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主备余娟 教学内容
13、鞋
14、献给妈妈的诗
15、今天我很忙 古诗诵读《春游湖》
语文乐园
(五)口语交际 教材分析
《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内容浅显,图文并茂,用拟人的手法展示了“鞋”一家的温暖、幸福的生活,再现了学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场景,很容易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献给妈妈的诗》是一篇充满爱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动物们在母亲节这一天给妈妈写了一句赞美妈妈的话,文中的语言贴近孩子,真情感染孩子,孩子们在反复朗读中能感悟到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今天我很忙》是一篇充分体现人文关爱的教材,课文以兰兰在家活动为主线,描写了兰兰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天和家人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我们能看到兰兰在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用属于自己的、属于孩子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全文情感横溢又充满童趣。教学要求
1、学会24个生字,会认2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行”和“和”,认识“父、阝”等7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学会付出自己的爱,知道家庭的温暖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4、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5、通过“探究与发现”,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1、掌握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
4、通过观察、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当遇到知其音而不知其形、其义的汉字时应选择音序查字法。分课时教案 教学进度及反思
13鞋
学习目标:
1、学会“把、哥、都、依、安、享、受”8个字,会认“鞋、脱、船、静、港湾、温暖”8个字。认识3个偏旁“父、阝、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知道家庭的温暖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教学重难点:学会8个字,背诵课文。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鞋柜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在文中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听听字音是否都读准了,互相帮一帮。
二、在“摆鞋子”游戏中巩固生字读音。
1、创设情境
出示生字卡片,读对一个字,就将这张卡片放到鞋柜里。
2、想一想鞋子一家会说什么?谁能说一说?
3、鞋子是一家人,我们一家人在晚饭桌上聊些什么呢?再读读课文。
4、出示图片,学生感受温暖的家,自己练习读第二节诗。
5、充分感受后,完整地读诗。
6、愿意把诗送给爸爸妈妈吗?请试着背下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四、巩固认读,指导书写。
1、抽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巩固生字认读。
2、在小组里识记要学会的字,代表在全班交流。
3、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法,指导书写。板书设计:
13鞋
大大小小
依偎
回家
宁静的港湾 献给妈妈的诗
学习目标:
1、学会“母亲、节、定、争、句、美丽”8个字,会认“给、诗、物、准备、份、礼、首”8个字。认识3个偏旁“ 勹、丷、”。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感受孩子和妈妈之间与生俱来、深沉似海的亲情,并真心地用一句话来赞美妈妈。
教学重难点:学会8个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在文中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在生字下做记号,并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检查字音是否读正确。
二、通过鸡毛信的游戏,巩固生字认读。
1、小邮差给每个组送去一封鸡毛信,在组长的带领下,认读生字词,都读对的组完成任务。
2、组间互相检查完成情况,为优秀小组插红旗。
三、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相机组词。
2、组内讨论怎样记住生字。
3、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部分生字。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母亲节是哪一天?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创设情境,老师问:“小朋友们,献给妈妈的诗写好了吗?”在学生的回答中相机解释“争先恐后”的意思。再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好了在小组里分角色读。指名读,相机指导体会“大声读”“最有感情地读”“自豪地说”。
4、读到这里,大家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讨论,平时小兔、小老鼠、小狮子的妈妈会怎样对自己的孩子?从中感受,因为有妈妈的爱,小动物们心中才充满了爱。在孩子眼里,妈妈就是最勇敢、最温柔、最美丽的人。
5、是呀,说起自己的妈妈,大家多么自豪。小朋友们,假如请你说一句赞美自己妈妈的话,你想说什么?(播音乐渲染气氛。大家静静地想。)在此基础上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课文,强调有感情、自豪、大声等课文中的情景。
6、教师融入到孩子们赞美妈妈的情景中,由衷发出感叹:(范读课文最后一节。)
7、朗读全文。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另一部分生字。板书设计:
14献给妈妈的诗
小兔子
最勇敢
小狮子
最温柔
小老鼠
最强大
我 最?
15今天我很忙
教学目标:
1、学会“次、奶、让、步、午、全、肉、电”8个字,会认“忙、期、帮、行、散、和、往、尝”8个字。认识偏旁“
”。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学会付出自己的爱。文章还渗透着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学会8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爱心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圈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多读,读准字音,2、和小伙伴一起读课文,互相听字音准不准。
3、出示生字词,开火车抽读。
二、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把生字词送回课文,多读课文,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读课文,听听句子读通了吗?
3、出示长句子:“中午,全家包饺子,爸爸和面,妈妈擀皮儿,我往皮儿里放肉馅。”重点指导读好“擀皮儿”、“皮儿里”的儿化音,指导读好逗号停顿。
4、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好了和同桌分角色读。指名读,指导读“叠得很慢很慢”时,可让学生做一做,体会“我”第一次十分想叠好的心情。接着指导最后一句,体会陪奶奶散步时高兴的心情。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请三位同学上来演一演,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读出“越包越高兴”的心情。
3、在小组里读第四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好,读得最好的读给全班听。
4、把1——4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后引读5、6自然段。
5、自由读全文,读后说说“你也有忙的时候吗?你在忙些什么?”
二、识字写字。
1、出示有生字的爱心卡,去拼音认读生字,读对了得一张爱心卡。
2、学生选择学过的或自己喜欢的识记方法独立记生字。
3、全班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4、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步”字最后一笔是“直撇”,5 撇长且斜,向左上微弯。
板书设计:
15今天我很忙
叠被子 自己
忙
陪奶奶散步 放肉馅
古诗诵读——春游湖 学习目标:
1、会认“几、夹、岸、断、舟”5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看图读诗,感受春天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的诗,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游湖》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鸟语花香、断桥小舟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徐俯。2.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3.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圈生字,读生字,认读卡片。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游湖》,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湖水高涨,使岸上低垂的桃花轻轻贴着水面开放。,春燕在空中飞翔,水势高涨,把石桥都给淹没了,•行人坐在小船上摆渡过去。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游湖》。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雨后”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春天湖边景色写得明媚可人。第三、•四句描写春江雨后水势高涨,把石桥都给淹没了,•行人只好坐船摆渡过去。景致虽小,颇见情趣。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板书设计:
春游湖——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语文乐园
(五)活动目标:
1、我来试试:学习音序查字法、词语搭配、读句子。
2、探究与发现:朗读儿童诗,话题训练。
3、我的作品:写给妈妈的话。活动时间:二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1、音序查字法:
(1)学生观察了解,当自己遇到知其音而不知其形、其义的汉字时应选择音序查字法。
(2)以“多”为例,学习基本步骤:
A、在字典“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一栏中找到大写字母“”,7 B、音节索引里找到音节为“”的汉字在字典正文的哪一页,C、翻到那一页,就可以找到汉字“多”。(3)学生在小组里共同查“奇、妙、想”。(4)老师补充几个字,进行查字比赛。
2、读一读。
(1)反复多种形式的读词语搭配,体会词语搭配的美妙。(2)感受这些词语多指人的内心感受。
3、读一读。
(1)教师领读句子,了解“最”和不同词语搭配的用法。(2)学生仿照句子,说说类似的句子。第二课时
一、探究与发现
1、反复地朗读,感知小河的顽强。
2、设置悬念,引出话题:“小河到大海以后,他发现大海非常广阔„„”拓展思维,培养想象力。
3、组织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三、我的作品
1、回顾课文《献给妈妈的诗》,回忆生活中妈妈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的关爱,让学生有感情积淀,说说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3、大声诵读自己的作品,抒发心中的感情。
口语交际——小蜡笔一家的联欢会
1、课前准备:学生做好自己喜欢的蜡笔头饰。
2、上课时,分小组开展口语交际,学生感受家的温馨和快乐。组长组织组员商量讨论绘画主题,然后分工合作。
3、各小组在全班展示小组活动情况,教师相机指导规范语言,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和不良的表达习惯。
4、评议“最佳家庭小组”。
第二篇:一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主备:粟晓川 教材简析:
智慧,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品质。科学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的园地里有无数伟大的发现和创造;军事家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战争的舞台上导演了一出出有声有色的活剧;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创造了数不清的财富。智慧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智慧给生活增添了许多瑰丽的色彩。
本组教材,无论是识字5的猜谜语,还是《四个太阳》、《乌鸦喝水》、《司马光》、《称象》,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借助本组课文的学习,他们会了解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水的乌鸦,知道古时候有位沉着冷静、当机立断的司马光,认识善于思考、想出称象妙法的曹冲。教学目标
1、本组课文,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主题来编排。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则是一种创造。
2、指导本组课文的学习,可先引导学生读导语,从整体入手。提示学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本组课文,初步感知每课内容。并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围绕专题,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课文要少讲解,多感悟。几篇传统课文最好能有新的教法。
3、愿我们的学生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造,让智慧的火花点燃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教学重点
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则是一种创造。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识字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并做到熟读成诵;
3、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发现春天、感受春天、热爱春天。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汉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并做到熟读成诵;(重点)
3、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发现春天、感受春天、热爱春天。(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并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有关谜语的知识。
2. 相关挂图、课件、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出示精美课件)教师口述:“一个小女孩提着花篮到花园采花,花园里盛开着12朵美丽的鲜花,你想采吗?那可要看你能不能过关。(花心中出示12个生字)你认识这个字才能采这朵花,你能采几朵?把书翻到79页,试一试。”
二、自学生字
学生在组长带领下,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教师指导学习。同学们有的用换偏旁法识字,有的用减旁法识字,有的用比较象形字法识字。利用拼音,组词等。
三、交流展示
各组展示自己的方法及学会的字,并组词,其它组同学补充。但要强调汇报不同的方法,学不同的字,如果学生没能汇报某个字,教师必须指出,提醒注意,然后告诉大家,记不牢的字,一会读课文时要仔细看。
四、指导写字
让学生观察六个生字的结构,相同的有几个?这节课让学生写左右结构的四个字,先自读字音,观察字形,并组词,说笔顺,然后指导一个难写的字,强调左窄右宽。
五、游戏巩固
1.找朋友。出示12个汉字卡片,再出示12个音节卡片,让学生找朋友。2.比一比。同桌互考12个生字,看谁说的多,自贴一颗智慧星。3.写一写。听写4个生字,谁写得完全正确贴一颗智慧星。
六、拓展延伸
为了巩固本节课内容,回家后让学生预习三则谜语,读熟,并查找或自编谜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都爱猜谜语、学谜语、编谜语。这节课我们来猜一猜,读一读,编一编。”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教师口述猜谜小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学习谜语
1.(屏幕出示第一则谜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说一说或演一演、画一画,猜生字,再交流怎样猜出来的,教师参与。
2.指导朗读
先自由读,然后指名读,表演读,三人一组自编动作,表演。3.编谜语
师板书“团结、力量、谁”三个词,并巩固“团、量”两字,给它们找朋友,编字谜,不要过高要求。
4.小组合作自学第二则谜语。5.边猜边读
指名逐句读,教师引导猜一猜,然后连起来再读,说出谜底,教师出示“秋”字卡片,并总结猜字过程,交流体会。
6.放手自学第三则谜语。
生与生交流,组与组之间交流,生与师之间交流。7.(屏幕出示三则谜语)连起来读并认12个生字。
三、指导书写
写后两个字“量、最”强调中间横长,而且要紧凑。
四、拓展延伸
1.师生互动,出谜、猜谜,(发散思维)。2.请学生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背,能背几则背几则。
五、总结与作业
同学们掌握了猜字谜的方法,请你们多收集或自编谜语,下周开个猜谜会。板书:
识字5
青 众 秋
教学建议:
猜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猜谜语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本课教材三首猜字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让学生读读,想想,猜猜,在猜谜语时主动识字。这一课的学习指导,老师应充分发挥创造力。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可放在如何安排学生活动上。四个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生字“园、因、为、脸、阳、光”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教学重点
认识这1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表达的心愿。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欣赏音乐,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同学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可以打节奏。(师点击课件:播放《种太阳》)刚才大家听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2.交流感受:你们了解太阳吗?请你说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3.导入课题:歌曲中的小朋友他想在寒冷的南极和北冰洋种上太阳,想把温暖送给冬天。那我们课文中的小朋友他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师点击课件: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带着声响依次跃上天空,指名读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读法:同学们,我们平时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怎么办呢? 生:看拼音、问同学、问老师、查电脑等。
那就用上你们的好办法去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自读课文:师巡视,随时接受学生的求助。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认读字词: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会合作,那课文中的生字你们认识吗?
(1)师点击课件:出现本课的13个生字,这13个生字写在13种不同颜色的小太阳上,教师指名认读时,学生读一个生字,教师就点击该字,带有生字的小太阳就升起来,并发出“你真棒”的声音。
(2)去掉拼音,随机认生字。
(3)认读词语。去掉拼音还读得这么好,那老师想难难大家,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你们还会读吗?(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开火车认读。街道、挂在、熟了、伙伴、尝尝、香甜、温暖、冻僵、应该、因为、手脸。)
5.读通长句:老师这里有几个难读的长句子,你们有信心读好吗?自己试着先读一读;指名全班交流读;集体读。
品读想象,感受奇妙
1.自由选读:这么难读的长句子你们都能读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就把那个自然段多读几遍吧!
2.组内合作,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给组内的小伙伴听,其他人边听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全班交流,评议补充:
A.指名品读: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其他同学想象一下,在你的面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
B.指名描述:把你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还可以展示自己准备的四季景物的图片和实物,充实自己的语言描述。
美读感悟,升华情感
1.教师范读: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向大家挑战。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喜欢哪个太阳?
2.感悟交流:你喜欢哪个太阳呢?想想课文中的“我”为什么要画个这样的太阳呢?指名交流,并补充。
3.欣赏四季:一年有四季,小作者画的太阳多有创意呀!现在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课文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4.课文美读:看了这么美丽的景色,你能不能把这种美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挑战读、比赛读、下位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给他听,请他评价等等。)
创新实践,积淀美感
你们还喜欢什么颜色的太阳,回家以后用你的彩色笔把它画下来,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认读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二、朗读与背诵。
1、小组进行朗读,师巡视、指导;
2、分组分节朗读课文,分男女分节朗读课文;
3、同桌互相背诵课文,背不出的地方可稍加提示;
4、让能够背诵课文的同学上台背诵,并让其说说背诵的方法; 自由背诵课文,师巡视、指导;
检查背诵情况,并表扬背诵快又好的同学,鼓励还背不出的同学继续背诵。
三、指导书写。
指导写好“为、脸、阳、光”; 及时展示学生习作。
四、拓展与延伸。
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怎画太阳,送给谁?
板书: 18 四个太阳
绿绿的太阳(夏天)
金黄的太阳(秋天)
红红的太阳(冬天)
彩色的太阳(春天)
园 菜园 公园 因 原因 因为 脸 脸盆 洗 洗脸 脸上 阳 阳光 太阳
教学建议
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教学重点应放在朗读感悟上。
19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写字、识字、朗读感悟课文。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带生字或拼音的游戏卡片(蝴蝶、气球、女孩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问:你觉得乌鸦好看吗?课文里介绍了一只可爱的乌鸦。它可爱在哪里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乌鸦喝水。(前三个都是生字,注意正音、认记字形)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指名读,检查是否读得正确。2.范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想:故事里的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乌鸦吗?想到多少说多少。
3.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1)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谁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气?(几个同学练读,评议)谁能扮作一只小乌鸦,边读第一句边创编几个动作?
结合看图,再往下读课文。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认为该怎样读?
情境表演:谁愿意把刚才读的内容表演一下?先四人小组集体创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另外两个人出主意。再请一两个小组在班上边读边演。大家既当观众又当小导演,评价补充。
(2)朗读第二自然段,分小组讨论:看见许多小石子,怎么就能想出办法呢?少许小石子行吗?许多石块行吗?
(3)朗读第三自然段。老师提示:乌鸦多想马上就喝到水呀!可他为什么不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呢?
(三)指导背诵
1.激趣。
能评价一下这只乌鸦吗?想不想把乌鸦喝水的故事介绍给别人? 2.教师示范背诵。
3.学生一边背一边给课文内容编些动作,以帮助记忆课文。(1)对照课文自己创作,尝试把课文表演出来。(2)请几个同学汇报。大家帮助修改。(3)大家练习边表演边背诵。
(四)识记生字
(五)课后延伸
1.读一读:读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举行读书汇报会。
2.试一试:当瓶子中的水很浅很浅时,乌鸦用这种办法能喝到水吗?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1.探究活动。
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完成小实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读一读,说一说,体会“渐渐”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办法好。讨论之后,教师可演示课件,或根据学生说的随机演示。
(三)识字写字
1.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认的和要求写的字,连词勾画,再读一读。
2.在“我会认”的生字中,有两个字长得可像了,谁最先找到它们?(喝、渴)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同?怎样记住?(看偏旁,想意思。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旁。)
3.识记“喝”和“渴”,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结:是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方法学习其他生字吗?学生汇报。
4.写字指导。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法、找、许)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都是常用偏旁,写得窄长一些,右边写得宽一点)
(3)写“石”符合哪条笔顺规则?写“办”时要注意什么? 5.书写练习。
(1)教师强调书写姿势:“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不忘掉。眼离本子有一尺,手离笔尖有一寸。”书写习惯:“描一描,写一写,看清笔画写正确。”
(2)教师课堂巡查,个别辅导。(课堂上可适当播放轻音乐)板书: 19 乌鸦喝水
口渴 到处 找 办法 小石子 喝着水
教学建议
在第二组的学习中,我们谈到乌鸦反哺的故事,对乌鸦懂得孝敬“老人”这一点,深感敬佩。在本课,我们又将从乌鸦喝水的故事中,认识它聪明能干的一个侧面。本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学生阅读。“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课后的这一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司马光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质量。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教学用具 :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知道司马光吗?你对他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学生练读、评读)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
司马光 慌了
没有慌 哭 叫 喊 跑
举 使劲砸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齐读 课文。讲故事。二、读议课文
1、质疑。
2、水缸那么高,小朋友怎么会掉到水缸里去?
3、为什么不用别的办法救小朋友,会想用水缸砸破的办法?(1)在书上找答案。
(2)讨论还有别的办法救小朋友吗?
有,但此时此刻司马光的办法最好,好在很快地能够救掉在水缸里的小朋友。司马光的办法与其它小朋友的办法不同在:一般人的办法让人离开水,司马光的办法是让水离开人。他的办法非同一般,可以说是有创造性的想法。
导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读出小朋友惊慌,读出司马光沉着坚决、不慌的口气。
三、指导背诵课文。四、指导写字。
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抓关键笔划指导书写。展示写得较好的作业。
五、表情朗读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没有慌
司马光────举石头砸缸救人
想办法
教学建议: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称象
教学目标:、会认13个生字。2、学会6个会写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教育学生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教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板书:称。人们称一件东西是想知道什么?(想知道那件东西有多重。)你们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板书:象)
2、揭题。
3、读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读课文,留意本课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抽读,齐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3.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窍门。
教师注意引导:“称”“秤”和“沉”字音的区别;“艘”是平舌音;“柱”“址”是翘舌音。
4.识字的巩固。
a.抽字块认字。在硬纸块上面分别写上本课的13个生字。学生自由抽字块认字,全部读得准的给予表扬。
b.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把容易与本课生字混淆的生字块混入13个字块中,再让学生抽读。
二、通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提问个别朗读。
4、分组读。
5、集体读。
6、教师范读。
三、自读感悟
1、齐读。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1)曹操称象。
(2)大臣们都想不出称象的办法,而七岁的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3)从这里可以看出曹冲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3.自读感悟:课文里介绍称象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好呢?在小组里说说你对这些办法的看法。
4.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教师可用多媒体或模型演示“大象”如何上船,使船身压低的位置,再演示装“石块”,使船身压得与大象等高,从而称出石块重量而知道大象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演示,再读课文,感悟文字。
5.老师小结,启发创新。
曹冲称象的办法比其他两种办法都好,这种办法,既不需要造称象的大秤,也不必把大象宰了,他很有创造性。曹冲的办法实际上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
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你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称象办法?
四、认读生字。
五、巩固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课文。
三、读课文一至三段。、思考官员们想出什么办法称象?、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办法为什么“直摇头”? 3、分组讨论。、分角色朗读,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5、体会当时的情景。
四、引导学习四、五自然段。
1.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听第四自然段录音,边听边看课件或纸片教具的演示。2.学生自己再读读这段课文。弄清楚:要称出大象的重量,第一步怎么做?(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条线)第二步怎么做?(赶象上岸,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第三步再怎么做?(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第四步怎么做?(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3.与官员提出的方法比,曹冲的办法好在哪儿?(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宰大象)
4、曹操称象做了哪几步工作?(四步)第一步:把大象赶到——————。
第二步:再把大象————————————————。第三步 : 然后——————————————。第四步:———————————————————。同桌互说。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6、曹冲能想出这个好办法,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你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曹冲受到了大臣们的启示,说明他遇事爱开动脑筋)
7、拓展:小组交流,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三、总结感情朗读课文。
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
四、学习生字。
认识新部首“四点底”。
重点写“指导”再、象、点、照“。书写练习,个别指导。展示作业。板书设计:
上船画线
上岸装石头沉到线 21.称象 称石头
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教学建议:
本课重点介绍了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时,可抓住第四自然段重点朗读,借助自制的课件或教具进行直观演示,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辅助学习。学习本课,无需分析课文。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文末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了拓展思路的氛围,可以给学生留下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交流。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反义词,启发学生采用记相反的词的方法来学会字。培养学生认字的兴趣。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准确认读26个字母,为用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3、通过猜谜语 游戏,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通过展示认的字,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爱认字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认读反义词,启发学生采用记相反的词的方法来学会字。培养学生认字的兴趣。提高想象力、判断力、表达能力及识字能力 准确认读26个字母,为用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1.大屏幕出示图象及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帮助识字。
(1)出示:长颈鹿──斑马图像,观察它们相比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高矮,然后点击出高、矮两个字。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两个字。
(2)出示:猪──猴图,引出胖、瘦一对词。
二、探索发现
1.谁能说出高和矮有什么关系,胖和瘦又有什么区别(反义词)
2.你还能说出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知道的反义词吗?师及时表扬、鼓励。
三、激趣识字
1.大屏幕出示: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2.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这些字,互相帮助一下。教师巡视指导帮助稍差点的同学。
3.小组汇报:任选一组反义词说两句话或用动作表演出来,深入理解字义,从而记住生字。
三、游戏巩固
1.大屏幕依次出示汉字,指名读,启发记忆生字的方法。
2.摘果子游戏:在黑板上的大树中摘下你认识字的果子,把他们结成伙伴。摘到的果子奖励给摘对的同学。(多设些果子)
3.看谁找得快:请两名同学上台,师说“高”,比一比谁先找到“矮”。学生主要认六个生字。
4.同桌做考官,互相打擂互相考,一边拍手一边说“我说高”“我对矮”依次类推。
四、读中感悟
1.大屏幕出示礼物盒,打开后是6个小礼包,依次打开:打水,打伞,打电话,打鱼,打球,打个问号。(读一个出示一个。)
2.指导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每个词中都有“打”字)
3.谁能把每个词中“打”字用其他字换一下,但意思不能变。引导学生发现一字多意。4.读读记记,学生开火车每人一个带“打”字的词语。
5.互相交流:一边读词语,一边给这些词语编动作,帮助理解,一生做动作,一生猜词。6.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说出更多的词语。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一、设置情境,引导发现
1.大屏幕:一个动态的“a”在玩耍,遇到一个动态的“A”,它们手拉手做成了好朋友。2.它们为什么能做成好朋友呢?(都是a)3.我们学过的汉语拼音字母都有一个好朋友。
二、探究识记
屏幕上出示大小写相对应的字母表。1.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2.仔细看,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3.剩下的是哪几对大小写字母?怎样记住? 4.小组内探究识记大小写字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大写字母,读准音,记准形。5.汇报自学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大写字母。6.由学生推荐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字母。
三、游戏巩固
1.帮助小动物找家,大屏幕出示:A、B、C、E、F、H、M、N是小房子造型,a、b、d、e、f、h、m、n是小动物。
2.找朋友游戏,师把小写字母卡片课前放到每个学生坐位上,指名手持大写字母的卡片去找与它同音的小写字母做朋友,其他同学手持卡片唱《找朋友》儿歌。
3.“击鼓传花”游戏,鼓停花传到谁手中,谁上台指读大写字母。4.任选一个大写字母,说一说它们象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事物的形状。
5.猜字游戏,一生用身体或手势做出一个大写字母的形状看谁能最快读出字母。6.给小动物治病
大屏幕出示大小写字母站错内容,指名说哪个小动物错了,把它改正过来。
四、拓展应用
学唱字母歌,帮助记忆字母顺序,背诵字母表。
同学们真行,记住了大写字母还帮每个字母小动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小动物为了感谢你们特意为你们写了一封“感谢信”呢,我们来看一下好吗?
五、游戏感悟(《人有两件宝》)
1.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2.画一画:将自己的小手画在纸上。
3.我们的小手画画的时候是谁在为他们下达命令(支配他们)?(大脑)
六、读中感悟,悟中读
1.带着你的体会自由读儿歌。2.请同学自己试着读。3.师生共同正音,师范读。4.指名读,小组读。
5.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6.读过儿歌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7.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下来。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的黑板上有什么变化吗?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黑板上有三个字:猜谜语。老师,今天是不是要开个猜谜会呀!生:猜谜语最好玩了,我最喜欢猜谜语了!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猜谜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谜语王国里看一看,愿意吗? 生:愿意!
师:那咱们出发吧!
播放课件:伴着音乐,一路有花有草,来到谜语王国。一个小女孩出现:“大家好,我是谜语王国的小公主,欢迎大家来到谜语王国。谜语在我国的历史可悠久了,很久以前的古代就有谜语了,后来,人们把谜语写在灯笼上,一边看灯一边猜谜,多有趣呀!你们看,有几位小朋友正在猜谜语呢,想去看一看吗?”
二、小组合作猜谜
师:要认真地看,边看边想他们是怎么猜的?(播放录像:几个小朋友猜谜语的镜头。)
(学生在小组内有秩序地猜谜语,每个同学都有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三、我说你猜
师:刚才小公主看到每个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谜语,大家都积极地猜谜语,所以带给我们满树的红苹果,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还有更高兴的事呢!猜谜游戏──我说你猜。请各组的选手依次来当小考官,把你的谜语介绍给大家,请其他组的同学来猜一猜,谁猜出来了还要问问他是怎么猜出来的,谁猜对了,也讲清楚了,小公主就送给你们组一个红苹果。
小主人们,你们可是重任在肩,如果游客猜对了你们王国的谜语,又非常有礼貌,你就可以从纸袋里拿出一个小灯笼送给他,比一比,谁是最优秀的小主人和小游客!
让我们在快乐的音乐声中开始猜谜吧!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师:快把你们收获的小灯笼举起来,让老师看到。(生高高举起小灯笼)
这节课,同学们不仅猜了不少谜语,还认识了很多字,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还没猜够呢,那就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猜谜语,好吗? 板书:
猜谜游戏 大声说
清楚 认真听
想、问 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第四课时(展示台)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书、音乐书、美术书,这些课本都有什么用? 2.这里面的汉字朋友你又认识多少呢?
二、分工合作
四人一小组,每组用喜欢的小动物名称命名,合作学习,分好工,分别翻阅数学、音乐、美术等教科书,认一认、记一记书中的字。限时二十分钟。
三、组内评比“识字小英雄”
看谁认识的字最多,并且能读、组词,谁就被评为小组“识字小英雄”。
四、识字擂台
小组“识字小英雄”汇报本组共识了多少字?四人合作将所识字迅速汇报,读出来,口头组词,也可说一句话。哪组识字最多,哪组为优胜小组。
五、颁奖典礼
为优胜小组发红旗,为“识字小英雄”发“奖品”。
六、课后延伸
下课后我们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去识更多的字,每一本书都是我们识字的宝藏。教学建议: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5、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2个字,会写“闻、迷”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点:
1、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带虫字旁的字。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
(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说,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二、活泼多样,自主识字【落实教学点1】
1、读词:
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
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如果遇到不会认的字你怎么办?
2、认读生字:
⑴ 自主认读,师出示所有的生字词。
⑵ 同桌交流:
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如果同桌不认识,请你做小老师教教他。
⑶ 指名同桌赛读,随机重点指导:
后鼻音“蜻、蜓”。
前鼻音“蚓”。
翘舌音“蜘、蛛、展”。
“结”读二声。
⑷ 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3、识记生字:
⑴ 自主识记(出示生字卡):
盯着这些生字,读一读,把他们记在脑子里。
⑵ 全班交流: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⑶ 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4个生字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
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
⑷ 巩固练习: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抽读、开火车读。
⑸ 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一种识字方法。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和动物有关。
⑴ 小组讨论(出示生字卡片):
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⑵ 全班交流。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⑴ 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出示小黑板:
蝴 虫 胡
⑵ 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⑶ 全班交流:
注意提醒学生:
“虫”字变成“虫字旁”时,一横变一提。
⑷ 小结:
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规律认识更多的汉字。
四、朗读韵文,积累词语
1、过渡:同学们真不错,刚才学习的很好,下面看看你们读书读的怎么样。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个人自由读、指名读。
集体评议、同桌互读互评。
全班齐读。
3、指导表演读:
读你喜欢的句子。
自由练读。
指名表演读。
全班自由表演读。
4、引读(边拍手边说):
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师范唱、生练唱、生表演唱。
五、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认读“迷”、“造”、“运”三个字。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⑴ 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⑵ “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们怎么样写才好看。
⑶ “再看”黑板,生提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二记”。
4、“三描”、“四练”(练一个),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6、继续练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六、实践活动,课外作业
回家后,边表演边把课文读或唱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点:
2、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一、巩固生字(复习导入)
1、我会认:
⑴ 抽读生字卡片:
开火车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⑵ “我说你找”:
教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从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读一遍。
2、我会说:
⑴ “我和动物做朋友”:
(出示图片,上部分是动物,下部分是名称)
你想和哪种小动物做朋友,请先上来举着那张图卡带领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你这位动物朋友。
⑵ “我让生字交朋友”:
出示所有的生字,说词语。
⑶ 全班交流:
你还在哪里看到过今天学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
2、看图说一说。
3、自由背诵、引背。
4、借助插图课文。
5、表演背。
三、鼓励创新【落实教学点2】
1、激发兴趣:
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示范:
蜜峰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
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间”、“网”:
⑴ 提醒一下同学怎么样写才漂亮?
⑵ 教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⑶ 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⑷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3、出示“欢”、“池”(方法同上)。
五、实践活动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扣点练习: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板书设计】
5、动物儿歌
蜻蜓
飞
蝌蚪
运
蝴蝶
捉
蚂蚁
游
蚯蚓
造
蜘蛛
结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地人都本课词语。
2、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意思。
3、了解对子中词语的组成特点。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课前预习:1)读课文2)注音3)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教学点:
1、会认“圆、严、寒”等12个生字。
一、课前检测:开小火车读词语,选词语造句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落实教学点1】
1、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2遍。
2)认读生字卡片中本课的生字、词语。
2、汇报:
A、读下列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去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朝 夕 雾 霞 暑 晨 园 细 凉 严 李 杨 酷 香 B、认识多音字:(扩词,再读一读)
朝 zhāo 朝霞、朝夕、朝气 cháo 朝代、唐朝、朝阳区 C、看图读词,理解词义。
严寒 酷暑 和风 细雨 朝霞 夕阳(酷暑什么意思?)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D、认读生字,说记字方法:指名说,同桌互说。F、老师用生字编了一首歌谣,各自读生字歌谣,齐读:
古朴村落是我家,严寒酷暑皆如画。清晨朝阳金灿灿,夕阳如火映晚霞。
鸟语花香杨柳绿,微凉细雨漫天洒。桃李芬芳花绽放,方圆百里景最佳。
三、朗读课文:各自小声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字形,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2、重点指导:语、香,禾、木字做偏旁需要注意什么?其他生字自己独立书写。
禾、木:左右结构捺变点,上下结构撇捺长。
五、总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扣点练习:课后读一读,记一记。
【板书设计】
7、操场上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火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点:
1、会认“操、场、拔”等12个字。
一、导入新课
听录音,学生伴着《运动员进行曲》踏步。师:(出示图片)我们现在要去哪里? 生:操场上
教师书写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操场上》
二、活动激励,学习字词【落实教学点1】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在操场上都参加过哪些体育运动呢?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本课生词卡片。(跑步、拍皮球、踢足球。)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体育项目,那么,你们认不认识这几个体育活动的名称呢?教师依次出示剩余的词语卡片并做相应的动作提示。(打球、拔河、跳高。)4.学生猜读、跟老师读、指名读本课生词。
5.引问:刚才学习的几种运动中,你最喜欢哪种?谁愿意到前边来演一演? 6.活动:一名学生表演,其他同学猜体育活动名称。预设:跳高、拔河。
7.交流:在同学表演这些运动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 8.学生汇报。
预设:“拔河、打球、拍皮球”都是用手的,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脚的,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足字旁。9.启发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提手旁或足字旁的字?
10.课件出示6个表示体育活动名称的生词:看,它们不带音节帽子了,你还能一眼把它们认出来吗?
11.学生领读、同桌对读,教师评价。1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13.小组交流:这些生字中,哪几个生字最难?你有什么好方法识记它们?把你识字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14.检查反馈:学生开火车认读“拔、拍、踢、跑、打、足”。
三、初读儿歌,识记生字
1.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6个生字,还有一些生字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2.学生在儿歌中找出其他生字,一边找,一边说出它们的字音,然后和同桌交流,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3.教师巡视,重点指导,认识新偏旁“火”。
4.小组合作检查认读情况,1名同学带领组员进行检查,把组员认读有误的字音纠正过来。
5.听音接生字游戏。老师读生字,学生听音,然后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出这个字,并大声说出这个生字。
四、拼图游戏,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游戏名称及规则。(拼图识字游戏。有16个奥运小五环,每一个五环后面藏着一个生字宝宝,翻开一个就请同学们认读,16个生字认读完之后,就会出现刚刚这些运动游戏。)2.学生进行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点:
2、会写“跑、打”等7个字。
一、复习导入,强化认识
1.导学:上一节课,我们交到了很多生字朋友,看,它们来了,大家跟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拔、拍、踢、跑、打、足、锻、炼”等字。3.教师出示“火字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带有这个偏旁的字。
二、诵读儿歌,读通句子
1.课件出示儿歌,引问:你能读吗?试着读一下,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适时点拨个别学生读准翘舌音“场、热、声、身”和平舌音“足”。
3.指名读生字,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读音。4.教师导学: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儿歌,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5.学生两人一组赛读儿歌,比一比谁朗读时不仅声音洪亮,而且能把句子读通顺。6.教师范读,全班听读,试着标出儿歌的节奏。
预设: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7.学生自由练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8.指3名学生朗读,全班听读,根据字音、声调、语速等方面进行评价。9.齐读儿歌。
三、再读儿歌,读出趣味
1.学生回忆自己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心情。(高兴、开心。)2.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自由练读儿歌。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教师小结:热闹的操场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留下了我们许多欢声笑语。下面请同学们想象你玩耍时的情景,一起读这首儿歌。5.全班齐读儿歌,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小组合作,学写生字【落实教学点2】 1.学生找出生字新朋友,读一读。2.小组合作,学生相互说说怎么记住生字。3.引导学生反馈交流,教师表扬爱动脑筋的小朋友。4.引导学生复习看笔顺的方法,自己尝试书空笔顺。5.师指导书写,引导学生看准每一笔的位置。6.教师范写“跑”,强调左窄右宽。
7.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先描红,然后仿写一个“跑”字。8.学生集体观察书写较好的生字,说说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9.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其他字的书写。10.指导书写其他会写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词语
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书上没有的可以自己补上。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让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玩法。扣点练习: 我会发现:
踢 跳 跑(足字旁与脚的动作有关)打 拍 拔(提手旁与手的动作有关)
【板书设计】
7、操场上
活动 热闹
8、人之初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点:
1、认识“之、初、性”等1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同桌互查(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四、随文检查识字:【落实教学点1】
(一)读词识字:
1、汇报各组学习生字的方法。师归纳方法: 1)归类识字:远—近—迁
2)换一换识字:芒—忙 秀—香 刻—该 3)加一加识字:目—相 犬—器 刀—初 4)比一比识字:幻—幼 羽—习玉—王
(二)易错字区分:
近和进:字音相同,字形相近,字义不同。“近”表示距离短;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而“进”则表示向前移动;入,往里面去。
例:(近)日指最近过去的几天,近来,应用“金”;
(进)入指进到某个范围或时期里,所以用“进”。
五、多种形式读。
1、自读、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
六、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出示生字齐读。
2、分析字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老师范写,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独立写字。
七、总结:学了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朗读诗文,理解大意。【落实教学点2】
1、出示诗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语速适中,学生听清字音)2)学生自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3、指名读(多种形式:拍手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接龙读)
2、理解诗文: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老师适时讲解:琢、苟、道等字词的意思。2)指名讲解诗文的意思(学生尝试讲解,老师适时补充)3)老师对诗文意思进行小结。(学生互说)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同样的道理,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4)拓展学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与长,宜先知。讲一讲黄香和孔融的故事。
四、明理品读。
1、黄香、孔融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品质?
2、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3、让我们再来把这几句三字经有感情的读一读(自由读后齐读)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内容,希望同学们效法古人,从小就努力用功读书,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扣点练习:课后读一读,记一记。【板书设计】
8、人之初 学习专一 坚持
口语交际:打电话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进行电话交谈,能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2、学会打电话的方法,说话要简洁明了、有礼貌。
3、在平等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练习打电话。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打电话时语言简洁明了、有礼貌。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点:
1、学会打电话
一、谈话导入。
打电话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种交流方式。打电话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今天,我们就来给朋友或亲人打电话。你想好给谁打了吗?准备和他说些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整体练习。【落实教学点1】
1、联系生活实际,明确打电话的目的。
回想生活中打电话的情景,知道打电话为了沟通信息、商量事情、问候......1、小组讨论交流,做好打电话的准备。
明确给谁打电话,要和他说些什么?查找电话号码
2、小组合作,进行打电话的游戏。
两人一组练习,注意运用文明用语:你好、再见.....要把话说清楚、完整,同时认真听对方讲话,明白对方的意思。
3、汇报表演打电话。1)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明明:喂,你好!是丁丁吗?
丁丁:你好!我是丁丁。有什么事吗? 明明:丁丁,我是明明.周日上午8点我们去学校操场踢足球,好吗?
丁丁:好呀.我会准时到达学校操场的。
明明:那我们就周日上午8点学校操场见。
丁丁:好的,明明,再见。
明明:再见。
在师生交流中小结:生活中我们邀请人家的时候,要注意称呼(礼貌)、时间(准确)、邀请地点(清楚)、干什么(内容具体),这样我们就学会打电话邀请了。2)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3)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4)练习打电话:交换打电话的内容,师生评议。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打电话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5.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教学重难点:
1.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2.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3.能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2.字卡。(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点:
1、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出示喜羊羊图片)导言: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来了,它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它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泡泡语:你能看图背诵这首儿歌吗?)6.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落实教学点1】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汉字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吃、叫、吹、咬”。(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并表演。
(3)导学: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相应出示生字“提、拔、捉、拍”。1)导言: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提水、拔萝卜、捉小鸡、拍球图片)(2)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生字“跑、跳、踢、踩”。(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大家来看看都有谁呢?(生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3)足字旁的字多数和脚部动作有关,学生举例子。(跺脚、跳跃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喜羊羊在汉字王国玩得特别愉快,它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课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图片,并注明这两个词语,突出“青”和“清”两个字。)(1)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读音相同,意思不同。“青”表示绿色,而“清”表示清澈和清楚。(2)课件出示:“远处有()山,近处有()泉。”学生试填,并说明理由。(3)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用“青”和“清”组哪些词,并用词语造句。
2.课件出示:“在”和“再”。引导学生说出哪个是“再见”的 “再”,并说明理由。预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再见”这个词,“再”表示又一次的意思。
3.教师引言:“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外面„„ 4.课件出示选字填空:放学了,大家()教室门口和老师说()见。(1)指导学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说明理由。
(2)课件出示选字组词练习:()家、正()、()学校、()次、()来。学生讨论怎样填写,并用填写的词语造句。
5.完成教材64页的翻字典游戏“比比谁最快”。
第二课时
教学点: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歇后语。
一、诵读歇后语,日积月累【落实教学点2】
1.导言:喜羊羊今天给我们带来几幅图画谜语呢,谁能猜出每幅画的谜底?(1)课件出示图片:小葱拌豆腐。
导学:大家看看这盘菜的颜色,用一个词来形容。
预设:又青又白、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教师给出一清(青)二白。
(2)课件出示: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十五个吊桶打水图片。师生交流共同猜谜语。2.引学:刚才我们猜的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像谜底。(1)请你读一读教材中的歇后语,对照图片体会其中的含义。(2)同桌对读歇后语,一人读前一部分,一人读后一部分。(3)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学生齐说后一部分。3.拓展其他歇后语。
(1)课件出示几个课外歇后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2)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读成诵。
4.小结:歇后语的种类有很多,有谐音类、喻事类、喻物类、故事类等,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
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一个晴朗的日子,乌鸦找到了一片肉站在大树上,正准备回家喂宝宝,却遇到了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课件出示:短文插图)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件配图播放故事)2.学生初步了解短文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3.指导朗读短文,把短文读得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狐狸几次对乌鸦说话?乌鸦有什么表现?画出狐狸的话读一读,想想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乌鸦为什么上当受骗,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回家和大人一起朗读《狐狸和乌鸦》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2.把搜集到的歇后语和同伴交流一下,看看谁记得多。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元、角、分》
单元分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73页。教材分析:
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本单元教学人民币的知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认识人民币,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和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等知识,以及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体会其面值。另一部分是使用人民币,包括买东西时的换钱、付钱、找钱等活动。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活动进行。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使用人民币时的简单计算一般涉及两位数的加、减法。所以,把本单元编排在学生认识100以内数,并能够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之后,是比较恰当的。
学生在生活中一般都见过人民币,有些人还有用人民币购物的经历。所以,本单元的教学不是“零起点”,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学生之间接触人民币的情况不会一样,有人接触的机会多,知道的也就多些。有人只是看见过人民币,没有独自使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对人民币的已有认识就很少。学生的已有经验不平衡,会比教学其他数学内容显得更加突出,既会造成教学的某些困难,也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可用资源。
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含有1个单位或几个单位。所以,教学人民币的知识,一般从它的计量单位开始。
认识人民币,根据其面值由小到大地安排。面值1元以及小于1元的人民币在前,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在后。像这样安排有以下一些好处。首先是人民币的知识在小面值的人民币上教学比较方便,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是主币,认识这些主币就教学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其次是学生接触小面值人民币的机会比较多,先教学小面值人民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的距离近。尤其是幼儿时期很少接触人民币的学生,放低学习起点能减少学习困难。另外,先教学小面值人民币,还能为继续认识大面值人民币积累学习活动经验。如 把1枚1元币换成2枚5角币、把1枚5分币换成5枚1分币的体验,可以应用到大面值人民币的换币活动中去。又如 用小面值人民币购买物品的付钱、找钱及其计算的经验,能够迁移到利用大面值人民币的购物活动中去。这些都有益于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十分注意人民币在社会上流通的实际情况。现在使用的是第五套人民币,过去曾经使用的贰角币、贰元币等,现在已经退出流通,不再使用。这些面值的人民币也就不出现在教材里了。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2.以购物活动为主线,帮助学生逐步积累解决简单购物问题的经验。3.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经历认币、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初步理解简单购物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体会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购物或模拟购物等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式换币,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 单的购物经验。课时安排: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1课时 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1课时 练习十……………………………………………………1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 补充练习…………………………………………………2课时
第()课时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
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P66~P6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 角=10分。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3.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熟记1元=10角;1角=10分。深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元、角、分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师想了解一下情况,请大家如实地告诉我。你自己买过东西吗?买过东西的请举手。你跟着大人买过东西吗?去过的请举手。谁能告诉我,你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出示商场购物情景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去干什么?
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在我国买东西通常用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认识人民币
(1)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在组内交流,看谁认识的最多。反馈:谁来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你认识的人民币。
(2)课件出示正在流通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快速说出名称。2.给人民币分类。
(1)同桌合作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分一分。学生汇报是怎么分的。(2)教师总结:生活中人民币的分法除了按元角分来分,还可以按纸币、硬币来分。
3.人民币互换(1)小组合作
过渡: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知道了人民币可以分为元角分,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呢?1张2角可以换几张1角?几枚5分可以换1枚1角?小朋友换一换!
(2)指名小组汇报结果。
三、实践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自己在书上连一连。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提问:做这道题你又一次认识了哪几张人民币? 你知道书中哪几种物品的价格,各是多少?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填写。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提问:左图下面的8角你是怎样计算的?填右图时你是怎样想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看题后在小组交流,组长统计本组共有几种拿法。让拿法最多的小组介绍,教师板书。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题目中的物品及标价。
问:你能说出这五种物品的名称和价钱吗? 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学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课时 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P69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3.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教学重点: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教学难点:在实际购物活动中,正确、灵活地使用人民币。教学准备:各类人民币若干、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探索
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
课前你们用这些面值的人民币买了些什么?用了多少钱?
2.昨天,老师也到商店去看了一下,买了一只皮包100元,你猜老师是怎么付的钱?
3.比较几种付法,指出:用面值较大的人民币去付比较方便。
4.考虑到价格有大有小,我们生活中还有好多1元以上的人民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5.你知道哪些面值在1元以上的人民币呢?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6.谁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说给全班小朋友听听? 你能把这些人民币按面值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吗?
二、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
你能根据物品的价格迅速找到需要的那张人民币吗?(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连线。)
你喜欢这些物品吗?你最喜欢哪几样物品?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其中的几样买,说说你要用多少钱?(小组活动)
2.小红买东西用了这些钱,用了多少钱?(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小明买东西用了这些钱,用了多少钱?(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3.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1元以上的人民币,你会把一张面值较大的人民币兑换成面值教小、但总数相同的一些人民币吗?(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在书本上填空,然后汇报。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兑换情况吗?
4.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人民币还要学会使用。
(出示“想想做做”4,出示:计算器20元,收音机45元)买一个计算器和一台收音机,一共要多少元?
明确:要求一共要多少元,就是把20元和45元加起来。学生独立列式解答,交流汇报。(2)理解“便宜”,独立列式解答。交流汇报。5.出示“想想做做”5(1)理解题意:付出的55元可以分成两部分:足球的钱,找回的钱(2)独立列式解答。(3)说说自己的想法。6.出示“想想做做”6(1)各自读题解答
(2)交流:第(1)小题,你选择了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第(2)小题,你选择了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本领啊?学会了之后,你想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第()课时 练习十
教学内容:教科书P70~P71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的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体会列举的策略,发展初步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1角、5角、1元、5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包括硬币)各若干。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元、角、分,元、角、分是什么单位呢?你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请把你的认识和大家说一说。2.引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
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2.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再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比的。
指出:如果比较几元几角哪个大,可以先比较几元的部分,几元的部分相等再比较几角的部分;如果把多少角和元比,可以换算后再比较。
三、应用练习1.第3题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让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的想法。每样买一件,30元够吗?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明确一共要28元,30元够了。追问:如果只带了25元,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够吗?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2.第4题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那买哪些商品正好是10元呢?
请同桌自己找一张,看看你能找到几种买法,把这些买法记住,等会儿我们一起分享。
组织交流,教师板书。
提问:怎样找出这么多买法的?
说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按价格合起来正好10元,一种一种地列举出来,就能找到许多不同的买法。3.第5题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2人板演,集体交流,说说怎样想的。
小结:我们购物时,付出的钱比商品的钱多,营业员就要把多余的钱找回给我们。求找回的钱实际上就是求还多余多少钱,所以用减法算,只要把付出的钱减买商品应付的钱,就得到找回多少钱。4.第6题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让学生口答结果,并结合提问:计算每箱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2)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师板书。5.第7题
提问:货柜里有哪些商品?小宁买了什么,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练习小结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一些古代的钱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3.布置课后实践。
小朋友放学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去看一看,了解10元能买些什么。
第()课时 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教科书P72~P7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布置模拟商店,培养学生整理分类、核价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亲身参与购物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若干、布置“小小商店”、各种商品、售货员标志的挂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去小商店进行购物,大家有没有兴趣?(板书:小小商店)
现在我们要一起去商店里了,大家看看里边有什么?
二、观察商品,提出问题 1.观察商品及价格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和同桌说说。看看你喜欢的商品是多少元,说给大家听听。2.提出并解决简单问题
提问:如果让你买两件自己喜欢的商品,你可以提怎样的问题,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解决。
学生交流提问题,教师指导帮助整理问题。3.解决复杂问题
刚刚我们已经解决了简单的购物问题,现在我们来一起解决更复杂的问题,看看你有没有办法。
(1)出示问题:有30元钱,买一个熊宝宝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
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
(2)如果有50元,看货架上的商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小结
我们购买商品,一要看清价格,二要算一算一共多少钱,三要想一想钱够不够。
三、应用知识,参与实践 1.进行分工
将学生带来的商品进行分类摆放,明确分成玩具、学习用品和书本三类,自己上前把物品放好。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2.明确购物程序
谈话: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小伙伴是怎样购物的,想想我们在购物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办? 我们怎样和售货员交谈?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书本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
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向顾客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4.交流购物情况和体会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2)请几位顾客进行汇报:你原来有多少钱?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让同学判断算得对吗?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四、活动总结,谈话:今天我们进行了有趣的购物活动,你有什么体会?回家以后,请大家运用学到的知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好吗?
第()课时 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补充练习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2.能准确无误地认识现行的人民币,熟练地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换算,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3.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拾金不昧、勤俭节约等教育。教学重点:准确无误地认识人民币,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换算。教学难点:运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储钱罐)师:漂亮吗?(摇动发出声音)听听,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钱)
钱能用来干什么?请生自由说。
钱除了用来买生活和学习用品以外,还可以做有意义的事。比如:为有需要的人捐款,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把剩下的钱存进储钱罐或银行里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人民币)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和认识了人民币,通过学习,你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展示。
(1)课件出示整套硬币和整套纸币。
师: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2)出示1元=10角,1角=10分。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1元=()角 10分=()角 1角=()分 10角=()元 2.比较人民币的大小。
5元和1角 6元和60角 6元和6角 1元和9角 7元8角和8元 4角和45分 谈话:你是怎么比较的?说说你的方法。交流。3.兑换人民币
10元可以换成()个2元和()个1元。10元可以换成()个5元。
5角可以换成()个1角和()个2角。提倡方法的多样性,比比谁的方法最多。4.解决问题
(1)一支钢笔8,1瓶墨水3元,要买这两件物品一共要多少钱?
说说是怎么想的,独立完成。
(2)小红买一本45元的字典,营业员阿姨找回5元,小红一共付了多少钱买字典?
说说自己的想法。
(3)球是6元,计算器是40元,乒乓拍10元,小明带的钱正好买了一个计算器和乒乓拍,小明带了多少钱?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每样买一件,至少要带几张10元的钱? 提问:先应该算出什么? 至少要几张10元?为什么?
四、总结
第五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重点难点
1、认、读、写6~10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根据数的组成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3、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单元教学指导
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数的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充分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在6和7、8和9、10的认识及有关计算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除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如认识6和7的主题图,教学时除了要发挥它让学生数数,从中抽象出数6和7外,还要充分挖掘画面内容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认识数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6~10各数,教材都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字→数的组成的顺序去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方面反映了数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认识数的逻辑顺序的考虑。教学时要注意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有步骤地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让他们感受到数的含义。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创设恰当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活动过程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概念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加减法计算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的: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要高度重视这些方法和途径,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计算教学要充分体现《标准》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为此,如果部分学生不采用教材介绍的方法计算,而用数数的方法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
5、加强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
教材从本单元开始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这对学生巩固加减法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索,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生“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怎样在问题情境中去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6、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在本单元两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其目的是让学生把已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中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时除用好这些材料外,还要注意充分挖掘其他内容中有关学数学、用数学的资源,并引导学生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第一课时 6和7(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41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6、7的物体,体会6、7的基数含义。
2、了解6、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相邻两数的大小,初步体会6、7的序数意义。会读、会写这两个数。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问题意识和数学交流意识。【重点难点】
6和7的顺序和序数含义。【教学准备】
直尺、0~7数字卡片、若干圆片或其他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猜数:比1大比3小的数字娃娃是谁?谁在2和4的中间?比4多1的数字是几?比5小1的数字是几?全体学生举卡片揭示谜底。
2、引入:今天,又有两个新的数字娃娃要和我们交朋友呢,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可它们真顽皮,早已躲进了数学书39页的主题图中呢。
二、进行新课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课桌和1张讲桌、7把椅子,6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打扫卫生。(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3)交流、汇报。
你看到些什么?(同学、教师、桌子、椅子等)
图上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和多少人?(6张桌子、7把椅子和7个人)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又是怎样数桌子或椅子的?(4)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板书:6)椅子的把数、师生共有的人数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7)
(5)点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这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
(6)用6和7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2、教学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摆学具:先摆出5个圆片,再添上1个圆片,是几个圆片?(6个)6个圆片再添上1个又是几个圆片呢?(7个)(让学生直观感知到6比5多1,7比6多1。)
利用上面摆出的圆片,引导学生直观比较。
师:从你摆的圆片中,你能发现什么?谁大谁小呢?跟你的同桌说说。(学生很容易比较出:6>5,5<6,7>6,6<7,7>5,5<7。)思考:7>(),()<6,„„(2)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出直尺图,只写出0、1、2、3、4、5。提问:
6、7的位置在哪儿呢?谁能帮它们找一找?请学生板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7以内数的顺序。读一读(0~7,7~0)。
争当小老师。谁能像老师一样提问题考考大家?如:5的后面是谁?6在几和几的中间?与5相邻的数字朋友是谁?„„(可以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与你的好朋友合作等)
3、明确6和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出示金鱼图。分组进行,边观察边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1)先让学生分清左和右,找准起点。从第1瓶数到第7瓶,再观察第2瓶里有几条金鱼?第6瓶里呢?说出你是从哪边数起的?(2)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或从右数数是第几瓶?(3)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从右边数起呢?(4)小组合作。一生提问,组内人员回答。
4、指导书写6和7。
(1)展示6、7的形状,指导同学观察,启发想像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锄头等。)
(2)师介绍田字格,并在田字格中示范,学生在书中描红练习。(3)抽生板演,学生评价,及时纠正。
5、学习6的组成。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课本41页的圆形涂色,要求每行涂色的个数不一样,有几种涂法,每涂一种写出一个6的分成.(同桌同学互相配合,一人涂色,一人写出分成)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师生互读6的分成和组成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帮助学生记忆6的分成,提问:你们觉得怎样记住6的分成比较快(记住一种,想到另一种)? 做游戏帮助记忆。
拍手游戏:同桌小朋友,你拍几我拍几,几和几组成6; 出手指游戏:师生互动,如师出2,生出4,生答2和4组成6。
6、学习7的分成和组成。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7可以怎样分,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人拿出7个摆成两部分,其他三个小朋友讨论写出7的分成,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帮助学生记忆7的分成,师生互读,分组读。课堂作业
1、我会排。(给0~7排队,可从0排到7,也可从7排到0。)
2、游戏。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7个小朋友上来。游戏的名称是:按要求做动作。(如第7位小朋友蹲下来,6个小朋友蹲下来,第6个小朋友到讲台桌上拿6支粉笔,7个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3、独立完成练习教材“做一做”第1、2题。
三、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谁?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了解什么?
小结:认识了6和7,知道了7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了6和7的组成。
四、课后作业
1、练习九的第1、2、3、4题。
2、完成本课时练习。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二课时 6和7(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九的第5~9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重点难点】
1、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导入】
1、口算。
2、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计算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进行新课】
1、教学5+1和1+5(1)学生摆小棒左面5根小棒,右面1根小棒。
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呢?如果我们从左向右看,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列式:5+1=6为什么5+1=6?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这样想:5和1组成6,所以5+1=6。)(2)请同学们再从右向左看,想一想,你能用另外一个算式表示吗? 列式:1+5=6 为什么1+5=6,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比较:同一幅图,为什么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学生小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同一幅图,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小棒的排列顺序就不同。从左往右看,小棒的排列是5和1;从右向左看,小棒的排列是1和5。正是由于观察方向的不同,所以同一幅图,我们写出了两个算式。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数不变。
2、教学6-1和6-5(1)指导学生摆圆片列算式。
让学生动手先摆出6个小圆片,然后用小棒分出5和1。
教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左往右看,6分成了哪两部分?从6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部分,还剩下多少个小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列式:6-1=5。
提问:如果我们从右向左看,情况又是什么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 列式:6-5=1。
(2)计算6-1时,怎样想最快?(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6-5为什么等于1?你是怎么想的?(6可以分成5和1,所以6-5=1。)(3)讨论: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学生讨论并交流。小结:从小圆片图中,我们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从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可以得到左边的部分。
3、教学4+2、2+4、6-2和6-4(1)出示教材42页小花图:左边4朵小红花,右边2朵小黄花。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认真仔细地观察。一共有多少朵花?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 列式:4+2=6 如果从右往左看呢? 列式:2+4=6(2)比较4+2=6和2+4=6。教师:如果不看图,怎样想4+2等于几呢?怎样想2+4等于几呢?(3)教师:如果去掉2朵小黄花,还剩下几朵小红花?怎么列算式? 列式:6-2=4。
现在,老师去掉4朵小红花,还剩下几朵小黄花?怎样列算式? 列式:6-4=2。(4)比较:6-2和6-4。
提问:你是怎么计算这两道题目的?(5)小结:同一幅图,观察角度不同,我们不仅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4、采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计算5+2、2+5、7-
5、7-
2、3+3、6-3。【课堂作业】
1、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分别用6根和7根小棒自由摆图形,说出图意,然后写出算式。()+()=6 6-()=()()+()=7 7-()=()
2、击掌游戏。
师示范,师击掌几次合起来是7次,生练习,分一二组跟三四组练习击掌,一二组和三四组击掌次数合起来是7。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2页“做一做”。
教师:同学们,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非常大。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1)指导学生了解教材42页的“生活中的数”。(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数。【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练习九的第5~12题。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三课时 6和7(3)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知道大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理解题意和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1、正确识图,知道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2.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 【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特别有趣的图画。师出示情景图,观察后能提出什么问题。【进行新课】
1、观察小兔图。
(1)教师边指导学生看图,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草地上有4只小白兔在采磨菇,有只小兔发现对面还有几个小伙伴,就喊,“快来呀!这儿有很多磨菇”(出示右边的2只小兔)数一数从右边又跑来几只小兔?(2只)(同时在外面画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
(2)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边看边说。)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又跑来2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3)认识大括号和问号。师:同学们知道,用圈把两群小兔圈在一起是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现在我们不画圈,教你们认识一个符号。(在两群小兔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在括号下面写“?”)这叫括号,表示把两群小兔合起来,(做手势)这叫问号,表示多少或几。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是把两群小兔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 提问:括号表示什么?合起来用手势表示。问号表示什么?(4)引导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5)教写算式。
原来有4只小兔,在算式中先写上“4”,又跑来2只,把“2”写在里,把4只和2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算,在“4”和“2”的中间写上“+”.数一数4只加2只是几只?(6只)把6写在后面的“”里,4加2等于6,写上“=”。我们平时写算式时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写4,写上“+”,写上2,写上“=”,最后写上得数6。“4+2=6”。(6)看数学书中的小兔图,把算式填写完整。(7)齐读算式并说说算式中的4、2、6各表示什么?
2、出示青蛙图。
(1)先出示荷叶上的7只青蛙,让学生数一数,然后向右抽拉边上的2只,(表示跳入水中的2只)让学生说一说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荷叶上原来有7只青蛙,跳进水里2只,荷叶上剩下几只青蛙?)(2)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3)教师在青蛙图下面画上括号,写上7只,引导学生讨论表示什么?括号下面写上“7只”是先告诉了我们一共有7只青蛙,像这样给出的数,就可以直接用,跳进水里的2只表示从哪里跳进水里?荷叶上还有青蛙是剩下的,写上“?”表示要求的是跳进水中2只后还剩几只?(4)提问: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先同桌互说,然后再对其他人说)(5)指导学生写算式。
小结:荷叶上有7只青蛙,写上“7”,跳到水里2只,在里写上2,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在7和之间写上“-”,为什么从7只里面减去2只?(引导学生明确是从7只里面游走了2只,求剩下几只?所以从7里减去2,剩下5只,也就是等于“5”,写上“=”,在里写上5,“7-2=5”。(6)齐读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图中表达了什么意思? 提问:括号和“?号”各表示什么?图中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完整的话表述出来。点名在黑板上填写算式,其他学生在书上写,集体订正。
2、完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看题后,在小组内用三句完整的话说图意,然后填写算式,然后全班订正。
3、练习十的第1~4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了哪些内容?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课后作业】
1、练习十的第5~6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四课时 8和9(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2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
2、培养数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1、8和9的组成和写法。2.引导学生有序地推导出8和9的组成。【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0~7这八个数字)师:这些数字宝宝你认识吗?叫叫它们的名字。指一指:左数第四个是几?右边5个都是谁?
2、师:调皮的数字宝宝把队伍排得乱七八糟,你能帮它们把队伍排整齐吗?(生排序)有不同想法吗?
3、师:7后面是几?(出示8、9卡片)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进行新课】
1、数数,认识8和9。(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注意要按一定顺序数(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集体交流,归纳。校园两旁有8棵树。花坛里有8朵花。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师: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
看来8和9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说《动漫世界》8点开始,螃蟹有8条腿,说说你们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3)摆学具。
这么多地方可以用到8到9,说明它们很有用,想不想做摆图形的游戏?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2、学习8、9以内数的顺序。课件出示直尺图。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先填写,再顺读(0~9),倒读(9~0)。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学生间互问互答。)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1)比较8和9的大小。
出示8和9的卡片。师:8和9谁大谁小?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小结:8<9,9>8。(2)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4、区分8和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
先出示9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从左往右数,再从右往左数。然后,给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给从左边数的第8只小动物下面画上★。
5、学习8和9的分成。
(1)让学生拿出8个五角星,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两个人一组边摆边说。
(2)集体交流。教师板书:
(3)请同学拿出9张图片,摆一摆,说一说9的组成。摆后填。同桌说说,看到每一组想到了什么? 教学板书:
(4)师生游戏:对口令。师:7和1生:组成8,„„
6、教学8,9的写法。
(1)指导观察。师:已经认识了8和9,你觉得8和9像什么?(2)教师讲解:8字是—笔写成。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写成。9字也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写斜竖。【课堂作业】
1、数一数,连一连。
2、教材第52页“做一做”。
3、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8和9的认识。数字8和9比较难写,写数时要搞清楚8和9的字形和笔顺,课后要多加练习。【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练习。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五课时 8和9(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5~14题。【教学目标】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重点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课件、相关图片。
2、学生准备6个红圆片、4个白圆片。
3、教师准备2个邮箱、麦当劳优惠卡和礼物。【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口算题。
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 【进行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你们想见机器猫吗?今天啊,机器猫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四关,你们必须闯过四关,才能见到机器猫,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
2、教学8和9的加减法。(1)闯第一关:8的加减法 ①出示:
②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电脑出示:左边有5朵红花,右边有3朵白花。)学生汇报。
③提问题,列算式。
师:根据图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能列式解决吗? 学生提出:5朵红花,3朵白花合起来是多少? 师:谁来列式帮他解决? 汇报:5+3=8(朵),3+5=8(朵)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提出:一共8朵花,有5朵红花,还有几朵白花? 师:谁来帮他? 汇报:8-5=3(朵)
师: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提出:一共8朵花,有3朵白花,还有几朵红花? 列式:8-3=5(朵)
④请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这幅图我们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4道)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5+3=8,3+5=8呢? 小组交流、汇报。
小结:你们的方法都很好,因为5和3组成8,所以5+3=8,3+5=8。提问:请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知道8-5=3,8-3=5? 汇报、交流。
小结:因为8可以分成5和3,所以8-5=3,8-3=5。(2)闯第二关:9的加减法。让学生摆5个红圆片,4个白圆片。师:请看圆片图,试着写出四道算式。汇报板书:5+4=9 4+5=9 9-5=4 9-4=5 提问:女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4+5=9,5+4=9?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9-4=5,9-5=4? 先请讲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小结:因为5和4组成9,所以4+5=9,5+4=9。同理,由于9可以分成5和4,所以9-4=5,9-5=4。(3)闯第三关:巩固练习。
5+3= 8-3= 3+5= 8-5= 4+5= 9-4= 5+4= 9-5= 师:不用摆,请说出这八道题的得数。
师:请你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知道得数的?讲给同桌听。学生交流、汇报。
(4)闯第四关:迁移练习。
老师让学生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师:看圆片图,试着写四道算式。
汇报板书:6+2=8 2+6=8 8-2=6 8-6=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摆圆片计算: 6+3= 3+6= 9-3= 4+4= 8-4= 9-6=
引导学生做教材上的“填一填”、“想一想”。
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适当给予奖励,发点小礼物。【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练习十一的第5~14题。
2、完成本课时练习。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六课时 8和9(3)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的图意,能从图里看懂什么,要求什么,能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9以内加减法的计算。【重点难点】
1、正确识图、理解图意。
2、正确选择算法。【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导入】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8、9的加、减法,现在老师有一组口算题,老师出算式,全班说得数。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运用8和9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8和9的应用)【进行新课】
1、课件引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草地上有一群小动物在高兴地玩耍,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旁边观看,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吗?
2、引导弄清图意,选择算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数一数这群小鹿有几只?有几只在跑步,几只在旁边观看,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图意呢? 生:„„
师:这里的9只就是小鹿的总数,跑掉了的3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剩几只也就是我们要求的另一部分小鹿的只数,要求另一部分用减法来计算。板书:9-3=6(只)(齐读一遍算式)师:这里的9、3、6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
生:9表示一共有9只小鹿,3表示跑掉的3只,6表示剩下的6只。师:要求剩下的这一部分小鹿的只数,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生:用减法计算。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来看大屏幕,小鹿的旁边还有什么(蘑菇)? 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问号在大括号的下面表示什么意思?谁能说出图意?谁会列式? 板书:6+2=8(个)学生齐读一遍算式。
师:这里的6、2、8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呢?要求蘑菇的总数,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6表示左边有6个,2表示右边有2个,8表示一共有8个。求蘑菇总数,用加法计算。
小结:刚才我们学的知识都是运用8和9的加、减法来解决的。看来8、9的加、减法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很广泛,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就是8、9的图画应用题。
3、比较归纳,明确算法
提问:比较上面两个题,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小结:它们的不同之处是第1题是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两个数,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4、典型例题讲解 例1:
分析:左图的下面是“?只”,说明“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猴”,根据加法含义,可用加法计算。右图说明共有9只猴,右边有3只,左边有“?只”;求“左边有几只”,根据减法含义,可用减法计算。解:
小结:做这类题要在细心看图的基础上,弄清图意,提出问题,并结合加、减法含义正确解答提出的问题。
例2:摆一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摆2个最多要几根?最少要几根? 分析:这是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摆2个三角形最多3+3=6根,而最少时就共用一根,要5根。
解:摆2个最多用3+3=6(根),最少用6-1=5(根)。【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7页最后的问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学习了8和9的应用题。在解答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弄清题意,正确列式计算。【课后作业】
1、看写算式
2、从2、4、5、9中先选出三个数字,再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课后小结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