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课教案(王绍华)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4:2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指导课教案(王绍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指导课教案(王绍华)》。

第一篇:阅读指导课教案(王绍华)

阅读指导课教案

涉县西戌中心小学 王绍华

一、指导目的:

1、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读书过程中学习读书方法,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爱的教育》,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及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

1、小说《爱的教育》数本,并打印几份目录。

2、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五、指导课时:一课时

六、指导过程:

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在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要进行的阅读活动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发兴趣。

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都很爱看书,最近看了什么好书?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那么就请你赶快把你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吧。

2)小组交流。咱们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我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下,听了部分同学的推荐发言。发现了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并且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指名,随着介绍而让学生板书书名。)4)小结。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大家的确读了一本好书。你们都愿意读吗?我们可以在以后的阅读课上轮流借阅,但要注意,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同学的书,记得爱护这些书籍!刚才大家介绍的真好。我也想向你们介绍一本好书。

3、老师推荐:

1)教师介绍《爱的教育》一书:

这本书是意大利的获奖作品,记述了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作者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此书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早在一九二三年我国的夏丐尊先生就将此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夏丐尊老先生用了三天三夜留着泪将书读完,当他翻译这本书时,也是常常留着泪。这本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说:“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想看吗?由于此书的册数有限,我们先看一看目录都有什么故事。2)出示书中的目录:

个人浏览目录,看一看故事的名字。

小组互相交流故事的名字。(激发学生们的读书欲望)

3)教师介绍:整篇小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我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高尚的行为》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听完之后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

4)全班交流这篇故事的感想。(阅读欲望达到高潮)

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其实这本书内每个故事都很感人,我在给大家读一个故事《虚荣心》。究竟后来是怎么回事?那个男孩子是不是骄傲哪?同学们想知道就借书自己看吧!(到故事的关键处停下,让学生回去借书看完。)

4、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来图书室借阅吧。不要忘了我向大家推荐的《爱的教育》啊!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2012-4-18

第二篇:王绍光演讲稿

转型与治理

---王绍光

许戈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家好,这里是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是许戈辉。从今天开始我就要主持这个节目了,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大讲堂里学到更多的知识,领略到更多的声音,也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我们今天就开始第一讲。

整整二十五年前,中国打开了封闭的大门,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二十五年过去了,不论是经济上的发展,还是政治上的进步,都是全世界范围内有目共睹的。不过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面临了种种的新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先了解我们国家真实的国情,当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必然的。但是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强烈的呼吁,如果没有一个国家基本制度的保障的话,经济建设或者是民主进程的推进,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这些强烈呼吁的声音当中,有一位格外的嘹亮,那就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王绍光教授。我们一起先来看一下他的简历。

王绍光简历

王绍光,1954年生于湖北武汉,1982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之后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继续深造,先后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而后又在耶鲁大学教书育人十年整,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

1993年,王绍光和著名学者胡鞍钢合著《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这场报告推动了中国整个分税制的建设和分税制的改革,被国外媒体称作“王胡报告”。此后,王绍光与胡鞍钢合作撰写了1995年的《中国地区差距报告》、1999年的《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2000年的《政府与市场》、2003年《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等著作。

1993年迄今,王绍光共出版著作二十余部,在中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余篇。

王绍光: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今天我要讲的内容不多,三个方面。第一个叫做成就与挑战;第二个讲良治的基础。良治就是良好的治理的基础,现在国际上,包括世界银行和联合国都在讲良治的必要性,但是我们觉得讲必要性是重要的,但是还要讲良治是什么样一种制度性的基础;第三方面结合中国的实际讲一讲,在中国进行国家制度建设或者重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这么三个方面,闲话我就不多说了。

我就开始讲第一个方面,成就与挑战。成就,其实不用多讲,我就给大家看一张表,你能看到中国的成就。这张表是中国和世界上其它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两个算法,一个是1975年到2000年,一个是1990年到2000年。我们看到即使从1975年算起,文革还没结束,到2000年,中国的人均GDP或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是8%,高于世界上所有其它的国家和地区。在国内我们经常会去讲四小龙,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讲它们的经济奇迹,其实我觉得在过去二十五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才是真正的经济奇迹。中国是一个12亿人的大的经济体,能够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边,连续以这么高的速度,8%的速度增长,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我还想加,也可能绝后,因为12亿人的国家也不多,印度今后能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们不知道,很可能是空前绝后,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所以成就,我就讲这么一张图,不多讲。我今天主要要讲的是,即使是成就也会带来挑战,我想讲在经济方面,在过去二十五年,中国发生了六方面的变化,这每一方面的变化全都是好事,但是我也会分析这每一方面的变化都会使政府治理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的麻烦,具有挑战。

那我就先讲经济方面的变化。第一个,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知道传统中国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在经济学里边叫第一产业,逐步地向第二产业转移,就是工业,再往后是逐步向地向第三产业转移。那么我们想一想,如果一个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粮食为主,这个经济是不需要监管的,不需要太多的监管。但是一旦把它变成工业化就比较麻烦了,进入工业国家就开始要规定,比如说劳动条件要进行监督,产品的质量要加以规范,如果一到第三产业,中国目前就在尽量的发展第三产业,一旦到第三产业我们就会出现远距离贸易,什么叫远距离贸易呢?不是面对面的贸易,不是像秀水街那样子,拿着计算机算按一按就行了。它是远距离,我刚去过甘肃,可能是把甘肃的产品运到广东,运到香港,可能从甘肃到纽约的Syracuse,我们不知道,它可能很远,人见不到面了,这时候就出现信息非常重要。同时,比如说金融、保险、咨询、保健这一系列第三产业的行业,它都是有很多的这种信息的问题,就是信息出现一个叫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什么叫信息不对称呢?就是交易的双方有一方面知道很多事,我知道我的产品好不好,我卖给你,你不一定知道,尤其是保险。举个例子,我的身体很不好,我要买你的保险,我买了以后我就病了,然后你就赔我,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像这些第三产业一发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出来了。这个监管跟监管农业是非常不一样,那么产业结构的变化就带来了治理的挑战。

王绍光:再来看资源配制。改革以前是国家用计划来配制资源,就是说哪些东西应该到哪,钢铁生产以后发放到哪个厂家,哪个厂家然后再做什么事,都是国家(分配)。现在中国的资源配制方式主要是市场,供求关系。管理系的同学可能了解更多一点,供求关系以市场来调节。那么到现在,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当然跟有些国家比不了,但是跟比如说前苏联国家,很多转型国家,我们的市场化水平已经高于他们。那么市场化以后,市场会带来很多奇迹,但是往往也会引起人们对市场产生一种迷信。

实际上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完全靠市场,这里我就想到一件事。1990年的时候,东欧国家刚刚开始进行转型,这时候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叫加尔·布雷斯,他去匈牙利讲演,他讲完了以后,底下匈牙利听众就说,怎么回事,教授您讲这么长,怎么没有提Hayek,国内现在很时髦的海耶克这个人的名字,没有提其他几个自由派经济学家的名字?加尔·布雷斯回答就很简单,他说,他们期望的那种完全市场来操纵的经济,历史上没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如果存在的话,你们会痛苦不堪。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经济必须有市场,但是不能由市场来垄断,还得有国家的监控。中国在过去吃计划经济的苦吃了不少,所以中国政府在了解政府失灵方面,中国的学者都有很深的体会,都有很多的教训,但是市场失灵怎么来调控,我们的经验并不足,怎么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这也给国家的治理、管理经济带来挑战。

第三方面,所有制结构的变化。1978年以前中国没有私有制,所有制结构非常简单。但是到今天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呈现非常大的多元化,有国有、有集体、有合作制、有三资企业、有私营企业、有个体户,各种各样你想得到的所有制,中国都有。当经济主要以国有为主的时候,它每个企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改革以前每个企业创造的利润交给上级,你缺钱了,上级拨钱给你,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他不用去管我的经营状况。但是现在的私营企业他一定要管这个东西,我能不能赚钱,我不能赚钱我干这活干嘛,累死了。即使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它也变成独立的主体,政府想让它干什么事,它觉得这不赚钱,它会想方设法的逃避,它去做别的事。所以,所有制改革的一个后果就是所有的经济实体,都变成有很强的自主性,不会再听从国家的指挥棒来转,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就要从直接的操控,改革以前的直接操控,你干什么,你从哪里进原材料,你卖到哪里,要变成间接的调控。

另外一个方面的变化,就是经济实体的数目剧增。我简单有一些数据,比如1978年的时候,全国只有人民公社53000个,生产大队69万个,生产小队482万个,那么农村就是这么400多万,不到500万个实体,比较容易控制。1983年公社一解散,中国的农村就变成了2亿多个农户,数量的增加使管理就变得非常麻烦。另外一个更麻烦的是,改革以前如果有一个实体,比如一个工厂,它1950年建的,到1978年这个工厂还在原地方,它的产、供、销、人、财、物这些东西都非常固定,那时候的人很少调动工作,你在这地方工作了,你就在这地方退休,你的孩子还顶替你,全都在那块。今天的实体完全不一样了,今天的实体今天成立了,明天衰败了,后天搬家了,然后就破产了,它的产、供、销、人、财、物这些所有的链条,在不断地变化,这就使你监控它们变得非常非常的麻烦。

再下面一个变化是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改革以前中国基本上是关着门的,对外贸易非常非常小,外资没有。那么现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你把进口加出口除以国内生产总值,是将近40%,将近40%是什么概念呢?你把日本和美国算一个相应的数,它们可能就是15%,16%,绝对不会超过20%。换句话说,用这种方法计算的话,中国的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已经可能比这些国家还要高,当然这里边有些计算的技术问题,我就不去讲了。总之,在一个大国对贸易的依赖达到这么高的比例,世界上也没有。

再一个是外资。外资最高的时候是1994年,外资进来的钱相当于我们GDP的6%以上,这个你去找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也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高比重。有些人会讲四小龙依赖外资,其实这是个完全错误的概念,四小龙经济发展中间除了新加坡比较依赖外资以外,其它都不太依赖外资,它们主要靠内部资本。那么依赖外资和对外贸易对治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七十年代,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冲击得一塌糊涂,但是在中国生活在七十年代的人,在座的如果去问你们的父母,他们会对这两次石油危机,除了在《参考消息》上看到消息以外,没有任何感觉,因为我们是封闭的,你爱怎么乱怎么乱,中国岿然不动。但是今天就不一样了,如果现在世界上再出现两次石油危机,中国经济会非常非常麻烦,因为我们中国的能源对外依赖度已经很大,这样对外开放的程度扩大以后,就使国家在开放的情况下来治理本国经济,变成一个非常高超的一个技术才行,非常高超的技能才行,所以这也使中国政府治理经济的能力是一个挑战。

最后经济方面的变化,是信息与通讯革命。我们可以想一想,1978年的时候中国有几个电视台,一共是93个广播电台,电视台就更少了,电视台当时只有32个,32个电视台不是全天播的,一天播几个小时,每个电视台就一个频道,现在怎么回事?现在是360多个电视台,一个电视台可能有十个频道,五个频道,八个频道,这个没法比,平面媒体也是一模一样。然后还有通讯手段的革命,中国1978年的时候,全国有192万电话,当时打电话是非常非常麻烦,那时候是传呼电话,你住那个楼,你的传呼电话在这,老太太拿着喇叭喊,几楼几号的下来接电话了,是那样接电话的。家里有电话的人是极少,绝大部分是办公室电话。现在中国的电话拥有量,我们以前想,可能很难增加,现在中国电话拥有量,手机好像是世界第二,固话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通讯变得异常的方便,然后加上互联网每年都是非常高的增长速度,现在互联网用户中国已经是第二,很快应该变成世界第一,这就使信息的流量加得非常快。那么信息流量对改善我们生活,使我们生活便利,使我们了解世界各种情况很有好处,但是也有另外一个问题,你们也许听说过这么一个人,就是Joseph Nye,以前当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现在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院长。他讲美国力量强,强在哪,不是硬力量,而是软力量,不是hard power是soft power,软力量是什么?好莱坞的电影,CNN的24小时新闻,这些是软力量。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软力量就很麻烦了,一个国家变成一个强国,不仅仅是理论,经济增长率是多高,还有你的软力量有多强。在开放条件下,我仅仅举这个例子使政府要做这件事变得异常的困难。

那么讲了这么多的话,我们可以有这么几条小结,就是在这第一方面,改革改变了我们周遭的一切。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已经和改革以前大不一样,那么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以后,如果你们学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都会知道一个(概念),别的都记不得,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这个是有道理的,这些都发生变化以后,政府治理国家的这种模式,以前的模式过时了,新的模式就得出来,没出来就会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批人,刚刚出了一本书的标题叫做《第二次转型》。我们第一次转型是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说要从搞阶级斗争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我们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社会上有大量的矛盾,我们现在提出来要进行第二次转型,要以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为中心,这是我们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完全准确,所以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王绍光:那么面临这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挑战,能不能实现良治?中国能不能实现良治,良好的治理,如果要实现良治它的制度基础是什么?我们通过两年的研究,比较了国内外和历史的经验,我们总结良治有八项制度基础。我不能详细讲,我就一样样简单的介绍。

第一方面,强制能力。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特征,这不是我说,西方所有的社会科学家都会告诉你,最基本特征就是有强制能力。对外要能保家卫国,保卫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对内要维持社会秩序。强制能力,这个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

第二叫汲取能力。保家卫国和维持社会秩序是很费钱的事,你要养军队、养警察是很费钱的事,这就需要你有税收。另外,国家的每一项事,国家的任何职能都需要公共财政来支撑,教育也罢,公共卫生也罢,道路的兴建也罢,都需要公共财政支撑,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不能从社会汲取足够的财政收入,它就不能做事情。

第三叫濡化能力,或者叫教化能力。中国社会是非常讲究教化的,从孔夫子的时候就开始讲教化,这个教化使大家把一套价值观念内化,变成你自己的行为,这样治理国家比较容易,仅仅靠军队和警察的暴力来治理国家,成本昂贵,所以每个国家都要有这个教化能力。教化能力我们强调两样东西,第一个叫国家认同,就是你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人,绝大多数95%认同你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第二件事就是要有一套核心价值,你不要看美国、西欧那些国家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的多元,但你看那个根的话,他们都有一套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为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所认可,有了这套核心价值的话,大家如果内化这套核心价值,你的行为就会自我规范。所以,这两样东西都需要教化,国家要有这方面的能力。

第四个方面,监管能力。这个濡化、教化是讲人们用自己的信念自我管理,监管是讲要规范人们的外部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行为,不是你怎么想,而是你怎么做。那么监管呢,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管必要,我们可以想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但我把它归纳为两个理由,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叫做信息不对称,我刚才已经讲到了信息不对称;第二个观念叫权力不对称。什么叫权力不对称呢?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老板跟打工仔,权力就不对称,打工仔希望工作条件好一点,老板为了节约成本就不愿意改善工作条件,我们最近老听说哪个地方矿井瓦斯爆炸了,哪个地方矿井冒顶了,就死人,这个条件改善不了,因为有一个权力不对称。

统合,是下一个。统合是指什么呢?就是政府要能管住自己的人,管住自己的工作人员,也管住自己的国家机关,使他们能够做到工作人员要非常专业化,有专业知识、专门训练。国家机关要统一协调,如果国家机关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这国家就乱了,每个单位可能都很有权力,但整个国家就乱七八糟了,所以要有统合。

第六个方面,再分配,再分配是指国家在不同的社会集团之间,对稀有物资进行权威性的调配,稀有物资最重要的就是钱的调配。它的目的很简单,一方面,要保证社会中所有人的经济安全,就是基本的温饱,要保证。第二方面,要缩小社会中间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我没说消除,我是说缩小,缩到多小,要看这个社会的承受能力,但是这都需要再分配,那么第七个和第八个方面把它一块儿讲,什么叫吸纳?这个词也许不太准确,我要表达的意思是讲,社会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势力,政府应该有能力把所有的社会势力引导到制度化的渠道里边来表达意见、参与政治,不要让它在体制外去表达意见,参与政治,因为那样就乱套了。不要用非正规的方式,示威、游行、烧车那样的方法来表达。但它的前提是政府要有制度内的渠道,你没有这个渠道的话,它很可能就用制度外的方法来表达了,这是叫吸纳的能力,你要有能力吸纳就好了。

整合是什么意思呢?社会各个团体他这个意见表达了,他也参与了,但他们的意见是很不一样的,是互相矛盾的,你要有一套机制,使他们互相矛盾,甚至尖锐冲突的要求,能够得到协调,加以整合,最后变成政府的公共政策。

就是这八个能力,我们是通过对世界各国历史,我们叫做国家基本制度,不是所有的制度,但这基本的制度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其它的东西都免谈,都不行。好,这八个能力方面,前三个是所谓的近代国家,就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以前的国家都具备这些东西,后五个基本上是二十世纪以后的现代国家必须具备的能力。

那么最后我就讲一讲,为什么在中国目前进行能力建设或者国家基本能力重建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最重要的是毛泽东时代建立的那一套国家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可以治理当时的中国,但是今天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毛泽东那一套在今天就不适用了,就需要有一套新的治理方式。由于我们国家基本制度的建设,我觉得是比较滞后,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八个方面都有问题,但我今天仅仅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方面,强制能力的问题。我们的国防实力跟自己比加强了,但是你拿到国际上跟别的国家比,尤其是跟我们的邻国,可能对中国有这种威胁的国家比,我们相对能力不是加强了而是下降了。这张表格你看,1960年——2000年中国、日本、印度、美国,我们跟美国的差距一直很大,但是你看,1960年的时候,日本跟印度跟中国的国防实力是没有办法比的,但是到2000年他们几乎已经接近中国的能力,如果中国再不注意,很可能就赶上了。为什么中国在八十年代能力下降呢?很重要是当时军费给得比较少,财政拨给军队的军费大概能保持60%的开支。所以小平同志讲,军队要忍耐,结果忍耐了十几年以后,我们的相对国防实力就付出了代价。

强制能力对内来讲,我们的警察占人口的比例是非常少的。你看这张表是1997年的情况,中国每1万个人里边,有9.6个警察;香港的社会秩序比较好,为什么呢?它每1万人里边有60个警察,全世界你看发达国家大概是20多个,30个警察,中国如果警察比较少的话,有些时候就得雇二警察,但是二警察那个管理水平,可能大家还得要管他才行,因为有些比土匪还坏呢。那么由于这些方面,中国的犯罪情况,这是一个统计,你能看到是持续的上升,所以我们感觉不安全。中国的城市都看着跟监狱一样,因为一层楼、二层楼、三层楼、四层楼全是铁栅栏,进了家门先要过铁门,强制能力不够。

好,汲取能力也不够。这张图给你看的是中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到从1978年一直下降到1995、1996年,然后最近几年有回升,但那个水平,我不用比别的地方比,就跟美国比,美国是一个非常分权的、讲究市场的国家,但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3左右,我们现在是不到20%,去年是18.5%,收入来讲。再看尤其是中央政府,这个表太细,我就不去多讲了,你看黄颜色那条线,那条线是真正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中国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这个到2002年刚刚达到了40%。这都是规律性的,你看别的国家也一样,所以中国是非常例外的,在这两方面,我们当时叫两个比重比较低,财政方面有问题,所以中央政府现在每花100块钱,其中60块钱是借的,发国债,这个借的钱是要还的,还是要付息的,所以中央政府每年的那个支出里面,有很大一块儿是还本付息,这个不能维持太长时间。好,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监管方面的问题。我这是看了报纸,然后去找假,有什么假,这仅仅是最近找到的假,什么都有。我最近看到最奇怪的说有假鸡蛋,壳也不知道什么做的,里面也不知道什么东西,连鸡蛋都有假的,这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他知道是假的,你不知道是假的,你买了就上当了。一般的假倒无所谓,他就是赚了你的钱而已,但是有两样东西假的话就是致命的,一个是药,一个是食品掺假。假药2001年,中国有将近20万人死于假劣药品,20万人什么概念?一个县城。假食品每年中毒的10万到20万人,很大的概念。另外,监管不力的一个例子,就是交通事故。这是2002年全国发生77万起交通事故,死了将近11万人;今年头六个月,交通事故是33万起,死了48000人,将近5万人。如果跟世界其它国家比,我有133个国家的数据,就是每万辆车交通死人率,中国在1996年的时候,每万辆车大概要死50多人,最低的是多少呢?每万辆车死人0.7个人,我们是它的上百倍。

再来看工伤情况。中国因为工作受伤的这个数量,是十分惊人的数量,放到世界上也是。那个红色的代表中国,全世界每年工伤死的这是2001年的情况,中国占21%,整个死人率里面占21%,这个数量是相当的惊人,矿山、煤矿现在变成中国最危险的行业。中国的煤矿产量跟美国的差不多,但是中国每万吨煤死矿工的数量是美国的100倍,也许有人说美国比较发达,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倍,这你能看到我们在规范这方面的问题。

最后我要讲的就是统领问题。政府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工作人员,但是我们的腐败状况,我不用给你数据你也知道非常严重,我给你数据就是告诉你,中国的腐败在全世界排在哪儿?你可以看到从1980年的时候中国还行,10分是完全清廉,0分完全腐败,中国那时候评5点多,还算不错,到后头最差的1995、1996、1997就是几乎排到世界上最腐败的地方去了,这几年情况有所改善,但这个改善有一个情况,就是这个调查加的国家越来越多,加进来的这些国家,都是比较小,比较穷、比较落后、比较腐败的国家,这样跟他们一比,中国相对排名就稍微高一点,但是腐败依然十分严重。那么这四个方面我今天举例子,还有四个方面没讲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我现在不讲了,仅仅举例子,就是中国的国家基本制度建设的滞后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所以现在到了非进行重建不可的时候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讲要进行第二次转型,要以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为核心。

好,最后稍微总结一下,就是中国需要进行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根据我们对其它国家经验考察,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既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法治和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而且国家基本制度的建设,依我们看必须先于大规模的民主化,但是在国家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间,又必须不断地加大其中的民主的色彩,尤其在我讲的最后两个能力吸纳和整合的地方,要更大范围地允许民众,各阶级、阶层的民众参与这个国家基本制度建设这个进程,所以,这样子才能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中国、一个法治的中国、一个民主的中国、一个自由的中国。这是我们的一点心得,希望听到大家的批评意见。好,谢谢各位。

许戈辉:您能不能用一句精炼的话概括一下,国家基本制度的建设对于目前的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王绍光:没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设,就不能实现长治久安,就不能实现民主,就不能实现自由。

许戈辉:好,谢谢王教授。谢谢。也感谢在场的电影学院的和从外边的学校赶来听王教授演讲的所有这些师生们,谢谢大家。记得下周同一时间,继续收看我们的大红鹰·世纪大讲堂,再见。

          安徽霍邱龙潭湖畔

【原创】霍邱临水中心小学新教育园地

教育在线论坛每周热议(5):我的一个很好的小点(法)子 户胡镇中心小学馨梦班

2013'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 专贴汇总 课堂实录

21世纪是我们的世纪 雷雨 课堂实录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实录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13日有本人的讲演,欢迎指正

第三篇:课标心得体会--王桂华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王桂华

通过一学年的时间,我反复认真地阅读《小学语文新课标》,从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作为一名一线的新教师,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五、突出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性,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的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的活动过程。体验性学习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全程体验的程序,让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积累良好的现状。语文教学的体验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内趋力,增强学生的态度、意识和观念,发展其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取向等良好个性,在教学中应予以充分关注。

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总而言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走出新的一条道路!

第四篇:党课结课论文-孙绍华-100314423

学党史,知党情,报党恩

园林学院园林系孙绍华100314423

摘要: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近8000万名党员;从一个非常小的党成为执政党,并带领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行百里者半九十”,90周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回顾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总结党的成功经验,对学校建党工作有重要意义,可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激励我们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奋斗历程 成功经验 与时俱进 学校建党工作 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这90年的历史,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五彩斑斓,丰富厚重,既书写着英勇,又记录着艰辛;既放射着光芒,也不有失悲壮。

历史是今天的过去,历史是沉淀了的现实。古代历史家司马迁曾经指出:“述往事,思来者。”唐太宗也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惩前毖后,在以后的发展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对于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加以继承发展。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寻找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中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艰苦命运。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实行改革开发的伟大决策,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成功地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沉着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顶住压力,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先驱者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但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华大地依然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于1921年7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一结合,开劈新的道路,取得新的胜利。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统一战线,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坚持这一结合,创造性地迈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思想成功解决了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便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第一次大飞跃。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再次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大飞跃。近二十年来,我们党先后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大思想战略,也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创新性地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的辉煌业绩,但这其中也有失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既然是探索,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所以,中国共产党也摔过跟头,有过失误,但最后都是自己纠正了错误,从而变得更加聪明和成熟。

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的最根本一条经验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自己的认识,这也是学好党的基本理论的一条重要经验。其次还有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第三,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另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还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建设道路要有本国特色;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为这个中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发扬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制度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事业中,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马克思主义;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持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历史变迁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高等学校学生的建党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而慎重地做好高专学生的建党工作,不仅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办办好学校,提高培养人才的素质,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贯彻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方针,改善我党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增强党的战斗力也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我想谈谈我对高校学生建党工作的点滴认识。

首先,院系党支部必须把学生党建工作列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门会议,研究布置学生党建工作,并派选热爱党组织,对党忠诚,关爱学生的党员老师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负责学生党建工作。学校党委和院系党总支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生党建工作相关规定性文件。

其次,应该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理论水平与政策水平。组织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老师认真学习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印发的各类学生党建工作制度和编发各类政治性理论学习材料,订阅党报党刊,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用集体学习和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党建工作负责老师认清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并掌握发展学生党员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政策,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

第三,对于已经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坚持标准,严格要求,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缺的重点培养对象时,学生党支部要严把质量关,对于条件不太成熟的,宁可不发展,也不能盲目发展,更不能为了壮大党员队伍急于发展。在确定重点培养对象时,党员要积极发言,认真讨论,坚持慎重发展的原则。“关口前移”的工作举措可进一步壮大党员的入党热情,为学生党建工作奠定基础。

最后,要开展好党员的组织生活。提高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质量,将组织生活工作真正

落到实处。提高每位党员的思想觉悟,深入领会党的理论知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将党员意识深深地植入每位同志的头脑中。同时,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深刻剖析每一位同志们的优缺点。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更注重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引导,批评和帮助。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九十个年头,这九十年中,尽管岁月变迁,世界政坛风云变幻,我们的党依然始终站立在时代的前列,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领导伟大的中华儿女进行着光荣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尽管遇到过很多挫折,也将会继续遇到挫折,但是我们依然会坚持我们的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们会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一切困难,为实现我们的理想而不懈奋斗。我相信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和当代大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孙绍华 100314423

园林学院

园林10-4班

***

第五篇:课外阅读教案 王丽华

课外阅读教案

《伊索寓言》阅读汇报课教案

五年级

王利华

教学目标:

1、从寓言故事中明白各种道理。

2、用讲故事、绘画、表演、谈感受等多种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听、说、谈、写等方面的能力。

3、在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中,注意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行为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准备:

老虎、狐狸、小山羊、狮子的头饰以及“智慧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伊索寓言《狐狸和乌鸦》。

1、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知道这是谁带给我们的吗?(伊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前6世纪去认识一下他吧!

2、生饰演伊索:我叫伊索,我出生在希腊。童年时期我是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意思,再加上我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讨厌我。但是我的妈妈时常讲故事给我听。母亲去世后,我就跟着曾照料过我的一个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听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一些动物的故事。有一天,我梦见了幸运之神和蔼地向我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在我的嘴里,醒来后我发现我竟然会说话了。今天,我请大家一起走进我的寓言世界。

二、走进伊索寓言

(一)知识竞赛

师:平时我们阅读了大量的伊索寓言,今天我们举行一个知识汇报竞赛。答对的同学就能为小组里加上一颗“智慧星”,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

(出示“伊索寓言”知识竞赛题)

1)伊索寓言是

著名的寓言汇集。其中我们学过的篇目有

,寓意深刻,影响很大。

2)寓言是一种的小故事。

3)

,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伊索编,共有寓言故事

篇。4)寓言通过写

的小故事,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5)

两则寓言共同说明的道理是

。学生抢答。

(二)演寓言 过渡:课前,每位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好小组,下面我们就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阅读收获与大家来分享。要求:每位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当别人汇报时要注意倾听。

1)学生表演故事《农夫与蛇》 《农夫与蛇》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说道理。(师奖励“智慧星”)2)学生表演课本剧《狼和小羊》

小羊的命运会怎样?请大家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续说故事。(师奖励“智

慧星”)

3)学生表演课本剧《狐狸和山羊》

看完表演,你想对它们各说什么呢?(师奖励“智慧星”)师小结:大家的表演真精彩,使我们与寓言里的动物们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三)画寓言 师(过渡):我们不光会表演寓言,还会画寓言呢!请看第2小组同学的表现。

1)展示图画:《狗和兔子》、《狐狸和葡萄》、《聪明的乌鸦》 逐一展示图画并讲故事。学生联系故事谈谈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师奖励“智慧星”)

2)师:看了《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呢?(学生自由交流)3)师小结:人无完人,能够发现并改正缺点的就是好样的。

(四)写寓言

师过渡:伊索寓言充满着智慧,他的寓言深受穷苦老百姓的喜爱,却因此得罪了权贵,而遭杀害。

1)(出示“天使”)生饰演天使:虽然我已经死了,但是我、我的灵魂和我的寓言还活在大家的心里。许多人在读我的寓言,领悟其中的道理。我深感欣慰。你们看,四(1)班的小伊索们也带来了自己创作的寓言。

2)学生讲故事《狮子和狼》《苹果树和啄木鸟》《知了和蚂蚁》《受表扬的萤火虫》《人和大象》新《猫和老鼠》。(师奖励“智慧星”)

3)师小结:每当我们创作一则寓言就会和伊索更亲近一些,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伊索的好朋友。

(五)寓言链接

师:寓言就像是一只神奇的智慧袋,我们可以从里面领悟出许多的道理,使我们更聪明。

1)出示智慧袋

师:同学们,请选择你读过的寓言故事,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请第四小组同学汇报。

学生交流读书有感。(师奖励“智慧星”)

2)师:小小的寓言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使我们受益终身。

(六)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还有哪些寓言故事书呢?(指名生说)

出示:中国寓言、古印度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列那寓言、萨迪寓言、达.芬奇寓言„„

2)师:今天‘在同学们的侃侃而谈间,一个个寓言故事变得鲜活了,一个个道理变得深刻了。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礼物。

3)出示: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学生齐读格言。师总结:“长成须读五车书”!阅读是无止尽的,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伴着书香快乐成长!我们把掌声送给今天获胜的小组。

课外阅读教案

《品味〈西游记〉》阅读汇报课教案

五年级

王利华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生动的故事情节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来理解作品的语言魅力,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

课前学习:阅读青少版《西游记》,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准备汇报提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听歌] 你们喜欢吗这首歌吗?这是动画片《西游记》中的插曲。[板书

西游记] 《西游记》是最受小朋友喜爱的一本书,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以说男女老少无人不晓。前段时间老师和你们一起认真阅读了这部青少版的《西游记》,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好好地回味一下吧。

二、学生交流

(一)整体感知,“考考你”: 课件出示,各小组抢答。填一填:

1、《西游记》是一部

小说,它的作者是。

2、〈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历时

年,途经、、、等国家,经历了

难,终于取得真经,“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3、《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________、孙悟空被封为______、猪八戒封为__________、沙僧封为_________和白龙马封为___________ 选一选:

1、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是

A猪八戒

B、孙悟空

C、哪吒

D、牛魔王

2、孙悟空在五庄观拿瞌睡虫让清风、明月酣睡赢得时间逃走,你知道那瞌睡虫是哪来的吗?

A毫毛变的 B捉的C与人赌来的D观音给的

3、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有哪几件宝贝?

A七星剑

B红葫芦

C铁扇

D芭蕉扇

E玉净瓶

F幌金绳 猜一猜:

1、老师这里有《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要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它描写的是其中 哪个故事的哪个场面?

2、《西游记》讲述了一个个惊险刺激、生动有趣的故事,你一定还记忆由新吧?(只要让学生说出故事即可)

过渡导入:读后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个故事最吸引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为什么(板书:故事)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故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也可结合故事片段来说。(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

(二)回味故事情节,赏析人物形象:

1、回味故事:(1)小组内讲故事(2)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一起回味了〈西游记〉中的几个经典故事,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故事中主要都是讲的谁呀!(孙悟空)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说说看为什么喜欢他?(如有人不喜欢他,也让他们说说理由)

2、人物赏析:孙悟空

(1)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腾云驾雾,变化无穷。(2)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

教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御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括号内文字学生说出)

(2)他还聪明机智。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叫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3)我喜欢他,还因为他知恩图报,对师傅很忠诚。

(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5)也可能有学生会说: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有时还管不住自己。比较容易冲动,好表现自己。

教师总结:孙悟空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天不怕地不怕,他有火眼睛晶,又明辨是非,疾恶如仇,降妖除魔,对有恩于自己的师傅忠心耿耿,他跟着唐僧一路西天取经,也变的越来越有人情味,我们也更喜欢他。

猪八戒:

师:在〈西游记〉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我们只要一想起他的所作所为,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就是——猪八戒。喜欢他吗?为什么?

猪八戒:

(1)猪八戒长得肥头大耳的,样子很丑,我不喜欢。

(2)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

(3)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4)猪八戒还很贪吃。如:学生读片段举例说明一起品读 师:既然大家都不喜欢猪八戒,那我们干脆就把他从我们的取经队伍中开除算了,行不行?

(5)不行,在降妖时,他也常常与悟空协力合作。有时在后方保护师傅。要是没有他,唐僧会更危险。

(6)因为他也很强硬。被妖魔捉后即使打不过对方也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6)他有时说一些傻话,干一些丑事,很引人发笑的。在艰苦的取经路上给大家带来欢乐。

教师总结:是啊,猪八戒的确很丑,不仅长得丑,还净做一些丑事,但正应为如此,我们才觉得他很有意思,他同样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感和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

唐僧

(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意志坚定,能禁受住各种诱惑,他还有同情心。一心向佛。

(2)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教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哪位同学举个例子?教师点拨: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沙僧呢?有没有喜欢的?

(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教师总结:《西游记》中塑造的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其中以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最为鲜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当然除了师徒四人,书中还写到了各类神佛,大大小小的妖精,比如说——

我们课后再一起交流,好吗?

三、教师总结:同学们真不简单,不仅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对人物的分析也入木三分。(并对学生优秀的发言进行表扬,指出不足)

四、个性阅读汇报展示

1、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西游记〉中最经典的几个故事,最主要的几个人物,本书还有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和大家交流。可以读文中的精彩片段,可以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可以画画文中的人物。

总结:今天我们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那就是精彩的故事,典型的人物,生动的语言。《西游记》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再过一年,两年,或更多年,我们再来读读这本书,再读读它的原著,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的!

五、激发阅读兴趣,好书推荐:

1、在我们的文学宝库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西游记》一样优秀的作品,像: 出示推荐书目:都值得大家好好阅读,当然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边读边想,希望同学们从小:以好书为伴

与经典同行

2、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你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下载阅读指导课教案(王绍华)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指导课教案(王绍华)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王华老师的课的心得体会★

    听王华老师的课的心得体会 前几日我们在新华世纪中学听了王华老师一节公开课,同时还听了王老师一节题为“数学育人乐在其中”的讲座,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种课听到的太晚也太少......

    作文指导课教案

    初一作文指导课 教学目的:能写出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一件事,按要求能写出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 教学重难点:能确定中心,并能围绕中心按顺序把事情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

    阅读指导课教案

    阅读指导课教案 精选书籍阅读指导 教学目标 1.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大量阅读是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需要。 3.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指导课教案

    《绕口令比赛》作文指导课教案 第一课时组织比赛 一、导入 出示一条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指名读,齐读。 师:这是一则绕口令,今天,我们举行一次......

    写字指导课教案

    写字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正确书写“威武”两个半包围的字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 坐姿 执姿 )。 3. 点燃学生的写字兴趣。 4. 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的观......

    阅读指导课教案

    阅读指导课教案 : 小 昆 虫 大 世学校:林西第三小学 姓名:程 玉 梅 电话:*** 界 小昆虫 大世界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

    方案设计指导课教案教案

    《心系奥运》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方案设计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 3、根据活动的课题通过讨......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1、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朗读推荐写动物的小童话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朗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