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材解读

时间:2019-05-13 06:2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拜师》教材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拜师》教材解读》。

第一篇:《孔子拜师》教材解读

《孔子拜师》教材解读

一、走进文本

《孔子拜师》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精读课文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扇大门,是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篇课文是叙事性文章, 线索非常清楚。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通过对孔子和老子的语言、心里和动作的描写,来突出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文章中有两个人物,两条线索,不同形象,相同品质。一条是以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拜老子为师为主线,另一条以老子诲人不倦为暗线,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互为渗透。文章的语言朴实易懂,应该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二、走进学生

作为孔子故里曲阜的小学生,学习本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课前,我把我校的诵读活动图片和我校的校园文化照片一起呈献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由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本课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愿望。课堂上,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广泛地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让学生走进孔子、老子。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解读文本。

我们曲阜的小学生,虽然从小在孔子的思想氛围中长大,但他们对孔子、老子的思想认识是肤浅的,本着语文课堂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的原则,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规范书写“闻”等12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第二篇:《莫泊桑拜师》教材解读

21.莫泊桑拜师

【教材解读】

课文紧扣“拜师”这个重点来逐层叙述,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按照原因、经过、结果来叙述法国作家莫泊桑为写好作品三次到福楼拜家为师的故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文中拜师的三个场面主要使用对话的形式进行叙述,其中穿插神态描写,人物特征明显。文章表达了只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广积素材才能写出有特色的作品的观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3、懂得仔细观察、勤学苦练、善于发现才能提高写作水平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几次对话,从而感受人物特点品质以及明白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初步学习这篇课文,谁能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跟大家分享文章的主要内容?

2、我们通过读书,知道了莫泊桑因为作品写得平平常常,三次向福楼拜求教,终于懂得了写作的真谛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深入地去感受莫泊桑三次拜师的经历!【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中要求高年段学生应“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因此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概括方法,降低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本文是记叙文,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大多采用“要素串联”法。“要素串联”就是把文章或段落的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巧妙的连缀起来。

二、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学习卡。

莫泊桑三次向福楼拜求教的原因是什么?福楼拜又是怎样指导的?

2、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老师精讲并板书。

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品格,体会情感

(一)福楼拜是怎样的老师?莫泊桑是一个怎样的人?默读课文,画出文中他们对话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一写你的读书体会。1.第一次求教

重点指导: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1)功夫不到家:功夫指的什么呀!你们看,词典上对功夫的解释有3个,在这里,你觉得选择哪一个(生交流)

功夫:①特指武术。②本领。③做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2)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3)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肯吃苦,勤练习看马车)(4)看来练功夫就要肯吃苦,勤练习(板书)那怎样肯吃苦,勤练习呢?再读读这段话,能抓住重点的词语,说说你的体会吗?(重点抓“每天”、“长期”、“详详细细”体会要求严格)2.第二次求教

重点指导: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

(1)同学们自由地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看看从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交流)

(2)是啊!到底福楼拜想告诉莫泊桑什么呢?下面,请同学默读思考 ①有写的②仔细观察

(3)再用心看看福楼拜老师的话你会发现,这段话很特别。你发现了吗?(九个问句)

(4)你读懂福楼拜的意思了吗?为什么前面他是直截了当地说,而这里他却大费周章地罗列不同情况下的马?(观察要仔细)

(5)是啊,老师的每一问,都在莫泊桑的心里激起了很大的波澜,那么,他会想些什么呢?再读读老师的话,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生自由读书后,同桌交流)

(6)莫泊桑的内心想法(师生合作读)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呢?(那么单调的马车,就是没什么好写的嘛。)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我还真没注意)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真不好意思,没太仔细看,我还真说不出来。)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我刚看了三天,还没遇上刮风下雨天呢)上坡时,马怎样用力?(不知道)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我以为只用眼看就行了呢,怎么吆喝根本没听。)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我只顾傻瓜兮兮的看马车了,没看人。)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您说的这些我都没看到,怎么能写清楚呢?)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现在我知道了。马车竟然有那么丰富的内容,有那么多可看的,可写的。以后,我一定按您的教导去做,用心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样,我就一定会有东西可写了。)

(7)你能不能也当一回福楼拜,用问句的语气指导莫泊桑观察一种事物? ①练习写话 ②展示交流

(7)理解“滔滔不绝”的意思,读出滔滔不绝的感觉。

这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口气说出了九个问题,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滔滔不绝。请同学们滔滔不绝地再读一读福楼拜老师的话,让他的教诲也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3、第三次求教:

重点指导: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1)文中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这些语句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和“说”的能力。读好对话,注意语境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心情和语感,使学生通过叙述表现福楼拜高超的教学艺术的场景和细节,让课文内容清晰起来。而要求学生以马车为例,练习福楼拜的问法列举事例,既侧重章法训练,用几组情况的对比来写,使写话训练既有一定的思维宽度,又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四、情感升华,感受作品功底

1、感受一下莫泊桑作品的功底和魅力!(师范读《羊脂球》中马车描写)

2、同学们,除了这部作品,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请看他的代表作:《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莫泊桑的作品,领略了福楼拜高超的教学艺术,感受莫泊桑的成就之大,激发孩子课后阅读两位大师作品的兴趣。

五、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1、所谓“功到自然成”,记得刚开始上课时,我们知道课文的功夫指的就是本领,是怎样的一种本领,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现在你们知道吗?(回扣功夫,梳理板书)

2、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认为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书:虚心求教勤奋努力)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们只要像莫泊桑一样虚心求教,勤奋努力,你们也会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板书设计】

莫 泊 桑 拜 师

莫泊桑 福楼拜

第一次 文章不生动 肯吃苦 勤练习第二次 没有题材 仔细观察

第三次 请教指导作品 贵在坚持 用心揣摩

↓ ↓

勤奋好学 循循善诱

第三篇:孔子拜师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2.学习根据具体语境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品词赏句,积累和发展语言。.3.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师要真诚、无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孔子拜师》。屏幕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话。学生读。师: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如何? 生1: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很高。生2: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很渊博。

师:那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孔子二.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一)学习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段话,其他同学想一想,孔子为什么拜师?

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

生:因为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

师:“渊博”是什么意思?

生:“渊博”是指知识多而广。

师: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而实际上呢?

生:实际上孔子的知识已经很渊博了。

师:你是从哪儿休会出来的?

老子)生:我是从“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这句话中“远近闻名”这个词体会出来的。

师:那你能理解“远近闻名”的意思吗?

生:“远近闻名”是指不管远的地方,还是近的地方,都知道孔子的名声。

师:是呀,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很有名了,还要拜老子为师,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1:我从中能体会到孔子很谦虚。

生2:我从中能体会到孔子很好学。(板书;谦虚 好学)

师:好,请你来读一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孔子的谦虚好学。

(二)创设情境,体会孔子路途艰辛

师: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天,孔子背上简单的行囊,匆匆地踏上了前往洛阳拜师的旅程。(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你能感觉到什么? 生:我能感受到孔子路上很艰辛。师:你从哪里体会出艰辛?

生:我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体会到孔子的艰辛。师:跟老师读一读这两个词。(师领读,生跟读)

师:同学们,听,风呼呼地刮,雨,哗哗地下,孔子,停一停你赶路的脚步,找户人家遮遮风,挡挡雨,好吗?

生:不,我还是继续赶路吧,我要早点要洛阳。

师:走了一整天,孔子,饿了吧,找家客栈,吃吃饭,好吗? 生:不好,我就在树上摘几个野果子,在地里挖几根野菜吃吧。

师:天已经黑了,孔子,你的脚已经磨起了水泡,停下你的步伐,找家客栈歇歇脚,好吗? 生:不,我要节约时间,就靠在路边休息一下吧!

师:天还没亮呢,孔子,你怎么就起来了呢,再多休息一会儿吧!生:我要抓紧时间赶往洛阳。

师: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苦,这就是—— 生:风餐露宿。

师: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这就是—— 生:日夜兼程。

师:孔子日夜赶路,一路历经艰辛,他—— 生:终于赶到了洛阳。师:他这样辛劳,是为什么? 生:他想快点赶到洛阳。师:可见,他的心情—— 生:非常急切。

师:让我们试着读一读,读出孔子一路上急切的心情。(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评价:你真是一位急切的孔子。)全班跟他一起读。全班齐读。

(三)体会孔子和老了的谦虚

师:孔子千里迢迢,不辞辛劳,终于走到了洛阳城外,见到了他要拜访的老师——老子。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描写他们见面场景的语句。

(出示):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师:这两句话中,有一对近义词,你找到了吗? 生:拜访——拜见

师:你知道“拜访”和“拜见”的意思吗?

生;“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也是敬辞,“拜会”、“ 会见”的意思。师:这两个词虽然有一点不同,但都是敬辞,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能感受到孔子对老子的尊敬。师:同桌自由练读这两句话。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两句话中也有一对近义词,你找到了吗?

(出示);“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生:迎候——等候

师:“迎候”和“等候”都含有什么意思? 生;“迎候”和“等候”都含有等待的意思。师:能不能把这两个词换一换呢?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如果把“迎候”换成“等候”就不能表达老子的谦虚。

师:这两个人一个是七十多岁的大思想家,一个虽年纪轻轻,却也远近闻名,但他们都表现得如此谦逊,值得敬重。你还能从这一段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他们这种高尚的品格? 生:老子说:“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觉老子和孔子的谦逊。请男生读上面一句,女生读下面一句。

师:面对谦虚的老子,孔子是如何回答的? 生:孔子说学习是无止境的。(出示这句话)师:为什么“学无止境”? 生: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生:知识很多,是学不完的。就好像我妈妈,也以前不会用电脑,现在为了工作,她必须学习用电脑。

师:是呀,“学无止境”是孔子的学习态度。他向老子学习礼教,向苌弘学习乐理,向师襄学习弹琴,向郯子请教管制。他常说:“学无常师”,也就是说学习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他提出来的。齐读这句话,告诉你自己。再读这句话,告诉同学们们。大声读这句话,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师:请同桌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中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休会他们谦虚好的品行。分角色练读。指名读。

(四)体会孔子认真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师:从此以后,孔子就跟着老子学习,他是怎么学的? 生: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师:跟他一起读。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生:温帮而知新。生:学而时习之。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师:老子是怎么教的?

生:老子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孔子。师:再读。板书:毫无保留 师:孔子和老子,一个谦虚好学,一个诲人不倦,一个不耻下问,一个毫无保留,多么伟大的古代学者风范啊!难怪人们如此敬重他们。读:(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再读。三.阅读全文,语言积累

师:今天,我们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走进了孔子,认识了老子,课文中一不定期有许多词语和句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朗读全文,背诵课后孔子的名言,然后拿出搞抄本,积累。文 章来源

第四篇:孔子拜师(范文)

让语文课堂充满传统文化气息

——《孔子拜师》教学案例及分析

龙山小学周桂东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 中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本组课文主要围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孔子拜师》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本课的教学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让课堂处处洋溢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等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采取朗读、默读、对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名言、背诵名言等,使学生深深体会学无止境、谦虚好学、尊敬师长、诲人不倦的道理。

4.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资料,教师讲述有关孔子教弟子的事迹,鼓励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质。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生平、名言等图片资料、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孔子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谈理解

2、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交流一下,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3.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生质疑课题:通过刚才的交流知道孔子已经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了,为什么还要拜师呢?他的老师是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纠正自己的发音问题,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

(2)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教师随机指导。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随机了解孔子、老子中的“子”是古代人们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以最后一段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齐读。

(2)师: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理解课文里的词语──渊博)

(3)师:他们的品行又怎样呢?生默读,边读边找相关句子。并提示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2、谈孔子: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体会

A、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抓住“还不够渊博”,联系实际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

B、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让学生想象路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体会孔子求学不辞劳苦。)

C、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上前行礼” “连忙”“拜见”“请”体会孔子尊师。)

D、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讲述《孔子拜七岁小孩为师》的故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E、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从“每天”“请教”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

(2)总结提升

A、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解决课题质疑的问题。

B、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3.用刚才的方法,边读边划出能表现老子品行的句子。

(1)全班交流:

A、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感悟品行:爱护晚辈(“迎候”和“等候”两个词语可以调换吗?怎么理解呢?)

B、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感悟品行:诲人不倦

(2)总结提升

综合谈谈对老子的印象,并相机指导朗读。

4、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孔子和老子交往时表示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5、师引读,演读感悟,推荐小组演一演,重点指导学生双方见面时行礼的动作,加深学生对传统礼节的了解。

四、再读课文、指导行为

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有什么启发呢?

五、拓展活动,开启传统文化的大门

1、学生在校园传统文化墙上寻找历史名人的足迹,感受校园里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

2、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分别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为了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启传统文化的大门。

【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灿烂文化精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自觉负担起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让课堂充满传统文化气息”是设计《孔子拜师》这节课的初衷,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不远千里,拜老子为师的故事。教学本课要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所以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传统文化的渗透点:

第一,寻找感悟传统文化的突破点

其实就故事本身来讲,这是个平凡的求学故事,但是因为故事发生在两个学富五车的名人身上,因而显得不平凡,孔子——一个少年得志的著名学者千里迢迢,不畏艰险奔赴异乡去求学,令人敬佩。老子为这样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为之感动,他不顾年事已高,倾囊而出,不知在洛阳城外候了几日,才迎到了这个来自远方的晚辈,被传为千古佳话。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所以,课前的铺垫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前要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和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尤其是孔子,他的故里距离我们比较近,了解孔府、孔庙、孔林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者音像资料,以便为学生补充关于孔子的背景知识。课堂上,再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袋的小知识,学生们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后,就会对古代的两位思想家肃然起敬。

第二、把握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链接点

在课文中,有两处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教学案例中注意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第一处是关于孔子的姓名。文中写到: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古代人的姓名字这个问题是学生从来没有碰到过的,他们很奇怪,明明叫孔子,怎么又叫孔丘,又叫仲尼的,有那么多名字?这就需要教师对古代人的姓、名、字进行讲解,告诉学生,古代子是对人的尊称,而名一般都不叫,人们称呼对方为了表示友好尊敬,一般都叫他的字。现代很多人也有笔名、艺名,若是请他人所起,就算作“字”,自己所起就算作“号”。教师把古代和现代人名的异同加以区分,既加深了对孔子的了解,又学到了古今名字的有关文化知识,真是一举两得。第二处是关于孔子向老师行礼节。教师采用演一演的形式,再现孔子拜师的情景,并指导学生拜师的动作,让学生知道古代“学徒要行三叩首之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拜师古礼正是传统礼仪中的重要一环。在现代社会中,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每年都要

组织他的学生进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在当今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前提下,很有必要弘扬这一传统美德。

第三、设计继承传统文化的延伸点

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学校的传统文化气息,设计“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这些实践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激发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第五篇:孔子拜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孔子拜师--读后感。

我觉得孔子是位好学得老师。虽然他已经远近闻名,但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渊博,去拜老子为师。他可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地去赶路,到千里之外的洛阳,肯请老子收他为学生。可老子对他说:“你就是仲尼呀!你的学问不比我差,为什么要拜我为师呢?”孔子说:“您的学问深,跟您学习,肯定是有长进的。再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老子很感/a>,于是就收下了孔子,读后感《孔子拜师--读后感》。

我还觉得孔子善于学习。在老子收孔子为学生后,孔子就每天不离开老师的左右,虚心学习,随时请教。老子就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老子呢?就不用说了,居然为了孔子这个学生。可以站在车旁迎候,而且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古代七十多岁已是古稀之年,这也反映出老子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无止境的,无论你目前知识有多么渊博,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看作老师,虚心若谷地学习他们的长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下载《孔子拜师》教材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拜师》教材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陈晓群《孔子拜师》文本解读

    《孔子拜师》文本解读 世雅小学 陈晓群 《孔子拜师》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精读课文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扇大门,学习这篇课文......

    孔子拜师读后感范文合集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相关内容。下面是孔子拜师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孔子拜师读后感一寒假期间......

    《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

    孔子拜师(推荐五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孔子拜师》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内容.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

    孔子拜师说课稿

    《孔子拜师》说课稿 凉州区金山乡学区 执教:李龙军 2011年10月 《孔子拜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单......

    《孔子拜师》说课稿

    《孔子拜师》说课稿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教师、文本的平等对话是我的教学理念。......

    《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十一月} 《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一.介绍孔子,感受传统文化的瑰丽多彩。(课件出示:孔丘 仲尼) 师:谁认识它们?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孔丘仲尼 师:你读得可真准,你把生字“丘”和......

    孔子拜师读后感

    孔子拜师读后感 孔子拜师读后感1 孔子拜师讲了: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然而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30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就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