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现代史)》教案(精)

时间:2019-05-15 04:1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通史(现代史)》教案(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通史(现代史)》教案(精)》。

第一篇:《中国通史(现代史)》教案(精)

《中国通史(现代史)》教案

历史系 李宝明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通史(现代史)》教案

第一章 国共合作的酝酿

教学时间:2010年2月22日、23日、26日

教学目的: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应用唯物史观来评价孙中山的伟大转变,熟练掌握国共合作酝酿的历史进程。掌握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基本概貌。

教学时数:6学时

讲授对象:历史系历史学2008级文博旅游、文物博物馆专业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教学难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思考题: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国共合作的酝酿过程。

2、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中共一大

第二章 国民革命

教学时间:2010年3月1日、2日、5日、8日

教学目的:了解国共合作的基本概况。掌握国民革命的意义。理解统一战线内部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熟练掌握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表现。掌握北伐战争的历史进程、“四一二政变”、黄埔军校、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五卅运动、戴季陶主义、“三一八”惨案、北京政变等重大历史事件。

教学时数:8学时

讲授对象:历史系历史学2008级文博旅游、文物博物馆专业 教学重点:国共合作的形成及意义,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 教学难点:国共合作过程中的斗争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思考题:

1、“四一二政变”、黄埔军校、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五卅运动、戴季陶主义、“三一八”惨案

2、国共合作的形成及意义。

3、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教学时间:2010年3月9日、12日、15日、16日、19日

教学目的:了解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红军反“围剿”斗争。掌握民党政府初期的内政和外交。了解国民党军阀的混战和中间政派的活动。理解中国苏维埃革命的必要性。掌握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熟练掌握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教学时数:10学时

讲授对象:历史系历史学2008级文博旅游、文物博物馆专业 教学重点:国民党政权初期的内外政策,根据地建设。教学难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思考题:

1、国民党政权初期的内外政策

2、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古田会议

3、革命根据地建设

第四章 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

教学时间:2010年3月23日、26日、30日、4月2日、6日、9日 教学目的:了解国民党政府在华北事变后对日政策的若干变化及变化。掌握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华北事变、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瓦窑堡会议、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理解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熟练掌握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教学时数:12学时

讲授对象:历史系历史学2008级文博旅游、文物博物馆专业 教学重点: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教学难点:蒋介石的攘外安内政策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思考题:

1、日本侵华过程

2、蒋介石的攘外安内政策

3、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4、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第五章 抗日战争

教学时间:2010年4月13日、16日、20日、23日、27日、30日、5月4日、7日

教学目的:掌握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战建国纲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国民参政会、洛川会议、《论持久战》等重大历史事实。熟练掌握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点。理解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了解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理解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的原因及日本侵华方针的新变化,掌握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汪精卫集团公开投敌、敌后战场的抗战、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皖南事变等重大历史事实,熟练掌握中共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了解英、美对华政策的改变。熟练掌握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关系。掌握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共战胜困难的十大政策、抗战初期的文化运动。了解太平洋战争爆发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理解中共七大与国民党六大对抗战的影响。了解两个战场反攻的状况及其意义。熟练掌握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中的作用。掌握豫湘桂大溃败、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等历史事实。

教学时数:16学时

讲授对象:历史系历史学2008级文博旅游、文物博物馆专业 教学重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国共矛盾 教学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的建立与维护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思考题:

1、正面战场作战及其评价

2、试评汪精卫投敌

3、汪精卫、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延安整风

第六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崩溃

教学时间:2010年5月11日、14日、18日、21日

教学目的:了解重庆谈判的背景及意义。理解中共自卫的方针原则。掌握政治协商会议、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熟练掌握中共“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理解中共打败国民党集团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了解第二条反蒋战线的形成及意义。掌握制宪国大、《中美商约》、中间路线等历史事实。了解三大战役的过程及其伟大意义。分析国民党统治迅速在大陆覆灭的原因。

教学时数:8学时

讲授对象:历史系历史学2008级文博旅游、文物博物馆专业 教学重点: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中共打败国民党集团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教学方法:讲授法,配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思考题:

1、重庆谈判、辽沈战役

2、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原因

第二篇:中国通史教案

《中国通史》教案

《中国古代史》教案

第一讲 原始社会

教材分析:教材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对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论述,从而揭示了原始社会产生、发展、解体的一般规律。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让学生了解原中国始社会的发展过程;

2、让学生了解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成就;

3、同学生一起探讨原始社会产生、发展和解体的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变化;

2、中国原始社会中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

3、中国文明起源的途径和特点。

一、中国的远古人类

(一)中国远古人类的发展

(二)中国远古人类的生活

二、母系氏族社会

(一)氏族的形成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考古文化遗存

(三)母系氏族公社会的经济

(四)母系氏族制度

三、父系氏族社会

(一)父系氏族社会的考古文化遗存

(二)父系氏族制度

(三)中国文明起源期的主要成就

思考题:

1、母系氏族制度转化为父系氏族制度的原因。

2、中国文明起源的途径和特点。参考资料:

1、朱绍候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2004年版。

2、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

4、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苏秉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二讲 夏商周

教材分析:教材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夏商周的历史进行了论述,揭示了奴隶社会产生、发展、解体的规律。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让学生了解夏商历史的概貌;

2、掌握夏商周历史中重要的经济、政治制度和重要的文化成就;

3、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商周王权的发展

2、商的统治机构;

3、商的阶级和阶级结构;

4、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5、西周的国家机构;

6、西周的井田制;

7、西周的阶级结构。

一、夏商周的更替

(一)夏族与夏朝

(二)商族与商朝兴亡

(三)周族与西周兴亡

二、商周王权的发展与政治制度

(一)王权的发展

(二)宗法制度、分封制度

(三)官制

(四)军制、礼乐、刑罚

三、商周的社会经济

(一)井田制和农业

(二)手工业和“工商食官”制度

(三)社会阶级结构

参考资料:

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思考题:

1、夏国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商朝经济、文化成就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商周的阶级结构中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商朝灭亡的原因。

5、西周灭亡的原因。

6、宗法制的特点。

第三讲 春秋战国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大变革时期。教材着重从变的角度

论述了这段历史。这个时期既是战、乱、变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从战、乱、变走向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教材依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论述了这一时期历史的深刻变化及成果。教学目的与任务:

1、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春秋历史的内容和发展线索;

2、让学生搞懂并掌握春秋政治史;

3、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部矛盾运动,说明春秋奴隶制度瓦解的必然性。

4、让学生了解战国历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战国历史的特点;

5、让学生弄清并掌握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内容;

6、让学生弄懂战国时初步形成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2、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3、商鞅变法;

4、中央集权政体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5、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和意义。

一、从大国争霸到秦的统一

(一)春秋霸政的兴衰

(二)战国的兼并斗争

二、春秋战国的政治变革

(一)春秋时期私家与公室势力的消长

(二)战国时期魏、楚、齐、韩、赵、燕的改革

(三)商鞅变法

(四)官僚制度的建立

(五)郡县制度的演变

(六)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

三、春秋战国的经济

(一)农业的发展和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手工业的发展和民营手工业的出现

(三)商业的发展和大商人的出现

(四)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四、春秋战国的学术文化

(一)科学技术

(二)文字、史学和文学 思考题:

1、大国争霸的历史条件。

2、井田制是怎样瓦解的?封建生产关系是怎样出现的?

3、为什么说战国时期集权制度的形成开了秦汉政治制度的先河?

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和意义。参考资料:

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修订版。

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5、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四讲

秦朝

教材分析

:秦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古代一个很重要的王朝。教材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统一的政策等方 面论述了秦王朝的历史,通过对秦末农民大起义的论述探讨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让学生了解秦朝的历史概貌;

2、重点讲解秦朝创立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让学生掌握它们;

3、让学生明白农民起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

2、秦始皇创立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3、“焚书”、“坑儒”;

4、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及意义;

5、秦朝速亡的原因。

一、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秦的统一

(二)郡县制度的确立

(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四)巩固统一的措施

二、秦朝的覆亡

(一)秦末政治危局

(二)陈胜、吴广起义

(三)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战争和秦王朝的灭亡 思考题:

1、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历史意义。

2、简评秦始皇。

3、秦速亡的原因。参考资料:

1、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翦伯赞:《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五讲 西汉

教材分析 :西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集权国家奠基时期的一个重要王朝。教材主要分文景之治、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昭宣中兴、王莽改制等方面论述了西汉的历史。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让学生全面了解西汉历史的内容;

2、让学生掌握西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3、让学生弄清西汉统治思想的变化及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确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汉承秦制;

2、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与“文景之治”;

3、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及其评价;

4、昭宣中兴;

5、王莽改制。

一、汉初的统治

(一)楚汉战争和西汉王朝的建立

(二)汉初的政治形势

(三)文景之治及其历史意义

二、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一)帝权的加强

(二)军事成功与疆土的扩张

(三)文化政策

(四)经济政策

(五)巫蛊之祸与轮台诏

(六)昭宣中兴

三、西汉后期的政治经济

(一)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二)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三)绿林、赤眉起义

四、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的关

(一)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二)汉与匈奴的关系

(三)汉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

(四)汉与西南、东南各族的关系 思考题:

1、“文景之治”的背景和意义。

2、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3、评价汉武帝,对比秦皇汉武。

4、王莽改制的原因、内容及影响;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参考资料: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4、[英]崔瑞德、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版。

6、董仲舒:《春秋繁露》。

第六讲

东汉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对东汉重要史实的论述,揭示了东汉政治的特点和经济的

发展状况,找出了东汉王朝灭亡和中国历史进入混乱、分裂的根本原因。

教学目的与任务:

1、让学生了解东汉历史的内容和历史发展的态势;

2、让学生掌握东汉政治、经济的内容和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

3、地主田庄经济和形成和发展;

4、班超经营西域;

5、黄巾大起义。

一、东汉前期政策

(一)东汉王朝的建立

(二)政府职能的调整

(三)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二、豪强的兴起与门阀大族的出现

(一)豪强的兴起

(二)豪强地主田庄

(二)门阀大族的出现和影响

三、东汉经济

(一)农业

(三)工商业

四、东汉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一)班超出使西域

(二)东北各族

(三)南方各族

(四)西羌与西南各族

(五)对外关系

五、东汉中后期的腐朽统治与黄巾军起义

(一)外戚宦官擅权

(二)党锢之祸

(三)阶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四)黄巾大起义

思考题:

1、东汉时期大地主田庄的特点及其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影响。

2、东汉中后期政治动荡、腐朽的原因。

3、黄巾大起义的特点和意义。

4、东汉谶纬迷信泛滥的原因。

5、两汉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得与失。

参考资料

1、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2、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3、[英]崔瑞德、鲁唯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七讲 三国鼎立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从分两个部分论述了三国的历史。第一部分写三国鼎立的形成,第二部分写三国的政治经济,对曹魏泼墨较多。

教学目的与任务:

1、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曹魏集团统治的成功;

2、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蜀汉、孙吴的政治经济情况与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曹魏的政治与经济 ;

3、吴蜀的政治与经济;

4、如何评价曹操。

一、从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

(一)汉末军阀混战

(二)官渡之战

(三)赤壁之战

(四)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

二、魏国对北方地区的重建

(一)曹魏屯田

(二)统治机构与职能的调整

三、诸葛亮治蜀

(一)内修政理

(一)和戎抚夷

(一)北伐中原

四、孙吴政治与经济

(一)征山越与屯田

(一)江南世家豪族势力的发展

思考题:

1、曹操集团成功的原因。

2、分析曹魏的政治、经济措施。

3、诸葛亮北伐的原因。参考资料:

1、《三国志》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4、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第八讲

西晋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论述了西晋的占田制、门阀制度的形成、八王之乱和西晋的灭亡。教学目的与任务:

1、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2、西晋政治经济特点;

3、掌握占田制、门阀制度和八王之乱等历史知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1、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2、占田制;

3、门阀制度;

4、八王之乱。

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二、西晋的经济政治措施与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

(一)占田制

(二)王族分封制

(三)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三、“八王之乱”和西晋的灭亡

(一)八王之乱

(二)西晋的灭亡 思考题:

1、分析门阀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发展和衰落的原因。

2、“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参考资料:

1、《晋书》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4、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5、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6、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九讲 东晋十六国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论述了东晋政权的特点、淝水之战的作用和汉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兴衰的关系。教学目的与任务:

1、掌握东晋和十六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特点、民族情况;

2、分析东晋灭亡的原因,总结其兴衰的历史教训。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东晋门阀政治的发展 ;

2、淝水之战胜败的原因和影响。一、十六国前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二、东晋的建立与门阀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一)东晋的建立

(二)门阀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三、东晋的北伐与淝水之战

(一)东晋的北伐

(二)淝水之战 四、十六国后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五、东晋的衰亡 思考题:

1、东晋北伐失败的原因。

2、北魏统一北方的历史条件。

3、东晋南朝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参考资料:

1、《晋书》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4、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5、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6、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9、田余庆:《东晋门伐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第十讲 南北朝

教材分析:关于南朝的历史,教材主要论述了中央集权的逐步强化、门阀制度的逐步衰落与南方经济的发展;关于北朝的历史,教材主要论述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和北周宇文泰、宇文邕的改革及民族融合不断发展的历史趋势。教学目的与任务:

1、了解南朝宋、齐、梁、陈更替;

2、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

3、了解北朝魏、齐、周更替对峙情况;

4、分析南朝中央集权的强化和门阀制度渐衰的原因;

5、分析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北周的改革;

4、南朝中央集权的强化和门阀制度渐衰的原因。

一、南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

(一)南朝政权的更替

(二)南朝中央集权的逐渐强化和门阀制度的渐衰

(三)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民族大融合

(一)拓跋族的兴起和北魏统一北方

(二)北魏前期的封建化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五)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的对峙

(六)北方各族的大融合 思考题:

1、北魏统一北方的历史条件。

2、北周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及意义。

4、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条件。

参考资料:

1、《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4、何兹全:《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第一章

朝(581——618)

教材分析: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材,是一部享有盛誉的中国古代史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内容结构合理,知识全而不繁,文字叙述规范。在叙述隋朝的内容时,该教材是按政治、经济、文化、农民起义四个部分展开的。这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发展、变革及演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特殊的朝代。主要体现在它历时虽短,却建树颇多。通过讲授,要使学生掌握隋朝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民族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知识点以及隋文帝的主要贡献。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隋朝统一的意义

二、隋朝制度建设及影响

第一节

隋朝的统一及其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

2、隋朝统一全国及意义589

二、隋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2、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

3、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评价 第二节

隋朝的社会经济

一、隋朝社会经济发展原因

二、隋朝社会经济发展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三、隋朝社会经济发展评价 第三节

隋炀帝的统治和隋朝覆亡

一、隋炀帝的暴政

1、杨广篡位604

2、隋炀帝的暴政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

1、背景

2、经过

3、历史作用

三、隋朝覆亡 第四节

隋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隋朝的民族关系

1、隋文帝反击突厥

2、隋炀帝用兵琉球

二、隋朝的对外关系

1、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2、隋朝对高丽的战争 思考题:

1、评述隋初加强封建中央集权。

2、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3、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4、隋朝的历史地位。

5、简评隋文帝、隋炀帝。参考书:

1、《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2、《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3、岑仲勉:《隋唐史》(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

4、王仲荦 :《隋唐五代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二章

朝(618——907)

教材分析:该教材在叙述唐朝历史的内容时,章节结构显得有点乱,不便于使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内容形成完整的印象和体系,在备课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教学目的与要求:唐朝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建树颇丰,影响巨大。通过讲授,要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并掌握唐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并由此出发把握唐朝的历史地位。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唐初加强中央集权

二、唐代的社会经济

三、中唐社会剧变

四、安史之乱

第一节

唐朝的统一及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唐朝的统一

1、晋阳起兵617、7

2、李渊建唐618、5

3、唐朝统一全国

二、唐初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

1、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2、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

3、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二节

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唐高宗的统治

1、高宗之立649

2、高宗的统治649—686

3、怎样评价唐高宗的统治

二、武则天的统治及评价

1、武则天的生平

2、武周政权的建立690

3、武则天的统治690—705

4、武则天的评价 第三节

中唐社会矛盾的加剧和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

一、开元盛世

1、唐玄宗的改革

2、“开元盛世”

二、中唐社会矛盾的激化

1、唐玄宗后期的黑暗统治

2、中唐社会矛盾的激化

三、安史之乱755—763

1、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2、安史之乱概况

3、安史之乱的影响

四、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1、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条件

2、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3、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后果 第四节

晚唐社会与唐朝覆亡

一、晚唐的黑暗统治

1、朋党之争

2、政治腐败

3、赋役加重

二、黄巢起义

1、背景

2、概况

3、意义

三、唐朝覆亡 第五节 唐朝的社会经济

一、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唐初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2、唐初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三、中晚唐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

1、中晚唐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原因

2、中晚唐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表现与特点 第六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朝的与东突厥的关系

2、唐朝的与靺鞨族的关系

3、唐朝的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4、唐朝的与南诏的关系

5、唐朝的与土蕃的关系

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1、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2、唐朝与西亚各国的关系

3、唐朝与印度的关系 思考题:

1、评述唐初加强封建中央集权。

2、如何认识中唐社会变革。

3、两税法实行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4、安史之乱发生的背景及影响。

5、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参考书:

1、《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4、《通典》,中华书局版。

5、韩国磐,《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岑仲勉:《隋唐史》(上、下),中华书局1982年版。

7、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白寿彝:《中国通史》(唐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三章

五代十国(907——960)

教材分析:该教材在叙述五代十国历史的内容时,是将五代史与宋辽夏金史柔在一起来展开的。我觉得这样安排也有失合理,忽略了历史发展的有机连续性,在备课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教学内容有必要作适当的调整。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该部分内容的讲授,要使学生重点掌握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的知识点;了解五代、十国的更替、十国的经济;正确、客观估价五代史的地位。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 二、五代十国演进的特点 三、五代十国史的地位

第一节

五代的嬗替和十国的割据 一、五代的嬗替 二、十国的割据

第二节

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

一、柴荣继位和高平大战

1、柴荣继位954

2、高平大战954、3

3、作用

二、周世宗改革

1、背景

2、措施

3、作用

三、周世宗的统一

1、攻取后蜀北方四州955

2、攻取南唐江淮十四州955—958

3、北伐959

四、周世宗的评价 第三节

江南经济的开发

一、江南经济开发的条件

1、前代的积累

2、安定的政治环境

3、统治者务实的治国理念

4、劳动人民的劳作

二、江南经济开发的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第四节

隋唐五代的文化与科技

一、隋唐五代文化

1、隋朝文化

2、唐朝文化

3、五代文化

二、隋唐五代科技

1、隋代科技

2、唐代科技

3、五代科技 思考题:

1、简评周世宗。

2、列举隋唐五代文化科技的主要成就。参考书:

1、《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2、《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3、《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4、陶懋炳:《五代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四章

(960——1368)

教材分析:该教材在叙述宋辽夏金元史的内容时,是将五代史与宋辽夏金史柔在一起来展开的。我觉得这样安排也有失合理,忽略了历史发展的有机连续性,在备课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有必要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教学目的与要求:宋、辽、金、夏及元朝时期的历史,呈现出整齐和混乱、统一和分裂交融的特点。通过讲授,要使学生主要掌握两宋及元朝历史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宋代经济的发展与特质。了解辽、夏、金政权的兴衰及其与两宋的关系,并体察此间中国封建社会在各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与深刻变革。教学难点与重点:

一、宋初封建中央集权

二、宋朝的社会经济

三、王安石变法

四、元朝的统一

五、民族关系

第一节

北宋的统一及其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北宋的统一

1、陈桥兵变960

2、北宋的统一963—979

3、北宋统一的意义

二、宋初加强封建中央集权

1、历史背景

2、指导思想

3、主要措施

4、评价

第二节

北宋中叶的社会危机和王安石变法

一、北宋中叶社会危机的加剧

1、阶级矛盾激化

2、民族矛盾激化

3、“三冗”的形成

二、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2、主要内容

3、失败原因

4、评价

第三节

辽、夏的崛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一、辽的兴起及宋辽关系

1、辽朝的崛起916

2、宋辽关系960—1125

二、西夏的兴起及宋夏关系

1、西夏的崛起1038

2、宋夏关系960—1127 第四节

金朝的崛起及其与南宋的关系

一、金朝的建立及强盛

1、金朝的建立1115

2、金朝的强盛

二、南宋与金的关系

1、南宋的建立1127.5

2、宋高宗对金朝的基本政策

3、南宋与金朝的关系1127—1234 第五节

宋代的社会经济

一、宋代的阶级关系

1、农村的阶级关系

2、城镇的阶级关系

二、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1、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2、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3、社会经济发展的估价

第六节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

一、蒙古的兴起

1、铁木真称汗1206

2、蒙古统一北方1234

二、蒙古的西征

1、成吉思汗西征 1218—1225

2、拔都西征1235—1242

3、旭列兀西征1252—1260

4、蒙古西征的评价

三、元朝统一天下

1、忽必烈建元1264

2、忽必烈改变灭宋战略

3、襄樊保卫战1258—1274

4、元朝的统一及各地的抗元斗争

5、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第六节

元朝的政治和经济

一、元朝的政治

1、元初守“旧俗”与行“汉法”之争

2、元世祖推行“汉法”

3、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4、地方行省制的建立

5、民族政策

5、宗教政策

二、元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元初社会经济的破坏

2、元世祖恢复经济的措施

3、元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元朝中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1、政治黑暗

2、经济倒退

3、农民起义 第七节

宋元时期的文化和科技

一、宋元时期的文化

1、宋代文化

2、辽、夏、金文化

3、元代文化

二、宋元时期的科技

1、宋代科技

2、辽、夏、金科技

3、元代科技

思考题:

1、评析宋初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

2、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估价。

3、评述王安石变法。

4、评价完颜阿骨打、元昊、耶律阿保机。

5、列举宋元时期主要文化科技成就。

6、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7、评价成吉思汗、元世祖。参考书:

1、《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2、《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3、《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4、《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5、《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6、周宝珠等:《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

7、舒

焚:《辽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8、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10、韩儒林:《元朝史》(上、下),人民出版1986年社。

第五章

朝(1368——1644)

教材分析:该教材在处理本章内容时,是把明朝政治、经济及社会的演变情况分为前期和中后期来分别叙述的,有利于学生对明朝历史的发展情况有比较清楚地了解,值得肯定。但是,“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明末农民战争” 一节,内容与前边有重合之嫌,备课时应该注意这一点,有必要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阶段。通过讲授,要使学生一方面掌握明朝历史的主要知识点,还要了解中国封建社会骤衰始于明朝的原因所在。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明初加强中央集权

二、明朝社会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

三、郑和下西洋及对外关系新特点 第一节

明朝的统一及加强封建君主集权

一、明朝的统一

1、明朝的建立1368

2、明朝统一全国

二、明初君主集权的加强

1、时代背景

2、主要措施

3、评价

第二节

明朝中叶的社会危机和张居正改革

一、明朝中叶社会危机

1、政治黑暗

2、阶级矛盾激化

3、民族矛盾激化

二、张居正改革

1、改革背景

2、改革内容

3、改革作用

第三节

明朝的社会经济

一、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明太祖恢复经济的措施

2、明初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二、明代中叶的资本主义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2、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况

3、资本主义萌芽的意义

第四节

明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明朝的民族关系

1、明朝与蒙古族的关系

2、明朝与西南、西北各族的关系

3、满族的崛起及明朝与后金的战争

二、明朝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

2、沿海倭患与戚继光抗倭

3、抗日援朝

4、抗击欧洲殖民者的斗争与西方传教士来华 第五节

明后期的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农民起义

一、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1、政治黑暗

2、“三饷”的摊派

3、自然灾害的加重

二、明末农民起义

1、背景

2、概况

3、意义和教训 思考题:

1、评析明初加强君主集权。

2、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概况、局限性及作用。

3、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及失败原因。参考书:

1、《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2、《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版。

3、吴晗:《明史简述》,中华书局2005年版。

4、吴晗:《朱元璋传》,三联书店1982年版。

5、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汤纲、南炳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白寿彝:《中国通史》(明朝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六章

朝(1644——1840)

教材分析:该教材在处理本章内容时,各节的内容衔接得比较好,也比较自然,只是把清军南下与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分开来进行叙述不太合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清军南下也是清朝维护国家统一斗争的一部分。备课时应该注意这一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历史已接近中国封建社会终结的临界点。通过讲授,要使学生一方面掌握清朝前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民族关系方面的诸多成就,又要了解清朝骤衰的原因和深刻教训。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清初加强中央集权

二、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康乾盛世

四、清初整理古籍的成就及乾嘉学派、乾嘉史学

三、讨论世界大势下的“康乾盛世” 第一节

清兵入关及统一全国

一、清兵入关及清朝建立

1、清军入关

2、清朝建立

二、清朝统一全国

1、剿灭农民起义军余部

2、消灭南明诸王朝

3、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

三、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努力

1、平“三藩”之乱1673—1681

2、收复台湾1683

3、平定蒙古准格尔部叛乱

4、对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5、加强对西藏的统治

6、加强对新疆的统治

7、抗击沙俄

第二节

清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一、清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背景

1、国际形势的严峻

2、国内形势的严峻

二、清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措施

1、中央:设军机处

2、地方:省、府、县三级制

3、军事:八旗兵、绿营兵

4、法律:《大清律》

5、科举与教育

6、思想专制:理学官方化、文字狱

三、清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评价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第三节

清朝的社会经济

一、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清初恢复经济的措施

2、清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成长

1、商品经济的发展

2、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成长

三、康乾盛世

1、康乾盛世出现的的背景

2、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

3、对康乾盛世的再认识 第四节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社会

一、社会矛盾的激化

1、吏治腐败

2、土地兼并

3、赋役加重

二、农民起义

1、背景

2、白莲教起义

第五节

明清文化和科技

一、明清文化

1、明代文化

2、清代前期文化

二、明清科技

1、明代科技

2、三大科学巨著

3、清代前期科技

4、明清科技衰落原因 思考题:

1、评析清初加强君主集权。

2、简评康乾盛世。

3、评价康熙帝。参考书:

1、《清史稿》,中华书局版。

2、郑天挺:《清史简述》,中华书局2005年版。

3、孟森:《简明清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

4、戴逸:《简明清史》(一、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郭成康:《康乾盛世 历史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年版。

6、白寿彝:《中国通史》(清朝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7、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近代史》教案

教材分析:导言部分主要涉及四个问题:一是中国近代史的概念、上下限、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时代主题;二是人们对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问题的认识及主要观点;三是分析介绍中国近代化的概念、过程和特点;四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参考书目以及学习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概念、过程及特点,了解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参考资料。

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概念、过程及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用比较方法分析说明中国近代史与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联系、区别及特征,分析说明人们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几种代表性意见及其价值。从形成过程和揭示内涵两方面深入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深刻认识中国近代化的特定含义、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中国近代史

1、中国近代史概念与上下时限

2、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时代主题

3、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

二、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

1、何谓基本线索?为什么要找(研究)线索?

2、“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

3、“四个阶梯”说(李时岳、胡滨)

4、“新陈代谢”说(陈旭麓)

5、“民族运动”说(章开源)

6、总结分析

三、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

1、问题的提出和近代化的概念

2、中国近代化过程

3、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

四、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参考资料及学习方法

1、基本史料

2、参考教材、专著

(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3)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5)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6)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7)(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8)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9)左步青等:《清代皇帝传略》,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10)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11)刘志琴等:《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刊物、工具书

(1)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社科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史研究》

(3)陈旭麓:《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4、如何学习中国近代史

思考题:

1、什么是中国近代史?如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

2、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主要有哪几种说法

3、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参考资料有哪些?

4、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内容及其过程、特点。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材分析:本章包括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禁烟斗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等问题,承上启下,内容较多,其中战前的世界、战争的经过教材上比较详细,可略讲。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掌握战前中国的闭关政策和与西方的差距、林则徐等人的爱国思想和行为、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和战争的简要经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要求学生深刻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和中西关系发生的变化,明白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学重点与难点:闭关政策;林则徐的评价;鸦片战争(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两面性);中国失败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注意介绍史学界尤其是经典作家的观点,以说明(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衰落和侵华战争发生的必然性;(2)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3)战争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西方

一、战前的中国社会

1、历史的回顾

2、清朝统治的衰落

二、战前的西方世界

三、清朝的闭关政策

1、形成过程及内容

2、实施闭关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反对英国侵略的斗争

一、鸦片贸易与禁烟斗争

1、鸦片贸易及其发展

2、烟毒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灾难

3、统治阶级中的禁烟派和驰禁派

4、林则徐与禁烟运动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2、战争的简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840年6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至1841年1月下旬清政府对英宣战前,历时7个月。

第二阶段,自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始至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历时4个月。

第三阶段,自1841年8月英军再度北犯厦门开始至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定,历时一年。

3、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及其附约(虎门条约)

2、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四、中国失败的原因

蒋廷黻,陈旭麓,毛泽东。附:王鼎尸谏和林则徐抚陕。第三节

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

一、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主权开始遭受破坏,中西关系发生质变 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租界

2、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买办和早期工人的出现买办,二、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变化

1、龚自珍的改革思想

2、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参考书目:

1、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全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龚书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海国图志原叙》、《海国图志•筹海片三》、黄爵滋《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林福祥《三元里打仗日记》、《南京条约》、《望厦条约》),中华书局1980年版。

3、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林则徐奏稿》、《林则徐日记》、《林则徐公牍》,中华书局1985年版。

5、肖致治:《鸦片战争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列岛:《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宁靖:《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续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思考题:

1、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和后果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3、列举鸦片战争中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著名的爱国英雄事迹

4、评林则徐

5、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6、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重要名词:

鸦片战争

闭关政策

十三行

虎门销烟

关天培

三元里抗英

《南京条约》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界

魏源

《海国图志》

社学

林则徐

《四洲志》

买办

中国早期工人阶级

自然经济

农产品商品化

第二章

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材分析:本章讲两个问题: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包括洪秀全、冯云山为发动起义而斗争,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及其他各项政策,曾国藩及湘军的崛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其中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都写的较细,可略讲。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拜上帝教和洪秀全的思想,了解曾国藩及湘军的特点。要求他们掌握太平天国的纲领、政策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刻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历史地位,辛酉政变和清政府内外政策的变化。教学重点与难点: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的理论(太平天国的救国方案);曾国藩、湘军的特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总理衙门、辛酉政变;天京事变、资政新篇和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分析讨论《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之异同;注意用《天朝田亩制度》、《李秀成自述》等文献资料说明太平天国的制度、政策和失败原因;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比较,充分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刻影响;介绍总理衙门和辛酉政变时要多引用一些背景资料;捻军和回民起义与本地区密切相关,将引用本地历史资料加以说明。第一节

太平天国起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社会背景

1、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加剧

2、广西地处边陲,统治阶级力量薄弱

二、洪秀全、冯云山等人为发动起义而斗争

1、洪秀全的早期经历及反清思想的形成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

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

4、杨秀清、萧朝贵及其代“天父”、“天兄”传言

5、拜上帝会领导核心

三、从金田起义到奠都天京

1、金田起义

2、永安建制

3、建都天京

4、前期胜利发展的原因

四、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

五、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发动措施

1、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及其特点

2、征收厘金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一、太平天国的土地与农村经济政策

1、《天朝田亩制度》

2、“照旧交粮纳税”

二、其他各项制度与措施

1、政权建设

2、城市管理(天京为典型,城市工商业政策)

3、法律与社会政策(妇女政策等)

4、文化教育政策

5、外交政策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与《天津条约》

1、英、法发动战争的背景与原因

2、英、法发动战争

3、《天津条约》

二、战争再起与《北京条约》

1、扩大侵华;

2、《北京条约》

三、沙俄趁火打劫侵吞我国大片领土

1、《瑷珲条约》

2、《天津条约》

3、《北京条约》

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 第四节

辛酉政变及其以后的政治格局

一、总理衙门

二、辛酉政变及政变后的政治格局

1、辛酉政变

2、政变后清政府内外政策的变化

3、中外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第五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及其失败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1、杨秀清与天京事变

2、石达开负气出走

3、洪秀全后期的失误

4、内讧后的严重局面及影响

二、力挽危局和重振朝纲

第三篇:世界现代史教案32

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四章 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知识点: 战后英国工党的兴起及原因;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爱尔兰的独立;英法在对德政策上的分歧;白里安一凯洛格非战公约;法国绥靖政策的起源;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美国的对外政策;德国十一月革命;魏玛共和国;魏玛宪法;纳粹党的兴起;德国军事力量的复兴;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意大利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确立;日本政党内阁;币原外交;田中内阁及对外政策

重点与难点: 1. 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 2. 英法在对德政策上的分歧 3.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

内容链接: 第一节 衰落中的英国

第二节 重建中的法国

第三节 美国的柯立芝繁荣

第四节 重新崛起的德国

第五节 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六节 短暂稳定的日本

第一节 衰落中的英国

一、工党的兴起与自由党的衰落

在2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由保守党的劳合·乔治内阁和斯坦利·鲍德温内阁执政,他们克服了英国战后的许多危机。战后英国政治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工党的兴起。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曾在1924年和1929年至1931年两度组阁。工党兴起的原因有二:

1,战后工人阶级要求社会的公正和经济状况的改善,而保守党奉行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奉行自由贸易、预算平衡和国家不干预经济,因此无法解决经济不景气,地区贫困和失业问题 2,战后工党本身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工党领导层害怕失去温和派的支持,因此放弃了暴力革命而在宪法框架内寻求政权。战后自由党发生分裂,右派的政策被保守党吸收,而左派加入了工党,自由党不再是国会大党。

二、英国的社会经济问题

战后英国经济一直呈下降趋势,工业衰落,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对外贸易减少。英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1,英国的工业仍然以纺织业等传统工业为主,而战后日本、印度等地的纺织工业大大发展,给英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2,英国虽然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了化工、电力和汽车工业,但在这些领域,英国并不处于领先地位,导致英国的出口受阻,1919年英国的出口还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3.9%,而1929年就下降到10.84%,3,英国政府的政策不对,使英国工业中最重要的煤炭工业受到损害,由于战后欧洲经济的停滞和石油的使用,使煤炭的市场很不景气,而英国煤矿的老板没有利用战争期间赚取的资金去更新设备,使煤矿生产现代化,而是通过增加工时和降低工资的方法来获取利润。

三、爱尔兰问题与印度问题 1.爱尔兰人从未曾停止过反抗英国统治的斗争。1914年英国被迫通过爱尔兰自治法, 但从未实施。1916年爱尔兰爆发起义被镇压。1918年英国大选中,爱尔兰独立运动重新高涨。1919年1月爱尔兰新芬党宣布爱尔兰独立,新芬党组织的爱尔兰共和军开始袭击警察,英国派出被称为“埂犬”的志愿部队前往进行血腥镇压,但爱尔兰人英勇不屈,英国被迫开始与新芬党谈判。1921年7月谈判开始,12月6日签订条约,爱尔兰南部26郡成为自治领,成为爱尔兰自由邦,北部6郡成为英国的一个自治区,称为北爱尔兰。1937年爱尔兰自由邦宣布成立共和国,1948年12月脱离英联邦。

2.印度是英国对外政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1919年英国通过了印度行政法案,建立了英国控制的、由总督代表国王管理的印度中央政府体制。但这一体制没有解决印度的问题,英国人仍然控制着印度,印度人民继续斗争,甘地在20、30年代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英国对印度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第二节 重建中的法国

一、法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法国虽然是大战的战胜国,但人力物力都受到极大的损失,尤其是作为战场的北部工业区受到严重破坏。在战争中,法国死亡140万人,残废70万人,劳动力缺乏是战后法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20年代法国的政局 1,政局不稳

法国政局十分不稳定,从战后到1933年,共产生了27届内阁,而同期英国只有7届内阁。虽然法国内阁更迭频繁,但政策却保持着连续性,这就保证了经济的发展。2, 蓝空议会

战后1919年11月进行议会选举,保守的右派与全国联盟党结盟而获胜,这届议会的许多议员都是身穿蓝色制服的退伍军人,因此被称为“蓝空议会”。3,工人运动

全国联盟政府一方面反对社会主义,镇压工人,挫败了1920年的法国工人大罢工,另一方面向工人做出了一些让步,如控制通货膨胀,开始实现全民就业方案,实行8小时工作制等等。

4, 对外政策

在对外政策方面,全国联盟政府采取强硬的对德政策,于1923年1月11日出兵占领了鲁尔区,但占领鲁尔区并未给法国带来好处,相反使法国在国际上被孤立,法国不仅没有得到赔款,反而要支付大量占领费用,而且有引发新的战争的危险,再加上这时通货膨胀重新抬头,所以在1924年选举中,全国联盟失败,由共产党和社会党组成的左翼联盟上台。5,左翼联盟上台

但左翼联盟政府在经济上并不成功,法郎继续贬值,而且法国与美国在债务问题上闹翻,美国对法国关闭了货币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联合政府请出普恩加莱担任政府总理,普恩加莱通过征税和减少支出,使20年代的法国经济迎来全面繁荣,一直持续到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1920年法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法国工会分裂成两派,一派由共产党领导,称“统一总工会”,另一派由社会党领导,称“总工会”。

三、20年代法国的对外政策

1.国家安全是20年代法国对外政策的基点,因此它必须保持战时的胜利联盟,保持与英、意、美、日等国的友好关系,同时最大程度地削弱德国。法国关注德国的赔款问题,因为德国的赔款是法国获得资金的一个必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对德国是否遵守凡尔赛条约的其它内容的一个考验。法国认为自己的安全有三个支柱:凡尔赛条约、盟国占领莱茵区和国际联盟,由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法国认为的一个支柱已经失去,而他对国际联盟又没有什么信心,因此法国特别重视盟国对莱茵区的占领。

2.英法在对德政策上的分歧:英国从一开始就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从1922年起,德国开始拖欠赔款,1923年1月,法国为了迫使德国支付赔款,并削弱德国工业,在未经英国同意的情况下出兵占领了鲁尔区,这更加引起了英国的激烈反对。英法之间的矛盾被德国利用,致使法国对鲁尔区的占领失败。3.法国绥靖政策的起源

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使法国人认识到,英国给他们的支持不是建立在英法联盟的基础上,而是英国作为调解人和仲裁者来支持法国,因此此后法德关系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英国的态度,这就是法国的对德政策逐步软弱起来。法国由于害怕战争,率先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不愿为保证莱茵区边界而出兵:而法国认为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承担保卫凡尔赛条约的任务,因此法国外长白里安转而实行绥靖政策以保持与德国睦邻友好。4.白里安一凯洛格非战公约

为了寻求和平的安慰,法国外长白里安于1927年4月6日建议同美国缔结关于“废除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永恒的友好条约”。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则提出要缔结多边条约。1928年8月27日,法、美、英、日、意等15国在巴黎签订了“白里安一凯洛格非战公约”。

第三节 美国的柯立芝繁荣

一、20年代美国政治状况和哈定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但很快又回到孤立主义状态。战后美国人民要求自由发展经济,1920年11月,共和党人沃伦·哈定提出“恢复常态”的口号和“减少政府干预,增加政府效率”的纲领,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因而在大选中获胜。但哈定政府依靠大企业家进行统治,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起来,比如他一上台就任命大银行家安德鲁·梅隆为财政部长。哈定任人唯亲,把他在俄亥俄州的政治朋友都任命为政府官员,形成“俄亥俄帮”,这些人贪污腐败,使哈定政府充满腐败和丑闻。

二、美国经济的繁荣

从1922年到1929年,美国经济实现了7年的繁荣,究其原因就是

1,美国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发展很快,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2,此外,各工业部门大量吸收当时的技术成果,广泛开展工业技术和工业管理研究; 3,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

4,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和资本的输出。

但美国经济也存在巨大的弱点: 1,在高关税保护下,生产力提高,使工业过分膨胀,但却不向外寻求市场,生产难于进一步提高;2,工人收入的增加不能与社会财富的增加成正比,失业人口增加。

三、美国的社会政策和社会问题 1,对工人运动的镇压

20年代美国资产阶级疯狂镇压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1919年全国工人罢工很快失败,工人运动陷入低潮。

2,种族问题和社会问题

极端的反共气氛很快扩散到对少数民族和黑人、犹太人以及天主教徒的迫害,种族歧视问题严重,其中最恶劣的就是就业歧视。在南方三K党活动猖獗,暴力行动不断升级。1919年宪法第18次修正案通过禁酒法之后,美国就出现了非法酿酒和贩酒,围绕这一活动的黑帮势力也日益成为美国社会的严重问题。芝加哥的艾尔?卡彭黑帮闻名于世。一时间,黑社会引起的街头暴力和流血事件,和爵士乐一样成为美国的象征。

四、美国的对外政策 1,裁军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向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扩张。美国总统在20年代迫于国内和平运动和裁军运动的高涨,减少了军备支出。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建议召开了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虽然在会议上确定了日本的海军吨位比英国和美国都要少,但由于日本海军集中在太平洋地区,在该地区并不处于劣势,因此华盛顿会议给远东的和平也是虚假的。

2, 美国优先

20年代美国重新转向孤立主义,提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的原则,希望国会和总统保护美国利益而不是陷入国联的泥潭。所谓美国优先的一个内容,就是坚持要英法及其他国家偿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欠美国的债务。这时欧洲各国仍然需要美国的贷款,所以美国可以使出关闭欧洲货币市场的杀手锏来迫使各国俯首听命。3,关于赔款问题与法国的摩擦

1922年美国成立了专门的“战债委员会”来处理战债问题。美国单独与德国签订和约,要求象征性赔款,从而使德国可以自由进入美国货币市场,这就与法国在战债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使德国问题复杂化。美国还否决了英国提出的德国赔款问题应与协约国所欠美国债务这一问题挂钩的方案,从而妨碍了战后出现一个健康的国际财政经济环境,这也危害到了美国的利益,并成为导致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

第四节 重新崛起的德国

一、德国十一月革命和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1,德国十一月革命

1918年11月13日,德国基尔军港的水兵拒绝服从命令去同英国海军作战,继而举行起义(基尔水兵起义),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国各地都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社会民主党右派领导人艾伯特在柏林建立了临时政府。革命爆发后,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并逃往荷兰,德国的将军们把政权交给了艾伯特政府,在军队支持下,艾伯特临时政府解除了起义工人的武装。这时,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的斯巴达克团领导工人继续斗争,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下,1918年12月30日,德国共产党成立。1919年1月5日,柏林工人举行示威游行,艾伯特政府组织了所谓的“自由军团”对工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被杀害,十一月革命失败。2,魏玛共和国

在血腥镇压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德国资产阶级政府于1919年2月在魏玛城召开了立宪会议,并通过了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宣告成立。以艾伯特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革命中的行为,使德国工人运动走向分裂,为日后德国极右翼势力夺取政权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提供了便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魏玛宪法

1919年8月11日,德国通过了魏玛宪法,该宪法共177条,主要内容有: 1,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实行共和政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当德国公共秩序受到威胁时,总统有权使用武力,这为统治阶级剥夺公民的自由权利提供了宪法依据;4,总统每七年一任,由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有权任免总理;5,总理必须得到议会多数支持,否则就要请总统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6,议会由各选区按比例选出代表,年满20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等等。魏玛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有许多局限性,比如总统权力过大,政党直接控制议会,并且允许反民主的军队的存在,这些都为日后纳粹党的上台和军国主义的复活埋下了祸胎。

三、魏玛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1,政局的变动

1920年3月,右派在“自由军团”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艾伯特政府,但人民反对以卡普为总理的右派政府,卡普被迫辞职,率领“自由军团”撤出柏林,艾伯特重新组建政府。德国军队本质上是同情右派的,但这时法国军队驻在莱茵兰,如果右派使威廉二世复辟,法军不会袖手旁观,而这时德国军队远远不是法军的对手,因此军队既不支持艾伯特政府,也不帮助右派政府。

2,政治经济情况

战后,德国由于战争的破坏以及割地赔款,元气大伤,人民生活贫困;而政府又一味保护有钱人,不肯增税,因此德国通货膨胀严重,纸币价值一天内下降一半,人民生活困苦,中产阶级的存款一夜之间被一扫而空。因此人民日益对魏玛共和国不满,为军国主义的复活提供了土壤。

四、纳粹党的兴起 1,纳粹党的来源

纳粹党全名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其前身是1918年3月慕尼黑锁匠安东·德莱克勒斯组织的“独立工人委员会”,阿道夫·希特勒在1919年成为该党成员。1920年2月该党理论家戈特弗雷德·弗德尔提出的25点声明成为党纲,这个纲领系统阐述了反犹太主义的种族哲学,主张恢复中产阶级和农民的经济地位,高度集中国家权力。2,啤酒馆政变

1923年11月希特勒仿效墨索里尼进军罗马的行为,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馆发动政变,这就是著名的啤酒馆政变,政变虽然失败,但希特勒却因此名声大噪。

五、德国军事力量的复兴

1,德国早在1921年就秘密制定了复兴军队的计划。德国用种种方式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其军队的限制,德军参谋部虽被解散,但几千名参谋部军官却穿上便服,以建设部、文化部等文官的身份待在柏林,重建德军参谋部;

2,德国还以隐蔽的方式扩军,如成立童子军、士官团和由青年和退伍军人组成的准军事组织。德国秘密组织了有经验的空军军官组成的特殊部门,准备组建空军;

3,德国还以种种借口重建海军,他们重修海军要塞,建造潜艇,训练军官,试图建立强大的海军;

4,德国还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在20年代生产了大量的新式军事装备,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大规模经济危机,也为德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第五节 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的经济政治状况

战后意大利政治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稳定。由于军队的复原以及对物资的狂热追求,意大利工业出现了繁荣,但在另一方面,战后意大利物价飞涨,贸易受到限制,政府机构臃肿。最严重的是意大利缺少工业发展必需的原料和资源,又没有足够的商船队,战后意大利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包括:工人罢工,政府腐败、挥霍浪费,暴力活动增多等等。意大利社会的混乱为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二、战后意大利外交的失败 1,外交上的失败

意大利外交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惨重失败,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却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意大利损失惨重,得到的却很少,这使意大利人感到痛苦和愤怒。2,意大利失败的原因

盟国轻视其在大战中的作用,因为意大利在战争中只与奥匈帝国作战,而且在唯一一次同德军在卡波雷托的战斗也以失败而告终。实际上盟国贬低了意大利的贡献,同盟国与意大利的交界处有着巨大的天然屏障,而且修筑了坚固的工事,使意大利军队的作战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

三、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的兴起包含着多方面的原因: 1,战后的意大利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混乱,里拉贬值,生活费用飞涨,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工人运动高涨,社会暴力现象严重,整个意大利社会一片混乱,为法西斯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外交活动中,意大利也遭到了失败,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尤其是没有得到阜姆地区,引起了意大利人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种情绪被法西斯主义利用;

3,意大利的政治体制也为法西斯主义的上台提供了可乘之机,意大利政府的领袖不是由政党的领导人担任,而是由个人的威望、品行决定;而意大利的两个主要政党天主教人民党和社会党只顾相互间争权夺利,根本不顾国家的发展,天主教人民党由意大利的保守派、极右分子以及南部农业工人在1919年组建,其矛头直接对准工人组成的社会党,而社会党日益放弃革命目标,使工人运动陷于低迷;天主教人民党和社会党都不与政府合作,使政府无法控制议会多数席位,这就给墨索里尼在1922年10月组阁提供了便利。

四、国家法西斯党的扩大

法西斯党的成立引起了工人的反对,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工人运动重新高涨。这时邓南遮返回意大利,加入了国家法西斯党,该党力量得到壮大。墨索里尼提出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口号,笼络了大批反共分子。小资产阶级认为工人运动威胁自己的经济地位,而政府镇压工人运动不力,因而支持墨索里尼;而军队认为自己在战后被削弱,对政府不满,这两种势力很快被国家法西斯党吸收。各地方长官认为法西斯分子可以镇压工人运动,对其加以纵容;当时的乔利蒂政府希望利用墨索里尼来镇压工人运动,因此法西斯党徒活动猖獗,工人运动被镇压。

五、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确立 1,进军罗马

国家法西斯党的力量壮大之后,就开始向软弱的政府发动进攻,以便夺取政权。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米兰组织了4万武装党徒,向罗马进军。罗马政府在获知这一情况之后,曾取得了罗马驻军的保证,阻止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这时国王曼努埃尔三世的态度至关重要,因为军队仍然忠于他,只要他一声令下,法西斯党徒就会遭到失败,但国王却倾向了墨索里尼,他拒绝了政府提出的紧急状态法,这迫使政府与墨索里尼进行谈判,10月29日,国王命令墨索里尼组阁,意大利开始了法西斯专政。2,墨索里尼上台后的国内政策

墨索里尼上台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排除异己,巩固政权。

①他对议会进行改革,迫使议会在1923年11月通过了“严格选举法”,规定得票数占总选票25%以上的政党就自动获得下议院2/3的席位,余下的席位则按照得票数按比例分配给各政党。这个法令大大有利于法西斯党。

②墨索里尼于1925年12月24日通过了关于“政府首脑的权力和特权”的法律,1926年1月31日通过了赋予行政官以起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令的权力的法律,这样,议会就把立法权交给了墨索里尼。

③墨索里尼还对司法部门进行大清洗,成立了程序与军事法庭相似的”保卫国家特别法庭“,同时他还加强警察权力,建立集中营。

④墨索里尼为了争取广泛支持,与教会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而教会由于墨索里尼反对共产主义的无神论,也不反对法西斯党。1929年墨索里尼与梵蒂冈签订了”拉特兰协定“,承认教皇在梵蒂冈的主权。

⑤墨索里尼政府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但并未使意大利经济走向成功,主要表现在失业率高,工人实际工资迅速下降;

政府搞的许多公共工程收效也不大,整个意大利经济停滞不前;

里拉于1927年稳定在高于实际价格之上之后,却又造成了出口工业受阻;

日益增加的官僚机构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3,墨索里尼的对外政策

①出兵希腊 墨索里尼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渴望对外扩张,意大利与南斯拉夫和英法的关系陷入紧张。1923年8月,意大利将军太利尼被希腊人谋杀,意大利以此为借口,无视国联的存在,出兵占领了希腊的科孚岛,在希腊接受了意大利提出的赔款等全部要求之后,意大利才撤军,这使西欧各国初步认识了法西斯的侵略性。

②与南斯拉夫的关系

1924年1月,意大利又与南斯拉夫达成了协议,阜姆自由市归属意大利,南斯拉夫则保留阜姆附近的巴罗斯港城镇。

③与英法的关系

意大利支持一些要求修改凡尔赛条约的国家,恶化了与英法的关系。但墨索里尼政府在20年代还需与英法保持良好关系,因此希特勒上台前,意大利并没有太激烈的向外扩张。

第六节 短暂稳定的日本

一、日本经济持续萧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畸形繁荣的日本经济便陷入危机。1920年3月15日,东京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暴跌,接着发生了银行挤兑风潮。1920年经济危机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整个2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萧条.二、日本政党内阁

1912年到1925年,日本开展了民主运动,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护宪运动, 主张“打倒特权内阁”、“实行普选”、“改革贵族院和枢密院”的“护宪三派”—— 宪政会、政友会、革新俱乐部在1924年5月的大选中获胜,组成了加腾高明内阁,又称“护宪三派内阁”,这届内阁是由众议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被称作“政党内阁”,直到1932年前日本政府一直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阁,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政党内阁时期”。

三、币原外交

加腾内阁和若槻内阁的外务大臣都是币原喜重郎。币原在任内(1924年6月至1927年4月)推行的所谓“协调外交”,又叫币原外交。日本为了克服国内的种种困难,保持资本主义的稳定,币原力图在各国承认日本既得利益前提下,谋求与英美妥协。1924年7月,他在一次演说中阐明他的外交原则是: 1,”维持和增进正当的权益“;

2,尊重外交前后相承主义,以保持同外国的信任关系; 3,改善对美对苏关系;

4,在对华政策上贯彻不干涉内政。

币原所谓的”正当权益“,无非是以条约为依据的权益,即凡以往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益,都是”正当的“。维护这种权益,正是币原外交的根本目的,而同各国保持协调和”不干涉“中国内政,则是为了有效地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

四、田中内阁及对外政策 1,田中义一上台

1927年春,日本爆发了金融危机,田中义一登台组阁。田中上台后,采用通货膨胀、政府给银行拨款等办法,帮助垄断资产阶级渡过了金融危机。2,对中国的侵略

田中批判币原外交”软弱“,加紧对华武装于涉。为了阻止中国的北伐战争,1927年6月至1928年5月,日本三次出兵山东。1928年6月,又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田中内阁的侵华政策,在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召开的”东方会议“,强调日本对中国东北和内蒙古“负有特殊责任”,会后提交了《帝国关于满蒙的积极根本政策》,即田中奏折,虽然学术界对其真伪有不同看法,但日本侵略中国称霸东亚的野心尽人皆知。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五章 30年代的大危机及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

知识点: 30年代大危机产生的原因;危机的表现和特点;危机的影响和后果;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经济危机对法国的打击;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德国法西斯的统治措施;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重点与难点: 1. 30年代大危机产生的原因 2. 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3.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4.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和上台教训

5.30年代大危机产生的原因;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6.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和上台教训 7.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8.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和上台教训

内容链接: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第二节 面对危机――美国模式的改良型经济及其“民主式道路”

第三节 经济危机打击下的英法

第四节 面对危机―德国模式的军事型经济及法西斯统治的确立

第五节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及法西斯势力上台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一、危机产生的原因

1、战后未确立起有效的国际金融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乱了世界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战后又没有形成有效的新的国际财政经济秩序去改变这一局面。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完全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建立了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却没有这一类的内容,无法对国际金融秩序进行监控。因此,在世界经济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很容易扩大为世界金融危机,从而引发世界金融危机,从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2、与美国的财政金融政策的失误有关。

按照研究这个问题的权威学者金德尔伯格的说法,是由于“英国没有能力,美国又不愿意”承担稳定国际经济体系的责任。在过去,当发生危机之时,英国总是通过向陷入金融危机的中心地区运送黄金,从还未受危机波及的地区提取黄金的办法,帮助处于困境的国家维持其清偿债务的能力。但是,在一战后,英国已经没有能力担负国际银行的中心作用,这时,最有能力发挥这种作用的是美国。然而,美国却不愿意承担这一职责。在危机发生后,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在此之后,世界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导致汇率的混乱,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局面。在1933年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一个主要的目的是稳定汇率。但罗斯福拒绝这样做,并宣布美元一再贬值。罗斯福这样做,也是出于美国国内利益的考虑。在美国看来,在当时采取灵活的通货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好处,远超过国际贸易领域有稳定汇率可能获得的利益。况且,在当时,孤立主义在美国仍大行其道,它所拥有的巨大经济份量与其对国际经济体系的责任感还是很不相称的。美国的这种政策加剧了危机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在世界历史日益紧密联系的整体发展的情况下,随着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危机和动荡也在世界范围传播,如果没有国际调节,没有各国在贸易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协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3、国际经济的不平衡是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就强调严重的国际经济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战后,美欧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1925年美国经济繁荣时,欧洲的经济才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此外,在整个20年代,战债与赔偿问题对欧洲经济影响很大,(英法等国的还债需要德国的赔款,德国的赔偿则需要美国资金的注入以弥补其国内资金的大量外流,这使得欧洲对美国形成了极大的经济依赖性)欧洲的经济困难引起财政的不稳定,动摇了世界经济体系,破坏了世界金融的稳定。这种国际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也促使1929年危机的爆发,并且增加了它的严重程度。4、20年代的经济繁荣本身具有片面的性质。

某些传统工业如煤矿、纺织、造船、铁路运输及设备等重要部门并没有分享繁荣,这些产业部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20年代末都没有得到恢复发展,影响了就业情况。大量失业的存在影响了各国社会的投资与消费需求能力。

5、整个世界经济存在着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的问题。

20年代的投资热把大量资金投入像汽车、住房这类耐用商品中去,大量的贮存量势必要多年才能消化掉。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证券投机增多,对资产的估价越来越高,推动了股票价值上扬。一时似乎任何买进都意味着带来利润。以至到股市崩溃前,有些股票是以50倍甚至更高的价值卖出的。在投资大户和股票投机商的带领下,许多从未拥有过股票的美国人也进入了股票市场,到危机发生前夕,大约有过百万的新股民在交易所买进卖出。盲目的乐观情绪广为流传,好像国家已进入永远繁荣和股票价值永远保持高位的新时代。最终股市的狂热所造成的后果在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二、危机的表现和特点

1、它引发的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

2、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是这次大危机的又一大特点。也是这次危机比历次危机更深刻的一个原因及表现。

3、这次危机的另一特点是,危机结束后,不见经济复苏。以往经济危机周期的过程是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而1929年的大危机最低点结束后是持续萧条,到1936年各国生产和就业才回升到1929年水平。从1937年下半年起,美英法等国又爆发了新的危机,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繁荣局面。

三、危机的影响和后果 1,这一危机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极大地影响了资本主义各国以及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大萧条给各国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大量失业的存在,“这是一个排队领救济面包、寻找施粥所的年代”,在美国,成千上万的男人,甚至还有些女人,从东岸到西岸来来回回地“偷乘火车”,希望找到工作,或者只是因为无别的事可做。3,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丧失信心,社会危机导致深刻的政治危机。

4,各国国内的政治动荡,即使是在资源丰富、有着政治稳定传统的美国,也充满着不可思议的思想和骚动:由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组成的补助金大军,主张专家治国的反资本主义运动,还有各种各样的法西斯势力的活动;在法国政府不断更迭,在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第二节 面对危机――美国模式的改良型经济及其“民主式道路”

一、罗斯福新政的出台

面对危机,胡佛总统坚持自由放任原则,未能找出一个使美国迅速摆脱危机困境的对策。他被冠之为“饥饿总统”。在这种情况下,纽约州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2年7月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了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他在接受提名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从此,新政就成为罗斯福施政纲领的标志。1932年末,罗斯福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一上台,便在就职演说中向国会要求准许他使用对付危机的大权,这就是“对紧急状态作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像我们真正遭受外敌侵略时所赋予我的权力一样大。”此后,新政就启动了。

二、新政的实施

1,总的看来,罗斯福在经济危机的紧急时刻,对本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与宏观调控能力;

二是合理分配社会财富,防止扩大两极分化;

三是政府承担解决社会福利的责任,不允许企业自行其是。2,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前后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33年初至1935年初,主要是集中精力解决当时的燃眉之急,主要目标是医治由于严重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提出一些复兴经济的法案和计划,重在复兴经济和实行救济。新政从改革银行制度开始,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存款保险法》,与此同时,还对证券市场进行规范;在初步稳定金融业后,罗斯福又立即着手振兴工业,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产业复兴法》;在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通过了《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还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

第二阶段从1935年初到1939年,主要致力于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这期间,救济措施贯穿始终。关于新政终止的时间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1939年,有的认为是1938年或1941年。1935年之后,新政进入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罗斯福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侧重改革的新的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它改变了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验”。该法包括三个部分:(1)养老金制度;(2)失业保险制度;(3)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二是在1935年6月27日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

三是通过了关于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法,即1938年6月14日通过的《公平劳动标准法》,其主要内容是每周40小时工时,生效之日起7年后,每小时工资不得少于40美分。这也有助于保护工人的利益。

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建公共工程

三.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作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美国和其他各国史学家都将之作为研究重点。出版了成百上千本专著,发表了成千上万篇学术论文,探讨新政的历史背景、内容、寿命。评价新政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等问题。就是在今天,对于罗斯福新政的研究仍在持续展开。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罗斯福新政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对如何评价新政的性质和历史地位,更成为新政的研究重点和争论焦点。

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新政:

1,从理论上说,罗斯福新政是政策实践中的凯恩斯主义。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内需,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维持了充分就业,保持了公众购买力,提高了社会消费水平。由此,美国依赖国家干预政策,克服了大萧条,挽救了困境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然而,罗斯福新政所实行的类似凯恩斯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不仅是单纯的经济举措和一项政策的实行,而且是代表了一种长远的制度创新,即实现了国家职能的一项重大变化,开创了福利国家的新职能。也就是说,新政以后的政府已经从社会经济单纯的管理者和仲裁人上升为社会福利的保证人。国家的这一新角色、新职能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所不可想象的,也是从前的资本主义从未有过的。它是一种大胆的制度创新,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确立了“美国式的政府干预-福利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2,从思想渊源上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进步主义传统的产物。新政不仅继承了进步主义运动的改革精神,强化了国家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和仲裁者人的身份,而且它的重大创新在于建立了福利国家,即“保证人国家”,也就是由政府来保证人民有一个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3,从政治上说,罗斯福新政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维护了美国的民主政体,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4,罗斯福新政开辟了20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许多学者认为,新政为了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大胆地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和福利的优长之处,从而突破了资本主义的传统模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罗斯福新政这一改良了的资本主义被称为“新自由主义”。在二战后,几乎整个欧美世界都在学习新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西方世界持续发展的25年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直到今天,罗斯福新政仍有着相当影响力,人们在对英国首相布莱尔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政策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便是布莱尔的政策是在新形势下对罗斯福新政的重大发展。罗斯福新政所体现的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更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第三节 经济危机打击下的英法

一、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 1,危机使工党失势

1929年英国正由工党执政。然而工党运气不佳,上台之后仅仅几周,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就爆发了,不久就影响到英国,英国失业人数迅速上升。工党政府缺乏能力去应付这些规模空前的经济问题。这就严重削弱了由麦克唐纳领导的政府。1931年8月25日麦克唐纳组成新的联合政府。在这个联合政府内,只有三个工党成员。工党广大成员认为麦克唐纳背叛了工党,麦克唐纳及其政府中的工党成员被开除出工党。因此工党力量大受损害,在1931年10月大选中失败,仅获52席,而保守党获471席。2,联合政府反危机的措施

联合政府为挽救经济,首先是放弃了金本位制,并且把英镑贬值1/4,增加了英国出口竞争的能力。英国采取了保护关税,减少从国外进口有竞争力的商品。1932年7月8日,英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纽芬兰、印度和南罗得西亚议定了特惠协定,制定了有限的优先进口政策,降低了英联邦国家每年的关税,刺激了英帝国内部的贸易。通过上述措施,英国逐步克服了金融危机。3,危机对英国的影响

然而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对英国的冲击是很大的。在政治上,这次危机对英国的影响更为深远。在l931年11月危机最严重时,内维尔·张伯伦担任了财政大臣,他由于长于理财而在英国赢得了声誉,随后又担任了首相。张伯伦上台后,执行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绥靖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世界的灾难。此外他治理危机的方法使贫富之间差距日益拉大,给英国人民留下了对保守党统治的恶劣印象。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1945年,使他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反法西斯战争英雄丘吉尔竞争中败北。

二、法国面临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1,危机之中的法国

l931年秋,危机开始扩大到法国,并且难以控制。法国政府以保守的财政手段来对付危机:减少退休金、工资和公共支出。然而当德国停止支付赔款,而美国则又坚持要法国偿还战争债务时,经济形势立即雪上加霜。法国曾在1928年使法郎贬值。但此后就一直坚持法郎不再贬值。这种僵硬的财政政策一直延续至1936年,它使法国的出口变得日益困难。其他国家已经放弃了金本位,而且开始从萧条中解脱出来。只有法国仍然坚持紧缩通货的政策,使法国越来越深的陷入经济危机之中。2,人民阵线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936年,人民阵线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类似美国罗斯福新政内容的法令。在农业上,成立了国家小麦局,控制小麦的国内销售及对外贸易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国家对军火工厂实行国有化,使政府有权协调和监督军火的生产与销售:对法兰西银行进行改组,政府任命其中大部分成员,而有的成员本身应由政府官员担任,从而使国家有了宏观调整金融的能力:还改革了税收制度。法国人民阵线政府执行上述经济政策,对缓和危机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在执行中出现问题,发生了偏差,经济仍然萧条,物价上涨。法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3,危机对法国政治、社会的影响

法国的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1933年和1934年,法国产生了各种法西斯团体,(如“国王的伙伴”、“火十字团”、“国民志愿军”及“以火十字团为核心的国民再集合”等)。法西斯集团的首要目标是推翻议会政府。法国政府由于无力对付经济危机而失去人心。经济困难,加深了社会危机。政府腐败,更进一步使政局不稳。所有反政府的势力开始了颠覆共和国的活动。此后两年,法国政府都十分软弱,找不到解决法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好办法。

4,人民阵线政府拯救法国的努力及最终结果

在1936年5月选举中,社会党人、共产党人及激进派组成竞选联盟,被称为”人民阵线“。人民阵线最后获胜,由勃鲁姆出任总理。勃鲁姆上台后,实行传统的社会党政策,照顾穷人的利益,并实行类似美国罗斯福总统新政的政策。勃鲁姆的国内政策取得了一些成功,法国经济有所回升。右派反对勃鲁姆的对外政策,迫使勃鲁姆放弃了援助西班牙的政策。1938年4月,激进分子与右派组成联合阵线,这届政府恢复了保守的、损害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使法国又一次陷入了黑暗之中。第四节 面对危机―德国模式的军事型经济及法西斯统治的确立

一、30年代经济危机与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 1,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冲击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十分严重。当纽约股票交易所在1929年10月“黑色星期五”崩溃时,它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首先严重地震动德国。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的46.2%,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农业生产下降了30%。经济危机使德国的社会局势更为动荡,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起来。2,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

德国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与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经济危机是纳粹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德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历史传统是法西斯上台的历史根源。

纳粹党的宣传纲领骗取了德国广大民众的支持。

希特勒迎合了德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对凡尔赛条约的憎恶与反对,进行了蛊惑人心的宣传,骗取了人民的支持。这是希特勒上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纳粹党的支持。

所有这一切,都为希特勒的上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政治基础。

二、希特勒上台与魏玛共和国解体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从此,魏玛共和国宣告终结,德国进入纳粹的法西斯专政时期。就魏玛共和国来说,它的这一最终命运不是偶然的。它是由于德国战败而产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基础是不牢固的。右派势力认为它是在革命中诞生的,是同屈辱的凡尔赛和约联系在一起的;左派势力则认为它是镇压革命的结果。在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魏玛共和国还能维持,但到经济危机袭来后,它就难以继续存在了。

三、德国法西斯专制制度的确立

从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总理至1934年8月,纳粹党通过一系列暴力和行政措施,巩固、扩大德国法西斯专政,确立法西斯专政。具体措施如下: 1.改变内阁的成分。1933年2月,希特勒迫使兴登堡总统解散国会,纳粹在选举中获胜,希特勒拉拢民族党和中央党,得到了2/3议会多数,同时他还打击共产党和社会党。在纳粹党的提议下,议会通过了《消除民族和国家痛苦法》,实际上取消了宪法,结束了魏玛共和国。2.争取对军队的控制权。希特勒上台后频频接近军界,直接与士兵对话,他向军队灌输民族主义思想,保证给军队独立地位,使军队成为国家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得到了军官们的支持。并借军队之手清除了冲锋队。

3.镇压共产党和工人运动。利用“国会纵火案”,下令逮捕了所有德共议员和德共全体干部,杀害了德共中央主席台儿曼。并通过了《国会纵火案法令》,大肆镇压共产党。

4.排斥异己,清洗非纳粹党人员。取消联邦各州的独立权,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下,下令清洗政府中的反纳粹的一切人员及犹太人,同时还进行文化清洗。

5.对反对派实行恐怖政策。成立”盖世太保“,迫害一切政敌、对手和镇压人民的反抗。还在全国各地设立集中营。另外,希特勒为得到人民支持,执行了一些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德国沿着疯狂备战、发动战争的道路走得越来越远了。

第五节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及法西斯势力上台

一、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1929年秋在美国开始的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经济也陷入最大的危机中。日本的工业生产从危机前的最高点到危机时的最低点,降低了30—70%;出口贸易急剧下降37%,进口急剧下降40%,物价综合指数从174.5%升至120.4%;弱小的企业一个接一个地破产,大企业也被迫解雇工人或降低工人工资。

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九一八事变

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只能从对外侵略中寻找出路,加强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的结合,建立战时经济体制。军部不满政党内阁的统治,1931年11月滨口雄幸首相被法西斯分子刺死,法西斯分子企图建立军部控制的“举国一致内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公然侵略中国,此后日本政府和军方都认为应当扩大侵略,1932年建立了“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侵略上海失败后,逼迫中国签订《凇沪停战协定》,又通过《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把日本侵略扩大到华北。

2,不承认主义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危及英美在华利益,引起强烈不满,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提出“不承认主义”,不承认日本以武力改变中国现状的一切行为与政策。但美国在华的贸易利益不大,只想要日本不能独占中国,因此未采取任何实质措施反对日本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英法在中国中南部有重大利益,当日本威胁到其在华利益时,英法才通过国联谴责日本侵略,但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1931年12月10日,国联派李顿调查团到东北调查,结果一方面承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一方面认为东北应自治,保留日本特权,实质上承认了日本侵略获得的一切。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又鼓励了日本的侵略。

三、1937年“七七事变”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形成 1,日本国内局势的变动

在日本国内,皇道派和统制派斗争加剧,发生了1932年“五一五”政变和1936年“二二六”政变,皇道派解体,但日本军部掌握了日本政府的大权,日本政府法西斯军事专政初步形成。

2,对中国侵略的扩大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又扩大侵略,到1936年华北已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日本图谋借机扩大内战,消灭抗日力量,阴谋失败后,积极策划全面侵华战争。1936年8月7日广田内阁通过《基本国策》,制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之地位“和”向南方海洋发展“的方针,为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定下了基调。3,七七事变

1937年近卫文麽内阁决定发动侵华战争,7月7日制造了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初期日本进展迅速,但由于中国人民顽强抵抗,日本陷入长期战争的困境中。日本一方面调整政策,对国民党政府政治诱降,一方面在国内建立了”一体化统治机构",日本法西斯专政最终确立。

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六章 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知识点: 1929年经济大危机 胡佛延债声明 世界经济会议 九一八事件

史汀生主义 李顿调查团 莱茵兰事件 欧洲集体安全政策 西班牙内战 不干涉政策 反共产国际协定 睦邻政策 英联邦 绥靖政策 慕尼黑协定 英法苏三国谈判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重点与难点: 1. 30年代大危机产生的原因 2. 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3. 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及作用。4. 日本民间与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启动与发展 5. 德国法西斯运动的进程与特点

6. 远东战争策源地与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7. 绥靖政策的表现与特点 8.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建立 9.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

10.英联邦的建立及其政治、经济与外交关系 11.苏德谈判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绥靖政策的性质分析 13.法西斯主义学说及其理论

14.德意日法西斯运动的特点与联系 15.睦邻政策的性质分析

16.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的实质。

17.三十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得失辨析

内容链接: 第一节 三十年代初的国际关系

第二节 日本法西斯侵华与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

第三节 德意法西斯的对外侵略与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第四节 欧洲与西亚、北非的国际斗争

第五节 三十年代后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 三十年代初的国际关系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下的国际秩序

起因: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规律使然。

2、二十年代以来长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繁荣,导致消费膨胀,导致生产与消费关系严重失调。

3、资本主义经济长期以来投机盛行,买空卖空,股票投机、地皮投机,导致了资本主义金融市场严重虚夸和危险。

4、以美国为代表,由于战前隐性危机大量存在,生产与消费严重失调,隐性失业普遍存在,导致了社会经济的严重错位。

5、在资本主义世界,大量财富积聚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社会财富分配失调。

6、资本主义各国在危机发生初期,拼命地转嫁危机,制造贸易壁垒,执行损人利己的金融政策,加剧了危机的程度及其总爆发。

过程:

1、1929年10月24日,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暴跌为标志,开始了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到1933年,美国5500家银行倒闭,库存黄金不足60亿美元。失业人口达到1700万。

2、1930年奥地利银行业率先发生金融危机,开始波及全欧洲。

3、1930年5月,德国外资回撤,黄金外流,达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4、1930年,英国工业生产下降16%,工资下跌1.5%,9月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深深动摇了世界金融体系。

5、欧洲出现了各自为战的货币区,各国之间出现了激烈的货币战、贸易战、以及价格战。英国联合其自治领国家订立贸易协议,在内部实施贸易优惠。美国则联合泛美联盟,实施相互间的贸易优惠。

6、1933年6月,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召开,目的在于疏通国际贸易渠道,稳定世界金融秩序。但是会议失败,经济危机加速,危机局面失控。

影响:

1、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严重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这场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最大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大大小小的经济与政治危机。

2、经济危机首先引发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的解体,在旧的资本主义金融市场的废墟上形成了各个不同的货币区与贸易集团,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使世界经济体系被全面分割。

3、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由于其不断地转嫁危机,导致殖民地半殖民地更加贫困。

4、经济危机的第二个结果是老牌殖民帝国英法的衰落,无力维持旧的国际秩序,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力量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其维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拼凑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二、列强围绕战债与战争赔款的冲突

起因:

1、战债问题与战争赔款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留问题,作为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入了战债与德国战争赔款的漩涡。

2、欧洲帝国主义列强有意拖欠战债的偿付,坚持将德国赔款问题与战债问题挂钩。

3、美国不愿意将战债与德国战争赔款问题相连,但是无法割断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上的自然联系。

过程:

1、美国作为一战中欧洲国家的债权国,竭力试图收回其对欧洲的贷款。从1923年到1930年,美国分别与15个国家达成偿还战债的协议。

2、道威斯计划实施后,美国贷款给德国,使之能支付赔款,推动英法支付战债,形成了特殊的信贷结构。

3、英法等国则竭力将战债赔付与德国的赔款问题联系在一起,竭力拖欠甚至减少债务支付,美欧之间矛盾激烈。

4、欧洲国家之间,特别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激化。

5、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加剧了美欧之间,欧洲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6、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美国胡佛总统发表“延债声明”,推迟偿付战债时间。

7、1932年6月,欧洲国家召开洛桑会议,讨论战债问题,取消德国的赔款问题。

8、1932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反对协约国削减和停付美国的战债,1934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债务拖欠法”,规定不按期归还战债的国家不得向美国借款,不得在美国发行债券,导致美欧围绕战债问题矛盾的升级。

影响:

1、战债问题与德国赔款问题不仅仅导致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分散。

2、战债与战争赔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对欧政策,导致了相当长时间内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的盛行。

3、战债与战争赔款问题影响了欧洲政治格局、经济格局的发展与变化,加剧了列强的矛盾。

美国总统胡佛发表延债声明

三、英联邦建立及其发展

起因:

1、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受到重大冲击,严重削弱了这个世界帝国的力量。

2、与此同时,此起彼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迫使英帝国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秩序,不得不改变其旧的统治手法,进一步调整其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

3、英国设计了一种新的控制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方法,即扩大其辖下自治领的行政与法律权力,形成一种以英国为中心的新政治体系,即英联邦。

4、英国在保持其自治领充分权力的基础上,极大地保持了与自制领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密切联系,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与政治统治体制。

5、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激化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动摇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促使英国加强其与自治领国家的团结。

过程:

1、早在1926年10月,英帝国会议上,英国的自治领国家就提出了自治主张,会议确定了以“英联邦”替代“英帝国”的政治方针。

2、1931年通过的《威斯敏斯特法》,英国在英联邦中与自治领享有平等政治地位,自治领享有相当的政治自主权,其立法与司法权力独立,并与英国平等,共同拥戴英国王室,作为英联邦团结与合作的标志。

3、在英联邦的基础上,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1932年7月,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建立了以英帝国特惠制为基础的经济、财政集团。

影响:

1、由于英联邦成员国遍布世界,因此该组织建立具有世界性影响,对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都产生了影响。

2、英联邦以及联邦内部的帝国特惠制度,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中帮助英联邦国家尽快摆脱危机发挥了作用,同时还对30年代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英联邦内部尽管在政治、外交以及经济政策上保持了高度一致,但是其内部仍然存在着矛盾,包括英国在经济上与自治领国家长期形成的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在政治上越俎代庖的关系等。

四、美国与世界

表现:

1、美国尽管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但是三十年代初开始实行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资本主义免于灭顶之灾,但对美国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深深影响到30年代的战债与德国战争赔款问题。

2、三十年代美国中立主义政策的出台,既是其孤立主义外交传统的表现,也是其政治、经济的现实反映。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出发点是要避开欧洲纷纭复杂的国际矛盾与冲突,但是其外交实践的本质与结果则是绥靖主义,是对被破坏的国际秩序之行为的自由放任。

3、三十年代初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中心是围绕拉丁美洲展开的。作为门罗主义的继续,罗斯福政府改变了传统的、对拉美国家的“大棒加胡箩卜”,为了最大限度地稳固其后院,转而开始实施“睦邻政策”,这对于缓和美国与拉美国家关系、建立泛美反法西斯联盟具有重要意义。“睦邻政策”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拉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日本法西斯侵华与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一、日本法西斯崛起与九一八事变

起因:

1、日本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也受到沉重打击,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行将崩溃,国内政治矛盾激化。

2、国外朝鲜、台湾民族解放斗争不断,中国的民族运动蓬勃高涨,使日本帝国主义的海外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3、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封建势力影响较大,其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4、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武士道精神以及皇国思想严重存在,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和平、民主”思想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文化建设严重不足。

5、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了社会秩序的相对混乱,资本主义右翼势力、军国主义力量趁势兴起,日本法西斯运动得以同时在民间与军部展开,其内容对内是建立法西斯军事独裁统治、对外是积极地发动侵略战争。

6、法西斯力量试图通过对外侵略战争,摆脱经济危机,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集权化中央统治。

过程:

1、1927年6月,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国策。

2、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上奏天皇,提出侵略中国东北以及全中国的“田中奏折”。即“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3、日本军部法西斯以少壮派军官为代表,法西斯力量迅速发展,成立了大量法西斯组织,如一夕会、王师会、樱会等,并且不断发动政变与暗杀行动,推动日本法西斯运动的发展。

4、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开始了其在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行动。

影响:

1、“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一贯谋求对华侵略扩张既定方针的必然结果,是日本帝国主义凭借对外侵略来摆脱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步骤。

2、该事件将中国人民拖入了战争的漩涡,加重了中华民族的苦难。

3、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矛盾平衡,引发了列强在远东地区的利益爆发。

二、英美列强对日绥靖

起因: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蒋介石政府由于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方针,将解决日本对华侵略问题寄希望于英法控制的国联,实则将中国东三省问题束之高阁,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2、英法控制的国联也无意解决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害怕日本法西斯会迁怒于自身,损害其在华利益。

3、美国不愿意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东北,牺牲其在东北的殖民利益,但是也不愿为此与日本发生冲突。

过程:

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英法就确定了基本外交方针,即将战略中心放在欧洲,将其在华殖民利益重点放在长江中下游,不干涉或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动。

2、1932年1月,国联成立“李顿调查团”,调查事件经过。但是该调查团提出的报告书仅仅是在字面上对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进行了谴责,而没有任何实质性行动,事实上则变相地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野心。

3、1932年1月,美国在日军攻占中国锦州后发表外交照会,即“不承认主义”。既不承认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改变东三省的现状,但也不准备采取任何行动干涉日本的侵略活动。作为世界大国,美国放弃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道义与责任,这就是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纵容。

李顿调查团进入中国东北实施调查

三、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的扩大

过程:

1、日本法西斯侵占了中国东三省之后,由于美英列强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其侵略气焰,加速向中国内陆深入。

2、1932年1月,日本法西斯挑起了武装进攻中国上海的“一二八事变”。

3、为了实现武装占领的长期化,1932年3月,在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4、同时派兵南下,继续扩大其侵略步骤。1933年1月攻占山海关,1933年3月攻占热河,直接威胁平津地区。

5、从1933年初,日本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地区,相继强迫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策动华北地区自治、蒙古自治,妄图蚕食和逐步占领中国。

6、为了使美英不再羁绊其侵略步骤,1934年12月,日本宣布退出《海军军备条约》,1935年12月退出海军裁军会议,同时日本还宣布退出国联,单独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

7、日本国内法西斯运动进一步发展,军部法西斯各派力量合流,1936年“二二六事变”,军部法西斯独裁政体得到全面建立,日本建立了其准战时经济体系,完成了其作为远东战争策源地的一系列准备。

8、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人民陷入了法西斯引发的、更大的战火中。

第三节 德意法西斯的对外侵略与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一、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政策及其对欧洲国际秩序的冲击

起因:

1、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20年代依靠美国贷款发展的德国经济开始崩溃,希特勒利用了经济危机中德国的经济与政治混乱,开始了德国法西斯夺权运动。

2、法西斯党利用了德国历史上一些反动的政治理论与学说,拼凑和编制了法西斯主义理论,对内宣传极权政治、个人独裁,对外鼓吹侵略扩张、扩大民族生存空间。

3、在法西斯运动扩展过程中,逐步实现纳粹运动与垄断资本主义的融合,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4年建立了第三帝国。

过程:

1、德国法西斯上台后立即整军备战,竭力试图打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

2、1933年12月,德国制定了陆军扩军计划,加速发展陆军力量。

3、1933年4月,德国航空会议确定能够了大规模发展空军的战略,法西斯头目戈林直接掌握军用与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

4、1933年10月,纳粹德国宣布退出国联以及国际裁军会议,放手发展军备。

5、1935年3月,德国宣布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

6、1936年3月,德军出兵莱茵兰,向英法帝国主义列强保证的凡尔赛条约直接提出挑战。

影响:

1、德国法西斯通过一系列的扩军备战实践,极大地发展了自身的军事力量。

2、纳粹德国的扩张军备严重破坏了英法的国际政治威信,彻底改变了凡尔赛体系下的欧洲力量格局。

3、英法等国则对于希特勒的扩张备战熟视无睹,以对法西斯的纵容和绥靖换取一时苟安,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助长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而丝毫无助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

4、英法对法西斯的绥靖是以牺牲广大小国以及弱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其结果只能进一步加剧国际局势的复杂化。

5、希特勒和纳粹党利用其通过扩充军备的政治与军事冒险,进一步稳固了其在德国国内的统治地位,为其下一步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行动做好准备。

德国法西斯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

二、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起因:

1、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可谓由来已久,从19世纪后不断地入侵埃塞俄比亚,但一直没有成功。

2、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后,积极谋求对外扩张,试图将地中海变成其内湖。

3、埃塞俄比亚战略地位特殊,自然资源丰富,是欧洲列强长期试图侵略、染指的对象。

过程:

1、1934年12月,意大利发动了侵埃战争。

2、英法等国对意大利法西斯赤裸裸的武装入侵实施绥靖政策,订立了霍尔-赖伐尔协定,将埃塞俄比亚实施分割,拱手相让法西斯。

3、在世界正义舆论与民主、和平力量的谴责下,国联于1935年11月宣布成立18国委员会,对意大利法西斯实施经济制裁。但是这种经济制裁隔靴搔痒,不能从根本上制止法西斯侵略。其结果最终导致埃塞俄比亚陷落。

4、美国尽管没有直接介入这一国际冲突,但是面对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则于1935年8月30日通过了《中立法》,试图使自己置身于冲突之外,该政策的直接结果是意大利法西斯从中获益,而保卫祖国、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埃塞俄比亚则得不到任何援助,此举加速了埃塞俄比亚的败亡。

影响:

1、意大利法西斯公开入侵埃塞阿比亚,是对英法美维系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直接挑战,是对先行国际秩序的破坏,加重了三十年代的国际紧张局势,2、英法美等国的对意妥协、退让政策,助长了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重了埃塞阿比亚人民的苦难。

3、侵埃事件刺激了法西斯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胃口,降低了世界战争的门槛,加速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后旋即开始对外扩张

三、西班牙内战与德意武装干涉

起因:

1、自19世纪末开始,西班牙一直处于共和与君主政治统治轮换的混乱中,社会严重动荡。

2、西班牙是欧洲封建文化、天主教教会势力、传统习俗保留相对较多的国家,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保守力量强大。

3、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建立,右翼势力、反动军官、天主教教会、保皇派、贵族等形成了政治反对力量。

4、在三十年代欧洲社会政治进步运动中,西班牙受到巨大冲击,国内政治发展出现反复,左派与右翼势力冲突严重。

过程:

1、1936年2月,左翼人民阵线上台执政,执行带有资产阶级进步色彩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政策。

2、7月,西班牙驻摩洛哥驻军在反动军官佛朗哥的领导下,发动反对共和国政权的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

3、意大利法西斯完成了侵略埃塞阿比亚的战争后,积极插手西班牙事务,支持叛军。德国法西斯试图控制西班牙,进而威胁英法的海上生命线,因此也支持叛军,并为其提供大量的军火,甚至直接出兵西班牙。

4、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了“不干涉主义”,宣布中立,并为此建立了不干涉委员会,禁止向西班牙政府输出武器装备。其目的是不希望西班牙出现左翼政权,不想因为西班牙而影响其与德意的关系。

5、美国于1937年4月通过永久《中立法》,不向交战国输出军火,但事实上只是不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输出军火,而叛军则可以通过德意获得军火。德意法西斯则积极支持佛朗哥叛军,意在消除左翼政权、在伊比利亚半岛扩大其战略地位。

6、苏联和世界上爱好和平、反对法西斯独裁者的力量则积极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世界民主人士还组织了“国际纵队”,帮助共和国政府打击佛朗哥叛军。

7、西班牙内战最终以佛朗哥叛军颠覆共和国政府而结束。影响:

1、西班牙内战是三十年代国际法西斯势力与民主、和平力量的一场大较量,它激励了世界范围的爱好和平、民主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士气,高歌了世界正义与和平的旋律。

2、西班牙内战是德意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序曲,英法美等国的妥协退让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快了世界大战的到来。

3、西班牙内战的结果是佛朗哥叛军掌握了政权,颠覆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由此西班牙开始了以天主教势力、保皇派以及集权主义力量统治的黑暗时代。这是西班牙历史发展的倒退。

佛郎哥叛军推翻共和国政权

四、德意法西斯轴心的形成与欧洲战争策源地

起因:

1、德意法西斯在三十年代不断的扩军备战以及对外侵略,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各个方面目标趋同,利益趋同。

2、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一味执行妥协、退让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3、德意法西斯试图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需要进一步联合起来,对抗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4、德国法西斯在经过其扩军备战、建立法西斯集权的准备后,急需进一步打开其对外扩张的侵略大门,获得欧洲列强的承认和支持。

5、意大利法西斯则在其东非与北非的侵略中,亟待改变其孤立的国际地位。两个法西斯国家各有所需、一拍即合。德国需要意大利在德奥合并问题上的支持,意大利则需要德国在埃塞俄比亚侵略中的承认。

过程:

1、1936年11月,德国和意大利签订协议,公开建立了法西斯联盟,即柏林-罗马轴心。法西斯对欧洲各自的利益及其势力范围进行了分割,这是法西斯联盟在欧洲挑起战争的前奏曲,此举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面对德意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不甘落后,也试图积极地扩大其对外侵略,加深对华战争、扩大对整个远东地区的战争。

4、日本法西斯积极寻求国际盟友。德意法西斯在其意识形态、政治与经济体制、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态度等各个方面,与日本不谋而合,因此双方不断接近。1936年11月,德日双方在柏林订立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向法西斯军事-政治同盟迈出了一大步。

5、1937年11月,意大利法西斯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三个法西斯国家建立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建立了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法西斯发动全面世界大战的条件进一步成熟。

影响:

1、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建立,是国际上法西斯势力一次大的力量整合,是对世界和平秩序的严重威胁。

2、德意日的联合加快了其发动全球侵略战争的时间表,加快了世界大战的到来。

3、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建立,宣布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维系的世界秩序遭到全面破坏。

第四节 欧洲与西亚、北非的国际斗争

一、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及其实践

起因:

1、从三十年代开始,随着国际局势的日趋复杂化,苏联需要制定对付外来威胁的安全战略。

2、德意法西斯在欧洲不断侵略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3、苏联高举维护和平、制止侵略的国际主义大旗,积极倡导建立有效的欧洲防务安全体系。

4、苏联倡导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一方面粉碎协约国孤立苏联,指导德国法西斯祸水东引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试图借助与英法联合,集体制约法西斯的侵略与威胁。

过程:

1、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从30年代初就已开始,表现在外交实践中则是积极地推进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30年代初,苏联与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和美国也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以此为政治舞台,苏联积极宣传其反侵略的国际主张。

3、鉴于德国法西斯的日益崛起,苏联正式提出了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从1934年开始,苏联与法国酝酿订立《东方公约》,意在联手阻遏德国法西斯对欧洲的扩张。

4、苏联又相继与法国、捷克斯洛伐克订立了《苏法条约》、《苏捷条约》,遏制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扩张之势。

5、苏联30年代在英法帝国主义列强酝酿的世界范围的裁军运动中,发扬国际主义的外交路线,真正以和平主义的精神,提出了订立《侵略定义公约》,对侵略行为事实真正的制裁。同时提出真正的裁军方案,揭穿帝国主义列强表面奉行裁军、实际扩军备战、欺骗世界舆论的行为。

影响:

1、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对于制约三十年代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扩张具有积极的作用。

2、但是,由于英法热衷于推行对法西斯绥靖政策,对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阳奉阴违,影响了该政策实施的效果。

3、欧洲安全政策及其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英法等国一些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拥护,扩大了苏联外交政策的积极影响。

二、土耳其争取黑海海峡主权的斗争

起因:

1、德意法西斯崛起、欧洲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土耳其客观上需要加强其国家安全防御;

2、土耳其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积极发展政治、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国力显著增强。

3、土耳其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其黑海海峡的主权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以及国家的根本利益。

4、鉴于旧的《洛桑条约》所对黑海海峡主权与管理的规定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土耳其要求维护自身的民族利益,要求对黑海海峡的完全主权。

5、英国积极支持土耳其维护民族权利的要求,试图利用土耳其压制法西斯德国对于黑海地区的侵略野心。过程:

1、土耳其为捍卫民族国家的利益,于1936年4月向国联提出修改1923年《洛桑条约》中关于黑海海峡管理的有关部门条约规定,稳定黑海岸地区的国际局势。

2、1936年6月,黑海海峡沿岸国家以及英法等国参加在蒙特罗召开的国际会议。会议最终确定了对黑海海峡管理权的政治方针。在《关于海峡制度公约》中,土耳其作为主权国家的民族权利得到了维护,其对黑海海峡的管辖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结果:

1、《黑海海峡公约》的订立,对于黑海海峡地区国际秩序的稳定意义重大,有利于黑海海峡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2、新公约订立,维护了土耳其人民切身的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

3、土耳其人民维护自身利益、抵抗帝国主义干涉的精神,对世界民族国家的维护民族与国家权利的斗争是个巨大的激励。

三、中东、北非国际形势的发展

背景:

1、30年代国际关系紧张化,对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

2、中东北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特殊,英法等国、德意法西斯集团都对中东地区竭力拉拢,迫使中东地区陷入复杂的外交环境。

3、中东北非地区属于英国传统的殖民地,保持了与英国的特殊关系。

4、由于中东北非地区民族成份复杂,再加上英国为了保持其殖民利益而推行的分而治之政策,加剧了这一地区民族矛盾的发展。

过程:

1、1937年6月,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四国订立《萨达巴德公约》,对中东地区可能受到的外来干涉进行集体防御。该条约反映了中东人民促进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良好意愿,对维护这一地区的国际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

2、巴勒斯坦地区爆发了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严重冲突,大量犹太人由欧洲纷纷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反对,导致这一地区民族矛盾加剧,对中东地区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造成了直接的冲击。

3、1939年2月,英国在伦敦召开圆桌会议,邀请冲突各方参加,但伦敦会议并没有解决这一地区激烈的民族矛盾。

4、在德意法西斯侵略的威胁下,为了稳固起在北非地区的殖民统治,英国改变其旧殖民政策,改善埃及的国际政治地位。1936年5月,英国和埃及订立《英埃同盟条约》。该条约结束了英国对埃及的军事占领,埃及独立,维护埃及的民族权利。英国也借条约加强了其在埃及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存在。

影响:

1、中东北非地区的人民维护区域安全的实践,对于防范法西斯势力渗透、保卫世界和平具有积极作用。

2、中东北非民族矛盾的发展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英国殖民主义政策的原因,这种矛盾成为该地区长期混乱的重要原因。

3、中东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表明该地区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推进了该地区民族进步运动的深入。

第五节 三十年代后期的国际关系

一、德国法西斯在中欧的扩张

背景:

1、三十年代中后期,德国法西斯经过长期的发展军备和扩军备战的准备后,开始实施法西斯侵略计划,德国法西斯最早将其侵略目标对准了中欧地区。

2、中欧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社会资源,为德国法西斯所贪婪、觊觎。

3、法西斯对中欧地区的侵略扩张是为其进一步的扩展、发动世界大战做积极准备。

4、英法等国家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野心,严重弱化了中东欧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

过程:

1、1938年3月,德国法西斯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违犯《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在武力威胁下,迫使奥地利同意两国合并。英国和法国仅仅在口头抗议后,就承认了德国对奥的利的吞并。

2、在吞并奥的利之后,德国法西斯又把侵略目标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法西斯一方面动用捷克斯洛伐克的纳粹党人向政府进行公开挑衅,另一方面则派兵布阵,在德捷边境制造事端,进行武装威胁。

3、1938年5月,德国法西斯制造了“五月危机”,试图武力解决捷克斯洛伐克,中欧局势危在旦夕。这就迫使英国与法国不得不面对德国的威胁,回应法西斯的武装威胁与侵略政策。

影响:

1、德国法西斯在中欧的扩张是其发动世界大战的前奏曲,为其进一步扩张奠定基础。

2、法西斯的扩张,严重破坏了中欧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打破了凡尔赛体系和二十年代英法构筑欧洲防务安全体系。

3、法西斯扩张吓垮了英法绥靖主义者的意志,削弱了英法维护欧洲和平的威信,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4、德国法西斯在中欧的扩张,使其在战略上处于有利状态,而英法则处于严重不利状态。

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

二、英法对德绥靖

起因:

1、英法自二十年代以来,和平主义盛行,国内缺乏制约与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和勇气。

2、一战后,英法尽管控制着国联,但其实力严重下降,远不足以维护世界和平。

3、德国法西斯从三十年代初开始积极扩军备战,其军事实力、军事工业远远超出英法等国家。

3、从30年代初德国法西斯上台伊始,英法就在德国一连串的扩军备战、违约背义的外交活动中态度软弱、步步退让,目的在于维护其既得利益。

4、英国和法国在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以小利换大义,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伤害他国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其结果最终是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政策与实践。

过程:

1、1935年6月,英国与德国签訂《英德海军协定》,约定德国海军舰艇吨位达到英联邦成员国35%的水准。事实上,《英德海军协定》使德国法西斯重新武装化正常化和合法化了,该协定实际上鼓励了德国法西斯进一步扩充海军军备。

2、在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的过程中,英国与法国漠然置之,1938年4月,公开承认德国的侵略行动。

3、在德国法西斯武装威胁捷克斯洛伐克、制造“五月危机”之后,英法继续执行绥靖政策,仅仅是对德国施加压力,而不是从根本上去除法西斯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胁。

4、1938年9月,在德国法西斯侵略的进一步威胁下,英国与德国在贝希斯特加登举行会谈,英国表示理解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日耳曼人的民族感情,公开同情法西斯侵略。

5、9月22日,英德在哥德斯堡再次举行谈判,英国对希特勒的侵略要求一再迁就,不断地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要求让步,不惜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压力,要其向法西斯做出让步,妄图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利益,换取苟安。

影响:

1、英国与法国所推行绥靖政策,事实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西斯侵略而给世界带来的危害,相反只能恶化国际安全形势。

2、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最后目标是统治全世界,英法的绥靖政策只能助长法西斯更大的侵略野心。

3、英法的绥靖政策是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与国家利益为代价的,是对国际正义与公理的背叛。

4、英法也是其绥靖政策的受害者,只有德国法西斯是获利者。

英国首相张伯伦在贝希斯特加登与希特勒谈判

三、慕尼黑协定

起因:

1、德国法西斯急于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完成全面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既定方针。

2、德国法西斯希望压迫英法再次做出政治让步,不战而屈人之兵。

3、英法急于通过谈判,制约法西斯侵略,将法西斯危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德英法意四国联合操纵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命运,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利益。

内容:1939年9月,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四国订立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又称《慕尼黑协定》。该协定完全无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民族权力,是公开对国际原则与正义的践踏。该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五分之一的领土、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二分之一的重工业划给了德国,彻底断送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未来。

影响:

1、慕尼黑会议是一次国际大叛卖,严重违反国际正义与公理,它彻底断送了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使之丧失了最后遏制法西斯侵略的效果。

2、德国法西斯在慕尼黑会议后,并没有停止侵略步伐,希特勒的侵略胃口进一步扩大。

3、慕尼黑会议后,德国与英国联合订立的政治声明、德国与法国订立的联合声明,归根到底不过是法西斯欺骗世人、绥靖主义者麻痹自我的一纸空文。

4、慕尼黑会议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5、1939年3月,德国全面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使绥靖主义者饱尝了纵容侵略的苦果。

慕尼黑会议达到绥靖政策的顶峰

四、英法苏三国谈判

起因:

1、鉴于德国法西斯侵略步伐不断加快,战争危险日益迫近,欧洲安全形势恶化。

2、为了对付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英法苏三方具有维护欧洲安全的共同利益要求。

3、作为欧洲集体安全政策的继续,苏联试图构筑最终制约法西斯德国发动战争的安全防御体系。

过程:

1、英法两国在法西斯战争迫近的形势下,于1939年3月订立互助同盟关系。

2、英法两国同时还向波兰、罗马尼亚、希腊以及西欧各国提供保护,威慑德国法西斯。

3、从1939年4月开始,英法开始积极地与苏联展开外交接触,商定联合制约德国法西斯的步骤,稳定欧洲局势。

4、英法在与苏联的外交谈判中,其主导思想存在着问题,没有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其安全防御的范围,拒绝苏联军事计划中借道罗马尼亚、波兰,拒绝对上述两国展开外交工作,而且英法提不出具体的军事作战方案。更严重的是,英国在三国谈判的过程中,还秘密地与德国展开谈判,试图与法西斯进行新的妥协,这导致了三国谈判一直无法取得应有的进展。

5、苏联一直积极倡导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对三国谈判非常重视,派遣了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为团长的代表团,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军事计划。与英法只派遣二流人员参会、并且没有任何军事计划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6、从1939年7月中旬开始,三国谈判陷入困境,英法苏三国无法就其军事合作问题达成一致,三国谈判的失败。

结果:

1、三国谈判失败,使欧洲丧失了最后遏制德国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机会。

2、三国谈判失败的主要责任应当由英法承担,其原因归根到底是英法外交政策中深深扎根的绥靖思想在作怪。

3、德国法西斯在三国谈判中不断进行破坏,也是导致谈判失败的重要原因。

4、三国谈判后期苏联对英法的意图怀疑,改变策略,转而与德国谈判,这也是谈判失败的重要原因。

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订立

背景:

1、在三十年代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造成的欧洲紧张局势日甚一日,英法等国则热衷于执行绥靖政策,甚至还有“祸水东引”之嫌,严重恶化了欧洲安全形势。

2、为了自身安全与利益,苏联在三十年代末开始,放弃了欧洲集体安全政策,转而实施确保自身安全政策。

3、德国法西斯一方面出于其在欧洲战略地位以及未来战争的考虑,另一方面出于破坏英法苏三国谈判的目的,积极推进苏德谈判。

过程:

1、从1938年底开始,苏联就与德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与政治接触。

2、自1939年4月开始,苏德双方开始了秘密外交谈判。

3、苏德双方不仅在经济上缔结商业与贷款协定,在政治上也逐步接近。

4、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签订。影响:

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解除了德国法西斯发动欧洲战争面临两线作战之忧,加快了战争的到来。

2、对苏联来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避免了英法绥靖政策之害,使之赢得了必要的战争准备时间。

3、条约使世界反法西斯阵线陷入混乱,使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力量格局中获得好处。

4、《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议定书,则是苏德双方对欧洲领土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划割,是苏联外交政策中大国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体现,是与国际主义外交原则相脱离的,在国际关系中起到很坏的影响。

苏德订立互不侵犯条约

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七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亚洲、非洲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努力以及拉丁美洲国家的变革风潮

知识点: 伊朗的立宪革命、走向振兴的伊朗、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土耳其复兴的努力、中国的辛亥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印度的自治自产运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巴勒斯坦问题和阿犹冲突、朝鲜的三·一运动、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努力、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残酷统治、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摩洛哥里夫部落起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及现代化的启动、社会的变革风潮、政治领域的变革及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

重点与难点: 1. 凯末尔改革及其对土耳其国家发展的意义 2.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与特点 3. 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源 4. 对辛亥革命意义的评价

5. 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统治的特点 6. 华夫脱运动的内容及意义

7. 拉丁美洲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特点

内容链接: 第一节 亚洲的觉醒、改革与革命

第二节 非洲反对殖民霸权、争取民族独立的努力

第三节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的变革风潮

第一节 亚洲的觉醒、改革与革命

一、伊朗的立宪革命和走向振兴

(一)伊朗立宪革命的历史背景

1、外忧:伊朗历史悠久、石油资源丰富并且战略地位重要,因此长期成为英、法、俄、德等国争夺的对象。20世纪初,由于英、俄等国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致使伊朗民族工业纷纷破产,工人失业,农民疲敝不堪,饥荒和瘟疫不断发生。

2、内患:伊朗国王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者不仅把国家的经济命脉都卖给了西方殖民者,而且还多次借债出游,导致国内民众怨声载道、社会矛盾尖锐。

(二)立宪革命的过程

1、宪法颁布: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伊朗民主主义者要求制定宪法、召开国会,改革专制政体、反对外来侵略和掠夺。伊朗国王迫于压力,下诏召开立宪会议并于1906年12月颁布宪法。

2、维护宪法:但新国王却拒绝批准宪法的组成部分,并于1907和1908年两次发动政变,第二次政变得逞。国王宣布废止宪法,解散国会,实行军管。后护宪军赶走国王,再度召开国会,但是不久即告失败。1911年12月,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者重新统治伊朗。

(三)立宪革命失败的原因

1、内部原因:伊朗立宪革命的失败有发起立宪者内部的原因,如不同派别内部因观点分歧而存在裂隙。

2、外部原因: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外部,即英国和俄国的联手绞杀。1907年8月,英国和俄国签署瓜分伊朗的协定,后又分别出兵伊朗扶植反对立宪的国王和向改革派政府施压。立宪革命失败后,俄国和英国成为伊朗的太上皇。

(四)走向振兴的伊朗

立宪革命失败之后,英、俄(苏)继续在伊朗争夺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著名的礼萨汗夺权事件。1921年礼萨汗带领2500名骑兵进军德黑兰,一枪未发就接管了政权。1925年,礼萨汗自封为王,成为巴列维王朝的开国君主。巴列维王朝的建立是伊朗现代化的新起点。礼萨汗一方面巩固政权,一方面致力于发展经济,踏上了振兴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二、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与土耳其的复兴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土耳其

1、内外压迫深重:19世纪以后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俄、英、法等国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在土耳其攫取了各种政治经济特权。此外土耳其还是一个封建神权国家。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土耳其人民遭受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

2、青年土耳其党成立:青年土耳其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1894年“奥斯曼统一与进步协会”成立,参加者主要为军官、军校学生、大学生和官吏,中心设在巴黎。该组织即后来所通称的青年土耳其党。该党提出反对素丹专制、维护奥斯曼帝国领土完整、恢复1876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要求。

(二)青年土耳其革命

1907年青年土耳其党人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争取到了各民族主义政党的支持,同时准备武装起义和夺取政权。1908年7月3日,起义正式开始。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势下,哈米德二世被迫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同年12月,新议会召开,青年土耳其党人在议会中占多数。在此后直至一战数年中,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多数年份中掌握实权,但也遭遇过政变和反对派倒阁。其实行的土耳其民族主义遭到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反对。

(三)凯末尔革命

青年土耳其党政权追随德奥集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的惨败,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1920年8月,协约国提出了灭亡土耳其国家的奴役性条约——《色佛尔条约》。1919年开始的由凯末尔领导的民族解放战争将外国侵略者赶出了土耳其本土,使土耳其大致获得了今日的边界。1923年建立了新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四)凯末尔改革与土耳其复兴

1、凯末尔改革内容:趁着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土耳其人中点燃的民族主义热情,凯末尔在国内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被概括为“凯末尔主义”。凯末尔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六条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革命主义、世俗主义和国家主义。此六大原则于1937年2月被写进土耳其宪法,成为土耳其政府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是土耳其实现政治和经济现代化的指导原则。凯末尔改革内容广泛,涵盖社会、习俗和文化改革、政治和经济改革、法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等多个方面。

2、改革促使民族复兴:改革历经15个年头,使一度濒于灭亡的“西亚病夫”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三、中国的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20世纪初的中国与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背景:20世纪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则陈腐不堪。中国人民为了拯救内外交困的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05年,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把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组织联合组织为同盟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2、辛亥革命:1911年,由于清政府把中国铁路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国家,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抗。10月10日,湖北武昌革命党人首先发动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并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是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

(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阶级基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正在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革命理论。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都有了发展和壮大。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使“五四运动”有了深厚的阶级基础。

2、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1919年4月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参加和会的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拒绝。消息传到国内,举国愤怒。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发展为中国空前规模的反帝爱国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决心和力量。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揭开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压迫和反对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篇章。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五四运动以后,在此前已经开展的新文化运动,进而形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运动,并逐渐与工农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成立之后,先是开展工人运动,后又与中国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北伐战争,后来正当革命深入发展之际,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的反革命叛变和血腥大屠杀断送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因而发动起义、建立根据地和发展武装力量成为之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蒋介石集团“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努力寻求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和对日抗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外来侵略面前,文化界也担当起唤起民众抗日救亡的责任,在救亡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

四、印度从自治自产运动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1、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的苦难:19世纪中期,英国完全确立了它在印度的统治。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开始把印度变成它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一政策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印度的农村手工艺品生产锐减,同时意味着更多的人依赖农业为生。过分的农村化、小生产占有、繁重的税务、以及无法统计的高利贷的盘剥,使印度日渐成为一片贫穷和饥荒的国土。

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其政党的建立:印度民族工业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艰难地发展,加上英国推行英语教育,有更多的印度人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接受了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在这一背景下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成长壮大起来。1885年国大党成立成为印度民族运动发展的里程碑。最初,国大党只是追求一些温和和有限的目标,希望英印殖民当局进行改革,使他们有更多参与政权的机会。进入20世纪后,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原因,印度的民族运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20世纪初的自治自产运动

1、自治自产运动的背景:印度总督寇松统治印度期间专制无以复加。为了削弱印度的民族运动,1905年他提出了将孟加拉省划分为两个行政管理区的法令,直接引发了印度的自治自产运动。

2、运动的发生与发展:1906年,印度国大党激进派领袖提拉克提出了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四大纲领。根据这一纲领发起的自治自产运动试图以抵制出售英国货和发展民族工业从经济上打击英国。该纲领还在印度民族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争取民族自治的要求。在激进派的组织下,印度发生了多次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和群众大会。运动遭到了英印殖民当局的镇压,提拉克也被逮捕入狱。

(三)甘地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的原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国大党希望通过与殖民当局的合作换取后者在战后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改革,给予印度自治地位。但是,战争结束后英印殖民政府的表现却让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深感失望。前者不仅没有满足印度人自治的愿望,而且对印度人举行表达意愿的集会进行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惨案。印度民众反英情绪急剧高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2、甘地及其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甘地曾在英国学习法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南非以非暴力不合作为手段领导印度侨民成功地开展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一战中,他也支持英国政府。战后英国殖民当局的所作所为使他颇感失望。甘地拒绝接受英国抛给印度的1919年印度政府法,并说服印度国大党在1920年12月的年会上通过一项对殖民政府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决议。国大党宣布要利用一切合法的和平手段最终在印度实行全面自治。针对英印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包括放弃一切政府颁奖的荣衔,全面抵制立法机关、法院、教育机构和外货,以及拒绝纳税等等。主观方面,它倡导提高自身修养,培养牺牲精神,协商解决内部争端,积极购用国货,普及手纺手织等。国大党的决议得到了印度民众的普遍响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一度使政府工作陷入瘫痪。后来由于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暴力和过激行为,甘地宣布运动终止。甘地本人则被捕,判刑6年。1924年甘地因病提前出狱。出狱后,甘地继续斗争,他穿起农民的粗衣,操着他们的语言,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逐步把争取自治的思想从知识分子的政治口号变成千百万农民的群众运动。

3、文明不服从运动:①运动的背景:1930-1933年,印度民族运动出现了又一次高潮。战后工业勃兴短暂。由于英国和日本等国重又恢复对印度的商品输出,使民族工商业处境困难,再加上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开始,印度农产品出口锐减,但英国政府却仍以关税优惠办法,促使英国滞销商品强占印度市场,这种转嫁危机的办法加重了印度民族工商业的危机。②文明不服从运动的发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1929年12月,印度国大党年会通过决议,把争取独立作为斗争目标,并授权甘地开展新的不合作运动。甘地决定迅速发动用“文明的非暴力”形式实现的、不服从政府法律的运动。文明不服从运动开展的蓬蓬勃勃,但不久即遭政府镇压。1931年3月,文明不服从运动终止。群众性的不合作运动结束后,甘地又在1932-34年间领导开展了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着力于以个人行动来实现社会建设纲领,把解救“贱民”工作放在首位。

五、巴勒斯坦问题和阿犹冲突

(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

犹太人在罗马帝国时期被逐出巴勒斯坦地区以后颠沛流离,受尽歧视和迫害。19世纪,在东欧犹太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的思潮,这种思潮后来就发展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这一运动的奠基人是奥地利记者西奥多·赫茨尔。1896年,赫茨尔在维也纳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宣传犹太人是一个民族,它之所以遭受歧视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四处漂泊,没有自己的家园。1987年8月27日,在赫茨尔的倡议下,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会上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赫茨尔当选为主席。从此,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就发展成为一场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政治运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没有太多进展。

(二)英国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贝尔福宣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在美国的支持下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表示英国政府赞同“在巴勒斯坦由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这封信被称为“贝尔福宣言”。宣言在支持犹太人建立“民族之家”的同时,也宣布“绝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团体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其他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损害。”由此,《贝尔福宣言》的正确含义引起人们数十年的争议。一战结束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利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在此期间,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批迁入巴勒斯坦。希特勒上台后,实行屠犹灭犹政策,迫使更多欧洲的犹太人通过各种渠道移居巴勒斯坦。

(三)以色列建国与阿犹冲突 二战爆发后,为了平息阿拉伯人的反抗情绪,英国于1939年发表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与土地转让。白皮书的发表引起犹太人的不满。这时,美国为了扩大其在中东的利益,便积极扶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对英国施加压力。1947年11月29日,美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委任统治宣告结束的当天,以色列国已匆匆建立,11分钟后,美国即宣布承认以色列临时政府。5月17日,苏联也承认了以色列。在犹太人兴家立国的同时,有许多阿拉伯人却流离失所。随着以色列国的建立与巴勒斯坦战争的发生,由来已久的阿以冲突愈演愈烈。

六、亚洲其他国家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朝鲜的三·一运动

1910年8月,随着《日朝合并条约》的签定,朝鲜逐渐被日本吞并,此后朝鲜人民开始不断反抗残酷的日本殖民统治。1919年1月,前朝鲜国王李熙暴卒。不久有关他是被日本殖民者毒死的传闻不胫而走,全国上下为之愤慨不已。3月1日,30多万汉城市民举行集会和游行,抗议日本占领军的暴行。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自3月至5月,共有211个郡爆发示威和起义,参加者逾200万人之众。殖民当局出动大批军警,横加镇压,直至该年夏天开始得以控制局面。

(二)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发展和1926年民族起义

1、西方的殖民统治:20世纪初,印度尼西亚群岛已经完全沦为荷兰的殖民地。不过英、法、美的资本也日益涌入。各国资本利用印尼的廉价劳动力,在各地修建铁路、公路、港口等设施,开辟种植园,大规模开采锡和石油等资源。外国垄断资本的剥削,使印尼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2、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初步发展:在西方殖民统治下,印尼的民族资本也在缓慢地发展。印尼的民族运动就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了缓慢的发展。最早出现的民族主义组织是1908年5月20日成立的至善社,该组织提出的主张比较温和,如建立土著学校和保留土著风俗等。1911年建立的伊斯兰联盟则首次提出建立印度尼西亚人的自治政府。1914年5月印尼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组织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该组织在它的政纲里首次提出了印尼独立的主张。

3、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深入发展:一战以后,荷兰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强对印尼的剥削,印尼民众的处境更加艰难。印尼的民族主义运动则有了深入发展。各种民族运动组织进行了新的分化组合。其中伊斯兰联盟中的激进派加入了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1920年5月,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改组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1924年改称印度尼西亚共产党。4、1926年民族起义:印尼共产党建立后致力于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亚洲各国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特别是1924年后中国大革命的胜利发展,使印尼人民受到很大鼓舞。在工农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印尼共产党过高估计革命的力量。并于1925年12月25日通过了关于立即发动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成立起义委员会。但后来由于党内分裂和各地农民起义没有统一领导,再加上荷兰殖民政府的镇压,1926年民族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三)越南人民的反法救国斗争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越南民族运动:19世纪末,当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时,以封建文绅为代表的抗法勤王运动兴起,此外还出现了反对法国殖民者残酷剥削的农民游击战争,但最后都被镇压。进入20世纪以后,越南民族运动进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由潘佩珠和潘周桢等爱国知识分子领导的越南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蓬勃发展。他们创建“维新会”,游学日本,创办义塾,传播新文化,与中国的革命者孙中山等接触、宣传反法爱国思想等。对于越南广阔的爱国反法运动,法国殖民当局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2、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进一步促进了越南的民族觉醒;马克思主义通过法国和中国两个途径传入越南。从20年代起,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一些有民族主义倾向的政治组织和政党相继诞生。1930年2月,在胡志明的组织下,在香港九龙建立了统一的越南共产党,标志着越南工人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始。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自1930年5月开始,以越南中部的义安和河静两省为中心的工农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有些地区还出现了苏维埃式的工农革命地方政权。由于殖民当局的镇压和越共党支部犯了“左”倾错误,运动被镇压。自1931年年中后,全国运动逐步低落。义静苏维埃运动虽然失败,但是它的光辉传统将全国革命运动向前推进,并导致1945年八月革命的辉煌成功。

(四)缅甸人民的反英斗争 1、20世纪初缅甸民族运动的初步发展:1885年11月,英国发动第三次侵缅战争,并吞了整个缅甸。20世纪初,随着亚洲进入民族觉醒时代,缅甸人民也开始觉醒。1906年,第一个爱国群众组织缅甸佛教青年会正式成立,该组织的主要宗旨是促进民族、语言和宗教的发展而努力。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样影响到缅甸。1920年,佛教青年会当中的一些激进成员将原组织名称改为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建立是缅甸民族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明确发扬爱国精神,抵制外来势力的束缚,并在推动国民教育学校教育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英国殖民当局的分化瓦解下,人民团体总会的影响力日渐消失。1930年,缅甸还发生了由塞耶山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以失败告终。

2、缅甸民族运动的新阶段:1935年,一个全新的政党“德钦党”诞生,标志着缅甸的民族运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德钦党人提出了“缅甸是我们的国家,缅甸文是我们的文字,缅甸语”的口号,深入工厂、农村和学校,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建立基层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等。在殖民当局的镇压下,遍及全国的反英示威活动走向低潮。

第二节 非洲反对殖民霸权、争取民族独立的努力

一、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残酷统治

(一)一战前的非洲

19世纪最后25年,世界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原料和市场,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高潮。非洲这块原始的大陆就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对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非洲已经被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毕。

(二)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残酷统治

欧洲各殖民国家在非洲采取的统治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取消非洲国家的政治独立,剥夺非洲人的一切政治权利,实行严酷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对非洲剥削和掠夺,依各地经济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有多种形式:实行单一种植(或单一矿产)制,榨取超额利润;划定“土著居留地”,把贫瘠的土地留给土著人,使他们不得不到白人农场出卖劳力;强征实物赋税,逾期未交的动辄遭遇酷刑,甚至丧失生命;强迫劳动,为殖民当局筑路、采矿等,劳动条件极为恶劣,劳工经常死亡殆半。截止20世纪初,非洲人民反殖民斗争多数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多以部落为基础,属旧式的反帝斗争。

(三)一战对非洲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影响了非洲社会的发展。由于协约国缺乏兵力和劳工,英法在非洲殖民地征用人力。成千上万的非洲殖民地人民,特别是法属北非殖民地人民在西线充当劳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付出了血汗。当他们回到非洲后,就开始为自己的解放而战。一战后,非洲人民要求自治和独立的斗争空前高涨。

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与护宪运动

(一)华夫脱运动与埃及独立

1、华夫脱运动的背景:一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埃及民众深受殖民保护制度之苦,反英情绪激烈。

2、华夫脱党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1918年底,柴鲁尔发起组成“代表团”(音译“华夫脱”,后发展成为华夫脱党),准备与英国进行有关埃及独立的谈判,企图通过和平方式获得完全独立。华夫脱党提出了取消英国对埃及的“保护”,实现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殖民当局却对此横加镇压,不仅逮捕了柴鲁尔,而且还开枪打死了参加游行示威的3000多名群众。此后英国方面软硬兼施,一方面和华夫脱党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又对群众运动粗暴施压。只是在埃及社会各阶层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英国政府才被迫发表英埃关系宣言,声称将放弃对埃及的保护,承认埃及独立,但仍在埃及驻军,保留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保留领事裁判权,并维持对苏丹的管理权等。同年3月16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尽管宣言把埃及仍置于半殖民地地位,但公布宪法和宣布埃及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这在非洲大陆还是第一次。

(二)护宪运动

1、护宪运动的背景:独立后的埃及在内政外交上处处受制于英国,民族革命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华夫脱党在独立后的首次大选中获胜。柴鲁尔于1924年1月被任命为内阁首相兼内务大臣。由于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军事实力,同年11月,在英国的武力威胁下,柴鲁尔内阁被迫辞职。此后便开始了华夫脱党长达12年的护宪运动。

2、护宪运动的三个阶段:护宪运动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25年至1927年柴鲁尔去世。在这一时期,在柴鲁尔的领导下,利用华夫脱党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同其他政党和联合内阁一起,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利,为取消英国对埃及军队的指挥权和建立现代化埃及民族军队而斗争,但英国断然拒绝埃及在军队上的要求,并用炮舰相威胁。护宪运动的第二阶段,1928年和1930年,华夫脱党人纳哈斯两度组阁,为废除英国的保留条件而同英国谈判。1930年华夫脱党反对亲英的西德基政府修改宪法,但国王依靠英国的支持废除了1923年宪法。1934年开始了护宪运动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内容是反对新宪法,结果国王被迫恢复1923年宪法,纳哈斯再次组阁,但由于他在1936年同英国签定的《英国和埃及同盟条约》中仍保留了英国的特权,结果华夫脱党的名誉扫地,一蹶不振。

三、摩洛哥里夫部落起义

(一)摩洛哥沦为殖民地:1912年3月,法国和摩洛哥苏丹签署《非斯条约》,使摩洛哥从此成为法国的“保护国”;同年11月,法国又和西班牙签定《马德里条约》,摩洛哥北部遂成为西班牙的“保护地”。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法国和西班牙事实上只占领了摩洛哥的一部分领土。一战后,法国和西班牙开始深入摩洛哥内地,遭到了摩洛哥人民的坚决抵抗。

(二)里夫部落起义:在遭受殖民统治的情况下,1920年9月,摩洛哥中部的里夫山区宣布成立独立的国家,并一举击退数万西班牙军队的进攻。经过数年的血战,里夫国家始终保持住了自己的独立,直到1926年初才被数十万法西联军所打垮。

四、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一)墨索里尼政权觊觑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一直为在瓜分非洲中落后于英法而耿耿于怀。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后,就着手把分散的三块殖民地——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连结为非洲殖民帝国,以抗衡英法。埃塞俄比亚处于三块殖民地之间,是墨索里尼势所必得。1929-33年的大萧条使墨索里尼企图用对外侵略战争来转移国内危机。

(二)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经过秘密准备之后,30万意大利军队于1935年10月3日向埃塞俄比亚发动突然进攻。埃塞俄比亚人民在国王的领导下展开了英勇的进攻。但由于战争方针有误,抗意战争失败,国王逃亡国外,抗意战争转向分散的游击战。二战期间,在英军的帮助下,埃塞俄比亚人民赶走了意大利侵略者,在世界大变动中恢复了祖国的独立。

第三节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的变革风潮

一、经济发展及现代化的启动

(一)一战前的经济发展 19世纪后半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美国也很快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这些工业化国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食品及海外市场。拉丁美洲国家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大力发展本地的出口经济。如巴西的咖啡和橡胶出口、智利的铜矿出口都促成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由于港口运输和商业贸易的发展,运输业和通讯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这段时间,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开始与其他西方国家联为一体,并且经历了巨大的增长,尤其是在出口部门。拉丁美洲的现代化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启动的。

(二)一战后的经济调整和工业化的启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三次世界性的事件促使拉丁美洲各国的经济部门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由于拉丁美洲国家失去了海外的市场和供应来源,许多国家为了生产原来由欧美进口的产品而开始大力进行本国的工业化。许多国家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轻工业,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还建立了自己的重工业。出口经济仍然在向前发展,而外资则成为刺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手段。运输通讯条件继续得到改善,进一步推动着经济的全面发展。不过拉美各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国外的投资、市场、技术和人员。拉美国家的工业化并未跟上欧洲和北美的发展步伐,仍未改变欠发达的状态。

二、社会的变革风潮

随着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阶级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中等阶级的发展壮大;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一)阶级结构的变化

19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拉美资本主义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诞生了拉丁美洲的近代无产阶级,并开始在一些国家中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1900年,工业无产阶级在拉美大陆经济自立人口中约占10%。经济发展还促成了新兴富裕阶层的出现,扩大了中等阶层,使城乡无产阶级更加壮大。在几个主要国家内获得了主要的社会政治地位,如阿根廷的中等阶层在1916年开始执政;墨西哥的中等阶级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政治上占据支配地位。中等阶级在掌握政权后,常常通过颁布有利于工人阶级的社会和劳动立法来获得他们的支持。

(二)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推动,拉美很多国家的国民教育在此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反过来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巴西总统瓦加斯在其统治期间使全国的小学数量增加了一倍,中学数量增加了4倍,此外还设立了巴西大学和一些州立大学,并促成各种职业院校的建立。

三、政治领域的变革

(一)国家政权的巩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国家通过不同途径加强了国家政权的建设,有的通过独裁统治,有的实施有竞争性的官僚制度,很多拉美国家通过了反教会立法,使教会不再成为国中之国。在这方面较为突出的一个是巴西的瓦加斯,一个是墨西哥的卡德纳斯。

1、巴西民族政权的巩固:在很长时间里,巴西是一个由各州组成的集合体。瓦加斯在任总统期间,开始把各个半独立的州协调统一起来。由联邦任命的人选开始担任各州州长,中央政府也有权管理各州的许多事务;为了消除政治活动以州为基础的方式,建立了许多全国性的政党;为减少各州对公共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控制,设置了几个新的区域,为了促进统一,大规模建设铁路和公路。总之,瓦加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把巴西从一个相互戒备的半独立的各州集合体变成了一个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民族国家。

2、墨西哥的国家政权建设:墨西哥的卡德纳斯在就任总统期间(1934-40年),把国民革命党重新组织成功能化、非地区性的劳工、农民、民众和军事四个部门,从而使地方寡头势力不能再为所欲为。1938年在他的领导下,一举镇压了塞迪罗将军发起的地方性叛乱,从而巩固了墨西哥中央政府的权力。

(三)政治参与的扩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产生了新一代的政党。如阿根廷和智利的激进党、乌拉圭的红党、哥伦比亚的自由党,拉美各国相继成立的共产党,都是促进群众参与的变革力量。1914-45年,正式投票资格的变化也扩大了政治参与的范围。到这一时期结束时,财产资格限制已经完全取消,在约半数的国家中还取消了识字限制,除此之外,还有7个国家赋予了妇女选举权。不过,仍有大量的拉丁美洲人被排斥在有效政治参与的范围之外。

四、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

(一)拉丁美洲人民反美斗争的背景:19世纪拉美国家独立后,虽然赶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但却日益遭到英、德、特别是美国侵略的威胁,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国家的人民进行了改革和革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和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游击战争。

(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1934-1940年担任墨西哥总统。他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土地改革——征收封建大庄园,使之成为雇佣农业工人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中小农场;教育改革——积极开展各类教育;金融系统的改革,形成以墨西哥银行为中心的银行体系;国有化运动,实施了服务行业、若干企业、外国公司所属铁路和外国石油公司的国有化。改革的长远效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还是产生了许多积极作用,如受教育者增多,减少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对经济的控制等。

(三)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游击战争:自1914年起便沦为美国的保护国的尼加拉瓜长期受到美国的欺凌和侵略。自1926年起,民族英雄桑地诺开始组织爱国武装开展反对侵略的斗争,经过多年的奋战到1933年已控制了全国16个省中的8个省,并迫使美军在1933年初完全撤走。但桑地诺本人被杀死。

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奇怪战争” 德波战争 不列颠之战 东方战役 苏德战争 大西洋宪章 珍珠港事件 太平洋战争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海战 德黑兰会议 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 柏林战役 波茨坦会议 联合国 莫斯科保卫战 《反共产国际协定》 列宁格勒保卫战 开罗宣言 德国投降

重点与难点: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期问题。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由战争初期的帝国主义战争转为反法西斯战争,转折点是苏德战争。

4. 苏联在卫国战争前建立的“东方战线”的性质和作用及其影响。5.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及第二战场问题。

6. 对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的认识。

内容链接: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欧洲战局的变化

第二节 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第三节 德、意、日的殖民统治和欧亚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

第五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第六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欧洲战局的变化

一、战争的爆发与德波战争

(一)、德国进攻波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德国的准备

1938年10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要求波兰把但泽归还德国,并开辟一条从德国到东普鲁土的通道。然而波兰不愿向德国割让土地。希特勒玩弄典型的两面派手法劝说英国同意德国侵略波兰,但同时希特勒在准备战争,力图武力解决波兰问题。

8月30日白天,德国提出要求,规定波兰代表应在30日午夜前接受德国提出的16个条件。然而波兰不屈服于德国的压力,抵制了德国的一切要求。

2、德国入侵波兰和二战爆发

希特勒宣布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德军入侵波兰,波兰进行了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上午英国向德国宣战,下午法国向德国宣战。

(二)、德波战争与“奇怪战争”

1、波兰失陷

德国入侵波兰后,使用闪电战战术。波兰军队虽然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德军力量占了优势,而苏军按1939年8月25日的苏德条约的秘密协定于9月17日从东部进入波兰,使波兰无法继续抵抗德国。9月27日华沙投降,波兰灭亡。

成为俘虏的波兰守军

2、战争初期德军的胜利与奇怪战争

战争爆发后,张伯伦并未完全放弃绥靖政策。因此,英、法在1939年至1940年的战略计划只是依靠马奇诺防线进行防御,于是出现了“奇怪战争”这一局面。

马奇诺防线上的法国士兵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军入侵挪威,当天,德军占领挪威首都奥斯陆。同时,德军撕毁与丹麦的互不侵犯条约,也占领了丹麦。

聚集在挪威海域的德国海军

德军入侵挪威和丹麦结束了“奇怪战争”,英、法与德国之间的战争从此真正开始。

二、法国的溃败

(一)、丘吉尔战时内阁

1、战时内阁的成立

英国在挪威的失败,带来了极严重的政治后果,导致张伯伦下台。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辞职,由丘吉尔组阁,成立了有工党、保守党、自由党等各党派组成的新政府。

2、意义

丘吉尔战时内阁的成立,标志着英国绥靖政策的结束。但在丘吉尔执政的前4个月地位还不稳定。因此英国的政局是微妙的。但是战时内阁一致决定要坚持战斗,直到打败德国。这一决定影响着西欧的未来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西线战役与法国的败降

1、西线战役

1940年5月10日,就在丘吉尔就职的同一天,希特勒通过比利时和荷兰向西线发动进攻。卢、荷、比相继于5月10日、15日和28日投降。5月20日,德军到达英吉利海峡,所有英国远征军和法国北部军队被包围。从5月26日至6月4日,开始了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约34万英法军队撤到英国,来不及撤退的4万法军被俘。

敦刻尔克大撤退

2、法国投降

1940年6月22日法国贝当政府在康边森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国元帅福熙与德军签订停战协定的同一节车厢里,签署了投降条约。

德军占领法国

1940年10月张伯伦辞去政府职务,丘吉尔成为保守党主席。英国彻底摆脱了绥靖谈和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欧洲形势

三、不列颠之战

(一)、不列颠之战

1、战争的开始

为了迫使英国求和,希特勒于1940年7月16日签署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1940年7月10日在多佛海峡上空德英空战开始。8月德国空军开始轰炸英国机场。9月7日德军轰炸了伦敦。到9月15日形势发展不利于德国空军,只好改为夜间轰炸伦敦和其他城市。

2、战争的结束

由于英国的顽强抵抗,至1940年10月21日,德国始终未能迫使英国屈服,只好决定放弃入侵英国的计划。

德国战机

(二)、不列颠战役的意义

不列颠战役的胜利,使德国占领英国的梦想破产,同时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四、法西斯在东南欧的扩张和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一)、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建立

从1939年起,法西斯国家的勾结进一步加强。1940年9月,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以此为标志,德意日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建立。此后,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加入。

(二)、法西斯在东南欧的进攻

从1940年10月起,意大利开始进攻希腊、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德国也向南斯拉夫、希腊进攻,东南欧迅速沦陷。

在侵苏战争前,德国已控制欧洲14个国家,初步实现称霸欧洲的计划。

(三)、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1、内容

从1939年起,苏联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就在其西部疆界以及其西部领土相邻的邻国境内,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长达2000公里的东方战线。它包括波兰、芬兰和罗马尼亚的一部分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

2、影响

东方战线的建立,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表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第二节 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一、苏德战争的爆发和莫斯科保卫战

(一)、德国入侵苏联的背景

斯大林和里宾特洛甫

德苏虽然在1939年8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双方从未放弃以对方为敌的念头。1940年6月,苏军占领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建立了亲苏政权。德国认为这种做法显然是针对德国的。与此同时,东欧罗马尼亚,匈牙利加入三国军事同盟,形成了一个反苏的国家集团,为法西斯入侵苏联创造了条件。1940年11月12日苏联表示不同意希特勒关于划分苏德势力范围的建议后,希特勒即下决心要消灭苏联。于是他于1940年12月18日下令准备实行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莎”计划。

(二)、入侵苏联和莫斯科保卫战

1、德国入侵苏联

在希特勒认为一切准备就绪后,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30分,德国发动了侵苏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0月2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全面进攻,这时苏军已做好保卫首都的准备。10月末的大雨和大雪又暂时阻止了德军的进攻。11月中旬德军发动的进攻,遭到苏军顽强抵抗,1942年1月7日,德军被击退,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伟大胜利。德军闪击战宣告破产。

莫斯科战役苏军反攻时期作战地图

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的十月革命节阅兵式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珍珠港事件和美国参战

(1)背景:二战初期,美国首先想要打败的是德国,而不是与日本作战,因此对日本也实行绥靖政策。但是美国并不想放弃在亚洲的霸权,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如果成为现实,将损害西方在亚洲的利益。

1940年7月,罗斯福采取了从经济上对日本实行部分有限禁运的制裁。美国的经济制裁严重打击了日本经济,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之后,日本进行积极准备“南进”,以取得急需的战争原料。

珍珠港事件

1941年7月24日日本出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7月26日,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并实行包括石油在内的贸易禁运。日本政府于1941年9月6日作出了对美英作战的决定。11月26日,美国发出了著名的《赫尔备忘录》,重 申了美国解决美日冲突的基本原则。日本当然不接受。

(2)内容: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英美对日宣战,德国对美宣战,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

2、太平洋战争

美国空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上的广大地区及诸多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发展为世界规模。

太平洋战争地图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美国中立法政策的转变

在30年代中期,美国为避免卷入欧洲战争而在1935年、1936年和1937年三次通过了中立法,规定不得给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贷款。

193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规定交战双方可以付现款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必须用自己的船运回,这就是“现款自运”原则。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和法国投降后,美国看到如果不支持英国,英国必败。为了制止德国独霸欧洲和危害美国利益,同时,美国借机从英国获得让步,夺取英国殖民地,特别是把英国的势力排斥出加勒比海,因此,美国从中立迅速转向支持英国。1941年3月11日,美国通过了“租借法”,它使英国有可能不付现款而获得美国的物资供应。该法案规定全部物资供应由美国政府预算开支。

2、《大西洋宪章》的签订

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大西洋纽苏兰的阿根夏港的一艘军舰上,举行了会谈。8月13日签署了《两国国策中某些共同原则》的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的签订,使美国向对德作战迈出了一大步,同时标志着英美同盟的形成。

3、《联合国宣言》的签署

1941年6月22日,当德国侵犯苏联后,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初步条件成熟。英国主张联苏抗德,美国总统罗斯福也采取了类似英国的立场。

1941年7月12日,英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订了为对德作战而采取联合作战的协定。协定规定在战争中彼此援助、支持和不得同敌方单独谈判请和等原则。随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1年9月24日,苏联表示赞同大西洋宪章。这样,三国有了建立联盟的基础。1941年9月至10月,苏、美、英三国召开了莫斯科会议,会议讨论了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问题,三国联盟已趋成熟。

1942年1月1日,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签字国保证要用其全部资源与法西斯国家作战到底,相互合作,绝不单方与敌人缔结停战协定与和约。《联合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后建立。

第三节 德、意、日的殖民统治和欧亚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德、意、日在其占领区的殖民统治

(一)、德国迫害犹太人

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在军事上取得较大胜利后,在占领区干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对波兰人的奴役和对犹太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德军还在波兰建立了数千个集中营和死亡营,其中,最大的是震惊世界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日本在亚洲的暴行

日本法西斯于1937年12月制造了惨绝人寰、灭绝人性、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同时,日本还从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强抓年轻妇女,充作随军妓女,称为“慰安妇”。日本在其侵占的地区建立军事统治,使其成为日本帝国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

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惨杀的中国人的头颅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在南京下关长江边将屠 杀后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的情景

二、欧洲的抵抗运动和亚洲各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一)、欧洲的抵抗运动

欧洲人民为了反对法西斯以及反对法西斯的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斗争,这种斗争被称为抵抗运动。

在德国,抵抗运动主要表现为暴力破坏和反纳粹的军方人士及政治领导人策划的几次企图推翻希特勒的暗杀行动。

在波兰、南斯拉夫、挪威等地,人民从被占领之日就开始了抵抗运动。在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各国,战争期间也先后成立了游击队。

在法国,有相当多的人参加了地下抵抗运动。欧洲地下抵抗运动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亚洲各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在亚洲,抵抗运动更为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沦陷区组织了各种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朝鲜成立了共产党游击队。越南、缅甸、菲律宾、印尼和泰国共产党也都组织了强大的游击队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亚洲各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在中国衡阳战死的国民党士兵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

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一)、列宁格勒战役

1941年8月,德军的基本缺陷已经开始暴露出来。苏联则集中全国之力量准备反击德军,为此打响了列宁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1年9月一直延续至1944年1月。列宁格勒保卫战再次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对列宁格勒封锁的突破

(二)、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后,改组了军事统战部,把兵力集中于南方。1942年7月17日,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1942年11月19日,苏军发动反攻,包围了德军25万人。1943年2月2日,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三)库尔斯克战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军为了夺取苏德战场的主动权,1943年6月5日发动了库尔斯克战役,至8月23日德军攻势被击退。苏军在结束库尔斯克战役后立即转入了反攻,向西推进,德军完全处于防守和退却的境地。

1943年6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开始

二、北非战场的胜利和意大利退出战争

(一)、大西洋战役

1943年,英美海军有了对付德国潜艇的办法,逐步克服了德国潜艇的威胁。1944年击沉了最难以消灭的“梯尔皮茨”号,消灭了德国海军主力,保证了大西洋的运输通道。

大西洋战役形势图

(二)、北非战场

在北非,1942年10月英军与德军展开了阿拉曼战役,德军溃败。11月英美联军在阿尔及利亚、奥兰和卡萨布兰卡登陆。1943年5月23日,德军投降,北非战役结束。同年8月英美军队占领西西里岛。

阿拉曼战役

蒙哥马利

(三)、意大利投降

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和西西里岛的失败,引起国内政局不稳。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被逮捕。1943年9月3日,意大利新政府同英美签订了停战协定。

墨索里尼暴尸街头

意大利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三、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一)、中途岛海战

1942年6月4日至5日,发生了著名的中途岛海战。日本力图消灭残存的美国太平洋航队,并占领极具战略价值的中途岛,结果日本失败。此后,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中的主动权。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战略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形势图

(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7日,日美又进行了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这次战役,日军死亡2.5万。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进一步削弱了日本海军。美日海上力量发生逆转,从此,日本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的美国英雄

瓜岛战役后美军清理战场

四、开罗宣言和德黑兰会议

(一)、开罗宣言

为了商讨如何合作击败德、意、日法西斯,以及就战后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盟国先后召开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2日开罗会议召开,历时5天。开罗会议主要讨论了缅甸战役问题和战后处理日本问题。开罗宣言的发表,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

开罗会议

(二)、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8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会议。在德黑兰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包括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对日作战问题、战后对德国的处理问题、波兰问题、芬兰问题、关于建立国际组织问题,以及殖民地问题和对靠近德日的基地和战略据点实行托管制等问题。会议决定在1944年5月1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第五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一、第二战场的开辟和雅尔塔会议

(一)、盟国在欧洲战场的反攻

联军统帅艾森豪威尔

在西线,1944年6月6日,英美等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开始登陆,拉开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序幕。在东线,1944年苏军向德军发起了一连串的反攻,到年底,苏军几乎收复了全部被占领土。

丘吉尔在诺曼底海岸视察

诺曼底登陆

1945年1月12日至14日,苏军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长达1200公里的广阔战线上向德军发动了攻势,迫使德军停止西线进攻而调兵增援东线。从此德军无力再在西线发动反攻。

(二)、雅尔塔会议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胜利阶段,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以协调各方立场,加强盟国之间的合作,彻底打败德、日,以及讨论盟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争议的会议。一方面,会上美、苏达成了战后瓜分势力范围的协议,构筑了“雅尔塔体系”的最初框架。另一方面,该协议协调了盟国最后击败德国和日本的立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到来。

二、德国无条件投降和波茨坦会议的召开

(一)、德国投降

苏军与美军在易北河会师

1945年4月25日,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包围柏林。4月26日,苏军强攻柏林。5月1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向盟军签署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

(二)、波茨坦会议

为了讨论对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处理问题,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以及最后战胜日本,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会上,由美、中、英三国签署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会议

三、日本的投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日本投降

从1942年8月美国开始反攻以来,日军不断败北,美军逐渐逼近日本本土。在中国战区,中国也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跳岛战术”中使用的其中两艘坦克登陆舰登岸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向盟军投降。日本宣布正式投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爆炸

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打败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气焰,表现了世界人民正义的伟大力量。同时,也奠定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

第六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带来的苦难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

人类在战争史上所受的苦难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为深重,战争使大量人民死亡,破坏了各国的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使人类进行了反思,使人类更珍惜和平、热爱和平。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使二战后的历史潮流向和平与发展方向运动。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旧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建立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秩序。第三,第二次世界大结束后,在战争中发展起的军事技术迅速转产为民用技术,创造了辉煌的现代物质文明,促进了现代精神文明的发展,可以说,和平与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人类的最宝贵遗产。

所在栏目>>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第九章 现代社会发展与科学文化成就

知识点: 现代西方社会生活、苏维埃文明下的社会生活、拉丁美洲、及亚洲和非洲社会状况、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文化意义、现代西方思想与文化、苏联的文化生活、亚非拉国家的思想与文化

重点与难点:

1. 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对西方民众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2. 科技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现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趋势 4. 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容

内容链接: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历史和文化意义

第三节 现代思想与文化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一、现代西方社会生活

(一)劳工组织增多

自19世纪末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工日益被组织起来。在英国,成立不久的工党甚至取得了全国大选的胜利,在法国、德国和美国,劳工组织也出现了壮大的迹象。

(二)高消费与高福利初现端倪

1、高消费在美国出现:社会消费心理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明显转变始自美国。一战后美国经济繁荣。电力、汽车、无线电、航空和电影业的兴起引导消费新潮流。分期付款赊购制度的建立,促使20年代美国的整个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时间,奢靡之风盛行,追求享受、投机倒把和发财致富成为社会时尚,而此时的精神生活却显得肤浅,在思想界实用主义哲学流行。二战以后,随着西欧国家繁荣时代的到来,高消费的时尚蔓延至欧洲。

2、福利制度浮出水面:采用温和的、渐进的方式实现收入再分配的想法在19世纪后期就由一些英国经济学家提出来。美国在大萧条期间制定了一些国家社会福利政策。1932年,第一次执政的瑞典社会民主党首次提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改革政策。但福利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在欧美国家广泛实行,是在二战以后。

(三)妇女地位趋于改善

20世纪前半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西方各发达国家的妇女相继获得了选举权,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然而,平等的政治权利并不等于平等的社会权利。在社会上和家庭中,性别差异和歧视还无所不在地存在着。

二、苏维埃文明下的社会

(一)宗教政策与宗教生活

在十月革命前,教会在俄国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宗教生活是俄国广大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十月革命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布尔什维克是无神论者。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进行无神论宣传,使广大群众最终摆脱宗教的束缚,促进宗教的最后灭亡。根据这种思想,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就马上采取了相应的宗教政策,剥夺了教会的特权,使教会和宗教活动逐步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列宁认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苏联在教育领域采取了很多措施,如使教育与宗教分离、改革教育体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进行改革,增设学校,发起扫盲运动等。由于苏联政府的努力,苏联的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由于苏联在教育领域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教育活动经常受到政治的影响,教育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三)知识分子命运多劫:在苏维埃政权尚未巩固和斯大林时代,知识分子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迫害面前,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渐丧失。在知识分子地位发生改变的同时,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和政治干预逐渐侵入各个学科领域,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三、拉丁美洲社会的变革

(一)阶级结构的变化

19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拉美资本主义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诞生了拉丁美洲的近代无产阶级,并开始在一些国家中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1900年,工业无产阶级在拉美大陆经济自立人口中约占10%。经济发展还促成了新兴富裕阶层的出现,扩大了中等阶层,使城乡无产阶级更加壮大。新兴阶级的产生和壮大必然对拉美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

(二)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推动,拉美很多国家的国民教育在此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反过来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国内迁徙和国际移民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拉丁美洲国家内部的地区迁徙非常明显,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导致城市的繁荣带来的从农村向城市的迁徙,此外国际移民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大

第四篇:世界现代史教案1

第一章:列强相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列强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列强经过近代以来几百年的殖民扩张,到20世纪初,已确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被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世界的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1914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的面积接近7500万平方公里,欧洲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和中心。

在推动西欧社会步入近代进程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等三大历史运动中,英国均非起源国或中心国,只能说是一个积极的追随者。1500年左右的时候,英国依然是偏处于西欧之一隅的蕞尔小国,其政治经济及各方面的影响既非西欧之中心,也非欧洲之中心,更非当时世界之中心。英国在工业方面,“工业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不仅仅无法与其近邻荷兰和法国相比,而且也远远落后于西欧的德意志、意大利一些地区甚至西班牙。”在资本主义萌芽方面,落后于意大利的城市国家,也落后于法国南部及尼德兰的一些地区;在航海方面,落后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也远远赶不上后来日渐兴起的“海上的马车夫”——荷兰;“玫瑰战争”的长期内乱表明其在中央集权的进程及政治稳定方面,要逊色于法国,也逊色于俄国;在军事及综合国力方面,与法国断续历经百年有余的较量,表明虽可与法国相比拼,但优势依然在法国一面。在对外贸易及海上活动方面,也仅限于一般的商业活动、海盗式的抢劫、贩卖黑人奴隶的罪恶交易,尚不足以与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葡萄牙在正面进行争锋与抗衡,海外探险及殖民扩张仍然处于羡慕嫉妒和跃跃欲试的时期。英国社会走进近代早期阶段的起点相当的低,既未摆脱“百年战争”失利的重重阴影,也未抚平30年“玫瑰战争”造成的内伤。但在近代化的进程中,英国却能够一马当先并力挫群雄。在政治体制上较早地确立起了典型而较为民主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内阁制,并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发展和完善,健全的民主政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发扬民主,形成开放的政治体系,消除社会异己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既能发挥中央的集中统一性,形成强有力的国家权力,有效地实现国家的意志,又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的自由性与积极主动性,同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政治体制上的保障。在经济体制上确立起了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日益拓展的国内外市场给重商主义的引擎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动力强劲的燃料,充分带动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使英国较早地发生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农工商实现了良性的积极互动,整个国民经济能够协调持续高速发展。在海外殖民扩张方面,16世纪末,英国首先打败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而崭露头脚,17世纪又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而在海外殖民扩张中站稳脚跟,18世纪又通过“七年战争”击败与其在海外殖民扩张中长期并驾齐驱、势均力敌的对手法国,进而放眼全球,东西并进,确立起了海上霸权,到19世纪中期时已成为继西班牙之后更为辽阔的“日不落帝国”。其殖民地面积达到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到 1914年时大英帝国已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英国社会内部结构的变迁为其向外的拓展提供了必要和可能,而外部空间的拓展又为内部社会结构变革的深化造成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同时也对深化内部社会结构的变革提出了需求,大大减缓了内部变革所承负的压力,减轻了社会内部矛盾所构成的变革的阻力。辽阔的海外殖民地为英国人在全球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对英国的发展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找出的更多的都是积极和有利的方面。(1)矛盾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因而矛盾尖锐,斗争激烈。(2)矛盾的表现:

①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②其他矛盾:英法在印度支那和非洲的争夺;英俄在争夺阿富汗和伊朗的矛盾;俄日在东亚的矛盾;美国在拉美排挤英国;美国在拉美和菲律宾争夺西班牙的殖民地等。③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对抗——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基本矛盾有哪些?各是怎样形成的?这些矛盾的形成与发展给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矛盾:

形成:①法德矛盾。1871 年以前,法国是西欧和中欧的霸主,但1870~1871 年的普法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大陆的力量对比。法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失去了原有的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在战争中取胜的德国不仅吞并了法国重要的矿产基地阿尔萨斯和洛林,而且勒索了50 亿法郎的巨额战争赔款,成为欧洲大陆的强国。法国虽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无力抵抗德国,但它却不甘心忍受法兰克福和约的屈辱,1873 年便付清了战争赔款,积极重整军备,寻找时机发动复仇战争,重做欧洲大陆的霸主。德国深恐法国东山再起,为了进一步削弱法国,使其长期孤立而不能复兴,以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开展了一系列积极外交活动。德法矛盾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法德矛盾异常尖锐。

②俄奥矛盾。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地区扩张;奥匈帝国一方面与俄国在巴尔干地区争夺,另一方面又怕它统治下的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而独立。因此,俄奥矛盾加剧。

③英德矛盾。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德国与英国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加剧,英德矛盾激化,英德矛盾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的争夺、对海洋霸权的争夺以及在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的竞争。并逐渐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影响: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德国、奥匈和意大利结成了针对法国和俄国的三国同盟。为了对付三国同盟,英、法、俄三国结成了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欧洲列强的激烈争斗主要有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

1.三国同盟的形成:(Central Powers)德国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德法矛盾:争夺欧洲霸权。历史宿敌。

1(1)1879年10 月7 日,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其主要内容是:缔约一方受到俄国进攻时,两缔约国应以其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不得单独媾和;如果缔约国一方遭到别一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则应保持善意的中立。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实际上这个同盟是既反俄又反法,它使俄国遭到孤立,又促了俄法同盟的建立;而德奥同盟成为三国同盟这个军事集团的基础。

(2)1882 年5 月20 日,德、奥、意在维也纳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不得参加旨在反对它们之中任何一国的同盟或协定。在法国进犯意大利时,两个缔约国答应给予意大利军事援助;在法国进犯德国时,意大利也负有同样义务。缔约国中的一国同其他任何一个大国发生战争时,彼此应恪守善意的中立,倘若其中一国同时遭受两个大国的进攻,则应给予军事支援。

德奥同盟成立后不久,俾斯麦便着手创建他的联盟体系。这个体系的一个重要成员是意大利。意大利要加入该同盟有两个原因。一是法国夺取了突尼斯。突尼斯是意大利对外扩张的理想目标,那里有两万多意大利侨民,并在那里筑有铁路。意大利没有力量单独同法国较量,只有寻求同盟者。二是意大利同教皇的矛盾。1881 年,德奥当局和国内天主教政党停止争论,达成协议,意大利担心德奥支持教皇收回他在俗世的领土。因此,意大利同德奥结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意大利入盟的要求,正符合俾斯麦建立联盟体系的设想。

三国同盟可望给每个盟国带来很大好处。意大利的国际地位随着盟约的签订而提高,并巩固了摇摇欲坠的皇权,也不怕法国和教皇的进攻了。奥匈从这项条约中获得的主要利益是假使俄国因巴尔干问题而进攻时,不必再留一部分军队在南部以防备意大利进攻。它可将全部兵力对付俄国,或投入巴尔干。德国希望这项条约能防止意大利与法国缔结盟约因而助长法国复仇的势力。如果一旦同法国发生战争,法国也会因分兵对付意大利而减轻德国的压力。当然德国并没有指望意大利提供强大的战斗力,但只要是意大利军队西向法国,而不北向奥地利后方,这对德奥就非常有利了。总之,三个签字国各有所得。这个同盟的核心是德奥同盟,德国是这一同盟的领导者,奥匈是依附德国的小伙伴,意大利是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2.三国协约的形成(Entente Powers)

(1)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协约规定,如果德国进攻法国,或意大利受德国支持进攻法国,则俄国当竭尽全力对德国作战;如果德国进攻俄国,或奥国受德国支持进攻俄国,则法国当竭尽全力对德国作战;如果三国同盟的三国或任何一国动员了,法俄获得此种消息后不须等待任何预先的协议,就立即动员它们所有的兵力,使其向边界移动,迅速迫使德国东西两线同时作战;法国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130 万人,俄国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70 万或80 万人。法俄协定的矛头,针对三国同盟特别是其盟主德国。法俄协定形成了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基础。(2)1904年,英、法签订《英法协约》英法协定包括三个文件,在三个文件中都规定并协调了两国之间的在殖民地问题的争夺与矛盾。

(3)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其主要目的是调整两国在中亚的矛盾。协定共有四个文件,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波斯的协定。

1892年法俄同盟的成立,1904 年的英法协约,再加上1907 年的英俄协约,构成了英、法、俄三国联盟,这个联盟又被称为“三国协约”。三国协约的形成使欧洲以前的均势格局发生变化,欧洲分裂成为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在协约国里,英国占主导地位。俄国已在日俄战争中被削弱,国内又发生1905 年革命,在经济上,英法的资本又控制着俄国,因此,它只能作为一个附庸。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实质上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英、法之间的对立。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1、背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世界的瓜分是按照国家实力进行的。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美、德经济发展迅速。在所有欧洲国家中,战前德国在工业发展上最为惊人,并且具有很高的经济和文化水平。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照原来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照新的国家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引发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19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寻求海外市场禾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

2、经过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弗兰兹·斐迪南是一个积极主张进行战争的军国主义代表人物,他极力鼓吹对塞尔维亚进行“预防性的战争”; 因此,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认定斐迪南皇储是凶恶的敌人和压迫者,对其深恶痛绝。奥匈帝国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进行威胁,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把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奥匈帝国的这种蓄意挑衅行为,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一个名为“黑手党”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军人团体决定打击奥匈侵略者的气焰,以刺杀皇储斐迪南为手段。他们在塞尔维亚准备好了之后,把这一任务交给了几名受“黑手党”影响的波斯尼亚青年。最年长的二十三岁,五个都是十九岁,有一个是十七岁。他们虽然是奥匈国民,但都是塞尔维亚族人,具有强烈的反奥思想。在“黑手党”成员的协助下,潜回波斯尼亚,作了精心的布置,等待刺杀时机的到来。1914 年6 月28 日,这是一个温暖、晴朗的星期天,皇室汽车的长列,缓缓地驶过人群拥挤但疏于保卫的街道。数千名本地区的部队都在野外演习。在检阅完军事演习后,斐迪南偕同妻子乘敞蓬汽车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市政厅。当车队行驶到闹市中心时,事先埋伏在路旁的波斯尼亚青年查卜林诺维奇向斐迪南乘坐的汽车投掷了一枚炸弹,他瞄准大公的羽毛头盔,把炸弹猛掷过去。司机看到这种手势,立即加快车速,炸弹落在折迭的帆布车篷上,再弹回到地上,在第三辆汽车的前面爆炸,炸裂了它的前轮胎。飞起的碎片只炸伤了一名随从军官。当斐迪南夫妇参加完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乘车返回,行驶到一个街口转弯处,车速放慢时,隐蔽在路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波,急步上前,他是共谋者之间最坚决的一个。这个十九岁的凶手,迅即拔出;一支比利时小手枪,仅相隔五英尺之遥,平射了两发。第一粒子弹射入了斐迪南大公的脖子,切断了他的颈静脉,当时毙命。索菲的腹部被第二粒弹丸洞穿,切断了一根动脉,倒在血泊中,不久死亡。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欧洲的火药库。(2)战争的爆发

奥匈本来就一心要吞并塞尔维亚,斐迪南被刺正好提供了一个发动对塞尔维亚战争的借口。但调查的结果表明,塞尔维亚政府并未参与谋刺活动。尽管如此,奥匈还是要以此事件为借口来发动战争。奥国的战争意图得到德国的大力支持。德皇威廉二世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并坚决主张奥国应迅速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而“不必踟蹰”,“要么立即清算,要么永远不”。德国还用外交方式使奥国大使确信“德国⋯.将站在我们这一边”。有了德国的支持,奥匈更是有恃无恐,它也认为这是侵吞塞尔维亚的极好机会。6月29 日,奥匈帝国陆军总参谋长声称必须立即开始军事动员,外交大臣也叫嚷说:“现在是到了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

在协约国方面,沙俄表示支持塞尔维亚,并竭力阻止奥匈吞并塞尔维亚以维护它自己在巴尔干的利益。1914 年7 月23 日晚,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指责塞尔维亚政府纵容恐怖行动和支持反对奥匈的运动,并提出了极其苛刻的条件。要求塞尔维亚取缔一切反奥组织,禁止一切反奥宣传,按照奥政府提供的名单从军队和政府中肃清反奥的文武官员,由奥方派代表到塞尔维亚境内追捕和审判与谋刺案有关的“凶手”等等。限定在48 小时以内答复。满足这些要求就意味着塞尔维亚将失掉自己的主权,沦为奥匈的附庸。塞尔维亚政府一方面向各国使节 申诉塞国政府不能接受奥国要求的理由,一方面向沙俄求援,并表示“除死战外,别无可为”。7 月28 日对塞尔维亚正式宣战,是日午夜,炮击贝尔格莱德,开始了军事行动,此后,事态急剧发展,各国纷纷动员、宣战。

俄国原想以牺牲塞尔维亚来暂时避免与德奥作战,不料奥匈仍对塞尔维亚宣布了战争。尽管它还未完全准备好,也不得不提前行动,7 月30 日,俄国宣布总动员。7 月31 日,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12 小时内取消总动员令。8 月1 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日,法国下令总动员;8月3 日,德国以法国飞机侵犯德国领空和法军挑起边界冲突为借口对法国宣战。8 月1 日,德军占领卢森堡,2 日下午又向比利 2 时提交最后通牒,要求准许德军过境,借道进攻法国。只有700 万人口的比利时,坚决地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并向英国请求援助。英国政府决定利用这次请求作为参战的主要理由,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不要破坏比利时的中立,德国的外交大臣的回答是不能给予这种保证。8 月4 日晚11 时20 分,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内阁会议上报告说,他已经向所有的海洋发出无线电报,命令英国军舰对德作战。8 月5 日,门的内哥罗加入塞尔维亚方面作战。8 月6日,奥匈帝国正式向俄国宣战。这样,欧洲各帝国主义大国,除意大利还在动摇外,都卷入了这场血腥的大厮杀中。在欧洲爆发的军事冲突,很短时间内就蔓延到远东和近东。日本为扩张在东亚的势力也趁火打劫,于8 月15 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走中日领海内的德国海军,于9 月15 日以前“无条件和无代价”地把胶州湾交给日本,遭到德国拒绝后,日本就借口履行“英日同盟”的义务于8 月23 日对德宣战。土耳其早已亲德而疏远协约国家,于8 月2 日同德国签订密约,帮助它去防御沙俄。10 月29 日,土耳其的兵舰炮击塞瓦斯托波尔和敖德萨等俄国重要港口。沙俄随即于11 月2 日对土宣战。英、法也于11 月5 日对土耳其宣战。

从1914 年7 月28 日起,历时仅三个月,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就发展成为世界大战。德、奥、土、保为一方,俄、法、英、日、比、塞及门的内哥罗为另一方。到1918 年,共有31 个国家参加了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3)战争的性质

大战的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主要看交战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一战的爆发是因为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战争过程中各国战争目标和行动也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瓜分领土,明显显现了战争的侵略掠夺性;战争的结果也不是正义和公理的胜利,而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爆发埋下伏笔。分析战争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但这不能从整体改变一战的非正义性。

(4)双方的战略计划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都对这场世界大战作了充分准备。德国拥有一支庞大的装备较好的陆军,奥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依附于德国,两国陆军人数达623 万人,且兵力集中,装备精良。英、法、俄三国兵力达873 万人,并拥有占绝对优势的海军力量,英、法舰队可以对德、奥实行封锁,断绝他们的海外联系,但英、法的兵员分散,装备较差。从战争的后备力量来看,德、奥、土、保四国的人口为1.45 亿,其领土连成一片,兵员调集方便、灵活;但它们能支配的只有本国的资源和用战争手段夺取的被占领国家的资源。英、法、俄、意四协约国人口达2.88 亿,但较分散;但它能广泛利用殖民地和中立国的资源,有利于长期作战。

欧洲一直是大战的主要战场,共有三条主要战线:西线是英、法对德战场;东线是俄国对德、奥战场;南线是奥匈对俄国与塞尔维亚战场。德国的作战计划是,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实行先发制人、各个击破的速决战。这种战略思想是根据战前总参谋长施里芬在1905 年制定的计划而形成的。这个计划的中心内容是集中很大部分兵力,在四周至六周内迅速击败法国,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调过头来对付俄国,争取在两三个月内赢得整个战争。“施里芬计划”规定,在东线对沙俄军队采取守势,只用9 个师配合奥军进行防御。在西线集中78 个师进攻法国。西线的左翼即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只布置了8 个师;其余的70 个师则集中于右翼,企图出其不意地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和荷兰,越过未设防的法国北部,沿海岸线迅速推进,强渡塞纳河,经鲁昂北部折向东南,从西南和南面包抄巴黎,形成钳形攻势,这样就可以把法军围歼在右冀纵队的“铁锤”与左翼纵队的“铁砧”之间。然后把主力部分调到东线,会合奥军,以同样的闪击方式全歼俄军。战争爆发时,由于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作了一些修改。西线右翼部分只有52 个步兵师和7 个骑兵师,比前计划少了11 个师,左翼增至15 个师,同时东线的力量也有所加强,两线进攻的力量被削弱了。

奥匈为配合德国的攻势,在1909 年拟定的作战方案中,把战略重点放在对付俄国。将全部兵力分成三个方面军,第一方面军布置在加里西亚地区;第二方面军驻在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边境;第三方面军配合进攻塞尔维亚,同时支援第一方面军。

协约国方面的计划是指望俄、法两国同时在陆上对德国展开进攻,迫使德国在两线分兵作战。法国自己的主要目标是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莱茵河左岸。

俄国在1910 年制定了第十九号作战计划,规定西部边境分为两条战线,分别对付德国和奥匈。在俄国的西北战线,部署了19 个野战师,11 个后备师、9 个半骑兵师;在西南战线总共配置了33 个半野战师、13 个后备师和18 个半骑兵师。此外还在彼得堡和波罗的海沿岸以及罗马尼亚、黑海沿岸部署了防御部队。

英国的军事力量主要在海上,因此它制定了周密的海上作战方案,并同法国进行了分工:法国负责地中海的防卫和战斗,英国则在北海对德国海岸的所有海军基地和港口实行封锁。另外,英国组织了十二万多人的远征军和十六万多人的后备部队,集结在法国北部,由法国参谋部统一指挥。(5)战争进程

第一阶段:1914年9 月5~9 日,英法联军同德军会战于凡尔登和巴黎之间的平原上,这就是著名的马恩河战役。英、法6个集团军,德国5 个集团军,共约200 万人参加了战役,双方大约投入了600多门重炮和6000 门轻炮。在长达200 公里的战线上,双方展开了激战。法军死亡21000 多人,受伤120000 多人;德军死亡43000 人,受伤173000 人。10 日晚,德军全线退却,霞飞向全世界宣布“马恩河战役以得到无疑的胜利而结束”。这次 战役使巴黎的危势得以扭转,稳定了西线,德军的迅速推进被遏止,德国六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德军统帅小毛奇因马恩河战役失利而被撤职,由法尔根汉继任德军参谋总长。马恩河战役彻底打破了德军想在六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施里芬计划”。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它宣告了速战速决梦想的破灭,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要的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1916年2月至12月)、最为惨烈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凡尔登战役中法军有60 个师先后参加了战斗,德军投入了46 个师,双方伤亡人数总计70 多万。虽然德军夺去了附近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凡尔登要塞始终掌握在法军手中。这次战役不仅是战争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

索姆河战役:为了减轻凡尔登的压力,牵制德军,英法军队按照预定计划于7 月1 日在索姆河畔发动了大规模攻势。这次进攻以英军为主,它活动在索姆河北,进攻的目标是巴波姆;法军配合于索姆河以南,英军首次使用坦克。这一新式武器的出现,使德军大为惊恐,英军乘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初期坦克制造得很不完善,装备较差,时速仅有6 公里,战术运用也不尽正确,所以只能保证局部胜利,而不能保证整个战役的成功。这次战役和凡尔登战役一样,都是巨大的消耗战。其激烈程度比凡尔登战役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英军损失40 万人,法军损失20万人,德国大约损失55 万人。协约国军队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只不过前进了30 公里,夺回德军占领的领土180平方公里。英法军队虽未达到预定的夺回失地的目标,但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这就使整个战局向着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化。

日德兰海战:海上战场。德国对英国发出挑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舰队损失惨重,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战争开始的头两年,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德国的舰队始终龟缩在自己的港口内。德国指挥部为了突破封锁,改善自己的处境,决定进行海上进攻。1916 年5 月31 日~6 月1 日展开了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英方出动了151 艘船舰,其中有37 艘主力舰;德方出动101 艘,其中主力舰27 艘。5 月31 日,德国海军从基尔港出发,沿丹麦日德兰海滨驶向西北。下午3 点48 分与英国舰队相遇,双方同时开火。几百艘战舰横冲直撞,恶浪翻腾,硝烟滚滚,炮声隆隆。会战结果,英军损失舰船14 艘,阵亡官兵6097 人,德国损失舰船11 艘,阵亡官兵2545 人。英国损失虽大于德国,但仍掌握制海权,德军想要突破英军海上封锁的希望破产。此后,德国舰队一直被封锁在港内,再没有较大的海战发生。

第三阶段:1917——1918年。发生两件大事:一是俄国的十月革命;二是美国的参战。这两件大事对大战的结束产生了重大影响。1917 年1 月31 日,德国向美国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宣布从次日起实行“无限制潜 3 艇战”。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这意味着战争”。2 月3 日,威尔逊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以下两个事件进一步给美国提供了参战的口实:自2 月3 日至4 月6 日,德国潜艇击沉了10 艘美国船只;另一事件是德国外交大臣亚瑟-齐默曼发给德驻墨西哥大使一份密电,令其鼓动墨西哥进攻美国,并许诺把美国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三州还给墨西哥,这份密电被英国间谍截获,并转交给美国政府。美国于2 月28 日在报纸上公布了这个文件,致使美国舆论大哗,参战呼声愈高。政府中主战派人物更是极力要把美国拉到战争中去。1917 年3 月,美国驻伦敦大使佩奇在拍给威尔逊的电报中说:“很可能唯一可以保持我们目前的优越的贸易地位并防止恐慌的办法,就是对德宣战。”

美国参战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美国担心俄国可能单独退出战争,削弱协约国,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贷给它们的20 亿美元贷款将付之东流。如果美国帮助协约国打败同盟国,它不仅可以分得一份肥美的赃物,还可以恃其经济力量在战后控制其他国家,夺取世界霸权。基于上述原因,美国借口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于1917 年4 月6日,向德国正式宣战。美国的参战对战局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首先是它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在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巴西、暹罗、利比里亚、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古巴、巴拿马、汉志、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也纷纷宣战,先后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这样就扩大了协约国阵营,使其达到27 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其次是在军事上对协约国集团直接援助。在1917 年6 月,美国派出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控制了德国海军的活动。至大战结束前,共派出85 艘驱逐舰参加反潜作战,并选出了400 艘猎潜艇,美国海军参战是使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失败的重要原因。参战时美国只有30 万陆军,但在1917 年5 月实行了义务兵役制,迅速把军队人数增加到300 万,并源源不断地把军队派往欧洲前线,共达200 万人。最后,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是给协约国带来了好处,大量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战场。美国不仅完全中止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美国全部战时支出,包括给协约国集团的贷款,共达三百五十多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6、结果

同盟国(德奥集团)的失败而告终。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实力。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平民被杀:6,493,000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7、影响:(1)西欧相对衰落;美日的崛起:美国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专向纽约。(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日本一战期间扩展在中国势力,企图独霸中国;经济实力大增(债权国)。

(2)(3)(4)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等帝国,英、法、意等帝国主义国家被削弱。封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与独立浪潮:欧美各国工人运动高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第二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1.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各种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按照列宁的分析,“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2.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俄国,是因为俄国具备了革命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就客观条件来说,俄国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是当时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这些矛盾主要有:

第一,无产阶级同垄断资本、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

第二,农民同地主、资产阶级及沙皇政府的矛盾;

第三,民族矛盾——大俄罗斯主义;

第四,俄国人民同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

第五,沙俄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大英帝国:715,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5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4

3.俄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并具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第一,无产阶级积累了斗争经验,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多种压迫,苦难深重,他们较早的登上了俄国的政治舞台,担当起领导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并在同沙皇专制制度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正如列宁指出:“没有1905年的总演习,1917年的二月资产阶级革命和十月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③

第二,俄国无产阶级同农民有着密切的天然联系,在共同斗争中,结成了稳固了工农联盟;

第三,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新型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

第四,俄国无产阶级有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导。列宁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一系列重大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的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列宁关于一国革命首先取得胜利的学说,最早在1915年《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提出。

4.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上述各种矛盾,为十月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革命的到来。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战争给各交战国带来普遍的灾难和破坏。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即1917 年,各交战国已精疲力竭,经济极端困难,社会普遍动荡。各国出现不同程度的政治危机。在腐朽落后、各种矛盾最为集中的俄国,危机更加突出。

3.十月革命的进程

(1)二月革命与两个政权并存。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这一天成为二月革命的开始。3月 10 日,彼得格勒爆发了全城政治总罢工,参加人数超过 30 万。布尔什维克党散发传单,号召工人进行决定性战斗。第二天,游行队伍遭到军警开枪射击,近200人被打死打伤。工人奋起抵抗。3月12日,起义工人得到6万名士兵的支持,他们攻占兵工厂,缴获4万多支步枪。还捣毁警察所,攻进监狱,释放政治犯。3月13 日(俄历2 月28 日),又有6 万多名士兵转到工人一边。他们并肩战斗,占领了彼得保罗要塞和冬宫。俄罗斯帝国的双头鹰国徽被摘了下来。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二月革命在彼得格勒取得胜利并迅速扩及全国。正在前线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统治俄国300余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了。

俄国在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是主要政权,掌握着各级权力机构。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它得到武装工农的支持,拥有实权,但它自愿把政权让给资产阶级,甘居次要地位,成为辅助性政权。这种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不能长久保持下去的,其中必有一个要化为乌有。

(2)列宁的《四月提纲》及其意义:革命和平发展的方针。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急需确定自己的斗争方针。全党都期待列宁的到来。1917年4月16日夜晚,列宁从国外回到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汇集在首都的芬兰车站,热烈欢迎自己领袖的归来。列宁登上装甲车,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最后高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万岁!”第二天,列宁在党的会议上作了报告。4月20日,《真理报》发表了列宁的报告提纲,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这就是著名的 《四月提纲》。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新建的国家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要做到这点,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 “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只要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就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3)“七月事变”:两个政权并存和革命和平发展局面结束。临时政府企图用前线的战斗来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7 月 1 日,下令俄军在西方战线和西南战线发起进攻。但是,这次冒险失败了,十几天的进攻就损失了6万多人。消息传到首都后,工人、士兵群情激昂,要求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党考虑到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决定引导群众进行和平示威。7月17日,50万士兵工人高举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标语牌游行示威。

政府从前线调回军队,向示威群众开枪射击,打死56人,打伤600多人。接着,资产阶级展开了全面进攻,强行解散工人武装,捣毁党的刊物 《真理报》,诬蔑列宁、季诺维也夫(1883—1936)等人是“德国间谍”并下令通缉,还逮捕了加米涅夫(1883—1936)、托洛茨基(1879—1940)等革命领导人。资产阶级公开使用暴力对付人民的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也不复存在,政权完全落到了临时政府手中。七月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党有秩序地转入地下。为了防备临时政府的搜捕,列宁和季诺维也夫秘密转移到彼得格勒郊外的拉兹里夫。8 月下旬,列宁迁到芬兰居住。在外地隐匿期间,列宁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阐明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同时,列宁一直同彼得格勒保持着密切联系,指导着党的工作。

(4)布尔什维克党的六大:制定武装起义的方针。8 月 8—16 日,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71人,代表着162个地方组织和24万党员。会上,斯维尔德洛夫(1885—1919)作了组织工作总结报告,斯大林作了政治工作总结报告。大会讨论了七月事件后的形势,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由于苏维埃已被小资产阶级政党所败坏,无法通过苏维埃夺取政权,因此大会决定暂时收回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用“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口号代替。代表大会选出了由列宁、布哈林(1888—1938)、捷尔任斯基(1873—1926)、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李可夫(1881—1938)、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托洛茨基等2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5)彼得格勒及各地武装起义的胜利。

驻扎在首都的15 万士兵完全处在苏维埃指挥之下,拥有八万多名水兵的波罗的海舰队发表声明说:“准备在彼得格勒苏维埃的第一声召唤下,就手执武器支持革命”。列宁6 日晚,半夜,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直接领导武装起义。这以后起义的步伐明显加快。7 日凌晨2 点,起义者占领了车站和中央发电站,7 日清晨,夺取了国家银行和电话总局。克伦斯基见形势不妙,乘坐美国使馆的汽车逃出彼得格勒。7 日上午,整个首都几乎全部落在起义者手中。10 点,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军事革命委员会手中”。7 日下午1 点,玛丽亚宫被起义者占领,预备国会被驱散。临时政府成员龟缩在冬宫之中,妄图负隅顽抗。为了消灭敌人的这个最后巢穴,军事革命委员会成立了战地指挥部,由波德沃伊斯基、布勃诺夫、安东诺夫-奥弗申柯等人负责。下午6 时,大约2 万名革命士兵、水兵和赤卫队员包围了只有3000 人守卫的冬宫。为了避免流血,战地指挥部向临时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命令它在20 分钟内投降,但遭到拒绝。11 月7 日晚9 点40 分,彼得-保罗要塞的大炮开始向冬宫开火,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也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接着,革命士兵、水兵和赤卫队员从四面八方向冬宫发起冲锋。在波德沃伊斯基等人率领下,起义者很快就突破冬宫的外围防线,冲进了大门。他们涌上楼梯,扫荡着士官生,搜索着冬宫的1050 个大小房间。深夜1 点50 分,部长们隐匿的房间大门被打开。安东诺夫-奥弗申柯拿着手枪站在部长面前说:“以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了”,并下令逮捕了他们。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由于11 月7 日这一天是俄历10 月25 日,所以人们称这次革命为十月革命。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开创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时代;

(2)十月革命使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变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从资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变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的新时代;

(3)十月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宣布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彻底破产;

(4)十月革命给全世界无产阶级以巨大的启示,十月革命的道路既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具有国际意义;又反映了俄国的某些特点,各国革命和建设必须适合自给的具体国情。

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1)政治措施

苏维埃政权采取一系列措施,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这些措施主要有:

第一,取消临时政府的警察,建立苏维埃民警;

第二,成立新的人民法院;

第三,1918年1月28日,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不久又建立了工农红海军;

第四,废除等级制度,施行政教分离、男女平等、各族人民权利平等;

第五,为了镇压反革命、怠工和破坏行为,成立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第六,1918年7月,在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这是第一部苏维埃宪法,它以立法的形式巩固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所取得的成就:如土地国有;工厂、银行、矿山、铁路、航运国有化;对外贸易垄断制;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民族平等原则等。

(2)经济措施

第一,在所有企业中成立工人监督委员会,由工人监督企业,掌握企业的管理与领导;

第二,实行企业国有化,苏维埃国家掌握了银行、铁路、外贸、交通运输以及所有的大工业部门;

第三,废除外债;

第四,根据《土地法令》,在农村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施行土地国有化;后又颁布《土地社会化》的法令,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3)对外关系

苏俄根据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接受德国苛刻条件的基础上,于1918年3月3日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德国战败后,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这一和约。

2.粉碎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1918-1920年,是苏俄最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白匪)和国际帝国主义(协约国)联合起来,先后对苏维埃俄国发动了反革命叛乱和三次武装干涉,但均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1919年春-8月。主力是盘踞在东部西伯利亚一带的高尔察克白匪军(40万),协约国军队支持。苏俄政府提出“一切为了东线”的口号,红军在伏龙芝、古比雪夫的指挥下,粉碎了这次进攻,高尔察克也被处决。

第二次:1919年夏-1920年初。主力是南方的前沙皇海军将领邓尼金,尤登尼奇从北方策应,除了协约国(丘吉尔叫嚣组织了14国)从物力、人力、财力上给予其支持外,波兰、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你亚等反动武装也积极配合。列宁提出“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口号,红军在叶果罗夫、斯大林的指挥下,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第三次:1920年4-11月。主力是波兰军队。波兰战败后,双方在里加签署和约。红军乘胜攻入克里米亚,击溃邓尼金余部弗兰克尔白匪。

至此,苏俄建国初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结束。

在远东,苏俄为了避免同日本帝国主义发生直接冲突,1920年4月6日成立了一个缓冲国——远东共和国。直到1922年10月25日,远东共和国人民军与游击队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苏俄远东地区,11月14日,远东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粉碎协约国三次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期间,苏维埃政府采取了许多战时措施,如实行义务兵役制、在军队中建立政委制、对18-40岁的公民进行军事训练、成立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名词解释:战时共产主义

为了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起来用于战争,苏维埃政权陆续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第一、农业方面:政府颁布了余粮收集制法令,要求农民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政府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

第二、工业方面:除大工业外,中等工业也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则实行监督。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的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第三、市场方面: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对全国成年人实行劳动义务制。所有这些应急措施,后来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四、劳动方面:实行义务劳动制,凡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1919年 4 月 12 日星期六下班后,莫斯科—喀山铁路机车编组站车库的党支部发起组织星期六义务劳动。大家放弃休息,不要报酬,自觉为支援前线而忘我劳动。列宁高度评价这一运动,称它为“伟大的创举”。

这一政策是在战争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它对捍卫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 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即“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它基本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来组织经济生活,这就超越了当时苏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因此,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它就被另一个新的经济模式所取代。

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内战结束后的形势 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在内战中夺得巨大胜利,在国际舞台上站住了脚跟。但是在转向和平建设后,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四年帝国主义战争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两千多万人丧失生命,四百 6 多万人伤残,国家满目疮痍。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 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 年的一半。更为严重的是,1920 年末战争逐渐平息,但农业生产形势不见好转,反而日益恶化。农民不堪忍受愈来愈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抗拒粮食征集。由于经济破坏、工厂停工和饥荒流行,许多工人改行从事手工业,做小买卖,或流向农村。产业工人数量明显减少。1921 年3 月初,一直是布尔什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爆发水兵兵变。他们公开反对党的政策,提出“拥护苏维埃,但是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水兵叛乱以及各地的农民暴动被迅速平息下去。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列宁逐渐认识到,在坚决镇压叛乱的同时,必须改变经济政策,特别是对农民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经济,才能维护工农联盟和稳定政权。1921 年3 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第一、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对贫苦农户给予优待。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粮食税政策受到农民的欢迎。他们看到,扩大耕种面积,多打粮食就能多得粮食,生产积极性于是大大提高。

第二、工业方面,内战后期宣布把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实行新经济政策后,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然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第三、市场方面,政府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第四、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新经济政策的采取是苏维埃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他们从苏俄国情出发,认识到在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里必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联合绝大多数居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而要做到这点,就需发展唯一能使农民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结合的环节 ——商业。从这一观点出发,新经济政策规定出一条新的建设道路: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5、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1922 年12 月30 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斯大林作了关于组建苏联的报告。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四个共和国。

1925 年12 月18~31 日,俄共(布)在莫斯科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斯大林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阐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性,提出要把俄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 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1928-1929年苏联工业产量年增6.9%, 1929-1932年年增19.2%, 1933-1937年年增17.1%。按投资比例计算1928--1933年重轻工业比重分别为78--87.6:22-12.4;1933-1937年分别为57.8:42.2。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占欧洲第一位, 世界的第二位。

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领导在工业化进程中, 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先轻后重区别, 主张应该先重后轻, 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 忽视了各工业部门应随着经济发展变化的协调发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十分巨大,但也存在重大缺陷和问题。

首先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经济建设的第二个问题是,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许多产品无人问津,大量积压,另一方面,优质对路产品奇缺,供应紧张。在积累和消费问题上,苏联一直追求高速度和高积累, 忽视消费品的相应增加, 并指责反对高指标的见解是“右倾机会主义”;在数量和质量上, 片面强调产值和数量, 忽视产品质量;此外, 在工业化时期, 斯大林还先后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

第三,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

1928-1933年和1933-1937年遵循高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苏联先后两次提前完成了五年计划,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社会主义成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1927年起苏联开始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进程。1929年9月起农业集体化运动进入全盘集体化时期。到1933年1月参加农庄的农户已从4%左右增加到55%, 到1937年更增加到93%。尽管农业集体化符合社会主义的长期目标, 但是它的发展程度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标志。

事实上由于强迫过渡违背了自愿原则;急于过渡, 人为实行平均主义,超越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扫地出门和消灭政策, 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在全党全国实行反右倾运动, 使党内和政治生活本已不正常的情况更加恶化。

在30年代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的同时, 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方法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固定模式。它虽然对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探索,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对苏联以后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到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情况既与苏联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有关;也与斯大林和俄共(布)中央的否定社会主义必需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有关, 与他们的急于过渡以为只要改变生产关系就一定能提高生产力的唯生产关系论思想有关;还与他们错误地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否定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的决策有关;最后又由于党内和国内政治生活民主气氛不过够, 开展错误的斗争方法有关。

苏联政治生活中的另一个重大事件是1936年新的苏联宪法的颁布, 斯大林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确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同时, 苏联还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共产党不仅领导一切,而且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苏维埃不能真正发挥人民政权的作用,变成徒具虚名的权力机构。联盟制也是有名无实,少数民族的权益并无可靠保障,他们实际生活在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里。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唯上是从。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愈来愈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建成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办法实行高积累多投资,发展粗放型经济。它片面发展重工业,建立准军事型的经济,并以此提高国力,赶超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斯大林通过它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全球化的要求。从长远看,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形成原因:这固然有长期恶劣的帝国主义包围环境, 长期激烈的党内斗争需求, 沙俄时代封建专制习俗的深远影响, 资产阶级民主意识的缺乏, 也有斯大林在理论上强调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和民主只是一种手段等误导, 以及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等。

1929 年12月21 日举国上下庆祝斯大林50 寿辰。《真理报》用八个版面刊载古比雪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祝寿文章,称颂斯大林是列宁的唯一主要助手,是列宁事业的继承人,是活着的列宁。这以后,过分颂扬之风愈刮愈烈,进而成为一种政治思潮。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当作偶像顶礼膜拜。不仅一切成绩胜利归功于斯大林,而且斯大林就是党和国家的化身、真理的代表。1934 年召开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决议,确定今后党的工作方针路线;而只简单地“责成各级党组织以斯大林同志报告中所提出的原理和任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南”。斯大林的讲话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发言的唯一依据,成为判断事物对错的唯一标准。

对30年代以来苏联政治生活产生严重消极影响的是以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书记基洛夫遇刺为契机的肃反运动及其扩大化。这一长达4年多的运动, 认我为敌, 认友为敌, 打击、惩处以至处决一大批党的和人民内部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西方材料估计有500 万人受牵连,30 万~40 万人被处决。1936~1939 年间,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 万人被逮捕。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大会选出的139 名中央正式和候补委员中有98 名被逮捕和枪决,占70%。会后选出的17 名政治局成员中有5 名被害,1 名自杀。军队的损失十分惊人。第一批被授予红军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3 名(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布留赫尔)被处死。15 名集团军司令中,13 名被杀。总共有4 万多名营级以上的高中级军官遭迫害。乌克兰、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党政领导人几乎均被处决。许多著名学者、作家受害。

第三章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一、凡尔赛体系

1.协约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美国在战争中崛起,成为暴发户原来最富有的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也欠美国44 亿美元。美国从战前的资本输入国一跃而成为资本输出国,从债务国成为债权国。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的40%以上,逐步取代英国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美国的军事力量也取得了迅猛发展,战前美国军队只有30 万人,到战争结束时已增加到450 万。美国企图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战争中增强了的军事力量冲出美洲、夺取欧洲的领导权,进而称霸全世界。1918 年1 月8 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发表的争取世界和平的“十四点”演说,集中地反映了美国的这种战略意图。

英国的具体打算是:维护殖民帝国的最大利益,尽量扩大其殖民帝国,巩固其在战争中抢到手的德国殖民地的统治权。恢复其海上霸权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消灭具有威胁性的德国海军,要求战败国支付战争赔款以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为达此目的,在欧洲,英国继续玩弄“大陆均衡”政策。法国在战后已经成为英国在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所以英国不愿意法国过分强大,为使德国成为制止法国势力过于膨胀的国家,它不想过分地削弱德国,以便自己在法德抗衡中渔利。英国还想利用美法矛盾达到英国主宰欧洲事务的目的,既联合法国一起对付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又拉拢美国一起对付法国独霸欧洲大陆的企图。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英国希望维持英日同盟来限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并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英国的支持;同时谋求与美国合作,共同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以保护英国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

法国的主要目标是企图建立在欧洲的霸权,它要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这既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又可以消除可能与之竞争的宿敌和对手,以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绝对优势。

意大利是带着投机心理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作为战胜国,它在战争中屡战屡败,没打过几次胜仗,阵亡46 万人,受伤94 万人。意大利虽说也跻身强国之列,但它的实力无法与英法相比。意大利的经济及军事实力相当薄弱,但争霸扩张的野心却很大。它的战略目标主要是企图在南欧和地中海地区进行扩张。要求英法履行1915 年伦敦协定和1917 年莫里埃纳协定中许下的诺言,索取原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以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一些地方,还要获得有争议的阜姆港,从而获得对亚得里亚海和东地中海的支配权,甚至要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

日本同美国一样在大战中发了横财,成为又一个暴发户。四年战争中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几乎增加了三倍,由人超变为出超,黄金储备增加了四倍半,并成为欧洲国家的债权国。大战期间,日本趁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机,向亚洲和太平洋大肆扩张,出兵抢占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并抢占了中国的青岛和胶州湾。1915 年1 月18 日,又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妄图独吞整个中国。日本在战后的主要打算是力图使它在战时侵吞的利益合法化,取得远东的霸权。因此它对欧洲的问题不太关心,但为了对付主要的劲敌美国,日本在欧洲问题上支持英国,希望以此来换取英国支持它在亚太地区的要求。然而不仅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与日本有尖锐的矛盾,英国也因在亚太地区有重大利益,与日本产生激烈冲突。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更不能容忍日本的侵略行径。2.巴黎和会

1919 年1 月18 日~6 月28 日,和会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正式召开,讨论对战败国的和约问题。参加和会的有27 个国家的代表,1000 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 人。英国的自治领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联邦和印度也参加了会议。威尔逊曾发出邀请俄国参加会议的倡议。但协约国认为,俄国提出的条件不能接受。俄国苏维埃政权最后没有能够参 加和会。战败国被禁止与会。真正主宰和会的则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三巨头”,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只能充当配角。

《凡尔赛和约》,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关于德国领土,和约规定德国西部边界恢复到1870~1871 年的状况。阿尔萨斯—洛林重归法国;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行政由国联代管,15 年后进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东岸为非军事区,不得设防;西岸划分成三个占领区,分别由协约国占领5 年、10年、15 年。在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德国总计失去八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

第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形式加以瓜分;这些被瓜分的德属殖民地共计面积300 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 余万。

第二,严格限制德国的军备;关于德国军备问题,和约规定,取消德国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参谋本部以及军事院校,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 万人,海军限定为战斗舰和轻巡洋舰各6 艘,驱逐舰和鱼雷艇各12 艘,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艇;海军兵员不得超过1.5 万人。

第四,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关于赔款总额,和约规定由协约国特别委员会加以确定,并在1921 年5 月1 日以前向德国政府提出,偿付的期限和计划也由该委员会确定,在此之前,德国应先赔偿200亿金马克。德国负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1919 年9 月10 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了圣日尔曼条约条约,规定:奥地利与匈牙利分立为两个独立国家,奥地利的独立地位非经国联行政院同意不准变更,即规定德奥不得合并。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与南斯拉夫独立。

1920 年6 月4 日,协约国武装干涉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之后,在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同匈牙利签署了特里亚农条约。

1920 年8 月10 日,在巴黎近郊色佛尔,战胜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但这个条约从未付诸实施,因为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废除了在条约上签字的素丹政府,也不承认这个奴役性的条约。这些条约同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一起构成了一个互为联系的条约体系,通过这一条约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使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又重新纳入它所控制的轨道。这一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1)体系的作用:

① ② ③ ④ 惩治德国。凡尔赛和约在领土、殖民地、军事、赔款诸方面,对战败的德国严加限制和掠夺。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匈牙利分立;新建立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原奥匈帝国南部的一些领土割给意大利,归还所占波兰的领土。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土耳其丧失了更多的领地和属地,只保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细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重新瓜分了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土耳其的属地,由战胜的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

总之,凡尔赛体系是英法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惩治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分赃掠夺、宰割弱小民族,从而确立了列强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3.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华盛顿会议

(1)背景:一战后,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的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军备竞赛。为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在1921~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2)内容:会议达成的协议有《四国条约》《五国公约》《九国公约》。

1921 年12 月13 日,美、英、日、法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有效期为十年。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上述权利因任何国家的侵略而遭到威胁时,“缔约各国彼此之间应全面地和坦率地进行协商,以便达成协议,联合地或单独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四国条约》及其附件的签署,既反映列强之间在太平洋地区的尖锐矛盾,也说明它们在一定范围内达成了协议。这首先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完成了它多年的宿愿,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同盟的外交协商性质又使美国不必为维护英法在远东的利益而动用武力,英帝国在太平洋上的巨大权益也得到巩固。条约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失去了往昔的盟友英国,甚至有时英国还同美国站在一起来反对它的扩张。日本的武力扩张不得不有所收敛。但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已经通过条约得到了美、英、法的承认,特别是它已在国际上处于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成为四强国之一。

1922 年2 月6 日,美、英、日、法、意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华盛顿《五国海军条约》。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替换总吨位的限额是:美英各52.5 万吨,日本31.5 万吨,法意各17.5 万吨,即一般所说的5∶5∶3∶1.75∶1.75 的比例,主力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 万吨;

《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它使美国取得了同英国平起平坐的资格,标志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结束。日本虽然在军舰吨位方面居于美英之下,但它在海军基地建设方面基本没有受到束缚,使它在新加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占有优势,限制了美英向西太平洋扩张,保证一旦发生战争,日本海军能够在太平洋上取得主动。

中国问题和《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主要议题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因为列强要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必然要争夺中国。

1922 年2 月4 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是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总算得到了重要修正。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和胶济铁路权利。1922 年2 月6 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正式签署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它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确立各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九国公约》的签订,使美国得到了它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得到的东西。美国国务卿休斯说:“由于这个条约,中国的‘门户开放’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个条约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结束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毛泽东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 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影响:

①华盛顿会议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②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海军力量得以同英国并驾齐驱,又达到了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③至此,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对国际关系及欧美各国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它引起或加剧了哪些矛盾?这些矛盾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造成了怎样的结果?为什么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必然走向崩溃? 【参考答案】积极作用:

①体系形成后,世界保持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和平,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美国则出现柯立芝繁荣; ②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领土基本上在民族的基础上重新划定,这一状况至今保持不变;

③在以国际会议来解决国际争端,并成立常设国际机构方面,对此后国际关系发展都有重大影响。矛盾和结果: ① ②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凡尔赛和约严惩德国,使后来希特勒、纳粹党煽动复仇主义情绪,有机可乘。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加深了。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矛盾尖锐;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日本矛盾加剧,后来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

③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矛盾加剧,英法美等国对苏维埃俄国的仇视,后来纵容法西斯侵略,力图把祸水引向苏联,坐视法西斯挑起世界大战。④体系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激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中国五四运动以及印度、土耳其民族运动高涨起来。瓦解原因: ① ② ③ 体系内孕含着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如上面的四大矛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矛盾。

德国的崛起,造成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不平衡加剧。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直接冲击这一体系。

④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二战爆发,使这一体系最终崩溃。

第四章 二、三十年代的西方世界

一、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全面进人相对稳定的时期?

【参考答案】经过一战的战乱和一战后初期的动荡,到20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全面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表现为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其原因及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

① ②(2)英法经过经济政策的调整,德国经过道威斯计划赔款问题暂时的解决,到20年代中期,经济不仅恢复,而且有一定的发展。

美日利用一战夺取了更大市场份额,经济发展膨胀,尤其美国20年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这一切为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奠定了经济基础。

政治:

资本主义普遍经历了战后初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之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欧洲一些国家左翼政党上台执政,进行了社会改革,扩大了民主。这为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进人相对稳定时期创造了稳定的政治环境。(3)① ② ③ 国际关系:

经过战后初期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成的凡一华体系的秩序;

20年代中期又解决德国战后赔款和欧洲安全保障战后遗留的两大问题,使这一新秩序得以进一步调整和稳定; 苏俄粉碎了武装干涉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和苏联和平共处,这一切都构成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二、“柯立芝繁荣”

美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参战的,本土没有遭到战争破坏,而且在战争初期与交战双方大做军火生意,发了不少战争财。美国资本家在战时获得了巨额利润,为更新固定资本和扩大生产储存了充足的资金。又由于战后工业管理改进和技术革命的刺激,美国在经历1920 年年中至1921 年末的短期经济萧条后,经济很快复苏,并逐渐趋于繁荣。柯立芝执政时期(1923~1928年),股票价格直线上升,工人就业率高,收音机、洗衣机、小汽车成为大规模生产的消费品。小城镇迅速成为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战时住宅建筑规模大为缩小,为战后住宅建筑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几十层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使欧洲人吃惊,人们称这一时期为“柯立芝繁荣”。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使用的汽车81%是美国货。收音机也已普及于寻常百姓家。汽车工业、电工业和建筑业成为20 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主要支柱。

卡尔文·柯立芝(1872~1933)62岁。于1872年7月4日生于佛蒙特州温莎县的普利茅斯(Plymoth)。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生于美国独立日的总统。当过律师,州参议员,马萨诸塞州州长,1920年大选时共和党哈定当选为总统,他被选为副总统,哈定才能平庸,被人称为“碌碌无为的活动家”,上台后就提出实行“恢复常态”的政策,即从战时国家垄断恢复到战前私人垄断的“常态”。他恢复战前垄断资本家的自由经营,实行共和党传统的保护主义政策,提高关税税率,官方不过问企业合并、组合和发行股票等事项,放弃控制物价和调节 生产的做法,一切放任资本家去干。他周围又结聚一批“俄亥俄帮”政客,结果政府中不断出现贪污渎职案件。

在副总统任期中,柯立芝和他活泼好动的妻子格雷丝常受邀参加一些小型聚会。在这些聚会中,柯立芝逐渐得到了“沉默的卡尔”这一名声。女诗人桃乐茜·帕克(Dorothy Parker)在一次晚宴中坐在柯立芝身边,对他说;“柯立芝先生,我刚和一个朋友打了个赌,他说不可能让你说出两个以上的词。”柯立芝回答说:“你输(You lose)。”柯立芝夫妇性格迥异。格雷丝健谈、喜欢玩笑,而柯立芝安静而严肃。柯立芝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我觉得我们是为对方而生的。这四分之一个世纪,她一直忍受着我的种种缺点,而我为她的种种美德感到喜悦。”

1923年8月2日,哈定在加州巡回演讲途中突然病逝,柯立芝继任总统,任完哈定任期,24年参加大选,再任总统,28年放弃总统竞选,他还进一步补充说:“如果我再干一个任期,我就得在白宫待到1933年...十年,比其他任何一个当过总统的人都长—太长了!”离职后,和格雷丝返回了北安普敦的老家,在那里撰写他的回忆录。共和党则在1928年大选时保住了白宫,总统正是柯立芝内阁的商业部长赫伯特·胡佛。

但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隐藏着危机。首先,是农业长期不景气。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陷入沉重的债务,有的失去农田,背井离乡。许多农场主也破产了。农民的收入偏低,购买力大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战后欧洲各国的农业生产已相继恢复到战前水平,美国农产品输出大为减少,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生产增长不快,结果造成供过于求的现象。其次,一部分工业部门如纺织、煤矿、造船、制革等部门长期处于萧条状态,开工不足,大批工人失业;再者,由于企业集中程度高,兼并之风盛行,中小企业受排挤,财富分配极为悬殊。第四,这一时期盛行分期付款的赊购制度,1927年,6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销售的,其他如电冰箱、洗衣机到私人住宅也大量采取赊购的方式。第五,这一时期投机活动猖獗,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大量发行,大企业主、金融寡头大搞投机倒把,普通的美国人也被卷入大买股票寻求发财的热潮中去。

三、战后初期的德国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了。1918 年11 月9 日,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庞大的帝国在战争和革命的风暴中崩溃。1919 年1 月举行国民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党获得优势。1919 年7 月31 日国民会议通过新宪法,共13 章 181 条。8 月11 日由艾伯特总统签署14 日后生效。魏玛宪法规定德国为共和国,实行联邦制,各邦设置自己的议会和政府,有权管理本地的行政、教育、警察等事务,外交、国防、财政、关税、邮电等事务归中央政府掌管。德国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国会组成。参议院由各邦选派的代表组成,它主要起咨询作用,但各项立法须得到它的同意。德国国会由年满20 岁的男女公民选举产生,它负责立法和决定预算,有权宣战和媾和。政府总理和各部部长都对国会负责,如果得不到国会的信任就须辞职。总统则由全体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有权任免总理,解散国会。魏玛宪法没有能够彻底排除地主贵族的势力和影响。由于德意志共和国成立后没有进行认真的社会改革,没有实施土地改革,东普鲁士的容克地主仍保留它的大地产,旧帝国的官吏和军官仍保留着他们的职务和特权,所以魏玛共和国是一个软弱的共和国,自诞生时起一再受到右派势力的冲击。1925 年2 月28 日,艾伯特总统去世。3~4 月,举行了新的总统选举。

老元帅冯·兴登堡(1847~1934 年)以1465 万张得票当选。兴登堡不仅在军人中,在右翼政党中有影响,而且一般群众也把他看作振兴德国民族的一个象征。兴登堡是一个老牌军国主义分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东线德军总司令,最高统帅部建立后实际负责指挥全军。兴登堡当选为总统,是德国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复活的表现。

四、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参加德奥同盟的意大利宣布中立。1915 年4 月26 日意大利同英、法、俄签订伦敦秘密条约,决定站在协约国一边参加战争。意大利指望通过战争攫取土耳其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大片领土,重温历史上“大意大利”的美梦。战后,协约国撕毁诺言,意大利在巴黎和会上只分到特伦蒂诺等8900平方公里、160 万人口的领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它一寸也没有得到。

与欧洲其他大国相比,意大利是比较贫弱的。战争加剧了意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固有的矛盾,同时也使意与其他欧洲列强的矛盾更为尖锐。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异常困难。它的国民总收入仅200 亿里拉,但在大战期间的军费支出高达1459.36 亿里拉,其中外债200 亿,内债350 亿。巨额的债务不仅使意大利战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还造成严重的金融混乱和财政崩溃。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急剧增长。战后的经济困境、政治动荡以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再加上作为战胜国没有捞得好处而引发的强烈的国家民族主义情绪,使垄断资产阶级选择了与法西斯运动相结合的道路,导致意大利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

墨索里尼1883 年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早年倾向于社会主义,参加意大利社会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墨索里尼公开支持政府参战被社会党开除。1914 年10 月墨索里尼参加了意大利第一个法西斯组织——“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第二年,该组织更名为“革命干涉运动法西斯”,并在米兰建立全国性组织,墨索里尼成为其核心人物。意大利参战后,墨索里尼应征入伍。战后,墨索里尼决定重建法西斯组织。1919 年3 月,墨索里尼在米兰组织法西斯战斗团,提出欺骗性的社会改革纲领蛊惑人心,如建立共和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和爵位,没收非生产资本,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确定最低工资,增加工人抚恤金和养老金,10 增课大资本捐税,没收教会地产,土地归农民,实行普选等。1920 年后,社会党和工人运动的力量发展迅猛,墨索里尼利用政府、企业界、王室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心理,加强投靠、迎合统治阶级,宣称法西斯战斗团要“把意大利从共产主义的恐怖下拯救出来”。法西斯战斗团队员身穿黑衫,破坏工人集会,捣毁社会党活动的中心,警察对此熟视无睹,企业界暗中给以资助,法西斯战斗团乘机扩大实力,1921 年5月,战斗法西斯成员已近19 万人。1921 年11 月,法西斯党正式成立,到1922年发展到三十多万人。10 月29 日晚,墨索里尼到达罗马,国王任命他为首相。31 日墨索里尼组成第一届法西斯政府,法西斯党终于上台执政。五、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史无前例的大危机及其提供的深刻教训

1929年10月, 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大危机为标志, 爆发了一场资本主义世界规模的生产过剩危机。它很快向欧洲、北美、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蔓延, 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 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4年,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价值2500亿美元, 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 成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在整个大危机期间, 引起了金融、货币、信用和财政的全面危机。危机期间, 股票价格指数下降的幅度美国为51%、德国为32%、日本为45%。国际货币体系和传统金本位制崩溃。资本输出和对外贸易处于停顿。[大危机使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企业倒闭, 大量工人失业。大危机使失业人数达有史以来创记录水平。美国的失业率高达24.9%、德国26.3%、英国21.3%。]大危机蔓延成世界规模的农业危机, 涉及谷物、畜牧、林业等技术作业部门, 造成生产大破坏, 致使农民破产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减少。在大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各国的国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严重恶化。美国减少了54.69%、德国减少了40.4%、法国减少了30%、英国减少了14.61%。

世界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整个西方世界出现了社会大动荡, 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大规模的反饥饿运动和工人罢工运动高涨。法西斯主义思潮的泛滥以德、意、日为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军国主义者策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总理, 标志德国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发动世界战争的道路;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则强化了法西斯极权统治。在美国、法国、英国的法西斯组织和右翼团体也十分活跃。

这次大危机的明显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是一次渗透各个领域、涉及全世界、影响深远的经济和政治全面危机。以往经济危机周期的过程是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相继的, 这次在大危机的低谷结束后并未出现繁荣, 而是持续萧条, 到了1937年又发生了短暂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虽然使整个资本世界深受其苦, 但对各国的影响是不平衡的。美国所受的影响最为严重。这是由于长达60多年的经济迅速发展和相对稳定时期刺激生产发展因素的逐步消失;固定资本大规模极盛时期也已结束;长期以来盲目投资造成的比例失调带来了严重恶果;严重的信贷危机使20年代盛行的分期付款的办法失灵;农业的长期性慢性危机加深了工业危机;企业开工不足, 失业大军的长期存在使国内市场更加缩小;信用危机加深了工农业危机;高关税政策使世界市场愈来愈小。特别是胡佛政府在危机蔓延下仍然坚持不合时宜的自由放任政策, 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危机对德国的打击也很大。沉重的赔款负担使国内市场相对狭小;战胜国的控制使德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国民经济对英、美的依赖, 使德国经济的基础显得十分软弱和不稳定;德国垄断资本盲目发展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生产则更加重了部门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至于, 英国受危机影响相对地较轻, 这是因为在20年代英国并没有出现高度繁荣的局面, 也没有大规模的资本固定更新。在日本由于很快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和扩大对外侵略的道路, 从而较早的摆脱了经济危机。法国由于危机开始较晚, 1932年中才真正进入危机时期, 到1936年到达低谷。

这次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所以造成30年代大危机尤为严重的加剧原因, 是各国政府的国内政策中的失误和国际协调不力有关;长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忽视了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 政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在某种意义上, 这次大危机的恶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经济问题和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各国政府的政策负有主要的责任。当然, 政府的政策不可能阻止危机的爆发, 但是它可以延缓或减轻危机的恶果。

30年代大危机告诉人们, 繁荣与危机往往相关, 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 防患于未然是至为重要的。正是20年代的相对繁荣景象, 使一些目光短浅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沉浸在歌舞升平的欢乐声中, 盲目乐观、高枕无忧, 不讲忧患意识, 听不得弊端舆论, 从而失去了应变时机。

危机告诉人们, 要随时注意资本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同时, 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和各国政府的以邻为壑自保政策密切相关, 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而不利己。

此外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在大危机期间, 许多人只认为这是件大坏事, 只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深化和资本主义末日的加速来临。然而, 在迫使政府进行的反危机调整内部机制的过程中, 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出现新的良性循环, 逐步由坏事变为好事, 成为一种难得的机遇, 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的信号。

2.罗斯福新政及其历史意义

罗斯福新政一般指1933~1939年期间罗斯福政府所实行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政策,罗斯福的对外政策并不包括在内。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包括1933年3月9日~6月16日被称为“百日新政”等一系列立法和行政命令上,主要有: 整顿财政金融方面的整顿银行, 统制货币, 废除金本位, 改革税制, 颁布公平竞争法令等;调整工业生产方面的全国工业复兴法, 全国劳资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及其它多项管制工业立法;节制农业发展方面的两次农业调整法, 多项土壤保护法令, 和其它农业调整和扶持措施;

实行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民间护林保土队救济法, 几个联邦紧急救济法令, 特别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的1935年8月14日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几项保障住宅的法令, 建立保障雇员权益的一些机构,建立民间救济工作管理机构,规定铁路职工福利保障, 规定退伍军人福利保障;

举办公共工程方面最重要的是1933年5月18日颁布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 建立其它公共工程管理机构,颁布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 实施其它水利工程;还有在改革司法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方面的举措。

新政是为了对付经济危机而应急出台的,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新政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危机,稳定了社会,也恢复了美国人民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有效地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政治的和经济的基础。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是历史上进步主义传统的继续, 新政的改良措施具有进步意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功尝试;新政为战后美国政府特别是民主党政府的调整和改革措施提供了一种模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不谋而合;新政代表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并着重体现了垄断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3.西方发达国家反危机措施的异同

在欧洲和日本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可以分为三类情况, 英、法国家, 北欧国家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英国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包括: 放弃金本位, 组织英镑集团;实行保护关税的帝国特惠制协定政策;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 调整英联邦内部关系等。

法国政府反危机措施以1936年6月4日至1937年6月的布鲁姆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政策影响最大,包括调整劳资关系;改组法兰西银行;成立国家小麦局, 控制农产品销售, 并规定农场抵押偿付办法;扶植企业发展, 举公共工程;改革税收制度等。

为应付大危机, 北欧国家普遍出现了社会民主党、工党掌权或参与掌权的政府, 实行被称为中间道路的福利国家政策。与其它国家相比,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保障就业政策, 调整和扩大社会保险;发展多种合作事业。

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反危机措施, 有着与美、英、法、北欧国家不同的明显特点。

德国实行军事化的经济干预和调节, 建立一整套的军事化的经济调节机构;实行强制卡特尔化, 迫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对工人和居民实行法西斯管理;组织适应战备需要的各种工程。

意大利强化和完善组合国家制度;加强国家对经济事务的直接干预;发展军事工业, 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日本全力发展军事工业, 使国民经济军事化;通过一系列经济立法, 推行卡特尔化和托拉斯化, 管制各个经济部门。

六、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年代下半期,德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威斯计划后大量流入德国的美英资本。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英金融界抽走大量资本,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德国作为现代金融体制、金融危机的首批牺牲者而很快卷入危机。由于德国是战败国,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其原因是:

第一,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各种政治力量为应付外来压力相互妥协的结果,并未触动帝国时期的专制基础,军国主义的政治地位仍得以保存下来。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垄断资产阶级由于对革命的恐惧心理,认为选择法西斯主义比选择社会民主党的危害要小。

第二,一战后,德国军国主义、普鲁士专制主义、德意志民族沙文主义、反犹太主义等反动思想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希特勒将这些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口号掺和起来,利用德国人民崇尚权威的心理、急于摆脱贫困的心理以及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心理,来欺骗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从而为法西斯独裁政权提供了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三,一战后,德国工人运动处于严重分裂状况。德共听命于共产国际,以社会民主党为主要敌人,低估了法西斯主义的危险性。

1923 年11 月8 日,乘法国出兵鲁尔,德国国内政局动荡之机,希特勒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店掀起叛乱。失败之后,希特勒被关押了九个月。在狱中,他写下了《我的奋斗》一书。这是一部夸张的自传体的回忆录,该书随意议论,冗长乏味,但其基本思想比较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鼓吹“生存空间”论,“受屈辱的德意志应该在太阳底下占有比以前更广阔的空间”。为了夺取生存空间,先要向西同其宿敌法国算帐,然后向东方突击,让俄国从欧洲的版图消失。其二,宣传种族优越论。说德意志民族是大自然的宠儿,是地球上的高等民族。德意志民族应主宰世界,对其他民族,特别是犹太民族要进行无情的统治,要践踏“低等”民族。其三,提出“领袖原则”,认为最好的国家制度是独裁政权。元首对一切负责,所有人都必须服从元首的绝对权力。

其四,鼓吹用武力挣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如今不能靠强烈抗议,而要靠一把巨大的剑,使被蹂躏地区回到德意志帝国的怀抱。”武力夺取的目标,不仅在于要夺回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的土地,而且希特勒还认为“新德意志要沿着过去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前进,用德意志的剑为德意志人获得耕地,为这个民族获得每日的食粮”。这本书后来成为法西斯德国对外政策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纲领。

应该说,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是希特勒政治生命变化的直接的首要的原因。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期间,纳粹党成员从15 万上升到100 万。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建立公开的法西斯专政。希特勒上台后,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体制:

第一,镇压德共和社会民主党,取消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933年2月27日,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嫁祸于德共;宣布纳粹党为唯一合法政党;解散一切政党、工会、农会。1934年8月,兴登堡去世,希特勒自封为元首兼总理,从此集大权于一身,建立起以他为核心的独裁统治。(国会纵火案)

第二,清洗了冲锋队,巩固了国防军,建立秘密警察(盖世太保)、集中营。

第三,推行种族主义政策,疯狂进行反犹、排犹、屠犹(二战期间有600万犹太人被迫害致死)。

第四,在思想、文化教育和舆论领域实现了法西斯化。《我的奋斗》成为必读书。

第五,建立总体战经济体制,把国民经济纳入战争轨道。

希特勒对外政策的核心是扩军备战,逐步摧毁凡尔赛条约。

第一,为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1933年10月和1934年7月,两次策动奥地利纳粹党发动**,企图吞并奥地利,并刺杀了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

第二,1933年10月19日,退出国联。

第三,1935年3月16日,发布《重整军备宣言》,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36个师,迈开了撕毁《凡尔塞和约》的第一步。

第四,1936年3月7日,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宣布德国对此地区拥有主权。

至此,德国完全撕毁了洛加诺公约和凡尔赛条约。接着希特勒准备全面侵略计划。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的秘密讲话——《霍斯巴赫备忘录》,确定了德国必须在1937-1938年作好战争准备,至迟在1943年发动战争以解决“生存空间”问题。提出首先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后来正是这样。

总之,希特勒上台,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七、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不可阻挡地席卷日本,使持续萧条的日本经济遭受新的打击。日本的进出口贸易,1930 年比1929 年下降30%左右,1931 年又比1929 年下降约50%。国内八种主要商品价格1930 年比1929 年下降37%。日本是个岛国,市场狭小,资源紧缺,对外贸易缩减,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1931 年经济危机发展到最严重地步,这一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 年下降三分之 一,主要工业部门的开工率只达50%,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早一年进入危急关头。

日本是一个具有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残余的帝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日本就出现了法西斯组织。军部是不同于民间法西斯团体的一股影响力最为强大的法西斯势力。军部是日本政权中的军事部门,包括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司令部、陆军省、海军省等。根据1889 年日本帝国宪法的规定,军队由天皇统率,辅佐天皇指挥军队的军部直属天皇,不受制于内阁。1904~1905 年日俄战争之后,军部势力急剧增长,逐渐形成为一股政治势力,经常凌驾于政府之上。发展成为取代官僚政治与民主运动对抗的力量。至1930年,在日本军队的指挥系统——军部中形成了两大法西斯组织:1929年5月建立的“一夕会”和1930年9月建立的“樱会”、“一夕会”以校级军官为主,主要成员有河本大作、冈村宁次、永田铁山、东条英机、石原莞尔等人。他们主张在“改造国家”中不使用武力,在陆军中实行改革,以武力解决“满蒙”问 12 题,把转向反日的张学良从中国东北赶出去。

“樱会”以中下级军官为主,核心人物是桥本欣五郎,其宗旨也是以改造国家为最终目标,为此,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建立军部独裁,以实行对“满蒙”的扩张。这些法西斯团体是在军部首脑默许下成立的,一些首脑人物还直接参加了法西斯团体的策划活动,“樱会”的“改造国家”的口号很快为军部正式接受。日本军国主义作为日本政权的一部分,自身直接法西斯化,并成为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使日本法西斯在尚未完全取得政权的条件下就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而天皇制专制制度则使法西斯主义获得了现成的政权基础。

军部法西斯继承了“大陆主义”政策,把目标首先对准被视作日本“经济命脉”和“国防”要地的中国东北。第一,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久侵吞中国东北,建立起伪满洲国。第二,1932年1月28日,发动“一?二八”事,进攻上海。

第三,日本军部分裂为两派:“统制派”主张走和平夺取政权、改造国家的道路,由上而下实现法西斯化。“皇道派”主张以政变方式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法西斯政权,北进苏联,以下级武官为首。1932年5月15日,“皇道派”刺杀首相犬养毅,建立起以海军大将斋藤实和冈田启介为首的“举国一致”内阁,是军部向法西斯政权的过渡。第四,1933年3月,日本退出国联。

第五,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发动“二·二六”兵变,袭击首相府,刺杀首相斋藤实,要求建立法西斯政权。但因天皇、海军、重臣的反对,29日,兵变失败。“统制派”控制了军部。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在军队中居于领导地位。统制派在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老财阀的支持下,1936 年3 月成立以法西斯分子前外相广田宏毅为首的新内阁。从此,政府处于军部的控制之下,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专政正式建立。

第六,1936年8月7日,广田内阁召开“五相会议”,由首相、外相、藏相、陆相和海相参加的五相会议,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提出为“谋求帝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稳步地向海外扩张”,“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实现所谓日满华三国紧密提携,并“向南方海洋发展”。确定了全面侵华和向南洋发展的战略计划。

第七,1936年11月25日,德日订立《反共产国际协定》,远东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八、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一次大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基础依然存在。尽管英法美等战胜国对该体系的态度各异,但都希望在保持这一和平体系的基础上作些局部调整,使之发生有利于本国的变化。意大利和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非常不满,却尚无足够的武力对它作全面调整。德国是凡尔赛体系的受害者,但它急需外国资本“输血”以复兴经济,而和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也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也满足于用和平手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1. 德国赔款问题

战后欧洲矛盾主要围绕着德国赔款问题展开。由于巴黎和会虽达成了德国赔款的协议,规定德国1921 年5 月1 日前交付200 亿金马克的赔款,并决定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问题,但对赔款的总额、赔款的方式、赔款期限及赔款如何在战胜国之间分配等重要问题未作具体规定,致使战后德国赔款问题成为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战后欧洲国际社会围绕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展开斗争。

作为德国主要宿敌的法国,希望从德国榨取最大限度的赔款,一方面削弱德国,使之一蹶不振,另一方面补偿自己在战争中的巨大损失,恢复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大国地位。一向搞大陆均衡政策的英国,虽然也希望得到赔款,但它不愿过分削弱德国,希望德国经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既可以为英国商品提供较为广阔的市场,又可以以德抗法,保持欧洲大陆实力的均衡。而美国则反对向德国索取高额赔款,因为它担心,一旦德国经济因此而解体,无力支付赔款,那末,英国和法国就会以此为理由不向美国偿还战时债务,美国商品在欧洲的销路也将因此受到影响。英、法、美三国都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解决德国赔款问题,因而都力图把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抓在自己的手中。根据凡尔赛条约成立的赔款委员会设在巴黎。由英、法、意、比各派一名代表组成,法国代表担任主席。实际上等于是法国掌握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该委员会在1920 年作出关于德国赔款分配比例的规定,法国得52%,英国得22%,意大利得10%,比利时8%,其余8%在其他协约国希腊、罗马、南斯拉夫、日本、葡萄牙等国中分配。1921 年4 月,赔款委员会又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 亿金马克,合330 亿美元,其中包括凡尔赛条约中规定的到1921 年5 月1 日前应偿付而尚未偿付的200 亿金马克。1921 年5 月5 日,赔款委员会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5 月12 日前作出承诺,30 年内偿清全部债务,每年支付20 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可用现金和实物支付。如果德国不同意,协约国可出兵占领鲁尔。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难以承担沉重的赔款负担。德国政府虽然被迫接受了赔款要求,并于1921 年8 月交付了10 亿金马克,但是“履行它,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1922 年,德国遭受了灾难性的通货膨胀。同年7 月,德国政府以此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全部赔款。英国支持德国的要求,英首相提出允许德国延期四年交付赔款,并将赔款总额减为500 亿金马克的建议。该建议遭到法国的强烈反对。这样一来,不仅英、法之间的分歧加深,德、法之间的矛盾也激化,法国准备诉诸武力。

1923 年1 月11 日,法国不顾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理由,联合比利时,出动10 万法比军队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造成20 年代最为严重的、最为人注目的欧洲冲突事件。法国此举的目的不仅在于以武力强迫德国履行赔款义务,而且是为了把鲁尔生产的煤、焦炭、生铁和法国洛林的铁矿石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世界最大的钢产国,为法国在欧洲的军事和经济领导权建立物质基础。法比占领当局对鲁尔地区实行强制的军事管制,接管行政权,占领了矿山、企业和铁路,派法国人进行管理。在占领区和非占领区广设关卡,征收关税。对不服从占领当局者严加镇压,经常与被占领区的居民发生流血冲突,数以千计的居民被关进监狱,并有约十四万五千人被逐出占领区。面对法、比的军事行动,德国古诺政府在美英的支持下,实行“消极抵抗”政策,抗议法、比违反凡尔赛和约。宣布立即召回驻两国大使,停止交付一切赔偿。同时命令鲁尔地区官员拒绝执行占领当局的一切命令,占领区的企业全部停工,企业主的损失由国家赔偿,失业工人由国家救济。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鲁尔地区的地方行政官员拒绝执行占领当局的命令,煤矿工人进行怠工或罢工,铁路工人不给占领者运送煤炭,所有经过德国通往法、比的铁路全部陷入瘫痪。占领当局与被占领区的对立行动,使鲁尔危机更加深化。

鲁尔危机使冲突双方都陷入经济、政治的空前危机,法国也没从占领鲁尔中捞到一点好处。由于鲁尔地区的“消极抵抗”,从鲁尔进口的煤和焦炭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法国的生铁产量因此下降了35%,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此外,占领鲁尔期间法国支付高达10 亿法郎的占领费,加重了财政负担,法郎贬值25%,执行冒险政策的普恩加莱政府,也在朝野上下一片强烈谴责声中倒台。鲁尔冒险是法国谋求一战后欧洲霸权的一次尝试。鲁尔危机使法德双方面临政治经济危机,加上英美两国为首的国际社会施加了强大的国际压力,使得法、德两国政府对各自的立场和策略以及对方的立场和策略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因此,它们都不得不放弃原来所坚持的立场和策略,改行一条更为现实的解决问题的道路。1923 年9 月,德国结束了“消极抵抗”,两个月后,法国也同意由两个国际专家委员会来重新研究德国赔款问题,这就为美国插手赔款问题提供了方便。

道威斯计划 美英两国早就不满于法、比控制的赔款委员会,希望有机会插手德国赔款问题。1922 年底,美国国务卿休斯就曾建议成立专家委员会研究赔款问题,当时英、德表示赞同,法国反对。鲁尔危机之后,法国为形势所迫转变态度,以从美国得到贷款渡过财政难关为条件,接受美国建议。1923 年11 月30 日,赔款委员会决定成立由美、英、法、比、意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家委员会,一个负责研究稳定德国金融、平衡德国预算问题,另一个负责确定德国外流资金数目和返回途径,两个委员会的核心任务是重审德国赔款问题。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权就这样转到美国手中。1924 年1 月10 日,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1865~1951 年)为首的专家委员会在伦敦开始工作。4 月提出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同年8 月,接受赔款的各协约国代表在伦敦举行的国际会议,正式批准专家委员会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即“道威斯计 13 划”。

道威斯计划的主要精神是,首先稳定德国的金融,复兴德国经济,在此基础上索取赔款。而赔款数目的确定应考虑德国经济的承受能力。计划规定,由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8 亿金马克的贷款,帮助德国稳定金融恢复经济。对于德国赔款的总额,道威斯计划没作明确规定,只规定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即1924~1925 赔款额为10 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五年后增至每年25 亿金马克。支付赔款的来源是德国工业企业和铁路的利润,以及关税和日用品的间接税。道威斯计划还规定,德国的财政经济由以美英为首的协约国赔偿事务总管监督。计划还要求德国应该恢复经济统一,任何外国组织不得妨碍德国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法、比从鲁尔撤军。1924 年9 月1 日,道威斯计划开始实行,1925 年7 月,法、比从鲁尔撤军。鲁尔危机的结束及道威斯计划的通过与实施,对当事国德国和法国两国,以及战后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均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道威斯计划实施以后的15 年中,德国从美国和英国得到200 多亿金马克的贷款,同时期,德国支付的赔款数仅为110 亿金马克。大量的贷款流入德国,使德国经济起死回生。1927 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即已回复到战前水平,1929 年再次超过英、法,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为其政治上的复兴及最后撕毁凡尔赛和约打下了经济基础。

作用与影响:

A、表明法国丧失了在赔款委员会中的主导地位,企图称霸欧洲大陆的野心遭到失败。

B、美国插手欧洲,取代了法国的地位,控制了德国经济,确定了美元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C、英国支持美国扶德抑法,维持“欧洲均势”的政策又一次成功了。

D、德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1929年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为跻身政治大国奠定了基础。

1929 年2 月,以美国金融家欧文·杨格(1874~1962 年)为首的新的专家委员会组成,讨论德国赔款问题。同年6 月,杨格委员会制定出新的赔款方案,即“杨格计划”。该计划于1930 年1 月海牙会议批准生效。杨格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139 亿金马克,比原定总额减少20%,59 年还清。每年赔款约20 亿金马克。每年赔款数额的三分之一为无条件必须赔偿款项,其余部分在困难的条件下,可延期两年支付,付清赔款的最后年限为1988 年。杨格计划还取消了协约国对德国的财政经济监督,取消赔款委员会。赔款的一切结算事宜由美国操纵的国际结算银行办理,赔款必须用外国货币支付。

杨格计划实行仅仅一年,就被经济危机所打断。1931 年6 月,面对德国经济的严重困境,德国总统兴登堡致函美国总统胡佛,声称德国财政困难,无力还债,请予延期支付赔款及其他债务。美国总统担心德国的经济崩溃会影响欧洲政治经济秩序及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利益,因此,胡佛总统照会协约国政府,宣布从当年7 月1 日起,赔款及一切政府之间的债务延期一年偿付,但其他国家欠美国的债务不能取消,此为“胡佛延债宣言”。同年7 月23日,主要协约国及德、意、日等国在伦敦会议上通过延期一年偿付债务的决定。但是,德国的财政状况继续恶化,贯穿整个20 年代的赔款和战债问题就此不了了之。2.洛加诺公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凡尔赛和约未能彻底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欧洲各国政府,欧洲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又一焦点。在不到50 年的时间里,连续两次遭到德国侵略的法国对安全的要求最为强烈。20 年代,法国转向努力在欧洲寻求支持。1920 年和1921 年,法国分别与比利时和波兰建立联盟。1924 年、1926 年和1929 年,又与被称为小协约国的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缔结友好条约。

1925 年10 月5~16 日,英、法、比、德、意、波、捷七国外长及意大利代表在瑞士疗养小城洛加诺举行国际会议,美国未派代表参加,但表示支持英国。会议草签了最后议定书和七个条约,总称为洛加诺公约。其中主要的是德、比、法、英、意五国互相保证条约,即莱茵保证公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德比和德法之间的边界维持现状,双方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诉诸武力,保证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凡尔赛条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该得到遵守;1924 年伦敦会议通过的道威斯计划仍然有效;英国和意大利作为莱茵公约的保证国,一旦其规定遭到破坏,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在德国和英国两国的坚持下,条约对德国与其东部邻国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边界没有作出保证。只是由德国分别与法、比、波、捷签订仲裁条约,规定缔约双方通过谈判和诉诸仲裁的办法来解决一切争端。但在德波、德捷条约中没对其边界提出任何保证。洛加诺会议上,法国也分别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防备德国进攻的互相保证条约。

洛加诺公约是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旗帜下进行的,但实际上它导致了欧洲大国地位的又一次变化,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较大调整。德国是洛加诺公约的最大受益国。通过该条约,德国在未承担任何新义务的情况下,取得了与法国及欧洲各国政治上平等的大国地位。此外,由于德国成功地拒绝无条件加入国联,使得它能够在洛加诺会议期间就与苏联缔结经济条约,洛加诺会议之后不久,又同苏联订立友好中立条约。德国因此可以周旋于英、法、苏三方之间,左右逢源,取得外交上更多的成功。此外,由于德国在条约中没有对德波和德捷边界给予保证,又为后来德国要求修改东部边界,重获但泽,占领波兰,进而东侵苏联埋下了伏笔。洛加诺公约使英国得以最小的义务获得欧洲安全的保证,并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人,进一步达到其扶德抑法,在欧洲搞均势外交的目的。法国本身的边界虽然得到公约的保证,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却因此大大削弱,降至与德国平等的地位。法国作为战胜国对于德国违约的行为,不仅再不能像鲁尔出兵一样进行制裁,其本身的安全也需要英国和意大利来保证。

3. 绥靖政策

英法为了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既得利益,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而获得暂时的和平,并企图将法西斯的祸水引向苏联,实质上是一种姑息养奸、纵容侵略,养虎成患,虎大伤身的政策。

具体表现:

第一、英法等国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意大利发动对阿战争,次年5月5日占领之。虽然国联迫于国际舆论,曾宣布意为侵略国家,对它实行制裁。但英法却暗中与意达成秘密谅解,对意并没有实行石油禁运。结果意大利不到一年就吞并了阿比西尼亚。1936年7月,在英法活动下,国联停止了对意制裁。1938年11月16日,英法正式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第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不干涉”政策 1.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民阵线政府的成立

近代早期(15、16世纪),西班牙是殖民掠夺的先锋,但由于没有经过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故后来长期落后,政治上直到要上世纪30年代还保持着君主政体,封建势力控制国家政权,外国资本掌握经济命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西班牙沉重打击,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931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君主制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实行了社会改革和土地改革。

但在西班牙社会处于转折时期,左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进步力量)、右翼势力发展都迅速。1933年,法西斯组织——长枪党成立,同年11月议会大选中,建立了亲法西斯的政府,遭到工农和进步力量强烈反对,有些城市爆发武装起义。

1936年1月,西班牙共产党与社会党、工人联合总会、社会主义青年联盟、共和党左翼、共和同盟等签订人民阵线公约,组成人民阵线,并颁布了施政纲领。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2月16日,人民阵线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组成以左翼共和党人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

2.西班牙内战以及德意与英法的对策

人民阵线政府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反动势力的仇视。1936年7月,弗朗哥将军指挥军队在各地发动叛乱。由于人民阵线内部各派力量不团结,缺乏统一指挥;德国、意大利分别派遣5万、15万大军支持弗朗哥。结果,1939年3月28日,叛军与德意干涉军攻占马德里,建立起弗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英法予以承认。4月,弗朗哥加入德日意《反共产国际协定》。

西班牙内战中人民阵线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德意武装干涉和英法“不干涉政策”的结果。1936年7月25日,法国政府发表声明,法国在这场冲突中保持中立,并禁止向西班牙共和国出售武器。8月1日,法国又呼吁各国达成禁止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协议。8月8日,法国下令禁止任何物资运往西班牙。8月15日,英法两国互换照会,保证禁止向西班牙及其属地出售武器,“不干涉”政策正式生效。8月下旬,德意表示同意英法的不干涉建议。

9月3日,英法等27国缔结了《不干涉协定》。9月9日,成立“不干涉委员会”,英国人任主席。因此,英法的不干涉政策,起到了绥靖法西斯的作用。

第三、美国的中立政策 ——另一种形式的绥靖政策 年代,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孤立主义者主张美国置身于欧洲冲突之外,反对干预和卷入其他大陆的战争。他们利用美国人民不愿卷入新的战争的情绪,推动国会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1935 年8 月31 日,即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前夕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案。1935 年10 月3 日,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0 月5 日,罗斯福援引《中立法》,宣布对交战双方实行军火禁运。由于禁运不包括原料和战略物资,因此它有利于工业较发达的意大利。

1936 年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随即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8 月,美国政府宣布“不干涉”政策,美国第二次运用“中立法”,宣布自己严守中立。但实际上,美国既没有禁止弗朗哥向美国购买石油和各种燃料,也没有禁止德意购买美国的武器与战略物资,而只是禁止人民阵线政府从美国得到军火和物资,因此,美国的“中立法”,与英法的“不干涉”政策起了同样的作用。

第四、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协定》 1.苏台德问题

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后,就把侵略目标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早在1937年6月,希特勒就制定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工业发达,人口1500万,其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占950万,德意志人320万,其他如匈牙利人、波兰人等200万。德国人占总数的23%,主要集中在苏台德地区。

一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独立,且是法国的盟国。为了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制造民族纠纷,开动宣传机器,攻击捷克斯洛伐克人“迫害”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

1933年10月,在希特勒扶植下,苏台德的德意志人成立了以汉莱因为首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法西斯党,接受德国的秘密资助,根据德国驻捷克斯洛伐克使馆的指示开展活动。

1938年4月28日,汉莱因根据希特勒的指示,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谈判,向其提出八点纲领,要求苏台德区完全“自治”,遭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拒绝,谈判中止。

2.慕尼黑会议

9月26日,希特勒发表演说,攻击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宣称无论如何须在10月1日拿下苏台德区。同时,他玩弄骗术,又向英法抛去橄榄枝,说什么绝不同英国打仗,也不希望同法国作战。并别有用心的赞扬张伯伦争取和平的努力。他重申,对苏台德区是他在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

9月29-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开会,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墨索里尼在会上拿出一张由德国事先起草的协议,英法立即同意。9月30日凌晨一点,四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及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在3个月内满足波兰、匈牙利的领土要求;英法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新边境不受侵犯。

捷克斯洛伐克代表也被召到这里,但无资格与会,只能在隔壁房间等候“判决”。协定签订后,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召到会议室,责令其全部执行,不得作任何答复和发表声明。

9月30日上午,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开会,决定接受协定。下午张伯伦飞回伦敦,一下飞机就向欢迎的人群挥舞着9月30日上午与德签订的《英德宣言》,踌躇满志,声称:“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从此,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但达拉第回到巴黎后,却忐忑不安的对欢迎人群说:“为了和平而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

12月6日,法德以同样方式签订了《法德宣言》。

《慕尼黑协定》后果:

A.大大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出兵占领整个捷克《慕尼黑协定》(工业发达、30个陆军师,装备粮食,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B.使苏联倡议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希望完全落空,加强了苏联同英法的猜疑与分歧,有利于希特勒离间苏联与英法的关系,阻止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粗暴地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大国主宰小国,牺牲弱小国家利益进行妥协的一次交易,是绥靖政策登峰造极的表现。

总之,《慕尼黑协定》将欧洲又一次推向了战争与和平的十字路口。4. 四国三边外交谈判

四国三边谈判各国的目的不同,是谈判破裂,不能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原因。在谈判过程中,苏联重在拉笼英法,想建立集体安全体系,防范德国,而英法重在笼络德国,继续推行绥靖政策,而德国重在拉笼苏联,竭力避免两线作战。

1.苏联为建立集体安全的努力

30年代,面对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苏联调整了对外政策,提出了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共同制止法西斯侵略的构想,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33年11月16日,与美国建交,还先后与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哥伦比亚、比利时、卢森堡建交,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声望。

1934年9月18日,加入国联。并多次在国联提出反对侵略战争的提案。

1935年5月2日,苏法缔结《互助条约》。5月16日,苏捷缔结《互助条约》。规定,一方遭到德国入侵,另一方要协商援助。

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七大,号召各国共产党行动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 英法苏莫斯科谈判

从1939 年4 月中旬到8 月下旬,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这是一次为世人关注、极为重要的谈判,因为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防止世界大战爆发的问题。一是张伯伦对苏联的敌视与偏见。3月26日,他在日记中写到:“我必须承认对俄国极不信任,我不相信他有能力维持有效的攻势„„而且我怀疑他的动机。” 二是波兰的反对。波兰始终不与苏联合作。由于英法毫无诚意,谈判陷入僵局。

3.英德秘密谈判

英德秘密谈判与英法苏莫斯科谈判同时进行,始于1939年5月中旬,延续到大战开始。谈判中,英国首相张伯伦及其顾问威尔逊和外长哈里法克斯都亲自出马,作出精心计划和安排,其积极性与对苏谈判的消 15 极态度成鲜明对比。实际上,英国将英德谈判放在主线的位置。

8月3日,英国提出与德国和解的具体建议:①缔结互不侵犯条约;②发表英德声明,缓和政治气氛;③谈判发展对外贸易;④谈判德国在东南欧的问题;⑤谈判原料问题;⑥签订互不干涉协定;⑦裁军。

德国要求:英国承担不援助第三国的义务(如波兰);放弃对德包围政策,解除对波兰及其中小国家的安全保证;并中止英法苏结盟谈判。

英德秘密谈判终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主要原因:

①德侵占捷克后,英国国内反绥靖政策情绪日高;

②张伯伦的目的是与希特勒划分势力范围,但希特勒的目标是征服全世界,矛盾无法调和;

③此时希特勒已作好向英法开战的准备,其外交重点转向与苏联订约,他想利用英德谈判,麻醉英国,破坏英法苏谈判,达到避免两线作战的目的。4.苏德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苏联面临着极其复杂和险恶的国际形势:第一,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波兰,战火即将蔓延到苏联的边境;第二,在东方,日本在1939年5 月向苏联寻衅,挑起诺蒙坎事件,苏联军队正在同日军进行激烈的局部战争;第三,张伯伦政府没有完全放弃绥靖政策,但又被迫改变不与苏联进行任何联合的僵硬态度;第四,希特勒要称霸欧洲大陆,其战略方针可以先东后西,也可以先西后东。他看到英法两国军事准备不足和对德软弱的态度,决定先进攻英法。为了避免在同英法作战时出现两线作战的局面,希特勒决定对苏联作出重大让步,使苏联保持中立。面对这种形势,苏联为击破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避免首先卷入同德国的战争,对德国改善两国关系的外交试探采取灵活的策略对待。苏联在与英法谈判的同时,又同德国进行了秘密谈判。

苏德谈判是在极其复杂的背景下进行的。希特勒的最终目标是要夺取世界霸权。就要避免两线作战,为此,希特勒调整了外交政策。

首先,希特勒降低了过去的反苏调子,主动与苏联改善关系。早在《墨尼黑协定》后不久,德国就主动开始与苏联接触。1939年1-2月,德苏进行了贸易谈判,随后恢复了两国的贸易关系。

对于德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攻势,苏联的态度最初是十分谨慎的,而且一直比较冷淡。直到6月,英德秘密谈判,7月英法苏政治谈判破裂,8月英法苏军事谈判又无进展,三国结盟前途渺茫。此时,苏联没有理由拒绝改善德苏关系。8月23日,里宾特洛甫与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有:

第一,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

第二,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任何支持;

第三,缔约双方政府今后将彼此保持联系,以便对他们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况,进行协商;

第四,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第五,如果缔约双方在某种问题上或其他问题上发生分歧或接触时,缔约双方应当只通过和平方法,友好的交换意见或者必要时设立调解委员会,以资解决这些争端或抵触。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

此外,在秘密附件中,双方划分了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的势力范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解除了苏联长期以来对英法搞“祸水东引”的忧虑,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暂时起到了避战自保的作用。为加紧发展经济,扩军备战赢得了时机。对苏联来说,在政治上、道义上有所损失,也妨碍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但确实是现实所迫。连丘吉尔也不得不承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固然是残酷无情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极其现实主义的。但是条约所附秘密议定书涉及的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它粗暴践踏了小国的基本民族主权,是一种强权政治的行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德国外交的一个胜利,德国利用反法西斯国家间的矛盾,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从而使其免除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为它入侵波兰,发动世界大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 年9 月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 年9 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结束,历时整整六年。它经过法西斯国家的战略进攻,交战双方攻守互易的战略转折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战略反攻三个发展阶段,最终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这场战争的规模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当时中国人一般称它为“欧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全球,把六十多个国家、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口卷入了战争的旋涡。这是一场真正的世界性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2.日本偷袭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是由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于1940年8月提出的。9月演习成功,获军部认可。珍珠港位于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东距美国2090海里,西距日本3200海里,为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驻地。1941年11月26日,南云忠一中将率日本特遣舰队(共60艘,其中航空母舰6艘),从日本千岛群岛出发,航行12天,于12月7日黎明到达珍珠港以北,开始展开。

7点55分,日本第一批飞机183架开始轰炸,历时45分钟。8点45分,第二批飞机171架开始轰炸,历1小时。9点45分结束。舰队返航。

美军被击沉、损失各种战舰40多艘,飞机260架,伤亡官兵4500多人(飞行员)。日本仅损失飞机29架,潜艇6艘,死亡200多人。这是战争史上最成功的突袭战例之一。幸好美国的航空母舰出航了。

珍珠港事件,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月8日,日本对美、英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相继对美宣战。12月8日,英美对日宣战,英联邦、拉美对日宣战。中国于12月9日,对日本正式宣战,12月10日,对德意宣战。

日本偷袭之后,对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进攻。至1942年6月,日本占领了泰国、菲律宾、关岛、威克罗、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与英美形成对峙局面。从此,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偃旗息鼓了。

3.中国抗日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从1931-1945年)的战场。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 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 牵制了日本主力, 扼制了日本北进, 推迟了日军南下, 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为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和世界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牺牲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 也是一次真正全民卷入的战争,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战胜入侵之敌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洗雪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的步伐, 使中国自明中叶起300多年走下坡路的历史面临振兴的转折机遇。它奠定了中华民族真正独立的基础, 打破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取得了在联合国中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 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完整, 在国际上肯定了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以弱胜强、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并为战胜法西斯承受巨大民族牺牲的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极为宝贵精神财富。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充分体现的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全民团结精神、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前赴后继的英勇献身精神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民的极其生动的血和火的宝贵教材。

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1)落后就要挨打。强者同样需要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但是落后者是必然挨打的。唯有国富民强才能使侵略者不敢轻举妄动, 才能减少在战争中的损失, 并为最终战争侵略者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2)全民抗战路线必胜, 分裂不得人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的法宝, 而中国共产党在促成和维护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着主导作用, 成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真正核心。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根本保证,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更是如此。没有双十二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不可能有全面抗战的开始的。而抗战的整个进程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3)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是最终取胜的正确途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一正确方针成为夺取抗战彻底胜利的指南。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广阔的敌后战场, 和正面战争相互支持和配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例如19世纪初对拿破仑的战争之后的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会议和国际联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国际会议的召开和协约的缔结不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而是在战争后期开始进行的。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盟国将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以往不同,盟国不是只举行一次会议,而是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有公开的,也有秘密的;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其中,以1945 年2 月4 日—11 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及其通过的公报、协定和密约最为重要。此前的莫斯科三外长会议(1943 年 10 月)、开罗会议(1943 年 11 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 11 月 28—12 月 1 日)、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1944年10 月 9 日—26 日),都可看作是雅尔塔会议的准备。雅尔塔会议继承和发展了上述会议的成果,对某些协议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此后举行的旧金山会议(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波茨坦会议(1945年7 月17 日—8月 2 日)等则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雅尔塔体系(或体制)指的就是上述所有协定的总和。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的。它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几乎每项雅尔塔协议都包含着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他们既合作,又争夺,使雅尔塔体系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登上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的并开展联合反霸斗争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它将在走向21世界的世界舞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政府在《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写入了五项原则。1954年6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休会期间, 周恩来总理成功地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声明。1954年6月28日是首次在联合声明中肯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日子。这五项原则现在概括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与发展主潮流的时代产物, 它在提出后的40年来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1955年的万隆会议、1970年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等国际关系文件都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超越意识形态和不同社会制度, 违反了它即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也可能发生对抗,以至军事冲突,遵守它, 即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经济发展水准不同, 也能友好相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述了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内容。

2.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深远影响

1955年4月18-24日万隆会议召开,包括日本在内的29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亚洲国家有24个。在会上我国总理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 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4月24日,万隆会议发表最后公报, 提出了国家关系间的十项原则:①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尊重基本人权;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③尊重符合联和国宪章的自卫权利;④不干涉他国内政;⑤一切国家民族大小一律平等;⑥不为大国特殊利益对它国施加压力;⑦不以武力侵犯它国;⑧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⑨促进相互利益和合作;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亚非会议的意义首先在于, 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亚非人民的觉醒,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主宰的, 由亚非人民自己解决问题的国际会议, 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其次, 和平协商, 求同存异, 独立和平, 友好合作的万隆精神成了亚非人民反帝、反霸、反殖、反种族主义的斗争武器,40年来它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 为妥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 它还极大地推动了六十年代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以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印尼的苏加诺和加纳的恩克鲁玛为核心。1960年5月发起不结盟运动。1961年6月在开罗举行筹备会议,有20个国家代表参加,通过了参加会议五项条件的文件: 实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卷入大国军事联盟;不参加大国的双边联盟;不准外国在本国设立军事基地。宣布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 奉行独立自主, 和平, 中立的政策;拒绝和任何大国结盟;奉行团结协商, 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反帝、反霸、反殖、反种族主义的政策。

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25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参加,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并无成文的章程,也不设总部, 但是定期举行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外长会议, 协 17 调不结盟国家的政策。从1964年在开罗举行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起47国代表参加,到1995年的第十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一百多个国家代表参加,它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不结盟运动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推动了团结反霸斗争和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酝酿;推动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也制约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势力, 维护和平与发展主潮流。不结盟运动具有不结盟性质, 反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性质,和不稳定性以及深受外来势力影响的性质。

4.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七十七国集团又称发展中国家会议, 是在反对超级大国和帝国主义控制、剥削和掠夺的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集团。1964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发大会上, 形成了《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参加国的成员有所调整,到1984年有127国参加。

七十七国集团的1967年10月阿尔及尔会议通过了《阿尔及尔宪章》;1971年10月的利马会议通过了《利马宣言》;1976年2月的马尼拉会议通过了《马尼拉宣言》和《行动纲领》;1979年2月的阿鲁沙会议,通过了《阿鲁沙集体自力更生纲领》和《谈判纲领》;1983年4月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会议通过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纲领》;1986年6月的开罗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

此外, 七十七国集团对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1975年2月阿尔及尔会议通过的《工业发展与合作宣言及行动计划》;1980年2月新德里会议通过的《新德里宣言和行动计划》和1986年5月 巴西利亚会议通过了《巴西利亚声明》等都做出了贡献。

七十七国集团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它动摇了超级大国主宰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它加强第三世界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酝酿, 并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5.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反霸斗争

1960年9月14日,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伊朗、科威特等国代表在巴格达聚会,发起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亦称“欧佩克”。后来,阿尔及利亚、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联酋、厄瓜多尔等国陆续加入,使其扩大为包括13个第三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的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掠夺和剥削,采取共同行动保卫石油资源和民族经济权益。欧佩克设有大会、理事会、秘书处以及有关的委员会。总部起初设在日内瓦,1965年后迁至维也纳。欧佩克成员国通过每年两次大会,协调石油政策、反对欧美国际石油垄断财团对石油生产、提炼、运输、销售各方面的严密控制,维护自己的收益。

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储藏地和石油产地,也是原油输出地。70年代初, 中东的石油资源一直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世界上最大的八家石油垄断公司,控制了中东石油开采的37%, 其中有5家属美国的垄断公司。在1973年年中东战争期间和其后,中东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团结一致,开展石油战,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了石油标价和石油价格,实行石油减产和禁运,收回石油企业股权和实行国有化。

中东石油战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掠夺廉价石油资源的时代, 开始了第三世界国家真正掌握石油资源主权的新时期, 这对于第三世界维护其它资源主权的斗争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它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主地位, 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矛盾和经济形势的恶化, 触发了70年代以滞胀为中心的结构性经济危机;它打破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列强长期以来垄断世界经济秩序的局面, 推动了国际反霸斗争, 也分化了西方大国的政策, 迫使欧洲共同体和日本修正同第三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它还加强了产油国的经济实力,维护了民族经济和主权尊严, 为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物质保证, 并在短期内形成了海湾石油致富国;它也显示了团结反霸的巨大威力,表明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运用经济武器来制裁在经济上远超过自己的发达国家。

维护海洋主权和资源, 是第三世界反霸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70年智利等九个拉丁美洲国家通过了《关于海洋法宣言》;同年拉丁美洲21个国家又通过了《拉丁美洲关于海洋法的宣言》;1972年又有10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沿岸的国家通过了《圣多明各宣言》,坚持保卫200海里海洋权的立场,提出了200海里“承袭海”的主张, 由此,拉丁美洲国家兴起了维护海洋权的斗争。并迅速发展为整个发展中国家维护200海里海洋权的运动。到1983年,提出200海里领海、经济区或渔区已有89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共74个。1982年12月10日, 在牙买加签字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有119个国家, 到1985年有159个国家和实体。

此外, 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反霸斗争还反映在南北对话的开展上。南北对话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就建立国际经济秩序进行磋商的初步尝试会谈。南北对话取得实效的是欧共体和非加太组织的合作, 集中反映在四个洛美条约的签订上。

80年代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的重要。1979年77国集团通过的《阿鲁沙集体自力更生纲领》,集中反映了南南合作进入了新时期。198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有26个国家参加的南南合作会议和同年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经济宣言》和《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提出了一系列南南合作的具体措施。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曲折发展的启迪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这种曲折发展,是世界现代史必需回答的问题

第一, 从世界历史的长河看, 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苏联革命和建设75年, 需要一个摸索的实践过程。如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纲领宣称社会主义已在苏联取得“完全的、最后的胜利”, 要在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共产主义建设论;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称在二十年内要完善发达的社会主义, 现正处在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论;戈尔巴乔夫则在苏共二十七大修改为社会主义完善论。所有这些, 都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第二, 原有社会主义国家除东德外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或不够发达的条件下, 走上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方面不能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匹敌或赶上他们, 要真正站住脚是困难的。

第三, 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 它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 因而社会主义的巩固要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困难得多, 需要一个历史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试想英、法、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巩固都要花费200年、86年(1789-1875)、和一百年(1775-1877), 何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呢?

第四, 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布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 它必然遭到来自资本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和遏制, 以至颠覆, 这种外部环境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 无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 整个说来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切不可躺在“社会主义优越性”上睡大觉

要不要改革, 实际上是第二次革命, 或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问题。而如何改革则同样关系到革命的成败问题, 苏联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中的杀车。30年代以来约半个世纪没有重大改革举措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80年代后期不顾实情的急剧改变带来的灾难都说明了这一点。回避改革过程既不能使人们理解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的必由之路, 也不会有助于人们理解怎么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的剧变。

苏联近半个世纪的过缓改革进程, 并未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弊端, 从而带来了积重难返的困境, 使苏联面临难以解决的四大矛盾, 即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实践上在和资本主义竞争共处中的劣势扩大;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实践上的社会霸权扩张主义的推行;理论上的民族团结与自治和实践上的大俄罗斯主义及严重的民族问题;以及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苏共领导和实践上苏共领导层特权腐化严重丧失先锋性。这些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次的内因。

如果把苏联模式和社会主义唯一道路和模式相混同, 这显然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本世纪以来, 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既面临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军事和经济封锁、政治包围以及思想文化的演变, 妄图扼杀社会主义制度或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另一方面, 又充满着推行苏联唯一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与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样化道路间的曲折斗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实践都说明了这一历史事实。

3.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应该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 绝不应拘泥于唯一的苏联模式

东欧的失利和苏联的解体说明必需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反对全盘苏化和全盘西化, 必需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僵化模式划清界线。但是苏联模式的受挫, 但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还有中国模式等各种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资本主义在以发展为主, 同时存在严重困扰的双重趋势情况下, 腐朽趋势并不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原因受下列因素制约。

第一, 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机制的调整, 在当代还有相当的余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着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面。

其次, 社会生产力在当代世界所起的加速发展作用, 对危机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的抵消。

第三,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仍富某些活力。以被普遍认为是实力地位开始相对衰落美国为例, 它的某些活力表现在: ① 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集团垄断所有制和私人经营兼顾;② 市场经济为基础兼顾政府干预;

③ 垄断主体的民主共和制, 以垄断资本民主为主体的利益集团化,政治民主化趋势;④ 以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 资本主义,共和主义为主体的思想多元趋势;⑤ 向全球开放的外来移民潮以及美利坚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

当代世界多样化统一的发展特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半个世纪以来, 世界的政治生活、经济制度、社会物质生活、思想文化观念和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深刻变化, 呈现了极其多姿多态而又相互依存的多样性统一的生动画面。当代世界上55亿多人口,数以千计的民族和种族、操着数千种不全相同的语言和语调、信奉一千多种不尽雷同的宗教信仰、展现了绚丽多采的文化生活及其千差万别的政治经济活动和制度, 生活在五大洲七大洋的同一个地球上,无疑这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然而这个地球现在变得越来越小, 生活在地球上220多个政治实体的人们越来越相互依存,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在加速度地发展, 无疑这又是一个走向趋同存异的世界。和50年前相比, 面向二十一世纪, 这个地球的多样性统一特色是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世界,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不平衡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是各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当代世界的多样性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两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力量对比的消长和不平衡发展、多样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 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 迅速发展为遍及欧亚和拉丁美洲十余国, 突破了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孤立和单一模式的发展, 打破了世界资本主义秩序的一统天下, 为多样化的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注入了新鲜活力, 开创了两类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竞争共处的新局面。在50年的竞争共处中各自发展自己, 展示优势, 揭露对方的弊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虽各有得失, 但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即: 不能相互取代,而要相互共存和平竞争;不要相互对抗, 而要求同存异;不要相互排斥, 而要相互开放。

其次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多元性。当代世界发达资本国家的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加深表现在五个相互联系的明显特点上。

1)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以发展为主。当代西方经济呈现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的交替情况;在两重趋势中,主要趋势是发展尤其是波浪式的发展。虽然,当代西方世界经历了8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但是发展的时间更长。从总体上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较普遍现象, 而不只是个别现象, 不只是在个别国家、个别部门、个别地区和个别时期。虽然, 腐朽趋势在深化, 但是, 很难说目前在总体上腐朽趋势已超过了发展趋势。

2)垄断和竞争交替运行。在当代西方世界虽然自由竞争的基础地位不变, 但是自由竞争的独占地位早已发生动摇。垄断现象不仅成为现代西方经济的主要特征, 而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1945年以来的当代世界, 有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开始了国家垄断资本为主兼顾私人垄断资本和跨国垄断资本发展的新阶段。进入70年代以来, 国家垄断资本、跨国垄断资本为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同时兼顾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同时, 垄断和竞争相互交替和日趋完善, 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手段, 逐步完善了反垄断和公平竞争的法规。

3)经济发展与改革调整相辅相成。西方国家的改革已从单纯应付危机型改革转向结构性调整型的改革。各个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国家和市场在改革发展中的互补功能, 并逐步注意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社会改革的协调发展。

4)不平衡发展和相互依存同在。一方面, 在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的1/4世纪里美国独霸、日本西欧依附的态势逐步发生变化;70年代以来美国霸主地位开始相对衰落, 形成以美为主的美、日、西欧三足鼎力态势。另一方面, 西方世界集团化、区域化和一体化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区域化的趋势加强,80年北美经济区、欧洲联盟经济区和日本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圈雏形的酝酿是它的集中表现。一体化的趋势在70年代以来也有迅速的发展, 联合国发挥着经济协调的作用。在西方世界的集团化、区域化、一体化趋势中民族化占有重要地位, 各自的国家利益仍占中心地位。

5)社会经济现代化和局部生活贫困化共生。20世纪下半期西方世界的丰裕社会是和局部生活相对贫困化相联的。西方国家的高度现代化是和福利保障社会化分不开的, 普遍发展和完善了福利保障社会化制度, 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福利国家。

第三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加剧。就经济发展的水平来考察, 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仅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而且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扩大。

第四, 发展中国家之间政治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扩大当代世界特别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发展尤为明显。无论就民族独立道路、就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来说都 19 很明显。1992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1990年时阿联酋人均GNP为19860美元, 而最低的莫桑比克仅80美元,两者相距竟为248倍。1992年阿联酋人均GNP为22,260美元, 而莫桑比克降到60美元, 两者相差371倍。

第五,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展道路和模式多样性发展。苏联、中国和欧、亚、古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原有国情和基础很不相同, 起步时间不一, 在各自的发展中又受到政策得失和外来因素的制约, 在发展道路和模式上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第六, 各国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如前所述当代最有影响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大政治思潮充满着多元特色。

由上可见, 在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总走向中,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发展是普遍现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和文化艺术等领域概莫能外。它不以社会制度的变更而转移, 反映了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离开以至否定当代世界发展的多样性、不平衡性, 片面强调普遍性、统一性、全球化, 势必导致不符合国情、球情和实情的错误判断。当然同样重要的是夸大多样性、不平衡性, 否定普遍性、统一性, 也势必导致错误结论。

一个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

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相互依存和统一性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 影响全球的科学技术、世界贸易、投资、金融、货币等经济联系的加深和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带来的全球性重大影响是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它大大加速了社会生活的全球化趋势、推动了文化艺术和教育的全球影响、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一体化和集团化趋势。在当今世界, 任何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世界性贸易、投资、金融、货币等经济联系的加深和集团化、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使得全球经济更加相互依存, 各个地区和国家协同发展则互利互补, 对抗拆台则损人害己。

其次, 超越国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人口控制、资源合理利用等影响全球问题的协调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当代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全球性的, 大气质量的恶化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水资源污染和匮乏、森林和草原植被受严重破坏, 土壤沙化和耕地面积减少、野生动植物和稀有资源的减少、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对于全球的环境恶化造成深远的影响。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加强环境合作,在环境和发展领域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成为各国义不容辞的义务。

至于当代世界人口激增, 不仅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而且加速了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的老龄化成为世界性首先是发达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当代世界的心移民浪潮和难民问题同样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各国协调对策。发达国家人口在全球人口中比例的急剧减少更使发达国家对21世纪国际秩序的影响力忧心忡忡。

第三, 维护世界和平, 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关系为全球关注的大事。50年来, 新的世界大战未能爆发, 这无疑是全世界人民和绝大多数反对世界战争的各国政府共同努力结果。今后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地球上, 要防止新的世界大战重演, 依然依赖于全球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协同奋斗, 基于全球性依存有增无减, 一旦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将很难说有真正的胜利者。

第四, 杜绝毒品和预防犯罪, 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 控制艾滋病成为全球性社会问题。显然, 这类社会问题的影响早已越出国家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全球性毒品生产、贩毒和禁毒;打击各类形式的“黑社会势力”、预防全球性类似劫机、杀伤无辜贫民等恐怖性犯罪;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的泄漏和使用;控制艾滋病、鼠疫等致命传染病的蔓延和医治癌症等致命病症;打击披着宗教外衣的犯罪活动;预防和打击信息革命以来出现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传煤体犯罪;以及影响全球的自然和非人为灾害的防犯等问题都需要各国政府采取协调行动。

第五, 各国普遍面临的发展和改革的重大课题。发展和改革是当代世界的主潮流之一,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都无一例外地普遍面临的发展和改革的重大课题。

跨世纪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这种有利机遇在当前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美苏两极雅尔塔体制解体后、世界加快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在世界和平主潮中可望继续保持国际和平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在这个当今世界和平大潮中, 尽管局部战争增多, 但是新的世界大战的现实可能性总的说来是相对缩小了。中国有可能赢得更长的世界和平的国际环境, 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大业。在新的格局形成中, 一个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时代已经结束, 多极共存中新兴力量发展机遇增多, 有可能突破旧格局的传统框架开创新的局面。国际形势在利弊相较的总体上说是利多弊少的。

第二, 新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的新产业革命同步发展的机遇。当代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在世纪之交已进入新的突破时期。在这场大变革中固然现代化强国、科技大国占有基础和实力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和前两次科技革命时引起的变化一样, 后起之秀往往会异军突起的。面对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的总形势,发达国家和包括我国在内有一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新的大变革中, 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就给处于起飞时期中的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开发生产力的难得机遇。

第三, 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主要形式的提供的机遇。和1945-1990年代时的美苏两极冷战格局以激烈的政治、军事较量不同,走向21世纪的冷战后多极化格局,转向了以军事、政治斗争为后盾而以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形式。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意识形态的较量虽然一直存在, 但是它实际上并在许多情况下是以退居后台的形式表现的, 并不总是将意识形态因素或什么“反共主义”作为处理国际的和国家关系的固定不变的原则基础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求同存异, 各国有选择发展制度、发展模式的自由、不干涉它国内政、互利互补等原则已越来越为国际反对霸权、反对强权政治的国家和友好国家所首肯。尽管西方国家不喜欢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也不喜欢西方国家坚持资本主义道路并把他们那一套制度和价值观强加在中国和世界人民头上。然而这并不是说, 我们警惕西方国家的“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意味着要把意识形态因素夸大到其他因素之上, 以至忽略了导致苏东解体和新中国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发展不快的关键性原因。实际上对于不同会制度国家来说都不容以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关系划线的准则, 都在实际上以利于国家利益的和平与发展为准则。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和速度、社会的进步、和谐与保持稳定情况实际上是至关重要的。在跨世纪的90年代, 世界经济在起伏中保持增长势头, 而站在发展浪尖上的是亚太地区, 这种势头目前还在保持,这对处于亚太地区中心地位之一我国来说,显然是一个有利的发展机遇。

第四, 西方国家周期性危机阴影的断续困扰、前苏东国家解体后尚未完全摆脱困境和非洲亚洲和拉美等某些发展中国家政局动荡危机客观上也提供了中国的发展机遇。邓小平1983年说:“要抓住西欧国家经济困难的时机”1985年又说:“现在是改革的最好时机。”1991年说:“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 就是个机遇。”1992年又说:“要抓住时机, 现在就是好机会。”当然, 这样的机遇并不总是常在的。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寄希望别国的困境和发展缓慢的立足点上, 而主要靠自身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在当代世界的改革潮中, 我国正是在世纪末改革潮中后来居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调整上有较充分的回旋余地。

第五, 振兴民族和文化新精神提供的新机遇。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和多样化并存的时代, 有一个在新的条件下再创民族文化新辉煌并在全球发挥更大影响的问题。中华民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有过举世公认的辉煌。15世纪前后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一个由中世纪转向近代世界的时代,在这个关键时期的中华民族开始由盛而衰的反差,整整500多年的被动和挨打局面是我们永世难忘的。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似乎正面临着一场文化崛起的新浪潮。它的影响要比文艺复兴时期要广泛和深远得多, 但是人们对这场已悄然到来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的认识还相当滞后。这对于一个走在全世界全方位开放前列的中华文化无疑带来了一个极其难得的机遇。它既要在新的条件下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又可以充分地借鉴近现代西方和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文化, 从而推动开创新的文化高峰,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 20 代化的发展。一个团结振兴的新兴中华民族,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当代世界要具有持久的凝聚力和强劲的竞争力;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华文化,要在全球更具有竞争力。

跨世纪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尽管中国发展的机遇难得, 但是面临的挑战和潜在危机同样是不能掉以轻心的。这里涉及社会生产力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能否建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增长,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协调的良性循环机制、能否真正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 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的目标、能否保持和发展健康富有活力的民族精神、以及开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等问题。客观地说, 在这些方面同样面临这十分严峻的挑战。

第一,实现2000年的“小康”目标是一个需要全力以赴的艰巨任务。我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次提出到本世纪末达到人均800美元的“小康”目标。这是按GNP10年翻一番的速度来计算的。1994年我国全年GDP总值是438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8%。按人民币计算“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将于1995年提前完成。”但由于美元人民币和美元比值的变化和全国人口到1995年初已突破原定本世纪末控制在12亿的目标,1993年人均GNP只有490美元,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

① 到2000年全国大陆人口可能达到13亿(不包括台湾地区)。

②按人民币和美元的比价为8:1 和“九五”期间年增10%左右的速度计算, 到2000年时人均达到800美元是有难度的。

③还必需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位数之内, 因为连年的两位数通货膨胀率使11.8%的GNP增长率大打了折扣。

第二, 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是一项新的攻尖任务。根据世界银行历年提供的全世界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三类GNP和GDP来分析, 至少达到上中等国家发展水平时才够格称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而在现代化国家中又有上中等国家、发达国家和最发达国家之区别。这里面的幅度和弹性是相当大的。但是因为:

① 人口在2040年前不超过17亿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② 连续60年保持年增长率为7.2%以上的增长速度,必须在世界历史上打破先例。

③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的硬币是十分艰难的。

④通货膨胀率务必控制在两位数以下。

⑤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是以发达国家的停滞发展为条件的,世界银行几乎每年都提高了划分上中等国家人均GNP的标准。1983年上中等国家人均GNP标准为2050美元,1993年为4370 美元,十年间翻了一番。因此要到达21世纪中叶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准,当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才行。

第三, 中国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个问题上形势相当严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解决好贫富悬殊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道路。GNP和人均GNP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线。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人均GNP的情况说明整体富裕水平, 但说明不了是否共同富裕。目前在贫富悬殊问题上社会主义的中国和发达资本主义的美国谴、法国相差无几,比日本和德国要严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势必影响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

第四,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上要付出高昂的学费。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一项完全崭新的伟大试验,资本主义的一套有用的应当借鉴, 但决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负面影响对推行改革开放,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无干扰。习惯势力、保守思想、改革过程中受到利益损害的集团及个人的不满情绪对转轨观望以至消极抵制。还会有一些人乘机混水摸鱼以图私利者, 给改革转轨大抹其灰。加上转轨没有经验, 无先例可行,有可能出现失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要求建设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曲折是不现实的。这里尤为重要的关键是必须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协调好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关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实践第一和社会生产力第一的检验标准。

第五, 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保持社会主义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一书预言中国要么以淡化意识形态来换取经济发展速度,要么强化意识形态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两者不可得兼。我们在坚持改革开放同时真正确保四个坚持是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如果在我们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社会道德的大沦丧、政府官员的大腐败、传统美德的大抛弃, 封建腐朽的大泛滥、伪劣产品回扣之风大盛行和拜金主义大抬头, 那岂不是不幸被老外言中了? 那不是外国佬的和平演变而是我们自我演变!我们再也不能走穷社会主义的老路, 再也不能重捡起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棒, 高唱唯意识形态而不切实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老调。但是, 我们绝不能以淡化、软化精神力量和弱化文化道德素质换来物质现代化成果, 如果那样, 就不会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第六, 冷战结束后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实际上被推上了前台。和苏联在前台不同,90年代初期以来的新形势越来越显示中国的社会主义被推上了前台,成为不同社会制度的一极。中国作为“西方联盟”目标是显而易见的。

历史的经验应当注意。居安思危, 在繁荣发展时期时刻注意潜在危机, 防患于未然, 具有危机感、时代感、紧迫感总比整天沉醉于大好形势, 躺在大好形势上丧失警惕要强。苏联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高调和美国20年代繁荣时期高唱“无比繁荣”带来的后果人们是难忘的。警钟应当长鸣!21

第五篇: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后感7篇

中国通史读后感1

《中国通史》是一部详细记载了华夏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类书籍。从盘古开天地的时代一直到民国的历史,这本书都有记载。暑假期间我读了《中国通史III》。

我认为最精彩的还是唐朝。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最鼎盛的时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乱,到最后王朝的灭亡,这一段漫长的时间中,有多少的起起伏伏啊!

在开元盛世时,整个唐王朝是盛况空前,很多微小的细节中都能有所体现,从老百姓的穿着打扮到一斗米的价格,处处都体现出来唐王朝的繁荣。可是,在那时,谁又会想到后面的安史之乱呢?

755年,安史之乱全面爆发。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领头发生叛变,它是唐朝从繁盛走向衰败的重要转折点,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在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宛如一堵破墙,只要有人再踢一脚就会倒塌。最终,那个最后补上一脚的人来了,于是建立了宋朝。

中国通史读后感2

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我们有过沉默,也有过辉煌;当然,也有过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们奋进,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使我们清醒。

在我们古中国,有着无数的英雄。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这些事,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结果,都认为他是暴君,而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里,则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远古虽然已经逝去已久,而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都记在了人们的'心里。虽然他们可能当初并未意识到。

钱老师的评价:《中国通史》浩如烟海,可就一点,如智慧来自实际,英雄从平凡起步等入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更能做好。当然,作为尝试未尝不可。

中国通史读后感3

今天看中国古代历史,看到了商朝的灭亡。

帝辛,即商纣王,千百年的历史都称之为亡国之君。其实,很多人,很多事,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例如商纣王,他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后期,他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再者,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杀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办衰竭,对浮获的大批浮虏又消化不了,造成负担。约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11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牧野之战,大批浮虏倒戈,周兵攻之朝歌。帝辛自焚于鹿台。商亡。

中国通史读后感4

通史,就是贯通的历史;中国通史,就是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书中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曾经令万人空巷,让我知道了许多中国历史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大事。此书主要分十一个部分,分别是:史前神话传说、夏商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两宋时代、元朝时代、明朝时代、清朝时代与近现代。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隋唐时代的《杨坚建立隋王朝》,因为文中的隋文帝勤俭节约,把国家治理的仅仅有条,当时他们储存的粮食一直到隋王朝灭亡还没有用完。我也要学习他的这种勤俭节约精神,虽然不用像他一样功成名就,但是要努力不要花不必要的钱。

读完了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许多历史故事,如:《楚庄王一鸣惊人》、《秦始皇统一中国》、《昭君出塞》等。知道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如:狄青、李清照和李自成。也明白了许多道理,我非常喜爱这本书,希望大家也可以去读一读。

中国通史读后感5

大家好,在暑假期间,相信大家都读过一本好书吧。没错!在暑假看的书会很多。我在暑假看的最有意义的书是《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相信大家通过题目就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这本书讲的就是中国历史。

他能把中国历史讲成一个虚拟世界,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以前的世界是多么壮观而又伟大的历史。

作者,民国28年(1939年)9月28日吕思勉识。

此书之意,欲求中国人与现状之所由来,多所了解。故叙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浅显。又多引各种社会科学成说,以资说明。

亦颇可作一般读物,单取上册,又可供文化史教科或参考之用,其浅陋误谬之处,勿忘当代通人加以教正。

同学们,祖国是我们的家,我们更该去了解,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更有权利去保护她。

你们在暑假期间阅读了什么书?

中国通史读后感6

我喜欢历史,书成了的了解历史的方法。《中国通史》是我很喜欢看的一本书,它讲述了从史前文明到武昌起义*清朝,从仓颉造出了最原始的字到詹天佑开发了第一条铁路,从夏朝以前的禅让制到后来的世袭制……

在中国历,大的有两个时期: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在汉文帝时期,那时国家富裕,人民安乐,没有贪污、腐败现象。外国都不敢来侵略,只是偶尔小小地打扰一下我国的边界,他们是怕了我们这个强大的国家了,统统俯首称臣,而且还每年都送一些他们的特产进贡给我们的皇帝。在汉朝时候的中国,可是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很发达的一个阶段,那时的外国还都是落后的奴隶社会呢!

我非常喜欢《中国通史》这本书,它记载了中国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自古至今的智慧结晶,还把历史长河中一件件不起眼但奇妙的事也告诉了我,让我不能不去喜欢。

中国通史读后感7

看完了中国通史,给我六下印象最深的3个朝代已说了2个,最后一个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朝代就是秦朝了。

清朝之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深,是因为秦朝是第一个统一全中国的朝代,秦始皇的脑子聪明的难以想象,竟然能统一全中国,可见他的头脑有多聪明。可是,秦始皇也有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过于使用民力,做什么事情都要大量使用自己的人民,所以,秦朝还是没有度过被灭亡的厄运,可是,虽然秦朝灭亡了,但秦始皇陵是非常宏伟的,并且,秦朝还有世界上非常著名的秦兵马俑,可见当时秦朝的发达与鼎盛。秦朝急政暴虐,从而导致了迅速的灭亡,着也让人感到有积分可惜。不过,秦始皇统一中国着一汗马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如过我门没有统一,现在的我们就回是一盘散沙,俗话说的好,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我门在一起,才可一抵挡住外面的攻击。

着就是我读过中国通史的读后感,建议大家看完上下五千年后来看看中国通史,你就会对没个朝代更加的了解!

下载《中国通史(现代史)》教案(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通史(现代史)》教案(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后感1 翻开《中国通史》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前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后感翻开《中国通史》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前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

    教学大纲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古代部分)”教学大纲 中国通史(古代部分) 课程号:02132750 新课号:无 课程名称:中国通史(古代部分)/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ese History 开课学期:秋、春 周学时: 32 学......

    《中国通史》读后感

    让历史告诉你 ——《中国通史》阅读心得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石壁上的一首回旋曲。”历史是原始人类与野兽、寒冷、饥饿的斗争,是封建王朝的金银酒杯与夜夜......

    《中国通史》读后感

    财务管理1403班 陆定超 1408030318 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读后感 本人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从小就喜欢读关于历史的著作、小说,如《史记》、《三国志》、《易中天品三国》、《......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后感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他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他勇猛杀敌,武艺高强,有一次他带着500骑兵在阵地上巡视,被王世充带的一万多步兵......

    中国通史观后感

    中国通史观后感范文1 作为一个历史迷来说,非常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以前在央视六套上没看完,近几日一直在从头开始补看。总体来说还是制作得相当不错的,呈现了......

    现代史(5篇)

    对五四精神的研究姓名:杨丽丽学号:JE104295 摘要:从五四运动中产生的五四精神,更是激励着亿万中国人五四运动的爆发,人民群众思想的觉醒,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精神影响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