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渗透德育教育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渗透德育教育教学设计
乘法的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鲍静荣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
3、例
4、例5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3—9题。(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二)能力调练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三)德育渗遗点
认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四)美育渗遗点
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抽象概 念,掌握知识。
1.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2.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一)镭蛰孕伏
1.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举例说明。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投影)24×5=()×()()×72二72×()()×()二()X()3.以上我们对乘法交换律及其应用进行了复习,同学们掌握得很好 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早)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
(2)引导学生分组试算,发现什么?(3)汇报:
使学生明确:左边三个数相乘的积和右边三个数相乘的积相等。(4)同座互相试算,自己写数,看一看结果是否都是这样?(5)反馈练习:完成下面几组算式并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 么规律?(15×4)×100= 15×(4×10)(125×80)×50 =125×(80×5)(7×8)×5=7×(8×5)(12×25)×4=12×(4×25)使学生明确: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引导学生初步归纳乘法结合律,多次体验,探索规律,形成技能。)(6)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如果用字母o、b、c分别表示这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该怎样表示呢?启
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o× 6)×c;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这里的o、6、c表示的是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并指导阅读教科书。
(7)练习:教材第61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填书),订正并说明根据。2.教学例4: +、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 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板书:简便运算 出示例4:计算43×25×4 教师提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后试算 法。
3.教学例5:
出示例5,计算25×43×4 并指名板演,讲述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同桌讨论如何计算,最后把答 案写出来,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订正时由学生讲,由25×43×4到43×25×4 这一步,根据乘法交换律。由43×25×4到43×(25×4)的根据是乘法结合律。教师指出:分析或想的过程可以省略。4.比较例4和例5:
观察比较例4和例5时,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交给学生讨
论,引导学生明确:计算例4时,没有调换因数的位置,只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例5应用了交换律调换了因数的位置,然后再应用乘法结合律,使 计算简便。
5.同学们想一想,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启发学生说 出5×16可简便计算,以及算法。
6.练习:教材第61页下方的“做一做”。(学生口述解答)教师:以上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 件下,如果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
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三)巩固发晨 1.填空:
(1)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表示是((2)教科书第62页第3题。
2.用简便方法计算练习第十三4题。3.练习十三第5题,投影出示。(口答)4.练习十四第6题,分组讨论。
5.练习十四第8题;投影出示。学生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四)全课小结(略)练习十三第7、9题。
第二篇:数学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所有工作之中,当然应该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其中,占据着学校工作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历年来的各科教学大纲也明确强调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小学数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有关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数学事业的伟大成就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也可结合教材,通过介绍有关科学家的事迹和我国数学事业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如我在教小学数学第十册《圆周率》一节时,圆周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量出课前准备的几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进而我引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穿插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通过介绍数学家的生平及光辉事迹,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同时他们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使学生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更牢固,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编写故事例题
教材中的一些例题虽也具有德育教育思想,但不明显。因此,我就在不改变题型模式的情况下,把它改编成一个个趣味小故事,使学生在趣中动脑思考,乐中求知,同时又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如我在教学生学习已知圆和半径或直径,求圆的面积这一类型的应用题时,我把例题改编成这样的形式:爸爸要砌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形花坛,可爸爸对圆的知识知道的比较少,你能帮爸爸算一算修这样一个圆形花坛需要占多大的面积吗?通过这道例题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明白该怎样做,更重要的使培养了学生的助人为乐品质,同时又使学生明白从现在起就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为祖国、为家乡做出贡献。再比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在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中,附小学校四年级同学做了45件好事,而我们五年级同学做了60件好事,请算一算,五年级同学做的好事比四年级同学多几分之几?把学生生活中的事编成一道道有关的数学故事题,呈现给学生,学生的惊喜程度自不言而喻,学习兴趣自然高涨,教学效率也就随着提高,同时又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三、利用数学作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除了充分利用教材外,还可通过学生的作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般情况下,数学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渠道相对于语文学科要少一些。由语文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日记、作文等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受到启发,我就想在数学上是否也能采取类似的措施呢?后来,我就针对学生的作业,并结合课堂听讲情况,在作业上采取了与批改作文、日记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和在数学作业中给学生评价语等方法。如对作业做得较正确,书写又较规范的学生,我就给他加油,望他继续努力——“太棒了,继续下去,你会有意外的收获”。若某些学习较吃力的同学,经过自己努力,作业比前次有所进步,我就及时鼓励他——“进步真快,加把劲,一定会更好”。若学生作业较以前有所退步,我就尽量找出其作业中的优点,先扬后抑,如——“书写这么流畅,若再提高正确率,会更优”等等。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把每天自己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和不足进行分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弊端消失了,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不见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些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进行审美教育 美学素质是形成一个人良好的思想修养、道德行为的极重要的因素。在德育大纲中明文指出:“美学素质是形成一个人良好的思想修养、道德行为的极重要因素,结合有关学科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根据课的特点恰当地使用教具,既有利于帮助教师讲授,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审美教育,同时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小学数学第十册中的圆、轴对称图形、圆柱体和圆锥体等都可以通过教具的演示,使学生感受美。再如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此外,在学生进行课堂作业时,放一些比较悦耳动听的轻音乐,渲染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样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情感教育方法。
总之,数学教学和其它各科的教学中都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我们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认清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而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教书又育人。明确教学目的,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有目的、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法制教育渗透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法制教育渗透教学设计
——简便计算
凤冈县第二小学
冉文敏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P40例2,练习六P22/5-9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加减计算的实际问题。
2.通过讨论、对比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
3.了解传染病的简单种类及来源。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受国家法律保护。
教学重点: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等活动,发现简便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3.知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受国家法律保护。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根据。
130+150=
+130
374+
+518=
+(482+)2.计算:875-137-63
983-117-283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
二、新授课
1.教学课本第21页的例题 观察课本第21页例2左边图
(1)教师:根据画面的内容,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看一看可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第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看哪一种价钱最接近100元。第二种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的价格,看哪一种价钱最接近100元。
(2)讨论: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呢?
第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但从四本书中取三本共有四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
第二种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的价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2.出示课本第40页例2右边图。
第一种:100-48-47
第二种:100-(48+47)
第三种:把100元分成两个50元。由于两套书的价钱都略小于50元,所以这种方法显得比较简便、巧妙。
3.完成课本第23页“练习六”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4.完成课本第23页“练习六”的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5.完成课本第23页“练习六”的第7题。
这一题提供信息比较多,首先要让学生理解,4390是6月11日上午10之前已出院的总人数。表中的人数是6月11日上午10时以后各时段新出院的人数。结合本题的内容,向学生渗透由于
及时、准确的统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实施,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控制疾病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2003年,是我国历史上出现传染病(也是我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种传染病,这种传染病科学家们把他成为“非典”)最为严重的一年。这种病如果不及时控制,让带有这种病的人随意流动,可能造成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会染上这种病毒,造成全人类的死亡。因此,我国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防治、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分析后学生独立解答。
6.完成课本第23页“练习六”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及时讲评时要学生说出每一题的简便的根据。
三、布置作业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渗透法制教育总结
教师:张宝颜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好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教学课堂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结合小学数学知识,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
一、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知识点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学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的融入数学教学中。例如,我在讲折线统计图时,在练习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沙尘暴,了解沙尘暴对人类的危害,以及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多植树。培养学生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自然的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第二十六条。
我在渗透法制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渗透方法,使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融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还是应以数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法制教育为辅,我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二、讲解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的渗透法制教育。例如,讲课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股票交易、天气预报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如,在介绍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法制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在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通过探讨活动让学生明白大家在一起讨论、思考,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也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让学生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总之,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教师要把法制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的学科教学中。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的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起一片纯洁干净的法制天空,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仙来学校 彭露芳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问题的关键是教学实践中如何去渗透,这个问题很多教师困惑过。因为数学学习的内容,表面上似乎很难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不像语文,本身就有“文道结合”的教学要求。因此,掌握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渗透德育教育呢?现将本人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谈谈肤浅的认识。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1、利用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德育因素,我在教学知识同时,注意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悟道明理。①结合教材内容,及时渗透。
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而论,一般可以从下列五个方面去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
点”:题意和数据;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史和数 学家的故事。
平时教学中我结合实际,找到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丰富素材,及时渗透到教学中去。如概念教学,我在引入、得出结论和应用的辩证分析过程中,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在变化中求发展,实现知识迁移。
②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适时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又如:教学“时、分、秒”时,我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我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2)示范导行,感染习惯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我的示范作用以及我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所以我平时一贯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我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辅导“差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我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若我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2、灵活运用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使数学德育理论具体化、操作化,同时,又要使数学德育实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我应灵活运用如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强化德育情感。
(1)转化法。就是把数学中的原理和方法,转化成学生的一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拼拼摆摆,动脑思考,顺乎自然地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从中领悟出“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2)比较法。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的算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比较,可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例如,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中年级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高年级教材中分数应用题的互相转化等等,在数学中,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一方面使学生有比较,有鉴别,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
(3)迁移法。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迁移到未知、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受到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的观点的教育。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学习统计知识,可结合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下册统计“白色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学科,使学生不仅提高了知识学习的效率,而且逐渐树立起普遍联系、转化的观点。
3、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在提高能力中受到德育教育
在课堂上,我不但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受到教育,这样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过程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精神风貌、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更容易模仿大人,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语言、神态、仪表、动作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高尚的人格是每一个为师者送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老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对事业、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2、在数学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计算及检查的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复习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等等。
学生刚入学,就要抓紧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怎样做才是好习惯。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用他们喜爱又容易接受的儿歌形式提出具体要求。如专心听讲的习惯,歌诀是:“眼不离老师,脑不离问题,勤思多开口,智慧属于你。”认真书写和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歌诀是:“写作业时要做到:写字姿势要摆好,细心看题要记牢,一心一意认真算,数学成绩一定好。”及时复习和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回到家里要做到:回想上课学多少,打开课本复习好,书本文具放整齐,准备明天上学校。”
仅仅对学生提出要求还不够,还要进行具体指导及训练。如教独立检查作业的方法,口算题检查的方法是“一数二对三算”,“一数”就是数一数题数够不够;“二对”就是和课本上的题对一下,看题抄对没有;“三算”就是再算一遍,用尺子盖上得数,算一道往下移动尺子,看想的得数与原来写的得数是否一样。做竖式计算题要边做边查,概括为十六个字:“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查计算、四对得数”,“一对抄题”就是抄完题要和原题对一下,看是否抄对;“二对竖式”就是写好竖式,先和题目对一下,看竖式的数和符号是否抄对;“三查计算”就是计算后查一遍,看是否算对;“四对得数”就是把得数抄到横式等号的后边,一定要和竖式的得数对一下,看横式上的得数是否抄对。做应用题时要按“读、找、想、算、答、查”六步去做,“读”就是认真读三遍题,并在题前边画“△”,表示读了三遍;“找”就是找条件和问题,条件画横线,注明是第几个条件,问题画双横线;“想”就是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及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算”就是列式计算,并要写单位名称;“答”就是答题;“查”指按以上五步查一遍。以上的检查方法,老师要教给学生,并做示范给学生看,再进行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学习。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向课下延伸,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最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再如,我们学习辨认方向后,可以让学生以操场为中心,以自己的家为中心,或以家乡的某一雄伟建筑为中心,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以咱们的国家为中心,分别说说他们的东南西北有什么?这样不仅是课内知识课外用,同时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项长期的任务,教师必须不断地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完善实施过程,全面地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