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一体化题目参考答案汇总

时间:2019-05-15 04:5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一体化题目参考答案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一体化题目参考答案汇总》。

第一篇:教育学一体化题目参考答案汇总

Sheet1 电大宝坻分校《教育学》考核重点资料

序号 1 2 题型 判断 判断 题目(按照首字汉语拼音答案

顺寻排列)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

正确

创造了非凡业绩的人比身错误 边的榜样更具有教育性。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从教育功能角度来说,卢梭是个体功能论的代表。从小被狼群养大的人类孩童被解救出来仍然无法发展成为正常人类个体说明了遗传的作用。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德育在整体教育中不可替代,因此学校德育的进行应注重独立开展,而不是蕴含在整体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班主任的工作。各育都是教育,不存在所谓单独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好老师就是能把课上好的老师。

教材确定的教学内容不容许教师进行删减和整合。教师的权力有教学权、参与权、惩罚权。教师的职责就是专事知识教学,学生受到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影响与教师工作职责无关。教师的专业知识就是指教什么的知识。

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教学方法只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不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发展过程。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18 判断 教学活动都是预设性的。错误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仅仅包括教材展现给学生的知识、观念,不包括教师按照教学要求传授给学生的信念、行为习惯等。

教育不能直接生产新科学知识和新生产力。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强调了人的生物属性和动物属性,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受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

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是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根本大法。完整的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功能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社会功能。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方针和道路的总要求。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总体方向,可以超越国家、社会、历史而存在,不具有时代性。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制度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

教育制度一旦确立就是永恒的。

接受式学习作为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主要形态应该摒弃。

进入信息社会,传统的师范教育概念被教师教育概念所替换,对教师的职业教育具有了终身性。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和科学发展水平,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男女学生是不存在性别差异的。

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依靠假设进行逻辑推理出现在儿童的具体运算阶段。

皮亚杰认为有机体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叫顺应。人的身心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止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所有变化。

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者要做到因材施教。

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社会心理方法的实质是运用行政组织中的职务权力进行管理。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所有教师都有资格当班主错误

任。

我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错误 展纲要》文件中的“两全”是“全面发展教育”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简称。我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错误 展纲要》中的“两基”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简称。

我国高等学校分为普通高错误

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两大类。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错误

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五育中,智育对应着数错误

学、语文课,体育对应着体育课,美育对应着美术课,它们是一一对应的。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开放全错误

新的课程。

新课改提倡应该打破唯“学正确 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当下的生活并不重错误

要,重要的是其是否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学生是可接受教育的,可正确 被塑造的人。

学校德育就是道德教育,错误 别无他意。

学校工作要把教学视为唯错误 一。

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原则就错误

是要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学校工作做好,不需要集中。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正确 是一门艺术。

学校教学的重点应当在思错误

维和问题解决一般方法的训练上,而不应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

学校教育制度在教育制度正确 中居于核心地位。学校所传播的文化知识不错误

一定是社会主流文化的知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识和道德价值观。

学制及修业年限。义务教育即强迫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了。在学校德育中,不可忽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只有接受正规的教师教育才能获得专业发展。智育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智育。

终身教育即终身学校教育。

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的条件是印刷术。()、学生、教材是大家都认可的教学的基本要素。

()的学生在认知上,已经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对世界的基本观点。()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是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根本大法,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道路等的总要求。

()是各育的实践基础。()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基础,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

()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化。

()是教学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点之一。()是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

()是其他各育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的总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C

D

A

D C

B

C

C B

A B

C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称。

()是指课业及进程,包A

括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A

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校系统。()也称为经验课程,是A

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亦称“国民基础教

A 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第一阶段,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培养公民基本素养的教育。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D 主导作用。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B 是()。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A 儿子会打洞”反映了()的观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B 映了教师职业的()特征。

“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C()。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D 发展规划纲要》中体现的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新动向包括()。

把学生的健康和体质增长A 作为主要任务的阶段是()。

不“凌节而施”体现的是人B 身心发展的特性是()。不属于隐性德育内容的是C()。

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围绕D 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称为()。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的A 后果或服从权威和他人的意见这是()水平儿童的道德发展特点。

儿童的认知不再依赖于动B 作,而是以符号为中介,凭借象征性图式进行“表象性思维”,这是儿童认知的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阶段。

儿童只根据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支配他们行为的是奖励和惩罚,这表明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和成人社会教育的总称为()。

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均等速度和非线性的特征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衔接和关系是由()规定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

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爱护公物、文明礼貌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称之为()。

关于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小步子,系统地排列起来,学生对小步子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确认以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之为()。

教师把学生赶出教室不许听课的行为是侵犯了学生的哪项权利()。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包括()。

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称之为()。

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优化时首要考虑的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目标包括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和()。

A

C

C

D

C

C

D

D

B

D B

A B

单选 单选 单选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教学要循序渐进体现的是人身心发展的特性是()。

教育的本质规定性是()。

A C A 121 122 单选 单选 C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A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受()因素制约。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教育史学家一般认为学校创立是在()时期。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教育学是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制度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和()。

教育制度的规范性常常表现为浓厚的()。

近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

近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

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课程组织形态为()。

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的感化或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品德的方法称之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

美国心理学家()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在道德观念上的发展,提出个体道德发展的三水平6阶段理论。

能够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皮亚杰认为在认知发展中主体将外界的刺激有效地

C C B

D B A A C A C A A B D D D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整合进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这一过程称之为()。

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C

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是()。

人身心发展的()要求教C

育工作应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而教。

认为人类的心理能力至少D 应该包括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动觉、音乐、人际、内省、自然观察八种不同智力的心理学家是()。

受教育权是由()决定

B 的。

通过收集和记录学生自

A 己、教师或同伴作出评价的有关材料,以及学生作品、反思和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的评价叫做()。

魏书生的中学语文教学的B “六步教学法”模式属于()。

我国对中小学主要德育内D 容的确定依据的是将道德理解为()。

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A 形式是()。

狭义的教育指的是()。D 下列不属于教育的政治功A 能的一项是()。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育的D

个体个性化功能的主要体现()。

新课改中设置的“品德与生C 活”、“科学”等课程属于()。

学校的教学管理主要包括C 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和()。

学校管理的(),是指把C 学校工作视为一个整体,从学校整体出发,统一指挥,合理组织各个部门力量,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提高整体效率。

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C 9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

学校管理以()为出发点B

和归宿。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B 离的社会时期是()。

学校教育制度通常简称为D(),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学校组织机构内,()是B 分担学校教育职能的一个基本职能机构。

要使现代学校的优势得以D 体现,就必须确保教师的()。

一定社会的教育具有什么B 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的()直接决定的。

以下不属于发展性教师评C 价的原则是()。

以下不属于发展性教师评B 价理论基础的是()。

以下不属于教育学科学化C 发展阶段的是()。

以下不属于学生本质属性D 的是()。

以下不属于隐性课程的是D()。

以下哪项不属于学生个别D 差异的研究范畴()。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D 括()。

源于赫尔巴特及弟子提出A 的“五段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是()。

在德育实施中“宁给好心不C 给好脸”违背了()原则。在德育中,任何方法上的B 不当,都没有比()更糟糕的了。

在人生观、世界观、生活A 观、道德观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称之为()。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B 是教育的主体形态。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美国B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创立的。

只把学生看做教育过程的A 客体,无视学生主体地位 的观点是()。

174 单选 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C 的一部教育专著是()。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单选 单选 单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教学内容主要为()。

中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

中国现阶段的中小学管理体制是()。

“新课改”的教材观是教材的()。

“新课改”后在课程开放方面呈现的多级样态包括()。

《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出的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有()。

按照评价的不公功能,课程评价可以分为()。

按照学习进行的形式可以将学习方式分为()。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

德育过程的总体特征是

()。

德育目标的基本构成包括()。

德育主要包括()。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

教育发展方向指的是教育要面向()。

根据教育活动的规范程度,教育形态可以分为()。

根据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的教学模式分类,以下属于个性教学模式的是()。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以下是个人本位论的有()。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以下是社会本位论的有()。

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活动课程的特点是()。C A A BCD ABD ABCD ABC CD AC ABCD ABCD BCD ABD

AB

BC

ABC

BC

ABC

CD

ABCD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教师的权力包括()。教师的义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一般按照教师职业生涯划分为()。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的集合。

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区别在于()。

教师聘任形式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可以分为()。

教师职业的多重收获性主要是指()。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包括()。

教师职业的作用有()。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教学内容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是()。

教学任务包括()。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有()。

教育的衍生功能包括()。

教育目的的功能表现为()。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包括()。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教育制度具有()特点。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的特点是()。

课程评价过程中的学生评价包括()。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

ABC ABCD ABCD ABC

BCD BCD A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 ABCD ABCD ABCD ACD ABCD ABCD ABCD

ABD ABC ABCD AB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学说的基本含义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实现()相结合。

美育的内容包括()。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有()。

全面发展教育由()等部分有机组成。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人的()。

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包括()。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社会制约教育的表现形式包括()。

体育的任务包括()。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主要分为()几个阶段。我国教育方针的内容包括()。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包括()。

学校管理的方法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学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学校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有()。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应该具有()要素。

依据教育活动的范围,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划分,学校教育的形式体系可分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以下属于古代社会教育特点的有()。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BCD ABC ABCD ACD ABC ABCD ABCD

BCD ABCD ABC ABCD ABCD ABCD

ABC

ABCD

BD ABCD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多选

以下属于教师在职进修的方式是()。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在独立形态教育学发展史上,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如()等,其代表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级别体系上,我国现行学校制度系统由()层次组成。

在类别体系上,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由()等组成。

中小学常用的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中小学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中小学常用的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综合课程具体可以分为

()。

ABCD ACD BCD AD

ABCD

ABCD

BCD AD AC ABCD

第二篇:教育学一体化第三次作业答案

第七章 单选题

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教学就是上课 教学就是智育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D 第七章 单选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孔子 杜威 昆体良 思孟学派

D 第七章 单选题

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很快要达到的水平明天要达到的水平

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理想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C 第七章 单选题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活动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课堂活动

A 第七章 单选题

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B 第七章 单选题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间接地获得知识

获得间接经验

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

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B 第七章 单选题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基本部分 基本内容 基本途径 基本阶段

D 第八章 单选题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观念 道德行为

B 第八章 单选题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导向原则 疏导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B 第八章 单选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锻炼法

陶冶法 榜样法

D 第八章 单选题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基础 途径 出发点 重要环节

C 第八章 单选题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 德育规律上 德育原则上 德育方法上

A 第八章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内容 层次 结构 方法

C 第九章 单选题

“师者,教人以道德之称也”出自()。《学记》 《周礼》 《论语》 《春秋》

B 第九章 单选题

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管理学生权))

科研学术活动权 民主管理权 教育教学权

D 第九章 单选题

教师在一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作用。

主导 主体 支配 控制

A 第九章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教书育人 创新开拓

C 第九章 单选题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示范 复杂性 创造性

劳动方式个体性

A 第九章 单选题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教育专业素养 品德专业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

A 第九章 单选题

当代教师培养的国际化走向是:由()对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

综合性大学 师范院校 师资培训机构 师范专科学校

A 第七章 多选题

中学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ABCDE 第七章 多选题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ABC 第七章 多选题

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引起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ABCDE 第七章 多选题

属于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准备好问题 准备好谈话计划

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善于启发诱导 做好归纳、小结

ABCDE 第七章 多选题

围绕班级授课制改革的展开,又出现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小班教学 复试教学 分组教学 ABC 第七章 多选题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于教师有()等基本要求。重视理论知识的

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ABCD 第八章 多选题

德育目标的特点有()。方向性 预见性 超前性 社会性 层次性 ABCDE 第八章 多选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包括()。学校德育影响与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状况的矛盾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德育认知与家庭之间的矛盾 ABC 第八章 多选题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影响,具体可以表述为以下()方面。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教育功能 社会功能 ABC

第八章 多选题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思想的基础教育 公民政治品质 ABD 第八章 多选题

从学校的计划来看,德育内容可以分为()。计划性的内容 显性的内容 非计划性的内容 意义性的内容 文本性的内容 AC 第八章 多选题

以下是德育过的特点的有()。引导性和规约性 协调性和整合性 社会性和实践性 渐进性和反复性 系统性和阶段性 ABCD 第八章 多选题

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有()。认知明理法 榜样示范法 心理咨询法 陶冶教育法 实际锻炼法 ABCDE 第九章 多选题

下列属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有()。教师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 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教师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表达能力、身体状况等 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必须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ABCD 第九章 多选题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教师职务设置包括()。高等学校教师职务 工作态度 业务水平中学教师职务 儿园教师职务 ABCD 第九章 多选题

教师考核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 公证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

充分听取教师本人的意见

充分吸纳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ABCDE 第九章 多选题

一般来讲,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 文化素养

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强烈的责任感 职业道德素养 学科专业知识 ABD 第九章 多选题

经认定,教师具有以下()要件,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认证。必须是中国公民

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品质 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具备实践能力 ABC 第九章 多选题

教师申请参加《专业合格证书》的文化专业知识考试,需要参加(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原理 语文和数学任选一门

其他学科(自然、地理、政治、历史、音乐、美术、体育)任选一门教材与教法考试

课程的考试。)

英语 ABCDE 第九章 多选题

教师聘任有着严格的程序,主要包括()。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岗位 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确定职务结构 颁发聘书 聘任 考试 ABCD 第七章 判断题

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正确 错误

A 第七章 判断题

与讲授法相比,发现法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习过程的关注。()正确 错误

B 第七章 判断题

非指导学习法是由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正确 错误

A 第七章 判断题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正确 错误

B 第七章 判断题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正确 错误

A 第七章 判断题

实习作业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各种能力。()正确 错误

A 第七章 判断题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正确 错误

A 第八章 判断题

学校德育具有政治、经济等功能意味着学校德育对学校发展起着完全、直接参与的作用。()正确 错误

B 第八章

判断题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则是指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正确 错误

A 第八章 判断题

道德教育的本质是指个体社会人格的塑造或对个体道德人格发展方面所起的推动。(正确 错误

A 第八章 判断题

德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正确 错误

B 第八章 判断题

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

正确 错误

A 第八章 判断题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具体说来就是德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正确 错误)

A 第八章 判断题

德育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正确 错误

A 第九章 判断题

教师资格证书终生有效,且全国通用。()正确 错误

A 第九章 判断题

实行教师聘任制,意味着我国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将表现为一种雇佣关系。()正确 错误

B 第九章 判断题

1999年9月13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正式发布施行。()正确 错误

B 第九章 判断题

教师培训是相对于职后教育而言的,它也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更新知识的功能。()正确 错误

A 第九章 判断题

招聘即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具有教师资格的应聘人员,具有公开、直接、透明度高等优点。()正确 错误

A 第九章 判断题

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正确 错误

A

第三篇:教育学题目

1.蒙台梭利的自由原则: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建立合乎科学的儿童教育,就是让儿童获得自由,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表现,这就是自由的原则。

2.幼儿园: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它是公共育儿机构,具有3.整个教学法:整个教学法是指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4.白板说:白板说是指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5.恩物:恩物是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套玩具。福禄贝尔认为,自然界是上帝的恩赐物,是使人们认识上帝的大学校。为适合儿童教育的特殊需要,须仿照大自然的性质、形状及篡则,制造简易的物件,作为儿童认识万物和理解自然的初步手段。它是适合儿童特点的上帝的恩赐物,故名“恩物”。

1.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

(2)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前一个阶段并不阻碍后一个阶段,而是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

(3)儿童发展三段论,即由“自然儿童’’出发,经由“人类儿童”,最终成为“神的儿童”。

(4)儿童的四种本能。第一为活动的本能;第二为认识的本能;第三为艺术的本能;第四为宗教的本能。

(5)教学即生活。对待家庭与教学时,福禄贝尔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6)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2.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第一,教师自己的专业修养要高,教学技术要精;第二,教师要细心地照管每一个儿童;第三,教师准备的教具教材要多,让儿童自由玩弄、自由试验;第四,教师要尽职尽责,热爱儿童。

3.陶行知倡导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六大解放”是什么?

陶行知认为,应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并提出“六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

(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去赶考;(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4.简述幼儿教育的意义。

幼儿教育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上,也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价值方面:(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阶段开发大脑的潜力,充分发展智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4)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第四篇:教育学原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0、教育定义:

在中国古代,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战国时期思想家于思说:“修道谓之教。”教育家苟子认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对其解释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里的教,即教育者的教诲和受教育者的效法;育,即使受教育者向好故方向发展。‘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瑞土的教育家裴斯特洛齐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是准备完善的生活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法国教育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

纵观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诸多说法,虽然对教育的概念表述存在着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共同点,即都把教育说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入的身心发展的过程。这一共识正确地反映了古今中外一切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的属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属性是不会改变和消失的,所以.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是同人类共始终的。

广义的教育,其定义为;“凡是有目的地增进入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一切活动都可称为教育。”它包括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系统的和零碎的,外在的灌输和内在自发感化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社会上一切教育都属于广义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讲是从学校产生以后出现的,因此,我们把狭义的教育也称为学校教育,就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话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

(1)遗传素质就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上一代解剖生理特点,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①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不仅影响人的智力,也影响人的个性特征;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④不宜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它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2)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②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③人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不但能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还能主动地改造世界,人可以通过改造环境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④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经常的和广泛的,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3)教育

人的发展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实现的,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保证了人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消除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b、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活动。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保证了青少年发展的正确方向。

c、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最适宜受教育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成长有赖于正确教育的引导。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主导的。

2、如何构建能够促进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学形态

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成果是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框架所支配,填充进教师以优美易懂的语言、细致耐心的讲解、巧妙深入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发现、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学习行为为灵魂的有机生命。

要使这个神奇的生命更具活力、朝气蓬勃,需要营造和谐完美的课堂氛围,具体应具备以下要素: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1、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保持平等、民主的师生人际关系。

3、走近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4、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二、做好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现实中的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通过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既可以更清晰地探明学生的学习现状,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使教学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依据课堂教与学开展学情分析。2.教学设计关注学生

首先,关注学生知识起点,构建教学流程。要把已学过的内容与本堂内容整合分析,吃透教材,同时分析学生,把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抓准教学的起点,根据学生具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

其次,关注学生学习能力,铺设恰当问题。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与认知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适当提高问题的认知水平,将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讨论交流。再次,深入研究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教材解读到位做到时时处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整个学习过程才会充满活力,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实际,充分发掘与恰当运用来自于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启发学生,对教材进行“二次创造”,活用教材。

最后,善待学生,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一堂成功的课少不了老师的激情投入,教师必须做到满含深情与期待,用心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更要做到“心有教案,但无定案”,让“预设”和“生成”共存,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创造出新的课堂境界。

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导入,对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有效愉悦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积极构建互动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课堂言语交流中,教学信息的发送与接收主要通过言语,声音、身体或情境等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的方式来完成。有效的言语交流能促进完美师生关系的形成,能有力的推进课堂的教学进程,对强化学生的阅读和协作技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行开放式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良好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前提。

4.深化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个别差异

课堂的提问,新旧知识的迁移,新知识的讲解等方面,都要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问题,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了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练习。通过分层练习,使各类学生学有收获,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作业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通过分层作业设计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落实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3、我国素质教育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基本内涵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4、评述泰勒课程原理

泰勒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即① 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② 提供哪些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③ 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 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可以将泰勒的课程编制过程简化为:

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对教育目标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学科的逻辑、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三方面。

泰勒原理突出的贡献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为采用的课程研究范式,引起人们在课程研究中的方法论思考。泰勒又一重要贡献是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大大提高了课程编制的科学性,使其成为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并且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泰勒原理的基本精神是科学理性, 追求科学实证、实验, 强调科学的方法。重视对研究内容的明确界定, 注重客观性, 对如何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等都要求以科学实证、实验研究为基础。

5、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般来说,一堂好课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课堂组织得当(5)师生积极性高(6)教学效果显著.一节好课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扎实的课就是有意义的课,学生至少能学到东西,有情感体验,产生学习需求,不图表面的热闹;充实的课就是有效率、有内容的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丰实的课就是生成性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内容丰富,师生互动,思维活跃,给人启发;平实的课就是课堂的实实在在,是常态下的课,不管谁在听,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真实的课就是不加粉饰、课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

我个人认为一堂好课不能用标准去衡量,课堂应该是生命的、灵动的、富有个性的,而非什么标准,而是体现一些基本元素,这些包括:和谐、生成、发展、创新、反思、个性等。

一堂好课的元素还有很多,但不管怎样,我想“好课”是无止境的,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而且对于不同时期的老师其元素的内涵也应该是不同的。

6、教师的基本素养(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个人的关注,伸缩性,宽容,颇有方法。)

教师专业素养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特质。一般而言,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

① 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应具有的理想追求、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等基本理性价值取向,是指导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教师的专业精神具体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态度和师德。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

②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在教师教育和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实用性知识。新世纪将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简单组合,而应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教师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实践知识和教育类知识。

③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对学生施加有目的的影响的主体“行动”能力。这些能力通过教育活动来体现并保证教育活动有效进行,主要包括: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④ 教师的专业实践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化形式。

另外,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其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奋的精神和轻松愉快的心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质量。

7、如何培养班集体

a、提出共同的、恰当的奋斗目标,以便统一学生的意志和行动,推动学生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建立学生集体的领导核心,组织全体学生有效地形成集体。

c、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正确的集体舆论包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d、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学生集体是在全体学生参加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也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体现出集体精神。组织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8、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主要在如何激发做教师者一种良心的自觉,使能自动自发的去做一个优良教师。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育良心。它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义务的高度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自觉履行教育的职责使命感、责任感,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调控和评价的能力等。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受社会生活及群体的影响,更受自身修养的制约。这首先是因为良心是一种“自律性”的心理现象,离开主体的自身的自觉认知和情感体验的道德良心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教师在知、情、意三方面进行自我修养十分重要。

“知”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使命等意识;“情”,就是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的涵养,爱其所当爱,恨其所应恨;“意”,是指道德意志力的培养。当道德良心受到挑战时,意志力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职业良心要求我们教师克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只有我们教师有自己的人生和人格理想并对自己的这一理想负责,才会有较高的道德或良心的境界。

所以我们培养职业良心从以下几方面:认真备课、上课,遵守工作时间及其他工作规范等等。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必须有自觉工作的良心;爱是最伟大的,因此我们要关心爱护我们的学生;教师集体之间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团结从教。

教师的劳动对象却指向活生生的人。因此,教师的自身形象必然会影响学生,教师的责任充满了深刻的道德意义。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发展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社会行为和价值的示范者和捍卫者。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其本身的人格和道德风貌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手段和力量,学生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教师职业道德的熏陶。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具有道德性价值和示范性价值的特点。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师德形象,还要不断地加强道德修养,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用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时代精神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和发展学生。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了解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规律,运用最佳的教育方法,使自己本身所固有的精神和道德上的特质在教育中发挥最佳效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性价值和教师个体示范性作用的真实写照。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自身首先必须遵守和执行,而且这种遵守和执行,不仅要在教师的学校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还要贯穿于教师的整个生活过程之中。进一步说,教师职业的道德性价值和个体示范性作用,还具有社会的意义。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教师是在遵照社会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因此,教师的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时,必须首先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科学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正确认识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自觉忠诚于、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其次,从教师具体的劳动场所看,教师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教师的劳动其实是一种集体劳动,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才都是教师集体协作劳动的结果。这就要求个体教师要发扬合作精神,在工作中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社区的沟通和支持,教师必须积极诚恳地协调与家长、社区其他人员的人际关系。因此,合作、团队精神、关心、关爱、责任感等优良品质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当然内容。最后,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来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爱国主义等教育时,其内容不但要体现全民性道德建设的要求,更要体现先进分子道德建设的要求,因而教师就必须把道德建设的广泛性和先进性在意识上统一起来,才能较好地完成既教书又育人的任务。很显然,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教师道德的内容具有更全面,更先进的特性。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通过物化为教育手段,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终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

(一)追求真、善、美

1、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教师不仅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阶梯,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必须勇于创新,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

2、求善。一般来说,教师凭借自己的道德,尽可能多教学生为善。

(二)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应具有完善的人格,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精神支点,要求教师视自己的职业是一种快乐与幸福,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重大责任与使命,视教育教学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与追求,要求教师有淡薄名利、抛弃一切世俗的、外在的各种名利情结、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真正体味职业的幸福,奉献有教师应有的良心与责任感,从精神境界上提高自己,使教书育人真正成为自己工作的核心所在,有提高业务水平严格要求自己的紧迫感,努力加强自己的学习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具有服务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对于教师道德而言还需要体现出或折射出一种服务意识,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重视教育消费者权益的实现,树立学生第一或至上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主要体现树立是学生就是教育消费者,学生就是教育服务的顾客。这要求教师在学习上、思想上、情感上、人格上等诸方面都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心,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服务水平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精通业务,恪守职责,追求出色,力争一个“多赢”的结局。

二、对待同事的道德问题

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虽然教师的劳动常常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然而教师劳动的成果却是教师群体劳动的结果,是教师同心协力、精诚合作的结果。实践也证明,当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集体的合作,合作是现代教师必备的道德。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在今天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教师与同行同样需要真诚的合作,需要相互配合实现共同的远大目标。诚然,在此的道德就是要求教师超越自我,胸怀大志,心手相连,脚踏实地,学会相互工作与学习,相互所省求真,克服防备心理,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的最大实现,并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一体感,形成共同思维。

教师有意识地使自己融入集体,在集体这个大地熔炉中炼就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而在集体中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道德修养水平的不同,矛盾自然就可能随时出现。为此,一个有道德“健康”的教师往往需要包容别人、接纳别人,需要学会以一颗平常心汲取别人的优点,而非凭感觉去评价别人。

三、对待学生的道德问题

师生关系是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证明:教师处于这种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效果。根据现代教师道德主流思潮,对待学生的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真爱

主要包括关心、信任、保护、理解、尊重、期盼、宽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学者也言,师德的本质是热爱学生,爱心就是教师道德的灵魂。实践证明,教育的爱的确能给予做错事的学生改过自新的勇气,能鼓励学生说出满意的答案,能让学生在爱的动感飞扬起来,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与价值的实现,能让学生在一个心理健康的时空诗意地生存;师德也能使师生间的距离缩短,关系融洽,奋力地攀登成功之巅。爱的艺术于师德而言就是“德育无痕”,它是一种教育的大艺术,是对学生生活的见微知著,是引发学生触类旁通,把德育融入生活与生命的艺术震撼。心灵的桥梁需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与关怀去充实。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绿色的情感通道,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给以宽容使之学会宽容,给以公正使之学会公正,给以善良使之学会善良,给以真诚使之学会真诚,谱写一曲爱的交响曲,写就一出教育灵之剧。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生命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伴随着现代人学思潮的震荡及教育视域中学生主体性的回归,“教育是人学”的呼声愈来愈高,教育的人文意蕴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于是,人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已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教育是人学”呼唤必要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教育作为一个理想性、文化性的事业,予其以必要的人文关怀与心灵依托是其逻辑品性决定的。人文在现实中的表征主要是教师应处处充满爱,师德应彰显人的内涵,应提升人内在的心灵价值,在道德的意义上追问师德,即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还应重视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仅应尊重教育规律,而且应还公正、正义与自由于教育时空,以之引领心灵的对话、人格的相遇与精神的升华与提升。孔子早告诫教师为师之德要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而不愠,严而不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教师风范,是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准则。“温而不愠”、“严而不厉”是指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爱”学生就要有一种责任与道德意义上的“严”。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教师的“爱”要以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而非人为性的权威意识泛化与非人道的行为滥施。充分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尊严和自由的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生命主动活泼的呈现。为此,教师的目光首先必须是前瞻性、人本化的,以“人本”为内核。在“人本化”的教育视域里,聚焦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实现人的活生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必须以宽容、开放的精神善待每一个学生,并时时刻刻关怀他们的生存困境与愁绪,激发他们生命的活力,宽容他们的失误与瑕疵,发现他们每一段落的潜力与价值,了解他们的特长与问题。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仅“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因为只有学生在学会生存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求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师才能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圣责”,学生才能真正完成“读书明理、做事创业”的重任。教师眼里有学生,师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彼此的心灵能得以沟通,教师只有多关心学生的感受,并时刻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其变化,想他们之所想,用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甚至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与学生倾心交流的意识与行动,问一问学生的真正感受与需要,善于了解学生,能够从学生的位置看问题,能够以心换心,以情动情,才能被学生接纳并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诗意境界中师生间充盈着的是歌声、笑声与赞美声,学生们在积极的歌声与赞美声的鼓励下,能够解放他们的精神与自由,放大他们生命的价值。

面对具有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的学生,教师的角色正发生深刻的变化,成为学生平等合作伙伴,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参与、体验和交流中,更多地成为谦虚的聆听者,聆听学生的心声和烦恼,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赏识学生的独特见解和表述。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永远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正确解决问题,处处充满人情味,到学生中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

(二)平等

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在今天而言还应体现在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视域里一个道德的教师应富有公正、正义与平等意识。这里的平等是教师公正、正直、无私地处理师生关系的道德准则。在他眼里每一个学生都应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也没有优劣好坏之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部有待创作的天书,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成一项研究课题,把学生的所谓“差异”当作丰富教育艺术的源泉,而不应有“标签”,不应另眼相看,甚至给予心灵上的最高惩罚与折磨。而是要相信并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可能性的存在,都需要以耐心与信心平等地对待,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并遵循着这个生长点去培育、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地发展。风行全球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启示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应选择相宜的多样的评价手段,教师应以自身别具的眼力和襟怀来悦纳学习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放飞新生命的灵思与情感,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关照激情。由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权利与内心自由,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形式和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的指标也应多元化。可能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而如果仅用单一片面的语言、静态的思维逻辑,数理逻辑智能等为标准去评价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发展的未来创造者,那么教育的悲剧可能就会多一些。在此意义上,教师永远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通过“平等”等道德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生活使人们确信,如果幼小的孩子得不到机会恢复对善良和公正的信念,他永远也不可能在自身产生人的感觉,永远也不可能体验到个人尊严的感情。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格和人格对学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平凡,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很不平凡的,教师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中国现代大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让学生从崇高的人格魅力中吸取营养,真正给学生人格上的发展,而这需要教师有高尚的师德,博大的爱心与默默的奉献精神。我们知,教师道德具有崇高性、示范性和深远性特点,其自身的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的、深刻的、长远的。在此意义上,教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炼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中教育回应的客观使然。

所以教师要树立与学生一同成长的时代教育意识,珍爱每一天的工作经历和生命历程,不断地的反思和总结,不断地探索和升华,不断地追求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教育的卓越,通过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留给学生自信与责任感,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影响,还学生应有的人权、生命权与选择权。总之,未来社会的教师都应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一个有卓越的见识与学而不倦的精神存在者,一个精神生活的富有者,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他不仅应有强健的自然生命力,而且应有学习的需要、信心与能力,惟其如此,才会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习惯与能力。追求思想,超越自我,注重德性与教养的修炼,养成思考的习惯等。

1、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3、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4、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

9、当社会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化的生命形态(如微博、微信、人人网)对学生学习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

1、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2、加强对外交流

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3、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四、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

10、“教育是为了将来谋生做准备(斯宾塞),教育即生活(杜威)”的理解:

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斯宾塞首先论述了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他继承英国资产阶级重视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的传统,批评了旧教育专门注重用以虚饰身分、点缀生活的空疏性质,并指出真正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应该放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使教育为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作准备就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与任务,它们包括进行直接与间接保存自己的教育、当好父母的教育、做一个好公民的教育和善于进行各项文化活动的教育。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传授自我生存的知识。我们解决了生存的问题后,我们就该去烦恼如何更好地生活下去了。我们并不能一直依靠着父母,他们终有逝去的时候,只有自己拥有了知识、技能或其他可以谋生的手段时,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更好的生活下去。这时我们就要通过教育来学会谋生,不然失去依靠的我们,最后也终将逝去。学习谋生的场所,在现代人的眼中也有很多,可以在学校学习知识,可以去店铺学习生活技能,也可以通过自我的学习来获取一种谋生的手段。总之,谋生是教育第二个为人类完满生活所安排的目的。

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社会共同生活的基础,只有使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主张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要求学校把教育和儿童眼前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的场所,仅仅强调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着重培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杜威在他的教育的概念上,强调了社会现实生活和教育的联系,要求注重培养儿童的实际技能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大生产的要求,是教育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我认为杜威是在强调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然地衔接、巧妙地接轨,而不要互相脱节。高分低能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素质教育不仅在口号中喊着,如何落到实处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当前我们的教育本身并不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当教育和生活有了真正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才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也才更有兴趣;相反,学习脱离了生活和人自身的体验,学习就是枯燥的,孩子还有什么兴趣?学生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才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是什么,比如他在课堂上突然解开了一个生活中的秘密,他的学习兴趣立刻就可以调动起来。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回到教育本质上,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而不是工作之后挣大钱才快乐。为什么孩子们感觉到今天的学校生活最苦、最累,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生活有很大的距离,都是和自身体验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第五篇:教育学毕业论文题目

教育学毕业论文题目

1.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2.基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审美教育研究

3.“非正式组织”及其对大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研究 4.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对策研究 5.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管理主义

6.中国石油管道局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规划研究

7.论学习策略教育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作用 8.国际教育与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9.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研究 10.内蒙古地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研究 11.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启示

12.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 13.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14.法制教育的功能探究

15.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16.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基点 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7.中小学校教育服务研究

18.深圳中小学教育财政支出研究 19.运用教育技术实现有效教学 20.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

21.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模式选择与财政政策 2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探索 2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研究 24.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 25.试论魏书生的家庭教育思想

26.我国北方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 27.初中学生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8.基于情报检索语言互操作技术的集成词库构建研究 29.《爱的教育》在中国百年的译文与接受

30.基于ASP开发的在线教育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失灵与治理之研究 32.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33.天津市基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 34.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源及其相应意义

35.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36.新世纪我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问题研究 37.我国教育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38.活动理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39.梁启超的教育现代化思想研究

40.从近代化的角度看严复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41.远程教育中情感信息的建模与处理方法研究 42.基于情感计算的图像检索系统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43.GDP危险期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44.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公平研究 45.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46.论当前美国高等教育改革

47.生活与教育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48.教师教育智慧的涵义、基本要素及生成

49.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50.内蒙古地区民族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51.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

52.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 53.唐代岭南谪宦及其对该地区教育的贡献 54.人文精神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育

55.重庆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研究 56.“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述评 57.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研究 58.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运营模式探究 59.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60.学生的教育消费需求与高校面临的挑战 61.中韩民办(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62.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6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体系研究

64.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65.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与高师视唱练耳课程发展研究 66.“游戏精神”与老年大学音乐教育 67.中国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文化教学 68.学前双语教育

69.试论全球化时代我国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70.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与道德教育

71.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 72.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73.略论主体间性视域的道德人格教育

74.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性思考 75.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 76.沈慕羽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77.近代福建基督教中学教育模式研究 78.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79.哈蒙德教师教育思想述评

80.关于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的初步研究 81.唐代宫廷教育研究

82.新时期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 8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课程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 84.网络环境下预防青年学生犯罪教育的研究

8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青年知识分子培养教育 86.基于当代社资关系的青年知识分子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研究 87.新课程方案实施下的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程构建取向探索 88.高等药学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研究 89.高等护理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90.军队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研究

91.应用同伴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营养教育的研究 92.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战略研究 93.天方网络教育公司网络营销研究 94.我国本科教育多样化研究

95.中国林业高校家具设计专业(方向)教育模式的研究 96.大坝电厂培训教育管理系统开发

97.构建财政基础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探索

98.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状况调查 99.内蒙古乌海市《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施与调查

100.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分析研究 101.基于TQM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102.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103.人格教育的文化渊源与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格方法研究 104.我国高教发展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105.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06.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督导评估研究

107.学习新加坡数学教师教育的经验 提高我国数学教师教育的质量 10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09.理工科院校教育类研究生的培养研究

110.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理念发展趋势及构建研究

111.以情绪教育为切入点实施高校发展性心理辅导研究 112.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内容及对策研究 113.数据挖掘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114.我国教育与就业问题探究

115.劳动力流动与政府教育投资的收益:模型与政策 116.网络教育及其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 117.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投入改革研究 118.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的成因及社会后果研究 119.交往道德教育模式研究

120.家庭社经地位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影响的研究 121.中学生闲暇生活与闲暇教育研究 122.大众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 123.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育中的应用

124.基于Web Service与多Agent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研究 125.游客教育有效性研究

126.高等教育中的饭店管理专业现存问题研究 127.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28.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129.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 130.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

131.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研究 132.远程教育图像传输

13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 134.我国义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135.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问题研究 136.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德育研究 137.生命关怀—学校教育的本真追求 138.素描的再认识

139.文化视野下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 140.湖南省高等教育投资效益问题研究

141.工程教育中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142.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下的我国家庭教育支出动机研究 143.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视角分析

144.内蒙古西部地区城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145.认知治疗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146.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实验研究

147.多媒体白板系统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148.基于Web的煤炭企业职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49.教育经济贡献率软计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150.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学生资助的研究 151.适合远程教育的分布式VOD系统的研究 152.基于作业成本思想的中职教育成本核算探讨 153.基于学术讲座的研究生素质教育研究

154.从反贫困的视角探析中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155.重庆教育学院英语专业专科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与基础英语课程设置刍议 156.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对策研究 157.基于RMI的成人教育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158.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研究

159.四川石油管理局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60.主体教育视野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161.成都市成华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研究

162.推进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加强中学化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16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16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

165.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思想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对策 166.组织内部领导与下属影响力互动模型研究 167.论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教育创新的影响 168.完善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研究

169.教育公平视野中的义务教育资源区域差异的现状与调整 170.传统儒家教育观的方法论基础及其现代价值 171.安徽省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72.论矿区小学的素质教育 173.农村基础教育的变迁 174.合肥市成人教育发展模式的社会学研究

175.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哲学视角及其当代观照 176.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欣赏与阅读 177.转型社区中的社区教育 178.戴季陶教育思想初探

179.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性研究 180.适时生产系统在森林旅游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81.网络教育平台暨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开发 182.素质教育中的升学行为研究

183.城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184.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185.中国基础教育体系效率损失研究

186.科学家公民科学素质教育责任的哲学思考 187.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心理学研究

188.济南市羁押、收教人员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检及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189.校园网教育资源应用系统

190.通用E-LEARNING教育平台PORTAL的设计与实现 191.在职民警教育管理系统开发 192.山东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193.教育公平理论以及在我国的实践

194.蒙古语远程教育平台中蒙古文网页制作工具与模板的研究与实现 195.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设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包的研究 196.大众传播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197.对我国教育产业化的法律思考 198.论义务教育之义务

199.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

200.职业教育新理念下的《养蚕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教育学一体化题目参考答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一体化题目参考答案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答案

    2002年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D4C5B6C7A8B9B10A11D12B13C14D15B16D17A18C19A20B 二、填空题 21学记22大教学论23生产力水平24学校教育25互补性、个别差异......

    教育学答案

    电大《教育学》(学前专科)网上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的发展和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是教育学的基本规律。√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

    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

    《机电一体化》论文参考题目 一、现代机电控制技术应用方面(包括系统设计或设计、维修技术难点分析的论文) 1.土高精度大屏幕LED日历时钟 2.键多功能数显键盘制作 3.交通灯控制......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题目

    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机电......

    教育学的经典题目

    专题一 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情况,把握班级特点,找出解决班级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 A.规范制约法B.了解法C.调查研究法D.行为训练法2.班主任是中小学......

    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分类讨论化归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2.平面几何证明题的常用技巧 3.谈数学解题中的转换思想 4.浅谈中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 5.浅析“变换思想”在中学数学......

    比较教育学毕业论文题目

    比较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 论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中的理性批判意识 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 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 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

    关于教育学硕士论文题目

    关于教育学硕士论文题目 1、教育资源差异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4、中国农村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