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案设计课程与视觉传达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初探
图案设计课程与视觉传达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 图案设计课程与视觉传达专业相结合研究者众多仍然,然仍未达到共识。限定课程名称为“图形图案设计”,针对这一名称,重新探讨了课程内容,对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图形设计 图案设计 装饰图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目前图案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图案设计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其重要地位毋庸质疑,然而,对于本门课程来说,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其课程内容因循守旧,没有变化,内容较为枯燥,与设计实践相脱节。有些学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努力地做一些改革措施,然而,各家之说不统一,在改革的目的、形式、内容、操作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总结来说,对于图案设计课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名称混乱。有叫《图形设计》的,有叫《图案设计》的,有叫《装饰绘画》的,有叫《装饰设计》的,有叫《图案与装饰》的,还有如《装饰图案设计》等等。何以一门课程在教材的名称上有这么大的差异?这反映出两个问题,一个是,许多人在图案课程的改革方面在做一些努力,另一个是,这些努力目前还未达成共识。
(2)对课程的目的与性质认识模糊。正是这一原因,造成了课程名称及教材名称的很大差异。
(3)在图案设计课程的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反映在:①与实际设计相脱节;②与其他课程相冲突,即重合的部分较多。有些学者提出了改革意见,但这些改革却不统一,并且,有些改革也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强调图案的创意,而这本是图形创意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些改革,建议在图案的创作方面保持灵活性,尽量扩大体裁内容,但是,这仍然达不到与专业课程相衔接的目的。
2课程名称限定
现在对于这一课程名称的叫法很不一致,从相关的教材名称就看得出来,主要差别在三个名称上:图案,图形,装饰。到底应该叫什么名称好呢?这应该考虑整个视觉传达专业来确定。必须说,就专业性质来讲,这三个名称的概念都会涉及到。在这三个名称当中,图案与装饰的概念相近,也就是说,图案本身就包含有装饰的概念。而视觉传达设计,既涉及到图案设计(以装饰美化为目的),又涉及图形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因此,课程名称叫“图案图形设计”可能较为恰当。
3课程内容限定
图形图案设计,这一课程名称就决定了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图案设计与图形设计。图形设计是图案设计的基础,图形设计就比如单独纹样,图案设计就比如连续图案。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把图形设计放前面,图案设计放后面,进行分阶段性教学,课题项目贯穿其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图形设计与图形创意混为一谈。二者都是对图形的研究,不同处在于,图形设计是对于设计的形式法则的探讨,而图形创意是对于创意的思维与方法的探讨。二者间有联系,但存在差异与区别,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有所侧重,避免课程内容重复。虽然是同样的课程,但应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比如染织艺术专业,服装设计专业与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内容也应该有所差异与侧重,以增强课程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图形图案设计内容,还应避免与三大构成内容的重复。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与设计方向紧密相连,直接以设计为导向,而不能囿于基础美术的教学思路与方式。早期的教学思路,先实物写生后归纳变形,将自然形态转变为装饰图案形象的教学程序,虽有一定的意义,但目前不管是时间上,内容上,都有不协调处,比如连续图案,在电脑广泛应用之后,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设计制作,而手工绘制则显得耗时费力,缺乏效率与学习乐趣。因此,应该做相应的调整。
4教学方式与实际生活及专业设计相结合的研究
图形图案设计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随着制作工艺与材料的发展,个性化的定制成为未来的趋势,这也极大地丰富了这一课程的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如龚晓田在《装饰图案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中总结的,代表了普遍的教学现状:“(1)教学时间:课时数减少,教学时间缩短;(2)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手绘技能;(3)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模式容易扼杀学生的创意;(4)实现手段:缺乏与电脑等现代设计工具的结合。”
教学活动可以与实际的设计元素相结合。比如装饰画,T恤图案设计,鞋图案设计,包括各种包装设计等等,可以兼顾手绘与电脑,使设计目的与内容完美结合,并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具有极好的效果。
应该说,目前各学者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需要做的是理清和整合现有的研究,与教学目的相结合,与专业方向相结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使得课程具有目的性、实用性、趣味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龚晓田.装饰图案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6).[2] 唐丽春.图形设计(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荆鹏举.装饰绘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甘小华.装饰设计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林家阳,于君.图案与装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邓宏亮.现代装饰图案设计教学探讨[J].艺术探索,2007(1).[7] 朱文丽.图案设计与图形设计[J].安徽文学,2009(6).
第二篇:视觉传达专业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视觉传达专业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内容摘要】文章基于以项目为导向,切实加强网页设计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宗旨,分析了视觉传达专业网页设计课程的现状及特点,阐述了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思路,总结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完善、考核体系的灵活与多样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为培养多元化的综合人才奠定了夯实的教学基础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网页设计项目综合实践能力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页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行业,而网页设计课程对于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它融合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构图、排版、色彩搭配、动画制作等多种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有其独特的特点:1.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操作性[1],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2.基于一定的软件操作技巧。3.融艺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基于以上特点,回顾以往的教学模式,确实存在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方式与方法,才有利于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水平。
一、视觉传达专业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以应用软件为前提的综合设计课程,长期以来一直遵循着先讲解工具,再做实例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能将网页各独立元素的制作与整体案例相结合,结果是每个工具单独拿出,均应用得很熟练,一旦综合起来设计案例,却不能出色地完成。究其原因,在以往的教学中,网页各独立元素的设计制作与整体案例的设计相分离,没有真正落实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体系,而在考核方面,只是将单独完成一个网页的制作作为最终成绩,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参与性不强,不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授课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综合能力强、创造性思维突出的艺术设计人才。
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1.改革的目的
网页设计课程的综合性很强,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是最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设计素质的课程之一,它依托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版式设计、flash动画、后期特效等课程,并综合运用上述知识设计美观而实用性强的网页。
(1)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增加学习情境
将实际项目引进课堂,学生不仅能了解到网页制作的全过程,而且能够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设计实例,这样才能把间接经验转化成直接经验,而不是在虚拟中学习。
(2)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整体性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为先导,强调工具的操作,再利用工具制作小实例,学生对工具的使用掌握非常牢固,但工具毕竟要为整体设计所服务,当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工具知识去制作完整案例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即整体性不强。新的模式将每个工具的使用均融入到实际案例,虽然只是一个小工具的使用,也能够使学生明白它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方法。
(3)实行阶段化课程考核,强调全过程学习
不以单纯的网页作品作为最终的成绩,而是加大了平时考核成绩的分量,使考核过程呈现动态性、连续性、系统性,将学生的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4)将艺术与技术相融合
使学生学完一门甚至几门课就能够独立设计出满足功能需求的网页是不可能的,网页设计既需要扎实的美术功底与艺术鉴赏能力,也需要精湛的操作技术。充分发挥艺术生的优势,找到艺术与技术的平衡点,培养多元化人才。
2.改革拟解决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在教学内容上,将各个工具的使用直接融入典型案例中去讲解,而不是单纯地利用工具做一些小例子。避免单个操作熟练无比,整合案例时却毫无头绪。
(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摆脱“要我学”而走向“我要学”,明确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3)考核体系的多样性
将单纯的期末考核设定为阶段化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环节都全力以赴,体现全过程学习。
三、改革的具体实施
1.教学内容方面
在内容选取上,教学内容的选择本着典型性、实践性与开放性三个原则。通过教师研究选择6种典型的网页形式进行讲解体现典型性,通过显性或隐性学习情境体现实践性原则,学生完成的作品多元化体现开放性原则,从而达到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标。
在内容组织上,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全部融入到真实网站中,每个典型页面的设计与制作全部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来组织实施,通过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根据本课程特点,选取案例主要以项目方式为主,如期末作业将建艺学院的网站建设作为实际项目进行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按照公司制作网页的流程,进行调研、讨论,分析资料与数据,制作效果图,并最终完成网站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了解了网页制作的全部流程,与实际项目进行对接,增强了实践性,缩短了学生进入公司的磨合期。
2.教学方法方面
(1)形成教学项目资源库
创建课程网站,将课件、教案、授课计划与课程案例均列入网站中,链接优秀网站的网址并随时进行更新,学生只要有任何网页设计的问题,到资源库中都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同时,项目资源库也是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交流的有效平台,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采用拉动式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程的学时有限,不可能将网页设计的所有内容全部仔细讲解,因此,增设课前大讲堂环节,将课上来不及讲解的知识布置给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课下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扩充知识面。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授,师生角色互换,而组与组之间也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以此互相攀比,拉动教学,共同进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将思维培养放在首位
在讲授案例时,摒弃以往教师讲、学生做的呆板局面,而采用案例欣赏―分析做法―示范操作―讲评总结―能力扩展―练习测验的流程[2],注重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单纯教其如何去操作。下面阐述上述流程的具体方法:①案例欣赏:提供学生与所讲知识相关的网页案例,吸引学生注意。②分析做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提出问题,经过分析与讨论,总结出具体的制作方法。③示范操作:演示案例欣赏中相关知识点的实现过程,学生在理解做法的前提下,经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便可以独立完成操作,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住制作的步骤。④讲评总结: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所做的是将问题汇总,总结出相关的注意事项,点评作业时,侧重学生的思维引导,及时给予学生鼓励。⑤能力扩展:提供给学生实践性较强的案例,要实现效果,需要结合以前的知识和运用一定的技巧,这样既扩大了知识面,又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⑥练习测验:对于课上所掌握的知识,适当融合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现场测试,既复习了以往的知识,又巩固了新的知识,实现各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4)跨学科互动交流
工科院校的背景优势,为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授课过程中,聘请软件学院的老师进行相关技术的讲解,并将其网页设计课程的作业进行展示与交流,充分发挥艺术生的特长优势,虚心弥补工科生的技术专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3.考核体系方面
成绩评定采用阶段化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课上对每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课堂测验,以此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课上的问题绝不拖延到课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置课前考核,对课后作业进行现场检验,避免同学之间进行电子文件的拷贝。课后布置实际项目课题,采用学生分组讨论与调研,每名学生单独完成作品的形式。这种将阶段化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使整个考试过程呈连续性、动态性与系统性,进一步强调了全过程学习,使学生明白,疏忽本门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到最终的成绩。
四、教学评价与总结
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经过本次教学改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习态度良好,了解了网页制作的全部流程,增强了实践性,综合素质与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增强。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学改革就是对一系列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总结与完善。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分析学生特点,研究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提高自身素养,为社会输入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注:本文为辽宁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申红雪,刘育熙.关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27).[2]章明珠.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创新[J].电子科技,2012(9).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第三篇: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总结
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总结
自创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来,教学团队牢固树立质量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开展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创新实践的改革,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并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坚实的动画专业知识,掌握动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将动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动画队伍建设要求,能在动画领域从事动画的研究、教学、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积极开展课程和实验教学的建设改革。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核心课程为主干,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综合素质选修课程为支撑的“设计与艺术创意结合”课程体系。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创作能力和实验内容为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
第四篇:《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实施教学改革背景
在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中,视觉传达设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已经有上千所高校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此专业的专科、本科毕业生有十几万人,这门学科规模庞大。作为高校,要充分考虑到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教学改革等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适应各个领域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要求。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对符号语言学、心理学、市场学、传播学等学科都有涉及,因此,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时,要强调多学科的融合,并将多门学科进行融会贯通,使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不仅具有一定的理性及思考能力,还需要拥有深厚的修养和文化底蕴。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综合的,更是多维的。高校应该把这些教育理念贯彻到课程教学中,而遗憾的是,当前形势下,全国的各大院校由于师资、生源、管理模式、实验实习的各种限制和不同,很多院校在此专业的教育模式与理念上良莠不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在对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显得太过循规蹈矩,没有创新,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日益发展的时代需求,专业范围较为狭窄,与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冲突;有些院校是把平面设计专业直接命名为视觉传达专业,然后把平面设计所涉及的课程作为视觉传达的主干课程;而有些院校是把视觉传达课程作为一个综合的课程,在学完主干课程后,进行一个综合;还有些院校是根据自己院校的师资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是学生学有所获,得到更好的应用。而我们学院的课程设计属于最后一种,在学生学完基础的课程之后,根据学生的相关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综合和补充。第二,教学模式上存在不足。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在80 年代开始起步,当时,这个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吸收、引进、融合等模式发展起来的,从工艺美术教育、应用美术教育到装饰教育,再到最后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其间是经历了跨越式的前进,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则是对西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模仿,对我国的国情没有进行相关考虑,也没考虑我国环境之下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都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的原因逐渐积累起来的。对所出现的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只能进行深刻的思考,并通过对这门专业的教学改革,以新的发展模式促进其发展。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Visual Communication in Art and Design 视觉传达设计》是BTEC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视觉传达设计: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此课程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课程,着重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表达,应用范围广泛。视觉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设计图像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设计图形信息共享形式。此课程设计要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方法运用在设计中,以准确地表现达到接受方接受和理解的目的。设计重点在于创意训练与设计流程、表达。
该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2周):视觉传达概论及信息的表达与修饰;第二阶段(3—9周):视觉传达的要素与方法;第三阶段(10-16周):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POP设计
这样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实用性。视觉传达设计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将教学与科学研究、设计实践相结合,进而将专业知识成果推广与应用,使其达到实用性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做到“全方位、多元化”的产学合作。针对实用性原则,具体实施如下:(1)根据行业发展现状结合专业实际,利用科学研究和设计实践的成果,更新了“图形创意”、“艺术设计课程设计”等课程教学内容。将“摄影基础”与“写生”课程整合,延长专业认知时间。在各种实践环境中让学生系统了解视觉设计与艺术创意的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步并举”,将艺术设计知识与实际艺术创作融会贯通,并将电脑设计操作能力、创意思维能力、手绘设计表达能力三者并重;突出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依照专业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作品的创作。(3)推荐学生参加大学生毕业作品展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改革的思路 首先,在教师团队的培养理念与教学方法上培养专任教师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行家能师”,其教学理念、课程观和教学方法,自觉的依据市场、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主导“设计与艺术创意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理念。其次,激发学生自主性、体验性与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具体体现如下:1)拓宽授课资源的教学模式,改善以往的授课多以书本间接知识为主的状况,增加网络、媒体以及相关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发明创造、新材料、新的艺术形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观念和需求等教学模式的实践。这些新的媒介都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影响,导致其发生变革。视觉传达设计学科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学科,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不断丰富媒介,包括视听媒体:如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听觉媒体:如霓虹灯、广播、吆喝等;纸制品:如招贴、书刊、报纸、POP、手提袋、包装盒、宣传册、名片等;流动媒体:如服饰、车身、飞机、轮船、热气球、气球等;空间媒体:如路牌、店招、横幅等。以这些媒介作为基础,不仅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结构,更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2)授课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推进授课方法的改革,克服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视觉传达概论章节授课中,采用历史追溯法、类比教学法等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留给同学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启发学生思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以讨论、快速表达和撰写文案的形式为课堂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研究和资料查询,扩展、延伸综合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1)阶梯式的教学互动模式,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尽可能地提供学生形式丰富、创意新颖的相关课题范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针对具体范例进行分析研讨。从学生小组内讨论,到组与组之间讨论,再到师生互动研讨,形成阶梯式互动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进而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2)多维度设计实践的教学模式,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课题实践:例如饮料包装、广告宣传、产品推广以及企业的CI设计等。这也是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没有设计作品最终完成,所有意识和思维活动只能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其综合能力的运用,要结合创意构思、设计语言、画面效果、制作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并巧妙地应用图形语言(点、线、面、色彩)以及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尤其是现代技术与媒介等,设计出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和现代感的既新颖又奇特的作品。
五、教学改革的预期成效
1)增强手绘及快速方案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的采集-调研-分析-思考-设计-解决-反思的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以及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解、动手实践、过程辅导、研讨交流和总结评价等各环节联动起来,通过动手实践,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教师参与过程辅导,并将作品研讨交流,做出总结评价。
2)鼓励推荐学生参加大学生平面设计作品展览,在校内可举办POP海报设计大赛,如“平安平院·美丽平院”,节日海报,促销海报,面向生活,面向市场,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篇:视觉传达专业《图案与图形创意》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图案与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图案与图形创意 / Basic Pattern and Graphic Design
2、课程代码:
162Y0923、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64(16+48上机)/ 4
6、先修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
7、适应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是为了培养图案思维、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训练,属基础范围,为今后装饰图案的应用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了解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创意的思维过程,运用创造思维,借助视觉形象手段将巧妙而有价值的构思表达出来,从而用于信息、情感和文化交流的活动过程。结合国内外优秀图形作品与名家名作以及优秀学生设计作品的深入解读,讲解图形创意的思路、流程、方法等,并通过设计合理、实用的实战课题,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
第一章
基础图案概论(4学时)
了解:图案发展史、含义。理解:图案的分类。掌握:图案的功能。重点内容:图案的功能。教学难点:图案的分类与功能。第一节 图案发展史。知识点:图案的发展史。第二节 图案的分类与功能。知识点:图案的分类与功能。第二章
图案的写生与变化(8学时)了解:花卉、动物、风景、人物写生方法。理解:花卉、动物、风景、人物写生到变形的过程。掌握:花卉、动物、风景、人物变形方法。重点内容:图案的写生方法。教学难点:图案的写生与变化。第一节 图案的写生。知识点:图案的写生方法。第二节 图案的变化方法。知识点:图案的变化过程及方法。
第三章 图案的组织构成(12学时,含8学时上机)了解:图案的基本要素。
理解:单独纹样连续纹样的组织形式。掌握:单独纹样连续纹样的运用方法。重点内容: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的组织形式。教学难点:单独纹样与连续纹样的运用。第一节 单独纹样。
知识点:单独纹样概念及制作方法。第二节 连续纹样。
知识点:连续纹样概念及制作方法。
第四章 图案的形式法则及原理(12学时,含12学时上机)了解: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安定与比例、渐变与突变、统觉与错觉。理解:图案的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掌握: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重点内容: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条理与反复,对比与调和。教学难点:动感与静感,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对照。第一节 节奏与韵律。
知识点:节奏与韵律形式美法则。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
知识点:对比与调和形式美法则。第三节 对称与均衡。
知识点:对称与均衡形式美法则。第四节 变化与统一。
知识点:变化与统一形式美法则。
第五章 图形的创意思维及表现(12学时,含12学时上机)了解:图形的创意创意思维特点及表现方法。理解:正负形、同构。掌握:直接表现与间接表现。重点内容:正负形、同构。教学难点:直接表现与间接表现。第一节 正负形。
知识点:正负形与图底关系。第二节 形的同构。
知识点:拼置、置换、异影同构。第三节 图形的表现风格。知识点:直接表现、间接表现。
第六章 图形的组织结构(12学时,含12学时上机)了解:图形的组织结构方式。理解:图形的组织结构。掌握:图形的组织结构表现方法。
重点内容:比喻、象征、夸张、强调、拟人、寓意等表现方法。教学难点:比喻、象征、夸张、强调、拟人、寓意等表现方法的运用。第一节 比喻与象征。
知识点:比喻与象征的表现方法运用。第二节 夸张与强调。
知识点:夸张与强调的表现方法运用。第三节 拟人与寓意。
知识点:拟人与寓意的表现方法运用。
第七章 图形创意的综合应用(4学时,含4学时上机)了解: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理解:图形在包装和三维领域中的拓展。掌握:图形创意各种表现方法的综合运用。重点内容: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图形创意各种表现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一节: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知识点: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第二节:图形创意在包装和三维领域中的拓展。知识点:图形创意在包装设计中、三维空间的的体现。第三节:图形创意的综合运用。知识点:图形创意的综合运用。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试形式:考查。
题型构成:基础图案构成20%,图形创意50%,构图30%。成绩构成: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四、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中国] 肖英隽 编著.《图形创意》(面向十二五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精品教材)(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二)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 聂跃华 编著.《图案基础训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图案教学》(第一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年。
[2].[中国] 黄志华 编著.《图形创意与应用》(第一版).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3].[中国] 王建辉 编著.《图形创意》(第二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五、其他说明
课程结束后学生优秀作品由主讲教师推荐,交教研室留存并发给《优秀作品 留存证》。
撰写人(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院(系、部、基地)院长(主任)(签字)(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