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五上曹翠翠音乐优质教案
外婆的澎湖湾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3小结的六度跳进使歌曲富有动感,让人们联想到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场景,新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这首歌对于学生们来说已经很熟悉,所以重点对歌曲的意境的表现上面,用轻松自然地声音来演绎歌曲。[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的学唱能够对澎湖湾地理环境有一定了解.通过歌曲的聆听及对澎湖湾景色的欣赏,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
2、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帮助学生解决歌曲中出现的节奏难点。
3、通过歌曲演唱,感受歌曲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故乡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4、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1、正确演唱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2、用自制小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小组之间伴奏配音默契。[教学具准备]:
钢琴、吉他、教学课件、打击乐器(响板、双响筒、沙锤、三角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歌曲
1、师:同学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听完后告诉老师,第一: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的、愉快的)第二: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会让你想起哪些愉快的事?
【课件:歌曲《童年》,用一首孩子们都熟悉的歌曲来引入,容易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起孩子的兴趣】
2、3、学生回答问题,师及时评价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吉他弹唱,这首歌也描绘了一个孩子童年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来欣赏一下?在听完之后,我要请你们来告诉老师这是一首表达了什么样情绪的歌曲?
4、师:吉他弹唱《外婆的澎湖湾》
5、学生谈自己感受,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情绪。
6、了解澎湖湾
【课件出示:美丽的澎湖湾就在这里,潘安邦因演唱这首歌曲而出名,澎湖湾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介绍澎湖湾的地理位置),老师从网上找到了一些澎湖湾的风光图片,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多媒体展示澎湖湾秀美的景色)】
6、介绍歌曲作者
叶佳修,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个在今天显得有些陌生的名字,却是曾为华语流行音乐做出了极大贡献的人。叶佳修曾创作了《乡间小路》《爸爸的草鞋》和《外婆的澎湖湾》等经典民谣。
叶佳修是当代乐坛最纯朴、最真诚、最善良、最乐观、最洒脱的诗人。他没有把对世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不满化为牢骚,而是始终对人生充满着一种仁民爱物的胸怀。唯有叶佳修这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胸怀,才能创作出那些优美如诗、风光如画的音乐。
三、学习歌曲
1、再听歌曲。
思考:(1)歌曲是几拍子的?(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3)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小结:歌曲表达了对澎湖湾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用“啦”音模唱旋律,有困难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3、跟琴唱旋律,注意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唱法;设问:在这部分出现了两个四分休止符,怎样才能把它休止得更合理些呢? 【拍手“恰恰”,或回声伴唱】
4、有节奏朗读歌词,体会意境。过渡:下面,我们来分乐段学习歌曲。
5、学唱第一部分。(1)解决节奏难点。
师:歌曲很好听,但要唱好有一点难度,因为在第一乐段中十六分音符运用得比较多,尤其是“后十六”的出现。生:看节奏,试拍击。
(2)随琴试唱第一乐段第一部分。
【学生可能会拉长声,此时指导口形和气息,即短音弹唱方法。并再次强调“逐、缀、薄”的发音。总之,以灵活为原则。】(3)随琴慢速演唱,再次强调演唱技巧。【指出:顿音演唱能表现出欢乐的、轻松的情绪。】(4)完整演唱第一乐段。
【强调: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唱得轻快,声音稍弱一些,用以气带声的方法演唱。】
6、指导演唱第二部分。
【较难节奏不必讲解,能合着老师的伴奏演唱即可。另外,要注意倒数第五、六小节的音准,加入拍手或伴唱的方式,指导“浪”字的唱法。】
(1)聆听第二乐段,介绍:第二乐段节奏变得舒展,更加抒发了对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
(2)试唱这一句,然后指导“浪”字唱法。【短而轻,不拉长声。】
7、有感情演唱歌曲。
师:台湾校园歌曲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现在,让我们也带着对台湾和祖国的美好祝愿将这首歌曲唱得更亲切、动听一些吧!
8、男女生分组演唱,小组接龙唱,个人唱,齐唱。
9、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响 板:0 X 0 X 0 X X X | 0 X 0 X 0 X X X || 双响筒:X X X X | X X X X || 三角铁:X| X|| 沙 锤:X| X|| 师请几名同学自选打击乐器上台为歌曲伴奏,其余学生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1、分组比赛,每组推选四名同学演唱,四名同学伴奏,上台表演唱歌曲。
2、师生共同点评。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师生再次共同演唱歌曲。
六、总结歌曲
这首歌曲是以充满激情的笔调抒发了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的家园赞美之情,也勾起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希望同学们也能向词曲作者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今天学习这首歌曲,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愿你们愉快地度过小学这六年美好时光!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些叶佳修的其他作品。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一首同样由叶佳修创作的民谣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听着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是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学唱歌曲,学唱歌曲前我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儿时与外婆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学唱兴趣,教学思路遵循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设计忆、唱、表现为主线,采用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这首歌曲。
1、本课教学设计中歌曲学唱、欣赏都是围绕台湾音乐、校园歌曲这一主线进行的。这节课内容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新课伊始让学生欣赏《童年》,用一首 孩子们都熟悉的歌曲来引入,容易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起孩子的兴趣。教师吉他弹唱《外婆的澎湖湾》,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
2、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了台湾歌曲的风格和特点。通过对台湾的介绍,对澎湖湾的介绍,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角,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了各学科的综合。
3、通过多次聆听且不同方式的聆听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讲解歌词大意,有助于理解歌曲。简单分析歌曲,帮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
4、强化切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掌握节奏。如按节奏念歌词。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和音乐节奏感。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5、学唱歌曲中进行歌曲艺术处理,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音乐感受力歌唱表现力。调动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如加打击乐器、分组演唱、表演唱等来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响板、双响筒、三角铁、沙锤分组学生来为歌曲伴奏,在伴奏其间讲解和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运用和结合歌曲风格来做伴奏。这其中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会听音乐,能听出哪是间奏;二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熟悉歌曲;三是培养学生节奏感。实际教学证明,这个环节设计得比较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标,熟悉并掌握了所要掌握的节奏,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让我感受到了,分组合作的渗透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真的是必要的而且是学生所喜欢的。
6、最后再拓展聆听关于“叶佳修”的作品,继续感受台湾民谣的风格特点。最后让学生搜集叶佳修的其他作品,让学生更广泛的了解台湾民谣的风格特点,锻炼的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了学生以听觉与表演为主,从听觉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从音乐的情感深入自然表演,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整个歌曲教学是在学生的快乐中进行,在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的。我认为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课堂气氛活跃,注重了学生兴趣、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审美为核心,课堂中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演”,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同时双基落实也比较好,音乐知识的教学融入游戏与情境中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改进建议: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需要进一步创新,充分从音乐要素(节奏、速度、)方面着手,让学生深深的体会、感受歌曲的魅力,从而能够体会到““我”的快乐,学生就可能唱出的感觉就不会“死”。课堂教学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方式、主线来体现、达成本节课的目标。一节好课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完善,去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改正不足,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我想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一节亮丽而难忘的课堂会展现在领导、同事们的面前,让我们自信的去探索去研究,完善自我,完善我们的课堂,新课程的春天会莺歌燕舞,百花齐放。
常庄镇西南联校 曹翠翠
第二篇:五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演唱)新东北风
教学目标 :
1、学唱歌曲<新东北风>。(接受)
2、欣赏钢琴独奏曲<喜丰年>
3、复习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
(掌握)
4、通过学唱,感受东北民歌风格及女声的音色特点。(接受)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新东北风》
(一)欣赏《新东北风》感受乐曲的美.(二)初听全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表达了怎样一种场面?
了解:乐曲的风格奔放,有一种北方人独有的特点热情奔放粗犷,不同于南方人的细腻
(三)复听
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
表达了人们一种怎样的心情?歌曲表达了什么意思?
(四)再复听
这是哪一种人声演唱的?
演唱的声音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女高音特点音色明亮、柔美、悦耳、高音区较多
(五)再次复听
教师为歌曲编配几个动作(秧歌步及甩手绢)随着教师学生边听边表演(六)学唱歌曲
出示歌词生齐读`
三、巩固歌曲
1、有感情地齐唱
2、个别检查,并纠正错误
3、和伴奏演唱
4、用已学过的打击乐曲钹和碰铃为歌曲伴奏 ①师示范
②师生共同演奏
③请个别能力较好的学生来演奏
④大面积的参与,让每位学生都来感受音乐亲自动手
四、欣赏:钢琴独奏曲<喜丰年>
五、课堂小结: 《新东北风》
(女声独唱)
东北民歌
女高音:音色明亮、柔美、悦耳、高音区较多
第二课时《嗯嗨呀》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地掌握本课歌曲的旋律、节奏。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设计领唱及齐唱的演唱方式。
3、通过学习本首歌曲,能够了解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性格,感受朝鲜民歌的鲜明音乐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用律动来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本首歌曲,能够了解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性格,感受朝鲜民歌的鲜明音乐特点。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设计领唱及齐唱的演唱方式。【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各种打击乐器(沙槌、三角铁、响板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朝鲜族民歌《阿里郎》,引导学生回答, “这首歌曲是那个少数民族的?你了解这个民族吗?请你把自己所了解得讲给同学们听”
2、学生一起来了解朝鲜族的相关知识
二、欣赏歌曲《阿里郎》
三、了解朝鲜族的相关知识(出示地图课件九—十四)
1.朝鲜族主要分部在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其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人口200多万。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文字。
2.朝鲜族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誉为“北方水稻之乡”。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角,被誉为“东北三宝”。
3.朝鲜族的服饰女性以长裙为主;
4.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舞姿有的轻盈舒展、有的刚劲跌宕,非常美。
5.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耶琴,伽耶琴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现力很强。还有长鼓、手鼓、手风琴等乐器。
6.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如《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几乎人人会唱,家喻户晓
四、播放歌曲《嗯嗨呀》,引导学生回答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五、学习歌曲
1、分句教唱歌曲的旋律。
2、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来读歌词,在练习时要注意将歌曲中的衬词部分单独练习。
3、加上旋律,完整的学唱歌曲。
4、分小组练习,熟悉歌曲。
5、一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的方式来进一步熟悉、巩固所 学习的歌曲。并引导学生来说一说用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的感受。
六、创编
1、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演唱的形式,并进行实践对比,看谁设计的最好。
2、引导学生在适当的小节中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
3、引导学生在歌曲的伴奏下,用自己的形体来表现歌曲中丰收的热烈劳动场面;边律动边歌唱,共同感受朝鲜族民歌的特点。
七、练一练: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唱支最美的歌》
学习目标:
1、能学会合唱《唱支最美的歌》,用明朗、甜美的歌声表达军民鱼水情。
2、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二、表现军民鱼水情
1.学唱歌曲
(1)初听《唱支最美的歌》,了解歌曲内容
师:现在我国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但解放军叔叔为了国家的安全仍在我国边境站岗。边防线上生活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你们听,他们要为解放军叔叔做点什么呢?
师:原来他们在唱一支心爱的歌献给解放军叔叔。(2)二声部学习
①反复听歌曲二声部
师:你们听到歌曲有几个声部呢?
(根据学生情况,把他们分成两大组,即两个声部。)
师:你们能随着音乐找到自己的声部吗?并能随着音乐唱一唱。师:你们知道唱合唱部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休止符呢?
教学意图:
在二声部唱歌教学中,采取探究学习的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通过聆听典型的节奏,找到解放军上岗的脚步声或星星一闪一闪的音乐形象,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学唱二声部旋律。
②学生分组随琴学唱二声部的高低声部。
师:你能试着哼唱吗?
学习方法:学生自由哼唱,老师用琴轮流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
③声部合作学习。
师生之间合作:老师分别与高低声部同学合作。合作时,鼓励另一声部的学生聆听对方声部的声音,心里默唱自己的声部。
学生之间合作:你在唱自己声部时,能听到对方的声部吗?试一试好吗?
④指导学生用打击乐给合唱伴奏。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打击乐器,你能找一个适当的节奏和乐器来表现解放军叔叔上岗的脚步声吗?
师:你还能找个适当的节奏和乐器模仿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吗?
(3)学唱新歌
①再次聆听全曲。
师:你们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要怎样唱才能让解放军叔叔喜欢呢?(引导学生用明朗、优美的歌声来演唱。)
②随琴用u哼唱全曲。
师:你们能随琴哼唱全曲吗?
③听老师用四三拍子弹奏歌曲。
师:你觉得四三拍和八三拍哪种节拍更适合这首歌曲,为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四三拍速度较快,适合表达欢快的歌曲;而八三拍是中速,适合表达优美的歌曲。)
④指出八三拍和四三拍的共同点——强弱规律。
⑤随琴唱歌词。
2.演唱歌曲
(1)有感情的试唱全曲
师:你能用最美的歌声演唱《唱一支最美的歌》献给解放军叔叔吗?
(2)演唱全曲,加以伴奏
三、结束语
师:其实解放军叔叔无时不在我们的周围,在去年衡阳11·3特大火灾中,就有二十名消防官兵为了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英勇牺牲。在往年多特大洪灾中,也是解放军战士冲在最前线,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解放军与我们老百姓就像一家人,永远心连心。
第二课时听赏
教学目标:
1、继续学唱《唱一支最美的歌》
2、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教学准备:乐曲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唱歌曲《唱一支最美的歌》
二、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欣赏2-3遍感受音乐的美
三、学习音乐知识:八三拍子
四、听赏《军队和老百姓》
五、欣赏竖笛演奏曲
六、小结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我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我可爱的家乡》,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了解独龙族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引出少数民族---------独龙族
2、介绍独龙族的相关知识: 独龙族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因主要居住在云南独龙江峡谷两岸而得名。独龙人民风纯朴,至今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过去多靠刻木结绳记事、传递信息。独龙族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为主,采集和狩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妇女还曾有蒙面之俗。住房多为木房或竹房。
独龙语中“门租”是对各种民间曲调的统称,而“门租哇”则是对歌手的称谓。独龙人常用舞蹈和歌唱来表达喜怒哀乐和生产、收获、狩猎、建房、婚庆等事件,民歌曲调质朴淳厚,节奏自由多变,风格独特,许多神话和故事都藉由“门租”而世代流传。
咏唱民族的兴盛和家乡的美丽富饶,是中国各族民歌最常见的题材之一。欢快奔放的曲调在富有中国韵味的弹拨乐器的映衬下,荡漾出令人闻知起舞的愉悦节奏。大段的弦乐拨弦带来十足的节奏感,在丰满厚实的质感中深蕴着激情和音乐张力。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我可爱的家乡》
(1)、初听全曲。
(2)、复听全曲。
2、唱一唱《我可爱的家乡》
(1)、师弹琴,生练唱歌普(2)、师纠正领唱歌谱(3)、朗读歌词;
(4)、师生合作演唱;
(5)、小组合作演唱;
(6)、全体演唱。
三、跟电视练唱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歌表演<凉山之最>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能欢快的演唱歌曲<凉山之最>.2、了解彝族的相关知识。
3、能为歌曲配上相关的动作,进行表演。教学准备:电子琴、音乐mp3 教学过程:
一、演唱《我可爱的家乡》
二、谈话引题:歌表演<凉山之最>
三、学唱歌曲<凉山之最>
1、欣赏歌曲。
2、师弹琴,生跟着唱谱。
3、师纠正并指导学生练谱。
4、师生合作练习歌曲。
5、齐唱。
四、师进行表演。
五、师教动作,指导学生表演。
六、师生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七、听赏《小河淌水》。
八、小结
第四课
单元
第1课时
演唱《祖国印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学会歌曲《祖国印象》,并能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节奏与旋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八六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3.知识与技能:在歌唱练习中,学会调整、控制声音的力度、速度、音色;记住音符的时值。
教学重点:歌曲《祖国印象》的学唱及情感的表达。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时值的掌握。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自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祖国印象》,让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充分聆听,感受体验
今天我们要也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歌曲,我们先一起来听一听,听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下屏幕上的问题。(出示幻灯片)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深情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师:有谁知道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呢?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呢? 生:六拍子、强弱弱 次强弱弱 第二遍聆听
师:如果我们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六拍子,那可以怎么做呢? 生:拍手拍肩拍肩、拍手腕拍肩拍肩 第三遍聆听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如果加上乐器的伴奏,相信会更加动听。让我们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一起来为歌曲伴奏吧。(师生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循序渐进、学唱歌曲
做的非常好,这首歌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祖国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大家应该都迫不及待想学唱了吧。
(1)师:让我们先用最和谐的声音,把“啦”带到旋律里面模唱一遍吧!(老师弹琴,学生哼唱旋律)
(2)师:唱的真不错,歌词呢是表现歌曲情感最直接的内容。让我们分组,把歌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比比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学生分组有感情朗读歌词)
(3)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把歌词带到旋律里面唱一唱吧。(老师弹琴,学生演唱)
四:解决难点
师:有没有觉得哪几句比较难掌握的呢?(生自由发言)师:好,让我们先来看看屏幕上的的旋律片段 出示旋律:
1)
5.4 3
认
识
你 2)
3.4 3 2
2.熟
悉
你 3)
5 6 6 5
5.4 3
蔚蓝的天
空 4)
i.4 5 i
6.i 6 5 /5 3 5.我 们的 祖
国
第一遍由老师弹琴带着学生用“啦”模唱。
第二遍把歌词带进去演唱
师:非常棒,看来你们基本掌握了歌曲难点的节奏复点八分音符 五:情感升华,完整演唱全曲
你们觉得这首歌曲能分成几个部分呢?(引导学生通过歌词来划分乐段)出示歌词:哪里到哪里是第一部分?哪里到哪里是第二部分?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第一部分歌词内容就像在跟大家讲述,讲述自己怎样认识祖国,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引导:就像我们平时跟别人说话一样,所以要亲切的、自然的)
第二部分则表现了我们和祖国相依相伴、永不分离的情感,演唱力度要加强,情绪要比前面来的更激动。
师:下面我们完整的、有感情的跟着伴奏把歌曲来演唱一遍,前面四句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来演唱,后面的用激动的情绪来演唱,注意长音要长足。
六: 合作表现歌曲
师:接下来让男女生来合作配合演唱下这首歌曲吧,女生的声音比较亲切细腻,就让你们先来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前四句),第二部分情感成分升华,男生加进来一起演唱。(男女合作,配合演唱全曲)
我们的祖国如此繁荣昌盛,此时此刻,你们想对伟大的祖国说句什么祝福的话?
(学生自由发言)
七、学习音乐知识:
八六拍子
八、课堂小节
祖国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有了祖国的呵护,我们就能健康成长,我们心中也对祖国更多了一份尊敬,相信我们在行动上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在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带着一份自豪和骄傲。
请同学们伴随着音乐,有秩序离开教室。
第2课时
听赏《我和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声乐作品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步骤,以及用不同唱法和不同表演形式来表现同一声乐作品。
2.能力目标:用本课所学知识抒发爱国主义情感。
3.情感目标: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导学生从旋律和歌词中去把握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声乐作品的魅力。
2.用不同演唱方法的对比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学生参与演唱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升华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么?喜欢唱些什么歌?(学生随意哼唱几首自己喜欢的歌,多为流行歌曲)既然大家这么爱唱歌,老师也给大家唱一首如何?今天,老师就和大家欣赏一首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共同探讨鉴赏声乐作品的方法,好吗?
二、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教师范唱)学生欣赏
2、感受歌词的美:(语气、力度、音调的高低变化)学生模仿教师朗读第二段歌词,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小结:
歌曲创作于1984年,是一首先有曲再有词的填词歌曲,词作者张藜(创作了《亚洲雄风》《篱笆墙的影子》等)和曲作者秦咏诚(声乐协奏曲《海燕》等)是当代著名的词曲作家。《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具有永久魅力的深受人们喜爱的抒情歌曲。
3、感受旋律的美:
这首歌有一些特别的创作手法:
(1)、节拍
节拍是3拍子的,并且是采用了八六和八九的变换三拍子节奏,在词曲结合的领域中,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上的“恰到好处”。
(2)、音乐的结构是:AB两个部分组成的并列二部曲式。(听第一段音乐,高潮部分学生起立,分辨作品结构)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这几种音色特点大概可归为哪种唱法?(美声、民族、流行),并说说各种唱法在表演时的表现特点(服饰、形体、动作等),可以模仿演唱几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讲解几种唱法不能单一的归类,还有技术上的各种要求:比如共鸣腔体的运用、气息的控制能力以及咬字吐字的讲究等。
连接部分:我们通过分析理解了这首歌曲,下面我们用我们的歌唱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展现出来好吗?
4、学习歌曲,表现作品的美:同学们共同演唱作品。
1)、第一段老师演唱歌曲前半部分,学生在高潮处进入。可哼唱,学生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起伏。
2)、第二段分两小组唱,高潮时全体齐唱。
5、跟电脑学唱整首歌曲。
三、总结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重点:
1、欣赏童声合唱曲《真善美的小世界》。,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表达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2、通过欣赏歌曲,懂得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与合唱。教学难点:
根据欣赏歌曲情感体验,为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即兴创作舞蹈,并即兴创作打击乐器的伴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真善美的小世界》伴奏音乐,跑跳步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学习过程:
1、谈话导入: 2.初听:
师:老师也很喜欢他们。所以今天带来了一首歌唱DISNEY乐园的歌曲。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的情绪是怎样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欢乐、奔放、热情的。卡通人物都在一起唱歌、跳舞。3.复听: 4.学习歌词: 全班朗读歌词
5.哼唱歌曲主要旋律: 1)、用“lu”哼唱歌曲旋律
2)、歌词填入歌曲,轻轻地唱一唱
3)、学生哼唱歌曲旋律
6.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合唱与齐唱
全班齐唱、男生齐唱、女生齐唱
7.拓展欣赏:
8、欣赏歌曲
教师启示学生观察演唱者的站姿、演唱状态、声音特点等。
9、指名表演小节目。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歌表演《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旋律,介绍我们听到的这首音乐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你们对印度尼西亚有哪些了解?
印度尼西亚,意为“水中岛国”,是一个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又称为“千岛之国”。由于火山活跃,又被称为“火山之国”。地跨赤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湿度大。另外印尼的音乐《梭罗河》、《星星索》、《哎呀妈妈》、《椰岛之歌》也是很有名的。
教师:下面我们再一起感受《木瓜恰恰恰》热烈欢快的情绪,随着音乐,在x x x 处按节奏拍手示意。
二、学习歌曲
1、读歌词,分析内容
2、随着钢琴视唱前半部分曲谱。
3、分组练习。
4、完整的演唱歌曲。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表现歌曲
教师:我们了解了叫卖歌曲表现方式及情绪,下面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再次演唱《木瓜恰恰恰》。
四、学动作表演歌曲:
五、欣赏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叫卖歌曲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情绪体验,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能创作出一首简单的叫卖歌曲,用熟悉的旋律改编的或是自己创作的,目的是推销自己的商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设计表演这个场面好吗?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演唱《走绛州》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走绛州》培养学生用明快`活泼的声音唱歌能力。
2、通过讲解及学唱歌,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具有塑造形象刻画性格的作用。教学
教学难点: 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
教学准备:
电子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发声练习。
三、学唱歌曲《走绛州》
(1)过渡语:船靠岸了,船夫们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的歌!
(2)听听《走绛州》(3)说说“走绛州”(4)学学挑担子(5)随乐律动(6)学唱曲谱(7)学唱歌词(8)情感处理(9)扮扮挑夫的模样(10)表演
四、听赏管弦乐曲《花儿与少年》
五、小结:
第2课时
演唱《拥军秧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信的、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陕北民歌《拥军秧歌》。
2、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陕北民歌独特的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3、让学生感受陕北秧歌的特点,并学一学,跳一跳。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地情绪演唱《拥军秧歌》 难点:
1、歌曲中的切分、附点节奏
2、用“十字步”或自己创编的舞步大胆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红绸缎、帕等 教学过程:
一、歌舞引入:
师随《拥军秧歌》音乐扭一段秧歌舞。
舞蹈好看吗?这首歌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吧!
二、教唱歌曲:
1、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拥军秧歌》(2)出示歌谱。
师:同学们,竖起小耳朵,静静地欣赏这首歌,听完后告诉老师,我们要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来唱这首歌,要仔细地听哦!
(3)放歌曲:学生整体感知;指名回答。
师点拨:这首歌曲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在陕北根据地,八路军打了胜仗,老百姓非常高兴,纷纷抬来了猪羊慰问八路军,并唱起了欢快的《拥军秧歌》,扭起了欢快的秧歌舞。表达陕北人民对八路军的敬佩和热爱之情,我们要带着欢快、豪迈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2、同学们请带着豪迈、欢快的情绪再听一次。
3、学唱新歌。(1)自由朗读歌词
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歌词。(2)师打拍子带读歌词
现在拿出手跟老师一起按节奏来读一读歌词。读完后,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境。(3)学生试唱
在老师教之前,有人能否先试着唱一唱旋律(学生试唱旋律),还有没有同学试着唱一唱这首歌?
(4)带唱旋律 ①唱准音(5
降7)
②节奏(X﹒X X X X)(5)教唱歌词(6)齐唱
接下来,老师跟你们进行接唱比赛,看谁唱的声音又洪亮、又有气势。(7)师生接唱,男女接唱(注意纠错)
4、歌曲处理:这是首陕北民歌,在唱的时候注意声音要有弹性,不要大声的喊唱,歌曲要唱出陕北人民赶着猪羊慰问八路军的愉悦的情绪。
学生跟着伴奏齐唱。
5、小结:小朋友唱的真好,知道老师刚才跳的是什么舞?(生回答)
师:这是陕北一带很流行的民间舞蹈——扭秧歌。舞步轻盈欢快,场面喜庆热闹,请一起看屏幕(放PPT)
看,叔叔阿姨们跳得多起劲,多欢快啊!想不想学?
三、教舞步:
1、热身动作。
师:请大家站起来(脸对着下面的老师)跟我做:(1)脚的动作 前进 一、二、三、四
后退 一、二、三、四
(2)手的动作 左右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师:扭秧歌的基本舞步是踩“十字步”(1)师示范十字步(2)略讲要领
(3)学生跟学(先慢后快,数节拍)(4)小组合作学习
(5)伴旋律试跳(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跳)(6)部分学生带道具表演,其余学生伴唱(7)师生一同表演
四、跟随音乐扭舞步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谈学习收获)
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张老师感到特别的开心,让我们一起向领导老师说一声再见吧!同学们再见!
第七单元
第1课时
演唱《我跟阿爹拉骆驼》
教学课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学会用活泼、富有情趣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2、能积极参与模仿、合唱、伴奏等音乐活动,体验歌曲小主人公“我”的乐观和快乐。
3、通过学习下滑音、前倚音,学会用活泼、富有情趣的声音演唱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4、能积极参与模仿、伴奏等音乐活动,能与同学合作,体验歌曲小主人公“我”生活中的乐观和快乐,通过沙漠,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师:天山上终年积雪,气候非常恶劣,但在这边界线上却常年驻扎着一群人,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为什么守卫着这里?今天的音乐四十分我们将走进新疆,走进沙漠,伴随小阿哥愉快的歌声一起进行沙漠之旅,一起学习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三、新歌教学 体验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2、再听音乐,感知歌曲内容和演唱形式。(二声部)
3、师范唱,找出典型节奏。
4、学习歌词。
5、用“LA”模唱旋律。
6、学唱第一声部歌词。
7、模唱第二声部旋律。
8、学唱第二声部歌词。
9、二声部合唱。
10、随师伴奏音乐,有情趣地、有感情地完整唱一唱两个声部!
四、综合表演 表现音乐。
五、课堂总结。
第2课时
听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教学目标:
1、巩固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2、欣赏乐曲《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3、认识乐器:单簧管和圆号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巩固复习《我跟阿爹拉骆驼》
三、听赏乐曲《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四、认识乐器:单簧管、圆号
五、欣赏单簧管和圆号的演奏曲。
六、才艺展示。
七、小结。
第三篇:五上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
中国功夫
教学内容:
上海教育出版社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唱歌《中国功夫》。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中国功夫》。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模唱、对比、听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情绪,能够准确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主要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让学生做个有志气的中国人。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功夫的雄健气魄。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中国功夫》。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表演、感受中国功夫的魅力。
今天的音乐课首先老师要给同学们表演一段小节目,你们欢迎吗?
三、分部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跟琴)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跟音乐唱)
a、引导学生在说唱部分加衬词并试念——这一部分有一段是说唱音乐,上节课我们探得知加上一些衬词能让音乐更有气势,谁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加上衬词嘿、哈)一起念一念。
b、分男、女两组进行相互“较量”——武术是一种竞技的体育运动,他是在互相较量中完成的,那咱们男、女同学是不是也来较量一下看看谁唱的更整齐更有力量?男同学唱时,女同学伴唱。女同学唱时,男同学伴唱。但是老师要提醒你们,武术家们追求的不是谁能够打败谁,谁更厉害,他们追求的是正义,战胜邪恶,而且他们讲究道德,所以我们在较量的时候是比谁的声音大吗?(生:不是!)而是比谁的声音整齐,坚定有力。
唱完,师:大家还真找到了习武之人的士气,不光比试了演唱水平,也比出了风格。
3、学唱歌曲第三部分(跟琴)a、朗读歌词,理解词义
“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神功”
“东方一条龙”指什么?——(伟大的祖国)“儿女似英雄”——就是我们的炎黄子孙,也就是你们。“天高地远八面风”呢?——祖国辽阔的土地 ;“中华神功”——武术。
b、请大家听一听最后一段,看能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小提示:(速度、气势、)心情又是怎样的?
(速度放慢了,气势更加宏伟,最后一句唱得更加饱满)。c、学生用自豪的情感演唱最后一部分。师: 同学们,你能自豪的把这一段演唱出来吗?
4、学生带着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和感悟,将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师: 下面请大家带着你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和感悟,将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1、放音乐歌曲片段(慢的、快的、说唱部分),个人展示
2、集体展示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屠洪刚演唱的《中国功夫》的音乐电视,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中国功夫,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几个喜欢的动作模仿。当老师音乐停止的时候,你要保持住你喜欢的这个武术动作的姿势。
五、主题升华、情感教育
其实,中国武术不光它的功夫厉害,还有让世人值得敬佩的地方,大家知道吗?对,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习武之人做事光明磊落。行的正,做得端,为人正直一身正气。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这首《中国功夫》,希望同学们学习武术的精神,健康快乐的成长,做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随伴奏)
第二课时 中华小儿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演唱歌曲中认识前倚音,唱准带有前倚音的旋律。
能力目标:聆听《我是中国人》,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感受不同人物在旋律中表现上的不同,认识伴奏乐器京胡的音色;聆听《炎黄风情》,感受不同地域音调的色彩,哼唱并记住其中一段旋律。
情感目标: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随着音乐做律动的方式表现中国少年朝气蓬勃的形象。
【教学重点】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随着音乐做律动的方式表现中国少年朝气蓬勃的形象。
【教学难点】唱准带有前倚音的旋律。【教学过程】
一、进教室,师生问好!2 3 4 | 5|| 同学 们 好!生:您 好!您 好!老师您 好!
二、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上下行)1 2 3 4 | 5 4 3 2 | 1| i 5 0 | 6 3 0 | 5 4 3 2 | 1-|| 同 学 们 再 见!生:再见!再见!老师 再 见!
第一课时 妈妈格桑拉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 《妈妈格桑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音乐主题的变化和不同风格。2.学习连音符号及唱法。3.用自然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学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或碟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磁带或碟子。
2.听后学生自由讨论:在家里与你最亲的妈妈在一起的点滴。
3.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妈妈有关的新歌曲《妈妈格桑拉》,看看这首歌是怎样表现出对妈妈的爱。
二、学习歌曲 《妈妈格桑拉》
1.介绍歌曲:本首歌曲是藏族风格的儿歌,表现出妈妈对儿女们的关怀以及儿女对妈妈的爱。2.学生看歌词并朗读歌词。3.学生跟随老师视唱曲谱。4.用“啦”来场旋律。5.曲谱与歌词相对应练习唱。
二、学习连音符号及唱法 1.认识连音线。
2.找出本首歌曲中有连音线的谱。3.学唱有连音线的谱。
三、用深情的语调完整的地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四、表演唱。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回家把歌曲《妈妈格桑拉》唱给妈妈听,表达出你对妈妈的爱。
第二课时 飞来的花瓣
教学内容
聆听欣赏《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飞来的花瓣》旋律及表现的内容,了解其背景及作者。
2、情感目标:感受、体验音乐表现的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3、能力发展目标:能听辨乐器的音色。教学重难点
熟悉《飞来的花瓣》旋律及表现的内容。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对于平时朝夕相处的老师,你们认为最能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三、1.作者简介
瞿希贤(1919~)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师从佛兰克尔、谭小麟等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勤奋多产,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并且具有艺术的独创性。主要作品有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新的长征新的战斗》,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此外,她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早操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和你们》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三、聆听歌曲:
1、初听,感受歌曲的旋律。1)说说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2)歌曲的情绪如何。
2、再次聆听。
1)想想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2)结构的安排与主题的表现有何关系。
3、复听,可跟着音乐试着哼唱。
4、试着为A段B段选择形容词,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四、教师小结
《飞来的花瓣》是一首美丽的小诗。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歌颂了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歌颂了美好的师生情谊,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歌曲的旋律优美,与语言的节奏、声调非常贴切,其和声效果使音乐的意境更富于诗意。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五、延伸
请同学们设计一组音乐节目,向老师送去问候和祝福。
六、下课
第一课时 什么结籽高又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广西,以及了解广西壮族的民俗风情,充分感受壮族“对山歌”的魅力及其风格特点;
2.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3.通过自编歌词,模拟“对山歌”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风情,感受创作的乐趣,从而喜爱上“对山歌”这一民歌形式。
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的嗓音、有感情地、准确演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2.了解“对山歌”的特点,并能自编歌词,尝试“对山歌”,感受到“对山歌”的乐趣,从而喜欢上这一民歌形式。
教学难点:
1.歌曲最后两句的学习; 2.自编歌词,尝试“对山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感知广西的民俗风情,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广西风景(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广西吗?广西是个好地方,那儿风景非常优美,尤其是桂林山水,那可是天下第一,广西除了风景美,那儿的人也是多才多艺,尤其是广西壮族人民,不仅舞跳的美,歌唱的可是一绝,每年的三月三他们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歌圩”,壮族所有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那里进行赛歌。传说中壮族有一位唱歌最好听的人叫“刘三姐”,她是壮族人民心中的歌仙,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段刘三姐对歌的片段,你们想不想看?)
2.欣赏《刘三姐》对歌片段,感受“对山歌”。边看边思考: ⑴对山歌有什么特点? ⑵对山歌的内容都和什么有关? 3.了解“对山歌”
⑴生说说自己感受的“对山歌”的特点。⑵师引导学生了解“对山歌”
“对山歌”都是采用一问一答,而且问和答得旋律都相同,唱之前都要加一个“哎”字,通常都是一人先唱,然后其他人帮腔(这种演唱形式叫一领众和),对山歌的内容都和生活有关。
二、学唱“对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对山歌”《什么结籽高又高》,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生初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旋律。
2.课件展示高粱、玉米、豆角、芝麻的图片,让生了解高粱等农作物的特点。(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些农作物吗?到了秋天,红红的高粱熟了,沉甸甸的穗子挂下来,是不是像小船?我们再看看玉米,玉米棒子不是长在玉米杆的顶上,而是长在中间的,所以玉米结籽半中腰;豆角长出来后都是成双成对的;芝麻成熟后,人们把它收回家,然后用棒子敲打,这样芝麻粒儿就被敲出来了。广西壮族人民都是非常勤劳能干的,劳动生活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在对山歌中很多内容都是和他们的劳动生活有关的。)
3.生跟着录音自学歌曲。(这么有趣的歌曲你们想唱一唱吗?下面请跟着录音轻轻地哼唱,边唱边找一找哪些地方是领哪些地方是合,对于不会唱和比较难唱的地方请用笔轻轻的做个记号,然后我们一起来解决。)
要求:⑴找一找领与合的地方;
⑵不会唱和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用笔轻轻地划出来。4.生说一说歌曲中的难点,老师带领大家学一学。5.师生一起唱歌曲。⑴师唱领,生唱合; ⑵生唱领,师唱合;
⑶师生一起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每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歌圩上进行对山歌,想象一下大家在对歌的时候情绪是怎样的?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唱这首歌曲?)
6.学生模仿“对山歌”的形式自行分组演唱歌曲。7.创编歌词。(结合实际生活创编歌词,然后对山歌。)
三、拓展——欣赏《山歌好比春江水》
1.欣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广西壮族的山歌如此优美动听,让人流连忘返,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以广西壮族山歌为素材创作的一首歌曲《山歌好不春江水》,这首歌曲也是歌舞剧《刘三姐》中的插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美妙动听的歌曲。)
2.欣赏斯琴格日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比较两首歌曲从风格上有何不同?(摇滚歌手斯琴格日乐在这首歌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形成了摇滚版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比较一下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四、小结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所以民歌也很多。我们今天只是见识到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今天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只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结籽高又高》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两首山歌,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
教学反思:
《中国功夫》这首歌曲,学生大都耳熟能详,但到具体地实施教学,让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功夫博大精深的内涵,解决歌曲念白部分的节奏难点,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问答.欣赏.合作探究.演唱中解决学习重点与难点。如为了让学生明白“稍慢.雄健地”与“稍快.矫健地”情绪区别,我板书两个乐段的乐句,让学生观察---听听---唱唱,从中找出了规律,自然的就理解了歌曲中乐段与乐段之间的情绪变化。如为了很好地解决念白中“刚柔 并济 不低 头我们 心中 有天 地”和“四方 水土 养育 了我们 中华 武术 魂”这两句歌词,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先学生自己试着按节拍读,结果念散了,比较乱。于是我再教给他们方法,画出节奏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难点。为了饱含激情.自豪地演唱这首歌,我用充满自豪的声音,富于力度的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领会中国功夫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英雄气概。
通过《中国功夫》这堂课,我从中收获了许多新感受,而且坚定了许多原有的想法。
首先,充足的课堂准备,可以让自己更轻松教学的前提下,课堂更精彩;学生更快乐,更有收获,更想学。
其次,这堂课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收获很大,感慨也很多。
不足的地方有四点:首先是发声练习可以融合到歌曲旋律的学习当中来,而我的课堂没有发声练习.其次, 在演唱技巧方面教学不够到位。
第三,语言的组织可以更加精练准确.应该做到,该讲的一个字也不能少,不该说的字一个也不能多,语速稍微偏快,语调可以更加抑扬顿挫.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去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1、音乐课堂要更加地注重歌唱情感的处理教学,让歌深入人心。基础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点也不能马虎,相反,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中牢固掌握。
2、多看相关教育专著,丰富阅历,增长见识,明晰思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练准确。
3、弹奏能力和演唱能力通过继续坚持学习和练习,逐渐加强。
第二课时 《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教学内容:
欣赏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欣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能够对乐曲产生兴趣。2.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乐曲。
(3)能够听辨乐曲中“国王的主题”和“王妃的主题”,辨识两个主题的发展及主奏乐器。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哪位同学能以简短的语言讲述它的故事梗概?
(2)教师补充: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根据这个神话故事,以音乐的形式创作了著名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这部组曲共四个乐章,今天我们欣赏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设计意图】
由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完整欣赏
(1)教师提问: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你能听出哪些乐器?(2)教师补充:乐曲结构为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由序奏(引子)、呈示部、再现部、尾声四部分组成。
【设计意图】
初步聆听乐曲,感受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3. 音乐知识
(1)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代表作品有《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野蜂飞舞》等。
(2)组曲: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合成的器乐套曲。组曲有两种:一种是从歌剧、舞剧中选出若干首乐曲组成的组曲,一种是作曲家创作的、独立的标题性组曲。
4. 分段欣赏
(1)聆听“国王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国王怎样的形象?(威严、冷酷)②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塑造国王的形象?(铜管乐器,较低的音区)③主奏乐器是什么?(长号、大号)(2)学生随琴学唱这一主题旋律。【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分析、学唱,使学生加深对“国王的主题”的印象,为后面的欣赏做铺垫。(3)聆听“王妃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王妃怎样的形象?(善良、美丽)②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③作曲家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塑造了国王与王妃的不同形象?(运用节奏、节拍、力度、旋律、音色、音区的对比等不同音乐要素)
④教师补充:以上两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在聆听过程中仔细听辨。【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音乐要素的变化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4)聆听“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国王的主题”变化而来)②在配器上有哪些变化?(配器越来越丰满)
③刻画了怎样的大海形象?(波涛汹涌、浩瀚无际,同时充满着未知的危险)(5)聆听“平静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大海怎样的景象?(阳光明媚、风平浪静)②这段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王妃的主题”变化而来)(6)学生随琴视唱“平静的大海”主题旋律。【设计意图】
运用对比的方式聆听、分析两个主题,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5. 完整欣赏乐曲
教师完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并完成下表。【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的能力,体会音乐要素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6. 拓展(1)教师提问:
①“国王的主题”与“波涛汹涌的大海”或“王妃的主题”与“平静的大海”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②作曲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的?(2)教师补充:
①国王的残暴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善良、美丽的王妃仿佛是宁静的大海泛起的朵朵浪花。②作曲家利用国王与王妃的主题来表现大海,通过节奏、和声、配器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同一个音乐素材,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7. 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欣赏《黄鹤的故事》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课内容是欣赏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是我国作曲家施咏康的作品,曾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奏。还因为这是本民族的音乐,所以我觉得更应该让学生多多了解和欣赏。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聆听、讨论、表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交响诗感兴趣,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知识目标:了解交响诗的由来,知道施咏康的生平,了解“黄鹤的故事”的创作过程及表现形式,能够辨别不同曲段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随音乐以动作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感知音乐的表现作用,并能够勇于在活动中承担任务,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和表现自我。
教学重点:
了解交响诗的由来,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经典片段并熟悉主奏乐器。能够对交响诗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感知各段表现传说戏剧性冲突的音乐,让学生喜欢上交响诗,喜欢民族音乐。教学准备:
音响、文字、图片、多媒体动画、彩带;学生以组为单位排列座位。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同学们,欢迎大家和老师又一次走进音乐世界,相约这美好的音乐课堂。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引入,开始教学
同学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播放黄鹤在舞蹈的画面。
1、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
2、让学生认识主奏乐器:竖琴,了解其音色及演奏方法,并请学生模仿其演奏动作。
3、提问: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黄鹤)那你对黄鹤了解多少?(学生谈)教师总结: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
4、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黄鹤的民间传说,大家想听吗?
传说:人们和平而辛勤地生活着。他们中间有一个乐观的艺人——老马,他会吹奏美妙的笛子,常为人们劳动后吹着愉快的曲子。老马要离开了,人们依依不舍。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快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他唱着: “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 在我的笛声下,给人民多跳舞”。艺人离去了。黄鹤从墙上下来。人们唱起了歌:“ 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突然,蠢相的官老爷闯进来了,用强暴抢走了黄鹤,从此黄鹤不再起舞。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民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
三、分段欣赏音乐,交流感受
今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传说,去欣赏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施永康为这个传说创作的交响诗。认识作曲家,提升热爱音乐家的情景。《黄鹤的故事》是他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整个交响诗富于抒情性与浪漫主义色彩,如一幅写意风景画,充满诗的韵味。
1、欣赏第一部分:
引 子:安静的慢板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第1—35小节)。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边听边想画面,听后请学生描绘自己想象的场景。师小结:表现人们和平生活的情景。秀丽宜人,似江南水乡,舒展悠扬似迷人的水墨画。
2、欣赏第二部分
艺人老马的主题 :明朗清丽,优美欢快,具有鲜明的江南丝竹风格。先在竖琴与小提琴的伴奏下由中国笛子清脆地吹出,使人联想到艺人美妙的笛声。(第36—105小节)
后提问:
(1),你能听出艺人老马这一主题使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吗?(笛子)(2)、同学们见过笛子吗?
(3)、那它的演奏姿势是怎样的?(教师出示笛子演奏一小段,让学生了解笛子的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并试着模仿演奏)。师总结:笛子是竹制管乐器,音色清扬清脆,演奏方式为横吹。
3、欣赏第三部分
黄鹤舞蹈主题:舞蹈和欢乐场面是三部曲式,有两个主题,是黄鹤形象的两个侧面,具有传奇性与幻想性。第一个主题,轻盈优美,表现了黄鹤抒情优美的一 面。(第114—129小节)第二个主题,热烈欢快、活泼跳跃,描绘了黄鹤翩 翩起舞的情景。(第130—157小节)接着是三部曲式的动力性再现,两个主题交织一 起,达到副部的高潮。(第158—175小节)。
(1)、请学生拿出座位底下的彩带,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挥动彩带,感受乐曲情绪变化。(2)、请学生说说自己听了这段音乐的心情。(激动,热烈,热情,高兴,愉快)等,并复习主奏乐器竖琴。
4、欣赏第四部分:
先前美妙的舞曲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狂暴的不协和和弦打断,全部铜管暴发性地发出刺耳的吼叫,鼓钹齐鸣,弦乐和木管强奏出颤音和一掠而上的音型,造成紧张恐慌的气氛,描写了蛮横跋扈的官老爷突然闯进来。黄鹤的紧张与不安,惊恐与愤怒的场面情景。先前的愉快活泼和抒情明朗的气氛全然消失。接下来是一个描写性的短句,使人联想到官老爷对着始终不肯为他跳舞的黄鹤一筹莫展的可笑情景。最后一段诙谐性短句,描写蠢相的官老爷。(第200—256小节)。
(1).请个别同学上台随乐表演,表现官老爷闯来时蛮横的情景及黄鹤不舞蹈时一筹莫展的可笑情景。通过表演,让学生完全融入进音乐,使同学有身临其境之感。
5、欣赏最后主题
艺人的笛声 :老马悠扬的笛声再现后,官老爷愚蠢奸诈的主题 形象更加滑稽可笑,在老马的笛声指引下,黄鹤振翅冲出老爷官府,飞回人民的怀抱。在这段音乐的高潮处,出现了由小号和长号用特强的力度吹出,这是自由翱翔于蓝天的黄鹤高唱的凯歌,也是人们祝贺黄鹤回来的欢呼。(第300—375小节)。
(1)、请同学注意这段音乐高潮处速度、力度的变化。用肢体语言展示,如双手举过头顶,向天怒吼等
(2)、最后人们欢呼的场景,再次请全体同学挥动彩带,上台表演,其中一人模仿黄鹤舞蹈,教师也参与其中。
四、开启思维,鼓励创作
以学校元旦举行文艺汇演为题,请同学们当个小导演进行创作表演交响诗《黄鹤的传说》。学生思考,小组之间讨论,每个小组请一名同学说说主要思路。课下可以排练一小段,下节课进行表演。最后选出表演出色的学生作为元旦表演的演员。
五、课后延伸、升华情感
刚才的欣赏大家还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只是欣赏了这部交响诗的几个经典片段,老师这儿有完整的音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完整聆听。将会发现这是部极富抒情性与幻想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色彩的伟大中华民族作品。
【教学反思】
学生们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不太大,对我国的民歌了解也少得可怜。但还是有些学生爱问,想学。歌曲〈中华小儿郎〉学生们爱学、爱唱,说明这首歌曲相当有学生的生活面、能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
第四篇:五上音乐教案(推荐)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第一、二课时 拉萨谣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第三课时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拉萨谣》
3、聆听《东北秧歌》
4、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
第一课时 梅花
教学目标: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D2/4
222 55┃66 5┃02 56┃6·2 ┃5 —┃5—║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找出曲中的浮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注意X·X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1、“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2、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 3、请个别视唱第二段
第二课时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2、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3、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C-F 2/4
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
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
第一、二课时
天堂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1=F2/4
1 12┃(32 3)┃5653┃2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X XX┃X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XXX XX┃X -║()X XX┃X X X║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
5、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聆听音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听赏并说说歌曲中唱到的景致。学生欣赏画面学生拍打铃鼓(随意的)跟随老师的节奏打一打铃鼓。4/4 0 x 0 x 0 xx x x | 通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直切本课主题。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
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
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7、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8、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三、分析处理歌曲
1、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1)师:我们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2)老师出示图谱 ○ ○
2、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3、二度范唱师:我们的这首歌也可以用这种形式来演唱,请听。
4、师:如果加快速度,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5、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四、总结。
第三课时
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五单元 绿色的畅想
第一课时 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0
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第六单元 欢乐的鼓声
第一、二课时
龙腾虎跃
教学目标: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二、教师谈话:出示实物(儿童玩具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作用。
三、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
2、学生交流听到的乐曲
第四、五课时
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能理解歌曲的意思。
2、进一步熟悉《木鼓歌》的音乐,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3、以快乐、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一、教师谈话:
二、学习歌曲《木鼓歌》
1、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注意节奏的变化:出现了后十六分节奏、弱拍上出现的八分符点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其中有重复的地方。
2、反复练习9—18小节的旋律。
3、学习第19—21小节的旋律,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
4、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
2、2—
5、下滑音记号的唱法。
6、完整地演唱歌曲《木鼓歌》的第二段歌词
三、欣赏歌曲《木鼓歌》。
1、教师播放歌曲木鼓歌》。
2、学生欣赏音乐,加深印象。
3、分组练习
第六课时
鼓声传情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小组竞赛活动:哪个小组知道的带“鼓”的词语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简易的鼓并创编“鼓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二、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1、看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48、智斗
9、放绳
10、捉狼、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第八单元 美好的祝福
第一课时
平安夜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4、练习合奏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第四、五课时
难忘今宵
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激励学生加强学习,提高文化底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播放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片段。
二、学习歌曲旋律。
1、指导学生朗诵歌词。学生分组朗读歌词。
2、教师给学生介绍歌曲创作的故事,激发学生平时不断的学习
3、学生听音乐朗诵歌词。
4、指导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三、分组学习歌词。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女声、男声、领唱、齐唱)
四、汇报展示
第六、七课时
新年音乐会
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3、以班级召开一次“迎新年音乐联欢会”表达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祝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年快要到了大家想用怎样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呢?
二、分小组进行准备。
1、看音乐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节目及资料。
3、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把自己准备的节目表演给大家,让小组同学进行审
819-
第五篇:西南风情音乐教案
[设计思路]:《西南风情》这一单元民族音乐文化可谓琳琅满目,本人设想分几个板块进行教学。本课的设计思路主要是抓住民歌这条主线展开,让学生从民歌中感受西南民族风情。同时也不仅仅局限于特“民族化”的民歌,还在此基础上与创作的新民歌牵线搭桥,让本课在选材上有一个亮点,让本课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教学目标]:
1、通过侗族大歌、壮族民歌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西南少数民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拓宽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增强继承优秀文化的意识和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
2、通过弹舌二声部、填词对歌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创新实践意识。
3、通过尝试用丰富的演唱方法来表演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教学重点]:感悟民族音乐风格,拓宽民族文化视野。[教学难点]:赏析侗族大歌的特点。
[教学内容]:欣赏《蝉之歌》、《什么水面打跟头》、演唱《爱我中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爱我中华》
一、引入: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演奏)师:哪位同学能说出这个音乐作品的演奏乐器? 生:葫芦丝
师:那你知道葫芦丝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的特色乐器吗? 生:西南地区
师:美丽的大西南,山美、水美、人美、歌更美。今天,老师将选取几首代表性的大西南民歌与同学们一起分享。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首世界上十分罕见的,生活在贵州、湖南、广西一带的西南少数民族侗族的民歌。
二、新课(出示课题)
1、侗族大歌《蝉之歌》
(1)[听一听]:欣赏《蝉之歌》
A、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说说该民歌的表演形式有何特点?
表演形式:①无伴奏
②无指挥
③演唱形式为合唱(无伴奏、无指挥这两种特点显而易见,无需多作讲解,合唱这种演唱形式学生也并不陌生,但在侗族大歌中很有讲头。)
B、师:多声部演唱时,高声部一般由几人演唱?出现在低声部之前还是之后?(回答这个问题时可让学生再仔细聆听片段。)
生:好像只有1人,出现在低声部之前。
师补充:这就相当于“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而侗族则称为“众低独高”。C、师:你们认为主旋律出现在高声部还是低声部? 生:低声部
D、师:一般我们听到的合唱主旋律是出现在高声部还是低声部? 生:高声部
师:这就是该民歌的特色。因为在侗族高声部是派生出来的,是树岔,低声部才是主杆。所以,主旋律出现在低声部。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有层次感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侗族大歌的特色。E、完整欣赏《蝉之歌》让同学们分析歌曲的音响特点。
音响特点:高亢明亮、自然朴素(课外延伸:原生态唱法),声部此起彼伏,造成了一幅很热闹的景象,表达了夏日来临,蝉争鸣的欢跃气氛。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悟音乐离不开聆听,只有多听才能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和美感。本环节通过完整欣赏全曲,让学生在了解侗族大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民族风情。另外,增加“音响特点的分析”正好可为下面的问题“《蝉之歌》属于侗族大歌的哪一类?”作铺垫。(2)[讲一讲]:侗族大歌
A、师:从音乐角度来分,侗族民歌可分为“单声歌”和“多声部歌”两大类。侗族民间男女青年歌队演唱的多声部歌叫侗族大歌。
①特点:侗族大歌是世界上十分罕见的,在中国侗族地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众低独高)、无伴奏、无指挥、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
师:说到这里,老师还想插入一个题外话(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中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偶然发现。1986年贵州侗族合唱团赴法国演出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
[设计意图]:插入题外话的目的是激起学生的自豪感。
B、师:侗族大歌这种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会在哪些地点演出呢? 鼓楼(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故“侗族大歌”又被称为“鼓楼大歌”)、戏楼、吊脚楼等 ② 侗族大歌的分类: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
柔声大歌(侗语称“嘎嘛”)
伦理大歌(侗语称“嘎想”)
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吉”)
[设计意图]:简介侗族大歌的分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下刚才欣赏的《蝉之歌》属哪一类?不作进一步的拓展。
C、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刚才欣赏的《蝉之歌》属于哪一类? 生:声音大歌
师:声音大歌是最精华的部分,声音的标题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的名称命名,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音响,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
(3)[学一学]:
欣赏侗族《舌歌》片段,让学生模仿,尝试用le进行二声部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弹舌二声部练习,让学生加深对侗族大歌的印象,同时也让学生融入到侗族的民族风情中。
结语:最后让我们用两句俗语来结束此次的侗族民歌之行。“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饭养身,歌养心。”
2、壮族民歌 师:刚才我们了解的侗族大歌采用的演唱形式是合唱,那么少数民族民歌除了合唱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演唱形式呢?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形式这条主线,自然巧妙地过渡到壮族。(1)欣赏《什么水面打跟头》
A、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知道这是西南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吗?(若学生“民族”答不上来,也可先问下一问,或者直接告诉学生唱歌的主角叫刘三姐,再引入到壮族)
生:对唱
壮族
师:对唱是壮族民歌最重要的一种演唱形式。B、师:同学们可知唱歌的女主角是谁? 生:答
C、简介歌仙刘三姐
相传有个聪明、勇敢、勤劳而美丽的壮族姑娘,她善于用歌声赞美劳动、赞美自然。揭露封建地主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爱戴她,尊称她为刘三姐;封建地主憎恨她、迫害她,逼迫她到处漂泊。她的歌声随着她的足迹传遍广西各地,人们誉称她为“歌仙”。至今,广西柳州、桂林、阳朔等地仍有她的遗址和遗迹,宜山、阳朔、贵县、苍梧等地还将其事迹列入县志。
D、简介壮族歌圩
壮族人民爱唱歌,童年开始学唱歌曲,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他们不仅在家里唱、平时唱,而且还定期举行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
“歌圩”的日期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但在春节、四月
八、中元节、中秋节及嫁娶、满月、新房落成等喜庆吉日也都形成“歌圩”。“歌圩”有“日歌圩”和“夜歌圩”之分。“日歌圩”在野外,以青年人“依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对唱是主要活动方式)。“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吟唱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的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等。
(2)、创编活动:
利用《什么水面打跟头》填词对唱(因先前学生只欣赏了一遍,故教师可把旋律再教唱几遍)学生作品:什么布头剪不断哎(瀑布)
什么开花节节高哎(芝麻)
什么鱼儿不会死哎(木鱼)
„„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活动,体验对歌的乐趣。
结语:我们同样也以一句壮族俗语来结束此次的壮族民歌之行:“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歌。”
[设计意图]:与“侗族之行”呼应,条理显得较清晰。
3、《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爱我中华》这首歌曲是一首学唱歌曲,但却是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本节课加入这个内容,重点并不是学唱,而是让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新民歌就融入了西南民歌音调,由此来拉近学生对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一种距离感。)A、师:同学们可能对这些民歌不是很熟悉,但现今一些流行在歌坛的新民歌有好多融入了西南民族音调,还记得上课前播放的歌曲吗?她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1)范唱并思考:歌曲表达了各民族兄弟姐妹怎样的共同心声?音乐情绪如何?
生:答
(2)直接跟伴奏演唱(学生都很熟悉,用钢琴纠正“咳啰„„”这一句)(3)欣赏宋祖英演唱的版本,让学生说说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4)音乐活动:(师生共同完成)
第一段:生唱师和
第二段:前半段 师唱生和,后半段,即高潮处“爱我中华”生唱,下一句老师接唱,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开始一起唱。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合作,体现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把课堂气氛达到顶点。B、探索之旅:
(1)师:说《爱我中华》具有西南民族风格,到底体现在哪儿呢? 请同学轻声跟琴唱谱(重点唱第一部分),找出歌谱中出现最多的三个音。(2)西南民族音调特点:1 3 5三音组为骨干音 C、音乐活动:
(1)老师哼唱4小段旋律,让学生判断哪些具有西南民族音调特点?(旋律见教科书)
(2)让学生说说或唱唱自己所了解的、熟悉的具有西南民族风格的民歌。(若学生答不上来,可换种方式,老师唱旋律片段,让学生说出歌名。如:《小背篓》、《辣妹子》、《大地飞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等)
4、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侗族大歌、壮族对歌及西南少数民族民歌的共性音调特色,更何况民歌也只是西南民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相对于浩瀚的西南音乐文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沧海一粟,让我们期待下节课的更多精彩。当然,也希望同学们借助现代化的媒体去了解西南民族音乐文化,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让我们趁着歌兴,一起去赶歌圩。
播放《赶歌圩》视频(师生一起和)
[设计意图]:趁着歌兴赶歌圩,正好可让学生融入民族风情中,也较符合本节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