒弟的魔法灵了,心情怎么样?
3.聆听水溢出片段
小魔法师看着小扫帚越干越起劲,自己便舒服的躺在师傅的椅子里不知不觉竟打起盹来。没想到这边,听:(片段)
你怎么感受到水溢出来了?什么乐器表现水溢出来了?这时候小徒弟的心情是怎么样?(乐器)
出示小提琴图片
讨论:水满出来,你怎么办?
4、观看砍扫把片段。情急之下,我们的小徒弟是怎么做的?
5、聆听复活片段。(渐强渐快)事情顺利吗?
6、聆听大水泛滥片段。如何表现大水泛滥?(力度、速度)
7、聆听结尾部分: 危急关头,魔法师回来了。两段音乐哪段代表魔法师回来?
三、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
《魔法师的弟子》 教学反思:
第四课 京腔京韵
教学内容:
1、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连奏》,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2、聆听《你 待同志亲如一家》,学唱《校园小戏迷》
3、学吹笛曲《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
1.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连奏》中的行当唱腔。
2.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现代京剧唱腔片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体会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韵。
3.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4、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教学重点、难点:
1、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2、了解和认识京剧行当,听赏四大行当唱腔片段,感知不同演唱特点。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连奏》,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教学目标:
1.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连奏》中的 行当唱腔。2.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体会 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腔。教学重点: 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连奏》中的行当唱腔。
教学难点: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体会其 中的声腔特点和京腔。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2.说一说。
课前先把学生分成四组,布置他们搜集有关京剧行当、唱腔等相关资料。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自己小 组负责搜集的行当、唱腔等知识进行分享。
3.歌曲《龙里格龙》为导入。学生听的过程中,教师展示京剧脸谱图片。听完后问:你认识脸谱吗?你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的 人物性格、形象有什么不同吗? 3.播放《京剧脸谱》给学生听,从歌词中给学生启发指 引。
4.介绍京剧行当。介绍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请 学生对照教科书上的剧照,分辨出来。
二、聆听《京剧唱腔连奏》。
1.辩一辩。教师播放唱腔片段,引导学生抓住各行当唱腔演唱特 征,听辨出各是哪个行当的唱腔。
2.听一听。初听乐曲,听出演奏的乐器是唢呐。
3.议一议。再听乐曲,听出唢呐模拟了哪个行当的唱腔。教师让学生多听,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学生的感性认 识。4.演一演。
请学生各组设计一个适合“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角 色的动作,听到乐曲中行当唱腔出现时,用动作来表现。
三、聆听《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
1.教师简介京剧《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剧情,让学生 明白“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包拯的称谓。设问:包龙图示谁?铡美案是一件什么案子?(如果 有学生知道先请学生们来谈一谈,教师最后在归纳补充。
2.初听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知道西皮“导 板”与“原板”的不同。听前提出思考: “导板”与“原版”有什么不同?学生听后 自由议一议。教师小结: “导板”是大唱段的起始局,常用剧中人感情 激越奔放之时; “原版”常用于叙事、抒情和景色描述,一 板一眼,中速。
3.复习京剧中的四个行当,判断分析,“包龙图”属于四 大行当中的哪一个行当,请同学们辨别教科书中剧照,说出“包龙图”是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净”。4.跟着录音,试着模唱第一句“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5.再听,听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净”这一行当声腔的感 受,引导学生结合唱腔中的唱词,说说这一声腔和人物 之间的关系。
6.总结:净角用真嗓子演唱,音色宽宏、粗犷。
四、小结并留家庭作业。京剧是我国国粹,因此,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艺 术。请同学们课后选择一个喜欢的行当角色,画一个脸谱。
板书设计: 《京剧唱腔连奏》 《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你待同志亲如一家》,学唱《校园小戏迷》 教学目标: 1.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和现 代京剧唱腔片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体会其中的声 腔特点和京腔。
2.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3.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 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教学重点: 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教学重点、难点:: 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 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教具、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1.回顾以前学过的现代京剧唱腔片段。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迎来春色满人间》,请学生 唱一唱、听一听、分辨唱腔。
2.回顾京剧《沙家浜》剧情,指导唱段中的几个主要角 色。先让学生谈谈,教师给予补充: 《沙家浜》是根据沪剧 《芦荡火种》改编而成的现代京剧。两剧均于 1964 年完 成创编任务。其剧情是:1939 年秋,新四军某部转移,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留下了 18 名伤病员。党组织为保证 伤病员的安全,把掩护伤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阿 庆嫂。与此同时,与日寇暗中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头子--复备课 电子琴、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等
胡传魁、刁德一进驻沙家浜。他们企图搜捕伤病员,一 场不可避免的斗争展开了。阿庆嫂利用胡传魁与刁德一 之间的矛盾,机智灵活地与敌人展开斗争。最终在群众 的支持下,配合主力部队消灭了“忠义救国军”这股汉奸武 装。《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是沙奶奶与指导员郭建光的一段 充满鱼水之情的对唱。
3.观看《你待同志亲如一家》视频,让学生感受传统 京剧与现代京剧的不同。
4.再听、看、唱、演,请学生随着音乐哼唱,体会京 剧的韵味。让学生根据剧情创设情境,表演其中的角色。哼唱时,教师带着学生按节奏以“一板一眼”的形式拍击,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
二、演唱《校园小戏迷》。
1.复唱歌曲《说唱脸谱》,复习京剧脸谱、行当导入本 课学习。
2.请学生谈谈《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怎么 能跟上时代赶上潮流”有什么看法?
3.复习京剧行当的划分、唱腔特点,请学生模仿其中行 当角色的动作、造型。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
(1)朗读歌词,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坐、打。(2)初听翻唱,边听边打节奏跟读歌词,感受歌词的 节奏特点。
(3)再听翻唱,分角色模唱其中男、女生演唱的片段。按音色要求模唱。模唱学习中,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尽 量把握老生刚进挺拔、青衣细腻婉转的演唱风格,体验 京剧唱腔的字正腔圆和行腔圆润的要领。要唱出味道来。
(4)跟着老师学唱歌曲最后一句,学习京剧手位动作 “拉山膀”,边唱边做,注意音准,并唱足尾音的时值。
5.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演。请学生设计几个亮相动作,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表演。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这两节课初步接触国粹的感受。
板书设计: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校园小戏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吹笛曲《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勇敢的鄂伦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 力。
教学重点::选择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乐曲不同的场景,体验不同的节 奏给乐曲带来的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用双吐的吹奏方法吹好 xxxx 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音节练习
二、竖笛教学
1.复习以前学过的音,用长音来吹奏。2.听竖笛曲《瑶族舞曲》。
要求:A:听出乐曲的拍子。B:能轻轻跟着哼唱旋律。3.老师进行范奏,分乐句练习吹奏。4.学习吹奏乐曲。
A: 唱一唱: 学唱乐曲旋律。要求能基本唱准音名和节奏。
B:找一找:让学生自己按照乐曲的旋律在竖笛上找一找 每个音的位置。
C:练一练:先跟着老师一起来练习吹奏乐句;再自己练习;把高、低两个声部的旋律吹奏熟练。D:听辨出歌曲中十六分音符。教师重点教吹奏 XXXX 节奏的音。(双吐吹奏)E:教师重点乐句教唱乐谱。F、学生分小组按乐句自由练习。
三、练习整曲吹奏。
学生随教师电子琴伴奏练习吹奏整曲。
四、反馈检查。学生自己来吹奏竖笛。可以是一句;可以是一段。(每 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表演。)
五、家庭作业:继续练习吹奏《瑶族舞曲》。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如何丰富一首曲子,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下一节课能把这首曲子吹的更棒,并能 把这种丰富曲子的方法运用到其他歌曲中去。感谢同学们的合作!我们这一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板书设计: 《瑶族舞曲》 教学反思:
第五课 赞美的心
教学内容:聆听《黄河颂》;表演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龙的传人》; 聆听《五彩缤纷的大地》 教学目标:
1.记住《黄河颂》的主题曲旋律,感受乐曲壮阔而深切的激情。
2.能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能用亲切自然的歌声背唱《龙的传人》,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亲的热爱与祝福之情。
3.聆听合唱曲《五彩缤纷的大地》,感受孩子们对祖国大地的赞美之情。4.认识反复记号“D.C”的不同用法;认识“西洋乐器分类
(二)”的乐器。能听辩并说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的乐器组别。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能用亲切自然的歌 声背唱《龙的传人》,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亲的热爱与祝福之情。
教学难点:认识反复记号“D.C”的不同用法;认识“西洋乐器分类
(二)”的 乐器,能听辨并说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的乐器组别。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学习反复记号; 教学目标:
1、能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亲的热爱与祝福之情。
2、认识反复记号“D.S.”,并能说出和反复记号“D.C.”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教学难点: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设问:你知道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又 是哪一天?说说你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福。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认识反复记号:D.s.可结合呈现的数字顺序,让学生去发现反复记号,D.s的演唱顺 序,并能说出和反复记号?D.c.的不同之处。(1)反复记号D.S.出示反复记号反复跳跃记号,请学生说一说它的名字,复习学过的几种反复记号。(2)唱~唱。在复唱《赶圩归来啊哩哩》《茉莉花》的歌曲中复习反复记号的用法。(3)看一看。认识反复记号从提示 D.S.的演唱顺序中知道它的用法。(4)练-练。请学生在本课的练习中完成?用数字表示旋律进行的顺序。
(5)听一听。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边听边找出反复记号,知道歌曲的演唱顺序。
(6)说一说。这几个认识的反复记号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2、再听歌曲,用听唱法学唱第二乐段歌词。
(1)第一次听,找出歌词中?我们?对祖国生日的祝福语。边听边想边看歌谱,听完后,请学生把这些歌词有感情地读一读。我们的祝福(即第二乐段的歌词)。请学生唱后谈谈 怎样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对祖国生日的祝福之情。此乐段音域较高,在演唱时教师要提醒正处变声期的学生不要喊唱,一字多音又
(2)第二次听,边听边随着音乐唱出带连音线的地方。要注意唱准节奏。
(3)第三次听,师生合作,边听边有感情地演唱。教师负责演唱第一乐段,为下一环节的 学习铺垫,请学生边唱边体会,老师演唱的部分与他们演唱的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唱后自由回答。
3、跟琴视唱,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l)听教师范唱,说出歌曲可分成几个乐段。教师可从乐段不同的情绪对比上作启发。(2)跟着教师的琴哼唱歌谱。在学唱歌谱过程中复习切分音,可请学生找出歌曲中出现的 切分音,并指导学生唱准。
(3)学唱歌词。在朗读歌词中,教师渗透歌曲创作的背景、词曲作者。
4、完整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感。
5、请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三、全课总结。
此歌是1989年为纪念北京解放40周年活动而写的主题歌。据词作者介绍,歌曲中饱含深情。最重要的词语是?放飞一群白鸽?。因此,在演唱歌曲时,教师可再次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唱这一段才能更好地表达感情。板书设计:《今天是你的生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龙的传人》,聆听《黄河颂》;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自然的歌声背唱《龙的传 人》,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亲的热爱与祝福之情。
2、《黄河颂》的主题曲旋律,感受乐曲壮阔而深切的激情。教学重点、难点:能用亲切自然的歌声背唱《龙的传人》。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
二、新课教学。
(一)演唱歌曲《龙的传人》。
1、初听歌曲,理解歌名的涵义。
设问:(l)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你会唱吗?(2)你知道?龙的传人?指的是什 么?等等。
引导学生从歌词中知道?龙的传人?的根,即歌中唱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2、再听歌曲,播放张明敏演唱的录音或视频'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会唱的学生可轻声跟 着哼唱。
3、学唱歌谱,比较、分析旋律。
(1)跟琴哼唱或用竖笛吹奏旋律,找出旋律中相同的地方。
(2)再唱,感受旋律的进行,谈谈从哪一乐句开始,情绪产生了变化。
4、有感情地演唱歌词。
(1)渗透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民族情怀。
(2)可以?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来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歌词,产生对民族根的认同和情感共鸣。
5、再次演唱歌曲。
(二)聆听《黄河颂》
1、导入。
(1)歌唱导入。师生以接龙的方式演唱《龙的传人》第一段歌词,一问一答地自然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2)聆听或观看《黄河颂》的演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听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下歌词,以便更好地理解歌词中蕴藏的对祖**亲赞美之心。2.聆听钢琴协奏曲《黄河颂》,感受乐曲表现的力量。
(l)聆听主题1,听出乐器演奏的音色。听前可先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然后提出问题:乐曲开始时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再次演奏这一主题时给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听后交流。交流后可再次聆听,以加深对乐曲的感受。
(3)带着问题聆听全曲。设问:你听到黄河奔流的声音了吗?可让学生谈一谈:钢琴是如 何表现?黄河的奔流?的。
(4)再次完整聆听全曲,听后请学生谈谈:哪一段旋律使你最为激动?教师可在听前引导学生边听边看教科书中出示的四个主题,比较一下它们的旋律进行、音区等的特点。3.简介乐曲及歌曲创作的背景。
乐曲《黄河颂》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创作的。它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往中华民族,表达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以标题性组曲的形式写成。经改编后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共有四个乐章,分别为:1.前奏: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愤;4.保卫黄河。本课选听的是第二乐章《黄河颂》。
第二乐章《黄河颂》以《黄河大合唱》中的同名独唱曲的旋律作基础发展,描绘出黄河与中原大地的河山美景。乐曲由大提琴奏出庄严缓慢的引子,引出钢琴独奏,追溯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斗争、生活。之后,在层次和力度上逐渐加以展开,把乐曲推向歌颂性的高潮,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钢琴铿锵有力的和弦奏出雄伟的结束部分,象征着觉醒的中国人民犹如巍巍昆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龙的传人》 《黄河颂》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唱《今天是你的生日》,聆听《五彩缤纷的大地》,认识西洋乐器分类
(二)。
教学目标:聆听合唱曲《五彩缤纷的大地》,感受孩子们对祖国大地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难点:听辨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乐器组别。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唱《今天是你的生日》,谈谈你对此歌曲的理解。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歌曲《五彩缤纷的大地》
1、初听歌曲片段(第一乐段),感受歌曲的情绪。可利用图片或视频,渲染气氛。如:肥沃的耕地(黑土地)、金色的麦浪(黄土地)、飘扬的红旗(红土地)和辽阔的海洋(蓝土 地),视听结合,通过视觉的冲击力增强学生对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感知。
2、点出歌名,简介歌曲。歌曲是《大地赞美歌》组歌的第五首,赞颂的是改革开放后,五彩缤纷的祖国大地。
3、哼唱音乐主题?5一一一一?,熟悉和记住主题。.
4、跟唱第一乐段,边划拍边唱,感受圆舞曲的欢快和流动感。
5、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节拍和情绪的变化。
6、再次完整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特别提示:可用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做本节课的结束课后思考:你爱祖国这片土地吗?你将会怎样让这片土地更加五彩缤纷?以触动学生心中的爱国之情。
(二)、铜管乐器种类的认识,可复听《魔法师的弟子》片段。西洋乐器分类
(二)。
1请学生说出其中所演奏的乐器(圆号、长号、小号、大号)。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乐器的图片或实物。
2、打击乐器种类的认识,可以通过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请学生根据打击乐器的音色,辨别、说出乐器的名字;
3、总结回顾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弓弦乐器组、木管。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五彩缤纷的大地》 教学反思:
第六课 两岸情深
教学目标:
1、能听出乐曲《丢丢铜仔》的主题乐器二胡,说出1、2段旋律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情绪。
2、聆听乐曲《阿里山的姑娘》,自选乐器并设计节奏1伴奏,表现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3、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半屏山》,并个同学合作,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4、背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随音乐边唱边跳,体验歌曲的情绪。
5、能按编创节奏的要求做编创练习,并能在教师琴声的带领下做视唱练习。
6、与同学一起用竖笛合作吹奏《摇篮曲》,并能编创音型。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听、唱、跳、辨、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熟悉、感受宝岛台湾最具 代表性的歌曲和乐曲,感受与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两岸人民感情相连相融?的情感。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综合表演能力。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半屏山》,发声练习。
教学目标: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半屏山》,并和同学合作,用多种演唱形式 来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综合表演能力。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范唱,直接导入。教师可设问:在中国的东南部,有一座山被削成两半,叫做半屏山,你知道它们分别坐落在哪儿吗?
二、新课教学。
1、歌曲学唱。
(1)初听歌曲,跟着老师用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为下面在旋律中 ?并编创节奏谱的活动作铺垫。
(2)可先请学生找出刚才为歌曲伴奏的两种节奏,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旋律中还有一种节
奏用得较多—切分。
(3)以上面三种节奏为主,编创4小节的节奏谱,尝试为歌曲伴奏。能力弱的班级可只选 其中一两种节奏,降低难度;能力强的班级可把编创的小节数加长,难度加大。可尝试用编创好的节奏谱为歌曲伴奏,边听歌曲范唱边拍。
(4)学唱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在学唱歌词时,要注意启发学生以情带声,控制气息: A:装饰音要唱得自然。
B:休止符的地方,要提示学生此处不是换气的地方,要注意休止时声断而气息不可断。气息不要断,一口气唱6小节。
2、尝试学习用闽南方言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有条件的学校,可从网上下载台湾歌手孟庭苇
用闽南语演唱的版本,提供给学生听听、学学。
3、设计多种形式来演唱歌曲。学生小组讨论后试唱,相互评价后再确定方案,方案可以是 多种的。如:第一、二段可设计为男女生演唱或普通话与闽南方言演唱等。4.发声练习
这是一条下行跳音的练声曲。跳音要唱得短促、跳跃,富有力度和弹性’母音?ha?的发声要注意保持?喉头下移,软腭抬起?的兴奋状态(做惊讶状),开口音?ya?声音不要散’ 下行时要做到?音高下行而感觉向上?,始终保持声音的高位臵。此发声练习练好了,则有利于解决歌曲《半屏山》从高音下行仍保持高位臵的演唱技术问题。练声的音域:上行可在1=c至1=E之间练习,下行可练至1=A。
三、课后延伸:
请学生搜集台湾当地的风俗文化资料,在下一个学习内容时分享。板书设计:《半屏山》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与学唱《阿里山的姑娘》。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随音乐边唱边跳,体验歌曲的情绪。
2、让学生在听、唱、跳、辨、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熟悉、感受宝岛台湾最具 代表性的歌曲和乐曲,感受与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两岸人民感情相连相融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听、唱、跳、辨、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阿里山的风光视频或图片,从感受阿里山之美导入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聆听。让学生猜猜:这是来自哪儿的一首歌曲的旋律?
二、新课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2、简介管弦乐《阿里山的姑娘》
鲍元恺编写的管弦乐小品《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经典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的旋律,由各种乐器声部轮流奏出,音色由幼细到柔和,再至深厚,仿佛众人口耳相传着什么令人喜悦的话语。首尾热烈狂放的乐队合奏,表现出民歌本色的淳美之感,使阴柔与阳刚之美,水乳交融令人惊奇,并将中国原味民歌与西洋交响乐
3、跟琴视唱歌谱,熟悉歌曲的旋律。先进行跟琴视唱,然后教师弹奏全曲,请学生边听边在歌谱中划出这条旋律。
4、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在学唱过程中,可采取男女生对唱、分组接龙唱的形式,活跃学习的气氛。也可鼓励学生与同伴一起边唱边加上简单的动作,随音乐边唱边跳。如:四人一组手牵手(如教科书中的插图),三步一弹腿,左右方向各做1次。
5、分组表演唱《阿里山的姑娘》。
三、全课总结。
评一评哪一小组的同学演得好,好在哪儿? 创作技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板书设计:《阿里山的姑娘》 教学反思:
第三课
教学内容: 聆听《丢丢铜仔》,学吹竖笛《摇篮曲》。教学目标:
1、能听出乐曲《丢丢铜仔》的主奏乐器二胡,说出 1、2段旋律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情
绪。
2、与同学一起用竖笛合作吹奏《摇篮曲》,并能编创音型。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综合表演能力。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 民族管弦乐《丢丢铜仔》
1、导入新课。
复唱以前学过的台湾歌曲作导入,然后进入乐曲的聆听。如:《一只鸟仔》《摇船 调》《外婆的澎湖湾》和《乡间的小路》。设问:这几首歌曲都是哪个地方的歌曲? 2.初听乐曲《丢丢铜仔》,听听这首乐曲的旋律与哪一首歌相似?
3、简单介绍民歌《丢丢铜仔》的背景及意思。
《丢丢铜仔》是流行在台湾和福建闽南一带的民歌,两百多年前,顺水路运送木材的工作在返回宜兰的路上’常常唱着这首歌走过山洞。?丢丢铜仔?的意思是模仿山洞里的滴水声。4.再听乐曲,听出乐曲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听后请学生说一说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可引导学生从主奏乐器二胡所表现的形象谈起。
5、完整聆听全曲,比较乐曲1、2段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让学生 通过唱一唱1的旋律,用竖笛吹奏2来比较。
二、学吹竖笛《摇篮曲》
1、吹奏三声部合奏曲《摇篮曲》。
第一部分是旋律声部,主要是复习指法和装饰音的吹奏。第二部分与第三声部是以基本节奏型的和声。
2、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他们演奏力所能及的声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考演奏,在合奏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先进行分声部练习,集体吹奏第一部分,熟练后进行三个声部的合奏。
4、师提示:吹奏的技术是为表现音乐服务的,课堂上提高学生演奏能力的相关训练千万不要?为训练而训练?,也不要强求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必须掌握。乐曲中的装饰音,如果学生演奏有困难,省略不吹。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的吹奏难度,又不影响乐曲的情感表达。学生也能在表现音乐中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
5、编创游戏?吹对子? 游戏的玩法可参看教科书的提示由易到难。先由教师出题,学生模仿并编出不同的音符。再由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模仿、编奏等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要能达到编创出?自己的音?、?自己的歌?,玩什么、怎样玩,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定。
三、全课总结。
说说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丢丢铜仔》 摇篮曲》
教学反思:
第七课 七色光彩
教学内容:
表演歌曲:《七色光之歌》、《萤火虫》; 聆听:《木星——欢快使者》《大峡谷组曲》。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圆润的声音演唱《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 积极乐观的情绪。
2.能用柔美的声音、恰当的速度与力度演唱歌曲《萤火虫》,并能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的意境。
3、能哼唱《木星——欢快使者》两个音乐主题。并背唱其中一个主题的旋律,比较出它们在速度、力度和主奏乐器音色上的不同与变化。
4、能听出《大峡谷组曲》之《日出》
2、3的旋律演奏乐器的组别。说出力度变化在乐曲中的作用。
5、能独立完成视唱练习,懂得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作品给他们带来的热情与欢乐,丰富其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难点:结合歌曲和乐曲的学习内容,学生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日出》,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圆润的声音演唱《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积极乐观的情绪。
2、能听出《大峡谷组曲》之《日出》
2、3的旋律演奏乐器的组别。说出力度变化在乐曲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能用明亮而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日出》
1、导入新课。
复听四年级上册乐曲《羊肠小道》片段,让学生听后说出曲名、作者及出处。然后点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格罗菲的管弦乐《大峡谷》的第一乐章《日出》。
2、聆听乐曲,引导学生结合乐曲的标题《日出》,说出力度在乐曲表现景象中的变化与作用。
3、让学生对照教科书上的五幅画面来感受力度的变化,还可以回顾乐曲《晨景》,启发学生对比两首表现同一自然景象的作品,发现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重点聆听乐曲第2、3段
(1)第一遍,听出第2、3段分别由什么乐器和乐器组演奏的。教师可采取视听结合的方 式,在聆听前先出示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图,让学生复习巩固;然后边听、边看、边记录。(第2、3分别由木管组和弦乐组奏出)
(2)第二遍,边听边模拟乐器的演奏。聆听时,当听到主奏的乐器出现时,用模拟演奏动 作来表现。可先熟悉主题旋律,请学生把这两个主题旋律哼唱一下。也可用竖笛吹奏第3段主题,此旋律节奏较为简单,但又包含了高音和装饰音,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吹奏方法。
5、完整聆听全曲,再次感受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日出?。
6、采用音画结合,随着音乐的演奏,展示大峡谷日出时的美妙景色,丰富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猜谜导入,直奔主题。从生活的自然现象引入到音乐的学习,教师出谜语,学生猜。
如:天上一座桥,颜色真漂亮,雨后才会有,能看不能走。你知道是什么吗?(彩虹)彩虹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所以人们叫它?七色光。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可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彩虹多姿多彩的美景照 片,让学生入景人情,为歌曲的学唱和表现作情感的铺垫。学生听后谈谈对歌曲的情绪、速度的感受。
3、抓住难点,学唱歌谱。歌曲的难点有三:
(1)节奏的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尤其是跨小节的切分,学生不容易掌握,可在学习前 以游戏的方式作铺垫学习,边划拍边视唱,把握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有八分休止符的地方,停顿要短促。
(2)二声部的学习。采用分小组、分声部、分句自学,以师生接龙、生生接唱、声部分唱的形式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乐趣。歌谱的学习过程,借助竖笛、口风琴等乐器把音唱准。
(3)波音和下滑音的演唱。在歌谱唱得较为熟练后,再加入装饰音的演唱,学习时多采取聆听、比较、模仿的方法,即:教师演唱带装饰音的和不带装饰音的旋律,学生比较两者的不同效果,然后模唱。
教师要提示、指导学生用轻柔而干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成时,注意倾听对方的声部,使声部和谐、均衡。
4、学唱歌词时要注意:
(l)A段旋律中四分、八分休止符较多,要停顿好。下滑音要唱得自然,不要过于强调。(2)B段出现较多切分节奏,应突出强拍才能唱出歌曲的韵味。
5、歌曲的处理。可让学生自己先讨论、设计歌曲处理的方案,试唱、交流评价,最后修改定案。
可以用稍快的速度演唱,力度上作以下强弱对比: A段第一、二乐句用mp,唱得活泼而有弹性;
第三、四乐句用mf,第三句唱得连贯、圆润些,第四句富于舞蹈性,因此可唱得活泼而有朝气,还要突出每一个短句的第一个音和切分音;
B段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用,mp,后面四个乐句用,mf,要唱得饱满、和谐,结束句可放慢,力度渐强至ff束。
6、在演唱形式上可设计为A段用领唱与齐唱,B段合唱。演唱时还可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先让学生讨论选择哪些打击乐器适合表现歌曲的情绪,然后全班分组讨论打击乐器伴奏的节奏型,并尝试一下为歌曲进行伴奏。方案可设计为:齐唱部分的情绪活泼、欢快,用碰铃、串铃、响板。合唱部分加入沙槌、铃鼓,重音的地方加入大鼓,为歌曲增加欢乐的气氛,把歌曲推向高潮。
三、全课总结。
对于歌曲的演唱处理和伴奏,应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案,然后请他们个人或小组进行试唱,看看效果如何,把自评、互评、他评等学习评价与提高演唱技能技巧相结合。
板书设计:《七色光之歌》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教学内容: 聆听乐曲《木星——欢乐使者》,认识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教学目标:
能哼唱《木星——欢快使者》两个音乐主题。并背唱其中一个主题的旋律,比较出它们在速度、力度和主奏乐器音色上的不同与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出它们在速度、力度和主奏乐器音色上的不同与变化。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1.导入。
有一部管弦乐组曲共有七个乐章,分别以七个行星命名。火星代表战争之神,金星代表和平之神,水星代表飞翔之神,木星代表欢乐之神,土星代表老年之神,天王星代表魔术之神,海王星代表神秘之神,给听者带来了无限宽广的想象空间。这部作品叫《行星组曲》,今天我们就来聆听其中的第四乐章——《木星——欢乐使者》。听一听,音乐是如何描绘太空神奇现象的。
2.聆听乐曲主题1。
(1)初听主题1,感受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听后学生自由回答。
(2)再听主题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使你联想到什么场景? 你能听出是哪件乐器主奏的吗?学生听后回答,如果不能准确听出是圆号,只说出是西洋乐器的铜管乐器组也可以。
(3)三听主题1,记录a、b、c出现的顺序。对照教科书提供的谱例,边听边用自己的方 戈记录。
3.聆听乐曲主题2。
(l)哼唱主题2,熟悉旋律。吹奏能力强的班级可结合器乐的演奏来熟悉旋律、教师把主题2的后半部分旋律抽出来给学生吹奏,其余的旋律由教师负责弹奏.这样,既加深了对旋律的熟悉和对乐曲的感受,也体验了表现音乐的快乐与成功。
(2)聆听主题2,边听边哼唱旋律。听后请学生说-说主题2在速度、力度上与主题1有 什么不同,最好能用恰当的速度术语和力度记号,在教科书相应的谱例上标注。
(3)再次聆听主题2,听出主奏的乐器是什么,并比较一下与主题1在主奏乐器上有怎
样 的音色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4.补充介绍乐曲的相关资料,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及创作意图。5.完整聆听乐曲,再次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6、全课小结:科普知识的导人与普及要适度、适量,不要把音乐课上成了科学课,要以音乐为本,突出学科特点,从科普知识导入音乐,在音乐体验中激活想象力。
二、认识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
1、以不同的形式复习西洋乐器的分类以及各乐器组的乐器名字、音色。
2、听一听,说一说。播放一段音乐,学生听后说出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属于哪个乐器组。
、看一看,连一连。出示乐器图片或实物,列出乐器的名字和组名,学生把相应的乐器名 字和组名连起来。
4、猜一猜,填一填;出示乐队排列分区图,教师说出乐器名字或出示乐器图片,学生在分 区上画出或摆放乐器的图片。
5、对照教科书中的?西洋管弦乐队排列图?,认识管弦乐队的组成与排列。
6、结合本课聆听的曲目,听辨乐器的音色,说出分别是哪些乐器和哪个乐器组演奏的。如能提供管弦乐队演奏的视频,让学生边看边认识、复习、巩固管弦乐队的编制和排列方法,效果会更好。
三、全课总结;谈收获,说感想; 板书设计: 《木星——欢乐使者》 教学反思:
第三课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萤火虫》,复习《七色光之歌》;
教学目标: 能用柔美的声音、恰当的速度与力度演唱歌曲《萤火虫》,并能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能用柔美的声音、恰当的速度与力度演唱歌曲《萤火虫》。教学方法:示范法
学法:欣赏法、模唱法、听唱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萤火虫的图片或者有关萤火虫的科普视频,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萤火虫的了解,激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初次聆听歌曲,感受并思考:歌曲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它在赞美什么?
2、跟着老师的琴声,试唱歌曲开始的8小节旋律和歌词。学唱歌词时,先随着琴声轻轻朗读歌词,然后老师启发学生根据歌词所描写的意境,用柔和的声音轻声跟着琴唱词。
3、再次完整聆听歌曲,找出与歌曲开始8小节相同的旋律,知道歌曲分为三部分(ABA)。唱一唱这一部分的歌词,注意区别两部分的不同之处。
4、重点学习合唱部分。
(1)师生合作完整地演唱一次歌曲。学生唱前、后基本相同的部分,教师唱合唱部分,并 请学生思考:歌词中出现?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时,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歌词所表达的情感,简单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内涵。此歌是为世界展望会而作,以表达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帮助全世界的儿童。(3)有感情地分别学唱高、低声部。
(4)尝试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部之间的和谐、均衡。初步学会各自声部后,可安排学生一 部分负责唱,另一部分负责吹,逐步过渡到全班合唱。
5、歌曲艺术处理。引导学生思考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演唱歌曲,才能较好地表现不同的乐段。请学生用词语、力度记号标在歌谱上,然后试着演唱。活动中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可进行分小组讨论、展示、相互评价,把活动表演与学习评价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与鉴赏力。
6、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小结:对歌曲的艺术处理和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教师要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来引导学生。切记不要因为?全员参与?的热闹而破坏了歌曲所营造的宁静。歌曲的演唱除了在速度、力度上作处理外,还可以从演唱的形式上加以变化。如歌曲开始的8小节,可以安排一个学生领唱或一组学生齐唱'其余学生用?m?哼呜作伴唱,效果会不错。
(二)复习《七色光之歌》。
三、全课总结。
演唱《萤火虫》,同学间评一评。板书设计: 《萤火虫》 教学反思:
第五篇:湘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抒情、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2、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3、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猜调》、《太阳出来喜洋洋》、《欢乐颂》、《采茶灯》、《铃儿响叮当》
2、欣赏乐曲《我的祖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土耳其进行曲》、《邮递马车》、《雪橇》 教学措施: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创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单独辅导
2、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愤。
第一课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懂得独唱与合唱的区别。
重点:在于欣赏好《我的祖国》熟记旋律,回简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A B 两段的对比。难点:学唱歌曲的A 部分,(注意:情绪,力度,速度)课前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三、欣赏歌曲
3、听老师范唱,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讨论:歌曲可以分几部分?
5、两部分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6、第一部分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
7、试着让学生唱一唱,以加以体会。
8、讨论:这首歌曲你听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处理成独唱加合唱,独唱表达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9、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
10、第一部分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四、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根据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分领唱和合唱。)
五、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板 书 设 计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第一部分: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部分:赞美祖国的强大
自豪 课 后 小 结
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
第二课
老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1)、视唱全曲,(2)、分组演唱
三、新课教学
(1)、默念歌词一遍(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3)、随琴在心里唱一遍。(4)、视谱((5)、学唱歌曲(6)、注意歌曲力度 整体演唱
(1)、请学生担任领唱(2)、演唱全曲
(3)、升华情感:说说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
第二课时
老鸟、小鸟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绕口令二部合唱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互相奉献爱心的美好情感。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合唱,从中享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住着许多漂亮的小鸟,因为鸟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成了鸟儿们的王国,鸟儿们每天聚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复习下滑音
三、音程练习:
1、单音程:
2、和声音程:(1)、视唱全曲,(2)、用鸟叫声“啾啾”唱一遍。
四、歌曲练习:
1、瞿希贤简介(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
2、整体听赏。
3、学习第二、三乐句。(小鸟们的歌声)(1)、随琴默唱歌词一遍
(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用和谐的声音来演唱)
4、学习第五乐句。(老鸟们的歌声)(1)、随琴在心里唱一遍。(2)、合唱一遍,并加上拍手的动作
5、学习第一、四乐句(老鸟与小鸟的对唱)
(1)、学唱第一句(老鸟的声音轻松宽厚,小鸟的声音轻巧圆润)(2)、学唱第四句(饱含深情)
6、学习第六乐句(群鸟欢歌)
7、整体演唱(1)、复听全曲
(2)、简释绕口令歌曲:歌词简单重复(3)、演唱全曲
(4)、升华情感:说说小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怎样照顾你的?父母年老时,你会怎么做?
(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二部歌曲,并从中感受到了奉献爱心的美好和甜蜜,懂得了用纯洁善良的心灵来汇报社会和家庭。我们的生活将是充满爱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将是充满爱的世界。)
第三课
听赏《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一)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二)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
(四)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教学重难点:
1、复习歌曲《老鸟,小鸟》
2、听赏乐曲《美丽的花儿》、《飞来的花瓣》
3、领会其歌曲与乐曲的思想含义 教学用具: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
3,边听边想: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4,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5,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反馈)
6,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第一段
第四课时
猜
调
教学目标: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2、师: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
3、听赏《猜调》
4、提问:
(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生:对唱)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5、学唱歌曲:
(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2)、跟伴奏唱歌词(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6、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7、课堂小结。
第三课
山乡的彩云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音程的概念。
2、通过教唱《山乡的彩云》培养学生
⑴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⑵正确的理解歌曲内容,恰当的表达歌曲的能力。
⑶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揭示其思想性、艺术性,艺术的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欢快活泼的节奏速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初听歌曲,感受艺术性。
出示问题复听作品、边听边思考:
(1)山乡的景色是怎样的?
(2)山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对‘‘千朵万朵落山窝’’有什么认识
(4)能不能想象出一幅改革开放之后的山乡巨变图?
2、揭示主题。
㈠、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指出衬词不读
㈡、讨论问题。
二、习唱歌曲:
㈠、分句听唱并分句赏析;反馈、矫正。
㈡、整体习唱与指导:
思考与讨论:
①:思考与练习之一。
②:衬词在歌曲中的表情作用。
③、为了把歌曲那活泼、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出来,哪些地方唱
强些?哪些地方唱轻些?
三、出示目标,并艺术的处理歌曲:
1、颁布目标。
2、艺术处理。
①独唱。
②领唱、齐唱、一唱众和。
板书设计:
山乡的彩云
──改革后的山乡巨变
──典型的节奏型
──衬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课
栗子大丰收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栗子大丰收》,体验农村人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
(2)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能听辨出主题2两次邀请安走势的直走乐器,并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名字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交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山乡晨曲
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学生交流观后感。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三、山乡的歌
1、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3、参与表现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这部分在演唱时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感情,总结出用抒情、激动地情绪和明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四、庆祝丰收过度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1、听赏《丰收锣鼓》
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A、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B、仔细聆听主题2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一遍: 唢呐 二胡 笙第二遍:二胡 笛子 扬琴 C、讨论归纳师: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资助评价。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栗子大丰收》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
第五课
音乐家贝多芬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在学习中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能自然有感情地歌唱。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当人们都成为兄弟时,人类才能得到幸福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并且运用乐器编小合唱。
教学难点: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
2、提问:①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②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芬。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2、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1、欣赏《欢乐颂》
①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②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学唱《欢乐颂》
①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 ②试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
③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④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
四、拓展、延伸、运用
1、教师出示沙锤、串铃、双响桶、碰钟、三角铁,学生齐答这些乐器的名称,并找个别同学示范演奏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欢乐颂》这首歌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
3、分组上台表演,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合唱要“动”起来,要有创新,应在队型和变化方面多下功夫。
五、小结
1、用一句话说出你了解的贝多芬。
2、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土拨鼠》
2、欣赏贝多芬的部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问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3 6 1)
三、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调式、速度、力度。(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4)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第六课 京调
课时:2—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通过欣赏《京调》,通过欣赏可以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我国戏曲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京剧行当的辨认 2、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欣赏、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
二、走近京剧
1、京剧的四大行当 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l)、说一说
生: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2)、演一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如果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京剧的伴奏乐器
l)、说一说
生:(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地位。)
师: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
2)、听一听
师:说到乐器,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脑海中便会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迷?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3、京剧的脸谱
1)、看脸谱、说脸谱
师: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
生:(先评价大家说的,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道具。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3、京剧的表演形式
欣赏与分辨
师: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请你说说这出戏中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工夫?
生:有两个角色:铁梅、奶奶。铁梅应该是花旦,奶奶是老旦的角色。其中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三、唱京剧《龙里格龙》
师:今天全班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精心搜集、准备的京剧的各种资料,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
1、听赏与交流
师讲解: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音乐风格既有京剧传统的神韵又有时代精神。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
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
2)、分旦角、生角唱词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5.自主设计表演
l)、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带上脸谱表演。
2)、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3)、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五、结束
播放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第六课 京调
课时:2—2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3、聆听《京调》,表演《说唱脸谱》,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学重难点 了解京剧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京剧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是二黄腔。
(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5.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二、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1.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情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作唱段内容简介。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指打着“板”(强拍)“眼”(弱拍)跟唱。唱会一句再唱下一句。一句一句学唱。第一句:从开始到“不登门”。
第二句:从“虽说是”至“还要亲” 第三句:从“爹爹和奶奶”至“猜出几分”。第四句:从“他们和”到“红亮的心”。
演唱时指导学生用假嗓唱,音量不要大。分句演唱时,教师适当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拖腔处要提醒学生仔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味的关键。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地跟唱。
三、课后小结
第七课 海峡两岸
课时:2—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感受中国民间音乐特有的风格,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南方山区茶园的迷人风光和人们劳动时的愉快场面,并了解茶的生长区域和茶乡的风俗民情。
2、通过模仿、律动等实践活动,学会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教学重、难点
1、欣赏乐曲《采茶灯》,感受乐曲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
2、学跳简单的采茶舞蹈
教学过程
一、民俗风情导入
教师从藏族舞蹈中献哈达奉酥油茶的动作引导学生思考美味的酥油茶的原料——茶叶的由来,启发学生进行简短讨论,为欣赏《采茶灯》做铺垫。
二、欣赏《采茶灯》
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2、展开讨论
用语言描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或用形体语言表现采茶姑娘挑担上山、下山、背茶篓的动作体态。
3、复听乐曲
观看茶乡的风光片,感受乐曲段落情绪的变化,想象各部分所表现的内容。
三、创设情景、综合表演
在律动的基础上随着《采茶灯》乐曲,相互合作,根据乐曲情绪综合表演。
四、拓展:欣赏茶艺表演
播放一段茶艺表演的录象或教师亲自进行茶艺表演,让学生品尝新沏的茶,师生共同讨论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六、跟着乐曲,“担”着茶筐走出教室
第七课 海峡两岸
课题:愿祖国花好月圆 课时:2—2 教学目标: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连贯的有感情的演唱《愿祖国花好月圆》,体验歌中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说愿望
师:我们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台湾回归,台湾同胞也时刻盼望着回到母亲的身边,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愿望?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二、朗读歌词
师:在这花好月圆的夜晚,让我们来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吧!(课件:《花好月圆》音乐)
1、师配乐朗诵歌词第二段。
2、请全体同学配乐朗诵歌词第一段,体验情感。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大陆小朋友 第二段:台湾小朋友
三、学唱歌曲
1、听琴哼曲
师:刚才我们有感情的朗诵了歌词,现在请同学们用声音来表现心中盼望回归的情感。
2、听琴唱谱 分男女生接龙演唱。
3、依谱唱词 师:同学们还能用什么不同方式来演唱歌曲呢?
4、合作演唱
分男女声对唱,一领众合,一部分哼唱、一部分演唱歌曲等。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将这美好的歌声录下来,寄给台湾的小朋友,大家共同期盼台湾早日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吧!将师生演唱的歌曲录音。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台湾的民歌,了解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大陆和台湾血脉相连,那份感情是深深的台湾海峡割不断的!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我们祝愿祖国早日统一,愿祖国花好月圆!
第八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时:1—1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2、能够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1、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2、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的参与表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大家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他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
2、请你们告诉我这幕童话剧的名字和他的作者,今天我们栏目就是要请大家为这幕戏进行后期制作,首先,请你们完整地看一下这部影片,并结合你们学过的课文,想象这幕童话剧大致可以分为几段?(课件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片)
二、体验探索
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
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
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
4、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
第一段 寒夜卖火柴
《悲歌》
第二段 五次点火柴
《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 第三段 冻死在街头
《梦幻曲》或《悲歌》 分组上台展示
三、综合表演
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
2、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
四、总结全课
第九课 邮递马车
课时:2—1 教学目标:
1、欣赏、学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和节奏稳定的特点,体验马车奔驰向前及赶马车邮递员愉快的心情。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级。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导入:
请学生帮老师来寄信,由此引出课题《邮递马车》,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
二、模唱练习:
2/4
0 05 |35 36 |56 5ⅰ|5ⅰ 54|24 2
|| 第一次跟师模唱要求唱出改变正常节拍的重音,唱准旋律的自由模进。即指导学生掌握和表现好歌曲所采用的音乐要素。
第二次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
三、歌曲教学:
(一)听听说说: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然后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听听动动: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三)听听唱唱:
1、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
4、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
1、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
2、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3、指导学生分两组,一组选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表现马蹄声响,并随音乐按节奏敲击伴奏,一组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第九课 邮递马车
课时:2—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
(1)5 - | 5 - | 5 - | 5 - | „„
WU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二、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单簧管演奏)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第一段: 单簧管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单簧管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5、讲解弱起。(B部分)
6、跟琴试唱歌词。
三、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