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搭石优质课教学实录
《搭石》课堂实录
一、课前准备、聆听音乐冥想
1、听专注力音乐做深呼吸。
师:上课伊始,让我们先来调整呼吸,放松心情。吸气(吸)——呼气(呼)——
生:(随音乐做深呼吸)
2、音乐冥想。
师:我们的身体慢慢放松,越来越轻。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岭,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你听,小鸟们正起劲地唱着歌曲,近处的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好,睁开眼睛,说说看,你刚才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山,山上还长着许多树。生2:我看到了草地、小溪。
生3: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
二、呼专心励志语
1、上课铃声响,师生问好。
2、呼专心励志语。
三、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师: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总忘不了那清清溪流上的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生:(一起书空写课题)师: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 生:搭石。
四、检查预习。
师:课前同学们都读了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你读了几遍?很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遍就会有一遍的收获。生字都会读了吗?我来检查一下。
1、检查读生词:谴责 懒惰 俗语 伏下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2、听写生字。评价,强调易错字。涨 衡 暴 裤 惰 序
师:请同桌两个交换(一起跟随老师批阅)
前两个字都是左中右结构,在写这类字的时候,三部分要写得瘦长,挨得紧凑一些。请同学们把写错的字每个改一遍。
五、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你找得真准,注意不要添字,是“天气变凉”,你再读。(生再读)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1: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2: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生3: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师:不错,这种渡小溪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生2: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师:你体会得很细腻。
生3:我觉得搭石很难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得慢就容易掉进水里。师:他说的意思,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 生: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1、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美?(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2、交流汇报
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生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
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生:行(hánɡ)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生读)
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男生读一遍)
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女生读一遍)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生:是“宽”的意思。
师: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
师(微笑地):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
师:理解了吗?(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生2: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全班读)
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全班再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师: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生:fúfúfú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生自由地读几遍)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出示字理图)左边—— 生:一个人 师:右边—— 生:一条犬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一男生上台)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爱幼 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六、激发想象,练习表达。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师: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生发挥想像想)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搭石是人造的,但反过来它又造就了人,使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使人具备了良好的情操。这搭石正是人们的真实写照。
七、达标检测
以游戏“走搭石”的形式进行练习,练习题分为:字(多音字)、词(积累词语)、句(句子理解)。
八、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
2、作业延伸:寻找生活中的美,写一写。
第二篇:搭石省优质课教学实录 - 副本
《搭石》课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善良、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预设。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这句话)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样过小溪的?谁能课文中句子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这个“挽”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啊?(生:卷)
那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收工就必须?人们赶集就必须?人们访友就必须?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挽裤)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啊,你体会了什么?
如果没有搭石,人们过小溪就不便,就会很麻烦,可那些,都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依靠搭石过小溪了,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
了解了什么是搭石,读了课文以后,搭石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都有了自己的体会,有方便的 有很美的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也写了搭石很美,找找看,(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眼里,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同时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预设
师:想不想一块欣赏欣赏这道风景呢?(想)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找出描写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有关语句,用波浪线划下来,再想一想这是一组怎样的画面?(生自由朗读、圈划,2分钟左右)
五、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预设
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我们依次交流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语句?
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俩句。(“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生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
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生:行(hánɡ)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
(生读)
师:这里还有几个生词呢,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
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
师:我们再来看这俩个句子,你从哪儿体会到的美了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师: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美的。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好看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一副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
(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 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生活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2、面对面“让”石图
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吗?
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全班同学,一起感受俩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美。
(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3、背老人“过”石图
师:如果碰上“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两遍。
生:fúfúfú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生自由地读几遍)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
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感受。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
(一男生上台)
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对岸了,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感受了什么?
生:尊老爱幼
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体会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说说我们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
(生发挥想像想)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次感受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
教学板书: 搭石
景美
情美
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三篇:搭石教学实录
王玲湘搭石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 走 让 背……过……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依据学情,重点感悟)1.一行人“走”石图。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过”石图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
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2.写话交流。
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板书设计:
摆
整 21 搭 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走 协调有序 理所当然
让
背……过 [课堂实录] 课前交流
师:昨天咱们已经见了面,还记得我姓什么吗?喊我一声。生:王老师。
师:男同学喊我一声—— 男生:王老师——
师:够洪亮的,女同学亲切地喊我一声—— 女生:王老师
师:谢谢同学们。知道我从哪来吗? 生:江西。
师:江西和湖北是邻居,还是一衣带水的邻居,这水指的是—— 生:长江。
师:是呀,我们是非常亲密的朋友。看我这位朋友带来的几张照片,(出示师在滕王阁的照片)知道这是哪吗? 生:(异口同声)黄鹤楼。(众笑)
师:是挺像的,不过,这是我的家乡南昌的滕王阁,和你们武汉的黄鹤楼一样,都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先后再出示八一起义纪念塔、秋水广场的月牙形喷泉,师生交流)师:我是第一次来武汉,谁能介绍一处武汉的景色?
生1:我建议王老师去田汉大剧院,武汉人有一句话:不到田汉,终生遗憾。(众笑)
师:为了不遗憾,看来我得找个时间去田汉。
生2:我觉得王老师应该去黄鹤楼,那是李白送别孟浩然的地方,很多诗人在那题了诗,很值得去看。……
师:是呀,为家乡骄傲!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师:看老师板课题(生看师板课题)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搭石——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你找得真准,注意不要添字,是“天气变凉”,你再读。(生再读)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1: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2: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生3: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师:不错,这种渡小溪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生2: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师:你体会得很细腻。
生3:我觉得搭石很难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得慢就容易掉进水里。师:他说的意思,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 生: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相机板书)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生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
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生:行(hánɡ)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生读)
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
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女生读一遍)
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生:是“宽”的意思。
师: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
师(微笑地):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师:理解了吗?(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生2: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全班读)
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全班再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师: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生:fúfúfú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生自由地读几遍)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出示字理图)左边—— 生:一个人 师:右边—— 生:一条犬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一男生上台)
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爱幼
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六、激发想象,练习表达。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师: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生发挥想像想)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
七、总结,预告下节课内容。
师: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齐说——心头)师:搭石上还有哪些看得见的美?还有哪些看不见的美?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些美的呢?……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教学板书:
搭 石
家 乡 的 一 道 风 景
第四篇:搭石教学实录
搭石教学实录
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看老师板课题。
(生看师板课题。)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搭石──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
(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你找得真准,注意不要添字,是“天气变凉”,你再读。
(生再读。)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1: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2: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生3: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
师:不错,这种渡小溪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生2: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
师:你体会得很细腻。
生3:我觉得搭石很难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得慢就容易掉进水里。师:他说的意思,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
生: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相机板书。)
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生有的读 xínɡ,有的读 hánɡ。)
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生:行。(hánɡ)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
(生读。)
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
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
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生2: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生3: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4: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生5: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⑴ 宽:不狭窄;
⑵ 宽裕:富裕;
⑶ 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生:是“宽”的意思。
师: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
师(微笑地):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
师:理解了吗?(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
(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
(全班再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每当 上工 下工……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
(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师: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
生:fú fú fú。
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生自由地读几遍。)
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
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弯”的意思。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出示字理图)左边──
生:一个人。
师:右边──
生:一条犬。
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
(一男生上台。)
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爱幼。
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师: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
(生发挥想像想。)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师: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
师: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齐说──心头。)
师:搭石上还有哪些看得见的美?还有哪些看不见的美?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些美的呢?……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教学板书】
21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五篇:《搭石》实录
《搭石》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捧读这篇课文,我一次次被乡亲们的淳朴、善良所感动。这是一种怎样的人际关系!铺石,理所当然;敬老,理所当然;谦让,理所当然;一心为他人着想,还是理所当然。这一个个理所当然,触动了多少人的故乡情结。这淳朴的民风,这潺潺流淌的小溪,这记忆深处的搭石,怎能不激起作者对故乡的赞美之情?
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文字,研读文本,观看视频,解读同行的看法,走进作者。从一个个细节中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的美好思想。从而找到适合自己教授本文的切入点。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不仅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而且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与同龄孩子相比,相对强一些。他们不仅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还能联系上下文对关键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还会自觉地圈点勾画好词好句。基于上述原因,我决定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孩子通过抓关键词句做批注的方法,来感悟文本的美。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对我更是一个挑战。我只能全力以赴的备课,充分摸透每个孩子的实际水平,认真研讨,博采众长,方能实现所定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谴、绰”等7个生字。会写“洪,涨”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暴发、猛涨、俗语、平衡、联结”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协调有序、唯独、人影绰绰”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3、学会运用通过抓关键词句做批注的方法来感悟搭石所蕴含的美。4.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达美。【教学重难点】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做批注的方法来感受搭石所蕴含的美。【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题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规范的默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1 3 4 5自然段。
3、通过抓关键词句做批注,来感受搭石所蕴含的美。重点从“无论、只要、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伏、理所当然”等词去体会。
4.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达美。
【教学过程】
【学】:
(一)品读课文,学习方法:(7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刘章爷爷笔下美丽的搭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去细细品味搭石所蕴含的美。(课件出示:故乡人摆搭石的画面)
生: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片段: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成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家乡人是怎样挑选和摆放搭石的? 生:自由读本段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用文中的一个词说说是怎样挑选的? 生:平整方正。师:你找得非常准确。为什么必须用这样的石头呢? 生:这样的石头走起来比较平稳。师:那又是怎样摆放的?
生: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成一排 师:找得很好。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摆小孩子走起来方便,不容易掉进水里。师:你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了,请坐。
师:透过这三个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三个词变红)生:我体会到乡亲们做事认真细致,不马虎。
师:你真会读书,掌声响起来。把你的感受写在这段话的旁边就是批注。师:看一看老师的批注,除了书写认真,要写在旁边以外,你个还受到了什么启发?(课件出示:老师的批注)
生:观察老师的批注。生:①字要小。②抓重点词写
师:你和老师想的一样,作批注就要抓重点词,这样既节省时间,又美观大方。
生:带着赞美的语气一起读读这段话吧。
师:读得真美。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学的这段话? 生:做批注
(二)学生自学(4分钟)
师:抓关键词做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自学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句写出了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美,做好批注。开始吧。
(课件出示要求:
1、反复读文,圈画关键词句。
2、仔细揣摩。写好批注。)生:自学 师:个别指导。【研】: 小组交流(4分钟)
师:好,刚才我看到许多词语圈上了美丽的小圆圈,一些句子画上了漂亮的波浪线,并在一边做上了批注。下面咱们小组交流一下。(课件出示要求)
师:交流中大胆说,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完善自己的批注,选出小组中批注做得最好的同学。
生:小组交流,完善批注。【展】(15分钟)
师:同学们的交流非常热烈,你们的情绪感染了我。老师特别想听一听小组的汇报。从一组开始吧。
生1:我从“早早”一词中看出乡亲们有一种勤劳的美德。师:你很会读书。
生2:我从“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好”一句中感受到乡亲们很勤劳,早早的将搭石摆好,是为了让人们行走方便。
师:见解独到,写的真漂亮。
生3:我从“合适,一定”两个词中感受到乡亲们做事很执着,很认真。很为他人着(zháo)想。
师:你的批注很有深度。跟老师读一遍“着(zhuó)想”。生:再读一边批注,这次读对了。
师:“为他人着想”多美的心灵。关爱他人,幸福自己。板书:关爱 生4:我从“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段话中感到乡亲们走搭石,有一种音乐的美感。
师:你的概括水平越来越高了。课件出示这段文字。
师:这就是王睿交流的那段文字。生:看屏幕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多音字和三个生词,我们一起读读吧,连读三遍。课件显示:一行(xíng)人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生:读
师:一行(xíng)人——正在行走的一群人。师:读得很有气势。你从文中的哪个词体会到了美?
生:我从“协调有序”中感觉他们走搭石配合得很好,没有抢路的。师:你很会读书。师: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生: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师:找得真到位。
师生接读找到的话。(指课件)师: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踏踏的声音 生:像轻快的音乐 师:这就叫—— 生:协调有序
师:没有人掉进水中,没有人抢路,配合的恰到好处,这就叫—— 生:协调有序
师:你还从哪个词中,体会到它的美?
生1:我觉得“清波漾漾”很美,小溪的水不仅清澈见底,还有一圈圈波纹在荡漾开去。
师:清澈见底,多么美得一个词,把它记在一边就是很好的批注。生2:我觉得“人影绰绰”很美。人的影子在水中形成了美丽的倒影。师:不错,“绰”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①宽;不狭窄 ②宽裕;富裕 ③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对,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溪水清澈,波纹荡漾,一群人走在搭石上,水中出现了美丽的倒影。师:说的太好了,这是一种溪水、人影两相和的美。带着这种体验读读两个词吧。
生1:读 师:很流畅 生2:读
师:你将老师带到了画中。生3:读
师:你不仅将老师带到了画中,还让老师感觉到了诗意的美。
生:齐读。
师: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更是一首清丽的小诗。闭上眼睛,静静地去体味这份诗意吧。
(课件出示:变成诗行的文字)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生:音乐起,一女生入情入境地读,一男生深情投入地读。师:睁开眼睛,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生:自由朗读。
师:一行人走搭石很美,两个人走搭石会怎样呢?交流继续吧。
生:我从“招手示意,让”两个词中感受到乡亲们具有相互谦让的美德。师:你很会动脑,板书“谦让”
生:我从“伏,理所当然”两个词中感受到乡亲们非常尊敬老人,把背老人过河,看成是应该的事。
师:真不错,见解独到。板书“尊老”
课件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自由读读这段话。生:朗读
师:你认为老人过了河会向年轻人道谢吗? 生:会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1:我认为不会,因为那是应该做的事。
生2:我也认为不会,因为家乡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因为那是很平常的事。
师:当老人年轻的时候,他看见上了点年岁的人走搭石,会怎样做? 生:会主动背他们过去。师:因为——(指课件)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年轻人老了的时候,别人会怎样做? 生:别人会把他背过去。师:因为——(指课件)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1:他们非常尊敬老人。生2:尊老爱老
师:对,他们把尊老爱老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古朴的民风。读到这,你还觉得搭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吗?
生:不是,它是什么呢? 师:捧起书来,齐读最后一段。生:读
师:(相机板书)在“关爱、谦让、尊老”三个词上圈出石头的形状。师:这一排排搭石它不仅联结着——(指板书)生:故乡的小路
师:还联结着——(指板书)生:家乡人美好的情感。
师:这份美好的情感就是——(指板书)生:关爱、谦让、尊老
师:所以作者说,搭石,构成了——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练】(11分钟)
师:搭石的美还体现在字词上,我们练一练吧。课件出示:生词填空
师:这节课谁还没回答过问题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师:好,给你机会。
生1::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每当山洪(),溪水(),人们出村就必须()。
生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生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
师:非常棒,一起读一遍。在练习卡上写一写吧。注意书写规范,坐姿端正。(生做练习,师随时提醒坐姿。)课件出示:本题答案
师:对照屏幕看一看是否正确,错的改过来,自己读一遍。生:对答案,自由读。课件出示:小练笔。
美就在身边
美就是弯腰捡起垃圾,美就是(),美就是(),美就是(),美就是一缕爱的阳光,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
师: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拿起你的笔表达生活中的美吧!生:在练习卡上写。
师:很多同学写完了,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生1:美就是给老人让座,美就是帮灾区重建家园,美就是扶老人过马路。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将2、3两句的位置换一换就好了。同意吗?(生默许),再读读吧。
生1:美就是给老人让座,美就是扶老人过马路,美就是帮灾区重建家园。师:谁再来?
生2:美就是给老奶奶让座,美就是爱护每一颗花草树木,美就是把好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
师:(自发鼓掌)你很有作家的天分。生3:美就是给老人让座,美就是扶起跌倒的小同学,美就是帮助失学的儿童。
师:你的语言很朴实,心灵特别的美。大家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同桌听一听。生:同桌交流作品。课件播放音乐:
师:我们从生活中走来,发现发现美无处不在。美就藏在同学们描述的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一如文中的搭石,平凡中闪耀着美丽的光辉,朴素中蕴含着美好的思想。
师:看今天的作业(指课件)课件出示:作业
1、把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并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2、搜集与奉献有关的名言,记录在集锦本上。
生:读
师:记住了吗?这节课同学们学的非常棒,小组交流很活跃。我觉得这几个小组应该受到老师的表彰。
生:一组三组组长上台领小组A卡,掌声响起来。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胜利的喜悦结束这节课吧!
教学板书:
搭 石
关爱
谦让
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