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期末论文

时间:2019-05-13 05:5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经期末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经期末论文》。

第一篇:诗经期末论文

《读书报告》之情说《诗经》

选课顺序号:63 年级专业:大一药学

学号:20145921

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诚如其所言,与世共存的我们都无法逃出一个情字。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着情谊——地震中的温情,家庭里的亲情,出门在外的友情......各种情感交织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和性格各异的我们。从现如今追溯到千年以前,古人们吟诗作对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或感性,或愤恨,或哀婉,或慷慨。《诗经》正是那情的交汇,意的传承。《诗经》,中国诗歌的源头。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它太久远了,久远到如果没有注释,我们将无法理解。其实,它只是民歌,是我们普通人的歌,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孔子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正因其“思无邪”而情至深,而情至真。《毛诗序》也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①这至真至美的感情也将是我们赞美的永恒的主题。

一、《诗经》中的友情

1、《诗经》中对友情的渴求

友情,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让你在绝望时找到依靠,它让你在失落的时候找到放声大哭的理由,它让你不由自主地勾起嘴角心中充满希冀。古人把朋友关系作为 “ 五伦 ” 之一, 留下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友谊佳话《诗经》中“嘤其鸣矣 , 求其友声”的诗句反映了人们对友情的渴望。②诚然,《伐木》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助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友情而作。毛诗序有云“《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至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③诗的第一章描写了一个孤独的伐木者和一个出谷迁乔去寻找知音的鸟儿,在静谧的山谷中,苦苦地追寻,追寻一个与自己志向相同,可以共同吟唱“人生乐在相知心”(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可以像钟子期和俞伯牙一般,子期殁,伯牙不复鼓琴。知己,知己,有多少人一生颠沛流离,只为了寻找一个人,一个像自己的人,为了他的一句“我懂你”。第二章,诗人批评了不顾情谊、互相猜忌的不良现象:“既有肥羜”,“於粲洒埽,陈馈八簋”邀请“诸父”、“诸舅”而“不来”,又于我“弗顾”。最遗憾的不是寻不到知己,而是明明寻得却知己丝毫不愿搭理自己。穷其一生,寻得一人,却得不到他的认同,何其痛苦,势必成为一生的遗憾。诗的第三章,作者高声呼吁,呼吁友情的可贵,还呼吁团结的重要性。作者希望看到的是志趣相投,亲密无隙,一片和乐的景象。人与人间的和乐即政治的和平。《伐木》的三章由理想描写到现实,最后又回归到理想,①【宋】朱熹集传 【清】方玉润评 朱杰人 导读:《诗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6月,第12页。

②朱友旺:《绵绵长长话友情》,《公关世界》,1999年第10期,第40页。③【明】徐光启 撰 朱维铮 李天刚主编:《毛诗六帖讲义(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11月,第294页。

最后,境界升华--在咚咚的鼓声伴奏下,人们载歌载舞、畅叙衷情,一派升平景象。由此可见,友情难得可贵,而存在于《诗经》中的友情更是真实且现实。

2、《诗经》中的交友原则

现实中交友需要谨慎,结识后需要维护之间的友情。在《诗经》亦然。《小雅·裳裳者华》中有“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分别写出了“我”见到君子时,我的心情舒畅、君子的才华世无双。“择其善者而从之”,孔老夫子留下的千古交友宣言自是真理,在《诗经》得到了印证:诗的结句“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则赞美了君子表里如

一、德容兼美的风貌。

珍视友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维护友情则需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般的不计得失。正如《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卫风·木瓜》)虽是爱情中男女之间的给赠,用于友情却毫不过分,只有懂得付出,懂得回报,不像小人那样斤斤计较得失,方能获得永恒的友情。

《诗经》中的交友原则在当下仍然适用,现实社会需要信任,需要友谊的存在,这友谊应纯洁如雪。这亲密无间而举世和乐的友谊存在于《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诗经·秦风·无衣》)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我愿意和你披同样的战袍。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我愿意和你穿同样的汗衣。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虽然毛诗序说此为刺用兵之作,可在作战中的战士们,不计较衣资的短缺,互相宽慰,互相鼓励,协同作战。“与子偕作!”“与子同仇!”“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战士们一心为国,在战场上的兄弟情谊铸就了他们一心求胜的信念,不畏生死,不为寂寞。可以说,是友谊支撑着他们度过那艰难的岁月。从一定角度上来讲,是友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种友谊。

二、《诗经》中的亲情——父母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中将母亲的爱描绘地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母爱让人暖心。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人类接触的最自然的感情即是亲情。《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①其中感天地,泣鬼神的即是亲情。《诗经》中对亲情的描写表现在父母之情与同胞之情。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周南·葛覃》)这是一名将要归家的女子,言语中毫不掩饰自己对归家的喜悦--快去告诉我的女师,我就要探亲回娘家,衣物要勤洗干净,一件一件地安排好,干干净净见爹娘。归家为何喜?自然是为了家中父母,家中亲人,家中有爱,家中有温暖,这爱的港湾,这心的栖息地怎么不让归来的人喜悦。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周南·葛覃》)少女归途中,自然界中的生物也为其庆贺,一切都显得富有生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与《葛覃》不同,《魏风·陟岵》中却表现出另外一种风格,在这首诗中,主人公无法见到自己的亲人,只好把这种思念埋在心里,“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魏风·陟岵》)作者实际上并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而是用幻想来排遣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序》曰:《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国迫而数侵削,役乎大

①【宋】朱熹集传 【清】方玉润评 朱杰人 导读:《诗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6月,第12页。

国,父母兄弟离散,而作是诗也。①人在最无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家中的亲人,家中的温暖。求学在外的我们,如今想起家,也会有无法用语言表现出来的思念,这思念在回家的那一刻到达极致,那一刻的泪水折射出来的是对家的爱,对父母的挂念。相聚可喜可贺,可游子离家之时,父母亲内心的万般挣扎可以说是痛不欲生。在分离的那一刻,父母嘴上说着,不会牵挂,不会牵挂,可是转过身,却让泪水模糊了双眼。纵然千万个不舍得不愿意也不能阻止自己的孩子去追梦,去历练。

父母为了子女操劳一生,可子女却无法用一生来报答。如今有人在体会到“临行密密缝”的关爱后,却又经历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诗经》中《蓼莪》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小雅·蓼莪》)表现了父母为了养育自己而辛苦了一辈子,疲劳了一辈子。主人公在父母的关爱下,无忧无虑地成长。然而“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小雅·蓼莪》)欲报父母德,如天不可测,别人生活好,我独难尽孝。主人公不可以自己的父母尽孝是他一生的痛苦,一生的遗憾。所以,趁父母还健在,为他们做一点小事,不要恐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辉”,你的一声招呼,一次问候,一个小礼物,足以温暖他们的心。

三、《诗经》中的爱情

爱情,看到这个词语,我不禁想问,爱情是什么?谁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唯有用一生来阐释,来领悟。我所理解的爱情,不是一时的冲动,不是一时的感兴趣,不是轻易就说出口的承诺。有人说,爱情就是永远的陪伴。永远又有多远?永远,只是生命中的一瞬间。.爱,是一个梦,一个让人不愿意醒来的美好的梦。有时候,《诗经》中的只言片语真的给人以梦幻的感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这是古人的择偶观,窈窕淑女与君子,才子佳人。后文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男子对佳人的思、恋,欲求而不得的痛苦与心烦,一个辗转反侧足以表达。优秀的异性拥有独特的吸引力,这在《淇奥》一文中亦有体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卫风·淇奥》)有如此俊美的君子,教人如何不想念。这诗中描写的人儿们,如同“远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那般,可望而不可求。“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周南·汉广》)不可求,不可求。是啊,心上人就像是天上的星辰,你只可以看到它的光芒,却无法用双手触及,也不敢去接近,因为你不知道,结局会怎样。种种的不确定因素会让人胆怯,让人惶恐。

未尝爱情滋味的人苦苦地找寻着自己的良人,恋爱中的人们自然是享受着此时的甜蜜与幸福。这在幽会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召南·野有死麇》和《邶风·静女》就

是两首描写幽会的爱情诗的佳作。这两首优美的情诗,基调都是欢快而浪漫的。② ①【宋】朱熹集传 【清】方玉润评 朱杰人 导读:《诗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6月,第176页。

②关利革:《网络财富・文化研究》,《论《诗经》中的爱情诗》,2010年9月,第158页。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召南·野有死麇》)表现出男女约会时女子愉悦而羞涩的情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这个小伙子从开始的抓耳挠腮找女友,到对女友及女友赠予之物的大加赞美,让我们看到一对处于热恋中的幸福恋人。①

热恋是美好的,自然希望这爱情可以维持,到长长久久。“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这是女子的期望,与心爱的人成婚,一起携手到白头,与“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有异曲同工之妙。却说《诗经》亦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这是一个将要出嫁的女,她如同盛开的鲜艳的桃花般美丽。此时的女子是喜悦的,经历着成为心上人的结发之妻的幸福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爱情的梦终有实现的时候,你要相信,会有一个人,穿越茫茫人海,来到你的面前,牵起你的手,伴你一生,只是,在那之前,你要等,耐心的等。

总结语:无论友情、亲情还是爱情,一旦属于我们,我们就要珍惜,切莫等到失去后才后悔。然而,不属于自己的不可强求。对于友情,我们要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选择的人,因此,交友时不可莽撞,要谨慎,当找到了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时,不可得过且过,友情的维持是两个人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对于亲情,多花点时间与家人交流,多费点心思为家人挑选礼物,多出点力为家人分忧。对于爱情,充满希冀不是件坏事,但不可心急,缘分是一件说不准的时候,唯一做的到的,就是等。在爱情中需要双方都能够负责,维护这份美好的感情,白头偕老,绝不是一句说说而已。

①关利革:・文化研究》,2010年9月,第158页。《网络财富《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第二篇:诗经论文

中国文化之《诗经》导读——读书报告

姓 名:李 扬 生 学 号:2 0 1 0 6 5 7 8 学 院: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专 业:应 用 化 学 班 级:2 0 1 0 级 0 3 班 指导老师: 张 峰

中国•重庆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简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三百零五首诗歌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波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其作者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从诗篇自身或者先秦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说明。其实三百零五篇以外还有六篇,只有题目而没有正文。这就是《小雅》里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通常称之为“笙诗”。有的学者认为,笙诗的正文是由于战国、秦世的混乱而亡佚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本来就没有正文。

从孔子开始,《诗经》被一代代学者张扬为儒家经典,汉初它更被朝廷立为官学。作为一部经学典籍,它对古代中国发挥了巨大、持久的影响作用。而从文学发展方面看,它的成就和意义也是极为卓著的:

(一)《诗经》中的诗歌表现了多姿多彩的爱情生活,以及对爱情美好的追求,也表现出色彩浓丽的婚姻生活(幸福抑或不幸)。如《周南•关雎》这首诗中,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

化,让人忘却世事的功利纷争,去挽思这执着永恒的感情,说明了常年征战对当时百姓生活的不良影响,使社会、家庭时刻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更加导致社会整体秩序的恶性循环。因此,《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史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诗经》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诗经》开创了言志抒情的传统。古人强调“诗言志”,朱自清先生《诗言志辨序》认为“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高度概括了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特征,“言志”与“抒情”不能截然分开,“言志”的实质就是“抒情”,古代采诗就是借以察志观情。文以叙事说理,诗以言志抒情,这种大体分工是合理的。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诗经》总体属于一类抒情诗。无论抒情诗或叙事诗,都强调内在的韵律,情感的消涨。汉乐府诗以叙事见长,建安诗、南北朝乐府诗、唐代杜甫、白居易都有叙事诗,同样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这说明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中国诗歌以抒情诗居多,估计大部分是受诗经的影响吧。

(四)《诗经》奠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即赋、比、兴。南宋诗人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提出来的,也是《诗经》

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清代著名学者姚际恒评价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

(五)《诗经》开创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很多重要母题,举例来说,《豳风〃七月》开创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四时田园诗;《王风〃君子于役》云:“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写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盼望外出从役的丈夫早点儿回家,展示着中国古代诗歌中日暮思归这一重要母题。此外,《魏风〃硕鼠》开创了中国文人对桃花源般“乐土”的憧憬和追寻。这些都足以说明《诗三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巨大成就。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诗经》作者所表现出关注现实、面向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后代文人倡导的“风雅”“比兴”精神实质也就是《诗经》的面向现实的精神。屈原《离骚》、《九章》中忧愤深广的感情,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唐代陈子昂提倡“兴寄”标举“汉魏风骨”,杜甫的“别裁伪体亲风雅”白居易的“新乐府”等,都是《诗经》精神的继承。《诗经》的赋、比、兴手法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赋的手法不但成为后世诗文的一种基本表现手法,到汉代还发展成为一

第三篇:诗经_论文

《诗经》学习领悟

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一个学期对于《诗经》的学习就这样在忙碌中告终了,面对古人圣贤遗留下来的诗句文字,深深地品味一下,可以说是余韵无穷,韵味无尽啊!静心沉思,领悟那至圣先贤的千年智慧。《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源头,对此有所了解必会对以后的文言古诗的赏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诗经》是一部反映先秦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诗歌总集,由儒家创始者孔子编定而成,在民间广泛流传了两千年多年。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王风·采葛》;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在课程中间时不时的一起吟咏几句诗句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

《诗经》是古代配乐吟诵的诗词文本,有比较强的音乐节奏感,适合于反复朗读,但是由于只是浅显的了解接触老师在实际授课时,相对来说没有把握这一点。不过老师的课程将的还是相当的形象生动,可以细细品味那份古典的韵律。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没有礼教的束缚,没有掺杂世俗功利的考虑,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生活,是一种纯真的人类美好情感的讴歌

下面我们简单的赏析几首有关于女子爱情方面的诗歌: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漂亮的女孩似乎很顽皮,她将诗作者约到了城楼,自己却藏了起来,在暗中望着诗作者“搔首踟蹰”。她送给诗作者一支“彤管”(红色的笔管)和几根茅草,在诗作者的眼里不但彤管很美丽,而且她更美丽了。简单的礼物却能加深爱慕的情意。送礼物的人也许有很大的随意性,但这却被精心准备的更会人喜欢。若是茅草变做鲜花,彤管变做更加值钱的东西,也未必能使对方更加地真诚与痴情。诗歌生动地表现了这对情人热恋中的情趣

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

所谓美女,是个什么样子呢?颜如木槿,这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里带着露的花。体态轻盈优美,几预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

植物里的木槿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是一舜,而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花融在绿叶里,和谐有致,是以高洁之姿,坐在你身旁的。生活里,有幸遇到木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你,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记忆里长久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此处有着生死两伴的感觉,看过不少武侠小说,女子痴情的较多,不过我还是愿意相信,男子也有解不开的柔情!想起郑风中的一篇《鸡曰鸣鸣》,这首生活小趣,让人感觉很温馨,与子偕老,在打猎、烹调的小事中延续„„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 木瓜》表达了远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

诗人在直面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各各样的情感,都可以在一首首短小的抒情诗中得到表现。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在2500年前就产生如此众多的抒情诗作,表现如此高度的文化修养。诗经是最有生命,最伟大的艺术

课时虽然不多,但是老师教授了很多内容,从中获得了很多以前不曾获得的知识。从诗经的基本情况到诗经的各个部分的鉴赏,中间还穿插着养生知识,使我又一次的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灿

烂光辉,激发了我学习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的兴趣。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例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如《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思我,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读后给人一种民生纯朴的感觉,《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可爱的姑娘按照约定在城角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他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见不着她,急得搔首踯躅。等到他发现姑娘已经来了而且情意深长的带给他一些礼物时,便大喜过望。幽静的城角,情侣来调情,一派温情脉脉的场景。

爱情的自然流露和表白充满了甜蜜,然而现实却给人们的感情增加了许多束缚。在那个时代男女的婚姻大事已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参与,不再是完全的自由的了。《礼记·曲礼》中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礼记·坊记》中有:“伐柯如之何?匪

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艺麻如之何?横从其母。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可见,那时对男女之情已经有所限制了。而具体到对女性而言,受到的束缚更多,既不愿舍弃情郎,又不敢违反父母的命令,《郑风·将仲子》就描写了这样一位为情所困的女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孟子·滕文公下》中写道:“丈夫生而愿为有官,女子考而愿为有宗,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将仲子》里的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这些礼教。对于仲子的爱和父母、诸兄及国人之言成为少女心中纠缠不清的矛盾,一边是自己所爱的人,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办呢?几多愁苦,几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说清呢?

《诗经》的爱情诗对于女性的描写是真实自然的,用“思无邪”来形容里面的感情真正是恰到好处。

另外,《诗经》作为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里面记载的诗歌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我们从这些爱情诗中也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民间的风俗是不同的。对于一些诗歌的具体年代我们不甚清楚,但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的婚姻恋爱的风俗应该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各个诸侯国和不同的地区风俗也有所差异。如评注者常说“郑声淫”,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只不过郑国的诗歌多是大胆表露男女之情的诗歌,只是更大胆更热烈而已。而从《褰裳》到《将仲子》,同为《郑风》又可以看到有所差别,前者更加开放,后者却顾虑重重,这也许是因为时间不同,也许是因为作者身份不同,但总体来看,当时的婚姻制度并非如后来封建时期有严格的规定,较之封建时期还是相对自由的。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美好的爱情生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的风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其中几多甘甜,几多辛酸;而《诗经》用人民纯朴的语言酿造了古代先人们生活中美妙的酒浆

第四篇:诗经论文

我读《诗经》

诗经很美,有着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这就是我对《诗经》的第一印象。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向完美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

诗经,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场合中缓缓流淌,三百干事,三百心情,在风起处高唱与低吟,大雅与小雅前呼后应,三颂声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淘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她们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着,或活泼顽皮。那些蕴含着古典情怀的女子,仿佛山乐悠悠,让人在沉静中重返时光隧道,去回味那一份雅致与美好。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讨伐,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李国的历史叙事诗。

海德格尔说人的本质目的是诗性地活在大地上。诗是对生活的揭示、还原、歌唱、吟咏,在创作与歌咏间享受了美感、还原了自我、升华了人性,得到了自由。在《诗经》里我亲见了《桃夭》的繁华,《出车》的深沉,土国城漕的劳苦和死生契阔悲凉,似乎是真的回到遥远的古代。一本诗经千百人有千百种读法,谁也无法保证谁能准确解读诗意。

同一篇诗,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究竟谁正确,谁不正确,就有看谁的论据更足,谁的说法更有说服力,谁能把故事说的更好听,更好看。《召南?野有死麕》历来众说纷纭:“ ‘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卫宏《诗序》),‘贞女欲吉士以礼来,……又疾时无礼,强暴之男相劫胁。’郑玄《诗笺》,‘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言姑徐徐而来,毋动我之帨,毋惊我之犬,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其凛然不可犯之意盖可见矣!’ 朱熹《诗集传》。“(安引)而在安意如看来,这完全是一对青春少年浪漫相遇相爱的故事。《诗经》短短二三十个字,经她一还原,就成了一个跌跖起伏,意蕴幽长,生动活泼的小故事。这是何等的眼光和丰富的想象力啊。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解释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幽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些征夫思家恋工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的歌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蒹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价值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北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地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人生百味,酸辣苦甜交替着浸染。经历,也是一种财富,铸造人的一种个性。自古有多情女子负心郎,面对不幸,敢于控诉与抗争的女子,是生活的强者。高中读过《氓》,当时仿佛从资历行间就能深深体会到女主人公的悔恨及哀叹,并深深地同情她,也对她夫君的所作所为予以抨击。

《氓》中女主人公是为奇女子,海誓山盟已不在,倒不如一刀两断,有思想,敢作为!她以个过来人的身份回忆往事,经历过《蒹葭》,《静女》,《桃夭》中的任何一种情感,她将自卫情感经历仔细回想一遍,最后只好发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深深感慨。那是怎样一种刺痛心扉的疼痛啊?一个三千年前的古代女子就可以把一个虚伪男子的爱情看得那么清楚,需要怎样睿智的眼光。不畏舆论的压力,把事情看得这么清楚明白的女子,真是空谷里的一朵奇葩!

与其沉迷于爱情不知归途或成为物质努力的女性相比,《氓》中的女主角是勇敢又个性的。儒教,有的女性心甘情愿做一条寄生虫,在物欲的腐蚀下丢失个性与尊严,成为捕猎者的食粮,实则可悲!

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写出,叙述了自己和丈夫恋爱、结婚、受辱、被弃的全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和决绝,把她勤劳善良、温顺安命的性格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反地,女主人公的丈夫却以一副忘恩负义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古代的男子总认为女性地位低下,便不把人当人,玩弄感情不说,喜新厌旧,不负责任。这无不提醒着我们要擦亮自己的双眼看清人。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第五篇:《诗经》导读论文定稿

《诗经》导读论文

对战争诗的赏析以及对后世作文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真实反映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极其广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诗歌是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据统计,与战争相关的篇目,几占十分之一,虽然这些诗短小零碎,有的晦涩难懂,但却保留一部分反映我国人民富有尚武精神的刚健清新的好事。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从《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几种类型出发,赏析《诗经》及其对后世作文的影响。

一、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

尽管战争残酷,但是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将士们不得不拿起武器上战场,积极投入战争。如《秦风•无衣》:与子“同袍,同泽,同裳”,与子“同仇,偕作,偕行”。就是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乐观战争诗。

《诗经》中不注重描写战争厮杀的场面,而是重在体现军威声势,注重文德教化,体现德政的布施,是敌人不占二项的政治理想。开启了中国古代以来直到今天的崇尚武德、广施仁义、以理服人的战争理想。与其他国家的战争观念完全不同。

二、对亲人的思念

战事连连,久久没有归期。战士的心里挂念着家里的妻子,回想临行时与妻子的离别之词,有泪也往自己心里流。如《秦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希望战争快些结束,好回家与妻子团聚。即使在今天,我们仍难以忘记这美好的爱情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三、对战争的厌恶

周人热爱和平稳定的农业生活环境,因此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此诗是千古厌战诗之祖。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的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忧伤。如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日离家是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戚之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到唐代,杜甫更是用自己的史诗“三吏”、“三别”,表达出人们的反战情绪。历代诗人的反战诗的主题与《诗经》的反战诗在主题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都表现出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战争,永远都不会落伍的话题,无论身处战乱时期还是这和平年代。《诗经》中占据很大比例的战争诗

下载诗经期末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经期末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经·国风 论文

    试论《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 摘要:文学接受中的误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界对于“误读”的解释有多种,但多数学者赞同乐黛云/勒·比松在主编《独角兽与......

    诗经论文(五篇)

    小论《诗经》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诗经》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名《诗三百》,其内容深刻地反映了中国......

    诗经论文:《诗经》酒文化研究

    诗经论文:《诗经》酒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这些诗歌包含了春秋中叶之前人们的生活面貌、社会风......

    论文——诗经(共五则范文)

    论《诗经》中对婚姻爱情的描写 ——一幅关于远古中国人婚恋的风情画卷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据说是由儒家......

    关于诗经的论文诗经鉴赏论文

    女性心理 性格 形象反映社会现实 女性意识 爱情中妇女地位 关于诗经的论文诗经鉴赏论文- 论《诗经》的女性心理 诗经》在《诗经》的各类诗歌中,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审视爱情与......

    《诗经》选读期末检测卷

    《选读》课程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的是以下哪一部作品?() A、《老子》B、《离骚》C、《诗经》D、《九歌》 2.《诗经》共计存目多少篇,现实际......

    期末论文

    谈谈对《汽车电工电子》的感悟 汽修教研组王萌萌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的汽车电工电子课程,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中的现状,提出一些如何建设电工电子......

    期末论文

    题目:运用法治思维,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时间:2015年1月21 1 1 引言 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大凡改革,只有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成功。倘若没有法治作为保障,改革就很难长久,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