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南安一中12-13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汇总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和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5.……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D.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仅体现了各派别间的相互学习与吸收,而且体现了派别间的相互竞争。“是无父也”、“是禽兽也”的批评针对的是()A.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B.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5.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6.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7.“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8.某报报道:“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未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或事)……当然接踵而生,毫不足怪。”这则报道应出自下列哪一份报刊?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 9.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0.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A.阶级斗争分析法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1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12.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错误的是()A.放弃进化论
B.重新评估传统
D.肯定孔孟之道 C.反思西方文明
13.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
14.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5.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6.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 C.讽刺贪淫
B.倡导平等 D.推崇人性
17.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18.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19.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与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0.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等待戈多》 C.《唐璜》 D.《母亲》 21.“他们把颜料倒在画布上,然后用抹布将颜料擦去,最后出售他们的杰作——抹布。”这段话描述的画家风格应该属于哪种美术流派()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22.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23.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C.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
D.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24.要制作历史纪实片《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下列科技成就可以入选的是()
①“神舟"飞船载人航天
②银河系列计算机研制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花木兰》、《功夫熊猫》是美国拍摄的曾经风靡中国的两部动画片。这一文化现象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A.二战后电影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B.电影艺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影响 C.好莱坞电影特别喜欢中国元素 D.要依靠现代科技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9分)西欧从15世纪以后,逐渐确立了领先世界的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懈的思想、科技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理解。(6分)
材料二 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从哥白尼发表的《天体运行论》至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一个半世纪里。同样工业革命在16和17世纪就能找到影子,但18世纪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古代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在19世纪,这些革命的世界性影响才被充分地感觉到。蒸汽动力取代了风力和人力;铁路、汽车、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骡子;电力取代蜡烛,成为只需轻轻按动开关就源源不断的能源等。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中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3分)并概括这些发明发生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欧洲领先优势对世界产生的影响。(4分)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27.(16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一:东学西传
材料一 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的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都是基督教会独统天下的,他们用神学解释一切,难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被欧洲的耶稣会士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引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探究主题二:近代“西学东渐”
材料三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四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东学西传”对当时的欧洲有何重大影响?(2分)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2)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3)材料三中魏源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2分)(4)据材料四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有人说康有为在宣传维新思想的过程中做到了“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对此你如何理解?(2分)(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3分)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分)
材料二
(2)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材料三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即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第二项重大措施是按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第三项重大措施是设立新的国家政权机构,限制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新机构中最重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要的是四百人会议,由4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第四级外,其他公民都可当选。第四项重大措施,则是颁布促进工商业的法规。
(3)材料三中梭伦改革的第二项措施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应怎样计算其财产收入?(2分)请说明原因(3分)
(4)梭伦改革对雅典的发展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
高二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
26、【答案】(1)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抨击天主教会,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宣扬“人民主权”思想,否定专制统治,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6分)(2)发明:牛顿力学的创立;达尔文的进化论;瓦特蒸汽机的改进;电的应用。(任意3点得3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任意3点得6分)(3)影响:否定了专制统治,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4分)(任意两点得4分)
(5)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任一点即可得3分)
28、【答案】(1)思想:重农抑商。(1分)影响:成为中国封建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的繁荣,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2)正确。(1分)因为当时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的提高,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2分)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二篇: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政治(文)解析
福建南安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政治文科试卷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3《文化生活》。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④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属于文
化中的()
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③自然科学和技术
④语言和文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013年8月26日,泉州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共同成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也是中国唯一当选的城市,这对于提升泉州文化底蕴、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发展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国外文化产品 B.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文化竞争力 C.树立文化品牌意识,保护好本民族文化 D.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4.“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中可见()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2013年10月23日,南安一中获得2014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生。大家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原因在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年来,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据此回答6—7题。6.“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右图《悟空故里》的漫画警示我们()
A.传统文化已成为地方名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C.文化要与政治相互交融
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
7.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皇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都有,炎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乱局面。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
A.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古为今用,大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
C.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D.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
8.某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信息被关注和转发,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社会公众参与街拍、慈善基金参与救助、警方调查核实……“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由此可见()
①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影响文化的力量 ②文化的力量深深根植于信息传递过程中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④文化交流是永葆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013年10月18日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紧张的决赛,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陆佳蕾夺得冠军。这次活动掀起了汉字听写书写讨论热潮。据此回答9-10题。
9.甲认为,应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图11“人长寿”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篆刻作品。齐白石出身贫寒,学过木匠,推崇“独造”,将砍柴的刀法用于篆刻,其篆刻作品取汉隶碑篆法,成为“单刀法”篆刻的确立者和典型代表。其艺术成就表明()
A.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实现篆刻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植着不断开拓进取的中华民族精神 C.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标志记载着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和成果 D.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才能使传统篆刻艺术历久弥新 铁观音是中华茶文化百花园中亮丽的一朵奇葩。据此回答10-12题。11.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A.为中华文化所特有 B.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源于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 12.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
华文化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不但有其它乌龙茶茶汤过喉徐徐生津有回味,细加品味,似嚼之有物的“喉韵”感受,而且有滋味浓厚滑爽,浓饮稍苦涩,后回甘,历久犹有余香的独特韵味,被称之为“观音韵”。从中可以悟出()
A.铁观音的特有韵味是保持其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B.不同茶种之间的联系是促进茶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 C.铁观音的特有韵味通过乌龙茶的共有韵味表现出来 D.铁观音等茶种的特有韵味之和构成乌龙茶的共有韵味
福建传统文化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映入你的眼帘,走进你的心里。据此回答14—15题。
14.闽剧,已有400 年的悠久历史。明朝末年,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与福州地区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发展为十二角色的规模,其班社被称为“闽班”。清末,福州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互相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彼此渗透,民国13 年(1924 年),郑振铎将《紫玉钗》、《墦间祭》送商务印书馆出版,以“闽剧”取代“闽班”之称,从此“闽剧” 成为福州地方戏的统一名称。闽剧的成长体现了()A.文化发展方向呈多元化的特点 B.中华文化创新要立足大众文化 C.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D.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15.2013年福建省第二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霞浦县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畲族同胞穿着“风凰装”、吃着乌米饭,看着畲俗表演,唱着原生态畲歌,共度佳节。这体现()
①两岸人民对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②两岸交流使两岸文化逐渐趋同
③民族节日是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16.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唯我独尊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体现时代,摒弃传统 17.2013年3月5日,为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50周年,集邮总公司发行纪念邮票(图11),倡导“把握时代脉搏”挖掘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永记民族的精神脊梁,各地举行了一系列学雷锋活动。这有利于()
①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②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特征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祌,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④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这一标准越来越被淡化。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筋”;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勤恳工
作被定义成“有点傻”。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
A.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B.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C.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19.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当代中国,感动无处不在!据此回答20—23题。
20.从“最美教师”张丽莉,到“最美司机”吴斌;从“最美战士”高铁成,到“最美女公交司机”付秀丽,再到“最美孕妇”彭伟平,这一系列的“最美”平凡英雄身上展现出的爱和善良,让大家为之感动。这些“最美”人物的感动事迹充分说明()
A.传统道德与当今时代结合,彰显巨大生命力 B.中华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21.2013年5月17日,一场暴雨奇袭厦门,在无情的天灾面前,许多厦门人表现出了高尚的文明品质,开着闽DY6060的88路公交车的吕战锋师傅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面对齐腰的积水,吕师傅主动将乘客背到高处,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③强基固本,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弘扬主旋律,消除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各种影响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2013年3月22日,福建农林大学一位学生在福州西湖公园见到一名小女孩落水,危急时刻,他二话不说跳入水中将落水的小女孩救起。这一行为广受社会赞誉,福建农林大学也特意组织召开座谈会,向该学生颁发了奖金。这表明()A.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C.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广泛的思想基础
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
23.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品节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十年,该节目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感动中国》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②发挥现代大众传
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传递正能量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几天,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某某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国人类似“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再次引发了关注。据此回答24—25题。24.我们之所以强调对古建筑的保护,是因为()①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反映的是一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5.继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写到此一游到一张中国游客卢浮宫前水池泡脚的照片,都引来关于国人文明素养的热烈讨论。人民日报评论国人陋习:若不改正,或面临“开除球籍”的危险。这说明()A.应坚持个人的合法权利 B.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公共意识
C.应消除国际文化差距 D.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图4为鼓浪屿文化遗产形象标识,它通过鼓浪屿特
色的三大元素,日光岩、八卦楼和钢琴的剪影,将鼓浪屿清新宜人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历史浓缩于一方画面之中。
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鼓浪屿,至今留存千余幢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中外文化在这里跨越地域与现实的困境,多种文化超乎寻常的融合,造就了鼓浪屿独特的魅力。而如今,年久失修的老建筑,使得鼓浪屿的人文特色日渐消退如何还原鼓浪屿的历史“神韵”,延续中外文化交融特色,焕发鼓浪屿新的魅力和风采成了人们的期盼。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角度,说明还原鼓浪屿的历史“神韵”,延续中外文化交融特色的理由。(8分)
27.山西省应县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木塔年久失修,建筑遗产出现“冰棍现象”:“不许动”、“不愿动”、“不敢动”都是建筑遗产“冰棍现象”的表现。由于不合理的修缮、过度的旅游开发、建设性破坏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权威专家和民间人士对建筑遗产的利用存在强烈抵触情绪。一些人士认为,建筑遗产必须“原汁原味”,甚至强调“只许看不许动”,把建筑当成花瓶,加以冷冻式的保护,这致使建筑遗产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不许动”、“不愿动”、“不敢动”等建筑遗产“冰棍现象”的认识。(10分)
28.习近平同志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重要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如何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8分)
29.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材料一:经过了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8分)
材料二:中华民族精神,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变局”,战胜“千年未有之强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基固本。
(2)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评析。(8分)
材料三: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曾以头号世界强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实现2l世纪“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请你从中华文化特征的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28.①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分)
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人们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
③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2分)
④公民应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厉行节约,自觉抵制铺张浪费之风。(2分)
29.(1)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②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添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全国各民族人民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④ 文化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每点2分,共8分)
(3)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和史学典籍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学艺术独树一帜,科学技术独领风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中交流。(8分)
第三篇:哲学全部-南安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范文]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福建省南安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必修4)试卷
总分100分 形式:闭卷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科学 B.哲学和具体科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科学的统一 2.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气在理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3.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如果把实际情况比作“地形”,理论就是“地图”。当实际情况发生很犬变化的时候,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正“地形”,而只能是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4.根据“地形”来矫正“地图”的哲学依据是:()
①错误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②物质决定意识③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④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水往低处流 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③ D.②④
6.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说过“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7.中日关系从安倍一日“破冰”,到温家宝三日“融冰”,到福田康夫四日“迎春”,到胡锦涛五日“暖春”,两国领导人访问时间的变化既体现出双方高层交往宽度的拓展,也昭示两国关系去冬入春、前景向好。这表明的辩证法道理是:()
A.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D.中日关系越来越融洽 8.下列成语中体现辩证否定观点是()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③客观的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2009年 10月18日下午3时,长沙市在城区秋季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工作人员表示,人工降雨还需抓住有利天气实施,必须等到充分的降雨云团才能放炮催雨。这表明()
A.人们不可能真正地认识自然界
B.自然界是客观的
C.自然界和人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D.离开人的影响,自然界才具有客观实在性
12.“兢慎”一词,见于唐杜荀鹤《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主要是()
A.矛盾具有同一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13.2009年12月22日,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据悉了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双方平等协商,善意沟通,累积共识,务实进取,达成一系列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繁荣和民生福祉的协议。这段话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量变引起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节目火爆异常。对此有人认为快女现象的存在是对青少年的毒害,是对教育的极大破坏,而有人却认为“快女”合乎娱乐潮流本身发展的要求。在你看来,下列对“快女”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当今时代和社会条件来说,“快女”有存在的理由 ②既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也不能简单地全盘肯定,应辩证分析 ③“快女”具有暂时性,最终会让位于更高阶段的事物④对“快女”的否定只能依赖于外力作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名句,下列说法与此名句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量体裁衣
B.积劳成疾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对症下药
由于连日暴雪,2010年1月3日晚,由哈尔滨开往包头的1814次客运列车被困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商都县。在3000多名救援人员的努力下,经过30多个小时的紧急救援,被困在车上的1400名乘客全部安全获救。据此回答16-17题。16.这一事故救援过程是()
①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③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④人们探索自然规律的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在寒潮雪灾面前,救援人员展示出来的奉献精神,将成为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因为()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精神的力量大于物质力量
C.自然灾害是可以消除的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来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18.2009年 1月6日召开的四川省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已于近期依法罢免了李益良的人大代表职务。李益良曾任四川省粮食局党组书记,由于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正是其成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这说明()A.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千变万化的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010年元月,寒潮席卷大半个中国。在极寒气候中,抗寒耐冻能力较强的柑橘品种损失较小。有关专家指出,柑橘选种,必须因地制宜。这告诉我们()A.办事情必须正确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B.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D.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20.下列提法符合上题哲学道理的做法有()
A.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B.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C.因材施教 D.牵牛要牵牛鼻子
2009年11月6日,在第三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贾庆林指出,我们热烈欢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据此回答21-22题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D.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2.在我国目前,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同时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存在,这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B.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只是短期存在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非公有制经济只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23.2009年9月20日,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道德的力量》在北京举行。李长春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深入持久地运用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因为()A.认识具有能动作用
B.意识对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道德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正确的指导作用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观念日益淡薄 24.“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这表明()
A.艺术家的意识要源于艺术家自身的创作 B.艺术家的意识,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 C.艺术家的意识是一种感性认识 D.艺术家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25.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最初是微粒说,它成功地解释了一些光现象,但说明不了光的衍射、干涉和它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慢等现象,因而产生了波动说,但波动说解释不了光电现象,后来又被认为光是微粒性和波动性的统一的波粒二相说所代替。光的波粒二相性说明()
A.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
B.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C.真理与谬误没有严格的区别
D.理论创新对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26.从哲学角度看,“一手抓经济,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一手抓社会救助,通过社会力量扶贫帮困”的决策的提出,说明正确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的主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C.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7.“舍卒保车”体现辩证法原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C.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 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28.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国家组织人力开垦了“北大荒”,使之成为年生产商品粮70亿公斤的“北大仓”。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频繁的旱涝灾害,水土流失。现在国家决定实施退耕还林,重造一个“北大荒”。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基础 C.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着客观世界 D.事物的发展总是循环往复的
29.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变化,是()①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 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 ③对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④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根本转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一古语主要强调了()
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实践的重要性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理想的是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二、非选择题 31.(12分)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疫苗研制加速推进。从7月份开始,我国正式进入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试验。l0月9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国庆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接种几十万人,还没有一例严重的不良反应。11月甲流就开始变异了,变异的结果是甲流病毒对于原有的药物呈抗药性,疫苗的有效性也将产生质疑。而变异的原因猜测此起彼伏,而真正的原因是需要官方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后才能告诉我们的
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与防治过程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32.(9分)2009年12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共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的新年贺词。胡主席在贺词中指出: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上,还有不少民众正蒙受着战争、贫穷、疾病、自然灾害等苦难的煎熬。中国人民深切同情他们的不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幸境遇,将一如既往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相信,经过世界各国人民不懈努力,世界文明必将不断发展,人类福祉必将不断增进
请用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材料。
33.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积极努力,加强合作。国际社会要在公约框架下做出切实有效的制度安排,促使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持续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快转让气候友好技术,有效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非洲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并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全球应该如何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10分)
(2)请结合材料分析温总理讲话体现的唯物论道理。(9分)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福建省南安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必修4)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CBBD 6-10CCADC 11-15 BABBC 16-20AAAAC 21-25BCABB 26-30CCDAB
二、非选择题
3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分)人们对甲流的逐步认识都是来自于防控甲流的实践中,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在甲流的医治过程中,人们对甲流的认识以及防控手段不断发展,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人们对甲流的认识对不对,疫苗成不成功都需要依靠实践来检验,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分)人们获取对甲流的认识以及疫苗的研制最终都是要应用于时间,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1分),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分)。甲型流感的确认以及变异原因的研究,说明了这一点。(1分)
32.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分),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1分)。因此相信,人类福祉必将不断增进(1分)。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分),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1分)。苦难的煎熬、不幸境遇,要求世界各国人民不懈努力。(1分)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分),要求注重量的积累,并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1分)。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福祉的增进需要各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1分)
33.(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1分)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分),各国之间之间要凝聚共识,积极努力,加强合作
②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1分),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同时重视搞好部分(1分)。各国之间既要加强配合,又要发挥各自优势,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持续提供支持。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分),要求我们坚信前途光明,准备走曲折的路(1分)。国际社会应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积极努力,应对气候变化。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1分),要具体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分)。发达国家应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结合材料分析加2分)
33.(2)①针对当前全球变暖的情况,温总理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减排目标的确定,各国采取相应措施,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
②温总理的讲话,既表明了中国减排的决心,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指导作用,体现了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分)
③应对气候变暖,总理号召全球进行采取措施减排,体现了规律具有客观性,应该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同时人也可以认识利用规律。(3分)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四篇: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48分)
1、“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的公正 B.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 D.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2、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3、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4、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A.尚书省与中书省 B.中书省与门下省
C.门下省与尚书省 D.尚书省与吏部
5、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A.官僚制度逐渐完善 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城市功能趋于丰富
6、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
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7、钱穆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冲破了旧有的官吏来源 B.标志着贵族权力的丧失
C.完善了官员选拔的程序 D.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局限
8、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9、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
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B.民族文化影响制度
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中央强化地方管理
10、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
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
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
11、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公民的身份特权 B.公民的义务责任
C.公共事务的意识 D.参政议政的权利
12、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说:“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也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 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现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下面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相同的经济基础
B.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强硬的政治手段来实现
C.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一定偶然性
D.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13、恩格斯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的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肯定是发了疯。”这段话认为古希腊罗马
民主的实质是()
A.主权在民的民主 B.最直接最完整和最纯粹的民主
C.城邦式的直接民主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
14、“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 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A.不受立法机构的制约 B.创制过程具有较强的伸展性
C.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D.在世界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
15、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
A.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B.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C.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十二铜表法》成文化
16、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而平等 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C.“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
17、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18、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19、“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这实质上说明()
A.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 B.美国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
C.美元对英镑有重大依赖性 D.美国深受民主共和思想影响
20、美国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6条第2款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以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之一切条约,均为国家之最高法律;即使其条文与任何一州之宪法或法律抵触,各州法官仍应遵守。”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A.共和主义 B.集权体制 C.宪政主义 D.联邦主义
21、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机制体现在()①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 ②总统和内阁之间
③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 ④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主要()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
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C.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残酷性
23、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 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
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
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24、1871年,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宪法,德意志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最能从政治上反映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A.内阁的建立 B.议会的产生 C.国家的统一 D.联邦的形成卷Ⅱ
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5、(25分)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 职相
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汉书朱博传》
材料二(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
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獨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四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 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汉、明两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9分)
(2)材料三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8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8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改革科举的主将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亲眼看到欧美、日本等国借鉴科举实行文官考试的作用。1910年,也就是废除科举的五年之后,他明确说:“夫科举非恶制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梁启超评价科举制度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7、(15分)史料研究、史论探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班同学在学习欧美近代民主政治时就是运用了这种学习方法。
史料:
下列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两大国的历史文献,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上述两部文献对国家权力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规定?有什么共同影响?(4分)
史论:
材料三 民主要真正实现必需做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并重。“原则民主”体现了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程序民主”体现了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主实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主要表现。(4分)你是如何理解“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4分)
(3)综合上述史料研究和史论探讨,欧美民主政治具有哪些特征?(3分)
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A. B.A. 6—10 C.A.C.D. B. 11—15 A.C.D. B.A.
16—20 C.D.A.A.D. 21—24 B.A.A. B.
二、非选择题
25、(1)内容:汉朝: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派遣刺史监察郡国。(4分)
明朝: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监察官 员可风闻奏事;设厂卫等特别机构监督官员。(3分)特征: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封建制度腐朽没落)。(2分)
(2)制定:克利斯提尼。(2分)
特点:公民监督(自下 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目的:维护民主政治。(2分)
(3)原因:美国政府主要由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门构成;新闻媒体通过引导公众舆论和动员民众力量,对政府行政施加影响。(4分)
不同:前者以监察官员为主体;后者以公民大众为主体。(4分)
26、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1:赞同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
论证: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不断更新,提高了国家官员队伍的素质,成为中華帝國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科举制度,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选拔国家行政管理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
由此可见,科举制对中国、乃至对欧美的社会发展都产生过重大的推动作用,是好的人才选拔制度。
示例2:不赞同梁启超的科 举非恶性制的观点。
认证: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科举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鴉片战争以来,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深重,西学进一步传播,当时中国要救亡图存、发展经济,必须发展新式教育,培养实用人才,而科举考试内容完全排除科学技术,扼制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1905年,科举制度 被废除,说明这一制度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政治体制中的一种文官选拔制度,其考试内容、形式都受制于封建皇权,其弊端非常明显。
由此可见,明清以来的科举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它的终结是历史的必然,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示例3: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片面的。科举有进步性,也有消极性,应一分为
二、辩证地评价。
论证:综合示例
1、示例2的内容。且一定要论及欧美国家文官选拔。
示例4:梁启超 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片面的。应把科举制放在具体的时空下评价。
论证:综合示例
1、示例2的内容,按古、近、中、外科举制的利弊进行论证。
(观点2分,论证8分,总结2分。若只有观点,没有论证不得分。论证内容与观点完全脱节,只给观点的分数。)
27、(1)材料一界定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材料二界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完善,(4分)
(2)原则民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程序民主:三权分立,互相制衡。(4分)
理解:学习英国的议会制;成功地实践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等学说。(4分)
(3)选举;议会立法;权力部门之间相互制衡。(3分)
第五篇: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7-2018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
1、《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孝是儒学核心内容 C.儒学强调三纲五常)
B.孝悌以尊长为前提 D.儒学维护封建等级
2、《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
一则安,异则危”。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思想或主张是()A.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君主专制
3、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的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无田无地做买卖,开店铺面要寻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上述引文()A.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 B.据表达方式判断应属于宋朝时期 C.强调了传统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D.打破了传统中国对“四民”的划分
4、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众论的思想,“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这些说法()A.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 B.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
C.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 D.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
5、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6、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反映出()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文艺复兴倡导民主自由原则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7、卢梭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材料反映了卢梭 A.天赋人权的思想 B.直接民主的思想 C.代议制民主思想 D.社会契约的思想
8、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 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隆落户 同光扬名 B.明末初创 生旦净丑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10、《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题材差别很大,一属历史演义,一属英雄传奇;其主人公,一是帝王将相,一是绿林豪杰。然而,明朝人熊飞和杨明琅将二者予以合刻,题曰《英雄谱》,认为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宗旨是一致的,即()A.意主忠义,旨归劝惩 B.区别尊卑,明确等级 C.谄媚于上,以邀荣宠 D.修身齐家,治平天卜
11、“扬州八怪”是一群聚集在扬州的画家共同形成的一个画派,也称“扬州画派”。淸朝中期,扬州富裕的盐商喜欢用活泼的、有生命力的绘画来装饰家园,扬州画派就是中国富有的商贾支持绘画的重要见证。扬州的画家们继承了明朝城市市民绘画的传统,把书法、诗歌、绘画与篆刻融合起来,趣味表现更加自由,颜色更加鲜明,有活泼积极的入世精神。据此,可以判断“扬州八怪”的出现()A.标志着绘画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B.完全摆脱了文人画的影响 C.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后的市民文化需求 D.反映了淸朝君主专制的弱化
12、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②“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③“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过去的事尚未发生;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未来的事已经发生。” ④“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A.①拉马克 ②法拉第 ③普朗克 ④牛顿 B.①达尔文 ②伽利略 ③爱因斯坦 ④牛顿 C.①达尔文 ②牛顿 ③爱因斯坦 ④法拉第 D.①拉马克 ②牛顿 ③普朗克 ④伽利略 13、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D.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
14、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C.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15、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16、《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洗礼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
17、孙中山认为,从来没有“天赋有平等的道理”,“平等是人为的,不是天生的”;只要人民具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个方面的“民权”,其节制下的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等五个方面的“治权”,就可以实现“民有、民治、民享”。据此推知,孙中山的政治设计()
A.体现民权的形式应当是代议制 B.主张平等自由立足于治权 C.信奉民权高于并直接节制治权 D.照搬欧美启蒙思想和学说
18、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19、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征的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新民主主义论》 《论十大关系》 C、《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 D、《井冈山的斗争》 《论十大关系》 《论人民民主专政》
20、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A.中共一大、南昌起义、七届二中全会 B.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
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D.辛亥革命、秋收起义、中共七大
2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B.苏联的帮助和支持 D.“双百”方针的提出
22、读表3,对表中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的情况说明我国振兴科技起步的艰难 B.第二阶段的情况印证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C.第三阶段的情况表明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这三阶段的情况证实“科教兴国”的推动作用
23、《剑桥艺术史》中提及某一画家的作品时说:“(他的画)却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超越现状,引向追忆,哪怕仅此而已也罢。尽管他指望观众还能看出更深层的含义。„„(正如画家所述)‘那从水闸流出的潺潺水声、柳树、纤细的栏杆,还有砖砌的建筑物,我爱这样的事物„„只要我能作画我就会不停的描绘这样的地方,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据此判断该画家作品的风格是()
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2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说:“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方针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25题18分,26题16分,27题18分)
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三 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1)结合材料一以及史实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4分)
(2)材料二中的 “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2分)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6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精神”的含义。(2分)结合史实说明春秋战国秦朝时期“中国精神”为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4分)
26、一种新的思想,开始于对传统权威的质疑。简单说,光明孕育于黑暗之中,并驱散黑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然现代学者对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钦佩不已,但许多与他们同时代的希腊人却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似乎忽视神去探索世界的人。
——【美】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文艺复兴:第一是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转变;第二种在此转变基础上的艺术和文化运动。而且阿尔卑斯山南北的文艺复兴也大不相同。在南方(意大利),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世俗的,而且是反教权主义的。在北部(欧洲德语国家),人们更为关注宗教改革而不太强调各个人的优点。
——【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尽管在不同的领域提出了不少的观念,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向人们提出一种态度和思想方法,重新质疑和检验所有已被接受的观念和价值;他们不是闭门造车自我欣赏的文化精英,而是主动面向大众和社会的宣传家。
——赵立行《欧洲文明史》
请回答:
(1)以古希腊智者学派为例,说明“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为什么遭到同时代的希腊人的怀疑?(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希腊思想家的观念产生的社会政治根源。(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经济转变的内涵。(2分)为什么说阿尔卑斯山南方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世俗的,而且是反教权主义的”?(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态度和思想方法”。(2分)他们“主动面向大众和社会”的宣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分)
27、西学东渐是表述西方文明输入中国的裁略语。其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艰难探索和吸收过程,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
(1)有人认为,“中学”到了近代所面临的机遇并不佳,请从“中学”本身的内容特点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其机遇不佳的原因。(6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就其制度而言,大体有三种制度引入中国„„。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至少有三次大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3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近代以来引入中国的“三种制度”。(3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的“三次思想观念更新”。(3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受到西方的影响刺激,中国人开始对西方的历史产生兴趣。西方史学著作的翻译,早期有马礼逊的《外国史略》、莫维廉的《大英国志》,这些译著也影响到中国人对西方历史的研究,如魏源的《海国图志》、王韬的《法国志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但历史学本身的转变,则要到20世纪初,梁启超受到西方民族主义史学影响,主张为国家国民社会而非朝廷的新史学。西方19世纪盛行的实证主义史学,也在此时传入,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影响到史学界。到了民国初期,这些史学思潮逐渐落实于史学界,史学家们开始用不同于传统史学的方式撰写中国史,中国现代史学逐渐形成。
中国传统史观是一元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是静态的,是以古代为尊的。但受到西方新的历史知识的影响,不得不承认西方亦有一自成系统的文明,甚至如古埃及年代更早于中国。而进化观念的传入,根本上改变历史时间的观念,由静态变为动态,由视古代为最理想的社会,逐渐接受文明逐渐进步的想法。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在西学影响下,中国近代史学有哪些方面的变化?(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B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种田也要用番心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可以看出十分重视道德价值观念,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明清时期我国的重农抑商政策十分严重,而宋代对商业的控制较松弛;C项与材料不符合;D项材料不能判断出。
4、【答案】B 【解析】明清之际西方启蒙思想并没有传入中国,故A项错误;据材料“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可知这些说法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故B项正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对近代民主观念的形成有一定启迪作用,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形成应该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C 项错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统治和文化专制不断强化,故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题干材料提到,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排除.故选B.
6、【答案】D 【解析】
7、【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强调主权只能由自己来代表本人行驶主权,可以得出其强调的应为直接民主,所以选B。其他选项均不是卢梭的观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卢梭
8、【答案】C 【解析】
9、【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昆曲是戏曲之祖;京剧北京化应该是在乾隆年间,嘉庆、道光年间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并很快风靡全国。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故A正确;B、C不符合京剧初创的时间,京剧北京化应该是在乾隆年间,并非在康乾京化,故排除B、C、D项。
10、【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小说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三国演义》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水浒传》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许多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并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现了起义如何由零散的复仇星火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宗旨都是意主忠义,旨归劝惩,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合,均排除。故选A。
11、【答案】C 【解析】根据“扬州富裕的盐商喜欢用活泼的、有生命力的绘画来装饰家园,扬州画派就是中国富有的商贾支持绘画的重要见证”,可知扬州画派适应了商人对文化的需求,反映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的文化需求,故C正确;选项A中“绘画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无从体现,排除;B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不恰当;清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错误。
12、【答案】B 【解析】①体现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②体现的是伽利略的实验科学,③体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④体现的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13、【答案】A 【解析】本题以纳赛尔的论述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A、政治上的文盲减少了,因此可以得知科技成果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故正确;B、材料中未涉及文化教育信息,故错误;C、材料中没有提及知识经济的相关知识点,故错误;D、材料中只是描述了收音机的推广减少了政治文盲,对新自由主义思潮没有提及,故错误;故选A.
14、【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可以看出是向西方的学习技术增强国力,故本题答案选A项;B是第二层觉悟;CD是第三层觉悟。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运动
15、【答案】C 【解析】首先,审题干,题干材料主要是强调中国衣服独异,与工业社会不相适应;其次,明确设问方向,要求选出材料表达的思想;最后,结合排除法对本题进行分析。材料主要强调中国的服饰与生活节奏不能适应近代社会的需要,属于社会风俗的范畴,据此可排除A、B。“断发易服”是革命派的主张,排除D。必须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才可能使中国与近代世界相融合,C符合材料的意思。
16、【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原因的理解与运动问题。所谓的“深层次”多是指内因。CD两项都是外因,所以不能是深层次的原因,是激发这种民族感情的外部因素。B项内容是五四运动的直接表现,不是原因。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宣扬的新思想与新文化对学生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民族独立、自由平等等观念深入学生的心中。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需要掌握孙中山的政治理念.解题的关键是对“只要人民具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个方面的民权,其节制下的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个方面的治权,就可以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分析理解.依据题干“只要人民具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个方面的民权,其节制下的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个方面的治权,就可以实现民有、民治、民享”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信奉民权高于并直接节制治权,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题干的主旨,应排除.依据题干“孙中山认为,从来没有天赋有平等的道理,平等是人为的,不是天生的”可知,与启蒙思想和学说不符合,故D项错误.故选C.
18、【答案】A 【解析】“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种担心表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故A项正确.1980年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对外开放已有十年,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故C项错误.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邓小平已经逝世,与“邓小平说”不符合,故D项错误.故选A.
19、【答案】 C 【解析】本题设问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活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活动对“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的分析.注意题干信息“新民主主义革命”,依据题干“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共是一个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利益的党;南昌起义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七届二中全会上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五四运动、三大战役、遵义会议、秋收起义、中共七大均不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辛亥革命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故BCD三项错误.故选A.
2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体考查“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A项,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是结果,排除;B项,原因与苏联无关且当时与苏联关系已经恶化,排除;C项,科教兴国战略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排除;D项,“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故选D.
22、【答案】D 【解析】
23、【答案】B 【解析】本题材料较长,应当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材料尾句中的“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结合课本知识可知浪漫主义绘画注重表达人的感情.A、该流派注重揭露社会现实,排除;B、该流派注重表达人的感情,正确;C、该流派善于捕捉光与色之下的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排除;D、该流派注重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排除;故选B.
24、【答案】C 【解析】考察中国的教育。“三个面向”方针是总的教育方针,不能体现题干的含义。故含有此项的均可排除,故应选C。
二、非选择题
25、【答案】(1)“一手伸向过去”:继承先秦儒家伦理学说,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
“一手指向未来”: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的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2)因素: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
认识: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②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③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3)含义: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儒道法为核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
【解析】(1)第一问:结合材料一及史实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阅读材料一“„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结合所学从继承传统和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而做的变化来回答,比如:“一手伸向过去”:继承先秦儒家伦理学说,提出三纲五常思想 “一手指向未来”: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的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2)第一问:材料二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是指: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
第二问: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来对其做评价,一分为二的来看,例如:
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
②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③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精神”的含义,根据材料“ „”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总结归纳即可得出: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第二问:结合史实说明春秋战国秦朝时期“中国精神”为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可以结合春秋战国秦朝时期的史实来回答对古代中华文明的影响,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儒道法为核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
26、【答案】(1)原因: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根源: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到顶峰。
(2)内涵: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原因:以人文主义为指导,肯定人性,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生活和幸福。
(3)态度和思想方法:以理性主义为指导,判断和理解事物。影响:传播了自由平等的观念,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
【解析】
27、【答案】答案:(1)本身方面:①传统“中学”不具备质变出近代意义的科学与技术的基础;②重政治、伦理,轻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社会方面:①封建制度落后;②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③推行“闭关锁国”政策;④排斥异族文化。(2)三种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苏维埃制度或社会主义制度。三种思想观念:洋务思潮(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思潮(君主立宪思潮);实业救国思潮;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思想。(3)变化:①翻译西方历史学著作;②撰写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著作;③出现“为国家国民的新史学”; ④实证主义史学传入;⑤马克思主义传入影响到史学研究;⑥中国现代史学逐渐形成;⑦由传统的中国“一元”史观向世界的“多元”史观转变;⑧由静态史观向动态史观转变。
【解析】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试题解析:(1)本身的特点要从表格中生产关系、主要内容等方面和西学进行对比,找出其特性;社会方面要从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
(2)本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首先答出三种制度分别是什么,然后一一对应思想观念即可。
(3)本问考查归纳概括能力。从材料中进行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