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散打摔法技术的分类及应用研究

时间:2019-05-15 04:2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竞技散打摔法技术的分类及应用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竞技散打摔法技术的分类及应用研究》。

第一篇:竞技散打摔法技术的分类及应用研究

竞技散打摔法技术的分类及应用研究

摘 要 竞技散打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其中摔法技术是竞技散打中经常用到的技术之一。摔法是散打技术中相对较难掌握、技术含量较高、实战效果显著的技法。虽然竞技散打中的摔法与中国式摔跤、国际式摔跤、柔道中的摔法技术有很多共同之处,但由于竞技散打要求的是“快摔”所以摔法上又与其他的摔跤术有一定差异。摔技术,是竞技散打中出奇制胜,取得胜利的关键,摔技术在很多的竞技散打比赛中都有广泛被使用。本文将针对竞技散打摔法技术的分类及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 竞技散打技术 摔法技术 运用与研究 分类

竞技散打技术中包含了踢、打、摔等技术,散打是一种徒手对抗的武术运动竞技项目,随着时代的演变,竞技散打已经成为了一项流行体育,竞技散打比赛很受欢迎,运动员在比赛中如运用高超的技术观众的热情就会十分高涨,其中摔法技术是快速得分的重要手段,“摔法技术”被誉为竞技散打中的“秘密武器”。

1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为了对竞技散打的摔法技术进行研究,查找了相关论文及文献,文献主要来源为互联网资源,知网、智能电子书库。另一方面,通过图书馆大量书籍,书籍类型为竞技散打发展、现代散打技术、竞技散打技巧、竞技散打起源、散打摔法技术等相关方面专著。

1.2 研究对象

以竞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竞技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练习中、对战中对摔法技术的运用。

1.3逻辑分析法

通过观察竞技散打比赛进行摔法技术数据搜集,结合查找到的文献资料,系统全面地分析散打摔法技术的特点和运用。

2研究结果

2.1散打摔法技术

在现代竞技散打比赛中,胜负往往在一招之差,因此摔法技术是决定胜负时候使用的主要技术,目前在竞技散打比赛中被广泛使用,摔法技术已经成为竞技散打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必修训练内容。散打摔技术是一种将力量、速度和技巧等融合在一起的复合技术。“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搏击理念就突出说明了在散打贴身的近距离对抗中摔法的重要性。远距离摔有“接腿摔”、近距离摔有“靠摔”等,由此可见摔法在散打实战中的重要地位。摔技术的运用要求竞技散打运动员冷静思考,选择合理的实际和机会运用摔技术。

如果想要熟练掌握及在比赛中灵活运用摔法技术,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在日常训练中有针对性的加入培养摔法技术内容,提高运动员的摔法技术运用能力。比赛中利用摔法技术能够为自身创造有利条件,摔法技术是竞技散打实战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是散打运动员战术、体能、技术、智谋的综合体现。摔法技术是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散打运动员有效的制胜法宝。

2.2摔法技术在竞技散打中运用的重要性

表1:中日运动员使用摔法统计表(n=8)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我国运用了112次摔法技术,有效次数为69次,成功率为61.60%,日本运动员使用次数为82次,有效次数为33次,成功率为40.24%,这就是中国竞技散打运动员能赢得比赛的主要原因。中国竞技散打在世界上能有这样的地位,和运动员在摔法上占据的优势是分不开的。成功的摔法不仅是有效得分手段,还能给对手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不断消耗对手的体能。在竞技散打比赛中对使用摔法技术得分规则是: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顺势站立者得2分;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不能顺势站立者得1分。不难看摔法技术的得分方式的多样性。有资料表明,在1999年至2006年期间,摔法技术得分占总得分的比率逐年上升,至今摔法技术还是散打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在散打比赛中得分比例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统计的中国竞技散打运动员的19场比赛的45局中,有24局是以摔法为主要得分手段而取胜,表2表明,摔法的得分占到了总得分的50.93%,高于拳法的9.29%和39.78%。

表2:中国竞技运动员的实战技术得分统计

2.3竞技散打摔法技术运用特点

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竞技散打摔法技术运用的几大特点:

借势:是指在运用摔法技术时,趁对方重心不稳,身体失去平衡或有失去平衡的趋势时,用稍小的力量就将对方摔倒。通常对方的动作在发力落空的瞬间,身体会处于失衡的状态,与此同时,如果能顺着对方失衡的同侧方向用稍小的力,就可摔倒对方;在对方发力时,顺其发力方向用力,如果摔不倒对方,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对方的平衡性。总之,借势的关键点是抓住对方失衡的瞬间和掌握对方的发力方向。

别根:是指通过运用自身某部分肢体绞绊对方起支撑作用的肢体的根部,以此达到摔倒对方的方法。此技术充分运用了物理中的“杠杆作用原理”。所以在“抱腿别腿摔”“接腿别腿摔”等技法中,运用了别根而变得省力、灵巧。

掀底:是指在使用“接腿摔”一类摔法时,用掀、涮、挑、拉等手段破坏对方下肢平衡而摔倒对方的方法。在对付下肢柔韧性较差的对方时,通过使用此技术可使其失去平衡而又无法及时调节,从而达到摔倒对方的目的。

靠身:是指在掌握住对方重心时,身体向前挤靠对方将其摔倒的技法。例如在“抱腿摔”中,搂抱对方腿部后发力的同时,贴身向用力方向相反的方向挤靠对方,达到一种省力的效果。

仅仅掌握住技术动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技术运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动作完成的质量。因而要掌握好动作的规格、要领、攻击时机、发力大小等,在运用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速度快:如果动作幅度过大或预兆过于明显,其动作的运行时间也就随之增加,对方则有可能摆脱控制,从而逃脱或反摔等。因此动作时启动要快,幅度要小,也就是“快摔”。

力量大:实战中,光靠速度快是不够的,还要有力量。例如“过桥摔”“扛摔”等,没有较大的力量做后盾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因而还要针对此项目特点安排专门的力量训练。

预兆小:例如在“接腿摔”中,接住腿后,下一步如何去摔,一定要果断地做出反应,避免被对手看出下一步动作而有所防备。

方法巧:拳谚曰:“四两拨千斤”,讲的就是用巧劲――顺其力而破之为巧,逆其力而破之为拙。在摔法中运用了巧劲,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体力,还提高了得分的机率。运用巧劲,需要与攻击时机、对对手重心的掌握和动作的打击力度等方面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4竞技散打摔法技术分类及运用

2.4.1抱单腿摔

当对手对面部进行攻击时,采取侧身躲过后迅速进步、右脚落在对手右腿外侧,屈体,左臂插入对手裆中,右手从外边抱对手大腿,头部右侧贴紧对手身体左侧,抱对手腿于自己腹前,然后挺腹,仰头、迅速站起,两手向上端把对方扛起,向后或者向前摔。抱单腿时,如抱住对手腿后,对手如后坐,可顺势使身体前倾,并向左转,同时用右肩顶对手方腹部或者大腿上方部位。把对手摔倒向前方。

2.4.2握颈抱腿摔

当对手左摆拳进攻我方头部,可采取低身避过,头部从对手左腋下穿过,同时左腿上步插入对手裆中,右手由外向里搂住对手大腿中部,把对手腿抱起,左手向右下方拉对手右肩,右手向上方拉对手左大腿,同时上体猛向左转使对手摔倒。

2.4.3掏裆摔

当对手右拳进攻我方头部,可头低伏,同时用左手抓住对手右腕,带向右后方,身体前倾,头从对方右腋下穿过,右脚上步落在对手两脚之间,用右肩贴紧对手腹部,右手掏入对手裆中抱住对手右大腿,挺胸站起,将对手摔向体后。

2.4.4切肩别腿摔

当对手右拳攻击我方面部时,可用左手向左格打对手拳头,同时身体迅速左转,上体稍前俯,右腿进步到对手右腿外侧别对手右腿同时,左手刁带对手右臂向身体左后,右小臂向前切压对手左肩胸,左胸紧靠对手的右胸、上体猛向前俯压,将对手摔倒。

2.4.5夹颈后挑摔

当对手右摆拳打向我方面部,可利用左臂格挡,顺势下滑夹住对手颈部,右手抓住对手的左臂,向右转体,并用左大腿向后上挑起对手右大腿,体前倾。两手夹拉对手上体向右前下方,同时向右转腰,使对方向前翻滚倒下。

2.4.6夹颈缠腿翻

当对手直拳攻击我方头部时,可用右臂格挡后,顺势下滑夹住对手颈部,对手腿插入对方裆部缠住对手左腿,右脚尖向上勾起,左腿蹬直、向右转体,同时两手向后方推拉。

2.4.7抱腰过背摔

抱腰过背摔是常用的抱腰类摔之一。运用过程中右屈臂抱对方腰部背向对方两腿屈膝用右侧髋部紧贴对方前身然后两腿深蹲向下弓腰低头将对方背起后摔倒。运用要领是,当对方用左贯拳攻击头部时,立即向左闪身,左脚向前上半步,同时左臂由对方右下腋下穿过,搂抱对方后腰;右手挂挡对方左拳后迅速夹握对方左前臂。然后身体右转,右脚向后插半步,双腿屈膝,臀部抵住对方小腹。继而两腿蹬伸,弓腰,头向右转,将对方背起后摔倒。表3为2014年中日散打对抗撒中国选手抱腰类摔运用比例调查表。

表3:抱腰类摔运用比例调查表

通过表3不难看出抱腰过背摔使用是比较频繁的,抱腰过背摔的使用率是56.8%。抱腰扣腿是8.4%,而抱腰过胸几乎无人使用。抱腰类摔法,不仅仅能摔倒对付,更能够提升自身的防摔能力,是主要得分技能之一。但是使用中一定要把握好实际,运用不当不仅无法摔倒对手,还会造成自身的体能消耗。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竞技散打摔法技术是指在散打对抗中,运动员在一定规则下,使用躯干、手臂、臀部、腿部等部位,破坏对手重心并迫使对手倒地的散打技术。抱腿类和抱臂夹颈类及勾踢腿类在竞技散打比较中比较常见。抱臂夹颈类摔法运用较高的依次为夹颈过背、夹颈别腿、抱臂踢摔,抱腰过背使用高于抱腰扣腿、抱腰过胸。竞技散打中摔法技术是得分决定比赛的关键技术,因此在训练中,一定要将摔法练习加以重视。散打摔法技术具有动作快速、没有固定的抓把部位、运用灵活、变化多样等特点。

3.2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摔法技术在竞技散打中的地位。(1)在摔法技术中,简单实用的摔法动作往往会有较高的成功率,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在发展摔法技术时,要优先发展简单实用的摔法。(2)针对性加强竞技散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尤其拳腿进攻后要强化对摔法的防守训练,进而在此基础上强化摔法的技巧,并培养运动员逐步形成自己的摔法特长。

参考文献

[1] 周墨菁.浅谈竞技散打摔法技术运用时机把握及其重要性[J].沈阳体育学院,2012,13(11):119-124.[2] 李志搏.浅谈竞技散打项目中摔法技术的研究[J].东北师范学院,2011,11(14):132-136.[3] 王慧灵.对散打运动中摔法技术运用的研究[J].江苏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12,13(03):119-126.

第二篇:快摔技术在武术散打比赛中的运用探讨

快摔技术在武术散打比赛中的运用

探讨

快摔技术在武术散打比赛中的运用探讨

随着现代武术散打比赛的不断发展,中国式摔跤也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结合散打比赛规则形成了快摔技术。快摔也称为摔法,是摔法中的主要作战技术,由于其在较短时间内,通常是两秒内,使对手身体重心失去平衡而将其推倒在地得名。快摔技术是武术散打进攻方式之一,在全球大小武术散打比赛中,发挥着得分率高、运用灵活等特点。

一、快摔的特征

1、快

快摔以动作幅度小、对手预见性慢

而达到快而制胜的目的。无论从摔法本身还是从动作启动来说,其运行时间都是极短的,以致对手措手不及,应对不上或匆忙后退重心失衡而倒地。这同时也是快摔得名之由。

2、巧

古语云:四两拨千斤,这是我国武术史上独有的辩证法思想。其所表达的就是利用巧妙的方法使得对手的力量优势变成劣势,而快摔选手自己则要注重用巧劲儿,借力打力,顺利而破,这样选手可以保留自己的体力,在比赛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也能有效的得分。、大

在实际比赛中,速度快并不能够真正达到制胜的目的,快摔的快与巧是一方面,但真正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快摔按其攻击技术特点分 “抱腿摔”、“过肩摔”、“贴身摔”等摔法,“摔”本身就要求运用者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力量大也是快摔的一大特点。

4、小

快摔的“快”还源于其动作连接紧密,对手预见性小。在一系列的摔法后该采取什么样的续招,成功运用者往往会直接作出果断反应以防对手在其准备过程中采取了防范措施。

二、快摔技术在散打比赛运用的重要性

1、给对手造成身心压力

快摔为近战技法,是武术技术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散打比赛中快摔的成功运用可导致对手进攻受阻,斗志丧失以及摔跌倒地受伤等,在配合一定的拳术、腿术时,更能有效打击对手,从而赢得比赛的有利地位,甚至赢得整场比赛。

2、结合散打比赛规则来看,快摔是十分有效的进攻方式

在散打比赛经过了历年的不断发展以来,其内容丰富多彩,技术精彩纷呈的战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比赛规则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中。摔法的运用得分关键在于能否将对手摔跌在地,而快摔技术是一项十分有效的破坏对手重心的技术,对手重心一旦被破坏,则很容易造成摔跌倒地,从而能够在散打比赛中进行有效得分。所以说快摔技术是散打比赛中十分有效的进攻手段。

3、快摔技术在散打比赛三种技术形式得分中居主要地位

综观各的比赛技术运用统计分析表来看,摔法尤其是快摔在得分上有着绝对优势,因此其在散打比赛的技术运用得分中居于主要地位。

三、提高快摔技术在武术散打比赛中的运用

1、加强快摔技术实战运用的意识

贯彻快摔技术得分优势的意识

武术散打比赛中有关快摔技术的得分规则是十分明确的,其得分重点在于摔跌倒地以及重心失衡。相对于拳法与腿法的“击中得分部位”而言要清楚明了得多。综观历年比赛录像,统计数据分析也可以得知,快摔技术在比赛中的得分地位是主要的。因此,在实战训练

中要时刻贯彻其得分意识,利用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不断学习、配对训练以及实战比赛等多种方式强化运动员快摔得分意识。

实战训练以适应散打选手装备及角色

武术散打快摔技术与传统的中国式摔跤有一定的传承性,但又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快摔实战训练中要以实战环境、实战设备、实战装备为基准,运动员在实战训练中该佩戴的相应工具和装备都要尽量保持一致。在实际比赛中,也正是因为缺乏训练中拳套等装备的佩戴,使得贴身摔等技巧成功运用率低。实战训练虽然增加了训练的难度,若要使得选手能够适应比赛、提高实战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2、巧用快摔技术

对对手的技击意图与手法了然于胸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这句话是建立在预见性的基础之上 的。在实战或比赛中,若是能够较为敏锐的觉察到对手的攻击方法、攻击路线及其防备方式的话,无疑能够为自己的下一步防守或进攻做万全准备,从而在缩短自己技术准备时间的同时,快速对对手的攻守进行防备,从而找到漏洞,一击即中。

敌不动,我引动

在散打比赛中,由于体力的消耗,尤其是快摔技术的运用,选手们常常会采取敌攻我守,敌静我不动的战略。因此在比赛中我们不能被动的等待对手进攻,而应该想方设法以虚探实,主动运用虚实结合的战术对对手进行诱导,以让对手出击,并在对手出击时运用快摔技术,将对手摔跌倒地。

快摔贵在“快”

快摔之所以名如此原因之一就是其速度快,不仅准备时间短、启动快,还要求预见性小。如何能够达到快而准就需要选手首先对靶位进行精准的把握。在快摔中快是一方面,准其实是很

重要的一个因素。之所以能够快很大原因来自于准。在对对手重心把握以及摔法技术的选择与处理上都要求准确,且尽量做到借力打力,顺势借力,以达到“巧劲”的目的。

组合三种散打技术

摔法或快摔贵在“快”、“巧”,其在运用上非常灵活,这就给摔法与拳法、腿法的结合创造了契机。在快摔技术的运用上,可利用摔法支撑平衡的原理,在对手支撑面较小的情况下采取快摔技术,可迅速使得对手跌倒。或是利用腿法,造成对手支撑面小,重心不稳的情况,然后采取下潜抱摔或者接腿摔等技术使得对手重心失衡。

把握时机,该抢则抢

在武术散打比赛中,时机是十分重要的。在双方接触时,抢得主动权的人则占据着比赛有利地位,而对方要在反守为攻则相对较难了。首先要能够准确判断对方意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选手自身还要准确把握靶位,靶位是

否准确关系到选手能否顺力、借力将对手推倒。在对手准备前推抵挡进攻时,若意识到其正在猛力前推时,应该当机立断进行闪退,侧闪,从而顺势利导,使得对方因用力过猛而重心失衡跌倒。

3、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实战技术的训练、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

武术散打比赛说到底还是需要以身体素质的对抗为基础的。虽然现代武术散打比赛更多的注重技巧性,但身体素质本身无疑是万技之本。尤其是快摔技术的运用于实施是以力量大为特征,更加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对抗力。在抱摔、抗摔过程中才能表现突出,不至于被对手反跌。

第三篇:散打技术特征及要求教案)

教案

基本教材 中国武术教程

二O一二年 五月

散打的技术特征及要求

一:

本节主要内容:

实战姿势的技术特征及要求。

步法的技术特征及要求。踢打法的技术特征及要求。摔法的技术特征及要求。防守的技术特征及要求。

课的任务和目的:

1、通过讲授散打的技术特征及其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散打各种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各种技术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散打的各项基本技术;

2、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专业的技术特点。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教材分析

•重点:理解和掌握散打的实战姿势、步法、踢打法 摔法等技术特征及其要求。

•难点:理解和掌握防守反击法技术特征及其要求 以及在实战中的重要性。四: 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 举例法 五 教学过程

散打技术特征及要求

为了叙述方便把散打的技术归类为实战的姿

势、步法、踢打法、摔法、防守法等。下面介绍各项技术的特征及要求。

一、实战姿势的技术特征及要求

散打的实战姿势,通常也称预备姿势。分析实战姿势是否合理,则应从实战的需要出发,符合以下三个特点:

1、便于运用进攻方法

实战时运动员必须准确的把握进攻的时机,而时机是靠运动员应急的敏感性来获得的,特别是防守反击时,对方时而用拳,时而用腿;时而打上,时而击下,而且距离不断变化,这对实战姿势时两所放的位置和两脚所站的双方之间的距离以及运用的技术和击打位置在不断地变化,这对实战姿势时双手所放的位置和双脚所站的距离至关重要。因此,实战姿势应便于灵活变换和运用各种进攻方法,并使之发动迅速。

2、便于防守

选用的实战姿势是否有利于防守,应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

◆ 身体的投影面积要小,即暴露给对手所击打的身体部位要小;

◆ 防守面大。

3、便于步法移动

散打实战时运动员需要根据动作的特点和要求,在不同时机、距离、条件下不断迅速转换步法和姿势。实战姿势应便于步法的移动,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以保持重心的稳定。另外,两腿微屈,使身体总是处于一种欲动的“弹性”状态,以增加步法移动的灵活性。

二、步法的技术特征及要求

散打常用的步法有进步、退步、垫步、撤步、闪步、步 法的快慢移动距离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攻防效果散打对步法的要求是:

1、活

是指步法移动、变换要灵活敏捷。运动时轻松自如,虚实变换让对方抓不住重心所在给对手造成判断困难。判断对手的重心所在是使用方法的依据。散打步法要活,首先力量是基础,膝关节踝关节弹性要好;其次两脚的距离不能太宽,应与肩同宽,膝盖不能弯曲过大,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实战中应保持动态,尽量避免静态。

2、疾

是指步法移动的速度。在双方交手前都处在相持和窥视状态之中互相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任何一方进攻必须以快速步法接近对

方才能在有效距离内击打对方,击打才能生效。同样防守也是一样,必须要具有快速的后退和躲闪能力,防守和防守反击才能成功。

3、稳

是指步法移动的稳定性。在实战中掌握了对方的身体重心及移动的规律破起稳定才可以取胜。举例 [在实战中有的运动员实用腿法进攻时只顾一味的追求腿的高度,造成支撑腿站立不稳,自己摔倒在地。

4、准

是指步法移动的准确性。只有准确的移动步伐才能使技术发挥出来。进攻时移动步伐太小,就会造成动作打空 或不能产生最佳击打效果。防守时步伐移动的距离不够 就会被对手击中。而移动过多又会不利反击,错失良机。步法移动的准确性主要是靠在平时的实战和比赛 训练中不断摸索的。

三 踢打的技术特征及要求

踢打法即为腿法和手法。按动作的结构分类,踢打法可分为直线型、横线型、上下型和旋转型四种。踢打法的共性特征如下:

(一)速度快

技术如果能发挥“快”的特点,就会收到使对手防不胜防的效果。影响动作快慢原因是多方面 的,1)肌肉的力量是基础 进攻动作的完整是靠肌肉收缩而产生力量,没有力量作为基础快速进攻是不可能的。2)要掌握用力技法是关键,3)避免动作的预摆是根本。每一个踢打技术动作的路线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有的运动员为了加大力量把动作幅度做的很大,这样不但动作的速度慢了,而且提前暴露了进攻意图,结果达不到快速出击的效果。

(二)力量重

量重是指踢、打动作的力度要求。散打比赛,运动员处在你追我退或你攻我防的激烈拼搏中,所用方法必须有一定的力度才能取得“清晰有效”而得分的效果,同时也才能给对方一种威胁。(例如甲方进攻拳法,乙方去摔,如果甲方拳的力量很重,乙方就会担心被击中不敢轻易地近身去摔。反之一样,如果甲方力量很小乙方心里就不畏惧近身去摔也就毫不顾虑了。所有动作的发力点都是靠腰为主要传力点,单独手和脚的力量并没有多大,主要是全身的协调发力。

(三)力点准

攻技术的力点是构成技术方法的重要特征,必须准确无误。力点不准,不但是方法错误,而

且极易造成损伤。举例 在运动中我们在实战中和训练中会遇到脚的踝关节受伤主要是出鞭腿时发力点不正确,还有就是击打效果不明显,击打力点准确主要是靠在平时训练中严抓动作的规格,多打移动靶和反应靶提高动作在移动中的准确性。才能在实战中提高判断和运用能力。

(四)预兆小

预兆做动作前预先暴露了进攻意图。动作有预兆,这是散打运动员普遍容易出现的错误,也是致命的错误。在实力相当的比赛中,由于动作有预兆,对手一旦抓住了规律,进攻不但不能实现,反而容易给对手创造反击的良机,导致比赛的失败。

(五)方法巧

散打比赛靠力量取胜固然重要,但以巧取胜则艺高一筹。方法的巧妙必须与攻击对手的时机、掌握对手的重心、控制动作的力度以及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四、摔法的技术特征及要求

散打中的摔法分为贴身摔和接招摔两种。贴身摔包括夹颈、抱腰、抱腿的各种摔法;接招摔

包括接住对方进攻的各种拳法和腿法后运用夹臂和抱腿的摔法。散打中的摔法很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技术要领。但由于受散打竞赛规则和护具的限制,散打中的摔法朝着快和巧的方向发展,如何使散打中的摔法更加快速和巧妙概括起来有以下技术要求:

(一)借势 是指在运用各种摔法时,借助对手重心不稳或将要失去平衡时,稍加力就能将其摔倒。借势,关键要掌握好时机。一般来说,在动作发力的瞬间一旦落空,身体就会处于失衡状态,如果能在此时顺其失衡的同侧方向稍加外力,效果极佳。此外,在对手发力的同时,如果顺其发力的方向稍加外力,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掀底 是指采用摔法(尤其是接腿摔)时,为破坏对方的支撑而采用掀、拉、摇、托等方法,将其摔倒。对于下肢柔韧性较差的运动员,产生掀底的效果更好,而对柔韧较好的运动员来说,必须以掀至对方摔倒为止。

(三)别根 别根,是指通过自己的身体的某一部位别绊对方支撑重心的根部(脚踝处),达到摔倒对方的目的。如接腿别腿、抱腿搂腿、折腰

搂腿、接腿勾踢、接腿挂腿等摔法,正是应用了别根的要领,使摔法更加省力和巧妙。

(四)靠身 靠身,是指通过身体向前挤靠的办法将对方摔倒。如抱腿搂腿摔法,除了应用抱腿和搂腿的技法外,必须配合身体向前挤靠对方,效果才会更好。

散打中的摔法,除少数一些远距离摔法(如接腿摇涮外)决绝大多数是主动进身抱摔和接腿、接拳的摔法。在每一种摔法中,尽管有其独特的关键性技术,如接腿勾踢摔主要是勾腿(即别根);接腿上托摔主要是掀底;抱腿前顶主要是靠身等,但是如果把借势、掀底、别根、靠身四种技巧结合应用,突出了散打摔法中的“快”字特点,那么肯定效果更好。五、防守方法的技术特征及要求

准确、巧妙地防守,一则能保护自己,二则为更好地进攻创造条件。防守是积极主动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防守技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触性防守即通过肢体的拦截到防守目的,如左右拍挡、挂档、抄档等;另一类是非接触性防守(或称闪躲防守)即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化或是位置的移动

达到是目的,如下躲闪、左右侧闪、后闪等。

防守技术的要求:

对对手的进攻时间、运行路线、攻击方法和部位都要反应敏捷,判断准确,达到自动化程度。

(一)接触性防守的技术特征及要求 1、防守面要大

防守面要大是指在实战中要立足欲防一片,不要防一点,尽量提高防守的成功率。

2、动作幅度要小

防守动作幅度过大,必然影响到防守动作的准确性。同时,动作幅度要小有利于快速反击。举例

防守左右直拳时,3、还原转换快

还原转换快指防守后回原位或转换进攻时间,或连续变换几种防守的间隔要短。

(二)非接触性防守的技术特征及要求

1、时机恰当

时机恰当是说要求防守的时间与进攻的时间恰到好处,不早不晚。闪躲过早,对手则转移或变换招法;晚了则有被击中的可能。因此,要求练习者具备较好的反应能力。

2、位移准确

位移准确指躲闪对方的进攻时,身体姿势的改变或距离的移动的正确性。移动距离短了,往往被击中;距离长了或幅度大了,势必给反击增加难度,甚至贻误战机。

3、整体协调

整体协调是对身体协调性的要求,是指不论是前避后撤,还是左右躲闪,都必须注意整体性、一致性。因为散打技术比较全面

无论是防守 还是进攻必须要协调一致。

七、作业

1、简要说明实战姿势和摔法的技术特征及其要求。

2、简要说明防守法和踢打法的技术特征及其要求

第四篇: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摘 要 讨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改变整个机械制造业面貌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说明其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技术 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1.1 数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

1.3 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

1.4 网络化

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

1.5 人性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如家用机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

1.6 微型化

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s,简称MEMS)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自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第一个医用微探针,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研制出第一个微电机以来,国内外在MEMS工艺、材料以及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出各种MEMS器件和系统,如各种微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触觉传感器),各种微构件(微膜、微粱、微探针、微连杆、微齿轮、微轴承、微泵、微弹簧以及微机器人等)。

1.7 集成化

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种产品不同结构的优化与复合,又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处理加工、装配、检测、管理等多种工序。为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与高效率,应使系统具有更广泛的柔性。首先可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层次,使系统功能分散,并使各部分协调而又安全地运转,然后再通过软、硬件将各个层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性能最优、功能最强。

1.8 带源化

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大容量电池。由于在许多场合无法使用电能,因而对于运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带动力源具有独特的好处。带源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

1.9 绿色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所以,人们呼唤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中应运而生。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的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时应符合环保和人类健康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时,产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应用

在钢铁企业中,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把微机、工控机、数据通讯、显示装置、仪表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组装合并方式,为实现工程大系统的综合一体化创造有力条件,增强系统控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智能化控制技术(IC)

由于钢铁工业具有大型化、高速化和连续化的特点,传统的控制技术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非常有必要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等,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控制、设备与产品质量诊断等各个方面,如高炉控制系统、电炉和连铸车间、轧钢系统、炼钢---连铸---轧钢综合调度系统、冷连轧等。

2.2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一台中央计算机指挥若干台面向控制的现场测控计算机和智能控制单元。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是两级的、三级的或更多级的。利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随着测控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不仅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控制,而且还可以实现在线最优化、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生产计划统计管理功能,成为一种测、控、管一体化的综合系统。DCS具有特点控制功能多样化、操作简便、系统可以扩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DCS是监视集中控制分散,故障影响面小,而且系统具有连锁保护功能,采用了系统故障人工手动控制操作措施,使系统可靠性高。分布式控制系统与集中型控制系统相比,其功能更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当前大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潮流。

2.3 开放式控制系统(OCS)

开放控制系统(Open Control System)是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引出的新的结构体系概念。“开放”意味着对一种标准的信息交换规程的共识和支持,按此标准设计的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厂家产品的兼容和互换,且资源共享。开放控制系统通过工业通信网络使各种控制设备、管理计算机互联,实现控制与经营、管理、决策的集成,通过现场总线使现场仪表与控制室的控制设备互联,实现测量与控制一体化。

2.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钢铁企业的CIMS是将人与生产经营、生产管理以及过程控制连成一体,用以实现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到产品发货的整个生产过程全局和过程一体化控制。目前钢铁企业已基本实现了过程自动化,但这种“自动化孤岛”式的单机自动化缺乏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生产过程的统一管理,难以适应现代钢铁生产的要求。未来钢铁企业竞争的焦点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质优价廉,及时交货。为了提高生产率、节能降耗、减少人员及现有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实现生产、经营、管理整体优化,关键就是加强管理,获取必须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美国、日本等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已广泛实现CIMS化。

2.5 现场总线技术(FBT)

现场总线技术(Fied Bus Technology)是连接设置在现场的仪表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之间的数字式、双向、多站通信链路。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取代现行的信号传输技术(如4~20mA,DC直流传输)就能使更多的信息在智能化现场仪表装置与更高一级的控制系统之间在共同的通信媒体上进行双向传送。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可省去66%或更多的现场信号连接导线。现场总线的引入导致DCS的变革和新一代围绕开放自动化系统的现场总线化仪表,如智能变送器、智能执行器、现场总线化检测仪表、现场总线化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和现场就地控制站等的发展。

2.6 交流传动技术

传动技术在钢铁工业中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由于交流传动的优越性,电气传动技术在不久的将来由交流传动全面取代直流传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复杂的矢量控制技术实用化得以实现,交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已达到和超过直流调速水平。现在无论大容量电机或中小容量电机都可以使用同步电机或异步电机实现可逆平滑调速。交流传动系统在轧钢生产中一出现就受到用户的欢迎,应用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杨自厚.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94(5)唐立新.钢铁工业CIMS特点和体系结构的研究[J].冶金自动化,1996(4)唐怀斌. 工业控制的进展与趋势 [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6(4)王俊普. 智能控制[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林行辛. 钢铁工业自动化的进展与展望[J].河北冶金,1998(1)

6殷际英. 光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芮延年.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电机功率转换的原理

引言:

电机调速实质的探讨,是关系到近代交流调速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随着近代变频调速矢量控制及直接转矩控制等调速控制理论的提出和实践,很多有关文献和论著都把调速的转矩控制确认为调速的普遍规律,并提出调速的实质和关键在于电磁转矩控制。然而,这种观点尚缺乏理论和实践的证明,值得商榷。

本文根据电机功率转换的普遍原理,提出并证明恒转矩调速的实质在于电机的轴功率控制,转速调节是功率控制的响应,其关键为如何通过电功率控制轴功率。

一、功率控制与转矩控制

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凡电动机都可划分为主磁极和电枢两个功能部分。主磁极的作用是建立主磁场,电枢则是与磁场相互作用将电磁功率转换为轴功率。

直流电动机的主磁极和电枢不仅结构鲜明,而且功能独立,无疑符合以上定义。而交流(异

步)电动机通常以定子、转子划分构成,需加说明。

根据所述电枢定义,异步机的轴功率产生于转子,因此,异步机真正的电枢是转子。问题在于定子,一方面定子励磁产生主磁场,故定子是主磁极。另一方面,定子又通过电磁感应为电枢(转子)输送电磁功率,却不产生轴功率,因此定子又具有电枢的部分特征,这里我们把它称为伪电枢。定子的这种复合功能,是异步机区别于直流机的主要特征。

从电枢输出角度观察,电动机的轴功率与电磁转矩机械转速的关系为:

PM=MΩ(1)

或 Ω=PM/M(2)

公式(2)除了给出了电机转速与轴功率和电磁转矩间的量值关系以外,同时表明,电机转速最终只能通过轴功率或电磁转矩两种控制获得调节,前者简称功率控制,后者简称转矩控制。

1.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是以轴功率PM为调速主控量,作用对象必然是电枢或伪电枢。电磁转矩在调速稳态时,取决于负载转矩的大小。

即 M=Mfz(3)

当负载转矩一经为客观工况所确定之后,电磁转矩就唯一地被决定了,因此电磁转矩不仅与调速控制无关,而且不能随意改变其量值。

电磁转矩对转速的作用表现在调速的过渡过程,转矩的变化是转速响应滞后的结果,此时,功率控制造成电磁转矩响应。

设电机调速前的稳态转速为Ω1,轴功率为PM1,调速后的稳态转速为Ω2,相应的轴功率变为PM2。由于电磁转矩:

M=PM/Ω(4)

故调速时,电磁转矩变为:

M=PM2/Ω

由于受惯性的作用,在t=0的调速瞬时Ω=Ω1,故

M=PM2/Ω1

t=0

此时的电磁转矩将与原来的电磁转矩M1=PM1/Ω1不等,转矩平衡被破坏并产生动态转矩,电机转速在动态转矩作用下开始由Ω1向Ω2过渡,其变化规律为:

Ω1=(Ω1-Ω2)e-t/T+Ω2(5)

电磁转矩则为:M=PM2/(Ω1-Ω2)e-t/T+Ω2

随着时间增大,动态转矩减小,直至电磁转矩与新的负载转矩平衡,即:

M=PM2/Ω2=Mfz,转速稳定在Ω2不变,电机调速结束。上述的调速过程可以由图1的框图说明。

图1 功率控制的调速流程

功率控制作用的是电枢,主磁场或主磁通量保持不变,根据电机理论,电机的额定电磁转矩正比于主磁通量,受限于电枢的最大载流量。因此功率控制调速时,电机的额定电磁转矩输出能力不变,属于恒转矩调速。

2.转矩控制

根据公式(2),电机转速在轴输出功率不变的前提下,与电磁转矩成反比。由于受电磁转矩以额定转矩为上限的约束,转矩控制实际上只能在额定转矩以下实现,因此属于恒功率调速。

电磁转矩的独立控制方法主要依据转矩公式:

M=CMΦmIS(直流机)(6)

或 M=CMΦmI2COSφ2(交流机)(7)

受控的物理量为主磁通Φm,由于主磁通量Φm产生于主磁极,因此转矩控制实际上是磁场控制,作用对象为主磁极。转矩控制调速同样要保证稳态时的转矩平衡,即:

M=Mfz

由于调速稳态时,电磁转矩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求负载转矩适应于电磁转矩变化,即要求负载跟踪电机。

转矩控制实际是弱磁调速,主要用于额定转速以上的调速。鉴于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功率控制,故不赘述。

二、功率控制的方法与性能

电机调速的轴功率控制只能通过电功率间接控制来实现。以异步机为例,图2是其等效三端口网络。

图2.异步机的等效网络

其中电枢(转子)除产生轴功率输出外,还产生以感应电压u2和电流i2为参量的电功率响应。由于该功率与转差率成正比,故称转差功率,其端口简称Ps口。

如果电机转子为笼型,其绕组呈短路状,Ps口为封闭不可控的。反之为绕线型,Ps口则是开启可控的,转子可以通过Ps口输出或输入电功率。由此可见,异步机的功率控制调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伪电枢间接对电枢实现轴功率控制;另一种是通过Ps口直接控制电枢轴功率。前者主要适用于笼型异步机,后者则适用于绕线型异步机。

1.定子伪电枢功率控制。

图3.异步机定子功率控制调速

作为伪电枢,定子向电枢(转子)传输的电磁功率:

Pem=P1-△P1(8)

电枢的轴功率则为:

PM=Pem-△P2(9)

故 PM=P1-(△P1+△P2)(10)

可见,控制伪电枢的输入功率P1或增大其损耗△P1就可以控制电枢的轴功率,后者显然是低效率、高损耗的调速,不宜推荐。

控制P1调速的唯一方法是调压━━变频,即所谓的变频调速。由于:

P1=m1U1I1COSφ1(11)

故对于电压源供电调节端电压U1是控制功率P1的必须手段。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不能单纯调压,而必须辅以变频?这是定子除了伪电枢的功能之外,还同时兼主磁极之故。前已叙及,功率控制的要点有:

① 保持主磁通量不变

② 作用对象是电枢或伪电枢

③ 控制目标是轴功率

如果单纯调压而频率不变,定子的主磁极功能就要受到严重影响。根据电机理论,做为主磁极,定子的主磁通量:

Φm=E/4.44W1kr1f

1=KE1/f1

≈KU1/f1(12)

恒频调压的结果,主磁通Φm将随U1下降而减小,形成了前述的转矩控制。更主要的是此时不但未能控制功率P1,反而增大了电机损耗,与目的绝然相悖。

设负载为恒转矩性质,由转矩平衡方程,电磁转矩:

M=Mfz=const

又 M=CMΦmI1COSφ1

=CMΦmI2COSφ2(13)

设功率因数不变,定转子电流I1、I2将随主磁通Φm下降而正比增大,其结果功率P1不变,但定转子损耗:

△P1=m1I 12 r1

△P2=m2I 222 r1

将按电流的平方律增大。根据式(10),轴功率控制虽能实现,却属低效率高损耗的调速。为此,异步机定子的功率控制调速,必须要将定子的主磁极和伪电枢两种功能游离开。针对同一定子绕组,一方面使主磁极产生的磁场保持稳定,同时又要控制其向电枢传递的电磁功率。

于是变频调速建立了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调压变频,且保证V/F(压频比)为常数,这样就确保了上述控制要求的实现。顺便指出,近代变频调速的矢量控制,实际上就是遵循这一原理。矢量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把磁场与转矩游离开,分别加以控制,认为调速的根本在于转矩,而事实上游离的却是磁场和电磁功率,虽然结果无误,但理论上必须加以澄清。

2.转子功率控制

对于绕线转子异步机的调速,可以利用转差功率端口━Ps口直接控制轴功率。方法是由Ps口移出或注入转差功率。需要指出:

① 所述的转差功率应区别经典电机学中的转子损耗转差功率,为此将后者称为转子损耗功率,记以△P2。

② 转差功率有电能与热能之分,分别记以Pes和Prs,两者性质不同,对调速的影响也不同。

图4.异步机转子功率控制调速

当在转子的Ps口引入电转差功率Pes时,转子的轴功率:

PM=(Pem±Pes)-△P2(14)

式中的Pem为定子向转子传输的电磁功率,电转差功率的负号表示从Ps口移出,正号表示从Ps口注入。Pes属电功率,故与电磁功率相合成,结果使轴功率PM发生变化,电机转速得到相应调节。

电转差功率调速的典型实例是串级调速和双馈调速,前者的电转差功率为负,流向为从转子移出,故实现的是额定转速以下的调速。后者的电转差功率可以双向流动,既可以移出,又可以注入,因此可以实现低同步和超同步两种调速。

当Ps口引入的是热转差功率Prs时,转子的轴功率则为:

PM=Pem-(△P2+Prs)(15)

显然热转差功率的引入,增大了电枢(转子)的损耗,轴功率随Prs的增大而减小,其典型例子是异步机转子串电阻调速。

三、功率控制的理想空载转速,效率与机械特性

根据电机学,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主要取决于电枢的电磁功率,因有:

Ω0=Pem/M(16)

由于电磁转矩为负载所决定,理想空载转速Ω0就决定于某一负载条件下电磁功率的大小。功率控制调速的电枢功率可以综合表达为:

PM=∑Pem-∑p2(17)

相应的转速:

PM/M=∑Pem/M-∑p2/M(18)

Ω=Ω0-△Ω(19)

其中Ω0=∑Pem/M为功率控制调速的理想空载转速,因此调节电枢的电磁功率可以改变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换言之,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取决于电枢的电磁功率。又,△Ω=∑p2/M 为电机的转速降。由此表明增大电枢损耗,可以增加电机转速降。

电机调速的效率表达为:

η=PM/(P1-∑pi)

=PM/(Pem-△P2)

因此,在一定的轴功率PM输出条件下,控制电磁功率的调速是高效率的节能型调速,而控制损耗功率的调速必然是低效率的耗能型调速。

公式(18)同时刻画出了功率控制调速的机械特性,当连续改变电磁功率∑Pem时,如果损耗功率不变,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随∑Pem连续变化,其机械特性为一族平行的曲线。而增大损耗,电磁功率不变时,电机理想空载转速不变,改变的只是转速降,其机械特性为一族汇交型曲线。如图5给出了两种调速的定性曲线。

图5 a.电磁功率调速特性b.转速降调速特性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 电磁功率控制调节的是理想空载转速,损耗功率控制调节的是转速降。

② 电磁功率控制是高效率节能型的调速,其机械特性必为平行曲线族。损耗功率控制属低效率耗能调速,其机械特性必为汇交型曲线族。

四、异步机调速的分类与方法

与按n= 60f1/p·(1-S)表达式不同,根据本文所述的电机调速功率控制理论,异步机调速可分类表示如下:

性质/方案 控制点/变量 方法 要点

五、结论

1.电机调速的基本原理有两种,一为轴功率控制,二是转矩控制。转矩控制实际是磁场控制,适于恒功率调整。

2.轴功率控制的作用对象是电枢或伪电枢,并最终只能通过电功率控制来实现。其中,电磁功率调节的是理想空载转速,损耗功率改变的是转速降。前者为高效节能型,后者为低效耗能型,两者的机械特性亦由此决定。

3.轴功率控制的调速具有恒转矩特性,电磁转矩的变化是转速响应滞后所造成的,调速稳态时,电磁转矩只决定于负载,与控制无关。

4.变频调速和电转差功率控制调速同属电磁功率控制调速,两者性能一致,并无本质差别。

第五篇: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分类编码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分类编码技术及其应用

研究

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是矿山信息化、矿山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化矿山建设前期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从煤矿地质测量的基础工作入手,详细分析了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的数据来源、数据特征以及数据流程,建立了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对煤矿地质测量信息进行了抽象、汇总与组织。按照地质测量信息不同的专业分支以及信息在煤矿图形信息库中的几何特征(主要包括点、线、面等),对煤矿地质测量信息进行分类与编码,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组织管理的分类编码体系。该分类编码遵循矿山基础信息相关的国家标准,兼顾数字绘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原则,结合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按专题图层分类组织,面向煤矿地质测量的对象实体及实体属性进行编码。

煤矿地测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共分为7大类,29个专题类,51个三级类,440个四级类。编码由6位字符组成。

将该分类编码体系应用于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对图形库的结构以及基本图素的组织和编码进行了优化,部分功能通过编程实现。这项研究成果为将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设计在统一数据编码体系、统一行业规范和统一软件标准接口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下载竞技散打摔法技术的分类及应用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竞技散打摔法技术的分类及应用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及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宜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及发展趋势 宜春学院成教 机电一体化专业 姓名:俞刚 指导老师:徐兴云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日益走向整体化、交叉......

    散打侧踹腿技术的分析及训练方法2

    散打侧踹腿技术的分析及训练方法 (原作者:杨光)摘要:侧踹腿技术是武术散打实战运用较多的一种腿法, 它不仅可以中、远距离直接进攻对手上、中、下三盘, 并被广泛运用于防守反击......

    《职业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及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申报表

    编号:供复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全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及技术应用研究》子课题申报审批书(实验基地学校)申请人姓名 所在单位名称填表日期(填写一式......

    简答运动技术概念和基本特征及分类

    王健体育教学104571305011简答运动技术概念和基本特征及分类概念:运动技术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也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参加不同体育项目的活动,需完成不同......

    国家公务员法律分类之民事法试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法律分类之民事法试题及答案 201. 甲公司要运送一批货物给收货人乙公司,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丙电话联系并委托某汽车运输公司运输。汽车运输公司安排本公司司机刘某驾......

    简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分类及组成

    简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分类及组成 摘要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从系统工程出发,应用机械电子信息等有关技术,对它们进行有机地组织与综合,以实现整体最佳化。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机械......

    贵州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轧钢生产事故预防措施及技术考试题

    贵州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轧钢生产事故预防措施及技术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矿山安全法》要求矿长必须以过考核,具备_......

    低温油品吸收法储罐呼吸气综合治理及回收技术

    低温油品储罐呼吸气综合治理及回收技术 1 前 言 炼油厂在原油加工尤其是高硫原油加工过程中,一些设施不可避免地会排放出大量的恶臭污染废气,特别是含硫污水储罐、半成品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