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贬谪文学教学的德育价值
中学语文贬谪文学教学的德育价值
贬谪文学蕴涵着贬谪者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为高尚的爱国情操、豁达的人生襟怀,不屈的守正精神、执着的理想追求,这些对于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爱国情操;豁达襟怀;守正精神;理想追求
G633.3 A 1992-7711(2018)02-0047
贬谪,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贬谪者将其被贬谪的人生感悟和谪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蕴涵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称之为“贬谪文学”。这种内容情感上独具特色的文学样式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有涉及,学习这类文学作品,教者往往着眼于它的审美价值而忽略了它的德育功能。古人云“文以载道”,传道应是文学的首要功能,那么“贬谪文学”的“道”,亦即它的德育价值何在呢?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操
受儒家入世传统思想的支配,贬谪文学作家大多怀抱“济苍生,扶社稷”的伟大志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因为他们太爱国忧时,关心民生疾苦,才导致了他们的被贬,但是,即使在失职无位的处境下,他们仍然痴心不改,爱国爱民情思以一种深广的忧患意识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这么说,“忧国忧民忧时局”是他们最可宝贵,也最感人的一种品格。
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如此高才却招致小人的嫉妒,几经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屈原终被贬斥放流。然而就在这样尴尬的境地中,他仍然自觉地,主动地背负起沉重现实的十字架,“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不念及自身处境,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明知再也没有施展自己抱负的政治舞台,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感。
李白作为一代浪漫主义诗仙,被贬后“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表达了忧国伤时的怀抱;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抒发了慨当以慷的爱国激情。
苏轼被贬密州仍豪情洋溢“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为国效力的心情是多么地迫切!
可见,爱国主义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情,是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终身,至死不悔的一片赤胆忠心。关爱国家与人民,就不能仅以自己的荣辱为重,个人的理想要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心中时时装着国家与人民,就不会以自己的处境为意了。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襟怀
由于政治上的风云变幻,贬谪文学作家在其宦海生涯中大多不断地西去东来,南迁北徙,尝够了人生的苦味。政治牢骚与思乡之情常常交织在他们的胸中,使之思绪万千,心潮难平。然而他们却能够不在牢骚与哀愁中沉沦,积极调整,恢复自我感觉的平衡,显示出了豁达的人生襟怀。
苏轼便是典型。被贬黄州,原是以待罪之身来过被羁管的囚徒日子的,但在悲苦的生活环境里,却能变苦为乐,在流放之地寻到了无穷的乐趣。寒食开海棠之宴,秋江泛赤壁之舟,风流高雅地徜徉了五年之久。“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词人即景抒怀,造物者无尽的清风皓月,使词人忘怀了世俗一切烦恼,而愿与造化同乐,在新的精神平衡中洋溢着超乎俗世的圣洁理想,飘然旷达的风采跃然纸上。正是因为他性情达观,思想通脱,善于自解自慰,使他在《定**》中寻到了逆境人生的生活真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风雨”到“烟雨”只一字之差,然而它体现的是人的生活力量。人生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如何把刀剑相逼的“风雨”变为审美对象的“烟雨”,诗意的生活着。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或是陷入困境,这个时候陷于痛苦不能自拔、自暴自弃抑或是逃避,都不能解决问题,唯有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才是明智之举。
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理想追求
理想是照耀人类前进的光芒,为理想而奋斗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得以摆脱平庸苟生的伟大精神。有理想的人生是幸福的,身处困境而能初衷不改、孜孜以求,则更是可敬的。贬谪文人不甘沉沦,努力追求实现其人生理想的精神,使他们的人生因为被贬而价值无限。
在溷浊的环境中,屈原没有低头,没有屈服,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意思是说理想的追求是任重而道远的,只要是我所热爱的,我所追求的真理,那么纵使让我死上九回死上多次我也绝不后悔,哪怕把我五马分尸我也绝不改变,“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啊。这种为理想九死未悔的精神,成为后世,成为历代仁人志士所效法的一种节操、一种人格。
今天,捧读这些经典,我们发现里面是神秘的,里面更是神圣的。我们意识到的不只是经年的不朽和硬质的美好,更是那精辟的阐释爱国、豁达、守正、追求。优秀的诗篇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更重要的是诗中所蕴含的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熏陶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学生受用终生。
正是因?檎飧鲈?因,我们呼吁中学古代贬谪文学的教学要关注其德育价值,要从繁琐的文言串讲中走出来,从见文不见人的教学中走出来,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去教,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我们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掠过时空的隧道,直接与这些人格高尚的人们对话,从他们身上汲取有益的养分,去发展自己健康的个性,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
(广西藤县第五中学 543300)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教案
临澧一中语文组
酉世明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馀力”,才是学习文化。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明确提出了教师的根本任务:人民教师要遵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把德放在首位,是因为德调节着才的运用,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或阶级不仅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才能的培养,而且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成为这一社会或阶级所期望的德才兼备的人。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极大,每位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我们要本着全面负责的精神,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可是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存在着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的现象。其实,德育是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的教学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这是完成德育任务的重要渠道之一。
就拿语文教学来说,这是一门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的学科,每一课都应有一定的德育教学目标。这就必须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劝学》一文中,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事例推论及人,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过讲解,使学生总结出作者的用意,“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分析出了文章的论点——学习的重要性,又使他们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文章又用“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等进行正反对照,来论证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启发他们总结出学习动力不强的现状,进行适时地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达到的。从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我们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德育目的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再如《师说》一文,韩愈论证了“关于从师学习的途径,择师标准的问题”,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进步思想。作者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重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
这些对我们今天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社会上看不起教师,不注重教育的现象也正是我们批判的现象。再通过“今之众人”和“古之圣人”、“其子”和“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进行充分论证,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不重视师道的恶劣风气。由此我们可以教育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他们谦虚好学的学风。
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其特点是能够使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所以我们教师在准备教学时,都应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把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可以说,德育的渗透,是老师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良机。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也就是重视了他们自身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使学生自觉地反省思考,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们的教学才算成功。
第三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
“行有馀力”,才是学习文化。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明确提出了教师的根本任务:人民教师要遵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把德放在首位,是因为德调节着才的运用,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任何一 个社会或阶级不仅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才能的培养,而且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成为这一社会或阶级所期望的德才兼备的人。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极大,每位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我们要本着全面负责的精神,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可是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存在着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的现象。其实,德育是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的教学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这是完成德育任务的重要渠道之一。
就拿语文教学来说,这是一门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的学科,每一课都应有一 定的德育教学目标。这就必须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劝学》一文中,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事例推论及人,即“君予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过讲解,使学生总结出作者的用意,“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分析出了文章的论点——学习的重要性,又使他们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文章又用“蚓和蟹”、”骐骇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等进行正反对照,来论证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启发 他们总结出学习动力不强的现状,进行适时地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达到的。从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我们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德育目的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再如《师说》一文,韩愈论证了“关于从师学习的途径,择师标准的问题”,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政”的进步思想。作者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重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
这些对我们今天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社会上看不起教师,不注重教育的现象也正是我们批判的现象。再通过“今之众人”和“古之圣人”、”其子”和“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进行充分论证,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不童视师道的恶劣风气。由此我们可以教育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他们谦虚好学的学风。
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其特点是能够使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所以我们教师在准备教学时,都应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把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可以说,德育的渗透,是老师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良机。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也就是重视了他们自身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使学生自觉地反盛思考,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们的教学才算成功。
第四篇:诗经的文学价值
诗经的文学价值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笙诗六篇,有目无辞。《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为它的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从思想内容上看;
首先,诗经是反映生产劳动和恋爱婚姻的诗篇。《诗经》的民歌作者是劳动人民,因此他们的作品要描写从事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劳动情景,如《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小雅·大田》。而《诗经》中的爱情诗,多方面的反映了男女恋爱生活中的场景和心理描写,也反映了围绕恋爱婚姻问题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如《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郑风·溱洧》。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有相会时的欢乐和幸福,也有分离时的痛苦和不安,如《王风·采葛》《秦风·蒹葭》。青年男女正当的恋爱生活,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常常遭到礼教的束缚和干预,如《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诗经》民歌中还有一些弃妇诗,反映妇女被丈夫欺凌和遗弃的悲剧,写出婚姻生活的现实。如《卫风·氓》《邶风·谷风》。
其次,反映征战,徭役,社会黑暗和离乱的诗篇;如《齐风·东方未明》,《小雅·何草不黄》等,写出了战争与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还表现在思妇诗中,写出了妻子对出征丈夫的思念,如《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战争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对抵御外族入侵的正义战争,人民总是全力支持的,甚至不惜做出巨大的自我牺牲,如《秦风·无衣》《鄘风·载驰》。
再次,反映阶级压迫、剥削和社会不公。如《豳风》中的《七月》、《魏风》中的《伐檀》《硕鼠》。这部分诗歌或揭露当时政治腐朽、黑暗,或讽刺统治者的丑恶行为、肮脏的灵魂,如《邶风•新台》,《齐风》中的《南山》《载驱》等。“国风”中还有一些暴露统治阶级残酷行为的诗篇,如《秦风•黄鸟》。
最后,歌颂祖先创业的史诗和古老的祭歌。《诗经》中的一组古老的史诗,它用简朴的语言记载了周人发祥和创业的历史,歌颂了周民族在黄河流域开垦土地、建立家园的光辉事迹,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尊天敬祖的宗教性祭歌,大都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和祭神的乐歌,大部分保存在“三颂”中。这些颂歌,虽然表面上堂皇庄严,音调铿锵响亮,但是内容空虚肤浅,形式呆板单调。
从艺术成就上看; 首先,《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如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其次,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诗经》中仅作为诗歌起头协调音韵,唤起情绪的兴,在后代诗歌中仍有表现。《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诗经》中的形象、意境等也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后,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文学史发展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然后由文人予以加工发展,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向民间文学学习,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优良传统。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开端而形成。《诗经》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总之,《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第五篇:《史记》的文学价值
《史记》的文学价值
作为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全面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取材广泛,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深刻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同时,首创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又吸收了编年、记事等体裁的长处,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又有表、书相配伍,此后,纪传体成为中国古代正史编撰的规范。因此,《史记》具有较高的的史学价值。
不仅如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史记》也同样显示出它的价值。《史记》中的传记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社会历史的广阔画面,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作者为人物作传,不只是一般记叙人物的事迹,而是努力写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来,为此,他总是在充分把握史料的基础上,先求得对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有一个总体的明确的认识,再利用对史料的剪栽取舍、穿插安置,突出其主要特点,使之成为个性鲜明的典型。如《项羽本纪》紧紧抓住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气质,着重表现其勇锐剽悍、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率直重义而寡谋轻信的真朴性格。他的气盖一世、想以武力屈服天下成为霸主的特色,贯串了他一生的言行中。
为了使人物形象突出,司马迁采用了多种艺术方法和手段:
(1)注意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和典型事例,显示出人物的主要特点。如《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作者就是抓住了他一生中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三件事——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来写,突出了他的悲剧性性格。
(2)注意选择矛盾冲突尖锐的场面,让人物在斗争中和彼此映衬中展示鲜明的个性。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展现出众多人物的不同性格。项伯、张良、范增、樊哙等,无不神态毕现,呼之欲出。
(3)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只有项羽,才会在沛公试探时一语道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也只有霸王,才会在临死时喊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正因为如此,《史记》塑造了各式各样的活动于历史舞台的人物形象,雕塑感极强,使人几乎有一种可以用手指触摸的感觉。另外,在叙事上,《史记》波澜起伏,情节曲折,故事性和戏剧性很强。同时,《史记》的语言气势磅礴,精炼流畅,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正因为如此,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对其史学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对其文学价值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