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民族中学:胡良松 雷功乾
目前,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内进行得如火如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已不再流于形式,教师已不再是学生的统治者与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服务者,在课堂上学生要真正有所进步、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精讲、精练、精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对提高课堂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的语言艺术反映着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对化学概念、原理及化学工具等知识做到准确掌握,并能在此基础上,深入浅出,生动简练地传授给学生。
化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科学性,即科学准确地传授知识;第二、针对性,即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教学方案,因人施教;第三、激励性,教育学生时,语言要有激发和鼓励的特性,多看其闪光点,防止歧视或简单粗暴,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笔者在化学教学中耕耘多年,经过认真探索,特从以下两方面,对化学教学的语言艺术进行了总结,并在教学中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入新课的语言艺术
1、复习导入新课。温故而知新,即先复习学过的知识而导出新课内容。如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可在复习酸、碱、盐之间反应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反应特点,导出新课。
2、设问导入新课。教师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逐步解答,随着答题的深入,旧知识与新知识产生了联系,借此导入新课。例如:常见的酸有哪些?化学式怎样写?电离方程式怎样写?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常见的酸》一节。
3、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先观察演示实验,或者学生自己做实验,通过反应发生的现象,找准疑点,导入新课。例如: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先做镁、铁、锌跟稀盐酸反应的演示实验,通过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4、叙述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概括、描述和启发之后,导入新课。如:讲解《空气》一节时,根据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所知空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真实存在,由此自然过渡到本节内容。
二、突出重点的语言艺术
1、使用直观手段描述重点。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实验或选择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等,进入重点、突破难点。如:关于CO2使石蕊试液变红,有学生就提出了:CO2使石蕊试液变红是CO2使石蕊变红?是水使石蕊变红?还是碳酸使石蕊变红?于是,我们引导学生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就很清楚了。
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固体石蕊、水,并分别向两支试管中通入干燥CO2气体。结果都未变红。然后,向装固体石蕊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向装水的试管中加入适量固体石蕊。再分别通入CO2,都变红了。通过观察这一对比实验,他们自己得出了答案: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是碳酸使石蕊变红。
2、使用各种质疑描述重点。对于重点知识,教师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例如:镁和锌跟稀盐酸谁反应更剧烈?在溶液中谁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哪种金属的活动性更强?
3、使用练习手段描述重点。教师预先准备好重点知识点的练习题,组织学生练习。如强调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可让学生完成下列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发生?(1)Cu(OH)2+H2SO4——;(2)Cu(OH)2+BaCl2——;(3)HCl+BaCO3——;(4)NaCl+KNO3——;(5)NaOH+FeCl3——;(6)BaCO3+Na2SO4——。
4、使用读写手法描述重点。即对于重点知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并进行书写,以求理解和掌握。如:讲解元素的定义及元素符号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强调关键字词,反复书写元素符号。
5、使用讨论方式描述重点。教师讲解重点知识可逐步启发提问,让学生讨论,并分组发言,突破重点。
总之,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在化学教学中有它自身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是一位优秀化学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当然,教学艺术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此,而是很广泛的。
第二篇: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论文摘要】该文旨在探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认识和要求,从中学会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对教学信息的传递,以及对课堂教学艺术的展望,多媒体教学的综合运用。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信息传递,展望
一、优化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方法 艺术是一个极富魅力的词语,语言艺术堪称为教学艺术之最,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谢中说到: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悟出,语言是传授知识、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把教材的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并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的过程。因此,教学的成功是教师语言艺术的成功,幽默风趣、感染力强的语言艺术能激发学生的感情波澜,把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极大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处于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状态中。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语言艺术?
1、讲究准确精练的语言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大都是传授知识。教师在上课时,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咬字读音,准确清晰,就会使学生倾心聆听。因为清亮、明晰、舒缓、流畅而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言,必然会刺激视觉神经的兴奋,调节听觉神经并保持良好的状态。而含糊不清、怪声怪调、结结巴巴或急风骤雨式的语言语调会使学生在接受教学信息时感到吃力、乏味和刺耳的感觉。所以,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求和谐,语调自然、语速合理,音响适度。要从音质、音量、音色,音速上加以控制,以其形成自然和谐,优美动听的节奏,既庄重又有抑扬有致。根据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认真揣摩。营造和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让学生在如行云般的舒展,流水般的从容流畅中享受学习的欢乐。除此,讲课时遣词造句要准确。不能忽略了语言的准确性而盲目地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只有在准确的基础上,才能体现语言艺术的鲜明,才能体现语言艺术之美。
如果说准确性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第一块基石的话,那么精练性就是它近向艺术巅峰的第二阶段。不说空话,不讲套话和闲话,用精心设计的、反复提炼的课堂语言,把深奥、抽象变为浅显易懂。用精粹的语言讲述课文知识。如锹百草冈到三昧书屋》中百草园部分的讲解,教师只需从“静景”、“动景”的角度简要的讲解“所见”、“所闻”两个方面就行了。而“所为”、“所感”应留给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这样,教师的课堂有取有舍,突出重点,删除枝蔓,使学生既能见全篇,又领悟到细节刻画的功能,培养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又能具体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而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线索,紧扣开头“心里颇不宁静”,中间部分的“自由之人”,和结尾部分的无福消受,一波三折曲径通幽,便可将作者“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提示出来。做到精练性,就能纲举目张,重点突出。以一顶十;反之,则旁逾斜出,拖泥带水。
2.讲究富有启发性的语言
朱熹说: “启日开其意,发日达其辞。”程颐演义说:“既告之,也必待其自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应用的语言深刻含蓄、耐人寻味、令人深思。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和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之心,把学生推进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学生易中见难,平中见奇,依据思维的逻辑,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因”及“果”,由“个别”到“一般”。
启发,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广阔的联想思维活动,有着广袤的领域。在课堂上,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认真积极地思考,而教师运用的语言艺术是多种多样的,有生动形象的描述,有激情洋溢的阐发,有含蓄委婉的烘托,有引人深思的发问……都可以引发学生自由地联想和思索,使他们有所领悟,有所提升,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在教师的语言艺术的感染下,陷入思考的氛围,跟随教师的思维,开启自我束缚的知识,获得新知。
提问是教师常用的启发手段之一。教师常用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波澜,如一位教师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应用了下面的提问方式解题:
师: 纵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标题有几个名词?
生:有两个名词,一个是“百草园”,另一个是“三味书屋”。师:从这个标题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的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内容,用介词“从……到……”把这两部分联系起来,这就是文章的基本结构。那么,童年时代的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过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前者是快乐而自由,后者是枯燥而乏味的。师:这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上述的对话虽然简短,这位教师却能准确地抓住了要旨,引发学生迅速而快捷地把握了文章的思路和精髓。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中赋予启发性,就必须在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上做文章,在问题的精巧上下工夫。
3.讲究风趣、幽默、具有趣昧性的语言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的趣味性是由语文科的特点决定的。语文教学中的许多文章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趣味、生动形象的描绘,绘声绘色的人物形象刻画以及许多含蓄、幽默的语言,这些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适当在教学中穿插一些颇具情趣的学校故事,发人深省的典故、成语和谚语等,使内容更富于趣味性。如果教师能辅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盎然。缺乏幽默时是悲哀的,即便是在课堂教学上,也是如此,尤其在当今这个日益重视口才,崇尚幽默释放的社会里,幽默感应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中占有特殊~席之地。事实上,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艺术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多得的教育手段,许多优秀的教师都善于运用新颖别致、委婉含蓄的教学语言,既妙趣横生,同时也启发思考,令人回味。
据说,20世纪20年代,鲁迅在上海给学生们讲“美学的阶级性”时,以农民不娶“杏脸细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专讨“腰臂圆壮”“结实能干”的农村姑娘做老婆来比方,说明人们审美观点的阶级性,使学生在笑声中顿开茅塞。
又如,一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一只蝴蝶飞进教室,使部分的学生注意随它转来转去,于是教师停下课,思考了一下,说: “我现在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这只蝴蝶为什么在教室里飞来飞去,不愿离开教室呢?”同学们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教师接着说: “这叫蝶恋花,因为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祖国的花朵嘛!”同学们开心地笑了,在笑声中一个学生打开窗户放走了蝴蝶,大家的注意力又重新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面对意外,从容应付,移花接木,一语飞度,这就显示出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处理艺术和风趣幽默的语言艺术魅力。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艺术有时是精心设计的,有时则是即兴的发挥创造,这样的语言可谓“寓教于乐”、“寓庄于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
4.要讲究自然、亲切。具有和谐性的态势语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通过有声语言(教学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方式来进行交流、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态势语,二是板书(书面语)。所谓“态势语”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面部表情、体态、手势等与学生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和信息传播的语言。它是教师课堂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为人师表。不仅用口语来传道、授业和解惑,而且还包括用丰富的态势语进行。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别斯通过实验表明: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新的研究也指出:在人际交往中,态势语音素传达的信息占65%一93%。可见,态势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而且要注重态势语艺术的研究和运用,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创造更完美的教学艺术。
态势语包含着深刻的情感世界,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可谓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亲切、得体、和谐的态势语不仅能展示教师良好的台风和精神面貌,更能体现教师自身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在学生的-Ii,中留下难忘而深刻的印象。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能传达丰富的信息,表达复杂的感情,黑格尔说: “如果我们看到了一个人,首先就看他的眼睛,就可以找到他全部表现的根据,因为全部表现都可以用简单的方式从目光这个统一点体会出来,目光是一个人最能充分流露灵魂的器官。是内心,生活和情感世界的主题性的集中。”心理学家也认为眼睛是可以传达无声的语言,眼神里有丰富的词汇,往往更有感染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目光有神,扩大视野,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要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从中显示出教师的自信和威信,智慧和活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眼神变化中受到某种启发,或鼓励,或赞许,或提醒,或制止。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 “手有时比嘴还能说话。”在课堂教学中。手和眼睛一样,也是会说话的,—个形象生动的手势,便使学生产生清晰、鲜明的印象。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这些手势语言做得自然、适度、优美大方,使动作与教学内容协调统一,蕴涵和健全他们的高尚人格、良好的心灵。
但是态势语言的运用,一是要防止矫揉造作,二是要防止夸张过分,由于油滑。态势语言必须与有声语言紧密配合,常常表现为势在必行,声到“势”到,如高屋建瓴一挥而就。使二者浑然一体,互为表里,形成洒脱奔放的语言气势,收到心领神会的语言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综合运用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普及,计算机已逐步进入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在科技的指导下,学习上会有崭新的收获。因此,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展望,就是多媒体教学,下面论述这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而形成的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另外,近几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件日趋丰富和完善,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大的选择空间,同时,适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IONT,AUTHORWARE,FLASH等的出现,又给教师提供了—个方便快捷的亲手制作软件的环境。因此,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广泛的采用,并日趋普及。
(一)多媒体教学能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要想学得好,首先得有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面对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学生最容易分散注意力。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就需要教师去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能达到最佳效果。计算机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图画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可以伴随色彩的变化,光点与线条的闪烁,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配以声音,一幅幅动或静的画面,优美的配音全部同时在学生面前或计算机上出现,这就大大增加了对每位学生感官的刺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教学《黄山奇石》这一课时,有教师通过网络找来黄山奇石的各种照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黄山的向往。学生都不满足课文中介绍的那几块奇石,于是教师便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黄山另外的一些奇石图片,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然后教师又因势利导向他们简单介绍黄山的另外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大力鼓励学生回家自己阅读有关书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找资料进行阅读从而更多更全面的了解黄山。这使得那段时间该教师班上掀起一股黄山热,学生不光在家里自己找来了各式各样的书阅读有关黄山的怪石、奇松和云海有关资料进行阅读,而且带到学校和自己的同学一起分享,把对黄山的美好向往化为强烈的阅读兴趣,成功地达成了扩大阅读的学习任务。
(二)多媒体教学能增加课堂密度。减轻学生作业
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已成为共识,很多教师为改变这种状况,做出过不懈的努力,不惜加班加点。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教学效率的提高却并不明显。而多媒体教学所特有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以使教学过程中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它省去了板书等时间,同时由于它的教学安排不问断性和计算机本身的处理功能,在课堂节约的时间相当可观。这也就会使课堂出现剩余时间,这些时间就能使教师可以适度时地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定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上课后作业负担。
(三)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视听并用型教学效果比光听或光看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会牢牢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事实还不仅仅如此,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改变了学生在传统模式下被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正是当今新课改发展的方向。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而组成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还需要广大教师生共同探索、研究,使其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曹明海,社.1998.
[2]王梨颖,学报,2002.钱加清.语文教学艺术论.青岛海洋出版黄碧源.课堂教学艺术论.韩山师范学院
[3]李兆群.论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常博师范学院报,2002(9)[4]董欣梅.论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l(9). [5]李学农,彦青.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祁门县芦溪中心学校 胡海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使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如果讲课的声调平直而无节奏,用词贫乏而不生动,语言啰嗦而不简洁,效果自然不好。那么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语言精练、逻辑性强
讲课的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确,又要有口头语言的通俗。对学生已知的东西,要简明扼要的给予概括;对于学生不懂而又必须掌握的东西,要讲的细致深刻。语言清晰是讲授的起码要求。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概念和观点需要老师用语言进行阐述和说明,这就要求吐字要清楚,讲话要准确,措辞要适当,条理要清楚,表达要流畅,合乎语法和语言规范的要求,这样的语言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容易听,容易记,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时语言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对道德观点的论证和推导要做到步骤严谨,层次分明,按照历史或事物发展的顺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进行讲述。这样学生记忆才会深刻,记忆才会牢固。
二、语言形象、生动活泼
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材用鲜明生动形象的口语进行深刻的分析,是使学生深入领会道理与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语言不但要简明、精确,而且要生动、优美、动人。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形象化就更为重要。学生年级越低,越是要求形象的语言,只有采用形象生动的而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兴致勃勃。
三、要注意语言的速度和抑扬顿挫
思想品德课一般是通过一个故事或者某个事件来说明一个道理的。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能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教师的语言生动不生动有很大关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节奏高低、快慢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教师的讲话速度与学生的思维速度相适应,这样才益于学生及时而又完满的接受教师传出的知识信息。如果教师讲话的速度太快,传出的信息在学生大脑中反馈的时间就短,学生大脑对接收的信息来不及处理和思考,就会部分的漏掉,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老师讲话的速度太慢,就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降低听课的兴趣和效果,还会很费教学时间。因此,教师教学语言的速度,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年龄小、年级低的学生速度便可放慢,反之可快一些。二是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智力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速度可放慢一些,反之可快一些。三是根据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对于重点内容,可放慢速度,反之可稍快一些。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调的变化,做到轻重结合、高低相错、起伏相融。如果音量总是高频率的,则会长时间的刺激学生的神经,使学生容易感到厌烦,如果音量总是低或轻,像老和尚念经那样,则会使学生听起来吃力,甚至听不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精神不振。因此,讲课的语调要随着教学内容、语句含义和教师情感变化而变化,时刻注意语言的力度,这样教学才会情趣盎然。
语言艺术是一项教学基本功,掌握了这项基本功,就必然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吸引力,学生才会爱听思想品德课。
第四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业务学习材料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笔者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十余年,着重在课堂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探索和提炼课堂教学语言对教学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准确规范、严谨精炼
教师在叙述概念或讲述操作方法时,一定要认真推敲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
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还要严谨、精炼。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讲授时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言简意赅;要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吐词要清晰,读句应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
二、富有情感和激励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感情充沛、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并结合自己的眼神、手势和嗓音等体态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相融”。教师慷慨陈词,会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
三、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据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有关专家对3国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喜欢具有“幽默感”的教授的大学生生在中国占71%,日本占54%,美国占96%。幽默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热情和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等。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四、充分运用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对教学语言的有机补充,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有时可以表达出用口头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信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序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变革与发展,但是语言作为教师工作的基本工具,仍然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法取代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既适应学科教学又适合学生的教学语言艺术。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标题:语言艺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单位:湘潭县第八中学姓名:齐鑫义邮编:地址:湖南省湘潭县射埠镇湘潭县八中手机:学科:信息技术
411216
***
信息技术
语言艺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湘潭市湘潭县八中 齐鑫义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声声入耳、句句感人、取喻贴切、出言有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积极探索和提炼课堂教学语言对教学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具有较强的号召力、饱满的激情、严密的逻辑性,也应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
一、课堂语言严密,准确规范
对信息技术概念的讲解或讲述操作方法时,要认真推敲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一定要使用信息技术的常用术语,否则会容易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
如,在讲计算机的硬件部分时,我们不能把“存储器”说成“储存器”;在讲鼠标的操作时也不能把鼠标的“单击”说成“点击”。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存储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不规范。
再如,“选定”和“选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经常被混为一谈。两者的区别在于:“选定”是做标记,而“选择”则是指执行一个命令。如对Word文字处理中,“选定一段文字”不能说成“选择一段文字”;“选择粘贴命令”不能说成“选定粘贴命令”等。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简明扼要。言不在多,意达则灵。信息技术课,教材内容多,安排的课时少,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提高课堂容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力争能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特别是操作步骤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不能不着边际和不得要领。
三、课堂语言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
教师应该把握住感情阈值及感情流量,把握住感情色彩,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例如 讲“网页制作”一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引入新课时,用了这样一段话:“前面通过对Internet知识的学习,我们只需点动鼠标,便可坐观世界风云变幻,尽揽各地风情。当你在浏览这些精美而颇具风格的网页时,你是否也曾蠢蠢欲动,是否也想过在Internet上一展自己的风采?是否也想在互联网上营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家园……从现在开始,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步入一个激动人心的章节──网页制作的殿堂!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同学们的不懈追求,你们一定会梦想成真!”
四、课堂语言幽默风趣,比喻恰当,而富有启发
幽默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例如,我们在讲“文件夹和文件”时,可以将“文件夹”比作“抽屉”,“文件”比作抽屉里摆放的“物品”,或将“文件夹”比作“房间”,“文件”比作房间里的“人”或“物品”,既形象又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同时,人要居有定所、物品要归类摆放,这样就水到渠成自然化解了学生心中“为什么要建立文件夹”的疑问。
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时间还不长,而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却博大精深,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语言艺术、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