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及解决策略
高中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及解决策略
[ 2009-12-24 15:31:00 | By: 郁菊丽 ]
高中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及解决策略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和艺术,与学校教育相比,它更侧重于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侧重于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而这样的培养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怎样选择一种适当的教育方式就成为广大学生及家长极为关心的问题。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过:“无论是从父母本身的幸福来看,或是从对子女和后代的性格和生活的影响看,我们都必须承认,懂得对儿童少年进行体育、智育、德育的正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这应该是每个男女所受教育中的最后课题。” 从我国目前家庭教育现实情况来看,“家教误区”还相当普遍。当孩子的成绩出现明显波动时,当朝气蓬勃的脸上失去笑容时,我们知道,这背后肯定有着许多故事,而这故事大多数会来自家庭教育。
十六七岁的年龄正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处在这个特殊时期的高中生,伴随着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得十分敏感和冲动,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下面结合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遇到的真实的案例,谈一谈如何走出家庭教育误区,让孩子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因此,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案例:王某,男生。第一次在班里自我介绍时,声称自己有极强的正义感,要拯救整个世界,因为现在社会上的阴暗面太多。在写的周记反思中,更多的是偏激、批判和叛逆的语言。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中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父母忧心忡忡地找到我,共同商量对策。他们也讲了在家里的一些情况:特别喜欢看武侠游戏类的动漫书。自初中以来,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总是与家长的观点格格不入,没有共同语言。其实,这个男孩在学校的其他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对班级工作非常积极负责,对同学也很热心,成绩也不错。应该说是一个很有号召力的人。与家长交流后,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分析了几点原因:
1、除了武侠游戏类的动漫书,篮球书,其他书几乎不看,电视新闻也毫无兴趣。那么,动漫书上的一些“暴力”、“行侠仗义”对其思想会有较大影响。
2、父母强行没收了他“心爱”的动漫书。
3、当对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总被父母认为是奇谈怪论,然后全盘否定,再进行“洗脑”。久而久之,这个男孩就不愿意与父母多交流,生怕再被他们批判。中学生生理、心理各方面发展还很不成熟,是非辨别的能力也不强。如果这时候家长没有好好引导,很容易就会出现这种叛逆、偏激的心理,往往就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时,他们会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男孩的家长回去后采取了以下对策:
1、鼓励孩子多看新闻,时事评论性杂志,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正确看待、评价周围的人和事;
2、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加以正面的引导;
3、设定切实目标,品德方面——做受欢迎的人,有责任心的人;工作能力方面——多为集体做事,多帮助周围的同学;学习成绩方面——争取保持班级前五名。半年下来,这个男生被评为了校三好学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家长也感到非常欣慰。
以上案例虽然是个案,但从中可以从个性问题看到的共性问题,从特殊性看到一般性,同时分析这些案例,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应是学生最信赖的人、最想倾诉的人。”愿我们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心灵的开拓者
第二篇:藏族高中生数学成绩差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藏族高中生数学成绩差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摘 要:分析西藏高中生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提出针对藏族高中生数学学习困难障碍的一些建议,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藏族高中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字:藏族高中生,数学成绩差,自信心,建议
提起西藏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多老师都难以启齿。高考150分的满分,平均成绩竟然只有二十几分,这与内地的数学成绩相差甚远。是什么原因导致藏族学生数学成绩这么差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1、自然环境:西藏属于特殊的高原气候,缺氧导致人的记忆力特别差,所以学习就显得比内地要费劲些,更何况要学习内容比较难的高中数学。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2、人文环境:藏族学生之间日常交流基本都是藏语,汉语文虽然也在学,但是平常用汉语交流机会较少。日常用语和数学概念名词也有区别,很多初中数学都还是用藏语在教学,也有用汉藏双语教学。有些学生对汉语讲解的数学概念也许心里明白,但是却不知道怎么用汉语表达。到了高中,都是用普通话讲数学,很多藏族学生语言上理解困难,更不用说理解数学定义、定理及公式推导等了。更何况,他们要学习三种语言:藏、汉、英。
3、小学、初中数学基础没有打好:很多学生的父母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从小都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乡村小学里任教的老师在教学技能上相对要弱一些,在讲解知识时出现差错。所以,到了初中,很多学生还不会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更不要说方程等运算了。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老师既要完成初中教学任务,又要给学生讲授和纠正小学内容,若处理不好,便没法让学生学好数学。所以,到了高中,学生自然没法听懂,更不要说学好了。所以可以这样说,好多高中学生从心里就没有想过要把数学学好,甚至认为学不好数学。
4、学生自信心不够,学习习惯不好:大多数藏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自信心不够,很多学生到高中就开始自暴自弃。学习习惯也很差,基本不预习,不复习。课堂上只要老师不点到就不会举手。
作业做不起就空着或等老师讲。多数学生除了在校学习,课余一般不学习。
针对藏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障碍的一些建议:
1、加强对乡村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使其能真正的胜任教学。
2、改变藏族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理念:由于藏族学生高考录取分数偏低,学生主要拿分的科目又是语文、藏文和文综,所以他们对待英语和数学的态度不是很正确,特别是数学,因为小学和初中没学好,所以在高中好多学生就放弃了,根本就没有意愿去学。最后很多学生和大学失之交臂,实质就是败在数学。因而我们要想办法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理念,得从两方面出发:
(1)讲解数学,从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作用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明白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训练思维,能够在生活中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从高考的角度对数学进行分析。大多数学生高考中数学只能考二十多分,数学成绩在高考成绩中占分太少。若是学生稍加努力,把数学提高到四十多分,就在高考中涨二十分,这是相当可观的,完全可以改变其命运。
3、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补习欠缺知识:由于学生在小学的基础没有打好,那么要使其能在中学学好数学,就必须对其小学、初中基础进行弥补。弥补的最佳方式就是学生进入初一或者高一时用衔接教材对学生以前所欠缺的知识进行弥补。例如学生在进入高一时则要对初中的函数、因式分解、不等式、解方程等进行弥补。这样,学生在进入初一或高一时才能适应当时教学,从而有兴趣继续学习数学。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得从老师做起。作为老师,我们得改变教学方式,不要太教条、太机械,上课方式要多样化。如我们可以将数学课变成游戏式课,给学生讲明数学课实际是数字游戏课,游戏规则是数学基本理论知识,打游戏就是解题,这样来吸引学生,使其觉得数学课不再枯燥。还有就是我们上课应多用现代化手段,如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有效的突破难点,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和生动。再比如我们上课可以采用知识探究方式,和学生共同研讨课堂知识。我想,通过这种种不同方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对数学课产生浓厚兴趣。
要树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还得从检测方式出发。学生的自信心来自于他们取得的成功,所以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如学生学习了一单元后,我们要进行检测,针对藏族学生来说,本来原来的数学基础差,所以在测验时,教师应多出基础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及格。学生看到成绩的进步,努力的成功,就会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以上是我在这些年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找到更多适合藏族学生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钟启泉 新课程教师培训精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三篇:家庭教育经典案例及案例分析
[经典案例] 如何应对家长教育不严厉的问题
我班级内XXX,男11岁,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他不遵守课堂和课间纪律,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而前后摇摆着座椅,时而扭转头和同学说话,即使在老师督促下,注意力仍然很难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作业常不完成,懒得做一些动脑思考的题目,只愿意完成部分的语文、英语的抄写作业,学习上需要背、默的练习,一律是空白的。他个子不高,肢体动作灵活,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所以还经常忘记时间,在操场与上体育课的同学打篮球,所以成绩平平。而且脾气大,常闹事,不听家长的话,经常与家长反着干,因此,经常惹得家长为他担心。
[案例分析] 造成XXX学习散漫,逆反心里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他的家庭情况来分析。XXX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常年酗酒,和母亲经常动手打架,在两年前,XXX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在外做钟点工,由于工作时间关系,很晚回家。基本是一个人在家,XXX有时在姥姥家,姥姥总是觉得XXX没有爸爸,比较可怜,所以溺爱娇宠,导致XXX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对他的教育,家长并没有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教育之中总夹杂着溺爱。其家庭教育以母亲管教为主,姥姥和姥爷的教育,孩子心里根本不服气,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在校的表现越来越不能令老师和家长满意,老师重视他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反映后,母亲常常会耐心地教育一番,但还是经常找理由庇护,尤其是其孩子与别的孩子争吵时,找出不正确的理由庇护。其母亲只重视他的学习成绩,成绩好就一切好,就在母亲这种包庇、包容下他学会说谎,编出一套美丽谎言,掩盖自己,甚至用一番哄话,先夺取母亲的信任,然后编出假话,母亲也真信了他。而有时母亲知道真相后,不是一顿揍,就是说,我也没办法了,打也打了,有时身上打青了都不管用,无药可救了。母亲对他也束手无策。
根据孩子在学校和家庭方面的表现,我做了以下分析:孩子有多动、暴力行为,孩子情绪不稳定,身体触觉过度敏感,而这些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这样也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而且孩子不愿意同家长和老师同学交流,这些都影响着孩子健全个性的形成。加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了孩子的抵触情绪,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已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因此,对特殊孩子的教育更应注意三位一体结合。因此,我与家长联系,共讨教育方法,共同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经过谈话,其母亲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失误与不足。于是我同其家长商量后,我们开始激发其改变孩子的强烈愿望,增长其对孩子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希望,对不良行为采取相应措施。如: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经常观察其行为过程,发现他旷课去打篮球,我就对他说,我发现你有一个优点,就是很爱运动,篮球打的好。第二天,他对我说,除了篮球打的好外,其他方面我也有优点,你今天再给我找出一个,我及时抓住最需要解决的行为问题,对其进行良好的行为促进。在教育时,尽可能地避免负面行为,更多地鼓励,积极地评价,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培养自信心,给他更多的关注和期望。树立他在班级体学生中的威信,改善在人际关系和班级中的地位。
第四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及解决策略
初中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及解决策略
案例一:一个星期一下午,我走进教室准备上周会课,看到讲台翻到地上,粉笔撒了一地,我没有发火,小声地问了一个学生是怎么回事,得知是上节课时小杨同学与政治老师打架后的“杰作”。学生们正等着看热闹呢,我叫几个学生打理了一下,像没事一样上周会课了。下课以后我去小卖部买了一瓶冷饮,然后叫小杨到我办公室,让他喝下冷饮后问他火气消了没有,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我趴在桌子上,政治老师用书打我的头,我才和他打架的。丁老师,我是不该上课睡觉,但他也不能打我的头呀!”我没有责怪他,用手轻轻地摸了他的头问他:“现在还疼不疼?”他有点儿脸红说没事,然后我才给他讲道理,说服他心甘情愿向政治老师道歉。小杨是属于那种脾气暴躁、讲义气而又逆反的学生。在家里,父亲也从不与他交流,动辄就打,造成他处处为敌、吃软不吃硬的性格。如果老师和他硬到底,不但自己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而且还会断送一个学生的前途。我们得抓住学生不正常的心理,与家长沟通,为他治疗,沟通是他最好的良药。
案例二:一个傍晚,我正在吃晚饭,班上俩个男生急匆匆地跑到我家:“丁老师,快!小林在宿舍弄出了好多血!”我把饭碗一丢,急忙奔到宿舍,小林还在用手击门,右手已血淋淋,我忙拉住他,带他到附近地医院处理伤口,回到办公室,问他吃饭没有,他说:“老师,你不用管我,我不想读书了,我恨我的家庭!”“为什么?你爸爸妈妈很关心你啊,再苦再累也要送你读书,你已经长大了,还要父母这么操心?”“有什么用,别的同学每星期都有很多零用钱,我只有几块钱。真寒酸!”我听了感到很心酸。小林是留守儿童,以前家境很好,父母总给很多零花钱,可几年前父亲中风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并丧失了劳动能力,只靠母亲一人打工养家,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母亲把他寄养在外婆家。小林爱攀比,接受不了现实,自残发泄。我尽力去安抚他,并劝他接受现实,体谅母亲的艰难,并鼓励他发奋学习,明白告诉他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才慢慢平息下来。下晚自习后我联系到他远在广东打工的母亲,把情况告诉她,并建议她不管多忙也要多打电话与儿子沟通,小林的母亲接受了我的建议,当晚就跟儿子聊了很久,让我欣慰地是,小林慢慢有了转变。
目前,由于师资和各种条件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尚未得到有效开展,成为当前农村素质教育的空缺。而农村中学生中的家庭、社会,特别是留守儿童造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了解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积极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品行不端正,对孩子起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遇到挫折就表现出心理失衡。更多的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心灵情感不健康,特别是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关怀,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的逆反心理。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方式的不当和教育者自身形象的缺失导致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初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育中易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则为“差”的做法,甚至把自己的固有观念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心理逆反,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3.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对教育产生误导,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导致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同时网络的危害也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
二、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打开学生心扉,提升心理修养,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2.建立心理咨询室。让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困惑,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或者间接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电话、信件等匿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排除心理障碍。3.加强家校联系。老师和家长经常沟通交流,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家长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解决。
4.及时做好青春期教育。中学生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苏醒,使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以及追求异性的要求。但中学生还不具备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的能力,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
5.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既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社会各界应积极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增强合作意识,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理解他人,避免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五篇: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小王的父母在他上一年级时经常打闹最后分居、离异,现在和奶奶、父亲生活在一起,奶奶主要照顾孩子的起居和学习,父亲工作很忙,但也时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只是脾气不是很好,容易动怒打孩子。小王聪明、机灵,模样也讨人喜欢,就是他的一些行为总是“与众不同”,不受欢迎:
行为1:每次班中有同学过生日发蛋糕时,他几乎总爱添上一句:“下次我也要带来,这东西哪儿哪儿也有的,我也要去买。”只要同学身边出现新奇的玩具、书、笔,他随后也会买来,买来后有的是自己用的,但更多的是借给别人。
这种心理使它往两个极端发展:当老师要给回家作业认真的孩子奖星时,他会不折不扣努力完成,他希望被表扬的人中有他;美术课上老师奖励了四个画画突出的同学,其中没有他,气愤之余毫无理由地把被表扬同学的画纸撕了。
行为2不遵守游戏规则:有一次同学们在玩丢沙包游戏,分成三组,每组三人,其中两组一前一后丢,一组在中间逃,按理同一组的同学要协调好,人人都有机会丢,可小王总是抢着一个人来,即使那丢过来的沙包在同组同学的脚边也要去抢;体育课投篮球考试,每人一次机会,可他偏要连续来两次,班长劝说这样后面的同学要来不及的,他不听,最后动手打人。
【行为分析】嫉妒和霸道是离异家庭子女的普遍特征之一。一方面原因来自家庭内部,由于这些孩子只和一方生活,使双方父母都感觉对孩子有所亏欠,内心深处是“不想因为家庭的破裂苦了孩子,别人有的我们也要给孩子。”因此当孩子提出要购买时家长往往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加之还有奶奶对孩子的不幸命运难过的同时也会过分宠溺几分,导致了孩子这种样样想要都能要的性格。另一方面是来自外界的,当看到其他同学有这有那时,这些特殊的孩子也急想证明自己的不特殊,所以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更何况借给别人时也证明了大家对自己的认同和接受,心理也会很享受这种感觉。
正因为以上两种原因导致了孩子这种嫉妒和霸道的个性,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当意愿得不到满足时只会愤怒、动手打人,因为他们缺少沟通、交流的经验,而在父亲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早已耳濡目染了。
行为3: 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发怒,动粗:如吃饭排队时因小干部说了他几句会使他眼冒金心;课间同学顽皮地朝他做了下鬼脸就追着不放。
【行为分析】敌对与恐惧心理是离异家庭子女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离异家庭在成为现实前,父母都有一段吵闹、冷战相持阶段,这会给子女造成极大伤害,使孩子无安全感,进而形成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孩子的感情也变得异常敏感与脆弱,与同学的一个小摩擦、小矛盾都视为对他的另眼相看,表露出攻击性。行为4:上音乐课时他总是特殊的那一个,随意离开座位;看电视、听广播室时只要遇上稍有趣的情节总喜欢夸张地尖笑,捣乱严重。
【行为分析】离异家庭子女的表现欲特别强,但一般不考虑方式,不注意场合,行事不计后果,随意性大。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同学感觉到他的存在,关注他,这是被家长忽略的一种缺乏安全性的表现,是离异家庭子女中普遍存在的情况。
【教育方法】
一、指导家庭教育,形成家校一致。
和小王奶奶、爸爸取得联系,将孩子在校的行为1和2转述,并且将我的“行为分析”表达,让家长感悟到导致孩子各项行为的缘由,体会到长此以往的严重性,从思想上明白并且重视起来,然后就是指导家庭教育,形成家校一致:告诉奶奶,不能事事都依着孩子,当孩子出现不合理购买时不要答应,而是适合讲清楚不答应的理由。同时引导爸爸一定要有耐心,多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不要以暴力解决问题,因为这样的办法并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反而会将不满情绪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正如我们在物理中学过的经典力学原理,你用多大的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反作用力。“你打我,我打猫”是孩子潜意识中典型的反作用力心态。
二、关注一举一动,抓住契机表扬
美国心理学家曾加以理论概括:“当神经系统中刺激与反应发生联结伴随着满意时,联结就得到强化,烦恼则极少或不能导致联结的削弱或消失。”这说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表扬少惩罚。于是我和小王奶奶约好了,当孩子主动放弃某项购买时,要当着孩子的面告诉我,我再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勤俭节约,孩子在一次次表扬中逐渐改变了原来的购买心理。
三、加入游戏行列,体会其中乐趣
小王在游戏中的霸道使同学们对他避而远之,于是我牵上他的手一起加入游戏行列,在游戏过程中指导他如何遵守规则,几次下来,小王不在犯规了,因为他体会到了公平游戏的乐趣。于是我抓住时机和他谈心,问他:“现在玩游戏和以前比,哪个更让你快乐。”他微笑地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一切尽在这几个字中了。
四、给予温暖教育,感化幼小心灵
孩子的家庭环境已经是不完整的了,但我们老师却可以给他一个自然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可以用言语关心他,用行为感染他,用大家的爱心包容他,让他用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同学们。我告诉班上的孩子们小安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但我们不可以鄙视他,因为这不是他的错,而是更应该关心他、帮助他,应该多看小安的优点,多和他做朋友,只有这样他才会改变原来的那种心态,所以孩子们对他也多了份宽容与理解,小安也在这样一个温暖的环境中逐渐改变着。在此基础上我告诉小安上课捣乱、尖笑都不是一个好孩子应该有的,告诉他“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在集体中应该遵守集体规则,他也认同了。
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同其他教育工作一样,教无定法,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探索、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