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物素描基础
人物素描基础
人物素描
76.怎样画“第四张”素描——人物头像?
人物头像素描的对象——模特,是生活在社会中,具有思想和个性的人。新的对象,为素描训练带来了新的内容和要求。虽然人物头像素描与石膏头像素描之间在造型技术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在表现目的和刻画手法上,却有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人物头像素描不但要准确地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体积感、空间感和色感,还要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精神面貌。如何利用所掌握的素描造型技术和表现手段达到上述目的,是学习者要在本阶段训练中解决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包括:
(1)如何运用素描的步骤技术,去表现“活的”模特,顺利完成作业。(2)如何利用素描的观察技术,解决表现人物形象特征问题。
(3)如何利用素描的表现技术,解决人物形象特征和性格的表现问题。(4)如何挖掘线条的表现力,解决刻画不同细部和不同肌理的表现问题。
77.如何掌握非静态对象的表现方法?
虽然我们要求被画的模特尽量保持不动,但是要完全做到静态是不可能的。模特需要呼吸,需要休息。如何保持作画的连续性,避免因模特活动造成画面的来回修改,是每一个刚刚进入头像课题的学习者感到头疼的事情。要做到不受模特活动的影响,顺利地完成作业,就要掌握加快作画进度和进行局部完成的能力。
加快作画进度的方法是:快速从素描步骤的起草转入定形阶段,省略素描的铺涂明暗过程。待形体定形以后,直接进入局部刻画。最后再用色调的层次,表现体面结构的变化特征。
局部完成的方法是:在形象特征定形以后,对头像局部进行单个的刻画,这样可以防止模特某一部分变动时,影响对另一部分的刻画。运用这种方法,不要轻易地改动已经完成好的部分,还要把局部经常放到整体关系里去检查,以防局部脱离整体关系。
78.如何掌握快速起草的方法?
快速起草,是顺利完成头像素描的重要保证。快速起草的方法,是以人的一般结构去观察和理解特殊对象的形体特点。首先,我们可以按照人的一般结构确定头像的形体比例、五官位置、透视变化等造型因素,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观察和类比的时间;其次,我们可以以人的一般结构为参照点,通过实际对象与一般结构的对照,快速判断出对象的形象特征。
头像的形体比例有多种划分方法,一般是先确定眼睛和头部垂直中心线的位置,因为眼睛的位置正好是面部的水平中心线,然后再用“三庭五眼”划分比例的方法,确定其他结构位置。“三庭”即是从发际到下颏,分为上庭、中庭、下庭,上庭与中庭的交界是眉毛的位置,中庭与下庭的交界是鼻子的位置,嘴的位置是在下庭的上1/3处。“五眼”即是将面部正面两耳之间的距离,以眼睛的宽度为单位,划分为五个相等的部分,其中鼻子的宽度正好是两眼的间距。其他相等的比例还有,嘴的宽度等于两眼瞳孔的间距,头的长度等于头侧面的宽度,侧面眼角与嘴角的距离等于眼角到耳蜗的距离(见图23)。
上面我们所用划分脸部形体比例和结构位置的方法,是脸部处于正面“一点透视”情况下所采用的,当头部产生运动,出现多点透视时,形体的比例和五官的位置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与球体的透视缩变的规律相同。掌握了这些透视规律,会快速地完成富有动感的头像形体起草工作。
79.如何掌握头部的一般结构?
头像素描需要了解头部骨骼和肌肉的组织结构,因为人的生理结构基本相同,了解人的一般性结构,可以在表现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对骨骼的了解,能帮助我们理解头部造型的基本特征;对肌肉的了解,能帮助我们掌握表情的变化规律。人的头部主要由颅骨、额骨、颞骨、鼻骨、颧骨、颚骨构成,影响外形的骨骼突出点是颅顶点、额结点、眉弓点、颧突点、鼻骨中点、颧结点、下颌角点、颏隆凸点、颏下点等。头骨的这些突出点是成双、对称的,学习者在训练中,要注意对称部分的透视变化(见图24)。
肌肉的运动,导致表情的变化。根据运动的方向,我们把肌肉分成扩张肌和内缩肌两种类型。起扩张作用的肌肉有额肌、颧肌、上唇方肌、下唇方肌、下唇三角肌,这一部分的肌肉是由头部中心向外运动;起内缩作用的肌肉有咬肌、颞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皱眉肌、鼻肌等。
在头像素描中,人物的颈部表现也很重要,整个头部活动依靠颈部的运动来完成,对头像的动势起到重要的作用。影响颈部外形的骨骼和肌肉有:锁骨、胸骨柄、肩峰、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见图25)。
由于骨骼和肌肉直接影响到头像的基本形体,所以我们在画头像的某一结构时,如果清楚地知道它的名称和它所起的作用,无疑会使我们的训练和学习得到很大帮助。
80.如何掌握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
每个人的相貌,都有自己的特征,因此,我们才不会认错人。头部的特征涉及头和五官的形状,要完成特征的表现,第一要找出形成特征的原因,第二要强化特征的形式。
找出特征的方法,是依靠画者对一般结构的了解和经验,然后用这些经验衡量对象的形体,找出差别的地方。如果对象的头部形状比经验中的长,我们就可以断定,长头形是对象的一种特征,然后,我们再用局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超长部分的尺寸,这个尺寸就是表现对象头部特征的依据。
在找出头像特征的因素之后,接着是如何表现这些因素的问题。第一,用夸张的手法,将画中的特征因素适当加强。例如,如果眼睛大是对象的特征之一,我们就要适当地将画中眼的尺寸,画得比实际的尺寸还要大。第二,用突出的手法,增强特征部分的对比强度和刻画细度,或者用削弱非特征部分强度的方法,突出特征的表现。
在对人像特征作强化表现时,画者要将不同的特征因素按重要的程度分出主次。一般脸型的特征最重要,其次是五官。非特征因素要起到烘托特征的作用,使人物特征更丰满,更富有变化。
81.如何掌握头像面部细节的表现方法?
人物面部的细节不同于石膏头像的细节,尤其是细节的质地和肌理,因而,头像素描的细节表现,要求更高,手法更丰富。
从造型的的观点看,人的面部具有多种性质的物质形态,有线型的睫毛、胡须、头发,有玻璃体的眼球,有厚型的嘴唇,有薄型的眼睑,有骨骼型的额头和下巴,有肌肉型的面颊和鼻唇沟,所有这些体面的肌理差异,都应该有相应的表现形式。这对仅以铅笔作工具的素描来说,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需要由线条的长短、粗细、深浅,用笔的轻重、顿挫、快慢和由它们构成的虚实、强弱、渐变等多种形式、多种组合来完成
82.如何运用素描的线面结合法画头像?
素描的三种表现手段分别是“色调表现法”、“结构表现法”、“线面结合法”。前面两种方法作为侧重于对客观观察的训练方法,广泛运用于石膏像的素描教学中,后一种方法因强调主体感受的作用,所以常用作头像素描的表现手段(见图26)。
线面结合法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表现方法,它可以侧重线,也可以侧重面。在头像素描中,线的作用很大,因为人的面部有很多线形的结构,例如眼线、口线、轮廓线和毛发等等。用线还可以快速确定结构的形状,对捕捉对象的神态变化非常有利。由线向面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转变,比只有面与面的对比变化要丰富得多,因此,线面结合法是一种非常适用于头像素描的表现方法。
如若你选择了以线为主的结合表现法,就要去研究线的表现力,头像素描是研究这一课题最好的实验对象。人物面部多样的质地、肌理,是启发研究者开拓线的表现力的最好媒介,这种在中国画中称为“师造化”的方法,是素描学习的最主要方法。
线面结合法的另一条学习方法是,欣赏和临摹中外优秀的头像素描。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运用结合法完成的。在艺术大师的作品中,可以见到线条的丰富变化和极强的表现力。学习者如果在头像素描中,将两种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
83.如何表现头像的明暗关系?
我们在以前讲过处理明暗关系的方法,是将物体分成明、暗两大体块,加强中间灰部的变化。在头像素描中,我们将根据新对象的特点,介绍新的明暗表现方法。
头像素描不像石膏头像那样只有单纯的白色,它本身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表现人物的色泽,是头像素描的任务之一。人的面部中,毛发和瞳仁本身是黑色的,眼部和唇部与皮肤也有明显的明暗差别,皮肤的厚薄因与毛细血管的多少有关系,色彩也不相同。这些我们常说的“固有色”,是头像素描表现人物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头像素描明暗表现的另一个方面,是要根据人像形体特征的需要而定。如果对象的鼻子是刻画人物的重点,就要加强这一部分的明暗变化;如果鼻子不是重点,就要减弱它的明暗对比,突出其他重点部分的表现。
头像素描的体积感和深度感,也要用明暗色调的手法来表现。但是,它在作画步骤上,要比石膏头像进行得晚一些,一般在对象的特征结构确定之后,再进行明暗加工,加工的标准也不是以客观的实际关系为准,而是根据画面人物形象层次的需要而定。
84.怎样画好眼睛?
眼睛是头像素描表现的重点,这不但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重要的还在于,构成眼睛的不同材质和眼睛复杂的结构变化。
眼睛处在面部的中心位置,它是五官中运动最频繁的器官。两只眼睛的结构方向正好相对,这更增加了它的表现难度。因此,对眼睛生理结构的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
眼睛由眼球、上眼睑、下眼睑、眼眶和泪阜组成。眼球呈球体嵌在头骨深凹的眼眶内,通过上下眼睑构成的眼裂,我们才能看到眼球的暴露部分,即部分眼白和虹膜、瞳孔。表现眼球要特别注意它的精细变化。它的上部有上眼睑投下的阴影,下部有球体自身结构形成的暗部。虹膜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深色透明体,黑色的瞳孔上,有小而亮的高光。眼睑与眼裂呈弧形,分上下两部分包裹着眼球。上眼睑比下眼睑厚和长,位置也靠前,覆盖着眼球的大部分。眼睫毛呈放射状生长于上、下眼睑。上部的睫毛较为粗、密、长,而且能影响眼球的光照。在表现中要尽量多刻画眼部的这些结构特点,特别要注意眼球的体积和眼睑的厚度部分(见图27)。
眼睑的形状与瞳孔的位置,与表现人的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哪怕只一点小小的变动,就能造成神态的很大差异。因此,画者要认真观察对象这一部分的变化,及时捕捉造型需要的神态。
眼睛的表现,不能只局限于眼睛本身,还应当包括眼部周围的形体表现。与眼部结构关系比较大的是眉毛和眶上缘。眶上缘是眼眶与额头结合处大的结构转折。由于眉弓的穿插,使转折的边缘产生了多变的平面,其间还有浓淡变化的眉毛,更使此处的变化显得模糊和微妙。这一部分的表现,直接影响到眼部刻画的可信程度,因此,一定要弄清这一部分的骨骼结构变化。
85.怎样画好鼻子?
鼻子位于五官的中轴线上,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鼻子由三个部分组成:(1)鼻骨和软骨组成的鼻梁;(2)椭圆形鼻球部和它下面的鼻中隔;
(3)两个向外下方倾斜的鼻翼和中空的鼻孔。整个鼻子类似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在表现时,要注意它四个部分的变化(见图28)。
(1)鼻根部分。这一部分完全由鼻骨构成。它紧靠双眼的泪阜,上端与额骨的下弯处连接。鼻根是鼻子最窄、转折最“急”的部分。它与眼部的连接方式也很突然。因此这一部分的对比变化比较大。但因为它与眼睛靠得太近,画时不要过分强调它的变化,以防削弱眼睛的表现。通常是只强调它靠近眼部结构地方的对比关系。
(2)鼻梁部分。这一部分由鼻骨的下端和两块鼻软骨构成,位于鼻子的中段,近似标准的梯形,有一正两侧三个明显的平面。对这一部分的刻画要注意三个平面的形状和结构变化,还要注意整个梯形的体积感和与其相邻部分的嵌接方式。
(3)鼻头部分。它全部由鼻软骨构成,分为鼻尖和鼻翼两个部分。鼻尖形似球体,两个鼻翼似半球体,因而它在形体特征上与鼻梁的梯形有明显的区别。这一部分是肖像面部的最高点,它又距离眼部较远,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面部的第二个重点,进行仔细的刻画。
(4)鼻底部分。这一部分实际上是鼻头的底面。由于它在形体上与鼻子的其他部分在受光后对比强烈,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作为一个特殊部分来处理。这一部分的形体特点,是由鼻尖的转折面和两个鼻孔形成的复杂结构,大于90°的转折,使整个鼻底处于暗部,并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明暗交界线。两个不规则的鼻孔,使它的周围产生了复杂的反光,这些反光和明暗交界线是鼻子的表现难点,刻画时要注意它丰富的明暗、虚实变化。
鼻子是脸部最富有体积感的部分,它使脸部产生了较强的明暗变化。刻画这一部分的手段比较灵活,既可强调明暗的作用,也可强调结构的作用:既可加强处理,又可削弱处理。鼻子的造型因人而异,是人物形体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时要先掌握它的整体形象特征,再进行局部刻画。
86.怎样画好嘴?
嘴是脸部运动范围最大、最富有表情变化的部位。嘴依附于上下颌骨及牙齿构成的半圆柱体,形体呈圆弧状。嘴部在造型上由上下口唇、口线、人中和颏唇沟构成(见图29)。
上下口唇分别是两个相对的W型,上口唇比较长,唇线比较分明,突出于下口唇,中央有一个上唇结节唇线将上口唇一分为二。人中位于上唇结节线的上部,是鼻子与嘴之间的凹槽。这一部分的结构由凹到凸,使它的对比变化较为突出。下口唇的变化比较圆滑,分别由左右两个唇结节形成两个微突点。颏唇沟位于下唇的中心下部,是突出的口唇底部与下颏骨正面构成的弧形转折线。这一部分的暗部作用,是使口唇抬起的原因。
口线是上、下口唇闭合后形成的波状线,两端是口唇终端的嘴角。口线的变化很复杂,由口唇缝隙、上口唇形成的投影和结构转折等几个因素构成。嘴部的表情肌肉是很发达的,它使口线和嘴角产生丰富的变化,是刻画人物表情的主要部位。
嘴的结构与周围脸部的肌肉联系很密切,嘴的运动会带来一系列面部的变化。唇本身呈现红色,与其他部分有一定色差,训练中要注意这些明暗上的变化。
87.怎样画好耳?
耳位于头部的两个侧面,形体与头部向后有20°夹角。脸部正面时,双耳显得比较偏远;侧面时,单耳位于头部的中间,所以对耳的了解和表现不能忽视。耳由外耳轮、内耳轮、耳屏、对耳屏、三角窝、耳壳、耳垂几个部分组成。除耳垂是脂肪体之外,其他部分是软骨组织。
耳轮自耳孔处环绕至下方耳垂,上端有耳轮结节(达尔文角),是人类进化遗留的痕迹。内耳轮与外耳轮平行于内侧,上方呈三角形凹窝,掩在耳轮下。耳的形体结构是一个壳状,整个外轮廓呈C型,上端宽,底部窄,中央是一个凹形的碗状体。表现耳朵时要注意它与脸部侧面的平面关系和自身的透视缩变,还要注意耳朵各部分之间的穿插、结合。耳部的形态比较好地体现了线的流畅和由线向面自然过渡的优美造型。
88.怎样画好头发?
人物头发的表现,有很多同学不太重视,以致于作品中五官画得很好,头发的处理却很幼稚。头发的表现确实有一些难度,它不像面部那样具有明显的结构,也不像五官那样具有“有意思”的细节,它乌黑蓬松地附着在头部,使人辨不出哪是应该刻画的重点。但是头发在头部占的面积很大,并涉及到人像很大一段轮廓。头发又是反映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该重视对头发的表现(见图 30)。
(1)头发应该体现头部的主要形体特征。不管对象是何种发式,要注意它的球体特征。它与脸部的结构是一个整体,同样有明暗交界线、反光和亮部。由于人的头发表面光滑,所以会出现高光,这些高光都是由一根根弯曲的头发集合而成。表现时要注意它与一般的高光形式不同,画得不好,会像“白斑”或灰白头。
(2)要注意头发外轮廓的变化。不同的发式对外轮廓有一定的影响。简单的发式,外轮廓的变化也简单,反之则复杂。由于头发的色调很重要,因此,外轮廓的变化主要利用素描的虚实手段来处理。
(3)要注意处理头发与脸部的衔接方式。鬓角部分是一种过渡形式,发际部分具有一定的厚度,这种厚度会给额头造成投影。
(4)发式不但可以反映人物的性别,而且也是表现人物件格与爱好的重要方面。发式的变化多种多样,无论何种发式,表现时都要注意头发的组织、穿插和结构的透视缩变。
头像素描中,头发的表现很重要,希望学习者拿出研究五官的态度来研究它的表现,同时也要注意它在整个头部中的主次关系。
89.头像素描学习的要求是什么?
头像素描是由基础性素描向应用性素描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巩固所学的素描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素描工具的表现力和开拓素描表现的多种形式。
(1)通过头像素描,学习者应该加深对整体的理解,并学会利用整体的方法观察和表现对象,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神态特征的刻画。
(2)学习者应该将素描基本技术训练成一种专业习惯,作画中不再太多地注意对它的选择,而是“自动”以合适的方式对不同对象进行表现。(3)学习者应该学会在对象“活动”的情况下捕捉对象的神态变化,并了解五官运动与表情变化的特定关系。
(4)学习者应该学会按“美”的要求造型,理解人的视觉与造型的关系,掌握怎样调整画面中的各种对比形式,学会使其节奏化、整体化的方法,力求取得画面的变化统一平衡,使作业达到完美的要求。
90.怎样画“第五张”素描——半身人像?
半身人像素描是对着衣的人物进行写生训练。半身人像增加了对手、服饰、躯干的表现,因而,它在表现的广度和难度上大于肖像素描(见图31)。
服饰是半身人像素描新的表现对象,要占用很多作画时间。表现衣着不能离开支撑衣服的人体因素,因此,服装的形态、衣纹的变化同躯干的形体和上肢的运动关系密切。表现这种关系,是半身人像素描学习的特点之一。
半身人像素描的另一个特点是增加了手部的表现。学习者不仅要在训练中熟悉、了解手部的形体和结构,还要学会如何在一幅作品中,处理头部和手部的呼应关系。
半身人像素描比前面几种素描课程,在表现形式和内容要求上都增加了新的东西。如何在一幅作品中处理多项内容,完成多种表现?这是学习者面临的一个新的造型问题。我们不能像在石膏头像训练中那样,把对象画得面面俱到,也不能像在肖像练习中那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学会一种如何调整对象的表现形式,使形象更鲜明、更生动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素描表现的“概括”方法。概括不单是把对象的次要部分去掉,而且还要将次要部分归纳,使之具有主要部分的特征。可以说,“概括”方法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和表现意义的造型基本技术,是半身人像训练中主要的学习对象和应用手段。
半身人像素描的训练,应该向两个方面发展,一个是通过对生活中的人物的细致描绘,向技巧应用方面的艺术创作发展;另一个是通过对人物的概括性表现,向技巧提高方面的速写课题发展。这两个方面都有应用和提高双重作用。
总之,半身人像素描是结束基础素描学习阶段、开始应用素描训练阶段的学习过程。素描基本技术不再是学习的对象,而是掌握在画者手中的表现武器;作画也不再是修改错误的过程。而是表达画者能力和态度的一种方式。
91.怎样表现躯干?
虽然半身人像素描表现的是着衣的人体,但人物服装的变化同躯干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学习者首先应该了解人体躯干的结构和组织。
躯干是人体结构的主体部分,由人体中两个最大的体块组成,一个是胸廓体块,一个是骨盆体块,中间由脊柱连接,头部和四肢都依附于躯干。躯干包含着人体重心,它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全身,因此,躯干是全身动态的关键,是人体运动与平衡的中枢(见图32)。
躯干在人体上还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和个性的差异,它体现了人体的整体外貌特征。
组成躯干的骨骼是:锁骨、肩胛骨、胸骨、肋骨、脊柱、骨盆(见图33)。
组成躯干的肌肉是:胸大肌、前锯肌、背阔肌、腹直肌、腹外斜肌、斜方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骶棘肌、臀中肌、臀大肌(见图34)。
在躯干的活动中,脊柱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骨。
颈椎共有七节,它支撑头部并支配头部的动作,是脊柱中最灵活的部位,它能前后左右地运动,使头部灵活多变。
胸椎有12节,胸椎连接着12对肋骨,肋骨绕至前方与胸骨连接,合成胸廓,呈向后弯曲状,构成胸廓卵圆形的后壁。
腰椎共有5节,它比颈椎和胸椎粗大宽阔。腰椎周围没有其他骨骼相连,使它具有较大的运动空间,是引发全身运动的起始处。它可以前后俯仰和左右回旋与侧屈。
骶骨是5节椎骨的结合,上端连接和支撑着腰椎,两侧有耳状面与髋骨相接形成骨盆。骶骨在臀后部呈倒三角形,是臀部造型的重要特征。
躯干的主要体积是胸廓和骨盆,形成上下两大体块,其形体相对稳定。上端胸廓体块上宽下窄,上缘由横贯胸骨左右的锁骨合成,下缘由胸廓两侧肋弓下角合成,下端骨盆体块下宽上窄,上缘紧接胸廓体块,下缘由两侧股骨大转子连接而成。
以体块的形式概括躯干,目的在于认识和把握人体在空间中的立体、透视关系。人体在着衣后,形体的基础依然是躯干的体块关系,其服装的轮廓和衣服的变化都要服从体块的特征,如此才能使形象不至于平面化、空洞化。
92.怎样表现上肢?
上肢是半身人像素描的一部分。上肢的灵活程度和活动范围非常大,构成了画面结构和衣纹变化的主要因素。
上肢骨骼有:肱骨、尺骨、桡骨;肌肉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肘后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尺侧腕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桡侧腕屈肌、指总伸肌、掌长肌、拇长屈肌、拇短伸肌、指浅屈肌、尺侧腕伸肌(见图35)。
上肢的运动是上臂与前臂的角度变化,中间由肘关节连接起“转轴”作用。整个上肢由肌肉包裹着,只有肘关节处的肱骨内髁和尺骨鹰嘴外形明显。在上肢弯曲的时候,透过衣服也能感到它的作用。在半身人像素描中,虽然上肢大部分遮盖在衣服下面,我们还是要通过对上肢肌肉和骨骼的知识,有意识去想象它的作用和对衣服变化的影响。甚至有时在起草阶段,就要将上肢的形体特征标在画面上,成为画中表现的内在结构,使画面更真实可信,更具绘画特点。
93.怎样表现手?
手是半身人像素描中第二个表现中心(第一个是头部)。人手的结构复杂,有丰富的变化形式,表现难度不次于头部,正如俗话所说:“画人难画手”。绘画中对手的研究,除去它的造型结构外,还要研究它的动作与人物性格的关系。由于手与大脑长期合作的关系,手的动作是可以传达感情信息的。它的情感表现不像面部表情那样容易被控制,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这就更能说明手对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见图36)。
手由紧密排列的8块腕骨、5块长形的掌骨和14块指骨构成,整只手共有27块骨骼、16个关节。
手部的肌肉有拇收肌、拇指对掌肌、拇短屈肌、第一骨间备侧肌、掌侧骨肌、小指对掌肌、小指展肌、掌短肌、掌长肌腱、骨间背侧肌、指总伸肌腱。手的掌面与背面结构差异很大,手指的运动主要是向手掌内弯曲。手的掌面有三个部分:鱼际、小鱼际和掌丘,三个部分之间是掌心。手掌的背面是一个整体,呈外弧状,表面可以观察到放射状的掌骨和分布明显的血管。
手的体面表现因素有三个,即骨骼、肌肉和皱纹。这三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但各自的特征都很明显。表现时,应该对它们作出判断,用不同的手法分别画出它们的特点。例如表现骨骼可以用细而硬的线条:表现肌肉可以用粗而软一些的线条;表现皱纹可以用轻而弱一点的线条。
对手指的表现,要注意它是一个圆柱168体,上面的结构和纹理变化都要符合圆柱体的透视规律。
手指甲也是表现手的一个部分。手指甲有一定的弧度,它的四边分别与手指有不同的连接方式,里边掩埋在皮肤下,两个侧边镶嵌在手指上,外边是指甲的断面。画的时候要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
手的腕部表现也很重要。腕部的8块小骨由韧带包裹着形成一个拱形,这种腕部特有的形态始终是手掌与前臂连接的“桥”。腕骨一端与前臂的桡骨相连接形成腕关节。腕关节的动作非常灵活,可以使手屈伸、侧屈和回旋。手的动作通常是从腕部引发的,如果忽视了腕部的细微变化,就会失去手的生气和活力。另外,腕部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尺骨和桡骨下端的茎突,这两个茎突在手腕的两侧与内收的腕部结合,形成两个明显的骨点,是腕部造型上的一个特征。人的手同人的脸部一样,个性区别很大,这有年龄性别的原因。也有职业经历上的原因,还有地域人种的原因。它们在形态上有宽大与纤细、粗糙与细润之分;在动作上有紧张与松弛、强悍与文弱之别。
手部是半身像素描中需要重点刻画的部分,刻画的方法:一个是对手部的形体、结构、体面、明暗、线条等对比因素作充分的表现,另一个是利用背景的对比,使它突出。头部与手的关系,因为它们距离间隔较远的原因,通常可以不作主次处理,在有些情况下,左、右手的表现应该进行主次关系的区别,比如近处的手画得具体一些,远处的手画得粗略一些等。总之,在半身人像素描中,两只手和头部应该当作画中的节奏因素加以处理,使其形成互相呼应、互相对比、既变化又统一的关系。
94.怎样表现服装?
服装在我们所画的素描对象中,是一个新的物体形式。它在半身人像素描中占据的面积很大,是画面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服装具有形体、式样、色彩、衣纹四种主要造型因素(见图37)。
服装的形体其实就是人体的形体,服装像人的第二皮肤,依附在人的躯体上,同人体一起运动,一起变化,因此,表现服装时要着重表现人体的因素。影响服装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人体比例、结构构成的体块,以及由此产生的明暗、透视、线面等形式的变化;二是对服装有较强作用力的骨点及由此产生的衣纹变化。
服装与人体同时表现的方法有多种,通常是在素描的起草阶段,将服装的形状同人体的形体一同起草,用分析的线条,标出人体的比例、体块的转折和特征明显的骨点。这样可以帮助理解服装形态和衣纹的走势形成。在后面的步骤里,随着局部刻画和色调的加深,起草阶段的分析性线条会自然遮盖。这种借助分析线的方法,近似素描的“结构表现法”。
服装的样式是指服装裁剪加工的不同款式,比如中山装、西服、裙装等式样。影响款式的因素也是两个:一个是服装的不同比例,如有的衣服宽大,有的衣服瘦小;另一个是服装的不同装饰,如有的是明线,有的是暗线,有的有折,有的没折。表现第一种因素还是用“结构表现法”的“分析线”方法,把松弛的服装特点与紧贴的骨骼作用点相互结合表现。第二种因素是反映服装样式的表现重点,可以采取细致刻画的方法来处理衣领、袖口、口袋等处的款式变化。刻画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加画面的对比成分,提高作品的观赏趣味,还能帮助揭示人物的个性,因为服装的式样与人的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服装不但富有色彩,有的还带有花纹,是画面中明暗变化和色调层次的一个组成部分。服装的明暗关系有两个:一个是包括花纹在内的固有色,另一个是受光后呈现的明暗变化。对前一个的表现,要以服装的明暗色调为主,先表现形体的明暗变化,再处理花纹和固有色的变化;对后一个的表现,要以人体的体块结构为主,先找出人体结构转折引起的整体明暗变化,再确定服装活动引起的局部明暗变化。
衣纹是服装表现的重点,它的形式受衣服的材质、衣服的自重和受力影响。其中受力因素是主要原因。衣服的受力主要是人体运动时对衣服产生的牵拽和挤压作用,因此,衣纹的变化同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也就是说,同人体的结构有关。表现衣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人体动态。我们能观察到人在行走时,裤子受腿部运动形成的衣纹变化。所以,对衣纹不能盲目地照抄,应该先弄清楚它产生的原因。
服装中的衣纹数量很多,形态也很多,画者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一画出。舍弃哪些,保留哪些,其中有一个取舍问题。取舍的方法是概括,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概括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通过分析和判断的综合归纳,比如将两根平行的衣纹合并为一根,把两个不相接的衣纹进行连结等。选择哪一部分改动和如何改动,是进行概括的前提。选择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弃掉不表现动态的衣纹,保留有表现作用的衣纹;第二是弃掉形态不美的衣纹,保留形态优美的衣纹。改动的方式也是两个,第一是将没有联系的衣纹进行连接,第二是将变化不大的衣纹加强变化。
服装中的衣纹有形体和结构两种表现形式,形体说明衣纹自身具有体积感。半圆柱体是衣纹的形体特征,受光后也有明部、暗部、灰部的变化。结构说明衣纹的联结方式,这种方式是衣纹从疏缓到突变等一系列的转折。衣纹的这两种表现形式,是素描细节刻画的表现对象。因此,在素描步骤的定形刻画阶段,要对它有所表现。
半身人像素描中的服装,虽然不是刻画的重点,但它起到连接主题和画面平衡的作用,因而要从整体表现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服装还是表现画者技术和个性的部分,通过对服装相对放松的作画,能够达到轻松自如的表现目的。
95.半身人像素描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半身人像素描是全面总结素描基础技术,开始探索素描多种表现形式的素描综合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带有双重特点:
(1)对人物的刻画,不但要描绘对象的形体特征,还要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
(2)对人体的刻画,不但要描绘躯体的结构,还要传达人物的动态。(3)对服装的刻画,不但要描绘衣服的式样,还要表现人体对它的作用。(4)对整体的处理,不但要反映对象的客观关系,还要突出画面的形式结构。
(5)对局部的处理,不但要刻画得精细入微,还要具有使用性的说明。(6)对技术的运用,不但要熟练掌握,还要探索新的可能性。
第二篇:《人物素描基础》教学大纲
【人物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小三号字)
【课程代码】(内容宋体小四,行间距固定值22磅)【学分】
【参考学时】96
【讲授学时】96 【实验学时】 【实习学时】
【课程性质】(应与200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平台中的课程性质相一致)【课程基础】美术高考造型基础。【适应对象】绘画专业。
【教学目的】
1、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视觉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及扎实的造型能力。
2、启发、诱导学生的艺术个性,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3、对比中西方素描的异同,吸取西方大师经典作品,力求全面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放宽专业知识,面向当今国际前沿的艺术思潮,开拓学生知识面。
【内容提要】人物素描静物造型基础的观察方法,人物素描短期训练,人物素描长期训练。
第二部分 主要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标题]素描肖像造型理论
第一节[标题] 素描头像造型规律
一、准确严格地掌握头部的结构规律,学习正确的观察和表现手法。
二、通过进行大量的结构素描训练,学习深入而艺术地刻画形象。第二节[标题] 素描头像基本结构
一、进一步掌握头部形体结构,深入而细致地表现五官。
二、打下严格的写实基础,进一步强化表现手法。【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正确的观察与表现方法,增强对形体的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与表现技术;熟练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和透视知识。
二、掌握头像形体结构与外观形态的造型关系,学会用几何形体概括静物的方法。
三、了解画面黑白灰的构成原理,明确物体体积与明暗之间的关系,培养整体处理画面的基本能力。【参考学时】32 【参考资料】
[1] 王华祥《向大师学绘画——素描基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3.出版
[2] 王华祥《向大师学绘画——人体素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3.出版
第二章[标题] 人物素描基础实践
第一节[标题] 画面黑白灰与作品情感
一、重视画面整体的黑白灰层次,合理运用黑白灰构建画面。
二、通过大量作品分析和欣赏,通过理性与感性的密切结合,增强学生对人物素描的全面认识和理解。第二节[标题] 画面思想与主观情绪
一、加强意象表现的因素,在强化对象形体特征和气质特征的基础上,要求进行大胆的艺术处理。
二、强调画面的思想性与作者的主观情绪。【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结构素描、光影素描练习,加强学生对形体的感受力、审美能力。
二、掌握画面黑白灰,整体把握画面黑白构成。
三、了解主管情绪对作画的影响,通过实际操作,强调学生在主观情绪与情感的自觉的表达。【参考学时】64 【参考资料】 [1] 王华祥《向大师学绘画——素描基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3.出版
[2] 王华祥《向大师学绘画——人体素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3.出版
第三篇:人物素描
《人物素描》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中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素描这一概念的提出,从广义讲,他泛指一切单色绘画。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一切造型艺术的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对于造型基础训练,素描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本大纲是结合绘画艺术专业教学的普通性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制定的,在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的分配上做了科学、具体的设计。
(二)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丰富的绘画表达语言,达到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对构图、形体、结构、空间、色彩、光感、质感、量感等视知觉要素方面的敏感感受与把握。
2、在写生训练中掌握技术性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造型能力素质,在形象中寄托个人造型理想。
3、通过写实素描、设计素描、意象素描内容的进行,解决学生在设计范围内的造型意图。注重理性认识、结构认识、形式法则的认识。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素描的造型过程中去发现设计,为后面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
素描基础理论(素描的概念、素描的观察认识及表现)素描基础技法
1、静物素描写生(石膏几何体写生、玻璃金属器皿、水果蔬菜、鸟禽标本、五金制品、石膏像等各类静物写生练习)。
2、人物头像、胸像、半身及全身素描
3、人体素描
4、风景素描(速写)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在一、二、三学期开设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每周 8--14 学时,总课时为 1 72 学时。共学分
第一学期:石膏几何形体、静物、石膏像写生72学时;
第二学期:人物素描、人体写生 70 学时; 第三学期:风景素描30学时。
(五)教学方法
以课堂写生为主,辅以速写、默写和临摹等。
1、在方法上注重基本功训练,注重写生练习,在写实素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到设计素描、意象素描(此部分可安排在课外进行)。在时间安排上,中、短期作业与速写练习相结合。
2、教材编排、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应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静物、石膏像、人物头像、胸像、全身及人体写生密切结合,穿插进行。
3、坚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独特的艺术感受,引导学生研究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注重构成结构、线结构、明暗结构等反面的研究。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的掌握,运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式,引导学生研究把握形体、结构、空间、体积、色调、质量感等的表现。
5、课堂作业以写生训练为主,速写、默写相结合,以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分析和想象创造能力。
6、利用各类资料和电化教学手段,观摩和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素描作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六)面向专业
艺术设计系:公共艺术与装饰绘画方向、视觉传达方向、服装设计方向、商业展示与室内设计方向。
第一章 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艺术发展与演变。2.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培养正确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表达能力。
[基本要求]
逐渐深入引导学生对造型的进一步认识,明确造型观念,强调整体观念,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要点]
加强对素描概念的理解,强调素描观念的转变,明确素描训练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数] 4学时(理论讲述)[教学内容]
第一节 素描的概念
素描的原义是用较为简单的工具和单一的颜色画在载体上的图画,在绘画艺术中是相对于色彩而言的,从广义上讲它泛指一切手绘的单色图画。素描有着多姿多彩的风格样式、方法流派和理论体系。
第二节 素描的分类及学习素描的价值意义
素描是每一位画家和艺术设计类的起点,根据艺术设计类教学的目的,本大纲论及两大类素描:写实素描和形式意向素描。
1、写实素描的表现方法
[1]以线带调子式 [2]体面式 [3]结构式 [4]光影式
2、形式意向素描
意向,指绘画中纯形式意念及其处理取向。它是绘画语言因素中不依赖自然形象而独立存在的一种形式结构。而以这种形式结构为表现主题的素描,即为意向素描。
第二章 静物素描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从结构入手,有里向外观察、分析物象。形成有几何体概括物象并结合不同造型特征的对象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性的刻画与表现,重点在于观察方法的培养与引导及画面整体感的把握。
[基本要求] 几何形体写生是研究绘画造型的基础。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多角度写生,使学生理解几何形体的构成原理和透视变化规律,本单元从几何形体入手,逐步以玻璃器皿、金属器皿、水果、鸟禽标本、花卉植物等不同造型特征与不同质感的各类静物写生练习。由内到外,从本质入手,分析研究为主自然带出各自的表现方法,继而正确地表现几何形体的结构、体积、空间等关系。
[教学要点]
1、明确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艺术发展与演变,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2、研究几何形体的目的和意义。
3、整体观察和多角度认识,强调透视规律,培养透明观察对象的良好习惯,(结合设计素描)以线条为主不注重光影、注重空间、透视、体积等。
[教学时数]
几何形体写生与静物、石膏像写生 72学时 [教学内容]
建立以形态入手的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
2、相互比较
3、由表及里
4、特征意识
5、节律意识
第一节 石膏几何体写生
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锥柱合体、圆球体、六面柱体等几何形体组合写生练习。(16课时)。
1.透视规律 2.中轴线、辅助线、切线、垂线 3.结构关系 4.表现方法
讲授要点:
1、透视。
2、线条的性能。
3、设计素描的相关内容。
作业安排:2-4 张写生作业。(2 张结构、透视、画面构成分析练习。一张写实素描。)
第二节 静物写生
玻璃器皿、金属器皿、水果、鸟禽标本、花卉植物、工业产品及工具等不同造型特征与不同质感的各类静物写生练习。
1、形态研究,建立和培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意识。
2、结构分析与质感表现。
3、设计素描训练。
讲授要点:
1、静物美感与画面构成分析。
2、结构、空间、质感的表现方法
3、工具材料性能与表现。
4、意象素描的相关内容(结合课外练习安排作业)。
作业安排:4-6 张写生作业。(2 张结构、透视、解剖、画面构成分析练习。2 张写实素描练习,)要求写生内容为玻璃器皿、金属器皿、石膏几何体或五官、手脚、水果、干枝、皮毛、花卉等不同结构、不同质感的静物写生训练。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根据所提供写生内容,静物组合,解决结构分析与空间构成关系。光影明暗与结构、质感的关系。线条表现与平面意象的构成。各种工具材料性能认识与表现,并结合部分代表性素描经典幻灯或影象资料分析、讲评。
第三章 人物素描写生 [教学目的]
通过对透视律与解剖知识的学习在写生练习中研究掌握人物头、颈、肩、臂躯干、四肢之间的解剖知识、生长规律、运动规律,以及鲜活的人物个性表情及人物精神面貌的深入刻画以达到较熟练的掌握人物造型基础知识及表现手法。
基本要求:人物写生是以研究人物造型的基本因素和规律,以及把握人物形象特征为主要课题;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作业训练分为头像、胸像写生和半身像、全身写生。
[教学要点]
1、结构空间
2、动势线、透视形
3、表情的把握与质感的表现
4、人物精神面貌及状态 [教学时数]
石膏像写生、人物素描写生、人体素描写生 [教学内容]
人物头像写生 1.头部构成及造型规律 2.头像写生的要点
第一节 人物胸像、半身像写生 1.头、颈、肩与胸廓、两臀的关系 2.表情与动势 3.刻画与表现
第二节 人物全身素描 1. 全身解剖及骨骼结构规律 2. 全身不同姿态及运动状态
3.全面控制画面,加强人物的动态节奏关系 4.对神态及肌肉、环境的把握
人物头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物胸像、人物全身(包括:坐、立或较复杂的情绪状态。如拉琴、阅读)写生练习。
讲授要点:
1、动势线、透视形。
2、空间、体积。
3、表情把握与质感表现。
4、人物精神面貌及状态。
作业安排:3-5 张写生作业。(3 张结构、透视、解剖、画面构成分析练习。2 张意象素描练习,要求课外完成),以结构为主、掌握不同角度、不同部位间的协调运动关系及表情、服装特征。
第四章 人体素描 [教学目的]
为配合人体写生教学,在所学艺用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代优秀人体雕塑作品写生,研究人体造型特征、人体结构规律、动态变化规律,掌握人体写生的要点、方法。要求通过人体写生,掌握人体比例美感、运动美感、性别美感(如男性健壮阳刚美与女人体阴柔的曲线美等)。并通过写生掌握不同年龄、性别人体骨骼、肌肉等的发育、发展及衰弱差别。继而能够准确捕捉及创造性表达出这种美感认识
[基本要求]
人体写生是学生造型基本功训练的重要课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人体造型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人体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形态,借助人体写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人体的审美水平,学习人体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人体素描写生训练(包括人体速写、默写的训练),理解和研究人体形体结构的特征、动态变化规律,掌握写生方法,提高对形体的分析、概括能力,为塑造真实、生动的人体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尝试制作个性化的作品。
[教学要点]
1、动势线、体积、解剖、骨骼、肌肉。
2、状态、情绪。
3、运动规律、结构特征。
4、线条、体积美感
5、表情姿态与整体美感。[教学时数] 30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体写生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人体首先是一种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艺术母题。我们的课题即将进入全身人物写生,在此之前,首先获得关于人体形象的深度知识是极为必要的。当我们表现一个全身衣着人物时,为了避免画出的衣着下面缺乏形体内容,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体即是本质。一旦我们熟知了人体,也就掌握了画人的关键。人体作为造物主的杰作是既复杂又精美的。研究人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关于其造型特点和规律的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与我们的绘画技术同步增长的审美修养。
第二节 人体比例、解剖及运动规律的掌握和研究
1、我们可以用“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来简略地概括人体的基本构成。
2、人体各部位的基本解剖构成。第三节 男人体写生 男人体写生(15课时)讲授要点:
1、动势线、体积、骨骼、肌肉。
2、状态、情绪。
3、运动规律、结构特征。作业安排:3 - 4 张写生作业。
内容与要求:男青年、老年人体写生,坐、卧、立、行或运动状态写生。要求以短期速写为主,抓动势、运动状态、年龄特征。
第四节 女人体写生 女人体写生(15课时)讲授要点:
1、解剖、肌肉。
2、线条、体积美感。
3、表情姿态与整体美感。作业安排:4 - 6 张写生作业。
内容与要求:青年女人体、老年女人体,坐、卧、立、行或运动状态写生。要求以短期速写为主,抓动势、运动状态、年龄特征。
第五章 风景素描写生(综合专业实践课)
[教学目的]
通过风景写生加强个人与自然的亲合力,在丰富的大自然中发现美扑捉并现这种独特的美,并通过这种练习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基本要求]
在风景素描教学中要求学生悉心观察体验自然景物的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生命状态和丰富变化,掌握在自然中合理选景,大胆取舍,结合自己的真情感受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探索揭示出自然中的丰富美感。
[教学要点]
1、风景写生的方法步骤。
2、合理构图大胆取舍。
3、风景写生的表现手法。[教学时数]
30课时(综合专业实践课)×1.2%=3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风景写生的选景及构图
第二节 风景素描、场景素描(速写)写生的方法步骤 第三节 风景写生的技法处理 作业安排:30 张写生作业。[内容与要求]
通过写生练习在画面中解决构图、取景问题,在自然中发现美、探索运用多种表现技法处理风景写生,并通过写生练习培养和提高自身审美素养。
根据特殊情况对教学内容可做小范围的次序调整。[考核要求]
素描课百分制记分。成绩考核应有平时学习成绩和考查、考试成绩两部分。第一、二、三学期结束时进行考试。依据该学期最后一张考试作业并参照平时作业成绩情况按百分比评定成绩。
第四篇:素描人物教案
素描人物教案
课程名称:素描人物 课 时:60课时 授课教师:李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授课专业:美术学
关于素描教学
素描的基本概念:(既什么是素描)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凡以单简的色彩(主要以铅笔及碳笔为表现工具)的简单工具对客观形物作朴素描绘的画种样式都算是素描。通常的基本功训练是用单色塑造形体。它是锻炼观察和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及明暗关系为目的一种形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本功。素描可以是客观写实的,也可以采用象征、夸张甚至抽象的形式。
素描是西方最早独立的一种绘画形式,在十四世纪末,素描就完全独立。直到现在,它已有了广泛的表现范畴。它可以是画家最原始、最直接、最真实、最深刻的思想火花的形象表现,也可以是训练一个人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手段。
按表现手法的不同来区别:有线描、明暗素描、结构素描、线面结合素描(包括黑白团块素描等,如黑白木刻等)。
如以目的和使用性质来区分。则可以分为习作性素描、表现性素描、资料性素描等等。
西方素描的演变与发展:
据考察,世界上最早的素描是距今约两万年的法国拉斯柯岩洞壁画和约在一万年以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窟壁画,二者均为旧石器时代的绘画遗迹。原始人常用极简单的天然材料,如木炭、泥土、骨、石等直接在洞壁上刻画、反复表现野牛、野猪、野鹿等形象。其中西班牙阿塔米拉洞窟壁画的野牛尤为精彩,形象生动,线条奔放,线面结合谐调,其动感、力感、重感、体感及野牛的野性威力,无不显示了原始人对动物的敏锐观察力。
此后,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绘画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色走向多彩的表现,素描由原始阶段逐步得到发展。
继史前绘画之后,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壁画为世界上最富特色的绘画艺术。古埃及绘画主要以线造型,富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和浓厚的东方色彩。
古希腊的素描:初期很重视轮廓线的表现力,有独特的质朴之美。而后逐渐摆脱东方影响,人物比例真实,但用线比较生硬。直到公元前五到四世纪时写实风才达到成熟。其面貌可以从古希腊瓶画中得到展现。造型严谨、情态生动、线条简练,写实风格与装饰风格相互有机结合。
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艺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西方素描走向成熟。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欧洲最先进的国家——意大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与建立。意识形态也随之转变。人文主义的反封建世界观冲击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要求文艺面向人生、研究自然,从表现神转化为表现人、表现自然。同时崇拜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的怀古幽情导致了古典艺术观的复兴。素描也随之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趋于成熟,进而确立了欧洲素描风格的主调。自此素描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因此出现了一大批专以素描见长的画家。许多艺术大师不仅是伟大的油画家、雕刻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素描画家。如被誉为文艺复兴三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达·芬奇的素描具有深厚、典雅的风格,他能熟练地运用明暗、解剖结构、空间透视等规律使形象和谐统一。他笔下的形象表情丰富、刻画细致、意匠巧妙,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素描艺术的最高成就。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激情洋溢、强烈地追求个性与风格的素描巨匠。他的作品以力的美感展现给们。他素描手法多变,用线简练有力。善于表现(达)人体结构和运动,以剧烈的动势、健美的体态,圆中显方的肌肉体块和纯熟的艺术技巧,使不少素描作品成为完整的艺术珍品。
拉斐尔留下数量可观的素描习作,成为名符其实的素描大师。他的素描手法灵活生动,刻画精微。笔下的人物既尊重自然又强调理想化。既有着米开朗基罗那种结实的雕塑感,又有较达·芬奇更为优美更具刚中带柔的妩媚。
随着思想的解放,科学的进步,艺术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透视、解剖、构图等方面,作出了验证和解释,使之成为独立的学科,为现实主义造型艺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文艺复兴的春风吹醒了德国艺术,促成了不少素描大师,其中以丢勒和贺尔拜因最为出色:
丢勒的素描重视客观、强调结构,以极冷静严密的态度作出犀利的表现。他的肖像力求形体准确、笔法细致、感情真挚、性格鲜明,他的素描作品至今仍是世界素描教学的典范。
小贺尔拜因是老贺尔拜因的儿子,他的素描肖像手法洗练。用线立准确有力,形象生动传神,并具有装饰味。
意大利的波伦亚美术学院为了恢复文艺复兴盛期的传统而崇尚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艺术,后来发展成绝对化、规范化,以至完全抛弃了文艺复兴时期重自然、研究自然、极其重视写生的传统。形成一种僵死的、概念的、公式化的“学院派”素描体系。造成了艺术的倒退,十八世纪意大利艺术终于走向衰落。
十七世纪十半叶开始,欧洲艺术中心逐渐转向法国。法国绘画艺术追求一切自然的美——肉体美,生活情趣美,树木、山峦与河流的诗意美。这种艺术称为“巴洛克”艺术,这个时代被称为巴洛克时代。这个时代的素描如普桑、华托、拉图尔、夏尔丹、大卫、安格尔、普吕东、席里柯等。这一时期的素描特点是多以明暗来造型。偏爱形象的逼真和强有力的造型的效果。
十九世纪法国素描产生了观念性的变革,学院派教学受到浪漫主义画派、现实主义画派以及印象画派的先后冲击,由此出现了法国艺术的丰富创造性。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德拉克洛丸,反对学院派外表的细致“真实”,追求“内在的真实”。他的素描注重构图的气势,强调夸张与对比,重视意境的创造。为探索新技法而不择手段。
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库尔贝,反对学院派因袭虚伪的艺术。坚持以生活真实为创作依据,法国大革命后涌现出一批现实主义画家:柯罗、米勒、杜米埃也为表现生活真实的美和时代特征创作了许多素描杰作。
印象主义主张素描是视觉印象和自我感觉的反映,他们只注重形象的感受和气氛。仅记录光的印象或作试探形式的辅助手段,而不重视自然形态的刻画,莫奈的素描用笔随意,注重光色与空气的表现。马奈、德加是印象派最善素描的画家,他常从不寻常的角度速写瞬间动态,笔法轻快流畅,形体结构准确、自然。
后期印象主义在素描中苦心探索心灵中的真实,探究艺术的形式美。塞尚非常注重素描的形态,将对象凝结成几何形,使其坚实有力。高更在素描中把一切形体回归于原始,凡高则更是以原始的芦苇笔,用点与线去表现狂乱幻觉中的激情。
新印象派的创始人修拉的素描则彻底抛弃轮廓线,用单一的明暗调子造型,具有强烈的装饰感,空间感和抒情意境,表现技法独创一格。
雕刻家罗丹的素描常以速写表现人体运动,注重写意和整体气韵的连贯,用笔简练,手法奔放、轮廓准确、形象抒情又充实。
十九世纪德国出现两位素描大师,对中国影响较深,一位是门采尔,另一位是柯勒惠支。门采尔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素描,刻画细致、生动自如,技巧全面、精湛,形象真实动人。
这一时期欧洲出现的种种画派,对各国美术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起了消极的作用,素描教学开始从写生入手,重视对自然生活的研究,这是进步的一面。但是有的派别却否定写实的传统。只注重视觉印象和主观表现,这又是片面的一面。然而,也有不少画家坚持写实的传统,在素描教学上不断探索并创建新的学派和体系。
俄国契斯恰柯夫的素描教学体系,制定了完整的训练程序、方法和要求,主张从实物写生为基础,强调整体画法,将解剖、透视融贯于素描全过程,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所提倡的写实传统。但过份强调以静止的直接写生和长期作业,忽视了动态造型和视觉记忆的提高。尽管如此,契氏体系仍为当时俄国现实主义画家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造就了象列宾、苏里柯夫、谢罗夫、伏鲁贝尔等一批卓越的素描大师,这一体系至今仍对我国的美术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与其他绘画形式一样,二十世纪的西方素描流派纷呈而交替迅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建立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之上,不同点却是各自显示出了建立在反传统基础上的新观念,我们将二十世纪西方素描通称为现代派素描。
马蒂斯是法国画家,野鲁派的代表人物,他受后期印象派影响,并吸取波斯绘画和东方民间艺术的形式,形成“综合的单纯化”画风,他主张画家具有精神上的单纯朴素,认为无论是色彩还是线条,越是单纯,对情感的影响越强烈。他的钢笔画正体现了这一主张,线条单纯而单调,儿童般的轻松自如,从容而不潦草。画面构成注重主观情感表现,构图饱满,夸张与装饰化的表现。
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早期画风景写实、人物刻画精细,后来成为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画家应创造抽象的形来表现“科学的真实”。彻底打破传统的画法(即只能画出三个而)而力图同时表现立体的六个面。
康定斯基是俄国人,定居在德国。他是画家、哲学家。他不属于任何流派,然而他的理论却指导着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他提出“所谓素描是不破坏本质的内在生命,这种素描与解剖学、植物学和其他知识有无矛盾无关重要,问题是在于它是否破坏外在视觉的谐”,试图反抗科学与自然真实,在绘画上表现音乐感和旋律节奏。
克利与毕加索、康写斯基齐名,称为现代三位伟大的独特画家,克利是瑞士人,后定居德国。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为美学基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认为:“艺术并不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他的理论反映了当时素描的面貌:有意追求粗野、狂乱,表现未加工的效果,以真实的变态的组合来创造真实的怪诞世界。以重复的紧张节奏去表达大战后的恐怖绝望心理。
本世纪以来,艺术运动变化频繁,绘画从来不象今天这样活跃,素描也从来没有这样丰富多彩,尽管素描(及绘画)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变化多样,但不外于三条路;一是具象素描在继续发展;二是抽象素描发展还在继续;三是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绘画(指素描)在探索中前进。任何一种艺术思想(思潮)都会自行消灭,任何画派最终都会汇集到一种或两种“艺术体裁”上去,未来由自己去作出选择。
素描的教与学(教授法)
注重艺术感知的直觉:
艺术的感知与直觉是包括了感与知两个方面的最初结合,它有难得的全面性和可靠性,纯理性的描绘,虽然“正确”,但是易流于机械,因而并非真实,唯有感与知结合并把这种感知结合的直觉贯穿始终,才能真正接受真实而获得满意的效果。注意艺术直觉与基本技法的统一,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学生当成未来艺术家加以培养,那么应给予学生以思辨、感知与技法的全面训练,使学生在低年级有好的开端,到高年级有个好的发展。(要长期与短期作业相结合)
在素描基础训练中会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它要求学生在训练中除激情外,还需要理智、冷静的分析与综合,必须养成严格的学风,学生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和认识不当的习惯,自然会在素描课中首先暴露出来,它们不仅给基础训练带来障碍,也会影响今后的自身发展,因此,在训练中严格把关十分重要。
具象写生练习是我国素描教学的主体内容,重视扎实的写实功夫训练,强调结构、形神兼备。
强调整体的思维方法:
“整体”是素描教学的基本原则。它即体现在作画过程中的始与终。又体现在素描的全过程。对每一课题的训练、应把整体摆在研究造型法则的首位。把握整体是揭示对象本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克服认识偏颇的关键。张调落幅前对“第一印象”的捕捉,坚持描绘过程中的“整体——局部——整体”的表现,重视结束阶段的大体调整,恢复“第一印象”是完成素描的头等大事。
在素描教学的程序上也要体现服从整体的原则,素描基础训练的最终课题是全身人物写生,为了明确一切人物局部都是为达到这个整体的目的,要求学生多画速写,注意训练相应的整体关系。
加强结构训练:
树立牢固的结构概念,训练捕捉结构的能力,是素描训练的重要环节。结构,是一切造型形式因素的基础,是点、线、面、体、空间、色调等因素的组合变化的依据。作为以线为主要手段的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形体的结构为中心的,以色调为主要手段明暗素描也同样强调对结构的正确表达。
为了加强对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在训练中多以中短期作业方式作画,多画纯结构素描,甚至完全避开光的影响,同时也要多临摹,默写及创作性的练习,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针对一幅习作而方,强调结构,应用适当的夸张手法使结构更明确、肯定,从而更易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然而,这种处理必须在整体的严格制约之下进行,否则就是舍车逐末。
①不同素描形式的结合;②长短期作业的结合;③写生、默写、想象、临摹相结合;④多看、多想、多问、多练、多记、多实践。这很重要。
素描的观察方法:
“素描画的不仅是形体,而更重要的是对形体的观察”。素描大师德加在这里揭示了一个观念问题:素描不只是表现形体,更重要的是表现对形体的看法。
观察的基本原则:尊重对象、感觉对象、想象对象。
它的基本方法是整体。画家观察事物是从整体出发,首先看对象的全貌,然后是看主要部分,再是看局部和细节,但随时注意大体,看到新的整体。一般人作画则首先看到对象细节,以后仍是看到别的细节,最后还是一堆支离破碎的局部。
整体、比较、综合概括、目测法:
素描的基本程序:整体——局部——整体,即从整体出发,先画整体后画局部,最后回归整体。首先把对象(单个或组合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画,而不是一个物体一个物体地画,更不是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画,画局部时不光注意局部,同时也注意整体,画局部的实质也是画整体,也是为了整体。不断调整的全部过程都在画整体。“整体——局部——整体”多次反复,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更整体,最后塑造出一个高度概括、完整的艺术形象。这点在教学中非常重要,甚至有人画了一辈子画还没有掌握好画面的整体关系!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直后曲·先方后圆·先轻后重
①先大后小:
指塑造形体块面要先概括后充实。先画大体后画局部,先画大的形体后画小的形体,先画大面后画小面,即看全局,整体入手。
②先长后短:
打轮廓用线,要先用长直线勾画大体轮廓,后用较短的直线勾画具体轮廓,内轮廓与外轮廓相互照应,这仍然是从大体着眼。
③先直后曲:
曲线要先概括成直线勾画,复杂的曲线也当成拆线来画,逐渐形成曲线感觉。注意,是在深入刻画过程中逐渐形成,仍是大体。
④先方后圆:
圆形或圆面体的塑造,先简化成多边形或多面体,再逐渐丰富块面关系,最后塑造出接近圆形或圆面体,仍是大体着手。
⑤先轻后重:
指的是着画时要先用轻线,画面感觉轻松而且便于调整改动,铺色调也要先画轻淡些,后逐渐加深,为画面最后效果留有余地。
明暗素描法:(概念)
即用明暗色调来塑造形体。它的主要特征是注重明暗、体积、空间的表现。明暗素描也重视结构的表现,但它不是表现结构本身,而是表现受光照制约的形体变化。主要表现方法有两种:
①整体塑造法: 凭画者的感觉,运用明暗色调去塑造对象的整体结构,特征和气质等,注重体积却不追求块面效果。
②块面塑造法:
注重立体观察对象,分析对象的形体结构,最大限度地概括成由几个面组成的基本形体,并用不同色调表现出这些面的位置变化。随着刻画的深入,形体结构进一步具体化、块面也逐渐增加,最后塑造出丰富生动的形体起伏。这个过程象搞雕塑。先切出形体大面(初坯),然后切出小面,由方到圆,由简到繁逐步深入。色调深入过程,调子由轻到重,形象由概括、模糊到清晰,具体。
块面色调可用线条的排列组成,也可运用抹、擦法或用大笔触来表现,还可将上述各法结合起来表现。
线描画法:(概念)
纯以单色线条进行选型。主要特征是注重形象结构的表现和线在平面上的构成,不强调体积、空间的表现。(线条即容体的抽象)
线描有两种造形观:
①西方线描重写实,重形体比例准确,重直观感受。
②东方线描即白描,重意象、重默记、重线条本身的力与美。然而,上述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它们在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中变化发展着。安格尔与李公麟、马蒂斯与梁楷的线都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线描法强化形体结构,用线提练出形象的结构、明确勾出内轮廓线与外轮廓线。
结构素描法:(概念)
以结构为中心,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线面结合的造型方式。主要特征是强调结构和线。从作画开始到结束,是一个注重对象结构观察,分析和综合表现的过程。落笔之前从大处着眼,把握对象的大感觉,大结构关系;接着冷静地分析其内部的结构、构造,即基本形体的组织、穿插、衔接关系,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恢复到常人所见的面貌。
用线要强调形体结构。一般在大关系、形体的主要部位,形体转折点上,体块的起迄处,用线都要明确肯定。强调、突出,多用实线。其他部位则应减弱或含蓄,常用虚线。在整体上用线一般多用长线,少用短线。长直线勾画大形可突出主体,短线易琐碎而影响整体效果。运用前实后虚,前粗后细,前重后轻的线条变化加强空间关系。利用虚实,直曲不同线条的特性来处理不同物质和形体特征的对比关系。
在一幅画中多用直线或多用曲线,多用粗线或多用细线,以展示作品某种整体上的特征倾向和风格,注重(意)轮廓线上的诸转折点,即因结构位置不同所显示出的丰富变化,没有这些点的变化,结构就会空洞,线会显得无力。色调是皴、擦、染表现出来的阴影,不等于自然对象中的光景变化,只起着加强形体结构,给绘画增添韵味的作用——光源位置可变、光影可变,但形体结构不变,这就是我们要表现的结构素描的实质所在。讲究内在。一切为了造型,而不为别的。结构素描有别于调子素描关键在于此!(调子素描是注重表现光与影的光照结果)。
素描表现中的艺术处理:
(1)观察时注意抓住个人对事物的直接感受,同时作出综合概括,获得对象的整体认识。
(2)构图和表现,原则是对立统一或称多样统一。(3)画面处理的基本手法是取舍、夸张、强化对比。对比的因素有:形体的大小、长短、宽窄、方圆、繁简;明暗的浓淡、强弱;质感的粗糙与细腻、硬与软、透明与不透明;量感的轻重;动与静、强与弱、起伏、张驰、快慢;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浓淡、横竖、疏密;点的大小,聚散;面的大小,向背;色调的轻重,冷暖等。
(4)造型要提炼概括。运用艺术的筛选、取舍、夸张与强化对比等手法,使形象更鲜明、更简括、更强烈。
(5)在表现意识上要做到“宁方勿圆”、“宁拙勿巧”、“宁脏勿净”。要有求实精神,反对任何表现修饰。
(6)注意画面气氛与人物神情的刻画,画面要有动与静、欢快与沉闷、严肃与活泼、粗矿与抒情的变化。
素描的造型因素
(点 线 面 体 空间 结构 明暗 调子)
点:点是素描艺术最基本的造型因素。点是素描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素描一开始就得考虑构图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在绘画过程中也不时不刻在寻找点和研究点,如关节点、转折点、中心点……可以说素描处处离不开点。如方位、体块的一个点至另一个点,对称或相应的骨点,如三角形它就有三个点,立方体有至少八个点。
点的概念在素描中不仅有长短、宽窄、厚度的形象特征,而且更有丰富的变化“色彩”。点可以小成针眼,可大到几乎充满画面。点有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扁形或长形。还有轻重、浓淡、虚实之分。点的运用是丰富的,力量是无穷的。单独一个点能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如一幅画中的一只眼睛、一个头、一个身子等,无不用点来概括。用点来集合成线,能表现虚处的轮廓,或体现结构的位置。
线:线在自然形态中是不存在的,它是从客观中抽象出来的“意象”。对象上所感觉的线只是一种幻觉,或只是形体的边界。线在画面上出现,虽是虚构的,却具有造型上的象征意味,也更带有艺术的创造性。线条是最古老的绘画语言,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沿用线条作为素描的造型手段,在造型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信天,人们更是紧紧抓住这一手段不放。线的艺术是素描艺术的最高追求,人类不仅在远古时期中的素描离不开线条,而且在人们发育早期的儿童画中也首先是线条。人们不仅会象安格尔、达·芬奇那样毕生地从事线的艺术造型,也会象毕加索、马蒂斯那样从明暗造型中回归到线的造型之中。
在明暗素描中没有单独的线,仅有组成面或体块的线集合群。也就是说,对象根本自身没有线,只有体,只有块面组成的体。明暗素描中的线,只能被看成描绘对象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或起对体面的加强作用,一但素描完成,线也就基本消失了。轮廓线实际上是面的一部分或是面的透视缩影,形的大小、色调、空间位置变化,决定着轮廓线的窄宽、轻重、虚实变化。
线描是真正用线说话的艺术。在线艺术中外轮线模拟形体大关系,内轮廓线则模拟各局部的结构体面关系,线的组织与分割抓住了对象的比例,动势和形体特征。提示出对象的体积和空间,表达了对象的体面衔接关系,以线的浓淡和疏密显示出来对象的明暗色调对比,以线的方圆、刚柔对比表现出不同的质量感,以线的快慢、张驰交替传达出运动节奏,以线的起伏与韵律揭示出形象的生命脉搏……线描中的线,不是一根平淡的线、苍白的线,也不是形体的躯壳或铁丝框,而是一条丰富多彩、生动有力的、富有内在表现的线。线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
面:(面的理解和认识)
面是在对象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又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是依附于体的一部分。在明暗素描过程中,运用“块面”塑造分解出来的面是假设的,但不是抽象的。在认识对象、分解对象的块面、塑造体面时,必须弄清面的大小、面的边线、而的形态、面的倾斜、面所处的空间位置、面的色调、面与面的关系、面与整体联系。只有这样,下笔才有依据,造型才能严谨、结实、有力。
分块面是塑造对象的手段,用块面塑造成完整的体是前提、质感、量感、神情的刻画则是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表达形象灵魂的精微。
体:体是一切物质存在的最基本形式。任何物体都占有三度空间,即长、宽和深度。这是体的基本特征。绘画就是在两度平面上把三度空间的物体表现得突出,有体积感,这是绘画艺术的难点,也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特征。体是物体结构的基本内容,实体是不变的,它反映出物体的真实面貌,物体所呈现的形体是随光线的面者视点的变化而变化的。体是在对象中真实的实体,在画面上却是虚构的形象,是采用点、线、面、体在素描过程中也有着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内在关系,当观察对象时,首先看到的是体,再是面,接着是线,最后才是点。当然,由点进展到体,在过程中的点线面无时不在互相交替进行,既同时看到体也都在画体。
空间:绘画就是创造一种“幻觉空间”,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视觉效果,从而显示出艺术感染力。
结构:结构是指物体的内部构造,包括构造的诸形及其组合方式。即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形体特征怎样,以及如何连成一个整体。结构同调子的原理一样,局部的结构从属于大体结构。同一物体的结构包括形体结构、物质结构、空间结构。
结构是理解真实形体的基本出发点。形体外貌可变,而结构不能变,如每人的鼻子结构相同,但外形差异很大;因光照不同外貌也会变化,因此仅模外形会歪曲形象,抓住结构的特征才能获得真实的表现。
明暗:是指物体受光照射所呈现的光影变化。素描表现出明暗才能获得物体的立体效果。明暗是调子素描造型的主要手段。线描或结构素描虽不直接表现光影效果,也不同程度借助于明暗进行辅助造型。所以说明暗是素描造型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
素描形体中常见的毛病有:
歪:形不准、体松垮、重心失稳及构图偏倚。
死板:(也称“板”)死扣轮廓,用笔拘谨,明暗极差太弱造成幅面灰暗,用线无轻重主次,造型不生动。
肿:比例失调、夸张过度、骨肉颠倒、起伏反向。
碎:主次不分、细节过跳、小对比冲淡大对比、主体形象不能一眼就俘。刻画繁琐、花花斑斑、不擅概括。
糊:色调无限止加深、近手处处皆黑、皆灰,或下笔轻率,盲目涂擦,以致脏腻不堪。下笔犹豫游离,切形不肯定,结构色调模糊不清。
头像素描绘画过程
二OO七级美术学本科班 素描教学笔记(1)准备工具
头像素描一般常用的工具有:铅笔、炭笔、炭精条、木炭、铅笔、粉笔等。纸、选用素描纸或不是太光的白卡纸即可。大学初级教学的学生一般用铅笔为好铅笔从2H到8B具有软硬多种型号,有很强的表现力。起搞或画物体暗部用软铅,往后深入可渐渐转为硬铅。橡皮尽量少用,以免损坏纸质影响深入刻画。
(2)观察
观察即对所画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即感觉的刻画或深刻化。在动笔之前,要对全画面有一个初步设想,并以此来引导画面的进行。要注意对象的整体印象,抓住对象的第一感觉。
(3)起稿
起稿首先应当根据画纸的大小,确定头像的大小,留出颈与肩的位置。头画得太大,易造成构图太满;头画得太小,画面会显得空洞。一般重心偏上些为好。
(4)深入刻画
深入刻画阶段是通过对细节的具体描绘使形体逐渐充实起来的过程。在完成大体色调的基础上,从明暗交界线开始,逐步向亮部推移,注意中间色的微妙变化,控制浓淡和调子相互衔接,把握画面黑白灰关系。深入刻画过程中要经历从整体到局部,再同局部到整体的多次循环,所以如能把握住阶段完整性,就能使画面效果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5)统一调整阶段 头像素描的最后阶段应对画面进行审视分析,找出描绘中存在的问题,该加的地方加,该减的地方减,使画面中的各部分协调统一起来,以保持画面完美的整体关系。
头像素描画法基础
(1)透视
透视是表现立体感不可少的手段。这了强化体积观念,我们把头部理解成一个立方体。立方体可分成顶面、底面、前后、左右六个面。顶面:两个额结以上、头盖骨。底面:下颌骨为界,下到下颌。后面:后脑勺。左右面(侧面):颞线、颧骨、下颌及头部后侧。我们平时画到较多的是正面、侧面,顶面和底面多画不全。我们要表现的透视关系、体现在正、侧、顶(或底)三个面上。先确定好头的朝向,即立方体的三个面与二维平面的画纸所形成的透视角度。与纸面平行的面不存在透视变化,与纸面有角度的面以及这些面上的细节都必须遵循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两条平行的线能够相交于灭点。
(2)头部结构
画头像,仅凭目测是很难将对象的结构关系表现到位的。只有深入研究头部结构,才能提高表现能力和表现深度,从而获得准确生动的效果。头部结构包括:头部结构、肌肉结构和五官结构。
头骨结构
(1)对头部外形起决定作用的是骨,掌握头部的结构,必须首先熟悉它。头部除下颌骨外,其余各块连成了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2)肌肉结构 头部肌肉是覆盖在头骨表面的一个薄层。了解头部肌肉,对掌握头部的造型,特别是对表情的刻画很重要。
每个教学阶段教师要做示范,并讲解绘画步骤,明暗调子,透视学、人体解剖学。使学生在该阶段教学中能较完整地、全面的打好素描造型基础。
半身像素描画法基础
选择在外形上比较容易显现内在特点的对象,摆时注意使动态和手势都尽可能表现出对象的具体特征。注意对象由于种族遗传、生活经历、年龄、性别等的差异而表现出各自的外貌特征;注意通过对象的言行、动势、表情等探索对象的思想情感,进而生动地表现出具体人物的形象。强调衣褶的研究,掌握衣褶的造型规律。衣褶要表现出内在人体结构和织物的质地、色调。注意画面的构图处理,使其能正确地表现出对象的特性和适应人们欣赏的心理特点。
在准确地表现对象的基础上,可以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物半身像写生的构图特点。
2、作为肖像画的一般要求,人物上半身体态的生动自然与脸部、手部的传神刻画。
3、色调、明暗层次、边缘线、体面透视与空间感的关系。
4、艺术的概括手段和各种表现手法、风格的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课堂作业评解。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人物头像、胸像、半身像及全身人像素描均属于人物肖像素描的范畴。表现人物的头、颈及胸部形象的素描一般称为胸像素描,表现头、颈、躯干、双臂及手等形象的素描一般称为半身像素描。胸像素描往往呈现较庄严的色彩,半身像素描则更富有生活气息、情节性和亲切感。半身像写生要求通过对头像形象、手势、体态特征及其服饰的刻画,形神兼备地表现人物的形象、身份、性格和体魄美感。
为了画好人物半身像素描,应当充分利用在人物动态及形象速写中取得的对人物动态及形象的感性认识和作画经验,特别要注意运用从人物形象整体特征出发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对形象的分析和理解,更深入、更本质地认识形象特征,感受和体会形象的内在和外在美,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步骤以保证素描的成功。经过一系列素描写生的实践锻炼后,应提倡独立思考,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解决有关艺术表现方面的问题。
一、半身像素描的动态设计
半身像素描着重表现的是人物形象,最好在生活中选择形象和服装特点鲜明的人物做模特儿。模特儿上半身应体态明确、自然而优美。在开始训练的阶段,模特儿服装不要过于宽大肥厚,以使其人体形象和结构造型较为鲜明。头和手的位置要安排得当,使形象突出,便于深入刻画和生动构图。在训练的后期阶段,可根据人物特点,设计一定的情节如弹琴、描花瓶、打毛衣等,根据情节的需要还可安排一定的背景和环境。
在半身像素描的练习中,人物的动态、手势及服装样式尽量不要重复,以增加新鲜感。
二、光线设计
光线的设计要以突出人物面部五官和手的形象为原则。在此前提下,可根据人物特征和训练的需要设计平光、平光加逆光、顶光、侧光等不同效果。总之,要有所变化而不可干篇一律。
三、画前准备
准备好铅笔或炭笔和半开素描纸。画前要认真观察形象,领会形象的特征,包括头部五官特点、半身动态特征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人物性格、气质、体格和服装特点等,尽量做到意在笔先,心中有数。半身像素描不同于头像素描,它要充分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形体动态、服装特点等。在全面观察形象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作画角度,思考画面构图和表现方法。
四、构图
构图的起码要求是把头、颈、上半身直到手的形象都完整地画出来。在这个前提下,恰当地安排画面,使视觉舒服而富于美感,这样的构图才是成功的。半身像素描的构图比头像素描要复杂一些,想画出理想的构图较为困难。如果把握不大,最好先用另外一张小纸设计草图,推敲其构图形式和效果,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在正式的画纸上下笔构图。如果缺乏构图意识就盲目地下笔画轮廓,就可能顾此失彼,或构图不美,或无法把上半身形象完整地画在画面之中。这样势必要出现反复,既浪费时间又影响作画情绪。
五、打轮廓的方法
打轮廓的主要目的是画准半身像的大体轮廓,同时落实预想的构图,二者必须兼顾。
较稳妥的方法是:按照自己对构图的设想,首先确定处于最上方的头顶轮廓的最上一点在画面中的位置,然后确定处于最下方的某只手的轮廓的最下一点在画面中的位置,再相继确定处于最左、最右的一点,即约出半身像的大体形象和构图形式。这个工作完成之后,应退远认真观察和分析这些点的比例位置及或垂直或侧斜的关系是否正确。如果这些点的位置定得不准,其构图是不舒服的,应下功夫进行调整。
在各主要端点位置及大体构图确定之后,应首先在最上和最下一点之间确定头部下颌点的位置,然后以头长为标准比例相继确定头的宽度及两肩、两肘、两腕等要点的透视位置及比例关系,再相继画出头部、手部及上半身体态的内外轮廓线。
在半身像素描中,上半身的身体造型往往被衣服遮盖,因此,确定肩、肘、衣袖、衣领、胸等轮廓时,要注意观察和理解衣服和人体造型的关系。如果只凭直觉盲目地画,就可能出现错误,例如,错把衣袖的某些皱纹当成肘关节的转折处,造成上下臂比例失调,还有衣袖的轮廓与手、手腕的轮廓矛盾,衣领和脖子的轮廓相矛盾等等。
在画半身像大体轮廓时,应着重寻找各主要转折点、端点的位置,以点带线。这样做一是可以保持头脑的清醒,二是发现错误便于修改。
半身像素描的刻画重点是头部和手部形象,打轮廓的重点也是如此。头部形象的打轮廓方法和要点与头像素描相同。
为了画好手的形象,应该从认识手的一般造型特征和运动规律入手。手的形象由手腕、手掌和五指组成。手腕是个非常灵活的关节,手的动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腕的运动。手腕的造型受桡骨和尺骨下端形象的影响较大。手的形象和动态又与手掌和手指各关节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要画准手的形象和动态必须从大处着眼,确定手腕、手掌的基本造型,然后确定手指各关节的位置,包括各手指端点、各中间关节的位置和体现的联线趋势,最后再画出各个手指的具体形象轮廓。
应当注意,不少人在画手的形象时往往忽略手腕的存在和形象,把手掌直接和手臂联在一起画;有的在画手指时不顾五指造型的联系孤立地画出,往往把五指画得一样粗细或一样长短,甚至把手指的数目画错。
手的造型除了有其共性特点外,还鲜明、集中地体现着不同人物的性别、年龄、经历和身份等个性特点,记录着历史和生活印记,呈现着不同的表情和美感。手的形象和手势素有人的第二表情之称,应当认真观察和表现。
六、深入刻画的方法及要领
1、刻画重点
半身像素描的刻画重点是人物的头部和手的形象。头像的刻画同于头像素描。手部形象的刻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手部的色调深浅虚实要注意和头部形象的色调进行比较,不要过深、过浅、过实或过虚。
② 表现手法应和头像的画法一致。如果头部体面形象十分清楚,手的体面造型也应画得较概括。③ 注意体现手部和头部的正确透视和空间关系。
④ 从整体效果看,头部形象应最为突出,手部形象次之,而不应相反。
2、服装的刻画
半身像素描对服装的刻画,目的主要是表现人的着衣形象,因此,无论其衣服的式样和质地如何,都应通过服装的刻画体现出内部躯体的实体感,并符合人体结构的起伏特征。在深入刻画的过程中,衣服及衣纹形象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我们对衣服及衣纹形象进行概括和提炼,避免盲目地照抄所有细节。为了进行有效的概括和提炼,在观察衣服形象时,要注意分清哪些是必然性特点,哪些属于偶然性的现象。对必然性特点要进行适当的强调和准确地表现,对某些偶然性的琐碎细节可忽略、减弱或进行概括表现。① 必然性特点
衣服形象本质地体现着人体结构特征的方面属于必然性特点。一般说来,衣服被人体支起,处于紧张状态的点、线、面,属于必然性特点,如人的双肩部位、上臂弯曲的肘部、妇女乳房对衣服的支起等处的衣服形象呈现必然性特点。若把这些部位的衣服起伏、转折形象画错,就会直接影响人物的本质造型和动态特征。对这些部位的点、线、面造型特征应认真观察和刻画,不可有丝毫的放松。相反,衣服远离人体呈松弛状态的形象,则呈现某种偶然性,除其线条美感可能有一定的表现意义之外,对塑造人体形象不具有严格的意义。对这部分衣服形象的表现,应适当放松,不要过于拘谨和细密。② 衣纹
衣纹的产生除受人体形象的制约外,还受其本身式样和质料等因素的影响。刻画衣纹的目的,一是表现人体形象,二是表现衣服的美感,三是在整体素描效果中体现一定的疏密节奏。因此,在表现众多的衣纹形象时,要有一定的组织和取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分清哪些是体现人体造型的必然性衣纹,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偶然性衣纹,从而有所强调、概括和取舍。不过,也应当认识到,即使是属于必然性的某些衣纹,也存在偶然性因素。如在肘部关节内侧是必然要出现衣纹的,尤其是较薄的衣服的衣纹往往鲜明地体现着上臂和下臂的形体形象,衣纹的走向往往呈“之”字弧形,主要衣纹指向肘端,这些是其必然性;但其具体细节可能随时变更,又体现着某种偶然性。在刻画它们时,应进行选择,只要抓住其基本特点,画出来舒服、合理、生动就可以了,没必要一丝不苟地追求与客观形象的完全一致。
③ 衣服式样对人物形象的身分、气质有很强的渲染作用,但对衣服式样,包括可能存在的花纹图案、装饰物等细节的表现不要过于突出,否则会使头部和手的形象相对减弱,使半身像素描失去应有的重点和中心。
七、表现方法
为了提高作画效率,画出主要形象,常见的表现方法是轮廓线造型和明暗色调相结合的手法。另一种表现方法是不出现任何一条明显线条的全因素素描画法。半身像素描与其他素描一样应坚持有感而发,对不同形象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大胆的尝试。
李宾2010年5月26日于滁州
第五篇:素描基础教案
素 描 入 门
——带你走进神秘的黑白世界 【课题】素描入门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向同学们传递三个方面的知识点:
一、复习和巩固上节课的构图和透视知识(主要指: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
二、了解和掌握素描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三、讲解素描的明暗关系;(主要指:三大面、五小调子)【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根据同学们之前的学习情况以及本节课的具体性质设定了一下几个目标: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素描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以学生为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插入生动有趣 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改以往的被动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做到爱学习、乐学习。【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素描的概念及简单的构图技巧和透视方法。【教学难点】素描的明暗关系;(主要指:三大面、五小调子)。【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教材、幻灯片等
【学具准备】教材、铅笔、素描纸、橡皮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评点作业,选取其中的典型作业做范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素描的基本知识。
二、讲授新课:(让同学们欣赏一组素描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图片是那一种艺术形式,他们的有什么共同点?”)
一、素描的认识:
1、什么是素描:
由铅笔、木炭、钢笔、圆珠笔、毛笔等,以线条来刻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做素描。简而言之,素描就是单色造型。素描的种类有很多:如:白描、钢笔线描、单色水彩和单色油画等(图片欣赏)
2、素描的地位:
素描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素描也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浮雕)等,这是研究绘画艺术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3、素描的工具:(插入绘画工具图片,便于学生直观认识绘画工具)
素描的工具种类很多,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具备:铅笔、炭笔、美工刀、素描纸、美术专用橡皮等即可作画; 其中铅笔是最简单而方便的工具,初学者素描常从铅笔开始,主要原因是铅笔在用线造型中可以十分精确而肯定,能较随意地修改,又能较为深入细致地刻划细部。同时铅笔的种类较多,有硬有软,有深有浅,比较俱全,可以画出较多的调子(黑白深浅的颜色)。现有的铅笔分两种类型,以HB为中界线,向软性与深色变化是B至8B等,我们称为绘画铅笔。HB向硬性发展有H至6H,大多数用于精密的设计等专业使用。
4、素描的分类:
素描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大类:(范图欣赏)(1)素描在表现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2)素描从使用工具上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粉笔或两种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等
(3)素描从绘画传统的角度说,素描又可分为中国写意传统的素描(一般称之为:白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两种。
二、素描绘画过程中的动作要领:(图片演示)
1.握笔的动作:绘画的握笔方法是和平时写字有区别的。通常的握笔方法是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铅笔,小指作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空)。靠手腕的移动来画出线条,只在细部刻画时才会采用象平时写字的握笔姿势,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点来移动手腕完成。
2.画板的摆放:画板的摆放应和视线垂直,画者和画板之间,应保持到可伸直臂膊的距离。这样能使在画的过程中,始终能照顾到全局,也避免由于视角的原因造成的透视错误。当画板位置确定后,在画的过程中就不要再移动,以避免因角度的变化影响画的透视改变。在写生作业的深入刻画阶段,因为需要对物体细部进行仔细刻画,我们可以把画板适当拉近,同时改用与书写相同的执笔方法,只有这样,画出的线条才会更加精细、更加准确。
三、素描绘画的构图:
1、什么叫构图:
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
2、构图的原理:(以单个物体的构图为例)单个物体的构图。(指导学生观察例图)
结论:
1、一般情况下,描绘单个物体时有投影的一边留的空间大一点,这样给人的感觉会比较均衡舒服。
2、物体重心大多在下部,所以放置在画面的中心或偏下方位置显得稳定。
3、描绘单个物体时,物体的大小要适中,不可过大亦不可过小。(教师出示作品讲解)
四、素描的明暗关系: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世间万物,除了因为有我们的眼睛外,还因为有光的作用,所以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光的特点才能把素描学好。因为素描是单色画因此我们在这里所研究的主要是光的明暗关系。光是以直线传播的我们以球体在单一光的照射下的效果。(教师 出示范画,指图讲解)
1、三大面:一般称受光面为亮面、背光面为暗面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灰面。
2、五小调子: 亮面: 高光 灰面: 灰光(灰调子)
暗面: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投影
A、高光是光线投射在物体表面上最亮的部分(离光源最近的部分)。B、灰光(灰调子)位于高光的两侧,一侧渐为形体的边沿,一侧与明暗交界线相衔接。
C、明暗交界线位于亮面与暗面的交界处,它是暗面中最黑暗的层次。它不是一条线,而是一部分层次。
D、反光是因为光线折射与物体相邻的另一物体受光面的光线反射或因环境光的作用形成反光。一般情况,强的反光仍然比最深的灰光深。E、投影是因光线被物体遮挡后在支撑物上留下的黑影。
3、小结:三大面和五小调子在实际临摹或写生中缺一不可。只有处理好这些层次关系,才能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插入作品对比学习,巩固加深学生的记忆并引出本课小结)
五、本课小结:素描是一种感性迸发,更是一种理性的认知,只有在系统的了解素描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有感情、有生命的作品。
六、学生临摹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临摹一幅有明暗变化的单个石膏几何体素描画。
注意:
1、工具的准备:绘图铅笔2B、3B、4B;素描纸;橡皮等。
2、执笔的动作姿势。
3、绘画的正确步骤。
4、透视准确、构图合理。
5、落款名字用铅笔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