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时间:2019-05-13 06:2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第一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梅塘完全小学陈海元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亲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与壮大,如今的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也逐步改善,中心小学还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各农村小学学校图书及各种教学仪器也不断充实,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

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研缺乏活力,成效不大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有的学校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要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此外,农村小学术科教师配备还非常紧缺,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更高,要求术科(美、音、体、英、信)的教师更多,截止目前,我镇20余所小学术科教师只配备20余位,平均每所小学不足 1 人,具有专业性的教师如此少,新课程改革怎样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得到提高?这种状况使各农村小学在功课的安排上也感到非常为难,就以英语课为例,全镇只有完全小学开课,其他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虽然开课,但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师职业道德下滑,敬业精神缺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不少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退化,即使有充足的时间,他们也不愿钻研业务,少备教案,少批改作业,对学生缺乏爱心。他们有的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勤不出力,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学校、应付学生,他们每天急急忙忙的来上完课,又急急忙忙的离开学校,离开学生,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午和晚上不在学校住宿。他们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和讨论学习;有的在接受工作时,拈轻怕重,讨价还价;有的甚至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或搞其他赚钱的行业当成主业,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甚至有个别农村小学老师在工作时段还在公共场合喝茶、喝酒及打牌,其行为严重败坏人民教师的形象,影响极坏,严重影响教育的长足发展。

三、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加上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就地转正,他们当中有许多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基础较差,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这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

质与文化素养一直低下,大大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今,新形势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必须既专且博,而少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却不懂理科知识,数学老师则常写错别字,农村小学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一部分老师不识五线谱,不懂色彩、线条,而他们却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这类老师只能说是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四、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滞后、陈旧

在我镇298位专任教师当中,50岁以上的很多,在这部分教师中有绝大多数不思进取,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们对现代教育理念接受得很缓慢,就说新课改,尽管我们已进行了多次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但他们接受起来却很困难,与新课改的要求格格不入,依然穿新鞋走老路,倚老卖老。有个别老教师是这样评价新课改的:“教了一辈子的书,要我现在就转变观念,去适应学生,真是不可能,要是能早点退休,那该多好啊!”可见新课改对老教师的挑战有多大!可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也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里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各种设施不完备,“老三室”的设备大多已经老化、破损,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器材匮乏,多数教师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奢侈品,目前,在任一所农村村级小学几乎找不到一部手风琴或电子琴等音乐器材。由于经费不足,梅塘完全小学至今尚未建起运动场、电脑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各类教学功能室,学生缺少活动的空间,教师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六、上级下发文件和学校建设的制度有些只是一纸空文,落实不好

在农村小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一堆堆上级下发的文件和一套又一套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细之又细,但很多都只是一纸空文,只流于形式,不真正加以落实,上级下发的文件不认真执行,文件的权威性发挥不起来,农村小学和教师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个样,就因为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估和考核机制还不完善,广大农村小学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起来。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要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就要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要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此,本人提以下改进对策:

改进对策: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在教研活动要加强“有效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教学常规上的渗透,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研活动、有效的考查手段,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真正提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村小学老师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中心学校在全镇范围内必须不断强化“以考促教”的工作,给农村教师和学生以适度压力,使各年级学生成绩的抽查和考评常态化。

三、健全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评估和奖惩制度,增强其公平性和科学性。首先,应规范教师考核方法。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来组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主要负责监视学校考核工作是否公平、公开、公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其次,要全面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只盯在学生造诣上,应当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去考核,尤其要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农村教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些方面明显落伍于城市学校,所以更需要努力赶上。再次,考核主体要多元化。单靠学校引导及教师互评的方式是远远无法评价教师工作的全部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把学生、学生家长、村干部等人员纳入考核主体,更能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平性。另外,要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考核成果的反馈,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使用考核成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时,一定要慎重,应注意避免引起教师的逆反心理。在公平公平的前提下,对考核不理想者要给予辅助与指导,找到原因,追求改进。只要学校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保证教师考核制度的规范执行,就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实行跨校兼课,体、音、美教师到不同学校授课,让校校有歌声、校校有

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五、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学习优秀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融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2012.10.18

第二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推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政和县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班讲稿(2012.10.17)许青坪

当前,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也逐步改善,中心校还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各农村小学学校图书及各种教学仪器也不断充实,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现状分析

一、绩效工资遭遇的尴尬状况

农村中小学基本建立了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格局,然而随着教师绩效工资出台并实施,这种格局不但被打破,还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教师工资被增加了18年)

1、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缺乏法律保护,教育机构撕裂教师工资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引起了教师的普遍不满。政府按照公务员工资总额征收个人所得税,公务员拥有税后工资的绝对使用权,公务员工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政府部门不敢随意提取公务员工资,但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不同于公务员,其工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其表现形式为:政府给教师增加了工资,财政部门根据教师工资总额征收个人所得税后,教育机构每月从教师税后工资中提取几百元,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实行再分配,本该合法领取的教师工资被撕裂。

2、教师表册工资与实际领取工资相差较大。以某县为例,公务员比教师提前18个月发放了阳光工资,18个月后县财政局按月平均700元给教师补发了6个月(比公务员少发了12个月)工资,随后按月打入教师工资册,从表面上看教师工资人均增加了700元/月,随即被教育机构提取了400余元/月,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实行再分配,教师人均月发工资额不足300元/月,教师担负着繁重教学管理工作,但是只能拿回1700-2500元/年(被扣3100-2300元/年),教师名义上领着高工资,实际领着低工资,地方教育政策的歧视引起了教师的不满,其不满情绪正在蔓延扩散。

3、教师不敢请假。为了多领几块工资,许多教师有病不敢请假,苦苦支撑,付出和获取之间的矛盾促使不少一线优秀教师逃离了教学岗位,教师队伍越来越不稳定,上访、申诉、罢教等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增强。为了达到不扣绩效工资或者少扣绩效工资的目的,教师之间明争暗斗,互相倾轧,被斗败的教师则心灰意冷,既不跟领导合作,也不跟班主任合作,混日子而已,而学校和班级管理绝对离不开教师之间的亲密合作,学校不稳定因素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面前呈增强态势,不知道何时才能恢复往日的平静?

4、轻视师德,重视教学成绩,按照学生成绩排名来确定教师绩效工资。部分教师担心学生向学校领导告发自己,对学生问题视而不见,甚至连学生不完成课堂作业都不管,至于学生在课堂里睡觉、在课堂里吵闹、在课后翻围墙或者打架什么的更不想管,教师所具备的高贵品质,在现实中变得支离破碎化作无形。由于教师不管学生,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体系,学校已经非常脆弱,极易出问题,有狭隘思想的教师甚至希望学校多出事,以达到惩罚教育官员的目的,创建和谐学校在无聊的教育游戏中变为空谈。

5、教师有委屈但无处诉说,学校变得十分脆弱。教师维权被说成是满足私欲,向上级反映情况被视为非法,教师哪来心情教书?最有能力者花钱或者托人调离教育岗位当公务员,每个月少领几十或几百无所谓。有能力者进教育局或者中心校,领几块自在工资。次有能力者当学校行政领导,享受半课优惠,混几顿公家饭吃,领几文领导岗位津贴,最无能者站讲台,45分钟过去,立刻离校,天塌下来有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顶着,休息时间关机或者不接学校领导电话。

6、教育世家正在没落。我们总是在宣传教师地位有多高,工资有多高,但是教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报考师范学校,尽管有十分诱人的照顾分。调研结果显示,教师让子女读师范类的仅占7%,动员子女报考师范学校的教师占18%,这种现状表明教师厌恶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想让子女重蹈覆辙,现在还没有逃离教学岗位的教师,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逃离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他们不会有半点的犹豫。

教育结论。教师绩效工资遭遇了尴尬,引发出许多新问题,其关键点在于:

在制定教育政策时持不谨慎态度,没有实行统筹兼顾政策,忽视了GDP的地域性,忽视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调研结果显示,有些地区做到了拿出GDP的4%来办教育,可以满足教育要求,有些地区投资教育的GDP已经超过了4%,但是由于GDP总量不大,其4%也就不大,因为特殊的地理态势,有些地方教学布点远比内地某些省份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

教育结构体系不适应义务教育发展,需要尽快予以调整。山区与城区教师之间的矛盾,导致城区学校教师严重超编和山区教师严重短缺,为了保证教师到位上课,教育管理人员不得已动用经济补偿、给予优秀教师指标、给予优先解决职称甚至任命小学校长等方式来诱导教师到山区支教。

无论教育领导还是其他教育管理人员,深感教师绩效工资运作起来极为不便,远不及公务员直接加工资更具操作性,在没有完全考虑成熟的前提下,按照统一模式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而相应的资金却不到位,教研、教师进修、水电费支付、超课时、行政领导岗位津贴等经费难以筹措,教育领导只好打教师主意,借绩效工资强行剥夺教师工资,教师队伍更加不稳定。

二、农村小学教研缺乏活力,成效不大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有的学校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要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关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几个困惑混乱概念:用教材教与教教材,随堂听课与推门听课,减负与正常课业量,怎么教与教什么,小组讨论与合作)

此外,农村小学术科教师配备还非常紧缺,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更高,要求技能科(图、音、体、计)的教师更多,截止目前,我县平均每所小学不足 1.5 人,近年新招聘的技能课教师大都交流到中学或城区小学了。具有专业性的教师如此少,新课程改革怎样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得到提高?这种状况使各农村小学在课程的安排上也感到非常为难,就以英语课为例,全县只有各中心中心、前村、富垄、东平二中小几间学校开课(关于英语开课的几点建议,武夷山经验,支教、聘请中学老师,每周2节),其他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虽然开课,但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道德下滑,敬业精神缺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不少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退化,即使有充足的时间,他们也不愿钻研业务,少备教案,少批改作业,对学生缺乏爱心。他们有的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勤不出力,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学校、应付学生,他们每天急急忙忙的来上完课,又急急忙忙的离开学校,离开学生,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午和晚上不在学校住宿。他们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和讨论学习;有的在接受工作时,沾轻拍重,讨价还价;有的甚至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或搞其他赚钱的行业当成主业,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甚至有个别农村小学老师在工作时段还在公共场合喝茶、喝酒及打牌,其行为严重败坏人民教师的形象,影响极坏,严重影响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加上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就地转正,他们当中有许多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基础较差,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这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养一直低下,大大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今,新形势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必须既专且博,而少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却不懂理科知识,数学老师则常写错别字,农村小学老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或讲的普通话普通人听不懂,一部分老师不识五线谱,不懂色彩、线条,而他们却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这类老师只能说是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五、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滞后、陈旧

在这部分教师中有绝大多数不思进取,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们对现代教育理念接受得很缓慢,就说新课改,尽管我们已进行了多次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但他们接受起来却很困难,与新课改的要求格格不入,依然穿新鞋走老路,依老卖老。有个别老教师是这样评价新课改的:“教了一辈子的书,要我现在就转变观念,去适应学生,真是不可能,要是能早点退休,那该多好啊!”可见新课改对老教师的挑战有多大!可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也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

六、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里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各种设施不完备,“老三室”的设备大多已经老化、破损,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器材匮乏,多数教师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奢侈品,怎能实施素质教育?由于经费不足,很多中心校至今尚未完善运动场、电脑室、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各类教学功能室,学生缺少活动的空间,教师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心学校作为全镇教学教研的中心,这般条件怎能发挥出它的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七、上级下发文件和学校建设的制度有些只是一纸空文,落实不好。

在农村小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一堆堆上级下发的文件和一套又一套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细之又细,但很多都只是一纸空文,只流于形式,不真正加以落实,上级下发的文件不认真执行,文件的权威性发挥不起来,农村小学和教师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个样,就因为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估和考核机制还不完善,广大农村小学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起来。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要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就要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要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要实现村小与中心学校资源共享,同时在教研活动要加强“有效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教学常规上的渗透,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研活动、有效的考查手段,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真正提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村小学老师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中心学校在全乡镇范围内必须不断强化“以考促教”的工作,给农村教师和学生以适度压力,使辖区内各年级学生成绩的抽查和考评常态化。

三、健全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评估和奖惩制度,增强其公平性和科学性。首先,应规范教师考核方法。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来组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主要负责监视学校考核工作是否公平、公开、公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其次,要全面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只盯在学业造诣上,应当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去考核,尤其要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农村教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些方面明显落伍于城市学校,所以更需要努力赶上。再次,考核主体要多元化。单靠学校引导及教师互评的方式是远远无法评价教师工作的全部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把学生、学生家长、村干部等人员纳入考核主体,更能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平性。另外,要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考核成果的反馈,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使用考核成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时,一定要慎重,应注意避免引起教师的逆反心理。在公平公平的前提下,对考核不理想者要给予辅助与指导,找到原因,追求改进。只要学校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保证教师考核制度的规范执行,就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微观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建议

1、当前的形式(抽考、六年级网上阅卷、教育基金)

2、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核心:有效。原则:符合本校师生实际。

3、集体备课的有效拓展

(1)时间:单位时间延长,备课次数减少(2)范围:拓展到教研组、校际、片区(3)过程与内容:结合研课、上课、评课、反思、修正

(4)形式:讲读课、作业设计、练习设计、试卷命题

4、帮教制,辅导员制。

5、关于小组合作与提问的艺术(参考另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现实批判》)

6、教案与作业的创新管理

7、随堂听课与随意听课

8、单元过关、周测、月考的有机结合

9、人文关怀

第三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亲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与壮大,如今的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也逐步改善,中心校还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各农村小学学校图书及各种教学仪器也不断充实,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

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研缺乏活力,成效不大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有的学校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要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此外,农村小学术科教师配备还非常紧缺,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更高,要求术科(图、音、体、英、计)的教师更多,截止目前,利国镇20所小学术科教师只配备 30位,平均每所小学不足 1.5 人,具有专业性的教师如此少,新课程改革怎样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得到提高?这种状况使各农村小学在功课的安排上也感到非常为难,就以英语课为例,全镇只有中心、抱岁、望楼、新联、新民几间学校开课,其他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虽然开课,但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师职业道德下滑,敬业精神缺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不少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退化,即使有充足的时间,他们也不愿钻研业务,少备教案,少批改作业,对学生缺乏爱心。他们有的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勤不出力,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学校、应付学生,他们每天急急忙忙的来上完课,又急急忙忙的离开学校,离开学生,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午和晚上不在学校住宿。他们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和讨论学习;有的在接受工作时,沾轻拍重,讨价还价;有的甚至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或搞其他赚钱的行业当成主业,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甚至有个别农村小学老师在工作时段还在公共场合喝茶、喝酒及打牌,其行为严重败坏人民教师的形象,影响极坏,严重影响教育的长足发展。

三、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加上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就地转正,他们当中有许多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基础较差,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这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养一直低下,大大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今,新形势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必须既专且博,而少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却不懂理科知识,数学老师则常写错别字,农村小学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一部分老师不识五线谱,不懂色彩、线条,而他们却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这类老师只能说是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四、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滞后、陈旧

在我镇317位专任教师当中,51—54岁的有34人,55以上的达53人,在这部分教师中有绝大多数不思进取,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们对现代教育理念接受得很缓慢,就说新课改,尽管我们已进行了多次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但他们接受起来却很困难,与新课改的要求格格不入,依然穿新鞋走老路,依老卖老。有个别老教师是这样评价新课改的:“教了一辈子的书,要我现在就转变观念,去适应学生,真是不可能,要是能早点退休,那该多好啊!”可见新课改对老教师的挑战有多大!可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也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里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各种设施不完备,“老三室”的设备大多已经老化、破损,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器材匮乏,多数教师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奢侈品,目前,在任一所农村小学几乎找不到一部手风琴或电子琴等音乐器材。利国中心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324人,由于校舍紧缺,现平均班额已达70人,怎能实施素质教育?由于经费不足,该校至今尚未建起运动场、电脑室、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各类教学功能室,学生缺少活动的空间,教师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心学校作为全镇教学教研的中心,这般条件怎能发挥出它的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六、上级下发文件和学校建设的制度有些只是一纸空文,落实不好

在农村小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一堆堆上级下方的文件和一套又一套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细之又细,但很多都只是一纸空文,只流于形式,不真正加以落实,上级下发的文件不认真执行,文件的权威性发挥不起来,农村小学和教师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个样,就因为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估和考核机制还不完善,广大农村小学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起来。综上所述,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要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就要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要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此,本人提以下改进对策:

改进对策: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要实现村小与中心学校资源共享,同时在教研活动要加强“有效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教学常规上的渗透,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研活动、有效的考查手段,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真正提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村小学老师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中心学校在全镇范围内必须不断强化“以考促教”的工作,给农村教师和学生以适度压力,使区内各年级学生成绩的抽查和考评常态化。

三、健全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评估和奖惩制度,增强其公平性和科学性。首先,应规范教师考核方法。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来组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主要负责监视学校考核工作是否公平、公开、公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其次,要全面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只盯在学生造诣上,应当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去考核,尤其要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农村教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些方面明显落伍于城市学校,所以更需要努力赶上。再次,考核主体要多元化。单靠学校引导及教师互评的方式是远远无法评价教师工作的全部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把学生、学生家长、村干部等人员纳入考核主体,更能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平性。另外,要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考核成果的反馈,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使用考核成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时,一定要慎重,应注意避免引起教师的逆反心理。在公平公平的前提下,对考核不理想者要给予辅助与指导,找到原因,追求改进。只要学校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保证教师考核制度的规范执行,就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实行跨校兼课,体、音、美教师到不同学校授课,让校校有歌声、校校有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五、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学习优秀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融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第四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教育现状

分析

对策

本人在农村小学任教七年来,亲身经历了农村小学的 发展、壮大与辉煌,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转瓦化,围墙化,花园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优良,中心校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

一、现所处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及体制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经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过分追求升学率,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本人就所在 的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一)、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属民师转正或直转。表现为: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再次,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个别教师学习动力不足,总是自以为是,教师间缺乏探讨和交流,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新的教育理念不闻不问。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认识不到位,对国家依法施教的政策视而不见,教学质量上不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而采取违规施教,例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发生。纵观我县农村教师四十岁以上教师居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学生及家长 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学生入学较晚年龄较大,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有的较大年龄的学生还在低年级,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均衡。学困生居多。致使学生家长不理解、有满意。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农村大多数家长数文盲或半文盲状况,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孩子时往往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甚者,他们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他们眼里,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有的家长还把大量干农活的重担加在孩子的肩上。学生在家里根本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更不用说巩固复习了。近年来,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增多,以至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空白。久而久之,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恶性循环。

(三)、学校办学条件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设施不完备,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题材匮乏,微机室的微机一部分成为摆设,多数教 师依然是“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

语文、数学、英语是农村小学的三大主课,但由于英语教师数量少,实行非专业教师任课,很大程度上阴碍英语教学的发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课,但农村缺少专业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学校教研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备几本教案,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特别是安全,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课程辅导无法进行,哪怕是半天时间都不敢安排,生怕出现意外。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五)应试教育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由于旧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的片面现 象长期存在,社会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水平高低,工作好坏是以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度、合格率为依据,教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了系统的知识,甄别好学生与差学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准则。上级管理部门不断地组织统考统测,并且给各个学校排名排队,至使学校领导给教师加压。学校为了在社会上留下好名声,为了下一年能有较好的生源,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分数和录取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与经济挂钩,与晋升考核挂钩,用经济这根杠杆来达到这一目的,于是就设立高考奖、会考奖。达不到标准,非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在教师大会上点名挨批评,这样一来,教师即使不为奖金,也要为面子拼命干。要想学生考得好,教师明知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碍于学生健康成长,却还一味乐此不疲地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它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单靠死死地抓住学生,反复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六)、留守儿童增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良好的家庭环境

笔者所在的乡镇,煤炭和烟花是地方的两大支柱产业,由于国家对煤矿开采和烟花制作门槛的提高,加之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革新,富余的劳动力都流往城市。而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状况使大量农民工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照看。父母出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 显;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十分严重。

二、对策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了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了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一是每年聘用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三是成立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随时向各农村小学提供推介服务,使教师队伍建设有“源头”。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货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没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 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教导处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认真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夯实“备”、“教”、“改”、“导”、“考”、“评”各个环节的工作。

1、认真学习《教学常规》,强化常规意识。教学常规是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规范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是优良教风、学风的体现和量度。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首先要学习常规,理解常规,强化常规。

2、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办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常规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各校必须根据常规管理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从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的原则出发,重视抓细节、抓过程、抓考评,制定本校的实施意见和措施,使教学常规管理有章可循、规范生动、有序落实,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创建学校的管理文化。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首先要加快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教育理念不转变,许多教育问题不可能解决。而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与教师一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学会学习。以此提高学习能力,增进智慧生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强化校本教研,使教师要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针对 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难度和节奏,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集中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打造“活力、高效”课堂,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兴趣和能力的课堂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促成专业成长。

4、精心编选学科资料,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学生的训练是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的训练要讲究科学有效,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训练效率低下,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使训练能针对学生实际,针对教学要求。学校要建立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和监控作业布置、批改的有效措施,规范作业布置、批改要求,并做到作业“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同时要控制考试频度,杜绝考试的随意性,提高考试的实效性。

5、加强监督管理,使常规管理经常化。

优良的常规管理最终要创建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做到。在常规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监督常规管理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完善校内教学评价方案,注重对教师教学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的杠杆作用,引导教师钻研教学、关注学生、提升质量。最终使常规成为习惯,成为学校优良文化,进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提升教师上课水平

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随时收集所教学科的信息,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只有用系统的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教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在实践中学习,学习观摩优秀教师的课,与同学科教师互相学习,在对比中反思,在切磋中进步。要认真上好 8 每一节课,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存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和原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备课成为九峰职校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课是老师有步骤地、深入浅出地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四)、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五)、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让校校有歌声、校校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学习优秀教育和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溶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 培养人才服务。

(七)、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政府要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发挥其主导作用,改革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和创新现在教育模式,使留守儿童能够尽量在城市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二是学校应该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课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配备专业性心理教师,可以选取学校教师参加系统性培训,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三是要净化留守儿童周边环境的空气,严格控制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设立,多管齐下,为留守儿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尤其是要积极主动地和班主任、监护人、代理家长及时沟通,共同配合他们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上述观点,是我针对我校以及其他乡直学校近几年的教学成绩和我在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基础教育,奋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枣强镇宅城中心小学 步绍更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近日参加了全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受益匪浅。特别是结合国家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论和我单位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觉得感触颇深。我作为一名基层校长,过去曾对农村小学教育深感忧虑,现在通过学习规划纲要,对未来农村小学教育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就我学区教育现状作简要分析。一.办学条件失衡

我学区有两处完小,两处初小。学区内人口约1万,大约450名学生。按照办学条件,我学区小学可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中心小学所在地的完小,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教学设施较强,通过近几年的普九达标验收,各功能室基本齐备(电子备课室和语音室没有),硬件建设基本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第二类是村级完小,教学设施较落后,只有一个微机室,但电脑早已淘汰,学生的微机课只是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室。光盘播放室和卫星接收室的设备在教室安装着,很不方便,设备经常出毛病,不能正常运转。没有篮球架,只有一个乒乓球案,还是今年刚刚上马的,有图书而没有图书室,还好,最近购置了图书架,图书进了教室。第三类是村级初小,教学条件更差。我学区现有两处初小,其中一处是一至三年级,硬件建设基本和村级完小一样,另一处是一至二年级,没有任何功能室和教学设备,只有两名教师。

从办学条件(硬件)看,我学区存在着巨大差异,严重违背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政策。二.师资力量堪忧

1.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老龄化严重。

我学区共有37名教师,分散在两处完小,两处初小。其中有三处学校的一二年级还是大包班,另一处接近包班。我学区近十年基本没有增添教师。相反,陆续有很多教师调入县城。现在我学区教师数量是全镇各学区最少的。近三年将有五个教师退休,上级补充教师的可能性也不大。现有教师中,50岁以上的5人,45—49岁的16人,40-44岁的9人,35—40岁的7人。没有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后备力量不足。教师素质较低

我学区小学教师的起始学历较低,知识结构不完整,观念陈旧,专业化程度极低。第一学历是初中的有5人,第一学历是高中且属于民师转正的25人,第一学历是中师的7人。没有一个专科毕业的。虽然现在95%的教师达到了专科或本科,但文化素质远远不够,学历与能力极不相称。由于教学点分散,教师数量较少,很多教师担任多个学科,两处完小都只有一个英语教师(三至六年级一个人教,还担任其他工作),音体美微机和各功能室没有专职教师。教师专业水平低,严重影响教研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育观念滞后

尽管现在各校在大规模地开展新课程改革,不少教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有的学校成天叫喊素质教育,实则还是搞的应试教育,没有理解新课改的实质,只学到了新课改的模式。有的教师嘴上满挂课改,实际还是满堂灌,什么研究课、教改课等,只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而已,微机,多媒体语音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除少数教师使用以外,相当部分教师从未沾边。

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少且素质低,教学点分散成为阻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桎梏。合班并校不失为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和师资的好办法,但合班并校并非易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群众的认可,更要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解决教室、交通,食宿,安全及师资等系列问题。盲目的合班并校,搞大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可能会引发综合症。

为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加强和巩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推动全县教育均衡科学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有效投入。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优先考虑教育的发展,切实把教育列入基层党政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察、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财政预算中,要优先保证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教育设备和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的配置。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继续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要改变拨款方式,变通拨款途径,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各校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2、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壮大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目前,我县已实行了教师“绩效工资”制,这一制度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今后,还要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发放特殊津贴,提高收入水平,鼓励农村教师扎根基层,多作贡献。严格控制教师的无序流动,特别要严格控制农村走向城里的所谓“借调”,从而使教育师资水平趋于相对平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争取尽快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在新招教师不到位的情况下,考虑让一部分教师转岗培训,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教师的脱产进修,从而满足农村小学教育需求,使“开足开全课程”能成为现实,使学校教学设备能有效利用。可以探索推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和优秀教师共享制,制定县城富余教师支持农村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我县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农村教育给予更大关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才能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次通过学习规划纲要和专家讲课,我的眼界大开,对未来农村小学教育充满希望。我决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载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普九以来农村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目睹这些,特别是从2006年后省综合督导评估后,农村教育确实有了以大的变化但是农村教育的现状并不......

    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百色市那坡县德隆初级中学 梁瑞益【关键词】农村 初中生 写作【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0075-02 写作是语文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分析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中心环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共五则范文)

    一、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专业师资严重匮乏。目前,在农村小学中,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大多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80%以上的农村小学都没有配备受......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大有改进。但是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不重视习作教学,习作教学缺少应有的连续性,习作......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宁化县泉上卫生院游瑞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更是食品安全卫生网络的重要部分,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民......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品种丰富、数量充足、供给有余的食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食品消费需求。但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事件,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精选合集)

    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摘 要】体育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步入21世纪,体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可是在农村地区体育被遗忘甚至丢弃。基于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