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论语》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读《论语》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丰 富的教育实践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 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有明确的办学方针,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通过50年的教育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孔子独特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活动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看到了人才对社会的作用。他强调选用善良的人,去教育还没有某种能力的人,以改善社会风气:“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贤才是通过教育和学习培养起来的,学习达不到某种程度就不能担任某种职务。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问身心发展上的巨大差别,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同所造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肯定后天“习”的作用大于先天“性”的作用,并且“习”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正确的,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孔子肯定了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则不固”。(<论语·学而>)他经常教育他的学生要认识学习的重要,要认真学懂道理,才能解除固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爱好仁德、聪明、信实、直率、勇敢、刚强六种美德,但不爱好学习、不明白道理,就会有愚笨受骗、放荡不羁、伤身害义、说话尖刻、犯上作乱、轻率狂亡等毛病。教育的对象
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面向何种人的问题。对此,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私学的招生对象,不受族类、地区、贵贱和年龄的限制。“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他的学生有贵族的南宫敬权,有鄙人出身的子贡,有作过“大盗”的颜涿聚,而更多的是出身平民的如子张、子夏、曾参等。他的学生来自鲁、齐、卫、晋、宋、陈、蔡、秦、楚等国。最小的学生,如公孙龙,小孔子五十三岁;最大的学生,如秦商,只比孔子小四岁。可见孔子是按有教无类的原则收学生的。孔子办私学的这一指导思想,对以后发展文化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
孔子的“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加快了教育世俗化的进程。“有教无类”的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它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对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吕氏春秋·劝学>)孔子的这一光 辉思想和伟大的创举体现了孔子教育的民主性,对私学、书院的产生、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 今天所呼唤的教育机会平等也是最好的回答。
教学方法
孔子一生热爱并从事教育事业,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关于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也是值得 肯定和继承的。
1.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 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从学 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他认为教育者只有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对学生高度地全面负责,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学生,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他重视“知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由于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点,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同的学生问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孔子还针对受教育者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他认为,教育教学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因为学生的程度不同,能力各异,但各有所长
2.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孔子注意启发式。启发式的教学,是以学生积极思考为基础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论·述而》)这说明孔子反对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而勉强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他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怠于钻研,疏于思考,一味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就会为书本所囿。相反,只要认真思索,求其甚解,就会产生疑问。这些疑问解决了,学问就有所前进。所以后来朱熹提倡求学要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是这个道理。孔子肯定子贡能够闻一知二,称赞颜回能够闻一知十。可见,孔子在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方面做得很成功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习旧的知识不仅能令学习者喜悦,还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还能因知识面的扩大、实践经验的增加,从旧有的知识中得到新的认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这是孔子治学经验的总结。从旧的知识中得到启发,悟出新的道理来,这涉及到对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及人们认识的规律性。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由已知探求未来。
3.学思结合,以学为重
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子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认为学习需要思考,通过思考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不思,将一无所获;只思不学,将疑惑不定。他还以自己的经验来说明学的重要性:“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学”是主要的,学是思 的基础,为了学好,必须善于思;“思”很重要,但只有以学为主才能有益于思,两相结合.不可偏废。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确立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理想,蕴含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孔子认为学无止境,学习和接受教育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事,而应该与生俱在,直至死亡。“孔子以自己为例,明确地说明,要使自己道德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终身学习。”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霎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论语》一书还记载了孔门弟子边从政边受孔子教诲的大量事实,这种学习方式现代称为回归教育或继续教育,是由成人学习的特点决定的,是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特征。“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论语·述而》),“人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要做到终身学习需要具有乐学精神,把学习看做人生的一项基本需要,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学习热情,活到老学到老。
5.知行合一,注重实际
孔子主张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论语》开篇便是:“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学习与实践是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愉快过程。孔子的教学就是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的。他的学生子夏有一著名论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仕”有“做事”之意。这一论断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与仕即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孔子主张知行一致,但更加重视实践,“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实践不仅仅是指职业工作,而是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孔子主张“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不同”(《论语·子路》)。“和”是指无乖戾之心,“同”是指有阿比之意。君子相处和谐而不偏袒,小人则偏袒而不和谐,“和而不同”的保障在于仁厚的环境“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谨慎交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旨在处理好个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关系,使各种关系和谐发展。孔子所进行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仁”的手段来达到和谐的目的。孔子强调人的社会性,他认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个体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生活,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服务社会,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人教育应重视和促使成人“知行合一”,正确处理“学”与“仕”即学习与实践的关系,使成人的学习与工作和社会生活实践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教师观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教师占有特殊的位置。对教师,孔子的经验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其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出孔子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也是孔子最根本的教学态度。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吾少贱,故多能鄙事。“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孔子认为应学无“常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因此在教育弟子时,孔子要求弟子不只是接受自己的教育,还要广泛地以贤者为师、以能者为师。他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把博学多才作为教师的一个基本条件。孔子教学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子路成为孔子的学生以前,“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碾豚,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传=》)孔子对他诱之以礼,说之以理,终于使子路折服,发誓要做孔子弟子。他有高度的教 学热忱。他称赞颜回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论语·为政》)即使身处困境。在陈蔡之间绝粮,也“讲诵弦歌不衰”。他不断改进教学 方法,总结经验,提高教育和教学艺术。颜渊对孔子的教学深有体会地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孔子把教育学生、传道授业看作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这种善教、乐教的奉献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总之,孔子在教育史上有卓越的贡献,对教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堪称教育史上的一颗瑰宝。在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研究<论语>的教育哲学思想,挖掘<论语>的教育精华,将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对我国当代的教育改革大有裨益。
第二篇:读《论语》试述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 年,卒于公元前479 年.他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教育家,思想 家和社会活动家.在记录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论语》中,能体现出很多孔子所推崇的教育思想及理念,学习了解这些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为仁由己”。孔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孔子“反求诸 己”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学生只有具备自我教育和反思的能力,才能自立,自强,自信,辨别是非,才能自觉抵制环境的不良影响,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第一,“为仁由己”要求学生应具备自主意识,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孔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波逐流,他一向反对“乡人”的角色,强调人要有独立意识.子贡曾经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回答说:“未可也”.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第二,要求学生自立,自强.孔子提倡“不怨天,不尤人”的品格.在孔子之前,人们相信宿命论,普遍认为人的命运是由神来决定的,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孔子的思想唤起了人文精神的崛起,强调命运就掌握在人自己的 手里,人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的.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括.孔子虽然认为“性相近”,但他并不否认人与人之间
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即“习相远”.由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人的智力,能力,情感通常是不一样的,对优秀的学生可以传授深奥的学问,对普通的学生就只能传授一般的学问了.因此.教育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三、学思行的有机结合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学思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第一,孔子肯定了学的重要价值,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 “不学礼,无以立”.学的目的是获得前人已有知识,足获取 知识的最佳途径.孔子一生勤奋好学,为学生树:芷了光辉的榜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说, 孔子在发奋学习的时候,忘记了吃饭和忧愁,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第二,孔子经典地论述了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好学而不加以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无所收获;只知道思考而不学习也是不行的,脱离现实的空想会带来危害.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思考的过程使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认识的升华,所以学和思不可偏颇.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孔子认为学了不会使 用就相当于白学,可见孔子以致用的务实态度.四、“有教无类”。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来源于他对人性的真知卓见.他认为“性相近,习相远”,既然人性是相当的,那么出身 不同的人通过教育就都有可能成为君子或“善”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体现出一种平等的教育观,即每个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到种族,地位,出身和经济状况的限制.“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使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有机会接受教育.总之,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各种伟大而富有时代意义的教育理论,并推行之,教导了弟子三千,桃李满园,成绩卓越。不仅如此,两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也具有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继承和发扬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必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第三篇:读《论语》,谈孔子教育思想
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三章)
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
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十八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为女死矣。”曰:“子在,何敢死。”(《先进》第二十三章)。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为政》第二章)。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此说不足以全信,但是确有改变过《诗》《书》《春秋》,即文学、政事、历史三种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书。他重视编写合适时代的教材的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2.4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二十一章)。孔子认为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不同的人接受知识的能力不一,性格也不一,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样,所以因材施教是必要的。
3.有关学习方法:
3.1要以学习为一种乐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章)。孔子倡导学习之后就要经常去练习使用它,并把它作为一种乐趣。
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二章)。孔子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病的的源泉,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谦虚的品质。
3.3在学习上,要注意温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十一章)。孔子指出,如果一个人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时而能有新的知识,并且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理解能力的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3.4要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十五章)。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学习应带上自己的思考,这样学习才能进步。同时也指出光思考也是不行的,有些问题并不是自己的思考就可以解决的,要通过学习他人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3.5要学会不耻下问。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第十五章)。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十七章)。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
3.6学习要学以致用。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第九章)。孔子非常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并且也看出他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
3.7品德修养要与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并重。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十六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信和仁。当然做其他学问也是这样的。
3.8知识比生命更重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十八章)。孔子把修身治国的学说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也希望他的学生能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修身治国的学说。当然这种精神也适用于对一切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二、评孔子的教育思想
1.贡献
孔子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发生过长远的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在我国教育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方针、教学原则、教授方法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等,依然基本上以孔子为楷模。就算是在当代也是对我们的教育影响甚大的。
孔子从古代文献、社会实践、为人忠诚、忠言可信四个方面教诲学生,我们可以把他看成孔老夫子的教学总纲。如果我们再把这个教学总纲进行实质性的归纳,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教育(文)、道德教育(忠、信)合作社会实践(行)。在孔子教育总纲
①中,他把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放在一起,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有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人生抉择。就业、考研,这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我强烈建议大家:向孔子学习,规划一下吧。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孔子颁发一个大奖: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突出贡献奖。绝对名副其实,我们读读《论语》,就会感悟到,在教育界,这个老孔不简单,他的教育思想,渗透到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教育体系完整、独立,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②
2.弊端与不足
①
② 洪志漠.论语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1朱保安.读《论语》 谈教育——孔子教育思想解读[J/OL].3 [2011-5-12]
http:///wz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84&Page=
3对于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有弊端的,他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相信教师的提示、书本的内容都是绝对正确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去读书去思索。同时,这种方法又显然只适于孔子所谓的“学而知之”的高材生。他们理解能力较强善于适蹑孔子的思路,因而可以举一反三不用重教,至于那些基础较差的,仍旧只能尝着强制灌输的苦头。因此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发只能说是范围有限的改进。①
忽视科学这点是中外不少人对孔子的批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孔子那个时代,中国自然科学已经有了惊人的发展和积累。在天文学方面,如李约瑟先生所讲:“中国是文艺复兴以前所有文明中对天象观测得最系统、最精密的国家。”在数学方面,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当然这没有《九章算术》中的内容那样高深。但只要有这些概念和最粗浅的运算技巧,在当时世界上也明显居领先地位。另据考证在物理及机械工艺在当时也是有较大发展的。但在《论语》和其它有关孔子的言行记录中,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机械工艺等自然科学方面,均无丝毫反映。如果考虑到西周教学中本来有重数的传统,我们只能说孔子未能全面地继承和发扬他之前的文化知识。
3.我为孔子鸣不平
有人说;“孔子对人说话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等级分明的。孔子上朝时,与下大夫说话理直气壮、能言善辩,与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温良谦恭,孔子在国君面前就更谦卑了。如果国君在场,孔子总是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谨慎小心。进入朝廷之门,总是弓腰曲背,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的样子。在国君面前,说话总象中气不足的样子。”
我想他们是没有认识孔子,没有真正了解孔子思想的。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我们都知道孔子思想主要以“礼”为核心,他一再强调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礼教,只不过在有些人人看来那是在或鄙视、或谄媚的对人罢了。同时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另一种体现。
三、我读《论语》中教育思想的感悟和收获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
可以说自从我开始读《论语》,认识孔子开始,孔子以及《论语》就深深的影响着我,孔子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上我时刻注意着预习与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老师上课时会真正听讲,努力抓住老师讲的重点、核心,也会不耻下问,也懂得学以致用,学思并重。我知道孔子的教育思想还有很多我没能好好领悟的,孔子说要以学习为乐趣,但是也有些科目我就是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孔子还说要把学知识、做学问要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但是只要有很小的外部因素的干扰就会影响到我的学习。
通过这一学期对孔子的深刻学习再加上写这篇论文查阅的相关资料,使我对《论语》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我以后会更多的去钻研《论语》,钻研孔子,钻研孔子的教育思想,更会改变自己不足的学习方法,努力对所学的相关课程投以最大的兴趣与精力,以学习为乐趣,认真、努力地学习。争取在进本科四年得到最大的收获。
①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17
第四篇: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李国伟)
[摘要]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论语》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所以对《论语》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因此本文主要是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为原材料,以他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以及孔子对教师的要求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论语
教育 启发式教学
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涉及面非常广泛、注重学以致用、实际运用,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他的思想,集中的体现在《论语》中。因此,《论语》是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一部影响卓著的典籍。它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论语》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所以对《论语》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对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因此本文主要是以《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为原材料,以他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以及如孔子对教师的要求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论语》中的教育目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其社会作用,也重视其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 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很重视个人的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儒家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儒家的个人发展不是只强调“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 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
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即孔子所说的:“若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宪问》)由于“不欲”含有“克己”之意,按“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不欲”含有可达仁之意,故可解释为“仁”。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论语》中教育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一)、启发式教学。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 语• 述而》)。“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认为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二)因材施教。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这个必备的前提,何谈“因材施教”呢?那么,如何“知人”呢?孔子的方法大致有二:第一,是“听其言”。这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第二,是“观其行”。也就是把学生的一举一动置于教师的视野之下,全面细致地观察其行动。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其所处环境,如观察他所结交的人来间接地了解其本人。
具备了“因材施教”的基础,如何实施呢?《论语》中孔子所采用的多种方法,可以作为他山之石。
第一,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论语·阳货》)三类。孔子弟子中,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 子贡,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智力较低甚至于“下愚”的学生,只能教给他们与智力水平相符的知识,否则,“欲速则不达。”如同是“问仁”,孔子的回答却不尽相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言讱。”(《论语·颜渊》)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如“问礼”、“问政”、“问君子”等。
第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不能千篇一律。如前文所引《论语·先进》篇,由于子路“好勇过我”,遇事鲁莽,故孔子就给他泼点冷水,告诫他凡事要谨慎考虑,多听他人的意见再行动;由于冉有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无主见,故孔子就给他加油打气,鼓励他更加果敢大胆地行动。
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教育。孔门弟子年龄参差不齐,有与孔子年龄相仿的,如秦商、子路;有与孔子差一代的,如颜回、子贡;也有差别特大的,如子张、子骄。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应区别对待。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需要戒备:年少的时候,精力还没有稳定,要戒备因为美貌而产生的感情和欲望;等到壮年的时候,精力正是旺盛的时候,要戒备争斗;等到年老的时候,精力已经衰弱,要戒备贪得无厌。”)
对三类学生他分别提出了应注意的方面,很值得我们珍视。学生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 也》)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其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
尽管“因材施教”这一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三、《论语》中对老师的要求
《论语》中有关教学的言论极多,表明了孔子对于教师的要求甚高,而其中的许多要求对今天的教师依然有指导作用。本文把孔子对老师的要求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孔子要求教师承认教育对象有差别的事实,进而要求教师悉心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逐个了解学生的品格、智力、才干等。在孔子看来所谓学生并不只是受教育者,而是一个能与传道者结合在一起的实体。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即在真理面前,老师不应让学生屈服于自己。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做到不完全凭借人为的规定来判断师生的名分。他更加鼓励学生在老师面前不要谦让甚至有时候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为政篇》)。孔子对学生主体地位如此重视,如此平等地对待学生,在当时等级深严的社会是难得可贵的。孔子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使他能够获得学生的尊敬。由于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主体,他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常慎重。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患,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思义。”(《季氏篇》)孔子认为这“九思”对教师非常重要,只有遵守了才能慎言、慎行,做到充分重视学生。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即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 问。这是孔子在智力上认识到不同的学生是有差异的。他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授教时就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这在孔子与子贡的谈话中可得知。子曰:“女与回也熟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篇》)颜渊能“闻一知十”,端木赐只能“闻一知二”,此外“闵子待侧,喑喑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先进篇》)这些都是孔子在教学时发现的。孔子认为只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培养学生的最佳方法。孔子这种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教育思想,是今天我们在教育上所提倡的,只要我们克服其教育思想中的弊端,就能达到古为今用的目地。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孔子认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不断学习,才可以做到“诲人不倦”。他刻苦看书以至“韦编三绝”,为学“乐”而“三月不知肉味”。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对自身的学识有充分的认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即是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断学习。孔子对自己的知识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孔子对教师学识的认识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论语》中,对教师的要求集中在如何提升教师的素质上。“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何于我哉?”(《述而篇》)就是说把所见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是孔子对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孔子要求学生好学乐学,自己就“好古敏求”,“学而不厌”;他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自己就“每事问”,虚求教;他要求学生确立志向,自己就“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身为教师,孔子始终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篇》)的忧患意识。这种以身作则的学习精神,使他发出了“朝闻道,夕死矣”(《里仁篇》)的感叹,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早晨知道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孔子这种学习精神给他的学生带来极强的震撼力,颜渊经常感叹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赡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子罕篇》)就充分说明了孔子这种以身作则,不断追求进步的学习精神使学生不敢丝毫放松,也使到孔子的学识能够不断随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成为一个优秀的传业授道者。这种教育思想正是一名教师所必需拥有的,在他所处的时代有这样的思想是非常不简单的。
再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接受最大限度的知识。孔子创造的教学方法至今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在《论语》中就有很多教学方法方面的言论。例如及时启发,孔子认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应该根据学生思维的开展及时进行启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即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就不要再教他了。此外孔子亦说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又说:“言之未及而言,谓之躁,言及之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篇》)孔子这些言论就是要求教师抓住学生思考的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如因材施教,孔子在进行授教时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就是阐述因材施教的最好理念。如循环渐进法,子贡问孔子:“何为斯可谓之士矣?”孔子并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在启发子贡的基础上,逐步开启他,孔子告诉他,首先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 ”,其次应该“宗族称孝,乡党称弟 ”,再次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子路篇》)孔子认为培养学生接受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就需要有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此外还有善于适时评价、学思一致等教学方法也是具有独到之处的。相传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在《论语》的记载中,可证明为孔子学生的有三十多人,后来许多学生都成为政治、文化上有影响的人物,这个客观事实说明了孔子在教育上的巨大成就。因此,本文认为孔子在长 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上总结出的一些可贵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综上所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言论虽分布在各章里,但将它们归纳出来,能清晰地看到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思想,在古代漫长的年代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孔子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何更好地研究他,吸收它,并将它进一步发扬光大,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任务,也是孔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让其在新世纪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孔子 《论语》 三秦出版社 2008年1月
第五篇:孔子《论语》悟读,误读?
孔子《论语》误读?悟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和“乐”在这里和现代文不同,都是通假字,“说”“乐”都通“悦”。据说二者字义还有差别,“说”指的是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而“乐”是表现在外的快乐、喜悦。古人写错字也太离谱了,错得还十分有理。
三个句子构成的排比句,能没有递进的意思吗?第一句讲学习之道,第二句讲求学之道,第三句讲的是为学之道。学习到的知识寻找时机去使用,在运用中获得提升和更深的理解,这种愉悦和满足是渐次获得的,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那一份快乐是淡而弥久。朋友从远方来,应该不是为了享受你的招待,而是为了与你共同探讨学习,在交流的碰撞中彼此收获,那种快乐自然要发自内心,溢于言表。越是远方的朋友,学习背景不同,受到的同一种文化的影响不同,在思维上应该能发生更多的碰撞,产生更多思维的火花,所以朋友还是远方的好啊。做学问,总是会有学问上的意见相左,或者理论分歧,不因为这种分歧而厌恨、生气,孔子已经能达到有容乃大的境界,这样的人当然是君子,有德行的人,伟大的人。
学习有三种途径吧:实践-学而时习,交流-有朋自远方来,包容-人不知而不愠。快乐和平静的态度更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积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