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13 18:0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篇: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敦巴顿橡树园会议(P424)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苏、美、英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在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布雷顿森林体系(P425)

二战后形成的国际金融体系。为了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各国的经济,1944年美、中、苏、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最终通过了3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2个国际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1946年,世界银行正式开业,战后初期银行的主要借款人是西欧各国,后逐渐转到亚非拉国家;194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业,后两组织都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会议还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世界经济与金融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战后初期的汇率波动和经济动荡,增加了投资,扩大了世界购买力,也促进了世界贸易;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美国在全球经济的霸主地位从此确立。

3.关税贸易总协定(P425)

二战后,美国发起筹建的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1947年10月30日,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在《关税贸易总协定》上签字,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关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减少关税和贸易障碍,扩大国际交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组成了调整当代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总协定缔结后,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总协定既是一个调整各国贸易关系的法律框架,又是各国争夺市场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调节和解决争议的机构。关贸总协定的成立,确立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资本、人员、劳力、货物自由流通的新格局,它是由美国发起筹建,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4.雅尔塔体系(P425)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反法西斯同盟国为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而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其中最重要的是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因此将这些协定的总和称之为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打败的日法西斯,处置战败国;绘制战后欧亚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承认被压迫民族的权力等。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与民主的原则,具有历史进步性;它又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5.联合国(P426)

联合国是1945年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3年莫斯科三外长会议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的问题。1944年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基本规划出了联合国的蓝图,规定: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公式”即大国一致原则;凡在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的国家或1945年3月1日前向法西斯宣战的国家均为创始会员国。1945年4月,在美国圣佛朗西斯科(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家全体会议上,以四大国建议案为基础起草了《联合国宪章》。宪章于6月26日通过,10月24日生效时宣告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主要机构包括: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等。联合国的成立为处理国际问题作出了贡献,但也有大国色彩,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

6.五国和约(P426)

二战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国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德国和日本的 处置事关全局,于是盟国决定先解决意、罗、匈、保、芬这五个法西斯帮凶及仆从国的处置问题。根据波茨坦决议,决定成立美、苏、英、法、中五国代表组成的外长会议负责制定五国和约。对意和约将由美、苏、英、法四国代表负责,苏、英两国负责对芬和约,中国只参加对日合约的讨论。直到1946年12月12日才最后形成了五国和约的正式文件。1947年2月10日,各有关国家分别在五国和约上签字。《五国和约》是战争结束后欧洲军事政治形势演变的产物,是四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国相互妥协、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但《五国和约》的缔结又是战后初期美苏在战败国问题上相互合作所达成的一项重要成果。此后,国际形势由美苏冷战完全取代了合作。

第二章

1.铁幕演说(P427)

1946年,美国已决心以武力为后盾,对苏采取强硬方针,用武力以外的各种措施来“遏制”苏联,对苏联进行“冷战”。同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和平砥柱》的演说,攻击苏联在东欧的“扩张”,认为中欧和东欧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的高压控制,号召讲英语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来自共产主义的威胁。丘吉尔的富尔顿“铁幕”演说不过是美国统治当局借别人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白无误的“冷战”信号。

2.杜鲁门主义(P427)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篇政府咨文,渲染希腊、土耳其危机的严重性,说它们的“生存”收到了来自共产党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因此提出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提供4亿美元援助,并派遣军事人员。杜鲁门还如此解释了这篇咨文的含义,“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破坏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的这篇咨文及相关解释,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战士同盟公开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表明美国的外交政策以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和集体安全。杜鲁门主义冷战的政治宣言书。

3.马歇尔计划(P428)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发表了15分钟的演说,推出了对欧洲援助的一揽子计划——马歇尔计划。在演说中,马歇尔首先描绘了欧洲的困难,并提出了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方式等等。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2月实施到1951年结束共有英、法、意、奥、比、丹等16个国家和地区(德国的美、英、法占区)接受了131.5亿美元的援助。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解决了西欧各国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防止了革命的发生。同时,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的重大步骤,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马歇尔计划用经济手段为美国铺平了控制欧洲的道路,成为美国企图称霸全球的一个关键性战略。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P429)

简称“北约”,1949年4月,美国同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和加拿大在华盛顿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后土耳其、希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班牙加入,共16个成员国。条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当缔约国遭到武装攻击,其他地越过应采取必要行动,包括武力。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开始生效,根据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设有固定的常设机构,最高权力机构为部长理事会,军事委员会是理事会的军事顾问机构。其最高司令部有美国将军任最高司令,统帅个成员国拔交他指挥的军队。该组织每年举行多次军事演习。个成员国加强防务和加强成员之间的磋商与合作。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北约国家实行统一的军事战略。北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5.共产党情报局(P429)

二战后,为了对付美国的“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苏联政府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1947年,苏联、波兰、南斯拉夫等在波兰举行会议,会上苏联 2 代表指出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强调各国共产党互相磋商和自愿协同行动的必要;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任务是组织经验的交换,并在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配合各党活动。情报局到1956年4月结束,共存在8年多的时间,召开过4次会议。它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苏联通过情报局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甚至一度把内部斗争放在首位,成为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压制各国党的“异端”工具,开除南共事件后为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开创了恶劣先例。总的来讲,情报局功大于过。6.《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P429)

新中国成立后,收到帝国主义的鼓励。而正式与苏联建交。1949年12月,毛泽东应邀访问苏联,提出缔结中苏同盟条约的问题。1950年1月,周恩来抵达莫斯科,参加了双边会谈,双方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协定。同盟条约规定:一方受到侵袭,另一方给予援助;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平等、狐狸,相互尊重主权等原则,发展两国经济文化。条约有效期为30年。这一条约的缔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反击美国的冷战攻势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两国任命的友好团结,有利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共同事业,收到了中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

7.经济互助委员会(P430)

为了加速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经济的恢复,粉碎帝国主义的禁运、封锁政策,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等六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其宗旨是:协调各国的经济计划,交流经验,加强科技合作和技术援助等。经互会打破了西方的封锁,对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七里积极作用,还使东欧国家对苏联有较大的依赖性,政治上不得不向苏联作出让步。但苏联有时进行不平等交易,损害了其他成员国利益;成员国的交流忽视了上平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限于经互会的圈子,脱离了世界经济、技术的进步。

8.华沙条约组织(P430)

1955年5月14号,苏联与波、捷、匈、保、罗、阿、民主德国七国代表在华沙缔结了八国间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约。华沙条约组织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条约规定:当缔约国一国受到他国武装进攻时,其他地越过有义务“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花月的成立。是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队里的军事集团,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第三章

1、苏共二十大(P443)

苏共二十大于1956年2月在莫斯科举行。这是斯大林逝世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议听取和讨论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关于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报告,并分别通过了相应决议。赫鲁晓夫在报告中着重批判了个人崇拜的错误,强调集体领导原则,提出了“三和路线”。大会闭幕前夕,赫鲁晓夫向全体代表做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勒斯大林的错误。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强烈影响。

2、匈牙利十月事件(P445)

拉克西执政时期,匈牙利大搞全盘苏化,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956年10月,布达佩斯各大专院校学生要求党和政府改组党的领导机关,改革经济体制,保障言论和新闻自由,反对苏联干涉内政。以格罗为首的匈党政领导人的粗暴压制,是和平游行演变为**冲突。11月,原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总书记达尔宣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邀请苏联出兵,**平息。“十月事件”性质十分复杂,开始是匈牙利人民要求民主、自由,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斗争,后被外国势力和国内反动分子利用。

3、苏南冲突(P444)

指苏联和南斯拉夫在一系列有关南斯拉夫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的分歧、冲突和矛盾。早在二战期间,双方在南斯拉夫的游击队活动、援助和建立 3 人民政权的问题上就有隔阂。战后初期在关于的里亚斯特的领土归属、建立巴尔干联邦以及经济贸易问题上,双方矛盾更趋激烈和公开化。1948年2月底,苏联中断了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1948年6月,情报局作出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宣布把南共开除出情报局。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断绝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对南施加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同年11月,情报局再次做出决议攻击南共事帝国主义的奴仆,号召南人民推翻南共领导人的领导。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是熟练冲突的根本原因。

第四、五章

1、忠诚调查(P433)

1947年3月,杜鲁门政府颁布《联邦忠诚法》,规定对250万政府公务员、学生教员和研究人员进行审查,凡忠诚者,立即强迫辞职,所有政府雇员必须宣誓“效忠政府”。这种审查后来扩大到军队、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私人企业。在“忠诚调查”期间,政治恐怖弥漫全国。

2、麦卡锡主义(P434)

1950年2月19号,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演说,扬言他掌握了205名渗入到国务院的共产党人名单,麦卡锡主义拉开序幕。他肆意煽动反共,制造了白色恐怖。后来,麦卡锡主义又把矛头指向了艾森豪威尔的共和党政府,极大的妨碍了政府内外政策的推行,麦卡锡主义遭到美国社会各界的反对和抵制。1954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国会中的民主党人联合,促使参议院通过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从此衰落。麦卡锡主义主要源于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政策,其阴影长期不能消除。

3、三环外交(P439)

“三环外交”是丘吉尔提出来的,也是战后初年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两党共同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三环是指英国同它的殖民地及自治领,英国同美国,还有英国同欧洲。“三环外交”就是说英国的外交政策要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并以英国为中心,发展外交优势。英国三环外教的目的是:将继续统治英国的殖民地并控制其自领;保持同美国的特殊关系,借对抗苏联,并凌驾于西欧各国之上;与法国和联邦德国合作,促使西欧联合以振兴西欧,并作为冷战时期对抗苏联的屏障。由于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三环外交并未能继续贯彻下去,但这种政策的痕迹仍然存在于当代英国外交之中。

4、戴高乐(P42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战士,法国著名总统。戴高乐积极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者。法国政府投降后他流亡英国,在伦敦成立“自由法国”(后称“战斗法国”)。在异国,戴高乐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抵抗运动,赢得了法国内外人民的尊重。1944年6月,出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首脑。1945年11月,在巴黎组织政府。戴高乐为法国在二战中的胜利和战后大国地位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12月,再次当选法国总统,1965年连任,在任期间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努力发展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并推行了坚持独立自主、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的外交政策。1970年病逝,戴高乐总统一起一生的努力赢得了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重。

第六章

1、《蒙巴顿方案》(P430)

二战后,英属殖民地印度各党开始要求印度独立,英国无力镇压,为了英联邦利益,1947年通过了《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印度分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即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印度斯坦国家斯兰教徒(穆斯林)占多数的巴基斯坦国家。土邦有权决定加入印度或是巴基斯坦,抑或两者都不加入,但不能自治。印巴独立结束了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直接统治,引起印巴双方的宗教大仇杀,尤其是克什米尔土邦归属问题,导致了印巴之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严重对立。

2、埃及七月革命(P431)

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地处欧亚非咽喉地带,是西方殖民者的生命线。1936年,英国与埃及国王法鲁克签订了《英埃20年同盟条约》,英国获得了在运 4 河区驻军、使用埃及的基地与港口的特权。1952年7月,埃及民族领袖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七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埃及国王法鲁克被迫在“退位诏书”上签字,成立埃及共和国,纳赛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经过长期的斗争,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埃及“七月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第七章

1、戴高乐主义(P439)

戴高乐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至法拉希第五共和国初期,法国在处理战后国际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其实只是民族主义,其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它的主要内容有: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谋求法国的领导地位;改善同苏联、东欧的关系,谋求东西方的缓和;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争取并实现了发的合作。戴高乐主义的提出反映了西欧要求独立发展的政治倾向,表明西欧对外政策以开始摆脱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依附状态。

2、新东方政策(P440)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一直不承认民主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联邦德国开始调整东方政策。1969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实行了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的正常化及承认民主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旧的东方政策不承认战后德国疆界的现状的不可改变性,不承认两个德国同时存在的现实,不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除外)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新东方政策改善了同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缔结了相应的条约。新东方政策的实质就是联邦德国承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同时试图改善欧洲内部的各种关系,以便有朝一日和平统一德国。新东方政策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去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促进了世界战略格局多元化趋势,有利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3、布拉格之春(P446)

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1968年3~4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摆脱苏联模式,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实行政治经济改革。纲领的内容是:改革政治体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经济体制,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调整对外政策,主张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是一次综合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全面改革,并有着鲜明的摆脱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束缚,争取独立自主的倾向。西方人士称之为“布拉格之春”。苏联队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进行压制、干涉,并与8月20日纠集波、匈、保及东德的军队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布拉格之春”夭折。

4、不结盟运动(P432)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不结盟国家鼓励和支持自己的独立和平等而进行斗争的各国人民;主张立即无条件的、彻底的和最后废除殖民主义,并共同努力制止各种新殖民主义;强调用和平共处的原则作为代替冷战和避免和战争的手段。《宣言》提出飞集团的原则,表示“不结盟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不结盟运动先后设立了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协调局和协调委员会4个机构。不结盟运动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对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20世纪80年代末,成员国已增加到100个以上,不结盟国家会议成为仅次于联合国最大的国际讲坛。

5、七十七国集团(P432)

20世纪下半期,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要联合起来抵制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呼吁,1963年第13届联大讨论了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的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从而形成了“七十五国集团”。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5国集团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了《七十七国 5 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掠夺,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并决定在每次贸易会议开会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便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研究应采取的对策。该集团成员国不断增加,当仍沿用“七十七国集团”的名称。

6、戴维营会谈(P447)

赫鲁晓夫当政后,主张“缓和”与西方的关系,调整了斯大林使其与美国的全面对抗战略,提出“三和”路线,以对话取代对抗,使紧张对峙的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了戴维营会谈,会谈虽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但两国最高领导人战后的首次会晤成为缓和的一个象征,由此产生的“戴维营精神”将东西方缓和推向了一个高潮。

第二篇: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苏维埃:意即会议或代表会议。最初是旧俄工人的群众性组织,后来成为俄国革命的领导机关及十月革命后苏俄和苏联的政权机关。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是1905年3月成立的。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其最高机构是全苏最高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战时共产主义: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其目的是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来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主要措施有: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这些政策不是事先制定好的政策,而是随着国内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而逐步采取的。作为国内战争时期的应急措施,它完成了历史使命,但作为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方式,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最初仅规定产粮省份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数量交售粮食和饲料,后来推广到所有的省份,涉及到各种农产品。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工会派出征粮队收集农产品时,付给农民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少量工业品。由于通货膨胀,农民交出的产品几乎是无偿的。1921年3月,全俄中央委员会颁布了以食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这项政策逐步停止执行。

新经济政策:苏联在一九二一年由国内战争转变到和平经济建设时所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缴税后的剩余粮食,可以自由出卖;发展商业,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自由贸易和私商存在;在国营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并以租让、租赁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某些国营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或私人经营。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1943年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成立大会,世界39个共产党和左派组织出席大会。1919年3月2-6日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的报告》。共产国际的共举行过七次代表大会,1943年6月10日,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巴黎和会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帝国主义为与战败国订立和约、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27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商定与战败国的停战事宜,苏联被排斥于会议之外。美英法三国控制了会议,在其策划下,协约国与德国订立了《凡尔赛条约》,1919年-1920年,协约国又相继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巴黎和会不是一次和平会议,它完全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相互争夺利益与势力范围的产物,它]所确立的战后秩序,完全建立在对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压制与剥削基础上,注定将是失败的。

《凡尔赛条约》: 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强迫德国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订立《凡尔赛条约》。其内容包括: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欧本与阿尔梅归比利时,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与上西里西亚归波兰;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以及比利时接管;德国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军官不过4000人,不得拥有坦克与飞机等重武器,海军不得拥有潜艇等。《凡尔赛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赤裸裸地对德国的政治与军事剥夺,它是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是非正义的。

国际联盟:

一战后协约国为控制和整肃国际秩序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最早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1919年4月在巴黎和会中,协约国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国际联盟盟约》,并于1920年1月成立了国联。该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建立的口号是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互助,防止战争,对国际冲突进行仲裁。但是国联自建立后,一直为英法所控制,在20-30年代国际斗争中,成为英法帝国主义维持其既得利益、对法西斯势力进行绥靖的工具。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华盛顿会议:

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列强就建立远东国际新秩序、平衡列强在远东矛盾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等9国参加了在华盛顿召开的远东国际会议,会议由美英法意日五国所把持控制。会议主要达成了三个条约,即《四国公约》、《五国条约》以及《九国公约》。《四国公约》确定了列强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上的军备水平与防务现状。《五国条约》则规定了美英法意日五国海军军备的发展规模与比例,即五国战列舰总吨位的发展比例是5 : 5 : 3 : 1.75 : 1.75。《九国公约》则将中国由日本帝国主义独占变为几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华盛顿会议作为巴黎和会的继续,是帝国主义调整其远东利益、建立远东新秩序的一次重要实践。它和巴黎和会一起,构成了帝国主义维持一战后世界秩序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协约国帝国主义在一战后所确定的国际新秩序。从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到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的和平条约,构筑了新的战后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新的国际秩序中,英法在欧洲确定了其统治地位,美国则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其优势地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在力量对比关系变化后重新调整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继续。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政治剥夺与经济压迫的基础上,是一个新的殖民体系,而且排斥和反对苏联,注定是失败的。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破产。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30年代印度人民法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一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在国大党领导下,从1920年8月开始,印度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拒绝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荣誉与官职,抵制英货,恢复手纺车运动。然而,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以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运动最后失败。30年代初,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再次兴起,国大党发起了向食盐进军的运动,要求英国殖民统治当局释放政治犯,允许印度独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的统治,鼓舞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与勇气。

甘地:

印度国大党领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实际倡导者。出生于印度土邦贵族家庭,早年留学英国,学成回国后担任律师。1893年在南非曾领导当地反种族歧视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回国,投身于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发起并倡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社会改良,主张自我道德的完善,利用道德的完善建立理想社会,主张实现不同教派与民族的和解,主张恢复古代印度文明,借以抵抗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蚀。由于甘地对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巨大贡献,被尊为“圣雄”。

道威斯计划: 一战后协约国提出的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方案。鲁尔危机后,美国插手德国赔款问题,按照美国的建议,赔款委员会成立专家组研究赔款问题,美国银行家道威斯领导的专家组提出德国赔款问题报告,即道威斯计划。其内容包括:成立新发行银行,统一和稳定德国的货币,建立正常金融秩序;平衡德国的预算收支,实现税务与债款的平衡。确定德国赔款的期限与方式,如第一年支付10亿马克,累计增加到第五年25亿马克。稳固其赔款来源,整顿德国的铁路并加强对工业界的筹款。道威斯计划对于恢复德国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后为杨格计划所取代。

杨格计划: 20年代末协约国提出的新的德国赔款计划。由于德国税收饱和,在其要求下,协约国赔款委员会成立专家委员会审议德国赔款计划。1929年6月,在美国的赔款委员会代表杨格领导下,提出新的赔款方案,即杨格计划。该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210亿金马克,为期59年。前30年平均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成立国际清算银行,负责接受并管理赔款问题,取消德国的铁路与工业证券,取消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的监督,使德国赔款商业化。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德国停止支付赔款,1932年杨格计划停止实施。

魏玛宪法:1919年2月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主要内容有:①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实行共和政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②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当德国公共秩序受到威胁时,总统有权使用武力,这位统治阶级剥夺公民的自由权利提供了宪法依据:④总统每七年一任,由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有权任免总理:⑤总理必须得到议会多数支持,否则就要请总统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⑥议会由各选区按比例选出代表,年满20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等等。魏玛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者为日后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德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919年2月,在镇压十一月革命的基础上,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举行制宪会议,通过魏玛宪法,也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成立。第一任总统为艾伯特。魏玛共和国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给了人民一些民主权利,但是它赋予总统过大的权力,同时又允许反民主的军队的存在,因而为法西斯上台提供了便利。1933年希特勒上台,大肆推行个人独裁,魏玛共和国实际上名存实亡。

孤立主义: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主流的外交和政治思想。主要是美国不甘于欧洲的事务,尽量避免卷入每周以外的国际事务和纠纷,政府应该主要为美国人民谋福利。20世纪以后,随着美国国力的强盛,逐渐放弃了孤立主义而走向了世界注意。

纳粹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缩写。是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政党。1920年成立,党魁希特勒,宣扬大日耳曼主义和反犹太人思想,鼓吹战争政策和公开侵略,1933年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独裁,对外侵略扩张,1939年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法西斯德国投降后,被宣布为非法组织。

国家法西斯党:意大利的法西斯反动组织。其前身墨索里尼在1919年组建的“战斗法西斯”,1921年改称国家法西斯党。国家法西斯党党徒一般身穿黑衫,手持棍棒,进行暴力活动,镇压工人运动,因此又被称为“黑衫党”、“棒喝党”。国家法西斯党标榜社会改革,反对社会主义,主张极权主义:还鼓吹阶级调和、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

金本位制:有广狭二义,广义指以黄金为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

汇兑本位制。狭义的金本位制仅指金币本位制。在金币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19世纪末期,金币本位制为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所采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纸币制度。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8),英、法、比、荷等国改行了金块本位制:德、意、奥等国和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改行了金汇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和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放弃了各种金本位制,实行纸币制度。

罗斯福新政:1933年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挽救当时陷入严重危机中的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曾通过国会制定“紧急银行法”、“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许多法律。主要内容是:以大量贷款和津贴挽救工商业,刺激私人投资γ借通货膨胀提高物价,削减农业生产,销毁农产品以克服农产品生产过剩:举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对失业者给以最低限度的救济。对缓和当时的经济危机曾起了一定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政”告终。

田中奏折:20年代日本右翼政府武装侵略中国以及南亚而确定的政治方针。1927年日本出现金融危机,一战后相对稳定时期结束,日本右翼政府与垄断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策划了侵略中国的《对华政策纲要》,并将会议决策上报天皇,即《田中奏折》。奏折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一侵略公式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华战争以及对外侵略的指导思想。

中立法:1935---1941年美国对待欧洲国际冲突的外交政策。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前夕,为避免冲突,美国国会于1935年8月通过《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输出武器弹药对乘坐交战国船只的美国人不予保护。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美国国会修改法案,禁止向交战国贷款。1937年国会再度修改法案,即永久中立法。规定交战国购买美国商品须现购自运。1939年11月,国会再度修改法案,废除军火禁运条款。1941年《中立法》为《租借法》所代替。前三次中立法案是美国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第四次中立法有助于英法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事业。

轴心国:二战前夕以德国、意大利与日本为核心结成的国际法西斯侵略集团,又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了尽快发动侵略战争,1936年10月,德国与意大利在柏林订立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1月,德国、日本订立《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加入,结成三国同盟。1940年9月三国订立《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立了军事同盟,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加入。

《反共产党国际协定》:德意日在反共旗帜下结成侵略集团的条约。出于反苏反共的需要,1936年11月,德国、日本在柏林订立《反共产国际协定》,商定交换共产国际活动的情报,并采取联合防止措施。该协定还备有反对苏联的秘密附件。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结成三国同盟。后西班牙、匈牙利加入。

德奥合并:法西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建立其大德意志帝国的一个重要步骤。1937年11月,希特勒制定并吞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计划。1938年2月,德国强迫奥地利签订德奥议定书,任用纳粹分子,实现德奥经济合作。随后对奥地利进行军事威胁。3月11日希特勒向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取消就奥地利独立进行的公民投票。3月13日,德奥宣布合并,奥地利成为德国的“东方省”。德奥合并为希特勒的进一步军事冒险奠定了基础。

西班牙人民阵线:西班牙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组织。1936年1月15日成立,包括了共产党、社会党、共产主义者青年联盟、共和党左翼、共和同盟、工人联合总会等。人民阵线成立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2月,人民阵线在新国会大选中获胜,组成左翼联合政府。新政府在西班牙推进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社会进步,反对和抑制保守力量、抵抗法西斯叛乱方面做出贡献。1936年3月,在佛朗哥叛军的武装进攻下失败。

国际纵队:1936年---1939年西班牙内战时期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进步人士为协助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反击德意干涉军与佛朗哥叛军而组织的志愿军。1936年10月,国际纵队正式参加西班牙内战。这支部队共计7个纵队近4万人,在马德里保卫战以及其他重大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在英法美等国“不干涉政策”的限制下,纵队最终被迫于1938年底9月退出西班牙。国际纵队体现了30年代世界民主、进步力量反法西斯的一直要求与行动。

《慕尼黑协定》:二战前夕英法德意四国为解决希特勒制造的、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而订立的条约。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订立了将其苏台德区划割给德国的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于10月1日—10日将苏台德区及捷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领土割让给德国,上述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以及运输工具无偿交给德国,德国军队将对上述地区实施分区占领。《慕尼黑协定》是英法执行绥靖政策的顶峰,它极大地增强了德国法西斯的力量与侵略野心,加速了战争的到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战前夕苏德双方订立的联盟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他国彼此进行武力行动;如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以支持;双方都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一方的集团;条约秘密议定书还就波兰的战略利益进行了分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了法西斯两线作战之忧,尽管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半的战备时间,但是却损害了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加快了战争的到来。

第三篇:2012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而得名。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在选举失败后,布尔什维克强行解散杜马议会,建立***,导致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的成立。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苏维埃俄国正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苏维埃政府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从而能够恢复经济,建设红军,巩固政权,为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奠定了基础。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宗教及宗教团体、教育及学校、经济生活5章。第2编表现出这部宪法的特色,规定了个人的各种基本权利和许多社会生活的准则,其中有一些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规定。1933年希特勒建立独裁统治后,魏玛宪法》名存实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邦德国,《魏玛宪法》为194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主要内容有:确立了德国三

权分立的政治原则,规定德国为联邦,主权在民。人民有普选权、创制权。采用责任内阁制等。《魏玛宪法》是一部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宪法,在德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它的制订和实施标志着德国历史由资产阶级半封建主义的德义志帝国时期进入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工党英国的主要政党之一。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0年成立。1906年改称为工党。成员大部分为集体党员,如职工会、“社会主义团体”与合作社组织等。以费边社会主义理论为政策基础,认为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和行政机构,逐步把土地和资本从个人转化到“社会”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位上升,通过竞选与保守党轮流执政。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有效地组织反法西斯的斗争,经各国共产党同意,共产国际于1943年6月10日宣告解散。其机关刊物是《共产国际》和《国际新闻通讯》。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M.K.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该运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名称,重要的有四次。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最终印度取得了自治。一定程度上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发展。局限性是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

新经济政策苏联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为巩固工农联盟,发展工农业生产,给社会主义经济奠定基础,1921年3月,俄共(布)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建议,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新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废除余粮收集政策,实施实物税。停止配给制度,允许商品买卖。放松了贸易限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凡尔赛条约》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中国在五四运动后,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则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所以也不签凡尔赛条约。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但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国联和联合国的相似之处主要有:在背景上,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在性质上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在宗旨上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在成立之初都被大国所操纵等等,然而国联和联合国更主要的是存在着许多区别。

首先,从背景上看,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其次,从宗旨和任务上看,国联宣传其任务是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魏玛宪法即1919年《德意志国宪法》,因其在魏玛地方制定而得名。德国于1918年发生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制定了这部宪法,于1919年8月11日生效。全文共181条,分两编。第 1编为联邦的组织及其职责,分联邦及各邦、联邦议院、联邦总统及联邦政府、联邦参议院、联邦立法、联邦行政、司法 7章。规定德国为联邦,主权在民。人民有普选权、创制权。采用责任内阁制,但总统有紧急命令权,可以暂时停止宪法中部分规定的效力。第2编为德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及基本义务,分个人、共同生活、制,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将资金与技术引进俄国。停止以没收的方式进行资本主义改造,改以租借和租让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成功地恢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破坏。至1928年,俄国的工农业产品产量成功地恢复到了一战前水平,1928年该政策被斯大林废除

柯立芝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涨。因其主要发生在柯立芝总统任内,故名。英、法、德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处于停滞或恢复状态,便于美国经济势力向外扩张。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更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空前加速,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均创新纪录,汽车制造、电机电器制造和住宅建筑业发展尤其显著。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以致柯立芝总统声称,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但这种繁荣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部门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业部门和农业的不景气,使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并且由于股票投机成风,使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则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孕育着新的危机。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在当时没有特别地表现,但是后来从金融业开始,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二十五点纲领德国工人党1920年 2月24日在慕尼黑霍夭勃劳豪斯啤酒店大厅举行群众集会,该党宣传部长希特勒在会卜发表演说,提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交、民族关系、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内容的《二十五点纲领》。整个演说贯穿着“大德意志主义”、“复仇主义”、“生存空间”、“民族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等思想。他要求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废除《凡尔赛和约》和《圣日耳曼和约》”,提出“非德意志人立即离开帝国”,“反对国内外犹太人的唯物主义精神”等等。他的摇唇鼓去的演说博得了一些人的喝彩。

1920年4月1日,这篇演说被正式定为核党的纲领,并将该党改称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国社党”、“纳粹党”),1926年《二十五点纲领》成为“永恒的党纲”。《我的奋斗》这本书是由希特勒口授,由其党徒鲁道夫·赫斯执笔撰写的。1923年11月8日晚“啤酒馆暴动”后,希特勒被捕归案,在狱中,由希特勒口授,开始撰写《我的奋斗》一书,1925年12月8日,《我的奋斗》第一卷正式出版,1926年又出版了第二卷。1928年,希特勒又开始

口授《我的奋斗》续篇。书中大量篇幅阐述希特勒外交政策思想,是研究法西斯德国外交政策和20年代至4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史的重要依据之一。希特勒在书中竭力宣扬反动的沙文主义,以及复仇主义和种族主义、“民族复兴”、打破《凡尔赛和约》桎梏、“争取生存空间”等口号迷惑群众,鼓动德国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发行已达数百万册。后该书又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发行。《我的奋斗》一书,后来成为德国法西斯内外政策的思想基础和纲领,是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思想和行动的纲领,给世界人民带来一场空前的灾难。世界上一切善良的人们无不诅咒它,但是,一些法西斯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战争狂人,仍将其奉为至宝。

日本政党内阁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占领日本,在国内外反法西斯和民主进步力量的推动下,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改革,各政党相继恢复、重建。1945年11月在战前的两大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政友会和立宪民政党的基础上,成立了日本自由党和日本进步党,同年12月成立日本协同党等。这些政党几经分化改组,至1954年11月,形成两个主要的保守党,即民主党和自由党。1947年5月3日,日本开始实施新宪法(《日本国宪法》),确立了以天皇为象征的资产阶级议会制,规定政府由在国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1947年5月~1948年3月,以社会党为主组成片山哲内阁。1948年3~10月,民主党、社会党、国民协同党组成芦田均内阁。尔后是民主党和自由党两大保守政党轮流执政。1955年10月,社会党左、右两派重新统一成立日本社会党。为了与日本社会党革新势力相对抗,同年11月15日,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民主党与自由党合并为自由民主党。此后,自由民主党长期执政。1955~1960年日本政坛上主要是保守政党和革新政党的对立,1960年后出现了中道政党。

协调外交一战后,日本原敬内阁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推行的新型的与英美“妥协”的外交路线。经过其后几届内阁的继承发扬,成为20年代日本外交的主流。其基本含义是在处理与美英等大国的关系上,力求在华盛顿体系内进行协调2.在对华关系方面称不干涉中国内政,前提条件是中国的哟阿球和行动不得侵害日本的“条约利益”3.经济外交代替武力争夺。其评价有使日本与西方关系有所缓和;对华外交前提是维护日本的条约利益,使得随时可能转变成武力外交;本质是不妥协的,其形式的妥协和本质的不妥协构成了协调外交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 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4国在德国慕尼黑签订的关于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全称参与签订《慕尼黑协议》的四国代表为《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又称《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及意大利间的协定》。《慕尼黑协定》的签定是法西斯德国准备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标志着英、法政府推行绥靖政策达到了项峰。它不仅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破坏了苏联的集体安全体系,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且使英国和法国自身也深受其害。在英国和法国的绥靖政策纵容下,1939年 3月,法西斯德国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9月大举进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后,凡企图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纵容侵略,以达到自身苟且偷安的政策,被泛称为“慕尼黑政策”。1973年12月,捷克斯洛伐克和联邦德国签定相互关系条约,宣布:鉴于根据本条约建立的相互关系,《慕尼黑协定》已经无效。霍斯巴赫备忘录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叫《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二战前夕苏德双方订立的联盟条约。其中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他国彼此进行武力行动;如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以支持;双方都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一方的集团;条约秘密议定书还就波兰的战略利益进行了分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了法西斯两线作战之忧,尽管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半的战备时间,但是却损害了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加快了战争的到来。

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的防线。30年代后期,苏联面临纳粹德国侵略的威胁,力图改善西部边界的防御地位。德国入侵波兰后的1939年9月17日,苏联发表声明,称波兰国家已不复存在和要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遂出兵波兰,占领波兰东部并将其并入苏联。通过1939年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以罗马尼亚统治集团的政策严重威胁苏联西南边界的安全等理由,要求把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把北布科维纳“移交”苏联。罗马尼亚政府接受苏联要求,苏军占领上述地区。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改善了战略地位,在苏德战争中起到有限的作用。东方战线的建立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有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大西洋宪章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1942年,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的反法西斯《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其全部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对法西斯三国同盟成员国及仆从国家作战,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后形成,同时也为战后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初步基础。但是,大西洋宪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争夺殖民利益的矛盾

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1日 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亦《联合国国家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嗣后又有21个国家陆续在宣言上签字。宣言表示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宣告各国政府保证使用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同它们处于战争状态的德意日三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的政府保证互相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共同宣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第一个共同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为创建联合国组织奠定了基础。

二、简答题:

1、略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概况和特点。

2、简述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934年7月墨西哥著名总统卡德纳斯当选为总统后,他依靠工农革命力量,在墨西哥进行了深入的政治改革,建立起了一个新的、与自主型的经济现代化模式相适应的政治模式。这个模式可以概括为两个重要的政治制度,一个是制度化的强有力的总统制,一个是10月—1940年3月的苏芬战争,苏联取得芬兰部分领土,获得汉科半岛租借权。1940年6月,苏联分别照会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提出改组政府和让苏军自由通行等要求,得到同意。7月,三国举行选举,成立苏维埃政权,要求加入苏联,被接纳。同年6月,苏职团主义结构的官方党一党民主制。制度化的、权力集中的总统制有三个突出的优点:第一,总统是通过全民选举产生的,其统治权具有民主的合法性;第二,每届总统的任期只能是6年,不得连选连任,避免了像迪亚斯那样的长期个人独裁制度的复活。第三,每次的总统换届选举都是一次高级人才的轮换,都是一次思想、观点的更新,有利于防止思想的僵化。职团主义结构的执政党的建立,是墨西哥政治的一大创造。

和普及教育,并专设印第安人事务司,加强印第安人教育事业的发展。⑤巩固民主政体,打击军事寡头势力。1938年3月把执政的国民革命党改组为墨西哥革命党,容纳工会、农民和其他群众组织参加。

意义:改革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大庄园制,并使民族资本取代外国资本掌握了全国最主要的经济命脉,基本上完成了1910—1917年革命以来由半封建社会过渡到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任务,为墨西哥比较稳定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3、简述新经济政策。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其出现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简述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20世纪30年代世界历史的基本特点是走向新的世界大战。主要内容是: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和世界各种力量对待法西斯侵略的态度

1)法西斯威胁和侵略,表现为①日本加强对朝鲜的统治.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②意大利于1935年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③德国先后撕毁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吞并奥地利,利用慕尼黑协定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进而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④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2)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不断高涨,共产国际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中,朝人民开始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各种进步力量组成“国际纵队”保卫马德里.②苏联实施三个五年计划,加强国防建按加里·温尼亚(Gary Wynia)的解释,职团主义“反对公开竞争和政府中立观念,主张由政府做出有意识的努力,以组织和协调公私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承担领导社会的责任,私人经济组织和社会集团则成为政府进行这一工作的工具。各利益集团不是互相竞争,以影响政府官员,而是直接以官员的名义同官员打交道。”[22] 具体说就是,政府有意识地将广大的工人、农民和公务人员都动员起来,组织为一些职团机构,如墨西哥劳工联合会、全国农民联合会、全国人民组织联合会等,作为唯一合法的利益集团,吸收进官方党,分别构成官方党的工人部、农民部和人民部,来代表它们所属各行业部门的利益;同时又通过官方党的这三个部,使这些利益集团服从国家的控制。这个制度一方面让所有这些民众集团有更多的参政机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政府部门,另一方面又使这些民众集团不得不牺牲自己集团的政治独立性,服从政府的领导。不仅如此,这个制度还给各反对党创造了活动的空间,承认政权的合法性应该有一个竞争性的选举制度,因此每6年官方党总统候选人都有一次巡游全国的竞选活动。意义:墨西哥革命所创造的这个新的、有权威的民众主义政治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与各主要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由国家调节和仲裁各生产要素之间关系的独特的政治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是此后几十年墨西哥之所以能始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最重要的原因,保证了墨西哥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

之后他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①土地改革。政府没收本国和外国人拥有的大地产,分配给农民。其任内共分配土地2000万公顷。同时设立国家农贷银行帮助农民,并鼓励和扶持农民组织合作农场。②实行国有化。1937年把为外国垄断资本控制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1938年宣布把属于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归国有,政府在10年内还清它们在墨西哥的资产。③鼓励工会的发展,修订全国劳工法,把分散的劳工组织合并成墨西哥劳工联合会。④教育改革。1934年12月开始在全国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扩大设,支持各国反法西斯斗争,后与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③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力图祸水东引.(3)影响:①使全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威胁.②一战后形成的帝国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三国的侵略扩张下逐步崩溃,法西斯势力气焰嚣张.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任务也随之变为反对法西斯侵略和民族革命战争.5、简析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形成的主要原因、表现和内在矛盾。

6、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7、简述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8、简析法国败降前后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

三、论述题:

1、论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论述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论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4、论述斯大林模式。

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第四篇: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汇编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所进行的革命.因发生在1917年俄历10月得名。20世纪初俄国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1917年2月,俄国爆发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同年4月,列宁从国外回国,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在广大群众中积极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并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了四月示威、六月示威和七月示威。七月示威失败后,1917年7—8月,布尔什维克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准备武装起义的方针。9—10月间,革命形势完全成熟: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士兵暴动和各民族地区的解放运动空前高涨。10月10日(公历10月23日),布尔什维克党举行中央全会,通过列宁提出的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起义。占领各重要据点,并与次日凌晨攻占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同时,10月25日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宣布政权归苏维埃。次日,通过 《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奠定了苏维埃政权胜利前进的基础。从1917年俄历10月到次年2月,各地起义纷纷胜利,全国各地 相继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四月提纲”: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瑞士回国,第二天,在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会议和出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联席会议上先后宣读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提纲。4月20日在《真理报》上发表,史称“四月提纲”。提纲明确指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制定了“过渡”的方针和策略。列宁还着重指出苏维埃共和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好形式。“提纲”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21时45分,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发出攻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第一炮,宣告了十月革命的开始。1923年起改为练习舰。1948年移交列宁格勒纳希莫夫海军学校,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停泊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

土地法令: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关于土地问题的立法文件。由列宁起草,1917年11月8日,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它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规定土地、矿藏、森林、水流等为国家所有,没收地主、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和平法令:苏维埃政府第一个对外政策的纲领性文件。由列宁起草,1917年11月8日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上通过。《法令》谴责帝国主义战争为“反人类的滔天罪行”,呼吁一切交战国政府立即进行和平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条约;主张废除秘密外交;宣布废除俄国临时政府在1917年2—10月所批准的全部条约。

苏俄国内战争: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与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武装所进行的战争。1918年初,英、法、美、日等协约国的干涉军,先后进犯苏维埃国家,侵占大片土地,并扶植傀儡政权,发动武装叛乱:在南方有克拉斯诺夫和邓尼金的叛乱;在中部和东部有高尔察克反革命政权和与之相勾结的捷克军团叛乱;在西北方有尤登尼奇的叛乱。当时四分之三的领土陷入敌人之手,苏维埃处在四面包围之中。苏维埃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组织红军,同国内外敌人进行英勇斗争,先后粉碎了捷克军团的叛乱和白匪对察里津的进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1919年初到1920年底,协约国又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到1922年底,持续3年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以苏俄的胜利宣告结束。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是十月革命的继续,它为苏俄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创造了条件。

布列斯特和约:即《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为为了集中力量巩固苏维埃政权,就必须摆脱帝国主义战争,于是采取妥协政策,于1918年3月同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签订了和约。和约使苏俄丧失了大量土地,向德国缴付巨额赔款,却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后来击溃白卫军与帝国主义干涉创造了条件。1918年11月13日,即协约国对德停战协定签字后两天,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立即宣布废除这个和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布列斯特和约签字后,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这引起了协约国的仇恨,他们和苏俄国内的叛乱力量勾结在一起,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妄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为了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联合进攻,苏维埃政府号召人民奔赴前线,并宣布全国为军营,把全部工作转移到战时轨道上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下半年开始实行,1921年初结束。其主要内容是:在工业方面,实行企业全盘国有化,管理集中化,劳动军事化,采取普遍的劳动义务制;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把全部余粮卖给国家;在分配方面,按照阶级原则,对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实行统一的较为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在交换方面。基本上取消了市场和商品的自由交换,在市场之外,由政府通过专门机构组织城乡商品直接交换,货币失去了等价物的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年代特定条件下,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所采取的政策,它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苏联共产党的创始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父为省国民教育视察员,哥哥为谋刺沙皇事败被杀。1887年中学毕业后,进喀山大学法律系,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流放一年回喀山后,开始研究《资本论》等马、恩著作,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1889年移居萨马拉(今古比雪夫),组织了当地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893年迁到彼得堡,在小组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著文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思想和建党的任务。1895年统一彼得堡所有马克思主义小组,创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12月被捕,在狱中坚持领导协会的工作。在流放西伯利亚期间,写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彻底批判了民粹派理论。1900年12月,在德国创办《火星报》,把马克思主义小组团结起来,从思想上组织上为建党做了准备。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制定了具有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党纲,并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1905年4月,领导召开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起草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领导了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7年再度出国,在任第二国际执行局俄国工党代表期间,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作了坚决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移居瑞士,著文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社会沙文主义面目,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革命口号。经过对帝国主义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所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全面阐述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些甚至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领导俄国和国际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1917年二月革命后回国,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随后制定武装起义的计划,亲自指挥十月革命,胜利后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巩固革命政权、组织经济建设而在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艰苦的斗争。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制订了把经济落后的俄国变成先进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和纲领。1919年3月主持召开第三国际成立大会,直接领导了共产国际的活动。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由于1918年遇刺受伤,加之长期工作劳累,健康状况恶化,1923年春移居莫斯科近郊疗养,病中对苏维埃政权建立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全面论述了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农业的技术改造、发展教育、改善国家机关等任务。1924年1月21日与世长辞。

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为一方和以战败的德国为另一方,于1919、6、28在巴黎西南凡尔赛宫签订。主要内容: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向美、英、法等国支付巨额赔款;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限制德国军备,并规定莱茵河以东50公里为非军事区。美国代表虽在和约上签字,但因同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国会未予批准。1921、8美国单独同德国签订了一项内容几乎相同的条约。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但和约规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当时的中国政府在人民压力下未敢签字。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在帝国主义矛盾与牺牲战败国和被压迫民族利益的基础上订立的,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通过的《国联盟约》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它的目的是“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但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进行再分割的工具。国联成立后就为英法所操纵,美国虽为倡议国,但因其野心不能在国联得到实现,所以拒绝参加,仅在国联之外施加影响。国联对日、德、意侵略政策纵容包庇,最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联也随之瓦解,至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华盛顿会议:“一战”后,因巴黎和会没有完全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分赃问题,以美国为首为解决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争霸问题,于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参加者有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九国。会上先后签订了三个条约:一是1921年12月美、英、法、日签订的《四国条约》,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的“权益”,并废除早在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使美日两国在太平洋上取得妥协。二是1922年2月6日由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

1、75:

1、75,提高了美国的地位,削弱了英日的力量。三是在同一天签订的《关于中国事件应适应于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确定了帝国主义大国在中国的所谓“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中国变为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对象。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实质上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在华盛顿会议上获得最大好处的是美国,它的海军实力得以提高到与英国相同的比例。会议为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进一步扩张准备了条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结束后,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接着1919—1920年间英法美日等国又同德国的盟国分别签订了对奥地利的《圣日尔曼条约》、对匈牙利的《脱利亚农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殖民地的再分割体系,即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帝国主义为解决远东与太平洋地区的争霸问题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于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建立起来了。这个体系的目的是维持和巩固帝国主义的既得利益,镇压各国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但体系不仅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日趋尖锐。“二战”前夕体系全部瓦解。

德国十一月革命:1918—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面临总崩溃局面,国内革命运动空前高涨。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八万水兵举行武装起义,宣告了十一月革命的开始。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在斯巴达克同盟号召下举行起义,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但社会民主党右派头目艾伯特、谢尔曼和中派分子联合组成了“人民全权代表苏维埃政府”,把斯巴达克同盟排斥在政府之外,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了从组织上同机会主义决裂,更好地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斯巴达克同盟于1918、12、30成立了德国共产党,提出了“以革命暴力对付反革命暴力”的任务,并领导柏林工人于1919、1举行武装起义,由于社会民主党中派头目考茨基的妥协和叛卖,革命被镇压,德共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等均被杀害。4月成立的巴伐尼亚苏维埃共和国也被艾伯特政府血腥镇压,德国十一月革命结束。但这次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教育了德国工人阶级,推动了欧洲革命运动。

卡尔·李卜克内西: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早年参加社会主义运动,为1907年社会主义青年组织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1912年当选为国会议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不顾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的决定,在国会内以一票的少数反对政府的战争预算。1916年1月1日与其他左派领袖组织斯巴达克同盟。同年因组织反帝国主义战争的游行示威,被判处苦役。释放后,积极领导了德国十一月革命并从事建立德国共产党工作。1919年1月15日与卢森堡等一同被害。

魏玛共和国:1919年建立的德意志共和国。因采用《魏玛宪法》,故名。是资产阶级—容克地主专政的国家。最初由社会民主党右翼执政,1925年后政权逐渐落入军国主义分子手中。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魏玛宪法》实际上被废弃,共和国结束。

魏玛宪法:即《德意志共和国宪法》。因在德国魏玛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而得名。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利用社会民主党右翼镇压了1918年的工人、士兵后所制定,1919年8月颁布。全文共181条,分联邦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两部分。它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建立共和政体,并在形式上规定了一些公民的民主权利,如国民有提出和表决法案、复决法律的权利,有表决罢免总统的权利等。但同时又规定总统在认为国家“被扰乱或危害”时,有权停止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效力。这就为统治阶级随时镇压劳动人民、剥夺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制造根据,并为后来的法西斯专政开辟了道路。但它毕竟规定了德国为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国,这是历史的进步。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该宪法实际上已被废弃。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匈牙利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无产阶级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后,于1919年3月21日成立。政府设在布达佩斯。参加政府的有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它建立了工农红军,实行企业、银行和土地国有化,并采取一系列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的措施。但也犯了一些错误,如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无原则合并,没收地主土地没有分给农民,没有坚决镇压反革命等。同年8月1日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武装镇压下被颠覆。

法西斯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出现的恐怖和独裁的政党。原名来自拉丁文“束棒”——古代罗马官吏出巡时所执的权力标志棒,故也译“棒喝党”。党员着黑衫,故又叫“黑衫党”。前身是1919年墨索里尼组织的武装“战斗团”。1921年正式成立国家法西斯党,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一贯从事暗杀、破坏等恐怖活动。1922年党魁墨索里尼发动“进军罗马”的政变,攫取政权后,宣布其他政党为非法,建立独裁统治。宣传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竭力推行侵略政策。1937年7月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3年在侵略战争失败后瓦解。

墨索里尼(1883—1945):意大利的独裁者,意大利法西斯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犯之一。早年为新闻记者,社会民主党成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资产阶级右翼和反动军人为骨干,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发动“进军罗马”的政变,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内镇压民主运动和其他党派,对外侵略埃塞俄比亚,武装干涉西班牙和占领阿尔巴尼亚。1937年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1940年追随法西斯德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1943年7月,由于军事失利和国内人民反法西斯运动的高涨,墨索里尼的独裁政权垮台。墨索里尼被囚,9月被德国伞兵劫走,又在意大利北部充当德占区傀儡政权头子。1945年被意大利游击队捕获处决。

保加利亚九月起义:1923年9月保加利亚人民的反法西斯起义。1923年常可夫建立独裁统治后,9月23日,保加利亚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起义。起义波及全国,并在弗拉特扎、拉兹洛戈等地夺取了政权。9月底起义被镇压,约两万人惨遭杀害。

季米特洛夫(1882—1949):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1946—1949),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印刷工人出身。1902年加入工人社会民主党。次年该党分裂,参加“紧密派”社会民主党。1909年当选党中央委员。1919年“紧密派”改组为保加利亚共产党后,继续担任党的领导工作。1923年领导九月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1923年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时被捕,在莱比锡审判中揭露法西斯罪行,后被释放。1934年到苏联。1935—1943年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1942年领导保加利亚祖国阵线,组织反法西斯战争,发动1944年九月起义。1945年11月返保。解放后任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1949年7月2日病逝于莫斯科。

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破产,列宁为团结各国的革命左派、建立共产国际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十月革命的胜利、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为共产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19年3月在列宁的领导下,于莫斯科召开的有30个国家的工人政党代表参加的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宣告共产国际成立。共产国际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总部设在莫斯科,凡参加共产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共有57个。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原有的组织形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经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共产国际于1943年6月正式解散。

罗拉特法:1919年英国殖民政府为镇压印度民族运动所制定的法令,由英国法官罗拉特为首的委员会制定而得名。规定总督享用镇压之权,殖民当局随时可宣布戒严;不经起诉可逮捕、搜查和监视任何一个印度人;不审讯就可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等。罗拉特发的施行,激起了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阿姆利则惨案:英国殖民者屠杀印度人民的事件。1919年4月13日发生在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市,故名。当地二万印度人民为抗议罗拉特法案,在咖莲华拉广场集会,遭驻军惨杀。死379人,伤1200余人。惨案发生后封锁消息四月之久。

摩普拉起义:1921年印度马拉巴尔伊斯兰教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因马拉巴尔西海岸伊斯兰教徒别称摩普拉,故名。在哈吉·库纳麦德的领导下进行武装起义。后英国殖民者煽动宗教纠纷,起义遭失败,数千人被屠杀,万余人被判苦役。

西门调查团:英国政府为破坏印度人民反英斗争而派遣的“调查团”。由西门等下院议员八人组成。1927年和1928年曾以“调查政府改革工作”为名,两次去印度。1930年提出报告书,成为后来英印伦敦圆桌会议讨论的内容。曾受到印度人民的激烈反对。

米鲁特审判:1929—1932年英国殖民政府为打击印度工人运动而阴谋制造的案件。1929年3月以“受共产党操纵”为罪名,逮捕全印工会领袖31人,送米鲁特城受审。1931年1月,分别判以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他们的逮捕和审讯,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甘地—欧文协定:也叫德里协定。1931年3月5日甘地与英国驻印度总督欧文在德里所签订的协定。欧文接受印度国民大会党一部分要求,如停止镇压,废除一切有关戒严的法令,释放政治犯等。甘地同意中止非暴力抵抗运动,参加伦敦圆桌谈判。

甘地(1869—1948):印度资产阶级民族运动著名领袖,政治家,在印度有“圣雄”之称。出生在官僚家庭,曾留学英国。毕业后在南非工作期间,在印度侨民中开展非暴力抵抗运动,反对英、荷殖民者的种族歧视。1915年回国,成为国大党领袖。他以“不合作”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又以“非暴力”限制工农群众,这就是甘地主义的基本内容。甘地曾几次领导大规模的反英的不合作运动。在运动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手工织布,抵制洋布;自煮食盐,反对食盐专卖;要求降低地税,废除种姓制度,解放妇女,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团结合作等。当群众运动超出“非暴力”范围时,甘地持谴责态度,以至对帝国主义妥协。1948年甘地被印度极右分子刺死。

尼赫鲁(1889—1964):印度资产阶级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出身于婆罗门贵族家庭,早年在英国学法律。1912年归国,任阿哈拉巴德高等法院律师。1918年起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20年起参加甘地领导的历次反英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承认工农建立自己的阶级组织来捍卫自己经济利益的权利,但认为这些组织应当完全服从国大党。1925年任国大党总书记,1929、1936、1937、1946年屡任国大党主席。1947年8月印度独立后任内阁总理,一度奉行和平中立政策,但又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挑起跟巴勒斯坦的武装冲突。1959年掀起反华浪潮,1962年挑起中印边界武装冲突。1964年逝世。

凯末尔革命:凯末尔(1881—1938)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帝国主义瓜分了土耳其大部分属地,土耳其苏丹政府成了英、法等国的傀儡政权。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从1919年开始,土耳其工农群众积极展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苏丹反动统治的游击战争,各地资产阶级的反帝组织“护权协会”也统一为以基马尔为主席的民族代表委员会,领导民族解放运动。1920年4月,基马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会议,建立了国民政府,自任临时总统兼国民军总司令,继续领导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土耳其苏丹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1922年战胜英国支持的希腊军和苏丹反动军队,苏丹被废黜。1923年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基马尔当选为总统,并签订《洛桑条约》,取得列强对土耳其独立的承认。基马尔执政期间,曾进行一些改革,实行政教分离,提高妇女地位,但阻挠土地改革,使工人农民仍然处在无权地位。

凯末尔(1881—1938):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1923—1938)。木商家庭出身,受过高等军事教育。曾参加1908—1909年青年土耳其革命、意土战争、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任高级军官。1919—1922年领导民族商业资产阶级上层革命(参见“凯末尔革命”),打败英、希武装干涉者。1920年任大国民会议主席。1923年创立人民共和党。同年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当选为总统。执政期间,对内实行行政和文化生活方面的局部改革,采用罗马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开始工业计划,对外取得列强承认武装黑海海峡的权利(1936年),维持苏土友好关系。

洛桑条约:全称《协约和参战个国对土耳其和约》。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会议上签定。一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七个协约国(英、法、意、日、希、罗、南),另一方是战败的土耳其。洛桑会议是在英国、希腊干涉土耳其的“希土战争”失败后,为了解决中东问题而召开的。土耳其同七国订立了这个和约,以代替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同土耳其旧政府签订的跟《凡尔赛条约》同一体系的《色佛尔和约》。条约规定:土耳其在小亚细亚本土内保持统一;政治上废除帝国主义在土耳其的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经济上取消赔款,实行海关自主;军事上协约国从伊斯坦布尔撤军。在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国际共管”问题上,土耳其作了让步。但该条约是被压迫民族与压迫民族在平等条件下签订的,它埋葬了1920年的色佛尔条约,基本上维护了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帝国主义被迫承认了土耳其的民族独立,从而在凡尔赛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朝鲜三·一人民起义:1919年3月1日,朝鲜人民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举行的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当天,汉城学生与群众在塔洞公园举行集会,会上宣读了《独立宣言书》,会后举行了达30万人的示威游行,游行群众并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激励的搏斗。接着,全国各地218个府、郡中有203个发生了示威与武装暴动,参加斗争的群众达200万以上。直到年底,日本帝国主义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从此朝鲜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期。

安沛起义:越南国民党领导的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起义。1930年2月9日夜,安沛越籍军人首先发动,次日被法军镇压。富寿(2月10日)、海阳和太平(2月15日)等地农民相继响应,也被镇压。它标志者越南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义安—河静苏维埃运动:越南人民建立工农革命政权的运动。1930年5月,印度支那共产党义安省委领导工人和农民在边水举行游行示威,反对法越反动派的压迫和剥削。运动迅速扩大到义安、河静两省,并在南坛、清章、兴源、英山、宜禄等县相继建立工农苏维埃,把公田公地分给贫苦农民,实行减租和其他民主改革。1931年在法越反动派联合镇压下失败。

胡志民(1890—1969):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1946—1969)。越南劳动党的创始人。幼名阮必成,曾改名阮爱国。生于义安省南莲乡。早年当过教师、海员和杂役。1920年在法国加入共产党。1924年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5年在广州组织“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30年领导建立越南共产党(后改名印度支那共产党)。1941年发起建立“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当选为主席,领导越南人民反对法国殖民者和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任临时政府主席。1946年当选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1951年2月印度支那共产党将越南的党组织改为越南劳动党,当选为党的中央委员会主席(1951—1969)。1945—1954年领导越南人民进行了九年的抗法救国战争;六十年代又领导越南人民进行了抗美救国战争。他是越南人民的领袖,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

华夫脱党:一译国民党,埃及资产阶级政党。1918年以扎格鲁尔为首的代表团赴伦敦,要求埃及完全独立,遭拒绝。次年创立该党,领导1919—1922年的反英独立运动,迫使英国于1922年2月承认埃及独立。1923年制定宪法,1924年该党第一次组阁。嗣后该党多次执政,但多奉行改良主义和对帝国主义妥协的政策。1952年七月革命后与“自由军官组织”对抗,被禁止活动。

埃及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一年反英运动:1919年3月,埃及民族主义者扎格鲁尔等遭到英国殖民者逮捕,激起埃及人民起义。英国被迫释放被捕人员,并派来米尔纳调查团。1920年,米尔纳与扎格鲁尔达成协议,但英政府拒绝接受,扎格鲁尔等又被捕。1921年12月埃及人民再次起义。英国被迫于1922年2月发表宣言,承认埃及独立,但继续保留在苏伊士运河地区的驻军权和其他特权。

1936年英埃协定:1936年8月英国与埃及缔结的不平等条约。有效期20年。依约,英国在形式上终止对埃及的军事占领,但仍在苏伊士运河区驻军一万人(发生战争时,人数还可以增加),保持亚历山大港海军基地,限期不超过八年;如遇战事,埃及须对英国提供港口、飞机场、交通和通讯工具等。该约恢复对苏丹的英埃“共管”制度。1951年10月埃及宣布废除此项条约,遭英国拒绝。1954年签订《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协定》,英国宣布终止该约。

卡德纳斯(1895—1970):墨西哥总统。任内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进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实行了1917年宪法有关出版、结社和集会自由的条款;解散了法西斯组织“赤衫党”,宣布共产党为合法政党;承认工人罢工权利和八小时工作日;建立农民武装组织——民兵队,继续进行土地改革;把英美垄断资产阶级所有的铁路收归国有,又将17家英美石油公司收归国有。但他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要求,也未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因此他没有把资产阶级民主改革进行到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国防部长(1942—1945),后又任墨西哥军队总司令。1970年病故。

桑地诺(1893—1934):尼加拉瓜民族民主运动的领袖。早年在墨西哥等国当机械师,1926年回国,立即投入国内反对依附美国的保守党迪亚斯政权的斗争。当时,国内立宪派的军队正与迪亚斯政权作战,并即将取得胜利。美国为了支持迪亚斯,借口保护侨民派兵登陆,于是桑地诺奋起抗击美军,人民纷纷参加他领导的解放战争。桑地诺成为经验丰富的游击队领袖,被誉为“自由人的将军”,名声传遍拉丁美洲。192年占领美国资本家在拉斯塞哥维亚斯拥有的金矿,开始了为时七年之久的解放事业。1933年接受停战建议,自由党人萨卡沙就任总统,美军被迫撤出尼加拉瓜。但由索摩查指挥的国民警卫队仍然经常向桑地诺的战士挑衅,为此桑地诺于1934年2月产量日应萨卡沙之邀赴马那瓜会晤,后在归途中不幸中了索摩查的埋伏,被杀害。

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争结束后,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其主要内容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除粮食税外,剩余粮食全归农民所有,并可自由买卖;允许私人贸易自由和开设小企业,还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和本国的资本家,让他们在政府监督下经营生产。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小生产者的作用,利用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提高生产力;以经济手段为主,逐步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技术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斯大林(1879-12-21—1953-3-5):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生于格鲁吉亚的哥里城。父亲是皮鞋匠,母亲是农奴的女儿。中学时代就开始参加革命,1898年加入社会民主党组织,并成为重要成员,同时努力钻研马、恩的著作,拥护列宁在《火星报》上提出的革命主张。1901年创办格鲁吉亚文《斗争报》,贯彻列宁关于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建立了南高加索列宁火星派即布尔什维克的组织。1903年当选为社会民主工党高加索委员会委员。1904年底领导了巴库石油工人总罢工。1905年12月和列宁第一次见面。1912年1月在党的第六次会议上缺席当选为中央委员,分工负责俄国中央局的工作。1912年春创办《真理报》。1917年5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0月担任党领导起义的总部负责人,协助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胜利后,任苏维埃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等职。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任全国军事委员会委员。1922年当选为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列宁逝世后,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继承列宁主义事业,同托洛茨基等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与苏联共产党其他领导人一起维护和实行了列宁关于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路线,使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取代巨大胜利。1941年5月—1953年3月先后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国防委员会主席、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反对纳粹德国的卫国战争,使苏联成为打败法西斯的主力。斯大林一生也犯了一些缺点和错误,但功大于过,为苏联和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反殖民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1953年3月5日病逝。

托洛茨基(1879—1940):苏联托洛茨基集团首领。中学时就参加政治运动,俄国社会民主党早期党员。1898年被捕,流放西伯利亚四年。1902年底在伦敦参加列宁创办的《火星报》编辑部。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支持马尔托夫在党的组织建设问题上的观点,反对列宁的主张。1905年革命时担任过彼得堡苏维埃主席。1908—1912年在维也纳主编《真理报》。1912年组织八月联盟,反对布尔什维克和列宁。1917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并担任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1918年担任最高军事会议主席和外交人民委员等。十月革命前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问题上反对列宁的路线。列宁逝世后,同季洛维也夫、加米涅夫联合,对抗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国家的领导。1927年11月被开除出党,1929年被逐出苏联。1938年9月在巴黎正式成立“第四国际”,全名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与第三国际相抗衡。1940年8月在墨西哥遭暗杀而死。喀琅斯塔得叛乱:1921年2月28日,在列宁格勒附近的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叛乱。叛乱的基本队伍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极为不满的新入伍的青年农民。社会民主党人在叛乱中起了重要作用。叛乱者推翻了当地苏维埃政权,成立“临时革命委员会”,要求立即取消征粮队,由农民支配全部土地,自由雇工和从事手工业生产。在说服无效后,图哈切夫斯激率领6万红军前往镇压,3月18日叛乱被平定,喀琅斯塔得叛乱是苏俄面临政治危机的信号,它深刻反映了农民和部分工人不是自觉而是本能的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情绪。

沙赫特案件:1928年5月18日至7月5日苏联法庭审理顿巴斯沙赫特矿区反革命组织的案件。该组织主要由旧专家和企业主组成。1922—1923年建立。1925年开始在“巴黎总部”(由逃亡国外的俄国反革命分子组成)领导下进行活动,并同外国间谍组织取得联系。他们进行爆炸矿井、焚烧电站等破坏活动,并利用职权,故意使工人生活状况恶化,借以煽动工人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法院分别判处49名暗害分子以徒刑。

道威斯计划:1924、8协约国在伦敦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提出,故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围绕德国赔款问题展开争夺欧洲霸权的激烈斗争。法国力图削弱德国,称雄欧陆;美、英则希望德国经济复苏,保持法、德冲突,以便控制欧洲。1923、1法国和比利时占领鲁尔所引起的德国危机使德、法政府均受威胁。美、英趁法、德陷于绝境,操纵伦敦会议批准道威斯计划。该计划要求法、比撤军,规定德国对协约国的赔款,由第一年付10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于第五年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以后视德国经济发展情况而定;德国以主要财政收入作为赔款的担保;德国在协约国监督下改组德意志银行,稳定德国通货;为稳定德国货币,协约国先给德国8亿金马克贷款。计划首先是稳定了德国政局,使德国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并使德、法抗衡,削弱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其次是为美英资本

打进德国,进而控制德国创造条件;再次,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

杨格计划:协约国于1930年起实施的代替道威斯计划的德国赔款计划。因由美国垄断资本家代表杨格策划制定,故名。1929年德国借口经济危机,声称无力偿付赔款。美国支持德国的要求,在本计划内降低德国赔款额,比道威斯计划少20%。总数为1139亿503万马克,赔偿期限为58年7个月,分两期支付。头36年7个月每年平均为20亿5千万马克,后22年每年从160700万马克至171100万马克。并取消对德国经济的一切管制,便于大规模发展重工业,恢复垄断资本势力。1931年德国停付赔款,1932年洛桑会议协约国同意停止索取赔款,计划因而结束。

洛迦诺公约:1925年10月16日由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召开的国际会议所通过,同年12月1日在伦敦正式签字。其主要文件《莱茵保安公约》规定:德、法、比三国保证德国西部边界不受侵犯;承认《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不设防的规定和道威斯计划的效力等。此约名为“巩固欧洲的和平”,实则是英法企图制止德国向西方扩张,而纵容它向东方侵略。这个条约是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签约后,德国加入了国联,恢复了欧洲强国的地位,加快了复活军国主义的步伐。希特勒于1939年4月28日撕毁此约,不久就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国一九二六年大罢工:英国最大的全国总罢工。1926年5月4日,英国矿工为反对削减工资举行罢工,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工业部门,先后参加罢工者达六百万人。斗争随即转向政治罢工,使全国的经济生活陷于瘫痪。但是领导罢工的全国职工大会总理事会,在被迫宣布总罢工的同时,又和政府妥协,宣布5月12日停止罢工。但矿工罢工坚持至12月。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深刻、破坏性极大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从1929年10月起一直延续到1933年,才进入萧条阶段。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世界遭受2500亿美元的损失,工业生产下降了40%。危机特别沉重打击了重工业部门,使生产倒退了几十年。危机还波及到农业、金融、商业、外贸各部门,银行、企业纷纷倒闭,大量农产品和工业生产设备遭到毁灭,工人失业总人数达4000万人,还有数千万农民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严重的经济危机大大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也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罗斯福新政: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执政后为挽救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施政纲领。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许多法案。主要内容是:以大量贷款和津贴挽救工商业;刺激私人投资,借通货膨胀提高物价;缩减农业生产、销毁农产品以克服农产品生产过剩;举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对失业者给以最低限度的救济等。1941年3月“租借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经济走上战时轨道,新政宣告结束。新政作为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首次实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新政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同时,也注意改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新政的实践使凯恩斯有关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系统化,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一词原来是指古代罗马执政官外出时,侍从拿着的捆有一把斧头的一束棍棒,它是权力的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索里尼最先组织了法西斯党,专门从事暗杀、破坏和恐怖活动。1922年他夺取了政权,实行反动的独裁统治。自此,法西斯就成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同义语。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德、日、意垄断资本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先后宣扬和推行法西斯主义,支持法西斯分子上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田中奏折:1927年上台的以田中义一为首的日本反动政府,认为摆脱日本国内经济困难的出路是对中国的大举进攻。而当时在中国蒋介石刚刚进行了反革命政变,也有利于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1927年6—7月间,日本政府在东京召开了所谓“东方会议”,讨论并确定了侵略中国的具体方针,并由田中义一拟了秘密奏折给天皇。内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田中奏折“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后来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日本二·二六事件: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日本统治阶级右翼面对这个局面,力图加强军阀势力,对外扩大侵略,对内建立独裁统治。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策源地,法西斯势力日趋猖獗。1936年2月26日,以荒木贞夫为代表的“少壮派”军人,率领陆军1500人发动政变,袭击了冈田首相官邸,并刺死几名大臣,目的就是要建立“军人政府”,加速扩大侵略活动。由于军阀集团内讧,这次政变的阴谋虽未得逞,但自此以后,军国主义势力大为嚣张。1936年3月,在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支持下,日本组成了广田内阁,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完全建立。

远东战争策源地: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日本。20世纪30年代,日本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进而称霸东方,重新瓜分世界,在国内加速军国主义,镇压工农运动,于1936年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的广田弘毅内阁,对外则于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了东北全境。1932年1月28日又进攻上海,以后又逐步向华北推进,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配合德、意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日本便成为了远东侵略战争的策源地。

希特勒(1889—1945):德国法西斯头子,纳粹德国的头号战犯。1933年1月在垄断资本集团支持下出任德国总理,1934年自称元首,称德国为“德意志第三帝国”。上台后即解散国会,取消所有反对派政党,残酷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犹太人,实行法西斯专政。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重整军备。1936年与意大利结成“柏林—罗马轴心”,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进而侵入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6月进攻苏联。1945年4月30日在柏林被苏军包围时自杀。所著《我的奋斗》一书,宣扬极端反动的沙文主义、复仇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

啤酒店暴动:德国国社党企图夺取政权的政变。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率领国社党徒,围困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店里集会的巴伐尼亚邦政府领导人,发动政变。次日又在鲁登道夫集团支持下举行游行示威。由于垄断资产阶级当时不肯公然支持,游行遭镇压,政变失败。

纳粹党:“纳粹”是德语缩写词的音译,纳粹党即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该党建于1919年,1921年由希特勒任党魁,其纲领是要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要求扩张领土、重新瓜分殖民地、彻底打倒马克思主义、维护私有财产制度。1931年该党与垄断资本家共同决定建立法西斯政权。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该党在全国实行恐怖政策,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宣扬大日耳曼主义,屠杀犹太人;鼓吹沙文主义和复仇主义,实行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最后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盟国管制委员会宣布其为非法组织。

国会纵火案:希特勒为镇压德国共产党而制造的挑衅事件。1933年2月27日,希特勒党徒根据预定的阴谋,放火焚烧国会大厦,诬陷共产党人为纵火犯,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实行恐怖统治。3月3日德共中央书记台尔曼被捕,后于1944年8月被法西斯杀害。当时在德国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也被捕,9月20日,德国法西政府在莱比锡对季米特洛夫等人进行审讯,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卑鄙罪行,阐释了共产主义的原则和纲领,法庭被迫宣布季米特洛夫无罪。盖世太保:法西斯德国国家秘密警察的简称。1933年成立,最初头子是戈林。1936年与党卫军合并,成为国家保安警察部队之一部,由希姆莱领导。它是法西斯党进行残暴统治的工具。1946年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布它为犯罪组织。

欧洲战争策源地: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德国。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对内积极进行战争准备,对外在退出国联和撕毁《凡尔赛条约》以后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1936年进兵莱茵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使德国迅速走向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

德意志第三帝国:法西斯德国(1933—1945)的非正式名称,反映了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野心。德国的一个民族沙文主义者布鲁克(1876—1925)在他的论文《第三帝国》中首先提出这个名称,以别于“第一帝国”(指962年—1806年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和“第二帝国”(指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1933年1月,希特勒在垄断集团支持下出任德国总理,1934年德国总统兴登堡病死,希特勒自封“元首”,妄图建立一个庞大的新帝国,所以称希特勒德国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即“德意日反共同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为争霸世界,发动战争而结成的侵略集团。1936年10月25日,德意在柏林缔结协定,称“柏林—罗马轴心”。同年11月25日,德、日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参加了这个协定,三国同盟正式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扩大侵略战争,1940年9月27日三国又在柏林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了公开的军事同盟。

绥靖政策:在国际关系中表现为对侵略者让步、妥协,以牺牲别国人民的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和谋求自身安全,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政策。英、法两国在1938年9月与德、意法西斯签订《慕尼黑协定》,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是绥靖政策的一个最著名的例子。1938—1939年间,英、美在东方对待日本帝国主义也曾实行绥靖政策,企图出卖中国,和日本妥协,几次酝酿“东方慕尼黑”。

塞拉西一世(1891—1975):埃塞俄比亚皇帝。曾任省长,摄政王。1930年1月继位,称海尔•塞拉西一世。1935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侵入埃塞俄比亚,全国人民在塞拉西一世领导下投入保卫祖国的战斗。1936—1940年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期间,他流亡英国。1940年离英赴苏丹。1941年1月又率领游击队打回祖国,5月复位。同年底赶走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的独立。塞拉西一世坚持反帝反殖立场,重视和促进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团结,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1974年9月武装部队发动政变,他被废黜。1975年逝世。

张伯伦(1869—1940):英国保守党领袖,1937—1940年任英国首相。1918年当选下院议员,历任邮政总长、卫生及财政各部大臣。首相任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推行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的主要角色,他先后承认法西斯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默认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9月又与法国总理达拉第一起,同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签订《慕尼黑协定》,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以保证英国的安全,并企图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希特勒得寸进尺,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绥靖政策破产,英国被迫卷入战争,1940年5月下台,不久病死。

达拉第(1884—1970):法国激进社会党领袖。1933年、1934年以及1938—1940年任法国总理。曾于1935年参加反法西斯的法国人民阵线,但在1938年第三次出任总理后,却对法西斯德国一再妥协、让步,执行绥靖主义政策,并在同年9月代表法国签署了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1940年德国侵占法国后被囚,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获释。1957年当选激进社会党主席。

法国人民阵线:国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参加者有共产党、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其他党派。1935年建立。1936年1月公布纲领:对内保障工农利益,对外实行集体安全。5月在议会选举中获胜;6月组成依靠人民阵线的第一个内阁。但历届政府执政的社会党和激进社会党均违背纲领,日益与右翼势力相结合。1938年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后,人民阵线内部开始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已名存实亡。

西班牙人民阵线:西班牙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组织。1936年1月组成。参加的有共产党、社会党、全国总工会和资产阶级共和派。1936年2月在国会选举中获胜,成立联合政府。推行社会改革纲领和反对教会的政策。它在西班牙内战中,起过重大作用。

西班牙内战:1936—1939年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武装叛乱、保卫共和国的革命战争。1936年2月西班牙共和国进行国会选举,人民阵线获胜,成立联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军队直接参与下,发动了内战。世界进步力量积极支援西班牙政府,组织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英、法在“不干涉政策”名义下对西班牙共和国实行禁运。1939年3月首都马德里沦陷,共和国政府失败,开始了佛朗哥的统治时期。

国际纵队: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时期,各国工人阶级和进步人士为协助西班牙共和政府和人民,反击德、意干涉军和佛朗哥叛军而组织的志愿军。国际纵队在1936年10月正式参战,1938年9月被迫撤出西班牙。

第五纵队:1936年—1939年西班牙内战期间在共和国后方活动的叛徒、间谍和破坏分子等反革命分子的总称。1936年10月,西班牙叛军和德、意法西斯军队联合进攻西班牙共和国首都马德里时,叛军将领摩拉在一次广播中扬言,他的四个纵队正在进攻马德里,而第五纵队已在首都等待着。后来第五纵队即成为帝国主义在其他国家中收买的叛徒和派入的间谍的通称。

苏台德事件:1938年法西斯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西北边疆苏台德区的事件。该区居民多为日耳曼人;希特勒上台后,不断煽动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策划苏台德“自治”,旨在吞并苏台德,进而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英、法为了纵容德国进攻苏联,把战祸引向东方,1938年9月同意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承认德国吞并苏台德(面积2、8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该地区归还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日耳曼人遣返德国。

慕尼黑协定: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时签定。英法企图以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促使法西斯德国侵略苏联。协定规定捷将苏台德地区及同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其余领土由英、法、德、意“保证”不再受侵犯。捷政府在德国的军事威胁和英、法的压力下,接受了这个条件。同年10—11月占领苏台德地区。在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下,1939年3月德国又出兵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并在9月进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协定的签署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顶峰。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于1939年8月23日。条约规定:一方如与他国作战,另一方决不援助第三国;双方互不侵犯,互不攻击;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这一条约,突然进攻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极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1929—1933年经济危机,更激化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当时,德、意、日集团企图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日本在1931年就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德国从1933年起疯狂进行扩军备战,1935—1936年撕毁凡尔赛条约,又进兵莱茵不设防区,1938—1939年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于1936年侵占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阿尔巴尼亚。德、意两国还在1936—1939年干涉西班牙内战。而英、法、美等国,包括苏联在内,不惜牺牲弱小国家,采取绥靖政策,纵容侵略,这就进一步鼓励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于是,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作为波兰盟友的英、法被迫于9月3日向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爆发后,德国在西线通过闪击攻势,在1940年6月以前就先后占领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等;把英国军队从法国赶回了英国本土;又向东南欧各国进行侵略。意大利则趁机夺取了英、法在北非与地中海的殖民地。但是,各国人民展开了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向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苏、美、英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大战进入第二阶段。主要有四个战场:一个是太平洋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日本在半年之内占领了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缅甸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但在中国,由于全面抗战迅猛发展,拖住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减轻了英、美在太平洋上受到的压力,也鼓舞了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志。二是北非、南欧战场。1942年11月美、英军队在北非登陆,到1943年5月,德意军队被驱除北非。接着,英、美军队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当年9月意大利投降。三是西欧战场。西欧自法国向德国投降、英国撤回本土后,一直没有正规的战斗。德国进攻苏联后,1942年5月,苏、美、英曾谈判确定应由美、英两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便从东、西、南三面打击德国。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西北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四是苏德战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苏军失利。1941年9月至11月德军猛扑莫斯科,苏军进行顽强抵抗,歼灭德军50个师,粉碎了希特勒占领莫斯科的计划。1942年7月,德军转而大举进攻斯大林格勒,企图占领该城以切断伏尔加河,控制高加索地区,北攻莫斯科。苏联军民艰苦奋战160天,歼灭德军33万,取得这次战役的胜利。这次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苏军从1944年下半年起,大规模追击德军,在东欧人民的配合下,苏军1945年初攻入德国本土,5月2日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德国投降后,美、英集中力量在太平洋上展开进攻,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军于8月8日对日宣战,配合了中国人民的反攻。8月15日本投降,9月2日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宣告结束。这次大战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的结果是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奇怪的战争: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后,英法两国虽然对德宣战,却拥兵不动,坐视波兰灭亡,甚至怂恿德国继续东进侵犯苏联。从9月到年底,英法方面与德国号称处于“战争状态”,实际上只有零星的冲突,法军损失仅1400余人,英军只有3人,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争”

马奇诺防线: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为防备德国进攻而在东部国境上建筑的、以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名字命名的防御阵地体系。防线长达400公里,从1929年起开始建筑,1934年基本建成。1940年夏,法西斯德国的军队绕过这条防线,经比利时攻入法国,这条曾经被大吹大擂的防线根本没起作用。

苏芬战争:1939—1940年苏联与芬兰之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1939年10月和11月,苏联向芬兰政府建议缔结互助条约并交换一部分领土,被拒绝。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经过3个月的激战,芬兰战败,被迫求和。1940年3月12日签订《苏芬条约》,靠近列宁格勒地区的苏芬国界线向北移动150公里,芬兰将苏芬边界中部的一块领土割让给苏联,苏联共获得约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外,芬兰以30年为期将汉科半岛及其附近岛屿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

敦刻尔克撤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军队从法国通过英吉利海峡向英国的大撤退。1940年5月,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并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5月21日,德军主力直逼英吉利海峡,把英国远征军和部分法军共30余万人围困在法国北部敦刻尔克海滨。在德国空军的猛烈轰炸下,英法联军丢掉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于5月27日到6月4日匆忙撤到英国。这30余万人后来成为反攻欧陆的骨干力量。

自由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领导的法国抗德运动的通称。1940年6月法国沦亡后,戴高乐等在英国伦敦组织自由法国运动。1941年9月建立最高领导机构“自由法国委员会”(简称自由法国)。1942年6月改为“战斗法国委员会”(简称战斗法国)。1943年6月战斗法国联合其他力量组成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1944年6月改称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

维希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西斯德国占领下的法国傀儡政府。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以贝当为首的卖国分子向德国投降,7月1日将政府迁至法国中南部的维希,故称。1944年,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军队在法国登陆后,维希政府于8月垮台。

戴高乐(1890—197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战士,法国总统(1959—1969)。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40年5月任装甲师师长。希特勒对法国发动突然袭击后,在前线积极阻击侵略军。6月任国防部副部长。法国投降后,在伦敦成立“自由法国”,继续进行抵抗运动。1943年6月出任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1944年6月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首脑。他所领导的抵抗运动曾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6年1月退出政府。1958年12月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65年连任,至1969年4月离职。执政期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拒绝在“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退出北大西洋军事“一体化”机构,并在1964年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纠集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附庸国,用190个师、3700多辆坦克、5000架飞机的庞大兵力,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奋起抵抗,开始了卫国战争。战争初期,德军利用暂时的有利条件占领大片苏联国土,进抵莫斯科城下。苏军积极防御,取得了初战的胜利,保卫了首都的安全。1942年夏,德军主力进犯斯大林格勒,11月苏军大举反攻,于次年2月2日歼灭德军主力33万人,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接着又取得库尔斯克会战的重大胜利。在1944年间收复了全部沦陷国土,并转入外线作战。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国在苏美英等盟国的共同打击下无条件投降。

莫斯科会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首次大败德军的会战。1941年9—11月德军集中了70多个师的兵力向莫斯科大举进攻。苏军以三个方面军的兵力进行了顽强的防御,给德军以大量杀伤后,于12月6日转入反攻,到1942年1月歼灭德军50个师,从而粉碎了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鼓舞了苏联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斯大林格勒会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对德军的一次决定性的会战。德军于1942年7月17日开始猛攻斯大林格勒,先后使用150万以上的兵力,企图占领该城,切断伏尔加河,控制高加索地区,然后,北攻莫斯科。苏军先后以三个方面军的兵力艰苦奋战,在顽强的防御中消灭了大量敌人。11月19日转入反攻,23日包围德军33万人,次年2月2日将其全部消灭,迫使德军停止了战略进攻。这一次会战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库尔斯克战役:苏联卫国战争中最大的战役之一。1943年7月5日法西斯德国集中大量兵力,从奥勒尔和别戈尔罗德发动进攻,企图攻占库尔斯克,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道路。苏军在防御阶段中消灭大批敌人,7月12日转入反攻,8月5日收复奥勒尔和别尔戈罗德,8月23日解放哈尔科夫。从此苏军完全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朱可夫(1896—1974):苏联元帅。1918年加入红军,参加国内战争(1918—1920)。1919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39年任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1945年历任总参谋长、方面军司令员,指挥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和柏林战役等。后任德国苏联占领区长官。1946年返苏任职。1952年,被选为党中央候补委员。斯大林逝世后,任军事部第一副部长。1953年7月被选为党中央委员。1955年任国防部长。1957年6月任党中央主席团委员。同年10月被解职。1974年在莫斯科病死。著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

罗斯福(1882—1945):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1933—1945),民主党人,著名政治家。曾任纽约州州长,1933年任总统后采取“新政”以加强国家资本主义,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反对德、意法西斯集团的侵略和战争政策。1841年8月与英国一起提出了代表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纲领的《大西洋宪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领导美国人民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4年底,他打破惯例连任第四届总统,1945年法西斯德国崩溃前夕病逝。他对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

丘吉尔(1874—1965):英国首相(1940—1945,1951—1955)。保守党领袖。出生于贵族家庭,毕业于桑赫斯特军事学院。1895年投军,参加过西班牙镇压古巴革命和英国侵略印度的战争和英布战争。1900年以后,曾连续当选为议员,历任殖民、贸易、内政、海军、军需、陆军、空军、财政和国防大臣等职。十月革命后,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反对张伯伦推行的绥靖政策,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进入战时内阁任海军大臣,并于1940年5月取代张伯伦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同法西斯德国作战。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后,立即发表声明援助苏联。1945年7月,大战结束前夕下台。1946年发表富尔顿演说,鼓吹英美联盟,揭开了战后的“冷战”时期的序幕。1951年再任首相。1955年因国内经济严重困难,被迫辞职。著述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英美关于租借基地协定:1940年9月英、美两国政府的换文,以及1941年3月英、美、加三国缔结的有关协定、换文和协定书的总称。美国移交旧驱逐舰50艘给英国,换取在大西洋上英国属地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包括纽芬兰(现属加拿大)、百慕大、牙买加(1962年独立)、圣卢西亚(1979年独立)、安提瓜、特立尼达(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2年独立)、英属圭亚那(1966年独立)和巴哈马(现巴哈马联邦,1973年独立)等地,租期99年。通过协定,美国在大西洋上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大西洋宪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的纽芬兰海面的一艘军舰上会谈后,发表了联合宣言。声称:两国不追求领土和其他方面的扩张;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不承认法西斯国家由于侵略而造成的领土变更;两国联合起来打败纳粹暴政等。宣言发表后,得到15个反法西斯国家的签署,苏联为集中力量打击最主要敌人也宣布支持。《大西洋宪章》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蒙哥马利(1887—1976):英国陆军元帅。军人出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英国第八军军长。1942—1943年,指挥北非战役,击溃隆美尔指挥的德军。1944年升为元帅,率21集团军参加诺曼底登陆。1945—1946年任英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国代表。1946年—1948年任英军总参谋长。1948—1951年任英、法、比、荷、卢常设防务机构委员会主席。1951年起任北大西洋公约最高司令员副司令。1958年退休。1960、1961年两次访问中国。

东条英机(1884—194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主要战犯。“九一八”事变后曾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后来又担任过关东军参谋长、航空总监和陆相,积极主张扩大侵华战争。1941年出任日本内阁首相,兼陆相、内相。同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又兼外务相、文部相、商工相、军需相和参谋总长。1944年7月在日本失败已成定局的形势下下台。日本投降后自杀未遂,后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广田弘毅(1878—1948):日本战犯。历任驻荷公使和驻苏大使。1933—1936年任外相时,提出所谓“广田三原则”,积极策划侵华活动。二二六事件后组阁,任首相兼外相(1936—1937)。任内制定所谓“国策基准”,旨在扩军备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近卫组阁时又任外相。此后多次出席重臣会议,参与决定各项重大问题。日本投降后,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板垣征四郎(1885—1948):日本战犯,陆军大将。1931年任关东军高级参谋,参与策划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任伪“满洲国”军政部最高顾问。1936年任关东军参谋长。1938年5月起任陆相,积极主张扩大侵华战争并制造张鼓峰事件和诺蒙坎事件。1939年9月起任日本侵略中国的派遣军参谋长。1941年7月转任朝鲜军司令官。1945年4月任日本第七方面军(驻新加坡)司令官。日本投降后,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1948年12月绞决。

近卫文麿(1891—1945):日本首相(1937—1939,1940—1941)。近卫笃麿公爵长子。1919年随西园寺公望参加巴黎和会。回国后任贵族院议员。1933年起任贵族院议长。1939年起任枢密院议长。首相任内,发动侵华战争,挑起张鼓峰事件,与德意签订《三国轴心协定》;对内颁布“国家总动员法”,组织“大政翼赞会”,建立法西斯“新体制”。日本投降后畏罪自杀。

珍珠港事件: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要海空军基地珍珠港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晨(当地时间),日本未经宣战,以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击毁击伤美国主要舰只18艘(包括战列舰8艘),飞机260余架。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严重损失。次日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进行的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的一年多中,日军先后侵占了马来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太平洋上的其他许多岛屿,远至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1942年8月美国及其盟国在所罗门群岛开始反攻,在瓜岛取得胜利,到1944年先后占领了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等群岛。7—8月经过激烈争夺,美军占领了塞班岛和关岛。1945年1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2月占领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6月占领冲绳岛。与此同时,美军加紧空袭日本本土,并于8月6日和9日先后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和苏军的进攻下,日本陆军主力关东军迅速被消灭。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投降书,太平洋战争结束。

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商讨了联合对日作战计划,会后在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宣言还规定:战后使朝鲜自由独立;坚持日本无条件投降。

德黑兰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于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讨论了对德作战中的一致行动和战后和平等问题,缔结了《德黑兰协定》,规定美、英等国应于1944年5月发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会后,发表《德黑兰宣言》和《关于伊朗的宣言》。

第二战场与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在西欧开辟的反法西斯德国的战场。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苏德战场成为主要战场。1942年5月和6月,苏联同英美在伦敦和华盛顿谈判,美英同意于当年在德国占领下的西欧大陆开辟第二战场。1943年德黑兰会议又重申这项决定。但直至1944年6月6日,英美联军才集中了5000艘舰只,20000多人的空降部队和170000多人的进攻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西北诺曼底地区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

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到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彻底击败法西斯德国,铲除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分别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战后德国的民主化和世界的安排等问题,并作出了有关的决议和决定,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会上,苏联承诺在结束欧战后三个月参加对日作战。会议还决定,三国将和其他盟国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并决定于同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制定宪章。在雅尔塔会议的正式会议之外,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于2月11日还签订了一项未征得中国同意而牺牲中国主权的“秘密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在对德作战结束后二、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条件是:外蒙古现状“须予维持”,大连港“须予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中东和南满两铁路“应设立一个中苏合办公司以共同经营之”;库页岛南部及临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千岛群岛须交还苏联”。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蒙古原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称外蒙古。1911年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和大喇嘛在沙俄的策动下宣布“自治”,公开投入沙俄的怀抱。十月革命后,苏俄红军直接帮助蒙古人民革命党打败了当时中国政府的军队,占领了库仑和蒙古全境,成立了以博格多嘉根为首的君主立宪政府,并宣布“独立”。1924年5月,中苏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规定“苏联政府承认外蒙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尊重在该领土内中国的主权”。但同年蒙古废除君主制,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使该协定没有实施。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提出蒙古现状“须予维持”的要求,作为苏联在德国投降后出兵对日作战的条件。最后,英、美、苏三国首脑签订了秘密的《雅尔塔协定》,同意了斯大林的要求,但未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直到1946年1月,国民党政府才承认外蒙独立。

柏林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对德军的最后和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1945年春,希特勒调集百万军队死守柏林,集中力量对付苏军,企图争取时间,单独同美英媾和。苏军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德国,以三个方面军的兵力向柏林进攻,4月16日到25日突破奥得河和尼斯河防线,合围了柏林;4月26日到5月2日,经过激烈巷战,占领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于5月8日无条件投降。

波茨坦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为艾德礼)和三国外长于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在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通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理德国问题的原则和其他有关决定,签订了《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与此内容基本相同的《柏林会议公报》。这两个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主要内容是:设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战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和商讨其他有关问题;苏、美、英、法共同占领德国及商讨有关德国的问题;有关德国的赔偿,德、波等国边界以及同意大利、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五国缔结和约的规定。会议过程中,中、美、英三国还于7月26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在德国纽伦堡对法西斯德国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在伦敦签订的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的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由上述四国组成法庭进行。法庭判处戈林等十二人死刑、七人徒刑,宣布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党卫军等为犯罪组织;由于美英操纵,对德国内阁、参谋本部、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竟未宣布为犯罪组织。

斯特莱萨阵线:1935年4月,英、法、意三国在意大利北部的斯特莱萨举行会议,讨论1933年底德国违反《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互相保障欧洲和平的问题。会议表面上做出联合抵制纳粹德国威胁欧洲安全行为的姿态,达成所谓“斯特莱萨阵线”,但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抑制侵略。

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伴随着对外扩张的推进,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之间出现了集团化的趋势。1936年10月25日,意大利和德国在柏林缔结正式协定,承认彼此的对外扩张战略并划分了扩张重心,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同年11月25日,德、日正式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及秘密附件。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协定。在反共产国际的旗号下,初步形成了号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法西斯侵略集团。它不仅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也针对西方民主国家,意味着战争威胁的迫近。

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失败后,1942年6月下旬,希特勒在南线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是进攻的重心。由于德军在高加索战役中被打败,斯大林格勒战役遂成为决定苏德战场乃至整个东线胜负的关键。德军虽于9月底攻入城南,但在此后的两个多月里被陷城中,始终未能攻占全城。1943年初,苏联发起进攻,并与1月底、2月初迫使德军投降。随后解放了北高加索、罗斯托夫等大片地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牵制并消耗了德军的主力部队,打乱了德国的核心战略部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阿拉曼大捷:1942年7月1日,德军的隆美尔非洲军团在北非的阿拉曼地区大败英军,引起英、美的极度担忧。经协商,两国制定了在西北非登陆,与在埃英军配合,包抄德、意军队的战略计划。10月23日,英军从阿拉曼发动进攻,大败隆美尔,将德、意军队赶出埃及。阿拉曼大捷鼓舞了盟军士气,使其在北非战场的战略布局中获取了主动地位,有利于北非战事的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又一个转折点。

中途岛之战:1942年4、5月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一再受挫,日本侵略者遂决定对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的前哨——中途岛发动进攻,消灭美国残留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战前,美军已破译了日军进攻中途岛的全部情报,占据了防御和指挥优势,战斗一开始,日军就陷入被动,损失惨重。6月5日,日军总指挥山本五十六下令停止进攻。中途岛海战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是太平洋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瓜岛之战:中途岛海战之后,战线转到西南太平洋。美军打算转守为攻,日军则转入固守,瓜达尔卡纳尔岛成为双方争夺以落实其整个战略部署的关键。1942年7月,日本率先到达该岛施工。8月7日,美国占领了瓜岛,由此展开了长达半年的争夺瓜岛之战。1943年初,日本承认失败,2月,岛上日军全部撤离。瓜岛之战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成为美军反攻的起点,日本则损失惨重,从此完全转为退守,太平洋战场的局势逐步明晰。

开罗会议(Cairo Conference):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F.D.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W.L.S.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的一年。三国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I.V.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肃反运动:20世界30年代,在战争威胁日益严重的形势下,苏联自然对帝国主义的间谍破坏活动怀有高度的敏感和警惕性。为了应对这样的国际环境以及苏联领导人对国际形势及其后果的认识和估计。以1934年的基洛夫事件为开始,苏联国内政治不正常,阶级斗争扩大,反动派进行残酷的斗争,无情打击大批党员被开除出党,不少高级官员被捕,监禁,流放。肃反运动使全国处于混乱和恐惧的气氛当中,不少机关,企业因大批干部和党员被镇压而陷与半瘫痪状态,大批专家,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行。杀人太多,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社会主义和法制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遭高巨大的破坏。

道威斯计划:为了解决德国赔款问题,1923年11月30日,赔款委员会决定成立两个由美、英、法、意、比代表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第一委员会由美国芝加哥摩根银行经理道威斯任主席,故也称道威斯委员会。1924年4月9日,道威斯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报告,即“道威斯计划”。为了稳定德国的通货,实现预算平衡,由美英贷款给德国,暂不确定德国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而要求德国在计划生效的第一年赔偿10亿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起,每年支付25亿马克;规定德国赔款的主要来源;规定德国的国家预算、货币、对外支付以及交纳赔款费等,均须受以赔偿事务总管为核心的外国代表的监督。该计划推动了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德国很快又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到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国际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彻底击败法西斯德国,铲除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分别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战后德国的民主化和世界的安排等问题,并作出了有关的决议和决定,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会上,苏联承诺在结束欧战后三个月参加对日作战。会议还决定,三国将和其他盟国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并决定于同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制定宪章。雅尔塔会议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召开的,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并对战后世界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第五篇: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杨帆整理编辑

1.《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的报告的提纲,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这是列宁在沙皇制度被推翻、俄国国内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布尔什维克党内迫切需要制订新的正确的革命路线的情况下作出的。《提纲》回答了俄国革命的政权、任务和方式等问题,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斯达汉诺夫运动:在斯大林提出的“技术决定一切”口号的鼓励下,苏联人民掀起了为掌握新技术而突破原有生产额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1935年8月30日晚,顿巴斯煤矿区矿工斯达汉诺夫在一班工作时间内,用风镐采掘了102吨煤,超过定额的13倍。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学习斯达汉诺夫,掌握新技术,革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运动。这次运动成为一面旗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3.肃反运动:苏联的“肃反”运动始于基洛夫案件。1934年12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省委书记基洛夫遇刺身亡,消息传出,全国群情激奋,要求严惩凶手,政府指控前反对派领袖是暗杀事件的幕后策划人,并于1936到1938年进行三次公开审判,布哈林、李可夫、季诺维也夫等人被处死,托洛茨基已流亡国外。斯大林此时明确提出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的理论,在全国掀起一场“揭发和铲除人民敌人”的“肃反”运动,它于1937到1938年达到高潮,1939年趋于结束,由于此时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法制破坏,大批党政军以及群众找到残酷镇压、处死。肃反运动及其扩大化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4.国际联盟: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920年1月正式成立,其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其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关心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它长期由英法操纵,后成为美国的外交工具,是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产物。它在一战后的国际事务中曾发挥一定作用,随着二战的爆发,名存实亡,1946年,宣告解散。

5.道威斯计划:1924年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提出的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即“道威斯计划”。主要内容为:①稳定德国通货和平衡德国预算;②规定德国赔款的来源;③暂不规定赔款总数和支付年限,只规定德国第一年赔偿10亿金马克,从第五年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④由英美向德国提供贷款;⑤德国的财政经济应受协约国代表监督,还要保证德国经济的统一和经济活动的自由。“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使鲁尔危机和德国赔款问题暂获解决,而美英资本的流入,使德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法国结束了德国赔款问题的支配地位。

6.杨格计划:1929年一战战胜国重新规定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该计划由美国财政专家杨格主持制定。主要内容为:①规定了德国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②协约国对德国提供贷款,净额为12亿马克;③取消对德国的财政经济的国际监督,由新成立的美国操纵的国际清算银行处理赔款的一切事宜。德国坚持以协约国占领军撤出莱茵区作为接受该计划的条件,协约国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同意,而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打乱了“杨格计划”的实施。注:此计划内容是我在网上截取的,而课本上的内容太多,实在难以整理,所以就用网上的内容。

7.三化:指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列宁逝世后,苏联面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在这样的形势下,苏联通过开展“三化”,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了适应工业化的发展,苏联又开展农业全盘集

体化,在国民经济的建设中实行五年计划。苏联三化的开展,使苏联迅速成为工业强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诸多弊端。

这个名词解释是我自己做的,基本没参考其他资料,就笔记和书,望慎重选择。

8.鲁尔危机:1923年1月法国、比利时以德国不屡行赔款义务为由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而酿成的危机。德国对此实行“消极抵抗”政策,企业停工,工业下降,通过膨胀达到天文数字,德国经济濒临崩溃,政局动荡不安。鲁尔危机对德国的打击是惨重的,法国也未从中获得好处,最终导致德国赔款问题的领导权由法国转向英美手中。

9.洛迦诺会议:1925年10月,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在瑞士小城洛迦诺举行的关于欧洲安全问题的会议。会议的结果是签订了《洛迦诺公约》,而德国也允许加入国联。这次会议的召开和《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凡尔赛体系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一次较大调整,德国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它是西方大国暂时妥协的产物,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德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10.委任统治制:一战后,主要战胜国通过国联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国联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的制度,把德国的前殖民地和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交给国联,由国联把它们委托给英、法、比、日等主要战胜国进行统治。这一制度,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但未改变其殖民统治的实质,它只是列强在战后被压迫民族反帝斗争风起云涌的形势下,为维护其殖民统治而被迫对旧有的殖民体系进行的一种改造。

11.《非战公约》:即《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是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运动主要成果之一。由法国外长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倡议,1928年,美、英、法、德、意等15国在巴黎签订,公约以国际条约形式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只能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为互不侵犯原则奠定了法律基础,但各国都做了保留,可以拥有“自卫权”,从而使公约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成为一纸空文。

12.威克斯通牒:1919年3月20日,协约国驻匈军事代表、法国的威克斯向匈牙利政府递交的一份要求割让土地的照会,即威克斯通牒。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匈牙利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协约国向匈牙利递交威克斯通牒,要求匈牙利将2/3的土地割让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否则大兵压进。这一照会引起匈牙利人民的无比愤怒,卡罗利政府不敢拒绝也不敢接受这一照会,只得自行下台,之后匈牙利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13.1926年大罢工(了解为主):1926年英国爆发的反对煤矿主削减工人工资、增加工时的大罢工。一战后,英国经济长期萧条,煤矿主企图通过降低工资、增加工时来摆脱困境,1925年6月,煤矿主宣布降低工资13℅到48℅,取消最低工资限额,英矿工联合会在其他工会支持下决定实行总罢工以示抗议。1926年3月,政府宣布同意削减工资10℅,延长工作日1小时,矿工代表大会拒绝政府这一要求,于5月4日举行大罢工,此后迅速波及全国主要工业部门,人数达600万,但工会总理事会却同政府秘密谈判,于5月12日强令全国工人停止罢工,只有煤矿工人坚持到12月,罢工失败。它是1848年以来的最大的一次罢工,先是经济斗争后带有政治色彩,虽然失败,但沉重的打击了英国的统治阶级。

14.蒙德主义:一战后,英国出现的一种工会领袖同工业巨头为巩固资本主义而实行的合作政策。1926年大罢工后,资产阶级加紧反攻倒算,1927年,颁布被工人称之为“工贼宪章”的法令。在这种情况下,工会领袖号召工人放弃斗争与资本家合作。以化学电力工业巨头阿尔弗雷德·蒙德为首的20名企业家响应工会右翼领袖呼吁,于1928年7月,与工会签订协定,规定以“调解制度”代替罢工,开展生产合理化,通过提高劳动效率来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蒙德主义缓和了英国的劳资矛盾,使经济趋于好转。

15.东方会议:1927年6月,日本田中内阁在东京召开的会议。主要议题是研究国际局势和制定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提出要把满蒙从中国分离出去,置于日本统治之下。事后向天皇递交了一份奏折,即“田中奏折”,提出“欲征服中国,必

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这次会议和这道奏折,充分暴露了日本垄断阶级对外征服扩张的企图,欲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的强烈愿望。

16.军财抱合:日本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1929到1933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生产萎缩,国外竞争激烈。为摆脱危机,日本统治者加紧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军需通货膨胀”,财阀与军阀进一步结合,称作“军财抱合”。军需通货膨胀政策是日本法西斯构筑“总体战”体制的组成部分,民间企业被加速纳入军事化轨道。

17.国会纵火案:德国纳粹阴谋陷害共产党人的事件。希特勒上台后,为巩固法西斯统治,实现独裁,疯狂推行恐怖政策。1933年2月27日夜,希特勒的爪牙戈培尔和戈林策动纳粹分子纵火焚烧柏林国会大厦,然后嫁祸于共产党。借机大肆逮捕德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经过国会纵火案,德共受到重大打击,希特勒为其***的独裁统治迈出一大步。

18.法国人民阵线运动:20世纪30年代法国各阶层人民为反对法西斯主义和战争威胁,争取人民民主和自由而结成的统一战线的运动。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法国法西斯主义日益猖獗,妄图建立法西斯专政,为了反对法西斯,1935年,社会党、激进党和共产党组成人民阵线,在1936年,大选中获胜,并组成了人民阵线政府,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于1937年辞职,此后虽几经变换,到1938年达拉第政府组阁,完全抛弃人民阵线纲领。人民阵线虽时间不长,却打破了法西斯分子在法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企图。

19.阿姆利则惨案:英国殖民者屠杀印度人民的流血事件。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则市数万印度人民为抗议迫害印度人民的“罗拉特法案”,举行集会,遭英军镇压,死伤一千多人,殖民当局的血腥暴行,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英斗争。

20.甘地主义:甘地的思想体系称为甘地主义,它属于宗教道德型民主主义。一般来说,人们把甘地主义概括为四个基本内容:(1)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2)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3)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4)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其核心是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对印度的民族民主运动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21.甘地主义(与上面的2者,自选其一):甘地的思想体系称为甘地主义,它属于宗教道德型民主主义。甘地主义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由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等方面构成。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印度实现自治,这“自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印度的自治领地位,二是独立后各地小型政治组织的分治。其哲学思想带有神秘色彩,经济思想是崇尚印度文明,社会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民族教育、风俗文化、农业生产、土地制度等。甘地主义对印度的民族民主运动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22.凯末尔革命:1919年到1922年,土耳其在民族危亡之际,由凯末尔领导人民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和武装干涉的斗争。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国民军战胜了协约国军;1923年,与协约国签订了《洛桑和约》,为土耳其国家赢得了土耳其的主权和独立。它还结束了政教合一的素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它是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民主革命。

23.凯末尔主义:指导土耳其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原则被称为凯末尔主义,它是一种“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它包括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改革主义等六项原则。它反映了以凯末尔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坚持民族独立、坚持共和制的基本政治主张,1937年被写进宪法,成为土耳其民族国家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24.华夫脱党:华夫脱是阿拉伯语“代表团”一词的音译。华夫脱党是埃及民主资产阶级政党。1918年11月,以柴鲁尔为首组织代表团,准备与英国政府谈判废除保护制度问题,但

这一努力失败。华夫脱党领导了1919到1922年的反英独立运动,迫使英国于1922年承认埃及独立。1924年该党第一次组阁,此后该党多次执政,但多奉行改良主义和对帝国主义妥协的政策。

25.桑地诺抗美斗争:尼加拉瓜民族英雄奥古斯托·桑地诺领导抗美斗争。20世纪初,尼加拉瓜实际成为美国的保护国,1926年美国派遣军队在尼加拉瓜登陆,进行军事干涉,1926年10月,桑地诺领导士兵、爱国青年、工人发动起义。在斗争中,桑地诺提出了反对美国占领,保卫国家主权,组织工农合作社,开发资源,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等政治经济要求,其游击队曾遍及全国16个省,一度控制8个省,坚持7年之久,迫使美国1933年撤军,1934年桑地诺被诱杀。桑地诺的抗美斗争是一场人民反帝革命战争,虽然失败,但其精神为以后的革命者继承和发扬光大。

26.卡德纳斯改革: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推行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其主要内容为:⑴加速土地改革,废除债役雇农制。⑵扩大工人民主权利。⑶推行文化教育改革。⑷实行工业企业国有化。⑸进一步巩固民主政体。这次改革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某些改善。

27.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0世纪上半期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非暴力的和平手段进行斗争,主要由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1922)、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1934)、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1940~1941)、退出印度运动(1942~1944)等组成。四次非暴力运动对英国殖民统治产生了极大地冲击,为印度的民族独立作出了杰出贡献。

28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对侵略者妥协让步,以牺牲别国(弱小国家)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和谋求自身安全、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的一种外交政策。推行这一政策的代表国家是英法,其代表人物是张伯伦和达拉第,在第二次大战前,英法屡次对法西斯集团绥靖,慕尼黑阴谋使这一政策达到顶峰。这种政策使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遭遇重大挫折,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29第一届工党政府:英国工党在1924年1月上台执政建立的政府,因这是工党第一次上台执政,因而称作第一届工党政府。一战后,自由党逐渐分化失势,难以独掌政权,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1924年1月工党领袖麦克唐纳组成英国历史上第一届工党政府,标志着工党走上了执政党的地位,此后,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工党执政后,在资产阶级允许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但在处理劳资纠纷中,依然袒护企业者,反对罢工,其殖民政策与其他政党一样。

(注:这一个名词是我自己随便想的,自己觉得很不满意,大家可以尝试自己做做)30霍尔---赖伐尔协定:1935年12月7日到8日,英国外交大臣霍尔与法国外交部长赖伐尔在巴黎拟定了“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冲突的共同解决纲领”,通称霍尔----赖伐尔协定。按照这个协定,埃塞俄比亚把欧加登省和提格雷省的一部分土地割让给意大利,除此之外,还应将南部划为意大利经济发展和居留的地区。作为补偿,埃塞俄比亚接受意属厄里特里亚的一条狭小的沿海地带及一个出海口阿萨布港。但消息走漏,9日,英法报纸披露这个协定的内容,霍尔、赖伐尔不久宣布辞职。这个协定的拟定是英法积极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1936年5月,埃塞俄比亚沦陷。

注:时间仓促,实在难以准确把握。

下载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1.科玄论战 1923年2月,张君劢对清华学子做了题为《人生观》的讲演,引起了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异议,拉开了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同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1.黄埔军校 在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1927年改为中央军官学校。19......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1.黄埔军校在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1927年改为中央军官学......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整理 1.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起因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

    中国现代史复习题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史复习题名词解释汇编 杨帆编辑整理 1. 好人政府:20世纪20年代,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的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1922年5月,胡适、蔡元培、梁漱溟等人在《努力周报》......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草稿

    名词解释 1.府院之争: 1916年至1917年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双方在对德国宣战问题上,双方斗争更趋激烈。为了达到主战......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2011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题型:选择题(1*20);名词解释(5*4);简答(10*3);论述(15*2)一、名词解释 史里芬计划“十四点计划”国际联盟布列斯特和约战时共产主义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大清洗运......

    世界现代史作业

    世界现代史专业 一、题目: 通过阅读以下书目,从以下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评析,题目自拟。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