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模式几点转变
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模式几点转变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学过程呈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形式。由此,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出现了新的特征。笔者就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心的,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这里谈谈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转变。
【关键词】
模式
转变
转位
因人施教
面向全体
倾听学生
在新课改中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将以往的“全方位指导”“学生倾听教师”“研究教材”“面向个体”“单评”转变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师倾听学生”“教材、学生双研究”“面向全体”“众评”等,以适应新课改强调的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下面我想就以下几个教学模式的转变谈自己的认识。
一、变“全方位指导”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在指导自学的过程中讲话时间少而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思维发展创造力,还课堂与学生。例如:我在讲解不等式组3<5x-1<4的整数解时,少提示同学:先把它改写成不等式组的一般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然后我巡视同学做的情况,并有目的的找两个同学写到黑板上,让学生去讨论错对,选出正确的让学生去解每一个不等式并求出它们的解集,然后让同学们思考我们下面要做什么,并以小组讨论出最后结果。
最后再让同学们讨论作出小结。教师在此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点拨。
其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至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如果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如无助状态。同时,教师在指导时还要注意设计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不要指导一步到位,要让学生有思考余地,让学生能有自我成功的感觉,从而有自信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习兴趣。当然指导要有针对性,因人指导,即因人施教。这样指导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再次,我们面对的学生也要因学生的基础而所教的内容要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上课要注意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八年级数学上册因式分解这节中,课本是一课时,而我们将它分为三至四课时讲,另外,我们还补充了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方法,目的是为了九年级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约分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倾听教师”转位“教师倾听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欠灵活,不利于自主探究。新课改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位“教师倾听学生”。
在学生交流探究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更容易的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及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
22(ab)(ab)ab策。如:我们在讲乘法公式的逆应运时,2215-315-3144计算15-3时,有许多同学把它写222显然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要听学生是如何这样做的,他们的理由是什么,2(ab)很显然是把ab看作与相等了,这就把平方差公式与完22全平方公式搞混了,这样通过听同学们的讲解,我们知道了他们出错的原因了。再如:我们在上课是尽量让学生去讲给学生听,经常让中等学生去模仿老师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这样老师很容易了解学生对目前知识了解的程度,以便找出相应的习题去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目前所学的知识。那么学生的不足在听的过程当中就了解了。可见,教师倾听学生是很重要。
三、“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
过去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和性、多变性复杂性。
所以,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故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之前,精心研究教材,多设计有一定梯度的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动起来,要让学生能积极的参
与课堂活动,我们是利用教材作为教学的参考,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要学什么,我们就要有目的的教什么,根据学生的需要,我们提出不同的问题来解决,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要从“教材研究”转化到“教材、学生双研究”上面来。
四、“面向个体”转为“面向全体”
传统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在探究式教学中,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例如:对于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他们平时很少发言,我们教师就应该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其实很简单,我们教师只要把问题的难度设计的简单一些,估计这些同学能回答出来,即可。这样他们在学习中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也能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中来。
其次,探究式教学中,我们不仅采用个体探究,更应该合作探究或大班集体探究,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五、“单评”转为“众评”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交流、互动中必然要不时对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那么以往是教师对学生作肯定的评价或给予表扬。最终评价是通过书面测试来评价一阶段的学习情况,那样评价显得十分单调,在新课改中,我们教师要转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我们要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等方式,也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型作业、建立成长记录袋等。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使用鼓励性语言客观、较为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使评价的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篇:浅谈新课改中教学模式的转变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由工业类型向知识类型转变,人类社会也将从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知识文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是以教育为先导和动力的社会发展时代。这一文明时代使教育成为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及决定性力量。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运行机制必然要发生重大转型,而教育的变革则必然是向知识经济转型过程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所以,各个国家都把改变教育观念、重树教育目的、革新教学手段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表现是教育由简单的知识传授型逐渐转向以知识为载体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为只有具备了能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能力的人,在面对一个陌生和全新的环境时才不至于惊慌失措,才能善于运用自己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为依托,需要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中来实现。所以,构建适宜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中学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这两种模式在字面上看似乎各自独立,而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是教与学的辨证统一,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中两个重要环节。虽然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我国已有20几年,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有了近10年的经历,但面对当前物理教学的现状,所起到的实际效果到底有多大,应该来讲,还是比较有限的,那么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探究一种全新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美国学者梅里尔·哈明在《教学的革命》一书中指出:鼓舞人心的课堂辉映着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五种品质:尊严、活力、自我管理、集体感、意识。在实践中教师应不断进行反思、改进,强化课程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觉醒,真正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方案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这种教育理念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但就高中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究其原因虽然是有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物理新课程着力改变简单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它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乐于探究,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如何建构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和应用策略,在课堂进行有效引导、指导,组织、监控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开展探究性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
“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的、理论化的教学范式,一般说来,教学模式规定着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居于三者的最高层次,策略、方法的选择均遵循模式要求。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使学生在学习中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强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力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探究性学习应注意营造宽松的氛围,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让学生能不受拘束地思考。
“新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自主发展相统一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就是通过探究性物理教学的实践,建构一个符合“探究——发现——创造”特征的物理教学模式,并有针对性的探索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需要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与方法的综合研究活动。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新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自主发展相统一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优化自身的学科素养,转变教师的传统的接受性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师进一步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培养,并在此过程中对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第三篇: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的课堂模式
秋河小学 余康俊
新课改是指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展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改革将彻底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现状,改变旧的教育理念,改变教材繁难偏旧的现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及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一、只有把握新课改的特点,才能使教师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做到得点突出,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新课程在课程理念上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其价值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要贯穿于学生整个一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新的课程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是课程的主体。第二,“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第三,课程是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
2、新课程在课程体系上着眼于“开放、创新”。新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积极稳妥地走向综合化。新课程体系强调的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一门学科,向学生经验与生活回归。第二,不同学科,追求彼此联系,如新设“综合”学科: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艺术。第三,新课程设立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这是体现新课改的“开放性”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新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提倡“新、活、宽”
新课程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强调是的问题解决,引进了许多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知识。
4、新课程在课程学习方式上运用的是“自主、探究与合作” 当前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现象,融学习于活动之中,寓乐于教育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得以实现。
二、全面认识课堂,重新变革课堂
1、课堂不应该成为教师单极表演和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探究学问的互动的舞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因材实教,才能保证教的效果和达到最终的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体会到教师的关怀和教育的温暖,才会以学习主体和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才会积极配合好教师的教学活动顺利展开。这种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生命活力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本来意义上的课堂。
2、课堂不应该成为训练学生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场所。学校课堂应该变革,从机械向学生灌输转向培养他们的积极学习、思考以及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反思习惯形成后,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和能力就会比较好地向前跃进,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也就实现了,课堂的教学功能和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学校的社会意义也就充分展现了。
3、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成为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有传播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任务,应该还孩子被传统课堂教育教学泯灭的好奇与探究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和自主地讨论、辩论、让他们自由自主地探究他们认为有趣的知识。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课堂教育教学中传统角色,主动地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而同时相应地把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升”起来。其实,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进行探究,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些问题,从而使自己也不断进步,使课堂更多地变成师生共同进行探究性知识的场所。
第四篇: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会1
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会
(一)语文学科因其本身的综合性,给予了语文教学改革一个庞大的空间。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可谓春意闹枝头,一系列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确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教师们的教学观念更新,学生们的课堂兴趣增强。但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课堂趣味浓,却有如观花赏月、听曲观戏;教学媒体多,课件、视频、录音竟相登场,却有如商品展销热闹一时;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与语文本身并无太大的关系。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为了学科拓展,就急于把文本之外的内容塞给学生。一堂课下来,只见各种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深长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课堂只是给人的感觉是热闹之后的空洞。为此,我结合近几年来使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就教于同人。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有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很难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千言万语,何者为是?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常言道: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了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证明了解放教学思想,开放教学活动的价值,然而,不要忽略这句话和前提是读《哈姆雷特》,如果是读《李尔王》,读《奥塞罗》呢?我们何从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哈姆雷特是从《哈姆雷特》中里读出来的,语文教学的核心准备还是有效地完成文本的学习,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精选的文章。它们本身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挖的一个个宝藏。
我上了许多以活动为主的语文课,也听了许多花样百出的语文课,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的确让课堂有了生机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空前的高涨。然而,经过一年的摸索,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问题研究上兴致高涨,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的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对此,我深有体会。七年级上册,《春》一文,我在讲课前,设计了一次课外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带着不同的任务,查找资料,归类整理,忙得不亦乐乎。应该说他们在准备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能力,这一切都是不容质疑的。然而,他们的这种学习劲头没有带到下一个环节中,当我把有关春天的知识短文、诗画交给学生品读时,我发现他们不多流露出失望、不耐烦的情绪,很长时间,学生都未能静心读进去,是不是活动课就不应该进行阅读呢?如果说,多样的形式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多样的形式是否也会影响学习和阅读的习惯,而变得心绪浮躁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课教师,如果我们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却不能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那么,我们就会偏离新课标准的方向。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作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我在语文教学上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语文阅读的深入、细致上。在上《皇帝的新装》时,我作了这样的安排,自读-精读-探讨。这样学生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因此,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是我们当前使用新课标准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如上《化石吟》一课,一些教师仅是引导学生发远古之幽思;上《看云识天气》时,把时间过多分配在有关“看云识天气”和“听天气预报知天气”的辩论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这种舍语文,讲人文的教学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教学。我们追求的语文课堂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的课堂,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对于文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到工具性上。
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会
(一)永和中学 高 旭 东 2013年5月
第五篇: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会1
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会
(2013年4月)
永和中学:
吕 春 苗
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会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教学的关注点,从学科知识转移到学 生生命发展的关注,使课堂教学展现了师生生命活力的光彩。这使得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 学的主体,不再是“教案剧”中教师牵线下的配角演员与观众。以学生发展为本,更为重 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形成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和运用知识信息的兴趣、能 力,包括懂得如何寻找工具以及寻找什么样的合适工具去猎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懂得如何 检 索、鉴别、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最终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的理论,也会极大改变我们课堂教学的面貌,使课堂在单一的接受 学习、个体学习、抽象学习的状态下解放出来,更加充满科学探索的活力和合作的精神,更 加接近生活的实际。因此,我们认为这些思想与理论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四个有力 支点。
在教学思想更新中,对于其内涵的理解越深刻,更新的水平也就越高。相反,只是停 留于肤浅的理解,就会阻碍教学模式创新,甚至出现失误。比如,在探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 式中,我们曾陷入形式化的误区。后来,我们认识到合作学习是一种“分布式的认知”活动,即一个学习任务的认知活动拆分开来,分配给几个学生。在这里,每个学生的认知活动都 可能是完整的认知活动的一部分,组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认知活动。这使我们认识 到,合作学习仍然需要每个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思考,没有每个学生的独立学习,也
就没有合作 学习;同时,共享每个人的学习成果,才会使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为每一个学生所掌握。这 些认识的深入,使得我们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一定意义上,走出了以往的误区。教学模式的创新讲求一定的途径,这种创新要源于基础理论,同时又伸向教学实践。我 们的教学模式来源于教学实践,得力于教学思想的突破,形成于教师的总结反思,完善于教 学理论修养的提升。我区教学模式的创新大致有这样几种途径:
1.模式原创
应该认识到,模式原创是艰难而长期的创新过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具体方式是“展示课堂教学—筛选优秀课堂教学—总结提炼—反复实践”这样一个多周 期的长期的过程。中心教研室精心挑选了197名学科专兼职教研员和一批骨干教师,在他们的 带领下,中小学教师每人按照已有学习的理论,设计出自己的一节课进行展示。展示后,在 本学校本学科教研组进行课后反思,探讨成功与问题所在。经过反复的实践,教师们试图逐 渐从丰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简约的教学模式。当然,这样的模式原创在我区 还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更为长期的努力,才能得到较为完善的效果。
2.模式移植
更多的普遍的方式应该说是先进教学理论与成功教学模式的移植。移植也是某种程度的创新,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移植。古人说得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 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
然者何?水土异也。”所以,我们也主张学习移植成功的教学模式。例如,“整体感知—学习体验—实践运用”教学模式、“问题—合作—探索实验”教学模 式、“探究—发现”教学模式,都可以看到国内外一些成功教学模式的身影。以此为支点,针 对油田教育的特点,选取一些成功的教学模式,经过改装,为己所用,并不是全盘 照搬。这些模式汲取了先进教育理论的滋养,移植了成功教学模式中的全部或某一环节。这个过程是先进经 验内化的过程,也是经验移植的改造适应过程,不失为有效的捷径。
3.模式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已有教学模式的组合,也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好途径。模式移植是以一种以已有的成功教学模式为范型,模式组合则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功的教学模式为参照系,各取其长处,重新拼装组合,形成兼具多种优点的新模式。例如“自主—合作—赏析”教 学模式与“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相结合,从而有了新的面貌。其模式流程为,“教 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解决—点拨释疑—合作分享—课后反思”;“学生:了解背景 —赏析—提出问题—合作解决—展示结果—商讨升华—自我评价”。课堂沿着师生互动的两条 主线展开,从而形成体现教师自身教学风格、适合学生所需的教学情境的综合型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课堂的高效率、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