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5 04:3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篇:《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生1(脱口而出):为什么会叫“乌台诗案”?

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今天我们要学的前《赤壁赋》正记录了苏轼从失意矛盾中超脱的心路历程。

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看课文标题“赤壁赋”,同学们对“赋”了解多少?

生2:刚学的《诗经》“六义”有赋、比、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铺陈排比。

师:说得非常好。“赋”原先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朝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的 “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汉有大赋,铺陈扬厉;六朝骈赋,铺陈对仗;唐朝律赋,铺陈对仗,平仄用韵。至此“赋”被层层束缚,已无法写了。于是宋朝文人对“赋”进行改革,产生了文赋,突破声律对仗,自由挥洒,杂入大量散句,故称文赋。但文赋仍保留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客多是虚拟的,用于流露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主则用于表现作者的主导思想,他们共同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困惑。

[第一环节,师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导入新课]

师:标题“赤壁赋”其实可以理解为“赋赤壁”,用“赋”的形式写赤壁。假设我们同学游览了赤壁,让你们来写赤壁,你们觉得可以写哪些内容?

生(杂然答道):自然风景、历史人物┅┅

师:那么,《赤壁赋》有没有写自然风物和历史人文?如果有,请找出相关段落。

生(杂然答道):第一段写自然景观┅┅

师: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生齐读。)那么有没有写历史人文的?

生(杂然答道):第三段前半部分写历史人文┅┅

师:同学们齐读第三段。(生齐读)

师:文学中,写景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3:抒情。

师:还有什么?

┅┅

师:同学们翻看课本第28面的单元提示。

生(齐声):抒情、说理。

师:抒情多是贯穿全文,说理主要在哪些段落?

生(齐声):第三段后半部分和第四段。

师:可见本文是以“景-情-理”(板书)来谋篇布局,因景生情,缘情悟理。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

师:抒什么情?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字,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生(杂然答道):乐-悲-喜。

师:对。“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师:说什么理?古人说这里有“客三悲”“苏子二论”,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三悲。换言之,第三段有哪三层意思?可以先找出三个关键句。

生(杂然答道):“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

师:“而今安在哉”是古今对比生悲;“哀吾生之须臾”是人生苦短生悲;“知不可乎骤得”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生悲。(板书)

师:“客三悲”体现了苏轼在失意时怎样的思想?

生4:消极的人生观。

师:对。面对短暂的生命、面对无常的人生流露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同时认为历史英雄人物终归化为陈迹,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风流云散。否定历史、否定一切,流露道家的虚无主义思想。

师:同学们齐读第四段,说说“苏子二论”指的是什么?可先将第四段分为两层,该分在哪里?(生齐读第四段)

生5:分在“而又何羡乎”后。

师:对了。第一层是针对上文的哪一句话展开驳斥,提出“何羡论”?

生(齐声):羡长江之无穷。

师:第二层在“不必羡慕”、一切随缘的基础上,提出“共适论”。不属于你的莫强求,属于你的尽情享用。

师:这两层是什么关系?

生(齐声):递进。

师:“苏子二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齐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

师:苏轼由失意到超脱、由“羡”到“何羡”的转变,这个心路历程他整整走了四年。在这个超脱转变过程中,看问题的角度改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同学们一起看第四段“何羡论”部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看问题的角度?

生(齐声):“变”与“不变”。

师:客主分别是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生(杂然答道):客是从“变”的角度看问题,主是从“不变”的角度看。

师:因为拘泥于“变”的角度,客消极悲观;因为换个“不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多了,于是苏子超脱进入豁达的人生大境界。多角度看问题能使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从而进入豁达乐观的人生大境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消极生死观,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试问庄子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王羲之又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

生6:王羲之是从人对社会贡献的角度看生死问题,庄子是┅┅

师:同学能回答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王羲之是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看生死问题,提出“生死亦大矣”“将以有为”的积极生死观;庄子仅从生命的生物意义角度看问题,将生命物化,认为生死都只是生命的物理转化过程,它们一样都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师:我来个戏说“一生死”,比如我家母鸡下蛋了,一个生命诞生了,对我的意义就是有蛋吃了;我将这蛋煎了,一个生命结束了,对我的意义还是有蛋吃了。庄子是将人与一切生物混为一谈,否定了人的社会意义。

师:王羲之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但没有具体说明理由,现在请同学们帮王羲之写一段批驳庄子的文字。限时6分钟。(师巡视、指导。)

师:时间到,请几个同学展示成果。

生7: 生命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在它诞生时,人们并不能感觉到什么,但生命是极具创造力的,生命在其存在过程中往往创造出远远超出生命本身的价值。所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他“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生,延续着生命价值的创造;死,终止了生命价值的创造。它们于生命的意义是对立矛盾的,又岂能等同视之。

生8:古有庄子云:“一生死,齐彭殇。”这得到部分人的认同,但我不敢苟同,生死岂能相等?人生在世,当运用毕生所学服务人民、造福社会,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司马迁若不忍辱苟活,又哪有《史记》如日月光芒照耀历史长河?邓小平若经不起三起三落的折腾,又哪有现今的中华盛世?人固有一死,或

第二篇:《赤壁赋》教学实录

《赤壁赋》教学实录(第二课时)执教者:虞晔如

师:“如果我生活在苏轼的时代,我一定想方设法嫁给他。”(学生笑)这不是我说的,是著名女作家方方的话。苏东坡不仅是一个文学奇才,更是一位通才。他的赋少而精,借用潘长江的话说,“浓缩的全是精华”。他的《赤壁赋》是古典散文名篇,前人称其“以江山风月作骨”。“江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你们经得起检查吗?首先,背诵出本篇描写江月的句子。

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生:“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师:哪里的描写是月影?

生:“流光”,流动的月光。

师:男同学背——“月照”。

生:“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师:女同学背—“月消”。

生:“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师:难不倒你们!好,来个难一点的!背出本篇中议论江月的句子。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生:“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生:“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师:我们一起背,苏子以月借喻人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师:这样美的语言,令人陶醉,不诵读品味,怎么对得起它啊!

师: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读时,只觉美不胜收,究竟美在何处?先看“景中有情”。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遇到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神来之笔,便在文字旁边圈圈画画,写上你的理解,这就是“点评法”。我请大家用“点评法”来说说,这些句子美在何处?哪一句特别有体验,就点评哪句;可评意境,也可评手法;可就词语点评,也可就句式点评。

生:“清风”二句写风与江,“白露”二句写月与江。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秋江夜色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引人遐思。

生: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近景:水光遥“接”天边,是远景。一“横”一“接”,像中国画的大写意,静谧的夜景,简洁又传神。

生:“徘徊”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

师:写景带上了感情色彩,抒情又借助了景物的描写。笔墨极为简练,却蕴涵着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度,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

(板书:骈散相间形成句式参差之美)

师:再看“情中有景”,又体现在哪里?

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师生齐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生:“纵”“凌”字,多么传神尽兴!既是写景:碧波万顷,水平如镜,一叶扁舟漂在水面上;又是抒情:泛游长江,忘情自然,令人如身临其境。

生:两个叠词用得好:“浩浩”写出了放舟江上的客观景象:“飘飘”。用想象描绘出作者飘飘欲仙的主观心情。

生:我最喜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句。用小舟反衬江面的宽阔,如果是拍电影,可以拉一个远景,把船拍成一个小黑点,气势肯定非常恢弘。

师:我们好像坐在苇叶一样的小船上,有着自由自在、飘飘欲仙的感受。多妙啊!

(板书:比喻想象形成情感流转之美)

师:文中的悲情从何而来?其一,来自歌词中的“美人”。苏轼究竟想没想美女,依据是什么?

生:想了,“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你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声音大一些!

(生翻译)

师:看来苏轼的确是想美女了。那么若是巩俐和章子怡来行吗?

生:不行。我们在学《离骚》的时候有一句话:“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师说:屈原善于用香草比喻贤良的人。而用“美人”比喻贤明的君主。由此断定苏轼的“美人”应该是宋神宗。

生:我认为应该是贤明的君主。而不应该是宋神宗,我感觉宋神宗不能算作是贤明的君主,他身边后来都是些不学无术的奸佞小人。

生:我认为,“美人”应该是比喻苏轼的美好理想的象征。我的依据是书下注释。

师:注释也是我们解读课文的重要依据。一生忠君的苏轼,一心想为大宋王朝分忧,却被贬他乡,怎能不悲!“美人”表现他政治失意的感慨!

师:其二,来自客人悲怨的“箫声”。你背一下原句,再来点评。

生:(背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五个比喻连缀而下,将不可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

师: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泣孤舟之嫠妇”的想象和夸张,又将我们从乐的云霄带入悲凉幽怨的深潭。

师:其三,来自历史人物。同桌之间合作一下。你背原句,同桌点评。

生:“月明星稀„„而今安在哉!”

生:英雄如曹孟德者尚且转瞬即逝,蹉跎如我辈者又岂能摆脱命运的无奈?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生活质量太低,与英雄的曹操和周郎相比,我们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怎能不悲哀?二是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转瞬即逝,如何不让人惶恐?

师:作者把人生的悲苦与茫然放在开阔的时空维度上来加以表现,三言两语,把人生悲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连千古风流人物都无法摆脱宇宙自然的淘洗,遑论我们?三个反问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今安在哉!”的排比,一气而下,反衬悲情。要读出深沉的感慨!

师:其四,来自个人遭遇和理想幻灭。这两组背“个人遭遇”,这两组背“理想幻灭”。

师:“况......驾......举......寄......渺......哀......羡”。侧重于个人遭遇:“挟......抱......知......托......”,侧重于理想幻灭。

(要注意在理解中背诵。通过背诵来加深理解;在诵读中体会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

师:几番对比,几番感慨啊!生命之短暂如匆匆过客,有志而无为,何况吾与子?至悲至痛哉!

(板书:反问叠用形成文势起伏之美)

师: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两层,“且夫”是标志。

生: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不对。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师:第一层是以“变”与“不变”来看人与物的尽与无尽,含蓄地指出客观审视角度的偏差:作者认为,要说变都在变;要说不变,都无尽。所以不存在羡慕什么的问题,这是“何羡论”。第二层从人与物的领属关系说起,有些物属于某人或某些权力专有的,比如门口的树是属于公共的,你们是属于班主任的;(学生笑)有的是存在,不属于个人的。比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可以尽情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用我们今天的话归纳一下:一是换位思考,痛也可视作乐的催化剂;二是亲近自然,一切来自社会的痛都会在开放的大自然的怀抱中稀释殆尽。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背诵文中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

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曾不能以一瞬(人)无尽也(我)

师:人是变的,好理解,为什么人又是不变的?

生: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生: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

师:请从古诗词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生:不变和变。

师:新学期,面对又一批朝气蓬勃的新同学,老师就要情不自禁想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生:变和不变。

师:爱情甜美却易逝。校园里也有早恋的,我们不妨借用这两句诗送给他们。

师:从什么角度来论述苏子的态度?

生:“取与不取”的角度。取的是“清风明月”,不取的是“非吾之所有”。重点讲“取”。

师:一般的人,写到这里就收笔了,留下一丝淡淡的惆怅。但苏轼就是苏轼。既然物各有主不可强求,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你看这清风,到了我耳朵里就有了声音,明月进了我的眼睛就成了景象,是上天给我们的绝好的恩赐啊,我们好好享用吧!

苏轼就是这样求得了心理上的平衡!大自然真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啊!

师: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客: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悲)苏轼:物与人都有变与不变的两面(全面)(喜)

生:客人的观点是片面的,也是悲观的;苏轼的观点是全面的,也是乐观的。

师:世上的事没有一成不变的,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好事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人不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看到另一面,就像天空中的月圆月缺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必然、必然的自然:这就是生命旅程上的一曲永远的”二重奏”。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是一种理性的思辨!

师:“客”之疑问和“主”之超旷,实际上都是苏轼自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作者虽然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不是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借客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其实是作者虚构,作者借“客”之口,来写自己对人生的多种感悟,借“客”之口道出自己对于人生的悲观的一面。然而悲过之后,又能重新审视人生,表现出积极的那一面。

师:说得对。这样写,一则有助生发义理,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表现,体现了苏轼思想上的矛盾以及所选择的解决矛盾的方式。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二则行文显得奇崛多变,好似此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和、自说自话,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

客:体现了作为“儒者”的苏轼——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悲观)主:体现了作为“释道”的苏轼——因缘自识,随遇而安(达观)

师:“盖......而......则......且夫......苟非......虽......惟......”,仔细体会这些虚词的作用及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板书:关联相扣形成义理奇崛之美)

师:这真是:江山无尽,风月长存,声色俱美,“共识”而乐!课文中有哪些月亮?有什么异同?

生:写到两种月亮,一是第一段写到的月亮,一是第三段写到的月亮。

师:其实,再想一想,是写到了三种月亮。三种月亮都给我们以美感。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呢?

生:现实中的水月,作者是实写的,而历史中的水月和哲理中的水月,作者是虚写的。

现实中的“水月” 柔和之美 欣赏风月(实)历史中的“水月” 苍凉之意 凭吊古人(虚)哲理中的“水月” 人生之感 超越生命(虚)

师:好一个苏东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忘却痛苦,即使李白,浪漫诗情中也脱不了苦闷的抑郁,但悲哀和不幸降临,东坡总是微笑接受。有人形象地说,人类的内心要表达产生了文学,人类的苦闷欲求宣泄,于是又继生了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与哲学便都是苦闷的产物。而苏轼的《赤壁赋》呢?

生: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是哲理化的文学。更是诗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学。

师:文学是其形式,哲学是其灵魂!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那么,对生命的感悟、阐释,就成为作者最富灵性的文字。

师:东坡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

生:得和失是相对的。生命是一种感受。

生:淡泊一点,有一种爱叫放手。享受自然,顺其自然,一切都会过去的。

生:前方是绝路,希望在转角。懂得变通,才会生存。

生:尝试过的人总比听任自然的人多一份可能,也善于调节精神的压力。

师:同学们说得好!生命享受着生活的欢乐,但有时还承载着生活的苦难。面对仕途风雨,坦然相对,就会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佳境。

愈是优秀的作品,愈存在巨大的解读空间。只要调动我们的体验,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赤壁江月”来。如果你和苏东坡相遇,你将要同他说些什么?

生:“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放弃”,在儒家看来,独善其身也是一种生命选择,否则在不利于自己的境况下还要硬碰硬地干,那这个人的生命就很脆弱。

师:当然也有宁折不弯的悲壮典范,像屈原投江,老舍沉湖,为了自己的理想决不苟且。但更多的是像苏东坡,化困为通。如果苏东坡跳到江里死了,中国历史上就缺少一个伟大的文人了!

生:天之高,无极也。天就是人生的理想。心有多高。你就能触摸到它。

师:“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1082年,他用《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在苏轼看来,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在山水中沉淀灵魂。于是他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在孤灯下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人们在阅读玩味苏轼文章诗词的同时,就是在解读品味着自己生命的真谛。苏轼,真君子啊!一个旷世奇才,一个伟大的智者,人世间不朽的精灵!试问能达到苏轼这样人生境界的又有几人?我想方方说执意要嫁给苏轼,其实更多的是表达她对苏轼的景仰与崇拜!

——选自葛维春主编《中学语文名师经典课例研究》

第三篇:赤壁赋教学实录

【上课铃响,老师精神饱满地走向讲台,师生互致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把前几天的凄婉、低沉、郁闷抛开,来学一首情调高昂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同学知道作者是谁吗?

生:(齐答)是宋代词人苏轼。

师:(指定一个声音最宏亮的同学)你能把苏轼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吗?

生:好,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会写词,诗与散文也很有名。不过,苏轼就是官运不顺,经常被贬,他还到我们广东的惠州做过官。

师:回答得很好,你对苏轼很了解。(语调高昂,神情恳切。顿了一下,又问)师:你能说说苏轼这首词是在什么境况下写的吗? 生:贬官失意时。

师:对,那么,贬官失意的滋味如何呢?与一般人的感觉相同吗?下面听一遍录音朗读,同学们体会一下词人的情感。(用多媒体放映,学生听朗读,神情专注,约两分钟后)

师:同学们,听别人朗读得那么富有感情,我们也来体会一下这种激昂高壮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学生朗读,约两分钟后)

师:(非常肯定的语气)读得非常流畅。要是开头一句再读出点气势会更好。(示范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大家思考一下,感觉哪句写得比较有气势?可自由发言,能展开辩论更好。(约一分钟后,学生举手)生:第一句。你看“大、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几个词用得很好,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开篇就定下了这种高昂的气势。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更有气势。你看这三句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生:(略显激动)那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分写。第一句是总写,集中写。

师:两位同学都很有见解,也讲得有道理,其实这两句都体现了本词 “豪迈奔放”的风格。大家说对吗? 生:(异口同声):对!

生:老师,这里的“风流人物”与“浪花淘尽英雄”中的“英雄人物”相同吗?

生:(忽的站起,大声说)当然不相同。要是相同就可以通用了。虽然它们都有“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的意思。但在这里苏轼所指的“风流人物”是周瑜,他年轻有为,文武双全,有胆有识,哪能与一般英雄人物相提并论呢?

生:(反应很快)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你说来说去还不是在解释“英雄人物”,没有说服力。师:(微笑着说)那么,怎样才更有说服力呢?想一想,能否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生:(沉思了一会)啊,我明白了,下文不是写到了小乔吗?难道不是用来衬托周瑜吗?美人配英雄。也就是说,苏轼心目中的风流人物除了文武双全之外,还得懂点儿女情长,刚柔相济。(鼓掌)生:(点头,若有所思)噢,我明白了。

师:你们俩的理解真透彻。没错,“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说的是周瑜文武双全,而“小乔初嫁了”则是写他的柔情了。同学们认为是这样吗?

生:(对老师的说法不同意,大胆质疑)老师,在初中,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的“风流”也是说毛主席“柔情满怀”吗?

师:(略作沉思后微笑着说)这是一种可贵的质疑精神,请大家想想,毛泽东词里的“风流人物”能不能这样理解?

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原词,认真对比一下是否相同。然后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约一分钟之后,学生举手)

生:“风流人物”,不能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毛词中的“风流人物”,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毛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鼓掌)师:(投以赞许的目光)老师非常同意你的见解!

生:(不解的神情)老师,三国时期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等风流人物,为什么苏轼就只选周瑜呢?(一石击起千重浪,顿时,课室里议论纷纷)

师:问得好,有创意,同学们也认真想一想,为什么呢?我只提示二人的经历与现状。

生:苏轼选周瑜,是因为他年轻有为,潇洒飘逸,与自己年老少成形成了较鲜明的对比,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其他人无论从出身,经历上都与苏轼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苏轼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只能是周瑜。(鼓掌)

师:回答得非常好!可见,解读诗意必须做到知人论世。

生:老师,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师:你的见识真广,连不同的版本也注意到了。大家看看注释,也想一想,就本义,引申义的比较上哪个更符合实际情况呢?(过了一分钟,有学生举手)

生:我觉得:“强虏”好,强调了人的强大,恰好与“灰飞烟灭”形成一种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

生:我也同意用“强虏”好,直接写了人的强大,并且“樯橹”这个词太不自然,太小了。怎么能代指舰船呢?

生:我不同意,“樯橹”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词,直接好呢,还是含蓄好呢?当然还是含蓄好。强橹这里不应该只指舰船,更应指曹操的所有八十万水军。樯橹,更能体现水军的特点。生:我不同意。(很着急,但讲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向老师投去急切的眼神,希望得到老师的提示)师:同学们,让我发表一下意见好吗? 生:(齐声)好!

师:我更倾向于用“樯橹”。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水战”的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部分学生不同意)

不同意的同学也好,我不主张同学们轻易改变自己深思熟虑的观点。如果你不满意,请把你的意见写成材料。一边是“樯橹”派,一边是“强虏”派,为下周的辩论赛作准备,好吗? 生:(齐说)好!

师:大家都知道最后几句,是词人感情抒发最强烈的地方,下面老师朗读一遍,同学们感受一下,并认真思考一下词人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应抓住那些词句来理解。(老师有感情的朗读)生:(齐声)好!

生:老师,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要理解词人的感情,对“神游者”和“多情者”的理解很重要,那么,“神游者”和“多情者”应怎样理解呢?

师:(很高兴的样子)哎,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同学们不妨认真思考一下,思考好了,自由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好吗?

生:(齐声)好!(约一分钟后,学生举手)

生:我觉得还是同意课本上的解释。“神游者”是苏轼,他从上片的来到大江边,描写长江的景观,然后又怀想英雄豪杰,怀想风流人物,也就是怀想周瑜,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是苏轼在“神游”的吧!

生:(忽的站起)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同意“神游人”是周瑜。因为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土,不是苏轼的故土。

师:(微笑着说)如果说周瑜是“神游者”者的话,那么死去了的他怎么神游呢?

生:(有点急)是周瑜的灵魂嘛!苏轼是假设周瑜的神灵还在旧战场上的话,周瑜会笑他,并且“多情”二字正好扣合着前面“风流人物”,周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师:这样说来,你认为“多情人”是周瑜,是他笑苏轼啦。你能再具体谈谈吗? 生:(比较轻松地)我是这样想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多情”就是“多情人”,是名词。如果理解为“应笑我多情”,那么,就是苏轼“多情”,“多情”就是动词了。

师:(投以赞许的目光)非常有见地,很新鲜。能联系起柳永词来理解,可贵。“故国”非“古国”,此地是周瑜的“故地”而非苏轼的“古地”。

生:(不同意的口吻)老师,那么你同意了“神游人”是周瑜啦?

师:哎,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而且最好别轻易下结论。何况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尚无定论,至今还在继续争论呢!你们争论是很好的,说的都很有道理。我只是倾向于把“神游者”理解成周瑜。这只能是我的看法,希望你们能继续思考争论下去,也可以写成小论文,题目就是《“神游者”是谁?》或《谈谈“多情”与“神游”》,有信心写好吗? 生:(齐说)有!

师:对词人的情感的抒发,还有不同看法的吗,请发扬个性,大胆发言。(约十五秒后,一学生举手)生:老师,我觉得要准确的理解词人的感情,最后两句才是关键。据我查资料得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那一种是对的?

师:(微笑着说)又来了一个新问题,还带两种解释呢,同学们的看法如何?(约十秒后,一学生举手)生;我同意第二种。

师:(神情恳切)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我是从整首词的格调来理解的。因为全词的格调比较昂扬向上,所以我认为第二种比较符合词意。生:(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我也同意。苏轼虽然融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体,思想比较复杂,但总的来看他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从他的仕途便可知道。

师:(询问的语气)都同意苏轼是比较达观的说法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齐说)没有。

师: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

生:(齐说)想!请老师说说吧!

师:好,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不是老师折中,大家想一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流而被荡涤了,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鼓掌)

师:(高兴、轻松的神态)与同学们讨论真长见识。好,下面我们再来听一次朗读录音,再次感受一下苏轼那激情昂扬的豪迈风格。(用多媒体放映,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师:下面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词。(响起了背诵的声音)师:(微笑着问)课后的两篇小议论文能及时完成吗? 生:(齐说)可以。

师:那么下课!(师生互道再见)

(2004年11月获韶关市中语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第四篇: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2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生1(脱口而出):为什么会叫“乌台诗案”?

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今天我们要学的前《赤壁赋》正记录了苏轼从失意矛盾中超脱的心路历程。

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看课文标题“赤壁赋”,同学们对“赋”了解多少?

生2:刚学的《诗经》“六义”有赋、比、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铺陈排比。

师:说得非常好。“赋”原先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朝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的 “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汉有大赋,铺陈扬厉;六朝骈赋,铺陈对仗;唐朝律赋,铺陈对仗,平仄用韵。至此“赋”被层层束缚,已无法写了。于是宋朝文人对“赋”进行改革,产生了文赋,突破声律对仗,自由挥洒,杂入大量散句,故称文赋。但文赋仍保留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客多是虚拟的,用于流露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主则用于表现作者的主导思想,他们共同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困惑。

[第一环节,师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导入新课]

师:标题“赤壁赋”其实可以理解为“赋赤壁”,用“赋”的形式写赤壁。假设我们同学游览了赤壁,让你们来写赤壁,你们觉得可以写哪些内容?

生(杂然答道):自然风景、历史人物┅┅

师:那么,《赤壁赋》有没有写自然风物和历史人文?如果有,请找出相关段落。

生(杂然答道):第一段写自然景观┅┅

师: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生齐读。)那么有没有写历史人文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师:对。面对短暂的生命、面对无常的人生流露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同时认为历史英雄人物终归化为陈迹,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风流云散。否定历史、否定一切,流露道家的虚无主义思想。

师:同学们齐读第四段,说说“苏子二论”指的是什么?可先将第四段分为两层,该分在哪里?(生齐读第四段)

生5:分在“而又何羡乎”后。

师:对了。第一层是针对上文的哪一句话展开驳斥,提出“何羡论”?

生(齐声):羡长江之无穷。

师:第二层在“不必羡慕”、一切随缘的基础上,提出“共适论”。不属于你的莫强求,属于你的尽情享用。

师:这两层是什么关系?

生(齐声):递进。

师:“苏子二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齐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

师:苏轼由失意到超脱、由“羡”到“何羡”的转变,这个心路历程他整整走了四年。在这个超脱转变过程中,看问题的角度改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同学们一起看第四段“何羡论”部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看问题的角度?

生(齐声):“变”与“不变”。

师:客主分别是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生(杂然答道):客是从“变”的角度看问题,主是从“不变”的角度看。

师:因为拘泥于“变”的角度,客消极悲观;因为换个“不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多了,于是苏子超脱进入豁达的人生大境界。多角度看问题能使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从而进入豁达乐观的人生大境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消极生死观,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试问庄子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王羲之又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环节,小结·作业] 附板书:

[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安排了《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它们借游赏之事,探索生命的意义、治学的道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中的教材选用的都是历史经典名篇,每一篇都闪烁着儒道释等百家光辉的思想。编者要老师传道的意图很明显。即非如此,看着这些影响历代、影响世界的如日月之耀眼光华的伟大思想就躺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又如何能不讲呢?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拟定为: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死观,掌握多角度看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当然,也让学生领会了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的大家手法。整堂课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读、思、议、写训练到位,而且全部围绕“生死观”展开,如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

不足之处是:整节课容量大,节奏快,学生需要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才能跟得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赤壁赋》教学实录

《赤壁赋》教学实录

周维霞

复习目标:

1、复习背诵,积累文言现象,翻译重点句子。

2、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课本素材运用能力。复习指导:

1、复习课文背诵。

2、阅读书下注释,积累文言现象。

3、翻译重点句子。(注意句中重 点词语和文言现象)复习过程

一、课前五分钟 每日一诗:

生出示材料: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小组讨论交流,出题人出示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2)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

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师结:本诗是抒写诗人仕途受挫,备尝世态炎凉的感慨。无独有偶,即使是曾被神宗盛赞“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苏轼也不乏这样的经历,于是月夜泛舟,写下了一篇千古传诵的赋文——《赤壁赋》,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篇古文,进一步体会诗人旷达、乐观、豪放的胸襟。

二、检查背诵:

实录:学生认真的听,仔细的思考。尤其是齐背时,有的学生闭上眼睛,好像是被赤壁的景象所感染。

三、检查默写: 师:听写

生:壬戌 戊 戍 戎 属客 窈窕 斗牛 扣舷 桂棹 溯 袅袅 幽壑 嫠妇 愀然 山川相缪 舳舻 酾酒 横槊 渔樵 扁舟 匏尊 蜉蝣 粟 栗 挟 骤 无尽藏 更酌 相与枕藉 师:投影正确答案 生:更正,巩固。

四、师生合作,共同解决课堂案:

教师在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遗漏的知识,学生们认真的记下这些知识点。(1)、生找出文中特殊句式,并分类:

1、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介词结构后置句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主谓倒装句 渺渺兮予怀

4、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5、定语后置

1、客有吹洞箫者

2、凌万顷之茫然。(2)、生投影展示,定语后置的类型和特点: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能有几人欤?(3)、生总结虚词“乎”的用法投影展示: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释: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释: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释: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释: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形容词后,含有赞叹意味。

例释: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百不与焉!(《论语·泰伯》)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释: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在)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比。)三)可作词尾

译为“„„的样子”“„„地”。

例释: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师投影出示,牛刀小试

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实录: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合作交流,最后统一了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很激烈,课堂气氛很活跃。

五、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课本素材运用能力。一)、师幻灯展示,写作素材 【素 材 一】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 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一内容可运用于“明月清风自在怀”、“自然与人生”等话题。

• 素材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一材料可用于变与不变的话题

素材三:

苏轼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也是写作素材“无尽藏”。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二)生写作交流,投影展示:

素材一:

被贬黄州的苏轼,夜游赤壁,眼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他一扫贬谪之失意与惆怅,兴之所至,情不自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沐浴着明月,享受着清风,东坡先生峰回路转地完成了自己灵魂上脱胎换骨般的自省,完成了自己艺术精神上的蒸馏和升华,完成了自己人格魅力上的超脱,完成了自己心灵上的淡泊豁达。清风明月,是洗涤人心的清泉,是忘怀世事的美酒。走进自然,与清风明月为伴,与星光水天为伍,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成败得失,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兴衰荣辱?

素材二:

淘尽历史,洗尽铅华,岁月在变,世事在变,不变的是什么?

“乌台”的旋风卷走了他的光明前程,黄州的暗流褪尽了他的风光霁月,苏子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变数,然而,他把住心灵的舵,扼住命运的喉,镌下了“一生曲折,旷达传千秋;亘古辉耀,文章成四家”的文坛丰碑。

《赤壁赋》复习教学反思

我的这次教学设计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一、学生的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还是对规律方法的总结,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学生拥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二、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材料,依*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下载《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赤壁赋教学实录及反思

    惟有回头,方知不足——《赤壁赋》实录及反思 教学内容: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赤壁赋》 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28班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实录整理、反思:济源高级中学......

    课堂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 巧家县白鹤滩镇中心学校丁委 (一)、揭题: 1、预习时,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们的资料阅读过了,对“非典”“ 叶欣”这两个词语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为了纪念这样一位“抗......

    课堂教学实录

    备忘: 这个世界上没有陌生人,所有的陌生人只是你尚未认识的家人。 当代学生2009年刊中 我读鲁迅 一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搜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一 导读中的智慧引......

    遨游于文学和哲学的殿堂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版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遨游于文学和哲学的殿堂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孙碧云 一、师:在中国诗人中,李白显太高,瑶台仙阁高不可攀;陶渊明太远,桃花源里忽隐忽现;杜甫......

    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

    《颐和园》课堂教学片段及点评 师:今天我们换一种语文阅读学习的方法:六个字,读课文,学作文。 板书:读课文,学作文 师:“第一个动作,请同学们选几个句子说一说或者选几个句子读读,什......

    《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把其教学设计发给学生,听课老师陆续走进教室,教室前后左右......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刘中凯 武进区鸣凰中学 【教学目标】 1.疏通“词”义,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观潮课堂教学实录

    《观潮》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