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说课稿(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4:2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荷花淀》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荷花淀》说课稿》。

第一篇:《荷花淀》说课稿

《荷花淀》说课稿湘乡一职谭彩虹

《荷花淀》说课稿

湘乡一职 谭彩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荷花淀》是职高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情节和人物”。《荷花淀》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作者以写意的笔调,透过几个生活场景,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具有勇敢、坚贞、乐观性格和美好心灵的白洋淀青年妇女形象。

本文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既能了解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又能体会“白洋淀派”小说的艺术特色,并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辨析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因此其作用与地位是十分重要的。2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荷花淀》是一篇意境优美、语言清丽的诗化了的小说,根据这个目标和本文的特点,设定三个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2)培养学生分析作品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

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教学重点与难点

A、掌握以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手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依据:本文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等,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描写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栩栩如生。因此,可以通过品味人物的对话,让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B、赏析本文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体会“白洋淀派”小说的艺术特色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依据: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是一篇取材于战争年代并以一次激烈 2 的枪战为中心事件的战争题材小说,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作品,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4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小说写作背景、掌握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清各节具体内容。

二、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使学生有一定小说知识的积累,也有一定的鉴赏和品味小说的能力,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阅读面不够广,文化积淀少,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再加上他们的对于战争生活的阅历尚浅,所以在理解文章的内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作好引导工作。2教法学法

《荷花淀》是一篇诗化了的小说,它的不事雕琢和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新课程标准》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现能力。因此,我把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但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简洁而传神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老师用美丽的传说故事导入课文,然后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语: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的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带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多媒体投影,展示白洋淀迷人的风光)河北的白洋淀,冀中平原的一颗璀璨明珠。几十年前这里的英雄儿女曾经为了捍卫她的美丽富饶,和日寇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孙犁的《荷花淀》就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段历史。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我用传说和图片以全方位的视听冲击,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次重点)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因此,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然后用四字短语精要地概括情节就可以理清文章的思路了,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⑴简介作家作品 四组学生分别派代表简要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资料。设计此环节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查找资料,自主学习⑵ 概述文章故事情节:

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节内容。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⑶为小说情节拟小标题,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⑷ 明确本文的主人公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三)品味语言,分析形象(重点)

鉴赏简洁传神的人物对话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详)鉴赏讨论:

① 这一节对话可分为几层?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和语境,分析水生嫂形象; ② 人物形象对比阅读;

③ 改写水生夫妻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改写的水生嫂与原作的水生嫂有何异同。

★设计此步骤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改写、并作比较,学生对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印象更深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辨析作品人物性格的能力

2、俗话说:“闻其声可辨其人”,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探究五位妇女的不同个性(略)

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现人物含而不露的复杂感情。分角色朗读五位妇女的对话,尽量读得惟妙惟肖,体现人物的含而不露的复杂感情。

通过学生的讨论,明确此处写出了委婉含蓄、直爽开朗、谨慎稳重、冒失侥幸、害羞忸怩等5种不同性格。短短几句对话,含而不露,情味隽永,耐人寻味,几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她们忸怩羞涩之态可掬,缠绵悱恻之情可鉴,充分表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含蓄美。

3、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话描写的主要作用,然后教师总结

明确:作品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四)、品读鉴赏,体会特色(难点)

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来把握。

1、鉴赏“月下白洋淀”的景物描写(详)

我首先让学生闭目静听我的配乐朗读,其中的第3段我是这样范读的: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 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思考这几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又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此情此景在王维的哪首诗里有描述?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种清新朦胧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师读完后,学生凭记忆回忆描写的景物,然后补充完整第3小节中抽掉的有关景物描写的修饰性的词语和比喻性的句子,让学生体会两者不同的艺术效果,然后体会这段文字的意境。然后播放有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于这段描写的理解。小结:文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选择了优美的景物,运用了富有韵味的语言,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即景物美、语言美、意境美,使孙犁的小说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描写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的韵致。

2、鉴赏“正午淀上风光”的景物描写和“荷花淀” 的景物描写(略)

学生根据前一段的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这几段是如何体现景物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启发学生可通过抽掉修饰性的词语和更换景物的喻体来加深理解。播放有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于这段描写的理解。

3、在仔细品读了以上几段景物描写之后,我又逐步的引导学生归纳“ 诗体小说”的特征以及“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五)总结课文,加深理解

1小说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2结束语:

在百花群中,荷花以它独特的清纯、淡雅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荷花淀》中所表现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人性的纯美、品格的崇高,仿佛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也正是有着无数个像水生嫂、水生这样甘愿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我们的抗日战争才取得了彻底的胜利!通过总结,了解《荷花淀》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本文所设定的目标。

六)、课外练笔,能力迁移 写一段对话描写。要求:围绕一个话题;对话人数不少于四人;字数不少于200。

2从孙犁的另一篇小说《风云初记》中选出一段人物对话和一段景物描写,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能力去鉴赏,实现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四 板书设计

淡 化的 情 节

夫妻话别

探夫遇敌 助夫杀敌 荷花淀个性化的语言

夫妻话别 商量探夫

月下白洋淀

正午淀上风光

境散文式格调 诗 化 的 景 色

诗歌般意诗体小说 板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力求简明形象,既突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作品的写作特色

第二篇:《荷花淀》说课稿

荷花淀》说课稿 2004年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第《荷花淀》说课稿

淄博实验中学 盛蓉

2004年11月,在市教研王玉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实验中学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执教的《荷花淀》一课在山东省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这堂课的成功是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下面我就这节课的课堂设计做一下说明。

《荷花淀》是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昨日的战争”中的一篇课文。这是学生高中阶段遇到的第一篇小说,而且这篇描写战争的小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孙犁用他诗意的笔调描绘着白洋淀上那烟水渺渺的风光和质朴洁净的女人们,在带给读者无限美感的同时,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保家卫国的热情,同时也会激起读者对那场侵略战争的憎恶之情。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学案向学生介绍小说的有关常识,引导学生鉴赏小说时重点分析关注的方向,但因为这是学生高中学到的第一篇小说,所以对于一些非常系统的理论性的知识可以不必强求,以免降低了学生欣赏的兴趣。另外,也可以在学案中补充一些对孙犁先生及白洋淀派的介绍,让学生对孙犁先生的为人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在课前做好必要的预习工作。

王老师曾经跟我说过,要成功地诠释一篇课文,就要让学生感受到它最独特的地方。《荷花淀》的绰约风姿无疑就在于它独特的“诗意美”,这种美恰恰与小说表现的战争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这正是孙犁小说风格的体现。我就把这个文本的最独特之处作为架构整堂课的核心。而孙犁小说的诗意美是通过文中的语言传达出来的,所以我们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品味语言,感受风格。课上,牢牢立足文本,以学生活动探究为主,老师引领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文中的环境描写,重点揣摩人物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景物之美、人情之美,进而领会到孙犁小说独特的风格。

为了使教学环节清晰,有层次地推进课堂进程,我把教学过程分为5个环节。

一、初步感知。

在导语设计中,力求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孙犁笔下美丽的白洋淀,引导学生关注这篇小说与其他描写战争的作品的不同之处,并提出问题:小说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学生在预习和阅读学案相关知识介绍的基础上,很容易就发现了小说的独特在于它的“美”,老师顺势提出学习目标。

二、触摸语言。

《荷花淀》的美体现在文本语言上,主要是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而优美的环境描写相较对话来说,更直观地呈现出美感。这一环节旨

在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文中景物描写之美,为主题的发掘做好铺垫。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读完本文之后,你感觉小说中哪幅画面最能给你美的感受?哪位同学能把你认为最美的语段读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哪幅画面”就给了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引导他们寻找文中的景物描写。学生找的非常准确,分别是1——3段,月下小院和荷花淀的描写,64和65页寻夫未遇时水面的描写,66页伏击战前荷花淀的描写。这几处的景物描写各有特色,呈现出白洋淀不同时间不一样的美。先由学生读一读,老师引导体会美在何处,然后指导诵读,读出美感。孙犁先生语言的美感就在这样的琅琅书声中沁入学生的心里。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适时的提问,如孙犁为什么把荷花比作“铜墙铁壁”?把荷花箭比喻成“哨兵”?让学生仔细品味孙犁先生修辞的精妙,初探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品味揣摩。

在领略了文中的景物之美后,我们进而分析文中的人物之美。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这是文章最大的特色,也是老师授课中不能回避的重点。我选择了五个妇女商量探夫时的对话来让学生仔细揣摩。荷花淀的女人们都想去探望丈夫,却因性格不同而采用了不一样的语言来表达,虽然每人只有一句语言描写,孙犁却能使她们姿态各异的美纤毫毕现,可以说语言的功力妙到毫巅。而且这段对话充满情趣,学生非常感兴趣。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自己揣摩讨论,这五句话分别属于一个怎样性格的女性,然后试着读出来

感觉来。学生们讨论的很热烈,让他们展示讨论成果起来试读的时候都非常踊跃,而且语气语调拿捏的非常准确,课堂效果非常好。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老师引导提出问题:荷花淀的妇女们或娇羞,或直爽,或稳重,或开朗,孙犁用寥寥几句话就为我们勾勒出了如此不同的人物形象。可是个性如此鲜明的女子,作者却没有给她们取名字,是疏忽吗?如果你是孙犁,有读者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你将要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是王老师帮助修改的,这样就能使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用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很容易就答出作者要刻画的是白洋淀妇女的群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民起来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对侵略战争的痛恨。这一认识向下一步思考课堂的核心问题又迈进了一步。

四、深入思考。

一堂课,总该有让学生深思的地方。课堂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到了孙犁笔下的战争与其他描写战争作品的不同。在充分领略了文中的景与人的美好之后,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我先出示了几张战争中生灵涂炭的图片,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直面战争的残酷,把学生带入深深的震撼中,然后顺势抛出思考问题:战争留给人们的似乎只有无尽的眼泪和悲伤,可孙犁为什么要写得那么美呢?整个课堂一片沉寂,学生们都陷入了思考之中。随后,学生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认识:有说保家卫国的战争是正义的,因而美好;有的说把家乡的景和人写得越美,越能衬托出战争的邪恶;还有的同学甚至

联系到了作者本身,因为孙犁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这正是他心中对美的渴望。而这样的认识不仅涉及了小说的主题,更已经关涉到了孙犁的人品、文品和写作风格。

从当时的执教情况来看,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整堂课的亮点,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是真正的在用心思考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看着学生们的表情,我相信热爱家乡、呼唤和平的感情已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中,而是植根到了每位学生的心里。本来那几张战争的图片我是放在课堂导入的部分的,但是王老师智慧的把它们调整到了这个大的思考问题之前,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绪,堪称神来之笔。

五、课堂小结。

在学生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老师把他们在阅读和思考中体会到的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诗意美”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这堂课在设计上,紧紧围绕孙犁小说“美”的特色,以战争的残酷和孙犁行文的诗意美的矛盾为核心,以文本为抓手,通过诵读品味语言,由景而人而情,使学生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所思考和收获。

虽然这仅仅是一堂课的设计和准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所收获的却是永久的滋养。王老师对我的指导也绝不仅仅在于这一节课,他给我的启发会使我受益终生。

1、文本是一切课堂教学的本源。备好一堂课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王老师说自己先读10遍课文。果然,越读头脑越

清晰,越读越能抓住文章的特色,越读越能找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同样,学生一切信息的获得,思考的产生也都来源于文本本身,课堂上如果少了读书声,少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所有的思考探究都是空谈。

2、设定教学目标时,对文本的重点绝不能回避,否则就不能真正的让学生领会文本的特色。对文中的重点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却不能避重就轻。

3、老师的引导设问要精心设计,同样的问题换一个提问的角度就会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以上是我对《荷花淀》一课的设计和体会,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第三篇:荷花淀 说课稿+教案

荷花淀说课稿孙犁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荷花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秀小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誉为“诗体小说”。此篇课文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总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设计依据:小说的三要素是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本单元的重点就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而作者主要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她们的,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设计依据: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品味人物语言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因此本课把朗读作为探究人物的主要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和情感构筑起来的美妙的语文世界。

1)朗读法: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对话中潜藏的深层含义,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2)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碰撞,并且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练习法:学以致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性的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

学校教育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本课主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前找有关本课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则要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和迁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让他们能主动地去查找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二)课堂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为1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老师再用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因此,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 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本文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等,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描写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栩栩如生。因此,通过品味人物的对话,让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文章精彩的对话有好几处,老师通过精讲“话别”这一段,然后通过诵读法,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

“话别”这一段,先分角色朗读,然后让学生来评价他们读得如何,是否把人物的语气,人物的感情读出来了。通过讨论评价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然后再播放视频,让学生看教学电视片中演员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集体朗读(女生扮水生嫂,男生扮水生,老师读旁白)

关于“探夫”前的一段对话,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法来揣摩。其他的对话则由学生课后去品味。

设计说明:在对语言的品味的基础上由学生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总结出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法。

四 品味鉴赏,把握特征

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来把握。

1、对于“月夜编席”的描写

设计理由:通过分析,得出文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选择了优美的景物,运用了富有韵味的语言,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即景物美、语言美、意境美,使孙犁的小说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描写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的韵致。

2、学生分小组分析“伏击前的景物描写”

设计理由:现学现用!学生根据前一段的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一段是如何体现景物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

五 总结课文,加深理解

设计理由:通过总结,了解《荷花淀》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本文所设定的目标。

六 课外练笔,能力迁移

教案

【教学目标】上文【教学重点】上文【教学难点】上文【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方式】 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相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课文,创设情境(2分钟)

明确: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检查预习(4分钟)

明确:能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 品味语言,把握形象(20分钟)

(一)朗读品味夫妻话别的对话,用心感受水生嫂表现出的性格情感。品味重要语句“怎么了,你?”VS “你怎么了?”——品味出倒装句式的恰当运用,使水

生嫂表现出关心、敏感、聪慧。“你总是很积极的”。——骄傲自豪,思想进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支持、依恋“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明理、坚强“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关心、体贴。

6“他们几个呢?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细心、敏感。

(二)朗读商量探夫,探夫不遇,战斗感受三个片段,领悟以水生女人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阅读“商量探夫”的这段特色对话

明确:出色的朗读是建立在准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这些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或聪明伶俐,直率开朗,或谨慎稳重,心直口快,更有羞涩可爱,都跃然纸上。2 探夫不遇(简略分析)战斗感受

(1)女生齐读,共同感受

(2)通过抓关键词来理解

明确:战斗让女人们增长了见识,唤醒了觉悟,战争让她们不甘落后,乐观勇敢,自尊自强。

四 品味鉴赏,把握特征(10分钟)

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来把握。

1、对于“月夜编席”的描写

明确:通过分析,得出文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选择了优美的景物,运用了富有韵味的语言,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即景物美、语言美、意境美,使孙犁的小说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描写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的韵致。

2、学生分小组分析“伏击前的景物描写”

明确:学生根据前一段的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一段是如何体现景物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

五 总结课文,加深理解(3分钟)

明确:通过总结,了解《荷花淀》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本文所设定的目标。

六 课外练笔,能力迁移(1分钟)

第四篇:荷花淀标准说课稿

《荷花淀》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荷花淀》。《荷花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小说。孙犁是“荷花淀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小说风格清新,笔调雅致、隽永,情节看似散淡而决不枝枝节节,是典型的有散文化、诗化倾向的小说作品。该篇小说在这个单元中是第三篇,同学们在学习了鲁迅《祝福》和沈从文的《边城》节选后,再来学习孙犁的这篇小说,会产生“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的一种惊讶和耳目一新的感受。因此,这篇小说的学习对学生多角度认识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文学就是人学,所以小说的学习应该以把握人物形象和掌握人物塑造方法为主,同时这篇小说具有散文化倾向,因此通过本文学习领略孙犁小说风格清新、笔调雅致的特色也是很重要的,而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就是通过对小说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的把握来实现。根据上述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一是把握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的形象特征,理解本文通过人物对话、人物衬托、环境烘托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是以分析环境描写为依托,理解孙犁小说风格清新、充满诗情画意的特色,同时了解这样写作战争题材的好处。

三是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战争年代白洋淀人民的斗争生活,学习课文中人物热爱生活、敢于斗争的品格!

其中第一个、第二个目标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难点是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第三个目标是情意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我准备采用多媒体,主要是为了在景物描写的学习部分展示白洋淀独特美好的风光,丰富学生对课文诗情画意的感性认识;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学生自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补充的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通过教师的点拨补充,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并深化认识。在学法指导方面主要是教给学生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并让学生迁移运用。

本篇课文的学习计划用三课时。以下就是我的教学程序的设计:

首先是导入。我采用激趣法导入,我的导入语是: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战争题材是文学、影视作品的一个重要话题。平时我们通过电视、课外读物看到的战争题材作品都是炮弹横飞、血肉模糊的悲惨场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荷花淀》也是战争题材的。那么这一篇课文展示的战争也会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找答案。

接下来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我将在大家预习的基础上,带领同学们完成三个任务:一是让同学们谈初读课文的印象,在老师导入课文过后,让同学们在预习基础上浏览课文,然后自由发表对这篇战争题材的课文的风格、选材角度等的初步印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这篇课文以独特方式表现战争题材有一个基本认识。二是对课文结构的把握,把握课文结构是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课文思路,为进一步探究课文做准备。这篇课文自然的分为了三部分,课后也有一个练习题要求给课文的三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我采用相邻同学合作讨论的方式给课文三部分拟小标题,然后综合优化,确定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三是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首先是主人公的明确,通过讨论明确主人公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体。然后通过合作讨论、相互补充,明确这群妇女的基本性格特征:勤劳贤淑、温柔体贴、深明大义、感情丰富热爱生活。要注意提醒学生在讨论人物性格的时候,不要架空分析,一定要在文本中寻找依据。

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第一是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本篇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对话。我采用自主研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课文中挑选自己认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意义丰富的对话,在书上做批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在自主分析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要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分析。例如: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嫂在得知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加区队后说了这句话,这句话中包含着对丈夫事事争先的支持,也有对丈夫的不舍,因此支持中又含有些许埋怨,甚至还有对丈夫将要面对更恶劣的斗争环境的一种担心。这句话,把一个深明大义、感情丰富、温柔体贴的农村妇女形象展示得十分真实。还要说明的是,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遗漏一些表现力很强的对话,教师要在合适的时候加以补充。

第二个深入探究的方面就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正面衬托法。在理解了主人公群像过后,我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过渡:课文除了给我们展示了一群勤劳、体贴、多情、勇敢的妇女群体,还写到了那些人?你对这些人怎么看?这些人物的描写有什么意义和价值?通过讨论归纳,以水生为代表的男人,也是重情意、敢斗争的血性男人,例如文中有一处写战斗结束后,区小队长问起一帮探夫的妇女从哪里来,课文有对水生的语言和行为描写:“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这样一个细节,从语言看是对女人们胡乱闯入战场的埋怨,但把刚刚缴获的饼干丢给女人,明显是用行动表达对女人们的关心。还有夫妻话别的场景,让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个柔情满怀的水生。还有着墨很少的对水生的父亲的描写和乡亲送别的描写,也可以看出他们顾大体、识大义的精神境界。小说中这些次要人物的形象塑造有什么作用呢?教师通过“绿叶扶花”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人物是妇女形象的正面衬托,使课文刻画妇女令人感动的觉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更加可信,其次是在着重刻画妇女群像的基础上,展示英雄的白洋淀人民这个群体的精神风貌,使小说的主题表现更鲜明,更让人信服。

第三就是对景物描写的研读。研读景物描写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学习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性格的写法,二是课文的景物描写所展现的清新、质朴、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格。课文的景物描写很多,我采用“集体探究、迁移学法”的教学方法。先以前三段为基础,集中探究,我提出一个主问题:你们读了前三段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你认为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围绕这一主问题,我让同学们朗读,自主发言,谈感受,明确课文通过一、三段皎洁的月光、潮润润的苇眉子、笼罩着薄雾的水面、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等,再加上一个和景物融为一体的女人,以及以第二段虚写的白洋淀壮观的苇垛子和壮观的贩运席子的场面为背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朦胧而又清新、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面。为了强化对这一景物描写的感性认识,我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联想法,让学生听这三段的朗读带,在脑海中复现课文的场景,二是用多媒体补充白洋淀的相关画面,展现白洋淀的美妙风光。在把握了景物描写的基本风格后,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作用的认识是难点,老师在学生想说而说不好的时候,帮助学生认识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那就是小说的景物描写总是要为塑造人物服务,或者为推动情节服务。这就是学法指导。这样学生自然会将清新柔美的景物描写和水生嫂联系起来,通过讨论,明确课文的景物描写有助于烘托水生嫂柔顺、体贴、勤劳的性格,为夫妻二人充满情感的话别活动提供了美好而又略带感伤的背景。关于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作用的认识更不容易,我主要采用点拨法:引导学生认识宁静、柔美的景物描写与作者避开血腥战斗写战争生活的角度有什么关联,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一开始就为全文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调,那就是作者将会有意识的避开宏大的战争场面的描写,从战争间隙的平静生活选材,而通过对战争间隙宁静优美生活的描写,更能突显出和平生活的宝贵和战区人民的乐观精神,从而更好地引发读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珍视。

以前三段景物描写的欣赏、分析为基础,我根据课堂时间,以课堂探讨的方式或者课后作业的方式,布置学生采用同样的思路独立分析妇女探夫路途中的景物描写和荷花淀战斗场面时的景物描写,让学生进行学法迁移。

完成了对课文的探究分析过后,我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理解的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拓展性学习。主要安排两个内容:一是讨论总结孙犁“诗化小说”的特色,主要有情节淡化、人物虚化、意境诗化三方面;二是播放《拯救大兵瑞恩》的战斗场面,和课文进行对比欣赏。拓展性学习之后安排课后延伸性练习:一是查阅资料,了解小说细节描写的常用方法,并从课文中选取一定的例子加以分析,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研究性小论文;二是课外阅读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例如《战争与和平》、《西线无战事》、《好兵帅克》、《永别了,武器》等,或者看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和课文的视角与风格做一比较。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请看大屏幕(或小黑板)。(板书设计略,简要介绍自己的板书。)

第五篇:语文《荷花淀》说课稿

语文《荷花淀》说课稿

语文《荷花淀》说课稿1

一、说教法:

1、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依据(7分)

1)朗读法: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对话中潜藏的深层含义,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2)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碰撞,并且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练习法:学以致用,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性的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准备使用的教具、学具和其他教学手段(3分)

《荷花淀》是一篇意境优美、语言请丽的诗化了的小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特色,本课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课件。通过展示白洋淀优美的风光,播放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审美享受的境界,同时运用课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INTER网上去浏览有关孙犁的生平、创作特色,《荷花淀》的评价、关于“诗体小说”等知识,然后在进行信息的`筛选,从中选择有效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成POWERPOINT,用于课堂交流。这样将会有助于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让学生感觉到自主学习、资源共享的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说学法(10分)

1、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其依据(5分)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每个人终身不断地学习,因此,学校教育决不是学习的终点。学校教育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本课主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5分)

本课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40分)

一)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在优美的《高山流水》乐曲声中,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老师再用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教学目标,作为预期的学生行为变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因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效地教和有效地学开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简单明了地揭示教学目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让他们把学习目标指向掌握目标。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积极、愉快的情绪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因此,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然后用四字短语精要地概括情节就可以理清文章的思路了,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本文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等,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描写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栩栩如生。因此,通过品味人物的对话,让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语文《荷花淀》说课稿2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孙犁的《荷花淀》。我遵循教学规律,渗透课改精神,突出学科特色并结合我们学校所倡导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实现有效教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荷花淀》选自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重点是“欣赏小说的表现手法和语言”。

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既能了解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体会“白洋淀派”小说的艺术特色,还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其作用与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2.教材处理

本课内容信息量较大,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包含有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艺术风格等,因此,我把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侧重点我放在学习课文刻画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写法上,在这一基础上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孙犁的作品。 (办法)

如此处理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欣赏作品,还能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好处)

二、说学生

中职生的共性是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意识缺乏,文学作品的个性化阅读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特点)设计的任务既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考虑到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因材施教)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根据新课程思想,我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学习通过景物烘托、细节描写、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生动的细节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由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掌握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体会孙犁散文化、诗化的语言特点。

四、说教法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展示法:利用多媒体在新课导入时,将荷花淀美丽的景色,纯朴的生活环境呈现出来,让学生从视觉上先了解荷花淀的风景与人情。在品味对话时,播放视频,让学生体会传神的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三个任务,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完成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说学法:

学习过程中学法指导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我确定以下几种学法:

1.自主学习法。结合任务,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自主探究法。理清情节后由学生自由诵读、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

3.分工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完成人物性格分析,组与组之间互相补充、完善。

六、说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约2分钟)

由多媒体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把学生带入美妙境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语:孙犁笔下的荷花淀美丽、清新,充满着安定、和谐的气息,即使是在这里发生的战争也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景,孙犁为什么能让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变成这样具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呢?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为整节课奠定基调,为教学任务作必要的铺垫,为重点内容的讲解提供提示。为此我用图片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讲述新课,整体感知,理清情节(约5分钟)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因此,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用最少的字精要地概括情节,理清文章思路,基本理解小说主旨。

1.简介作家作品

小组推荐代表简要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作者生平及作品资料。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有人将作家简介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为了介绍而介绍,其实,了解作者生平就是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掌握作品资料就是初步感知作品的写作特色。因此让学生查找作者生平及作品资料是为课文的理解提供必要的辅助。

2.为小说情节拟小标题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

第三个环节:探究与讨论(约30分钟)

任务一:品读景物描写,体会诗化语言(难点)

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来把握。由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并思考: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第一幅画面,白洋淀夜景的描绘。

(2)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3)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再对淀上风光作十分精彩的描写。

分小组讨论这几段是如何体现景物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启发学生可通过抽掉修饰性的.词语和更换景物的喻体来加深理解。在仔细品读以上几段景物描写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景物描写的作用。

任务二:细微动作,领会人物心理(次重点)

体会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当水生说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作品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由两名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结合表演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动作反应了当事人当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通过表演,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更准确地体会人物心理。

任务三:品味对话,分析形象(重点)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要求能切合人物身份,把握人物感情。

鉴赏讨论:

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和语境,分析水生嫂形象。

2.俗话说:“闻其声可辨其人”,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分析五位妇女的不同个性。

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会人物含而不露的复杂感情。

通过讨论,明确此处写出了委婉含蓄、直爽开朗、谨慎稳重、冒失侥幸、害羞忸怩等5种不同性格。短短几句对话,含而不露,情味隽永,耐人寻味,几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她们忸怩羞涩之态可掬,缠绵悱恻之情可鉴,充分表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含蓄美。

第四个环节:自评、互评、师评(约5分钟)

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决个别学生问题。推选2~3组的答案进行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以及完善的方法。

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约3分钟)

先让1~2位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感受和收获,教师再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任务完成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教学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综合知识;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动向,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力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语文《荷花淀》说课稿3

一、说教材(30分)

1、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10分)

《荷花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现代小说,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高一年级学习现代文,主要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高二学生在此基础上则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培养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的能力,后一单元的重点则是欣赏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这里体现了知识结构循序渐进、能力培养不断加深的逻辑顺序。

2、教学目标(5分)

这个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根据这个目标和本文的特点,设订三个教学目标:

1)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诗体小说”的特点。

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三个目标不仅有认知目标,还有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3、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依据(10分)

教学重点: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诗体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的依据:

小说的三要素是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本单元的重点就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荷花淀》塑造了一群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形象,她们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特点,他们勤劳善良,温柔体贴,识大体、明大义,坚强勇敢。而作者主要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她们的,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依据:

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是一篇取材于战争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枪战为中心事件的战争题材的小说,但是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作品,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各知识点简析(5分)

1)诗体小说:是诗化了的小说,它选择优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景物,运用清新自然、富有韵味的语言,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语文《荷花淀》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战争”中的一篇。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和《赤壁之战》。这三篇课文《荷花淀》描写的是现代战争,其他两篇描写的是古代战争,《烛之武退秦师》表现的是个体英雄形象,《荷花淀》表现的是群体形象。与其他三篇相比,《荷花淀》中的战争环境是清新的,宁静的,它的情节不事雕琢,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带给人们以清新的美感,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表现人物和推动故事发展方面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两处人物对话,一处细节描写,两处景物描写”。课堂上主要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和赏析。教学过程如下:

三、说过程

1、导入新课

战争,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残忍的、恐怖的'。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总是不惜笔墨浓笔重彩铺写硝烟弥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孙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⑴学生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故事情节,列出小标题(对学生来说,大体概括小说的情节不成问题,在这里要求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更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

⑷就整篇文章发问:主人公是谁?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订正,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此问题主要关系到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认识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3、重点探讨

1)两处人物对话。

A.鉴赏“夫妻话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①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②鉴赏对话

问题: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语言,说说这些话语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这些对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a“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关心)

“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细心,机敏)

(以上几句,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细心、稳重的性格和对丈夫的忧虑与关心。)

b“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责怪当中含着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

(以上几句对话,可用词语替换法或比较重音语气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c“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物语言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分角色朗读学生不好意思,要做好动员和鼓动;其次,学生的阅历所限可能使他们理解成年人的内心和情感会有一定难度,解决办法是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和联想,彼此交流探讨。)

B.鉴赏“商量探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③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会人物各自不同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语文《荷花淀》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荷花淀》鲁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的话题是“昨日的战争”。《荷花淀》是孙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

二、教法学法

我把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课堂上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商量探夫”两段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达到让学生掌握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理解小说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2、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能力目标:1、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掌握学习小说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分析水生嫂及其它女人的性格特点,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

2、分析小说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体悟人物身上纯美的人性和崇高的人格。

四、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小说写作背景、掌握生字新词、熟读课文、100字概括小说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河北省有幸落下一块,这就是荷花淀。

2、检查预习,梳理情节脉络

⑴作家作品

⑵概述文章故事情节(100字,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⑶小标题(主语都是水生嫂)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

⑷主人公是谁?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3、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阅读课文,找出景物描写部分,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例如:“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为全文确定了一个基调,整篇文章都是在这种银白的美景下进行的。

为人物提供了背景,烘托了人物形象。景物描写对人物起到的一种衬托作用。

4、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

(2)、思考:人物的语言、语调可否改变?变了试一试。

5、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⑵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几个青年妇女把掉进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6、小说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7、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8、小结课文:

本文作为战争小说的独特之处:作者为了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9、布置作业

写一段对话描写。要求:期中考试后,你拿着一份满意或不满意的试卷给家长,要求用准确的语言来描写你与家长之间的对话,要能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100字内。

下载《荷花淀》说课稿(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荷花淀》说课稿(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荷花淀说课稿(优秀范文五篇)

    《荷花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目是《荷花淀》。 下面,我讲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设计三个方面逐一对这篇文章加以分析和说明。一、说教材1、 教......

    荷花淀读后感

    读《荷花淀》有感《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创作于1945年。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冀中地区的广大军民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敌。随着抗日武装的不断......

    荷花淀有感

    读《荷花淀》有感《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创作于1945年。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冀中地区的广大军民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敌。随着抗日武装的不断......

    荷花淀读后感

    荷花淀读后感1 孙犁小说中的故乡场景描写不仅充满生活实感,还在于作者对故乡充满感情的诗意描绘上。例如在《荷花淀》的开头,作者是这样写的: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

    荷花淀教案

     建议一 采用指导阅读法,活动教学法 * 教学过程建议 1.本文情节简单,结构明晰,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作为课内自读课文,本文的教学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点拨设疑与学生讨论相......

    荷花淀读书笔记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那一望无边挤......

    荷花淀读后感

    荷花淀读后感7篇 荷花淀读后感1 《荷花淀》讲述的是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写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

    荷花淀 读后感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荷花淀》这篇小说来说,却是文中有画,又文中有诗,这实在是一幅被作者充分诗化了的如同人间仙境般的有着无限开阔境界的荷花图。这正是作品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