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19-05-15 04:3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第一篇: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摘 要】 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学习和幼教改革的深化,幼儿教师越来越关注师幼互动在美术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有意识地建构积极、适宜的师幼互动。本文结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通过案例的呈现,阐述了怎样让幼儿拥有自己的艺术世界及保护儿儿童的纯真、纯趣,以此达到陶冶幼儿情感,开发幼儿智力的目标。

【关 键 词】 美术活动;策略;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5岁以前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良好时期,一些家长为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往往抓住这一段时间,送孩子进绘画班、提琴班、电子琴班、舞蹈班等,对孩子进行专门的艺术训练。因而,一些幼儿园也相继开办音乐、舞蹈、绘画等兴趣班,可以说,已开始形成一种“热潮”。

怎样看待这一“热潮”,怎样使艺术教育和智力开发有效的结合,我们认为在这一问题上,需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艺术及幼儿园教育的目标?(2)幼儿园艺术教育教什么、怎样教?在艺术教育这一大课题中,我重点就美术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艺术活动是一种饱含情感的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满足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切艺术之本质,皆在使听观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艺术在给我们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观的同时,它还执行另一种崇高的使命,这就是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即人们常说的美育,或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

为什么艺术能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呢?因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一个艺术品就是一个审美对象,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还学到了真(知识),习到了善(道德),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了趋向真善的意愿,陶冶和提高了人的情操,从而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尔基曾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就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它赋予艺术家的创作和创造品以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作为艺术教育,我们认为,它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创造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和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音乐家、舞蹈家,而是启蒙教育、陶冶情操,我们不主张仅仅培养几名尖子,而是要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出人才,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发展,技巧技能得到提高,为新一代的全面发展,为民族文化增加色彩。为此,老师应培养幼儿爱好艺术的情感,善于发现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兴趣倾向,要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培养幼儿的意志力,以免半途而废。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艺术的兴趣,这是幼儿园艺术教育成败的关键。就美术而言,《纲要》规定,除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发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及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方法,并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幼儿教育教什么,怎么教?

教育旨在促进儿童发展这个幼教基本观念出发,再结合当今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正走向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渗透的方向。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除了传授基本的技能技巧外,重点应放在教会幼儿如何欣赏艺术美。因为欣赏是艺术学习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关音乐、舞蹈、绘画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同龄人的绘画作品、演出等,同龄人共同语言多,孩子若到美术馆来看展览,看儿童画的比看成人画兴趣大得多。在幼儿观摩感受音乐、舞蹈、绘画等特征的基础上,教给幼儿初步熟悉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材料的性能,教给幼儿粗浅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充分自由地表现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和认识。

面对那些有激情而没有“长性”的几岁的孩子来说,老师怎样教呢?

我们以作画为例:在幼儿作画前,很重要的一环是“先读画、后动笔”,所谓“读画”即理解作品,包括讲解结构,构图、作品程序。

读作画程序:第一步画哪里,第二步画哪里,也就是动笔先动脑“意在笔先”。

评画:即评论画的优点和缺点,主要包括结构、构图。评画应当以鼓励为主,尤其是对初学的孩子,出现了一两处合格的地方就应当及时肯定,对画得好的可以表扬其精神“真专心,再练练一定会画好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教学内容基本上以认知、技能为中心,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示范为标准来衡量。

幼儿绘画是儿童借助画笔来表现自己对现实社会事物的认识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幼儿绘画教育不应只是为绘画而绘画,绘画是手段,目的是要促成幼儿心理因素的有效发展,使幼儿的认识因素和情感因素、思维、创作有机统一起来。而教师的示范则是幼儿的一大障碍,它使幼儿的创作思维受到限制。教师示范,幼儿直接模仿又是被动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应以幼儿为主体,绘画中教师不示范、不出示范例,而是引导幼儿观察、体会、理解,让幼儿的绘画真正成为“儿童画”。为此,我们进行了为期一星期的美术探索,活动设计多以实物写生为主。

实验方法: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的一般规律,选择制定了汽车、公鸡、小猴、鹅、梅花、我的老师等一系列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重点运用同类比较法进行,由易到难推进。

如小鸡――白鹅、梅花――桃花等,因为形近似,就有比较,有鉴别。可以锻炼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逐渐深化,加速眼、脑、手的训练。

例:绘画――我的老师

先请两位老师做模特,然后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两位老师的特征,教师以猜谜的形式,让幼儿把画画好,老师来猜他画的是哪位老师,以激发幼儿仔细观察能力及表现力。

实验效果:回答是肯定的,幼儿可以接受,且让幼儿快乐,自信心增强了。如画我的老师,全班40多名幼儿,虽然画不同的点,但都抓住了主要特征,提升了孩子的兴趣。实验的目的是锻炼幼儿的形象思维,?_发幼儿智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广泛爱好。

实践证明:知识靠积累、技能靠训练、兴趣靠培养,因而作为老师提高艺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某些幼儿园及美术班的老师只注重教授方法,而不是去挖掘、引导、发展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天分。诚然,这种教学方法对孩子掌握一些技巧以至认识世界都会有所帮助,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会使很多孩子的天分没有能及时地表现,这样做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会导致孩子们模仿大人观察世界的方法,所画出来的画失去了那种雅嫩、纯真、纯情,而更像是老师范画的仿制品了。

我们认为,在教师教儿童绘画技巧的同时,要多顾及一下每个孩子那一瞬即逝的自然赋予,鼓励他们多画一些自己心灵中的画,多留下一些对于他们自己也对于社会有意味、值得珍爱的东西。

怎么让幼儿拥有自己的艺术世界,有待我们幼教工作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韩雨洁.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1).[2] 肖潇.幼儿美术教育中的生活化概念融入研究[J].明日风尚,2017(1).[3] 刘海燕.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J].读天下,2017(4).

第二篇:对幼儿美术教育的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与方法实施的探索 冯晓霞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智力开发;意义;方法。

摘要: 幼儿智力的早期开发,目前已经引起教育界及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以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成为这一时期的新话题。本论文以幼儿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开发幼儿多方位多层次潜在智力为根本,以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为指导思想,阐述了关于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智力早期开发的关系、幼儿美术教育的要点是要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以及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幼儿画的意义与方法实施。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

自从1981年美国斯佩里博士关于左右脑分工的理论获得诺贝尔奖后,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竞相探求形象思维的教育,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均衡地运用左右脑半球的教学法,他们认为:只有绘画的训练才是形象思维的突破点。从而促进分析、推理的能力及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感受力,幼儿在美术教育中所获得的智慧、知识和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30%。所以作用美术教育所解决的不仅仅是幼儿绘画技能的问题,它开发智力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画画本身的含义。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指出:基础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基础素质,这些基础素质将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其终身受益,素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美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美术教育是全面发展 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初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欣赏力和表现力;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操作能力,初步熟悉并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及用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美术教育有了新天地。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因此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不断地研究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也就成为了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现代化心理学的研究,3-6岁的幼儿常常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思维的,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器官能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这就为向他们进行美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充分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而,特别容易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理想活动。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有限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参加美术实践活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因为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艺术的美。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过各种美术手段具体表现出来的,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日常生活感受到的美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对美的表现力。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美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追求美、探求美、理解美和表现美,因而受到良好的美育。

2.美术教育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1).美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幼儿画画或做手工之前,首先要通过视觉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如,形态、结构、色彩、比例、空间位置等,使之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再凭着记忆、想象去动手进行表现的。这种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美术,乃至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人的大脑信息80%来源于视觉。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他们的知识水平。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认为:差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能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因有的求知欲。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幼儿画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靠表象作画。而表象取决于感知,感知又离不开观察、记忆 和想象。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幼儿去观察,经过观察又将物体(如:汽车)的形象牢牢记在脑子里。在画画之前再经过回忆,然后将物体(汽车)画出来。这样也发展了他们的记忆力。如果在物体(汽车)的周围画上其他物体(树木、楼房、行人)或涂抹上不同颜色等,又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儿童表现美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因此,幼儿经常坚持画画,将有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智力和创造才能。2).美术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双手的灵巧性

幼儿在画画或做手工的过程中,总是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双手去参与活动的,为了使幼儿掌握造型活动中所必需的各种技能,就要训练他们一些专门的动作,并使这些动作尽可能做得准确,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速度和力度,逐步稳健和协调。如:执笔、画线、涂色、捏泥、折纸、剪贴等。这些动作对于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的发育、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各种动作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手的活动,关系到脑的发育,手指动作的训练对脑细胞可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人体内的各个器官乃至每一块肌肉,在大脑皮层中都有它的代表区域,即管辖它的神经中枢,而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如:大脑皮层中光大拇指的运动区就相当于整个大腿运动区的十倍。手的动作又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导到手,手的活动越多,4 动作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的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动的水平愈来愈高。因此,手的动作对发展思维起着积极的参与作用。

3.美术教育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幼儿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兴趣、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总和。它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教育活动,就具有形成和发展幼儿个性心理品质的特殊作用。

美术教育对幼儿来说,主要是强调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无论教幼儿绘画还是教幼儿手工,都离不开激发幼儿审美的情绪需要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正确地实施幼儿美术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有益于他们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益于改善他们整个学习的性质,使其积累到一些愉快学习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形成,良好的美术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通过美术活动可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使之富于同情心,善于和勇于帮助同伴解决困难,摆脱困境,并为同伴的进步和成就而感到愉快。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取决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顽强的毅力等多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时获得良好发展的结果。美术教育活动恰恰能够为幼儿提供在愉快的情绪中发现和创造的最 好机会,提供培养毅力等有利条件。幼儿美术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幼儿创造性的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美术教育能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

从脑生理功能来讲,左右脑之间功能差异较大,这表现在二者神经活动的不同方式上。大脑左半球是记忆、语言、计算、书写、逻辑推理和求同思维等智力活动的控制中枢;而大脑右半球则是视觉、知觉、空间关系、音乐、舞蹈、身体协调、直觉和求异思维等神经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枢。那种只让幼儿注重语言、计算、背诵些外语单词的学习和训练,都是围绕着发挥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而进行的。如果同时注意幼儿画画、唱歌、舞蹈来加强动作、空间知觉的训练,那么,将有助于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发展。这样对两半球给予同样磨练,便会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幼儿美术教育和幼儿园其他学科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彼此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例如,常识、语言等教学为美术提供了认识、理解事物的基础,而美术活动所反映出的内容反过来又对其他学科起着重复、巩固和提高的作用。这样就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从小培养幼儿对画画的兴趣,让他们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益处。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方法

由于本人多年的幼儿美术教学工作的实践摸索,想从自身的 经验出发谈谈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些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方法可以和从事幼儿美术教育职业的同仁交流: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引导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幼儿观察,不教会幼儿观察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就无法进行审美教育,也只有幼儿亲自观察事物,掌握对象的主要特征,才能对它们有一个较完整、生动、形象的了解。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和与幼儿的交流,找出幼儿的兴趣点。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现实世界的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以及和谐感等,形成幼儿对这些特征的敏锐的选择能力,防止幼儿对一些东西视而不见或者走马观花,使幼儿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美术活动环境的创设应加强游戏性,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让游戏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例如,布置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多种美工材料,以及幼儿喜爱的美术作品和布置幼儿作品展示墙等等。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生性好动,游戏为生命。”“爱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幼儿只有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才能充分感受美、表现美,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3、适当地教幼儿掌握美术表现所必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

美术教育中曾有一些讨论,就是既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那么老师要不要教孩子?老师不教干什么?众所周知,在绘画活动中,常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有的幼儿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能用简单的色块、符号来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所以我认为,虽然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顺利进行美术表现的工具。所以我们将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合在一起,没有过分强调技巧,而是让幼儿通过探索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

采用多种形式,如涂色、粘贴、印画、泥塑、折纸、雕刻、编织等加强幼儿的兴趣感,不断地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组织孩子根据自己的画编小故事,教师还可以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注意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的知识。如: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幼儿用美术(绘 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又如外出参观回来,让幼儿用绘画来表现参观时的情景。幼儿园还可以在课室走廊开辟美术作品展示栏;开展幼儿美术兴趣班,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每一期美术兴趣班举办画展,通过展示、比较,让美术成为幼儿表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

4、绘画活动中,采用积极强化的办法,激发幼儿自信心。

(1)语言强化,如“你真聪明。”“画得真有趣。”等。(2)动作强化如微笑点头等。(3)实物强化如奖励幼儿一支画笔等。(4)欣赏强化如让某个幼儿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示他的作品等。通过这些强化创造行为的方法,并与适当的技能练习有效结合会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确立自信心。

5、做好家长工作,使他们和教师一起,运用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作品。

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但是,在工作中我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孩子的作品:“你画的是什么呀?你看人家画得多好?”因此,我感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提高对幼儿美术的认识,如家长会、幼儿 画展等。让家长与教师共同合作,以鼓励的方式加强幼儿对绘画的热爱。做好家长工作,任重道远,它也是我们今后要研究探索的问题之一。

幼儿智力,使他们学会一个自我独立观察、感觉、组合、表达世界的方法。所以,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孩子们自由,还孩子本色。只拿“象”与“不象”作为评价一幅幼儿画的好坏标准,势必给人才的培养带来失误,伤了一些孩子的心。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十分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对于幼儿来讲,艺术就是一种游戏,只有幼儿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并且被幼儿所接纳”。所以,幼儿绘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他们的绘画活动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锻炼他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的统一能力,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力。幼儿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及的。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他们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 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幼儿画。

总之,美术教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美术教育这个工具,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第三篇:如何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

儿童是天才的画家,他们从小就喜欢画画。他们画画时很兴奋激动,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他们常常自由发挥,随心所欲地表达愿望。“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识、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知识、技能只是一种促使幼儿发展的手段。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活动中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使美术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因此,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应以开发幼儿潜力,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发展幼儿健康的个性为前提,运用各种途径,灵活多样地组织各种教学,使美术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平时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幼儿美术教育教学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培养幼儿学习美术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大胆解放孩子,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乐的良好氛围。要让儿童真正享受美术活动的快乐,我们的课堂就必须得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使幼儿自觉自愿地参与进来。例如:在粘贴画《有趣的春天》时,教师用变魔术的形式出示教具,引起孩子的兴趣,以提问引导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孩子,孩子们理性思维尚未发育成熟,深奥、复杂的美术理论知识,反而让他们更糊涂、迷茫。这时期的他们,感性思维丰富,喜欢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总喜欢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乐、理想和愿望。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把美术活动与儿童故事讲述及延展活动相结合。

二、保护幼儿个性的发展,挖掘幼儿创造的潜力,开发创造潜能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在传统的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喜欢用统一的绘画工具、统一的绘画方法来要求幼儿完成任务。其结果是幼儿很想去尝试一些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但最终必将导致幼儿的从众性。因此,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方法后,教师就从“横向绘画创作”和“纵向绘画创作”两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发展。如:在综合绘画活动“美丽的家”时,教师进行“横向绘画创作”指导,也就是说同一主题画或想象画,幼儿可以自行选择绘画工具和绘画手段加以创作,于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油画棒、彩笔、水彩、棉签等多种绘画工具,允许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工具,并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绘出了不同风格的画图《美丽的家》。接下来,教师组织孩子又进行了较复杂的“纵向绘画创作”。通过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使用这种方法绘制组合的画面色彩丰富,布局饱满,开发了孩子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了幼儿独特的想象力。

三、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人的创造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创造活动的源泉。认真仔细地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资料,理解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到生活里去捕捉题材内容,因此,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重要。园外生活的经验积累是多是少,关键是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大部分家长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只要求孩子学计算、识字,现在更时兴学英语。对孩子选择学习美术不予支持。更由于工作繁忙,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孩子对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关注较少。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提高对美术的认识。教师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及时引导幼儿把新的生活经验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并教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使孩子们体会了观察、思考、审美和创造,学会了语言表达,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加深视觉印象。教师还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注意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知识。

四、教师应运用恰当实时的语言引导幼儿作画体现个性,并进一步完善作品

欣赏鼓励的语言能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信心。树立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也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欣赏、鼓励的语言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做到:一要细心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几句“真棒!”“太好了!”或拍拍孩子的肩膀,对孩子竖立大拇指等等;二要明确具体地指出孩子活动过程中或作品中值得表扬和学习的地方。如:“这几片叶子的颜色涂得最好”,“这幅画背景处理得很好”等等;三要因势利导,鼓励孩子坚持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在运用欣赏鼓励的指导语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和时机,把握分寸与“火候”,而不是无原则地滥用表扬语,否则只能滋长孩子骄傲、自满或无所谓的心理。

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初期,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好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加轻松、愉快、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从孩子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把普通的东西点化成智慧和美的艺术品,才可以让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绘画空间里自由想象、大胆创造,画出一片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天空。

第四篇:幼儿美术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幼儿美术教育还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特征,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

1、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开发智力:

画画需要眼、脑、手并用,通过观察、思考、然后画在纸上。可以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具像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很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

2、培养孩子的耐性:

众所周知,孩子的智力水平差别不大,但在学校有的学生学习不好,有的差(中学更突出)。原因是习惯的差异。有的孩子好动,精力不集中,导致成绩下降。学美术可以锻炼孩子的耐性,让他静下心来画出想画的东西,不但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坐得住得习惯。

3、给孩子一个有益活动得空间(指小学生):

周末和节假日,家长没时间管孩子,孩子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几个孩子约在一起,一旦进了网吧,后果不堪设想(新闻媒体报道过很多)、学美术不但可以学到专业知识,也可以在一个良好得环境里得到放松和调节

4、通过涂涂画画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培养内在气质,开发智力潜能。发展个人情趣爱好。促进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培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审美能力。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五篇:幼儿美术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什么是美术教育:美术为艺术的一种,美术与其他艺术相区别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作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观,静止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表现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感受,信仰和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

2、关于美术的特殊的形式 A造型性;利用事物的空间特征来表达意义。B同时性,美术形象是静止的,不是在时间中构成的,不像有些艺术形式具有联系性,继时性的特点。

3、美术的种类:1 绘画 2雕塑 3 工艺美术 4 建筑艺术

4、什么是幼儿美术:幼儿美术指的是2,6,7岁的学前儿童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和欣赏活动,幼儿美术作品表现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审美追求。

5、美术活动队幼儿发展的意义:

美术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实践,需要幼儿全身心投入,从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到情感的发展,自己动手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出形象,这是内外相互作用的完整过程,幼儿需要发挥他们的全部心理能力和热情,以此获得发展。

6、形式与意味的关系,1)再现性,纯心理的再现和以艺术媒介进行再现2)内在情感的外部呈现3)艺术符号表现人的情感。

7、美术活动,1)美术欣赏2)美术创造A平面造型【绘画,剪贴】b立体造型【泥工,纸工,自制玩具】

8、【 大题】幼儿美术创造中的心理因素

(一)感知【1,美术形象来源于视觉经验。2知觉里的强弱影响作品的效果

(二)情绪,情感【1,幼儿在感知的时候,关于对象的认识会与之随之产生的情感 2情

绪,情感的强度应该是适中的】

(三)意象【1,意象是比感知更概括,抽象,能反映事物内在意义的心理映象。2心理意

象的生成和接通是实现实现美术创造的关键。3,人在幼年时期,意象是极为活跃】

(四)再现【再现是运用一定的媒介创造与物体结构相同的结构等同物。2 结构等同物自

己看书上的例子。3 幼儿进行艺术表现时,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式样是他们再现水平的标志,也决定作品的表现力】

9、动作活动

1)一般活动【动作活动指那些主动的动作活动,动作连接了主体和客体】

2)艺术创造中的动作活动【过程;外物—感知—意象—再现概念—创造性活动—作品】

10、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及特点

(一)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阶段与特征【涂鸦阶段 1,未分化的涂鸦(1.5--2)2 控制

涂鸦(2—2.5)3 圆形涂鸦(2.5-3)4命名涂鸦(3-3.5)

(二)象征期(3.5-5)1动作上;已经能用手腕和手指画画 2造型上,用简单的几何图形

表现事物 3色彩上,能辨认各种颜色,对色彩喜好,涂色有朝向

(三)图式期(5-7)1 造型上,喜欢用线条作画2色彩上。按照固有色上色

11、特殊表现

1)拟人化,2)透明画,幼儿忽视透视关系3)展开式,采取由中心向四周或上展开的画法

4)夸张法

12、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

1)无目的活动期(2-4)【1 特点,没有明确的表达意图 2泥塑,不能有目的的作出形象

3剪纸,纸和剪刀不能配合 4做法 成人应提供手工活动机会】

2)基本形状期(4-5)【1,特点,逐渐呈现有意图的尝试 2泥塑,能作出简单的结合体,3

剪纸,双手配合剪曲线,4 制法,作出立体造型5做法 正确的引导幼儿进行手工】

13、学前儿童欣赏美术能力的发展

1)儿童对作品的理解是在表面上的,不理理解深刻的含义。

2)经过引导,儿童能够感知美术作品的某些审美特征

3)喜欢感知熟悉的事物,色彩明快和令人愉悦的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1知道画了些什么

2色彩偏好,3对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偏爱】

1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总目标,《纲要》幼儿艺术领域目标

A 能初步感受环境,发现美

B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C和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15、学前儿童的美术分类目标

A 认知目标【1,知道和认识工具,材料,2 能够讲述画面的不同的表达特征

B情感目标【1用美术语言表达想法 2能够欣赏作品3 积极投入创作4 产生共鸣】

C技能目标,【1,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2 按要求作画 3 初步按一定规律装饰作品 4 初步感受作品的形式 5 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

D创造目标【1,根据意愿自由创作2 能有自己创新的作品 3 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想法4 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创作 5 独特的观点评价作品】

16、【论述题】

学前教育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一,小班【绘画】

1)情感:愿意参加,大胆作画

2)认知。【1初步认识工具材料,握笔正确,姿势正确。2学会辨认基本颜色,并知道名称学会辨别各种线条以及他们的变化】

3)技能【1学会使用蜡笔等工具进行涂染2 能画出基本的几种线条3能用简单线条,几何

图形等要求自由描绘物体】

4)创造;引导儿童在涂抹过程中把画画中初步学会用图形和线条组合各种图式

二 小班【手工】

1)情感:通过泥塑,撕纸等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

2)认知,初步熟悉基本工具材料

3)技能,【1掌握泥工团圆,搓长,压扁的技能。2 其他手工的运用】

4)创造 能大胆地运用印章,纸团,木块在纸上压印

17、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取向

(一)行为目标

1、含义:陈述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

2、组成:

1)能观察到的行为表现的条件。

2)外显的美术行为表现

3)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具体内涵

3、优点:有利于儿童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展开性目标

1、含义:陈述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特点。

2、优点:注重行为进展的过程

(三)表现性目标:

1、含义:陈述儿童参与活动后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

2、优点:有利于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

18、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基本要求

㈠要着眼于幼儿发展

含义:

⒈适应学前儿童已有的美术发展水平⒉把促进儿童的发展作为落脚点

㈡目标内容要有系统性

含义:

⒈内容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情感、技能的整合;

⒉在方向上与总目标、分类目标、年龄目标及单元目标一致;

⒊要对美术学科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4.每个活动目标要注意与其他活动目标的整合㈢目标制定的角度要统一

含义:指一个活动中目标内容都从教师角度或幼儿角度出发。

㈣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含义:目标的表述要具体、可操作性

引导幼儿用彩泥进行手工,再组合成自己设计的人物

引导幼儿学习用彩色纸、小棒等辅助材料装饰自己塑造的人物

引导幼儿在观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塑造出自己喜欢的人物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

一、选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内容的原则

㈠整合性原则

含义:美术领域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其他领域的内容

㈡适应性原则

含义:一是以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二是以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为基础

㈢系统性原则

含义: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二,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

是教师引导儿童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

㈠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与使用

1、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蜡笔、油画棒、水彩笔、颜料、纸

2、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拓印、吹画、水墨画

㈡绘画的形式语言

1、线条: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的变化。

线条的形态:直线、曲线、折线

线条的变化:垂直、平行、交叉

2、形状: 基本几何图形、组合、自然图形

3、色彩: ⑴、色彩的色相(2)色彩的明度(3)色彩的彩度

⑵色彩的表现性:1 象征性 2装饰性

⑶色彩,运用:随类附色、主体色和背景色,色彩的装饰、色彩的情感

4、构图: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零乱式构图: 并列式构图: 散点式构图: 遮挡式构图 】形成主题与背景:所有形象与主题有关

19、学前儿童手工的教育内容

⑴工具:剪刀、泥工板、切片刀、胶水等

⑵材料:点状:沙子、纽扣、种子等

线状:绳子、线、吸管、树枝等

面状:纸、布、树叶等

块状:泥、萝卜、纸盒等

㈡手工的基本技法

1、泥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

团圆:两手配合来回团成球状物。

搓长:前后搓动成园柱形。

压扁:将长条或球形物拍压。

捏:用拇指和食指捏泥。

挖、分泥、镶嵌

2、纸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

⑴折:对边折、对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四角向中心折、组合折

⑵剪:目测剪、沿线剪、折叠剪

撕:目测撕、沿线撕、折叠撕

粘贴:反面涂胶

⑶废旧材料的制作

串连:从物体的中间穿过;

弯曲:将纸卷曲

连接:用浆糊等将物体连接

三、幼儿欣赏的教育内容

㈠欣赏对象及内容

1、绘画作品:

1)工具材料:水彩、水粉等

2)题材内容:人物画、动物画、风景画

3)存在形式:年画、连环画、宣传画

⒉雕塑作品

⒊工艺美术作品【 实用性,陈设性,民间工艺,⒋建筑艺术5纪念性、6民族性、7桥梁】

⒌儿童作品。同年龄孩子有童趣的作品。⒍自然景物。如:花草树木⒎周围环境 6欣赏知识与技能

1、形式分析:造型、色彩、构图,1)造型:物体的构图方式。

2)色彩:认色对色彩的喜好;均匀涂色

3)构图:形象在画面上所占位置。

2、2主题分析

3、对作品的联想

4、对作品的表达

5、对作品的背景知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0、目前美术教育趋势--多元的美术教育

1)用多种表现方式进行美术教学

2)用多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进行美术教学

3)从不同的角度教授技能技巧

4)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和欣赏美术作品

5)以美术为核心,尽可能围绕更多的综合性内容

6)以孩子为核心,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知识性内容

(一)正规的美术教育

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中与美术有关的学科或领域进行,也可以通过课程设置中的其他各学科或领域进行。

1)幼儿园美术学科或领域:绘画、手工、美术欣赏

2)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美术活动:

指渗透在语言、科学、社会、健康等学或领域的美术活动。

(二)非正规的美术教育

1)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活动:引发幼儿互动2)美术角和美术室:3)随机的美术指导:自由时间美术教学的方法

㈠讲授法:用语言描述、说明、解释

1、讲述:描述对象

2、讲解:解释概念、原理

要求:

1)讲授内容: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 2)启发性:生动又有感情

3)语言符合年龄特点4)体态语言与讲解结合㈡谈话法:教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幼儿回答。

使用:提高幼儿注意力、启迪思维。

要求:

1)要围绕目标进行提问,问题明确、具体、启发性;多用开放性问题。

2)问题的艺术性:问题简明、能理解、有时间思考;

㈢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为探究问题而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作用: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式:全班、小组

要求:

1)做好准备:问题有吸引力,有知识准备; 2)教师要启发幼儿讨论; 3)教师要进行小结。

㈣演示法:教师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示范绘画、制作过程。分类:1)有准备演示

2)即兴演示)

步骤: 1)分步 2)分段3)整体

要求:1)做好准备:2)演示选择恰当时机3)要和讲解有机地结合㈤观察法:启发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及空间关系。

分类:1)直接观察 2)间接观察式

要求:

1)目的明确:事先了解观察内容

2)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游戏、语言吸引

3)方法多样:先观察后讲解、先讲解后观察、边观察边讲解

㈥练习法:各种形式的绘画、制作等练习

分类:1)模仿练习2)创造练

要求:

1)提出练习要求 2)指导有目的性 3)方法多样化

(七)情境法:教师根据美术教育的需要为幼儿创造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

要求:

1)新颖性:形式新颖 2)创设的内容要实用 3)方法要有启发性

(八)尝试法:让幼儿对某一学习任务经过几次错误的尝试后找到正确答案的方法。要求:

1)设置情2)尝试练习; 3)探索讨论 4)讲解指导:普遍性问题—提供讲解;难题—点拨;具体问题—个别指导。

(九)情景法 :教师以情景创设为主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情景,让幼儿表现对主题的感受。

要求:游戏性

22、家庭美术教育

㈠特点

1、随机性: 不受外界因素的限制

2、长期性:在家庭中长期存在3、个别性:儿童对美术需求、水平、个性特点不同

㈡方法

1、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初步感知美术的基本要素;

3、鼓励儿童多欣赏美的事物。

4、正确对待儿童的美术学习。

23、社会美术教育

㈠美术馆、博物馆美术教育

㈡多种社会办学形式中的美术教育

下载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美术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帮助幼儿学会观察事物,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会评价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结构、什么布局的物体最美观,欣赏优美的事物,并且学会表现美、创造美的技能......

    幼儿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美术的概念和种类;(2)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3)绘画的年龄特点以及绘画中的特殊表现;理解:;(1)幼儿各年龄班美术教育的目标:小班......

    对未来美术教育的思考

    我对美术教育思考 尉氏县第一职业高中 王保收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美术教育的思考,抨击了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病,提出科技时代的美术教育应以激活学生的灵感核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创......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看法[精选]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看法 孩子就像是刚要发芽的种子,我们可以给他浇水、施肥,但却不能控制它的生长,也许他会长成向着太阳的大树,也许他会长成面前厚土的荆棘刺。 我喜欢孩子,喜欢他......

    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好处

    来源:长趣网 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好处一、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明显效果,其 中美术教育......

    思考与探索

    对年轻的公务员如何成长为 真正乡镇干部的思考与探索在就业形式愈发严峻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党中央解决民生实际的重中之重,而随着历年来以基层工作为主要对象的......

    思考与探索

    思考与探索 1.反思你执教的一次语言教育活动? 2.在谈话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在一次的语言教育活动《三只小猪》中,我将幼儿分成三大组进......

    幼儿美术教育基本知识

    1.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容包括绘画、 手工、美术欣赏三大部分。 2.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阶段包括无目的的活动阶段、基本形状阶段、样式化阶段。 3.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