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

时间:2019-05-12 19:4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

第一篇: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

教育社会学论文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形势下,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随其进城的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减缓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本文浅析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户籍体制改革,法律机制保障,加强农民工学校管理等发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一、问题由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转向发达地区,“民工潮”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农民工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大批学龄儿童的跟随入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了最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受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其子女不能享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和焦点。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现时期中国义务教育新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中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人,在这2亿人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这其中包括跟随父母在他乡的,1400多万随迁子女。5800多万留守儿童,其中4000多万年龄是在14周岁以下,有8个城镇儿童当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则是每3个儿童当

[]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1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努力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规定“两为主”政策,即是第一,以公办学校为主,第二以流入地的政府为主,然而却无法落实。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教育关系千秋万代,涉及千家万户,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关系进城农民后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城市未来建设者的文明程度和整体素质。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西方学者从公民权利理论和教育过程层面做出了不少研究,尤其是法国学者布尔迪厄从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论述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不平等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不平衡与阶层的固化,美国学者迪麦奇则从流动阶层与固定城市阶层所占有的文化资本角度考察了美国教育的不平等。同时在法律、法规层面,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初以来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二战后,教育平等或教育民主化概念深入人心。1946年3月国际教育局举行的战后第一次会议将“中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列入大会议程。自20世纪50年代始,西方各国的社会科学家进行了大规模实证调查,力求描述机会均等在教育领域中所达到的实际程度。尤其是美国对待外来流动人口的政府管理策略与相关法律支持,而且着重介绍了教育代金券、特许学校、针对弱势儿童的教育帮扶计划、流动儿童教育计划(MEP)的概念和措施。

在我国,自1998年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建构。在社会学层面,我国学者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做出了“边缘性第二代”的抽象性归纳。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认为:“第二代”的价值体系、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肯定不同于上一代。这些变化,稍有不甚就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他们与主流社[1] 何亮亮.两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N].人民日报,2011-3-25(10)

会的冲突。但如果引导得当,则可能会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他们与主流社会的融合1。同时,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进行了价值视角的分析和论证。学者们普遍认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该问题解决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教育平等带来的日益显著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上。在理清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价值问题的基础上,国内学者进行了一些政策性建议方面的研究,如赵娟的《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韩嘉玲的《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曾昭磐的《厦门市未成年流动人口现状及其对教育影响的分析》、黄志法和傅禄建的《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研究》等。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主持完成了《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北京、武汉、深圳、成都、西安、吉林、株洲、绍兴和伊宁),是第一次全面报告流动儿童生存状况的大型调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提出的保障流动儿童权益的综合性措施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三、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状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具体反映在农 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等方面。他们的就学渠道主要有:第一,在公立中小学借读。第二,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第三,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第四,[]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第五,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据调查2显示有65%的适龄儿童在家

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第六,部分农民工子女失学或辍学。

2、就学过程不平等

第一,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必须比城市孩子多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往往歧视农民工子女学生,甚至剥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任务,主要还是由民办学校,甚至由未获准的民办学校在承担,自从国家统一取消义务阶段借读费的规定之后,许多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了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被降到最低,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设备奇缺、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弱以及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等。所以农民工子女尽管有学可上,享受的依然是比公办学校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还有比较严重的城市本位观念,不但不落实国家的政策,对这些学校进行财政补贴,改善教学环境,反而以地区、部门利益为重,动辄以办学规模太小、条件太差等不合规范为理由将学校关闭,不给予其合法的办学地位,全然不顾流离失所的学生。

3、缺乏沟通,存在心理影响。

农民工子女在学校接受的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关心和城市孩子是有所区别,他们心理会变得敏感脆弱,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下,对他们的心理会造成极大地压抑和伤害。由于父母教育[1]

[2]秦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徐学俊.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7,(11)

观念的落后以及工作上的繁忙,很少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就会更容易使得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有52%的农民工子女认为在农村转到城市学习后,曾因心理

[]落差造成性格上的变化。14、教育滞后及儿童教育不受重视

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儿童中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9个被调查城市中,6周岁流动儿童未入学的比例高达46.9%,近20%的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学习。在已入学儿童中,有近半数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严重,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人占相应年龄流动儿童的31%和10%。我国流动儿童的失学率达

9.3%,据估算目前我国2000万流动儿童中,有近200万仍处于辍学状态,近半数适龄儿

[]童不能及时入学。2

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曾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形式把中国公民分成身份不同的两大类别,蜂拥入城的农民工居住在城市,户籍却仍是在农村。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应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农民工子女在流动的同时,教育资金并没有随之流转,从而致使处于流入地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不了流出地政府的教育财政补贴,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可依国家有关规定按学期收取借读费”,显示国家政策赋予流入地学校收取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和赞助费的权利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因此在流入地城市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必须比城市孩子多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果。

2、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过度分权。《义务教育法》

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为城市边缘人口,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因此,义务教育的过度分权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3、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大,社会交往面窄

农民工居住空间狭窄,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农民工子女尽管生活在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这与乡村社会中频繁的互动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适龄儿童的正常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甚至造成了阶段性辍学,影响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客观层面上拉大了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

4、农民工本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收入不是很高,在面对公办学校高额的学费时,有些人做出了退步,没有让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而有些人也会为了节省开支把孩子送到学费比较低廉的民工子弟学校。其次,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这也会让一些家长放[1]

[2]刘淑萍.赖以柱.蒋常香.农民工子女的心里健康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2007,(6).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儿童中心.《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N].人民日报,2003-11-12(4)

.弃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现在农民工为荣的不再是孩子的成绩,他们更注重哪家的孩子外出打工赚的钱多。从而让他们的孩子也加入到打工的队伍中,而忽视了在学校的文化学[]习。15、教育失范:教育制度转轨的表象

社会体制的变迁必然要引起相应的教育体制的变迁,而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原因在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社会体制的变迁,从而导致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失范[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已经解体,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与此相应的教育结构却没有进行调整,相当一批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子女却被高额的借读费、补偿金拒之于正规学校的门外,其合理借口是他们无本市户口,从而使他们在实际上无法享有法定的受教育权利。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我国在公民居住权、户籍权以及义务教育权三者之间存在着制度上的不整合。一方面,义务教育权与户籍权相关联,义务教育的责任由地方政府负担,教育经费也拨到适龄儿童户口所在地;另一方面,体制的转轨使得农民工已实现了合理的流动,不受户籍限制,他们自动放弃了在本地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样就出现城市政府限制甚至拒绝农民工子女入学的现象,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同时也有违教育的良知。在社会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出现的这种教育失范行为归根结底源于教育改革滞后与经济。

五、对策研究

1、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

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壁垒,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

2、政府应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能,提升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环境

政府要积极维护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使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少侵犯。具体来说政府要执行好有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法规,加对城市各级中小学教育的财政支出。同时各级财政要合理配置资金,对于城市流动儿童密集地区的城市中小学教育,要筹措

[]和安排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支持。3同时要加强宣传和组织工作,加大社会各界对于农民工

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和关爱,关注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真实状况,唤起大家对于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之心。

3、消除法律上的歧视。

我国实施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从法理上讲,明显存在对流动少年儿童的歧视性条款,造成了流动儿童在选择受教育权、缴费、享受教学资源等方面与流入地儿童的不平等。现行的一些教育法律规范中也出现了诸如“农民工子弟学校”、“附属教学班(组)”、“借读费”、“临时学籍”等内容,实际上是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隔离开来进行教育。这些做法在形式上违反了《世界人权公约》、《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等许多国际人权法文件所确立的禁止歧视原则。所以应消除这些歧视性的条款和语言。同时政府还应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工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为农民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子女不能在居住地读高中和考大学,涉及到了高考制度、户籍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取消农民工子[1]孔祥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31-37.[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武晓伟,刘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再审视[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9.女义务教育的借读费,并着手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推动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纲要》提出农民工子女在2020

[]年起,可以在居住地参加升学考试。14、加强农民工子女学校管理教育

政府要把承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民办学校,纳入到当地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之中,制定一

[]套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指导和监督2。要在办学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提高办学质量,帮助其逐步达到公办学校的标准。以确保这些求学的外来人口子女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审查、批准,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资格证,允许在学区集中的区域开设辅助学校,只收取较低的成本费用。政府也可以自己出面办学,招聘社会有教师资格的人或离退休教师任教,由政府负责发放工资或补贴,解决农民工朋友的后顾之忧。同时,在这种学校里,心理的辅导也同等的重要,农民工子女平时在城市孩子面前的自卑感,在家里和家长交流的缺乏,都可以在这里自由欢畅地表达、释放出来。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3:“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生活”

[1] 何亮亮.两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N].人民日报,2011-3-25(10)

田慧生、吴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3-106 [2]

[3] [苏]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20

第二篇: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概论》选修课论文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01班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李文武教授

题目:浅谈食品安全问题

评分:

题目:浅谈食品安全问题

摘要:

近几年来接二连三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今年爆出台湾知名企业强冠食品今年3月起在超过52000桶食用油产品中掺入地沟油,并销售给味全、85度C等下游企业,目前已经波及到香港和澳门。7月20日,上海电视台报道,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违反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而这些产品一直以来都直接供给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快餐,并波及全球其他国家。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在提倡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今天,还是有一些食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出现问题食品严重时,须砍头。

关键词:食品安全、利益最大化、地沟油、日常生活、社会化分布广泛、原因、对策、污染 正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然而,近些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却频频出现,令人担忧,让消费者陷入了极度的不安中。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到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因此,国家采取了相关措施来遏制食品问题的频发。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

1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1.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1)环境污染威胁食品安全

目前我国有850条河流、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这些被污染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会在农、畜、水产品中富集,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含氯有机化工产品生产厂、钢厂及其他工厂的排放物质、焚化炉燃烧废弃物、汽车尾气等都能产生二恶英及其类似物,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肉、乳及水产品。

(2)种植业与养殖业危害食品安全

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过量地施用化肥,会照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较多,而硝酸盐会进一步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人体造成危害。兽药、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导致生产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经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1.2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隐患

(1)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2)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食品残留病原微生物或在生产、储藏过程中发生微生物腐败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中还有应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3)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目前,在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还不完备,流通领域是个薄弱的环节,仓储、储运、货柜都还未到标准,导致许多本是出厂合格的产品,在流通环节变成不合格,甚至腐败变质的食品。还有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钻管理的漏洞,进入到市场上。1.3食品生产经营不合法构成危害

(1)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还没有完全渗透到各个企业,致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重利益轻卫生,弄虚作假,甚至出售过期变质食品。

(2)食品生产者素质比较低、卫生意识不够强烈、操作能力的规范程度差等,造成食品卫生不合格,导致消费者食用出现不良反应。1.4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1)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

(2)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1.5卫生部门执法不严致使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漏洞:

(1)食品卫生执法部门和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互相推卸责任,食品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

(2)政府部门的立法、执法模式没有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执法力度还需加大。基础监督、检验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还需进一步严格化、规范化。2 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现象

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部门在一个蔬菜市场查获一批硫磺熏制过的“问题生姜”,共约1000公斤。一些商贩把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清洗,然后用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烟熏。与普通生姜相比,“硫磺姜”看上去又黄又亮,显得很鲜嫩,市场上可以卖出好价。食品生产者利用消费者图好看的心理,只注重利益,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011年4月13日,央视报道称,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剂等,将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馒头、黑米馒头等,工人还随意更改馒头的生产日期。“染色”馒头进入了上海部分超市销售。获得安全、营养和健康的食品是每一个消费者的最基本权益。

2011年3月15日,曝光了中国著名品牌双汇火腿肠为增加产品中瘦肉的含量,在喂养的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食品生产者想获利更多,反而失利更多,企业受挫,经济大滑,同时企业的名誉也受到严重挫伤。

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北产“红心”咸鸭蛋。食品生产者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消费者的健康,不仅损失了经济、市场地位,还浪费很多原材料。

2004年4月30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食品生产者完全丢失了良知,不顾婴儿的安危,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并且带来了中国奶粉界的经济影响。3 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3.1 调整政策,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不法食品生产: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2010年9月15日公布了《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指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始终把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摆在突出位置,始终保持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度。

(2)制定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使其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律法规。

3、食品卫生部门要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对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严厉惩治。3.2 提高检测的力度,提升食品生产的科技水平:

(1)由于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质检机构要加强硬件建设,完备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加强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有对违禁产品的外观有很强的捕捉力,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2)在加强检测的同时,要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国界接轨势在必行。我国应在系统研究和全面了解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找出我国现行标准和国际标准间的差异,引进与创新并举,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保证食品安全和符合我国利益的进出口监督检验策略和措施。

3.3 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有效控制食品安全: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各地相关部门应加强建设食品信息,建立和完善食品与营养监测系统和食品安全预警系统,通过这些设备,分析出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食品生产、食品供给、食品分配和食品贸易等环节安全动态。各部门在这些防备基础上,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积极调整,采取有效措施,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全民行动,大力宣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并且做好对企业行为的监督,确保企业的商业活动符合法律规定,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2)利用一切新闻媒体加大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强化人们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人们爱好环境、珍惜生命,提高全民素质。

(3)就个人、个体而言,应以生命利益出发,自觉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积极发现和举报企业的非法行为,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言:食品,是人们生存之本,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要让悲剧再降临人间,让生命绽放它本应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台湾地沟油事件波及香港澳门专题(新浪新闻中心)

2、中国食品商务网

3、中国食品安全网

4、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第三篇:教育社会学--(精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家庭增加收入的同时,我国已经有将近六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身体、心理等方面。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程度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调整政策,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进入人们的视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为突出,尤其是在南方一些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已占到当地中小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相对于有父母在家,能够正常地接受亲子教育的儿童而言的。正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使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改变,他们基本缺失了父母亲对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对父母亲的心理归属和依恋的基本缺失。其中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是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的主要原因,因父母双方或一方的外出打破了家庭原有的稳定性,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体现为单亲式、隔代式、委托式及兄长式四种家庭教育方式。正视社会发展中的留守儿童问题,追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探寻问题的解决途径,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业方面。由于家庭教育基本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是家庭抚养人或监护人很少对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学习情况加以关注和了解,同时留守儿童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当农村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后,抚养人或监护人很难对其学习加以监督与辅导。特别是隔代教育的老人,由于他们的文化知识较少。三是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失去了教育最佳时机,当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或遇到失败时,父母亲很少有机会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给予他们鼓励、奖赏或正确引导。根据四川省妇联2005年的调研结果,农村中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率仅88%,在初中辍学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高。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60.4%(眉山市),91%(遂宁市),成绩优良的只有6%(遂宁市)。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1]调研结果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其他必要的帮助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2.品德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

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情感上缺少父母的关怀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容易产生任性、冷漠和是非观不分等现象,很多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左泽华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2]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防止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念上发生偏离。

3.身体方面。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长期得不到父母亲的亲自照顾,从而使他们相对于非留守儿童来说,在身体发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是抚养人或监护人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时,常常忽略其合理的生活饮食结构。一般情况下,抚养人或监护人往往给予留守儿童的是一种固定不变的饮食结构,因此使得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失衡;从身高体重方面来看,常表现为瘦长型或粗短型。二是在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情况下,当留守儿童青春期到来,面临生理剧烈变化时,留守儿童未得到青春期的教育。

4.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家庭结构不完整的条件下,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基本的心理满足。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真空;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根据调查,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3]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的问题分析

1.政策实施的乏力。留守儿童问题因其涉及范围广泛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包括政府和学校。在政府的倡导下,很多城市学校已经竭尽全力地整合资源,让一些留守儿童享受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城市务工人员收入低微,根本无法缴纳城市学校高额的赞助费和学费。即使经济上有支付能力,也难以要求学校能敞开校门,因为许多学校考虑到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不愿意接受这些儿童。为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城市学校的行为,鼓励学校吸收农村儿童,让更多的孩子不再留守。

2.从家庭父母的观念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在外面看到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后,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念,还不如让他们早些走向社会。这在客观上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3.从学校、社会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很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学校、社会在这方面的责任是显然的。学校除了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外,还应该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多地担当起培养关爱孩子的责任。另外,社区本来是个熟人社会,在帮助、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但是,社区在这方面的行动还是有限的,并没有充分发挥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作用。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因为长期的城市优先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分治造成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二)调整政策,妥善解决外地民工子女就学问题。鉴于父母在儿童成长中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农村隔代监护和亲戚监护的种种局限,政府应通过修改在户籍、借读等方面对农民工子女制定的歧视性政策,减免打工所在地学校对民工子女征收的额外费用以及降低民工子弟学校的收费标准等手段,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最终使留守儿童能够随父母一起在外生活,实现完整的家庭教育模式,促进子女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社区是个小社会,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乡镇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由村委会负责,联合其他相关机构和部门,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构建立体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监护体系。全面、细致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情况,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及时采取联动措施,妥善处理。

(四)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满足子女亲情需求。大力宣传使父母改变那种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条件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的片面观念。充分重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即使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也应留下一位专门负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当两人都出去时更要做好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不仅谈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

(五)学校应主动站出来,改变学校教育理念。学校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包括监护人姓名、身份、家长姓名及打工所在地的联络方式、孩子在校表现和成绩等,以便能随时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在发现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或者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次确定帮扶队伍,充分利用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热心助人的同学以及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现有资源。其次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高培文.和谐社会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四川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125-127.

[2]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3]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

(11):156-157.

第四篇:教育社会学

浅谈博士生招考实行“申请—审核”制的可行性

12145040 杨秋莎 教育社会学近年来,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规模显著增长,跃居世界前列。博士生考试主要分为初试、复试两个阶段。考试成绩由招生单位书面通知考生。招生单位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录取新生。然而,在2014年4月19日,天津大学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正式推出博士生招生新举措“申请—审核制”,从2015年起博士生选拔将取消笔试,这意味着将赋予导师和专家团队更大的招生自主权。该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介绍说,此举将导致三个转变:一是由研究生院集中管理到学院、导师自主安排的转变;二是由原来的单一闭卷笔试到现场抽题作答、学术报告以及综合面试等多种形式的转变;三是由简单比较考分高低向全面考察考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等综合素质的转变。每个事物都去有其两面性,“申请—审核”制也有其两面性,下面我试着尝试浅析它的可行性。

一、实行“申请—审核”制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规模显著增长,跃居世界前列,尽管博士生培养数量逐年增加,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与高等教育强国的水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培养单位间的差异较大,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强调,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1为了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一些研究者倡导引入博士生资格考试,以打破以往博士生培养“严进宽出”的状况,余桂红和张应强认为我国内地高校应引入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完善淘汰机制2。研究者普遍认为,用考试来评估和鉴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水准,而忽视了考试在促进学习和科研方面的引导和推力作用,即考试,复试制度,使很多在专业上有才华的学生在考英语或者政治方面的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但是有的学生在专业上的方面的建树不高,但是英语和政治考得相当好,从而被录取。这样的状况使博士生的质量就会被拉低。还有博士生导师招不到喜欢的学生。

二、实行“申请—审核”制的条件

1、对学生的要求:

首先,学生必须是“211”全日制应届或往届硕士毕业研究生;其次,或者是已获得境外一流大学硕士研究学位;最后,有充分的成果能够证明自己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对学生设置的这些关卡,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质量,而不是胡乱的招生。这是硕士研究生考入博士研究生的条件要求。但是入学后也有要求。即,“申请—审核”制博士生未来三四年将面临几道“关卡”:首先,学生在读期间至少须在学校认定的三类权威及以上期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且在CSSCI、CSCI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方可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其次,毕业论文要争取入选学校“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最后,毕业论文须通过两次查重和校外三位专家双盲评审,而且应该能获得优秀评价。否1新华社,系统部署 重点推进 全面提升学位与研究教育水平【N】,《中国教育报》,2011—02—29余桂红,张应强;博士生招考改革:特征、争论与反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P65-67.则,毕业论文答辩延期至少一年。2,对博士生导师的要求: 向导师放权,是“申请—审核制”的一项重要特征。从“考试”到“审核”,面对挑战的不仅仅是考生,对老师也有要求。第一,必须是经由学校确认具有当年博士招生资格的在岗二级教授;第二,或者是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者教育部人文科学重大项目的博士生导师;第三,项目研究者除外。以保证在选拔时的公平,公正。在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人员看来,“教授是一种职称,而博导只是一个工作岗位”。正因为如此,早在2010年,天津大学选聘的一批“80后”博导中,不少人就只有副教授的职称。此次,与“申请—审核制”相配套,天津大学同时实行的“导师制度改革”,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导师资格不再终身,招生资格须审核”。新的办法强调了导师的师德水平、岗位责任,如果导师在招生过程中存在不端行为,随时可能“下课”。

三、实行“申请—审核”制的好处

对国内外有关博士生资格考试的资料和文献的分析显示,选拔淘汰机制是博士生资格考试的主要功能,也是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博士生资格考试通过对博士生筛选,淘汰不合格的学生,保证培养质量。然而,这一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始终以结果为导向,没有对博士生的学习过程和培养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利于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质量的持续良性提升。博士生培养项目的目的在于为博士生提供严谨的科研训练,促进其独立科研能力的发展。博士生资格考试如果仅仅强调筛选机制并不足以为博士生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发展空间。而实行“申请—审核”制度可以免去考试阶段,而且要进行“申请—审核”制度的学生都必须要符合上述的条件。此举意味着博士生招考由简单比较考分高低向全面考查考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等综合素质转变,这样就大大的避免的考试机制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的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了学生的质量。一些博导告诉记者,通过这种“面对面”的考核,确实能够使导师比较细致地了解考生所拥有的基础知识是否符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考生对未来科研工作的设想能否与导师从事的前沿领域紧密契合,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军说:“‘申请考核制’能够让虽不擅长笔试但综合能力较强、科研能力突出、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的学生脱颖而出„„这是传统的考试模式很难选拔出来的。”

毋庸置疑,研究生、博士生招考制度中的统一笔试,尽管在过去曾经起到很多积极作用,但在日益强调积极性、创造性,强调学生独立思想和人格的时代背景下,其弊端日益凸显。在这种传统的招考方式下,教授无法按照研究领域的水平高度来选择学生。很多时候,能够读博的学生未必是专业领域的尖子生,却可能是英语等非专业成绩突出的人。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可能照成真正想搞科研的人无法赌博,一些想拿高文凭混个饭碗的高分生却能读博。实际上,放眼观之,国外高水平大学在博士生选拔时,也都普遍采用类似天津大学的“申请—审核”制度,强调学生的专业素质,并给予学院和教授更大的权力和责任,最大程度保障真正的专业人才能够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

四、“申请—审核”制存在的缺陷

博士生招考方式改革探索的三十年,也是遭受批评的三十年,一些学者对如何进一步改革博士生招考方式进行了争论。对于实行“申请—审核”制有有它的短板之处。一些研究者认为,导师招考自主权是保障导师是否能切实选拔到优秀的,有学术潜力和学术素养的生源基础,因此导师应拥有招考自主权;而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导师招考自主权太大是博士生招考方式出现以招考换取资源、试题保密性差等问题的根本症结之所在。这估计也是实行“申请—审核”制的一个较大缺陷的地方。扩大博士生导师的权利,这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是老师招到自己喜欢的学生,但是它也是博士导师换取社会资源的,进行投机倒把的一个机会。有的导师会在进行审核时观代替了民主,形成个人偏好。

取消笔试考试,这既为想考博士的学生打开了一扇窗,但同时也为学生关上了一扇门。由于没有笔试成绩,全部是靠在审核期完成,过于不过都在于这一场,如果有笔试,还能综合一下成绩,对于在复试阶段时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还能综合一下成绩,也许就不会被刷下来,从而被录取。但是取消了笔试,只有临场发挥,有的确实力,但当时不得发挥不好,这就会被刷掉,这样就会照成人才的浪费,如果大家都是因为紧张,考试时发挥不好,回不会也会照成导师找不到弟子。还有“申请—审核”制是由学院提出申请后通过的在进行抽提回答,在这期间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公平现象。也许导师会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的不一样,而进行筛选,照成了学生之间的不公平现象。

五、总结

由于“审核—申请”制是在试点实行,它具体有哪些缺点我们为您还不是和清楚,这一切都是我们臆想出来的。公平,公正对于博士生导师和学生来说估计会是一大难题。在这方面是对博士生导师最大的考验,既考验老师的公平性也考验老师的道德水准。

有的学者也指出“申请—审核”制是由主观代替了民主,形成个人偏好,即由导师的全部主观意识去录取学生,这是一个不可取的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取消笔试,实行“审核—申请”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为导师招到理想的学生,但是取消笔试考试虽然说是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完全取消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目前“审核—申请”制只是在试点实行,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有利之处。“申请—审核制”,应该不仅仅是“看起来很美”。至于实际效果如何,还须拭目以待。

第五篇:教育社会学

2011—2012第一学期 钱崇菊《教育社会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2)班 《教育社会学》20097301023

4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你思考和研究问题有何帮助?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

从教育活动或现象所属的空间范畴进行分类,教育社会学研究有四种视角。

1、宏观角度的研究

这一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功能而展开,其中对国民教育制度与社会基本关系度研究是教育社会学的经典课题,其研究重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以及教育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方面。

2、中观角度的研究

这一层面的研究是以学校为中心展开的,重点是学校科层制组织的性质、目的、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3、微观角度的研究

这一角度的研究在研究取向上分两类:一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是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民俗志研究。

4、综合角度的研究

这一角度的研究一方面注重研究个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也讨论社会制度与经济制度对个人的行动和人际互动的结构性影响及其反作用。目前来说,综合角度的研究还不多,但它正开始在西方教育社会学界流行,并受到重视,很有可能代表西方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新方向。

在我们今后思考和研究问题时就应该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入手,如果在研究问题时,只有微观研究,缺乏宏观研究,那就处于盲目性;相反,则流于空泛。微观要以宏观为指导,宏观为微观进行验证。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还告诉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有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前人已有的研究是为静态,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研究又不断推陈出新,所以又有动态的。在研究问题时要把理性认识和经验认识统一起来。经验认识是指我们在研究实际问题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未经过加工处理的。在我们对这些感性的认识进行加工处理后,进行科学综合和分析,总结规律性,就成为了理性的认识。研究一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入手,不可只盯一个层面,一个角度,要对所要研

究和思考的问题系统、全面的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宏观上把握问题。对问题题进行宏观系统的把握后,要从中找到研究的重点,独立出来进行重点的研究,并从中继承和创新。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金一鸣,《教育社会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结合社会教育学的理论论述我国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基本对策

我国教育机会均等中的现实问题主要有:

1、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在我国,一方面适龄学生入学率还没有达到100%,另一方面学生辍学率还很高,尤其是女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甚至是下一代素质的提高。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公平性还存在争议。另外,由于高校收费过高,也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丧失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再次,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不是公平的。偏远地区尚存在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造成了女童失学率远高于同龄男童,而那些残疾儿童的教育状况更是令人担忧。与城镇相比,农村儿童在义务教育中的入学率低,辍学率高,从辍学率看,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明显地表现出农村高于城市。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少数民族入学率低、文盲率高。女童入学率低,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女童入学率更低。

2、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地区之间物质资源配置不均等,尤其表现在我国中小学教学装备条件上,地区差异很大。城乡之间物质资源配置不均等,重城市,轻农村,最好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流向城市,农村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大多数不如城市,家庭用于儿童学习的投资相对较少。城市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可以高薪聘请家庭教师(这种情况在大、中城市较普遍),为了发展孩子的特长,不惜几千元买钢琴、买电脑。而这一切在农村都罕见。在农村,更为严重的是,家长因支付不起几十元的学费而不得不使子女辍学。可以说,现阶段“贵族学校”的出现和“希望工程”并存,是两个极端的写照。而同一个地区又有重点校和薄弱校之分,同一学校又分“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师资力量相差较大,从数量上看,有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的倾向,这从城乡中小学师生比的差异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平等的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加的心理影响不平等,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直接影响着教师对男女生的不同期待。长期以来,我们赋予男性以比较进取的角色,赋予女性以比较保守的角色;把男性与工作、事业、成就联系起来,把女性与家庭、感情、生活联系起来,期待男性承担工具性职业角色,期待女性承担表意性职业角色。正是由于存在着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导致了教师给男女生以不同的期待,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在某些落后地区,家长甚至以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待男女儿童,如重男轻女等,这就直接影响了女童的受教育机会。因此,在这些地区,女童入学率低,文盲率、辍学率高。

3、教育结果的公平问题。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资源投入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不同。女性学业成功率低于男性,尤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女性入学率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再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功机会不同。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

1、争取实现入学机会完全平等。首先,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和弱势群体专项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其次,完善教育法规,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最后,由于目前我国国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费,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学费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制度,使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去教育的机会,以保证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2、实现教育过程机会均等。一方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目前,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有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制,缩小区域差距。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及条件,保障他们的学习权与发展权的实现。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3、促进教育结果的平等。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个体能力差异,从能力本位出发,发展特色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机会获得相应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开放的、动态的评估,以取代目前单一的考试测试模式。最后,建构终身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入学、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不公平对待,能在以后生活中得到补偿。同时,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使最终的教育结果公平化。

参考文献:

[1]杨念鲁等:《我国小学、初中辍学和留级问题研究》,《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

[2]陈尚生,陶能祥.试论教育机会均等[J].现代教育论丛,2001(5)。

[3]范丽娟.浅谈教育机会均等[J].理论研究,1999(5)。

[4]陈中原.中国教育平等初探[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谈松华:《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三、谈谈你对教育和社会关系的理解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现象。因此,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教育的一大规律。

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辨证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着教育的如下方面: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的结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数量。课程的设置及部分内容。教育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

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力中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劳动者。社会要维持和发展生产,就必须不断地再生产劳动力。劳动力再生产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科学技术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要把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只有依靠教育。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手段。高等教育肩负着科学研究的任务。总之,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十分密切的。教育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不断得到发展,同时,教育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人们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育方法和政策。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学校教育的部分内容。总之,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是以一个集团、阶级的教育纲领或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法令表现出来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思想的社会成员的手段。教育是传播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的手段。总之,教育主要

是通过培养人和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对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巩固不能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教育本身是受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的,只能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它所规定的轨道上发挥作用。政治、经济制度是社会的根本制度。它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教育只有在这一规律的前提下,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不能起决定作用。

3、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十三大报告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这段话从根本上说明了教育事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突出的战略位置。

普及教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一方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大军,主要靠普通教育来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需要教育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革命人生观,养成共产主义道德和自觉的纪律。所以,普及教育是建设两个文明的重要前提。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是新时期办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裴时英,《教育社会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2]鲁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社会学论文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社会学小论文(精选多篇)

    教师管理模式对学生成长影响小议 我从初中到高中的几年时间,刚好经历了多个不同风格的老师的管理。对于这些模式对于学生的影响也略有体会。 初中时候的班主任十分严厉,对于学......

    社会学论文5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社会学班号:10021113学号:1002111330姓名:张凯成绩:扶,不扶?——社会道德?问题!摘要:走在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究竟要不要去扶?这个原本没有......

    社会学论文五篇

    浅谈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时间:2013年 12月 01号 目录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

    教师社会学论文[范文模版]

    1 根据自身经历谈谈不同阶段老师的不同形象 2 其实,再没上大学之前,大学在我的心里就像一个梦一样充满着不可思议,甚至每当我想起都会觉得自己不会有那么好的运气.当然最......

    经济社会学论文

    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主体通过消费支出,取得对自身生活的维持和发展所需的商品或资源时的选择方式,包括各个选择行为和一定选择时期内选择行为的积累......

    医学社会学论文

    医 学 社 会 学 论 文 如何有效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社会医务工作者的各方面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方面的要求都有了进一步的提......

    民族社会学 原创论文

    高原民族,雪域文化——从电影《红河谷》看藏族与藏族文化 [安徽大学]民族社会学 期末论文 高原民族,雪域文化 ——从电影《红河谷》看藏族与藏族文化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社会学概论论文

    《社会学概论》 课程结课考核论文 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指导老师: 题目:浅谈大学生就业困局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局 内容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近年来各界人士争先关注的问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