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唱主角

时间:2019-05-15 04:5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唱主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唱主角》。

第一篇: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唱主角

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唱主角

古诗,以她那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往往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介绍讲解,强调字词,逐句解释。学生埋头笔记,学会的标准就以会背、会解释来衡量。学生究竟从诗中领会了多少美的意境,无从谈起;究竟得到多少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也无从落实。其实,古诗的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让古诗教学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从整体入手,启发学生思维 有些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一般从字词着手,逐词逐句理解,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诗弄得支离破碎,也使学生学习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探索性。我认为只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从全篇着手,从整体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例如,教学《惠崇春江晚景》这一首诗时,教师精心设计了这一问题: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古诗,兴趣倍增。他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相互讨论等办法寻求答案,各抒已见,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选入小学教材的好多古诗,大多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小儿垂钓》、《蝉》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不妨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诗中的人物动作,使学生在开开心心演小品的过程中,体会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增加对诗意的理解。再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山行》等诗时,教师也可以运用简笔画来辅助教学。教师画上一座高高的白帝城,学生添上朵朵彩云;教师画上一条长江,请学生加上一叶小舟,再画上重重高山;或是请学生动动脑,画出其中一句的画面。在作画过程中,学生在逐步加深对字词、诗句的理解,同时因为动脑又动手,兴趣浓,积极性高。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多种媒体都可以参与到古诗教学中来。学生可以从屏幕上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也可以在音响中感受“处处闻啼鸟”。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古诗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去发现。

三、抓住朗读环节,让学生品味诗意 经常听学生读古诗如小和尚念经,咿咿呀呀,拿腔拖调。其实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它和仄压韵,本身的节奏、音律就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通过正确朗读,更能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表达的意境。在古诗的朗读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传授一些古诗朗读的基本技巧,如停顿、重音、语速等,同时明确相对应的符号,如停顿 “ / ”,重音用 “ · ”,延长用“---”等。在古诗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古诗不断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动手动口,给古诗加上各种朗读符号,自己练读,再同学间互读,接着全班试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的音韵节奏,领略诗的音乐美,并发挥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练习朗读,不光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还能加深对诗的内容的理解,不是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根据古诗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教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用心编排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古诗学习中,让学生见前人之所见,闻前人之所闻,想前人之所想。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不断向课外拓展。

第二篇:2014年让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唱主角

2014年让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唱主角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市场的如火如荼,景观设计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在这表面风光的背后,有许多景观设计的误区越来越清晰的暴露,但留心观察会发现,公园、小区、街道绿化中大多选用外来树种,各地丰富的乡土树种因其“土”不能被有效地利用,甚至退出了园林绿化的历史舞台。这样,既不能充分发挥绿地应有的生态效应,显示地区特色,后期的人工管理投入又非常高,甚至出现生物群落发育不稳定,病虫害几率大大增加,整个森林的景观受损,生态效应也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出现“绿色沙漠”现象。这是一个亟待扭转的设计误区,让那些生长旺盛,树姿优美而且抗性强的乡土树种成为景观绿化的主角,也只有它们更具有改善生态的能力,并且因乡土树种具有地域文化内涵,能突出地方特色,最容易形成独特的城市园林风格和城市个性。因此在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应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

一、目前许多城市景观设计中树种选择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今天,漫步在北京街头,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绿篱甚至许多高大的乔木都被层层的包裹起来,我想这也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吧。

俞孔坚被采访时一段话说得特别深刻:“所以一到城里我们还是这个价值观,你可以看到我们需要搞绿化了,种花、种草坪,这个草坪都是外国引进的,它把花和草坪当作庄稼,而把当地的草都给它除掉拔掉,这就是用种庄稼的意识来搞我们的环境。但是现代城市它又强调生态,它强调综合的生态效益,这个价值观,农业时代种粮食的价值观,可不是我们现在搞生态环境价值观了,现在的价值观是希望你杂草重生,希望你茂盛的生长的乡村的物种。我说的杂草就是乡土的,乡土的生物、乡土的树种,北京的杨柳、榆、槐、椿呀,让它茂盛的生长,生机勃勃的。而不是种庄稼的态度把其他的杂草给除掉。生物的多样性,昆虫也是需要保护的。这个昆虫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它是必须存在的,所以说用农业时代的价值观来进行我们现代的这个环境的建设、现代景观的建设设计,那显然是落后的。所以这是我要批判的,当然还有其他的。”

目前,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大量引入外来树种以及跨地带种植的现象,喜欢引进、移植名贵树种,似乎树种越“高贵”,景观的“档次”越高。一些北方城市的绿化不乏南方海岸边才有的棕榈树,深山老林中才能见到的树木也出现在城市的地平线上。而那些“土头土脑”的本土树种、花草,却受到冷遇。树种“高贵”,价钱也相应“不俗”,每棵树数千乃至上万元的并不少见,从国外引进的甚至有价值几十万元一棵。广场引进名贵树种,固然能增加、丰富树木的种类,使市民在休闲时可以观赏到平时不易见到的树种,但由此带来的相应问题是,名贵树种的引进、移植花费不菲,这些名贵树种在引进后,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力来精心呵护,无形中也增加了不少养护成本。而且,名贵树种对生长条件、环境、养护等的要求更高,其中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往往会“夭折”、枯死,与一些土生土长的“乡土树种”形成强烈反差,让人看了颇感惋惜 不可否认,许多树种经过引进,驯化后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为提高绿化品位和品种多样化作出了贡献,但是,自然规律是必须恪守和遵从的,盲目的引进,只会使得其反,“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味地不顾自然条件,不遵循自然规律,一厢情愿终将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我们的城市建设者和景观设计者为何喜欢“厚彼薄己”呢?据说,大量引进外来树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绿化档次,与国际接轨,这种说法似乎站不住脚。全国绿化先进城市河南省濮阳市的绿化建设中,在培养、使用乡土植被上下功夫,城市许多主次干道的绿化采用不同种类的乡土植被有机组合搭配,浑然天成,颇具地方特色,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也起到很大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态效益都十分明显。这样的一种自欺欺人的幌子很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其中盲目跟风的心态,有好大喜功的心态,有认识上的短见,或盲目追求时尚,过于浮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功利思想。乡土树种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适应性、出色的抗病虫、抗污染能力以及低成本、易管理等诸多优势,决定了它应该也必须是城市绿化中的“种子选手”,必将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主角。

二、什么是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区域性的宝贵生物资源,是千百年来,经过自然选择和自然淘汰后留下的珍贵物种。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则面前,只有这些乡土树种是经历千百年风雨考验而遗留下来的最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最能抵抗当地经常发生的天然或人工灾害的树种。

乡土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1、适应性:乡土树种是在一个地区特定环境条件下,稳定的植物群落。它们土生土长,千百年来在那生长发育,繁衍后代,具有对当地环境最高的适应能力。

2、多样性:在这一稳定的植物群落中,生长着千姿百态的,各具特色的植物。有乔术,也有灌术;有阳性树种,也有阴性树种;有常

绿树,也有落叶树;有观叶植物,也有观花、观果、观形植物„„她们啊娜多姿、无奇不有。可以根据城市绿地的不同条件、不同环境,选用不同植物材料。

3、抗逆性:它们在当地世代繁衍,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融为一体,所以不管狂风暴雨,不管霜寒雪冻,不管烈日暑,在各种自然灾害前都可以安然无恙。

4、观赏性:由于适宜的环境,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生态功能都能正常运转,能充分地展示出它的观赏性能。具体表现在植株生长茂盛、枝叶浓密、花朵艳丽、果实丰硕,可发挥最大的观赏效果。

5、珍贵性:乡土树种中相当一部分在目前处在濒危状态,是珍贵稀有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把它从山上引下来,加速繁殖,作为绿化材料,既保护发展了珍稀树种资源,又能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6、经济性:乡土树种取材方便,育苗容易,地产地种,随种随取,免去长途运输,成活率高,管理省工,寿命长,成本低。由于生长旺盛,叶面指数高,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功能和生态效益,所以采用乡土树种绿化最经济实惠。

三、乡土树种的优势

1.乡土树种是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乡土树种对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应性最强,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造林比较容易成功。

2.栽植区群众对乡土树种比较了解,栽植有信心,后顾之优少。当地群众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比较了解,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栽植后管理方便,见效快。

3.乡土树种种源比较丰富,种苗基地与造林地相距较近,可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减少了包装、贮藏等中间环节,栽植成本低,效率。

四、人们正在逐步重视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正逐步走向它本应该拥有的舞台

值得欣慰的事,人们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开始逐步认识到乡土树种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在园林绿化中有意识的应用乡土树种,一些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也开始务实的回归园林树种的培育与选择,开始着手对本地区的乡土树种开展调查与保护,笔者了解到,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近几年来一直在研究乡土树种这个课题,掌握了相当的资料与素材,挖掘了不少有很高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乡土树种,并且在中原地区的城市绿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报道,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周围绿化树种选择的都是北京常见的乡土树术一一国愧和雄性毛白杨。这是为了突出北京的树种特色,也是为了“绿色奥运”的要求。在种植设计中,“鸟巢”体育场南区以国愧为基调,北区以毛白杨为基调,同时在南区穿插种植有 毛白杨,北区穿插种植有国愧。考虑到与中心区的关系,在北区与中心区连接部分除种植国愧以外,再适当种植银杏作为点缀树种。这

种基调树种不均等的自然状种植,形成完整的绿色林带,与外围绿色的城市界面融为一体。这些北京的乡土树种,从色彩和形态上彼此

协调,以形成华北地区典型的植物生态群落口

五、乡土园林绿化树种开发利用的建议

1、大力宣传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的优良特性以及开发利用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的重要意义,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提高认识J统一思想,懂得在我们眼皮下还有如此珍贵的绿化树种资源,从而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2、组织力量进行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的专项调查,摸清现有可利用的资源,对其品种、数量、分布、自然状态下的结实.屠况,天然更新能力等情况造册登记,然后制订出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计划.3、建立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的繁育基地,对主要品种的繁殖方法、管理技术措施进行试验,摸索出一套育苗经验,要有长计划、短安排、按品种大、中小苗术分别培育,力争短期内挖部分野生大苗,投向市场,建立示范绿地。苗圃基地要形成一定规模,从而产生规模效应。

4、做好珍稀濒危绿化树种的保护工作,不乱砍槛伐,挖野生苗要有计划,保留一定密度,对没有把握种法的树种坚决不挖,采种过程先不要“杀鸡取卵”,保证年年有足够的种源供应。

5、专业部门要强调绿化景观,要有乡土特色、田园风光、山野.倩趣。绿化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得用乡土树种、本地苗末J并本着“利用乡土资源、肥水不外流”的原则管理使用好有限的绿化经费。

乡土树种是我们绿色家园的真正主人。它们经过亿万年漫长的进化,在种子的孕育、传播,幼苗的生长等方面,练就了一身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的特殊本领。

专家发现一一一在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上,一株乡土树末是速生经济林末的好几倍„„我们的乡土树种弥足珍贵,但在人们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时,数量却越来越少„„所以,呼唤乡土树种回归的声音从无到有,而且越来越强烈。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人类总是叹惜时间大快,一切都来不及。“使生如夏花之绚烂,使死如秋叶之静美”,己成为人们向往的一种生命境界。树的一生坚强而脆弱,以它的春华秋实惠赠人类。我们的乡土树种,就以这种慷慨的姿势,在漫长的时光隧道中,用它们 的根、杆、叶、花、果,痴.屠地守护着我们脚下的土地,荫庇着我们芸芸的众生曾!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重视这些乡土树种呢?!

江西三农花木园林有限公司编

第三篇: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体悟”教学。

一、猜想创编,于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数学规律探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猜想。

二、实践探索,在操作情境中“体悟”学习

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这正是“学科本位”转向“关注”学生。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再到画图表征,充分体验周长的意义,并感悟周长的实质。激起学生的思维振荡,放射出欲罢不能的情感元素,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讨论。

《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面对新的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不同的学生也能依靠各自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对图形周长的感受、体验。

三、沟通联系,在迁移同化中“体悟”学习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与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完整,牢固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学习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引导深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上面的教学中,当学生暴露口算除法有多种想法时,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深究,从而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维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

五、营造氛围,在师生评价中体悟学习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终合评价,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在我的教学中,很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对于一些后进生实行“暂不答分”,“舍得送分”,对于一些特优生的表现,实行“突破满分”。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师生的鼓励声中,激励声中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课中,课尾的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从获取知识这个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大关县寿山柑子村完小657400)

第四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锦龙小学英语教研活动

为了让我校英语教师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英语教学质量,我校英语课教研组于4月16日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支教教师林怀琴进行了课堂展示,校领导、全体英语教师参与了听课和课后研讨活动。

林老师秉承了她一贯的认真务实的风格,精心备课。对《I like》中每个知识点都处理得非常细致。在课堂教学中,林老师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认真贯彻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话、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整堂课学生被林老师风趣幽默地的教学语言所感染,快乐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课后,在教研组长洪老师的组织下,展开研讨活动。首先由林老师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全体英语教师仔细地对林老师的课给予中肯的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教学意见。

本次活动不仅营造同仁间交流学习、共成长的良好教研氛围,在英语教学中林老师贯彻“快乐学习”的理念也让我们所有的英语教师受益匪浅。我们相信我校英语教学工作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祁连山小学 陈万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性学习”,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本领,达到学习的目的。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最后两种学习的效果相比,后者明显好于前者。原因是后者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了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同情,达到教育目的。同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书本内容的教学,不给学生进入到生活中感受数学存在的机会,不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引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时间久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与意义,数学能力的提高就难了。

一、走近生活,在情境中感受“活”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领悟并且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原因是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更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从生活中引入活水,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中感受数学生命的灵光。

1、课前走进生活,体验有价值的数学。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学起一些数学知识来,常常找不到生活中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原型,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之前,组织学生走进生活,或参观,或动手,或收集,与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结成亲密的朋友。如教学“统计”时,就可结合学校的“六一”节活动向学生提出“学校要买水果、糖果、书籍,购买的教师不知同学们喜欢些什么,你们能作出调查吗?”这个问题与同学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在课前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调查中去。正式上课了,教师根据同学们收集来的数据,引导他们作出整理分析,绘制统计图,帮助购买教师作出合理的决策。原本像“统计的意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过程”这些很难传授的知识,学生在亲身经历之后,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思路打开,上课热情很高,学习起来就很轻松。这些体验都将为学生课堂中的成功打下基础。

2、课中链接生活,开放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绝大部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实际生活融入到学生学习中来,学生才会感到倍加亲近,才会感到数学其实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当数学学习与生活挂上了钩,数学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个模型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有了生命了。学生学习兴趣浓了,探索欲望强了,这都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摸摸自己指头的面、桌子的面,测测、量量、算算黑板、教室的面积,来到操场上,走走、跑跑,来到野外看看、想想,用目测法估计操场与田野的面积大小。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一些与数字相关的号码的作用,如你穿几号的鞋子?报警电话是多少?你今年几岁了?通过对这些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据体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含义,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二、自主探究,在课堂中经历“学”数学。

1、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究中去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数学过程的体验。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规律的第二次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这种再创造活动中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经验找出自己心中的定律。实践经验进一步说明,那种只注重新鲜知识传授的做法必定要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必定会影响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定是失败的。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从情境练习出发,先让学生计算校园里一块长方形面积的草地,在完成之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教学楼右边那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这个问题的价值体现在两处:一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二是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数学思考方法,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找到未学过的知识。有价值的问题常能将学生思维的焦点聚集在探究上,引导学生去体验知识获得过程。这一点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2、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

留够动手的时间。“活动是认知的基础”,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在头脑中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本质特征和本质联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担心学生没有自主探究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不敢让学生动手太久。其实许多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差,很大原因是教师的不放心造成的。教师在一些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给足学生时间动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两个单位之间关系时,笔者让学生先猜1立方分米要多少个立方厘米?学生说100、500、1000„„,然后让小组几个学生合作用多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叠,学生动手实践了足足有5分钟,40分钟的课堂,5分钟是宝贵的,但也是值得的。不管是叠好了,还是没有叠好,凡叠过看过的同学,对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都会有一个具体表象,此时引导他们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留够思考的空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数学也同样需要学与思相结合。当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当学生在学习后提出有争议价值的问题,教师也要抓住时机,给足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时间

三、实践活动,在快乐中感悟 “玩”数学。

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把学生学习圈固在小范围的课堂中,动口不动手,缺少实践操作。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光是口、耳要进课堂,手、脑甚至于整个身子都要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即就是要学生参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活动中玩数学,在玩中感悟数学,在感悟中深化情感,深化表象,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能力。

1、在“玩”中培养兴趣。

实践证明,凡是丧失了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一个“玩”字开始是很有效的方法。因为玩中有真情,玩中有快乐,玩能带给学生清晰的表象,玩能酝酿学生探索的内驱力。在“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之后,我和同学们“玩”起了快乐了游戏:我让大家拿出铅画纸,引导他们画出能折成正方体的图案来,并在图案的各个小正方形上分别写上每个面的代码,不管用数字还是字母。在完成后,我让学生走出座位找自己要好的同伴,开展“你猜我验”的游戏活动,验证的同学可出:“‘A’对面是什么面?‘B’在前面时,它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等问题。猜的学生不仅要说出猜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说出理由。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疲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空间观念、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在“玩”中捕捉数学规律。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转化成实践活动内容,营造符合小学生心理规律的学习氛围,来满足儿童天性。在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只是要求学生准备了供实践体验的学习材料: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一把剪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求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学生在剪、拼、凑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这种“玩”的过程,学生是终身难忘的。又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体表面积”时,就可以让学生摸摸圆柱体模型,分析各个面的组成规律,然后拿出长方形的纸,动手做做,在做的过程中分析圆柱体各个面与长方形各个面的关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圆柱体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加上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在学生有丰富感性认识后,学生自己也能推出圆柱体面积计算公式。

四、回归生活,在现实中体验“用”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并非像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一样现成与呆板,要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真正提高,就要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发展数学。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学生的运用意识就会提高,学生创造意识就能得到加强,在生活中运用也让学生得到了宝贵的体验——学有所用。在教学“乘法分配率”之后,学生对它的生活意义理解不了,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组生活问题:如果你在商店买东西,买了7只鸡蛋,每只0.8元,买了7袋黄酒,每代1.2元,又帮你爸买了 7包烟,每包8元,你能很快知道共要多少元吗?这时学生速度投入到运算中去,当有些同学很快就算出70元时,我请他说出理由,并点明主旨:看,乘法分配率跑到商店里来了,在其它哪些地方也会出现呢?在寻找过程中,学生感到了学数学的意义,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又如在教“圆的认识”知识后后,让学生想想马路上的路盖一般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在学习了“圆锥”知识后,让学生回家测量谷堆或沙堆的体积;在学了“比例尺”后,让学生走出教室,画画学校平面图。数学就是这样精彩与浪漫。

下载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唱主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唱主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我们的现代教学更要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自主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探索有以下几点感受。......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新的世纪,中国在腾飞,素质教育已进入全面推进的历史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实在每一节......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过程,经历学习体验。为了更好地凸显数学学习中“体验”的重要性,我与同组的......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通过听、说、做,先培养语感,培养兴趣,然后进入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让知识中获得成功感。我是一位刚教学不久的英语教师,新......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英语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英语-----------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英语教学现状一次教研会上,一位同事说:“很多学生在刚开始学英语时,多数情况下是自已学的,而且是带着很大的兴趣学......

    让学生在朗读中展示古诗的独特魅力

    在朗读中展示古诗的独特魅力 ——浅谈《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诗人抓住夏季时晴时......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快乐学习与学习快乐 济南市平阴县刁山坡小学 庞传义 摘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也是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 淮安市淮阴区王兴镇小学 刘文中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