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按季节搞好体育锻炼
按季节搞好体育锻炼 2004年08月31日
1.春季锻炼。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为一年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打下较好的基础。经过寒冷的冬季,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包括肌肉的功能都处于较低水平,肌肉、韧带也较为僵硬,所以开春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加强体内的新陈代谢为主,逐渐提高各器官的机能水平。体育锻炼的内容应以有氧代谢为主,运动强度要逐渐增加,运动形式多为长跑、自行车、跳绳、爬山、球类等。在春季进行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充分伸展僵硬的韧带,以减少运动损伤。同时,要注意脱穿衣服,防止感冒。
2.夏季锻炼。夏季天气炎热,给体育活动带来很大不便,所以,夏季既要坚持体育锻炼,又要掌握锻炼的时间。夏季最理想的运动是游泳,这项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机能,同时又可防暑解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或适合进行游泳运动。夏季供人们可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还有慢跑、散步、太极拳、羽毛球等。在进行这些项目的运动时,最好是在清晨和傍晚进行,运动后要注意水分的补充,以防身体脱水和中暑。
3.秋季锻炼。秋高气爽,是体育锻炼的大好季节。体育运动中许多重大的国际比赛都安排在秋季进行,说明秋季适合多种体育活动的开展,如篮、排、足三大球,长跑、武术、自行车等。一些冬季锻炼项目,如冬泳、冷水浴等,也应该从秋初就开始准备,以便使身体有一定的适应过程。
秋季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气温较低,锻炼时要注意及进增减衣服。另外,秋天的天气干燥。锻炼前后要补充水,以保持粘膜的正常分泌和呼吸道的湿润。
4.冬季锻炼。冬季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供身体的一般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所谓的“冬练三九”就是这个道理。冬季体育锻炼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人可进行长跑、足球、拔河等,少年儿童可选择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老年人可选择慢跑、太极拳、广播体操;北方还可练习滑雪、滑冰。冬季锻炼时身体生理机能惰性较大,肌肉组织容易受伤,所以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最好采用口鼻呼吸方式,吸气时,口不要开得太大,防止冷空气直接刺激口腔粘膜。第三章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
作者:季浏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0
更新时间:2006-6-2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基础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达成的,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方向与过程,是评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依据,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1.课程的目标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具体目标共包括五个方面:
(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
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上述五个方面的目标构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目标,他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融合的。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以看出,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期望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等。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十分重视对人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根据课程目标划分领域目标,根据领域目标划分水平目标,从而构成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三个递进的目标体系(见图3-1)。
2.课程的具体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增强体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良好的体能可以保证人们胜任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而又不易疲劳,并且还有余力享有休闲和应付所遇到的压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其中有些体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文化传承的目标。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体育课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应该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从事体育锻炼的原理、方法和技能。课程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更重视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即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于体育锻炼实践和生活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较为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全面性,高中阶段(10~12年级)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则更强调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选择性。(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因为学生只有真正地形成了锻炼习惯,他们才能自觉地坚持锻炼,才能切实地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才能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运动的积极情感,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要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体育活动本身的心理特性和社会特性所决定的。例如,学生在体育活动时,既需要交往与合作,又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重视的问题。(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具有长远的意义和作用。虽然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受到学校教育多门课程的综合影响,仅靠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不够的,但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来努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应使学生将个人的健康和群体的健康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因为个人的健康不仅是个人幸福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关注自己健康的同时,学会关注他人的健康。只有这样,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才会得到提高。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的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目标必须结合体育的特点,通过体育教学过程来实现,要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形成积极进取、不畏困难、敢于拼搏、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的积极态 1 度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观念。上一页
[1] [2]
第二篇:按季节的古诗
春天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夜细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元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夏天
夏日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常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秋天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冬天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要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美景
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山鸟飞绝,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村晚 宋:雷震
草蔓池塘水满坡,山衔落日浸寒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听声 清:张潮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遗爱寺 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溪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峨嵋山月歌 唐: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第三篇:《按季节选择衣服》教案设计
按季节选择衣服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能区分各个季节不同的衣服。
2.技能:能正确区分衣服,并知道根据天气变化选择衣服。3.情感:使学生养成自己选择穿衣的生活能力。
分组目标:
A 组:能区分四季衣服,自己会选择衣服及穿着时间。B 组:在帮助下学会区分四季衣服。C 组:在帮助下了解四季衣服。
教学重点: 如何选择不同季节的衣服。
教学难点: 区分四季衣服。
教学准备: 毛线衣 运动衫 长袖衬衫 短袖衬衫 T恤衫 棉衣 羽绒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响后,迅速地坐在座位上,自主的玩手指游戏。
2.游戏完毕,坐直,进行常规训练。师:环视一下同学们,并有意示范坐姿。生:看到老师示范后,同学们会意的坐好。师:“上课”。生:(一名同学喊)“起立”。师:“全体同学起立后,小手放在大腿两侧,眼睛望着老师。”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有没有观察到,我们的教室里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有,来了很多的老师。” 师:“对了,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那我们就转过身去,面对敬爱的老师,说声:老师好!老师辛苦了!”(如果老师站着,就请老师坐下)生:“老师好……”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转过身来站直,老师点名,点到哪位同学的名字,哪位同学就说声“到!”然后坐下。”开始点名……点名完毕,老师出示礼物。师:“现在老师准备了一些礼物,同学们快看,这是什么?” 生:“衣服。” 师:“这些都是宝宝服装城的衣服,等会儿老师会把它们全部拿下来,作为奖品,奖励给那些认真听课,爱学习的学生,你们想要吗?” 生:“想。”
师:那么就“一、二、三,快坐好!”……
二、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也看到了“宝宝服装城”有那么多漂亮的衣服。你们喜欢吗?(喜欢)喜欢就仔细观察,看看并告诉老师,上面有些什么衣服?”(观看课件)生:回答不一,(有……有……有……)
三、初步了解四季的衣服。
1.了解衣服与季节的关系。师:“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在服装城看到的这些衣服,为什么会有厚的、薄的,有长袖的、也有短袖的呢?为什么不一样呢?这些衣服又是什么季节穿的呢?” 师:“在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年有几个季节?同学们说一说,一年有几个季节呢?” 生:“一年有四个季节。” 师:“哪四个?” 生:“春、夏、秋、冬。” 师:“那么这四个季节的气温是不是一样的呢?” 生:“不一样。” 师:“那么怎么的不一样呢?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生:“春天暖、夏天热、秋天凉、冬天冷。” 师:“对,一年四季的气温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穿衣服也就不一样。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选择衣服。”
2.让生再观看PPT: ⑴ “春天,天气暖和,我们要穿上比较少的衣服。比如:长袖衬衫、T恤衫……” ⑵ “夏天,天气炎热,我们要穿上更单薄的衣服,比如:短袖衬衫、汗衫、背心……这样可以使人感到凉爽。”
⑶ “秋天,天气凉了,我们要穿上运动衫、毛衣……”
⑷ “冬天,天气很冷,我们要穿上厚毛衣、棉衣、羽绒服……厚的可以抵挡寒冷的衣服。”
3.小结:“所以,同学们,季节变化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选择衣服。热了,要减少衣服;冷了,要增加衣服。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预防感染疾病,让爸爸妈妈少为我们操心。”
四、活动实践:按季节分类找衣服。师:“同学们看,老师已经把服装城里的衣服全都拿下来了,由于匆忙,老师还没来得及把它们整理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帮忙,每人拿一件衣服,并告诉老师,自己拿的是一件什么衣服?什么时候穿的?然后,把这些衣服按季节的不同放在桌子上。” 师:“不错,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好。都能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衣服。那么,这些衣服你们自己会穿吗?” 生:“会。” 师:“那你们告诉老师,该怎样穿呢?” 生:(背“穿衣服”儿歌)师:(示范)“好,你们在家里是自己穿衣服吗?” 生:“是。” 师:“衣服穿好了,能随便脱吗?” 生:“不能。” 师:“对,衣服穿在身上是不能随便脱的,要爱护衣服,不能扔自己的衣服,也不能扔别人的衣服。懂了吗?” 生:“懂了。” 师:“好了,刚才同学们整理了那么多的衣服,是不是感到很累了?那我们就来舒活舒活筋骨,活动活动:
1.先拍手臂,捶捶肩,甩甩手臂; 2.听口令:三、二、一,快休息!”
下课铃响,下课礼仪。
第四篇:小学生按季节写古诗(小编推荐)
描写春天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描写夏天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描写秋天的诗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描写冬天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花自飘零水自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 》
描写节日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描写花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描写动物的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三月七日》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第五篇:季节
立冬
立冬气候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按气候学标准,连续5日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才算冬季的开始。在我国,最北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已进入冬季,而长江流域则要等到“小雪”节气前后,冬季才真正开始。(咳咳,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地区和终年无夏的青藏高原就不在本次讨论之列了哈...)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在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强,常南侵,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寒潮。此时北方,水通常开始结冰了,只不过是小冰凌而已。
二候地始冻。此时,北方秋收早已结束,空旷的原野上,裸露出一片片红黄的土地。一场雨下来,经过霜冻,泥土的表层往往会出现一层薄冰。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线条、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这是立冬后雉变成大蛤了。
事实上,冬季候鸟南迁,雨水减少,海水与河流的水位也就相应减退,于是人们便常常可以在裸露的沙滩上看见大蛤了。立冬习俗
北方有谚语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两头翘翘,中间鼓鼓的饺子,看起来就像人的耳朵。因为立冬是秋冬季之交,依“交子之时”的说法,我们必须得吃饺子,它也有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之意。
南方人在立冬会做些鸡鸭鱼肉等丰盛食物,比如炖麻油鸡、四物鸡,迎接热量耗损较快的寒冬。台湾立冬这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座无虚席,生意火爆得很。一些北方地区如天津,则有吃楼瓜饺子的风俗。农家所备的楼瓜,一般是夏日购买的,放置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长时间糖化,用来做饺子馅,其味道与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新鲜楼瓜馅不同。还可以蘸醋和蒜泥食用,别有一番滋味。
在潮汕有立冬吃甘蔗、炒香饭的习俗。流传着“立冬食蔗不会齿痛”的说法。当地民间认为,立冬日吃甘蔗,既能保护牙齿,又有滋补的功能。而用莲子、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做成的香饭,广受汕头市民的欢迎。
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一些冬泳爱好者们,会选择在立冬这天下水,用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还有著名的绍兴黄酒,也是选择在立冬时节开酿。从立冬到第二年立春的这段时间,最适合做黄酒,称为“冬酿”。因冬季鉴湖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确保发酵顺利进行,又能在低温的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许多绍兴的酿酒企业会在立冬这天,举行开酿仪式,祭祀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