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教育学硕士论文题目
关于教育学硕士论文题目
1、教育资源差异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4、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义务教育决策的影响
5、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7、绿色教育视野下华德福课程思想研究
8、大学和中学孝廉文化教育有机衔接研究
9、HW公司互联网教育商业模式研究
10、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1、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12、教育信息化中数据处理与数据可视化研究
13、基于教育传播学视角的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
14、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5、远程教育运用于羽毛球教学的方法研究
16、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17、盲聋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18、后平权时代美国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
19、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20、高中生异性交往中理想异性的特征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21、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角色研究
22、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城乡差异分析
24、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辅导q/微信:1760405151
25、铁岭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6、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7、基于体感交互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28、心理游戏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中的策略探究
29、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30、数字化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课堂实践研究
31、云南边疆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干预研究
32、县域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3、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县域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5、二战后台湾原住民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3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7、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38、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9、孟子人性论在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1、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探究
2、基于儿童本位理论下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设计研究
3、农民工随城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4、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5、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建设研究
6、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7、美国“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推行方案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辅导q/微信:1760405151
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需求与胜任的分析
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程观形成的叙事研究
10、凉州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11、智能教育物理平台中基于前向推理的解题子系统的研究
12、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改进路径研究
13、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
14、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15、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16、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支出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17、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8、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研究
19、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20、中国民办培训教育办学规制问题研究
21、微视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22、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分析
23、基于情境创设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2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25、美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路径研究
2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学点发展案例研究
2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求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8、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9、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30、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辅导q/微信:1760405151
1、湖北省黄梅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2、聋哑学校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3、盘锦市农村贫困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4、后现代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
5、延边州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
6、延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7、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8、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
9、黑龙江省教育考试机构发展改革研究
10、武威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11、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研究
1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岗教师教育信念研究
13、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14、基于政策视角的广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1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制度研究
16、游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7、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
18、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19、解构基础教育的性别迷思
20、人际与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及其教育干预
21、中国和新加坡的英汉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2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23、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
24、台湾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评述及启示
25、教育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供给及均等化影响的研究
26、基于信息技术的义务教育阶段酸和碱教学研究
27、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研究
28、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29、农村失学儿童的受教育权保护现状及救助对策 30、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 孔子与耶稣教育哲学思想比较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辅导q/微信:1760405151 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归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困境研究 基于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研究
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语境的先秦儒道技术思想价值阐释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我国青少年的孝道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需关系研究
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研究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研究 日本对非洲数学和科学教育援助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S教育培训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民国时期福建省教育视导制度研究
基于学校教育视角的家校合作的个案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
第二篇:几百篇:教育学心理学硕士论文题目选题开题
[1]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2]沈悦.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3]韩力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4]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5]索涛.个体人格特质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D].西南大学,2012.[6]李鹏.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7]郭薇.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D].西南大学,2012.[8]郑丽军.同性恋的角色区分研究[D].西南大学,2012.[9]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10]周雪婷.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Wei丨丨xin:lxs12321
[11]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12]刘建榕.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探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13]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14]陈坚.代际工作价值观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15]胡卫星.动画情境下多媒体学习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16]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审视[D].吉林大学,2013.[17]邵华.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吉林大学,2013.[18]陈英敏.初中生羞怯的结构、特点及遗传与环境的影响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19]杨笑怡.就业压力知觉量表的编制与青年人就业压力的调查[D].苏州大学,2013.[20]郝兴昌.DRM范式下的儿童错误记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1]王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情绪传播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22]陈浩彬.智慧德才兼备理论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23]戴吉.悦纳进取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24]尚倩.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3.[25]刘航.学前儿童情绪伪装的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3.[26]刘永琴.心理模块观: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司海迪.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D].武汉大学,2014.[28]黄玉晶.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恐惧情绪感染神经生理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4.[29]毕翠华.工作记忆的保持影响时间知觉的认知与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4.[30]张璇.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信任结构和机制[D].吉林大学,2014.[31]罗书伟.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32]金芳.3-6岁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促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33]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34]张灵聪.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35]李永瑞.不同注意类型高水平运动员注意瞬脱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36]毛志雄.中国部分项目运动员对兴奋剂的态度和意向:TR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1.[37]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38]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39]蔡华俭.内隐自尊的作用机制及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40]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41]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42]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43]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44]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45]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46]彭平.评价中心的测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47]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48]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49]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50]吴明证.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51]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52]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53]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54]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55]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56]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57]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58]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59]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60]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建构与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61]易芳.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4.[62]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63]迟立忠.运动人群与非运动人群注意特征比较及注意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64]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65]隋雪.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04.[66]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67]周楚.错误记忆的理论和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5.[68]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69]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70]刘惠军.成就目标定向对工作记忆广度和控制性提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71]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72]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73]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74]丛晓波.自尊的本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75]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76]左志宏.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77]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78]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79]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80]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81]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82]王艳梅.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83]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84]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85]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86]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87]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88]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07.[89]杨秀莲.论人格的文化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7.[90]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91]邵秀巧.特质焦虑者对威胁信息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92]李芳.情绪一致性记忆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93]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94]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95]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96]张琳琳.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08.[97]钱国英.情绪记忆的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98]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99]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100]陈凤梅.大学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101]吉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及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102]杨晓峰.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103]董志明.自尊的结构及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04]文峰.工作幸福感的结构和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6.[105]许书萍.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06]陈保华.大学生学习拖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107]肖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认知与融合性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7.[108]钱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109]陈瑜.孤独症患儿家长复原力及相关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110]才源源.青少年网络游戏者的心理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11]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12]孙永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13]席波.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7.[114]李湘晖.大学生宽恕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115]蒋灿.自我意识量表的初步修订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7.[116]蒙茜.大学生拖沓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7.[117]吴韬.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118]李恒.大学生、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119]唐文清.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编制及其应用[D].西南大学,2007.[120]王春花.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121]姜松梅.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122]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123]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124]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125]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126]董光恒.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启动对冲动控制影响的差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127]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128]何飞.基于Kahneman前景理论的风险规避与风险寻求决策的脑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129]方学梅.基于情绪的公正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130]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131]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132]沈勇.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9.[133]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134]范会勇.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测量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135]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136]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137]王芹.即时情绪对社会决策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138]付喜凤.心理疏导研究[D].武汉大学,2010.[139]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140]许书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0.[141]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142]袁加锦.情绪效价强度效应及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143]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144]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145]焦蒲.青少年情绪调节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08.[146]雷鸣.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08.[147]朱慧敏.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控制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148]滕秀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D].首都师范大学,2008.[149]孙婷.反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150]卓美红.2-9岁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8.[151]郭宏燕.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8.[152]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153]牛丽凤.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154]李荣刚.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9.[155]黄丽.知识型员工工作嵌入性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9.[156]刘利敏.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修编及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9.[157]李娜.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修编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9.[158]梁颖.组织中员工沉默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9.[159]张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D].西南大学,2009.[160]崔丽娜.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161]安晓斌.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与人格类型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162]李水红.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163]曾蓉.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164]吴琛.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归因方式及社交焦虑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165]邓玉琴.心智觉知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09.[166]侯小花.中学生感恩的个体差异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167]张墨.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模型及其验证[D].西南大学,2009.[168]潘利若.中学生学业拖延及班级环境对其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9.[169]周琴.情绪和框架对风险决策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9.[170]魏球.心理资本对职业生涯成功预测作用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171]胡会丽.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172]胡夏娟.大学生压力知觉、复原力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173]石轶.大一新生学业拖延与心理控制源、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174]丁成莉.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对其工作绩效和工作卷入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9.[175]左恩玲.大学生成人依恋、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176]顾海艳.青少年家庭功能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177]谢兰.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178]王丽君.大学生自我和谐、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179]舒子吁.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9.[180]徐丹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类型比较及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181]蒋燕宾.大学生正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182]陈洁.大学生社交焦虑、自尊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183]刘婷.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0.[184]左艳梅.中学生学业拖延的问卷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185]赵欣.大学生社会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186]鲁朋举.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特点及其与学业情绪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187]索雪原.初中生希望与自信关系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0.[188]袁俏.湖南省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189]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190]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191]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192]刘晓静.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193]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194]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西北师范大学,2002.[195]申艳娥.中小学教师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196]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197]黄红.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因素相互关系的探讨[D].暨南大学,2003.[198]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199]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师范大学,2003.[200]李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201]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202]万煜.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203]彭纯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204]余洁.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及归因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205]唐薇.麦尔斯—碧瑞斯人格类型量表(MBTI)的理论及应用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206]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207]曾荣侠.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208]陈超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209]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210]卢春莉.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应用分析[D].山西大学,2004.[211]武成莉.大学生焦虑与自我概念、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212]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D].山西大学,2004.[213]谭小宏.中学生责任心问卷的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4.[214]徐小军.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结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215]张峰.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216]陈铮.信息呈现方式和学生的认知风格对多媒体环境下科学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217]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218]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219]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220]刘逊.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221]王亚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4.[222]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223]曲苒.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224]吴越.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场认知方式、学习风格、学习动机以及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225]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226]高旭辰.内隐联想测验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227]何小蕾.情绪智力问卷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228]陈以洁.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229]张宁.西安地区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230]沈之菲.新课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231]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232]李朝霞.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233]程涛.大学生认知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234]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D].河海大学,2005.[235]朱韶蓁.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AS)的修订及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6.[236]万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6.[237]王倩.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238]于红丽.中小学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239]李冬梅.中小学教师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三者对职业倦怠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240]徐晓宁.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5.[241]王燕.工作倦怠的跨行业调查和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242]俞海运.社会认知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243]邹玉梅.容貌特征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244]徐辉.情绪对风险决策和判断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245]李英武.情绪调节策略对决策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246]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河南大学,2005.[247]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248]史玉军.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249]付梅.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250]龚德英.多媒体学习中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影响学生学习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251]龚艺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5.[252]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5.[253]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254]向光富.中学教师工作倦怠、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及其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255]杨海荣.工作控制感、工作家庭冲突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256]肖建伟.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257]李斌.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258]王晖.人格特征、价值观、生活事件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259]康育文.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格、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260]蒙家宏.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261]毕玉芳.情绪对自我和他人风险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262]王晓娟.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编制及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05.[263]陈静.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264]琚晓燕.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265]刘世瑞.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的编制及适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266]袁红梅.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的修订及区域性常模的建立[D].湖南师范大学,2005.[267]丁园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268]刘永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5.[269]张惠敏.中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05.[270]陈顺森.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5.[271]袁莉敏.大学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5.[272]张玉柱.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心理教育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273]陈瑞君.零售业人员情绪劳动、情绪耗竭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6.[274]王飞飞.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6.[275]陈睿.自我职业选择测验量表(SDS)的修订及大学生职业选择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6.[276]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277]杨晓晖.高中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278]滕兆玮.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279]龙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280]胡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281]赵冯香.大学生职业决策量表的编订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282]陈树婷.高中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283]张晓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预测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05.[284]邹庆宇.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285]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286]谢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尊发展的心理弹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287]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288]李海垒.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289]韩丽颖.特质移情和状态移情及其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290]关雪菁.折扣机制与任务性质对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291]苏红.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292]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293]彭秀芳.大学生的移情结构及其与积极人格、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294]熊红星.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295]徐小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296]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297]金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298]陈四光.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死亡态度及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299]邓兆巍.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300]袁湄.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301]夏海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302]张咏梅.青少年依恋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303]张瑾.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304]焦卉.大学生自尊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305]沈彩霞.儿童心理需要满足对网络行为及情感体验的影响: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14.[306]黎志华.大学生希望感的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307]李秀.失独者悲伤调适及其本土化干预模式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308]张雁冰.社会资本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309]李卉.电视对幼儿执行功能的影响:真实性判断的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14.[310]杨九民.在线视频课程中教师对学习过程与效果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4.[311]杨敏.幸福人格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312]余鹏.情绪对冲突管理策略选择及谈判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3]金圣华.本土心理学视域下的偶像崇拜[D].吉林大学,2015.[314]封周奇.人际关系对道德决策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315]罗香群.大学生责任心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316]杨芳.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7.[317]温娟娟.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318]董增云.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319]宋芳.大学生自尊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7.[320]吴娟.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321]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322]魏颖.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格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323]彭文涛.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324]朱艳.中学生学业压力、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对学习倦怠的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325]王金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调查及与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326]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327]陈春锋.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328]石彩虹.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329]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330]黄振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331]解登峰.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的编制[D].安徽师范大学,2007.[332]刘兰兰.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7.[333]陈秀云.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量表编制及初步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07.[334]糟艳丽.中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的跨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335]金玲玲.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336]马希武.藏族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D].西北大学,2008.[337]史文.大学生感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8.[338]向晓蜜.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模型及其量表编制[D].西南大学,2008.[339]朱海东.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340]胡洁.大学生消费价值观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08.[341]谭亚梅.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342]夏四平.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8.[343]罗锡莉.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08.[344]崔娜.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345]刘慧玲.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346]吴超.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347]许红艳.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8.[348]陆文春.大学生乐观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8.[349]樊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8.[350]钱珍.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351]林桦.自我决定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352]李悦.工作压力与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53]周璐璐.同性恋者的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54]邱于飞.大学生学习拖延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55]韩贵宁.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56]陈俊.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357]祝伟娜.初中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358]杨彩霞.大学生复原力与压力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359]黄涛.上海地区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360]丛文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361]熊猛.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特点、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5.[362]廖传景.留守儿童安全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5.[363]赵小军.增强现实网购中的技术接受心理模型[D].陕西师范大学,2015.[364]郝振.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策略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65]杨玮奇.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366]管斌.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367]孙小博.亲密关系成长性、依恋风格以及人格特质与婚姻质量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368]冉威.大学生无聊感、手机成瘾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369]李春生.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及感觉寻求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5.[370]秦晶晶.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其情绪启动效应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371]杨蒙蒙.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的影响因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372]邓华琼.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感觉寻求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373]柯小敏.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无聊倾向性的关系: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374]索玉贤.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动机、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375]李茹.家庭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376]吴辉良.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及其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377]胡珊珊.大学生控制源、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378]闫凤霞.大学生归因风格、成就动机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379]孟繁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韧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380]苗俊美.幼儿问题行为与祖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地位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381]张茜茹.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的测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2015.[382]苏杰.3-5岁幼儿攻击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383]许海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384]朱巨荣.中学生学习压力、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385]刘鹏.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及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386]徐浪.大学生网购成瘾的初步研究及问卷编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4.[387]徐晓丹.手机成瘾大学生自我控制缺陷及其机制[D].西南大学,2014.[388]刘颖.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389]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390]苏琦.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关的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391]丁维.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392]王珺珂.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智能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393]谢丽.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1993-2013年)[D].陕西师范大学,2014.[394]常红.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395]肖祥.大学生人格特质、手机使用动机与手机依赖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4.[396]杨薛雯.“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97]黄慧.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398]张静.高中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399]蔡重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400]郑春鱼.正念训练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12.
第三篇:英语专业硕士论文题目
部分院校硕士论文题目
这里收集了近年来部分院校硕士论文的题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CNKI)。由于保护版权尊重知识产权的要求,没有得到中国期刊网或者论文作者的授权,语言文化翻译网站不能提供全文,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供论文的中文题目/英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以及论文提交时间,以便于读者查找。需要浏览全文的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
序号中文/英文题名学位授予单位论文提交日期汉语表述过程中的添加现象考察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10从量变到质变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20初级汉语综合课网络教学答疑系统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15粤语特殊方言用字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10吴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31现代汉语复杂句蜕块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01科技文献中术语定义的语言模式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6-09从汉语被动结构的演变看汉语注重话题的语言类型特征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20“并/可+否定”的主观性差异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01基于语料库的离合词研究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1-06-10Riddling--A Word Pla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6-07A Study of the Web-chat Language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01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mpliment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6-08Output-oriente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Foreign Educational Settings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6-12Three Aspect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lloquial language: A Tentative Study Based o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eahouse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28A Logical Semantic Account of Quantifier Scope-dependency Rela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01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给”字句研究初探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6-0118 The Role of Testing Method--An Analysis of Testing Method Influence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Non-English Major Freshmen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5-28从焦点的观点看汉语中的分裂句和准分裂句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06-10试论石化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 2002-04-01汉越语音系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声母对应关系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近代翻译小说的文体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2002-04-01中英互借词及其翻译 广西大学 2002-05-01Discourse Translation and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广西大学 2002-05-01商务翻译的语用分析 广西大学 2002-05-01信息技术词汇及其翻译 广西大学 2002-05-0
《红楼梦》杨译本习语研究 广西大学 2002-05-01法律语言与法律文体翻译 广西大学 2002-05-01社会科学文献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对二语学习者的启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2-06-01文本类型与汉英翻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2-06-01
《红楼梦》文化内容翻译的功能主义分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2-06-0132 对外宣传材料翻译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2-06-01
巴金翻译作品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2-06-01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自我效能与成绩的相关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2-06-01
课堂师生言语互动及其对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 2002-04-0136 广播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对比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海事条约英语中的副词性强势词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海事条约英语中的强制性虚拟语气的用法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40 英语新词构词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言语动词在航海英语和普通英语中的量化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42 航海英语中动词的名词化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阅读理解测试在四、六级,托福及GRE中的数据比较及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科技英语中的代用式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情感词汇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圣经典故的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国际贸易书信文体的量化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大学英语四级与媒体英语听力比较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论网络聊天室缩略语及其原词语的特点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50 航海英语中的模糊词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网络广告英语与报刊杂志广告英语的词汇量化比较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航海英语中形容词性现在分词的量化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53 英语中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词汇的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54 轮机英语中量词的量化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计算机辅助英语词义错误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的词汇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阅读前导对阅读理解的作用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量化分析马克·吐温不同时期作品的文体特点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59 论美国俚语
科技英语中wh-words的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
科技英语中时间状语从句的量化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1-01
轮机英语中的让步状语从句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
英语报刊文体的量化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15
词汇关系极其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
166 航海气象英语中表示风的词的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15
轮机英语中的同位语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
轮机英语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
轮机英语中IF条件句的TAM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
海事条约英语中法律文书词汇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20
IT-分裂句在航海英语中的量化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
航海英语中不带to不定式的量化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2073 航海英语中的名词所有格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
词汇密度在语料库中的统计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1-03-01
海事条约英语中的否定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
海事条约英语中的半助动词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
海事条约英语中引导条件从句的从属连词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78 海事条约英语中的中位限定词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1-01
系动词在科技英语中的量化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3-01
航海英语阅读教程词汇的定量分析 大连海事大学 2000-01-
从功能语法角度看英语中的名物化现象 曲阜师范大学 2001-04-1082 韩礼德篇章功能理论与外语作文教学 曲阜师范大学 2001-03-10
叙事虚构小说视角的文体学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2001-04-10
中国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2001-04-10
英汉致谢语对比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2001-04-10
汉语经贸新词语与翻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0-04-01
文体学与英语口语理解 曲阜师范大学 2000-03-20
情感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曲阜师范大学
2000-03-08
语篇连贯的无形网络 曲阜师范大学 2000-04-05
英汉招呼语对比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2001-04-10
文化差异与翻译 曲阜师范大学 2001-04-10
英语岐义成因探析 湖南大学 2001-06-01
语域理论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曲阜师范大学 1999-04-15
英汉恭维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2000-04-06
英汉呼语对比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2000-04-04
会话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曲阜师范大学 2000-04-05
心理图式与阅读理解 曲阜师范大学 2000-04-05
翻译的语用观 曲阜师范大学 2000-04-10
英汉诗律比较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2000-04-25
Translation Techniques in Image Reproduction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0-05-01
重庆开县话语音记略 四川师范大学 2001-05-14
《史记》比较句式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2001-04-27
现代汉语“V得R”句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2001-05-08
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2001-05-10
《三国志》中的复音虚词 四川师范大学 2001-04-18
宋代动量词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2001-04-23
中西菜谱及饮食文化交流中的中英文翻译 外交学院 2001-04-01
语料库、格语法与英语动词教学 湖南大学 2001-04-01
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04-01110 语言在谈判中的作用——威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04-01
庭审提问的顺应性动态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2-06-01
英汉法规中的词汇复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2-06-01
汉语立法语篇的衔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2-06-01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 Generic Approach 浙江大学 2002-02-01
欧洲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03-0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dvertising Creativit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04-01
上市公司年报的功能语法分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04-01
广告人的目标在英文广告中的体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04-01
间接表达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03-01120 认知性学习词典中的形态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2-06-01
《淮南子》介词“以”“于”“於”“乎”研究 新疆大学
翻译的语用观 广西大学 2001-05-01
时代的变迁与译文文本的发展——《李尔王》不同译本比较的探讨 广西大学 2002-05-01
中文标语口号及翻译研究 广西大学 2002-05-01
口译过程的动态研究 广西大学 2002-05-01
姓名的跨文化研究 广西大学 2002-05-01
外交英语的文体分析与外交翻译 广西大学 2002-05-01
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障碍及其对策 广西大学 2002-05-05
唐宋诗词色彩意象及英译研究 广西大学 2002-05-01
句法象似性及其在文学中的文体效果 曲阜师范大学 2002-04-10131 及物性结构的喻化及其文体效果 曲阜师范大学 2002-04-10
记忆策略和英语单词记忆的实验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 2002-04-10133 汉语电话会话分析 曲阜师范大学 2002-04-09
中国学习者英语阅读心理过程的认知分析 曲阜师范大学 2002-04-01135 英语中语言转述的功能视角 曲阜师范大学 2002-04-10
论语境顺应 曲阜师范大学 2002-04-10
劳伦斯作品中的语码转换 曲阜师范大学 2002-04-01
汉语“连”字句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5-01
单双音节意欲形容词句法语义特征考察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5-01140 意欲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5-01
名词化现象与英语书面语体正式程度关系之功能解析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5-01
读写结合测试的认知学依据和验证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5-01
分项测试阅读策略及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4-01
ECSE英语作文中的中介语错误分布研究及其涵义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5-01
中国学生高级英文写作语篇错误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5-01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对摘要的体裁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5-01147 英汉语篇词汇衔接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5-01
英汉指示代词的功能对比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5-01149 隐喻中的语义迁移问题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5-01
中国成人学习者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东北师范大学 2002-05-01
第四篇:英语专业硕士论文题目集合
英语专业硕士论文题目集合(研究生英语论文)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and strategy train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dea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Schema theory in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of appl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vocabulary teaching discusses study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students'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usage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and English achie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Task-based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 class use Teacher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ing emotion in the ro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jamm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culture teaching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s of the predica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to explore Error correction and acceptance: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study Focus on English learning psychological vulnerable groups: a qualitative study Social constructivism mode and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 theory of emotional factors In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raining students' positive strategy research Emotional factors and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ommon higher school the whole nation to unite recruit students English tes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ing backwash effect The standard of English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current situation in yanbian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mode interactive empirical research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the stud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high student English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ommon mistakes and correct countermeasures Yuan cognition to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impact study On the basis of strategy training of English teach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study on the impact of reading efficiency Use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ing in interactive research group Delicate retelling strategy training improve the high student vocabulary learning of experiments QinAnXian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To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oral test research Chinese homonym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assive 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 mode in junior high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Teaching approach in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the use of the research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barriers and strategies Computer aide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research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under the guide of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est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to try Cooperative in minority areas,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onsultation evaluation in the midd
第五篇:教育学题目
1.蒙台梭利的自由原则: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建立合乎科学的儿童教育,就是让儿童获得自由,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表现,这就是自由的原则。
2.幼儿园: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它是公共育儿机构,具有3.整个教学法:整个教学法是指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4.白板说:白板说是指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5.恩物:恩物是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套玩具。福禄贝尔认为,自然界是上帝的恩赐物,是使人们认识上帝的大学校。为适合儿童教育的特殊需要,须仿照大自然的性质、形状及篡则,制造简易的物件,作为儿童认识万物和理解自然的初步手段。它是适合儿童特点的上帝的恩赐物,故名“恩物”。
1.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
(2)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前一个阶段并不阻碍后一个阶段,而是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
(3)儿童发展三段论,即由“自然儿童’’出发,经由“人类儿童”,最终成为“神的儿童”。
(4)儿童的四种本能。第一为活动的本能;第二为认识的本能;第三为艺术的本能;第四为宗教的本能。
(5)教学即生活。对待家庭与教学时,福禄贝尔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6)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2.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第一,教师自己的专业修养要高,教学技术要精;第二,教师要细心地照管每一个儿童;第三,教师准备的教具教材要多,让儿童自由玩弄、自由试验;第四,教师要尽职尽责,热爱儿童。
3.陶行知倡导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六大解放”是什么?
陶行知认为,应在了解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并提出“六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
(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去赶考;(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4.简述幼儿教育的意义。
幼儿教育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上,也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价值方面:(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阶段开发大脑的潜力,充分发展智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4)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