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时间:2019-05-15 02:3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第一篇: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仍处于步履维艰的局面,尽管众多的语文教师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仍是严峻的。

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的需要

在河北省中考语文成绩中,作文已由原来的三十分猛增到五十分,这本是突出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举措,但一部分语文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分数,应付中考,往往训练“应试作文”,让学生压题目,背范文,作文训练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只限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而说明文及有名无实的应用文只能靠边站)模式中。其结果是,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学生对写作感到索然寡味,写作时敷衍了事,抄袭现象屡见不鲜,写出的作文空、白、假。如今话题作文给学生选材立意的范围越来越宽泛,文体的要求越来越淡化,而学生作文的分数却未与之成正比。究其根本原因确是应试训练扼杀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浇息了学生写作的火花,更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对社会的需要。

二、封闭式教学严重缺乏大语文观、大课堂思想

目前,一些学校实行封闭式教学,他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学生整天束缚在课堂上,甚至课内损失课外补,完全剥夺了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学生面对的是呆板、枯燥的书本知识,缺乏必要的文化生活、体育活动及社会实践,两耳闻不到窗外事,一心只能读圣贤书,这就决定了学生写作的内容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实际所进行的封闭式训练,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好的作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学校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确立大语文、大课堂的思想。除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生活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举行一些文体活动,为学生了解社会信息创造条件。如:设立图书室,安装电视等,让学生有条件参与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由于有了必要的实践活动,学生从电视、报刊中耳闻目染,无不津津乐道,把这些问题引入作文训练,会使学生作文的主题更加深刻,为学生的作文增添新的生机。如200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话题为“发现”,班里赵洪同学写了《我发现妈妈变了》,其内容大致写的是一位保守落后的妈妈在改革大潮的影响下竟参加了电脑培训班,扭起了大秧歌。赵洪同学取得了105分的好成绩,这与他的作文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彻底摒除封闭式的教育教学已刻不容缓

三.作文训练中随意性大,缺乏针对性和计划性

目前,一些中学的作文教学,仍然存在着盲目的随意性,写作无根据,训练无目的的情况下屡见不鲜。具体表现为①训练文体的随意性,只注重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而忽视说明文、议论文的训练;②训练的手段的随意性,只注重课堂训练而忽视课外的训练;③评改训练的随意性,评语千篇一律,使学生不痛不痒,不知所云,只注重少数尖子生的范文讲评而忽视整体的评改,只注重老师的评改,而忽视学生的自改;④命题的随意性大,有些老师,往往课前无充分的准备,课上随意找个题目让学生作文,缺少必要的指导。我认为,以上这些做法不是一种明智之举,它只能使老师的劳动付诸东流。要克服这种写作教学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最好的做法是依据大纲的要求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如在文体训练上,注重实用性与能力性,多种文体全方位训练。在年段攻关上,初一做模仿训练,可“仿点”“仿意”“仿写法”。这要求广大的语文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巧练作文,最终使学生能仿其行到传其神。八年级以后,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快速选材,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训练的措施上,课内课外相结合,师生评改相结合,训练结合。在作文的命题上,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实际,要有针对性。现在,在课外师生经常在一块儿,学生平时干些什么,玩些什么,想些什么,教师都心里有树。出题目就有了考虑的范围,把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写出来。叶老先生的论述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怎样才算有针对性而避免随意性。

总之,有了科学的训练目标,并在这个目标指导先循序渐进的练,日积月累的了练,有法、有序、有效的训练,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持之以恒,又何愁作文水平不提高呢?

第二篇: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初探

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一般的初中语文测试题中,包括中考,“写作”作为与“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阅读分析”相并列的一块内容,占有30%~40%的分值。因此,写作也倍受广大学生、教师、家长的重视,作文教学自然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却不乐观,它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而我们农村初中更是如此。

一、存在的问题

我校由于地处偏远农村,教师和学生流失较为严重,2007-2008年较为好转,有大批外留学生相继回流。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作文水平更是低下,每次上交的作文不是只字片言,就是语句不通,十字五错,更不要提选材、构思、立意了。面对这一现状,我校课题组和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学生作文水平低的症结所在,探求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途径。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普遍不浓,也缺乏修改的习惯,大部分学生把完成作文当作一种任务,一旦完成便把它投掷一边,而不愿去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并仔细的修改,除了老师布置的每周练笔外,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写文章,课外阅读量相对也少,对老师的批改及评语作一般性的浏览,甚至根本不去理会。这也是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几点对策

1、降低要求培养兴趣

由于我校学生基础差,写作水平低下,我们应该对学生降低要求,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切不可对学生过高要求,让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

当前,有些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每次作文都对学生给出硬性要求,如字数必须达到600字,否则重写,于是,那些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为了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只好不断重复相同或类似的语句,结果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有的学生干脆抄袭,敷衍了事,还有的甚至懒得动笔。结果,不少学生都产生一种惧怕作文的心理,每当作文时,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怨声四起。

面对这一现状,教师无不摇头叹息,也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使学生喜爱作文呢?我认为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感觉到自己能够达到要求,乐意去写,然后,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不断修改,通过多次的修改,学生感觉到自己越写越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尝到写作的甜头,此外,教师还应不断鼓励学生,充分表扬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的兴趣一旦得以激发,学生乐于写,写作水平也自然会逐渐提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是“乐之者”,还怕不愿意主动动笔写?

2、及时修改注重点评、讲评

批改作文、讲评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学生的作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修改、点评,那就无法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最初布置作文的目的自然也无法达到,而且还会抑制学生的写作热情,影响写作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必须及时批改,那么如何进行批改讲评呢?

首先,批改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传统的批改方法是学生的作文教师改,然而由于语文教师的教学事务多,大部分兼任班主任工作,靠教师一人之力去批改一个班级甚至两个班级的作文,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批改作文花费的时间长,拖延了作文本的发放时间,而且无法按时讲评作文,收效自然甚微。此外,学生作文教师改,也使学生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学生们的作文水平自然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其实,除传统的批改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经常采用学生自我修改、学生互动批

改、师生共同修改等办法,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自身的工作负担,而且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 学生在参与批改的过程就是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从教学角度而言,也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因为学生养成的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终身受用的。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其次,评语不应笼统空泛,修改不应面面俱到。作文修改时,评语不应过于空泛,千篇一律,如“语句通顺,层次分明,但语言欠生动。中心欠突出„„”这种空洞的模式化的评语无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应该针对学生的习作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让学生对批阅后作文进行再修改、再点评。此外,评语还应具有激励性和商榷性,如在学生作文的批语中,批上“在„„方面,你有了较大的进步”,“要是„„就更好了”,“这地方如果加上„„就更具体了”,这样,学生无论面对自己作文中优点还是缺点,都能欣然接受,写作的热情也会高涨。

此外,作文讲评应多样化。不少的作文讲评课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教师评学生听,教师改学生看,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往往还是无动于衷,有的心不在焉甚至打瞌睡,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实,这种讲评课,学生处于被审判者的位置,又怎么能打起精神,产生兴趣呢?长此以往,学生不但会失去写作兴趣,而且会产生厌恶情绪。因此,作文讲评课应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双向交流,生生双向交流,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从而加大信息量,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在这样的讲评课中,通过相互切磋、互动交流,学生各显其能,取长补短,成为作文讲评课的主人,其鉴赏能力、表达能力也得以提高。此外,交流切磋不能流于形式,还应内化、吸收,即进行再创作,这样,写作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3、加强阅读勤写多练

阅读是人类获取各种知识、了解各种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词汇,开拓视野,还能学习各类文章的写作规律,解除作文难的顾虑。鲁迅先生在总结自己写作经验时曾说过:“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可见,多读课外书籍对提高写作水平是不无裨益的。当然,课外阅读不能随意的,毫无目的的进行,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可读篇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组织学生互动交流。

光读不写也不行,还应读写结合、勤写多练,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文字及思想感情,写作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即读是吸收,写是输出,阅读和写作是互为因果的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叶圣陶指出:“写作的历练在于多作”。可见,读后必须让学生动笔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他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么怎样勤写多练呢?叶老说:“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养成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我校还为学生建立“课内课外阅读链接卡”,使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获,长此下去,作文时自然能妙笔生花,也就不会望“题”兴叹,害怕作文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4、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之水一旦枯竭,学生又如何能写好作文,因此,我们必须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作提供源泉。如我们可以展开各类竞赛,交流,创办班刊、校刊,开展“寻找家乡的文化”、“探访身边的名人”、“亲近大自然”、“观察可爱的动物”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让学生开阔眼界,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

识新事物、新现象,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通过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写作素材得以增加,写作欲望逐渐增强,学生愿意主动动笔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非被迫进行闭门造车。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主动写、乐于写,而非被迫写,应该“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最后,只要我们潜心研究,汲取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新途径,相信必定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第三篇: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百色市那坡县德隆初级中学 梁瑞益

【关键词】农村 初中生 写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0075-02 写作是语文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有意识地用文字来写人记事、表达意向的一种方式,能满足学生社会活动实践与社会知识学习的需要。然而,不少农村初中生却因受到学习条件的限制,知识面狭窄,表达能力较弱,影响了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应在拓展农村初中生写作空间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一、农村初中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活经历少。农村中学生普遍仅在家与学校之间往返,活动少,阅历浅,知识面窄,缺乏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作文内容空洞,缺乏感染力。

第二,刻意模仿或照搬他人,缺乏创造性。农村中学生因生活与教学条件的限制,限制了思维发散,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写作时大多刻意模仿,作品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第三,阅读量少,表达欠佳。农村中学生课业繁重,很少有课余时间,也很有少有意识地去阅读课外书,加上生活环境受到地方语言的影响,导致写作中语言表达不顺畅,甚至出现地方方言。

第四,缺乏兴趣,将写作视为负担。农村中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较大,不少学生单纯为了提高成绩而读书,将分数作为奋斗的目标,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大部分学生将写作成为一种负担而非自我欣赏与提高的方式。

第五,无意关注或不善观察,无法捕捉灵感。这一点由以上各点综合而导致,因为缺乏不断的自我修正与系统的训练,许多农村中学生即使经历了丰富有趣的事,也不能做到有感而发。

二、改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拓展写作空间

倡导创新与个性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特点,这要求学生作文不仅要做到“真”“实”,并且要求“新”“活”。教师首先要把握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引导学生以此为写作特色,拓展写作的空间。1.鼓励学生体验生活,留心观察

作文教学仅从文本上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有目的地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调动多种感官,如眼看、手摸、鼻嗅、耳听、舌尝等,关注、体验和反省自己的生活,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刚开始训练时,教师可以将这样的体验活动设置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操作,待学生渐入佳境后,将这样的训练以周记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上交习作向教师反馈。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积累写作素材

要写好作文,积累是基础。农村中学生害怕写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生活的关注较少,素材积累不多,写作时才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教师要教会学生挖掘潜藏在身边的生活素材,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积累素材,并不时翻阅这些素材,思考每一个素材可以展开多少个话题的写作。教师首先要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篇幅不限,重点是把当天发生的一些事或感想记下来。经年累月地持之以恒,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且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时自然有感而发有话可说。3.教会学生将阅读、思考、整理相结合农村中学生与城市中学生相比,获取知识的方式单一,减少了据此展开自我思考的机会。教师要多在阅读上拓展学生的视野,特别是增加课外读物阅读量,重点推荐一些经典名篇,并让学生将阅读、思考、整理相结合,要求学生阅读前,精选读物;阅读时,思考文章的内涵,升华自己的思想;阅读后,摘抄精美句段,不定时复习。“阅读一思考一整理”应是一个有机循环的整体,整理的所得即个人阅读的所得,学生据此再对下一次阅读的材料进行更上一层次的选择。注意,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高效归类整理,例如根据文章体裁对素材分类,同类素材记录在同一笔记本中;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模仿和借用经典名篇的写法,在练习中不断形成自我体会,学会自我修改文章。

(二)注重写作指导

1.创设情境,精心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酝酿写作热情是爱上写作的前提,在学生学会收集素材,掌握选择材料的方法后,教师应因势利导,根据写作要求创设相应的情境:一是结合学校生活、班集体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展开;二是结合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教师要精心命题,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和思考,源于生活地萌发写作欲望,并在写作中自由表达、个性表达、创意表达,发自内心地爱上写作。例如笔者曾给学生安排以“家”为题的话题作文,不限体裁、字数,让学生找出与“家”有关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纵向、横向发散思维,思考可以拓展的方向,最终选择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且自己能够把握的主题写作。有的学生以“国家”展开,论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是每个小家庭存在的前提,笔者进而提问:“国家”与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有什么联系?特别是对于我们每一个农村初中生自身而言,是否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此引导,一个大的主题便逐步细化,与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性格个性相结合,写作也就容易彰显出个人的特色。2.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和确定主题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其实也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收放自如”,即让学生在审题时思维能发散开来,但又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防学生在自由审题的情况下离题万里。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正确审题的方法,根据题目找准写作范围,紧扣写作要求。例如,根据命题作文《老师的眼睛》引导学生分析题意:(1)题目的中心词是哪个词?(2)“的”字对哪个词进行修饰和限制?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生能明确“老师”二字限定了写作的范围;“眼睛”是题眼,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和中心,“的”是对“眼睛”这个中心词的修饰和限制。在确定主题后,教师再对学生提出要求:力求做到选择正确、集中、深刻、新颖的立意,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和对主题有说服力的素材来表达中心思想。3.指导学生紧扣中心选择、组织材料

作文材料,是形成文章主旨的重要内容,所有材料的选用都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来选定。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紧扣文章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善于筛选生动形象、真实新颖、具有典型性的素材,有条理地谋篇布局,保证行文饱满而缜密。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如何实现紧扣中心地选择和组织材料?回归生活,找出中心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好方法。虽然农村中学生没有充裕的物质条件,但教师却可教会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精神财富,面对现实生活,表现自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塑造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变劣势为优势。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农村生活中也处处蕴藏着丰富的素材,一条路、一块地、一头牛、甚至一块普通的石头,也可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找出素材与文章中心的联系。以话题“青春”为例,教师可让学生思考以下这些问题:(1)青春是什么?(2)我的青春是在哪里度过的?(3)我的青春最难忘的是什么?其中包含了哪些人、事、物?由此条目细细展开,学生就能根据“青春”这个主题筛选素材来为写作服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教师去唤醒、去挖掘、去引导。”培养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思维操作技术、运用书面语言符号对表达内容进行语境化,展开修辞性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将“我笔写我心”思想贯穿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才能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忠于内心,反映真实,体现灵性。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初中作文教学仍存在着重表达轻育人、重模式轻能力、重课堂轻生活、重指导轻讲评等不良现状。针对上述现状,可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转变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夯实学生的“精神底子”; 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改革评价机制,进行立体评改等。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反思教学对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作祟,当今初中作文教学,仍是个薄弱环节,为数不少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观念、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偏差,一直未能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谈谈当今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一)重表达,轻育人

语文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但在现今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致使初中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的道德意识淡化,人生观、价值观低下,人文底蕴流失。

(二)重模式,轻能力

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主体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并非简单的套用模式。但为数不少的教师只是单纯传授写作技巧,仅有“开篇点题,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等技巧的指点,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般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观察、思维、创新等基本能力的培养,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其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最后作起文章来却是中心不明、条理不清、语句不通、文法不顺。

(三)重课堂,轻生活

写作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但现今作文教学,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初中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心灵,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甚至闹出“缘树摘米”之类的笑话。

(四)重指导,轻讲评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是师生思想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但是目前,不少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议,而对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诸如“中心突出、结构紧凑、语言通顺”之类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像这样的作文评改,学生并不重视。因此,有的学生篇篇是同样的优点和不足,至于作文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二、走出初中作文教学困境的方法探讨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夯实学生的“精神底子”

教师应从育人的目的出发,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转变旧观念,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明确初中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同时,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结合当今社会现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开拓创新,大胆设计各种作文训练形式来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杜绝“假大空”式的作文产生。在教会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点要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这是由作文教学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所决定的。

(二)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确实提高写作水平。

1、加强课内外阅读,认真做好摘记。

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为前提,那么,作文教学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文质兼美,思想性、艺术性都强,因而在教学时,应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去欣赏品味文章的优美语段,从思想上、语言上、艺术上去阅读文章,并与学生作文中的思想性结合起来,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取材立意。

在课内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也如课内一样去读名家名作,用高层次的人生追求、高层次的审美意境来升华学生的灵魂。养成摘录的良好习惯,将课内课外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空余时间熟读成诵。只有胸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才能在作文时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并能传神地展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课内课外的阅读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以提高,作文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

2、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并鼓励学生多到社会生活中去汲取写作的源泉。

学校应在校内多举行各种有益有趣的活动,如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成立文学社团,编印班刊校报,组织各种征文、演讲比赛活动等。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协作动手和口头表达等能力,还能激发写作兴趣和积累写作素材。

当今初中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搞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教师可带学生游览名胜古迹,追寻历史的足迹;攀山望海,到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深入农村,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和体会农民的辛劳;调查当地企业的发展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等等。当学生走出课堂,面对大好河山和当地的奇异风俗,他们充满新鲜和好奇。或抒情,或议论,或记叙,或描写,在真实感受和思索的基础上,会写下许多文情并茂的好文章。这样,学生的思维也就开阔了,想象力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定会增强,写作则无需一字一句的去挤,挖空心思地去抄,生机勃勃的生活给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资源。

(三)改革评价机制,进行立体评改

评改作为作文教学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据了解,目前作文评改,或评语式,或评分式,或评级式,教师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种:敷衍了事型和越俎代庖型。笔者认为,这两种做法对学生百害而无一利。

为了克服这些弊病,初中语文教师在评改时构建并运行“互动”评改模式,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作文批改方法多样,或全班批,或轮流批,或学生交换

批,或学习小组讨论批等。讲评方式也有多种,可全班集体讲,可指导小组分批讲,可单独面批等。讲评虽多以鼓励为主,但存在的缺陷也应及时地加以指出。教师在教会学生如何修改作文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

结 语:

作文即做人。它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影响很大。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任重道远,必须对作文教学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并且放眼未来,立足改革,争取使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雷晓霞.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9):45-47.4.吴心田.谈谈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8-9):52.5.李光宏.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上):25.6.陆伯展.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语文教学通讯,2002(5):32.

第五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小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这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以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本文着重从农村作文教学现状及成因和农村作文教学的具体对策(习作教学规律、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两大方面阐述了笔者对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初步理解与实践。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 求实 创新 特色 正文:

笔者在农村基层小学执教语文进二十年之久,对目前农村小学的语文作文教学状况有一个较为细致的掌握。总的说来,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是仿写作文,事情一样,只是改变人物,第二是背优秀作文,通过采用与优秀作文中相同的句式和结构,以期获得高分。还有就是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甚至是抄袭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的教育也开始受到了重视,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与城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体现在作文水平的差异上。针对这一点,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当前农村小学作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改善方法。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农村小学中,对于作文写作,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很多都抱着消极甚至厌恶的情绪。例如:学校要组织开展活动,教师刚通知完,就有学生私下议论:“活动以后,不知要不要作文,如果要作文,我宁愿不搞活动。”而一部分语文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表示 “当语文教师实在是太累了,看着那堆写得乱七八糟的作文我就头疼,如果不用批改作文,我们语文教师就轻松多了。”因此就造成了很多学生惧怕写作文,而语文教师则害怕改作文的现象。

根据笔者多年的执教经验,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困难,而且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比城市的学生,农村的小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其见识、眼界都比城市的学生狭窄得多。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农村的学生在校内能利用的资源有限。城市的学生在校内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图书等手段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而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还很难。第二就是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农村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而作文是一个充分考察学生知识面和想象力的过程,农村小学生缺乏宽阔的知识面,也没有一个拓宽想象力的渠道,于是出现了本文前面所提到的现象。

(二)就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对作文的理解和所具备的的文学素养就比较缺乏,在教学过程也不重视作文的教学。农村的学生因为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其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那老师就在提高他们作文能力的过程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低跟他们的老师不无关系。在上作文课时,教师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学生本有的一点作文兴趣,被这一大套高标准产生畏难情绪,灰了心,以后见了作文就头痛。另外,很多语文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并且尽心尽力地去教完教好,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又很明显的关系。而把教作文当作软任务,也就是说,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防。当然,这和目前的应试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一味为考试而写作,势必使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的热情。

(三)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长久如此,孩子们就会这样想:连父母亲都认为作文是不重要的,那我何必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呢?这样,无形当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养成的致命一击。当然,因为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有时也是力不从心的。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对策

(一)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

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老师和学生首先就要改变对于作文的根本认识。一方面,老师要认识到作文不仅是学生在今后的应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科目,而且也是将来学生融入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并不是逼着自己去写一些辞藻华丽的语言,而是只要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再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让其他人也能分享这一过程。只有先从思想上转变农村师生对于作文的认识,才能通过其他的方法一步步的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充分利用农村所具有的特色,以补充农村学生的不足。

农村的小学生虽然在其他课外知识方面比不上城市的方面,但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这个原生态的大自然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资源等待他们去发现,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些都是城市学生所不具有的。但这要求学生在平时充分的观察大自然,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点,教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养花种树,和中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就在习作的就有话可说,作文也充满了真情实感。

(三)充分利用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批改、指导、朗读范文等手段,提高学生们对于作文的兴趣。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而作为小学生,其自尊心都比较强,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鼓励,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中中的进步,都应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并且,在课堂上,充分表扬学生的亮点,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自然,学生就会喜欢上这一过程。

当然,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除了发现学生的亮点外,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提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和以前批改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总之,想要改善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单靠学生或者老师是无法完成的,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小学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小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

[1] 郭晓莉.农村小学语文新课改实施中的问题探析[J].教学园地,2011,14:69-71 [2] 李振华.浅谈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J].读与写,2012(9)161-149

下载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论文作者:迟 文 准考证号:1***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源头,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可以这样说:农村语文教育的落后,特别是农村初中语文......

    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调查报告5篇

    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调查报告通过对当前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情况的调查,了解当前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为今后科研课题——生活、作文、育人等活动提供实证基础。我......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意见

    让我“欢喜”让我“忧”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今年我县语文教学又是硕果累累,在全市名列前茅,我听到此消息,真是由衷的欢欣鼓舞。在教研会上,大家气氛活跃,各抒己见。当然,高......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者姓名:肖刚刚 作者单位:定远仓镇初中 学科:初中语文 联系电话:*** 对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随着新课程标......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梅塘完全小学陈海元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亲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与壮大,如今的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亲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与壮大,如今的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坚固化,校园围墙化、学校教学的......

    大学生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大学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完善保健课教材内容;建立体育课程评价系统;提高体育保健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保健课的监督宣传。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