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本真课堂中绽放异彩——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时间:2019-05-15 14:5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学生在本真课堂中绽放异彩——自主学习模式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学生在本真课堂中绽放异彩——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第一篇:让学生在本真课堂中绽放异彩——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让学生在本真课堂中绽放异彩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新的学期,学校开启了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课堂探究。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突破教师主导教学瓶颈,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一、奔赴焦作,学习成功经验。

学校带领实验团队到焦作沁阳永威学校学习,给参与学习教师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到焦作永威先是入班听随堂课,然后参加永威学校每天进行的赛课。不管是随堂课还是赛课,课堂上无不让人感受到“以人为本”的理念。

首先,教师关注学生习惯的培养。教师不仅仅要教知识,更要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眼中始终有学生。永威的课堂,一节课下来,教师组织教学的次数多达20多次,提醒学生注意坐姿,注意握笔姿势,注意倾听„„习惯不断强化培养,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40分钟内始终在学习状态,为高效学习铺路。组织教学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每位学生都能够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效率才能够提升,如果课堂上教师心中和眼中只有教材,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放任学生我行我素,那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不会高,更谈不上高效。

其次,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的——以学定教。教师眼中想的是后进生,教学从后进生抓起,后进生会了,才能表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了。在整个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根本不存在歧视差生的现象。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学生就是自主学习者,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永威的课堂,每一节课的教学都从后进生做起,教学效果显著。

第三,抓基础,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威学校的课堂,朴实无华,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没有华丽的形式,只有扎实的教学。导课直奔主题,节省时间,出示目标和自学提示也是那么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基础的内容让每位学生都掌握在每一节课中体现着,因为基础性的知识才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才不至于让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

永威的课没有华丽的色彩,但却慧外秀中,让人感觉实在、高效。

二、大胆尝试,再现本真课堂。

11月21日,周四,兄弟学校的一位老同学来到学校办事,正值学校语文组公开课的时间。所以我便邀请她一起参加学校第三节的公开课活动。授课教师是实验班的王老师,授课内容是《猪八戒吃西瓜》。老同学听课后说:“我第一次听到语文课这样上,真是一节‘异样的语文课’。”

是呀!异样的语文课——打破追求华而不实的授课形式,把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王老师大胆使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给每个学生学习的机会,从后进生做起。在学生读课文部分,王老师大胆放手,不怕时间不够用,让学生在课堂内充分读书,让后进生首先参与读书。虽然学生读得不

理想,但是王老师还是给他们展示读书的机会,培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读错的字音由其他同学帮助纠正。课堂上多了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声音,多了教师对学生评价、激励的语言。多了教师的组织教学,对学生坐姿、写字姿势的关注,教师眼中除了关注教材,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前的课堂,是以个别学生回答对问题为标准来结束教学任务,“优生占位”迷失了课堂的方向,教师的眼中只有教学任务,只有教教材,很少关注全体学生,认为时间花费到后进学生身上是一种浪费,因此一部分学生因为缺少关注而会越来越差,学生越来越厌学,负担越来越重。追求教育公平,教师除了把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外,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后进生感受到他(她)是受老师关注的,他们并没有被遗忘,他们的学习老师是重视的,不会的教师会给机会学会,同学会帮他们学会。只要教师愿意给后进生尝试的机会,在每一次的尝试中,锻炼了他们的胆子,给了他们纠错的机会,也就是给了他们发展提高的机会,逐步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自卑中摆脱出来。追求公平教育就从关注学困生做起。

三、自主学习,让学生绽放异彩。

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纠错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绽放异彩,实现了教育公平。

12月4日,听了实验班的一节语文课,感受到了真实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上真正的少了一些东西——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教师更

多关注现实的东西——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这节课中,教师不断组织教学,强化学生习惯培养。每一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师的眼中呈现,对于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成为其他同学的典范——无形的思想教育。对于思想稍微抛锚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提醒,整个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进入了学习状态,都在老师的引领下投入的学习。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使每个学生都认真学习是教师的责任,也是真实课堂的关键。有些老师会认为在课堂上管理个别学生浪费时间,只要大部分学生听就行了,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这节课中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内完成目标任务,并且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这就是高效。王老师一步一步引领实验班学生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天天清,效果在逐步显现。处理基础问题,检验全班学生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这样的结果与王老师关注学困生这一教学理念是分不开的。对于学困生来说,先把基础的问题弄会这就是教学的根本。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实验班中大胆尝试,学困生有了进步提高的机会,进步大,其他学生在帮助学困生纠错的同时,基础知识也会更加的牢固,学习能力在逐步提升。

在这节课堂上,王老师成了双边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单独依靠教师的语言,更要依靠课堂上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王老师在课堂上就是根据学生的做题反馈情况进行必要引导,不再重复的讲、反复的强调。把做题的权力完全放给了学生,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教师不再包办代替。学生不会的教师不再着急

讲,先学生帮助学生,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是这节课的体现。课堂上就是照着提前设计的思路走,不刻意拔高学习的难度,毕竟难的问题只有优秀生才能够解决。这样学生学习不会那么累,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习就是要学能学会的知识,量力而行,根据学生的学情,根本学不会的知识不用强加给学生。

课堂就是要实在,要真实,要出效率,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绽放异彩,在实验班的探究课中我感受到了这些。把复杂的课堂简单化,把华而不实的课堂高效化,这不就是我们实验的真正目的吗?

第二篇:让课堂绽放异彩

把握全局关注细节

让课堂绽放异彩

今天,我听了本校教师郭丽娟讲的一节语文课,内容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在导入课文之后,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找出三件事中的细节描写,并对所找细节描写进行批注;活动二是说说“理想的风筝”在文中的含义,两个活动的设计涵盖了课文的重难点。此外教师还设计了对作者苏叔阳的了解,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形成学生和作者的共鸣。从设计看来,教师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可是从学生课堂表现来看却没有教师预想的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评课中,大家各抒己见,我想除了学生没有达到教师预想的预习之外,教师的引导启发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从大家的议论纷纷中我也受到了启发。

一、把握全文,把课文读短。

《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全文篇幅较长,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几乎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是做不到的,因此教师在处理过程中就要把握全文,把课文读短。那怎样做呢?我认为就是让学生充分地预习课文,抓住课文讲的三件事中的重点句子,比如:“教师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而他没转一次,就引起同学学一阵激动的心跳。”“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棍,蹦跳着追赶着线端,叫着:‘你们不要管我,我自己来!’”同时也不能丢了文中环境描写和作者情感流露的句子,这样就抓住了课文主旨。教师在教学中围绕

这些句子展开教学,就以点带面,起到以“牵一发而带全身”。

二、关注细节,使精彩呈现。

“细节决定成败”。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注重细节。首先要注重课文中描写的细节,只有抓住细节,精彩才能呈现。在这篇课文中可抓住“又”“每逢”“笑”“转”“泛”“漾”等细节描写进行教学,这样,既抓住了课文重点,又可在这些细节中展现瞬间的精彩。其次是关注课堂中细节的的生成。课堂中的生成,往往是我们教师不可预料的,是有特定的情境下出现的,作为教师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关注课堂生成,为我们的课堂增光添彩。

三、善于引导,让个性出彩。

课堂是思维的碰撞,是个性的展现。在课堂改革的今天,教师要善于引导。在课堂中,教师在抛出问题之后,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只是简单的评判对与错,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绽放,个性得到张扬。比如在讲解“倘若她还在世,不,一定不会……”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在这里的深意,它是作者对刘老师思念不尽的深切流露,更是刘老师在作者心里种下“理想风筝”的由衷展现。抓住了“不”,可把课堂推向一个出彩的点,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善于钻研,敢于实践,我们的课堂会出彩不断,我们课改的路会走的更远。

第三篇:让课堂绽放异彩用

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必须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数学课程的实施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活动,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转变,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

关键词:主动学习情境设置 活动参与 学法指导 评价激励

《数学课程标准》把目标区分为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性目标,并把过程性目标分为经历、体验、探索三个不同层次。这三个层次目标的实现,首先要看我们数学教师是如何把学习过程科学而有质量地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心智得以运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究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因而,数学教学活动已不局限于单纯的操作层面的狭窄范畴,它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与发展的过程。

一、情境设置是促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在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中,情境设置是积极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心学生,平等合作,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又要优化教材,创设情境,寓教于趣,以趣促思,开发心理潜能,使学生以良好的认知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教学时配置生活原型,但有些问题在课堂中不能真实展现,却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经历,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例如,在进行“买文具”教学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小组内一个同学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拿出一元钱去买文具。通过模拟“买文具”这一真实、有趣的生活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一元钱的价值,突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

二、活动参与是促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活动开始。”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大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能够以“动”促“思”,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践操作是获得直接经验有效方法,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天生好探究的特点,让每个学生在成功探究体验中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让这种积极的情感成为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在进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活动。例如“说一说”,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数一数”,在数的过程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量一量,比一比”,在量和比的过程中,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这两种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画一画”,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以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

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说一说”、“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口说、手动、脑想、眼看,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操作中自行发现、思索领悟、抽象概括,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觉参与能力。

三、学法指导是促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学生学了多少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参与的主动性。学习本身是一种内化过程,是学生思维渐进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吸收和转化的过程,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再创造”,由学生自己发现。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事实证明: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授人以渔,却管一辈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观察、质疑、思考、分析等都有其特点。教师应该相机引导、精心施教,让学生学会、会学。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教学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和是不是确定的呢?如果是确定的,那么会是多少度呢?”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着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在一番自主活动后,有的学生想出把量出的三个角度数相加;有的学生想出了用折或撕三角形的纸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的方法来证

明;还有的学生想出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方法;更妙的是,有的学生经过自己动手作高,把锐角、钝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最后,大家一起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四、评价激励是促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认为评价的主要目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能增强满足感,更能激发进一步取得成功愿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评价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采取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物质的奖励等措施。

在进行 “分类”一课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三袋水果卡片分别进行分类。当全部小组完成分类活动后,我作出以下评价:对很快完成分类,但三袋卡片的分类都以同一标准的同学说:“你们组合作能力强,完成的速度真快,分类的方法也很一致。”对能以两种方法分类的小组说:“在你们的积极思考和努力下,想出了两种分类的好方法,真是好样子!同学们在研究问题时,就应有这样一种劲头。”对能分别以三种方法对三袋卡片进行分类的小组说:“你们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还给出了那么多的方法,在你们的启发下,大家都会变得更聪明,今后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我巧妙地运用了层进式的激励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作出不同的评价。激励语言有针对性的运用,不但激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

们感受到能成功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快乐。同时,激励语言的层进性,激起学生大胆开放思维,积极投入探索的热情和让自己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强者的自信心。

五、选择开放是促学生主动学习的保证。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学习的兴趣也不尽相同。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有弹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一些适合所有学生的数学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开放型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

例如:为了用简便方法计算“15×32”,我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探索解题的方法。结果学生们想出了许多不同的解法:①15×4×8;②15×2×16;③15×30+15×2;……这样的数学问题,所有的学生都能做,但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出不同水平的答案,我都给予充分肯定,先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然后再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综上所述,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最终达到会参与、善参与以及爱参与的目的。同时,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

第四篇:让学生在“理想课堂”中自主成长

让学生在“理想课堂”中自主成长

―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的思考

陈锁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围绕“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一聚焦课堂教学”的主题展开研讨。与会者提出,要研究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以未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改革,关注信息化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冲击,以课堂教学的综合改进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等。要聚焦课堂教学的七个核心词:真爱、尊重、欣赏、兴趣、自主、合作、关系;明确课堂研究的八个关键点:学生、学材、学法、考法、教法、课堂、趋势、研法。努力建构师生共生共长的”理想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学科整合;“理想课堂”;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2013—年10月31日〜11月1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天桥区召开。围绕“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聚焦课堂教学”的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在研讨中凝聚思想,在碰撞中分享智慧。

一、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要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就必须对当前基础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有清醒的认识。

1.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课堂教学成为重点改革领域

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内涵、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挑战进行分析,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提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关注的一些问题:基于质量标准要越来越统一、课堂教学要越来越自主这样一个总的改革方向,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花大气力解决的难题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在过去十多年的探索中,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都有所突破,但从全国的情况看,离改革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下一阶段,重点的改革领域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则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2.育人目标的革新:以未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改革 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希望,校长和教师们要能够从课堂教学这个微观的点来看课程、看质量、看信息技术。她特别强调,一个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的教育人,必须站在一个更加宏观、博大的层面上思考教育最基本的问题,即我们要为国家、为社会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所培养的人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核心素养?我们要将这样的思考与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由此找到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在李烈看来,这样的变革才能为学生提供一种崭新的、真正丰富多彩的校园学习生活,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

申继亮也认为,“核心素养”是一个需要髙度关注的关键词,目前我国巳经开始着手研究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以此来引导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育人方式的变革。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也要不断思考,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否则教学目标就是模糊的。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对未来学生的素养,强调的侧重点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比如:日本提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三方面,美国则强调了21世纪的五种技能,更多地侧重于解决现实问题。我们除了要面对未来、面向世界,还要关注学生在素质方面的薄弱环节,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社会责任感、沟通交流能力、敢于担当的勇气等。

3.教育技术的挑战:关注信息化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冲击 信息技术在与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无论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还是对教学文化,都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学习的内容、方式、组织形态等也将发生改变。申继亮强调,要关注整个时代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比如: 可能要根据学习内容来决定教师的教学形式和组织方式;也可能会打破班级授课制,打破校园的围墙,实现随吋随地学习;在目前“一对多”的班级授课制方式下,教师很难实现对每一名学生的关注,而信息技术的变革有可能会实现一种新的私塾性质的教育,即“一对一”的教育,等等。

4.学科教学的现状:以课堂教学的综合变革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础教育阶段应特别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现行的分科教学则与此目标相悖,教学中的“各自为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对此,申继亮提出:既要关注学段之间培养目标上的衔接和统筹,更要关注横向学?斗之间的相互配合;既要发挥好每个学科的独有功能,还要强调学科之间共同的综合运用的功能。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在探讨一些新的课堂形态和教育形式,如跨学科、跨领域的主题教育,等等。申继亮建议校长和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学科整合,打破学科界限,“课堂教学需要去超越,去跨越,去综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通过课程价值的整合、儿童经验在课堂上教学中的整合、教学经验的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评价的整合,使教育真正回到儿童本位,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明确课堂研究的关键点 1.聚焦课堂教学的七个核心词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书和育人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质量。笔者认为,聚焦课堂,首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这样几个核心词:

其一,真爱。现在教育当中有太多打着爱的幌子伤害学生的事情,那些并非“真爱”。教师要让真爱从!堂中流淌出来,这样,教师才会多一份耐心,包容学生;失误;才会多一些宽容,等待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保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精神,让学生自尊、自信成长。

其二,尊重。课堂上真正的尊重,体现在尊重每个学生独立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选择, 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尊学生的独特见解。这样才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张扬个性,拥有自由、愉快、积的心理状态。

其三,欣赏。课堂当中到底该如何赏识学生?现有很多教师“赏识”的方式方法过于笼统,比如:“你棒”成了很多课堂上的习惯语,但是,当学生并不知道己具体在哪些方面“棒”时,这样的习惯语是没有任何值的。

其四,兴趣。有很多地方、很多学校都在倡导高效课堂,但是不能仅仅为了髙效而髙效,更要关注学生的习兴趣。符合兴趣的学习,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其五,自主。什么是真正的自主?学生在课堂上到有多少真正的自主?比如:很多学校开设了多种多样的课程,但很多时候,我们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这真的是他们需要的吗?自主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们对每个细节的深切关注。

其六,合作。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但是当下很多堂上的合作只是表象,是伪合作。合作探究要在真正要的时候进行,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去合作。课教学也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模式,只要是基于学校教师、生源而打造的适合的课堂,只要是能够把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的课堂,就是最好的课堂。

其七,关系。我们倡导具有良好关系的课堂,倡安全、轻松的课堂氛围。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这才是有命的课堂。

与此同时,我们要警惕当下课堂上的一些不良象。比如:不能因追求效益而牺牲学生的兴趣,不能因: 求标准而牺牲学生的个性,不能因追求功利而牺牲学生的未来。

2.聚焦课堂研究的八个关键点 聚焦课堂,就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在笔者看来,进行课堂研究时,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八个关键点:

其一,研究学生。只有充分研究学生,研究其身心成长规律,研究其认知和发展水平,研究其个性品质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其二,研究学材。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因生而定的学材可以突破其局限性。要建立大的学习资源观,构建大的教育资源库,为真正的因材施教奠定资源基础。

其三,研究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能学、会学,必须高度关注提升学生学习力的问题。

其四,研究考法。考法是指挥棒,考法不同就会催生不同的教学模式,应答式考试会让学生多记硬背,研究型考试则会促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其五,研究教法。教法应该是在研究学生、学材、学法、考法的基础上确立的,不能是以教师为中心确立的“我会我有”的模式。

其六,研究课堂。在前几项研究的基础上,要整体研究课堂并形成自己的课堂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其七,研究趋势。特别要关注科技革命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其八,研究研法。研究具有科学性和方法性,要学会用科学的、规范的方法开展研究。

三、建构师生共生共长的“理想课堂” 在“理想课堂的愿景与实践”专题报告中,成都大学教授陈大伟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理想课堂的图景。在构建理想课堂的过程中,全国有很多学校进行了因地制宜的研究和探索,并且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依托,促进师生的自主成长,成就学校的特色发展。

例如:北京丰台区第五小学围绕学生的发展目标,将力量聚集于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成就“幸福的自主课堂”。学校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生和深人研究教什么知识两方面下工夫,以此明确研究的“真问题”。通过实践自主课堂的三大教学环节:自主发现并提出“真问题”、在自主体验探究中解决问题、自主梳理延伸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创新了自主课堂的评价标准,探讨学生的健康自我学习行为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成长。

四川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通过关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师生双主体,以“导学结合”、“师生互动”和“知行统一”为切入点,致力于生态课堂的建设,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课堂,享受属于自己的学习。

北京海淀区翠微小学在系统建设绿色课堂的过程中,从“学生健康自我”出发,制定了绿色课堂的研究框架,提出了绿色课堂“健康自我”的六个成分性目标:氛围和谐、目标适度、学习专注、沟通有效、思维深入、评价激励,每个成分性目标下又有更具体的成分性目标,并且将其转化为每一节课的综合行动性目标。云南武定县近城小学遵循平等、自主、合作、愉快、激励、和谐发展六大原则,在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坚持“先学后教、充分交流汇报、主动建构、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因地制宜地构建了 “主动一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

重庆市巴蜀小学在多年的律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研磨学生、研磨课堂,归纳提炼了律动课堂教学的三元素——尊重、激发、共生,让课堂成为师生相互启发、互动共生的过程,逐步实现了 “关注每一个、回馈每一个、发展每一个”,促使师生获得同步持续发展。

第五篇: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

淮安市淮阴区王兴镇小学 刘文中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将更的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式,是今后进一步创新的基础,也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究,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教师对探究学习的认识不够到位,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对探究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培养学生对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心理氛围中,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学会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学习中探究性学习中我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探究中体验和享受学习地快乐。

一、让学生当探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空圆柱和空圆锥,动手验证它们底面积和高的关系,小组内先交流。

生1:空圆柱和空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我是这样做的:底面对底面一样大,再把它们放在桌子上,我从上面看一平,所以它们高相等。

生2:我认为空圆柱和空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底面积相等和生1的方法一样,高相等我是这样验证的:把空圆锥放入空圆柱,正好上下一齐,所以,高相等。

生3:我也同意它们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我是量出来的。

师:大胆猜一猜,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会有怎样的关系?

生1:我想,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生2:我想,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5倍。生3:圆柱体积可能是圆锥体积的3倍。

师:下面我们就动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把空圆锥里倒满水然后倒入空圆柱,看看几次倒满。(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分工,动手装一装、看一看,做好记录,五分钟后汇报。)

学生通过操作、交流,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总结规律后教师指出: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自己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今天这种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基本上和科学家们进行研究的方法相同,这就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操作验证──探究规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成探究过程,当成研究活动,不再是课堂练习的重复和机械训练。使学生明白,任何知识都是通过人们的艰苦努力和探索得到的。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心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现者、探险家,体验到探究发现规律的无比快乐。

二、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学生探究机会。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经历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然而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把前人总结的或课本上现成的知识以结构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对这些知识的发展、发展过程并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短暂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要求。我们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索过程的同时,也形成了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教师先出示两组题,让男、女生各计算一组,比赛哪组同学既对又快。

第一组(男生做): 263-15-85 457-36-64 727-213-187 第二组(女生做)263-(15+85)457-(36+64)727-(213+187)

在动笔计算过程中,女同学做得很快,男同学却很慢,并有少数男同学向老师提意见:女同学的题目计算起来简便,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数,一个数减去整百数当然比较快。

通过观察,女生也同意男同学的“意见”。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问:他们的算法不一样,但结果却相同,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板书“=”)

师:仔细观察这3个等式,请你大胆地猜测一下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开始积极地观察、讨论,大胆地猜想起来。生1: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生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教师板书)师: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过把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 这时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验证,然后交流总结。„„

然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作出充分地肯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建构,并进行相应的巩固性、综合性、应用拓展性练习。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课堂上洋溢着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通过创设数学情景的教学,把书本中现成的结论变成学生探究的课题,促使探究活动主题化,静态知识动态化。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史学史不仅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探索新知的兴趣,从创设的数学情景中尝到了数学学习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使学史学会探究,促进体验成功。

体验创造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猜想、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感受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的,以及结论和规律是怎样应用的,也就是把教材錗含的知识成果经过学生的再创造,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荷南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

资助探究为核心的过程。小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也有得到老师会同学赞扬的心理愿望。教师以赞扬、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学习成果,水对学生的一种鞭策和促进,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例如在《8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的最后,教师出示了书上的一道口算题:妈妈带了8张5元的人民币去卖锅,汤锅每只38元,炒锅每只41元,可以买哪一种锅?学生在读题、独立思考后,争先恐后地回答。有一位同学的想法很特别:

生: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东西,有会员卡可打八折,每有会员卡也可打九折,41元的炒锅如果打九折就不到40元了,妈妈当然可以买到41元的炒锅。

师:你们对这位同学地回答有什么想法?(学生窃窃私语,又不敢下定论。)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生1:我们小组认为他的想法和生活中的情况很接近,应该是正确的。生2:我们小组认为他很聪明,想到了我们都没想到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生3:编书的叔叔阿姨可能没想到我们小朋友也懂得打折。生4:我们小组还不太理解打折,老师你能为我们讲讲吗? „„

这时,教师没有急于对学生地回答进行评价,而是把评价的机会充分让给了学生。这种创新的想法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同学们的赞赏和肯定中,使学生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体验和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自主探索的热情。

总之,新课标提倡的探究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资助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同时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下载让学生在本真课堂中绽放异彩——自主学习模式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学生在本真课堂中绽放异彩——自主学习模式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一、提供合作条件,培养合作意识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保护意识过强,使得许多孩子没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缺乏合作的经验。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新1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新 ——通化市东昌区胜利小学:张佰娥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科学的乐趣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科学的乐趣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科学性﹑生活性﹑综合性﹑探索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

    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探究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往往出现教师在上面讲得激情四射,学生则在下面听得昏昏入睡。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阻碍......

    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浅谈一年级“长、短”教学的体会四川省郫县合作第一小学林良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更......

    让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绽放光彩

    让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绽放光彩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可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却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常常照本宣科,偏颇地以讲......

    让青春在舞动中绽放异彩

    让青春在舞动中绽放异彩 老师们、同学们,本月底郧县第十七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将在我校举行,我校除派出运动队参加比赛外,还将在开幕式上同城关一中等学校同台展示跑操和校园集......

    让生命在赏识中绽放异彩

    让生命在赏识中绽放异彩 我有幸听取了中国赏识教育讲师团首席讲师张辉春老师所做的赏识教育报告。他的报告,总结了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弘的教育经验,以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事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