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花教材解读
《荷花》教材解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荷花》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课文,描写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作者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局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岁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从作品的背景来看《荷花》改选自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个少年的笔记》,它包含三则笔记,分别是《诗的材料》、《三棵老银杏树》、《爬山虎的脚》。叶圣陶先生把这三篇发表于不同时期的文章放一起,这与其一贯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即希望少年们通过这三遍文章能够学会观察,学会提炼,学会写作。从作者的编排意义上来看,让学生体会融景于情,情景交融的语言风格,这也应该是文本的目标之一。而感受荷花美丽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得体验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荷花的形态,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得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美好的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写话
教学重难点:学生了解荷花的形态,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得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美好的情操。
第二篇: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教材解读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等8组。教材富有儿童情趣,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每单元由导语、一课“识字”、4-5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构成.联系紧密,蕴含教育价值。如第一组,在优美简短的导语之后,以成语或四字短语编写了识字内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鸳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8个反映春天景色的词语,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学生既认了字,又激起了热爱春天的情感。4篇课文,有春天的景,有春天的人,有春天的事,有儿童喜爱的故事,有琅琅上口的古诗。学生找春天,画春天,在“语文园地”中唱春天,在“口语交际”中讲春天。教材安排的几幅精美图画,可帮助一年级小朋友更好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全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的整合,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一)根据(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识字写字是小学一年级学习的重点。本册教材在第一册的基础上,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认识的或以前已经认识、在本课重现的字。识字课改变了以前集中安排的做法,把8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识字课的内容均贴近每一组专题、每一组课文的内容及语文活动的内容,这样,减轻了随文识字的压力。为了让孩子们乐于识字,教材选取了孩子们喜闻乐读的内容,采用了活泼多样的形式。如“识字4”:“蜻蜓半空展翊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这些句子,读来节奏感极强。学生认识了“蜻蜒、蝴蝶”等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初步了解了形声字声旁标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还悟到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一句式的表达特点。教材还采用了诗歌、谜语、谚语等形式,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也产生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教材在编排时,还设置了发现情景,把许多识字方法,字词句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暗含在学习内容之中,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如“语文园地一”中,设计了“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语文园地二”中采用同伴提示语的方式:“我发现这些宇可以用减一减,加一加的办法来学。你发现了吗?”学生自己逐步掌握识字方法,举一反三.由已知推及未知.由新知贯通旧知,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使识字的过程成为一个不断观察、不断探究、不断发现的过程,学生能充分享受不断发现识字规律的快乐。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教材还将孩子们的视野从;幅本引向身边的生活和社会情景中.引导他们从同学的名字中认字,看电视时认字,去商店买东西时认字,走在大街上认招牌、广告上的字,在其它学科的教科书上和课外书上认字„„将识字教学延伸到孩子们的生活。为鼓励学生主动认字,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教材以“识字擂台”、“识字加油站”等形式,或竞赛,或激励,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所学所得,品味努力之后的成功感,真正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二)本册教材共有34篇课文,另加5篇选读课文,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土:。教材选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不仅选择了传统的经典性文章,如《司马光》《乌鸦喝水》《秤象》《古诗二首》等,还选择了反映保护环境,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渗透现代合作、诚信、关爱等意识的文章。选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有童话、散文、诗歌、故事、科普文章等,优美有趣,令人耳目一新.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想像世界。
(三)“语文园地”是本套教材的一大亮点。内设四个板块:“我的发现”主要引导学生陆续发现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日积月累”帮助学生巩固生字,鼓励积累美浏佳句;“口语交际”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旨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生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
教材的叙述性语言极具亲和力,不论是课前的导语,还是课后的练习,或是语文园地,都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亲切、自然地道出。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伙伴关系和朋友关系。
教学建议
首先,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全新理念,不再将教学目标局限在知识和能力的狭小范围。因而教师要准确理解教材编辑意图,把握教材以专题形式编排的特点。要通读全册教材,一组一组地钻研,把握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选用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习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采取自主、合作学习的措施。如教第二组,可充分利用导语“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引导学生走进温暖的家。以三字经形式编写的识字课,要求学生在会认、会写、会读的基础上,懂得尊敬长辈、敬爱父母、主动为家庭承担责任的道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告诉孩子:多替他人着想,敬爱长辈,乐于助人。在“说说做做”里,可安排“我替爸爸——;我帮老师——;我为大家——”的句型训练,这既是语文基础训练,又可培养学生主动为大家服务的意识。在口语交际中,可讨论:“要是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总之,教师要通盘考虑、整体设计,制作出让学生乐于学习的“课堂大餐”。
其次,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特点,教师可大胆实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①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究、辨析、会文悟道,进行参悟式学习。教授第18课《四个太阳》,可设计提问:“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认为四季的太阳是怎样的颜色?回答这些问题,既要求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又要求学生有独特的感受。②创设话题情境,引发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本册教材非常重视写字教学,与第一册不同.每课要写的5-6个字大多有一定的规律。可在学生书写之前引出话题:我怎样写好这几个字。学生在群体的交流中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养成自主写字的能力。③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现场”经历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进行体验式学习。具体方式有:摹读求体验。如《美丽的小路》,可摹仿鸭先生、兔姑娘、鹿先生进行对话,体味他们语言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比较体验。如第29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有两幅教学插图,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第一幅图中“焦急不解的雄日”与第二幅图中“笑逐颜开的雄日”比较,领悟诚信的含义。视听求体验。一年级学生受年龄与经历的限制,对很多复杂的事理难以获得真切的感受,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真实直观地层示出来。④创设语用情境,在真实的生活中让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实用式学习。总之,不论运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教学中,只要学生愿意思考,学习取得实效,就是好的学习方式。
第三,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一年级学生处于入学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一是认字要落实。要求认识的550个字一定要认准,并能在其他环境中认识。二是字要写好。要求会写的字要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并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三是课文要读好,能用普通话读出味道,读出乐趣。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谈谈一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在编排体例上作了很大的改革。每个单元均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课文。针对这样的编排体例,在教学中,要从整体上把握,兼顾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大任务。
一、认字学词,积累语言
认字学词,是一年级下册阅读教学仍需关注的一个重要任务。
识字,关键是要求适当,方法、策略对头。
课内识字,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要采用各种方法,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小组互相交流识字方法,在合作中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等,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复习巩固字词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将要识记的字词编成句子或短文,如“上午,我把棉被晒出去,晚上,脱了衣服躺在床上,盖着阳光照过的被子,真舒服,不一会儿,就合上了眼睛。”这一段话中,就复习了课文中的11个生字(《棉鞋里的阳光》)。识字必须及时巩固,不断巩固,创造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自读,互考,学生看字卡、师猜生字等,在活动、游戏中,借助语言环境巩固。
生活中识字要调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招牌、商标、广告、报纸等,每个学生准备一本“识字本”,或剪剪贴贴,或自己写,或家长写,定期交流评比,多多益善。
二、朗读感悟,层层推进
有了第一册教材的阅读经历,学生虽具备一定的阅读体验,但仍要结合对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
第一次读,初读,大声读,自由读,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圈出生字词读,把课文读正确,在反馈正音时,教师重点指导容易读错的字音;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还要提供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往往在拓展性和创新性上思考比较多,并且总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展示出来,这样,读正确、读通顺的练习时间受到压缩,草草过场,然后在后面的教学环节里又来“炒冷饭”,得不偿失,缺少实效。因此,教学中,一定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给予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识字和感知,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但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仍然是个难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借助外在辅助手段,烘托气氛,情境中朗读
外在辅助手段包括色彩鲜艳的图片,形象逼真的声音,各类声、色、形俱备的多媒体课件等。如《棉花姑娘》一课,在指导朗读第一节时,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图上的棉花姑娘脸上还有泪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棉花姑娘好像在说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体验了棉花姑娘当时那种难过、急切的心情。
2、发挥朗读示范作用,互赏互听,模仿中提高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朗读示范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激励学生在模仿中逐步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示范要以是教师的范读,可以是录音范读,更要发挥学生中的榜样作用。
3、激起学生情感体验,自读自悟,体验中投入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如一位教师在教《棉花姑娘》时,就引导学生角色体验:假如你就是棉花姑娘,在最难受的时候,突然看见燕子、啄木鸟、青蛙来了,你心里会怎么想?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读读第2、3、4自然段中棉花姑娘说的话。
4、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正确导向,合作中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使得有些教师误以为无论对错,只要是学生的体验,都要绝对尊重。于是,在学生朗读之后,教师的评价往往是“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读得真好”你好,我好,大家好,朗读指导就只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其实,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指导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如,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自己读自己评;评价的语言富于变化、富有情趣,可以巧妙结合课文内容赞赏或委婉地提示。如“是啊,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在感谢你呢!”(《荷叶圆圆》第二段。)
上述这四种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运用,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更要注意的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朗读的基调,避免把句子单独拎出来,一句一句地指导。
三、拓展阅读,鼓励写话
小学一、二年级,除课文外,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一年级下学期的阅读教学,要重视课外阅读,并切实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1、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建立班级图书角,及时更换其中的图书;有意识地表扬喜爱看书的学生;每天抽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等。还有一个方法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但不要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
2、教师要及时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
学生对课外读物缺乏取舍与辨别能力;一部分家长,也对此无能为力。提供和推荐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教师责无旁贷。
3、教师要努力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校内,可以开展故事会、儿歌诵读比赛等活动,可以在班内评比“阅读大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课外,与家长取得联系,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提倡亲子阅读。
4、抓住时机进行写话练习
⑴ 要抓住阅读时适宜写话的时机。如学了《月亮的心愿》,让学生写一写“我的心愿”;学了《四个太阳》,让学生也画一画,写一写“我心中的太阳,它是什么颜色的呢?因为„„”。句子不在于长短,也不在于好坏,在于学生喜欢写话,乐意写话的兴趣。
⑵ 要抓住生活中适宜写话的时机。春天到了,让学生写写春天;出去郊游,写写郊游的事情;六一节到了,写写开展的活动和自己的心情;快期末考试了,写写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醒学生,引导学生,做个关注生活的人,培养动手写的习惯。
四、指导示范,培养习惯
低年级,习惯培养十分重要。显效慢,但一旦习惯成自然,能转化为毅力、方法、能力,受用终生。养成不良习惯,影响终生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处理好活跃和有序的关系,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具体来说,也就是听、说、读、写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听:集中注意力,既认真听教师的讲课,又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避免一人在讲,众人各顾各的情况发生。教师要反复强化,不断引导。
说:个别发言时,声音响亮,表达完整;站着发言,身子要正,头放平;小组讨论,要积极发表意见,在这里,要发挥小组长的协调、监督作用。
读:读的姿势要正确,坐着读,站着读,大声读,小声读,不管怎么读,都要求入情入境,专心致志。
写:写字姿势非常重要,除了常规要求的“一尺、一寸、一拳”,教师还可以自编一些短小的歌谣,让学生在写字前唱一唱,念一念,做到常提醒,严要求。
习惯培养的关键是教师心中要有杆“秤”,眼、耳要明,手、口要勤。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不要片面追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也不要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忽视课堂教学的真正效益。要始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正确把握实验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总之,一句话,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篇: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写作背景:
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的文章。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的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学情分析
对六年级学生而言,还不可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内疚、自责······这样负面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
朗读讨论法 情感熏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重点难点:
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一听,读一读,思一思。
1、歌曲《母亲》。这就是母亲。师:“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永远牵挂着儿女的安危,永远包容着儿女的过失,永远理解儿女的一切。因为有了母亲,我们才幸福。
师:可21岁的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这一年,母亲突然去世,这对他真是致命的打击,每次想到母亲,史铁生这样安慰自己(请大家默读这段话):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你读懂了什么?你抓住了哪些关键词?(预设:苦)
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史铁生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去体味这位母亲的苦,母亲的爱。(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通过母亲的语言、表情、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三、自读课文,感知“母亲”:
要求:请自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可随手写下自己的感受,跟着自己的感觉和理解读一读这些话。
四、品词嚼句,诠释“母爱”(根据学生找出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读出母亲的苦,读出母亲的爱。)
1、一语双关的话。“咱们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一个21岁的年轻人突然双腿瘫痪,可想而知,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谁来读一读,体会体会他的脾气怎么暴怒无常。生读第一自然段。(生读到“我活着有什么劲!”言外之意,我想不想活?)
如果你是他的弟弟、妹妹、朋友、同学,你会怎么劝他?生说。师读“我活着有什么劲!”那么最了解他的母亲又是怎么做的,才能让儿子从心里改变。生读“咱们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区分:母亲走过来,拉住我的手,止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原文更能体现母亲的焦急、担心。母亲“扑”住的是儿子想死的念头,“抓”住的是儿子的命)
母亲“忍”住的仅仅是她的哭声吗?再读第一自然段,小组交流(预设:儿子的坏脾气、自己的病痛、儿子的打击„„)再读这一句。
“母亲病重”你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简单介绍肝癌。抓住“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理解母亲的坚强与无私。)师读“母亲常常肝疼„„睡不了觉。”送这位母亲一个字“忍”!
母亲还忍住了“我”的坏脾气。再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母亲忍住了“我”的坏脾气?生读。
面对“我”的暴怒无常,面对自己的病痛,(对比)她有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她有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她有没有捶打自己双腿大声呼喊我活着有什么劲?为了忍住儿子的坏脾气,深受苦楚母亲是怎么做的?(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来,圈出重点词,读一读。师友交流。)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 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圈出其中的叠词)文中还有一处“悄悄地”: „„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品味“悄悄地”,体会母亲的这份“忍”:小心、耐心、关心、心疼。)“悄悄地、躲、偷偷地”看出了母爱是宽容、母爱是理解。请带着母亲的小心、理解再读这三句话。母亲自己活着苦,儿子的病让她苦上加苦,她对儿子却是用心良苦。她忍着 儿子的坏脾气、忍着自己的病痛,还劝儿子“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 儿活„„”
再读课文。母亲想让儿子怎么“好好儿活”?
2、常说的话。母亲为了让我“好好儿活”,她总是想方设法让儿子去看菊花。当我乱发完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进来,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 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分角色朗读课文1--3自然段。为什么她总是想方设法让儿子去看菊花?
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史铁生看到落叶,会想到什么?幻灯片出示: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我想。聚焦“挡”住儿子想死的念头。透过这一挡,你知道母爱是什么吗?预设: 母爱是呵护,母爱是给儿子生的希望。
3、多说的话。儿子同意去看菊花后----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聚焦“敏感”,透过一个“敏感”,你看出了什么?母亲平时说话都小心翼翼。)
4、最后的话。“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读文4--5 自然段。史铁生知道母亲接下去要说什么吗?透过母亲还没讲完的话,想想母爱又是什么呢?预设:母爱是牵挂、割舍不下。
读文最后一段(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生命也可以如花般绽放;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5、轻声读课文,把“母爱是理解,是呵护,是宽容,是牵挂” 批注在合适的地方。
五、拓展延伸
1、母亲死后,史铁生才慢慢悟出母亲的这些爱以及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 的意思。作者最终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成了著名的作家。
又一个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 ;听着听着甜美的歌声,我 ;看着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
六、作业设计: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用《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也可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内心),给妈妈写一封信。
伟大的母爱 教学反思:
在曲都小学讲完了这节课,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于十二、三的孩子,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内疚、自责······这样负面的情感,难度太大了。
因为我讲的是第二课时,所以第二节课我没听课,我在这个班讲了第一课时。在第一课时我范读课文时,读到“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时有两个女生笑了,我就反思孩子们心中的母亲平时只是唠唠叨叨地嘱咐孩子日常生活琐事,肯定没有像文中母亲这样的情况。孩子们也不知道怎么读算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范读课文之后想找几个孩子读一读,再怎么鼓励就是没有人举手,我只好一人一句开火车读。不过在第二课时有孩子们举手了,也能跟着老师试着有感情地读了,我心里感到还是比较满足的;还有就是我自己也有很大的进步:我终于能反复地范读课文了(因为在“全程化跟进式目标教研中”老师们给我提议让我范读,训练学生朗读)虽然今天我可能读得有点多,学生反而读得少了一是孩子们确实不敢张嘴读;二是我也想读到孩子心里去。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渐由“扶”到“放”这一教学模式改为放手让孩子们尝 试自己学会自学。连着四次讲课,我觉得收获还是很多的。
第四篇:教材解读心得
教材解读学习体会
蔡淑月
2018年9月6日语文教师参加了中学语文教材培训。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激烈的教学讨论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那精彩的教学情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徐立人、区教研室副主任初中语文教研员王莉、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孙建强及各学校语文教师参加了活动,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那就是受益匪浅。
1、在本次培训中,主讲老师从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中,使我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会议由区教研室副主任、初中语文教研员王莉老师主持。会上,王莉主任对初中阶段教材做了纲领性的解读,同时提出了四个要求。因此教材培训建立了这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3、讲授新教材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4、我校的孟荣华老师及开发区其他学校的5位教研组长分别对七年级到九年级五册书做了细致、务实的解读。内容主要围绕全面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就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体例进行解析,深入分析主要内容及教材特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细致全面,可操作性强。
5、徐立人老师的讲课游刃有余,非常精彩。王辉老师的西游记解读更是让我觉得懂得太少,应该多读多学。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这次中学语文教材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会认真学习,结合实际,把本期工作开展得更好。
第五篇:穷人 教材解读
《穷人》教材解读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二、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三、内容分析: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27自然段)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四、写作背景: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见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
五、课文分析
《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与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五个孩子的基础上,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读者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开头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作者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惨画面:母亲临死的痛苦与孩子睡眠的甜美,母亲的慈爱与孩子的无知。这一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2.赞颂穷人富有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小说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六、写作特点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
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七.重点词句解析。
(1)走进文本被情节深深打动,几个问题也成为初读的疑点:
1、明知恶劣的天气下出海会一无所获,为何渔夫深夜不归?
2、西蒙明知自己不行了,为何不提前将两个孩子托付亲友?西蒙死去时,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她想抓什么?
3、在“心惊肉跳”“忐忑不安”之后,桑娜为何两次陷入“沉 思”与“沉默”?
4、文章在13处使用省略号,每一次的用意是什么?
5、穷人是否真的一无所有?(2)、隐去的大言
这个短篇故事完全可以写成中篇、长篇,作者却将诸多文字抹去,将华丽的词藻省去,让我们从简洁、平实、充满想象力的文字中直视人物命运的起落。
文中有十三处省略号,大多用在描写桑娜心情矛盾的部分。桑娜将孤儿抱回家,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她比谁都知道再收养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在没同丈夫商量的情况下自作主张,生活的重担会把这个家压垮的!为此,桑娜担心、矛盾、后悔,反反复复的心理斗争在一系列的省略号中写活了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形象。作者写给我们的是洗尽铅华的凡人,是有血有肉的穷人,所有的赞美、钦佩都在隐言中,都在读者的心中。(3)、读者的大悟
《穷人》这篇课文是小说,小说有小说的读法,那就是要抓住情节、语言、人物去读,而且要通过人物这个主要线索将故事的情节、语言都拎出来,进行品鉴。
在这篇文章中桑娜是绝对的主人公,文章对桑娜这个人物的刻画从心理活动的角度入手,有两个点值得关注,一处是人物出现了两次“沉思”,沉思是什么?沉思就是心理活动。桑娜第一次沉思折射出“穷”;第二次“沉思”在“忐忑不安”之后,这次可以挖掘的内容非常多,她前后矛盾的性格,她为什么矛盾,最终总结出她的善良。第二处就是两次“沉默”,第一处“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是什么?是神情,但是可以转化成沉思。他们为什么沉默,她在想什么?第二次是“桑娜沉默了”,这也是她在沉思,但是不需要再写了,这是文本的空白与无言之处。(4)句子理解。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 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③„„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④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⑤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文章的悬念终于消除,读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读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