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百色市那坡县德隆初级中学 梁瑞益
【关键词】农村 初中生 写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0075-02 写作是语文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有意识地用文字来写人记事、表达意向的一种方式,能满足学生社会活动实践与社会知识学习的需要。然而,不少农村初中生却因受到学习条件的限制,知识面狭窄,表达能力较弱,影响了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应在拓展农村初中生写作空间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一、农村初中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活经历少。农村中学生普遍仅在家与学校之间往返,活动少,阅历浅,知识面窄,缺乏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作文内容空洞,缺乏感染力。
第二,刻意模仿或照搬他人,缺乏创造性。农村中学生因生活与教学条件的限制,限制了思维发散,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写作时大多刻意模仿,作品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第三,阅读量少,表达欠佳。农村中学生课业繁重,很少有课余时间,也很有少有意识地去阅读课外书,加上生活环境受到地方语言的影响,导致写作中语言表达不顺畅,甚至出现地方方言。
第四,缺乏兴趣,将写作视为负担。农村中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较大,不少学生单纯为了提高成绩而读书,将分数作为奋斗的目标,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大部分学生将写作成为一种负担而非自我欣赏与提高的方式。
第五,无意关注或不善观察,无法捕捉灵感。这一点由以上各点综合而导致,因为缺乏不断的自我修正与系统的训练,许多农村中学生即使经历了丰富有趣的事,也不能做到有感而发。
二、改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拓展写作空间
倡导创新与个性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特点,这要求学生作文不仅要做到“真”“实”,并且要求“新”“活”。教师首先要把握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引导学生以此为写作特色,拓展写作的空间。1.鼓励学生体验生活,留心观察
作文教学仅从文本上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有目的地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调动多种感官,如眼看、手摸、鼻嗅、耳听、舌尝等,关注、体验和反省自己的生活,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刚开始训练时,教师可以将这样的体验活动设置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操作,待学生渐入佳境后,将这样的训练以周记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上交习作向教师反馈。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积累写作素材
要写好作文,积累是基础。农村中学生害怕写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生活的关注较少,素材积累不多,写作时才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教师要教会学生挖掘潜藏在身边的生活素材,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积累素材,并不时翻阅这些素材,思考每一个素材可以展开多少个话题的写作。教师首先要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篇幅不限,重点是把当天发生的一些事或感想记下来。经年累月地持之以恒,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且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时自然有感而发有话可说。3.教会学生将阅读、思考、整理相结合农村中学生与城市中学生相比,获取知识的方式单一,减少了据此展开自我思考的机会。教师要多在阅读上拓展学生的视野,特别是增加课外读物阅读量,重点推荐一些经典名篇,并让学生将阅读、思考、整理相结合,要求学生阅读前,精选读物;阅读时,思考文章的内涵,升华自己的思想;阅读后,摘抄精美句段,不定时复习。“阅读一思考一整理”应是一个有机循环的整体,整理的所得即个人阅读的所得,学生据此再对下一次阅读的材料进行更上一层次的选择。注意,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高效归类整理,例如根据文章体裁对素材分类,同类素材记录在同一笔记本中;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模仿和借用经典名篇的写法,在练习中不断形成自我体会,学会自我修改文章。
(二)注重写作指导
1.创设情境,精心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酝酿写作热情是爱上写作的前提,在学生学会收集素材,掌握选择材料的方法后,教师应因势利导,根据写作要求创设相应的情境:一是结合学校生活、班集体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展开;二是结合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教师要精心命题,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和思考,源于生活地萌发写作欲望,并在写作中自由表达、个性表达、创意表达,发自内心地爱上写作。例如笔者曾给学生安排以“家”为题的话题作文,不限体裁、字数,让学生找出与“家”有关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纵向、横向发散思维,思考可以拓展的方向,最终选择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且自己能够把握的主题写作。有的学生以“国家”展开,论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是每个小家庭存在的前提,笔者进而提问:“国家”与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有什么联系?特别是对于我们每一个农村初中生自身而言,是否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此引导,一个大的主题便逐步细化,与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性格个性相结合,写作也就容易彰显出个人的特色。2.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和确定主题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其实也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收放自如”,即让学生在审题时思维能发散开来,但又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防学生在自由审题的情况下离题万里。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正确审题的方法,根据题目找准写作范围,紧扣写作要求。例如,根据命题作文《老师的眼睛》引导学生分析题意:(1)题目的中心词是哪个词?(2)“的”字对哪个词进行修饰和限制?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生能明确“老师”二字限定了写作的范围;“眼睛”是题眼,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和中心,“的”是对“眼睛”这个中心词的修饰和限制。在确定主题后,教师再对学生提出要求:力求做到选择正确、集中、深刻、新颖的立意,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和对主题有说服力的素材来表达中心思想。3.指导学生紧扣中心选择、组织材料
作文材料,是形成文章主旨的重要内容,所有材料的选用都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来选定。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紧扣文章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善于筛选生动形象、真实新颖、具有典型性的素材,有条理地谋篇布局,保证行文饱满而缜密。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如何实现紧扣中心地选择和组织材料?回归生活,找出中心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好方法。虽然农村中学生没有充裕的物质条件,但教师却可教会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精神财富,面对现实生活,表现自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塑造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变劣势为优势。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农村生活中也处处蕴藏着丰富的素材,一条路、一块地、一头牛、甚至一块普通的石头,也可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找出素材与文章中心的联系。以话题“青春”为例,教师可让学生思考以下这些问题:(1)青春是什么?(2)我的青春是在哪里度过的?(3)我的青春最难忘的是什么?其中包含了哪些人、事、物?由此条目细细展开,学生就能根据“青春”这个主题筛选素材来为写作服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教师去唤醒、去挖掘、去引导。”培养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思维操作技术、运用书面语言符号对表达内容进行语境化,展开修辞性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将“我笔写我心”思想贯穿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才能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忠于内心,反映真实,体现灵性。
第二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推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政和县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班讲稿(2012.10.17)许青坪
当前,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也逐步改善,中心校还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各农村小学学校图书及各种教学仪器也不断充实,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现状分析
一、绩效工资遭遇的尴尬状况
农村中小学基本建立了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格局,然而随着教师绩效工资出台并实施,这种格局不但被打破,还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教师工资被增加了18年)
1、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缺乏法律保护,教育机构撕裂教师工资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引起了教师的普遍不满。政府按照公务员工资总额征收个人所得税,公务员拥有税后工资的绝对使用权,公务员工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政府部门不敢随意提取公务员工资,但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不同于公务员,其工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其表现形式为:政府给教师增加了工资,财政部门根据教师工资总额征收个人所得税后,教育机构每月从教师税后工资中提取几百元,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实行再分配,本该合法领取的教师工资被撕裂。
2、教师表册工资与实际领取工资相差较大。以某县为例,公务员比教师提前18个月发放了阳光工资,18个月后县财政局按月平均700元给教师补发了6个月(比公务员少发了12个月)工资,随后按月打入教师工资册,从表面上看教师工资人均增加了700元/月,随即被教育机构提取了400余元/月,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实行再分配,教师人均月发工资额不足300元/月,教师担负着繁重教学管理工作,但是只能拿回1700-2500元/年(被扣3100-2300元/年),教师名义上领着高工资,实际领着低工资,地方教育政策的歧视引起了教师的不满,其不满情绪正在蔓延扩散。
3、教师不敢请假。为了多领几块工资,许多教师有病不敢请假,苦苦支撑,付出和获取之间的矛盾促使不少一线优秀教师逃离了教学岗位,教师队伍越来越不稳定,上访、申诉、罢教等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增强。为了达到不扣绩效工资或者少扣绩效工资的目的,教师之间明争暗斗,互相倾轧,被斗败的教师则心灰意冷,既不跟领导合作,也不跟班主任合作,混日子而已,而学校和班级管理绝对离不开教师之间的亲密合作,学校不稳定因素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面前呈增强态势,不知道何时才能恢复往日的平静?
4、轻视师德,重视教学成绩,按照学生成绩排名来确定教师绩效工资。部分教师担心学生向学校领导告发自己,对学生问题视而不见,甚至连学生不完成课堂作业都不管,至于学生在课堂里睡觉、在课堂里吵闹、在课后翻围墙或者打架什么的更不想管,教师所具备的高贵品质,在现实中变得支离破碎化作无形。由于教师不管学生,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体系,学校已经非常脆弱,极易出问题,有狭隘思想的教师甚至希望学校多出事,以达到惩罚教育官员的目的,创建和谐学校在无聊的教育游戏中变为空谈。
5、教师有委屈但无处诉说,学校变得十分脆弱。教师维权被说成是满足私欲,向上级反映情况被视为非法,教师哪来心情教书?最有能力者花钱或者托人调离教育岗位当公务员,每个月少领几十或几百无所谓。有能力者进教育局或者中心校,领几块自在工资。次有能力者当学校行政领导,享受半课优惠,混几顿公家饭吃,领几文领导岗位津贴,最无能者站讲台,45分钟过去,立刻离校,天塌下来有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顶着,休息时间关机或者不接学校领导电话。
6、教育世家正在没落。我们总是在宣传教师地位有多高,工资有多高,但是教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报考师范学校,尽管有十分诱人的照顾分。调研结果显示,教师让子女读师范类的仅占7%,动员子女报考师范学校的教师占18%,这种现状表明教师厌恶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想让子女重蹈覆辙,现在还没有逃离教学岗位的教师,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逃离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他们不会有半点的犹豫。
教育结论。教师绩效工资遭遇了尴尬,引发出许多新问题,其关键点在于:
在制定教育政策时持不谨慎态度,没有实行统筹兼顾政策,忽视了GDP的地域性,忽视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调研结果显示,有些地区做到了拿出GDP的4%来办教育,可以满足教育要求,有些地区投资教育的GDP已经超过了4%,但是由于GDP总量不大,其4%也就不大,因为特殊的地理态势,有些地方教学布点远比内地某些省份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
教育结构体系不适应义务教育发展,需要尽快予以调整。山区与城区教师之间的矛盾,导致城区学校教师严重超编和山区教师严重短缺,为了保证教师到位上课,教育管理人员不得已动用经济补偿、给予优秀教师指标、给予优先解决职称甚至任命小学校长等方式来诱导教师到山区支教。
无论教育领导还是其他教育管理人员,深感教师绩效工资运作起来极为不便,远不及公务员直接加工资更具操作性,在没有完全考虑成熟的前提下,按照统一模式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而相应的资金却不到位,教研、教师进修、水电费支付、超课时、行政领导岗位津贴等经费难以筹措,教育领导只好打教师主意,借绩效工资强行剥夺教师工资,教师队伍更加不稳定。
二、农村小学教研缺乏活力,成效不大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有的学校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要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关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几个困惑混乱概念:用教材教与教教材,随堂听课与推门听课,减负与正常课业量,怎么教与教什么,小组讨论与合作)
此外,农村小学术科教师配备还非常紧缺,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更高,要求技能科(图、音、体、计)的教师更多,截止目前,我县平均每所小学不足 1.5 人,近年新招聘的技能课教师大都交流到中学或城区小学了。具有专业性的教师如此少,新课程改革怎样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得到提高?这种状况使各农村小学在课程的安排上也感到非常为难,就以英语课为例,全县只有各中心中心、前村、富垄、东平二中小几间学校开课(关于英语开课的几点建议,武夷山经验,支教、聘请中学老师,每周2节),其他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虽然开课,但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道德下滑,敬业精神缺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不少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退化,即使有充足的时间,他们也不愿钻研业务,少备教案,少批改作业,对学生缺乏爱心。他们有的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勤不出力,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学校、应付学生,他们每天急急忙忙的来上完课,又急急忙忙的离开学校,离开学生,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午和晚上不在学校住宿。他们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和讨论学习;有的在接受工作时,沾轻拍重,讨价还价;有的甚至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或搞其他赚钱的行业当成主业,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甚至有个别农村小学老师在工作时段还在公共场合喝茶、喝酒及打牌,其行为严重败坏人民教师的形象,影响极坏,严重影响教育的长足发展。
四、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加上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就地转正,他们当中有许多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基础较差,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这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养一直低下,大大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今,新形势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必须既专且博,而少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却不懂理科知识,数学老师则常写错别字,农村小学老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或讲的普通话普通人听不懂,一部分老师不识五线谱,不懂色彩、线条,而他们却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这类老师只能说是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五、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滞后、陈旧
在这部分教师中有绝大多数不思进取,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们对现代教育理念接受得很缓慢,就说新课改,尽管我们已进行了多次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但他们接受起来却很困难,与新课改的要求格格不入,依然穿新鞋走老路,依老卖老。有个别老教师是这样评价新课改的:“教了一辈子的书,要我现在就转变观念,去适应学生,真是不可能,要是能早点退休,那该多好啊!”可见新课改对老教师的挑战有多大!可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也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
六、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里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各种设施不完备,“老三室”的设备大多已经老化、破损,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器材匮乏,多数教师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奢侈品,怎能实施素质教育?由于经费不足,很多中心校至今尚未完善运动场、电脑室、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各类教学功能室,学生缺少活动的空间,教师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心学校作为全镇教学教研的中心,这般条件怎能发挥出它的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七、上级下发文件和学校建设的制度有些只是一纸空文,落实不好。
在农村小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一堆堆上级下发的文件和一套又一套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细之又细,但很多都只是一纸空文,只流于形式,不真正加以落实,上级下发的文件不认真执行,文件的权威性发挥不起来,农村小学和教师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个样,就因为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估和考核机制还不完善,广大农村小学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起来。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要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就要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要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要实现村小与中心学校资源共享,同时在教研活动要加强“有效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教学常规上的渗透,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研活动、有效的考查手段,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真正提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村小学老师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中心学校在全乡镇范围内必须不断强化“以考促教”的工作,给农村教师和学生以适度压力,使辖区内各年级学生成绩的抽查和考评常态化。
三、健全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评估和奖惩制度,增强其公平性和科学性。首先,应规范教师考核方法。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来组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主要负责监视学校考核工作是否公平、公开、公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其次,要全面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只盯在学业造诣上,应当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去考核,尤其要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农村教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些方面明显落伍于城市学校,所以更需要努力赶上。再次,考核主体要多元化。单靠学校引导及教师互评的方式是远远无法评价教师工作的全部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把学生、学生家长、村干部等人员纳入考核主体,更能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平性。另外,要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考核成果的反馈,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使用考核成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时,一定要慎重,应注意避免引起教师的逆反心理。在公平公平的前提下,对考核不理想者要给予辅助与指导,找到原因,追求改进。只要学校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保证教师考核制度的规范执行,就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微观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建议
1、当前的形式(抽考、六年级网上阅卷、教育基金)
2、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核心:有效。原则:符合本校师生实际。
3、集体备课的有效拓展
(1)时间:单位时间延长,备课次数减少(2)范围:拓展到教研组、校际、片区(3)过程与内容:结合研课、上课、评课、反思、修正
(4)形式:讲读课、作业设计、练习设计、试卷命题
4、帮教制,辅导员制。
5、关于小组合作与提问的艺术(参考另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现实批判》)
6、教案与作业的创新管理
7、随堂听课与随意听课
8、单元过关、周测、月考的有机结合
9、人文关怀
第三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梅塘完全小学陈海元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亲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与壮大,如今的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也逐步改善,中心小学还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各农村小学学校图书及各种教学仪器也不断充实,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
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研缺乏活力,成效不大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有的学校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要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此外,农村小学术科教师配备还非常紧缺,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更高,要求术科(美、音、体、英、信)的教师更多,截止目前,我镇20余所小学术科教师只配备20余位,平均每所小学不足 1 人,具有专业性的教师如此少,新课程改革怎样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得到提高?这种状况使各农村小学在功课的安排上也感到非常为难,就以英语课为例,全镇只有完全小学开课,其他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虽然开课,但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师职业道德下滑,敬业精神缺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不少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退化,即使有充足的时间,他们也不愿钻研业务,少备教案,少批改作业,对学生缺乏爱心。他们有的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勤不出力,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学校、应付学生,他们每天急急忙忙的来上完课,又急急忙忙的离开学校,离开学生,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午和晚上不在学校住宿。他们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和讨论学习;有的在接受工作时,拈轻怕重,讨价还价;有的甚至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或搞其他赚钱的行业当成主业,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甚至有个别农村小学老师在工作时段还在公共场合喝茶、喝酒及打牌,其行为严重败坏人民教师的形象,影响极坏,严重影响教育的长足发展。
三、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加上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就地转正,他们当中有许多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基础较差,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这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
质与文化素养一直低下,大大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今,新形势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必须既专且博,而少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却不懂理科知识,数学老师则常写错别字,农村小学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一部分老师不识五线谱,不懂色彩、线条,而他们却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这类老师只能说是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四、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滞后、陈旧
在我镇298位专任教师当中,50岁以上的很多,在这部分教师中有绝大多数不思进取,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们对现代教育理念接受得很缓慢,就说新课改,尽管我们已进行了多次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但他们接受起来却很困难,与新课改的要求格格不入,依然穿新鞋走老路,倚老卖老。有个别老教师是这样评价新课改的:“教了一辈子的书,要我现在就转变观念,去适应学生,真是不可能,要是能早点退休,那该多好啊!”可见新课改对老教师的挑战有多大!可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也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里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各种设施不完备,“老三室”的设备大多已经老化、破损,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器材匮乏,多数教师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奢侈品,目前,在任一所农村村级小学几乎找不到一部手风琴或电子琴等音乐器材。由于经费不足,梅塘完全小学至今尚未建起运动场、电脑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各类教学功能室,学生缺少活动的空间,教师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六、上级下发文件和学校建设的制度有些只是一纸空文,落实不好
在农村小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一堆堆上级下发的文件和一套又一套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细之又细,但很多都只是一纸空文,只流于形式,不真正加以落实,上级下发的文件不认真执行,文件的权威性发挥不起来,农村小学和教师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个样,就因为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估和考核机制还不完善,广大农村小学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起来。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要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就要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要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此,本人提以下改进对策:
改进对策: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在教研活动要加强“有效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教学常规上的渗透,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研活动、有效的考查手段,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真正提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村小学老师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中心学校在全镇范围内必须不断强化“以考促教”的工作,给农村教师和学生以适度压力,使各年级学生成绩的抽查和考评常态化。
三、健全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评估和奖惩制度,增强其公平性和科学性。首先,应规范教师考核方法。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来组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主要负责监视学校考核工作是否公平、公开、公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其次,要全面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只盯在学生造诣上,应当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去考核,尤其要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农村教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些方面明显落伍于城市学校,所以更需要努力赶上。再次,考核主体要多元化。单靠学校引导及教师互评的方式是远远无法评价教师工作的全部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把学生、学生家长、村干部等人员纳入考核主体,更能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平性。另外,要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考核成果的反馈,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使用考核成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时,一定要慎重,应注意避免引起教师的逆反心理。在公平公平的前提下,对考核不理想者要给予辅助与指导,找到原因,追求改进。只要学校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保证教师考核制度的规范执行,就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实行跨校兼课,体、音、美教师到不同学校授课,让校校有歌声、校校有
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五、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学习优秀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融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2012.10.18
第四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亲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与壮大,如今的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也逐步改善,中心校还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各农村小学学校图书及各种教学仪器也不断充实,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
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研缺乏活力,成效不大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有的学校每位教师要教三、四门课程,还要必须做好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班级管理、安全等常规工作。特别是安全工作,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因为如此,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活动。因而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此外,农村小学术科教师配备还非常紧缺,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更高,要求术科(图、音、体、英、计)的教师更多,截止目前,利国镇20所小学术科教师只配备 30位,平均每所小学不足 1.5 人,具有专业性的教师如此少,新课程改革怎样得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得到提高?这种状况使各农村小学在功课的安排上也感到非常为难,就以英语课为例,全镇只有中心、抱岁、望楼、新联、新民几间学校开课,其他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虽然开课,但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师职业道德下滑,敬业精神缺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不少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退化,即使有充足的时间,他们也不愿钻研业务,少备教案,少批改作业,对学生缺乏爱心。他们有的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勤不出力,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学校、应付学生,他们每天急急忙忙的来上完课,又急急忙忙的离开学校,离开学生,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午和晚上不在学校住宿。他们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和讨论学习;有的在接受工作时,沾轻拍重,讨价还价;有的甚至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或搞其他赚钱的行业当成主业,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甚至有个别农村小学老师在工作时段还在公共场合喝茶、喝酒及打牌,其行为严重败坏人民教师的形象,影响极坏,严重影响教育的长足发展。
三、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加上许多农村小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就地转正,他们当中有许多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接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基础较差,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这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养一直低下,大大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今,新形势对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必须既专且博,而少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却不懂理科知识,数学老师则常写错别字,农村小学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一部分老师不识五线谱,不懂色彩、线条,而他们却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伍了,这类老师只能说是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四、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滞后、陈旧
在我镇317位专任教师当中,51—54岁的有34人,55以上的达53人,在这部分教师中有绝大多数不思进取,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们对现代教育理念接受得很缓慢,就说新课改,尽管我们已进行了多次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但他们接受起来却很困难,与新课改的要求格格不入,依然穿新鞋走老路,依老卖老。有个别老教师是这样评价新课改的:“教了一辈子的书,要我现在就转变观念,去适应学生,真是不可能,要是能早点退休,那该多好啊!”可见新课改对老教师的挑战有多大!可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也很难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尽管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里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各种设施不完备,“老三室”的设备大多已经老化、破损,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新三室”还没有完全配套,图书数量少、体育器材匮乏,多数教师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依然主要是靠“听、写、读、备、考”来学习,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奢侈品,目前,在任一所农村小学几乎找不到一部手风琴或电子琴等音乐器材。利国中心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324人,由于校舍紧缺,现平均班额已达70人,怎能实施素质教育?由于经费不足,该校至今尚未建起运动场、电脑室、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各类教学功能室,学生缺少活动的空间,教师缺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心学校作为全镇教学教研的中心,这般条件怎能发挥出它的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六、上级下发文件和学校建设的制度有些只是一纸空文,落实不好
在农村小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一堆堆上级下方的文件和一套又一套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细之又细,但很多都只是一纸空文,只流于形式,不真正加以落实,上级下发的文件不认真执行,文件的权威性发挥不起来,农村小学和教师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也一个样,就因为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估和考核机制还不完善,广大农村小学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起来。综上所述,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要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就要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要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此,本人提以下改进对策:
改进对策: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教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充分挖掘乡镇中心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中心校统一领导,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要实现村小与中心学校资源共享,同时在教研活动要加强“有效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教学常规上的渗透,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研活动、有效的考查手段,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真正提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村小学老师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中心学校在全镇范围内必须不断强化“以考促教”的工作,给农村教师和学生以适度压力,使区内各年级学生成绩的抽查和考评常态化。
三、健全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的评估和奖惩制度,增强其公平性和科学性。首先,应规范教师考核方法。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来组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主要负责监视学校考核工作是否公平、公开、公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其次,要全面考核,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不应只盯在学生造诣上,应当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去考核,尤其要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农村教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些方面明显落伍于城市学校,所以更需要努力赶上。再次,考核主体要多元化。单靠学校引导及教师互评的方式是远远无法评价教师工作的全部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考核应把学生、学生家长、村干部等人员纳入考核主体,更能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平性。另外,要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考核成果的反馈,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使用考核成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时,一定要慎重,应注意避免引起教师的逆反心理。在公平公平的前提下,对考核不理想者要给予辅助与指导,找到原因,追求改进。只要学校科学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保证教师考核制度的规范执行,就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实行跨校兼课,体、音、美教师到不同学校授课,让校校有歌声、校校有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五、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学习优秀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融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第五篇:初中生写作的现状分析
初中生写作的现状分析
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已经十多年了,我收获了很多喜悦,也有很多的迷惑和不解,特别是作文的写作:这真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写呀。如今的学生更是闻写而色变,不仅烦写,甚至还出现了怕写,不想写的发展赴势。我也为这种写作的现状而深感不安,也为之专门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学生的写作困惑我也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求最佳的路径,在这语文作文教学的难题上我们教师也在不懈努力。
如今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现实存在,而且时时影响着学生写作。大的问题就是只注重表面形式的的模仿,而不重视作文内在精神,只有花枝展招的外衣。学生大都注重时尚的作文的结构形式,还有就是过分的去追求华丽的辞藻,还有就是写作脱离生活没有现实的基础,还有就是作文主题不典型集中,写作中还存在着就是思路太过散乱,这些体现在作文中的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这也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专项的训练与提高。除了学生的作文中存在这些问题外,还有更多在写作中的问题:学生对教师作文教学不感兴趣,激发不了自己的写作欲望;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不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没有积累丰富的素材;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不够全面合理;学生对传统的东西不能很好的继承与发扬。
面对着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也会很多:我们首先应该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对作文教学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其次就是我们教师还应注重作文技巧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写作,并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再次我们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有我们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写实抒已之真情,发表自己客观合理的评价;最后我们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自己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确定自己的写作思路及主题,写出自我。
我每次都在写作教学之前花很多的时间去准备,可是每次走进教室,同学们看见我的教参是作文他们的学习激情就会倾刻间消失了,人人都像是泄了气的气球似的。我也深刻去分析:这也许是我们老师没有完全走进学生的世界,也许是我们教不得法,也许是学生长期的思想原因,也许是现在这个写作的氛围没有营造罢,更或是我们对学生的写作方式指导不当,还或是学生平时没很好的把自己的情感利用自己的语言给表达式出来,总之这些是造成学生写作中存在问题的普遍原因罢。
为了让学生不在逃避写作,我在实际教学中不再按照传统的讲、练、写、评的模式来展开,而是在大家没意识到写作的状况下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写作,也许是在某个教学环节中面对大家感兴趣的事情或问题,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全面参与,从而组织大家进行讨论,让同学们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讲述有关的事情,在大家没有写作压力的情况下,也没有写作的思想包袱下进行最自然最真实的写作,让他们自由的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想法,真正让学生写出自我,在作文中找到一个真我。这样的教学进行了很长的时间,同学们也自然消除了写作上的情绪,也慢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理念和好的习惯。在平时我也随时进行五分钟小作文的不定时写作,还让每个学生坚持用一个笔记本写专题——我的情感世界,同进也坚持每周学生的我的眼睛面向我的人生的的随笔练习和交流。
总之,面对这样一个语文教学的大难题,我们每个教师都在探索和努力着,不关我们有多苦多累,只要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我们做再多,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无怨无悔的!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老师有这份职业之心,一切都会在我们的努力下好起来的,明天肯定会给我们每一位老师更大的期待的,加油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