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期末论文
谈谈对《汽车电工电子》的感悟
汽修教研组王萌萌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的汽车电工电子课程,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中的现状,提出一些如何建设电工电子这门课程的建议。
关 键 词:汽修专业汽车电工电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已讯速掘起,汽车维修专业在中职学校
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才能适应汽车技术发
展的能力,是不少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很多学校都是引进更科学的汽车实习
装备,更要从教学方式上来提高学生的各种技术水平,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对于刚工作的我,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因为我这学期所教的科目是
《汽车电工电子》,《汽车电工电子》作为汽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应该
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涉及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直接关系到
对本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下面就谈谈我对这门课的感悟。
一、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的差距
在学期初开学的时候,有同学就不太接受《汽车电工电子》这门课,因为他
们觉得来到职业学校,进入汽修专业,就是为了学汽修知识的,而他们打开课本
所看到这门课的内容是大部分是跟物理有关的,感觉这门课跟汽修专业联系不紧
密,内容涉及到在汽车方面的应用很少,而且枯燥难懂,没有一些能吸引他们的东西,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因此对这门课不太感兴趣,这也是
我们专业学生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汽修专业毕业生在汽修行业从事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维
修;另一类是汽车服务。这两类工作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
此,在培养汽修专业人才时,不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基
础知识能力。也只有这样把知识学全面了,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运用的重要性
1、学生的素质现状,适合一体化教学。因为来职业学校上学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特别是文化课,《汽车电工电子》是以《物理》为基础的,所以《汽车电工电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顺其自然,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多给学生自己动力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学到专业知识。
2、动手动脑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只有更多地给学生自己做的机会,他们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在一体化教室上课,任课教师可以一边讲授基本理论,一边通过实验手段演示工作原理,然后让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吸收消化,使同学们在生动、活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比如讲电磁感应时,可以在教室做一下电磁感应的实验,最好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持久保持并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效果,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课堂有所期望,对《汽车电工电子》产生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激励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说一些鼓励的话语,要用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是最棒的,一定能行。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机制,学生才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汽车行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一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上,现代汽车的诊断与维修也与原来的方法有着根本的不同,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对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上原来的实训方法便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所以只有学好基础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去学习汽车的新技术,从而成为汽车行业的技能型人才。
第二篇:期末论文
题目:运用法治思维,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时间:2015年1月21 1 引言
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大凡改革,只有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成功。倘若没有法治作为保障,改革就很难长久,改革的成果也很难得以巩固
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这一要求,充分体现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改革的治理理念,对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法治与改革的辩证关系
法治,凝结着现代社会的制度向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治理革命。“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发展。”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总书记再次强调法治的重要性。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新的起点上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法治思维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改革,就是立新替旧的体制重新构建和政策的重新厘定。改革的目的是在促进制度成熟和完善,实现体制机制更新,在完善中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发展活力,更加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复杂性、纵深性、艰巨性、紧迫性,决定了必须凝聚更大的改革共识,才能增强改革行动自觉。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表明,依靠法律保障政策实施是最稳妥、最靠得住的。只有把改革纳入法律的程序,通过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方式,才能保证改革项目的落实。
改革与法治,是当今中国在时代大潮中奋勇前行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刚刚过去的2014年,改革伟业正是在法治思维统领下节节推进。从依法依规惩处“老虎”“苍蝇”,到户籍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教育领域改革等重大改革有序推进;从国务院取消和下放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到上海自贸区27项制度创新,在法治的引领下推进改革,在法治的框架内规范改革,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的根本要求与基本遵循。法治思维助力改革稳步推进
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根植并受制于 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基础。当今中国的法律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相伴而行、相互促进。一方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另一方面,改革为法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内在需求和动力,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也对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发挥了积极的巩固、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
3.1 什么是法治思维以及法治思维的特点
法治思维,就是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以法治思维推进改革,是由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当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关系日益错综复杂,形成改革共识的难度增大。面对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要确保改革不断向深层推进,就必须在发挥政策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回顾自去年以来出台的重大改革举措,如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以法律手段严管污染物排放等,都是坚持在法治框架内推进改革的生动实践。而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改革过程中,有些“硬骨头”啃不下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按照法治思维讲规则、讲程序。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充分说明,于法有据是改革的基本前提。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到哪里,法治建设就应跟进到哪里。
法治思维具有五个特点:
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规则具有确定性、可预期、可执行等特点,是人们对事物理性期待的体现。规则思维的逻辑起点是:既定的规则告诉人们哪些可为(权利)、哪些不可为(义务),以及如何行为(程序);人们的行为后果是可预期的。对政法机关来说,维护社会稳定,首先要严守规则,维护规则的稳定,否则就会破坏人们的预期,理性就变成感性、心安就变成恐惧、有序就变成无序。
法治思维是权利义务思维。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关键要素,是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法治思维的实质就是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观察、分析、处理问题,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运行,实现法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惩罚功能。
法治思维是程序性思维。程序的基本含义:一是任何人不能做自己的法官;二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同等关注;三是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中行使;四是执法司法者不能从当事人那里牟利,否则会出现偏私。程序的本质是一种形式合理性、可实践的理性。借助程序这个“形式性操作杠杆”,就把利益的博弈和价值衡量转化为在法治规程上表达的诉求,人情、关系、偏见、恣意才会被消除,相应纠纷和问题最后都会在法治轨道上得以解决。
法治思维是权衡思维。法治作为定纷止争的实践理性,突出特征在于对各种 价值和正当利益的合理平衡,因而法治思维必然体现着权衡利弊、瞻前顾后、兼顾各方的思维特征。它所要求的是,看问题、作决策,要依法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尽可能把事情考虑得更周全,把方案设计得更缜密,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法治思维是建设性思维。建设性思维以建设社会、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为目的。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法治作为治国理政方式,从来都是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的。法治思维以建设性思路确定制度,修复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3.2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继续推进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只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总目标。
以法治思维推进改革,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走出“边抓牌边定规则”的思维定势,确立“定好规则再抓牌”的法治思维。以往,由于缺乏法治思维,很多领导干部习惯于“拍脑袋决策”,各种“半拉子工程”、“政绩烂尾现象”,大都与此有关。为避免在改革中走弯路、走错路,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要善于将立法决策与重大改革决策结合起来,通过立法规范和指导改革事业,使改革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同,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的社会成本;要善于将改革实践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促进和保证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巩固改革的经验和成果。
以法治思维推进改革,还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司法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必须加快落实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新举措。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改革举措的配套衔接,注重分类推进,强化任务落实,保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让改革在法治的护航下,真正做到“蹄疾而步稳”,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
法治思维强调思想转变,突出党对法治的理念态度,在思想层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法治方式是行为准则,在操作执行层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3.3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改革应处理好的问题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应该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全面深化改革要依法而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要用法律制度加以巩固。
宪法法律权威,就是指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坚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任何组织、任何政党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法律是最高的权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也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制度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及其各领域、各环节。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应对制度建设的内容是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行总结和梳理。无法可依的,应按轻重缓急,拿出加强立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法可依的,应梳理出如何进一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样按轻重缓急,拿出加强执法、司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正如总书记2012年12月4日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所指出的,就是“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或者说是法治的市场经济。没有法治保障,市场经济难以持续发展;没有市场经济作为基础,法治也会因为缺少内在的价值和灵魂而很难确立权威。
改革自身需要法治保障,要求改革必须依法进行。今天的改革步入深水区,社会转型、矛盾日益凸显,多年遗留下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大多触及深层矛盾和冲突。只有依法而行的改革才能更大凝聚改革共识,更顺利解决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有助于改革突破旧体制、旧习惯、旧利益格局的束缚。
改革要依法进行,首先,改革的决策和行动必须符合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要求,必须讲究正当程序,决不可牺牲法治理念,决不可违背宪法法律基本原则。其次,改革的主持人也要依法行事,自觉接受法律的监督,存敬畏法律之心。正如张德江委员长在主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指出的:“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立法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依据改革举措,结合立法规划和立法工作计划,需要修改的法律按照程序及时修改,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有序进行,需要得到法律授权的重要改革举措,要按法律程序进行。”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法治原则,必须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充分运用国家法律资源,充分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与推动 作用,充分激发各级政府在法定的职责范围内深化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确处理好敢闯敢试与依法改革之间的关系,力求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与法治中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要求的,要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4.总结
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宏大背景之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法可依的历史目标之后,在执法、司法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效以及民众的法治意识普遍提升之后,我们以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的基础更加坚固,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来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的条件也更加成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偏离法治轨道大搞“短、平、快”的改革,甚至是公然进行违宪改革或违法改革,必然会遭到社会各界的诟病指责,也必然会使改革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遭受到严峻挑战和普遍怀疑,自然也会加大改革的风险与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改革与创新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同时,法治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改革的需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引领改革,是构建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义所在。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等为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改革的重点,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此同时,我国改革进程中的法治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为六大建设所涉及的各项改革提供法律规范和法治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 《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2013年02月24日.新华网.[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4]杨继绳:《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变革》.南风窗.2004年第14期.[5]《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2014年03月29日.人民网.
第三篇:黑客期末论文-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总结
摘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新鲜血液,所以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很重要的。推进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网络道德观念。如何使大学生网络行为趋向冷静,使他们的行为更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网络道德教育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还处于仅仅强调技术的水平上,网络道德约束机制和网络道德观念体系还处于真空状态,同时与现实的道德教育相比,网络道德呈现前所未有的多元性和自律性。
关键字: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学着们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的研究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初期,从 1994 年到 1998 年,我国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 1999 年到 2003 年,全国高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进入了主动迎战、快速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是 2004 年至今,高校网络建设与应用日趋成熟,高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进入了自觉深入的发展阶段。应该看到,尽管我国高校和国外高校相比起步较晚,但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经历了 10 多年的形成和发展后,凝结了自己的特色,也面临新的挑战、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进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已经开始借鉴计算机技术、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新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契机,成为具有时代性的重要课题。
二、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产生的原因
2.1对网络安全关注程度
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已较为关注, 认为计算机病毒、网络窃密、网络违法犯罪、虚假有害信息、系统泄露、网络攻击、垃圾邮件是构成网络不安全的主要因素, 但也有8% 的大学生对网络安全不太关。2.2使用安全措施的情况
在公共场所上网结束后, 79%的大学生会检查自己所登录过的网站(QQ、信箱等)或使用过的程序是否已退出或关闭, 而9%的大学生则从不检查;
(1)在公共场所使用计算机时, 有16%的学生没有意识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各种用户名和密码信息、存储介质;
(2)当收到垃圾邮件时48%的大学生选择为防病毒不打开,立即删除, 18%的学生选择设置垃圾邮件过滤, 并删除, 14%的学生则会看完再删除, 11%的学生则随意处理;33%的大学生在收到垃圾邮件时想投诉, 但不清楚投诉谁, 35%选择不去投诉;
(3)50%的大学生曾有过密码被盗经历;
(4)为使计算机减少感染病毒的机率, 63%的学生认为应安装软件, 并定期升级, 46%学生认为应少浏览陌生网站, 不明情况时不下载文件, 慎重接受陌生人的邮件, 40%学生认为应在使用磁盘、U 盘、移动硬盘等前先查毒, 42%学生认为应及时升级系统和打补丁, 35%学生认为应用杀毒软件检查邮件附件以后再打开;
(5)针对感染病毒后杀毒软件无法查杀怎么办, 30%的学生选择根据中毒特征, 上网查找杀毒方法, 32%的学生选择求助其他人, 29%选择格式化硬盘, 重装系统;
(6)当收到虚假银行邮件, 要求登录虚假银行网站填写信息,12%的大学生选择会登录此类网络。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多数大学生较熟悉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对自身上网的安全也有一定的防范, 对网络安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有了初步的网络安全意识、安全知识,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不强, 网络安全知识不丰富, 遇到安全问题和非法侵害, 有些很难解决, 或者干脆束手无策。笔者认为: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学生是通过自学网络安全知识, 或曾遇到侵害后依经验解决, 未接受过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
三、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
(一)社会成因:
1、法制因素: 由于目前计算机在中国是一件高消费物品, 家庭并不普及, 因此社会的网吧成为青少年光顾互联网络的主要场所。现行的关于网吧不允许未成年人上网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形同虚设, 几乎没有一家网吧在执行此项规定。拿网吧老板的话来讲, 如果没有未成年人上网, 他们就要关门了。现行的规定对查处的违规网吧经营者处罚偏轻是造成网吧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因素。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立法滞后, 除了部门规章之外, 没有明确的部门法对此进行规范。管理部门的执法不立又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到集中打击时期, 大多网吧经营者存在违规经营行为。
2、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对于青少年网络犯罪来说主要是不良文化的影响。所谓不良文化是指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偏离甚至相对立的一种“亚文化”或“病文化”[4],但表现在互联网上就是关于色情、暴力的渲染, 互联网对不良文化传播所具有的受暗示性导致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生。青少年时期, 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正在形成阶段, 是非辨别能力有限, 极易受不良文化因素的侵害。
(二)心理成因: 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既有青少年犯罪的一般特点, 也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而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犯罪类型的特点。有人认为网络犯罪的关键特征为自负心理和放纵心理[5], 笔者试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1、犯罪动机的多样性:青少年犯罪动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6], 不同类型的犯罪表现在青少年身上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类犯罪, 基于不同的犯罪动机也具有不同的特点。(1)好奇的犯罪动机: 对于大多数青少年网络黑客来说, 制造网络病毒或入侵某些著名或机密网站, 并非要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目的或获取什么样的国家机密, 而仅为证明自己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向外人展示自己“非凡”的网络技术。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2)图财的犯罪动机: 利用互联网虚拟的特性, 通过发布一些虚假的信息或通过网上交友或聊天室聊天获取被害人的信任, 从而对被害人进行诈骗、抢劫或盗窃的犯罪行为, 甚至有些人通过建立色情网站进行牟利。(3)性动机: 女性所特有的情感方面的弱点可能会被网友所利用, 在互联网交友的模式下, 最多也只能通过视频看到对方的影像, 而对方的品质特点却无法了解, 很多女青年往往由此而上当受骗。
2、畸形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青少年网络黑客中, 畸形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而这种需要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达到的[7], 同时每个人为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所采取的手段各异。青少年“黑客”们所想到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 达到自己给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而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给社会所带来的危害性。
3、认识特征: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认识特征主要表现在智力和思维两个方面。在智力上这类犯罪人智力水平普遍较普通的同龄人为高, 具有实施这类犯罪所需要的灵活、敏捷的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偏执的特点,表现犯罪的决意一旦形成, 就会持续性地坚持下去, 不会去考虑行为的合法性问题[8]。
4、道德意识的扭曲: 青少年网络犯罪人的道德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目的。他们不考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因此说此类犯罪人的道德意识或道德观是扭曲的。
5、意志特征: 实施网络犯罪的青少年其意志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待物质利益的自制力的减弱, 另一方面表现为解决所面临网络技术问题所体现出的持久的韧性。
四、改善这种现状的方法
就现状而言,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大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的黑客行为。如,不破坏别人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不发送或编写病毒程序攻击他人的电脑等等。从小事做起,使网络环境不断地走向和谐与安全。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应该投入到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行列中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2、提高认识, 切实加强计算机网络道德教育
3、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4、呼吁建立良好的网络安全监督体系
总结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完成的, 并随着时代发展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不断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 将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为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网络行为责任的对策透析》,罗贤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2.《校园网络负效应浅析》,秦秋菊,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9; 3.《大学生黑客行为模式与预防对策》,陶金,渤海大学,2008;
4.《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王玲玲,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2010;
第四篇:旅游心理学期末论文
旅游心理学期末论文
学期论文:给出论文题目,上交时间为第16周,字数1500字,电子版(hardcopy)。
论文题目之一:日本游客具有哪些特点、喜好、旅游行为;结合三亚旅游资源探讨通过开展哪些营销活动、或者应具备哪些服务心理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日本游客到三亚来旅游?
论文题目之二:上海迪斯尼建成后如何来吸引消费群体?从分析主要客源、兴趣、爱好、需求、动机等方面入手,并探讨营销策略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
论文题目之三:写一个企划案关于------如果你将要开一家旅行社
Step1:组建旅行社,由你来负责旅行社人员招聘工作(公司名字、规模、主要业务)
Step2:确定新建旅行社组织机构图,岗位名称,所需人数,用图表形式表现出来 Step3:根据每个岗位的特点、工作内容总结出其需要什么样的工作人员 Step4:模拟出招聘各个岗位所需人员的能力、气质、性格特点来
Step5: 论述怎样可以有效激励和管理员工,可以结合国内外旅游企业优秀例子,来阐述个人观点。
评分标准:
按照正规的论文格式书写,需要标明课程名称、班级、学号、姓名,论文题目,页码,参考资料。
内容结构安排合理,具有逻辑性,围绕题目中心思想展开的讨论。举例应具有典型性,文字表达清晰。
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可以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案例。注意交稿日期,逾期后果自负。
旅行社职务:计调经理导游总经理董事会i
第五篇:对外汉语期末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期末论文
完 成 人 姓 名 史春惠 题 目 浅谈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班 级 2011级3班
学 号 201110367 完 成 日 期 2012年6月
浅谈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在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常常把汉语教学简单地看成词汇加语法,过分重视词语解释、句子分析、语段大意和篇章串讲,却忽视了语境因素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大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中,课文的前或后一般都列有生词表,教师通常是先教生词,对生词进行音、形义的教学,然后再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并不科学。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在没有任何语境的情况下,如果一下子要他们掌握那么多孤零零的词语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学生们比较喜欢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学习生词,也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词汇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下文中我将从语境教学的含义,作用及应用着手,通过一些自己收集整理的具体课堂事例来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语境教学;教学应用
一、引言
任何语言都离不开语境,语境在确定词义,消除歧义,体现词的用法,区别同义词方面有主要的功能,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词汇的应用能力,必须把词汇教学和一定的语境结合起来。本文旨在通过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学习,对语境教学在对外汉语实际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基本运用方式根据自身理解和手头资料作出一个大致总结和归纳,便于自己今后在此方面的教学实践。本篇论文以中级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为例,试图探讨如何在结合具体语境的情况下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本着实践出真知的研究原则,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充分揭示语境运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语境的概念
从字面上说,语境是语言使用的环境,是交际过程中参与者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及理解接收信息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在会话中,语言活动的参与者对语言使用及话语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
综合国内外众多语言学家对语境的论述,大部分的语言学家把语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狭义语境指语言本身的环境,指语言结构中的上下文;广义语境指使用语言时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包括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如使用语言者的身份、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客观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也包括语言的社会环境,如时代、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特点。为了研究方便,本文采用语境的广义概念,并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境概括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民族文化语境三大类。
上下文语境是针对语言内部说的,指语言运用中由语言本身因素形成的语言环境,它能使语言的结构或意义表现得更加清楚、具体、明了。笼统地说,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
情景语境指的是与语篇传递交际意义有关的时间、地点、谈话内容、谈话双方的关系等因素。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把情景语境解释为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言语活动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包括参与者双方、场合(时间、地点)、说话的正式程度、交际媒介、话题或语域。文化语境,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众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办。二是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作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研究者发现,词汇量匮乏,词义掌握不准确等问题使得学生无法正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为了提高词汇教学水平,许多教师和研究者都在不断探求既符合汉语词汇特点,又遵循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综观十几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词汇教学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网络化教学法、利用配价理论进行词汇教学、语素教学法、“输入—输出”模式教学法。在各种教学法当中,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可见一斑。由此可知,研究者已经认识到把语境理论引入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必要性。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既可以确定它的具体含义,又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它的用法。这种学习词汇的方法,不但便于学习者记忆词汇,而且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然而,现阶段关于把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多数研究者偏重于理论的研究,有些研究虽然把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但大多是采用单一语境来分析词语意义,这样便割裂了各种语境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不利于词语的理解和使用。
四、语境教学法的功能和重要作用
根据诸多语言学家对语境功能的叙述,本文把语境的功能概括为两种:解释功能和制约功能。语言不可能离开语境而存在,失去了语境的背景和衬托,语言便没有意义可言。我们常说,通过语境可言消除歧义,使模糊的意义变得具体、明了,这便是语境的解释功能。制约功能主要是指在上下文中,各个语言单位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一切语言的应用和言语的交际总是限定在一定的语境范围之内,因此,语境对语言的语义、词语、结构形式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境教学法,一方面能使学生生动形象地想象其主要运用的语境,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实现寓教于乐的理想,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场景紧密联系,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能避免教授“哑巴汉语”的窘境。所以,语境教学法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除了以上提到的泛指作用,语境教学法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确定相关词义,并且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消除相关歧义
五、语境教学的课堂运用
了解了语境教学法的基本含义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境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才是本文想要着重强调的内容,下文将语境教学分成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文化语境三个部分,通过自己的了解,分别对各部分作出一些教学运用建议。
(一)上下文语境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对于相对难度较为大的词语和句型的教学来说,建议可以使用短语搭配法和功能释义法来进行详细生动地解释: 1.短语搭配法:这种方法在字词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能让学生通过各种搭配了解一个词的不同意义或者能进行准确的同义词近义词辨析。(1)不同意义的辨析
现汉中“打”的二十几个义项,例如: 打今天起:从今天开始
又如打酱油,打水,打开,打电话等(2)同义近义词辨析
保存:照片、资料、收据、证据 保持:联系、通畅、关系、健康
从各种词组中归纳出两个词组义项上的差别,即看得见和看不见,也就是说一个所表示的客体是具体的,另一个的客体是抽象的。2.功能释义法:这种方法在句型教学中较为常见,对口语词语和结构的教学最为有效。如:
“大„„的”强调某个时间不适合做某事。例一:“大过节的,别说这些了。” 例二:“大周末的,起那么早干什么?”
(二)情景语境
在教学实践中,以随机的课堂互动问答以及情景模拟为佳,通过一步步教学的精心设计,使学生更为深刻了解真正词义。如: 女:现在为什么不打电话给他呢?
男:你忘了,我的手机前几天刚丢。女:对,我把这茬儿给忘了。
如果教师就词讲词,显然过于死板,学生也难以接受。“茬儿”是北方的方言词,甚至在南方也不怎么常用,由于没有社会环境理解它的意思,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利用上下文的语境对“茬儿”进行解释。如问:“女士把什么事忘了?”学生可能回答:“手机丢了”。“手机丢了”这件事就是“茬儿”在这一言语情境中的具体意思。这样的导入学生既理解了词的意思,又完成了对对话内容的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文化语境
在日常教学中,对于文化语境所造成的问题十分突出,但一门语言的习得过程也正是对一种文化的接收过程,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有义务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在文化中理解有差异的字词加以具体语境下解释,使外国留学生逐渐接受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在称呼语的习得方面,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英美学生倾向于对老师直呼其名。如果他们使用英语,而且是在英语的语境中,这样做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在汉语的语境中,他们用汉语叫老师的名字,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同时,日本学生则倾向于始终用“老师”来称呼老师,而不习惯用“你”或“您”。这是因为在日语的语境中,师生之间的身份差距相对比较大,学生只能用相当于“老师”的用语来称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上类似的对比来对学生说明不同文化下的语用差别,使其对中文运用印象加深。
综上所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分恰当地运用语境教学法将使教学较为生动活泼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六、结语
根据本学期老师教授的理论,还有课后自己查看的资料,本篇论文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原则,从教学理论出发,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了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表明,将语境理论应用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去,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的能力以及提高课堂词汇教学的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看教学课堂实录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给了我许多启示,可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先教生词,后讲课文”的教学模式,而要从课文现有的上下文语境出发,结合课文讲解生词的含义,然后给出一些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第二,教师在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引导他们在不同的语境下运用所学生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及时纠正所犯的语用错误。
参考文献:
[1]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532.[3]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6.[5]李宝贵.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本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