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通史期末论文
中国通史期末论文
清代文学艺术浅析
考生姓名:考生学号:考 点:
张永军 甘肃电大定西分校
1162001455842
摘 要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重要的阶段。诗、词、散文、小说、戏曲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并带有自身独有的特色。本文就其文学发展的不同特点,从顺治、康熙时期,雍正、乾隆时期和嘉庆、道光时期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进行论述,论述了清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
关键字: 清朝 散文 小说 戏曲 诗歌
目 录
摘 要„„„„„„„„„„„„„„„„„„„„„„„„„„„„„„„„„„„„„2
一、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学„„„„„„„„„„„„„„„„„„„„„„„„„4
二、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学„„„„„„„„„„„„„„„„„„„„„„„„„6
三、嘉庆、道光时期的文学„„„„„„„„„„„„„„„„„„„„„„„„„7 参考文献„„„„„„„„„„„„„„„„„„„„„„„„„„„„„„„„„8
清代文学艺术浅析
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重要的阶段。诗、词、散文、小说、戏曲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按照其发展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学
清朝统治者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镇压了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消灭了南明政权,残酷地屠杀反抗的汉人。为了巩固统治,清王朝对于知识分子,严禁结社,大兴文字狱。表面上,内阁六部,满汉官员分设复职,实际上,权力掌握于满族议政王大臣之手,最后裁决于皇帝,形成带有种族歧视的封建专制。国内地主阶级的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初期又有朝廷亲贵与旗兵的大规模掠夺汉人土地的“圈地”行动。这一切,形成了统治者和汉族及各族人民之间的尖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但同时,清朝统治者又采取一些缓和矛盾和怀柔笼络的措施,如经济上免除明末加收的“三饷”;奖励垦荒,屡次豁免灾区的多年赋税;康熙亲政以后,下令禁止“圈地”;改进明朝的“一条鞭”地丁税收制度,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使农民减轻负担。在政治、文化上,继续推行科举考试,另开博学鸿词科,以功名利禄笼络知识分子,提倡程、朱理学,宣扬纲常名教,以削弱人们的反抗意识。康熙后40年出现了安定局面,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清初的文人学者,不满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较普遍地存在反对清廷的民族思想,有些人还有进步的民主思想。这时期的诗文作家,即以抱有这种思想的明遗民为主体。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是这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的散文,以深厚的功力,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思想和不同程度的民主思想,超越晚明散文的成就,显示了崭新的面貌;他们诗歌的风骨亦高。重要的遗民诗人,还有归庄、杜□、吴嘉纪、阎尔梅、钱澄之、屈大均、陈恭尹等。遗民诗的重要主题,是反映民族矛盾,表现爱国思想;阎尔梅、钱澄之、吴嘉纪又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阶级矛盾。在风格上,也各有特色。
以明臣而仕清的钱谦益和吴伟业,也是清初的两个重要作家。他们的身份不同于遗民,而作品内容却有相似之处。钱谦益学问渊博,文章气概恢宏,在黄、顾、王三家之前,已开始转变晚明散文的格局,扩大其规模。其诗兼学唐、宋诸大家,入清后的作品,也好写兴亡之感,以自托“不忘故国”。吴伟业诗,多写明末清初的史事,其七言歌行,词藻绵丽,感情恻怆,音节谐美,有很强的感染力。
著名的散文作家,还有魏禧、侯方域、汪琬等人。魏禧是遗民,其文有较浓厚的民族感情和较强的形象性。侯方域文奔放有气势。汪琬文流畅简洁。在钱谦益、顾炎武等人的影响下,清初文人,多博览群籍,典实丰富,所以也多善于写作骈文,以陈维崧所写的才气横溢的骈文为最著。
康熙后期,统治巩固,文士又多是在清朝成长的,其身世与明遗民不同。这时期的诗歌,就不再以表现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为主,而是致力于艺术技巧的追求,内容以抒情吊古和模写山水为主。著名诗人有施闰章、宋琬、王士□、朱□尊、查慎行、赵执信等。王士□为神韵派领袖。查慎行诗刻划精工,成就较大。赵执信则比较注重反映现实。
清初词坛,也呈振兴之概。陈维崧效法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作品数量多,为阳羡派词的代表作家。朱□尊编选《词综》,提倡南宋姜夔、张炎一派清空雅洁的词风,为浙派词的开山祖。纳兰性德词擅长白描,神似南唐李煜。他们对后来都有较大的影响。
由于文学本身的演变和城市生活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等原因,元明以来,新兴的戏曲、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渐超过当时的诗歌、散文。清代文学,也还继续着这种趋势,戏曲、小说的成就比较突出。
清初的戏曲,如吴伟业的《秣陵春》、李玉的《牛头山》等,抒写国家衰亡之痛,是当时民族矛盾的曲折投影。李玉等人合作的《清忠谱》,揭露宦官当政的黑暗,把市民群众的斗争搬上舞台;情节人物比较集中,减少明代传奇戏曲头绪纷繁的毛病,内容和形式都值得肯定。朱□(素臣)的《十五贯》、叶稚斐(时章)的《琥珀匙》,内容也有可取。接着出现了洪□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两部杰出的传奇。《长生殿》把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在安史之乱前后的背景上描写,抨击了封建政治和李、杨生活的腐朽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矛盾;在歌颂真挚爱情方面贯注了作者的理想。虽在对主题思想和主人公性格的处理上有着自相矛盾的缺点,但此剧情节动人,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成就还是较高的。《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主线,抒写南明福王弘光朝覆灭,以至明室300年隳败的兴亡之感,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比较成功的结合。它直接写到清兵入关前后的史事,和现实斗争的联系比《长生殿》密切。全剧结构紧密,表现了身居被侮辱、被压迫地位而有高贵品格的李香君,塑造了一个坚守民族气节的爱国妇女形象。它的主要局限性是对于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敌视。
清初的长篇章回小说,如陈忱的《水浒后传》、钱彩的《说岳全传》,通过写前代故事,反映了阶级斗争、民族矛盾,表现爱国思想。但艺术成就较高的,还推蒲松龄的短篇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它借花妖狐魅等故事,揭发封建吏治和八股取士制度的黑暗,歌颂青年男女对于幸福与爱情的追求。它用流畅的文言文来写,想象丰富,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善于把非现实世界的人物,赋予浓厚的现实生活的人情味。
二、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学
在康熙后期政治、经济形势上升的基础上,雍正、乾隆时期就进入清朝的“盛世”。被破坏了的明中叶以来萌发的资本主义生产因素,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的封建经济呈现最后阶段的繁荣。但在清廷夸耀其文治武功都取得胜利的同时,土地集中,官吏贪污,统治者奢侈腐化和穷兵黩武,又逐渐激化暂时缓和的社会矛盾。在文化、思想方面,继续厉行钳制政策:雍正朝的吕留良遗书,乾隆朝的胡中藻、彭家屏等文字狱,仍然株连广泛,刑戮残酷;统治者在提倡程、朱理学之外,又奖励考据学,实际上起着引导文人学者钻入脱离现实斗争的学术研究中去的作用;乾隆朝利用编
修《四库全书》的机会,大量销毁、窜改不利于清廷统治的书籍。
这时期的诗文作家,屈服于朝廷的钳制压力,迷惑于“盛世”的表面承平,继续康熙后期的倾向,创作上反映社会矛盾的内容薄弱。但诗说、诗派颇为活跃。著名诗人有持格调说的沈德潜,持性灵说的袁枚,还有与袁枚齐名和创作主张相近的蒋士铨、赵翼、张问陶;风格以幽秀取胜的厉鹗,以生新取胜的钱载,以奇峭取胜的黎简,以清迥倜傥取胜的黄景仁;以及描写人民疾苦的郑燮等等。诗人众多,风格多样化,艺术技巧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形成了元明以来所没有出现过的盛况。
散文方面,产生了以方苞、刘大□、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散文。方苞讲求义法,姚鼐讲究文章的阴阳刚柔。思想上守程、朱理学的正统观念,风格以清真雅正为宗,适应当时的政治背景。他们的简淡有风神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但缺乏宏伟的气魄和规模。这时期的骈文作家也不少:接轨六朝唐宋,以才藻富丽取胜的,有胡天游、袁枚、吴锡麒、孔广森等人;效法魏晋,以风格高雅取胜的,有汪中、洪亮吉、邵齐焘等人。
词坛则以浙派的影响为最大,代表作家有厉鹗等。
长篇小说在本时期放射出特有的巨大的光彩,这就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与曹雪芹的《红楼梦》两部巨著的出现。《儒林外史》对八股取士的封建考试制度的摧残人才,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它虽采用夸张的手法,却体现“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深刻的现实性。它的具有幽默感而又朴素的语言艺术,也能做到“戚而能谐,惋而多
讽”,富有含蓄性。它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红楼梦》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和贾府由盛到衰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官僚地主生活的腐朽,表现了具有叛逆性格青年的民主思想与传统意识形态的冲突,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趋势。它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提炼描写,塑造了一大群具有深刻典型意义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细腻,气氛浓郁,语言优美多姿。它以思想和艺术的伟大成就而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短篇文言的笔记小说,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新齐谐》等,成就都不及前期的《聊斋志异》。
三、嘉庆、道光时期的文学
乾隆后期政治上的腐败,使社会矛盾激化起来。从嘉庆初年到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之前(1796~1840),社会矛盾继续发展,更加尖锐。清朝的“盛世”趋于没落,中国的封建社会也日益走向衰亡。人民的反抗斗争随着生活的日趋贫困而加强,爆发了白莲教、天理教等的大规模起义。当时的文人,眼看“盛世”面貌的逐渐幻灭,又挣不脱思想上所受的钳制,处在暴风雨前夕的沉闷、窒息的空气中。文坛上有一些小的变化,但蓬勃的气象则已不如前一时期。
在散文方面,有恽敬、张惠言、李兆洛等提倡文章要合汉魏六朝与唐宋之长,合骈、散两体之长,想以健茂的气格,救桐城派的薄弱,称为阳湖派。阳湖派在写作实践方面的成就,并不能超过桐城派,其影响也不及桐城派的深广。桐城派在这时期的代表作家,还有梅曾亮、管同等人。
张惠言与稍后的周济等,宣扬词的比兴意义和社会作用,宣扬词要写得深美闳约、质实厚重。在理论上有较大的贡献,推动了清词的进展,其影响直接延伸到近代,称为常州派。但他们的创作,虽想“以国风、《离骚》之旨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实际上受温庭筠、周邦彦、吴文英的影响较深,颇偏于□艳,而且缺乏有深广现实意义和积极精神的内容。比诸浙派和阳羡派,并没有真正的高下之别。在常州派风靡词坛的时候,有不为此派风气所囿的词人,如郭□、项鸿祚,其作品写得清隽哀婉,别有风韵,也为论者所推重。
诗的方面,著名作者有王昙、孙原湘、舒位等,被称为继袁枚、蒋士铨、赵翼“乾隆三大家”之后的“后三家”。舒位诗善于剪裁成语,富有奇气;孙原湘诗写得清丽,富于巧思,也有精彩的作品。
以上诗、文、词的作家,虽都在嘉庆时期去世,但有的创作活动,在乾隆后期已开始,所以文学史上,也曾把恽敬、张惠言、王昙、孙原湘等人放在上一时期的作家之列。
预感暴风雨即将到来,期待迎接新时代的曙光的代表作家是龚自珍。他生活于本时期,但他的带有启蒙主义思想、富有瑰奇璀璨色彩的诗词散文,开创新的风气,对近代文学的影响更大,所以文学史上又常把他列为近代文学的先锋。
小说、戏曲,在本时期走向低潮。长篇章回小说较著名的是李汝珍的《镜花缘》。它在妇女问题上有一些进步见解,体现出民主思想,但也有不少封建说教和庸俗内容,艺术上也有明显的缺憾。传奇在《长生殿》、《桃花扇》之后,内容上已逐渐趋于宣扬封建道德和适应士大夫娱乐的需要;形式上也多冗长、堆砌,趋于僵化,优秀的作品少见。代之而起的比较有新的生命力的是各种地方戏曲。讲唱文学如评书、鼓词、弹词等,品种多样,在城市和农村都相当活跃,显示了它们的民间色彩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王戎笙.《清代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至1992.[2] 蔡美彪.《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 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4] 陈生玺,杜家骥.《清史研究概说》.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第二篇:中国通史期末复习提要
第二部分 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选择:
1.1856年,英国向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C)
A.马神甫事件 B.马嘉理事件 C.亚罗号事件 D.曹州教案 2.1903月6月,在《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革命家是:(B)A.邹容 B.章炳麟
(二)简答题:
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1)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维新派脱离人民群众,依靠少数人的孤军奋战,不敢推翻清朝封建政权,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等。
2.简述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根据毛泽东的主张,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作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的正确结论,肯定了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从而给阶级斗争扩大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大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对于已经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给于充分的肯定。
(三)论述题
1.试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为通商口岸;与英国协定关税;让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2)《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双重革命的任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秋谨 D.徐锡麟
(四)材料分析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1933年12月5日)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方针:反蒋抗日。
原因:日本发动九—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推行;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
附:平时形成性考核题目示例:
1.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前提和历史意义。
(1)历史前提:①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在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②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历史意义:①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给中国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②它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能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师范部
2012年12月
第三篇:2016中国通史尔雅期末答案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20)成绩: 98.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对东汉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从小农经济逐渐演化为田园大地主经济 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 C、南方经济开始迅速发展 D、社会经济发展中心在南方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下列属于仰韶文化遗址,且位于河南省的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半坡遗址 B、北首岭遗址 C、大河村遗址 D、姜寨遗址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诸侯王对天子权力构成直接威胁,最早出现在春秋的()。(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初期 B、中期 C、中后期 D、晚期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鲜卑族的族源属于()部落。(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西胡 B、北胡 C、南胡 D、东胡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下列不属于秦朝统治思想的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主张专制 B、中央垂直领导 C、刚柔并济 D、受法家思想影响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大约在公元前()左右,人类从单纯获取天然产物转变为开始种植农业。(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五千年 B、八千年 C、一万年 D、一万五千年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战国时代的西部地区主要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羌系民族 B、胡系民族 C、蜀人 D、越人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8
公元479年,延续了23年代齐国政权建立,其建立者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刘裕 B、萧道成 C、陈霸先 D、萧衍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学者王永兴为我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B、《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的作者是王明珂 C、《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的作者是李开元 D、杨联陞是一位华裔学者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0
汉朝初年刘邦主张无为而治,而不是秦朝所采用的“法术势”。无为而治是()的政治主张。(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1
关于红山文化,描述正确的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比较典型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B、以渔业为主 C、距今4000年左右 D、分布在河北省的北部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2
平准法的目的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登记商人的财产 B、平抑物价 C、对必需物资进行中央调控 D、控制个体商贩行为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3
以宗族血缘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称为()。(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郡县制 B、禅让制 C、三公九卿制 D、宗法制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4
关于黄帝,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来自北方 B、生活于游牧地带 C、在争斗中败给了炎帝 D、比较尚武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5
秦始皇时期将全国文字统一为()。(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楷书 B、隶书 C、大篆 D、小篆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6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的作者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王明珂 B、拉铁摩尔 C、黄仁宇 D、翦伯赞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7
关于大溪文化,描述错误的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位于四川 B、文化遗存以红陶为主 C、以小麦种植为主 D、位于长江中游地区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8
后赵政权是()建立的。(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苻坚 B、苻健 C、石勒 D、石虎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9
汉朝时期,羌人的活动区域以()为中心。(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山西 B、青海 C、陕西 D、广东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0
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来自草根民间,称为汉高祖。(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刘邦 B、刘盈 C、刘恒 D、刘启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1
西魏的首都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南京 B、长安 C、洛阳 D、咸阳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2
从文献上看,中国内地汉人与西域的交流最早与()有关。(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张骞 B、霍去病 C、霍光 D、文成公主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3
战国时代,()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陶器 B、铁器 C、铜器 D、木器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4
下列属于地理方面的方志类书籍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元和郡县图志》 B、《华阳国志》 C、《读史方舆纪要》 D、以上都是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5
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启 B、中康 C、桀 D、相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6
战国时期主张勤俭的思想家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7
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酷吏的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周扬 B、张汤 C、来俊臣 D、杜周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8
汉朝统治集团的统治方式是相对()。(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刚性的 B、强权政治 C、柔性的 D、刚柔相济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0分)0.0 分 窗体顶端
A、龙山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 B、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 C、仰韶文化里的城子崖,有着清晰的城堡遗迹 D、龙山文化时期制陶的温度还不能达到一千度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30 东晋的统治呈现出()的特点。(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中央垂直领导 B、三省六部制 C、三公九卿制 D、门阀世族政治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1
《四库全书》是()修编完成的。(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清朝雍正年间 B、清朝乾隆年间 C、清朝康熙年间 D、清朝顺治年间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2
西周的国姓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夏 B、姒 C、嬴 D、姬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3
下列哪本书采用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B、《国史大纲》 C、《华阳国志》 D、《资治通鉴》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4
《东晋门阀政治》的作者还著有()。(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B、《中国大历史》 C、《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 D、《拓跋史探》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5
人类的发源地是在()。(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6
()是商朝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国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契建立商 B、商朝战胜夏 C、盘庚迁殷 D、商纣王的继位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7
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赵国 B、燕国 C、楚国 D、齐国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8
根据学术研究,夏朝从建立到灭亡是时段大致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公元前1070年至公元前600年 B、公元前3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600年 D、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9
到了()时期,三公九卿制直接演变为三省六部制。(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魏晋南北朝 B、东汉 C、西汉 D、隋唐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0
关于尧舜禹时代,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超越了部落时代 B、选择首领需要很多的标准 C、大禹治水反映了当时处于比较高的社会发展阶段 D、开启了氏族社会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1
汉朝在政治制度上施行()。(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县制为主、分封制为辅 D、上述都不是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2
西汉时期的晁错和贾谊建议皇帝进行()。(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发展农业 B、发展商业 C、削藩 D、发展商业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3
下列成书规模最大的著作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 B、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 C、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D、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4
在经济方面,以刘邦为代表的统治集团采取各种措施的目标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增加税收 B、减轻农民负担 C、加强中央集权 D、重视商业发展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5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第二次大分工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 B、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C、工业和农业的分离 D、以上均不对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6
西周时期是从()建国开始的。(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周厉王 B、周成王 C、周穆王 D、周武王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7
关中本位政策是()对宇文泰实行的民族政策的阐述。(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胡适 B、陈寅恪 C、田庆余 D、郭沫若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8
南方古猿最早的生存年代大致距今()。(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三百万年 B、四百万年 C、五百万年 D、六百万年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9
五胡十六国时期,各民族所建立的政权的类型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胡人单轨制 B、汉人单轨制 C、胡汉双轨制 D、以上均不对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0
汉朝历史上当政时间最长、在位五十余年的皇帝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A、汉献帝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窗体底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
西汉建立,刘邦上台之后标志着中国统治王权从贵族集团下滑至平民阶层。()(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
东汉末年宦官的势力是被士大夫所掌控的舆论力量最终击败。()(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
冷兵器时代主要依靠武器,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不太高。()(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
学术研究发现,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别和不同,其关键是体质的差别。()(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5
谢灵运、鲍照、沈约等人的文学作品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6
《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7
商朝人喜欢饮酒,说明相对来讲粮食是比较富余的。()(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8
耒和耜是中国传统农具。()(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9
中国每个朝代对“九州四海”的理解基本没有变化。()(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0
孟子提出“克己复礼”,希望恢复先周的体制。()(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1
轻徭薄赋、三十税一是西汉初年的税收制度。()(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2
相比欧洲,中国古代社会平民与贵族的转换是比较频繁的。()(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3
在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阶段,新石器占据的时间最长久。()(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4
设立刺史,察举征辟制度,建立太学等制度,其本质是汉武帝需要加强大一统皇权。()(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5
考古学测定年代,一般使用碳十四技术。()(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6
伏羲氏时期很可能属于母系氏族社会。()(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7
在春秋战国时代,各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已经出现了非常清晰的划分。()(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8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上游文化遗存的核心,在成都地区附近。()(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19
政治史的研究范围比社会史要宽。()(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0
东晋王朝的侨州、侨郡、侨县问题反映的是大族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皇权。()(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1
孔子名孔丘,其生卒年为公元前710-653年。()(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2
依赖于法家思想的“法术势”,秦始皇用军事战争建立国家,但力图通过实施仁政来建设国家。()(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3
鲜卑族人原本是农耕民族,所以具备汉化的条件。()(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4
魏晋南北朝时候,贵族与庶民的对立并不明显。()(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5
刘邦之后,进入到了吕后统辖的时代。()(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6
汉武帝时期不光要求经济发展,还需要实现社会的一个全方位的变革。()(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7
据官方户口统计的记载,魏蜀吴三国中人口最少的是蜀国。()(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8
春秋时期的**主要是来自于诸侯争霸。()(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29
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为标志。()(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0
到北宋时期,中书是负责军事,枢密是负责行政。()(1.0分)0.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1
匈奴民族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完整的民族认同。()(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2
秦朝实施的刚性统治的积极性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3
由于东汉的皇帝许多都太小,所以皇后、皇太后的势力比较强大,尤其是太后。()(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4
就遵从原典精神而言,古文经学比今文经学走得更远一点。()(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5
“国学”这一概念,从清末民初到现在,其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6
《史记》的文笔在“二十四”中显得特别,因其叙述带有个人情感。()(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7
秦朝采用的法家思想来源墨子。()(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8
《唐律疏议》是唐朝关于职官制度的规定。()(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39
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到了南朝时期,士族由于自我封闭导致逐步没落。()(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0
现代人是从晚期智人发展而来的。()(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1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父系氏族社会要早于母系氏族社会。()(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2
周朝统治的时间大约持续了约360年。()(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3
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预期的读者是大众百姓。()(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4
分封制是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5
红山文化中已出现了祭祀祭坛。()(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6
山顶洞是由上洞和下洞组成,下洞是住宿的地方。()(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7
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采取告缗政策,鼓励告发,规定以所没收违令商人财资的一半,奖给告发人。()(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8
在古代的解释中,专权是指皇帝超越了自己的权力范围而行使权力。()(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49
颧骨较高、眉骨较高、眼睛比较深陷、鼻子宽大,是北京猿人的的特点。()(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窗体底端 50
现在的美洲文明主要是对印第安文明的发展。()(1.0分)1.0 分 窗体顶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第四篇:教学大纲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古代部分)”教学大纲
中国通史(古代部分)课程号:02132750 新课号:无
课程名称:中国通史(古代部分)/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ese History 开课学期:秋、春
周学时: 32 学分:2 先修课程:无
一、基本目的
中国通史(古代部分)作为全校通选课,授课对象是非历史系本科生。本课以中国古代政治史演变的大势为主要线索,使同学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同时关注中华民族形成、中国版图形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进程,并努力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在古代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演变上的特色。在讲授过程中,将历史学的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结合,吸取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希望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史的兴趣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共32学时)
导论(2学时)
一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
二 中国的史学传统与史料
三 中国历史的童年
第一讲 夏·商·西周(2学时)
一 夏(前21世纪~前17世纪)
二 商(前17世纪~前11世纪)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第二讲 春秋·战国(2学时)
一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二 贵族制向官僚制的过渡
三 经济的发展
四 诸子百家
第三讲 秦·西汉(2学时)
一 秦帝国的兴亡
二 西汉政治演变
三 西汉经济与文化
第四讲 东汉·三国(2学时)
一 王莽改制
二 东汉兴衰
三 三国鼎立
第五讲 两晋·十六国(2学时)
一 西晋
二 东晋
三 玄学与魏晋风度
四 十六国
第六讲 南北朝(2学时)
一 北朝一:北魏
二 南朝:宋齐梁陈
三 北朝二:北齐与北周 第七讲 隋·唐前期(2学时)
一 隋朝的兴亡
二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三 隋唐制度
第八讲 唐后期·五代十国·辽(2学时)
一 唐朝后期政治
二 五代十国
三 辽
第九讲 北宋(2学时)
一 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二 北宋的内政
三 宋代经济与社会
第十讲 南宋·金(2学时)
一 南宋
二 金
三 宋学与理学
第十一讲 元(2学时)
一 大蒙古国
二 元王朝
第十二讲 明(2学时)
一 朱元璋与明初政治
二 明朝中后期政治
三 明朝边防与对外关系
四 满族崛起与明朝的灭亡 第十三讲 清(2学时)
一 康乾盛世
二 盛世的危机
三 明清经济与文化 复习(2学时)考试(2学时)
三、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助教辅导。
四、推荐教材
《中国古代简史》 张帆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五、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成绩评定分为两部分:
a)平时成绩(作业)占40﹪,要求从“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任选一卷阅读,写读后感一篇。b)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60﹪。
六、作业要求
从“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任选一卷阅读,写读后感一篇。可自拟题目。满分40分。注意事项:
1.阅读范围为一卷(如是列传,通常包含数人传记)。选题时希望尽量避免知名度高的历史人物(如项羽、诸葛亮之类)。选题是否有独到性,将是评分的一条重要标准。
2.史料与论述结合,避免空论。
3.引述其他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要注明出处。严禁抄袭!一旦发现将以作弊论处。
4.字数要求在2 500字以上。用A4纸打印,正文用五号宋体,1.5倍行距。于作业开端写明姓名、学号、院系。凡不符合上述规格者,将酌情扣分。5.交作业的截止日期为课程期末考试当天,过时不候。
七、参考书/参考资料: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张广达、王小甫:《天涯若比邻——中外文化交流史略》,中华书局,1988年。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三联书店,1994年。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
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华书局,2002年。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97年。
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三联书店,2003年。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岳麓书社,2002年。
第五篇:《中国通史》读后感
财务管理1403班 陆定超 1408030318 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读后感
本人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从小就喜欢读关于历史的著作、小说,如《史记》、《三国志》、《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中华史》、《卑鄙的圣人曹操》、《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始皇》、《明朝那些事儿》、《全球通史》等。本学期选了中国通史概要课堂,才知道了现代中国史学四大家是吕思勉、陈寅恪、陈垣、钱穆四位先生。于是迫不及待买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拜读这位史学大家的经典。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讲文化现象,下编则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在前面的出版序和绪论中,我了解到吕思勉先生的生平,了解到先生所处的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抗日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先生为了满足大学教学需要,呕心沥血编写此书,用简单易懂、精练上口的语言,写下这本堪称经典的通史。
绪论。
历史到底是什么?是前车之鉴?什么是前车之鉴?答曰:昔人所谓而得,我可以奉为模范;如其实测,便当设法避免;这就是所谓“法戒”。吕思勉先生告诉我们,世上没有真正相同的事,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之事为同罢了。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所之探求则为理而非事。要应付一件事,必须明白它的性质。明白之后,应付指数,就不求而自得了。而要明白一件事的性质,又非先知其既往不可。
我所理解的历史,记录往世之事,传播前人的智慧。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后人读史、学史,总会从各种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学到点什么。万事万物总存在一条“理”,这个理就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随着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化而改变。就拿政治上来说吧,实行变法改革总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实施改革的人会遇到种种阻力,非常艰难,这就需要改革家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完成,并且要有很大的决心以及漫长的过程。这一点,两千多年前的商鞅遇到过,一千多年前的王安石遇到过,五百年前的张居正经历过,一百多年前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如是,当代的改革开放、现任领导人的深化改革、大力反腐更是如此。虽然背景不一,形势不定,所变法的内容更是千差万别,但内部的那个“理”财务管理1403班 陆定超 1408030318 是永恒不变的。学历史就是为了找到某件事的“理”,从中学习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以用于后世。李斯在大秦官场后来居上、游刃有余的智慧,现在的公务员不也可从中学得一二吗?
绪论就不多说了,来说说正文上编里面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吧。
上编主要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管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十八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
第一章婚姻,我了解到并不是古代社会一开始就是一夫多妻或者现在的一夫一妻。“人类的婚姻,是以全无禁例始,逐渐发生加繁其禁例,即缩小通婚的范围,而成为今日的形态的。”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由于家庭分工,男子地位逐渐变高,地位也就高于女子。进人谈到古代婚姻总会为女子鸣不平,说妇女地位太低,男女婚姻不自由。但其实是从宋代理学兴起,对人的束缚加紧,妇女的地位变低,婚姻也愈来愈不自由。婚姻在古代是两个家族的事情,个人价值时常被埋没,儿子长大娶妻父母就近于凋谢,反有悲伤之意,不同于今日婚姻看做个人的事,是结婚者的幸福,多有欢乐的意思。我又了解到女子的离婚在后世较古代难,古代的财产带家族共有的意思更多,女子离婚后不怕穷无所归,后世的财产多为个人所有,所以女子离婚后家族多不愿抚养,理学以后,离婚女子又被贱视,所以后世离婚女子很凄惨。
第二章族制主要讲家族、宗族的行横和发展。“人类愈进步,则其分化愈甚,而其组织的方法亦愈多。”从女系氏族,到后来的父系社会,都是血缘为基础,宗族制度越来越严,族制越来越复杂。姓氏的变迁也与族制有关、与婚姻有关。到后来选举制度重门阀、重家室,宗族观念更加强了。中国古代往往一个家族都在一个地方,故看到三国里面有“弘农杨氏”、“颍川荀氏、陈氏”等这样的郡望。而到如今的中国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多以小家庭为主,族制在现代不被看重。第三章政体国家、社会的形成。从古代的氏族部落,到夏朝开始的奴隶社会,再到春秋战国的封建社会,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完善。中国古代政体的君主制色彩强烈,君主的前身是氏族的族长,所以继承法即氏族族长的继承法,母系社会兄终弟及,父系社会父死子继。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封建社会的概念。今人所说的封建社会不同于古人之财务管理1403班 陆定超 1408030318 说。古人所说的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源于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今人所说的封建制是指徒弟私有制、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二者本质不同,需多加注意。再说君主专制,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也好,中央集权也罢,大体上都是愈来愈集中、愈来愈强烈,当然个别的分裂时代是有所下降,但大体是趋于上升。一直到清朝的行省、军机处的设立,君主制和中央集权都达到高峰。这些也就是近代中国改变政体的阻力如此之大的原因。
第十一章实业、十二章货币连在一起说,也就是关于经济民生方面的。说起实业,中国是个农业社会,农业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农工商三者以农为要,以农为本,以商为末,重农抑商,重本抑抹。农业很重要,现有农而后人类得以生存,进而有工商业的发展。古代的科技、文化也大多与农有关。但农业的进化也是有很大阻力:讲究农学的人太少;土地公有,个人利益和公益冲突,;土地私有,兼并盛行,耕者无其田,大地主官僚则纵横阡陌。而工商业的发展则在春秋战国时期、两宋时期比较繁荣,宋朝商品经济发达,甚至有一种说法,若没有王安石变法的干预,中国在宋朝就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说不定就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到明清,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兴起,但由于中国的经济受政治的影响太过强烈,萌芽一直都是萌芽。至于货币,跟大多数国家一样,最开始的交易是以物易物,后来是贝壳、盐、羊等充当一般等价物,再后来经济发展产生货币。古代最普遍的货币大约是贝,后来多为铜钱。铜钱的样式也多有改变,比如秦朝半两钱,汉朝时汉武帝五铢钱,到后来王莽改币制,光武复五铢钱、董卓废五铢铸小钱。货币制度发展比较复杂,宋朝的时期产生交子,纸币出现,而后明朝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改金本位为银本位。晚清、民国时期的货币多样,不提。
上编主要是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分版块记录。让我们真正认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了解中国身后的文化底蕴。下编是按时间顺序介绍,从中华民族的由来谈到清朝覆灭后革命途中的中国。接下来我想说说比较感兴趣的几件事。
首先是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的统一。春秋时期是有很多国家的,大国如晋、楚、齐,以及后来的秦,小的有吴、越、鲁、宋、郑等国家,春秋时期最开始周王室还有王权,但随着周王室东迁,逐渐衰弱,诸侯势力越来越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越来越频繁,正所谓春秋无义战。春秋总体来说系于几个强国之手,小国财务管理1403班 陆定超 1408030318 要么依附大国,要么被大国压迫,生存困难。到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进入战国,诸侯愈发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互相征伐,甚至有一国的臣子取代其君主的现象(齐田氏夺位)。春秋诸侯鲜有称王,多争霸,而战国诸侯就多称王,周礼不存。到最后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之中,秦经过商鞅变法,又经过与胡人的战争,兵强马壮,国力最盛,通过战争、恐吓等手段不断开疆扩土。六国也知秦国野心,曾一度合纵,但却被秦的离间计所破,秦人的连横颇有成效,使得六国不得团结一致,最终陆续为秦所灭。秦人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局面,开启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嬴政成为始皇我认为一点不为过。但后来秦因暴政二世而亡,令人叹息。
再说说清朝的兴衰。清朝最开始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努尔哈赤一生戎马统一各部,又跟明朝作战打掉大半个东北,但遗憾的是终其一生不过山海关。继承者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到后来多尔衮在吴三桂配合下带领清军入关,大清逐渐统一全国。到康熙八岁继位,十六岁灭权臣鳌拜,后来又平定吴三桂,平定准噶尔,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并且促进满汉融合,修编康熙字典,文治武功了不起。雍正设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世。当然,其实在这盛世背后,是官僚阶级的腐败,是严重的土地兼并,是饿殍遍野,是文字狱,也是统治者的盲目自大,是天朝上国的美梦,是闭关锁国。达到所谓兴盛的顶峰后,大清帝国也就日益衰落,江河日下,在政治体制、科技、思想方面逐渐落后于不断进步,迈入近代工业社会的西方列强。直到1840年以后,被列强欺侮长达一百多年,这些我们都熟知。
谈了那么多书中记录的历史,最后简单谈谈读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后的感受吧。第一,先生是在抗战时期为适应大学教育需要编写的此书,所以对于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尤为重视。比如讲兵制、讲朝代更替、讲汉族对外斗争,都有一点侧重。第二,先生不仅是用简单的语言讲历史,更是带着读者找到每件历史事件中的那个“理”,也就是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这就是历史的真正形态。第三,感叹于先生对治学的严谨,对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十分深厚,学问渊博,此吾辈所远远不及也。虽然以前我也读了些史书,但终归太少,学得也很浅。先生此书实在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读一遍不够,留到以后再次拜读,定能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