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2
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概念及其起源。
2、师生共同朗读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嘴的抗议》,知道如何通过生动的朗读,传达出寓言所蕴涵的深刻寓意来。
3、热爱祖国文字,热爱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
师生共同朗读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嘴的抗议》,知道如何通过生动的朗读,传达出寓言所蕴涵的深刻寓意来。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准备:
《守株待兔》《嘴的抗议》两则寓言PPT 教学过程:
一、寓言的概念: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寓言是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寓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故事,贮存着人类的智慧,传承着思想的火花,铢积寸累,伴随人类从蒙昧时代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深受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读者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先秦诸子的寓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等,都已成为人们经常运用并有固定意义的成语,影响
相当深远。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简短故事。它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某种教训,带有明显的劝喻或讽刺意义。
俄国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在《伊凡·克雷洛夫寓言》一文中说:“寓言是理智的诗。”别林斯基说:“在这一切里面(指寓言),显然可以看出理性和实际才智占着优势,而理性和实际才智之所以带有诗意,是因为这些东西散发着机智的光辉,闪耀着戏谑和讥嘲的火焰的缘故。不用说,这一切自有其诗意,正像在关于不管什么样的真理(纵然是实际的)的直接的、形象化的传达中包含着诗意一样。”不难看到,寓言的产生及运用就是为了讽喻、劝诫,即把作者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启迪、领悟出的事理或哲理加以艺术化,从而达到印证其合理性,增强其说服力的目的,这是一种“把思想穿上衣裳,赋以血肉,而使之形象化”的创作,也就是将理性认识感性化、抽象概念形象化。寓言故事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文人墨客提炼自生活的一种文学艺术表达形式。从字面上讲就是寓事于物以言他。人们为了将独到的思想见解表达清楚,借用寓事于物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在阅读之后通过思维置换来明白作者的用意。
二、寓言的起源:
寓言大抵是讽刺的,但也是歌颂的。寓言讽刺黑暗,就是歌颂光明;讽刺邪恶,就是歌颂善良;讽刺虚伪,就是歌颂真诚。所以,寓言不仅要深恶痛绝地抨击和揭露伪、恶、丑,而且要热情地赞扬和歌颂真、善、美。寓言作者应该大胆追求、勇敢探索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创造出崭新的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寓言。
有人认为现在不需要寓言了,因为在专制统治时代,言论不自由,心里有话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出,必须转弯抹角,旁敲侧击,隐约其词,所以产生了寓言。现在是社会主义民主时代,讲话可以开诚布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何必还要什么寓言。这是他们不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与作用的缘故。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也不是一下子可以完全实行的,人们的思想还需要经过艰苦的斗争和锻炼。何况寓言还有着其它任何形式的文学代替不了的艺术特色。那么现在需要不需要寓言?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需要。不仅现在需要,将来也需要。只要生活里还有不合理的事情,寓言就会存在,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先进和落后的矛盾,也就需要寓言。只要人们需要更丰富多采的艺术欣赏,也就需要寓言。
三、朗读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 原文: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颈骨,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他从此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却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这则寓言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死守偶然经验的种田人形象。它的寓意在于:得到一个偶然的经验,便守住不放,是行不通的。朗读时,就要紧紧扣住这则寓言的形象和寓意特点,运用恰当的朗读技巧,通过对种田人偶然得兔—坐等野兔—荒了田地三方面情境的生动描述,来显露深刻的寓意。
第一自然段叙述故事的起因,朗读时可用一般叙述的语气来读,速度要平缓,声音要适中,但“忽然”两个字要做重音轻读处理,并在它们的后面稍作停顿,以强调情况的变化。“不知怎么的”一句,要拖长音节,以强调野兔撞死的偶然性。
第二自然段,写种田人偶然得兔的行动和心理。读种田人捡野兔的行动,声音可响亮些,速度要快疾,“急忙”要读得快而重些,以把种田人偶见野兔后急着拾兔的行动特点表现出来。“白捡”、“乐滋滋”则应读得慢些、轻些,以显示种田人捡到野兔是偶然的、没花气力的。种田人的心理活动,要用轻声读,语速可稍慢,语气可带上沾沾自喜的味道。要把种田人希望以后还有偶然机会拾兔的心态表达出来。
第三自然段,朗读时要带有一种十分得意的喜悦感,以为后面的内容埋下伏笔,形成反差。第四自然段,要把农夫心不在焉的情态表达出来,在“天黑”和“很不甘心”上设定重音,拉长字音,以突出农夫待兔的后果。最后一段,更要把农夫期待不劳而获的奢望变成失望的心理过程表达出来。
这样从整体上把握寓言故事来朗读,听者一般就可从朗读者对寓言故事的描速中步悟出其中寄托的深刻道理来。《嘴的抗议》
原文:
鼻子因为伤风堵住了,人只得用嘴来呼吸。嘴因此很不高兴,嘟囔着说:“我总是最倒霉,什么吃饭啦,喝水啦,都要用到我,成年累月一天到晚不给一点安
静,忙得我够呛。呼吸嘛,本来是鼻子的工作,现在也推到我头上来了,好像我是一匹该干到死的驴。”
“嘴兄„„”鼻子抱歉地说,“这实在出于不得已,请暂且帮一两天忙。” “住嘴!”嘴咆哮起来,“懒惰的东西,你以为我是傻瓜吗?我不会以实际行动来抗议吗?你等着吧!”
嘴巴紧紧闭住双唇,人顿时无法呼吸,就痛苦地憋死了。
要朗诵好这篇寓言,朗诵者就必须明确其中所寄寓的深刻道理:一个整体中中的各个部门相互间的协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危害别人就是危害自己。明确作品的寓意之后,朗诵时,要抓准和处理好一些关键词语。比如朗诵到作品第一段中间“呼吸嘛”这三个字时,可将语势突然提高,一直读完下面的一句话:“本来是鼻子的工作,现在也推到我头上来了,„„”重点突出“鼻子”和“我”这两个词。这样一来,就可表现出“嘴”的分工分家、泾渭分明的狭隘思想,表现出“嘴”不愿帮助鼻子,对鼻子的反感情绪。但是,前面的文字,仍然要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把情节一步步交代清楚,将“嘴”和“鼻子”的形象描绘生动,让听众在解颐的情趣中辨出弦外之音来。作品的最后一句话:“嘴巴紧紧闭住双唇,人顿时无法呼吸,就痛苦地憋死了。”朗诵者应明确这是故事的结局,是作品的关键所在。有了这样的结局,才对“嘴”的行为充满了讽刺意味。因此,朗诵者可以在“就痛苦地”之后来个稍微久一点的停顿,在听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放慢语速,慢慢道出“憋死了”这三个字,点清楚这句的内在语:“嘴也随之一起失去了生命”。这样表达,就生动而鲜明地道出了寓意,使听众悟出真谛。
第二篇: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2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一、指导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 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书: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讨论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书]
6、小结。[板书: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板书: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查字典理解字词 标注读书感受 好词佳句要积累
联系实际去理解 遇疑惑善提问 学后运用乐趣多 反思:
第三篇:三年级书法指导课教案
三年级书法教学计划
一、开展书法课的意义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书法教学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二、教学目标
1、书法课的教学要有人文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教学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
2、书法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教学要有持久性
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
1、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要天天坚持不懈,如
同做事,要有始有终。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利用一点时间(三二十分)练习巩固自己所喜爱的书法。
2、开展书法兴趣活动,在活动中比进步,比质量,比速度,比特色,并将学生的书法作业进行展评,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方可达到日久功成的目的。教诲学生:自古学艺无捷径,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并两步行。天赋自来是有,但不学无术,形同废物而无用。
4、书法教学要具有发展性 我们教书法的目标是:
(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特长,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观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借鉴、引用、学习。
(三)能使整体进步,部分学生有为,并终身受益。
(四)教必有成,学必有果,培养学生自信,展示自己、发挥才能、发表作品。最终达到学生自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之目的。
5、书法教学要具有兴趣性
书法本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艺术,下有根上无顶,无人书写水平达到顶峰。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四种格体,初步认识真(楷书)、草、隶、篆,大致区分各体的字形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柳、颜、欧三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平时注意用毛笔示范学生,引导学生在“看、识、品、学、练”五点上下功夫。经启发诱导,渐渐使学生被书法艺术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书法之门。
三、采取措施。
自来学艺均有百日之功,无论成效大小,观其自晓。时久习练,可以使眼高手自高,功到自成,耗日太多使学生情绪低落。可也不能急于求成,对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循序渐进,初见成效,也有以下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自己喜爱的字体去练;
(二)按字形的要求,正规严格去指导习练;
(三)学会比较和鉴别的方法;
(四)教学生掌握运笔和写字的章法,一步一步练习,分步检查书写效果强化过关。
书法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学前谈话
第二、三周、为书法课程作好准备.介绍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第四、五周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一)----点 第六、七周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二)___ 长横 第八、九周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四)_____ 短横 第十、十一周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五)_____垂露竖 第十二、十三周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六)_____ 悬针竖 第十四、十五周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七)——撇 第十六、十七周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七)——捺 第十八周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
(八)——提 第十九周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
(九)——折 第二十周写作品、检测
毛笔书法教学准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教学用具:毛笔、墨汁。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3)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
(1)笔锥圆;(2)笔头尖;
(3)有弹性;(4)笔根牢;(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
(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4、蘸墨的方法
(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
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
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
板书:书法——毛笔
第二课 点的写法
教学内容:各种点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了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继续了解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3.认识和运用各种点。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教学重点:几种不同形态的点在字中的作用及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点的书写方法,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点”在我们的学书中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吗?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点。
二、点的写法:
三、各种点的写法
(一)上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稍顿 3.转笔向左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
(二)下点(杏仁点)
1.逆锋向上起笔;2.折笔向左下稍顿
3.转笔向右下稍驻;4.提笔向上回锋收笔
(三)左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
3.微提笔向右上回笔;4.回锋至中部后稍驻 5.向右上出锋
(四)右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 3.转笔向右下行笔
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五)右上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下顿笔
3.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六)左上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 3.转笔向右下行稍驻
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七)左下点
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2.折笔向左下顿笔 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
(八)右下点
1.顺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
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
四、练习:
教师先示范书写,学生模仿,临摹时教师来回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书写。把写得好的学生的字请大家欣赏,评价
五、讨论:
教师把点抹掉,请学生先讨论,然后说说此字用什么点为好,给出名称。高:瓜子点 池:挑点 洋:撇点 织:长点
教师再呈现原字中所用的点,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让学生临摹。
六、总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解的不同的点,不同的点的形状,以及它们在字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其实,我们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在书写的过程中会根据字的要求或遵照自己的想法书写出更为出色的点。请大家在课后查找书籍或其他资料,丰富我们的点,好吗?
七、作业
把“下,半,洁,高,洋,只,样,羊”八个字写到田字格本上。每个字写四个。
八、拓展
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
第三、四课 基本笔画练习——横的写法
教学内容:基本笔画练习:横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
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 3.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上课对待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1.顿笔的写法;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学具预备:毛笔、墨汁、练习纸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永字八法的讲解: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提。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八种笔画在“永”字中的位置。(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在楷书种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的写法)
1.教师出示基本笔画“一”(横)。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2.师小结并导入下节。
二、熟悉不同的横画。
1.出示PPT1:上 二 三 七 长横
1.逆锋起笔 2.向下顿笔 3.提笔右上行 4.中锋行笔 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向右下回锋 短横
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左尖横 1.顺锋起笔;2.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中锋行笔 3.末端提笔向右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 右尖横
1.逆锋向左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 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提边行笔 横钩
1.向左逆锋起笔 2.折锋右下顿笔 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 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
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
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
三、练写主笔是长横的字,把握长横的写法。
过渡:有人这样写长横,你当评委,你看看怎样来写好汉字当中的长横呢? 1.书写“二”、“三”。(1)“二”:上横短,下横长。短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长横写在田字格下半格,两横间隔要适当,不要靠得太近或离得太开。
(2)“三”:第一横和第二横都是短横,第三横是长横。第二横的位置应在横中线上。三横之间间隔要均匀,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
2.出示卡片 旦 旦 旦
哪个“旦”字好看?为什么?
3.师范写“旦”字,并讲清书写要领 出示规则:长而平稳、略带斜势。4.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旦”字。
(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握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加分。)5.你能再举几个主笔是长横的字吗? 有人怎样写出示卡片
(见小黑板)上、世、甘、止、万、有、布、右 6.师生小结:横长的字,竖要短。横长的字,撇要短。
7.教师小结:写主笔是长横的字,不但要留意写好长横,还要留意些什么?(设问)还要留意些处理好长横和相临笔画的关系,整体考虑才能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8.每组挑两个练写一遍。请两生上前板演(音乐伴写)。
9.同桌互评后,指名评议存在哪些问题。投影展示优秀作业。
四、练写多横的字,体会横画的参差有别,长短相映。教师出示PPT3 工、亚、天、来(士)„„ 王、羊、春、青(言)„„ 隹、美、垂
1.设问学生这些字有何特点?上下有两横的、三横的、四横的,引导学生归纳特点:(见PPT)2.组中任选两个,每个各练写1遍或重点练习一字。(放音乐)3.小组评议后推荐本组优秀者上台板演。(重点是横与横之间是否等距,横是否长短有别。)
4.教师小结 引申部分
五、练写带斜横的字,把握斜横的写法 1.教师范写“七”。
2.请学生回忆带斜横的字,师选其中三个范写在田字格内。如:七 也 戈 毛 我
3.把斜横写成平横,你来试试看好不好? 对照说明“斜横不可平”。
4.任意挑其中三个请三生板演。5.评议板演的字。
6.学生练习本上选三个练写,评议。
(学生自评:较好的,自己上前台板演,较差的,板演其字后请他人指点。)7.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
8.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汉字的长横和短横,还要留意到有些横一定要写得斜一点才能压平整个字。
六、请生自己挑选感爱好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师生互动:写好的学生请老师评点、签名留念。还可把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
七、课堂小结:
1.教师设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了带横画的不少字,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2.结束语结束本节课。
第五、六课 竖的写法
教学内容:竖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横画的写法。2.学习悬针竖的写法。3.练习“十”“干”“丰”。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写字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学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认识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练习了“一、二、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基本笔画“竖”。坚画与横画一样也有态势问题。古人称竖画为“努”笔。“努”即弓弩的意思。竖画不可太直,直则无力,要像弓那样有点弯曲,这样就显得富有弹性,有一种反弹欲回复到挺直状态的态势,这就叫努势。
二、写法指导
我们写字时,首先要求作到“横平竖直”,所谓的竖直,就是要求把坚画写得笔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弯,这是写竖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讲究方法,把竖画写更美观大方。下面我们就仔细地研究。
(一)各种竖的写法 垂露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6.回锋向上收笔 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
右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左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细腰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要捉笔敛锋 5.向右下稍顿笔 6.回锋向上收笔 粗腰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 5.向右下顿笔 6.回锋向上收笔 上尖竖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 5.向右下轻顿 6.回锋向上收笔 竖弯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 5.底端处向右圆转
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 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1.顿笔太明显。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原因:顿笔太重。修改方法: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转而向下,就能解决。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时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快速“飘”出来的。
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正确的写法。(教师再正确地示范,在学生易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在仔细观察字帖的基础上临写三遍,教师具体指导,及时纠正。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下面,我们把学过的横画同悬针竖进行组合。
“十”的写法。同学们想想看,按照前面我们学习的排列规律,“十”应该在田字格中怎样排列,字才匀称?(横画在横中线,竖画在竖中线。)先把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再从竖中线上起笔,写竖。(教师示范)。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汉字中有横有竖,要注意把横写得细一些,竖写得粗一些,也就是说,写横是用力要轻一些,写竖时要稍微用力。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个字临三遍。要(教师具体观察指导,及时纠正)
“干”的写法。前面我们是把“一”和悬针竖进行了组合。现在要把“二”同悬针竖进行组合,我们首先来看,单独“二”在书写时,以横中线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竖画后,要把竖画的空间留出,这样我们就要把两根横画进行上移。(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
“丰”的写法。下面我们乘胜追击,把“三”同竖组合。同样的道理,也要把竖的空间留出来,要求我们把三根横的间距适当缩小,再把竖写好。(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体会)临写三遍。
(二)垂露竖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不同,特别是: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
小结、回想一下,悬针竖的特点。
三、学生练习
“十”是基础,只有在“十”训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后面的两个字写好。因此,“十”在教学时,所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四、归纳总结。
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横画和竖画进行复习,并把它们的特点记清楚,这样利于学生把笔画写准确。
板书设计 悬针竖 垂露竖
第七课 撇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2.初步学会“牛”、“仁”、“午”“千”几个字的写法。
过程方法: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法作品之美。
情感价值: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学会短撇、长撇的写法。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教学拓展:初步认知短撇的变化;学会简单书法作品的写法;得到思想道德教育;感受祖国传统高雅艺术的魅力。
教具准备: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盘子、多媒体等。学具准备: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书画作品欣赏
师:同学们欣赏了《墨竹》
①墨竹(与书法一样是线条的艺术);书法古诗(有正文,有落款);②国画大师作品(略)。
师:这几副国画中,除了画,看,还有些什么?所以要学好国画,必须得先练好书法,所以古人说“书画同源”。
2.小结
师:所以,练好书法很重要,练好书法,最好从楷书着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柳体楷书基本笔画。柳体特征:具有“严谨端庄、遒(qiu)劲丰润”的风格。
二、墨画游戏:
师:在练习书法之前,让我们先来进行墨画的游戏。1.学习画小鱼
2.添一幅完整的画,看谁画的小鱼多,看谁画的小鱼好(画得又要多又要好,并且落款。)
三、新授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笔画,学习“短撇”。有同学要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笔画,怎么还学笔画?其实啊,练字呢,要从一笔一画练起,而做人呢,要一生一世做真人。
“一笔一画学写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1.各种撇的写法 竖弧撇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弧状的撇,力至笔端。
细腰撇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3.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兰叶撇
1.自上方向左下顺锋起笔 2.边行笔边按笔
3.至中部后边行笔边提笔至左下出锋,力至笔端。
弯头撇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向右上方转笔作围后折笔向右下方顿笔 3.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出锋,力至笔端。弧钩撇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写弧
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 长曲撇
1.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2.起笔写横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4.然后行笔写长斜撇 短曲撇
1.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2.起笔写短横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4.然后行笔写撇 2.教学范字“牛”“ 千” “牛”字有一个短撇,“千”有一个撇,这两个短撇有什么区别?
引出短撇的变化——平撇(1)练习近平撇。
(2)教师示范 “牛” “千”(拓展:“爱”字下面的两个长撇也有变化。)(3)学生练习。3.教学范字“仁”“午”
通过练习复习其中的悬针竖的写法。
(1)悬针竖的收笔和短撇的收笔有什么联系?
(2)写好一个字,除了写好笔画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结构:布白匀称)4.教学范字“华”
四、缤纷展示
五、评价小结 1.评价 2.小结
第八课 捺的写法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斜捺”的形态特点,体悟实现形态特点的笔法要领,以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
2.在写字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形态美、文化味,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写字兴趣。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捺”画的形态特点和笔法要领,感受汉字的形态美及书法文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物象,揭示课题
1.同学们,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中的笔画、单字甚至成篇的作品往往与自然万物有相似或相通的地方,下面,老师列举几种事物,说说你会想到的笔画。
悬挂着的宝剑(悬针竖),凛然而有正气的“悬针竖”; 一座桥(长横),“长横”坚韧而充满张力; 形态各异的蒜头(点),“点”画最具有灵动之势; 微风拂过的柳枝(撇),“撇”画柔韧飘逸;
这是一把大刀,你们看,它像哪个笔画呢?(“捺”画)
2.“捺”为楷书笔画中最难写的一个笔画,在永字八法中称为“磔”。再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中的“捺”笔,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捺”画根据斜度可分为“斜捺”和“平捺”,准确地说,这把大刀更像“斜捺”。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斜捺”的写法。(板书课题)
(二)观察比较,掌握笔法 1.比一比,掌握形态要点
(1)(出示大刀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大刀有刀把、刀身、刀尖,谁能具体说说“斜捺”和大刀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预设:刀把、刀身、刀尖
(2)同学们真是读帖高手,又快又准地读出了“捺”画的形态特点,一起来读一读:
捺头短小; 捺身略弯; 由细到粗; 捺脚平尖。
2.滑一滑,掌握笔法要领
(1)捺头、捺身、捺脚这三部分让“捺”画形成了“一波三折”的效果,怎样才能写出来呢?今天朱老师请来一个小帮手。看看它是谁?
(出示滑滑梯图片)你们坐过滑滑梯吗?说说你是怎么玩滑滑梯的?
(轻轻坐好——滑道向下行——梯脚处停顿起身)
你们看,老师手中的这枝毛笔也会玩滑滑梯呢,仔细看,注意听,我的毛笔是怎么滑的?
(逆锋起笔,轻轻落在梯座上,转笔、行笔向右下滑,边行边按,到了梯脚,驻笔停顿,提笔,出锋收笔。)
小结:滑出了什么,你想不想试一试?
(2)不着急,动笔之前,我们先来看“捺”的“写法提要”,谁来读一读? 老师把这五点概括为:逆、行、停、提、收“五字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一边默念“五字诀”,一边用手指在桌上写一写。
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上这个“五字诀”,用毛笔在你的滑滑梯上滑一滑,特别提醒你这两处的用笔方向要准确才能一波三折。
(3)评一评,巩固笔法要领。谁来展示自己的第一笔“捺”? 3.写一写,运用笔法要领
(1)刚才我们借助滑滑梯写了一笔“捺”,下面请同学们把米字格中的这条斜线当作滑滑梯,再写一写“捺”,注意先填墨,再写一遍。
提笔先正姿。教师巡视指导。
(2)评价,强化笔法要领。(3)经过填墨练习,同学们基本写出了“捺”的形态,下面请你自己写一写,写三遍。
三、领悟笔法,书写运用
1.大家的“斜捺”确实写得漂亮多了。在字形中,“斜捺”多与“撇”画配合出现,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练写一个有“捺”画的字。(出示课件:文)
2.你们看,在历代书法家的笔下它被演绎得各有风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也有“文”的设计元素,简单的文字要写好它可不容易,仔细读一读字帖,想一想写这个字时我们在笔画和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3.书中也给了我们一些小提示。对照提示,掌握了笔画和结构要素,我们就能写好这个文字,先看老师来写。
4.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描红纸,自己先描一描,仿一仿。注意描红的方法。(评价)
5.对照字帖,每人写三遍。(评价)
四、拓展延伸,激发志趣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笔下的文字有的端庄秀丽、有的粗犷有力,其中“捺”画写得尤为出色。其实,在不同书法家的作品中“捺”画的形态也不尽相同,你们看,柳公权的“捺”画秀美挺拔,赵孟的“捺”画宽博深稳,再看褚遂良的“捺”画自然古朴、极具变化。当然即使在同一个书法家的作品中,“捺”也会根据需要做出调整,随字异形,希望同学们用心去学,用功去练,探索到更多书法的奥秘。
第九课 提的写法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提”的写法,进一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2.通过描红、仿影练习,感受从右下到右上转锋的过程,以及渐行渐轻的用笔方法。3.初步感知“提”的线条美。
4.养成仔细观察基本笔画写法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
三、教学过程
(一)文化引入
观看《九成宫醴泉铭》的视频资料。
(二)教授新课
1.根据老师的要求在练习纸上画横线、斜线、头粗尾细的斜线。教师配合微视频(或实物展台)示范。【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笔性,重点是画头粗尾细线,特别要提及中锋行笔,为“提”画教学作好铺垫。】
注意:①速度不要快;②注意中锋行线;③注意线条粗细均匀。
2.激趣导入:观察“提”的形态(课件出示“千”,让学生从倒立的叫“提”。)
(1)找相似:“短撇”与“提”:一头粗,一头细,中间笔画逐渐变化,笔画形态较短小。【设计意图:从“短撇”迁移到“提”画,从熟悉的笔画到陌生的笔画,增加亲切感,从心理上降低学习、书写的难度。】
(2)找不同:明白在不同的例字中“提”的形态也不相同。从笔画粗细、长短、倾斜角度等方面分析不同。【设计意图:首先此环节整合了教材原有顺序,其次让学生先知道“提”画会“因字而异”,不必拘泥一种“提”画的形态,关键掌握住“提”画的用笔方法。】
(3)通过口诀识记“提”画的形态特点。
中发现新笔画,名称
起笔粗重尾巴尖; 形如犀角冲上天; 左下入纸右上行; 由粗渐细笔画挺。
(4)学习“提”的运笔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打开课本第40页,边读运笔路线图提示,边用手按照路线图在书上书空两遍。【设计意图:通过自学路线图,初步感知提画的书写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3.练习书写“提”
(1)教师范写“提”画并提示要点
借助实物展台演示“提”画的书写过程。A.逆锋起笔应做到“逆藏不露”。B.向右下按笔应用力适中。C.提锋向右上行笔,应注意做到“稍提笔,笔尖部分不能离开纸面;调整笔锋使之呈中锋且速度不能过慢;调整笔锋后向右上行笔”。D.渐行渐提,应做到“中锋行笔不改变;行笔速度不宜快”。F.出锋收笔,应做到“力送笔端;不可拖、甩而过”。
学生一边观看老师示范一边随老师一起书空(左手作纸,右手作笔),体验用笔的轻重、提按。
(2)学生练习书写提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使用练习纸描红、仿影、填墨四遍,要求:描红盖红不漏红,仿影充影不出影。)
4.评点学生习作
(1)依据“提”画的运笔,结合学生书写观察,点评学生运笔是否正确。(2)依据学生作业,点评学生“提”画书写形态是否符合要求。(3)常见“提”画书写中易错问题提醒。(4)完成两遍描红、仿影与填墨。
(5)点评学生作业,优秀的作业及时圈上红圈以示表扬、鼓励。5.结合例字描红,体验不同“提”画的用笔方法
(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做个别辅导。(要求:第一至三行填描“提”画,体会在不同的字形中“提”画的不同形态。)
(2)评点学生作业:要求同位之间交换作业纸,在你认为书写漂亮的作业右下角点上墨点,看一看你的眼光是否与老师的一致。【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互评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
(3)教师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业,红笔圈画优秀作业。(4)比一比谁得到的红圈最多。(通过让同学举手示意)6.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提”画的写法,知道了在不同的字形中“提”画的形态也各不相同,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关于《九成宫醴泉铭》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第十课 折的写法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折”的写法,初步理解并运用笔画轻重变化的技法。2.通过描红、仿影练习,感受“遇折提笔转锋”的用笔方法。3.初步感知“折”的形象美和线条美。4.养成仔细观察基本笔画写法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折”的书写要领和书写规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笔画,一起读——(折)。“折”画真有趣,藏在图片里。这是一把弓弩,弓弩的前端藏了什么折画呢?(横折)了不起,你跟书法家想法相同,古代书法家卫夫人说:“横折如劲弩筋节”,我们写的“横折”也要像劲弩一样有劲!
2.再看一幅图片,地处江苏大丰的中华麋鹿园里两只麋鹿正在争夺鹿王的宝座。瞧,它们的鹿角多么有力!鹿角藏了什么“折”画?(竖折)我们写的“竖折”也要像鹿角一样有力!3.“横折”和“竖折”是常见的“折”,它们都是由哪两种笔画组成的呢?不同点是“横折”先横后竖、“竖折”先竖后横。
(二)示范书写
1.想写好“横折”和“竖折”关键要把“折”处写好了,要一笔写成、一气呵成。让我们看看“横折”的书写步骤,让我们把“横折”的书写步骤操练一下。
2.再让我们看看“竖折”的书写步骤,让我们把“竖折”的书写步骤操练一下。下面看老师现场写一写,你们跟着老师书空。
3.学生书写:描一遍,写一遍。别急,请注意写字姿势和坐姿!
4.教师点评:你写的“横折”做到了“藏锋起笔”“ 藏锋收笔”,还要注意折处“上提斜按”。你写的“竖折”做到了“藏锋起笔”“ 藏锋收笔”,还要注意折处“左提斜按”。
5.学生再写: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写完以后同桌互评,看谁得的红圈圈最多!
6.学生互评:这个字你为什么给他红圈圈?另一个字你为什么没给他红圈圈?
(三)比较发现
1.“折”画在不同的字中还会变化呢,请看:“古”“昭”中的“横折”形态有什么不同?
当横长竖短时,竖要内收;当横短竖长时,竖要挺立。2.“巨”“匹”中的“竖折”形态有什么不同?
当竖长横短时,竖要向外弯;当竖短横长时,竖要向内弯。
(四)习字指导
1.“折”的变化你们看得真准!
2.范写:下面老师现场写三个带有“折”画的字,你们跟着老师书空。(1)写“古”时横折要?(内收)
(2)写“巨”时横折要?(内收)竖折要?(外弯)(3)写“匹”时竖折要?(内弯)
3.我们这节课将举办“优秀书法作业展”,这三个字特别是字中的“折”画写得好的同学,老师送给他一个“妙”,就可以展示自己的作业。4.热烈欢迎获得“妙”的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5.还有谁认为自己的作业也可以得“妙”?好的。请你说说你的作业好在哪里?嗯,“折”的要领和变化你都做到了,确实应该得“妙”。我们掌声表扬一下得“妙”的同学!
(五)书法常识 1.看繁体字的图
想把书法写好,除了掌握书写技巧外,还要有丰富的书法知识。今天我们来了解碑帖中的繁体字。第一个是繁体字行书“诗”,第二个是繁体字楷书“书”,第三个是繁体字隶书“画”,它们是怎么简化的呢?“诗”简化的是偏旁,“书”是由它的草书简化而来,“画”呢,谁来说一说?(它是截取字的下半段成为简化字。)
2.谈繁体字的作用
临习繁体字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书法经典碑帖,也对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帮助。但是在日常书写或者做作业时,还是要写规范的简化字。
(六)课堂小结
俗话说,书无百日功,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多练习,把“折”画写得更好!
附:12.折——书法练习点评环节教学预设 一评笔画:
师:谁来评一评,他写的“横折”做到了什么? 生1:他做到了“藏锋起笔”“ 藏锋收笔”。
师:你关注他的起笔和收笔,写好“横折”最关键的是需要关注什么? 生2: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把折处写好。他的折处没有做到“上提斜按”。师:你看得真准。(师用红笔批改)如果做到“上提斜按”,横折就怎么样啦? 生3:如果做到“上提斜按”,横折就更有劲了。师:谁来评一评,他写的“竖折”做到了什么? 生4:他做到了“藏锋起笔”“ 藏锋收笔”。
师:你关注他的起笔和收笔,写好“竖折”最关键的是需要关注什么? 生5: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把折处写好。他的折处“向左提笔”不太明显。师:你真有一双慧眼。(师用红笔批改)如果“向左提笔”明显一点,“竖折”就怎么样啦?
生6:如果做到“左提斜按”,“竖折”就更有精神了。
二评笔画:
师:谁来评一评,他写的“横折”做到了什么?
生1:他做到了“藏锋起笔”“ 藏锋收笔”“关键的折处上提斜按”。师:你评价得很完整。你觉得他应该得到红圈圈吗?
生2:是的,他掌握了“横折”的书写方法,应该得到红圈圈。师:(师用红笔批改)你的进步真大,老师给你画上红圈圈!师:你为什么给他写的“竖折”画上了红圈圈?
生3:他做到了“藏锋起笔”“ 藏锋收笔”“关键的折处左提斜按”。师:好,进步真大!你评价得也很完整,你真是个称职的评委!
三评例字:
师:书写“古”这个字的“横折”,你做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写?
生1:我做到了“古”的“横折”往内收。因为“横折”横长竖短时,竖要内收。师:书写“巨”这个字的“竖折”,你做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写? 生2:我做到了“巨”的“竖折”左竖向外弯。因为“竖折”竖长横短时,竖要向外弯。
师:“巨”这个字中还有什么折画? 生3:“巨”这个字中还有“横折”。
师:书写“巨”这个字的“横折”,你做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写?
生4:我做到了“巨”的“横折”往内收。因为“横折”横长竖短时,竖要内收。师:书写“匹”这个字的“竖折”,你做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写? 生5:我做到了“匹”的“竖折”左竖向内弯。因为“竖折”竖短横长时,竖要向内弯。师:说得真好!看来你们掌握了“折”画的变化规律!
第四篇: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 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阅读写动物的小童话
宏育小学 黄丽妹
阅读内容:《少先队员》(新苗圃2008年第11期)“童话森林”部分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设计理念:
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教学准备:《少先队员》(2008年第11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 猜谜语比赛:耳朵长,尾巴短,兴吃菜,不吃饭。(兔子)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
2. 是啊,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它们要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阅读几个描写小动物的小故事。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小童话《假面舞会》
1. 翻开书第28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2.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有趣?看看故事中介绍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参加舞会?你最喜欢谁的扮相? 3. 这个故事中的对话很有趣,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记一记。带着自己的感觉,美美地读一读。4. 交流所画的词句,读出语气。
(二)走进“童话森林”
1. 过渡:阅读完《假面舞会》这个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动物的童话城堡。
2.学 生借助拼音,自读小童话《快乐小屋》和《下一个就是我》。想一想: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3.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评点小结。
三、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动物的几个小故事,对一些小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2、介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安徒安童话》、《笨笨猪》杨红樱 著 《小猪唏喜呼噜》孙幼军 著、《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阅读课教案
一、阅读伴我们成长
1、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3、课前准备:《北大荒的秋天》
4、指导课时:一课时
5、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爱上阅读
哪些同学看过课外书?请举手。你们都看过哪些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自然探秘》、《安徒生童话》、《弟子规》、《笠翁对韵》„„)看来你们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
师: 哪些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
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
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师: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二)课内得法
概括读书的方法
师:那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在课堂上老师是怎样指导大家读书的? 生答:先把课文读一遍。(板书:读)
生:遇到不认识的字问同学、老师或者查字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板书:查)
生:还要把优美词语和句子划下来。(板书:划)
生:老师还要求我们把这些优美词语、句子摘抄到阅读笔记上。(板书:摘)生:读完之后要想一想有什么收获,写出自己的感受。(板书:想)生:比较优美的段落我们还要记住,会背下来。(板书:记)
(课件出示:阅读方法(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4)摘。摘抄好词佳句。(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6)记。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
(三)课外活用
运用方法进行阅读
师:原来我们班同学都这么会读书。我们回忆一下,教材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美丽的秋天)现在呢,老师向你们推荐一篇非常美的文章《北大荒的秋天》,请大家运用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来读一读这篇文章。(课件出示:快乐阅读)
1、生进行第一次阅读(快速默读,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者查字典。)
师问:“榛、绛”的读音,“五彩斑斓”的意思。
2、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用我们平时学到的读书方法来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边读边完成阅读卡的前七题。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精读)
6、阅读反馈:检查阅读卡前七题的的完成情况。
7、检查快乐阅读卡第8题。
师:师我们来看第8小题,找个同学读一读。(指名读第8题)
师:在描写你心中的秋天之前,我先来感受一下秋天。(课件出示:秋天图片)好,同学们,拿出钢笔,在阅读卡上写下你心中的秋天,可以写秋天的果园,也可以写秋天的菜园、公园、或者是秋天的田野。两三句话就行,开始吧。(师巡视)
(四)激情总结 阅读相伴:今天同学们通过平时学会的阅读方法,自己阅读了《北大荒的秋天》这篇文章,今后希望你们能运用这种读书方法,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些读书格言。(课件出示)同学们,让我们爱上阅读吧,让阅读伴我们快乐成长!
板书设计:
阅读方法:读、查、划、摘、想、记
二、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1、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2、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 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5、生汇报讨论所得。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板书: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查字典理解字词
标注读书感受
好词佳句要积累
联系实际去理解
遇疑惑善提问
学后运用乐趣多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一、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哪个同学看过课外书的请举手。看来你们班同学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看课外书。
(二)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
师: 哪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
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
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板书:分享有趣的故事内容
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中。板书:摘好词妙句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板书:写感受
(三)概括读书的方法
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方法?(精读、速读)
师: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师:原来我们班同学啊,都那么会读书,现在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对非常贫穷的夫妻,他们有四个孩子,但是却穷得难以维持生计,有个贵夫人想用一笔钱去换他们的一个孩子,你们猜他们会答应吗?这个故事叫《父母的心》,想知道结果就自己去看吧。请你们用速读的方法看完这个故事以后再来跟大家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
2、生进行阅读(快速默读)
3、生分享故事内容(概括内容大意)。师对如何概括大意作适当的指导: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发生什么事?
4、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阅读,你们说这次要用什么方法去读呢?那就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精读)
6、阅读反馈: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
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五)总结:今天同学们通过平时学会的阅读方法,自己学习了《父母的心》这个感人的故事,懂得了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颗崇高的爱心。其实有关这个题材的文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回去找找,看看你能找到几篇这类型的文章,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六)作业:完成阅读卡
走进神话世界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进行有关神话的趣味积累,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三、教学准备:学生自读三年级的课外阅读书目《中外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动画《哪吒闹海》
一、创设情境,感知神话人物。
1.知道这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吗?对了叫《哪吒闹海》它选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封神榜》。同学们,大家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指名说。你能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吗?(学生上黑板写名字)
2.知道这么多神话故事,大家真了不起!在这些神话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说话——说出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点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本领大,呼风唤雨,乐于助人,与自然作斗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为民造福、……)
师评: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很多事情人们无法解释,以为神在起作用呢!其实神就是人们心目的英雄,在神话里,他们本领高超,去代表人去和恶劣的自然做斗争。
重点点评:老师知道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哪吒和沉香了,因为他们都很善良和孝顺是孩子们的神。
3.其实啊,刚刚大家说到的故事,有的已经走进我们的语文课本。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有神话故事。
除此之外,我们的课外书中还有很多。中国神话那里有?不光我们手里的《中外神话传说》,向《诗经》、《左传》、《国语》、《庄子》、《山海经》、《楚辞》,乃至于唐诗宋词里都有,神话故事太多了,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我们读过的神话仅仅是神话世界中的一滴水呀!今天我们就借助《中外神话传说》这本书,走进神话世界,更好地读懂神话。
二、品神话,读懂故事
品读《盘古开天辟地》
1.打开目录,同学们会发现《阿里山》和《世界最初的七天》这两个故事之间空了一行。看到了么?分隔的前部分是中国古代的神话,后半部是外国的神话。中国部分的第一个故事《盘古开天辟地》都读过了吗?谁来说一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说话训练:读了《盘古开天辟地》,我知道了天和地起源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____,宇宙混沌一团,像___,是___用他的神力,开辟了___,他的___ 变成了世间的万物。)
2.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情节呢?
指名交流 评价
3.喜欢神话故事,不能仅仅知道故事的情节,咱们要想领略神话故事的丰富内涵,不仅要细细品读字句,有时还要结合文字,展开大胆的想象。
4.教师边读边做标记,边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以自己的读书感受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注意师生互动。
实物展示全文,教师边带学生读,边现场做记号。
品读盘古开天辟地的这一段,体验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如:轻而清、重而浊。教师指导:遇到好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一下记号
品读盘古手撑住天地,不让天地合拢的这一段。做一下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感受盘古的伟大。教师指导:读后的感受往往是珍贵且易逝的,可以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来。
小结:我们这样一读啊,书中的人物好像活了过来一样,情节也更生动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样读书才会越读越有趣呢。
5、总结板书:我们刚才是怎么读这一段的呢?书中好的语言,可以划下来。精彩的情节可以反复读,并展开想象,有了感受可以写下来,有疑问也可以写下来。感受深刻的地方要有声有色的读读。实在喜欢还可以背背。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都带着这样的方法读书,收获一定会很大的。
板书:
做记号
想画面
写感受
品读《愚公移山》
1.利用同样的方法,自主读第二篇神话。教师巡回指导。
2.课文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呢,出示思考。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她是怎么创造人类的?
3.交流。指名2人上讲台,根据实物展示台,展示自己的读书感受。
4.大家这么快就掌握了老师教会的方法,真是棒!老师要奖励大家看一段动画。
看后教师提醒: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可是书中有很多是动画片中没有的。老师建议大家看了动画以后,再找文字读一读,感受会更深的。
走进三国
教学目标:.指导阅读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文字,教给学生阅读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汇报自己所喜爱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故事;.以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的目的。
4.通过对名著的欣赏和对人物的分析,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合作探究。
5.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
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
(1)生说: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
(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
(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指名读、齐读)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
(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
(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曹操:
(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3)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4)出示《观沧海》
刘备:
(1)生说:三顾茅庐
(2)”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
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马,那他无疑就是相马的伯乐。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让他为后世做了一个大哥的典范;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有很多人看不贯他的哭相,认为他的天下是用眼泪换得的。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就会明白了。一个王者如果对臣子流下仁爱的眼泪,他们也会用死不足惜的热情去报效这种知遇。“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嗣子不可,君可
自立。”
千古留传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颂,在世袭制的时代,一个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他了。
(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三、总结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国迷!最后让我们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优美旋律中再来回顾一些精彩画面。(看画面说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