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时间:2019-05-15 04:1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第一篇: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内容摘要: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采用史料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活跃历史课堂教学的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史料

史料教学

历史学科能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正文: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和高考命题趋势都在重视能力的考查,具体到历史学科来说,高考历史命题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命题中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越来越显著,可以这样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无题不材料”,因此准确运用史料,开展史料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历史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包括历史阅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认为史料教学是打造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就谈谈自己关于史料教学的看法。

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会正确运用史料,学生能否正确分析史料将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水平,也将影响到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史料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曾经发生在生活中,反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但往往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总有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陌生感,对某些历史问题的认识也倍感抽象,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我们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观教育等思想教育以及对其人格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历史教育。如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具体史料,如历史典故,古人的原话、古籍原文,文物、遗物的图片等进行教学的话,就等于建立了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传输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使学生能感觉到当时的历史环境,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样就会“使历史变得鲜活”,这有助于学生真真切切地感知历史,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也使得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真实地感知历史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其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能实现。可见,史料教学既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也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史料教学,能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对历史的学习,就是要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它对当时及至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学生仅凭老师的讲解很难理解历史知识的生成过程,即使当时记住了,过后也很容易忘记,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够牢固,久而久之,学生感到学习历史乏味,课堂上也不积极发言,使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死气沉沉,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但是这时老师能选取恰当的史料,选择最佳的时刻进行史料教学的话,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读史,并根据自己对史料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相关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观点。实际上老师这时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创新思维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我在讲授历史必修二的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一节内容时,若用传统方式来讲授新政内容,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可能过后就会忘记,但我采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就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严峻的形势,让学生们来扮演罗斯福总统的智囊团,为总统解决当时的难题出谋划策。授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当时美国存在五大问题的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中美国的难题,思考总统先生现在需要智囊团的建议,学生实际上有种身临其境的情境,积极地帮总统想金点子。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我实际上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学生想金点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可见,史料教学既能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1、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

谈起阅读问题,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而且会认为阅读能力应由语文学科来完成。其实不然,从我多年从教历史学科的教学经验及近些年来我们地区高考情况来看,我们有相当部分的高中学生不具备与新课程所要求的相应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本来历史学科就有其特殊性,史料的来源、史料的分类特别广。有源于出土文物、遗物、典籍原文、古人原话、后人评论,有文字型的史料、图表式的史料、还有图片、地图、数字式的史料等等,学生阅读这些史料时,读过了但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就都存在困难。所以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 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的解决,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恰当的史料,教学生阅读史料的方法,教学生如何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教学生如何读史料时不会遗漏相关信息点的方法,教学生如何对史料进行加工整理的方法,即而形成正确观点。

2、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观点和结论并非唯一,我们有时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比如,一提到隋炀帝马上就想到“暴君”„„但是每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都有其两面性,那么才能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史料,由学生根据史料中的信息,做出客观的评价,做到论从史出,比如,我在讲《罗斯福新政》时,要对罗斯福的新政进行评价,老师当然不能把自己的评价观点强加给学生,我当时采用的办法是给学生提供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第二种观点是: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当我把两种观点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得结合所学知识,想想如何才能正确地评价罗斯福新政?可见,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求异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除 了历史知识的教授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特别是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去思考问题,其思路是开放性的、扩散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元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不可能孤立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根据史实来进行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然后向发散性思维拓展。但是教师不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材料,仅仅把一个历史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全方位的思考,则有点“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史料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比如,我在讲授《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节内容时,在讲到欧洲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三段材料,材料一是殖民扩张给欧洲资本家带来的巨额的财富。材料二是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的不同影响,一是给殖民地带来的灾难和贫穷,一是殖民地人民从欧洲殖民者那里学会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殖民地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材料三是殖民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三段材料从不同角度上展示殖民扩张带来的不同影响,学生就能根据材料一,从不同的角度上,全方位地理解欧洲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可见,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然,采用史料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史料的选取,史料一定要对解决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要能通过史料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史料的运用也要注意时机,不能出现史料的堆砌。

总之,采用史料教学符合当前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认识的真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活跃历史课堂教学的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第二篇:巧用史料优化历史教学

巧用史料优化历史教学

【内容摘要】近年来,将史料引入教学与考试,一直是历史教育改革中颇受重视的一环。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能力。故在教学中应教材史料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史料,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从而优化历史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兴趣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阅读历史材料,从史料中提取有关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史料运用,巧用史料,优化历史教学。

一、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巧设问题

教材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料,它所引用的史料一般是为了说明书本阐述的某个观点,围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精心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其中包括文字史料、文物图片、历史地图、数据图表、漫画等。这些资料与历史知识互为表里、互相补充,是对历史知识的诠释和展拓,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史料,尽量挖掘其内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剖析,精心、巧妙地设计问题,细致地启发、诱导学生去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把平铺直叙的结论教学变成跌宕起伏、疑难重重的探求过程,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优化历史教学。

如《法国大革命》一课中,关于《人权宣言》的意义和其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教材正文部分对此只字不提,学生很不解。在教学中,就要利用教材上节选的《人权宣言》内容资料,精心设计思考题:(1)“自由”针对的是什么?“平等”针对的是什么?(2)“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又意味着什么?(3)法国资产阶级的理想追求是什么?(4)《人权宣言》发表有什么意义?(5)在法国大革命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经过分析讨论,学生自然得出: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 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进步思想,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旗帜。

二、精心准备,巧妙补充教材外的史料激趣探疑

由于篇幅等原因,教材提供的史料毕竟有限,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搜集补充史料来充实教材,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史料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甲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不可重复性、既往性等特点,再加上传统教学手段等因素,都使历史学习显得枯燥乏味,这势必遏制学生探究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遵循直观性的原则,适时适量适当引入历史资料如历史文物图片、历史人物图片、手迹、名言、代表作品、故事、录音、视频等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情境,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课堂一开始就象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就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就会主动地探究学习。

如:《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一课,在导入时可用矛盾《子夜》中的一段材料:“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才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引导学生思考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是吴老太爷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他醒过来之后,还有哪些东西会让他再次昏死过去的?通过这则材料和问题学生探究兴趣浓厚,课堂氛围轻松而活泼。

2、史料要有思考性,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难点是教学中的重头戏。选取有思考性的材料,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以思想的震撼、心灵的启迪,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比如在讲《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中的百家争鸣时,就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史料,让学生归纳出每一位思想家的观点。

材料一: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材料二:“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材料三:“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

举之。”(墨子)

学生在阅读这些史料的基础上就概括出孔子的政治思想观点“仁”,老子的观点“无为”,墨子的观点“兼爱”、“非攻”、“尚贤”。学生们不仅对这些思想家及其思想观点掌握得很好,而且培养了史料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解决重难点问题也有事半功倍之效。

3、史料要有典型性,能深化学生认识历史知识

要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在史料的选择与运用上要注意史料的典型性,即选择的材料能说明问题,只有典型的材料才能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去思考。

比如讲《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时,为了说明中国四大发明对于欧洲产生的深远影响,我给学生提供了马克思的原文史料:教材中的一段马克思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经过史料的阅读,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于西方近代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这里马克思指出了三大发明在近代欧洲发挥的重大作用,而三大发明在近代中国的情况如何?在此,不妨补充鲁迅的一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通过这段极具讽刺含义的话语,学生中西对比,能够全面了解三大发明在东西方不同的遭遇,对近代西方崛起强大而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三、紧扣教材,合理布置史料作业研习提升

教材上、课堂上、练习本上提供的史料往往都是专家、学者、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只是被动拿来运用;而且每位学生面前呈现的史料都没有区

别,体现不出个体差异,满足不了个性需求。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阅读、理解、综合、运用史料,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布置灵活机动的史料研习作业,显得很有必要,如:

(1)表演历史话剧《杯酒释兵权》。

(2)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洋务运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引用史料作答。

(3)编撰历史小报——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4)阅读有关《中国著名帝王传(图文版):武则天传》,结合小说及相关电视剧,分析讨论小说、野史中的武则天与正史记载的人物有什么区别,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诸如此类的作业,教材中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要求学生要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进行自主学习,自己选读史书,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主动去获取信息、发掘信息、归纳信息。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自觉、主动研习史料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巧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只要我们注意方法、掌握原则,不断实践,勇于探索,一定能优化历史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资料

1.薛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一点实践 《历史教学问题》2001、5

2.洪流.如何提高“史论结合”能力《中学生导报》2002、12、10

3.王增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历史教学》2003、4

4.陈冠华.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清华历史教学》2005、08

第三篇: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傅斯年先生曾经说过:“史学就是史料学”,历史研究、历史教学都必须首先从研究与分析史料开始。一般来说,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引用的文献材料有几百处之多,既拓展了教材的深度,增添了教材的难度和生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给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历史学科的高考试卷体现出了新情境,新材料的特点,材料解析是高中历史课堂上史料教学的主体形式,因材料解析题能够培养和考察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获得,培养学生对观点的归纳和提炼以及对文字的组织等多方面、深层次的能力,所以高考试卷对它是情有独终。因此史料教学越来越得到了高中教师重视,成为历史课堂中每课必见的内容,在今天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限的时间内应该怎样进行史料教学?因为并不是史料用的越多越好,也不是每个问题都必须用史料去证实去解析。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择与运用应注意些什么呢?

1.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

现行高中《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及《世界近代现代史》都引用了大量史料。这些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生阅读障碍小,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用足用好这部分史料。比如讲到“九·一八”事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四则史料,认清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并找出根本原因,这也为学生以后认识蒋介石在抗日时期政策的整体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

利用教材引用的史料也可以把不同的章节重新组合。例如,可以把《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组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有一个整体认识。同样,也可把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讲话,“七·七”事变后的庐山讲话与“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自卫宣言组合在一起,比较不同时期蒋介石对日政策的不同点,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这种对材料的重新组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仅提高了分析运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于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2.精心准备,适当补充部分史料

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主体。教学时,围绕教学目的,还需适当补充史料。例

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中描写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中用了马克思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爱动脑筋的学生可能马上会想到:三大发明在近代欧洲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在其故乡——中国的情形会是怎样呢?这里不妨补充一段鲁迅在《电的利弊》中的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通过两段材料的对比,学生不但了解了三大发明在近代东西方的不同遭遇,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近代西方强大,而中国落后挨打的深层原因。

补充史料,关键在恰当,恰当的史料关键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自己着手编写第二手材料。编写史料有两种方法:一是概述史料,对原始材料进行编辑和改写,删除所有无关的内容,提取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图表;二是转述史料,把一种类型的材料转换成另一种类型,比如可将文字材料转换成图表、图解,或反之,也可将深奥的古文翻译或转述成通俗易懂的文字,等等。

3.合理选择与利用史料,进行史料的整合,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捕捉、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讲授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这一要点时,我运用史料设计了下面这个问题:

材料一:1912——1919年间,中国新设厂矿379家,设立资本8580万元,平均每年开设63家,新增资本1430万元„„这时期,外国资本增加有限,而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三年以来中国,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陈独秀《青年杂志》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纪、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污,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 设问: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经过简短的讨论,学生很快得出自己的见解:三组材料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阐释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材料一反映了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之后北洋军阀政府继续推行专制统治。材料三反映了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简

单总结: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束缚,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政治上,辛亥革命将封建帝王从金銮宝殿上打翻在地,政权却落入了北洋军阀的手中,袁世凯及其继任者们继续推行专制统治。文化上: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后,废除临时约法,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在史料阅读的帮助下,轻松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的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4、对史料的分析要有科学性。对史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要注意史料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立场观点。像文献史料,它们是过去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不可能完全的做到客观公正,很多史料是写史料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观点,受到时代、社会、情感、经验的左右。比如中国古代历史上,一般材料都称农民起义军为“贼”、“寇”、“匪”等,这反映了作者立场的局限性,教学时要给学生说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因此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所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复杂。面对史料时,除了判定真伪的基本问题外,更牵涉到如何获得有效信息,以及有效信息如何诠释的问题。落实在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时一定要真实,在指导学生搜集史料时要教会学生鉴定真伪,使用史料时要尝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5、对史料的选择和运用要有层次性。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史料教学的目标上应注意层次性。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设置一些梯度型问题,逐渐增加难度,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等到某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提出进一步的能力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总之,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分析史料和思考题,在教学时要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认真思考回答。我们要充分利用鲜活的史料,再现历史的真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篇: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能力

从2008年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的命题看,全国Ⅰ卷中,其中12道历史选择(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几乎全涉及到历史史料的考查,如全国Ⅰ卷17题.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第18题“新中国的诞生”,均考查学生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全国Ⅰ卷第37题“科举制”,第39题“清朝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全国Ⅱ卷第19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考查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信息以及解释、分析信息的能力;全国Ⅱ卷第37题“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第39题“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等,主要考查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解释、分析信息的能力,恰当地运用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能力,以及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客观地评价事实的能力。阅读历史材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既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又是高考命题方向和选拔人才的需要。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要重视史料运用,巧用史料教学,以达到活化历史教学和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目的。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巧用史料,才能达到活化历史教学和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史料巧设问题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穿插、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史料,如人教版必修(1-3)和选修(1-6)高中历史教材中,每册选用的图文资料约有几百条幅之多,其中包括文字史料、文物图片、历史地图、表格图示等。这些资料与教材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或是历史知识的形象化,或与历史知识互为表里、互相补充,或是对历史知识的诠释和展拓,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学时如果置之不理或只是简单地要学生看一看、读一读,就会使史料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利用这些史料,尽量挖掘其内涵,精心、巧妙地设计教学问题,增加思维含量,启发、诱导学生去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把平铺直叙的结论教学变成跌宕起伏、疑难重重的探求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高一历史(必修1)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节中,在分析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有何特点时,学思之窗中有则小故事就可以利用。教学中,可利用这条材料设计思考题:(1)秦始皇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的原因是什么?(2)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3)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有何特点?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自然得出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特点: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职责、权利、地位相互配合彼此牵制;臣议君决减少失误;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等。

二、巧妙补充教材外的史料激趣探疑

由于篇幅所限,教材所提供的史料毕竟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恰当补充史料,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课堂上补充的史料一般有如下几种: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史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证明: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提高,思维更加敏捷。历史具有过去性,提供相关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可以化无形的历史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的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的约束,再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讲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风雷”一目时,教师首先准备一张邮票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说明这是1989年发行的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的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这张纪念邮票的设计有何特点。学生立即集中了注意力,好奇地回答:“卷了一个角。”师问:“这有何含义?”学生恍然大悟:“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师因势利导:“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过程如何?为什么说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下课后,我将把这枚邮票送给发言最积极、最有见解的同学做奖品。”如此引入新课,新颖别致,先声夺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史料

不言而喻,重点难点是教学中的重头戏。如何去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其中,善用史料教学就是有效方法之一。

如在讲述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引入:材料1一九二五年毛泽东同志在他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材料2可出示高中语文课本鲁迅的小说《药》中部分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的情节。让学生仔细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重点难点也就自然就突破了。同样的道理,在讲授“春秋战国百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两税法等赋税制度的改革”、“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适当补充原始史料,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事半功倍之效。

3.提供史学研究新成果、新观点的史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考古的新发现,史学研究不断出现新成果、新观点。中学历史教材毕竟不能年年更新,同历史研究的进展不可能完全同步,于是,出现了教材相对滞后的状况。有的史学新成果虽然出现于教材,也只有蜻蜓点水式的结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面对这些情形,最好的做法是在课堂上适当引用史学新成果、新观点进行补救。比如在讲述戊戌变法的性质时,可向学生介绍两种观点: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前者是教材中的传统提法,后者是史学界的新观点,其实这两种观点均有道理。这样,可以创设新的历史情境,提供新的视角,丰富学生的认识,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教学内容,引导质疑创新。

4.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的时政热点和乡土史料

时政热点问题,鲜活度高,现实感强,能缩短历史的时空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历史学科的实用价值。乡土历史因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让学生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这两类史料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比如讲述鸦片战争时提及我们湘西凤凰籍总兵级人物郑国鸿,是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攻占的第一块领土劫后余生的守土军官,是鸦片战争全过程中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激烈的定海保卫战的捐躯者,是被整个中华民族公认的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近代第一批民族英雄。郑国鸿在鸦片战争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这种突出地位,使得他的影响已经突破了湘西凤凰这一狭小的地域,成为在全国范围里极有知名度的人物。以至于人们一提及鸦片战争就会联想到郑国鸿,一提起郑国鸿就要想到湘西凤凰。因此,凤凰这座美丽小城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在某种程度上结下了不解之缘。课堂上适当引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开阔视野,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

三、合理布置史料作业研习提升

教材上、课堂上、练习本上提供的史料往往都是专家、学者、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只是被动拿来运用;而且每位学生面前呈现的史料都没有区别,体现不出个体差异,满足不了个性需求。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阅读、理解、综合、运用史料,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布置灵活机动的史料研习作业,显得很有必要,如:

(1)选择《资治通鉴》中你最喜欢的一篇阅读,写出阅读体会。

(2)阅读《三国志》中《魏书-武帝纪》及裴松之注中有关曹操的材料,结合小说及电视剧《三国演义》,分析讨论小说、野史中的人物形象与正史记载的人物有什么区别,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洋务运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或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或拿破仑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请引用史料作答。

诸如此类的作业,教材中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要求学生要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进行自主学习,自己选读史书,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主动去获取信息、发掘信息、归纳信息。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自觉、主动研习史料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严格遵守史料教学的原则操作运行

巧用史料教学,能有效活化历史课堂。如何使史料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是一门上课的艺术,最好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客观性原则。正如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是从某一角度对历史的再现,是历史客观性的依据和实证。课堂教学使用的史料必须真实客观可靠,这是体现历史学科科学性的坚实基础。所以,选择史料最好是可信度强的原始材料、第一手资料,一般情况下还应该注明出处。把野史趣闻当正史材料运用是史料教学的大忌。

(2)趣味性原则。由于历史知识本身具有既往性的特点,加上中学生年龄特征的限制,难免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此,课堂教学中补充一些趣味性强的史料,往往可以受到很好的效果。

(3)关联性原则。课堂中史料的运用,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史料的运用一旦与教学内容脱节,与教学目的无关,在学生的历史理解或历史解释的活动里不起作用,不能引发任何探究活动,就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演练,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切忌堆砌史料,生搬硬套,哗众取宠。

(4)适度性原则。运用补充史料的量要适度。在历史教学中,教学任务本身比较繁重,如果一味地补充史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的分析讲解,会增加学生负担,结果只能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甚至是适得其反。

(5)渐进性原则。史料的解析,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现代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因此,史料的选用必须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史料教学要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年级学生运用的史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的、简易的史料;高三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稍难的史料。

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非朝夕之功,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巧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用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只要我们注意方法、掌握原则,不断实践,勇于探索,一定能达到活化历史课堂,培养学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第五篇:运用板块教学,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摘 要:历史教育向来是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从中国当代学校的历史教育成果来看,远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从发现新的教学模式“板块式教学”出发,希望先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改变来提高初中历史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历史教学;教学模式

自古以来,我国对于历史教育就从来没有松懈过,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就曾经说过“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要务,为国家之遥道。”但是,从近些年的学校历史教育上来看,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很理想。那么,应当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才能打造历史高效课堂呢?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或许就能解决历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这一问题。

一、“板块式教学”及其特点

(一)“板块式教学”的含义

“板块式教学”这一概念首先由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其含义指的是教师通过自身对于教材的理解,将一节课或者课文的一个章节,从教学内容、方式和过程将其分解为富有各自特点但相互之间又包含密切联系的教学环节,又称之为“板块”。“板块式教学”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采取“线性学习”,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设置,从第一小节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小节逐个分析,最后再做总结。“线性学习”思维较为僵化,内容较为枯燥,教学内容只流于表面,没有寻找出历史教学中的内部逻辑关系,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提起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二)“板块式教学”的特点

1.“板块”状分布

所谓“板块”状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以及自身对于历史的看法和认知,对教学内容的一个点或者一个面进行分割,形成多个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呈“板块”状并列分布,彼此看似无关但事实上存在紧密的联系。

2.“板块”间存在的逻辑顺序

“板块”虽然在表面上是属于并列关系,但是每一个看起来相互独立的“板块”,事实上又会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递进关系,并且不同的“板块”之间又是环环相扣、相互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状况,那是因为“板块”的划分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割,而是由一条清晰明朗的主线将其串联起来,将每个独立的“板块”衔接为一个整体。

3.不同的“板块”重点解决一个问题

“板块”的划分是通过教师按照其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选择教学内容的某一点来进行科学性、创新性的分解。教师在进行“板块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由点到线再到面地对此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为学生解决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基础问题。

二、“板块式教学”在“三国鼎立”一课中的实际应用

在教材中“三国鼎立”一课中,虽然有的教师已经对教材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精简提炼出三个部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这是完全按照历史教材的编写顺序,先对东汉末年的形势介绍分析,再就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最后停在三国鼎立的形成以及对魏蜀吴三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介绍和分析。

这样的“线性学习”虽然在时间上较为清晰明了,但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在历史教育工作者自己都缺乏对历史的想象力的时候,怎么能奢望学生对这样枯燥无味的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不用说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了解教材以外的历史。

事实上,学生有许多的渠道可以去了解三国的人物和故事,比如影视剧、网络游戏、小说等就有不少基于三国背景下的作品。许多学生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如数家珍,教师要做的应该是,当学生通过外界接触到那么多三国历史的相关信息时,如何去引导他们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历史,哪些是后人杜撰和演义的,让他们对三国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历史上存在的人物,而应该深入到所有历史事件背后的联系与其所处的时代对其产生的影响。

因此,按照上文我们所提过的“板块式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三国鼎立”这一课可以按照不同的板块分为四个内容:汉室衰微群雄起、官赤逐鹿英雄出、三分天下谋一统、英雄远去尽评说。这四个板块的划分不仅可以清楚地交代三国鼎立局面之所以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对之后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对三国历史人物的评价,让学生了解到真正的历史与他们所感兴趣的影视剧、游戏、小说中三国历史之间的差异。通过板块教学让学生既可以在兴趣中学习,又能在学习中了解真正的历史事件,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学问,而是一个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精彩绝伦的故事。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理性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当代社会的问题,并且关注民生、着眼世界,最终形成科学、理性但又富有人文关怀素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下载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史料教学打造历史课堂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歷史教學中的史料運用 文: 陳冠華近年來,將史料引入教學與考試之中的做法,一直是我們在進行歷史教育改革時頗受重視的一環。然而,對於史料運用的種種問題,並未真正得到充分的探......

    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运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运用 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的论述。因此要......

    如何利用史料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最终5篇)

    《如何利用史料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近年来,将史料应用于历史教学和考试中的做法,一直成为我国历史教育改革中颇受重视的一环。我们在教学中也亦时而引用史料。关于这......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精)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近年来,将史料引入教学与考试之中的做法,一直是我们在进行历史教育改革时颇受重视的一环。然而,对于史料运用的种种问题,并未真正得到充分的探讨。虽然坊......

    历史史料教学的体会(合集5篇)

    历史史料教学的体会海南华侨中学 林照壮 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史料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史料的历史结论是空洞乏味的,离开观点讲史......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 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

    历史教学不可运用“人造史料”[大全]

    历史教学不可运用“人造史料” 历史教学中能不能运用“人造史料”?笔者原以为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以求“真”求“实”为价值取向的历史教学岂可运用“人造史料”?但最近读到......

    打造形神兼备的历史课堂

    打造形神兼备的历史课堂 “只见学生在活动,不见学生有体验;只见学生在合作,不见学生有收获;只见学生在热闹,不见学生在思考……” 你的课堂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吗?怎样避免这种现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