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学案】
1.课题“在大海中永生”包含了人们什么感情?你是怎么理解的? 2.邓小平爷爷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 【教案】
一、谈话直入主题,引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通过阅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课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我们运用课前学习的资料,通过读书、讨论已经当堂解决了。有些我们感到还需要在课后带着这些问题,再去寻找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是哪几个问题呢?
指名说说,师相机出示:
[共三个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好!让我们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几个个问题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和周围几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并查阅资料
1.教师深入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参与讨论。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点击鼠标,屏幕显示: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结合查阅资料回答)
过渡:是啊,邓爷爷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影响超越国界。他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多了不起的事呢?我们来读读他的这句话,体会体会。
解决第二个问题。
[点击鼠标,屏幕显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1)学生自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邓爷爷的这句话,好好体会邓爷爷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
3.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让我们随着课文,再次回到那揪人心腑的1997年3月2日,去送别敬爱的邓爷爷。
4.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
(1)观看录像,代替讲读。[点击鼠标,播放录像片断:邓爷爷的骨灰正撒向大海(第二节内容)](2)指导朗读第一节
飞机飞向大海,带着全国人民无限的哀思、缅怀。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爷爷离我们远去了,多么令人悲痛!让我们各自读第一段,想想怎么读才能把我们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学生各自认真读第一段,随意的发挥想象去读,可大声读,可小声读,也可站着读。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师适时指导。
(3)指导朗读第三节
过渡:读了第二节,我们是不是好像也来到了大海,也在目送伟人离去?
此时此刻,我们又会想些什么?你是不是还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各自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好好想想。对“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这句话,你现在又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读一读课文,小组里互相交流。
老师参与小组讨论。
(4)指名说一说。
这一段饱含激情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深远影响。这段话想读读吗?怎么读呢?
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读得真好,老师听了深受感染,也想放声读读这一段,表达对邓爷爷的热爱和怀念,行吗?
师放声读,并渐渐转为背诵。
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让我们把邓爷爷的慈容笑貌、丰功伟绩永远记在心里。
集体朗读。(能背的试着背)
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现在大家都理解了吗?[点击鼠标,屏幕显示: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谁讲给大家听?
学生同桌思考讨论。
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进行小结。
三、回顾全文,加深印象
本文一定有你最为感动、最觉动情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反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1.学生认真读自己选择的句段。
2.指名朗读,鼓励学生试着诵读。
读得很感人!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读的时候很少看书,看来,他们已经把这些语句记在心里了,课后请大家把全文连起来再读读,试着背诵。在读读背背的过程中,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新的问题,好好想想,并写下来,好吗?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篇:13、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
第十三课《在大海中永生》
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播放邓小平逝世时的录像)
1、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1997年3月2日那个难忘的日子吧。(生接读第一自然段)
2、播放录像,渲染庄重严肃的情境,将学生带入举国哀痛伟人离去的悲哀之中。
二、精读课文,体情悟理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2、交流
①、出示第一句话,品味:低低地缓缓地
②、指名读(读出悲痛、不舍)
③、“崭新的历史”指什么?
④、“最后的篇章”指什么?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从哪里感受到的?
2、交流
①、重点理解“呜咽”“永不停息”
②、呜咽本指人在低声的哭,可是文中的大海为什么呜咽呢?
③你仿佛听到大海在说什么?指读第2自然段
3、指读第2自然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排比句,师引读,齐读后一句。
2、为什么会把他的骨灰带往这些地方呢?
3、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还会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什么地方呢?
3、怎样理解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5~7自然段
1、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引读)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翻浪涌。
2、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震撼人心)
3、播放小平同志的话
4、读邓小平同志的话,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5、齐读最后一段
三、升华情感,表达情感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对邓小平爷爷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为了祖国繁荣昌盛,使人民更加幸福,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的献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虽然邓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很多年头了,但他的光辉形象与大海同在,与人民同在,邓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板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
悲恸不已
丰功伟绩
在大海中永生
第三篇:在大海中永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体悟感情.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重点指导背诵二、三自然段;理解“呜咽”、“震撼人心”等词语
3、继续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懂读好,体会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情,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4、学习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像机、收集有关邓小平的资料、小黑板等。
教学进程:
一、复习
认读词语
二、新授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就是骨灰撒大海的情景。同学们轻声读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怎样?
(2)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们当时的心情很悲痛?引出理解“呜咽”一词的意思。(3)“呜咽”本来是讲人在低声哭泣,那么大海怎么会呜咽呢?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提示学生注意省略号,省去了什么?同学们想想涛声中你好像还听到大海在说些什么?
下面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自然段,体会人们当时悲痛的心情。(齐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省略号不仅省去了我们想对邓爷爷说的话,还省去了很多。这就是第三自然段所写的内容。(出示这段原文及思考题)
指着屏幕问学生:“a、人们想到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到哪些地方?b、读到这每一处地方你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思考,并在这些地方下面画圈。(自由读,找出不同的地方。)
(2)同学们课前查找了许多有关邓爷爷的资料,请你结合查到的资料,说说读了这一处处地方你想到了什么?
(3)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导学生理解“超越国界”,那么“超越时代”怎么理解呢?同学们可以从邓爷爷光辉的一生去理解。(4)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这里为了强调邓爷爷的影响很大,用了一对什么关联词来连接?(不仅„„也„„)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5)同学们小声读读这一段,看看谁能读好。(自由读,指名读,最后齐读)
3、出示:“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4、学习第5——7自然段
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的是什么样的声音?(震撼人心的声音)
三小结
让我们带着对邓爷爷的无限深情,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齐读全文)
四指导背诵
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开故事会。
附:
板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低低地 缓缓地 悲痛不舍
撒向大海:呜咽
痛悼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歌颂)
第四篇:《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亭湖小学
[设计理念]
2、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文本,抓住学科特点,以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力使三维目标和谐达成。
3、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体现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心灵对话的过程。
[教学方法]
1、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语,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读中深化认识,陶冶情操。
2、创设情境,引领体验,合作对话,自主构建。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提示课题
1、课前首先让我们一起重温一首熟悉的歌曲,注意用心灵去倾听、去感触。(播放《春天的故事》)
2、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歌颂了谁吗?(邓小平)
3、出示邓小平画面,简介邓小平生平。
4、揭题、读题。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今天,让我们再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板书课题:在大海中永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请同学们放声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指导)
2、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能根据教师提示补充小标题吗?
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
三、精读品味,深入感悟
a、细品第一部分
1、让我们先回首到1997年3月2日上午,飞机离开我们飞向大海的那令人心碎时刻。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当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你又有何感受?
2、读书交流,引导感悟。
(1)、谁愿意来读读自己最想读的句子?并谈谈感受。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精读体会。第一句扣住关键词“低低地”、“缓缓地”,领会人们当时的不舍与悲痛。对第三句中“崭新历史”、“最后一个篇章”,老师适当点拔说明,以增进学生对邓小平的了解,进一步感悟其伟大。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读出内心的感受。通过朗读展现当时情境。
b、细读第二部分
1、让我们再看看当时首都各界群众送别邓小平的感人场面,(多媒体播放当时情景),可无论人们怎样振臂呼喊,无论人们怎样挥手挽留,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一生的人,一位受亿万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无比崇敬的人,都将离我们而去了,让我们带着沉痛齐读第二自然段。
2、想象补白,加深体验。
悲痛的不仅仅是人们,苍天也为之动容,大海也为之哭泣。涛声中你是否听到大海在哭诉些什么呢?
千言万语都可以汇成一句——小平爷爷,您别走!让我们再次把感受溶入我们的声音,齐读第二段。
3、我们不禁要问,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呀,你准备把他的骨灰送往哪里呢?分组读第三自然段四个“也许”句子。(师提炼出“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
4、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些什么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5、根据学生回答,老师适时在每个“也许”分句后补充如下资料:
第一个分句后补充:小平回眸应笑慰。他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处处气象万千,后继有人,大有希望。
第二个分句后补充:小平回眸应笑慰。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将成为现实。香港回归即在眼前,澳门回归也指日可待。
第三个分句后补充:小平回眸应笑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他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骨肉同胞终有一天会团圆。
第四个分句后补充:小平回眸应笑慰。海外侨胞为祖国在改革开放中腾飞而骄傲;各国政要和人民盛赞小平:“二十世纪罕见的杰出人物”、“本世纪公认的世界级领袖”、“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7、指导朗读。(把原文与补充进的材料溶入一起,师生合作读或学生合作读)
8、出示世界各国政要对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语。指导齐读。
9、读着各国元首的评价,你为拥有这样的伟人自豪吗?为拥有这样的伟人振奋吗?对这样的伟人敬仰吗?带上你的感受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10、就是他带领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了,就是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走向了世界,也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
可是,他走了!让我们再深情唤一声:出示:“小平爷爷,您走好!”(生读)。让我们再遥遥地祝愿他:小平爷爷,您走好!(生读)
1、“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让我们再看看(引读看的内容),再听听(引读听的内容)
2、重点理解感悟“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句。
(1)邓小平爷爷走了,可是他的话语却永远萦绕在我们耳边,永远回荡在我们心田,让我们铭记——(齐读上句)
(2)透过这句朴素的话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小平爷爷的拳拳爱国之心,强烈的爱国爱民精神,博大的胸襟„„)
(3)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四、揭示主题,升华感情
1、他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自己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他走了,他离我们而去,他真的走了吗?
2、指名说。(引导学生理解他人,虽然去世了,可他的思想、精神、业绩将永存。)
3、(过渡)他走了„„他没走,他的思想,他的风范,他的业绩,他的英名将永载史册,他走了,带着深深地眷恋,离开了这块他曾经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热土,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英名,他的风范将永垂不朽。„„他没走,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4、让我们再遥遥地呼唤他:小平爷爷,您没走!
让我们再深情地呼唤他:小平爷爷,您没走!
5、(过渡:如同一朵浪花,他从故乡的山溪流入嘉陵江,长江,然后穿云雾过三峡,奔腾而下,经过九曲十八折,最终汇入浩翰的大海。)齐读最后一段。
第五篇:13.《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目标:
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理解课文内容,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进而理解课题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教与学的准备:课前搜集有关邓小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主人公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分段及段落大意)。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味,深入感悟 A、复习第一部分
1.让我们再次回到1997年3月2日上午,飞机离开我们飞向大海的那令人心碎时刻。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当时人们是怎样的心情,你又有何感受?
2.现在就让我们怀着这悲痛而又恋恋不舍的心情,用低低地缓缓地语调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B、细读第二部分
1.可无论人们怎样振臂呼喊,无论人们怎样挥手挽留,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一生的人,一位受亿万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无比崇敬的人,都将离我们而去了,让我们带着沉痛齐读第二自然段。
2.想象补白,加深体验。
悲痛的不仅仅是人们,苍天也为之动容,大海也为之哭泣。涛声中你是否听到大海在哭诉些什么呢?(完成说话练习)千言万语都可以汇成一句——小平爷爷,您别走!让我们再次把感受溶入我们的声音,齐读第二段。
3.我们不禁要问,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呀,你准备把他的骨灰送往哪里呢?分组读第三自然段四个“也许”句子。(师提炼出“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
4.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5.根据学生回答,老师适时在每个“也许”分句后补充如下资料:
第一个分句后补充:小平回眸应笑慰。他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处处气象万千,后继有人,大有希望。
第二个分句后补充:小平回眸应笑慰。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经成为现实。香港回归了,澳门回归了。
第三个分句后补充:小平回眸应笑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他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骨肉同胞终有一天会团圆。
第四个分句后补充:小平回眸应笑慰。海外侨胞为祖国在改革开放中腾飞而骄傲;各国政要和人民盛赞小平:“二十世纪罕见的杰出人物”、“本世纪公认的世界级领袖”、“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6.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骨灰分别送往不同地方是暗含小平同志影响之大,影响之深远。
7.指导朗读。(把原文与补充进的材料溶入一起,师生合作读或学生合作读)
8.出示世界各国政要对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语。指导齐读。
9.读着各国元首的评价,你为拥有这样的伟人自豪吗?为拥有这样的伟人振奋吗?对这样的伟人敬仰吗?带上你的感受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10.就是他带领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了,就是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走向了世界,也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
C、细读第三部分
1.“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让我们再看看(引读看的内容),再听听(引读听的内容)
2.重点理解感悟“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句。
(1)邓小平爷爷走了,可是他的话语却永远萦绕在我们耳边,永远回荡在我们心田,让我们铭记——(齐读第六小节)
(2)透过这句朴素的话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小平爷爷的拳拳爱国之心,强烈的爱国爱民精神,博大的胸襟……)
(3)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三、揭示主题,升华感情
1.他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自己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他走了,他离我们而去,他真的走了吗?
2.指名说。(引导学生理解他人,虽然去世了,可他的思想、精神、业绩永存。)
3.(过渡)他走了……他没走,他的思想,他的风范,他的业绩,他的英名将永载史册,他走了,带着深深地眷恋,离开了这块他曾经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热土,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英名,他的风范将永垂不朽。……他没走,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回归课题,首尾照应
一个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在大海中永生,让我们再齐声呼唤他——邓—小—平!(音乐《春天的故事》随之响起)
五、作业设计(课件出示)★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完成《一课一练》五和《语补》四 小练笔:邓爷爷,我想对您说 ★ ★ ★以诗歌形式写。
六、板书设计
13.(邓小平)在大海中永生 飞机飞向大海——悲痛 骨灰撒向大海——赞颂 在大海中永生——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