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时间:2019-05-15 04:4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第一篇: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培养和造就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性措施。美国于1985年提出了“2061计划”,并在1995年12月正式出台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把“2061计划”造就高科技人才的基本原则转化成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英国的科学课程在1988年通过《教育改革法》后受到了高度重视,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德国、新加坡等地也进行了科学课程的改革。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少年只有从小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才能成为新世纪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前景,无疑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

最近,我们对全市25所农村小学的科技教育开展了相关的调查,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小学的科技教育比较薄弱,农村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偏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对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学校科学课程的开课率较高,但是从对学科的重视程度看,13.8%的学校对科学课程很重视,21.2%的学校较重视,59.5%的学校不太重视,5.5%的学校根本不重视。应该说大多数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一些学校重视科学课程的原因有的是学校真正重视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的是为了应付市局的教学常规抽查和教学质量抽测,而不重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的应试观念,因为科学课不是主课,因此学校对科学课的教学有不同程度的忽略,大多数学校的科学教师也多为兼职教师,专职教师较少。教师对小学科技教育价值观的理解不全面

许多小学教师仍然片面地认为,科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因而不注重科学方法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不注意引导学生关心重大社会环境问题、生产技术问题等,更谈不上参与决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把握学习思路。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反映参差不齐

调查中发现,有81.5%的学生很喜欢或较喜欢科学课,只有5.4%的学生表示不喜欢科学课。从学生对待科学课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喜欢科学课并不是由于一些外部的客观原因,而是科学课本身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因为科学课本身符合学生探究外部世界的愿望,能够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给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教给他们探索世界的方法。调查还发现,学生平时喜欢科技活动的占57.5%,无所谓的占32.9%,不喜欢的占9.6%。但是,只有17.2%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的科技活动项目,82.8%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参加过学校的科技活动项目。

在教学资源方面,由于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绝大多数学校有供科学课教学专用的实验室,以及录像、挂图等,极少数学校还有用于科学教学的有关多媒体、乡土教材,以及互联网可供学生使用。虽然科学课教学设备与学生数相比,仍存在一定的短缺问题,但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的科学课教学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的被束之高阁。

二、发展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对策制订科技教育的总体规划

教育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的改革。端正学校领导与教师对科技教育的思想认识,充实学校领导与教师教育的理论底蕴,犹如为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奠定基石,这块基石是否坚实,将大大地影响学校科技教育的水平。鉴于此,农村小学首先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同时,各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学校科技教育的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学校科技教育的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和措施。抓好科技教育的两支队伍

一是抓好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建立一支热爱科技,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努力、团结协作的科技教育的师资队伍。这是搞好科技活动的基本保证。学校校长室、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应有专人兼管并兼职科技辅导员工作,学校应舍得把骨干教师用到科技教育上。对科技任课教师要通过培训辅导、开展教研、外出听课等途径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二是抓好校级科技兴趣小组队伍。学校要利用选修课和课余时间,对科技兴趣组学生定期辅导。建立科技教育的校内外基地

首先,各学校要装配、管理、使用好微机房和科技活动室,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有关基本技能。同时,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家房前屋后的“一方土地”开辟成实验基地。搞小种植、小养殖。组织科技教育的常规活动

针对学生特点,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可以以班队为单位,把科技教育和少先队工作紧密结合,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喜爱的主题系列活动,如“漫游科学世界”、“让雏鹰插上科学的翅膀”、“绿色植物知多少”、“遨游21世纪”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科学启蒙,得到教育。也可以抓好主题鲜明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如3月12日植树节,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11月9日119消防宣传日等,在这些节日里,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还可以以学校为单位成立各种以科技为主题的科技兴趣小组,如航模、船模、车模、舰模、生物百项、金钥匙、微机等,通过兴趣小组的正常开展,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通过开展有特色的校内外科技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探索的空间、创造的空间,为实施科技教育提供良好的客观物质基础。

第二篇:农村科技素质现状与对策

农村科技素质现状与对策

09轻化工程林玮玮091058046

中文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民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备受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载体。农民问题的关键因素又是农民素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要全面完成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首先就要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真正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关键词:农民科技文化现状 解决对策

夏津县农民素质现状

在农民素质各项指标中,最关键的是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2006年4月28日—30日,夏津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10个乡镇39个村的劳动力文化结构现状,从事的主要职业及收入情况掌握技能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现状,这次工调查了1640人,按男女劳动力统计标准,其中劳动力1094人,占总人口的66.7%(针对农业人口)。调查的劳动力,按年龄分段,18~30岁的411人占37.6%;31~40岁的308人,占28.1%;41~50岁的253人,占26.9%;50岁以上的122人,占7.4%。

按文化程度分,高中119人,占10.9%;初中710人,占64.9%,小学253人,占23。1%;文盲32人,占1.1%。

所调查的劳动力,掌握技能的62人,仅占5.3%。掌握技能以瓦工、木工为主,大部分是初中,笑傲新文化程度,年龄主要在41~50岁之间。

综上,从调查的情况看,掌握技能的劳动力少,并且掌握的技能单一,技术性不强,科技含量低。农村劳动力对培训自身技能意识不强,思想比较保守。

新型农民应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他们具备三个明显素质:具有较好的社会素质,自立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讲公德、有道德、重美德、尚文明;具有较高的技能素质,熟悉和会用现代农业技术,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充分利用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进行生产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针对夏津县农民素质现状,培养新型农民,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完善农村教育的保障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教育资金。在加大农村投入的同时,还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增加教师的收入。因此,我国应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监督教育经费的落实和使用,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并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问题,以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调动广大农村教师积极性。

(二)要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创新农民培训途径,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要调动和协调好各涉农部门以及党校、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等各单位各部门构成有层次有组织,责任清楚,易于操作的新型农民培训网络体系,适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变化,明确职责,凝聚合力,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要加强对涉农部门尤其是农业技术部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三农”,使广大农民在接受服务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县直各涉农部门要适应永德县大力发展的各种产业,分层级制订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规划,建立制度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要进一步落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待遇和相关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要构建自上而下的农技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农业技术人员抓村组干部、抓科技示范户,村组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

(三)要关注和审视劳动力输出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农村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农村培养、稳定、集聚人才的能力不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相对较差,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农村人才流失导致的结构性问题更趋严重,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这就导致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及时应用和转化,一些基本的种养技能农民并没有很好掌握。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对农村人口状况、产业结构、经营方式、乡村治理及城市管理等都会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外出务工农民的素质和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不少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不充分、收入不稳定、权益保护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越来越多是妇女和中老年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要稳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又要确保务农劳动力素质稳定和提高;既要逐步增加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又要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影响。两个方面的任务都很艰巨,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千方百计创设和优化创业环境,留住农村人才,同时吸引外出农民回乡创业,这样才能为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永久动力,也才能使农村真正地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

(四)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充分发挥各涉农部门的职能,调动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创新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农民的法律法规、国情国策、科技知识等知识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发挥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广播和有线电视网络的作用,开辟针对性强的农技服务频道,宣传特色种养殖管理、技术等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关的科技知识;将放映党员电教片与科普片相结合,扩大受众面。

(五)要落实好政策和资金,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尽力让多数农村进出交通通畅,开会有场所,娱乐有场地。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就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改善农村落后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逐步改变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与传播方式,强化政府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农民科技培训的顺利开展,要注重实际效果,切实提高农民科技培训的质量和水平,要加强立法工作,积极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法制化建设。

提高农民素质是个系统的工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单靠某部门的力量,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全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在培训农业实用技术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的建设,切实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使其自觉追求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文化、经济、法律、道德等观

念和意识。双管齐下,才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

参考文献:

夏津县农业局关于农民文化结构的调查报告 山东农业报 2006.01

姜作培,费凡 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福建论坛,2006.6 李大洁,新型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

第三篇: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思考

旬阳县城关镇瓦渣河小学

吉子远

新世纪,党和国家把“三农”放在首位,不仅取消了一切涉农税费,而且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相继出台——粮食直补、农机家电车辆购臵补贴、农村新型医疗补助等。同时加大了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建教学楼、修水泥路、建微机室、实验室,统配实验仪器,逐年提高经费标准。尽可能的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但是,农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臵。

我们旬阳县城关镇地处旬阳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师资力量总体相对雄厚,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全县前列,但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极不合理且相对缺员,农村学校教师的现状怎样?如何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对此,我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些探讨。

一、农村小学教师的现状

近年来,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数量偏少。虽然国家给农村学校送来了远程教育模式,配齐了资源,但仅仅是有了教学模式的资源,而新的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手段,必须靠教师去操作,没有教师怎么行?农村学校教师大多都是一人任多科教学,教学任务较重,怎能很好的发挥先进的信息技术作用呢?城里学校各科有专职教师,使用多媒体比较容易;农村学校教师一师多用,虽然也使用多媒体,但无法达到有效教学。个别教学点仍存在一校一师的现象。二是教师结构比例失调。中老年教师与年轻教师 数量相差悬殊,村级完小和教学点中老年教师约占60%,年轻教师约占40%;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相吻合。三是农村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由于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大部分教师学历都已达标,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难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更有部分老教师享受国家“民转公”政策,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较低,传统的小学教学尚难胜任,更何谈素质教育。

二、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根据调查分析,造成农村教师数量偏少、结构比例失调、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活环境较差,教师不愿在农村工作。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甚至最起码的办公设备和起居条件都不具备,大部分教师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偏远农村工作。一些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农村教师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涌向经济社会发达的城区工作,有的干脆跳出教育部门,改行从事其他工作,刚毕业的大中专生本身根本不愿意到偏僻农村应聘。况且由于城关镇整体超编多年来并没有招聘大中专毕业生。

二是考核晋职导向的影响。目前,农村学校虽然实施从单纯的考试成绩论优劣的评价方法转向创新性的全面评价,但是,考核及晋职城乡一个标准,人员相对充足和人员匮缺同样对待,这样越是艰苦农村小学考核优秀比例越低,前年我所在的瓦渣河小学10 人无一人优秀,晋升职称也存在这种现象,我所在的庙岭辅导站中级职称比例只占25﹪,远远低于全镇平均比例,而城区某些小学中级职称比例高达近50﹪。

三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教师福利待遇偏低。现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学生不交任何费用,学校没有经济来源,而当地的经济发展又相对滞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再加之实施“双高普九”,创建教育强县,学校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致使学校长期负债运转,教师的福利待遇无力改善。四是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严重脱节。农村教师队伍起点学历偏低,绝大多数达标学历主要通过、“函授”方式取得的,相当一部分师资是民转公,急需进行教学水平提高培训。但大多数农村教师因学校教师不足,无法协调其他教师代课,而且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极少,致使教师继续教育受到局限。

为了促进农村学校新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应该采取应对措施,我本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一是加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肩上一头挑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一头挑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前途,是过去与未来之间活的环节,是克服人类无知与恶习最重要的社会成员,是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人物与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想教育城乡均衡发展,就要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长期以来,城区、城郊教师严重超编,农村学校教师少,年轻教师大量活动调动到城区、城郊;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特别严重,能留住的教师大都是出生农村的老教师,年轻的教师留不住,因为他们大都把家庭建立在城区。从这个角度讲,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出政策、定措施,充分确保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要做到,既来之则安之,要他们有在城区一样的工作激情和敬业精神。

二是要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薄弱、偏远的农村地区倾斜。加强对农村学校的危房改造、校舍建设、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购臵等,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夯实农村学校的发展基础。

三是要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应根据本学区、本校点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优秀教育工作者“请进来”,让我们的教师“走出去”,学习别 人的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一是增加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对全体教师采取轮流学习的方式,每校每学期安排一至二名教师到市、县进行提高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其它学校进行听课,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二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课讲学,以帮助教师增长新知识,开阔新视野,进一步传递现代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三是加强教师每的集中培训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暑假,以校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中培训学习;四是以乡镇中心校为单位,组织开展好平常教研活动,每学期可组织一至二次的学区教研活动,学区教研活动涉及的人数不多,范围小、规模不大,便于组织,有利于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在一起互相切磋教法,探讨在教学过程中的遇到的困惑,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五是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切实解决教师后顾之忧。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留住优秀教师关键所在就是要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目标就是尽量让在农村小学工作的教师收入高于城镇教师。通过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和待遇,使农村教师成为令人仰慕的职业,有令人羡慕的收入,这样才能留得住人。解决了教师的待遇,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留住了教师的心,农村教育才有希望。一是实行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津贴的标准要达到稳定农村师资队伍吸引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的目的,除了与城镇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农村教师的生活补助费、交通费及下乡补助费;二是建立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在严格考核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分层次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以激发骨干教师的工作热情;三是要切实解决好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让他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办公、休息场所,使他们能够静心、全心投入教育教学,以创造最佳教学业绩。

六是应当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为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必须把政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一是正确评价农村教育,对农村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不能搞一刀切,要有农村学校的评价标准;二是农村教师或到农村工作的城市教师在职称评聘上,要放宽条件,不受指 标的限制;三是城镇教师职称晋升时要求必须在农村学校工作一定时间才可聘用和晋职;四是落实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把城镇学校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的教师定期到城镇学校学习培训,不走过场,落实到位;五是调整农村教师学科结构,对非专业的教师,由县级师训教研中心定期培训,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六是推行农村教师本土化,在一些边远、贫穷地方可以定向培养一些年轻的大中专生到那里任教。

第四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教育现状

分析

对策

本人在农村小学任教七年来,亲身经历了农村小学的 发展、壮大与辉煌,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转瓦化,围墙化,花园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优良,中心校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

一、现所处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及体制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经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过分追求升学率,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本人就所在 的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一)、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属民师转正或直转。表现为: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再次,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个别教师学习动力不足,总是自以为是,教师间缺乏探讨和交流,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新的教育理念不闻不问。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认识不到位,对国家依法施教的政策视而不见,教学质量上不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而采取违规施教,例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发生。纵观我县农村教师四十岁以上教师居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学生及家长 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学生入学较晚年龄较大,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有的较大年龄的学生还在低年级,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均衡。学困生居多。致使学生家长不理解、有满意。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农村大多数家长数文盲或半文盲状况,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孩子时往往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甚者,他们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他们眼里,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有的家长还把大量干农活的重担加在孩子的肩上。学生在家里根本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更不用说巩固复习了。近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以至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空白。久而久之,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恶性循环。

(三)、学校办学条件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设施不完备,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题材匮乏,微机室的微机一部分成为摆设,多数教 师依然是“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

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学校教研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备几本教案,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特别是安全,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课程辅导无法进行,哪怕是半天时间都不敢安排,生怕出现意外。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五)应试教育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由于旧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的片面现 象长期存在,社会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水平高低,工作好坏是以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度、合格率为依据,教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了系统的知识,甄别好学生与差学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准则。上级管理部门不断地组织统考统测,并且给各个学校排名排队,至使学校领导给教师加压。学校为了在社会上留下好名声,为了下一年能有较好的生源,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分数和录取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与经济挂钩,与晋升考核挂钩,用经济这根杠杆来达到这一目的,于是就设立高考奖、会考奖。达不到标准,非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在教师大会上点名挨批评,这样一来,教师即使不为奖金,也要为面子拼命干。要想学生考得好,教师明知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碍于学生健康成长,却还一味乐此不疲地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它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单靠死死地抓住学生,反复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六)、留守儿童增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良好的家庭环境

笔者所在的乡镇,煤炭和烟花是地方的两大支柱产业,由于国家对煤矿开采和烟花制作门槛的提高,加之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革新,富余的劳动力都流往城市。而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状况使大量农民工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照看。父母出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 显;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十分严重。

二、对策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了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了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一是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三是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随时向各农村小学提供推介服务,使教师队伍建设有“源头”。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货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没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 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教导处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认真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夯实“备”、“教”、“改”、“导”、“考”、“评”各个环节的工作。

1、认真学习《教学常规》,强化常规意识。教学常规是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规范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是优良教风、学风的体现和量度。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学习常规,理解常规,强化常规。

2、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办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常规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各校必须根据常规管理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从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的原则出发,重视抓细节、抓过程、抓考评,制定本校的实施意见和措施,使教学常规管理有章可循、规范生动、有序落实,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创建学校的管理文化。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首先要加快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教育理念不转变,许多教育问题不可能解决。而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与教师一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学会学习。以此提高学习能力,增进智慧生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强化校本教研,使教师要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针对 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难度和节奏,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集中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打造“活力、高效”课堂,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兴趣和能力的课堂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促成专业成长。

4、精心编选学科资料,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学生的训练是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的训练要讲究科学有效,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训练效率低下,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使训练能针对学生实际,针对教学要求。学校要建立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和监控作业布置、批改的有效措施,规范作业布置、批改要求,并做到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同时要控制考试频度,杜绝考试的随意性,提高考试的实效性。

5、加强监督管理,使常规管理经常化。

优良的常规管理最终要创建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做到。在常规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监督常规管理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完善校内教学评价方案,注重对教师教学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的杠杆作用,引导教师钻研教学、关注学生、提升质量。最终使常规成为习惯,成为学校优良文化,进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提升教师上课水平

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随时收集所教学科的信息,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只有用系统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实践中学习,学习观摩优秀教师的课,与同学科教师互相学习,在对比中反思,在切磋中进步。要认真上好 8 每一节课,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存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和原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备课成为九峰职校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课是老师有步骤地、深入浅出地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四)、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五)、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让校校有歌声、校校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学习优秀教育和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溶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 培养人才服务。

(七)、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政府要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发挥其主导作用,改革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和创新现在教育模式,使留守儿童能够尽量在城市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二是学校应该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课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配备专业性心理教师,可以选取学校教师参加系统性培训,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三是要净化留守儿童周边环境的空气,严格控制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设立,多管齐下,为留守儿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尤其是要积极主动地和班主任、监护人、代理家长及时沟通,共同配合他们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上述观点,是我针对我校以及其他乡直学校近几年的教学成绩和我在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基础教育,奋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篇:农村小学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对策

目前,就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而言,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教师教,学生模仿和记忆),手段落后(主要是粉笔和黑板),课堂缺乏双向互动,缺少师生沟通交流,部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由此影响着我镇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所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要发展自己。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

以我们周边乡镇的小学为例,小学教师整体上出现了队伍的“老龄化”现象,特别是撤区建镇时的区工所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尤其突出。农村教师老龄化趋势令人担忧。因为这部分年纪较大的教师,大部分是接班补员和民办转公办教师,只有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教学可谓“老虎咬刺猪-无处下手”。

原因分析: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急需补给“新鲜血液”。然而却一时不能如愿。其主要原因如下:

①“进口”难。一是60、70年代“两条腿”走路,把学校办到家门口,大批未经培训的人员走上讲台当起了教师,80、90年代就陆续转成了公办教师,特别是2007年代招工教师、文化素养、知识基础、教学理论、教学艺术80%以上是一塌糊涂。二是实行计划生育、经济发展促成人口的自然移民(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高山向平坝、农村向城镇移民)等原因,逐步出现小学教师“超编”现象。编制的硬性规定把“进口”卡死,新教师难以充实。所以造成了,农村小学教师的结构一直没有很大改观。

②“留不住”。农村小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落后,即使有年轻教师分配在那儿从教,又因为种种原因,留不住“人才”。年轻教师也许通过自身三五年的努力,成熟了、成材了便调往条件好的小学或初中,或调往县城或离县城近的小学任教。

2、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教育教学水平低、教学效果差。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学历较高,大部分参加专科或本科的自考、函授,中老年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提高的不多。更为突出的是高学历低水平。专业水平12%左右的教师不适应目前的教学工作,52%处于适应期教师,专业较好的教师占31%左右,骨干教师严重缺乏,仅占5%左右。

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观念陈旧,仍受传统思想束缚,主要是在传授书本知识,“一言堂”现象仍然较普遍。基本教学模式仍是“灌输——接受”式,学生学习主要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形成;课堂缺乏双向互动,师生缺少交流。许多教师仍然没有学生意识、问题意识,离开教材教参无法上课;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材料作用认识不清,理解不深,备课上课抓不住重点,突不破难点,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缺乏,大部分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但大都以完成教学进度为主要目标,对学生是否有真正的发展关注不够,“严而不活”、“灌而不思”、“教而不启”是大部分课堂的真实写照。

原因分析:①随着教师年龄增大,对继续教育缺少内在动力,因而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较慢或没有转变;②教学工作负担沉重,事务缠身成了大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农村小学一般按主干学科配置教师,一般来说语数教师都要兼任其它学科的教学工作,个别学校包班上课。备课、上课、批改、辅导以及应付各种提升专业为名的培训、考试,让很多教师疲于奔命,繁忙事物占据了教师大量时间,教师自主活动,自我发展时间欠缺。教师的日常事物又常常缺乏专业性,对教师专业自主性,专业判断要求较少,甚至根本不需要教师“像教师一样思考”。在这些事务活动中,教师的专业决策、判断等专业特性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贬低和抑制,从而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影响整体素质的提高;③教师自己忽视了自身的发展。学校一直都被当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日积月累,长期被当作工具的教师就真的把自己当作工具对待,把全副精力用在学生的学业上,忘记或忽视了自身同样有发展的需要。长此以往,就完全失去了自身发展的意识和愿望,只能在外力的驱使下亦步亦趋。

3、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差。

农村小学教师能熟练操作电脑的只占6%,一般的占19%,不会用的占75%,能熟练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师不会制作,对网络的利用能力不强。除了要参加课堂教学等比赛活动外,很少有教师为平时的教育教学上网搜索查阅资料。

原因分析:①对网络学习没有引起重视,部分教师用网络去娱乐的时间多于用来学习的时间。②缺乏必要的设备设施。

4、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能力不高。

多数教师(特别是老教师)不大重视教育科研,或者不知道怎样从事教育科研;很少有教师写教后记或教学反思,校内公开课没有开或开得也不多,即使开课,效果也不高;教师自己或学校订有部分教学书刊,平时阅读较少,大部分教师只在写论文时作为资料查阅,更多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

原因分析:

①农村学校教研组工作瘫痪或教研实效低,没有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或缺少相应的指导,个别学校几乎没什么教育科研活动。有些学校即使有教研活动,也只是组织教师在校内上公开课,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因为理论水平不高,所以评课也常流于形式,学校有教研课题,但研究力度不够,不深入,出不了真正的成果,教研活动缺乏实效,教师积极性也不高。

②教师阅读的空白。没有反思的习惯,种种原因,教师没有参与阅读或阅读很少,科研意识、捕捉教研问题的意识能力便随之弱化。

③另外,教师群体中弥漫着一种明显的保守主义文化,教师职业在许多农村教师眼中是一个安定的、平稳的缺乏挑战性的可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的职业。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去重复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却很少分析自己行为背后所隐含的信念和价值观,更淡不上对之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④经费紧缺,由于保障制度的改革,加之学校“普九”时的举债建设,经费紧张,校长分之无术,无法保障教研经费。

⑤缺乏农村教师展示的舞台。

5、教师群体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不强。

农村小学教师参与各项比赛常被视作是教师个体的事,群体协作意识与能力不强。

原因分析:教师群体中流行着一种中庸的潜规范。许多教师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教师之间的竞争,而对绝大多数农村教师来说,他们所期望的并非超过同事,而是不要被同事落下。与此同时,他们更希望同事群体停留在与自己相当的层次上,所以教师群体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有待加强。

6、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

由于经济、信息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教师外出听课、培训的机会较少。除了县里组织的主题构建、新课程培训等全员培训外,外出听课、参加培训的教师是极少数。对于外出听课与培训,较多的中老年教师显得无所谓,反正听完课、培训完回到学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他们用的大多还是旧方法、老经验。但大多数中青年老师和部分老教师对培训与听课较为赞成,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农村教师们对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比较需求和渴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几点建议:

1、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设施。

加强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创造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如配置电脑、多媒体教室、阅览室等,为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加强培训,研训一体。

农村小学,因教育信息闭塞,缺少必要的指导,导致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

一、老化等等。所以上级培训机构要派出教师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培训指导要落到细处、实处。同时,学校可结合县级的培训,在本校开展“校本教研”、“信息技术培训”、“教师基本功培训”、“终身学习与发展培训”、“课堂教学、教科研能力培训”等等。

通过“岗位练兵”、“研训一体”的方式方法,让老师转变观念,形成技能,扎扎实实提高专业素质,以适应新型教师职业需求。同时,农村学校开展教研活动要讲求实效,要突破教师个人备课的模式,形成集体备课氛围,突破课后“形式主义的评课”,形成同伴真诚互动评价模式,突破走过场,形成“专业引领”、个人积极反思、写案例的好风气。同时制定“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思路。

3、减轻负担,提高待遇。

充实农村小学教音、体、美、英语、科学、心理健康等专职教师,从而减轻教师因包班、兼课等带来的繁重课业负担,从而保证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同时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使学校能“留住”优秀教师。

4、文化熏陶,形成氛围。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多年的文化积淀。它是一股力量,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引领着老师,学校领导应利用送文化传统营造氛围,让教师感受、传承文化,吸收其精髓,如营造文化氛围,开展多层次的活动。在活动中,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才艺、舒展情绪,增加全体教师凝聚力,增强群体合作意识、团体意识,消除教师群体“中庸规范”带来的消极影响。

5、学会反思,提升素质。

在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众多可能途径中,教师工作实践的“反思”因为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受到较大重视。可以说“反思”已成为当前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方法。

我们觉得农村小学教师要学会反思,学校就必须对教师提供相应的组织或帮助,解决多种困难,建立、完善一系列制度,如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听课笔记公开制度、教研学习制度、师徒结对“传帮带”制度等等;每一阶段后,学校要提醒教师将资料进行收集、梳理,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进行归档总结,提供教师回顾自己的实践的素材,帮助教师提升评价素养,提高理论水平、反思水平,推动教师发展,促成教师反思日常化,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6、个别辅导,分层对待。

教师的气质类型及能力均会有较大的差异,老、中、青年教师因为经验、阅历的不同,教育教学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学校在推动全体教师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教师的差异性。对年轻教师的情感度、控制度、个性、沟通方式等进行个别化的指导,让每位教师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知道自己教学特点,养成正确“归因”品质,使教师能扬长补短,促进教师个性化地成长,同时也应关注到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在身体状况、能力、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在制定目标时应考虑到这一差异,“分层对待”对不同年龄层次或年龄段的教师提供不同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老中青学术梯队,使中老年教师也要明白自身所面临的压力,树立终身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的观念,保持、优化自身素质和能力。

7、考核评比,制定细则。

镇中心校应制定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管理目标;考核奖励的“优惠政策”,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8、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

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人事制度,建立“支教”制度。(“支教”制度已在我县实行)同时,对农村小学建立稳定的供给渠道,并出台政策,鼓励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流”入农村小学,同时让农村小学“留”住自己培养的骨干教师。

再就是在农村师资配备方面要给予一定的倾斜。

下载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科技教育的现状和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梅塘完全小学陈海元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亲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与壮大,如今的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跑马场联小李长江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艺术课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尤其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亲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与壮大,如今的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2007-12-15 23:35:5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2)新洲区......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

    新洲区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促......

    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及其对策 福建省光泽县增坊小学陈志求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使学生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推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政和县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班讲稿(2012.10.17) 许青坪 当前,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