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时间:2019-05-15 13:3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第一篇: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一、提供合作条件,培养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保护意识过强,使得许多孩子没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缺乏合作的经验。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念。这些因素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形成,因而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的环境和氛围。1.把班级的桌椅排成若干堆,让学生团团围坐,便于小组合作活动的进行。

2.要不断让学生接触合作学习,逐步树立合作意识

例如,课改一年级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教学时教师引导同桌的学生互相数一数,你数给我听、我数给你听,看谁数得好,并随之对学生说;“哪对同桌愿意在数完后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数的,老师要奖励数的最完整、最棒的同桌一颗合作星。”于是,孩子们数得非常认真,你数木马、我数蝴蝶,你帮我检查、我帮你改错,在互帮互助中,学生第一次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以后的每节课,教师都设计一到几次学生合作学习的环节。日子久了,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回潜移默化地形成合作的意识。

二、教给合作方法,激发交流愿望

课堂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但学生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一点看不到合作的迹象。这是由于教师没有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使合作学习的环节流于形式,失去了它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目的是什么,一定要讲得细一些。此外,还应通过适当的示范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合作学习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一定要给学生一些尝试合作的时间,教师仔细观察、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引导学生吸取经验再进行尝试。不要怕这样做耽误时间,只要掌握了合作的方法,以后再合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主要采用同桌合作、四人小组合作、自愿结合合作三种方式。

1.同桌合作。

(1)同桌合作学习,体验学习过程。

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桌合作一起学习,有了倾诉对象,学生往往都愿意说一说。强烈的表现欲使他们的思维相对活跃,而且可以相互启发,学习效果比较好。

如《比一比》一课,在让学生观察图中画了什么时,学生只是看一看而已。教师让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思维就活跃起来。在相互说一说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观察、描述的过程,同桌两人还能相互启发,观察起来比较细致、完整,能把图中客厅里有哪些物品以及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说清楚。在此基础上,再来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学生便能相对流畅地进行思考和表达。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检查提高。

同桌学生除交流汇报学习成果之外,让他们相互检查学习情况也是一个好办法。学生在相互检查的过程中,所学知识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巩固。

如教学实践活动课《丰收的果园》时,让学生数一数果园中苹果一共有几筐,梨一共有几筐。在你数给我听、我数给你昕的同桌交流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检验自己和同桌是否数对,更重要的是可以互相得到启发,除了一筐一筐地数,还可以用加法计算:3 3 3=9,2 2 2 2=8。实践表明,同桌的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而且有利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2.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交流符合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能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要。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如学习《统计》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同学喜欢吃哪些水果,以便决定元旦茶话会该买哪些水果。小组长请同学准备好水果图片就可以发问:谁喜欢吃西瓜。喜欢吃西瓜的同学马上把西瓜图片摆到桌子中央。小组同学立即统计出喜欢吃西瓜的同学的人数。这样,全组同学齐心合力,可以迅速、有序地统计出本组同学到底喜欢吃哪些水果,从而做出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不能只由一人担当。应采用轮流制,在小组讨论后,每天尽量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本组讨论结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发挥。

3.自愿结合合作。自愿结合也就是学生自由结合成临时学习小组。在这样的小组里,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更大,由于学生大都选择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交流,所以这种合作方式也最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如学习20以内的减法,在掌握了计算方法后,还需要在大量练习中进行强化巩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堂课上,教师都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愿结合,进行用数字卡片练习加、减法的游戏。由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兴趣特别浓厚。在自主、充分的练习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显著提高。

三、选择最佳时机,组织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很好的一种学习形式,但并非多多益善。选择何时让学生互动,展开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呢?我们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不能独立解决或完成时,开展合作交流。

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这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能促使他们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产生个体学习的动力。例如教学

认图形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还要研究不同的拼法。对于一般学生来讲,这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动手,合作交流,就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在教学重难点处,组织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突破重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关键。往往在教学重点、难点地方,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观察同一类积木的面,虽然有的大些,有的小些,但形状是相同的,发现形状相同的面,并概括成平面图形时,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表象”过程,是认识平面图形最关键的一步,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通常不能感知形成的表象,这时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搭积木,分积木,摸一摸,拿形体画图形的活动,往往恰到好处。同样教学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从学生抓画片的游戏开始,女孩抓了8个蓝色的花片,男孩抓了13个红色的花片,显然红花片多。“多多少个”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把两种花片排一排,就能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这是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但例题的教学重点是用减法计算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可学生很难想出用减法计算,通过“还有别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寻找算法,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可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交流,最终得出问题的解答方法。

3.问题解决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时,组织合作交流。

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某些侍馍婕爸疃嘁蛩?而个体思考却很|难考虑周全,这时组织恰当的合作交流,使思维发生碰撞,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往往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教学“假日小队”开放题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交往互动,通过小组交流,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同样,教学“估算”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学习后,可以较完整地归纳叙述,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策略,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不仅拓宽了思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

因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互说想法,往往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合作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乐于交流合作,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到进步和发展。

第二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新1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新

——通化市东昌区胜利小学:张佰娥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创设情境,在兴趣中创新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营造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诱发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

例如:教学“拔萝卜”一课时,我从情境引入:秋天到了,小白兔和小黑兔高高兴兴地来到山头拔萝卜。这时大屏幕出示画面:他俩拔得可起劲了,一会儿小黑兔便问小白兔:“你拔了多少个萝

卜?”小白兔忙答:“我拔了23个萝卜。”“你拔了几个?”小黑兔答:“我拔了36个萝卜”这时,小白兔就动脑思考问题了。同学们猜猜它会想出什么问题,这与以往教师教,学生被动学完全不同的。通过巧妙地情境引入,自然而然就把本节课所要学习“36+23”、“36—23”由学生自己提出来了。

二、自主探究,在发展中创新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脑、动口、动手,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

例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这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以由学生模仿老师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在过程中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怎样教“好”

上这样的教学会约束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发现每个学生都会形成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独立学习时他们用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学习方式来开展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下面谈几种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

1、操作法——在实践中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成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启发学生 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用耳辨析。

例如:教学“购物”一课,主要是使学生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为了能更好地贴近生活实际我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有采购员和售购员现场买卖。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 懂得在购物中怎样使用人民币。在学生质疑过程中,我适时的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悟出其中奥秘。

2、合作交流法——在讨论中创新

在课堂 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学习群体,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这样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 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使课堂教学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

例如:教学“有趣的图形”一课时,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

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图形放在桌面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上同学们气氛活跃,争着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这样的讨论, 能使学生在切磋中提高, 又能拉近师生距离, 使学生能提一些以往不敢提的问题。

3、想象法——在奇思妙想中创新

“合理的想象是创新的源泉,科学创造的雏形”。想象是人们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头脑再加工,构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是培养创新智能的源泉。

例如,在一个长方体木块上挖去一个小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和原来的的比较谁大谁小?题目既没有告诉我们从哪里挖,有没有挖透,也未说明原来长方体有多大,正方体有多大?因此题目条件.解答策略,答案都是开放的,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想象,奋力创新,使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知识的源泉。

4、辩论法——在争论中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因此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利措施。针对教学中的疑难点,有意识的设置争议情境,让学生在争议中发展思维。

例如:让学生解答一道题目:“有两根钢管同样长,第一根锯下2/3。第二根锯下2/3米,哪根钢管剩下的部分长?”出现三种判断的结果,这时,把握住“火候”,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各

抒已见,各个争得面红耳赤,这时老师不能压抑学生情绪,让他们争一争,说出自己的见解,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结论.当两根钢管的长度都是1米时,第二根剩下的部分长,这样在争议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智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5、实践法——在生活空间里创新(1)数学画

低年级的儿童,很喜欢画画,学完认识图形后,可以让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或贴出他们喜欢的图形,如用三角形和长方形能画松树,用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能画机器人——还可以设计好方格纸让学生去涂颜色,数学画的创作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数学小制作

数学小制作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理念,学生只通过视图来研究三维空间比较抽象,在教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等物体时,让他们带来药盒、魔方、皮球、足球、饮料瓶等实物,让他们亲身感知并利用这些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制成了汽车,有的制作了机器人,让学生手脑并用,还发挥了想象力,进行了创造。(3)写数学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成长的记录,它展示着一个人的经历,也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通过写数学日记,我发现我的学生学会了

节约,学会了理财,学会了珍惜时间……

总之,通过以上这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作者个人简介: 姓名:张佰娥 性别:女 年龄:34岁

工作单位:通化市东昌区胜利小学 职称:小教高级 邮编:134001 电话:*** 地址:通化市东昌区胜利路209号

第三篇: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

(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

(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

(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

(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

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充,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因此要使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体现,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3、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相对固定。

由于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基本上是根据班级学生座位的安排进行就近组合,因此就必然会随着学生座位的变动而变化。另外,不同学科的分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数学合作小组成员的相对固定带来困难,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与班主任的沟通,另一方面也要坚持数学合作小组的稳定性,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4、树立两种观点:

(1)要求学生合作,首先教师应该学会合作。

应该承认,对教师来说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也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工作中,教师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2)学生要建立成长记录,教师也应该建立成长记录。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们都要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那么教师自身呢?“教师与新课改同成长”也是我们这次课改的任务之一,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使教师和课改同步成长。为了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就有必要建立教师的成长记录。比如:我们把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论文、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及时地积累下来,作为自己成长的记录。

5、防止两种倾向。

(1)把讨论变成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大家(特别是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某的中心发言。(2)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是目前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对于学生的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教师也会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

第四篇: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浅谈一年级“长、短”教学的体会

四川省郫县合作第一小学林良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一、创设有趣情境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年级学生是一个刚由幼儿转变为小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同时孩子的兴趣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开展竞赛等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乐于自愿进入到学习场景中来。比如,在“长、短”的教学中,我便用这样的故事导人:“国庆节快要到了,智慧爷爷特意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礼品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看。”这样一来,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了进一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尺子、铅笔、彩纸之际,我便又一次利用儿童好动好玩的天性,用一句“请大家摆一摆,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来创设

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达到自由交流,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实现自主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发展。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学说认为,对儿童的自主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好坏的分水岭。儿童不只受教于成人,自己也能独立学习,乐于学习。我们首先应该充分相信儿童,让他们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其次留给学生充分的时空自由,让儿童自己在探究过程中找寻自己的答案。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他在课堂上就有权去讲、去说、去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去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培养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还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能充分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向学生提问:“你想用手中的图形变换出更奇特的新图形吗,发挥你的想象力,自己试试!”围绕这一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厂,有的观察、有的动手、有的合作„„最后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在全班广泛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几组最富于创造力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

既有学生亲身体验,又有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动,最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体验“生活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人情化。为此,在课堂练习中,为了拉近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根据儿童特征,我特意设计了一组 “小小商店”的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自由结组、自由下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在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热闹的购物场面。

四、重视激励,蕴涵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整个课堂上除了采用合理的教法学法外,我还注意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教学始终,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汇报比较长、短的方法时,我采用了激将法问学生“谁能比”“看谁最能干”“谁比他说得更好”等。当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论回答得是否令我满意,我都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

给他掌声。这样一来不仅对回答者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一总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情景中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那么数学课堂将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活力。

三、体验“生活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人情化。为此,在课堂练习中,为了拉近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根据儿童特征,我特意设计了一组 “小小商店”的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自由结组、自由下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在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热闹的购物场面。

四、重视激励,蕴涵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之则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整个课堂上除了采用合理的教法学法外,我还注意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教学始终,进而

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汇报比较长、短的方法时,我采用了激将法问学生“谁能比”“看谁最能干”“谁比他说得更好”等。当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论回答得是否令我满意,我都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给他掌声。这样一来不仅对回答者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其他同学学习兴趣的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一总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情景中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那么数学课堂将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活力

第五篇: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体悟”教学。

一、猜想创编,于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数学规律探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猜想。

二、实践探索,在操作情境中“体悟”学习

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这正是“学科本位”转向“关注”学生。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再到画图表征,充分体验周长的意义,并感悟周长的实质。激起学生的思维振荡,放射出欲罢不能的情感元素,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讨论。

《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面对新的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不同的学生也能依靠各自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对图形周长的感受、体验。

三、沟通联系,在迁移同化中“体悟”学习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与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完整,牢固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学习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引导深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上面的教学中,当学生暴露口算除法有多种想法时,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深究,从而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维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

五、营造氛围,在师生评价中体悟学习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终合评价,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在我的教学中,很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对于一些后进生实行“暂不答分”,“舍得送分”,对于一些特优生的表现,实行“突破满分”。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师生的鼓励声中,激励声中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课中,课尾的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从获取知识这个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大关县寿山柑子村完小657400)

下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锦龙小学英语教研活动 为了让我校英语教师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英语教学质量,我校英语课教研组于4月16日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支......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 新疆马兰小学 内容摘要: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快乐成长, 教师要会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景阳乡茨沟中心小学杨先国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实现:人人学有价......

    让学生在“理想课堂”中自主成长

    让学生在“理想课堂”中自主成长 ―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的思考 陈锁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祁连山小学 陈万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正因为如此,......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我们的现代教学更要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自主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探索有以下几点感受。......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新的世纪,中国在腾飞,素质教育已进入全面推进的历史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实在每一节......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过程,经历学习体验。为了更好地凸显数学学习中“体验”的重要性,我与同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