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社会学教学大纲
《教育社会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部分
教育社会学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探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条件及机制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社会科学,是教育理论的三大理论基础之一。一般来说,其研究内容多来自教育领域,而理论方法多借助于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是由四个部分构成的,即教育社会学学科论、宏观的教育社会学、中观的教育社会学、微观的教育社会学四个部分构成。通过本门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社会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促进学生对我国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学思考,提高学生对我国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社会学分析能力。
本课程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鲁洁主编、吴康宁副主编)作为教材。该教材力图做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较充分地反映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是一本体系完整、内容翔实、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社会学教材。
本课程考核可采用闭卷考试加教育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本文部分
第一章
绪论(6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一、一、学科性质诸论 二、二、学科性质确定 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一、一、研究对象诸说 二、二、研究对象界说 第四节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一、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二、二、决定因素与非决定因素 三、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四、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五、五、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重点与难题] 一、一、规范性与证验性两种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区别 二、二、当代教育社会学发展的特点 三、三、明确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四、四、把握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思考题]
1.什么是证验性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它与规范性教育社会学研究之间有何区别?
2.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明确这个问题有何意义? 3.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4.联系我国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实际,谈谈当代教育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5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内涵 一、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二、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教育在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一、教育可传播和创造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观念、态度、价值和知识,使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自觉参与和推进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可促进经济增长、政治进步和文化繁荣,推动社会朝着“三个文明”与时俱进的方向发展
三、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第三节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对策 一、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重点与难点] 一、一、应识记的概念:可持续发展
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二、理解教育在实施社会可持续战略中的作用 三、三、把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思考题]
1.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育可持续发展。
2.试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谈谈教育在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3.何谓教育可持续发展?其实现的对策选择是什么?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阶层化(7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阶层化与教育的基本关系 一、一、社会阶层化的涵义 二、二、阶层结构与教育结构 第二节
社会阶层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一、社会阶层化影响教育的机制 二、二、社会阶层化影响教育的具体表现 三、三、教育在促进社会分层合理化中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流动 一、一、社会流动概述 二、二、社会流动与教育的相互影响 三、三、教育分流问题 第四节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一、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及历史发展 二、二、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分析 三、三、促进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重点与难点] 一、一、应识记的概念: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竞争式流动、教育机会均等 二、二、社会阶层化影响教育的机制 三、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 四、四、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思考题]
1.社会阶层化对教育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试析教育与社会流动的相关性。
3.联系教育实际,谈谈促进教育社会均等的措施。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变迁(4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从社会变迁过程中考察教育 一、一、社会变迁的涵义及类型 二、二、从社会变迁过程中研究教育的视角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理论研究 一、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 二、二、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三、三、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第三节
中国的赶超型现代化与教育 一、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 二、二、赶超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三、三、中国赶超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对教育的需求 [重点与难点] 一、一、从社会变迁中研究教育的视角 二、二、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关性分析 三、三、教育现代化的类型及当代社会背景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综述我国当前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并谈谈适应社会变迁应采取哪些教育对策。
第五章
教育与社会问题(6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问题概述 一、一、社会问题的涵义及其类型 二、二、教育与社会问题的相关分析 三、三、社会转型期教育问题举要 第二节
学习压力问题 一、一、学习压力问题的概念 二、二、学习压力问题的影响 三、三、学习压力问题形成机制及缓解 第三节
青少年问题 一、一、青少年问题类型 二、二、青少年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三、三、预防解决青少年问题产生的策略 第四节
教育与人口问题 一、一、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 二、二、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压力 三、三、教育在解决人口问题中的作用 第五节
教育与劳动就业问题 一、一、劳动就业问题的涵义 二、二、劳动就业问题成因 三、三、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教育对策 [重点与难点] 一、一、教育与社会问题的相关分析 二、二、学习压力问题形成及缓解 三、三、预防青少年问题的措施 四、四、教育在解决人的问题中的作用 五、五、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教育对策 [思考题]
1.试析教育反作用于社会问题的双重性。
2.试举一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教育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六章
学校社会组织(8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学校社会组织的理论 一、一、学校组织的涵义 二、二、学校组织的有关理论 第二节
学校社会组织的性质 一、一、关于学校组织基本性质的几种观点 二、二、不同类型学校组织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学校社会组织目标 一、一、学校社会组织目标的构成 二、二、学校社会组织目标的差异 三、三、学校社会组织目标的整合 第四节
学校组织的结构 一、一、异质性结构 二、二、多权威结构 三、三、多层次结构 第五节
学校组织的文化 一、一、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 二、二、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 三、三、离散型学校文化与统合型学校文化 第六节
学校社会组织的环境 一、一、社区与社区发展 二、二、社区结构对学校的影响 三、三、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贡献 [重点与难点] 一、一、学校组织形态与社会组织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二、二、学校社会组织属性 三、三、学校组织目标、结构、文化的社会学特征 四、四、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它的特点何在?
2.学校组织目标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学校组织结构的社会学特征是什么? 4.如何正确认识学生亚文化? 5.试述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
第七章
班级社会体系(6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班级社会体系的理论概述 一、一、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 二、二、班级社会体系的理论模式 第二节
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 一、一、社会化功能 二、二、个性化功能 三、三、分化与选择功能 四、四、照顾或保护功能 第三节
班级教学社会学问题 一、一、学生社会背景及同辈群体与教学 二、二、教师角色及教师群体与教学 三、三、师生人际关系与教学 四、四、班级社会气氛与教学 [重点与难点] 一、一、班级社会体系的理论模式 二、二、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 三、三、影响班级教学效率的社会因素及班级教学自身的社会情境 [思考题]
1.盖哲尔与谢伦关于班级活动组织方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试析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
3.提高班级教学效率的社会学途径是什么?
第八章
教师的社会学分析(4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一、教师的专业地位 二、二、教师在社会职业等级体系中的地位 三、三、教师群体内部的地位差别 第二节
教师的社会角色 一、一、教师角色的多维性及其转换 二、二、教师的角色冲突 第三节
教师职业的社会化 一、一、教师社会化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二、二、教师社会化的阶段 [重点与难点] 一、一、教师在社会职业等级体系中整体社会地位及各层面社会地位的判定 二、二、教师社会角色的类型及变迁 三、三、教师社会化的涵义及内容 [思考题]
1.试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教师社会地位现状进行分析。
2.有人对“教师是社会代表者”的观点提出质疑,请给出你自己的观点。3.教师角色冲突的类型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4.试从教师社会化内容的角度谈谈教师教育内容的构建与改革。
第九章
教育与个体社会化(6学时)[教学要点]
第一节
教育与个体社会化概述 一、一、个体社会化的涵义 二、二、个体社会化的纵横结构与教育 三、三、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一、一、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及其特点 二、二、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 三、三、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一、一、学校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及其特点 二、二、教师与学生社会化 三、三、学生同辈群体与个体社会化 第四节
社会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一、一、社会文化与学生社会化 二、二、大众传播媒介与学生的社会化 [重点与难点] 一、一、个体社会化的涵义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二、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思考题]
1.什么是个体社会化?它与教育的关系怎样?
2.家庭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作用如何?它与其他社会因素相比有何特点? 3.学校个体社会化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怎样认识学生同辈群体在个体社会化过性中的作用。5.如何改革与完善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化功能。
三、教学参考书目
1、董泽芳编著:《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吴铎、张人杰编:《教育与社会》,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
3、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厉以贤、毕诚:《教育社会学引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陈奎熹:《教育社会学》,台北三民书社1980年版。
7、林清江:《教育社会学新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1年版。
8、傅松涛:《教育社会学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王守恒主编:《教育动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马和民等著:《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谢维和著:《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苏]费里波夫:《教育社会学》,李震雷等译,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
16、[英]班克斯(O.Bawks):《教育社会学》,林清江译,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1978年版。
17、[日]片冈德雄:《班级社会学》,贺晓星译,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18、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吴康宁等著:《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吴永军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篇:社会学教学大纲
《社会学》教学大纲
使用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教学参考用书:
1. 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2. [美]D·波普诺著:《社会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3. 童星主编:《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4. 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5. 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6. 北京大学社会学编写组编,《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出版。7. 孙立平主编:《社会学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8.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第四版,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9. 风笑天编著,《社会学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一、教学内容要求
社会学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之一,在此应通过规范的制度文本解读、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实用性和制度熟练运用的教学目标;同时,课堂讲授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点,以及难点和复杂问题的剖析,同时布置有针对性的复习思考题,使学生比较系统和准确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实务;在课程讲授中,密切联系我国实际,作到在忠实于学科规范体系原貌的前提下,重点使学生对我国的现行社会学运行机制及其发展变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社会学课程是应用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应通过规范的制度文本解读、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实用性和制度熟练运用的目标。一是系统的、有历史沿革的制度文本解读;二是社会学实施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达到启发式教学效果;三是社会实践和课程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理论与制度的结合点,了解其运行的基本程序。在讲解重点内容时,应结合我国社会学制度改革中引发的理论和实施难点,发动同学对我国目前社会学学术状况和改革对策的思考与讨论。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注意阅读有关社会学改革的最新动态,配合老师搞好课堂讨论,积极发言,并把学生在课堂的平时表现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一部分,计为总分的30%。
四、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是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
第一章 导 论
一、什么是社会学
1、学术界对社会学的定义
2、台湾学者龙冠海比较归纳
3、我们的定义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三、社会学与常识
四、社会学的功能 思考:
实证主义社会学与人文主义社会学的区别?
第二章 社会学发展简史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1.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2.社会思想背景 3.学术背景
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
1.社会学的创立或发端阶段
2、社会学的形成或经典阶段
3、广泛发展阶段(即是指当代社会学的发展)
三、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
1、孔德的社会学观点
2、斯宾塞的社会学观点
3、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观点
4、韦伯的社会学观点
5、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观点
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
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社会冲突论
3、社会交换理论
4、符号互动理论
五、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简况
1、发展阶段
2、中国社会学的薄弱环节
[思考题]
1、论述社会学产生的根源;
2、西方社会学创立、形成、发展阶段总体上的特点;
3、论述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贡献;
4、论述韦伯对社会学的贡献。
第三章
社 会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概念
1、语源含义
2、西方社会学界的认识 第一种:社会唯实论 第二种:社会唯名论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两个基本观点
4、社会的定义
二、社会的特点
三、社会的构成要素
四、社会的功能
第二节
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
二、社会的类型
下面是两种普遍采用的划分社会的方法:
(一)“五阶段”划分法
(二)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第三节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一、宏观——微观的视角
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三、血缘、地缘、业缘的角度
第四节
社会运行
一、什么是社会运行
1、概念
2、基本类型
思 考 题
1、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的不同认识?
2、什么是社会结构?
3、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各自的特点?
第四章 文化
第一节
文化的涵义、特性与分类
一、什么是文化
1、涵义
2、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二、文化的特性
三、文化的分类
1、主文化和亚文化
2、主文化和反文化
第二节
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的构成要素
1、符号
2、价值观
3、规范
4、物质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层次
(一)文化的内部结构
(二)文化的外部结构
第三节
文化分析
一、文化分析的理论视角
1、功能主义的视角:
2、冲突论视角:
3、生态学的视角:
二、文化评价的几种态度
1、文化中心主义
2、文化理性主义
3、文化相对主义: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
思 考 题
1、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2、文化的特性及分类。
3、文化的内部结构。
4、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含义
二、社会化的类型
1、初始社会化
2、预期社会化
3、发展社会化
4、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分析:
2、从社会角度分析: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一、个人生物基础
二、外界社会环境
1、家庭
2、学校
3、同龄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播媒介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1、人格发展理论
(1)库利 的“镜中我 ”理论(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2、生命历程理论(略)
二、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3、代差
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二、学习基本社会规范
三、内化价值观念
四、培养社会角色
思考题
1、社会化的含义及类型。
2、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六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含义
(1)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
(2)是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对应与一系列角色期望(4)角色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一、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二、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四、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角色认知
二、角色互动
三、角色扮演的前台与后台
四、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一、角色冲突
二、角色不清
三、角色中断
四、角色失败 思考题
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分类(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如何理解和处理社会角色冲突问题。
第七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一、含义
二、社会互动理论
1、符号互动论
2、戏剧理论(拟剧论)
3、社会交换论
4、本土方法论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
1、合作
2、竞争
3、冲突
4、暗示
5、交换
第三节
集合行为
一、集合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2、特点
二、集合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社会条件
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思考题
1、什么是集合行为?
2、集合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社会条件有哪些?
第八章
社会群体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定义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群体的结构
一、群体凝聚力
二、群体规范
三、群体规模
四、群体领导
五、群体决策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含义
二、基本特征:
三、我国转型期的初级社会群体: 思考题
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什么是社会转型。
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流动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一、含义
二、社会地位
三、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二、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分层的方法与标准
1、方法
2、分层标准
二、当前研究的若干问题
1、中间阶层的走向问题;
2、弱势群体问题;
3、社会精英的构成问题、阶层与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 第四节
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分层的标准
第五节
社会流动
一、含义
二、类型
三、合理社会流动及其意义
1、什么是合理流动:
2、合理流动的重要意义:
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会分层?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国农民工现象(利、弊)。第十章 社 区
第一节
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含义
二、社区的构成要素
三、社区的分类
第二节
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
一、社区发展
二、社区建设
第三节
虚拟社区
一、含义
二、特征
三、与实在社区的联系 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区别?
2、谈谈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
3、谈谈你家乡的社区建设举措。
第十一章
一、含
义
二、构成要素
三、特
征
四、分
类
(朱力:《社会问题概论》)
1、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2、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3、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五、社会问题理论
1.迪尔凯姆的社会整合理论
2.奥格本的文化失调理论
3、社会解组论
4、价值冲突论
六、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
1、人口问题
2、贫富差距问题
3、犯罪问题
4、失业问题
社会问题13
思
考
题
1、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了多种理论流派。请介绍你所知道的几种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2、什么是社会问题?试以我国当前存在的某一个具体社会问题为例,分析该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措施。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
第一节
社会控制
一、含义
二、特征
1、普遍性
2、阶级性
3、强制性
三、分类
1、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根据控制的手段)
2、硬控制与软控制(根据是否使用强制手段)
3、内在控制与外在控制(根据控制是否依靠外部力量)
四、社会控制手段
1、习俗
2、道德
3、宗教
4、纪律
5、法律
6、社会舆论
第二节
社会越轨
一、含义及分类
二、社会越轨的特征——相对性
三、产生原因(理论解释)
1、生物学解释
2、心理学解释
3、社会学解释
思 考 题
1、什么是社会控制和社会越轨?
2、社会越轨的相对性。
3、社会越轨的理论解释(文化传递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如何进行社会控制?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2)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3)进化的变迁与革命的变迁;(4)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
1、自然环境
2、人口
3、发明和发现
4、非物质文化
5、文化传播
6、思想观念与主观努力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二、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三、不同国家的现代化类型
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点
五、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1、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1)初始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2)权威危机阶段,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3)现代化发展阶段,1949年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4)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至今
思考题
1、什么叫社会变迁?社会变迁都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4、调查你所在的村庄或城镇,试描述其变迁过程与形式,并分析其发生变迁的原因,并简述你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
第三篇:文化社会学教学大纲
《文化社会学》教学大纲
敖其编写、扎格尔审定
课程名称:《文化社会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
1、通过传授文化社会学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文化系统、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控制、文化变迁的相关知识。
2、通过学习文化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原则与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结合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及社会调查,使学生运用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课时:36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2课时)
绪论部分中通过以下三个章节了解文化的诸概念和现象 第一节
一个长期争论的概念 第二节
文化的社会学涵义 第三节
文化的定义 第四节
文化诸现象
思考与讨论题:
1、运用文化特质的涵义解释具体的文化实例。
2、阅读关于文化概念的著作,较全面地理解文化概念的不同内涵。第二章
文化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4课时)第一节
文化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重点了解文化社会学是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及其社会性质与社会行为的一门学科。
第二节
文化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方法
重点掌握进化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传播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功能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心理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第三节
文化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重点掌握文化社会学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掌握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意义。即:有利对文化的整体性了解;有利于现代复兴与文明建设;有利多学科的意义研究。
思考与讨论题:
1、阐述文化社会学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之间的关系。
2、明确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意义。第三章
西方古典文化社会学(2课时)第一节
古典文化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古典文化社会学研究是适应商业资本主义的需求而产生的;是当时的社会文化基础决定的。包括哲学、社会思想,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第二节
古典文化社会学的几位先驱人物
进化论学派的孔多塞;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孔德;发展社会学完整体系的斯宾塞及古典文化社会学的先驱麦克伦南、卢伯克、泰勒等。
第三节
古典文化社会学的几个流派
文化地理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文化人种论。第四节
从达尔文到摩尔根
重点掌握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产生进化论学派到摩尔根的对人类文化的“发明和发现”。
思考及讨论题:
1、文化地理学派在文化社会学的地位。
2、从达尔文到摩尔根是如何反映人类科学发展规律的。
第四章
文化社会学学科的确立(2课时)第一节
世纪交替中的社会学
正确了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学领域是反实证主义——进化论的思潮。第二节 文化社会学学科的确立
文化社会学是在社会学“美国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理论一方面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产生于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结合。
第三节
几个主要学派的文化社会学思想
“文化圈”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社会学年鉴派”;功能学派。
思考及讨论题:
1、文化社会学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2、“社会年鉴学派”是如何产生的?
第五章
西方现代文化社会学(2学时)第一节
文化社会学与现时代
着重了解科学发展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派现代文化社会学中的地位。第二节 转向个人和心里的浪潮
着重掌握用心理学派的方法解释和说明社会文化现象的做法。即:弗洛伊德对精神文化现象的解释等。由此,产生的文化族体心理学派。第三节 现代进化论的兴起
着重了解新的实证主义——进化论思潮;结构功能主义等理论发展过程。第四节 现代文化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从研究方向、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了解现代文化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思考及讨论题:
1、阐述古典文化社会学与西方现代文化社会学的关系。
2、“文化族体心理学派”是如何产生的?
第六章 第一节 文化的生态系统(4学时)何谓文化生态系统 在掌握文化生态概念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文化生态系统。第二节 陆地
河流
海洋
人类的创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的气候、地形、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中产生。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重要变量。因此,在不同的陆地、河流、海洋产生不同的文化。第三节 村落文化的生态分析
村落文化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在该内容中着重了解村落文化的生态学意义。第四节 城市文化生态的多变量关系
从城市文化的发展来看,交通、运输是重要的技术变量,水源也是不可缺少的变量,同时人口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思考及讨论题:
1、举例分析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方式,2、简述文化生态学的几种理论渊源。
第七章 第一节 文化的时间、空间系统(4学时)文化层
文化在历史发展上存在着不同层次,每一个层次都反映着不同时期由各种文化要素联结起来的平面分布特征。这种历史文化层面就是文化层。第二节 文化丛
文化丛是在一定时间、空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质丛体。第三节 文化圈 将许多地带的类似的文化丛相连接,其主要的文化特质内容相似或基本相同,这种文化现象叫做“文化圈”。第四节 文化区
文化区是指有着类似文化特质的区域。第五节 文化类型
文化类型是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文化共同体的最本质的特征。第六节 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不同文化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
思考及讨论题:
1、阐述文化层、文化丛、文化圈、文化区的关系与区别。
2、分析北方游牧文化圈中所包含的文化从。
第八章 第一节 文化的社会系统(4学时)社会系统
本节中在了解什么是社会系统的基础上,理解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第二节 文化
血族
民族
在了解血族、民族概念的基础上,认识民族文化的特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同。第三节 文化
阶级
阶层
文化的阶级性是从民族中分化出来的属性。阶级和阶层的出现使文化民族性带有阶级、阶层性,出现了文化的支配问题。第四节 小群体文化与副文化 在整个大的社会群体所构成的社会骨架中,存在若干个小群体,这一部分人多拥有的文化具有更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即排外性,这就是小群体文化;另外还存在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亚文化,即副文化。第五节 世界文化
当文化的共同本质在普遍的社会联系中为人们所认识的时候,它即成为了世界文化,但它与民族文化并非对立关系。思考及讨论题:
1、分析血族与民族的异同。
2、分析当今社会精英社区与平民社区文化的差异。
第九章 第一节 文化传播(2学时)什么是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它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第二节 文化传播是如何实现的
文化的共享性;传播关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第三节 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
社会交往的功能;社会化的功能;社会调适的功能;社会控制的功能;社会储存的功能。
思考及讨论题:
1、分析现代社会传播媒介对文化的传承的影响。
2、阐述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十章 文化冲突(2学时)
第一节
文化冲突的性质
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或党派性。第二节
文化分化
文化分化是指从旧文化体系中外化出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第三节
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是指不同的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第四节
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不同的文化经过长期的接触、联系、调整而改变原来的性质、模式的过程。
思考及讨论题:
1、分析文化冲突的功能。
2、举例分析文化适应。
第十一章
文化变迁(4学时)第一节 何谓文化变迁
本节重点介绍了从心理学方面、文化适应方面,现代科学角度出发所理解的文化变迁的内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引起的结构性变化。第二节 文化变迁的动因
文化变迁的动因可以从生物因素说;地理环境因素说;心理因素说;文化传播因素说及工艺发展说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三节 文化变迁的规律
本节介绍了关于文化变迁的四种理论,即:有规律论,无规律论;相对论即多向进化论;两分法论。第四节 文化变迁的周期 关于文化变迁的周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简单循环论,另一种是辩证发展论。第五节 文化变迁的意义
本节在将文化变迁的退化意义和进步意义做了分析后重点指出了对文化变迁进步意义的认同。
思考及讨论题:
1、“文化退化”与“文化变迁”的区别。
2、如何用文化变迁规律解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第十二章
文化控制(2学时)第一节
文化控制的性质
在介绍了控制论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控制的社会学性质,即文化控制的变量极为复杂,而且它是一种有行为规范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控制中的行为是有预期目的行为。第二节
文化控制的社会机制
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将社会看作是一个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能力的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状态,决策者,环境及信息输入输出通道四个因素。第三节 文化控制的子系统
文化控制作为一个大系统,内容包含着文化系统、教育系统、舆论系统、群体组织系统及政治法律系统等。第四节 文化控制的意义
文化控制在一个社会中起着调试作用,可以审查社会机体是否在正常有序的运行。
思考及讨论题:
1、论述文化控制与社会化的关系。
2、家庭教育中如何体现文化控制。
第十三章
文化与社会化(2学时)第一节
何谓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的后天行为的规范化,指生物的人或自然属性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文化的要求而被教化为社会人、文化人的过程。社会化也可叫教化。
第二节
传统社会与现代化的教化比较
本节重点从社会的承担者、内容、方法、手段、程度以及强度等方面做比较,分析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教化上的区别与联系。第三节
再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
再社会化指人在初级社会化基础上为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重新建立社会规范的过程。它对人格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第四节
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的发展
新旧文化特质替换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对于人们的心理、性格变化影响深远。如调适不当易造成人格分裂。
思考及讨论题:
1、传统社会的教化与现代化的教化的区别。
2、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第四篇: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64学时(含课外学时)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必修)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主要参考书目:
戴维•波普诺主编,《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乔纳森•特纳主编,《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六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郑杭生,李迎春主编,《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奶奶.艾尔•巴比主编,《社会学研究方法(第八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邱泽奇主编,《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童星主编,《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阎明主编,《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费孝通主编,《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李强主编,《应用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美]理查德.谢弗,刘鹤群,房智慧译,《社会学与生活,(第九版)》世界图书公司,2008年.阅读杂志:
《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上海大学主办; 《社会学家茶座》,山东主办;《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社会学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社会学入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社会作用、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
2.掌握社会有机整体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行的动态过程、社会的变迁及其规律性、社会良性运行及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
3.熟练掌握社会构成、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社会控制的基本内容。
三、学时分配
章节 课程内容 学时 1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4 2 第二章社会学简史 4 3 第三章社会与社区 4 4 第四章社会文化 4 5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4 6 第六章社会角色 4 7 第七章社会互动 4 8 第八章社会群体 4 9 第九章社会组织 4 10 第十章社会制度 4 11 第十一章社会问题 4 12 第十二章社会控制 4 13 第十三章社会政策 4 14 第十四章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4 15 第十五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4 16 第十六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4 合计 64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教师开展本课程教学的建议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加速期,在转型过程中会面临种种课题。对每一课题,不同的学者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学术观点。教师必须较全面地了解相关方面的近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资料,必须对相关的社会现实有着自己的思考,然后再写出系统的备课笔记。
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授课,并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辨论的方式。教师在结束每一讲之后,要针对下一讲的内容提出相关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组织学生到城市和乡村进行社会调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建议
学生在课堂上应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勤于思索;在课堂讨论中,应主动配合教师,联系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够针对不同见解展开辨论;课下,应认真阅读教师推荐的阅读书目,并积极加以思考。同时,利用假期,做好社会调查工作。
(三)对学生成绩考核的建议
学生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0%,主要根据各人出勤、作业和课堂讨论来确立。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考试采取开卷方式进行。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基本内容:
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论断)作简单考察,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及功能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的。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难点:社会学研究意义。
4.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互动教学方式。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重点讲授。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社会学的历史流变及学科地位
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内容和方法
思考题:
1、在以后的观察社会、研究社会过程中,你将会如何体现社会学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科学性?
2、通过考察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结合你的思考,给社会学下定义。
第二章社会学简史
1.基本内容:
了解社会学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了解社会学发展史上的著名人物及流派。介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若干观点,并与西方其他社会学家的观点作比较。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对观察社会的角度有更广泛的了解。另外,本节还介绍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社会学中国化作一些思考。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形成的代表人物及其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当代社会学发展的特点、社会学在中国的初期导入。
难点: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社会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观点。
4.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西欧社会学发展期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思考题:
1、分析社会冲突的功能。
2、杜尔克姆与韦伯考察社会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3、从结构—功能的理论角度分析法轮功现象。
第三章社会与社区
1.基本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使学生掌握社会的含义、社区的含义、要素、主要特征和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城乡社区的特点、演变和格局,了解农村城市化特别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性、具体模式、实现途径等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的联系与区别、社区的分类。
难点: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
4.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及其方法的案例分析。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第一节社会概述
第二节社区概述
第三节社会与社区的功能耦合
第四节社会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思考题:
1.社会与社区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什么区别和联系?
2.试述社会和社区的不同特点与功能?
3.我国社会应当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社会和社区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社会文化
1.基本内容: 本章首先分析文化的构成、文化的特性、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然后分析文化运行及其规律,最后对中西社会的文化模式作比较,探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文化的有关概念、分析角度,树立比较的观点,在不同文化模式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改造。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化对于个人的影响、边际文化。
难点:文化的结构及其功能。
4.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
1.文化的含义及结构
2.文化模式与功能
3.文化的相关问题
思考题: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你的阅读与思考,对中美文化作比较。
2、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加以阐述。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1.基本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和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
2.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对中美国民性差别及其形成的社会化环境作初步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人格、弗洛伊德的“自我三段论”。
难点: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化的有关理论观点。
4.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及其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及基础
第二节社会化的主体、过程和内容
第三节社会化方式的矛盾和困境
思考题:
1、我国青少年及儿童社会化环境问题。
2、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分析社会化的历程:即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如何克服。
第六章社会角色
1.基本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角色的含义、类型,简要介绍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让学生了解社会角色理论的来源、社会角色的一般分类,知道角色扮演中要注意的环节。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社会角色的含义,掌握社会角色的失调表现培祥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角色扮演失调以及如何解决
难点:社会角色的相关理论
4.教学建议:
举具体事例,用理论带入进行分析。以便学生理解社会角色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社会角色的涵义
第二节角色理论 第三节角色的类型及角色扮演
第四节角色扮演失调及其解决
思考题:
1、简述什么是社会角色的理论和概念?
2、试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3、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
第七章社会互动
1.基本内容:
主要介绍社会互动的含义、类型,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理论和四个维度(向度、深度、广度、频度),对社会互动的过程和情景作简单分析,最后对“集合行为”的特征及相关理论作出分析。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互动的含义,理解社会互动的情景性,了解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把握集合行为的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行为的特征及集中典型的集合行为。
难点:社会互动的理论,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4.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及其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第三节集合行为
思考题:
1、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
2、思考二人关系中的互动与三人关系中的互动有什么异同。
3、请谈谈你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
第八章社会群体
1.基本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两个大问题:一是关于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二是详细阐述了几种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包括家庭、邻里和同事。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掌握群体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知道什么是群体凝聚力以及影响凝聚力的因素,了解我国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为什么需要群体生活、群体存在的基础、社会群体结构。
难点:当代中国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4.教学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讲授。
第一节群体概述
第二节初级群体
第三节婚姻与家庭
第四节初级群体的功能与发展趋势
思考题:
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有哪些不同?
3、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九章社会组织
1.基本内容: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了解组织结构中非正式组织的功能,2.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意义;掌握科层制理论并了解其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科层制理论的特点、弊端;次级群体的组织结构。
难点: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
4.教学建议:
课前叫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讨论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组织概念
第二节组织的构成、特征及过程
第三节组织理论及其相应的管理观念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第十章社会制度
1.基本内容:
在了解社会制度的含义和一般作用的基础上,把握社会制度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习俗、道德、宗教、法律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对社会制度的功能作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考察社会制度功能的角度;社会制度的功能。
难点:对社会制度的分析。
4.教学建议:
以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讨论。
第一节社会制度概述
第二节社会规范体系
第三节社会制度的类型与功能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由哪些要素构成?
2、导致社会制度功能变迁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第十一章社会问题
1.基本内容:
让学生掌握社会问题的含义和构成要素,了解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知道社会问题的相关理论,把握我国社会问题的成因及其特征。
2.教学基本要求:
运用社会问题的相关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社会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当代主要的社会问题。
难点:如何对社会问题进行治理。
4.教学建议:
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进行讲解,辅以学生自主讨论。
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
第二节当代主要社会问题
第三节社会问题的治理
思考题:
1.试析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贫困的关系。
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形成原因、特点和社会后果有哪些?需要采取哪些政策对策?
3.简析贫困文化论与贫困环境论的区别与联系。
第十二章社会控制
1.基本内容:
掌握社会控制的含义以及社会控制的特征,理解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掌握社会控制的一般手段与过程,了解社会控制的功能和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社会越轨的类型以及社会控制的途径。
难点:社会越轨产生的理论解释。
4.教学建议:
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进行讲解,辅以学生自主讨论。
第一节社会越轨
第二节社会控制概述
第三节社会控制的实施
思考题:
1.社会行为是如何受到约束的? 2.试分析社会越轨的功能?
3.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十三章社会政策
1.基本内容:
了解对于社会政策概念的界定,掌握社会政策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以及社会政策的实施对于社会问题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的终结。
难点:影响社会政策执行的因素。
5.教学建议:
可以采取讨论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节社会政策概述
第二节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第三节社会政策的终结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政策?它有哪些特点?
2.试述社会政策制定的一般程序。
3.影响社会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第十四章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1.基本内容:
本章所要讨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所涉及的则是解决与人们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有关的问题的具体政策和方法、途径。其中社会保障是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是现代意义的推行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专业方法、程序。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相关理论。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
难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4.教学建议:
课前让学生去进行相关主题的调查。
第一节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社会保障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保障?它包含哪些基本项目?
2、什么是社会工作?其基本功能有哪些?
3、根据本章内容试析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第十五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基本内容:
社会分化;社会不平等;阶级分层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我国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功能和类型;社会流动的特征和条件;当前我国的社会流动。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社会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概念;了解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掌握社会分层的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流动的功能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分化;阶级分层与社会分层的关系;社会流动的类型和特征。
难点: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功能和条件;社会不平等。
4.教学建议:
讲授方法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一节社会分层
第二节改革前后中国的社会分层
第三节社会流动
思考题:
1.要使中国社会流动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什么?
2.社会分层与阶级、阶层的区别。
第十六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基本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了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区分了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两种社会变迁的形式;介绍了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明白社会变迁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多种多样;理解社会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并理解全球化对我国现代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变迁的形式和阶段;社会现代化的标准与途径;城市化的标准。
难点:社会变迁的形式;社会现代化的特点;城市化的后果与对策;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进程。
4.教学建议:
这一章可以结合社会案例作分析来讲解,再辅以学生自主讨论。
第一节社会变迁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概述
第三节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
2、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
第五篇: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思想史
中国社会思想史
前言
课程性质:
此课程为社会学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
编写目的:
为了规范“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的教学。明确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主要内容,突出 重点和难点。并且让学生能够方便地从网络获得指导,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特编写此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历代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特点;掌握中国历代社会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各种社会思想发生、发展及衰弱的原因和历程,进而探讨中国社会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思想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的内在关系、各种社会思想与各社会阶级及社会阶层利益的内在关系等。
学生必须勤于思考,至少精读一部指定教材,参阅其它辅助教材和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中国社会思想家的原始文献。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中
国社会思想史与其它思想专史的区别,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和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学时分配:2学时
一、“社会思想”的定义
社会思想使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属理论社会学的范畴。中国社会思想史就是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
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二、“社会思想史”定义中几个概念的涵义。
1.“社会生活”的涵义
社会生活使人类的共同生活,是指在具体的社会(社区)中,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共同生活,这
种共同生活靠什么维系,以及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共同生活等,包括以下社会学研究范畴:
(1)人的修养与社会化问题;(2)人性与人的欲望问题;
(3)人与人、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4)人们的处世、社交态度及社会价值取向问题;(5)社会组织与结构的原理问题;(6)社会生活方式问题;
(7)社会起源、发展、变迁问题;(8)社会控制问题;
(9)社会整合与社会调试问题。
2.“社会问题”的涵义
指人们在具体社会的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对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它包括三项
研究范围:
(1)对社会问题之发生原因的考察;(2)对社会问题本身的考察与分析;(3)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设计。
3.“社会模式”的涵义
指具体社会的结构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对现实社会的“应然”状态的认知。它是人们解释社会生活,指出解决社会问题方案乃 至进行实际社会改革、改造的依据和近期目的。
(2)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想。它是人们社会价值观的核心,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信仰及进行
现实社会改革、改造的根本依据和终极目标。
(3)社会改革、改造思想。社会改革、改造所要达到的状态即是某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三、社会思想史与其它学科的思想专史之间的关系
社会思想史与其它学科的思想专史,如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等一样,都是从一个侧面考察
人类社会之思想遗产的。社会思想是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人类思想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中国社会思想史
四、学习和研究中国社会思想史的重要意义
五、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1.指导性方法
历史地看问题;阶级地看问题;辩证地看问题。
2.操作性方法
社区法;阶段法;学派法;人物法;著作法。复习与思考题
1.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定义是什么?
2.中国社会思想史与其它思想专史的区别是什么?
3.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4.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是什么? 拓展阅读书目
1.孙本文:《社会思想》,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2.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张承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
8.杨懋春:《中国社会思想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
9.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章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思想史是如何产生的,原始宗教和社会思想的关系,古代神话与社会思想的关系和上古神权思想中的社会思想。学时分配:2学时
一、氏族社会的社会思想
1.社会思想的产生
人类自其诞生起,就有着群居生活的社会本能。在长期共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孕育
出社会思想的萌芽。
2.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所体现的社会思想(1)原始宗教中体现的社会思想(2)社会习俗中体现的社会思想
二、古代神话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1.关于世界和人类的产生
2.对人民英雄的歌颂
3.古代神话所反映的社会思想之特点:(1)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2)各不相关、没有系统
(3)反映人与社会关系的为数甚少,反映人与自然斗争的较多
(4)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隐约地反映出一些社会思想,还没有抽象、概括、系统的社会思想
复习与思考题
1.社会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2.原始宗教与社会思想的关系如何?
3.古代神话与社会思想的关系如何?
4.上古神权思想中的社会思想是什么? 拓展阅读书目
1.孙本文:《社会思想》,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2.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张承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
8.杨懋春:《中国社会思想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
9.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章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思想的社会生活基础,评价夏商时期“德”德社会整合功能,西周礼治思想中德社会思想,和周公旦的保民思想。学时分配:2学时
一、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
1.神权社会思想
夏代以后,中国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统治阶级认为社会上的一切都应被他们所统治,因而他
们设计出来的神间世界也和人间一样,有一个支配一切的主宰即天帝。夏商时期神权社会思想,是
奴隶主阶级设计出来的一种本阶级的理想社会的模式。
2.关于行为规范的思想
(1)关于人的个人修养,商代强调一个“德”字。
(2)人们要完成“德”德修养,必须用“礼”作为行为规范。(3)商代所谓“礼”德具体表现主要是“孝”。
(4)评价。商代的“德礼孝“的思想体系目的在于以此作为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控制人们 的思想与行为,以整合社会秩序。
二、西周宗法制反映的社会继替和社会整合思想
1.周代宗法制反映的社会继替思想
2.周代宗法制反映的社会整合思想
三、西周“礼治”思想
1.周代礼治思想的基本原则
2.西周礼治思想的社会功能
3.西周礼治思想在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的意义
四、周公旦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
1.敬天思想
西周统治者灭商之后,继承了商代的神权社会思想,周公旦称受命于天,所以要敬天,就是因
为他认为周代的统治权是由天赋予的。
2.明德思想
周公旦认为上天授命的原则是看谁有德行,所以他主张“明德”。“德”作为一个社会伦理范 畴,是指人对社会规范德体会,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发生作用德,利用这些行为规范去调整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统治阶级道德的重要职能。
3.保民思想
敬天、明德、保民是密切联系的。德行施于天命,就是“敬天”;施于尊祖敬宗,施于人事,就是“保民”。周公旦认为,天的意志是靠人民的意志来体现的。周代形成了成体系的社会治理思
想,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复习与思考题
1.神权社会思想的社会生活基础是什么?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如何评价夏商时期“德”的社会整合功能?
3.西周礼治思想中的社会思想是什么?
4.如何理解周公旦的保民思想? 拓展阅读书目
1.孙本文:《社会思想》,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2.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张承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
8.杨懋春:《中国社会思想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
9.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思想史
第四章春秋时期德社会思想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春秋时期出现的轻天重民思
想的社会基础,管仲、老子和孔子的社会思想,“大同”、“小康”社会理想的特点,和春秋时期
隐者社会思想的特点。
学时分配:2学时
一、轻天重民的社会思想
1.轻天重民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
2.轻天重民思想的基本内容
3.轻天重民思想在中国社会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二、管仲的社会思想
1.四民定业与人的社会化思想
管仲认为,要治理社会,必须要给当时社会存在的四大社会阶层士、农、工、商规定出各自的
生活方式,并分别居住于不同社区。各阶层之间不发生社会流动现象,维持已有的阶级关系和阶层
关系长久不变,以保持士大夫的统治地位。
2.论社会需求的层次
(1)管仲很重视道德规范的社会功能,认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
(2)管仲认为人们的行为遵守道德伦理规范的前提是能够吃饱穿暖。“仓禀实则知礼节,衣 食足则知荣辱”。
3.注重小群体的社会功能的思想
(1)管仲非常重视社会基层组织的小群体的社会功能。它分别指定了乡村、边疆和统治中心
及附近地区的社会组织体系。
(2)评价。虽然管仲是从社会小群体在军事上的功能着眼的,但他注重社会小群体功能的思
想是值得肯定的。
三、老子的社会思想
1.理想社会的模式(1)老子理想社会的特点:是一个封闭型的社区;地域范围是很小的,但同样的理想小国又
是很多的。
(2)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3)评价。
2.寡欲、无知、知足
(1)论寡欲。老子认为一切社会冲突与纠纷都是因为人们的欲望太多。要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首先要使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论无知。要使人们寡欲,又必须使人们无知,无知才能无欲。(3)论知足。只有无知才容易知足。(4)评价。
3.愚民与无为
(1)“愚民”。老子认为,愚民使圣人治理社会的重要策略。只有先愚民,社会才能得以治 理。老子的愚民与自愚思想,是和上文说论老子要人民寡欲、无知、知足思想相通的。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为无为”。老子认为,圣人管理社会最根本的是要“为无为”。
(3)评价。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主张在斗争中求生存,而主张在屈服和退避中求苟安,具有消极保守的一面。但在当时情况下也还有积极作用,因为它在反对兼并战争和统治者的残酷政
治、经济统治方面,反映了农民小私有者的要求。
四、孔子的社会思想
1.“礼治”与“正名”思想
(1)“礼治”思想。孔子所说的“礼”,不但四一种政治原则,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一 种社会规范。孔子是从维护当时社会秩序的高度提倡礼的,所以他对那些违反周礼的人和事深恶痛 绝。
(2)正名思想。“正名分”,也就是明确社会分工,规定各种社会角色。孔子的“正名”理 论为恢复正常秩序设计了一个有意义的方案。
2.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孔子的所谓“克己”也是一种 人的心理素质的修养,是要把“礼”的规范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的过程。“仁”是孔子提倡 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
3.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在关于“仁”的理论之下,孔子提出了低一层次的理论:(1)“忠恕”。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中国古代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孔子针对不同对象提出的对“仁”的解释,是 指示各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如“孝”、“慈”、“悌”、“信”、“忠”、“爱”等。孔子提
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都是从“己”出发的,自己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就要按这种社会角色所
应持的行为标准去与对方交往。
4.解决贫富不均问题的设想。
(1)均贫、安贫思想。基于其对贫富对立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孔子提出了一个“安贫”的 解决问题方案。他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孔子以为这种“安贫”的方案不够完满,于是又从伦理方面和神学方面论证人们应当“安 贫”的依据。5.理想社会的模式(1)“大同”社会的模式(2)“小康”社会的模式
(3)评价。“大同”、“小康”的理想社会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所憧憬的理想社会,它对中国历代社会思想家都具有很深刻的影响。
五、春秋时期隐者的社会思想
1.隐者产生的社会原因
2.春秋时期“隐者”社会思想的特点
3.对隐者社会思想的评价 复习与思考题
1.春秋时期出现的轻天重民思想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中国社会思想史
2.如何评价管仲的四民定业思想?
3.老子社会理想的特点是什么?
4.孔子的“正名”论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
5.如何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孔子处理人际关系准则的思想?
6.孔子解决贫富不均问题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7.“大同”、“小康”社会理想的特点是什么?
8.春秋时期隐者社会思想的特点? 拓展阅读书目
1.孙本文:《社会思想》,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2.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张承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
8.杨懋春:《中国社会思想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
9.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五章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上)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墨子、孟子和庄子的社会思 想。
学时分配:2学时
一、墨子的社会思想
1.论社会生活及社会组织
(1)墨子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分析。认为人类生存所以不同于禽兽,其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生
活资料要靠劳动来获取。由于人类过着群体的社会生活,就需要规定出规范人们行为的制度,这就
是墨子所谓“义”。
(2)论“义”及社会组织。要保证人们都按社会所公认的正当行为“义”办事,就又需要有 一套社会组织,这就是墨子所谓的“政长”制。在墨子看来,人类社会的共同生活,社会组织和社
会行为规范的出现,都是由人类的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求所解决的。
2.论社会问题
(1)论民间苦。认为劳动人民有三个巨大的忧患。“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2)论小盗为“盗”,大盗为“义”的社会怪现象。(3)论社会关系的失调问题。(4)论任人唯亲对社会的危害。
3.整合社会的方案
(1)论整合社会的方案和宗旨。“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2)论整合社会的几项原则: ①必须体察下情。②要有一定的步骤 ③要指定统一的社会行为规范 ④要鼓励人民自由竞争,努力成为强者贤者 ⑤必须注重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4.理想的社会模式
墨子构想出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兼爱”、“尚同”的社会。
(1)人际关系是不分亲疏,“爱无差等”的“兼相爱”的关系。(2)是一个人人劳动,有财相分的社会。(3)是一个没有战乱和纷争的和平社会。(4)理想社会的各级社会管理人员,都由“贤者”担任。
5.论社会控制
墨子提出社会控制的两种形式:
(1)政治的形式,这主要靠赏与罚来完成。
(2)宗教的形式,借助“天”和“鬼”的威力,协助人类完成控制社会的工作。(3)评价。
二、孟子的社会思想
1.性善论
中国社会思想史
(1)孟子在各派思想家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中提出了“性善论”。
(2)评价。如果我们把人性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话,那么孟子的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性。
2.论社会交往准则(1)“怀仁义以相接”。(2)“与人为善”。
(3)不与人结仇,不要说别人的坏话。
3.论社会分工
孟子认为,人类在社会中生活,必须有社会分工,才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生存;(1)维持人们的物质生活,必须有生产劳动方面的社会分工(2)要治理社会,必须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社会分工
4.对社会问题的考察及社会整合方案 对社会问题的考察:
(1)人们极力地争利、求富,而不顾礼义的问题(2)战争与灾荒问题(3)严重的贫富不均问题(4)社会冲突问题
社会整合方案。孟子治理社会的方案是“仁政”。孟子“仁政”的内容主要有:(1)“不忍人之心”与“推恩”(2)“寡欲”、“养心”(3)“反求诸己”(4)“明人伦”
5.理想中的小康社会模式。
孟子的理想社会模式的主要内容:(1)是一个讲求“仁”、“义”的社会
(2)是一个省刑罚,薄税敛,而民有恒产的社会(3)是一个实行井田制的社会
(4)是由一个个足衣足食的小康之家构成的小康社会
三、庄子的社会思想
1.论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
庄子的社会思想是消极厌世的,主张无为而超脱,所以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很少正面论述。但他
既然不能离群索居,就不能回避现实社会。庄子认为,造成天下大乱,社会的各种关系不和谐的原
因,就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规范和文化。
自然的社会秩序混乱了,“天下大骇,儒墨皆起”,出了一些所谓“圣人”,各自提出整合社 会的方案。庄子认为,这些不但无济于事,而且越是整合社会,社会就越乱。
2.社会整合的方案 庄子提出的整合社会的方案的核心,不过是任其自然,无为而治。(1)以不治治天下。(2)任其自然
(3)抛弃一切社会规范(4)寡欲而无撄人心
(5)掊击圣人,实行“坐忘”,恢复“常然”。
3.论仁的社会价值观念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必然各有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念。庄子认为这些都是有害于人的本性,而对
社会极为不利的。没有社会价值观念,社会上的一切是是非非就不会在你身上有所反映了。庄子进
而认为,不但人们不能有社会价值观念,即使是人的生死观念也不该有。没有任何社会价值观念,社会上的一切混乱冲突就会戛然而止了。
4.论处世及社会交往的态度
庄子的态度是:不求得福,但求无祸,在缝隙中计生活。“为善无近名,为恶不近刑,缘督以
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得社会交往态度从保全自己得自私角度出发,这是
应当批判得。但庄子得一些处世和社交思想,客观上也可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与人关系得作 用。
5.理想社会模式
庄子得理想社会构想,沿着老子“小国寡民”得社会理想,并更推进一步。其理想社会具有这 样几个特点:
(1)他得理想社会是一个与禽兽杂居得社会(2)人对自然界不进行任何改造(3)这个社会的人都没有私心和欲望(4)这个社会没有任何社会规范
总之,这个社会是一个人的生物本性得到充分体现的社会,是一个踏上了“大道”的社会。庄 子认为这些权宜之计,在“群于人”而与世俗处中,而最理想的,是成为“真人”、“至人”,求 得自身的超脱。庄子的“真人”理想和他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一致的,是他在看到理想社会无法实现 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方案。
复习与思考题
1.墨子的“义”与儒家的“义”有何异同?
2.墨子“兼爱”论和“尚同”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墨子社会控制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4.孟子“性善论”有什么社会学意义? 5.试评孟子的社会分工论。
6.庄子的社会整合思想的特点?
7.庄子社会理想的实质是什么? 拓展阅读书目
1.孙本文:《社会思想》,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2.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张承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
8.杨懋春:《中国社会思想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
9.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思想史
第六章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下)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杨朱、荀子和韩非的社会思 想。
学时分配:2学时
一、杨朱的社会思想
1.杨朱其人及其史料
2.杨朱学派社会思想的核心:“为我”与“贵己”。
在杨朱学派的社会价值观中,认为第一个可宝贵的就是自我。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杨朱学派认
为,人生在世,就是要追求生理欲望的满足。主要观点:
(1)一切社会的伦理道德的评价都是不应考虑的
(2)一个人在处理自身与社会,自身与物质财富等关系时,应毫不例外地以“我”自身为第 一重要的
(3)主张只图自身一时逸乐的个人享乐主义。杨朱学派的处世态度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享乐主
义,其社会价值观念总是把“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这是一种社会变革过程中,没落贵族阶级的颓废的社会思想。
3.论“为我”主义的社会功能
(1)认为只有人人“为我”、“贵己”,才能收到“公天下之物”的社会效果。(2)认为社会上人人都“为我”、“贵己”,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3)认为人人都“为我”、“贵己”,各种社会问题才得以根本地解决。杨朱学派的社会思想,是从直观主义认识论出发的。他们所反映的是那些在社会变革中没有前
途的一部分人的利益。由于这些人过去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他们就需要退于自身之隅,采
取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并企图以此宗旨,形成一个人人“为我”的天下大治的社会。
二、荀子的社会思想
1.欲望论
先秦思想家谈及人类的物质欲望者很多,但大多浅尝辄止,没有深刻地加以研究。惟有荀子对 此问题研究最为深入。
荀子这里又提出“求”的概念,并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在节“欲”,而在节“求”。所谓“求”,就是人们用来满足欲望的一系列行为。荀子认为,人们既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就必须节“求”
以保证群体生活的良好秩序。
纵观其欲望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他把物质欲望本身与通过理性的思维决定的“求”区分开来,这是他对欲望论的一大贡 献
(2)他认为合理的欲不应“去”或“节”,而应予以满足
(3)判断用以满足欲望的行为“求”是否合理,虽然有“道”和“理”作依据,但最后判断 是在于人的思维。
2.性恶论
荀子的性恶论和欲望论是紧密相联的,性恶论是以欲望论为基础的。和欲望论一样,荀子认为,人的恶性本身是无法根本改变的,但是可以用“伪”来抑制人的恶性而归于善。
3.社会群体论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荀子提出了“人生不能无群”的命题。人为什么能合群呢?荀子以为在于两点,而这两点是禽 兽所不具备的:其一是“分”,其二是“辨”。荀子极为重视“分”的社会功能。
4.论人的社会化
荀子欲望中的“节求”,性恶论中的“伪”,群体论中的“分”,都是一个生物学上的人经过 社会的陶冶才能学得得行为。荀子找到得使人社会化得主要途径有以下数种:
(1)教育;
(2)社会环境影响;(3)“积摩”;(4)“注错习俗”;
(5)规定社会角色得行为准则。荀子所指定得社会角色得行为标准,和孔子、孟子所制定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社会规范是同一性质的。
5.论“礼”得社会功能
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贱轻重皆有称者也。
”礼就是一种规范。他说:“人
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故
制礼义节之。”
6.社会理想
荀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的社会。是一等级森严的社会。社会上各等级阶层的人,都自觉维护等级秩序,各种社会角色都与其行为相符合,社会群体内部人
与人之间呈现出“无不爱”,“无不敬”,“无与人争”,“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和谐安乐的关系,这也正是荀子一再颂扬的“王者之法”的主要内容。苟子的理想社会中,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这
个社会是一个“群道当”的社会。苟子的理想社会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社会,而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
础之上的、大一统的封建社会。
三、韩非的社会思想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社会思想,代表着战国末期即将出现的统一的封建统治阶级 的利益。
1.性恶论
其人性论基本延续了荀子的观点,没有显著的发展。
2.论人际关系的本质:自利自为 由于利欲之心是出乎人们的本性,所以韩非认为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自利自为。人人都
在为自己打算,以“计算之心”,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对待人和事,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以人们的“自
利自为”作为基础的。两千年前的韩非,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社会交换论者。
3.社会变迁论及人口论
韩非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不断进化的,他反对那种“是古非今”的社会历史学家,认为社会变迁 的过程是人类物质文明化的过程。韩非认为,社会每进化到一个新的阶段,用以整合社会的方法也
有相当地改变。社会的进化,伦理道德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类的
生活资料多少与社会人口多少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韩非认为现实的问题不是人口稀少,而是人口
过多,这是他对中国人口理论的重大发展。
4.社会控制论
韩非认为,最奏效的社会控制办法就是法和威,而仁、爱只能带来祸乱。韩非认为,要控制社
会只有“法”才是最有效的。不但认为社会控制在于使人们“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而且
还主张进行思想控制。“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5.论社会治理
中国社会思想史
(1)要“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时而备”。(2)要以法用人。(3)要以法制 定社会契约。(4)要反对以仁义惠爱治理社会。(5)要以封建君主作为社会治理的主持者。
6.理想社会模式 其理想社会的特点:(1)这个理想社会是一个专制主义的封建统一社会;(2)这个理想社会
以“法”作为维系群体生活秩序的唯一纽带;(3)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人们都将守法内化为自己 的自觉行动,都严格守法而毫无怨言;(4)既然人的本性是自利自为,理想社会也将是个“计算
社会”;(5)这个理想社会是一个“各处其宜”、“无为”、“无事”的社会。
韩非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以法制为手段,以封建中央集权为核心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人
与人关系是以自私自利的心理为依据的。
复习与思考题
1.杨朱“为我”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
2.苟子的社会群体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 3.如何看待荀子的社会理想的时代性 ? 4.如何评价韩非的“自利自为”论 ?
5.韩非的社会控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何 ? 6.韩非社会理想的特点 ? 拓展阅读书目
1.孙本文:《社会思想》,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2.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张承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
8.杨懋春:《中国社会思想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
9.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七章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想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陆贾、贾谊、董仲舒、司马
迁、王允和王符的社会思想,了解并掌握《太平经》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想。
学时分配:2学时
一、陆贾的社会思想
1.无为论
2.社会变迁论
3.理想社会模式
二、贾谊的社会思想
1.论胎教与社会环境的功能
2.对社会问题的察觉
3.社会整合及社会理想
三、董仲舒的社会思想
1.论人性
董仲舒既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意荀子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资质,它不是全善全恶的。人类“两有贪仁性”,就像天有阴有阳一样。他把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圣
人之性”,一类是“斗筲之性”,一类是“中民之性”。
2.论欲望
董仲舒认为,人们除了有“性”之外,还有“情”。“人欲之谓情”。正是因为人们有欲望,才构成社会,过群体生活,但必须有个“度”来限制欲望,欲望超过了度依然是不能成为社会的。
3.论社会伦理规范(1)仁与义之辨。(2)“三纲五纪”。
4.论社会的贫富悬殊问题 5.理想社会的构想
董仲舒理想社会构想的特点主要包括:(1)这个社会有国君;(2)这个社会是统一的;(3)
这个社会是有等级制度的,所以要亲亲、尊尊;(4)这个社会轻徭薄赋,实行“什一而税”;(5)
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问关系是非常和谐的;(6)这个社会的人民都能“修德而美好”,不羡慕富贵,也无越轨行为;(7)这个社会是顺应天的意志而形成的。
董仲舒对理想社会的构想比前人有很大的发展。
四、司马迁的社会思想
1.功利主义的欲望论
2.论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
3.论贫富问题
人们的欲望就在于求得个人利益的满足,因而就出现了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并由贫富不均又
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1)社会规范对富人的控制力缩小;(2)富者成为遵守社会规范的“模范”;
(3)尊卑等级关系的出现。认为个人的知识和智能的差异是造成贫富不均的真正原因。他不懂得
中国社会思想史
是由于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造成知识、智能和不平等。司马迁对社会贫富悬殊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天
真的,他代表着封建社会受压迫的农民的小私有幻想。
五、王充的社会思想
1.论人性与人的社会化
王充对于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荀子的性恶论、杨雄的善恶混之论都不完全同
意。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关键在于社会教育和熏
陶。他认为人们学得社会规范主要靠三个途径:(1)自己主动地学习;(2)尊者长者的教告劝勉;
(3)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社会交换与社会互动
3.论饥寒致乱
4.社会变迁与社会整合
六、王符的社会思想
1.论人的社会化。
2.社会平等思想。
3.对社会交往准则的批评。
4.社会整合思想。
七、《太平经》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想
1.论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太平经》认为,人类的生存有“两大急”和“一小急”。所谓两大急就是饮食和男女。所谓 “一小急”就是指“衣”。总之,衣、食、男女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了这些,才
能有人类社会的一切。这种思想在当时统治阶级穷奢极欲而不问人民死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反映
了劳动人民争取基本生存权利的合理要求。
2.社会平等思想
《太平经》认为,凡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员,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首先是男女要平等,其次是
整个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太平经》实际上是在主张一种社会的平等,但这种社会平等还没有冲
破封建等级制度。
3.财产公有思想
《太平经》认为,社会财富是属于社会各个成员所共有的。“物者,中和之有”,认为那些“积 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的豪强地主都是社会的罪人。《太平经》对于豪强地主的
剥削掠夺和财产私有制度是深恶痛绝的。
4.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的思想
5.论社会的人与人关系 复习与思考题
1.董仲舒对中国人性论的新发展是什么 ? 2.董仲舒社会理想的时代性与特点是什么 ? 3.司马迁欲望论的特点是什么 ? 4.如何评价王充的饥寒致乱论 ? 5.王符社会平等论有什么进步意义 ? 6.《太平经》中社会平等思想的社会生活基础是什么 ?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7.《太平经》中财产公有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
拓展阅读书目
1.孙本文:《社会思想》,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2.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张承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
8.杨懋春:《中国社会思想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
9.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思想史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想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阮籍和嵇康的社会思想,佛
教的输入与道安、慧远的社会思想,了解并掌握葛洪、鲍敬言、陶渊明和颜之推的社会思想。学时分配:2学时
一、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1.清议清谈玄学的产生
2.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何晏、王弼认为,要使人们得到基本生理欲望的满足,只能是“因物自然,不设不施”。认为,要使社会秩序安定,君主就应拱默无为,而用严刑峻法控制社会是没有好处的。
二、阮籍、嵇康的社会思想
1.阮籍与嵇康的生平
2.阮籍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批评 阮籍认为,当时的社会生活秩序是严重失调的,人与人关系及社会价值取向都存在着严重的问
题。因此,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也呈现出纷乱的局面。阮籍进而批判儒家思想的“名教”、“礼法”,“诚天下残贱,乱危、死亡之术耳”。在他看来,当时社会统治者所操持的“名教”等规范本身就
是要不得的,他理想中的社会正常秩序也不是当时社会统治者所要求和倡导的社会秩序。这里既包
含着清谈派对“名教”的评判,也包含着中下层地主对门阀士族的压制的不满。
3.阮籍的社会整合思想及理想社会模式
阮籍对现实社会中所崇尚的儒家“名教”进行了揭露和评判。因此,在他论及社会控制问题,在强调刑罚和教化的社会控制功能的同时,依然强调礼乐的功能。面对现实社会存在的社会生活秩
序失调,人与人关系紊乱,人们各为其私欲而不择手段的问题,阮籍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整合方案
就是自我精神上的超脱和任其自然。阮籍的理想社会是以庄子的社会设计为蓝本的。
4.嵇康的欲望论与养生论
5.嵇康的“名教”致乱论
嵇康认为“名教”和自然是相矛盾的,认为“名教”是造成社会生活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嵇 康的“名教”致乱论,明确地告诉人们:封建的名教纲常等规范绝非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名教和
自然是背道而驰的。这种大胆的、深刻的揭露,在封建时代是具有强烈的战斗性的。
6.嵇康论社会整合及理想社会 嵇康认为,“名教”既然破坏了社会自然的生活秩序,要整合社会,就必须“越名教而任自然”,越名教任自然的过程,就是社会整合的过程。嵇康的社会理想是一个人们都无私无欲,但能吃饱穿
暖,没有社会规范约束,没有人与人的争夺,以人的自然属性而各得其所的“至德”社会。这样的
社会是最理想的,但又是难以实现的。于是嵇康又构想了一个更现实一些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有 君、臣、民等社会等级关系和简易的教化,但由于实行无为而治,人民的社会生活都很安逸,人们
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三、佛教的输入与道安、慧远的社会思想
1.佛教的基本社会思想
“四谛说”,“八苦”说,“因果报应”说。
2.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道安的社会思想
这个时期佛教社会思想与玄学社会思想有某些共同之处,只是佛教从现实社会中超脱得更彻底 些,其最理想的归宿距现实社会更远些。因此更具有用麻醉人民的手段整合社会生活秩序的功能。
4.慧远的社会思想
其社会思想进一步体现了儒、玄、佛结合的趋向。他的“三世报应”中的“现报”、“生报”、“后报”之说,将人们社会行为善恶的报应时空扩大到“前生”乃至数生之前与“来生”,乃至二 生、三生、百生、千生之后,这对于承受着生活苦难的民众更具有安慰作用。
四、葛洪的社会思想
1.葛洪其人及其道教
2.葛洪的游仙避世思想及其实质
葛洪认为,整合社会的最灵验的方案是用道教,因为道教包括了儒、墨、法各家的长处,而避
免了各家的不足。儒学和道教相比,道是“本”而儒是“末”,但并不是说儒学就一无是处,他认
为儒学也具有“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要想治理社会,“仲尼未可专信,而老氏未可孤用”。这
就形成了葛洪的儒道双修,出处两得的思想模式。
葛洪所谓道本儒末之“道”,是专指金丹道教的。葛洪金丹道教的主要目的是长生和成仙。他 认为,长生和成仙不仅是人们所向往的,而且是可以做到的。但要达到目的,必须按他所设计的方
案去做。葛洪的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1)内修。(2)外养。(3)行善。葛洪把那种修仙 得道,长生不死的宗教追求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把遵守儒家设计的社会规范也作为长生和
求仙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
人们都终生自觉而谨慎地按当时的社会规范办事,就不会有越轨行为发生,社会的结构秩序就
不会出现失调和混乱,地主阶段的既得利益就不会丧失。这正是葛洪创立游仙避世理论的现实意义 和最终目的之所在。也是金丹道教所以成为被社会统治者认可的官方道教的最根本原因。
3.论社会控制
葛洪思想的特点是内道外儒,最终目的是在于按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设想协调社会关系,整合社
会秩序。(1)发挥儒家的“礼”的社会控制功能;(2)以杀止杀,发挥“法”的社会控制威力;
(3)认为神有无限的社会控制能力。
4.理想中的神仙社会
葛洪对神仙社会的美好幻想,只不过是对人间社会封建贵族的奢侈生活的写照,但人间社会的
这种贵族生活是时常在恐惧之中维持的。因而,他向往着一个能在没有外来威胁的无忧无虑中过奢
侈生活的社会。这就是葛洪所构想的神仙世界模式的阶级本质。
5.社会进化论
葛洪的社会思想中,最值得珍视的是他的社会进化思想。葛洪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
迁的,古不如今,今胜于古。葛洪的社会进化思想本身是可取的。但他最终所要论证的是:现实社
会是最好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是最寸明的。
五、鲍敬言、陶渊明的乌托邦社会构想
1.鲍敬言论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
鲍敬言认为,君主的产生并不是光彩的,而是社会失调的产物。君主产生之后,给社会带来的
是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秩序失调。所以,君主的存在是人类自然社会生活的一大祸害。只要有君
主存在,罪恶和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社会正常秩序就无法得以恢复,这也就是鲍敬言的无君论。
鲍敬言敢于大胆地指陈社会问题和罪恶,抨击君主制度,是值得称道的,但他的无君论是一种社会 空想。
中国社会思想史
2.鲍敬言的理想社会模式
鲍敬言的理想社会构想之特点:(1)这个社会没有统治者,即所谓“无君无臣”。(2)这个 社会没有封建的徭役和赋税,即所谓“身无在公之役,家无输调之费”,“安得聚敛,以夺民之财”。
(3)这个社会是一个社会交往很少的封闭型社会,没有交通工具,川谷不通,士众不聚,因此也
就没有兼并和攻伐等激烈的社会冲突。(4)这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十
分和谐的,社会是十分宁静的。(5)这个社会的人们都没有社会价值观念。(6)这个社会没有社
会控制的工具。(7)这个社会人人都从事劳动,有地可种,过着逍遥自得,幸福安乐的生活。鲍敬言的理想社会模式与老、庄的理想社会不尽相同,而是综合了老子和庄子的理想社会,并
补人了一些时代的特色。鲍敬言的理想社会是一种乌托邦社会,一方面它是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一
种空想,另一方面又是劳动人民对现实的苦难社会的抗议。
3.陶渊明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从现实社会中逃脱出来的人类小社会,而不同于葛洪所构想 的“仙境”。这个社会的人们与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现实社会中的朝代更替、战乱、篡夺、阴谋、危机对他们都毫无影响,且一无所知,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男耕女织、家给人足、各得其宜、关系和谐,人们都怡然自得的康乐社会。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乌托邦社会。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渴望
社会秩序安定和通过劳动得到温饱的良好愿望,同时也反映了陶渊明对现实社会中腐朽统治的不满
和反抗。然而,陶渊明倡导的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处世态度。陶渊明所设计的理想社会,不像鲍敬言
那样大胆、彻底;也不像葛洪的神仙社会那样庸俗、荒诞。在他的思想体系里,夹杂着道家思想和 儒家思想。
六、颜之推的家政理论
颜之推有关家庭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内部的人与人关系问题;一是家庭 与社会关系问题。
1.论家庭内部的人与人关系(1)论代际关系;(2)论娣姒(妯娌)关系;(3)论兄弟关系;(4)论再婚家庭的继母与
前子关系。
2.论家庭与社会的关系(1)论处世态度;(2)论自身修养;(3)论对自己生命的态度;(4)论社会交往。颜之推的家政理论的基本特点:(1)其思想理论是以保全自身和自己的家庭为宗旨的,但最
终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安定是十分有益的。(2)其关于处理家庭内部人与人关系的思想理论,是对儒家所提倡的家庭伦理原则的具体化。(3)在其家政理论中渗透着道家的社会思想。(4)其
家政理论的思想体系,是和当时的地主经济相适应的,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具有普适性效果。(5)
其家政理论是深受当时社会背景影响的。
颜之推的家政理论对于隋以后中国社会的家政和家庭关系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普遍而深远的,对于协调家庭关系,稳定封建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功能。
复习与思考题
1.阮籍社会理想的阶级局限性是什么 ? 2.如何评价嵇康的名教致乱论 ?
3.佛教的“因果报应”论所反映的社会思想是什么 ? 4.葛洪游仙避世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
5.葛洪的社会进化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6.鲍敬言的社会理想有什么新贡献
?
7.陶渊明的乌托邦社会理想的实质
?
8.颜之推家政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拓展阅读书目
1.孙本文:《社会思想》,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2.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张承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
8.杨懋春:《中国社会思想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
9.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思想史
第九章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思想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隋唐社会及三教斗争,了解
并掌握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社会思想。
学时分配:2学时
一、隋唐社会及三教斗争
二、佛教的社会思想
1.天台宗的社会思想
(1)天台宗主要是依据《法华经》,其教旨主要是“三谛圆融”、“一念三千”、“轮回报 应”。(2)要人们放弃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冲突和是非,去追求虚幻的精神的解脱。归根到底是为
了协调社会关系,整合社会秩序的一种宗教化了的社会思想。(3)其“一念三千”和“轮回报应”
思想,有助于让信众忍受现实社会中的苦难而不思反抗,从而有助于社会运行。佛教所以受到封建
统治阶级的扶植,原因就在于此。
2.禅宗的社会思想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唐中叶以后,禅宗成为中国佛教中最有辨力的宗派,安史之
乱后至唐末、五代,是它的极盛时期,宋元以后仍然继续流传#曾对宋代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禅宗认为不必与现实社会进行任何斗争,只要改变一下对于现实社会的态度,就可以自我解脱
了。它和其他宗派一样,教人们忍受苦难,甚至把现实的苦难当作快乐去迎接它,从而培养人们的
逆来顺受的性格,这显然是有利于维护现行社会生活秩序的。宗教神学的思想,说到底是一种社会 思想。
三、韩愈的社会思想
1.论人的性情
(1)韩愈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的性三品之说,并对孟子、荀子、扬雄的人性论进行了修正。他说:性可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三品之性是由仁、礼、信、义、智五个道德、行为规范及其相互搭
配所构成的不同道德、行为质量所决定的。鉴别人性的品级的具体道德指数是韩愈设计出来的,这
种设计也是对董仲舒性三品之说的深化。
(2)韩愈认为,人的“性”有三品,“情”也有三品。情的质量是由喜、怒、哀、惧、爱、恶、欲七个方面决定的。把性三品与情三品一一对应,就形成了一个关于性情之论的思想体系。
(3)韩愈的性情之论比以前任何人的论述都更加细致,这是他对人性论的一大贡献。
2.论社会问题
(1)佛教道教盛行问题;(2)人际关系问题。
3.论社会整合
韩愈认为,整合社会的关键所在,是社会规范问题,即所谓“纪纲”问题。基于这种思想,韩 愈不遗余力地为立纲陈纪而呐喊。在他看来,佛教和道教都不是理想的社会整合的工具,只有儒教
才能担当整合社会的重任。
4.理想社会模式 要点:(1)人们所操持的伦理规范是仁义道德;(2)教化人们的教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3)
用于进行社会控制的工具是礼、乐、刑、政;(4)社会由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构成;(5)社
会的人与人关系分为君臣、父子、师友、宾主、兄弟、夫妇等;(6)人们衣、食、住的情况是: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穿丝和麻制成的衣服,吃粟米、果蔬、鱼肉,住宫室。(7)人们都有仁义道德的修养,都自觉恪
守社会规范,人人都心平气和,并能顺而祥,使自己的欲望、理想得到满足;(8)由于社会和谐
安定,人们都能生得其情,死尽其常,所以天神、祖先也都感到十分舒畅,乐于接受人们的祭祀。
对韩愈理想社会模式的评价:(1)它是对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理想乐园的又一次白描,是代 表封建地主阶级设计这个理想乐园的;(2)是对儒家一向憧憬的“大同”、“小康”理想社会的 仿制;(3)具有进一步批判佛教、道教的社会思想,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的作用;(4)它仍是一 种社会空想。
四、柳宗元的社会思想
1.社会变迁论
(1)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变迁、进化,是一个由乱(无秩序)到治(有秩序),由愚昧到文明 的过程。(2)人类社会的变迁是由人们自身的社会需求即“生人之意”所决定的。(3)在社会变
迁过程中,“德绍者嗣,道怠者夺”,社会文明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德化”的过程。(4)评价。
2.论社会组织
(1)他认为人类社会组织是什么样子,最根本的也是由“生人之意”所决定的,是不以人们 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2)柳宗元以人类的社会生活要求来论证社会的发展,是一种非阶级的观
点,但他从“生人之意”出发解释社会的进化及社会组织体系的形成,已经把观察社会、研究社会 的着眼点落在了具体的社会生活之中。(3)柳宗元的社会组织思想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抗议,是 具有人民性的。
3.论社会问题
(1)论贫富不均、社会不安问题;(2)论社会不良习气问题。
4.论社会规范
柳宗元曾对管子的“四维说”提出批评和修正。他对过去制定的社会规范的评价:(1)过去 所设计的社会规范和社会越轨行为不一定准确。(2)即使其设计的社会规范和越轨行为在当时是
正确的,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也应适时地加以调整,乃至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重新进行修订和评价。
(3)对过去设计的社会规范及所列举的越轨行为一味地“师古训”而不加变通,必然造成现实社
会秩序的混乱。
5.论处世态度
柳宗元处世态度的宗旨是:既要保持自己的情操,又要在社会中生存下去。他以车子的形态比
喻自己的处世态度:必须要像车子那样“方其中,圆其外”,因为“中不方,则不能载;外不圆,则室扼而滞。方之所谓者箱也;圆之所谓者轮也。匪箱不居,匪轮不涂。”柳宗元喜欢佛教,与他 的这种处世态度不无关系。
五、刘禹锡的社会思想
1.论社会关系与处世态度
刘禹锡基于自己对现实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考察,而自己又要在这个社会中图生存,便采取
了一套明哲保身,少说为佳的处世态度。
2.社会契约思想 刘禹锡认为,理想的社会是人们都能遵守以礼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契约的社会。他已认识到人
类社会生活与自然界的区别,这是他对中国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贡献。刘禹锡阐述了他所理想的是
一个“法制”社会,并把“法制”当作规定社会秩序,判定言行是非的准则。这一“法制”社会思 想客观上是对封建主义的特权、例外权的抗议,是一种社会平等思想,其内容包含着古代法家的传
统观点,即社会契约说的萌芽形态。
中国社会思想史
六、道教社会思想
1.隋唐道教及司马承祯的社会思想
2.无能子的社会思想
(1)论欲望。无能子认为,“天下之所共趋之而不知止者,富贵与美名尔”。人们为“朝合 而暮坏”的血肉之躯竭力奔波,以求什么富贵、美名,是丧失了人们的“自然正性”的表现,而使
人们“莫不失自然正性而趋之,以至于诈伪激者”,都是那些所谓“圣人”们的罪过。无能子看来,人们是不该有任何欲望或社会需求的。如果人们都信奉了无能子的这些说教,无论处在何种困厄之
中,都能随适而安,是决不会对社会、对别人有怨恨之心、之言、之行的。社会中也就不会有任何
冲突或问题发生了。
(2)论社会规范。无能子认为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是造成社会自然秩序紊乱、“生民困贫夭 折之苦”、“覆家灭国之祸”的最根本原因,这一点与庄子的社会思想完全一致。
无能子的社会思想是与庄子的社会思想相通的。庄子倡导“绝圣弃智”,要“掊击圣人”,使 社会恢复自然常态,无能子则忠实地继承了这一思想。所不同的是庄子社会思想产生于封建制刚刚
形成的战国前期,而无能子是生活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期,所以无能子的这一思想就更具有战斗性。
他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名教纲常的否定,具有重大社会批判意义。
3.谭峭的社会思想
(1)论社会问题与社会冲突。
(2)理想社会的构想。第一,“太平”社会理想;第二,“大和”社会理想。第三,评价: 谭峭的“大和”社会理想不过是一种小农平均主义空想,其精神本于老子,其构想则代表了现实社
会中的小农心理。
(3)社会整合思想。第一,发挥社会规范的社会整合功能。第二,提倡俭约,收敛欲望,以
减少冲突,达到协调社会关系的目的。第三,发挥“食”的社会整合功能。第四,掌握人们的社会
心理,采取必要的技术性方法整合社会。
(4)论处世态度。他主张泯没一切差别,把一切客观存在的差别性归结于主观的幻觉,从中
取得心理的超脱,而不主张面对现实,在积极的社会互动中向自己的既定目标进取。复习与思考题
1.韩愈对人的性情理论有什么新发展 ? 2.如何评价韩愈对人际关系的评述?
3.韩愈社会理想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柳宗元的社会变迁理论是什么?
5.柳宗元的处世态度之时代特点是什么?
6.如何评价刘禹锡对社会关系的考察?
7.无能子的社会规范论的思想渊源是什么?
8.谭峭的“大和”社会理想是什么? 拓展阅读书目
1.孙本文:《社会思想》,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2.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6.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张承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
8.杨懋春:《中国社会思想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
9.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思想史
第十章宋元时期的社会思想(上)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李觏、王安石、张载和二程 的社会思想。
学时分配:2学时
一、李觏的社会思想
1.人性论
李觏提出性三品、人无类的学说。
2.欲望论 主要观点:(1)人皆有欲;(2)财利是人们社会生活之必须;(3)欲利必须合于“礼”,要以道胜欲;(4)非礼之欲等于祸。
3.对社会问题的考察(1)农商关系问题(2)奢侈之风问题(3)婚姻家庭问题(4)贫富悬殊问题
4.论“礼”的社会功能(1)关于“礼”的范畴。
(2)论“礼”的起源及功能。主要观点:生理需求为“礼之大本”;物质文明是“礼之本”; 礼具有社会整合功能。
(3)论作为道德规范的“礼”。主要观点:礼是对仁义智信的总称;非礼的仁义智信只能破 坏社会秩序:
(4)轮作为行为规范的“礼”。主要观点:乐、刑、政是礼的辅助物;通过礼而实现“大和”。(5)论礼与其“三支”、“四名”的关系。
5.论社会控制与社会治理
(1)论社会控制。要点:论社会控制的目的与意义;论先教化后控制;论实行社会控制的要 领。
(2)论社会治理。要点:民本思想;治理社会当以衣食为前提;要掌握和利用社会心理;法
令是社会治理的命脉。
6.理想社会构想(1)平均主义的理想
(2)理想中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
二、王安石的社会思想
1.王安石所处的社会及其变法活动
2.论人的性情(1)性无善恶论;(2)性本情用论;(3)善恶由情之质量决定论;(4)衡量情之质量的标
准是“理”;(5)承认人的情欲;(6)„„行习”决定人的吾恶;(7)对人的善恶要做总体评 定。
3.论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论社会规范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5.论社会整合
(1)论“王道”方案;(2)论“治国用法,行法用人”。
三、张载的社会思想
1.论人性
(1)关于“气质之性”;(2)关于“天地之性”。
2.论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
(1)论“天序”、“天秩”与“天礼”、“天理”。他以自然界的秩序类比人类社会的秩序,从而得出天秩、天序的学说。并认为,普遍永恒的社会行为规范“天礼”是普遍永恒的道德原则“天
理”的体现。他的“众所向者必是理”的思想,已经突破了地主阶级思想的局限性。这是中国社会
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2)论具体的社会规范。要点: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关系;论“礼” 与“诚”;论善人、仁人、圣人。(3)论社会控制。
3.论处世态度与社会交往准则
(1)论处世态度:寡欲;无所争;有责己、责人、爱人之术。(2)论社会交往准则:他认为
社会交往的准则是“礼”,即社会规范。
4.论社会治理
(1)认为治理社会的宗旨在于“利民”、“足民”;(2)认为欲治理社会,当恢复井田制。
“治人先务,未始不以经界为急。”(3)认为欲治理社会,还必须恢复分封制和宗法制。
5.理想社会构想
四、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
1.论天理、性情及欲望(1)论“天理”的社会意义;(2)论性情;(3)论欲望。
2.论社会规范(1)论“仁”;(2)论“义”;(3)论“忠恕”;(4)论礼乐。
3.论社会问题与社会整合(1)论社会秩序的失控问题;(2)论民无恒产问题;(3)论社会积贫问题;(4)论社会教
育及社会保障问题;(5)论社会整合。
4.论处世态度与社交准则
(1)论处世态度。人们处世当以“理”为准则。(2)论社会交往:以“义”为社会交往的基
本原则;以诚、敬、恭为社会交往的出发点;在与人交往中,不可轻易地怀疑对方。
5.评价
二程的社会思想体系是为封建地主阶级设计的。它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整合社会 的要求。后来二程“洛学”与朱熹的“闽学”相结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元代,程朱
道学成为官方哲学,到明代,二程与朱熹的道学思想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统治中国思想界达数百
年之久,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深,即使至今仍残存着它的痕迹。
复习与思考题
1.李觏的欲望论有何特点
?
2.如何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李觏对“礼”之社会功能的论述
?
3.李觏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
4.王安石的社会整合方案有什么特点
?
5.张载的“天秩”、“天序”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
中国社会思想史
6.二程对“天理”之社会意义的论述是什么 ? 7.如何评价二程对民无恒产问题的考察 ? 8.二程提倡宗法社会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 拓展阅读书目
1.孙本文:《社会思想》,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2.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早熟轨迹》,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张承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下册,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
8.杨懋春:《中国社会思想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版。
9.吴根友:《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十一章宋元时期的社会思想(下)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朱熹、陈亮、叶适和邓牧的
社会思想。
学时分配:2学时
一、朱熹的社会思想
1.朱熹其人及三教合流
2.论“理一分殊”与社会规范
(1)“理一分殊”论。这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认为“理”是先于事物,先于社会的不可变易的规律。在这种思想逻辑之下,朱熹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命题。表现于社会,则是封建纲常的绝对法则。(2)论社会规范。朱熹的“理一分殊”论,具体应用于社会伦理规范 就是其“三纲五常,的学说。三纲五常之说,起于董仲舒,但完成于朱熹。在这里,朱熹的“理
一分殊,论便变异为封建社会生活秩序的伦理规范与行为规范了。
3.论人的性情
朱熹继承发展了张载、二程的思想,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1)论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至善的;天理赋予的人性都是善的,而且无论是圣人还是常人,都
是相同的;人们的天性之发,就是合“理”之“情”。(2)论气禀之性不同的原因:天地之气所 致;父母之气所致。(3)论人心与道心。认为人心和道心相去不远,但必须像圣人那样,摆正两
者的关系,以“道心”主宰“人心”,以道心作为人心的准则,从而节制人心不合道心的那一部分。
而使“人心听命于道心”之时,就是人们的天性得以体现之时,社会也便成为天理流行的社会。
4.论欲望
(1)朱熹对人欲的界定。他认为人欲是人心的病态,所以人欲是恶的。(2)论人欲对社会生 活的危害。(3)论欲与理的区别。朱熹认为,天理与人欲常表现在同一件事或同一种行为上,因 此,两者之间的区别既是细微的,又是严格的。(4)论义与利的关系。朱熹倡导“今须要天理人
欲,义利公私分别得明白”,要人们对义利问题“当深察而明辨之”。可见朱熹对义利关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