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路线》教案

时间:2019-05-15 04:0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路线》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路线》教案》。

第一篇:《认识路线》教案

认识路线

----甘南县第二小学 张艳华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 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 ?没去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走,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教学公交路线图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动物园,瞧,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

提问: 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

三、教学公交站牌

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我们终于找到了1路公交车的站台,可是当我们到了站台却发现路的两边都有这样的站牌,那究竟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呢?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火车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动物园?

四、动物公园平面图

这一段旅途还算顺利,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动物园,不过我们可不能没有计划的去玩,那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所以 在游玩之前,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你们看,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

1、辨认平面图

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

2、认识游览路线

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

3、试一试

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说给大家听听。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给你单独出去游玩,你还会有信心吗?将它写成数学日记,让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与成功,好吗?

第二篇:《认识路线》教学反思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

认识路线这节课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是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生活中的路线图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学生从生活实际环境中建立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充分运用书中的公共汽车路线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春游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介绍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路线图,同时,通过接龙游戏,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认识路线”这节课教后,总也感觉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却没有让学生交流“上学、放学”的路线如何走。这是本节课上最大的缺憾。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除了要认真按课标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外,还要根据课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热情等,灵活使用教材、驾驭教材,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学会、学懂。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位之后,结合这些方位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我认为本节课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此,课前我安排学生试着画一画自己从家到学校上学的线路图。虽然学生可能漏洞百出,但我想,方位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制作线路图是经过学生的一定思考,做过一些调查之后的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感觉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新课中,我充分运用书中的公共汽车路线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春游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介绍公共的行车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路线图,同时,通过接龙游戏,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生观察“动物园导游图”时,要求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各场馆所在的位置,并能描述行走路线。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这一要求,但是对那些比正方向稍稍偏斜一点的方向,说的不够准确,尤其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在看方向,应该把四个基本方向标上,然后再判断,而有些孩子图省事,一般在脑子里想,而不借助直观手段来思考。就容易出现错误。

但“认识路线”这节课教后,总也感觉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由于怕教学时间不够,所以,本来让学生预习时,“画出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尽管学生都有去完成(有的还做出立体图形),但只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在班级展示,却没有让学生交流“上学、放学”的路线如何走。这是本节课上最大的缺憾。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除了要认真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除了要转变教学观念外,还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热情等,灵活使用教材、驾驭教材,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学会、学懂。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3

《认识路线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的内容,是上册简单示意图的发展。本课要使学生能用方位描述行走的路线,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应用能力。这节课内容较多,教学任务较重。后面的综合运用部分,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对于这节课有很大的'影响。课后,回想这节课,体会较多。

1、要及时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新课导入中的“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学生“触景生情”,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你想游玩南山公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触景生需”,畅所欲言,出现了像“我想游览公园里的所有景点”这样的好想法,更有了不走或少走重复的路的好想法;为小兔设计从家到小狗家的路线时,一句“还有其他路线吗?”,学生“触景生思”,提出了好几种设计方案,粗粗一算,竟有八九种。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认识路线图》一课,学生能用方位描述示意图上的行走路线,已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但是本课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更好地体现价值,所以我又给同学布置了课外作业:看站牌,去公园游玩,并要求用上本课所教知识,让同学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低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容易流于形式,效果不佳还耗时耗力。所以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必须建立小组学习的规范,引导学生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次的学习活动中,我共安排了5次小组合作学习。第1、第2、第3次学习学生或已有基础,或想法不受限制,有几条说几条,只要学生能互相学习,所以教师不需多话;第4、第5次学习,则要求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集一组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为了让学习有效,我给出了提示。事实证明,提示有利有弊,帮助了一些人,也纵容了一些人。

4、合理安排时间,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时间花费少和学生掌握得好是一个两难选择,往往顾了这头,失了那头,尤其是像《认识路线图》这样的课,很容易顾此失彼。为了节约时间,我舍弃了一向使用的四大组竞赛法(包括发言、纪律、作业等),可是却多花了时间管束学生。仔细想想,有些地方我可以再松一把手,不必时时事事都扶着学生,教师少一些语言,说不定效果倒更好。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4

我在教学《认识路线》本节课时,是通过让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这八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路线图的。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充分运用书中的公共汽车路线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

春游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为本班学生介绍公共的行车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路线图。同时,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要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材很多地方提出“你最喜欢这个公园的哪几个景点?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游览路线”,“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各种问题情境中,提高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很多环节我只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活动的线索,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里,放飞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方位知识。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果我在上课前能把学生因素考虑在内,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入手,从认识动物家之间的路线,再从学生实际出发,认识上学路线,这样再引入例题,由浅入深,效果会更好。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5

本节课在原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并记住“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新方向并不难,但找准中心点、正确地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是本课的难点,也是学生课后最容易混淆的地方,所以在课中我采用了分散难点、循序渐进、强化表达的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1、关于认识方向的知识是上个学期学习的内容,时间久了,学生会有所遗忘,所以开课时先复习巩固四个方向,描述四个主方向上的物体的位置,然后再认识四个新方向,这样分散了学习的难点,学生能够顺利的领悟新知。

2、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是学生学习“方向路线”的难点,许多学生表达时会因为中心点确定不准而刚好说反,找准中心点至关重要,所以在本课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方向板中的'规律,正确确定中心点,而且强调让学生表达准确,描述同一个物体的位置我都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比如“学校在图书馆的东南方,学校的西北方有图书馆”等,这样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表达方式所指的中心点不同,这样反复练习,不仅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并运用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位之后,结合这些方位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我认为本节课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我做的不够好,没有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更没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整节课学生学的比较累,老师教的也不轻松!

在课后,我反思其实在前面环节的教学中,其实我可以脱离课本,自己设计一个情景,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课本排列顺序来教学,如:我可以以“小芳迷路”为切入点,让孩子直接“帮忙寻找孩子”或者“打电话给家长”等活动,这样可能更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到后来,我完全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操作(这点是我在本课上没做好的)。而且在引导学生学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图时,我可以用分步填空的形式,如:

“先从( )出发,到( );再往( )方向到( );最后往( )方向到( )。”这样比我原先设计的“从( )方向到(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7

《认识路线》在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充分运用书中的公共汽车路线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春游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八个方位之后,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介绍公共的行车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路线图,同时,通过接龙游戏,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认识路线”这节课教后,总也感觉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由于怕教学时间不够,所以,本来让学生预习时,“画出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尽管学生都有去完成,但只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在班级展示,却没有让学生交流“上学、放学”的路线如何走。这是本节课上最大的缺憾。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8

《认识路线》是《方向与路线》单元的第二节也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用比较完整的语言从方向和路程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条路线,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可这又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难点,我做了以下设计,而这几个环节也正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它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学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我首先设置了一个情境“选拔总导游”。先由人人做小导游带领明天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介绍乘1路车去动物园的行车路线,并看谁表现得最好,最后确定谁为总导游。别看这一小小的激趣,可真给了同学们无限的`力量,为当选为“总导游”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部激起,没有一个甘于落后。这为一节课的成功打响了前奏。

其次是小组的合作。我将学生每4人分一组,其中有3个小组中各有一个方向感很强的同学,同时也各有一个方向感特差的同学,由方向感特强的同学带领着方向感特弱得同学共同学习、探究,其余各组也有个别方向感较好的同学为组长带领着操作,而且着重强调“人人参与”。先由会说的学生一边用手指着路线方向,一边介绍行车路线,一个一个地说,待等到不会说的同学说时,就请小组帮忙,直到他独立完整地描述路线。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给予帮助的还是接收帮助者都有很大的收获。因为在帮助别人解除疑惑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往往会感到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用,感到自己的理解程度不够深,这就自然低迫使他去深入研究;同时,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交流,也会加深对学生自己所讲内容的理解。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发布出来,以和同伴分享;当有人向自己求救时,学生应慷慨相助。

再者是适当借助辅助性教学手段。我这里讲的是利用一些恰当的肢体语言帮助我们去识记一些东西。如我在教学第一课时《辨认方向》时,为记住八个方向,我让全班同学站立,跟着我用手指出图上的八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左上方为西北、左下方为西南、右上方为东北、右下方为东南,每次制作方向板之前也用手势来帮助回忆和记忆这八个方向。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效果确实不错,以至于本节课上学生在叙述路线时,反应之快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

另外,对于分小组活动的课,教师要特注意的是教师在小组的辅导非常重要。教师在小组内辅导,因为面对的是很少数的几个学生,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在这个环节,教师备课时要首先想好,对于哪些学生要如何去辅导、辅导的重点是什么、采取何种方式辅导效果最好。

其实在课上完之后,我一直为拖延了时间而耿耿于怀。直到第二节数学课处理问题时,我才恍然大悟。要想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做到两点:

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份快乐的心情。给孩子一份快乐的心情,并且一直保持到最后。因为快乐心情让学生神采飞扬,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的活跃点,所以学生们的自主探究也落到了实处。另外老师的激励评价,给了孩子一份自信,这份自信让他们的课堂表现更加出色,我们不可以吝啬自己的表扬,把赞许的目光给孩子们,把欣赏的话语给孩子们,让他们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孩子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让小组代表中能力强的同学上台当小老师,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感,然后降低要求让学困生模仿他们叙述,老师精巧地及时地引导或帮助使他完整地描述,使其及时收获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进一步的失败会导致学生动机的下降,而一次或多次的成功则会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让学生尽早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受到自己是在快乐而成功的从事着智力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必然会显得更加高涨 、更加激烈、更加浓厚。

当然,这节课有几处成功之处,也有更多需要改变、更进的地方。如,在学生叙述路线时只是停留在口头表达,而没有用文字把它写出来。尽管二年级学生在书写上也是一个难点,要么有字不会写,要么就是写得太慢,但如果从小就养成这种有记录的叙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更佳的自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还有新课探讨的第二步“说一说”,教学时时间太少,仍然还有少数几个同学可能不太理解题目的意思,这一题主要让学生明白题意,答案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该如何去分析该类问题。要想上好一节课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还有很多,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学习,多多探讨,争取实现更有效的教学。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9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认识路线,(课件出示一张简单的路线图)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路线图吗?在什么地方见过?

看这条路线图,你能了解到什么?

生1:能了解经过的地方。

生2:知道路线。

生3:能看出方向。

师:注意看,知道起点和终点吗?

生:起点是广场、终点是动物园。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 ;起点是动物园、终点是广场。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生:因为还可以往回走。

师:现在我们要从广场出发到动物园,应该怎样走?请同学们按照书中的提示自己试着做一做。

生在书上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

师:(学生都已做完)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生:我先找出起点和终点,在判断方向,最后数几站。

师:他说出了自己的思路,非常好。那么,在描述路线时哪些地方容易错呢?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

生:起点和终点容易在变,容易错。

师:谁听懂他的话了?给大家具体说说。

生:比如从广场到电影院,起点是广场;再从电影院到少年宫起点就不是广场而是电影院了。

师:同学们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他说的很对,还有什么易错的?

生:我提醒大家正确判断方向。

师:他说的这点很重要,那么怎样正确判断方向呢?

生1:在图上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标,再判断方向。

生2:用方向板来判断方向。

生3:我不用表反方向标,我是这样做的:比如从商场到少年宫,是往左就是西,又是往上就是北,合计来就是西北。

生4:我也是在心里想的,没用方向标。

师:其实后两位同学是把方向标放在了心里,判断的时候在心里找的方向。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正确判断方向。

用课件演示判断方向的方法。

师:除了起点、方向易错,还有什么易错的地方?

生:还有走了几站容易数错。

师:那么怎么数几站呢?

生:两个站点之间是一站。

师:他说得对吗?为什吗?

生:他说的不准确,应该说相邻两点间是一站。

师:用课件演示,从广场到动物园不是一站,从广场到科技馆才是一站,数的是相邻两点间的一段路,而不是数点。强调相邻两点间才是一站。

师:现在按照同学们的提示,我们一起出发吧!

生汇报结果。小组检查、改错。

师:我们顺利到达了动物园,那么,回来的路线你能说清吗?

生:能。(汇报回来的路线)

师:和来的路线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1:方向改变了,比如来时从广场到科技馆是向西,回来就变成向东了。

生2:起点和终点变了,比如来时广场是起点,回去时广场变终点了,动物园变起点了。

生3:行驶了几站没变。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现在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生做两个游戏:

1、小明从商场出发坐了4站,他在哪站下车?

2、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从哪站上车?

师:同学们做的很好,现在奖励你们做自由游戏:你想从哪到哪?在组内交流行车路线。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认识路线,请同学们回家后绘制一张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下节课我们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位之后,结合这些方位在观察行车路线图、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我认为,本节课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学时我力求创设真实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觉的建构知识,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提高。具体如下:

1、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MPL),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汽车行驶了几站学生误理解为一共有几个站点。我利用MPL制作动画,当动画上的小矮人走了1个站时闪烁一下,学生齐数走了几个站,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电脑屏幕上。通过了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手段,突破了这一难点,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

2、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本节课,一开始我利用MPL插入一张规划建设大运中心的效果图片。由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接着,我继续利用MPL出示大运中心的平面设计图,学生好奇极了,一个个瞪大了双眼,在舒缓的音乐中认真的欣赏画面,不时还发出惊叹声,学生高兴极了......就这样,学生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3、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知识建构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的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319路公共汽车,使用MPL制作319路车的路线图,让学生介绍从体育馆到锦绣中华的行车路线;另外在课尾我还利用MPL设计了学校及附近公共场所、小区的平面图,让学生介绍从丽苑阁到西丽小学的行走路线。为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真正还教材以生活的本色。

4、提供线索,开放思维。

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要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时教学时教师提出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是从哪站下车的?丽苑阁的同学怎样走可以到达西丽小学?你觉得走哪条路较近?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各种问题情境中,提高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很多环节我只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活动的线索,如用今天掌握的本领,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里,放飞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方位知识。

总之,我认为本节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整节课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0

《认识路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标提出的《空间与图形》范畴中《方向与位置》领域,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在学生一年级学会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术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二年级上册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了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路线图。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取”。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发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通过为小客人介绍行车的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的路线,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学生经验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面对同一个图形也会有不同的表达。而

教育的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游玩“海上乐园”时,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合理的游玩路线,只要自己认为合理,有他的理由,就要给予肯定,但是,我还请同学比较哪种方案好?好在哪?这样使学生知道在数学学习中,什么是最优化的方案。

在教学中, 学生质疑和创新的欲望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上认识路线很准确,但在完成开放性作业时,却出现了不少问题,以后要加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很好的把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也为生活服务。

对于以谁为中心这一训练,教师可应在补充一下,个别学生仍然找不准。注意强调用手势来表示所学的八个方向,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这些方位之后,结合这些方位在观察情境图,为别人引路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制作线路图是经过学生的一定思考,做过一些调查之后的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感觉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这一课时,教学容量较大。教材在“做一做”中安排的认识公交车的路线图是实用性很强的练习题。新课中,我充分运用书中的情境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为别人指路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路线图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巩固拓展练习时,由于学生对地铁了解较少,虽然利用知识的提升与应用,但错误较多,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做好前测。努力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位之后,结合这些方位在观察北京地铁。公交车路线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我认为,本节课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学时我力求创设真实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觉的建构知识,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提高。具体如下:

1.注重利用自制课件,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地铁行驶了几站”学生误理解为“一共有几个站点”。我利用动画,当动画上的'圆点走了1个站时闪烁一下,学生齐数走了几个站,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电脑屏幕上。通过了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手段,突破了这一难点,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

2、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本节课,一开始我利用幻灯片插入一张北京天安门平面图图片。以争当小小导游员来介绍各建筑物的位置。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看小小导游员介绍是否正确。就这样,学生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3、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知识建构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的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1路公共汽车路线图,还设计了动物园导游图让学生介绍从动物园到广场的往返行车路线;及学生介绍从“学校”到“家”的行走路线等等。为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真正“还教材以生活的本色”。

4、提供线索,开放思维。

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要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时教学时教师提出“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是从哪站下车的?”“游动物园怎样合理?你觉得走哪条路较近?”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各种问题情境中,提高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很多环节我只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活动的线索,如“用今天掌握的本领,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里,放飞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方位知识。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3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教学时,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发现,尝试说一说,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并采用合作学习的主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学生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学生在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初步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路线。这时对先前“方向”这一知识的补充与延伸。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都是力求借助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己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构建方位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4、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方位知识,已能辨别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学生的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因此,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拓展到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位是必要的。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4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设计这节课时,教师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教学情境入手,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必要性。

本节课呈现的是“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让学生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使学生了解,到达每一处后要确定到下一个位置的方向和距离。这就需要学生明确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观测点也会随之变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教学时教师充分考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识别路线图,另一方面又体会到绘制路线图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并通过让学生小组活动,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经验。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5

《认识路线》这节课实际上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因为辨认方向、认识生活中的路线图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学生从生活实际环境中建立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对于学生们来说,路线图并不陌生,在上个学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他们就已经接触过,所以认识路线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难就难在怎么根据路线图判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新认识的方向,特别是当路线拐弯时方向会随之改变,这时又要重新判别方向。所以在这节课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前复习回顾方法。

一上课就让学生说出八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然后老师说一个方向,让学生抢答说出与之相反的方向,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兴趣中掌握去和回时方向的相反性,如去时是从商场向西北方向行驶4站到少年宫,而回时就是从少年宫向东南方向行驶4站到商场。抢答结束后随着出示一幅简单地图,图中画着淘气家、笑笑家、商店、学校,让学生说出这些建筑的位置,任由学生选择说,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当学生叙述完后我马上给笑笑家到商店和学校的路程增加数据40米和60米,让学生说说笑笑要去学校的话该怎样走,因为这里面含有上学期的知识,所以学生非常容易地回答了问题,至此恰到好处地引出了确定行走路线要确定行走的方向和路程,这一铺垫就教给了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方法,于是学生在说从广场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时都按照方向和路程去叙述。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化解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就在方向的抽象性,当面对一幅路线图,说出它七拐八拐的走向时,莫说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大人也要在脑袋里想想方向,才能准确地说出来,对于一个初学方向的孩子来说就更难了,如果用笔简单的在路线上画方向板,那么画多了就会画乱。于是我在课前就先让学生制作一张方向卡,上课时,首先指导学生熟练地找到中心点,然后将方向卡的中心点与路线中的中心点重合,这时路线的走向一目了然,而且这个方向卡是活动的,随着中心点的位置变换而变换,也就是说中心点在哪儿,方向卡就可以放在哪儿,这样他们就很容易的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方向了,到以后熟练之后他们就可以做到心中有个方向板,那么判定方向就不在话下了。

第三篇:认识路线教学设计

《认识路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能结合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3对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爱护庄稼、树木的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嫩个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教学难点:

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我们要去什么地方春游吗?我们将要沿着一条什么样的路线走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春游的路线。板书:认识路线。

二、探索新知。

(一)课件出示春游路线图。

教师由简单介绍图中要进行的军事活动开始,直至讲到营地进行野炊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谁想按照这条路线图向大家介绍我们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1小组交流。2集体交流。

(1)指名介绍路线图。(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3)你喜欢哪一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在倾听中交流、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二)接龙游戏。

1游戏规则:每人说出从起点到某一地点的方向,前一位同学的终点就是后一位同学的起点。

2指名表演接龙游戏。

三、练一练。

1完成课本24页试一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认识返回路线。

(1)小组内介绍返回路线。(2)指名介绍返回路线。3认识学生的回家路线。

1、出示小红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线。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小组交流自己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线。(引导学生说出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3、展示交流

4、完成课本25页,第二题。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第四篇:《认识路线》教学反思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位之后,结合这些方位在观察北京地铁。公交车路线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我认为,本节课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学时我力求创设真实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觉的建构知识,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提高。具体如下:

1.注重利用自制课件,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地铁行驶了几站”学生误理解为“一共有几个站点”。我利用动画,当动画上的圆点走了1个站时闪烁一下,学生齐数走了几个站,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电脑屏幕上。通过了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手段,突破了这一难点,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

2、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本节课,一开始我利用幻灯片插入一张北京天安门平面图图片。以争当小小导游员来介绍各建筑物的位置。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看小小导游员介绍是否正确。就这样,学生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3、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知识建构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的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1路公共汽车路线图,还设计了动物园导游图让学生介绍从动物园到广场的往返行车路线;及学生介绍从“学校”到“家”的行走路线等等。为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真正“还教材以生活的本色”。

4、提供线索,开放思维。

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要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时教学时教师提出“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是从哪站下车的?”“游动物园怎样合理?你觉得走哪条路较近?”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各种问题情境中,提高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很多环节我只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活动的线索,如“用今天掌握的本领,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里,放飞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方位知识。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2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教学时,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发现,尝试说一说,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并采用合作学习的主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学生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学生在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初步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路线。这时对先前“方向”这一知识的补充与延伸。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都是力求借助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己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构建方位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4、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方位知识,已能辨别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学生的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因此,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拓展到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位是必要的。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3

本节课在原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并记住“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新方向并不难,但找准中心点、正确地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是本课的难点,也是学生课后最容易混淆的地方,所以在课中我采用了分散难点、循序渐进、强化表达的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1、关于认识方向的知识是上个学期学习的内容,时间久了,学生会有所遗忘,所以开课时先复习巩固四个方向,描述四个主方向上的物体的位置,然后再认识四个新方向,这样分散了学习的难点,学生能够顺利的领悟新知。

2、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是学生学习“方向路线”的难点,许多学生表达时会因为中心点确定不准而刚好说反,找准中心点至关重要,所以在本课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方向板中的规律,正确确定中心点,而且强调让学生表达准确,描述同一个物体的位置我都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比如“学校在图书馆的东南方,学校的西北方有图书馆”等,这样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表达方式所指的中心点不同,这样反复练习,不仅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并运用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位之后,结合这些方位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我认为本节课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此,课前我安排学生试着画一画自己从家到学校上学的线路图。虽然学生可能漏洞百出,但我想,方位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制作线路图是经过学生的一定思考,做过一些调查之后的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感觉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新课中,我充分运用书中的公共汽车路线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春游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介绍公共的行车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路线图,同时,通过接龙游戏,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生观察“动物园导游图”时,要求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各场馆所在的位置,并能描述行走路线。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这一要求,但是对那些比正方向稍稍偏斜一点的方向,说的不够准确,尤其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在看方向,应该把四个基本方向标上,然后再判断,而有些孩子图省事,一般在脑子里想,而不借助直观手段来思考。就容易出现错误。

但“认识路线”这节课教后,总也感觉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由于怕教学时间不够,所以,本来让学生预习时,“画出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尽管学生都有去完成(有的还做出立体图形),但只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在班级展示,却没有让学生交流“上学、放学”的路线如何走。这是本节课上最大的缺憾。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除了要认真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除了要转变教学观念外,还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热情等,灵活使用教材、驾驭教材,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学会、学懂。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5

认识路线这节课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是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生活中的路线图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学生从生活实际环境中建立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充分运用书中的公共汽车路线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春游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介绍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路线图,同时,通过接龙游戏,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认识路线”这节课教后,总也感觉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却没有让学生交流“上学、放学”的路线如何走。这是本节课上最大的缺憾。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除了要认真按课标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外,还要根据课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热情等,灵活使用教材、驾驭教材,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学会、学懂。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6

提倡“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取”。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发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通过为小客人介绍行车的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的路线,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质疑和创新的欲望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上认识路线很准确,但在完成开放性作业时,却出现了不少问题,以后要加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上好一节课,除了要认真按课标要求,要转变教学观念外,还要根据课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热情等,灵活使用教材、驾驭教材,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学会、学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数学魅力!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7

我在教学《认识路线》本节课时,是通过让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这八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路线图的。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充分运用书中的公共汽车路线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

春游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为本班学生介绍公共的行车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路线图。同时,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要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材很多地方提出“你最喜欢这个公园的哪几个景点?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游览路线”,“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各种问题情境中,提高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很多环节我只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活动的线索,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里,放飞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方位知识。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果我在上课前能把学生因素考虑在内,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入手,从认识动物家之间的路线,再从学生实际出发,认识上学路线,这样再引入例题,由浅入深,效果会更好。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8

本节课一开始,从学生制作平面图形入手,让学生经历了“制作平面图形→主动发现问题→规范平面图”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认识到地图上统一规定方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经历了从无规则到有规则、从不规范到规范的知识形成过程,获得了比较丰富的教学活动经验。在学生认识了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绘制规则后,教师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自己熟悉的省份或城市在我国的哪个方向,并说明判断的理由。整节课都遵循“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这些方位之后,结合这些方位在观察情境图,为别人引路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制作线路图是经过学生的一定思考,做过一些调查之后的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感觉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这一课时,教学容量较大。教材在“做一做”中安排的认识公交车的路线图是实用性很强的练习题。新课中,我充分运用书中的情境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为别人指路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路线图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巩固拓展练习时,由于学生对地铁了解较少,虽然利用知识的提升与应用,但错误较多,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做好前测。努力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0

《认识路线》在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充分运用书中的公共汽车路线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春游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八个方位之后,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介绍公共的行车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路线图,同时,通过接龙游戏,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认识路线”这节课教后,总也感觉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由于怕教学时间不够,所以,本来让学生预习时,“画出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尽管学生都有去完成,但只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在班级展示,却没有让学生交流“上学、放学”的路线如何走。这是本节课上最大的缺憾。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1

在教学中,我首先设置了一个情境“选拔总导游”。先由人人做小导游带领明天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介绍乘1路车去动物园的行车路线,并看谁表现得最好,最后确定谁为总导游。别看这一小小的激趣,可真给了同学们无限的力量,为当选为“总导游”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部激起,没有一个甘于落后。这为一节课的成功打响了前奏。

其次是小组的合作。我将学生每4人分一组,其中有3个小组中各有一个方向感很强的同学,同时也各有一个方向感特差的同学,由方向感特强的同学带领着方向感特弱得同学共同学习、探究,其余各组也有个别方向感较好的同学为组长带领着操作,而且着重强调“人人参与”。

再者是适当借助辅助性教学手段。我这里讲的是利用一些恰当的肢体语言帮助我们去识记一些东西。如我在教学第一课时《辨认方向》时,为记住八个方向,我让全班同学站立,跟着我用手指出图上的八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左上方为西北、左下方为西南、右上方为东北、右下方为东南,每次制作方向板之前也用手势来帮助回忆和记忆这八个方向。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效果确实不错,以至于本节课上学生在叙述路线时,反应之快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

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份快乐的心情。给孩子一份快乐的心情,并且一直保持到最后。因为快乐心情让学生神采飞扬,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的活跃点,所以学生们的自主探究也落到了实处。另外老师的激励评价,给了孩子一份自信,这份自信让他们的课堂表现更加出色,我们不可以吝啬自己的表扬,把赞许的目光给孩子们,把欣赏的话语给孩子们,让他们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孩子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2

《认识路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标提出的《空间与图形》范畴中《方向与位置》领域,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在学生一年级学会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术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二年级上册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了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路线图。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取”。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发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通过为小客人介绍行车的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的路线,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学生经验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面对同一个图形也会有不同的表达。而

教育的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游玩“海上乐园”时,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合理的游玩路线,只要自己认为合理,有他的理由,就要给予肯定,但是,我还请同学比较哪种方案好?好在哪?这样使学生知道在数学学习中,什么是最优化的方案。

在教学中, 学生质疑和创新的欲望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上认识路线很准确,但在完成开放性作业时,却出现了不少问题,以后要加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很好的把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也为生活服务。

对于以谁为中心这一训练,教师可应在补充一下,个别学生仍然找不准。注意强调用手势来表示所学的八个方向,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3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认识路线,(课件出示一张简单的路线图)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路线图吗?在什么地方见过?

看这条路线图,你能了解到什么?

生1:能了解经过的地方。

生2:知道路线。

生3:能看出方向。

师:注意看,知道起点和终点吗?

生:起点是广场、终点是动物园。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 ;起点是动物园、终点是广场。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说?

生:因为还可以往回走。

师:现在我们要从广场出发到动物园,应该怎样走?请同学们按照书中的提示自己试着做一做。

生在书上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

师:(学生都已做完)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生:我先找出起点和终点,在判断方向,最后数几站。

师:他说出了自己的思路,非常好。那么,在描述路线时哪些地方容易错呢?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

生:起点和终点容易在变,容易错。

师:谁听懂他的话了?给大家具体说说。

生:比如从广场到电影院,起点是广场;再从电影院到少年宫起点就不是广场而是电影院了。

师:同学们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他说的很对,还有什么易错的?

生:我提醒大家正确判断方向。

师:他说的这点很重要,那么怎样正确判断方向呢?

生1:在图上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标,再判断方向。

生2:用方向板来判断方向。

生3:我不用表反方向标,我是这样做的:比如从商场到少年宫,是往左就是西,又是往上就是北,合计来就是西北。

生4:我也是在心里想的,没用方向标。

师:其实后两位同学是把方向标放在了心里,判断的时候在心里找的方向。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正确判断方向。

用课件演示判断方向的方法。

师:除了起点、方向易错,还有什么易错的地方?

生:还有走了几站容易数错。

师:那么怎么数几站呢?

生:两个站点之间是一站。

师:他说得对吗?为什吗?

生:他说的不准确,应该说相邻两点间是一站。

师:用课件演示,从广场到动物园不是一站,从广场到科技馆才是一站,数的是相邻两点间的一段路,而不是数点。强调相邻两点间才是一站。

师:现在按照同学们的提示,我们一起出发吧!

生汇报结果。小组检查、改错。

师:我们顺利到达了动物园,那么,回来的路线你能说清吗?

生:能。(汇报回来的路线)

师:和来的路线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1:方向改变了,比如来时从广场到科技馆是向西,回来就变成向东了。

生2:起点和终点变了,比如来时广场是起点,回去时广场变终点了,动物园变起点了。

生3:行驶了几站没变。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现在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生做两个游戏:

1、小明从商场出发坐了4站,他在哪站下车?

2、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从哪站上车?

师:同学们做的很好,现在奖励你们做自由游戏:你想从哪到哪?在组内交流行车路线。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认识路线,请同学们回家后绘制一张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下节课我们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位之后,结合这些方位在观察行车路线图、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我认为,本节课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学时我力求创设真实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自觉的建构知识,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提高。具体如下:

1、 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MPL),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汽车行驶了几站学生误理解为一共有几个站点。我利用MPL制作动画,当动画上的小矮人走了1个站时闪烁一下,学生齐数走了几个站,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电脑屏幕上。通过了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手段,突破了这一难点,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

2、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本节课,一开始我利用MPL插入一张规划建设大运中心的效果图片。由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接着,我继续利用MPL出示大运中心的平面设计图,学生好奇极了,一个个瞪大了双眼,在舒缓的音乐中认真的欣赏画面,不时还发出惊叹声,学生高兴极了......就这样,学生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3、 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知识建构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的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319路公共汽车,使用MPL制作319路车的路线图,让学生介绍从体育馆到锦绣中华的行车路线;另外在课尾我还利用MPL设计了学校及附近公共场所、小区的平面图,让学生介绍从丽苑阁到西丽小学的行走路线。为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真正还教材以生活的本色。

4、提供线索,开放思维。

课改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独立思考,要鼓励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时教学时教师提出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是从哪站下车的?丽苑阁的同学怎样走可以到达西丽小学?你觉得走哪条路较近?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各种问题情境中,提高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很多环节我只是提供给学生学习活动的线索,如用今天掌握的本领,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里,放飞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方位知识。

总之,我认为本节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整节课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4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充分运用书中的公共汽车路线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春游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为一年级小弟弟小妹妹介绍公共的行车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路线图,同时,通过游戏,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认识路线”这节课教后,总也感觉有很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由于怕教学时间不够,所以,本来让学生预习时,“画出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尽管学生都有去完成(有的还做出立体图形),但只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在班级展示,却没有让学生交流“上学、放学”的路线如何走。这是本节课上最大的缺憾。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除了要认真按课标要求,要转变教学观念外,还要根据课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热情等,灵活使用教材、驾驭教材,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学会、学懂。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15

《认识路线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的内容,是上册简单示意图的发展。本课要使学生能用方位描述行走的路线,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应用能力。这节课内容较多,教学任务较重。后面的综合运用部分,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对于这节课有很大的影响。课后,回想这节课,体会较多。

1、要及时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新课导入中的“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学生“触景生情”,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你想游玩南山公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触景生需”,畅所欲言,出现了像“我想游览公园里的所有景点”这样的好想法,更有了不走或少走重复的路的好想法;为小兔设计从家到小狗家的路线时,一句“还有其他路线吗?”,学生“触景生思”,提出了好几种设计方案,粗粗一算,竟有八九种。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认识路线图》一课,学生能用方位描述示意图上的行走路线,已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但是本课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更好地体现价值,所以我又给同学布置了课外作业:看站牌,去公园游玩,并要求用上本课所教知识,让同学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低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容易流于形式,效果不佳还耗时耗力。所以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必须建立小组学习的规范,引导学生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次的学习活动中,我共安排了5次小组合作学习。第1、第2、第3次学习学生或已有基础,或想法不受限制,有几条说几条,只要学生能互相学习,所以教师不需多话;第4、第5次学习,则要求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集一组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为了让学习有效,我给出了提示。事实证明,提示有利有弊,帮助了一些人,也纵容了一些人。

4、合理安排时间,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时间花费少和学生掌握得好是一个两难选择,往往顾了这头,失了那头,尤其是像《认识路线图》这样的课,很容易顾此失彼。为了节约时间,我舍弃了一向使用的四大组竞赛法(包括发言、纪律、作业等),可是却多花了时间管束学生。仔细想想,有些地方我可以再松一把手,不必时时事事都扶着学生,教师少一些语言,说不定效果倒更好。

第五篇: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12月提出“反对主观主义”

2.“实事求是”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3.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1.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一,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第二,他还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第三,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江泽民强调与时俱进。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3.胡锦涛强调求真务实。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这次讲话中,求真务实被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下载《认识路线》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路线》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路线》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首先设置了一个情境“选拔总导游”。先由人人做小导游带领明天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介绍乘1路车去动物园的行车路线,并看谁表现得最好,最后确定谁为总导游。别看这一小......

    第一单元_位置和方向认识路线教案

    第一单元 位置和方向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2课时(教材第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认识东、......

    认识路线教学设计(5篇)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本第24页-第25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认识路线的教学设计

    《认识路线》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2、智能目标:发展学习有关方向的空间观......

    《认识路线》的教学反思

    提倡“数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解去获取”。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路线》说课稿

    本单元主要有2个知识点,一是学习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新方向;二是辨认简单路线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以及上一课时学习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新方向的基础上,......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简单的路线教案

    第三课时认识简单的路线(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辩认地图上的方向(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路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2能结合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3对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爱护庄稼、树木......