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其解答
人大精品课程《世界现代史》课后习题题目(9章77题)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及结果。2. 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其表现和后果。3. 叙述英国国内自由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4. 阐述法国共和制的建立。5. 论述美国两党制。
6. 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俄国和日本走军国,专制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
7. 如何认识俄国民粹派运动和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性质与意义? 8. 阐述20世纪初俄国斯托雷平改革的内容及意义。9. 叙述1905年俄国革命的背景和历史影响及主要过程。
10.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世纪以来帝国主义矛盾发展的继续? 11.阐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影响。12.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后果。
第二章 俄国十月革命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1.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以及各自的作用 2. 如何评价《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3. 结合史实,评价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外交政策的变化 5. 试评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第三章 一战后期与二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1. 简述巴黎和会的性质及其特点。2. 评析《凡尔赛条约》。3. 评析国际联盟及其得失。
4. 美国的“十四点计划”及其外交方针。5. 简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与条件。6. 评析《九国公约》的性质。
7. 试析苏联社会主义外交路线的特点。8. 从热那亚会议,看苏联外交政策的特点。
9. 试分析说明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10.《洛桑条约》订立的意义及其分析。11.从鲁尔危机,看欧洲围绕德国赔款问题的国际关系特点。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述评。
13.试分析美国就德国赔款问题其外交政策的变化。14.道威斯计划的功过分析。15.如何看待杨格计划。
16.试论洛迦诺公约的背景、内容及其结果。17.评析二十年代的国际裁军运动。18.如何看待《非战公约》。
第四章 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1. 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维也纳体系和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之间的异同。
2. 说明一战后南欧新兴民族国家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作用。3. 与英国和美国相比,魏玛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 4. 法西斯主义最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 30年代的大危机及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
1. 简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及特点。2. 结合“新自由主义”思想分析罗斯福的“新政”。3. 分析德国纳粹党上台的原因。
4. 30年代带大危机对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调整有何影响? 6. 1929年经济危机对德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7. 希特勒是怎样夺取政权的? 8. 魏玛共和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9. 为什么法西斯主义会在德意日这三个国家确立起他们的统治性地位?
第六章 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1. 简述“东方会议”。
2. 简述日本法西斯运动发展的过程。3. 评析不承认主义的性质。4. 试分析美国孤立主义外交。
5. 试论国联解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失败的原因。6. 评析东方公约失败的原因。7. 简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
8. 分析蒙特娄会议的作用与意义。9. 分析绥靖政策的性质与结果。10.简述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的原因。11.简评慕尼黑阴谋。
12.如何看待巴勒斯坦地区的阿犹冲突。13.试分析英法“不干涉政策”的实质。14.试分析3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得失。
15.从英帝国到英联邦,看英国30年代的殖民政策的变化及其特点。
第七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亚洲、非洲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努力以及拉丁美洲国家的变革风潮
1. 凯末尔改革及其对土耳其国家发展的意义 2.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与特点 3. 华夫脱运动的内容及意义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简述德波战争。2. 评价东方战线。
3. 简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过程及意义 4. 分析法国在二战初期迅速失利的原因。
5. 阐述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6.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过程及意义。7. 简述不列颠之战。
8. 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败的原因。
第九章现代社会发展与科学文化成就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历史意义
2. 现代西方哲学有哪些主要流派,其折射的社会状况如何? 3.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内容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课后习题答案:(基本上是尚平由该网站“教材解析”内容中复制而来)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内容及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9世纪初以来的自然科学研究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19世纪 50-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先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使生产力得到解放,从而自19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首先,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动力工业方面取得了进步。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有了一系列电气发明,开始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相继出现了电灯、电话、无线电报、电车、电钻、电焊等。20世纪便广泛使用。对电的大量需求,又推动了输电技术革命。与此同时,电力日益成为一种新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产生出一批新兴电力工业。
在采用电力的同时,科学家还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被用于交通之中,从19世纪80年代起,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同时,内燃机还被应用于轮船、飞机、机车、坦克、拖拉机和农业生产中,与此相联系的新兴工业得以发展。内燃机也被用于石油开采业,加速了石油大量开采,促进了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其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冶金工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最突出的是炼钢技术的革命和对钢铁工业的推动。钢铁逐渐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被用于机器制造、铁路建筑和造船等工业部门,人类开始跨入钢铁时代。
最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还使化学技术与化学工业飞速发展。于是,橡胶工业、化学工业、炸药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化学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生产力方面,它导致电器工业、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群的出现。它还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结构发生改变,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另外,它扩大了企业规模,为股份公司和垄断组织产生准备了基础。在生产关系方面,它使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垄断组织。
2. 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其表现和后果。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一是表现于各国内部,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旧工业部门落后于新兴工业部门。二是表现于各国之间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地位的变化。美、德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呈跳跃式。三是表现于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占有的不均衡。这必然导致对殖民地的重新争夺。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首先,在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更新旧的机器设备,因而无法采用新的科技发明,使其工业生产率低。其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本国经济能在较短时间内腾飞。
3. 叙述英国国内自由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国内自由主义改革
自由党的改革
从19世纪60年代起,英国加快了政治民主化进程。1868-1914年的46年中,自由党七次组阁,其中四届内阁是自由党领袖威廉·格莱斯顿领导的。在文官制度改革方面,格莱斯顿于1870年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文官制度逐渐完善。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1870年格莱斯顿政府颁布《教育法案》,对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在议会选举制改革方面,格莱斯顿政府于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1884年颁布《议会改革法》,1885年颁布《议会席位重新分配法案》,将选民人数从250万扩大到450万,使选区分配更为合理。在对待劳工问题上,1871年专门颁布工会合法化法令。1892年实施《工厂工时法》。20世纪初还进行了以社会福利为重点的细小改革。保守党的改革
保守党在迪斯累利任首相期间,颁布了各项社会改革法案,其中以工人劳动立法和社会福利法规为主。1875年颁布《刑法修正案》,取消自由党禁止工人罢工的法令。并实施《工会法案》、《食品和药品销售法》与《公共卫生条例》等。
当议会改革顺利进行的时候,发生了1909年预算案,引发政治危机,进而提出宪法改革问题,使保守党和工党力量大增,英国下院权力逐步扩大,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从19世纪80年代起,英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活跃起来,一些社会主义团体相继建立,新的工会联合会开始出现于各个生产部门。到 1900年,英国工会开始走议会斗争道路。1906年,工党产生。
4. 阐述法国共和制的建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二帝国瓦解后,法国政局动荡不安。各派政治势力围绕共和制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斗争。正统派(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奥尔良派(路易·菲力浦王朝的拥护者)、波拿巴派(路易·波拿巴王朝的拥护者)等各类保王党要恢复君主制,资产阶级共和党主张建立共和制。最后,资产阶级共和党获得胜利,于1875年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两院制议会,实行总统制。共和党在议会选举中又获得多数席位,使共和制得以确立,共和制的确立是法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随着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多党制也逐渐形成。法国共和制的巩固
但是法国共和制并不稳固,各保王党与共和派又展开较量,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先后发生了1889-1891年的布朗热事件、1892-1893年的巴拿马丑闻、1894年的德雷福斯案件,共和派战胜君主派,多党制逐渐成熟,共和制才最终巩固下来。
5. 论述美国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
随着美国政党的演变,至19世纪末,形成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政党。内战前,两党的构成和主张,差别明显,内战后,由于奴隶制的废除,两党的成分和主张日趋接近。但彼此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共和党主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工业界及农业资本家的利益。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是美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表现。
两党对内政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党主要围绕关税问题、垄断组织问题、货币问题和劳工问题来协调各群体间的利益。
在关税问题上,由于内战后美国处于新兴工业创业阶段,需要实行保护主义政策来维护工业资本家的利益,故而共和党主张提高关税。但是高关税政策又必然提高出口农产品和进口工业品的价格,不利于农业集团,因此民主党要求降低关税。后几经辩论,终于达成妥协,1897年国会通过《丁格列法》,将关税提高到57%。
在垄断组织问题上,由于社会上掀起了一场反托拉斯运动,因而民主党主张限制托拉斯的发展。代表工业界利益的共和党倾向于维护托拉斯的利益,但在实际行动中,美国政府不得不颁布反击托拉斯的法案。如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也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反托拉斯的法案。
在货币制度上,共和党所代表的工业界为适应国内、国际资本主义市场发展需要,主张向以英国为代表的各工业国学习,实行金本位制,以稳定币值。但民主党代表的西部农场主尤其是小农们坚决反对,坚持自由铸币和增发纸币。直到1893年克利夫兰终于正式实行金本位制。
在劳工问题上,两党都注意采取调节的开明态度。罗斯福制定了各种劳工立法,并且积极推行保护自然资源、文物古迹的政策,实行社会福利措施,承认工人组织和农民组织的合法性,因而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6. 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俄国和日本走军国,专制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德意志帝国的专制主义 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国农业资本主义化的“普鲁士式道路”,导致农业相对落后;自上而下的方式跨入资本主义时代,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1871年4月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既反映了资本主义精神,又集中体现出德国的专制主义特征。宪法规定帝国政权机构由皇帝、宰相、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皇帝拥有巨大权力,操纵军政大权。宰相由普鲁士首相兼任,只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该宪法巩固了普鲁士的统治地位,并且将各邦国政府作为地方政府,把内政、外交、财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全部集中于帝国宰相手中,最终建立起普鲁士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德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选举制度
1871年1月18日组成的德意志帝国政府,是一个君主政体的联邦政府。德意志帝国由25个邦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个邦是普鲁士,因此,普鲁士在德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保持普鲁士传统和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的领先地位,宰相俾斯麦保留了州议会和扩大了州权。在普鲁士,议会选举仍然是19世纪中叶传统的三级选举制,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不记名方式的选举制。这种选举制保证了贵族、容克地主、富有商人、工业家和保守分子控制议会。沙皇俄国的专制主义
俄国专制主义特征
19世纪的俄国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政治民主气氛最少和对自由主义让步最少的国家,也是专制主义倾向最明显的国家。在政治体制上,实行沙皇专制,沙皇是最高统治者,公开宣扬君主专制思想,掌握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坚决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国会,不允许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人担任大臣。政治思想上,严格禁止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思想流传,对自由主义色彩的组织与活动实行镇压。
在宗教和民族问题上,沙皇政府实行压迫政策,大搞大俄罗斯主义,对各非俄罗斯民族实行强制俄罗斯化的民族沙文主义,严格禁止用非俄罗斯文字语言出版刊物、演出戏剧等。
在司法制度和地方政府上,司法制度不健全,无独立性,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及其团体组织实行残酷的高压政策。日本天皇制确立
(1)内容:1889年日本以天皇御赐形式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该宪法以德国宪法为蓝本,全文7章共76条。规定天皇权力神圣不可侵犯,总揽统治大权,集立法、司法、行政和军事大权于一身,但要“依本宪法各条之规定行使之”。内阁作为行政机关有“辅弼天皇”的权利,直接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和国民负责。立法机构为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敕任议员组成,众议员由300名被选举出来的议员组成。
(2)意义:该宪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体现的是主权在君的思想,与西方各国主权在民的宪法有较大区别。它表明日本天皇制是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是日本确立君主立宪制的重要标志。
7. 如何认识俄国民粹派运动和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性质与意义? 民粹派运动
19世纪70-80年代,俄国出现了反抗沙皇专制的民粹派运动。它是在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出现前,由一些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在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城市建立的民粹派小组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其代表人物是拉甫洛夫、特卡乔夫。民粹派主张消灭沙皇制度和农奴制度,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1874年,他们发起“到农村去”的活动,由于脱离群众,并遭到沙皇政府镇压而失败。自由民权运动
(1)背景:明治维新后,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并没有获得到多少权利,而此时,西方启蒙学说在国内开始传播,于是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和农民开展了一场要求宪政、人权、减轻地税的政治斗争,史称“自由民权运动”。
(2)内容:1874年1月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等人成立以要求人权为目的的“爱国公党”,并向政府提出《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要求给人民以选举权和租税共议权,标志着自由民权运动的开始。从一开始,自由民权运动便分为民权主义和立宪主义两派。1875年成立“爱国社”,使运动进入有组织的发展阶段。同时也爆发了农民反对高地税的起义,农民运动又促进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发展。1880年,爱国社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以争取人权、政治经济自由和开设国会为目标的请愿运动,遭到政府镇压。明治政府拉拢立宪主义派,对民权主义派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至1884年自由党解散,自由民权运动以失败告终。
(3)影响:自由民权运动客观上推动了日本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了日本宪政的实施。
8. 阐述20世纪初俄国斯托雷平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1)背景:经过1905年革命的打击,沙皇政府认识到要恢复以前的统治已不可能,必须一定程度的给予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权利,以争取城乡资产阶级的支持。
(2)过程:1906年,斯托雷平被任命为总理大臣,直到1911年,他实行了具有政治民主倾向的改革。其改革内容包括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在政治上,建立了以沙皇为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并且还进行了行政和立法机构的改革,使沙皇专制转变为立宪君主制。在经济上,进行重要的土地改革,从而加速了农村阶级的分化,进一步推动农业资本主义化。斯托雷平还进行了其他改革,如提高农产品价格,使农民得益,来稳定农村。
(3)影响:斯托雷平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化。
9. 叙述1905年俄国革命的背景和历史影响及主要过程。
(1)背景:民粹派运动消失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1883年,俄国革命者在日内瓦建立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劳动与解放社”,其成员有普列汉诺夫等人。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结合了起来。
列宁生于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个深受民粹派影响的家庭,但他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在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发挥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以及工农联盟等思想,为1905年俄国革命的开展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了理论准备。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形成拥护列宁制定的党纲和党章的多数派,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反对列宁的少数派被称为“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诞生,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2)过程:俄历1905年1月9日彼得堡发生“流血星期日”事件。这一事件教育了人民,使他们丢掉对沙皇的幻想,接受了布尔什维克提出的打倒专制政府,武装起义的口号。在1905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制定了斗争的策略。列宁指出这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明确了这次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制度,还指明了革命前途,必须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革命经历了两年多时间。
1905年1月9日至12月是武装起义时期,1906年初至1907年6月3日,革命转入低潮,最后失败。
(3)影响: 1905年革命是俄国革命的总演习,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10.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世纪以来帝国主义矛盾发展的继续?(平按,该题目答案在人大教务处网站该课程的师生互动栏目里,待补。)
11.阐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影响。
一、从三皇同盟到三国同盟
(一)、三皇同盟的形成
(1)、法德矛盾
普法战争后,法国一直想复仇。从1871年起法国就开始加强军备,倡议复仇的保王党也一度上台执政,德国对此深感不安。俾斯麦时代,对外奉行孤立法国、称霸欧洲的外交路线,试图乘法国实力还未恢复之前,彻底摧毁法国。
(2)、三皇同盟
为了对法战争,1873年三皇同盟产生。它规定如果双方发生利害冲突,要互相协商。当遇其他国家进攻时,双方要互相谅解,求得一致行动。
该同盟实际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同盟,条约内容含混不清。俄、德、奥之间矛盾重重,只是由于需要利用对方,才暂时结盟。
(二)、三国同盟的形成(1)、19世纪70年代德俄奥关系的演变
1875年俾斯麦企图利用“三皇同盟”发动对法战争。但英俄都指望保持法德之间的对抗,于是向德国发出警告,俾斯麦只得放弃。1875年事件表明“三皇同盟”开始破裂。
法德战争危机刚刚过去,巴尔干半岛地区的近东问题又尖锐起来。俄国趁机插手,于1877年4月挑起俄土战争,土耳其节节败退,英奥对此强烈反对。俄国被迫在1878年3月与土耳其签订条约,并于同年6月重订柏林条约。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受到英、奥、德的遏制。柏林会议使德俄、奥俄关系迅速恶化,而德奥关系却进一步接近。1887年“三皇同盟”最终瓦解。
(2)、三国同盟的形成
由于近东问题上德奥利益的接近,两国都感到彼此需要对方支持以对抗俄国。1879年10月11日德国终于和奥匈帝国在维也纳秘密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1年因法国占领了意大利早已垂涎的突尼斯,激起意大利对法国的仇恨,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于是以德国为盟主的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了,这标志着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产生。
二、三国协约
(一)、法俄协约
(1)、法俄关系的改善
19世纪80年代中期法德关系的紧张、俄奥矛盾的尖锐以及德奥同盟条约,在客观上推进了法俄的接近。同时,从19世纪80年代年起,法国给俄国的贷款逐年增加,从而加强了俄国对法国的财政依赖,奠定了两国结盟的基础。
(2)、法俄协约
1891年法俄缔结协定,规定遇到战争危险时,双方将共同协商对策。1892年又缔结军事协定。协定第一款规定如果法国遭到德国或意大利攻击时,俄国应用武力支持法国;如果俄国受到德国或奥匈帝国进攻时,法国也要用自己现有的一切力量对德作战。法俄协定奠定了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基础。
(二)、英法协约与英俄协约
(1)、英德矛盾与英法协约
自19世纪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光荣孤立政策”,但到20世纪初,由于德国经济势力超过英国,并在全世界向英国争霸,于是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于1902年与日本结盟,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然后,英国与法国和解,调整了双方在埃及和摩洛哥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在1904年4月签订了英法协约。
(2)、英俄协约
英国在调整了与法国的关系后,开始与俄国改善关系,在法国的斡旋下,1907年8月英国与俄国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阿富汗、伊朗、中国西藏等地区的矛盾。这标志着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
12.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后果。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既包含了塞尔维亚人民与奥匈帝国之间民族独立与民族压迫的正义与非正义斗争,也包括了奥匈帝国以及德国等同盟国集团为一方,与沙皇俄国、法国、英国协约国集团为另一方,两个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斗争和长期战争政策发展的结果。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发展以“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带有一定民族自卫性质的特殊形式爆发,但无法掩盖由此出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性质。
帝国主义参加一战都抱着自身的政治企图:就德国来说,其战争的目的在于削弱英法力量,并且重构欧洲的势力范围,组建新的民族国家,确立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另外,在非洲打破旧的殖民体系,建立德国庞大的中非殖民地。俄国的战争目标是占领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控制黑海海峡,并进而控制中东地区。法国的战争目的是重新夺取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与洛林,全面地削弱德国,确立法国的欧洲霸主地位。英国的战争目的是打败德国,解除由于德国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对英国世界国家地位的威胁。日本参战则是为了夺取德国在中国以及太平洋上的岛屿与势力范围。意大利则在英法帝国主义的拉拢下,最终脱离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
影响:
1、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分布出现新的变化,美英法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获胜,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沦为战败国。
2、欧洲旧的国际关系亟待进行调整,过去以同盟国与协约国为标志的两大集团变为战胜国与战败国集团。
3、苏俄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成为欧洲一支重要力量,极大地影响着欧洲政治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4、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战前布置严密的世界统治体系,动摇了其世界范围内殖民统治的基础,对于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反殖民斗争是个巨大推动。
5、一战后欧洲大量民族新兴国家得以建立。
6、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利益分配出现了新的契机,并成为20、30年代帝国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俄国十月革命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1.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以及各自的作用 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课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刚刚胜利,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妄图扼杀革命;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经济濒于崩溃。苏维埃俄国在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被破坏、物资极度缺乏情况下,被迫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果断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经济领域施行一系列非常措施,习惯上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从1918年夏开始实施,1919年形成一种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发展到顶点。
2.主要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以及其他产品。其目的是保证对军队和工人的供应;实质是无产阶级在特殊的条件下,同农民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由于通货膨胀,农民交出的产品几乎是无偿的,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2)工业: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3)交换和流通方面: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4)分配原则:“不劳动者不得食”。(5)强制劳动。
3.评价:①它的推行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它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俄国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②但它是在当时恶劣环境下实施的临时性措施,而非社会主义的必要阶段,更不带有普遍意义,在实践中弊端很大。③有些措施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度,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国民经济面临崩溃。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实行的原因: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春,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喀琅斯塔德水兵叛乱)
2.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推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2)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4)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较:
两者实质上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但由于背景不同,内容不同,实践效果也不同。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允许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来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两种政策的实施,除了当时的形势需要以外,还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的发展有关。
3.实质:它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缓和工农矛盾,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评价:①该政策的实施使俄国经济很快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奠定了基础,并巩固了工农联盟;②是列宁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成功尝试;③是在社会主义阶段发展经济的过渡性政策,不可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战略。
2. 如何评价《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在外交政策与实践上开始首次尝试新的社会主义外交路线。
(一)内容:
1、1917年11月8日颁布《和平法令》,宣布无条件停止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国进行公正、民主的谈判。
2、1917年11月15日颁布《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其后宣布废除沙俄政府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反对殖民主义统治、支持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3、1918年3月17日,苏俄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德国订立《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条约》,苏俄彻底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二)意义:
1、苏俄社会主义新外交奠定了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其和平主义、国际主义的外交原则完全不同帝国主义弱肉强食的外交规则。
2、社会主义新外交给旧的国际关系体系带来了崭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帝国主义外交实践的内容。
3、社会主义新外交对帝国主义战争产生了冲击,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4、社会主义新外交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改变了国际关系史的内容。
3. 结合史实,评价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外交政策的变化
5. 试评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第三章 一战后期与二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1. 简述巴黎和会的性质及其特点。一战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商讨对德奥等战败国的战后处置问题。
(一)起因:
1、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急于通过召开和平会议瓜分战败国。
2、协约国列强试图通过巴黎和会获得更多的利益,确定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
3、协约国帝国主义要通过召开会议,确定欧洲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4、帝国主义列强试图召开国际会议,商讨对付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对策。
(二)过程:
1、1919年1月18日召开,27个国家参加了巴黎和会。
2、会议的主题有两个,第一,讨论订立战后和平条约。第二,商讨俄国问题。
3、会议成为列强争夺战利品的一个聚会,会议代表分为三等,美英法日意为第一等,比利时与捷克斯洛伐克等18个国家为第二等,中国与西班牙等为第三等,会议名义上由美英法意日等国代表组成的10人委员会负责,但主要由美英法三国控制。
4、巴黎会议中,由于各国利益相差迥异,因此,会议充满了争吵。美国要求订立以威尔逊总统“十四点计划”为蓝本的国际联盟,建立美国控制下的欧洲;法国坚决要求从政治、军事、经济各个方面彻底限制德国,确保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英国则坚持大陆均势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意大利则试图夺取在亚得利亚海上的霸权。日本则想继续维持其在远东以及中国夺取的殖民利益。
(三)结果:
1、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订立《凡尔赛条约》;1919年9月10日,协约国与奥地利订立《圣日尔曼条约》;1919年1月27日,协约国与匈牙利订立《特里亚农条约》;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与保加利亚订立《纳伊条约》;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与土耳其订立《色佛尔条约》。以上条约统称为《巴黎和约》,这些条约构成了一战后构筑欧洲国际秩序的所谓凡尔赛体系。
(四)作用:
1、巴黎和会建立了以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为优势的欧洲新秩序,是完全建立在对战败国的瓜分和奴役基础上的,是不公正的、非正义的。
2、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矛盾,加剧了欧洲列强间的矛盾。
3、凡尔赛体系是防苏和反苏的,敌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并纠集了反苏阵线。
4、凡尔赛体系确定了战胜国帝国主义接管了战败国旧的殖民统治,构筑了新的世界范围的殖民统治秩序。
2. 评析《凡尔赛条约》。
3. 评析国际联盟及其得失。、国际联盟
(一)起因:
1、美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具有称霸世界的野心。
2、美国于1915年4月参加一战,虽然时间较晚,但是对一战的影响较大。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帝国主义列强趋于衰落,但是美国则利用战争大发横财,因此有取代英法帝国主义愿望,要求构筑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
(二)过程:
1、美国威尔逊总统提出了“十四点计划”,要求英法列强以此为蓝本,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2、作为一战的战胜国,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试图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秩序,但遭到英法的反对。
3、1919年4月13日,《国际联盟盟约》经讨论通过。1920年1月正式随《凡尔赛条约》生效。《国际联盟盟约》作为第一部分,被列入协约国对战败国的各个条约中,美国没有达到通过国际联盟控制世界的目的。
(三)结果:
1、1920年11月,国际联盟成立。其下设置国联大会、行政院以及常设秘书处,具有一套行政权力运作的规程。
2、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国际联盟条约,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其国联实际控制权操纵在英法手中。
评价:尽管国际联盟的宗旨是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但是在实际中,国联往往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势力范围与殖民利益、执行绥靖政策的工具。4. 美国的“十四点计划”及其外交方针。
5. 简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与条件。
(一)起因:
1、巴黎和会暂时确定了一战后的欧洲国际秩序,但是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还未得到确定。
2、远东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列强间的军备竞赛日益加温,强烈要求缓和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3、一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兴起,强烈冲击着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秩序。
(二)过程:
1、1921年11月,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9国代表参加了华盛顿会议。
2、会议确定了其主要议题,即关于英日同盟、中国问题、限制海军军备等。
3、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四国订立《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
4、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意五国订立《美、英、法、日、意五国关于海军军备条约》 简称《五国条约》。
5、1922年2月6日,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订立《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
6、1920年2月4日,会议还特别就中国山东问题进行了讨论,中日双方最终签订《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大纲》。
7、华盛顿会议还讨论了西伯利亚问题,公开表示了对苏俄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三)结果:
1、华盛顿会议作为巴黎和会的继续和补充,它只是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矛盾与分歧,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利益冲突。
2、华盛顿会议确立了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优势地位,遏制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影响。
3、华盛顿会议暂时放缓了帝国主义在远东进行军备扩张的步伐,但是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却从未停止。
4、对中国问题的讨论,列强通过《九国公约》将中国由日本帝国主义独占、变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
5、华盛顿会议维持并继续了凡尔赛体系的殖民统治制度,限制并压制太平洋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6. 评析《九国公约》的性质。
1922年2月6日,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订立《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对中国问题的讨论,列强通过《九国公约》将中国由日本帝国主义独占、变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
7. 试析苏联社会主义外交路线的特点。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新政治、经济关系的确立
(一)起因:
1、苏俄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在帝国主义的政治包围、经济封锁下,客观上需要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2、在苏俄独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国内推进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尝试,扩大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贸合作。
3、苏俄在外交上也采取了灵活多变的策略,注重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关系,进行有利有节的斗争。
(二)过程:
1、1921年3月16日,苏俄和英国订立《临时贸易协定》,改善了英苏之间的经济与政治关系。
2、1922年1月6日,协约国列强召开戛纳会议,商讨苏俄偿付前沙皇俄国、临时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战债、借款问题。
3、1922年4月,帝国主义列强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国际经济会议,即热那亚会议,苏俄代表向与会国家宣传了苏俄的政治经济、经济政策,争取了西方国家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4、1922年4月16日,苏俄与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确立了苏德之间平等的经贸关系,在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封锁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5、1922年6月15日,协约国继热那亚会议后召开海牙会议,进一步围绕债务、贷款以及私有财产等问题展开讨论,苏俄还与协约国列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三)结果:
1、苏俄在确定与资本主义国家新关系中,坚持无产阶级外交路线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注重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外交关系,打破其政治封锁。
2、1924年英国与苏俄建交,随后欧洲国家陆续都与苏俄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的社会主义外交路线取得了巨大成功。
3、1924-1925年,苏俄在外交上开辟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和平共处”时代。
4、帝国主义建立新的反苏阵线的企图失败。
8. 从热那亚会议,看苏联外交政策的特点。
9. 试分析说明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10.《洛桑条约》订立的意义及其分析。
土耳其作为一战的战败国,一战后被迫接受了《色佛尔条约》,民族处于被瓜分的危亡境地。从1919年5月开始,在凯末尔领导下,土耳其反侵略、争取民族权利的斗争蓬勃展开。斗争的结果是土耳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用《洛桑条约》取代了《色佛尔条约》,极大地鼓舞了西亚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11.从鲁尔危机,看欧洲围绕德国赔款问题的国际关系特点。巴黎和会由于列强的激烈矛盾,没有确定德国赔款的总数,但成立了负责赔款问题的协约国赔款委员会。1921年1月,协约国在巴黎召开最高会议,讨论德国的赔款问题。协约国与德国之间围绕赔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赔款问题几经反复。1923年1月,法国纠集比利时,借口德国不履行赔款,出兵占领德国重工业区鲁尔,使列强围绕赔款问题的矛盾总爆发。德国实施消极抵抗政策,英美则不支持法国的强硬政策,最终导致德国经济遭受了严重损失,法国由此失去其在欧洲事务中的决定权。
影响:
1、德国赔款问题完全建立在不公正基础上,它显示了帝国主义外交中的弱肉强食的原则。
2、赔款问题中的矛盾,在本质上反映了欧洲帝国主义固有的政策矛盾与利益冲突,注定是不可能得到圆满解决的。
3、赔款问题严重激化了协约国与战败国德国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德国民族主义与右翼势力的崛起,为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4、德国赔款问题最终与欧洲的战债问题紧密联结在一起,这显示了帝国主义列强间的利益关系。
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述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世界新秩序
(一)作用: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在欧洲、在亚洲分别确立了一战后的帝国主义新的国际秩序。
2、帝国主义这一新的国际体系从建立的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与矛盾。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全是建立在帝国主义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夺之上,是不公正、不对等的,为日后德国法西斯的崛起埋下了祸根。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全排斥了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在凡尔赛体系中,则集中体现了反苏反共的内容,其营造下的国际秩序是不完整的。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对广大民族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欺压和剥削基础上的,所以从该体系建立伊始,就受到新兴的民族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缺乏公正、民主、普遍性的不足,决定了其在二十、三十年代国际关系体系的作用是有限的,也决定了其寿命必然是短暂的。
13.试分析美国就德国赔款问题其外交政策的变化。道威斯计划与伦敦会议
(一)起因:
1、鲁尔危机后,美国开始参与德国赔款问题的处置。
2、英法等欧洲国家将德国赔款问题与战债问题相联系,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利益。
3、一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相对繁荣,需要向海外进一步扩展市场与空间,德国战后经济的重建为美国剩余资本的输出提供了机会。
(二)过程:
1、按照美国的提议,1923年11月底,赔款委员会设立两个专家委员会,第一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领导,负责研究平衡德国的财政预算与稳定德国的通货办法。
2、第二委员会由马肯南领导,负责研究德国外流资本的数量及其回收办法。
3、道威斯委员会于1924年4月提出报告,即道威斯计划,计划主张建立德国发行银行,稳定德国金融;平衡德国预算收入,通过整顿全国铁路、向工业界筹款,积累赔款资金。
4、第二委员会向协约国赔款委员会提交报告,即马肯南报告,提出德国外流资本的数量,约计67.5亿金马克,国内外币12亿金马克,认为应实施道威斯计划,恢复德国的收支平衡并且稳定其财政,实现德国外流资本的自然回归。
5、1924年协约国于1924年7月召开伦敦会议,讨论道威斯计划。最终在道威斯计划的基础上,协约国达成《1924年伦敦协定》,确定德国赔款的来源、方式、期限以及保证。
(三)影响:
1、道威斯计划以及伦敦协定的通过,客观上有利于德国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2、道威斯计划有利于稳定由于赔款问题而引起的欧洲局势动荡,缓和了欧洲列强围绕赔款问题所产生的矛盾。
3、道威斯计划使德国赔款行动进入了相对有序化状态,也有利于美国战债问题的解决。
4、道威斯计划以及伦敦会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协约国列强在赔款问题上的利益冲突,赔款问题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美国的对外政策
1,裁军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向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扩张。美国总统在20年代迫于国内和平运动和裁军运动的高涨,减少了军备支出。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建议召开了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虽然在会议上确定了日本的海军吨位比英国和美国都要少,但由于日本海军集中在太平洋地区,在该地区并不处于劣势,因此华盛顿会议给远东的和平也是虚假的。
2, 美国优先
20年代美国重新转向孤立主义,提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的原则,希望国会和总统保护美国利益而不是陷入国联的泥潭。所谓美国优先的一个内容,就是坚持要英法及其他国家偿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欠美国的债务。这时欧洲各国仍然需要美国的贷款,所以美国可以使出关闭欧洲货币市场的杀手锏来迫使各国俯首听命。
3,关于赔款问题与法国的摩擦
1922年美国成立了专门的“战债委员会”来处理战债问题。美国单独与德国签订和约,要求象征性赔款,从而使德国可以自由进入美国货币市场,这就与法国在战债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使德国问题复杂化。美国还否决了英国提出的德国赔款问题应与协约国所欠美国债务这一问题挂钩的方案,从而妨碍了战后出现一个健康的国际财政经济环境,这也危害到了美国的利益,并成为导致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
14.道威斯计划的功过分析。
影响:
1、道威斯计划以及伦敦协定的通过,客观上有利于德国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2、道威斯计划有利于稳定由于赔款问题而引起的欧洲局势动荡,缓和了欧洲列强围绕赔款问题所产生的矛盾。
3、道威斯计划使德国赔款行动进入了相对有序化状态,也有利于美国战债问题的解决。
4、道威斯计划以及伦敦会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协约国列强在赔款问题上的利益冲突,赔款问题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15.如何看待杨格计划。
(一)起因:
1、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尽管取得了巨大收效,但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如黄金外流、货币基础不稳定、外来贷款的用途等等。
2、德国经济由于世界经济的波动而不稳定,国内经济严重受制于赔款问题的羁绊。
3、德国所接受的外国资本大多用于支付赔款,没有很好用于国内经济的发展。
4、德国黄金外流仍然非常严重,而且其货币基础严重不稳定。
5、德国1928年各种税收饱和,赔款支付遇到严重困难。
(二)过程:
1、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于1928年8月向协约国赔款委员会提出修改赔款方案的建议。
2、1928年9月,英法德等六国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专家委员会,进一步调整德国的赔款总额与年限。
3、1929年2月,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经过磋商,赔款委员会通过美国人杨格的专家报告,即杨格计划。该计划确定了德国赔款总额1210亿金马克,计59年还清,并且为此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对德国旧的赔款办法也进行了修改。
4、协约国于1929年8月、在海牙召开国际会议,商讨德国的政治与经济问题,特别是杨格计划下的德国赔款问题。
5、1930年1月协约国再度于海牙召开会议,会议成立两个委员会,即办理德国赔款委员会、以及办理其他战败国赔款委员会,最终就莱茵兰撤军、杨格计划的实施达成一致。
(三)影响:
1、杨格计划对于恢复和发展德国的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杨格计划减少了德国赔款的数额,符合德国经济发展的现实。
3、有助于进一步缓解由于赔款问题而存在于德国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16.试论洛迦诺公约的背景、内容及其结果。洛迦诺公约
(一)起因:
1、二十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日趋复杂化,客观上需要订立新的安全制度,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2、欧洲各国在欧洲安全格局中,矛盾冲突剧烈,英国执行扶德抑法的政策,德国则希望借助英国改善其在欧洲的政治地位,法国则竭力拉拢英国、压制德国,建立法国领导下的欧洲安全秩序。
3、德国强烈要求改变其战后战败国地位,要求在欧洲政治与安全事务中的平等发言权。
(二)内容:
1、1925年10月,欧洲7国代表参加了建立欧洲安全保证体制的洛迦诺会议。1925年12月1日订立《洛迦诺公约》。该协定的核心文件是《莱茵相互保证公约》,确定了德国与法国、德国与比利时之间的安全保证。
2、公约还包括了《德比仲裁专约》、《德法仲裁专约》、《德波仲裁条约》、《德捷仲裁条约》。
3、另外,公约还有《法波相互保证条约》、《法捷相互保证条约》等。
(三)影响:
1、《洛迦诺公约》是欧洲英法德意等国家相互利益协调的产物,反映了欧洲安全发展的形势需要。
2、洛迦诺会议后,德国在欧洲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1926年1月,德国要求加入国联,9月14日德国正式被批准加入国联。
3、德国在欧洲政治地位的全面改善,使法国在欧洲构筑的同盟体系受到削弱。
4、洛迦诺公约加强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联合阵线,英法不对德国东部边境做出保证,隐含了防苏反苏的内容。
5、德国与苏联续订了《苏德友好中立条约》,继续苏德双方在《拉巴洛条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双边关系。
17.评析二十年代的国际裁军运动。世界裁军运动
(一)起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出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有反对战争、维持和平的需要,客观上导致反战维和运动高涨。
2、英法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构筑了凡尔赛体系,但是不能阻止欧洲列强军事力量新的发展。
3、帝国主义列强需要以和平和裁军的方式欺骗世界舆论,掩盖其争夺与斗争的实质。
4、二十年代欧洲国际形势的发展,使欧洲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裁军运动适应了这一需要。
5、列强军备竞赛持续不断,使国际和平形势面临严重挑战。
(二)过程
1、从1925年10月《洛迦诺公约》订立后,在国际联盟的领导下,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裁军活动。
2、国联创建了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从1926年开始,裁军筹委会先后召开7次会议,讨论涉及裁军的的政治、经济、劳动、裁军内容等等。
3、但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并非想要真正地裁撤军队与装备,而且即使是裁撤军备,也是竭力保存自己的军备、裁撤他人的军备。
4、1930年伦敦海军会议召开,与会国家通过了在国联裁军筹委会议案基础上拟定的“裁军公约草案”,对军队、军备建设以及军费进行了规定。但是该草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各国的阻碍,各国都对其予以保留,因此并没有真正地付诸实行。
5、与国联实施的世界范围的裁军行动同时,在波罗的海地区、中美洲地区等局部,许多国家还进行了区域性裁军行动,这对推进世界和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影响:
1、整个裁军行动口号多于实践,并没有实质性的裁军措施和行动,事实上它是帝国主义列强掩人耳目、混淆视听的障眼法。
2、苏联在世界裁军运动中,为真正实现世界军备的低水平而发挥了作用。它提出的普遍彻底裁军提案,在国际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体现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真正裁军的愿望。
3、裁军运动是一战后欧洲列强矛盾的继续和发展,其实质仍然是帝国主义列强打着和平、裁军的幌子,削弱对方,保存实力的一种手段,注定不会有真正的结果。
18.如何看待《非战公约》。
(一)起因:
1、世界裁军运动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与斗争仍然非常激烈。
2、列强在海军军备裁减问题上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军备竞赛仍然非常激烈。
3、法国需要订立新的联盟体系,制约在政治、经济上迅速恢复与发展的德国,恢复其在欧洲政治与安全事务中的影响。
(二)内容:
1、1927年4月,法国向美国提议订立双边性质的《非战公约》,美国则提出订立多边性质的条约,制止侵略。
2、经过法美两国的多次争论,1928年8月27日,美法等14国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联合签署了《巴黎条约》。
3、条约公开提出不再将战争用于解决国际纠纷,各国之间的纠纷与争端,都应当采取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因为条约中反战的中心内容,故得名《非战公约》。
4、公约通过后,先后60多个国家参加了《非战公约》。
5、《非战公约》订立之初,巴黎会议并没有邀请苏联参加,实际上是排斥苏联的。一直到9月5日,苏联参加《非战公约》,但苏联对条约做出保留。
6、1929年2月,苏联与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罗马尼亚、波兰在莫斯科签订了《实施〈非战公约〉议定书》,又称《莫斯科议定书》。
7、后来土耳其、立陶宛、伊朗也加入了该议定书,议定书明确宣布侵略行动为非法行动。
(三)影响:
1、《非战公约》对于2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2、《非战公约》宣布战争为非法行为,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3、但是公约并没有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因此制止侵略也不过是一句空话。
第四章 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1. 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维也纳体系和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之间的异同。
2. 说明一战后南欧新兴民族国家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作用。
3. 与英国和美国相比,魏玛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
在血腥镇压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德国资产阶级政府于1919年2月在魏玛城召开了立宪会议,并通过了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宣告成立。以艾伯特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革命中的行为,使德国工人运动走向分裂,为日后德国极右翼势力夺取政权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提供了便利。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魏玛宪法
1919年8月11日,德国通过了魏玛宪法,该宪法共177条,主要内容有:
1,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实行共和政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当德国公共秩序受到威胁时,总统有权使用武力,这为统治阶级剥夺公民的自由权利提供了宪法依据;
4,总统每七年一任,由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有权任免总理;
5,总理必须得到议会多数支持,否则就要请总统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
6,议会由各选区按比例选出代表,年满20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等等。魏玛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有许多局限性,比如总统权力过大,政党直接控制议会,并且允许反民主的军队的存在,这些都为日后纳粹党的上台和军国主义的复活埋下了祸胎。
4. 法西斯主义最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的兴起包含着多方面的原因:
1,战后的意大利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混乱,里拉贬值,生活费用飞涨,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工人运动高涨,社会暴力现象严重,整个意大利社会一片混乱,为法西斯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外交活动中,意大利也遭到了失败,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尤其是没有得到阜姆地区,引起了意大利人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种情绪被法西斯主义利用;
3,意大利的政治体制也为法西斯主义的上台提供了可乘之机,意大利政府的领袖不是由政党的领导人担任,而是由个人的威望、品行决定;而意大利的两个主要政党天主教人民党和社会党只顾相互间争权夺利,根本不顾国家的发展,天主教人民党由意大利的保守派、极右分子以及南部农业工人在1919年组建,其矛头直接对准工人组成的社会党,而社会党日益放弃革命目标,使工人运动陷于低迷;天主教人民党和社会党都不与政府合作,使政府无法控制议会多数席位,这就给墨索里尼在1922年10月组阁提供了便利。
国家法西斯党的扩大
法西斯党的成立引起了工人的反对,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工人运动重新高涨。这时邓南遮返回意大利,加入了国家法西斯党,该党力量得到壮大。墨索里尼提出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口号,笼络了大批反共分子。小资产阶级认为工人运动威胁自己的经济地位,而政府镇压工人运动不力,因而支持墨索里尼;而军队认为自己在战后被削弱,对政府不满,这两种势力很快被国家法西斯党吸收。各地方长官认为法西斯分子可以镇压工人运动,对其加以纵容;当时的乔利蒂政府希望利用墨索里尼来镇压工人运动,因此法西斯党徒活动猖獗,工人运动被镇压。
第五章 30年代的大危机及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
1. 简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及特点。
一、危机产生的原因
1、战后未确立起有效的国际金融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乱了世界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战后又没有形成有效的新的国际财政经济秩序去改变这一局面。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完全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建立了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却没有这一类的内容,无法对国际金融秩序进行监控。因此,在世界经济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很容易扩大为世界金融危机,从而引发世界金融危机,从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2、与美国的财政金融政策的失误有关。
按照研究这个问题的权威学者金德尔伯格的说法,是由于“英国没有能力,美国又不愿意”承担稳定国际经济体系的责任。在过去,当发生危机之时,英国总是通过向陷入金融危机的中心地区运送黄金,从还未受危机波及的地区提取黄金的办法,帮助处于困境的国家维持其清偿债务的能力。但是,在一战后,英国已经没有能力担负国际银行的中心作用,这时,最有能力发挥这种作用的是美国。然而,美国却不愿意承担这一职责。在危机发生后,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在此之后,世界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导致汇率的混乱,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局面。在1933年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一个主要的目的是稳定汇率。但罗斯福拒绝这样做,并宣布美元一再贬值。罗斯福这样做,也是出于美国国内利益的考虑。在美国看来,在当时采取灵活的通货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好处,远超过国际贸易领域有稳定汇率可能获得的利益。况且,在当时,孤立主义在美国仍大行其道,它所拥有的巨大经济份量与其对国际经济体系的责任感还是很不相称的。美国的这种政策加剧了危机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在世界历史日益紧密联系的整体发展的情况下,随着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危机和动荡也在世界范围传播,如果没有国际调节,没有各国在贸易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协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3、国际经济的不平衡是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就强调严重的国际经济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战后,美欧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1925年美国经济繁荣时,欧洲的经济才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此外,在整个20年代,战债与赔偿问题对欧洲经济影响很大,(英法等国的还债需要德国的赔款,德国的赔偿则需要美国资金的注入以弥补其国内资金的大量外流,这使得欧洲对美国形成了极大的经济依赖性)欧洲的经济困难引起财政的不稳定,动摇了世界经济体系,破坏了世界金融的稳定。这种国际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也促使1929年危机的爆发,并且增加了它的严重程度。
4、20年代的经济繁荣本身具有片面的性质。
某些传统工业如煤矿、纺织、造船、铁路运输及设备等重要部门并没有分享繁荣,这些产业部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20年代末都没有得到恢复发展,影响了就业情况。大量失业的存在影响了各国社会的投资与消费需求能力。
5、整个世界经济存在着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的问题。
20年代的投资热把大量资金投入像汽车、住房这类耐用商品中去,大量的贮存量势必要多年才能消化掉。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证券投机增多,对资产的估价越来越高,推动了股票价值上扬。一时似乎任何买进都意味着带来利润。以至到股市崩溃前,有些股票是以50倍甚至更高的价值卖出的。在投资大户和股票投机商的带领下,许多从未拥有过股票的美国人也进入了股票市场,到危机发生前夕,大约有过百万的新股民在交易所买进卖出。盲目的乐观情绪广为流传,好像国家已进入永远繁荣和股票价值永远保持高位的新时代。最终股市的狂热所造成的后果在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二、危机的表现和特点
1、它引发的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
2、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是这次大危机的又一大特点。也是这次危机比历次危机更深刻的一个原因及表现。
3、这次危机的另一特点是,危机结束后,不见经济复苏。以往经济危机周期的过程是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而1929年的大危机最低点结束后是持续萧条,到1936年各国生产和就业才回升到1929年水平。从1937年下半年起,美英法等国又爆发了新的危机,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繁荣局面。
三、危机的影响和后果
1,这一危机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极大地影响了资本主义各国以及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大萧条给各国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大量失业的存在,“这是一个排队领救济面包、寻找施粥所的年代”,在美国,成千上万的男人,甚至还有些女人,从东岸到西岸来来回回地“偷乘火车”,希望找到工作,或者只是因为无别的事可做。
3,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丧失信心,社会危机导致深刻的政治危机。
4,各国国内的政治动荡,即使是在资源丰富、有着政治稳定传统的美国,也充满着不可思议的思想和骚动:由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组成的补助金大军,主张专家治国的反资本主义运动,还有各种各样的法西斯势力的活动;在法国政府不断更迭,在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2. 结合“新自由主义”思想分析罗斯福的“新政”。.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作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美国和其他各国史学家都将之作为研究重点。出版了成百上千本专著,发表了成千上万篇学术论文,探讨新政的历史背景、内容、寿命。评价新政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等问题。就是在今天,对于罗斯福新政的研究仍在持续展开。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罗斯福新政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对如何评价新政的性质和历史地位,更成为新政的研究重点和争论焦点。
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新政:
1,从理论上说,罗斯福新政是政策实践中的凯恩斯主义。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内需,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维持了充分就业,保持了公众购买力,提高了社会消费水平。由此,美国依赖国家干预政策,克服了大萧条,挽救了困境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然而,罗斯福新政所实行的类似凯恩斯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不仅是单纯的经济举措和一项政策的实行,而且是代表了一种长远的制度创新,即实现了国家职能的一项重大变化,开创了福利国家的新职能。也就是说,新政以后的政府已经从社会经济单纯的管理者和仲裁人上升为社会福利的保证人。国家的这一新角色、新职能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所不可想象的,也是从前的资本主义从未有过的。它是一种大胆的制度创新,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确立了“美国式的政府干预-福利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2,从思想渊源上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进步主义传统的产物。新政不仅继承了进步主义运动的改革精神,强化了国家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和仲裁者人的身份,而且它的重大创新在于建立了福利国家,即“保证人国家”,也就是由政府来保证人民有一个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
3,从政治上说,罗斯福新政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维护了美国的民主政体,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4,罗斯福新政开辟了20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许多学者认为,新政为了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大胆地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和福利的优长之处,从而突破了资本主义的传统模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罗斯福新政这一改良了的资本主义被称为“新自由主义”。在二战后,几乎整个欧美世界都在学习新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西方世界持续发展的25年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直到今天,罗斯福新政仍有着相当影响力,人们在对英国首相布莱尔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政策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便是布莱尔的政策是在新形势下对罗斯福新政的重大发展。罗斯福新政所体现的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更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3. 分析德国纳粹党上台的原因。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
德国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与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经济危机是纳粹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德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历史传统是法西斯上台的历史根源。
纳粹党的宣传纲领骗取了德国广大民众的支持。
希特勒迎合了德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对凡尔赛条约的憎恶与反对,进行了蛊惑人心的宣传,骗取了人民的支持。这是希特勒上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纳粹党的支持。
所有这一切,都为希特勒的上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政治基础。
4. 30年代带大危机对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调整有何影响?
6. 1929年经济危机对德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十分严重。当纽约股票交易所在1929年10月“黑色星期五”崩溃时,它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首先严重地震动德国。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的46.2%,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农业生产下降了30%。经济危机使德国的社会局势更为动荡,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起来。
7. 希特勒是怎样夺取政权的?
从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总理至1934年8月,纳粹党通过一系列暴力和行政措施,巩固、扩大德国法西斯专政,确立法西斯专政。具体措施如下:
1.改变内阁的成分。1933年2月,希特勒迫使兴登堡总统解散国会,纳粹在选举中获胜,希特勒拉拢民族党和中央党,得到了2/3议会多数,同时他还打击共产党和社会党。在纳粹党的提议下,议会通过了《消除民族和国家痛苦法》,实际上取消了宪法,结束了魏玛共和国。
2.争取对军队的控制权。希特勒上台后频频接近军界,直接与士兵对话,他向军队灌输民族主义思想,保证给军队独立地位,使军队成为国家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得到了军官们的支持。并借军队之手清除了冲锋队。
3.镇压共产党和工人运动。利用“国会纵火案”,下令逮捕了所有德共议员和德共全体干部,杀害了德共中央主席台儿曼。并通过了《国会纵火案法令》,大肆镇压共产党。
4.排斥异己,清洗非纳粹党人员。取消联邦各州的独立权,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下,下令清洗政府中的反纳粹的一切人员及犹太人,同时还进行文化清洗。
5.对反对派实行恐怖政策。成立“盖世太保”,迫害一切政敌、对手和镇压人民的反抗。还在全国各地设立集中营。另外,希特勒为得到人民支持,执行了一些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德国沿着疯狂备战、发动战争的道路走得越来越远了。
8. 魏玛共和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从此,魏玛共和国宣告终结,德国进入纳粹的法西斯专政时期。就魏玛共和国来说,它的这一最终命运不是偶然的。它是由于德国战败而产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基础是不牢固的。右派势力认为它是在革命中诞生的,是同屈辱的凡尔赛和约联系在一起的;左派势力则认为它是镇压革命的结果。在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魏玛共和国还能维持,但到经济危机袭来后,它就难以继续存在了。
9. 为什么法西斯主义会在德意日这三个国家确立起他们的统治性地位?
第六章 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1. 简述“东方会议”。
日本法西斯崛起与九一八事变
起因:
1、日本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也受到沉重打击,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行将崩溃,国内政治矛盾激化。
2、国外朝鲜、台湾民族解放斗争不断,中国的民族运动蓬勃高涨,使日本帝国主义的海外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3、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封建势力影响较大,其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4、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武士道精神以及皇国思想严重存在,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和平、民主”思想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文化建设严重不足。
5、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了社会秩序的相对混乱,资本主义右翼势力、军国主义力量趁势兴起,日本法西斯运动得以同时在民间与军部展开,其内容对内是建立法西斯军事独裁统治、对外是积极地发动侵略战争。
6、法西斯力量试图通过对外侵略战争,摆脱经济危机,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集权化中央统治。
过程:
1、1927年6月,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国策。
2、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上奏天皇,提出侵略中国东北以及全中国的“田中奏折”。即“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3、日本军部法西斯以少壮派军官为代表,法西斯力量迅速发展,成立了大量法西斯组织,如一夕会、王师会、樱会等,并且不断发动政变与暗杀行动,推动日本法西斯运动的发展。
4、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开始了其在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行动。
影响:
1、“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一贯谋求对华侵略扩张既定方针的必然结果,是日本帝国主义凭借对外侵略来摆脱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步骤。
2、该事件将中国人民拖入了战争的漩涡,加重了中华民族的苦难。
3、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矛盾平衡,引发了列强在远东地区的利益爆发。
2. 简述日本法西斯运动发展的过程。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的扩大
过程:
1、日本法西斯侵占了中国东三省之后,由于美英列强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其侵略气焰,加速向中国内陆深入。
2、1932年1月,日本法西斯挑起了武装进攻中国上海的“一二八事变”。
3、为了实现武装占领的长期化,1932年3月,在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4、同时派兵南下,继续扩大其侵略步骤。1933年1月攻占山海关,1933年3月攻占热河,直接威胁平津地区。
5、从1933年初,日本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地区,相继强迫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策动华北地区自治、蒙古自治,妄图蚕食和逐步占领中国。
6、为了使美英不再羁绊其侵略步骤,1934年12月,日本宣布退出《海军军备条约》,1935年12月退出海军裁军会议,同时日本还宣布退出国联,单独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
7、日本国内法西斯运动进一步发展,军部法西斯各派力量合流,1936年“二二六事变”,军部法西斯独裁政体得到全面建立,日本建立了其准战时经济体系,完成了其作为远东战争策源地的一系列准备。
8、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人民陷入了法西斯引发的、更大的战火中。
3. 评析不承认主义的性质。英美列强对日绥靖
起因: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蒋介石政府由于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方针,将解决日本对华侵略问题寄希望于英法控制的国联,实则将中国东三省问题束之高阁,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2、英法控制的国联也无意解决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害怕日本法西斯会迁怒于自身,损害其在华利益。
3、美国不愿意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东北,牺牲其在东北的殖民利益,但是也不愿为此与日本发生冲突。
过程:
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英法就确定了基本外交方针,即将战略中心放在欧洲,将其在华殖民利益重点放在长江中下游,不干涉或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动。
2、1932年1月,国联成立“李顿调查团”,调查事件经过。但是该调查团提出的报告书仅仅是在字面上对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进行了谴责,而没有任何实质性行动,事实上则变相地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野心。
3、1932年1月,美国在日军攻占中国锦州后发表外交照会,即“不承认主义”。既不承认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改变东三省的现状,但也不准备采取任何行动干涉日本的侵略活动。作为世界大国,美国放弃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道义与责任,这就是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纵容。
4. 试分析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美国与世界
表现:
1、美国尽管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但是三十年代初开始实行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资本主义免于灭顶之灾,但对美国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深深影响到30年代的战债与德国战争赔款问题。
2、三十年代美国中立主义政策的出台,既是其孤立主义外交传统的表现,也是其政治、经济的现实反映。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出发点是要避开欧洲纷纭复杂的国际矛盾与冲突,但是其外交实践的本质与结果则是绥靖主义,是对被破坏的国际秩序之行为的自由放任。
3、三十年代初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中心是围绕拉丁美洲展开的。作为门罗主义的继续,罗斯福政府改变了传统的、对拉美国家的“大棒加胡箩卜”,为了最大限度地稳固其后院,转而开始实施“睦邻政策”,这对于缓和美国与拉美国家关系、建立泛美反法西斯联盟具有重要意义。“睦邻政策”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拉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
5. 试论国联解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失败的原因。
6. 评析东方公约失败的原因。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及其实践
起因:
1、从三十年代开始,随着国际局势的日趋复杂化,苏联需要制定对付外来威胁的安全战略。
2、德意法西斯在欧洲不断侵略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3、苏联高举维护和平、制止侵略的国际主义大旗,积极倡导建立有效的欧洲防务安全体系。
4、苏联倡导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一方面粉碎协约国孤立苏联,指导德国法西斯祸水东引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试图借助与英法联合,集体制约法西斯的侵略与威胁。
过程:
1、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从30年代初就已开始,表现在外交实践中则是积极地推进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30年代初,苏联与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和美国也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以此为政治舞台,苏联积极宣传其反侵略的国际主张。
3、鉴于德国法西斯的日益崛起,苏联正式提出了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从1934年开始,苏联与法国酝酿订立《东方公约》,意在联手阻遏德国法西斯对欧洲的扩张。
4、苏联又相继与法国、捷克斯洛伐克订立了《苏法条约》、《苏捷条约》,遏制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扩张之势。
5、苏联30年代在英法帝国主义列强酝酿的世界范围的裁军运动中,发扬国际主义的外交路线,真正以和平主义的精神,提出了订立《侵略定义公约》,对侵略行为事实真正的制裁。同时提出真正的裁军方案,揭穿帝国主义列强表面奉行裁军、实际扩军备战、欺骗世界舆论的行为。
影响:
1、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对于制约三十年代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扩张具有积极的作用。
2、但是,由于英法热衷于推行对法西斯绥靖政策,对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阳奉阴违,影响了该政策实施的效果。
3、欧洲安全政策及其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英法等国一些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拥护,扩大了苏联外交政策的积极影响。
7. 简评欧洲集体安全政策。
8. 分析蒙特娄会议的作用与意义。
9. 分析绥靖政策的性质与结果。英法对德绥靖
起因:
1、英法自二十年代以来,和平主义盛行,国内缺乏制约与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和勇气。
2、一战后,英法尽管控制着国联,但其实力严重下降,远不足以维护世界和平。
3、德国法西斯从三十年代初开始积极扩军备战,其军事实力、军事工业远远超出英法等国家。
3、从30年代初德国法西斯上台伊始,英法就在德国一连串的扩军备战、违约背义的外交活动中态度软弱、步步退让,目的在于维护其既得利益。
4、英国和法国在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以小利换大义,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伤害他国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其结果最终是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政策与实践。
过程:
1、1935年6月,英国与德国签訂《英德海军协定》,约定德国海军舰艇吨位达到英联邦成员国35%的水准。事实上,《英德海军协定》使德国法西斯重新武装化正常化和合法化了,该协定实际上鼓励了德国法西斯进一步扩充海军军备。
2、在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的过程中,英国与法国漠然置之,1938年4月,公开承认德国的侵略行动。
3、在德国法西斯武装威胁捷克斯洛伐克、制造“五月危机”之后,英法继续执行绥靖政策,仅仅是对德国施加压力,而不是从根本上去除法西斯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威胁。
4、1938年9月,在德国法西斯侵略的进一步威胁下,英国与德国在贝希斯特加登举行会谈,英国表示理解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日耳曼人的民族感情,公开同情法西斯侵略。
5、9月22日,英德在哥德斯堡再次举行谈判,英国对希特勒的侵略要求一再迁就,不断地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要求让步,不惜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压力,要其向法西斯做出让步,妄图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利益,换取苟安。
影响:
1、英国与法国所推行绥靖政策,事实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西斯侵略而给世界带来的危害,相反只能恶化国际安全形势。
2、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最后目标是统治全世界,英法的绥靖政策只能助长法西斯更大的侵略野心。
3、英法的绥靖政策是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与国家利益为代价的,是对国际正义与公理的背叛。
4、英法也是其绥靖政策的受害者,只有德国法西斯是获利者。
10.简述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的原因。英法苏三国谈判
起因:
1、鉴于德国法西斯侵略步伐不断加快,战争危险日益迫近,欧洲安全形势恶化。
2、为了对付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英法苏三方具有维护欧洲安全的共同利益要求。
3、作为欧洲集体安全政策的继续,苏联试图构筑最终制约法西斯德国发动战争的安全防御体系。
过程:
1、英法两国在法西斯战争迫近的形势下,于1939年3月订立互助同盟关系。
2、英法两国同时还向波兰、罗马尼亚、希腊以及西欧各国提供保护,威慑德国法西斯。
3、从1939年4月开始,英法开始积极地与苏联展开外交接触,商定联合制约德国法西斯的步骤,稳定欧洲局势。
4、英法在与苏联的外交谈判中,其主导思想存在着问题,没有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其安全防御的范围,拒绝苏联军事计划中借道罗马尼亚、波兰,拒绝对上述两国展开外交工作,而且英法提不出具体的军事作战方案。更严重的是,英国在三国谈判的过程中,还秘密地与德国展开谈判,试图与法西斯进行新的妥协,这导致了三国谈判一直无法取得应有的进展。
5、苏联一直积极倡导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对三国谈判非常重视,派遣了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为团长的代表团,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军事计划。与英法只派遣二流人员参会、并且没有任何军事计划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6、从1939年7月中旬开始,三国谈判陷入困境,英法苏三国无法就其军事合作问题达成一致,三国谈判的失败。
结果:
1、三国谈判失败,使欧洲丧失了最后遏制德国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机会。
2、三国谈判失败的主要责任应当由英法承担,其原因归根到底是英法外交政策中深深扎根的绥靖思想在作怪。
3、德国法西斯在三国谈判中不断进行破坏,也是导致谈判失败的重要原因。
4、三国谈判后期苏联对英法的意图怀疑,改变策略,转而与德国谈判,这也是谈判失败的重要原因。
11.简评慕尼黑阴谋。慕尼黑协定
起因:
1、德国法西斯急于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完成全面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既定方针。
2、德国法西斯希望压迫英法再次做出政治让步,不战而屈人之兵。
3、英法急于通过谈判,制约法西斯侵略,将法西斯危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德英法意四国联合操纵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命运,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利益。
内容:1939年9月,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四国订立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又称《慕尼黑协定》。该协定完全无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民族权力,是公开对国际原则与正义的践踏。该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五分之一的领土、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二分之一的重工业划给了德国,彻底断送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未来。
影响:
1、慕尼黑会议是一次国际大叛卖,严重违反国际正义与公理,它彻底断送了欧洲集体安全政策,使之丧失了最后遏制法西斯侵略的效果。
2、德国法西斯在慕尼黑会议后,并没有停止侵略步伐,希特勒的侵略胃口进一步扩大。
3、慕尼黑会议后,德国与英国联合订立的政治声明、德国与法国订立的联合声明,归根到底不过是法西斯欺骗世人、绥靖主义者麻痹自我的一纸空文。
4、慕尼黑会议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
5、1939年3月,德国全面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使绥靖主义者饱尝了纵容侵略的苦果。
12.如何看待巴勒斯坦地区的阿犹冲突。中东、北非国际形势的发展
背景:
1、30年代国际关系紧张化,对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
2、中东北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特殊,英法等国、德意法西斯集团都对中东地区竭力拉拢,迫使中东地区陷入复杂的外交环境。
3、中东北非地区属于英国传统的殖民地,保持了与英国的特殊关系。
4、由于中东北非地区民族成份复杂,再加上英国为了保持其殖民利益而推行的分而治之政策,加剧了这一地区民族矛盾的发展。
过程:
1、1937年6月,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四国订立《萨达巴德公约》,对中东地区可能受到的外来干涉进行集体防御。该条约反映了中东人民促进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良好意愿,对维护这一地区的国际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
2、巴勒斯坦地区爆发了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严重冲突,大量犹太人由欧洲纷纷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反对,导致这一地区民族矛盾加剧,对中东地区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造成了直接的冲击。
3、1939年2月,英国在伦敦召开圆桌会议,邀请冲突各方参加,但伦敦会议并没有解决这一地区激烈的民族矛盾。
4、在德意法西斯侵略的威胁下,为了稳固起在北非地区的殖民统治,英国改变其旧殖民政策,改善埃及的国际政治地位。1936年5月,英国和埃及订立《英埃同盟条约》。该条约结束了英国对埃及的军事占领,埃及独立,维护埃及的民族权利。英国也借条约加强了其在埃及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存在。
影响:
1、中东北非地区的人民维护区域安全的实践,对于防范法西斯势力渗透、保卫世界和平具有积极作用。
2、中东北非民族矛盾的发展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英国殖民主义政策的原因,这种矛盾成为该地区长期混乱的重要原因。
3、中东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表明该地区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推进了该地区民族进步运动的深入。
巴勒斯坦问题和阿犹冲突
(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
犹太人在罗马帝国时期被逐出巴勒斯坦地区以后颠沛流离,受尽歧视和迫害。19世纪,在东欧犹太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之家的思潮,这种思潮后来就发展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这一运动的奠基人是奥地利记者西奥多·赫茨尔。1896年,赫茨尔在维也纳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宣传犹太人是一个民族,它之所以遭受歧视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四处漂泊,没有自己的家园。1987年8月27日,在赫茨尔的倡议下,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会上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赫茨尔当选为主席。从此,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就发展成为一场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政治运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没有太多进展。
(二)英国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贝尔福宣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在美国的支持下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表示英国政府赞同“在巴勒斯坦由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这封信被称为“贝尔福宣言”。宣言在支持犹太人建立“民族之家”的同时,也宣布“绝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团体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其他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损害。”由此,《贝尔福宣言》的正确含义引起人们数十年的争议。一战结束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利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在此期间,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批迁入巴勒斯坦。希特勒上台后,实行屠犹灭犹政策,迫使更多欧洲的犹太人通过各种渠道移居巴勒斯坦。
(三)以色列建国与阿犹冲突
二战爆发后,为了平息阿拉伯人的反抗情绪,英国于1939年发表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与土地转让。白皮书的发表引起犹太人的不满。这时,美国为了扩大其在中东的利益,便积极扶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对英国施加压力。1947年11月29日,美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委任统治宣告结束的当天,以色列国已匆匆建立,11分钟后,美国即宣布承认以色列临时政府。5月17日,苏联也承认了以色列。在犹太人兴家立国的同时,有许多阿拉伯人却流离失所。随着以色列国的建立与巴勒斯坦战争的发生,由来已久的阿以冲突愈演愈烈。
13.试分析英法“不干涉政策”的实质。西班牙内战与德意武装干涉
起因:
1、自19世纪末开始,西班牙一直处于共和与君主政治统治轮换的混乱中,社会严重动荡。
2、西班牙是欧洲封建文化、天主教教会势力、传统习俗保留相对较多的国家,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保守力量强大。
3、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建立,右翼势力、反动军官、天主教教会、保皇派、贵族等形成了政治反对力量。
4、在三十年代欧洲社会政治进步运动中,西班牙受到巨大冲击,国内政治发展出现反复,左派与右翼势力冲突严重。
过程:
1、1936年2月,左翼人民阵线上台执政,执行带有资产阶级进步色彩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政策。
2、7月,西班牙驻摩洛哥驻军在反动军官佛朗哥的领导下,发动反对共和国政权的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
3、意大利法西斯完成了侵略埃塞阿比亚的战争后,积极插手西班牙事务,支持叛军。德国法西斯试图控制西班牙,进而威胁英法的海上生命线,因此也支持叛军,并为其提供大量的军火,甚至直接出兵西班牙。
4、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了“不干涉主义”,宣布中立,并为此建立了不干涉委员会,禁止向西班牙政府输出武器装备。其目的是不希望西班牙出现左翼政权,不想因为西班牙而影响其与德意的关系。
5、美国于1937年4月通过永久《中立法》,不向交战国输出军火,但事实上只是不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输出军火,而叛军则可以通过德意获得军火。德意法西斯则积极支持佛朗哥叛军,意在消除左翼政权、在伊比利亚半岛扩大其战略地位。
6、苏联和世界上爱好和平、反对法西斯独裁者的力量则积极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世界民主人士还组织了“国际纵队”,帮助共和国政府打击佛朗哥叛军。
7、西班牙内战最终以佛朗哥叛军颠覆共和国政府而结束。影响:
1、西班牙内战是三十年代国际法西斯势力与民主、和平力量的一场大较量,它激励了世界范围的爱好和平、民主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士气,高歌了世界正义与和平的旋律。
2、西班牙内战是德意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序曲,英法美等国的妥协退让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快了世界大战的到来。
3、西班牙内战的结果是佛朗哥叛军掌握了政权,颠覆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由此西班牙开始了以天主教势力、保皇派以及集权主义力量统治的黑暗时代。这是西班牙历史发展的倒退。
14.试分析3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得失。
(平按从集体安全政策到英法苏谈判失败及苏德条约签订,三个阶段论述。)
15.从英帝国到英联邦,看英国30年代的殖民政策的变化及其特点。
英联邦建立及其发展
起因:
1、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受到重大冲击,严重削弱了这个世界帝国的力量。
2、与此同时,此起彼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迫使英帝国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秩序,不得不改变其旧的统治手法,进一步调整其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
3、英国设计了一种新的控制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方法,即扩大其辖下自治领的行政与法律权力,形成一种以英国为中心的新政治体系,即英联邦。
4、英国在保持其自治领充分权力的基础上,极大地保持了与自制领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密切联系,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与政治统治体制。
5、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激化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动摇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促使英国加强其与自治领国家的团结。
过程:
1、早在1926年10月,英帝国会议上,英国的自治领国家就提出了自治主张,会议确定了以“英联邦”替代“英帝国”的政治方针。
2、1931年通过的《威斯敏斯特法》,英国在英联邦中与自治领享有平等政治地位,自治领享有相当的政治自主权,其立法与司法权力独立,并与英国平等,共同拥戴英国王室,作为英联邦团结与合作的标志。
3、在英联邦的基础上,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1932年7月,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建立了以英帝国特惠制为基础的经济、财政集团。
影响:
1、由于英联邦成员国遍布世界,因此该组织建立具有世界性影响,对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都产生了影响。
2、英联邦以及联邦内部的帝国特惠制度,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中帮助英联邦国家尽快摆脱危机发挥了作用,同时还对30年代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英联邦内部尽管在政治、外交以及经济政策上保持了高度一致,但是其内部仍然存在着矛盾,包括英国在经济上与自治领国家长期形成的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在政治上越俎代庖的关系等。
第七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亚洲、非洲人民反对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努力以及拉丁美洲国家的变革风潮
1. 凯末尔改革及其对土耳其国家发展的意义 青年土耳其党人革命与土耳其的复兴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土耳其
1、内外压迫深重:19世纪以后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俄、英、法等国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在土耳其攫取了各种政治经济特权。此外土耳其还是一个封建神权国家。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土耳其人民遭受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
2、青年土耳其党成立:青年土耳其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1894年“奥斯曼统一与进步协会”成立,参加者主要为军官、军校学生、大学生和官吏,中心设在巴黎。该组织即后来所通称的青年土耳其党。该党提出反对素丹专制、维护奥斯曼帝国领土完整、恢复1876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要求。
(二)青年土耳其革命
1907年青年土耳其党人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争取到了各民族主义政党的支持,同时准备武装起义和夺取政权。1908年7月3日,起义正式开始。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势下,哈米德二世被迫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同年12月,新议会召开,青年土耳其党人在议会中占多数。在此后直至一战数年中,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多数年份中掌握实权,但也遭遇过政变和反对派倒阁。其实行的土耳其民族主义遭到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反对。
(三)凯末尔革命
青年土耳其党政权追随德奥集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的惨败,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1920年8月,协约国提出了灭亡土耳其国家的奴役性条约——《色佛尔条约》。1919年开始的由凯末尔领导的民族解放战争将外国侵略者赶出了土耳其本土,使土耳其大致获得了今日的边界。1923年建立了新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四)凯末尔改革与土耳其复兴
1、凯末尔改革内容:趁着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土耳其人中点燃的民族主义热情,凯末尔在国内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被概括为“凯末尔主义”。凯末尔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六条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革命主义、世俗主义和国家主义。此六大原则于1937年2月被写进土耳其宪法,成为土耳其政府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是土耳其实现政治和经济现代化的指导原则。凯末尔改革内容广泛,涵盖社会、习俗和文化改革、政治和经济改革、法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等多个方面。
2、改革促使民族复兴:改革历经15个年头,使一度濒于灭亡的“西亚病夫”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2.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与特点 印度从自治自产运动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1、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的苦难:19世纪中期,英国完全确立了它在印度的统治。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开始把印度变成它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一政策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印度的农村手工艺品生产锐减,同时意味着更多的人依赖农业为生。过分的农村化、小生产占有、繁重的税务、以及无法统计的高利贷的盘剥,使印度日渐成为一片贫穷和饥荒的国土。
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其政党的建立:印度民族工业在英国殖民统治下艰难地发展,加上英国推行英语教育,有更多的印度人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接受了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在这一背景下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成长壮大起来。1885年国大党成立成为印度民族运动发展的里程碑。最初,国大党只是追求一些温和和有限的目标,希望英印殖民当局进行改革,使他们有更多参与政权的机会。进入20世纪后,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原因,印度的民族运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20世纪初的自治自产运动
1、自治自产运动的背景:印度总督寇松统治印度期间专制无以复加。为了削弱印度的民族运动,1905年他提出了将孟加拉省划分为两个行政管理区的法令,直接引发了印度的自治自产运动。
2、运动的发生与发展:1906年,印度国大党激进派领袖提拉克提出了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四大纲领。根据这一纲领发起的自治自产运动试图以抵制出售英国货和发展民族工业从经济上打击英国。该纲领还在印度民族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争取民族自治的要求。在激进派的组织下,印度发生了多次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和群众大会。运动遭到了英印殖民当局的镇压,提拉克也被逮捕入狱。
(三)甘地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的原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国大党希望通过与殖民当局的合作换取后者在战后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改革,给予印度自治地位。但是,战争结束后英印殖民政府的表现却让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深感失望。前者不仅没有满足印度人自治的愿望,而且对印度人举行表达意愿的集会进行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惨案。印度民众反英情绪急剧高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2、甘地及其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甘地曾在英国学习法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南非以非暴力不合作为手段领导印度侨民成功地开展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一战中,他也支持英国政府。战后英国殖民当局的所作所为使他颇感失望。甘地拒绝接受英国抛给印度的1919年印度政府法,并说服印度国大党在1920年12月的年会上通过一项对殖民政府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决议。国大党宣布要利用一切合法的和平手段最终在印度实行全面自治。针对英印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包括放弃一切政府颁奖的荣衔,全面抵制立法机关、法院、教育机构和外货,以及拒绝纳税等等。主观方面,它倡导提高自身修养,培养牺牲精神,协商解决内部争端,积极购用国货,普及手纺手织等。国大党的决议得到了印度民众的普遍响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一度使政府工作陷入瘫痪。后来由于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暴力和过激行为,甘地宣布运动终止。甘地本人则被捕,判刑6年。1924年甘地因病提前出狱。出狱后,甘地继续斗争,他穿起农民的粗衣,操着他们的语言,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逐步把争取自治的思想从知识分子的政治口号变成千百万农民的群众运动。
3、文明不服从运动:①运动的背景:1930-1933年,印度民族运动出现了又一次高潮。战后工业勃兴短暂。由于英国和日本等国重又恢复对印度的商品输出,使民族工商业处境困难,再加上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开始,印度农产品出口锐减,但英国政府却仍以关税优惠办法,促使英国滞销商品强占印度市场,这种转嫁危机的办法加重了印度民族工商业的危机。②文明不服从运动的发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1929年12月,印度国大党年会通过决议,把争取独立作为斗争目标,并授权甘地开展新的不合作运动。甘地决定迅速发动用“文明的非暴力”形式实现的、不服从政府法律的运动。文明不服从运动开展的蓬蓬勃勃,但不久即遭政府镇压。1931年3月,文明不服从运动终止。群众性的不合作运动结束后,甘地又在1932-34年间领导开展了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着力于以个人行动来实现社会建设纲领,把解救“贱民”工作放在首位。
3. 华夫脱运动的内容及意义 华夫脱运动与埃及独立
1、华夫脱运动的背景:一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埃及民众深受殖民保护制度之苦,反英情绪激烈。
2、华夫脱党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1918年底,柴鲁尔发起组成“代表团”(音译“华夫脱”,后发展成为华夫脱党),准备与英国进行有关埃及独立的谈判,企图通过和平方式获得完全独立。华夫脱党提出了取消英国对埃及的“保护”,实现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殖民当局却对此横加镇压,不仅逮捕了柴鲁尔,而且还开枪打死了参加游行示威的3000多名群众。此后英国方面软硬兼施,一方面和华夫脱党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又对群众运动粗暴施压。只是在埃及社会各阶层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英国政府才被迫发表英埃关系宣言,声称将放弃对埃及的保护,承认埃及独立,但仍在埃及驻军,保留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保留领事裁判权,并维持对苏丹的管理权等。同年3月16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尽管宣言把埃及仍置于半殖民地地位,但公布宪法和宣布埃及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这在非洲大陆还是第一次。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简述德波战争。
(一)、德国进攻波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德国的准备
1938年10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要求波兰把但泽归还德国,并开辟一条从德国到东普鲁土的通道。然而波兰不愿向德国割让土地。希特勒玩弄典型的两面派手法劝说英国同意德国侵略波兰,但同时希特勒在准备战争,力图武力解决波兰问题。
8月30日白天,德国提出要求,规定波兰代表应在30日午夜前接受德国提出的16个条件。然而波兰不屈服于德国的压力,抵制了德国的一切要求。
2、德国入侵波兰和二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德军入侵波兰,波兰进行了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上午英国向德国宣战,下午法国向德国宣战。
(二)、德波战争与“奇怪战争”
1、波兰失陷
德国入侵波兰后,使用闪电战战术。波兰军队虽然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德军力量占了优势,而苏军按1939年8月25日的苏德条约的秘密协定于9月17日从东部进入波兰,使波兰无法继续抵抗德国。9月27日华沙投降,波兰灭亡。
2、战争初期德军的胜利与奇怪战争 战争爆发后,张伯伦并未完全放弃绥靖政策。因此,英、法在1939年至1940年的战略计划只是依靠马奇诺防线进行防御,于是出现了“奇怪战争”这一局面。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军入侵挪威,当天,德军占领挪威首都奥斯陆。同时,德军撕毁与丹麦的互不侵犯条约,也占领了丹麦。德军入侵挪威和丹麦结束了“奇怪战争”,英、法与德国之间的战争从此真正开始。
2. 评价东方战线。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1、内容
从1939年起,苏联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就在其西部疆界以及其西部领土相邻的邻国境内,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长达2000公里的东方战线。它包括波兰、芬兰和罗马尼亚的一部分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
2、影响
东方战线的建立,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表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3. 简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过程及意义、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美国中立法政策的转变
在30年代中期,美国为避免卷入欧洲战争而在1935年、1936年和1937年三次通过了中立法,规定不得给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贷款。
193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规定交战双方可以付现款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必须用自己的船运回,这就是“现款自运”原则。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和法国投降后,美国看到如果不支持英国,英国必败。为了制止德国独霸欧洲和危害美国利益,同时,美国借机从英国获得让步,夺取英国殖民地,特别是把英国的势力排斥出加勒比海,因此,美国从中立迅速转向支持英国。
1941年3月11日,美国通过了“租借法”,它使英国有可能不付现款而获得美国的物资供应。该法案规定全部物资供应由美国政府预算开支。
2、《大西洋宪章》的签订
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大西洋纽苏兰的阿根夏港的一艘军舰上,举行了会谈。8月13日签署了《两国国策中某些共同原则》的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的签订,使美国向对德作战迈出了一大步,同时标志着英美同盟的形成。
3、《联合国宣言》的签署
1941年6月22日,当德国侵犯苏联后,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初步条件成熟。英国主张联苏抗德,美国总统罗斯福也采取了类似英国的立场。1941年7月12日,英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订了为对德作战而采取联合作战的协定。协定规定在战争中彼此援助、支持和不得同敌方单独谈判请和等原则。随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1年9月24日,苏联表示赞同大西洋宪章。这样,三国有了建立联盟的基础。1941年9月至10月,苏、美、英三国召开了莫斯科会议,会议讨论了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问题,三国联盟已趋成熟。
1942年1月1日,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签字国保证要用其全部资源与法西斯国家作战到底,相互合作,绝不单方与敌人缔结停战协定与和约。《联合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后建立。
4. 分析法国在二战初期迅速失利的原因。法国的溃败
(一)、丘吉尔战时内阁
1、战时内阁的成立
英国在挪威的失败,带来了极严重的政治后果,导致张伯伦下台。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辞职,由丘吉尔组阁,成立了有工党、保守党、自由党等各党派组成的新政府。
2、意义
丘吉尔战时内阁的成立,标志着英国绥靖政策的结束。但在丘吉尔执政的前4个月地位还不稳定。因此英国的政局是微妙的。但是战时内阁一致决定要坚持战斗,直到打败德国。这一决定影响着西欧的未来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西线战役与法国的败降
1、西线战役
1940年5月10日,就在丘吉尔就职的同一天,希特勒通过比利时和荷兰向西线发动进攻。卢、荷、比相继于5月10日、15日和28日投降。5月20日,德军到达英吉利海峡,所有英国远征军和法国北部军队被包围。从5月26日至6月4日,开始了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约34万英法军队撤到英国,来不及撤退的4万法军被俘。
2、法国投降
1940年6月22日法国贝当政府在康边森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国元帅福熙与德军签订停战协定的同一节车厢里,签署了投降条约。
1940年10月张伯伦辞去政府职务,丘吉尔成为保守党主席。英国彻底摆脱了绥靖谈和的影响。
5. 阐述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8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会议。在德黑兰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包括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对日作战问题、战后对德国的处理问题、波兰问题、芬兰问题、关于建立国际组织问题,以及殖民地问题和对靠近德日的基地和战略据点实行托管制等问题。会议决定在1944年5月1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胜利阶段,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以协调各方立场,加强盟国之间的合作,彻底打败德、日,以及讨论盟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争议的会议。一方面,会上美、苏达成了战后瓜分势力范围的协议,构筑了“雅尔塔体系”的最初框架。另一方面,该协议协调了盟国最后击败德国和日本的立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到来。波茨坦会议
为了讨论对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处理问题,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以及最后战胜日本,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会上,由美、中、英三国签署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6.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过程及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后,改组了军事统战部,把兵力集中于南方。1942年7月17日,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1942年11月19日,苏军发动反攻,包围了德军25万人。1943年2月2日,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7. 简述不列颠之战。不列颠之战
(一)、不列颠之战
1、战争的开始
为了迫使英国求和,希特勒于1940年7月16日签署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1940年7月10日在多佛海峡上空德英空战开始。8月德国空军开始轰炸英国机场。9月7日德军轰炸了伦敦。到9月15日形势发展不利于德国空军,只好改为夜间轰炸伦敦和其他城市。
2、战争的结束
由于英国的顽强抵抗,至1940年10月21日,德国始终未能迫使英国屈服,只好决定放弃入侵英国的计划。
(二)、不列颠战役的意义 不列颠战役的胜利,使德国占领英国的梦想破产,同时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8. 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败的原因。
第九章现代社会发展与科学文化成就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历史意义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打败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气焰,表现了世界人民正义的伟大力量。同时,也奠定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
2. 现代西方哲学有哪些主要流派,其折射的社会状况如何? 现代西方思想与文化
20世纪是欧美国家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空前进展的世纪,也是人类理性大发展的世纪。然而,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强烈冲击和受现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规律的制约及现代文明所造成的弊端的影响。在西方人文精神领域,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传统思想文化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一)现代西方哲学
1、非理性主义:现代非理性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这一哲学流派的基本特点是以内在精神为研究对象,否认理性思维,否认理性的作用和地位,把主体结构中非理性的意志、本能、直觉和自我意识扩大化、绝对化,与理性、逻辑和哲学对抗。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意志主义、直觉主义、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
①唯意志主义:唯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尼采。尼采的 哲学以反对传统、崇尚权力著称,提出了权力意志的概念,在认识论上,尼采认为世界是由偶然性因素组成的,因此,靠逻辑和理性无法获得真理,只有把认识对象提高到主体中才可能获得真理。②直觉主义:直觉主义的代表是狄尔泰和柏格森,认为直觉是最高级最深刻的认识形式,理性只能认识事物的局部和表面,直觉却能达到对事物的通晓。③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也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有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和加缪等。这一派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把自己个人的存在看作一切存在的出发点。④精神分析理论也称泛性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和精神生活是受人的潜意识支配的。人是性欲动物,是自私的,一举一动都以满足自己的性欲为目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马赫主义: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不仅使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对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哲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赫主义就是其中一个主要代表。马赫主义的代表人物马赫认为时间与空间是人的感觉的复合,随经验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否定物质客观存在的基础。
3、相对主义:与马赫主义并行的还有相对主义,认为区分真假、判断美丑的标准是主观判断,不具有客观意义。
(二)现代西方文学艺术
1、反现实主义与文学:反现实主义是现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其表现形式多样,其共同点是继承19世纪以人为本、以人性为中心的创作传统,在表现形式上则是自觉地反传统反常规,从新的视角,用新的形式,努力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体验和感受。其中西方文学比较有代表的流派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意识流派小说等。
2、非理性主义影响哲学思潮: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特别是直觉主义、无意识论和存在主义等不仅影响了西方创作思想,而且对艺术表现形式也发生深刻影响,在绘画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从19世纪末开始,欧洲绘画的传统观念就逐渐被淡化,各种画派不断涌现,象征主义、立体派、野兽派、表现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它们相互渗透,融会成光怪陆离的“现代艺术”。他们大多从自我意识出发,用一些怪诞的方式反映内心世界的某个侧面。
3、现代西方音乐:现代西方的种种思潮对音乐也产生了影响。现代音乐多抛弃了古典音乐的华丽优美的传统,用粗犷、豪放甚至是不协调的旋律,来反映现代人希望摆脱现实生活、发泄内心不满的心态。
(二、苏联的文化生活 十月革命后,在文化艺术应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布尔什维克逐步加强了对文艺创作的领导,确立了自己在这些领域内的领导地位。在十月革命前后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和社会生活,也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因此20年代出现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局面,涌现出了一批比较杰出的作家和作品。随着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进入30年代后,文艺界也开始出现高度统一的局面,很多文学艺术作品成为公式化、人物形象脸谱化、把生活简单化和为政治口号做图解的作品。
三、亚非拉国家的思想与文化
(一)拉丁美洲的思想与文化
1、一战前拉美思想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叶的拉美国家处在一个追求国家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动时期,一战前在拉丁美洲文化思想领域,实证主义理论开始取代浪漫主义精神,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拉美的文化和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欧洲化倾向。
2、拉美民族主义思想兴起:不过20世纪前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随着拉美民族主义的形成,许多具有拉美文化特征的思潮出现,如爱丽尔主义和土著主义思潮等。智利著名女诗人米斯特拉尔则是一位美洲主义者。她的第一部作品《悲哀》创作于1922年,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亚洲非洲的思想与文化
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叶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做着艰苦的努力。同时期的思想和文化的主流是一种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呐喊的文化。现实主义、进步主义运动兴起并影响着思想文化运动的各个方面。)
3.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内容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对世界现代史的特点、内容和分期的认识?
世界现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充满了悲痛、恐惧、威胁与动荡,但也是一个革命的、充满创造性的和希望的时代。有可怕的世界大战,也有社会的巨大进步。
在世界现代,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的进行,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都发生着相互影响,人类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形成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市场,掀起了瓜分世界领土的狂潮。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先后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在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政党制和代议制获得了发展和完善。英国的议会内阁制,美国的总统制和法国的共和制都已确立,而德、意、日等国则实行了君主立宪,走上了议会政治的道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受到现代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影响,在发生缓慢的变化。在文化艺术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列宁主义的诞生,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促进了人类思想的大解放,人类在科技、文化、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革命和创新。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一统天下,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在俄国革命影响下,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这些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国际关系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近代称雄欧洲与世界的英国和法国,到19世纪下半叶开始相对衰落;德、俄、美、日在迅速崛起,对英法的世界霸权和欧洲霸权构成强大威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迅速成为欧洲强国。新兴的德国的出现,打破了欧洲的平衡,欧洲出现了危机。德国为抢夺殖民地而向外扩张,激化了与其他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俄国虽然比英法德美落后,而且是一个带有封建性的、国内问题成堆的帝国主义大国,但是它正在迅速发展,扩张势头及其凶猛,构成了对英法世界霸权地位的极大威胁。(俄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因为其工业化发展迅速,到20世纪初已达到法国和奥匈帝国的水平。其工业产值虽排名第五,但其发展的潜力却远远超过法、奥等国。俄国的扩张,成为引起欧洲和整个世界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俄国向亚洲和中国的扩张,威胁着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利益,为了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英国寻求与日本同盟。
俄国为了控制黑海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一心要控制巴尔干地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支持奥匈帝国境内的南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运动。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活动恶化了它与奥匈帝国的关系,引起了在巴尔干和中东地区有重大利益的英国的担忧,英俄关系进一步恶化。上述矛盾的发展,必然要把德国与法国等欧洲大国卷入斗争的漩涡。
新兴的世界强国美国和日本,为了争夺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早已开始了激烈的角逐。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吞并了夏威夷,占领了菲律宾。到1900年,尚未被瓜分的亚洲领土已经不多了。中国土地辽阔广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是西方国家觊觎的潜在市场。美国为了打入中国市场,挤进其他国家的殖民势力范围,提出了“机会均等”“门户开放”政策,反对任何国家独占中国。这与妄图独霸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日本发生了冲突,于是美日矛盾成为远东的主要矛盾。
法德矛盾、英俄矛盾、美日矛盾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表明,以欧洲为中心的旧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必须以新的体系取而代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开始了向旧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体系的冲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动摇了这个体系的根基;再经过1929年至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削弱,这个体系更摇摇欲坠;最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下,终于灭亡。
综合几种观点后,本书以1905年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分期的根据有七点:事件有5件。第一,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是在1905年结束的。俄国1905年革命是十月革命的总演习,唤醒了整个亚洲。1905年在美国斡旋下,日俄在朴次茅斯举行会谈,缔结了《朴次茅斯和约》。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震动世界的狭义相对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战后虽然出现了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但人类渴望的是和平和发展。在冷战结束后,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但时代的基本特点已经明显表现为和平与发展。所以1945年以后的时代是完全不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历史时代的,可以把它称为当代史。
(2)一战前德国的内政与外交状况?
(3)一战前法国的内政与外交状况?
(4)一战前英国的内政与外交状况?
(5)一战前的意大利的内政与外交状况?
(6)一战前的俄国的内政与外交状况?
(7)一战前的奥匈帝国的内政与外交状况?
(8)一战前的美国的内政与外交状况?
(9)一战前的日本的内政与外交状况?
(10)一战前德、法、英、意、奥匈、美、日诸国的内政与外交状况的概括?
第二篇: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敦巴顿橡树园会议(P424)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苏、美、英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在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布雷顿森林体系(P425)
二战后形成的国际金融体系。为了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各国的经济,1944年美、中、苏、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最终通过了3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2个国际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1946年,世界银行正式开业,战后初期银行的主要借款人是西欧各国,后逐渐转到亚非拉国家;194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业,后两组织都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会议还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世界经济与金融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战后初期的汇率波动和经济动荡,增加了投资,扩大了世界购买力,也促进了世界贸易;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美国在全球经济的霸主地位从此确立。
3.关税贸易总协定(P425)
二战后,美国发起筹建的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1947年10月30日,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在《关税贸易总协定》上签字,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关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减少关税和贸易障碍,扩大国际交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组成了调整当代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总协定缔结后,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总协定既是一个调整各国贸易关系的法律框架,又是各国争夺市场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调节和解决争议的机构。关贸总协定的成立,确立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资本、人员、劳力、货物自由流通的新格局,它是由美国发起筹建,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4.雅尔塔体系(P425)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反法西斯同盟国为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而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其中最重要的是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因此将这些协定的总和称之为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打败的日法西斯,处置战败国;绘制战后欧亚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承认被压迫民族的权力等。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与民主的原则,具有历史进步性;它又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5.联合国(P426)
联合国是1945年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3年莫斯科三外长会议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的问题。1944年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基本规划出了联合国的蓝图,规定: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公式”即大国一致原则;凡在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的国家或1945年3月1日前向法西斯宣战的国家均为创始会员国。1945年4月,在美国圣佛朗西斯科(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家全体会议上,以四大国建议案为基础起草了《联合国宪章》。宪章于6月26日通过,10月24日生效时宣告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主要机构包括: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等。联合国的成立为处理国际问题作出了贡献,但也有大国色彩,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
6.五国和约(P426)
二战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国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德国和日本的 处置事关全局,于是盟国决定先解决意、罗、匈、保、芬这五个法西斯帮凶及仆从国的处置问题。根据波茨坦决议,决定成立美、苏、英、法、中五国代表组成的外长会议负责制定五国和约。对意和约将由美、苏、英、法四国代表负责,苏、英两国负责对芬和约,中国只参加对日合约的讨论。直到1946年12月12日才最后形成了五国和约的正式文件。1947年2月10日,各有关国家分别在五国和约上签字。《五国和约》是战争结束后欧洲军事政治形势演变的产物,是四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国相互妥协、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但《五国和约》的缔结又是战后初期美苏在战败国问题上相互合作所达成的一项重要成果。此后,国际形势由美苏冷战完全取代了合作。
第二章
1.铁幕演说(P427)
1946年,美国已决心以武力为后盾,对苏采取强硬方针,用武力以外的各种措施来“遏制”苏联,对苏联进行“冷战”。同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和平砥柱》的演说,攻击苏联在东欧的“扩张”,认为中欧和东欧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的高压控制,号召讲英语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来自共产主义的威胁。丘吉尔的富尔顿“铁幕”演说不过是美国统治当局借别人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白无误的“冷战”信号。
2.杜鲁门主义(P427)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篇政府咨文,渲染希腊、土耳其危机的严重性,说它们的“生存”收到了来自共产党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因此提出向希腊、土耳其两国提供4亿美元援助,并派遣军事人员。杜鲁门还如此解释了这篇咨文的含义,“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破坏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的这篇咨文及相关解释,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战士同盟公开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表明美国的外交政策以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和集体安全。杜鲁门主义冷战的政治宣言书。
3.马歇尔计划(P428)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发表了15分钟的演说,推出了对欧洲援助的一揽子计划——马歇尔计划。在演说中,马歇尔首先描绘了欧洲的困难,并提出了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方式等等。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2月实施到1951年结束共有英、法、意、奥、比、丹等16个国家和地区(德国的美、英、法占区)接受了131.5亿美元的援助。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解决了西欧各国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防止了革命的发生。同时,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的重大步骤,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马歇尔计划用经济手段为美国铺平了控制欧洲的道路,成为美国企图称霸全球的一个关键性战略。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P429)
简称“北约”,1949年4月,美国同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和加拿大在华盛顿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后土耳其、希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班牙加入,共16个成员国。条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当缔约国遭到武装攻击,其他地越过应采取必要行动,包括武力。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开始生效,根据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设有固定的常设机构,最高权力机构为部长理事会,军事委员会是理事会的军事顾问机构。其最高司令部有美国将军任最高司令,统帅个成员国拔交他指挥的军队。该组织每年举行多次军事演习。个成员国加强防务和加强成员之间的磋商与合作。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北约国家实行统一的军事战略。北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5.共产党情报局(P429)
二战后,为了对付美国的“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苏联政府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1947年,苏联、波兰、南斯拉夫等在波兰举行会议,会上苏联 2 代表指出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强调各国共产党互相磋商和自愿协同行动的必要;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任务是组织经验的交换,并在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配合各党活动。情报局到1956年4月结束,共存在8年多的时间,召开过4次会议。它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苏联通过情报局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甚至一度把内部斗争放在首位,成为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压制各国党的“异端”工具,开除南共事件后为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开创了恶劣先例。总的来讲,情报局功大于过。6.《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P429)
新中国成立后,收到帝国主义的鼓励。而正式与苏联建交。1949年12月,毛泽东应邀访问苏联,提出缔结中苏同盟条约的问题。1950年1月,周恩来抵达莫斯科,参加了双边会谈,双方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协定。同盟条约规定:一方受到侵袭,另一方给予援助;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平等、狐狸,相互尊重主权等原则,发展两国经济文化。条约有效期为30年。这一条约的缔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反击美国的冷战攻势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两国任命的友好团结,有利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共同事业,收到了中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
7.经济互助委员会(P430)
为了加速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经济的恢复,粉碎帝国主义的禁运、封锁政策,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等六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其宗旨是:协调各国的经济计划,交流经验,加强科技合作和技术援助等。经互会打破了西方的封锁,对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七里积极作用,还使东欧国家对苏联有较大的依赖性,政治上不得不向苏联作出让步。但苏联有时进行不平等交易,损害了其他成员国利益;成员国的交流忽视了上平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限于经互会的圈子,脱离了世界经济、技术的进步。
8.华沙条约组织(P430)
1955年5月14号,苏联与波、捷、匈、保、罗、阿、民主德国七国代表在华沙缔结了八国间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约。华沙条约组织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条约规定:当缔约国一国受到他国武装进攻时,其他地越过有义务“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花月的成立。是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队里的军事集团,标志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第三章
1、苏共二十大(P443)
苏共二十大于1956年2月在莫斯科举行。这是斯大林逝世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议听取和讨论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关于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报告,并分别通过了相应决议。赫鲁晓夫在报告中着重批判了个人崇拜的错误,强调集体领导原则,提出了“三和路线”。大会闭幕前夕,赫鲁晓夫向全体代表做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勒斯大林的错误。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强烈影响。
2、匈牙利十月事件(P445)
拉克西执政时期,匈牙利大搞全盘苏化,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956年10月,布达佩斯各大专院校学生要求党和政府改组党的领导机关,改革经济体制,保障言论和新闻自由,反对苏联干涉内政。以格罗为首的匈党政领导人的粗暴压制,是和平游行演变为**冲突。11月,原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总书记达尔宣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邀请苏联出兵,**平息。“十月事件”性质十分复杂,开始是匈牙利人民要求民主、自由,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斗争,后被外国势力和国内反动分子利用。
3、苏南冲突(P444)
指苏联和南斯拉夫在一系列有关南斯拉夫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的分歧、冲突和矛盾。早在二战期间,双方在南斯拉夫的游击队活动、援助和建立 3 人民政权的问题上就有隔阂。战后初期在关于的里亚斯特的领土归属、建立巴尔干联邦以及经济贸易问题上,双方矛盾更趋激烈和公开化。1948年2月底,苏联中断了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1948年6月,情报局作出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宣布把南共开除出情报局。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断绝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对南施加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同年11月,情报局再次做出决议攻击南共事帝国主义的奴仆,号召南人民推翻南共领导人的领导。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是熟练冲突的根本原因。
第四、五章
1、忠诚调查(P433)
1947年3月,杜鲁门政府颁布《联邦忠诚法》,规定对250万政府公务员、学生教员和研究人员进行审查,凡忠诚者,立即强迫辞职,所有政府雇员必须宣誓“效忠政府”。这种审查后来扩大到军队、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私人企业。在“忠诚调查”期间,政治恐怖弥漫全国。
2、麦卡锡主义(P434)
1950年2月19号,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演说,扬言他掌握了205名渗入到国务院的共产党人名单,麦卡锡主义拉开序幕。他肆意煽动反共,制造了白色恐怖。后来,麦卡锡主义又把矛头指向了艾森豪威尔的共和党政府,极大的妨碍了政府内外政策的推行,麦卡锡主义遭到美国社会各界的反对和抵制。1954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国会中的民主党人联合,促使参议院通过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从此衰落。麦卡锡主义主要源于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政策,其阴影长期不能消除。
3、三环外交(P439)
“三环外交”是丘吉尔提出来的,也是战后初年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两党共同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三环是指英国同它的殖民地及自治领,英国同美国,还有英国同欧洲。“三环外交”就是说英国的外交政策要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并以英国为中心,发展外交优势。英国三环外教的目的是:将继续统治英国的殖民地并控制其自领;保持同美国的特殊关系,借对抗苏联,并凌驾于西欧各国之上;与法国和联邦德国合作,促使西欧联合以振兴西欧,并作为冷战时期对抗苏联的屏障。由于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三环外交并未能继续贯彻下去,但这种政策的痕迹仍然存在于当代英国外交之中。
4、戴高乐(P42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战士,法国著名总统。戴高乐积极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者。法国政府投降后他流亡英国,在伦敦成立“自由法国”(后称“战斗法国”)。在异国,戴高乐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抵抗运动,赢得了法国内外人民的尊重。1944年6月,出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首脑。1945年11月,在巴黎组织政府。戴高乐为法国在二战中的胜利和战后大国地位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12月,再次当选法国总统,1965年连任,在任期间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努力发展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并推行了坚持独立自主、争取和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的外交政策。1970年病逝,戴高乐总统一起一生的努力赢得了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重。
第六章
1、《蒙巴顿方案》(P430)
二战后,英属殖民地印度各党开始要求印度独立,英国无力镇压,为了英联邦利益,1947年通过了《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印度分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即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印度斯坦国家斯兰教徒(穆斯林)占多数的巴基斯坦国家。土邦有权决定加入印度或是巴基斯坦,抑或两者都不加入,但不能自治。印巴独立结束了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直接统治,引起印巴双方的宗教大仇杀,尤其是克什米尔土邦归属问题,导致了印巴之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严重对立。
2、埃及七月革命(P431)
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地处欧亚非咽喉地带,是西方殖民者的生命线。1936年,英国与埃及国王法鲁克签订了《英埃20年同盟条约》,英国获得了在运 4 河区驻军、使用埃及的基地与港口的特权。1952年7月,埃及民族领袖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七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埃及国王法鲁克被迫在“退位诏书”上签字,成立埃及共和国,纳赛尔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经过长期的斗争,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埃及“七月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第七章
1、戴高乐主义(P439)
戴高乐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至法拉希第五共和国初期,法国在处理战后国际关系问题时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其实只是民族主义,其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它的主要内容有: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谋求法国的领导地位;改善同苏联、东欧的关系,谋求东西方的缓和;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争取并实现了发的合作。戴高乐主义的提出反映了西欧要求独立发展的政治倾向,表明西欧对外政策以开始摆脱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依附状态。
2、新东方政策(P440)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一直不承认民主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联邦德国开始调整东方政策。1969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实行了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的正常化及承认民主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旧的东方政策不承认战后德国疆界的现状的不可改变性,不承认两个德国同时存在的现实,不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除外)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新东方政策改善了同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缔结了相应的条约。新东方政策的实质就是联邦德国承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同时试图改善欧洲内部的各种关系,以便有朝一日和平统一德国。新东方政策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去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促进了世界战略格局多元化趋势,有利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3、布拉格之春(P446)
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1968年3~4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摆脱苏联模式,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实行政治经济改革。纲领的内容是:改革政治体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经济体制,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调整对外政策,主张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是一次综合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全面改革,并有着鲜明的摆脱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束缚,争取独立自主的倾向。西方人士称之为“布拉格之春”。苏联队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进行压制、干涉,并与8月20日纠集波、匈、保及东德的军队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布拉格之春”夭折。
4、不结盟运动(P432)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不结盟国家鼓励和支持自己的独立和平等而进行斗争的各国人民;主张立即无条件的、彻底的和最后废除殖民主义,并共同努力制止各种新殖民主义;强调用和平共处的原则作为代替冷战和避免和战争的手段。《宣言》提出飞集团的原则,表示“不结盟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不结盟运动先后设立了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协调局和协调委员会4个机构。不结盟运动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对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20世纪80年代末,成员国已增加到100个以上,不结盟国家会议成为仅次于联合国最大的国际讲坛。
5、七十七国集团(P432)
20世纪下半期,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要联合起来抵制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呼吁,1963年第13届联大讨论了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的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从而形成了“七十五国集团”。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5国集团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了《七十七国 5 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掠夺,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并决定在每次贸易会议开会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便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研究应采取的对策。该集团成员国不断增加,当仍沿用“七十七国集团”的名称。
6、戴维营会谈(P447)
赫鲁晓夫当政后,主张“缓和”与西方的关系,调整了斯大林使其与美国的全面对抗战略,提出“三和”路线,以对话取代对抗,使紧张对峙的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了戴维营会谈,会谈虽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但两国最高领导人战后的首次会晤成为缓和的一个象征,由此产生的“戴维营精神”将东西方缓和推向了一个高潮。
第三篇: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书名:《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学生姓名:易丹
年级:2010级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教育
班级:2班
学号:2010030238
读书笔记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秦叔宝(原名陈孝威著
章节大意:
第一章:天上的会议室——决战秘闻
揭秘协约国主要领导人在会议桌上的决策,一个个决定着千万人生死的决议从他们手上悄无声息的发出。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智慧的较量。
第二章:地下的发报机——间谍秘史
讲诉二战时期各国间谍的英雄史诗,他们的身份、任务、贡献大揭密。
第三章:幕布后面的枪声——战役内幕
揭秘二战中几大著名事件的历史真相,抛开人们惯常所知的,展现给你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四章:铁甲威龙——武器揭秘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武器大揭密,高科技、高威力、高价值的新型武器,从核潜艇到航母再到超级密码、电子对抗等等,讲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核武器的故事。
第五章:将帅终结者——将帅之死
讲诉二战中主要的战争罪犯、日德意领导人以及主要将领的死亡秘密,揭秘他们最后生命的内幕。
第六章:谁动了我的黄金——藏金之谜
揭秘二战中同盟国大量的财富的来源以及去处。
第七章:加里森赶死队——特种部队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兵作战情况,他们对战争的贡献以及他们的最终归宿。
第八章:爱因斯坦的沉默——核秘闻
讲诉二战中核研究的各种秘闻,揭秘美国“曼哈顿工程”、爱因斯坦的功过以及美对日广岛、长崎投原子弹的最终原因。
第九章:枪炮上的玫瑰——花边故事
揭秘二战中各国领导人的绯闻趣事。
文章线索:
本书以谜团为线索,对二战中的秘密进行描述,本书强调谜团更强调真相。本书从九个方面对涉及二战中的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以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二战中的谜团极其真相。
观感:
看完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见识,书中讲诉了很多二战中的秘闻,那些我从没有听说过的、教科书上没有的历史真相。以前发觉的事实原来只是幕布下给大家表演的事实的一小部分,而幕后的真相却是让人不忍目睹的血淋。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便是政治背后的黑暗和血腥。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政治永远不能够用道义、公正、人权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评判,它比想象中更加的黑暗。一个好的政治家是很难成为一个好人、一个问心无愧的人的。当然我无法说他们的决定是否错误,但是却真的是太残忍了。政治永远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因为伤害永远无法避免。
一个军人最多能够杀死几
十、几百人,而一个政治家举手投足间便是成千上万人的生死;一把屠刀最多沾染上几百人的鲜血,而政治家的一张嘴、一支笔足以毁灭一支军队、一个国家。可笑的是,他们还以救世主的身份自居,安然享受着人们的膜拜!
揭秘“丘吉尔为何要保护‘炸弹’轰炸他的祖国”这一谜团真相,让我惊讶!原来这场灾难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最后无辜的考文垂的人民还是成了政治的炮灰,政治家们为了所谓的最终胜利,无情的牺牲了他们。原来,在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德国的实力一直令邻国担忧不已,邻国也都在为能搞到德国的情报而绞尽脑汁。如果作出一点牺牲能获取其军事机密,那么是在所不惜的。考文垂市就是这种现状下的牺牲品。为了保护“炸弹”这一能够破解德方“哑谜”密码的高级机密,丘吉尔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考文垂以迷惑德军,眼睁睁看着一座昔日繁华的城市顷刻间被毁灭。虽然这的确是给了敌军莫大的打击,奠定了英国在二战中胜利的基础,但是他们是否想起过考文垂的无辜?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使命不就是保护领土上每个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吗?我不懂,亦不想懂,可能我不是个政客吧,只是我真的很不忍心看着这样的结局:为了左手放弃右手,只因为右手更有用,这是明智之举?
“英美盟军坐视纳粹大屠杀——谁下的命令”真相大揭密,更让我痛心和震惊。从前人们总是在谴责德意法西斯的残忍暴虐,那如果说,英美盟军本可以将这场屠杀避免,至少是将至最小伤害的,但最后还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历史惨剧发生、无所作为,你会怎样?而这就是事实,英美为了不泄漏“炸弹”密码破译行动,也为了不承担道义上的责任,竟弃上千万犹太人不顾。这就是满口仁义道德、人权至上的英美?几千万人的生命在他们这些人眼里到底算是什么,微不足道的蝼蚁?同样的境遇,同样的选择,一样的牺牲,我该说是谁的悲哀?明明一句公告、一份警示而已啊!我不想说,主犯与从犯到底谁的罪过更大,让历史去评说吧!
“谁筹划了花园口决堤事件”真相揭秘。如果说以上是外国的事件,虽然真实但到底与我们无关,感触可能不是那么深刻。那么蒋介石为了抵抗日军而掘开黄河堤,使得滚滚黄河水一泻千里,淹没了上万亩土地,致使80多万人死亡,上千万人流离失所,整个豫东皖北一片汪洋,就真的让我很失望、心痛。同样的血脉,同为中国人,怎么能够如此对待同胞?一面说要保家卫国、冠冕堂皇,一面又做出此等丧尽天良之事,这与外国侵略者又有什么区别?
从古至今,政治都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不管是内部派系斗争还是对敌的不折手段,在政客眼中,牺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他们不管牺牲了什么,只管最后的胜利是否属于他们。一直以来我对于政治都没有太大的好感,现在看了这些真相,就更让我觉得厌恶了。我想我是个不够理性的人吧,从这些大揭秘中最先想到的便是这些残忍的、肮脏的真相——政治黑幕,就像那句话说的“理性不足感性有余”啊!
学术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战争,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如今,整整60年过去了,世人对这场战争的诠释也变得更深入、更理性、更全面。许多当年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开始浮出水面、曾经雪藏的秘闻在阳光下渐渐消融、一些神秘的谜团也有了更大胆的解释,使世人对二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战争和和平也有更多的感悟。
本书作者秦叔宝(原名陈孝威)对二战形势的精辟见解,对战局的准确预测,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高度评价;二位巨头及许多世界政坛要人都先后给陈氏写信,赞赏他的见解。香港总督也曾登门拜访,称其善于观察,看问题深刻,有东方军事家的远见卓识。陈氏对二战的研究做了重大贡献,他也一度成了香港的风云人物。
第四篇:世界现代史作业
世界现代史专业
一、题目:
通过阅读以下书目,从以下问题中任选一个进行评析,题目自拟。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甘地主义”;
4)、凯末尔革命与凯末尔主义。
二、阅读书目:
1、布莱克等:《二十世纪欧洲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保罗.肯尼迪等:《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3、斯图尔特.休斯著:《欧洲现代史(1914-1980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霍布斯鲍姆著:《极端的年代(1914-1991)》,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李宗禹:《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6、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8、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甘地著:《甘地自传》,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0、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
11、戴维森著:《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学林出版社1996年
版。
12、斯塔里夫阿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商务印书馆1993
年版。
13、彭树智《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三、要求:
1、一律用方格稿纸,(其他如信纸和打印稿一律不收),字数1500字左右;
2、要求结合史实,有论述、评价、分析;
3、交稿时间:5月23日(如有放假调整,以上课时间为准)。
第五篇:世界现代史学习心得
《世界现代史》学习心得
历史,记载了过往发生的种种。每一页,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每一段文字,都在述说着一段经历。而学习历史,则是为了让后人了解前人的经历,学习他们的好,摒弃他们的错,参考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策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旅途。然而,世界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现代史,就值得人们去深刻体会,细细地品味。
《世界现代史》可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俄国十月革命、一战后至2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1917-1929)。
⑴人类开始进入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时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这一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新生的苏维埃俄国,经过三年多的内战,粉碎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策动的武装干涉和叛乱,巩固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⑵资本主义经济迅速恢复和相对稳定发展。
一战使欧洲列强损失巨大,英、法、意等国经济状况普遍恶化。美国却因一战大发横财,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实现了由“英国时代”到“美国时代”的更替。日本也借一战之机,迅速崛起而成为东亚霸主,经济实力与欧美列强相差不远。在美国“金元”的帮助下,西欧经济在战后迅速恢复。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国家在20年代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经济繁荣时期,以美国柯立芝繁荣最为典型。
⑶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及调整。
“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重新分割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中东、非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的确立,奠定了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础,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
围绕着“赔款”和“安全”两大难题,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20年代调整国际关系处理各种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会议谈判、签订条约等和平手段去解决问题。其间,协约国在赔款和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做了两次调整,即道威斯计划的实行和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德国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不仅成功地恢复和发展了经济,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加快了军国主义复活的步伐。
⑷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一战”影响下,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再次出现高潮。由于一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各国呈现出不同类型和发展道路。中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多数国家还是资产阶级领导下的民族民主运动。它们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趋向瓦解。第二阶段:从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到1945年“二战”结束。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民主政治与法西斯独裁统治并存。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成为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关健点,由此引发了世界局势巨大变化。为了摆脱危机,美英法等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走出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德、日等国则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⑵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逐步扩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由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率先展开。但由于中、埃、西等国各自为战,未形成联合斗争,再加上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和一些大国的中立自保,30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未能遏制住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它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⑶苏联一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问题。
在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6年通过的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30年代,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日益严重。•1935•年至1938年间,苏联进行了错误的大清洗运动,大批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对苏联乃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损害极大。
第三阶段:“二战”后的世界(1945——20世纪90年代初)
⑴世界格局从两极对峙到多极化趋势。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美苏两分天下的世界两极格局,史称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战后美国凭借经济军事优势,确立霸权地位。苏联组建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针锋相对。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两个超级大国在30年的争霸中互有攻防,竞争激烈,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结束,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新、旧格局正处于交替之中。
⑵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二战”后,东欧和亚洲许多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80年代后期,东欧和苏联的改革失误,自1989年至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中国经历了“文革”的劫难,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战进一步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起主要作用,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在美国资本的扶植下,经济得以恢复。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联邦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从1973年起,在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结束了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经济“滞胀”时期。80年代发达国家先后走出了“滞胀”。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迅猛,保持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繁荣。与美国相比,西欧、日本相对滞后。
70年代以来,欧共体国家和日本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以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美国称霸、欧日依附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呈现出由美国独霸向经济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当今世界经济正朝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向发展,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⑷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和第三世界兴起。
“二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力量的壮大,民族意识的增强,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出现民族解放运动高潮。90年代初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基本上获得独立,标志着20世纪初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标志着第三世界兴起。七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力量继续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第三世界各国虽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但在经济上仍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它们联合起来,正在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通过对资本主义强国发展过程(或大国崛起)的学习,我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要坚持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的统一;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懂得改变);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对外开放,努力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等。同时我对中美关系或中日关系或中俄关系(或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的认识也有了部分增长:(1)如何健康发展:应加强对话,平等交往;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与交流;(2)意义:符合两国人民意愿,有利于两国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通过本学期对《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重要性。通过它,我知道了中国在现代国际关系演变中的地位变化及原因: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地位低下,因为中国贫穷落后政府腐败,其突出表现在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中都有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②两极格局:空前提高,因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再通过抗美援朝战争,国际地位空前提高。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提高,因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成为多极中影响日益增强的一极。从这些历史的奋斗经验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是个真正伟大的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不管经历多少的风浪与波折,我们都能够顽强地站立起来,为实现国家目标,为改善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断努力。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是党制定了正确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方针,才引领整个中华民族不断地向目标奋斗,少犯错,少走冤枉路,让中国成为世界上一个不断崛起的新秀。
我们能够透视过去的种种,借鉴前人的经验,分析他们的好与不足,并在以后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发展的重要性。套用邓小平领导的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振兴中华,才能让国家崛起,我们也才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因此,作为华夏儿女和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的我们,应当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地、努力地奋斗。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文明素质,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一切跟着党走,为实现国家的宏伟目标,推动国家市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