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二《声声慢》最新同步教案41.
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二《声声慢》最新同步教案
《声声慢》教案4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的教学内容依然是宋词,在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上,我们就知道,宋词从风格上来说,大体可分为两类,哪两类? 生(异口同声):婉约词和豪放词
师: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具阳刚之美的豪放词,下面,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归纳一下豪放词的特点:(生归纳,幻灯片总结归纳)
1、题材广泛:上至民族兴亡、历史更替、人生悲喜、宇宙奥妙、下至功名之志、家国之念、朋友之情、心中之思“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既反映时代风云变幻,又关注人生百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2、情感表达上以铺陈、直抒为主;气魄雄宏,风格刚健,情调昂扬,意境超脱,多抒襟怀抱负、爱国壮志;多发时代感慨、怀古伤今。
体现在诗歌的意象选择上,多以自然山水、惊涛骇浪、金戈铁马、景象宏大,意境恢弘
师:今天我们这堂课的学习重点是词的另一类即婉约词,如果把豪放词比作一位东北大汉的话,那么,婉约词就是江南女子;如果把豪放词比作长江黄河,那么婉约词就是小桥流水。如果把豪放词比作高山大海,那么婉约词就是山涧小溪。如果把豪放词比作《黄河大合唱》,那么婉约词就是《夜半小夜曲》。可以说,与豪放词相比,婉约词在题材的选择上、在情感的表达上都与豪放词大相径庭:
1、题材狭窄:描摹男女相思,抒写离情别绪,吟咏风花雪月,感喟春愁秋恨 2、情感表达上:宛转含蓄,缠绵悱恻,用典雅委婉的笔触,浓丽富赡的词藻,状相思,抒离情,伤春悲秋。
体现在诗歌的意象选择上,喜欢描写纤细柔美的景物,如:杨柳、晓风、细雨、落花等 师:这些意象其实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果我们在鉴赏婉约词之前,对这些意象的古代蕴意和内涵十分熟悉,那么我们解读婉约词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通过赏析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走进婉约词,走进婉约词中的这些优美意象。
二、听录音朗诵《雨霖铃》、《声声慢》,体会婉约词中的韵律美,整体感知两首词哀婉缠绵的情感基调。
提示:1、注意朗读时的重起轻落,语调舒缓。
2、注意通过准确的停顿、拖音传达出词人哀婉悲戚之情。
三、归纳婉约词中典型意象在古代的蕴意和内涵,并同学生一起分析它们在两词中的作用。
(一)《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 :寒蝉、长亭、晚、骤雨初歇 2、说说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提示1:寒蝉
寒蝉: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柳永自己就一再用过这个意象,如 《引驾行》“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又如,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明确:蝉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在炎热的盛夏鸣叫,历来文人笔下的蝉声也是热闹嘈杂的,可在柳永的笔下为何如此凄寒,关键在一个“寒”字含义丰富,首先,一个寒字直接点明了
当时的天气和季节,说明已是寒气袭人,不是盛夏而是清秋;第二,这一寒字,说明蝉本身觉得寒,故曰“寒蝉”,第三,作者非蝉,怎么知道蝉“寒”呢?其实寒的不是蝉,而是人的心境。这一“寒”字,指的就是诗人心境的凄寒。所以,这一“寒蝉”用得极妙,一开篇就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息,突出了“伤离别”的主题。)
提示2、长亭
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因此,它不是一个专有的地名,在送别的场合都用得着,如,王褒《送别裴仪同》的“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王昌龄《少年行》的“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两首诗里的“长亭”'和这首诗里的“'长亭”,当然不能看作是实指一个地名。但作为送别的所在是一样的。(明确:古人常在长亭送别,此处用长亭,既交代了地点,又暗寓离愁别绪,也有其妙)★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兰舟
2、提示:“舟” 就是小船的意思,相传鲁班曾经刻木兰树做小船,后来“兰舟”变成了船的美称。
(明确:本词中“兰舟”其实指的是“驾船的人”,即船夫,它在表达主题方面方面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催”字上,本来“骤雨初歇”是应该上船出发的时候了,这时候,船夫告知要开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在作者听来却是声声催心,让两人肝肠寸断,而船夫却不解诗人此时的心情。一个“催”字传神地写出了这一对恋人不忍分离,却又不得不分离的情景,把离别的伤表现得淋漓尽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泪眼
2、提示:泪,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送别诗”一类的重要意象,绝大多数别离者都难免泪下沾巾。临别挥泪,在他们,恰如临别饮酒、临别折柳一样经常、一样普遍。如:第一单元王
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明确:泪,虽不是独为别离而流,感时忧国等亦可以使古代诗人词人涕泪纵横,但在别离的场合,泪却总是适时地挥洒而出,以致“挥泪而别”几乎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常用语。正如,词中深爱的情人即将分离,两两相对,泪眼相看,满腹的哀伤,一腔的柔情,尽在这一双“泪眼”朦胧中,表情很是真挚感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烟波、暮霭、楚天
2、提示:“烟雾”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它的蕴意和内涵主要在于象征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是一种愁人的景象。楚天:楚地的天空(战国时楚国很大,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这里泛指南方天空。
(明确:本诗句中“烟波”这个意象的特征是“千里”,暮霭(傍晚的云气)这个意象的特征是“沉沉”,“千里”极言路程的遥远,“沉沉”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加上时值黄昏,眼前的景色越来越模糊了,离别的情绪也随之黯淡。楚天“阔”,一个“阔”字极言楚天的广阔,这个景象本来境界阔大,颇有点豪放的意味。可是加上“千里烟波”和“沉沉的暮霭”却又给壮阔的景色蒙上了一层阴影,衬托出行人黯然神伤的不尽愁绪,反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种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与柳永“伤别离”主要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意象
明确:清秋
2、提示:秋风多厉,草木凋落,万物蛰伏。在这样的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下,秋意象积淀着民族的悲剧性的心理记忆。它的主要内涵是凄凉、愁怨和悲伤。秦观《菩萨蛮》“虫声
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残更与恨长。” 刘禹锡《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明确:“冷落的清秋”与上文“寒蝉”呼应,再次以情景交融来渲染,情意更浓。)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本句堪称柳永词的千古绝唱,特别为人们所爱赏,甚至有人拿这两句词来代表柳词,原因在于这两句中集中了许多触动离愁的典型意象来表现他这次的愁怀,是哪三个意象?请从诗句中找出。
明确:杨柳、晓风、残月
2、提示:柳是寄别之物,自汉代始古人便有折柳赠别之俗。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意,中国古典诗词中“柳”意象在表赠别的诗歌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例如,《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送别”,周邦彦《兰陵王 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吴文英《唐多令》“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3、提示:风,在古人的眼中,风也是最能触动离愁别恨的事物,尤其是秋风,更是离愁、忧怨、感伤的“愁种子”。晓风,指清晨的凉风,因为前面已交代了“冷落清秋节”,故此处,指深秋的凌晨清冷微带寒意的风,“自古逢秋悲寂寥” 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提示:残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明确:月缺难圆,人别难聚,再加上凉风习习,作者不禁黯然神伤,自然更觉寒意袭骨,凄凉悲伤。)
(二)《声声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酒 风
2、提示: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削减愁怀的,“酒醒”就无异愁醒。经过麻醉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排遣了。李憬《应天长》“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边病”,周邦彦《关河令》“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都明显的说明这种情况。
(明确:常言道:借酒浇愁,愁更愁,本句中作者却不说此意,但言酒淡,不足敌急风,实则非指酒淡,更指愁浓,浓到任何烈酒都化不开,可见其词之含蓄婉约。)★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雁
2、提示:雁为候鸟,春日南飞,秋日北归,古人早把它作为秋季一种有特征性的意象,其定时回归,文学家便把雁与依恋故乡联系起来,或寄寓对故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音信的盼望。因此,诗人词者,看到雁之后,往往会引发思乡的愁情。如,柳永《曲玉管》“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请找出本句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黄花
2、提示:黄花,菊花。菊花给人以幽静清瘦之感,颜色比较朴素,这里人与菊有一种应
合。“满地堆积”“无人摘”写的是花的凋谢,而“憔悴”的不只是花还有人,作者在这里把外界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打成一片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也经常提到“落花”这个意象,花是植物美丽的部分,花在一个春天完成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时光流逝,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给诗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而在婉约词中,落花意象由于它的柔美纤细而染上更多个人化、女性化的色彩。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第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就为相思怀人设置了一个凄艳哀婉的场景:色彩鲜艳、气味芳香的红色荷花已经凋零殆尽。此外还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等。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字字写愁,层层写愁,却不露一“愁”字,末尾始画龙点晴,以“愁”归结,而又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愁”还不足以概括个人处境,推进一层,愁情之重,实无法估量。满纸呜咽,撼人心弦。
第二篇: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二《雨霖铃》最新同步教案41讲解
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二《雨霖铃》最新同步教案
《雨霖铃》教案41
课
型:观摩课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从柳词层见错出的具体形象(意象)里寻绎出其中“隐性”的意义,进而学会读解诗词,把握诗情,提高古诗词的鉴赏审美能力。
教学模式:诵读——品读——体悟——拓展
教学过程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文学是值得我们民族骄傲的,因为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创作达到了顶峰。今天,我们说到唐宋文学时,常用——
生齐答:唐诗宋词
师:(在学生回答后)唐诗宋词,对!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笔重彩浓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词。同学们知道,宋时词坛产生了许多文学流派,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那时的词坛文学流派有那些?
(有四位学生站起来回答)
师总结:有苏轼的豪放派,柳永的婉约派,李清照的“易安体”,姜夔的正宗派,吴文英与姜白石的格律派等。
宋词确实有很多的流派。流派纷呈,各有各的风格。今天我们学的是婉约派诗人柳永的代表词作《雨霖铃》。
(教师板书《雨霖铃》)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自由地放声朗读两遍。
(学生打开课本,朗读)
师:请同学们再听录音,注意朗诵者的语气与语顿,并用笔在词的字句下面用不同的符号作语顿或轻重音记号。
(学生听录音)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再自由放声朗读4分钟。注意:①要注意节奏与音步的停顿;②初步感受这首词的内容与婉约风格;③注意层次,尽量识记,争取背出来。
(学生读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遍。
(一学生举手,教师请学生读。教师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听)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放声读一遍。不要求齐读,但要读出自己的处理来。
(学生读)
师:诗要熟读,甚至要背,多读熟背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诗的内涵和风格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按前后位置讨论一下,这首词从所写的内容来看可以归为哪一类?词的风格流派是怎样的?
(学生前后位置讨论)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让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初读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生1:内容是写爱情的,应该是爱情诗;
生2:应该是离别诗,通过离别写爱情。
师:那是离别诗,还是爱情诗呢?请同学们在看看诗,从所写的内容再想想从中选择已项)
(学生在下面讨论,一致认为还是说离别诗好,教师板书:诗的内容:离别诗)
师:为什么说离别诗好呢?
生3:因为从诗内容和场景来看主要是写离别时的情景。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应该是说“离别诗”好。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词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首词从风格上看是属婉约派的词作。写法上采用了铺叙的手法,这首词是婉约派词作的代表作。柳永平生专力写词,题材以都市风光、歌妓生涯以及羁旅行役为主,擅长白描手法,铺叙景物大都层次分明。音律谐婉,词意真切,喜用口语,一扫唐末五代词人雕琢习气。又大量创制慢词,对词体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下面我们具体地去体悟这首词的情感。读诗在于体悟把握作家的情感、诗情,而后才能进入他的内心。这首词中的诗情——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摹和场面的描写来表达的。请同学们再诵读这首词,初步体会这首词的情感。
(专家点评:教学诗歌,必须多读。通过读,初步把握词的内容,是读懂词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感知词的神韵、逐渐品味词中的独特的意境的必要铺垫和准备。)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重点学习离别时的场景,体悟诗人含蓄的情感时怎样通过人悟的动作神情来表达的。
(教师布置学生诵读词的上阙)
师:全词用了两个时段来描摹抒情,请问按词的结构顺序来看应是哪两个时段?
生4:应是离别前和离别后两个时段。
师:他回答得对吗?
生5:“离别前”应为“离别时”。
师:为什么?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6:因为词的上阙的几个场面描写,虽然写了两个时空,有时空的转换,但这两个时空一个是实写,另一个是虚写。实写的那个时空是分别的场面,虚写的那个时空是词作者在分别时对茫茫前途的虚幻想像;词的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他们分别时的场景的描写,是用来烘托分别时的“凄切”的氛围的。因此,“离别前”应改为“离别时”
师:很好!这位同学分析的方法很好,能结合具体的文本语境进行分析。他已经在悟词了。
师:分别时是一幅恋人“别离图”,如果要是将“别离图”按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你们看可以画成几幅图?
(专家点评:场景喻图,旨在激趣。)
(学生前后自由讨论)
师:谁来回答?(一学生举手示意回答)好,请你回答。
生7:可以画成三幅图。我的依据是柳永在写恋人分别时写了三个场景,这三个场景就是三幅图。
师:好,这位同学已经回答了可以画成三幅图。下面请同学们以小小组为单位想象讨论一下,这三幅场景图应该是怎样的?然后,根据讨论的情况,用词中的一句话作标题,看看谁的想象最丰富,最正确。
(专家点评: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去品、去悟。)
(学生讨论,进入场景,气氛热烈,教师巡回,约4分钟,有学生示意完成)
师:请那位同学上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专家评注:让学生展示,激励其树立成功意识。)
(一女生上来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画的场景草图,标题为“都门帐饮”)
师:大家评价一下她画的图有没有正确地传递词意。
生8:没有。因为“都门帐饮”只是一种行为,这句诗主要表现“无绪”的心理活动。“无绪”就是没心思。一对恋人(学生笑)要分别了,面对佳肴肯定没有心思――套用词中的话说就是“无绪――吃的,画面不应该表现他们喝酒的情景。
师:那么你说,如果让你来画这个场面,你该怎么画呢?
生9:我还没想好。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有几位学生举手。教师请其中一位说。)
生10:“无绪”是感情的焦点,画面应画出面对佳肴不动筷子,而是相互对看的具有复杂心理的场景。
生11:不一定要对看,但一定要画出“难舍”与“伤心”的情感。比如像女的低着头用手绢轻擦眼泪,男的则看着女的无所适从就比较符合词意了。
师: 很好!“无绪”是感情的焦点,画面是应该画出相互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
(专家点评:讨论与评价,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按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亦为悟。)
(学生接下去分别展示了其他两幅画,教师引导学生作简略的评价修改。)
师:你们怎么理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的?
(学生作短暂的思考后举手)
生12:就是手拉手,相互对看,有话要说但又说不出来的意思。
生13:说明他们的感情是很悲伤的。
生14:说“感情悲伤”不符合语法要求,应该说“心中很悲伤”。
师:这位同学听得很仔细,语法错误都指出来了,很好。对这句诗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15:表明了他们难舍难分。
师:能不能再深一层地去悟下去?
生16:我认为这句诗写出了两人分别时的感情高潮点。两人虽然泪眼相对,语噎无声,但实际上两人的内心是很复杂的,满腹衷情尽在这不言中了,因此这句诗字面看似简单,但它的内涵是很深的,表达的情感是十分强烈的。
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这样说的理由吗?
生17:(继续)“无语凝噎”就是悲伤得说不出话来,表明很悲伤。“执手相看”是说他们手拉手,泪眼相对,悲伤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用手拉着手、四目相对的方式来表达此时内心的感受,这不就是满腹衷情吗?这不就是分别时的高潮点吗?这种情景在小说、影视中可以经常看到。
(专家点评:联系生活中的间接经验,拓展联想,是为悟。)
师:他分析的非常好,真正读懂了这句诗,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中去了。其实,这两句诗所写的人物分别时的情感与情景,我们可用一句非常熟悉的诗来归纳,这句诗是——
(学生全体不约而同地: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总结:对,“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西方人在分别时常以拥抱、亲吻来表达此时强烈的心理情感,而东方人则不然,而是用词中所写的方式来表达此时强烈的心理情感,这种表达方式看来很平稳,但实际上更动人情怀,更令人有回想余地。本词通过场景的描写较好地刻画了一对深情的恋人离别时的意境。词作者的情感也从场面描写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这种感情的表达方式显得——(还未说完,学生便接:含蓄!)
师:对,含蓄。不仅含蓄,而且深沉!
(教师板书:情感 含蓄、深沉)
(专家点评:此时已悟到了深层)
师:我们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上阙场景描写所表现的这对恋人的情感吧。
(有学生说“难舍”)
师:那位学生说,“难舍”比较好,大家同意吗?
(生齐声:同意!)
(教师板书:难舍)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从写法、内容、情感表达三方面归纳词的上阙。
师根据学生归纳发言总结:词的上阕通过三个场景的描写,刻划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含蓄地表达了一对恋人分别时的难舍情感。
(专家点评:品读是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读提升一个高度,即将感性阅读阶段提升到一个理性阅读阶段。而体悟则是学生对词的阅读再次提升到阅读的更高层面――阅读的智性阶段的必要途径。学生只有悟了,才能将作品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修养。)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词的下阙,重点品读名句,体悟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含蓄地表达情感的。请同学们读下阕。
(学生朗读词的下阕。)
师:下阕有一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你能说说是哪一句吗?
(生几乎一致认为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个句子。)
师:这个句子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那么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呢?表达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学生边读边体悟)
师:谁能把自己体悟到的感受说一说?
生18:这个诗句好就好在诗的景物与诗的情感很好地融合了起来。
师:能具体点吗?注意这里有哪些意象?
(讨论分析后有学生举手,教师请该学生回答)
生19:有三个意象,即杨柳、风、月
师:对,大家看看,“风”是什么风,“月”是什么月。联系上下文来综合考虑这句诗,他想要表达什么?
生20:这里好象隐含了时间、地点和情感。“晓风”“残月”都有点凄清,寂寞的意境。
师:谁能再进一步地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描述一下这幅画面的意境吗?
生21:联系上下句,这里可以描绘成这样一幅图景:清晨,一阵凉风将我从醉酒中吹醒,与我作伴的只是岸边的杨柳和天上的一钩弯月,而我的恋人,不知现在在何处?
师:描述的好吗?如果好,大家鼓励她一下。(学生鼓掌)
师:描绘的不错,对这句诗的字面意思已经理解了,但作者这样写显然是为了突出一种情感,表达心境的,读诗重要的是走入诗人的心里。那么你们考虑一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概括他此时的心境呢?
生22:孤独。
生23:寂寞。
生24:忧伤。
生25:我认为孤寂更好。
师:我个人也觉得“孤寂”更能准确地传达诗人的心境。(板书:孤寂)以凄凉的景色写凄切孤寂的心情,这又是什么样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呢?
师:(在学生讨论后明确)含蓄。(板书:含蓄)那么大家顺便思考一下,“杨柳”、“风”、“月”本属平常的物,酒醒后但见眼前之景很自然,为什么这句诗会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呢?
(学生思考,一学生要求回答)
生26:因为“柳”“月”古代都是用来作为离别相思的象征物的,是一个固定意象。都有“缠绵”“留恋”之意。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27:唐朝的韦庄就写过一句“惆怅晓莺别月,相别”的诗句。《两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长亭道别就有“柳丝长,玉骢难系”的描写。这里的“月”“柳”就有“缠绵”“留恋”之意。
师:(总结)《两厢记》中还有一句也很出名,这个句子是“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我觉得,本词是写恋人离别之情与离别之思,这里将 “柳”、“风”、“月”这些古人作吟物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象征物都恰到好处地写在一起,组合成一幅相思的画面,以此表达心境就非常恰当了。
师:“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景是实写吗?
生28:是幻想。
生:应该说是虚写。
师:是虚拟。那么,作者的情感表达是否就此达到了高潮?
(生读词后回答)
生29:没有,后面的情感还在发展。
师:请你说说具体的诗句
生30:“良辰美景虚设,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表情上更深一层。
师:为什么?(引入对“良辰美景虚设,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体悟。)
(学生思考)
师: “良辰美景虚设,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31:我认为。“良辰美景”也是虚想,“更与何人说”是对“千种风情”而言的。是说,即使有良辰美景,我即使有千种风情,能同谁去诉说呢?用美景来反衬“情感”这就显得悲哀了。
师:“反衬”说得好,但是怎样的反衬呢?同学们把诗句再读读,想想)
(学生读诗句,相互交流)
生32:这两句诗在内容是对比,“良辰美景”与“虚设”是对比;“千种风情”与“更与何人说”是对比,前面是美好的情景,后面是悲哀的情感,影视对比反衬。
师:对比反衬,有这种说法吗?
生33:应该是以美景称哀情
生34;以乐情称悲情。
师:这样说比较恰当了,是以美景称悲情。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
师:那么这种悲情是“悲哀”吗?
生35:我认为还是“哀伤“好。
师:为什么?
生35(继续):“悲哀”只是一种情感,“哀伤”还有心理活动,更全面一点,有“悲伤、凄切”的情感,这与词的意境更吻合。
师:“哀伤”大家同意吗?
生36:(齐声)同意。
师 :好,我同意这位学生的分析,“哀伤”确实好。
(板书:哀伤)
师:那么,分析到这里,同学们对这首词的感情脉络已经悟出来了。这条感情的脉络是:
生37:(学生根据板书齐声)难舍——凄切——哀伤
(教师在原来板书的基础上,在 “难舍”“凄切”“哀伤”之间添加“→”,将感情脉络连结起来)
师:通过这条脉络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感情表达的方式是(边说边板书)逐步推进,委婉含蓄。那么词中的这种抒情方式是怎样的抒情方式呢?
(生:间接抒情)
(教师板书: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师:(总结)读诗要悟,通过悟我们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才能真正地把握诗的内涵。当然,对一首诗的读解不应强求一致,应“因人论诗”、“因时论诗”,同时还应有读者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首诗我们就悟到这里,同学们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的?
(一学生举手示意有问题。)
师:(对举手的学生)你有什么问题吗?请说。
生38:柳永的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是消极的,为什么却能流传到今天呢?
(专家点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很有价值。它说明学生已进入了悟的深层。)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请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专家点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入讨论。这就是新课标提倡的课堂生成性教育。)
(学生讨论两分钟后,有学生举手示意发言。
生39:首先,我不同意说这首词的基调是消极的意见。因为这首词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恋人相别,不知何时相见,有这种情感是很自然的。(有学生笑)柳永的这首词正是自然地
表现了这种情感,他是生活的反映,是客观的。正因为是生活的反映,又是情感的真挚的流露,所以它才有生命力。
生40:我同意生39的意见,正是因为这首词自然而真切地表达了柳永的情感,它才真实,所以它才有生命力。有生命力,它才能流传。
生38:但要知道文学作品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有思想就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很显然,这首词,写男欢女爱,缠绵悱恻,基调低沉,我还是认为属消极之作。
生41:文学作品当然有积极、消极之分,但除了积极与消极之外,有没有处于这两者之间的文学作品的存在呢?我认为应该是有的。再说我们也不能绝对把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都说成是消极的。只要它表达的情感是真挚的、美好的,就不能说它是消极的。柳永的这首词真实地表达了一对恋人在离别时和离别后的心理活动,所以它能流传。
生38:我认为一首好诗或好词的流传的因素很多,其中内容与形式的美是主要的。这受词这两方面都做到了。内容上它表达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爱情,形式上借景抒情、委婉含蓄。
生39:这首词写的是恋人分别的情景,它表达了许多同类人的心境,因此词中反映的不仅是词作者的心理感受,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有过类似或正在经历的人的共同感受,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有点像白居易听了江面传来的琵琶声而“泪湿青衫“的原因一样,是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白居易”同时天涯沦落人“的联想,这大概就是共鸣在其作用吧。这首词之所以能流传,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学生热烈鼓掌)
师:(面露笑容)这位同学的分析很有道理。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分析了,这从同学们的掌
声中可以看出。老师不想发表什么意见了,因为同学们的争论说明了大家已经在“悟”了,很好!这里我只说三句话:一是对词作的读解要联系特定的背景来读解;二是优秀的词作一定能流传,但流传的不一定是优秀的词作;三是优秀的词作一旦形成便是一种情感符号了,它可以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把作品中的意象作为一种感情表达的暗示来联想和想象,使其内涵不断扩大增生,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以至流传。柳咏的这首词就有这样的艺术魅力。时间关系,今天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同学们课后可以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也可以写成小论文。
(专家点评:这以生成性讨论将课堂教学推到了最精彩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将问题抛出后,让学生作了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培养悟的能力。但教师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教学责任,最后的总结,看似随意,但实际是引导,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平等中的首席。)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评价柳词的。
(教师投影,学生朗读投影的内容)
1.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其所谓善传神者。(李樊龙《草堂诗余集》)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与秦少游酒醒处,残阳乱鸦同一景事,而柳尤胜。(王世贞《艺苑卮言》)
3.预思别后情,工于言情。(陈延焯《词则 雅集》)
4.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形容尽致,尤于羁旅行役。(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
(专家点评:扣住教学内容拓展,精到,有用。)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在课文结束之前,让我们背一遍这首诗,回味一下这首词的内容和情感。
(下课)
第三篇: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三《秋声赋》最新同步教案14汇总
语文必修IV苏教版《秋声赋》最新同步教案
《秋声赋》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采用各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
2、体会作者在描写中融入的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一 教学难点: 目标二
一、导入:
时日匆匆,风寒如雨,雨寒如风。人心总是不耐风雨,坐听窗外风音雨韵绵绵不绝,牵引出多少载不动、卸不去的沁凉透骨的秋情。秋风秋雨,秋花秋月曾引发多少古今文人墨客书写下一行行或凄清或优雅的文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九百多年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由“秋声”而引发的一段流传千古的文思――《秋声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明确目标
三、文章分析
1、文章既然取名《秋声赋》,顾名思义便是写“秋天的声响”的赋,那么,初读文章,本文具体描写“秋声”的是哪些语句?
明确:文章第一段“初淅沥以萧飒”至“但闻人马之行声”
2、指名朗读。自由翻译,互相答疑。同学思考,作者听到的声音是否有变化。明确:有变化
3、找出这段文字中,显示声音变化过程的字词。
明确:初、忽、其触于物也
4、从这几个字中,尤其是这个“忽”字,我们能发现,秋声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明确:变化比较急剧。
5、每一段变化之中,作者都对秋风进行了描摹,那么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比喻
6、分别比喻成哪些事物?
明确: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金铁皆鸣、衔枚疾走赴敌的人马
7、自由读这几句,思考对这些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哪些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明确:气势汹涌,来势猛烈,令人紧张。
很明显,这些特点和感受是秋声带来的,也是作者听到的秋声的特点。齐读这一段描写,体会的作者感受。
8、结合文本练习二清人的评价,对本段文字加以评点。
师总结:通过初读这段文字,我们初步体会到了作者所听到的“秋声”的变化之急,来势之猛,和令人紧张之味。自然也就不难理解,当时正在专心夜读的作者,听到这样的声音时,会露出“悚然”之态,急忙叫童子去查看了。
这段文字,的确是化虚为实,写出了秋声之形。但能化抽象为具体的文人名士又何止欧阳修一人,为何《秋声赋》能受到后人如此推崇,并称“变态百出”,原因何在,让我们继续学习下去。
9、听到这样的秋声,作者是怎样评价的?读第二段,找出作者对秋声直接评价的语句。明确:悲、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10、此时的秋声,在作者的笔下,又多了一层特点:悲。为何而令人感到悲、凄切,作者解释原因了吗?有没有标志性的字词告诉我们,作者解释原因了。明确:有。一个“故”字,说明上文讲明了作者觉得秋声悲的原因。
11、那么,从前面的几句话中,我们能发现,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写原因的? 明确:秋之为状
12、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秋之状?
明确:四个方面。“色”“容”“气”“意”
一起来读一下秋天的神采的描写语句。想像一下画面,体会一下作者笔下秋之状的特点。轻烟飘飞不绝,惨淡的薄云虽少未尽,空旷辽阔的天空,只有日光照耀,显得凄清明朗,秋风吹起寒到刺人肌骨,更是浸人心脾,万物仿佛生意已尽,山川也神态黯然,一片萧条寂寞。
13、如果让你为这秋之状配上音乐,你会配上怎样的音乐? 明确:悲哀的,凄凉的
14、为什么你会配上这样的音乐? 明确:因为景色是悲、凄凉
15、那么,现在再问大家,作者在这里看似离题的描写“秋状”,这和“秋声”有什么联系?
明确: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
16、那么,这在写作上叫作什么手法?
明确:烘托。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17、指名学生评价作者对秋之状的描写
再齐读这几句文字,再次体味一下作者通过烘托手法描绘出的秋声之悲。齐读。
19、这样的秋声过处,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明确:草木凋零。(找出书中语句,指出通过对比,造成反差,感受更强烈)20、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包含着“秋气”的余威。
21、那么,为什么“秋声”会有如此“余威”?
自读自译本部分文字,寻找秋声拥有如此威力的原因。明确:有“肃杀之心”
2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写“秋声”的“肃杀”,用了哪些事物? 明确:刑官、兵家、商声、夷则(学生解释一下刑官和兵家的肃杀)
23、这样的写法叫作什么手法?
明确:通过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叫作象征。再次齐读该部分,体味
24、到此时,我们知道了,为何秋声有如此余威,是因为它有“肃杀”之心,那么作者在一开始听到的秋声中,有没有蕴含这“肃杀”之心呢?(齐读思考)
明确:有。金铁皆鸣(战争)、赴敌之兵。可见,作者巧妙的把秋声的形、状、心融合在了一起,不愧是大家之笔。
小结:通过对本文第一、二两段的分析,我们学习了欧阳修通过化虚为实、烘托、象征等手法,巧妙的表现了秋声的形、状、心的特点,既写秋之实,又摄秋之魂,把虚无缥缈的秋声写的如在眼前、似在耳边,不愧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第四篇:高三语文:2.8《声声慢》教案(旧人教必修3)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声声慢
教学目的
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
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
教学重点
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教学方法】 赏析、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全词赏析】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醉花阴》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全词赏析
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有点近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王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是此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过片直承上文。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最后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
1. 背诵这首词
2. 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体现其艺术风格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o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综观李清照这首写于晚年的《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琵琶行并序》最新同步教案39(精)
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琵琶行并序》最新同步
教案
《琵琶行并序》教案39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背诵第二节;
2. 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 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教学设想 1. 重点与难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2. 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3. 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谁能说出一些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稽康悲奏《广陵散》。《西厢记》莺莺听张生弹琴:“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琴者,禁也。古人
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三国演义》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焚香弹琴以示其闲静而惑乱司马懿。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也有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琴箫合奏而为知己的故事。马志远曾据《琵琶行》作《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居。叙述白居易和裴兴奴恋爱故事。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京倡
商妇
怨
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京官
谪官
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①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②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③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
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 “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四、比较阅读
1.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
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箜篌引》的音乐描写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应,多用夸张手法,也显示了诗人的奇特想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则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诗人着重写的是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手法。2.比较阅读《明湖居听书》
《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的绘声艺术
声音没有实体形象,又一发即逝,难以捕捉,怎样描绘才能使之形象、可感呢? 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清代刘鹗的《老 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虽前者是诗歌,后者是小说,前者描绘的是琵琶声,后者描绘的 是说书声,但两者在对声音的描写上却有相通
相似之处、异曲同工之妙。试比较分析如下:
二者对声音的描写都可分为正面描绘与侧面烘托两部分,从两方面写出了琵琶女及王小玉说书技艺的高超、绝伦。先来看正面描绘:
一、开场不凡
试音定调时,琵琶女“低眉 信手”似漫不经心地“转轴拨弦三两声”,便“未成曲调先有 情”;王小玉“把两块顽铁丁当了两下,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两人技艺绝妙,都似随手拈来,轻轻两下,便吸引了听 众。
二、两者都描写了一个完整的演奏(说唱)过程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弹奏从“转轴拨弦”开始,而后“嘈嘈切切错杂弹”,继而“间关莺语” “幽咽泉流”之后,便“声 渐歇”,于无声处凝绝后是“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 鸣”般的声音突起,最后以“裂帛”般的高音结束。
《明湖居听书》中说唱过程 则是:声音不甚大。越唱越高,拔个尖儿、回环转折,节节高起 →于极高处陡然一落→渐低渐细 →无声→忽又扬起→霍然收音。
二者描绘的声音都是从一般 音阶开始,而后渐低,后至于无声,再又突然进发,在激烈高昂处 结束,声音也由简而繁,抑扬结合,决慢相间,高低交错,刚柔并济,跌宕起伏。既显示了演奏说唱 者的高超技艺,又表明吸引入之处 即在声音的迂回曲折,千变万化。不同的是《明湖居听书》描绘的过 程更具体,更复杂。
三、两者都采用以形喻声的方法,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形象,化不可捉摸的听觉为可见可感的事物
《琵琶行》在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加强其 形象性,如“大弦嘈嘈如急 雨”,既用“嘈嘈”这个叠音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其形象 化,既有听觉,又有视觉形象。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就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在显示音乐旋律中的“滑” “涩” 时,作者又用两个比喻“间关莺 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幽 咽”之声,悲抑哽塞。在短暂的停歇后,声音忽又扬起,“银瓶 乍破” “铁骑突出”,形象地写 出声音的高亢、清脆。
《明湖居听书》中不仅用看得见的景象、想像出的形象来比喻,还用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感觉来喻声音。
如“唱几句书,声音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慰斗贸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用的是感觉,重在强调 听觉上的舒适;言其声音到高处时,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里又用想像出的形象来比喻,突出了声音的清脆、韧性、高亢;写声音的回环转折,而又节节高起,作者又用看得见的景 象、经历过的事情作喻: “恍如 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初看傲来峰绝壁干仍,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突出了声音愈唱愈高,而又雄浑高亢、婉转悠扬的特色,使声音的变幻、回环似有形的 景致一般展现于眼前。再如声暂歇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遂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 时显现,使人们通过联想,可 以想像出声音如“花鸣春晓” “百鸟乱鸣”,也让人感到眼 花缭乱,耳不暇接。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干变万 化的音乐形象,已使我们不能不 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而作者在 正面绘声之余,还用了侧面烘托 的手法。
首先,两个主人公都是技艺 高超之人,因此在写声音前,作者首先要写入(当然是略写)。两人的出场都是千呼万唤才出现的,而亮相亦有相似之处:“琵 琶女”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王小玉是“半低着头”,两人欲露还藏的姿态更引人注目,让人更急于知道其技艺如何。
板书设计 琵 琶 行(并序)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妇——音乐——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